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简介:唯识宗略说 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
2014/9/4   热度:1106
法相宗简介:唯识宗略说 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 唯识宗略说 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 唯识宗,也就是法相宗。本宗依据《解深密经·法相品》而立,认为一切诸法的体性、相状,都是唯识所变,就其所变的"法相"来命名,所以称法相宗。其它尚有诸多别名,如: 1.唯识宗:唯,有二义:一、别于他法(遣心外有境);二、决定有此法(表有内在之心)。识,有了别的意思(对种种境界生起了别作用)。世间万事万物,皆"唯识"所造,若无心识的了别作用,则无万法的存在。因其阐释"一切唯心所造,万法唯识所变"的道理,故名唯识宗。 2.中道宗:小乘偏"有",般若偏"空",此宗说"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离有、无偏执,正显处"中"真理,故名中道宗。 3.应理圆实宗:一切法门皆应理,而能圆实故。 4.普为乘教宗:本宗所说教义,不论利、钝根机,普遍皆蒙其利,故名普为乘教宗。 5.慈恩宗:唐朝玄奘大师游历印度,于戒贤论师处,传承唯识学法统。归国后,住持长安慈恩寺,于此传法给才智超群的窥基。因窥基大弘法相唯识学于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此宗又名慈恩宗。 6.瑜伽宗:此名乃沿袭印度旧称。依弥勒的《瑜伽师地论》和《分别瑜伽论》立名。瑜伽,是相应的意思,谓本宗所明教义,能与真理相应,故名瑜伽宗。 7.大乘有宗:唯识学说建立种种"法相",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理,力矫空宗末流(顽空、断灭空)的偏执,故名大乘有宗。 一、唯识学在印度的开展 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上,有两大重要学派:一、为建立空观思想的龙树一系,以"本体论"为中心,即所谓的中观学派;二、为建立有宗思想的世亲一系,以"现象论"为中心,即瑜伽学派。 印度佛教在公元第一、二世纪间,大乘思想兴起,大乘经典相继出现。约于佛陀入灭后七百年间(公元第二、三世纪),南印度龙树论师出世,阐扬大乘佛法,依《般若经》造论,计有《中观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诸论着,因而有"千部论主"的美称。龙树的弟子提婆,承袭大师的学说,亦造《百论》等,发扬龙树的学说。这一系后来称为中观学派(大乘空宗)。 中观学派主要宣扬"般若空"的智慧,在公元第三、四世纪间,是印度佛教的主流。龙树与提婆的空观是"缘起无自性"的空,也就是指一切存在,都起源于"缘起性"(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主张"无",也不主张"有",是离有、无二边的"中道"空观。唯后期的中观学人,未能把握龙树中观要义,偏执于一切皆空,落入空执见,即所谓"恶取空"、"断灭空"。 印度佛教在公元第四、五世纪间,即佛陀入灭九百年顷,有无著、世亲两大论师出世。当时印度思想界,一方面是中观学派的空:一切皆空的恶取空;一方面是外道或小乘的有:我法实有或我空法有。这些都是邪执。因此,二论师先后著书破斥。这一系学说称为瑜伽学派(大乘有宗)。瑜伽学派主要提倡"万法唯识"的道理,说明一切存在皆由心识变现。 无著论师出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布路沙城,属于婆罗门阶级。依小乘出家。无著依照当时的惯例,先于小乘"化地部"修学。后来在禅定中升兜率天,见到弥勒菩萨,又蒙菩萨示现人间,于中印度阿逾陀国的瑜遮那讲堂,为无著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论》、《分别瑜伽论》等五部大论。这五部论着是法相有宗立论的基础。于中尤以《瑜伽师地论》为此宗的主要依据,这也 是后来称为瑜伽宗的由来。 无著的异母胞弟世亲,出生于公元第五世纪初,约晚于无著二十年,初在小乘"说一切有部"出家。