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禅法师与当代中国大陆汉传佛教出版事业
2014/9/3   热度:248
真禅法师与当代中国大陆汉传佛教出版事业 ——以《佛教知识》的编辑出版为例 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 李尚全 真禅法师“是上海宗教界爱国爱教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社会各界具有广泛的影响,被媒体赞誉为佛教界的爱国爱教高僧、“民间外交家”、慈善家。其实真禅法师还是当代牛国大陆汉传佛教出版事业的重要支持者,对汉传佛教知识的传承,汉传佛教学术的繁荣,人间佛教思想的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理应给予学术关怀。 一、历史回顾:真禅法师的生平 与《佛教知识)的创办经过 1、真禅法师生平 真禅法师(1916—1995),江苏东台安丰镇人,俗名王鹤树,6岁时(1921年),由本镇净土庵净修老和尚剃度为僧,取法名为真禅,字妙悟,号昌悟。在少年时代就能熟背《佛教三字经》、《论语》、《妙法莲华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1931年在南京宝华山隆昌律寺依德浩和尚受具足戒。从此以后在宝华山隆昌律寺、东台三昧寺启慧佛学院、镇江焦山定慧寺佛学院、镇江竹林寺佛学院、泰州光孝寺佛学院、上海佛学院、上海圆明讲堂楞严专宗学院、南京中国华严速成师范学院等大丛林习律学教,其中以亲近应慈法师时间最长。曾先后任苏州狮林寺和镇江竹林寺住持,兼竹林寺佛学院院长。1951年到上海玉佛禅寺,先后任信众部副主任、寺务处副主任、主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仍然坚守在玉佛禅寺,想方设法保护寺庙。1979年6月,被推举为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出任玉佛禅寺住持。1983年秋,任上海佛学院院长。1988年10月,兼任上海静安寺住持。1992年11月,兼任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住持。1993年10月,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另外还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海外联谊会理事会理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会长、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名誉院长等社会职务。著有《玉佛丈室集》10册、小丛书若干本、以及在海内外发表大量的佛学研究论文。 2、《佛教知识)的创办经过 《佛教知识》季刊创刊于1993年6月30日,在1995年11月30日经“编委会认真研究决定,并报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本刊宣布自动停刊”。该刊是笔者在铁道部兰州机车厂教育中心担任干事期间,因工作闲暇无事,以研究佛学打发光阴,多次到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游说,由《甘肃社会科学》主编王步贵研究员担任社长兼主编,全面负责编辑出版事宜,而笔者担任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负责筹措资金,做具体的编辑工作,并借王步贵先生在甘肃出版界的影响,得到甘肃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徐仲碧先生、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杨效知先生、出版处处长孙季康先生和期刊处处长杨怀生先生的支持,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主办,在佛教界和学术界内部流通。在家兄李尚秀居士赞助2000元人民币的情况下出创刊号,停刊号亏损的1700元人民币由洛阳白马寺海法大和尚资助,后又将其他读者资助的800元人民币,全部返还给海法大和尚。共编辑3卷10期近80万字。 二、编辑学的视角:真禅法师和 多识教授是《佛教知识》的灵魂 从编辑学的视角来看,《佛教知识》属于同仁杂志,没有政府拨款,完全由笔者通过亲朋好友来筹措,也没有单位来协调杂志社与出版管理部门的关系,完全靠王步贵先生在甘肃社会科学院和甘肃出版界的个人魅力来维持。其实这只不过是《佛教知识》编辑出版的“硬件”设施,而对一本杂志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刊登稿件的质量。换句话说,稿件的质量才是杂志的灵魂。如何约来好稿子,成为办好《佛教知识》的关键所在。王步贵先生在甘肃出版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但问题是王步贵先生全面负责《甘肃社会科学》的编辑工作,对《佛教知识》的编辑出版只有把关、通读每期稿件的时间,而组稿的具体工作就由笔者来承担。在兰州市的高校,笔者还能应酬一下,像王沂暖教授、多识教授等学者处于提携后学的考量,再加上笔者亲自登门约稿,碍于情面,尚能得到稿件。