唯识法相·参考资料:浅谈唯识学中赖耶思想及其修学意义(释灵悦)


2014/9/4    热度:534   

唯识法相·参考资料:浅谈唯识学中赖耶思想及其修学意义(释灵悦)

  浅谈唯识学中赖耶思想及其修学意义

  编辑:释灵悦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唯识学中有很多问题,看起来千头万绪,故有人称之为最繁琐的哲学。然而却有一个总枢纽即在阿赖耶识这个观念上,由于阿赖耶识在唯识学乃至整个佛法中都极其重要,所以本文主要通过论述阿赖耶识名义、缘起、功能及其修学中的意义来讨论阿赖耶识的思想精神。

  关键词语:阿赖耶识种子转依大圆镜智

  作者简介:释灵悦,闽南佛学院2009年本科毕业生。

  阿赖耶识,主要是为解决业果缘起相续的困扰而起的。因为除了有间断的六识外,假如没有一普遍恒常,一类相续无间断的心识,那谁能负起结生相续﹑根身执持,以及生死还灭的重任呢?《成唯识论》卷三阿赖耶识因果门中说: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一常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1〕

  这说明了第八阿赖耶识的识体是恒常的,从无始来,乃至成佛,相续不断,它能负起生命轮回的重任。所以一切有情皆有此第八阿赖耶识,此识是生命流转还灭的根本,是业果缘起的依据。《摄大乘论》引经也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2〕此意谓:众生无始以来熏习所成就的因体——种子,为阿赖耶识所摄持,于是能生一切有漏法,而感五趣的差别;如果将杂染法灭去,就可以证得清净的涅槃。

  由经论知:阿赖耶识是为说明万法生起的根源及流转还灭的一切法作依据而立名的,故《摄论》中立此识为所知依。也就是说,宇宙万有诸法,若染、若净、若精神、若物质……都要依阿赖耶识方能生起。它是诸法平等的所依,是生命的本质,一切业缘果报不离此阿赖耶识。

  第八识除了阿赖耶识名外,还有其他不同的名称,通常叫此识为阿赖耶识。由于阿赖耶识能储藏无量无边的诸法种子,保持有情活动的经验﹑记忆,能维持生命的存在,能联系生命往来于三界,又能依之而解脱杂染系缚,而获得清净涅槃的转依。故可说,了解了阿赖耶识便了解了一切法唯识。太虚大师在《阿陀那识论》中说:“唯识宗的特胜点即在第八识,明此阿赖耶识即自明一切法唯识。”〔3〕可见,阿赖耶识在有情生命中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修行人来说,认识阿赖耶识是必要的。如果认识万法不离阿赖耶识,就能轻松地破除虚妄遍计所执,由此更加明白业果轮回以及证得涅槃无我解脱的道理,要探索此理必先了解阿赖耶识。

  一、 阿赖耶识名称的来源

  大乘唯识学派建立有八个识,前六识是大小乘各派所共许。如小乘代表论的《俱舍论》就只说六识,不承认有七、八识。大乘唯识学则偏重于第八阿赖耶识和第七末那识,故立有心意识三教的教义。为何唯识学要偏重建立第八识呢?这跟调和无我与业果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佛住世数十年,为教化众生而说的法义,其主要特质就是无我而有业果圆融无碍的义理。中观学派则说缘起性空无二,唯识学则说唯识无境,真常唯心学则说空不空如来藏,这些都在说明有业果而无我圆融的义理。“诸法无我”是佛陀亲证的真理,佛陀宣扬出这个真理后,一扫当时印度各宗教神权的主张与实我的计执。但无我而有业果缘起的含义太微妙了,不为一般妄执深重的众生所理解,所以被认为无我与业果缘起是互相矛盾的。《成唯识论》卷一中记载了外道的问难说:“若无实我谁能造业?谁受果耶”?〔4〕此意谓:既然是无我,那么业果的支配者是谁呢?在佛世时,以佛的智慧开示问难者,是很容易让他们理解和信受的。佛灭度后,未成就大智的佛弟子对此无我而有业果缘起的道理虽能信解,但对于不明白的问者,却不能给予调和而圆满的回答,事实上这是学佛者必须去面对和解决的。所以在小乘各部派中,出现了在圣教中寻找根据来解决这个佛教中根本问题的现象。如萨婆多部三世实有的“依蕴假我”;犊子部的“不可说我”;大众部的“根本识”;化地部的“穷生死蕴”;正量部的“果报识”;上座部的“有分识”等,都是为了解决无我而有业果的问题而提出。然而这些依据并不完善,反而产生了计执实有所得的过失,明显与无我有业果的教义相违背。