聪颖过人,遍通经论,在北印度宣扬小乘,隐蔽大乘。无著悯之,托辞疾病,诱其来见,为他具说大乘要义。世亲闻兄教诲,于是舍小入大,广造论释,宣扬大乘。晚年著述《唯识三十颂》,因而大成唯识学说。 无著、世亲的学说,风靡了当时印度的佛教界,成为佛学思想的主流。此后二百年间,唯识学者辈出,如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辩、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人,为知名的"十大论师"。他们相继制论以注释世亲的《唯识三十颂》,阐扬此派学说。后来又分为两派:一派称为前期瑜伽行派(无相唯识派),以德慧、安慧及后来在中土译经的真谛为代表;另一派称为后期瑜伽行派(有相唯识派),以陈那、护法及护法的弟子戒贤为代表。其中大成无著、世亲唯识哲学的是护法论师。 印度的瑜伽行派,自世亲示寂后,在诸大论师之间也产生了种种的异说。如"种子"的起因,护月等主张"本有",难陀等主张"新熏"。护法统合两说,认为种子有本有与新熏两类。再如诸识对境的认识作用,安慧立自证一分说,亲胜、难陀、德慧、净月等立相、见二分说,火辩、陈那等立相、见、自证三分说。护法把诸说统合,立相、见、自证、证自证四分说。 护法的弟子戒贤论师,于公元第七世纪,在那烂陀寺宣扬护法的法统,又立教判,和中观学派的论师论战。中国唐代的玄奘大师,于西行求法期间曾在那烂陀寺从戒贤论师受学五年,传承《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的奥义,返国后,开创了中土的法相唯识宗。 二、唯识学在中国的开展 中国佛教的源头在印度,主要是在于经典的翻译。尤其玄奘大师回国之后,中、印两国之间,有更密切、更有系统的文化交流,只要印度有新的思想典籍出现,很快地就能传译到中国。所以印度佛教思想的演变,与中国佛教有着极深切的关系。 赖耶唯识思想,是属于印度佛教后期的思想,首先在南北朝时代的后魏传入中国,其次是梁陈之间,最后则是唐代。因为先后经过三个时期的演变,所以思想上也有显著的不同。在中国形成三大系统,即:地论宗、摄论宗以及玄奘大师所创立的唯识宗。 1.地论宗: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义学缙儒十余人,奉宣武帝之命,于洛阳译出世亲的《十地经论》,根据此论,在中国成立地论宗。后来分裂为两派:即北道派与南道派。北道派逐渐没落,最后被纳入摄论宗。南道派继承地论宗的正统,从六朝到隋代,一直很兴盛。但是到了隋末唐初,也被摄论宗与华严宗所吸收。 2.摄论宗:真谛在中国译出《摄大乘论》之后,又翻译世亲的《释论》,在中国形成了摄论宗。此宗吸收地论宗的北道派,曾兴盛一时,但是到了唐代,玄奘大师将《摄大乘论》摄入《成唯识论》援引十一部论之一以后,此独立学派遂渐渐式微,乃至与法相宗合并而废绝。 3.唯识宗:继承印度瑜伽行派法统,在中国建立大乘有宗||唯识宗(法相宗)者,是闻名千古的玄奘大师,和他的弟子窥基法师。 玄奘大师在印度期间,修习大、小乘教义,曾从护法的弟子戒贤论师传承唯识思想,并从印度带回大量与唯识有关的论典。玄奘大师在翻译过程中,原想在神昉、嘉尚、普光三人的协助下,将十大论师对世亲《唯识三十颂》的注释一一译出,后来采纳窥基的意见,由窥基协助,以护法的注释为主,糅合十家之说,综合而成《成唯识论》。玄奘大师广译法相唯识系的经论,为此宗奠定基础;弟子窥基法师立论着疏,弘扬学说,因而大成了唯识法相宗。窥基法师在当朝已有"大乘菩萨"美誉,后因其驻锡慈恩寺释论,世称慈恩大师,唯识宗也由此而称慈恩宗。 玄奘盛弘唯识法相玄旨,门下受教者颇多,以神昉、嘉尚、窥基、普光四人为着名,有"四哲"之称。另有圆测、道证、胜庄、太贤等,也各有所成,唯与玄奘、窥基思想有所出入,故通常不列入慈恩宗法系之内。 窥基慈恩宗一系,由慧沼(公元六五一|七一四年)继承法脉。继窥基、慧沼之后,智周(公元六六八|七二三年)被称为唯识宗三祖。他是慧沼的弟子,着有《成唯识论演秘》、《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以及《成唯识论了义灯记》等多种。其中《成唯识论演秘》与窥基的《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慧沼的《成唯识了义灯》,合称为"唯识三疏",为研究《成唯识论述记》必读之书。 