但笔者与真禅法师素昧平生,他老人家远在上海,与笔者相距万里,然而非常幸运的是,在一共出了10期的《佛教知识》里,前9期都登有真禅法师的稿件,兹表列如下: 表1:真禅法师发表在《佛教知识》各期的稿件 ┌────────────┬────┬────┬───────┬────────┐ │ 题 目 │卷 号 │期 数 │ 页 码 │ 出版时间 │ ├────────────┼────┼────┼───────┼────────┤ │《冯煦与玉佛寺“方丈”匾│ │ │ │ │ │额》 │第1卷 │第1期 │ 第34页 │ 1993年6月30日 │ ├────────────┼────┼────┼───────┼────────┤ │ 《{无量寿经)浅释(1)》 │ 第1卷 │ 第2期 │ 第4--11页 │ 1993年11月30日│ ├────────────┼────┼────┼───────┼────────┤ │ 《{无量寿经)浅释(2)》 │ 第2卷 │ 第1期 │ 第10---12页 │ 1994年春之号 │ ├────────────┼────┼────┼───────┼────────┤ │《真禅大和尚法语》(觉醒 │ │ │ │ │ │记录) │第2卷 │第2期 │ 第1页 │ 1994年夏之号 │ ├────────────┼────┼────┼───────┼────────┤ │《真禅诗文选载》 │第2卷 │第3期 │ 第44页 │ 1994年秋之号 │ └────────────┴────┴────┴───────┴────────┘ ┌───────────┬───┬───┬─────┬───────┐ │《佛法与人生》 │第2卷 │第4期 │第3--6页 │ 1994年冬之号│ ├───────────┼───┼───┼─────┼───────┤ │《在持松法师佛学思想研│第3卷 │第1期 │ 第10页 │ 1995年春之号│ │讨会上的讲话》 │ │ │ │ │ ├───────────┼───┼───┼─────┼───────┤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第3卷 │第2期 │第3—12页 │ 1995年夏之号│ │浅释(1)》 │ │ │ │ │ ├───────────┼───┼───┼─────┼───────┤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第3卷 │第3期 │第3--11页 │ 1995年秋之号│ │浅释(2)》 │ │ │ │ │ ├───────────┼───┼───┼─────┼───────┤ │《真禅大和尚佛学著作目│第3卷 │第3期 │第47--49页│ 1995年秋之号│ │录》 │ │ │ │ │ └───────────┴───┴───┴─────┴───────┘ 就表1所列的稿件而言,在笔者写去约稿信后,真禅法师很快就把《冯煦与玉佛寺“方丈”匾额》的稿子寄来,充分说明他对佛教出版事业的慈悲关怀和支持。尤其是对像笔者这样没有任何社会资源的“民间编辑”,更是充满了爱心和期待。甘肃省佛教协会秘书长包含章先生曾对笔者说,他在1995年上半年在北京中国佛教协会开会期间,把一本甘肃省佛教协会会刊《显密》试刊第1期送给与会的真禅法师,真禅法师看到这本杂志上有笔者的名字,就对包含章先生说,“你们甘肃应该把李尚全好好培养一下”。当包含章先生把真禅法师的这句话转达给笔者的时候,使笔者惊喜不已。但不久就接到觉醒法师写来的信,说真禅法师在1995年12月1日圆寂了,得知这一消息,笔者感到悲痛万分,因为《佛教知识》失去了一根顶天立地的精神支柱。 ’ 就表1所列出真禅法师的稿件来看,都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法宝,尤其是《{无量寿经)浅释》和《(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浅释》,都是大陆汉传佛教高僧对佛教知识的权威性阐释,无论对学术界还是佛教界,对认识原汁原味的佛教,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事实求实地说,《佛教知识》之所以越办越好,就是因为每期都刊载有真禅法师和多识教授的稿子,他们用如椽之笔写出的大作,把整个《佛教知识》的版面激活。为了与真禅法师的著作相比较,也把多识教授发表在《佛教知识》上的文章表列如下: 表2:多识教授发表在《佛教知识》各期的稿件 ┌───────────┬───┬───┬──────┬───────┐ │ 题 目 │卷 号│期 数│ 页 码 │ 出版时间 │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密│ │ │ │ │ │义浅解》 │第1卷 │第1期 │第7—13页 │1993年6月30日 │ ├───────────┼───┼───┼──────┼───────┤ │《佛法三根本要义》 │第1卷 │第2期 │ 第1页 │1993年11月30日│ ├───────────┼───┼───┼──────┼───────┤ │《{佛法三根本要义)通俗│ │ │ │ │ │解说(1)》 │第2卷 │第1期 │第1---9页 │ 1994年春之号│ ├───────────┼───┼───┼──────┼───────┤ │《{佛法三根本要义)通俗│ │ │ │ │ │解说(2)》 │第2卷 │第2期 │第9--18页 │ 1994年夏之号│ ├───────────┼───┼───┼──────┼───────┤ │《驳所谓“六字真言‘考│ │ │ │ │ │释”’的荒唐言论》 │第2卷 │第3期 │第3---9页 │ 1994年秋之号│ ├───────────┼───┼───┼──────┼───────┤ │《破执断惑慧宝{金刚经)│ │ │ │ │ │妙理剖析(”) │第2卷 │第4期 │第10--13页 │ 1994年冬之号│ ├───────────┼───┼───┼──────┼───────┤ │(时轮法修持仪轨) │第3卷 │第1期 │第11--23页 │ 1995年春之号│ ├───────────┼───┼───┼──────┼───────┤ │《破执断惑慧宝(金刚经)│ │ │ │ │ │妙理剖析(2)》 │第3卷 │第2期 │第26---36页 │ 1995年夏之号│ ├───────────┼───┼───┼──────┼───────┤ │《破执断惑慧宝(金刚经)│ │ │ │ │ │妙理剖析(3)》 │第3卷 │第3期 │第12--29页 │ 1995年秋之号│ ├───────────┼───┼───┼──────┼───────┤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第3卷 │第4期 │第9--11页 │ 1995年冬之号│ ├───────────┼───┼───┼──────┼───────┤ │《破执断惑慧宝(金刚经)│ │ │ │ │ │妙理剖析(4)》 │第3卷 │第4期 │第20---35页 │ 1995年冬之号│ └───────────┴───┴───┴──────┴───────┘ 表2与表1比较表明,多识教授的文章是介绍藏传佛教的,而真禅法师的文章则是介绍汉传佛教的。由他们俩位代表佛教在中国的传承情况,也就凸现出了《佛教知识》的办刊特色。因此,笔者作为《佛教知识》的实际创办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禅法师和多识教授是《佛教知识》的灵魂,读者通过阅读他们的文章,就能吸收到汉藏佛教两种营养,更加全面地认识佛教,同时也有利于汉藏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大团结。 三、传播学的视角: 真禅法师的著作使佛教信仰复活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GabrielTarde,1843—1904)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他在《传播与社会影响》一书里说,印刷机的出现,开发出了“公共头脑”,即“印刷报纸的阶段,印刷机才能够使囿于一隅的东西变成国家的、欧洲的甚至是世界的东西;在此之前,地方的东西固然可能是有趣的,却只能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而默默无闻……”其实,就汉传佛教现代化的经验来看,话也不能说得这么死。汉传佛教经典的私人雕版的出现,同样是汉传佛教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性的指标,因为正是郑学川(1825—1880)在光绪年间(1875—1908)于扬州成立“江北刻经处”,才使囿于“寺院的佛教头脑”变成国家的、乃至世界的“公共佛教头脑”,或者套用现在最时髦的佛教术语,就叫“人间佛教头脑”。从此以后,杨仁山在南京成立“金陵刻经处”(1897)、徐文蔚(?—1927)创立的天津刻经处和北京刻经处、常州天宁寺创立的“毗陵刻经处”、上海佛教人士创办的佛学书局(1929)。就印刷机印刷佛教经典而言,在民国元年出现了宗仰上入主持出版的铅印本《频伽藏》,民国12年(1923)又出现了影印本《卍字续藏》,民国20年(1931)出版了影印本《碛砂藏》,民国21年(1932)出版了影印本《龙藏》,民国18年(1929)陆续出版的铅印本《藏要》。至于民国年间用印刷机出版的报章杂志,根据黄夏年的粗略统计,“至少有名可考的达180种,这个数目几与今天大陆和香港、台湾几个地区的佛教刊物总和”。解放以后,佛教出版事业在1980年以前,基本上处于日趋没落的趋势,上海市佛教协会主办的《弘化》月刊在1958年7月停刊,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现代佛学》月刊在1964年停刊,紧接着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把佛教经典毁之一炬。自1980年以后开始出现复苏,相继出现了在邮局可以订阅的佛教界主办的《法音》和《佛教文化),但大部分佛教书刊是内部印刷品,有的还是“非法印刷品”,很难通过中国大陆特有的新华书店渠道由“寺院头脑”变成“公共佛教头难”。但到了1990年代初期,首先是真禅法师佛学著作的公开出版,打破了僧人著作只能在寺院流通的僵局。在这里我们先看以下《佛教知识》1995年秋之号上发表的《真禅大和尚佛学著作目录》,对“上海玉佛寺头脑”有个初步了解。该目录云: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玉佛禅寺、静安古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方丈真禅法师,一生潜心佛典,对佛学深有造诣。近年来于修持弘法之余,常在他的般若丈室,伏案写作,积稿盈尺。已出版的著作有《玉佛丈室集》一至八集,《上海玉佛寺丛书》二十二册。 