  佛灭后600年,印度龙树菩萨出世,针对当时小乘各派的实有计执论者进行造论破斥,揭示了其不合佛陀本怀的理由。并根据《大品般若经》造论倡导大乘毕竟空义,一扫当时小乘各派的实有执。于是大乘空宗大兴,但无智的人不明白菩萨说空本为破有之理,而严重落入空执中,拔无因果,导致断见的人多不胜举。

  佛灭后900年,无著菩萨出世,为救计空计有的偏执,而依《解深密经》、《大乘阿毗达摩经》等经教,倡导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的唯识中道义,以此建立业果流转的真异熟之理。小乘各派所说的根本识等多指第六意识或意根。在无著菩萨看来,这都不能作为建立业果无我的真依处。业果的真依处根据圣言量最多必须具足异熟果、不断、遍三界等三种条件,而小乘所说的业果依处的第六意识,显然不具备这三个条件。于是无著菩萨在经教中潜心研究,发现了阿赖耶识的意义,并在小乘共许的《增一阿含经》中找到了依据 :

  如彼增一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稀有正法出现世间。〔5〕

  指出原本阿赖耶是无我的,因众生爱乐欣喜阿赖耶为我,所以流转生死。要断生死,须听闻正法,住求解心,法随法行,才能断除对阿赖耶的妄执而获得解脱。同时,也暗示了有情流转生死的根本就是执阿赖耶识为我,这种理论很合乎佛说有情流转生死“行支为缘有识支”的义理。于是无著菩萨确定佛陀的本怀不是指第六意及意根,而是第六意外的另一个识——阿赖耶识。之后,他又在大乘经教里找到了与阿赖耶识同义异名的心、阿陀那﹑种子识﹑异熟识、无垢识等为据。如《摄大乘论》引《阿毗达摩经》中偈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6〕又颂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7〕又引《解深密经》偈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8〕又云:“如世尊说,心意识三。”另外引《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果,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9〕

  无著依这些圣教加以推论,便成立了阿赖耶识决定是有的,即有情流转和还灭所决定的是阿赖耶识。这个异熟主体的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似的非常非断,微细难知,凡愚众生不能觉知此理。执为常断,故有造业感果的生死流转。若能了知这微细难知的非常非断,缘起无实无我之理,便能破除对阿赖耶中我法种子的执著,由此证得二空无我的圆成实性,最终圆满解脱。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这种功能就会产生世出世间染净因果不能成就的过失,详如《摄大乘论》中所说。

  由上可知,阿赖耶识的缘起圆融解决了业果无我的问题,这种论证在唯识学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所谓唯识,也可说是一切法是由阿赖耶识变现而来的,故唯识学以“赖耶缘起”作为唯识学区别于其他宗派的标志,因此依唯识起修的学人不可不知何为阿赖耶识。

  二、何谓阿赖耶识

  关于阿赖耶识,它的行相是微细难知的,故佛在小乘经论中只密意说为四阿赖耶,在大乘经教中则广说阿赖耶识。有的虽不叫阿赖耶识,但其性质和功能完全符合唯识学上的阿赖耶识。大乘唯识学认为,世间诸法之所以现起并存在,其最终根源就在于第八识。从凡夫修到佛地,第八识自体不变,它的自体虽是不变,但其功能,面貌却是多种多样的,故《成唯识论》卷三中说:然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即心、阿陀那识、所知依、阿赖耶识、异熟识、种子识、无垢识。其中凡圣一切阶位皆可称作心、阿陀那识、所知依、种子识;凡夫、有学圣人则称作阿赖耶识;二乘、菩萨位仅称作异熟识;如来地唯称作无垢识。这些名称都是根据第八识不同意义所安立,其识体是历凡圣都无改变,如如不动的,其用则有种种不同,现将其名义解释如下:

  (一)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梵语,玄奘大师义译作藏,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又叫做藏识。《成唯识论》卷二云:“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此识具有能藏,所藏义故,谓与杂染义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10〕简言之,阿赖耶识能持无量诸法种子为能藏;又是前七转识现行法熏习的处所,故名所藏;阿赖耶识一类相续,似常似断,恒被第七染污末那执著为自内我,生起我慢、我爱、我见、我痴的烦恼,因而第八赖耶亦相应摄藏此我执,所以称为执藏。济群法师《唯识三十论解析》一文中说:“阿赖耶识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收藏无尽的生命经验(能藏);二为现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信息(所藏)。”〔11〕这可说是能藏所藏义的最好解析。