智周后,有弟子如理,作《成唯识论疏义演》、《成唯识论演秘释》,内容流于琐细。如理以后,中国唯识宗逐渐衰微,传承不明。到了唐武宗会昌法难时期,论书多被焚毁。以后数百年间,乏人研究。直至清末民初,有太虚大师及欧阳竟无、王恩洋、梅光羲、韩清净、朱芾煌、周叔迦、唐大圆、熊十力等居士学者,致力于唯识法相学的研究,唯识宗才又露出曙光。 台湾缁素二众研究唯识者,亦蔚为风气,早年有慈航菩萨阐扬唯识,著作《相宗十讲》,后有印顺导师作《唯识学探源》、演培法师作《八识规矩颂讲记》、杨白衣居士作《唯识要义》等。 三、中国唯识宗的传承 ┌德慧--安慧--真谛(无相唯识) 弥勒--无著--世亲 ┤ └陈那--无性--护法--戒贤--玄奘(有相唯识)--窥基--慧沼--智周 1.弥勒(Maitreya) 意译作慈氏。佛陀入灭后九百年顷的印度人,为瑜伽大乘的始祖。于现存汉译藏经中,造立者注名为弥勒菩萨者,有《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等;于西藏大藏经中,除上述诸论外,尚有《现观庄严论》、《法法性分别论》、《大乘究竟要义论》。 相传弥勒为无著之师,创倡瑜伽唯识的教理,后传授予无著。另据《婆薮盘豆法师传》所载,无著尝上兜率天向弥勒菩萨谘问大乘空观之理,因其师亦名弥勒,后世遂将之视同为当来成佛的弥勒。不过,究竟弥勒是否为历史上实在的人物,至今未有定论。 俄国佛教学者欧帕米勒( E. Obermiller)认为,传说龙树因文殊菩萨启发而着诸论,无著则蒙兜率天弥勒的神力而作诸论。日本学者山口益承此说,将弥勒所作的《中边分别论》、《大乘庄严经论》、《法法性分别论》等的注释者、论说者,均视为无著一人,而认为弥勒仅为灵感的启发者,乃一生补处的将来佛。学者拉莫特(E.Lamotte )同意此说,并为作补充说明,认为成立时期稍迟的大乘经典每每具有藉托圣言以为权威的倾向,所以怀疑弥勒的历史实在性。 日本学者宇井伯寿则反对此派说法,主张弥勒论师为真实历史人物,既创倡瑜伽大乘之教,且造立上举诸论,由无著笔录。 弥勒学说的特色: 实践如来藏缘起的大乘教义(《庄严经论》、《辩中边论》)。 确立阿赖耶识缘起(《瑜伽师地论》)。 2.无著( Asanga ) 音译为阿僧伽,生于公元四、五世纪顷。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 又称无障碍。 北印度犍驮逻国普鲁夏普拉( Purusa-pura, 布路沙布逻)人。 依《婆薮盘豆法师传》记载,父名憍尸迦( Kausika ),为国师婆罗门。有兄弟三人,皆称婆薮盘豆 (Vasubandhu)。 无著初于小乘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出家,因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意欲自杀。当时,在东毘提诃( Videha )有宾头罗尊者前来为说小乘空观。无著初闻悟入,然对此犹不满意,乃以神通往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受大乘空观,归来如说思惟,因而通达大乘空观。后来又数往兜率天修学《瑜伽师地论》等大乘深义,并集众宣说,由是大乘瑜伽法门广为传播。 无著致力于法相大乘的宣扬,又撰论阐扬诸大乘经典。他的胞弟世亲本习小乘,后来听从他的规劝,归心于大乘,竭力举扬大乘教义。无著撰有《金刚般若论》、《顺中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显扬圣教论颂》、《六门教授习定论颂》等多种论颂。 3.世亲(Vasubandhu) 音译为婆薮盘豆、筏苏盘豆、筏苏畔徒、婆薮盘头、婆修盘头。为《俱舍论》的作者。又称作天亲,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四、五世纪顷,北印度犍驮逻国普鲁夏普拉人,是国师婆罗门憍尸迦的第二子。与其兄无著,初于小乘萨婆多部出家。其后,无著直入大乘,世亲却入经量部,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毘婆沙论》。四年后归国,为大众宣讲《毘婆 沙》,并作《阿毘达磨俱舍论》。世亲最初抨击大乘佛教,认为大乘非佛所说。后来由于无著的方便开导,始悟大乘之理,转而信奉弘扬大乘要义。 在玄奘大师著述的《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胁尊者室东有故房,世亲菩萨于此制《阿毘达磨俱舍论》,人而敬之,封以记焉。"