玉佛丈室集(一):佛陀舍利在中国、华严宗简论、玄奘法师传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试论震华法师的佛学思想、上海玉佛寺震华上人塔铭、菩提达摩的生平和禅法、惠能的三种法门——曹溪禅之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曹溪禅之二、百丈禅风千古传——曹溪禅之三、谈谈禅宗、答胡培炯问禅、重印《正法眼藏》记、《金山规约》解、佛教的孝经——《盂兰盆经》、地藏菩萨圣诞法会开示、怎样行菩萨道、试论水陆法会不可思议功德、仁者寿、放下身心才能养身、从玉佛寺的新刻碑帖谈董其昌的书法、伟大的创造、辉煌的宫堡、守护国界、上海佛教居士林的任务、重建崇明寿安寺记、沪港佛教的友谊源远流长、法侣重逢、友谊倍增、港沪相通、佛教一家、上堂法语、上海慈修庵佛像开光偈语、在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第二期开学典礼上讲话祝词、对青年僧人的几点希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常随佛学”、略说培养合格的僧才、对上海佛学院学僧讲上殿威仪偈、在欢迎鉴真和尚回国展出协议团宴会上的祝词、东渡西游相映媲荚、让友谊的种子开花结果、访问日本立正佼成会庭野日敬会长、万里香花结法缘“美国佛教总会”成立二十周年志喜、美国大乘寺宝塔落成祝词、金玉党居士七十寿序、中印文化交流的光辉篇章、中国禅宗与印度佛教、佛国巡礼漫记。 玉佛丈室集(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玄奘求法之路巡礼记、缅怀禅门尊宿虚云老和尚、纪念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应金玉堂居士与美国佛教、玉佛寺可成和尚塔铭、远尘和尚行业碑、缅怀先师,振兴佛教——震华法师圆寂四十周年纪念感言、止方和尚传、苇一和尚传、苇航和尚行业碑、心岩和尚行业碑、一代师表——纪念常惺法师忌辰、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祝贺《香港佛教》创刊三十周年、《常乐文丛》第五辑序、《旅美新证》序、《玉佛禅寺》画册前言、《玉佛禅寺》序言、重修静安寺大雄宝殿缘起。 玉佛丈室集(三):大方广佛华严普贤行愿品浅释、天竺纪行、远涉重洋为弘法、缅怀华严座主应慈老法师、喜读《圆瑛大师年谱》有感、厚宽老和尚传、实践佛陀遗教广作福利事业、佛指舍利再现人间的前前后后、90年代迈新步不断宣流妙法音、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愿宁玛派密法在荚发扬光大、玉佛禅寺禅七开示法语、三十二观音像刻石跋、崇明寿安寺重建天王殿碑记、论“人生一切皆苦”思想的意义和影响、全家信佛教一心爱祖国。 玉佛丈室集(四):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西藏朝圣记、云南参访记、澳洲弘法纪行、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僧教育史上的新纪元、回乡弘法散记、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关心爱护伤残儿童、发扬佛教救苦救难的慈悲精神、介绍一位热心弘法的法师、五百罗汉乘愿到美国。 玉佛丈室集(五):无量寿经浅释、九华山弘法讲经记、普天同庆乐无涯、冯熙与玉佛寺“方丈”匾额、盂兰盆会的由来和发展、《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序、关怀社会造福人类、重修静安古寺碑记、白圣法师舍利塔铭、难忘的记忆,深刻的怀念、论人间净土、记镇江金山江天寺霜亭和尚守山事、重刻观音像题记、十六尊者碑刻前言、十六尊者碑刻跋、行久先生、玉堂居士八秩双庆寿序、法派渊源记、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在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庆祝玉佛寺建寺一百一十周年述怀自勉。 玉佛丈室集(六):《华严经》与华严宗、上海佛教与日本佛教友好关系略史、释迦牟尼略史、祝贺美国纽约东禅寺建寺二十周年纪念文、祝贺美国纽约妙觉寺建寺十三周年纪念文、怎样学佛、在静安古寺文物书画展览会上讲话、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的一封信、虔诚的信仰,昌盛的佛教、佛教资生福利事业与精神文明、普贤精神与上海佛教、深刻的怀念,难忘的教诲、弘传佛法,发扬正义、培养青年僧人是中国佛教界的当务之急、献爱心,送热情,出力量,积极慎重地开展国际友好往来活动、发挥佛教文化传统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在复旦大学佛学研究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玉佛丈室集(七):药师经浅释、大相国寺简史、《憨山大师自传》英文版跋、三星高照中日共庆、在上海佛教居士林第三届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在上海佛教居士林青年学佛组纪念会上的讲话、修佛修学乐此不疲、在新加坡天竺山毗庐寺传授在家五戒菩萨戒法会上的一次讲话、新加坡天竺山毗庐寺传授在家五戒菩萨戒法会献辞、新加坡天竺山毗庐寺同戒录序、青年是佛教的希望、沉痛悼念根造上师、深刻的怀念难忘的友情、舍利光照玉佛寺、自利利他为法忘身、化悲痛为力量、1993年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国际佛教书画作品精选》序、在亲近圆瑛大师的日子里、在“圆瑛大师佛学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在常州天宁寺迎见赵朴老时的讲话、浴佛节的由来和发展、在上海儿童福利院捐款仪式上的讲话、苇宗和尚小传、苇乘和尚小传。 