  除此之外,阿赖耶识还担任着生命延续的载体之用。在无尽的生命洪流中,有情的第七识执著第八识的见分为我。犹如金银珍宝的库藏,为那所有者牢牢地执守一样,一时一刻也不放松。第六意识由此执著意作为依止,起惑造业,由业牵引有情轮回生死无有尽期。假如第七识彻底不执第八识见分为我,生起平等大悲的智慧,阿赖耶识就不再称为阿赖耶,然而这只有八地不退菩萨及阿罗汉才能证得,故《三十唯识颂》云:“阿罗汉位舍。”从这个意义上说阿赖耶识具有执藏义。

  《解深密经》所释阿赖耶之名与上稍有不同。经云:“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12〕说明了阿赖耶识与众生身心是相依相存的。一方面阿赖耶识摄受根身;另一方面隐藏在根身中,识心与身同共安危,身体如果腐坏,心识就失去藏所,心识起了变化,根身也会受损,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摄持根身,根身就如同死尸。这又像人的身体强健,精神就活泼有劲,如果心情悲伤过度,身体就会日渐衰坏是同一个道理的。随着有情根身流转的去向,阿赖耶识也随之而流转。所以阿赖耶识还有摄受,藏隐,与根身同安危之义。

  (二)阿陀那识

  阿陀那是梵语,汉译为执持,是阿赖耶识的异名称。《成唯识论》卷三云:“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13〕意谓前七转识生起心识活动的时候,能熏习经验种子在阿陀那识中。此识又能执持这些经验种子,待未来因缘成熟时生起生命的自体。形成生命自体后,此识又能尽寿执持身心,不令失坏。众生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和认识,并能保持活力进行行住坐卧,闻思修等活动完全是阿陀那识执持的结果。如果没有阿陀那识的持种、执持根身的作用,有情则形同死尸,毫无知觉。《摄大乘论·所知依品》说:

  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是故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14〕

  由论证知,阿赖耶识又称为阿陀那识,它们是同义异名而已。

  (三) 心

  心是积集、集起之义。阿赖耶识能集积种子,集起现行,所以又叫做心。《慧沼最胜王经疏》卷三说:“诸识现行集起,名积集心,唯第八种子集起,名为积集最胜心”。就是说集起现行,八个识都能,但积集种子义,唯限于第八识。因为第八识是受熏的场所,所以能积集诸法种子。《摄大乘论·所知依分》也说:“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15〕

  印顺导师解释说:能熏习的前七转识与本识俱生俱灭而熏成诸法种子时,阿赖耶识能为诸法种子积集的场所。也因诸法的熏习,赖耶因之而存在,所以叫做心。从这个意义说,心是不离阿赖耶识的,离开此识,就没有其他可以得名为心的。《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又云:“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16〕意谓阿赖耶能积集有漏无漏一切诸法种子,就像心是色声香味触等法熏习、积集、滋长而成熟一样。心的本身不是积集,也不是增长,但因见色闻声,产生贪瞋痴等烦恼并不断执取而积集增长,心也就随之积集增长,所以称阿赖耶为心。

  (四) 所知依

  所知,是指遍计、依他、圆成实的三性法。因为这三性是一切心法之所应知的,所以称为所知。阿赖耶识是三性所知诸法的所依,依义立名为所知依。唯识学是以知三性为主,这三性分类说就是真妄、空有和染净,也是大乘学人所应知的,所以世亲菩萨说: “所应可知即三自性。”就是开导修行人应该去体认,了知自性的染净﹑真妄﹑空有,如果能明白诸法皆是缘起不实,就能以空性般若智慧转化妄染为真净。

  阿赖耶识是染净诸法的所依,与依他起的染净二分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依他起法上产生染著的遍计执,便会产生生死流转。如对治掉染污的计执种子,熏成清净的种子,就能转依他起染分而成圆成实性的清净涅槃。也可以说,如果行人通过修行转舍阿赖耶识中有漏的染污种子成为法界等流的清净种子,就能趣向佛果菩提,因为阿赖耶识是染净诸法的所依,所以称为所知依。

  总之,学佛应以契入应知自性的真智为究竟。

  (五) 种子识

  《成唯识论》卷三云:“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17〕意谓阿赖耶识能普遍的任持有漏无漏一切种子,作为万法生起的亲因缘,所以叫做一切种子识。如《阿毗达摩大乘经》中说:“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18〕