几世纪后,故迹仍然完善保存,可知印度人对世亲菩萨的崇敬,历世不减。 无著的论着与注释的典籍甚多,由此奠定大乘佛教瑜伽派的基础。重要著述有:《俱舍论》三十卷、《摄大乘论释》十五卷、《十地经论》十二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广百论》、《菩提心论》、《三十唯识论颂》、《大乘百法明门论》等四十多种。 4.德慧(Gunamati) 音译为窭拏末底、瞿那末底、求那摩帝。南印度人,生于公元五世纪后半至六世纪前半。乃安慧之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 法师幼时敏达,学通三藏,理穷四谛,又擅长于定门。其时,摩竭陀国有数论外道摩沓婆,学通内外,论极幽微,受国王崇敬,敕封食邑二城。师欲挫其锐,遣门人示意,将于三年后论破之。及约期至,乃于国王前对论,至第六日,摩沓婆辞穷,吐血而亡。法师乃请国王将外道的封邑改建为伽蓝,王供养甚殷。 德慧曾住那烂陀寺,雅誉高极一时,又与坚慧共游止于伐腊毘国的阿折罗伽蓝,于其寺中著作诸论,现存有《随相论》一卷,《中论疏》及《唯识三十颂释》等。 5.安慧( Sthiramati, 公元四七五|五五五年 ) 音译作悉耻罗末底。南印度罗罗国(伐腊毘国)人。为南印度远近闻名的大乘佛教论师。安慧上承德慧,下传真谛,精通唯识、因明等学,善于论义,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 安慧约与护法同一时代,然与护法的主张有不少相异之处。在心识作用方面,只承认自证分为实有,而以见分、相分为情有理无,所以被称为"一分家";而护法则立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分,被称为"四分家"。 安慧尊崇世亲的教义,继承其学说,曾著书释论世亲的《唯识三十颂》,即《唯识三十颂释论》(梵文本迄今尚存,近代于尼泊尔发现。今有法译本及日译本)。其他的著述有《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大乘广五蕴论》一卷、《大乘中观释论》九卷等。 6.护法(Dharmapala) 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生于六世纪顷。为南印度达罗毘荼国大臣之子,本与王女有婚约,后来却在结婚当天落发出家。精通大小乘教学,于摩 竭陀国那烂陀寺广布教化,学徒数千人。二十九岁退隐于大菩提寺,专事著述。三十二岁示寂,着有《大乘广百论释论》、《成唯识宝生论》、《观所缘论释》等。 7.戒贤(Silabhadra) 音译尸罗跋陀罗。生于公元六、七世纪间,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为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僧。戒贤为东印度三摩呾咤国的王族,属于婆罗门种姓。少时好学,游历诸方,访求明哲,至那烂陀寺遇护法宣论,闻法信悟而出家。三十岁,因为论退南印一大外道,而获得国王嘉赏,为他建构伽蓝。 论师长期住持那烂陀寺,弘扬唯识教义。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将佛教判为有、空、中三时,并主张五种姓说。玄奘西游时,大师年已百余,时为那烂陀寺大长老,众共仰尊,不直呼其名,而美称为"正法藏"。 8.玄奘(公元六 二|六六四年) 唐代高僧,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自幼出家,遍学《涅盘》、《毘昙》、《摄论》、《成实》、《俱舍》等诸经论。由于当时诸家对佛教经典的解释不一,众说纷纭,大师于是发心前往天竺求回唯识学的原典。 唐贞观三年,大师只身渡过八百里的流沙,历经重重的艰难困苦,冒着生命的危 险,到印度那烂陀亲近当时唯识学的泰斗戒贤论师,学习《瑜伽》、《显扬》、《婆沙》等诸论,深究护法唯识学的奥义。贞观十九年,大师携带大小二乘经论六百五十七部回到唐都长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为唯识宗的宝典,如《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等。