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经历过的出家生活(13)--唐玄宗\杨贵妃\王贵\李香香的困苦和傍徨


2014/9/4    热度:303   

你未经历过的出家生活(13)--唐玄宗\杨贵妃\王贵\李香香的困苦和傍徨

 

  在很多传记里都能看到和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学修一样的方式,应该说,龙泉寺还是很传统的,外表显得很现代,有很多新事物,新名词,讲座啊,交流啊,接待啊,还能上网。

  但是,骨子里没有离开传统,当然,我指的传统是内心的那个东西。在自己的内心里静静的摸索、寻找,那种感觉,我想,古代的丛林里也应该是这样的吧。把向外的心掉转过来,然后一切就开始了。

  之后,所面对的东西虽然和以前还是一样,但对内心的作用就有本质的区别了,我不知道古代丛林搞不搞生命故事,从听说来的,好像是没有,所谓生命故事,就是僧团里的人互相讲讲自己的过去,而且要求讲的很详细,过去的特殊政治年代里有“痛诉革命家史”的说法,跟这个差不多。

  把自己所有过往的事情都一股脑地讲出来。

  一开始,对这个不太当回事,自己也讲了一次,60分钟,人生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一下子讲的完,怕别人听着起烦恼,就事先问了问前面的法师,法师说,讲生命故事如果能给别人带来欢喜就带来欢喜,不能带来欢喜就带来启发。

  启发不敢,带来点欢喜吧。

  自己也没有启发。别人有没有也不清楚。后来,又有一个同修开始讲生命故事,他讲的很长很长,渐渐就失去了结构和逻辑,大家都听得没有了耐心,出于礼貌,坚持地听了下来。再提生命故事,就有点头疼了。

  但是,有了向内的思维习惯后,就能迅速把这个心态调整过来,下一次,无论他讲的好不好,乱不乱,正好可以练一下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心有多大的耐力和安静的能力。

  静静地坐着听别人讲不好听的东西比听别人讲生动的故事对修行者来说,似乎更有意义和价值。

  这个念头来了,就好办多了。

  这一次的生命故事依然讲的没有逻辑,乱作一团,但是,一些很珍贵的认知被捕捉到了,所谓性格改变命运,那么性格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一个小孩子从小到大,常常有一个很固定的性格,然后被周围的环境再熏染,最后形成现在这样的人生,于是,就可以确定是前世的业以及后世所造的业。

  性格是从前世带来的。有的人天生坚强,有的人柔弱,有的人勇悍,有的人谨慎,因为性格的缘故,面对同样的境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每一个生命故事中的人生痛苦对当事人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但是对另一个人就会觉得非常的可笑。比如,一个同修小的时候被父母冤枉偷了自家的花生,然后无比气愤,如今三十九岁说起来都会愤慨不已,而我就觉得太可乐了,因为我小的时候整天就是琢磨着偷家里点东西吃,如果少了点什么,肯定是我干的。根本就没有冤枉这一说。

  还有一个同修讲了一个他的亲人去世的事情,讲到泪下。但这个故事也没有打动我,和他一起悲伤,因为我经历过不少亲友去世。因为佛法的缘故,而没有惊慌失措、手忙脚乱。

  同修讲了一个跟古代戏剧一样的人生故事,少年时他喜欢一个女孩子,但是家里偏偏逼迫他娶另外一个女孩子,结果痛苦的他连死的心都有,不得已成婚后,过了几天,立刻离家,然后外出打工,再归家时,就办了离婚手续。后在外漂泊多年,然后遇缘而出家。

  这个往事再提起的时候,伤痛之情依然溢于言表。

  这个故事对我而言,听了也很想乐,换我的话,一定没什么痛苦,因为我老是觉得这事要随缘,甚至觉得老婆要是能让父母和家人开心,比让自己开心更好,有过婚姻经验的人都知道,婚后最大的一个痛苦是就是媳妇和家人不和。

  但是,我的痛苦,别人也不理解,也会觉得可笑,我小的时候,因为发育晚,被同学嘲笑,折磨了我整个青春期,极度自卑和痛苦,还有,曾经的一个初中女老师,正值更年期,喜怒无常,整天罚我的站,停我的课,把我折磨得痛苦不堪。那些往事,现在连想一想都头大。

  更小的时候,有一次,我把书包给弄丢了,老师对我怒吼着说,战士丢了枪,怎么打仗,小孩子丢了书包,简直就不能要了。给我滚。去把你爸妈叫来。

  那一刻,我是多么的痛苦和绝望啊,于是,我就孤独地滚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生平第一次想到了死。那个年代,对一个孩子对严厉的惩罚莫过于叫家长。

  您读到这里,可能会笑。可是,当时的那个小孩子的痛苦是真实的啊,那种绝望对他而言也是真实的啊。当然,现在再提起来,也就是一个笑话而已。

  听别人的生命故事,忽然发现了几个东西,一个是我们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别人,内生傲慢,是因为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感觉很重要,我们陷在自己的感受里不能出来。二是误以为痛苦有高低贵贱之分,其实,无论帝王将相贩夫走卒的痛苦都是一样的,一个小孩子丢了书包的痛苦及绝望与一个金融家失手败光了身家要跳楼的痛苦是一样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王贵和李香香,他们的困苦和傍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我知道一些很有思想和成就的艺术家隐居在乡村里,跟当地的农民关系好的不得了,他深切地知道和理解周围人的喜怒哀乐。在他们的内心里,至少在情感上已经没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实际上,所有人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只是呈现的面貌不一样,事件有不同,而已。痛苦都是真实的,但彼此之间没有方式、能力、智慧沟通和了解。

  所以,我们就对立。

  听同修讲他们的生命故事,渐渐地听着就不是故事了,而是在他们的讲述中放下自我,其实并不真的是去深入别人的内心,当自己放下自我的时候,就已经在深入别人的内心了。因为,我们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接受别人的痛苦乃至缺点。

  之所以这一生外表呈现的不一样,跟前世的经历有关,跟前世的愿力有关,而已。所有的这些经历我们都可能会遭遇。

  后面还有很多的生命故事,会有非常多的痛苦和欢乐的倾诉,每听完一个,应该都自己都是一次提升,只要是练心的事情,怎么练都是练,诵经是练,过堂是练,出坡是练,听别人讲故事也是练。

  这个经验总结一下,就是,一定要放低自己,真正认真地去倾听别人的倾述。时间长了,习惯了,自我就没有那么坚固,人就越来越远离痛苦,越来越自由,应该是这个路数。

  这个方法其实世间也可以用,一个不太和睦的团队,彼此之间互相讲一讲自己的生命历程,互相了解和认识,应该对促进团结有好处。

  当然,即促进了和合,又能在内心里捉出点东西来,就更好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命从哪里来的?命是自己造的,不是别人给我们定的。佛法承认有命运,“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承认有,但它不是宿命论,不是定命论。命可以自己改造,为什么?因为命是自己造的,自己造,当然自己可以改。“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这一生的享受,是前生所造的业因所得的果报;“命是自己造的”,这一生所造的业,就是来生的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现在不造西方世界的因,你怎么能得到果报?所以我们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要信愿持名念佛,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