  总之,阿赖耶识能摄藏诸法种子,变现起宇宙万法,从能生的功能说赖耶识为种子识。

  (六) 异熟识

  异熟是引业所感得的有情总报的真异熟果报,又称为阿赖耶识。众生在生死中所感受的苦乐果报,是由此识去感受的,如果有情现生造作五戒十善,就会感生快乐的人天果报,如果现生造作五逆十恶,就会感生痛苦的三途果报。虽然因中所造有善恶的不同,但到受果报时,总报体是无覆无记的。所谓因是善恶,果唯无记的异类成熟,就是异熟识得名的原因。关于异熟识,只要有情未到佛地,都称作异熟识,因为无论凡圣,其所有的果报,都被或善或恶的无明所支配而感果报(除佛以外的凡圣皆有生死未了故),只有到了佛地。此识才舍异熟名成无漏清净识,如《八识规矩颂》云:“金刚道后异熟空。”阿赖耶识作为有情流转的果报体,如果通过修行断惑到达阿罗汉位或第八地的不退菩萨位就能彻底断除第七识对第八识见分的我执,而舍阿赖耶识名,不再招感三界生死之苦。从作为有情生死流转果报体来说,阿赖耶识又称为异熟识。

  (七) 无垢识

  无垢识或称为阿摩罗识,或称为奄摩罗识,是纯无漏净分的第八识,因为是最极清净,无漏无垢清净智的所依,所以称为无垢识。由于佛地以外的凡圣的第八识里面不但存有执持有漏种子的因素,而且还可受前七识现行的熏习,微细生死还没断尽,所以未得无垢善净与大圆镜智相应的第八识,只有最极圆满的如来地才堪称证得此无垢净识。如契经说:“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成唯识论》卷三云:“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19〕

  综上所述,第八识的自体虽是一,但其意义名称是多种多样的,阿赖耶识名虽有多种,但主要有以上七种,都是依阿赖耶识的意义差别而立的。在《成唯识论枢要》卷下列举了十八种名;《了义灯》卷四列举十七种名称,然而皆不出这七种范围。无非在说明阿赖耶识就是前七转识活动的依体,能够持种,与众生根身同一安危,是染净种子存在的处所,流转还灭的根本,万法缘起的源头。无论色受想行识,还是地水火风的四大,都由此阿赖耶识而变起,所以说,认识阿赖耶识就能认识万法唯识。

  三、 阿赖耶识在生命流中的作用

  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作用,如警察有维护社会秩序之用;教师有教育学生,撒播知识文明之用;宗教有调和人们内心迷茫,导归安乐之用;阿赖耶识同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唯识中的阿赖耶识就是记忆的宝库,身心思想及器界的执持者,前七转识活动的依止,有情生命流转的相续者;更是证得涅槃解脱的归宿。

  (一)记忆的宝库

  什么是记忆?记忆就是提供认识的功能。有情生存在世间无论见到、听到、闻到、感受到的还是心理活动所呈现的,每天都在学习、积累。今天是如此学习,见闻觉知,明天也是如此造作积累,这样便为有情未来的认识提供了记忆的信息,由此而产生认识的能力,以及觉悟的可能。

  记忆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重要的,要认识事物,必须保存事物相关知识的记忆;想与别人交流文化思想,必须记忆别人的名字、语言和经验;要学习一门技术学问,必须不断的研习、考查和记忆,才能产生深刻的认识;要修行佛法,必须记忆,才能由闻起思而后修……若无记忆,那么所做的一切都无从依靠,或成为永恒或有间断。但从见闻觉知到记忆的过程中,有情记忆的功能保存在哪里?见闻觉知后,能见闻的根识已经消失成过去,后来生起的根识已不是过去的根识,怎么能够记忆起前生及更久远以前的事情?也就是说前生身心已彻底消失,如何能在现世产生记忆呢?

  依大乘唯识学说,世间一切有情各有一阿赖耶识,现时各人的阿赖耶识都相互交遍在整个宇宙中。所有的记忆、想象的功能就是保存在第八阿赖耶识中,当因缘现前,遇缘便能生起记忆、观想、认识的作用。这是因为阿赖耶识能够执持无始以来生命的经验和万法种子的结果,故说此识是宇宙万法生起的根源。第八阿赖耶识与前七转识俱生俱灭,前七识对境生起见闻觉知的三性(善、恶、无记)活动,熏习种子在阿赖耶识中,为阿赖耶所摄藏,不会流失。当未来见闻觉知的所缘境现前时,便会生起见闻觉知乃到万法的现行,唯识学中称它为“赖耶缘起”。此赖耶缘起就是保存记忆的来源,《摄大乘论·所知依分》说:“或多闻者多闻熏习,依闻作意俱生俱灭,此心带彼记因而生,由此熏习能摄取持故,名持法者,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20〕此意谓一个广博多闻的学人,他修学过什么后都能牢记在心。由于多闻熏习的关系。经过耳听、眼见、心忆,从闻起思惟作意,依作意起实行,又与闻法作意俱生俱灭,到了第二念的心生起时,就带有前念所闻所思的记因而生。记因就是记忆的功能——种子赖耶,此多闻熏习来的诸法种子被阿赖耶识所执持,不忘不失,当他要记忆时,就随时能够知道此为何物。