大师回到长安之后, 二十多年间,一方面培育弟子,一方面从事译经的工作,一共译有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的经典,奠定了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基础。 根据史传记载,玄奘大师将要束装回国的前夕,在印度曾将自己所建立的唯识要义,挂牌向全印度的宗教界宣布:"如果有人能够把我所立的唯识论说驳倒,我玄奘愿以生命向他礼谢。"数周之间,没有一个人能够反驳他的立论。大师学养之深,可见一斑。因此声名远播,全印度数十国的国王联合请他开讲唯识教义,盛况空前。 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到外国去求学的留学生,并且是在国际舞台上,第一位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人。玄奘大师的贡献,不仅仅是佛教而已,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至钜,功不可没的高僧。 9.窥基(公元六三二|六八二年) 唐代长安(陕西西安)人,俗姓尉迟,字洪道,又称灵基、乘基、大乘基、基法师。十七岁,从玄奘大师出家,学五天竺语言,识解大进。二十五岁进入玄奘大师译场,参与译经。显庆四年(公元六五九年),玄奘大师译唯识论时,与神昉、嘉尚、普光三师共同检文、纂义,以论议不合,玄奘大师乃遣出三师而独留窥基,于是参糅十大论的释论而成一本,即《成唯识论》。玄奘大师又为窥基阐说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及《瑜伽师地论》等,因此,师亦通达因明之学与五性的宗法。龙朔元年(公元六六一年),玄奘大师主译《辩中边论》、《辩中边论颂》、《二十唯识论》、《异部宗轮论》、《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咸由师笔受,除《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外,皆作述记。后游太行、五台山,宣讲大法,及返慈恩寺传授玄奘大师的正义,著述甚多,如:《瑜伽论略纂》、《杂集论述记》、《大乘法苑义林章》、《法华经玄赞》等,时称百本疏主,或百本论师;而以唯识论为宗,故又称唯识法师。 唐高宗永淳元年示寂,世寿五十一。葬于樊川北原的玄奘塔侧。据说:玄奘大师在传播唯识教义的时候,深深觉得:寻找一位传人,以推展弘扬唯识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这一个人必须是上根、有智慧的人,才能担当重任。这样的俊才要到那里去寻觅呢?大师后来看中尉迟公的儿子,便要求尉迟公答应儿子出家。正当年少气盛的青年,听说一位出家人要他出家,便傲慢地说:"笑话!我怎么会出家呢?" 玄奘大师看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很有耐性的说:"我一定要度你出家,如果你跟随我出家,我就把唯识宗的教理传授给你。" 青年一听,鼎鼎有名的唯识学高僧玄奘大师,要将唯识思想传授给他,于是动了心,但仍然趾高气昂地说:"你要我出家可以,但是有三个条件,你能答应吗?" "有条件就好商量,请你开出你的条件吧!" "第一、我所到之处,必须有一辆车子,装满美酒,任我饮用;第二、我所到之处,必须有一辆车子,载满美女,陪侍着我;第三、我所到之处,必须有一辆车子,装满书籍,随我览阅。" 求才若渴的玄奘大师听了,不但没有失望,并且满口答应说:"所有的条件,我都承认你,你能知道要求一车的书籍,懂得求上进,很好!"大师的本意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因此收他为弟子,这就是后来创立法相宗,恢弘唯识哲学的窥基大师。 这么一个不守戒律、违反戒律的青年,进入了佛门,佛门的弟子当然会很反感。但是连谨守戒律、创立律宗的祖师||南山道宣,也非常拥护窥基大师。有弟子看不下去,就对道宣律师说:"师父!为什么你老是看重窥基这个不守清规的佛门败类? "道宣律师说:"没有关系,他只是世间的习气还没有完全断除,有朝一日,他将会成为佛门的法器龙象,光大佛教。"如道宣的预料,后来传播玄奘大师的法相要义,阐扬唯识思想的人,正是窥基大师。 