玉佛丈室集(八):台湾弘法记、香港弘法记、在上海玉佛禅寺建寺一百十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在庆祝上海玉佛禅寺建寺一百十周年盛典圆满宴会上的讲话、《上海玉佛禅寺建寺一百十周年纪念特辑》前言、在开封大相国寺佛像开光,迎奉藏经,方丈升座剪彩仪式上的讲话、在庆祝大相国寺盛典宴会上的讲话、《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佛像开光、迎奉藏经、方丈升座纪念特辑》前夜、奉命兼主大相国寺诗以自勉、《迎江寺名人书画藏品精选》序、上海佛教四十周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祝词、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会议的精神、为范梅僧老居士圆顶法语、为慧梅佛子发大道心掩关法语、佛教与文化、新加坡观音救苦会观音慈善医疗院落成大典志庆赋诗、热烈祝贺新加坡佛教施诊所成立二十五周年银禧纪念题诗、《大相国寺》序、《佛教格言》序、《上海佛学院院刊》发刊词、1993年《上海佛学院院刊》刊头语、1993年在上海佛学院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在佛学院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佛学院学僧的一次讲话、在“上海佛教部分青年法师、居士学习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一代宏范后生楷模、在日本相国寺中日两相国寺友好纪念碑揭碑仪式上的讲话、赞颂释迦牟尼大会献辞。上海玉佛寺丛书目录:一、玄奘求法之路巡札记,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三、玉佛禅寺简史,四、虚云和尚在上海,五、华严经行愿品浅释,六、天竺纪行,七、华严经与华严宗,八、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九、西藏朝圣记,十、云南参访记,十一、无量寿经浅释,十二、九华山讲经弘法记,十三、上海佛教与日本佛教友好关系略史,十四、舍利光照玉佛寺,十五、荚法澳弘法记,十六、大相国寺简史,十七、药师经浅释,十八、香港弘法记,十九、台湾弘法记,二十、泰国弘法记,二十一、欧洲七国弘法记,二十二、佛说父母因重难报经浅释。 真禅大和尚其他著作:《真禅禅藻集》(诗词)、《玉佛禅寺》画册三种、《上海玉佛禅寺建寺一百十周年纪念特辑》、《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佛像开光、迎奉藏经、方丈升座纪念特辑》、《持松法师论著选集》、《持松法师纪念文集》。 上述真禅法师的著作,绝大多数公开出版,使“上海玉佛寺的头脑”,通过新华书店的发行渠道,成为“国内一些文科大学及省、市级图书馆馆内藏书”,率先在大陆变成“公共佛教头脑”,为净化社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结束语真禅法师是一位具有平民性格的当代汉传佛教高僧,拥有一颗同情弱势群体的大悲心,能够用高僧特有的平常心为人处世,为世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与此同时,真禅法师还热心于佛教文化出版事业,十分关心西部地区的佛教文化事业,为甘肃社会科学院主管的《佛教知识》季刊惠赐汉传佛教稿件,资助出版经费。真禅法师发表在《佛教知识》上的大作与多识教授撰写的藏传佛教稿件,相得益彰,既沟通了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又促进了汉藏民族团结,尤其是在1990年代首先把《玉佛丈室集》公开出版,使“上海玉佛寺头脑”通过新华书店的传播渠道成为全社会的“公共佛教头脑”,不但繁荣了寺院佛教学术研究,而且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的同修,无论是在家出家,还有私心,还有情执,不但自己本身佛没学好,还常常会在有意无意当中,障碍别人学佛。佛在经典里面一再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就有出离生死、超越轮回的机会;你障碍别人学佛,你这个罪过多重!障碍别人学佛,他自己不知道。他的烦恼习气很重、分别执着很重,一切时、一切处,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看法、想法、做法都是对的,这样麻烦就来了!分别执着很重,他所懂得的佛法全是邪知邪见,他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他道眼未开。什么叫道眼未开?念念都有私心、念念都有情执,这就是道眼未开。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