  由上可知,阿赖耶识就像心灵宝库一样,摄藏着生命中经历过的无量无边的经验和记忆(种子),当遇缘现前时,便生起记忆及认识的功能 。

  (二)种子、根身、器界的执受者

  《八识规矩颂》云:“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翁”。《八识规矩颂直解》解释为:

  此识所现境界之相,能与转识作增上缘,犹如猛风。此识一味无记恒时相续,故受前七转识之所熏习。持一切法之种子,持内根身,持外器界。若于死位,此识最后舍去;若于生位,此识最先来执。虽非实我实法,而一期生死必以此为总报主也。〔21〕

  说明了阿赖耶识能够受前七识的熏习,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去后来先地带领众生轮回三界。前七转识表现在有情现实生活中便是身口意的善恶无记等行为,这些行为和心理活动不是过去就算了的,而是将它的习气势力遗留在阿赖耶识中,为阿赖耶识所执持,作为未来生起善恶业报的亲因缘,所以说阿赖耶识有持种不失之用。

  《成唯识论》卷二云:“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离此余法能遍执持诸法种子不可得故”。〔22〕意谓现行赖耶能持种不散失,故又叫一切种子识。假如离开能执持种子的第八识,诸余心、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甚至无为法,不是有间断就是没有它的实体,再不然就是坚凝而永恒,这与诸法无我,诸行无常的真理相违。如印度经部譬喻师主张色心能互持种子,其实不然,如果色心能互持种,那么一个无色界没而下生欲色界的有情,它原有色法早已断灭,又如何能再生色身?生此色身以何为种?又如从无想天或无心定出的有情,当他在无想天及无心定中时,心法已断灭,现在心法能生起,又是以什么为因而生起呢?如果说无种则成无因生的过失。所以说只有阿赖耶识能持一切诸法种子,除此任何一法无此“持种”功能。《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云 :“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23〕《摄大乘论·所知依分》云:“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24〕

  由经论可知,阿陀那识除了能执持种子令不散失外,还具有执持根身令不坏的微细作用。由此阿陀那识执持有色根身,有情才能活泼泼的无有失坏的生存下去,假如阿陀那识放弃执持的作用,生命也只不过是一具死尸。故论云:“执持根身无有失坏,尽寿随转。”有了活生生的生命,才能受用物质器界,而这一切都是由于阿陀那识执持,如《瑜伽师地论》云:

  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杂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间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为增上缘故。〔25〕

  因而说:“若无此识,彼能执受,不应有故”。阿赖耶识具有维持生命生存的微细作用,是种子﹑根身﹑器界的执受者。

  (三)前七转识的根本依止者

  任何识的生起都有各自依赖的缘,但唯识学中没有说及第八识的所依,因为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果报体,重点在被别人所依,虽然它也需要仗缘乃生,但其特色是作为宇宙人生展开的根本依止。

  关于前七识的所依,《成唯识论》卷四云:“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转,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26〕这说明了前七转识均以第八识为依止。由于阿赖耶识中蕴藏着万法种子,所以此识能变似色等外界,有情根身以及前七转识的心识活动。《唯识三十论颂》云:“ 依止根本识,前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27〕

  护法论师说:阿赖耶识有现行赖耶和种子赖耶二种,种子赖耶是一切识生起的亲因缘,但种子也不能离开现行赖耶,否则就无处可保存。因为一切心识的生起都来自阿赖耶识储存的生命经验,由阿赖耶识去后来先的入胎受生形成生命体,心法和色法才能随之生起。一旦阿赖耶识离开色身,那么身根就由有情变成无情,前七识自然也就无法展开活动,所以说前七转识是以第八识为根本所依的。从种子赖耶说,种子赖耶是前七识生起的亲因缘依,也是一切法生起的亲因缘依;从现行赖耶识说,它是末那识生起的俱有依,所谓俱有即同时存在的重要依止。如前五识是以五根为俱有依,第六识是以末那识为俱有依,第七识则以第八识的现行赖耶为俱有依。