从窥基大师的例子,返观今日有多少的佛教青年,投身到佛教,偶而有一点过失缺点,常常受到佛教界人士的围攻、打击,使他们在佛教里没有容身之地,而悄悄地离去,佛教因此而损失不少的人才。像玄奘大师、道宣律师,这样慈悲宽宏、方便摄受,因此能造就旷世的奇才,无怪乎唐朝的时候,佛教人才辈出,显现出一片光明灿烂的盛况,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 10.慧沼(公元六五一|七一四年) 唐代法相宗僧。淄州淄川(山东淄川)人,姓氏不详。又称淄州大师。十五岁出家,如法修身,不违戒律,时人以"沼阇梨"称之。初从玄奘大师受学,后转依窥基大师习学唯识,能深入堂奥,得其真传。窥基大师示寂后,圆测大师著作《唯识论疏》反驳窥基大师之说,慧沼乃撰《成唯识论了义灯》破斥其说,以显法相的实义。曾先后参与义净、菩提流志的译场,并任证义,多所刊正。又着有《能显中边慧日论》四卷、《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论述法相教义;另着有《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六卷、《法华玄赞义决》一卷、《因明入正理论义断》一卷等。与窥基、智周合称为唯识三祖。开元二年示寂,世寿六十四。 11.智周(公元六六八|七二三年) 唐代僧。泗州(江苏)人,俗姓徐。十九岁受具足戒,二十三岁投慧沼大师门下,精研法相奥义,得慈恩宗嫡传。后住濮阳报城寺,传法相宗教义,常事著述,对因明学也有许多补充,世称濮阳大师。唐武后长安三年(公元七 三年),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入唐,就师习学法相宗旨。玄宗开元五年(公元七一七年),日僧玄昉入唐,也参与其会下,亲受宗致。智周继窥基、慧沼后,为法相宗第三祖,生平心系西方,据传曾于西方净土院内造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五十二菩萨像,感得灵瑞。开元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示寂,世寿五十六。着作颇多,有《成唯识论演秘》七卷、《梵网菩萨戒本疏》五卷、《法华经玄赞摄释》四卷、《大乘法苑义林章决择记》四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后记》各二卷、《成唯识论了义灯记》二卷、《瑜伽论疏》四十卷等。其中,《成唯识论演秘》与《唯识论枢要》(窥基)、《唯识论了义灯》(慧沼)等,共称唯识三疏。 四、日本唯识宗的传承 日本孝德天皇白雉四年(公元六五三年),道昭、道严二僧入唐,随玄奘大师学习法相宗义,返日后,于元兴寺弘扬法相宗,这是日本唯识宗的初传。 齐明天皇四年(公元六五八年),智通、智达入唐,从玄奘大师受持唯识宗义,返日后,于元兴寺弘扬法相宗,这是日本唯识宗第二传。 武则天长安三年(公元七 三年),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等来到中国,于智周大师门下学习唯识宗义,去到日本后,于元兴寺宣传法相宗,这是日本唯识宗第三传。 元正天皇灵龟二年(公元七一六年),玄昉入唐,于智周大师门下学习唯识教义,返日后,在奈良兴福寺弘扬唯识宗,这是日本唯识宗第四传,又称北寺传或兴福寺传。前三次则称元兴寺传或南寺传。 日本法相宗是奈良时期(公元七一 |七九四年)、平安时期(公元七九四|一一九二年)最有势力的宗派之一。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迷是病、不觉是病、烦恼是病、邪见是病、染污是病,太多太多了。佛法把这个病归纳为三大类: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这个病不轻!无始劫以来,我们的法身慧命就害了大病,到现在这个病是愈来愈严重,所以一定要自己觉悟,我们确确实实是有病。我们想想我们现前,一切时中常生烦恼,这就是有漏。有漏是凡夫,无漏是圣人;有漏是迷惑颠倒,无漏才是觉悟不迷。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起不起烦恼?起烦恼就是凡夫,就是病态,就是不健康,自己一定要觉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