  综上可知,阿赖耶识是前七转识活动的根本依止,离开阿赖耶识,色心等法都无从生起。

  (四)生死流转的总报体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云:“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辗转和合增长广大……”〔28〕说明阿赖耶识就是六趣四生的总报体,有情受生在现实世间,入母胎的最初一念心,就是一切种子心识,也即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无始以来,无终以后一直存在,它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仅是有情名言、业种子寄托的处所,生死轮回的主体,故称为三界的总报体。在三界六道的生命流里头出头没,不知凡几,每当一期生命结束时,前七识的功能隐没不起现行,第八识最后离开身体,至此生命宣告结束。《杂宝藏经》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29〕说明了第八识离开生命体后,来往六道受生的差别相。如果有情在过去生修五戒十善,便具有往生天人善道的势力,此时阿赖耶识从死者眼睛出而往生天道;从心出就往生人道;如果过去生前造作五逆十恶业,便具有堕在其余四趣的势力,第八识最后从腹部出就是往生饿鬼道;从膝盖出就是往生旁生道;从脚底出就是往生地狱道。这些征兆完全是由众生业力成就的,阿赖耶识没有任何主宰的力量。当它受生时,离开有情的阿赖耶识成为中阴身,无明种子仍一念执著,蠢蠢欲动,由他过去业力的牵引,中有身在冥暗中遥见一片光明——YIN光,与其父母缘者正在行YIN。《大宝积经》云:

  难陀,云何中有得入母胎?若母腹净,中有现前见为欲事,无如上说众多过患,父母及子有相应业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时,心即颠倒,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憎,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憎。于过去生所造诸业,而起妄想邪解心,生寒冷想,大风大雨及云雾想,或闻大众闹声,作此想已,堕业优劣,复起十种虚妄之相。云何为十?我今入宅,我欲登楼,我升台殿,我升床座,我入草庵,我入叶舍,我入草丛,我入林内,我入墙孔,我入篱间。难陀其时中有作此念已,即入母胎,应知受生名羯罗蓝,父精母血非是余物,由父母精血和合因缘,为识所缘依止而住。譬如依酪瓶钻人功,动转不已得有酥出,异此不生。当知父母不净精血羯罗蓝身亦复如是。〔30〕

  此中将阿赖耶识相续生命的情况说得淋漓尽致,但有情众生受生情况千差万别,不可尽说,业力感生不可思议,修学之人仅以此警之戒之!莫造恶业落入苦轮,以至受苦无穷。可见阿赖耶识就是有情生死流转的相续者,生命是由阿赖耶识中一念颠倒妄想与彼父精母卵和合而成的,是生死的主体。

  菩萨有情也有受生的情况,然而菩萨是为济度众生而流感受生的,与凡夫不同。《大集论》第三说:“已得究竟菩萨摩诃萨等,乘大悲愿力故生诸有中。”〔31〕可见菩萨是乘悲愿力而结生,受生时是明了的,虽受中有但不会起染污心,而凡夫是由业牵引而无知受生。《大乘集论》云:“若诸菩萨愿力受生者,命终等心当知一切一向是善。”〔32〕说明菩萨的受生是由前七转识已臻清净,由第八识而受生。同时也说明了不管凡圣,只要惑业未尽就要由阿赖耶识相续而往生十方,只是迷悟不同而已,因此说阿赖耶识是生死流转的总报体。

  (五)证得解脱涅槃的转依

  修学佛法所要达到的究竟目的就是证得清净涅槃。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修行证果是依何缘而得成就的呢?佛在《阿毗达摩大乘经》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33〕说明有为诸法所依的阿赖耶识不仅是有情生死流转的依处,更是还灭解脱的依托。当修行人在见修道中用功修行时,逐渐增强阿赖耶识中的净种,久而久之有漏种子不再现行,所作唯与阿赖耶识中的净种相应,以清净圣道为缘便获得了转依,成就解脱涅槃的事业。

  唯识学中转依有二义:一者转舍(舍有漏识);二者转得(得无漏识)。在第八识未清净前通称为阿赖耶识,是有情杂染状态的心识。彻底转舍有漏识后,称作无垢识,唯佛得之。未成正觉前,生命系统中有两种力量:一是有漏的,杂染的,烦恼、所知二障盈满,我法二执炽盛的种子力;二是无漏、清净,二障永断,我法二空的种子力。当有漏种子占据主导地位时,无漏种无法发生作用,只是寄存在第八识中。如果通过亲近善知识,不断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以极清净的无漏圣法熏习阿赖耶识。无漏圣智渐渐壮大,就能战胜阿赖耶识中有漏无明的杂染种子的瀑流。当以空观断除对我法的执著时,便能净尽烦恼所知二障,一念与大圆镜智相应,就转有漏的阿赖耶识为无漏清净的无垢识。这里转舍阿赖识名并不是转舍第八识体,因为第八识体非断非常,微细难知,无论众生、佛都不能舍,这种真理唯佛能知。

  既然修行已尽我法二执,二障永除,生死永断,就能在金刚道后刹那顷转识成智。同时无漏清净的无垢识现前洞悉十方,一如目睹掌中明珠清楚明了。故《八识规矩颂》云:“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刹土中。”〔34〕这里的大圆镜智,就是转有漏的第八识聚所得的根本智慧。有漏的第八识含藏着万有诸法的种子,缘境成熟便现起五根器界,作为染污种子、现行的依持,毕竟恒时现起一切境界。到了金刚后心,智光开发,所有有漏种永亡不存,第八阿赖耶识便成为无漏清净种子、现行的依持。持清净种子生圆净的现行,能现无量身土乃至平等性智,妙观察智等一切智都从此无垢识而出,如大圆镜能现万物,故称为大圆镜智。《庄严经论》云:“大圆镜智于一切境不愚迷故,智体光明鉴净无垢故,唯无漏德所依止故,一切身土此智能现故,余三智是此影故。”〔35〕由此可知,阿赖耶识是转有漏为无漏涅槃的所依,离此识体,再没有任何法具有此持种成就无上菩提涅槃可说。故《成唯识论》卷二云:

  二所转依,此复有二:一持种依,谓根本识,而此能持染净法种与染净法俱力所依,圣道转令舍染成净,余依他起性虽亦是依而不能持种故此不说;二迷悟依,谓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诸染净法依之得生,圣道转令舍染得净,余虽亦作迷悟法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说。〔36〕

  四、依阿赖耶识起修的现实意义

  佛法的精神最终是要落实于修证的,学习赖耶识同样有其实修的意义。

  要知道阿赖耶识能储藏万法的生因——种子,这就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谨慎自身的身口意行为。《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37〕举止动念何以成业成罪呢?这就是阿赖耶识能持罪业种子的结果。这种结果不是别人附加给众生的,而是众生自造﹑自变﹑自受,阿赖耶识只不过是能摄持自己的行为影子(种子),待因缘成熟而随业力往来生死。究其生死还灭的因缘,皆因众生不明万法唯识之理,起心动念爱取与自身好恶相应的法,而迷失缘生如幻的诸法,生起坚固的执著,就必然与诸法离相,无诸戏论分别的实相相违背。如果众生了知一切法无非缘生如幻,不起妄计、执著,便能离诸分别戏论,远离生死流转之因,从而截断未来生命的洪流,获得与诸法实相相应的清净解脱道。因此众生要了生死,证得涅槃之乐首当其冲要击破妄计的执著。《解深密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38〕经文告诉我们要出离生死,成就清净善法,必须认识心识上所起的万念都是不真实的。它刹那生灭,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性,所以不可爱执不舍。不管心中生起什么,是贪恋色声香味触法,还是厌恶色声香味触法,都只是妄情执著,是阿赖耶识中色声等种子的变现。究其实际是不可得的,万念万法当体空寂,但从因缘有,颠倒生,由此体悟而离一切言说、心行等相,不断令身心与圆成实性相应,一念悟得缘生法就能体证圣道。诚如《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阿含经》亦云:“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所以,要依阿赖耶识起修的人,应该从因上用功,学习菩萨因地发心的大悲愿行,善法多种,恶法则以正念正思惟善法来熏习,淡化对恶法的造作。善种种在识中,便是一个解脱的力量,将来遇缘就一定能成就菩萨大道。点点善法都要珍惜而修,不要懒惰而不作,故有德之人常劝人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修道之人果能做好人的本质,那么圣人之位就必然可期了。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大概就是此理。 同时行人果然能从万法当中见缘生诸法无可爱性就能离我法的执著,乃至净尽烦恼所知二障,那么离成正等觉就不会很远了。

  道理明白了,行人应该依理起修,天台宗主张每一个众生都具有佛性,每个众生都能成佛。虽然众生都能成佛,应知不修则不得;唯识宗则主张识性圆明,每一个众生都具有圆成实性,只要经过磨炼,洗净对缘生无性诸法的计著,就能让识性圆成之智光开发出来,成就自利利他的大宏誓愿。所以处于凡夫位的众生应该安贫乐道,精进而修,断得一分无明,自然长一分智慧。当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产生质的飞跃,彻底转变阿赖耶识中的染分种子为净分,达到修行最终的目的。

  结 语

  阿赖耶识在生命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不管是世间因果还是出世间因果,都跟阿赖耶识缘起有着深密的关系。佛说三藏十二部经,总括之不出戒定慧三学,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因果是一切凡圣,世出世间都逃不过的。但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圣人是明因识果,众生是迷因怕果。之所以迷是由于不知万法从缘生,唯识所变,没有实在的自体,由此妄生遍计所执,迷清净无漏之心,才流落三界。只有了达缘生无实的幻法,才能远离遍计所执性,放下对色声香味等法的执著。从而转一切染缘种子为无上清净种,由此识净故国土净,国土净则能利乐有情,积集无上福慧资粮,为证得涅槃菩提打下坚固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从万法中内观唯识所变起的一切法,以唯识正见来荡除一切情见的执著,将理论转化为实修实证,由实证而获得无上正等觉。

  参考书目:

  1.演培法师:《解深密经讲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2.护法等菩萨造:《成唯识论》,《大正藏》第31册。

  3.演培法师:《成唯识论讲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4.明·通润大师: 《成唯识论集解》,《续藏经》第50册。

  5.印顺大师:《摄大乘论讲记》,闽南佛学院教科书。

  6.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摄大乘论》,《大正藏》第31册。

  7.明·智旭大师:《八识规矩颂直解》,《续藏经》第55册。

  8.于凌波:《八识规矩颂讲记》,李炳南居士纪念文教基金会2002年11月版。

  9.济群法师:《认识与存在·唯识三十论解析》,南普陀寺佛经赠送处。

  10.〔日本〕井上玄真著,其峰法师译:《唯识三十颂讲话》,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11.传法法师:《阿赖耶识思想探究》,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2002年12月版。

  12.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从刊》第25册,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第31册,第12页。

  〔2〕无著:《摄大乘论本》,《大正藏》第31册,第133页。

  〔3〕太虚大师:《唯识学上的赖耶论》,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5册。

  〔4〕《成唯识论》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2页。

  〔5〕无著:《摄大乘论本》,《大正藏》第31册,第134页。

  〔6〕同上,第133页。

  〔7〕同上。

  〔8〕《 解深密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692页。

  〔9〕《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第31册,第13页。

  〔10〕《成唯识论》卷二,《大正藏》第31册,第7页。

  〔11〕济群法师:《认识与存在·唯识三十论解析》,第16页。

  〔12〕《解深密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692页。

  〔13〕《成唯识论》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13页。

  〔14〕无著:《摄大乘论本》,《大正藏》第31册,第133页。

  〔15〕同上,第134页。

  〔16〕《解深密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692页。

  〔17〕《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第31册,第13页。

  〔18〕无著:《摄大乘论本》,《大正藏》第31册,第133页。

  〔19〕《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第31册,第13页。

  〔20〕无著:《摄大乘论本》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134页。

  〔21〕明·智旭解:《八识规矩颂直解》卷一,《续藏经》第55册,第438页。

  〔22〕《成唯识论》卷二,《大正藏》第31册,第7页。

  〔23〕《解深密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692页。

  〔24〕无著:《摄大乘论本》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133页。

  〔25〕《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大正藏》第30册,第581页。

  〔26〕《成唯识论》卷四,《大正藏》第31册, 第20页。

  〔27〕世亲:《唯识三十论颂》,《大正藏》第31册,第60页。

  〔28〕《解深密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692页。

  〔29〕明·广益:《八识规矩颂簒释》卷一,《续藏经》第55册,第434页。

  〔30〕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卷五十六,《大正藏》第11册,第328页。

  〔31〕无著:《大乘阿毗达摩集论》卷三,《大正藏》第31册,第675页。

  〔32〕无著:《大乘阿毗达摩集论》卷五,《大正藏》第31册,第714页。

  〔33〕无著:《摄大乘论本》,《大正藏》第31册,第133页。

  〔34〕明·智旭解:《八识规矩颂直解》卷一,《续藏经》第55册,第438页。

  〔35〕明·通润:《成唯识论集解》卷十,《续藏经》第50册,第820页。

  〔36〕《成唯识论》卷十,《大正藏》第31册,第54页。

  〔37〕《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一,《大正藏》第13册,第782页。

  〔38〕《解深密经》卷二,《大正藏》第16册,第693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两句话的义趣甚深!得人身不容易,失人身太容易了,失掉人身再得人身那就难了。几个人敢说他来生还会得人身?所以这辈子我们得到人身了,就要珍惜,利用这个人身精进修行。这辈子临终时要成功往生西方,不再在六道中轮回。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