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师评判“南三北七”的意义


2014/9/3    热度:238   

智者大师评判“南三北七”的意义(连载一)
  (沈海燕)
  --------------------------------------------------------------------------------
  一、引言
  对于天台智顗(538-597)的判教学说,学界之研究不绝如缕,早已是耳熟能详,不必再画蛇添足了。然而,智顗是如何形成其判教体系的,其体系之建立的根据如何,却还未见有完整的阐述,故本文将智顗《法华玄义》中对“南三北七”的一段评判特别提出,以窥其体系形成的全貌。
  智顗生活的南北朝,正值各家判教大致成型的时代。当时的中国之所以有判释佛说的需要,是因为经过二、三百年的佛教东传,大量的佛教经典译介成了中文,其中分属于大小乘佛教的教义互相矛盾。而中天竺昙无谶在北凉译出《大般涅槃经》里所含的判教的因素启发了中土各家据此展开并形成了教判学说。基于当时弘传毗昙、成实、涅槃、地论、摄论等经典,而有不同的师说传承,诸如毗昙师、成实师、涅槃师、地论师、摄论师等,各家皆根据自家秉承的义旨来诠释整理如来一代的教法,因而形成了智顗称之为“南三北七”的判教学说。
  《大般涅槃经》卷五以梵语《悉昙章》(成就吉祥章)将佛说以“半字”和“满字”区分,分别比喻小乘声闻之九部经和大乘方等经典。“半字”原指梵语的生字根本,即字母;“满字”则指集合字母所构成的文字。《大般涅槃经?圣行品》卷七中又提到乳之五味,将之喻佛各阶段的说法,按顺序深浅排列组合:“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苏,从生苏出熟苏,从熟苏出醍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有如醍醐。”
  有关智顗全面评价当时的各家之说,是他对“南三北七”各派判教学说的整理和评说。在将他自己的完整判教体系呈现给读者之前,智顗首先一一列出在他之前的十家学说,详分缕析,指出其矛盾之处,在比较他说的前提下,提出他自己的学说,以统一当时不同的教说,显示了其理论的全面、精致、完美以及无懈可击。
  “南三北七”诸说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将佛说从方法上和时间上加以判释,辅以教理的配备,此为南方各家所推崇。二是北方各家的说法,将佛说的内容判为各种呈阶梯式上升的教义,这些教义有时与佛说教的时间联系起来。另外,依智顗《四教义》卷一说:南三以成实师为重点,北七以地论师为重点。就总体而言,智顗认为南北地通用三种教相:顿、渐、不定。“顿教”以《华严经》为代表,其教义能令听众顿然悟入真理,乃佛在菩提树下证道后直接向利根菩萨所说之法。“渐教”令听众渐渐由小乘向大乘进步,包括佛教化事业的前十二年对三藏弟子所说的半字教,名“有相教”,以及其后十二年对大乘人所说之五时般若乃至佛性常住等教义,名“无相教”。十二年是根据《佛说十二游经》的说法,称佛十二年游化說法。 “不定教”以《胜鬘经》和《金光明经》为代表,能令听众或顿然悟入真谛,或逐渐开显佛性,名为“偏方不定教”。
  二、南方各家的判教学说
  首先,南方的三家学说是:(一)、虎丘山岌法师,(二)、宗爱法师(事迹不详),(三)、定林僧柔、慧次二师以及道场观法师(慧观)。此三家和北方第一家的北地师(作者不详)都将佛说判为三种教相,即顿、渐、不定。这四家有关“顿”与“不定”的说法与上述定义相同,但所不同的是渐教相。
  (一)、南方第一家山岌法师将渐教分为三时:有相教、无相教及常住教。谓佛在说《华严经》之后,十二年间明三藏(小乘之经、律、论),令小乘人见有(即法有人无)得道,故名“有相教”。佛后十二年直至《法华经》,明见空(即人无法亦空)而令大乘人得道,故名“无相教”。佛在涅槃前最后一日一夜于娑罗双树之林,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亦能作佛,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故名“常住教”。
  (二)、南方第二家宗爱法师在三时教说的基础上,将渐教判为四时:有相、无相、同归以及常住。这是因为《法华经》会三乘归一佛乘,万善悉向菩提,所以宗爱名之为“同归教”,特别放在无相教后以融摄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区别。梁代三大师中的庄严僧旻,也采纳此说。
  (三)、南方第三家僧柔、慧次二师承慧观法师之说,更将渐教开为五时:有相、无相、褒贬抑扬教、同归教以及常住教。这个学说以为,《净名经》、《思益》等属于方等的大乘经典,褒扬大乘,贬抑小乘,故应加在消泯三乘区别的同归教前,作为“褒贬抑扬教”。此说为梁代三大法师中的开善寺智藏和光宅寺法云所用。另外,北方第一家北地师亦持五时教说,但与南方稍异其趣。
  具体说来,南方三家之说中有三个时间段指的是相同的教义,即“有相教”,“无相教”,“常住教”。但是,南方第二家在“常住教”前增加了“同归教”作为第三个时间段。南方第三家则在“同归教”前加进了“褒贬抑扬教”作为第三个时间段。
  北方第一家采用了刘虬的观点,将“人天教”作为第一时,由《提谓波利经》为代表。“有相教”为第二时,“无相教”为第三时(乃将《维摩》、《般若》二经列为无相教),“同归教”为第四时,“常住教”为第五时。也就是说,此北地某师是在南地四时教说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天教。兹将此四家的判教学说表解如下:
  1. 虎丘山观岌判教 2. 宗爱判教 3. 慧观、僧柔、慧次判教 4. 北地师之判教
  顿教   渐教   偏方  不定教
  三时   四时   五时   五时
  常 无 有
  住 相 相 常 同 无 有
  住 归 相 相 常 同 褒 无 有
  贬
  抑
  住 归 扬 相 相 常 同 无 有 人
  住 归 相 相 天
  三、北方各家的判教学说
  其次,北方各家的学说亦通用顿、渐以及不定三种教相。顿和不定与前诸家相同,在渐教方面,除第一家将渐教判释为五时外,皆专注在将渐教判释为教义。
  (一)、北方七家首为北地师。如上所述,其渐教分为五时。
  (二)、北方第二家是北魏的菩提流支,将佛说之教义分成两类,谓半、满教:前十二年佛说“半字教”,即小乘声闻藏,后十二年则皆是“满字教”,即大乘菩萨藏。
  (三)、第三家慧光乃辨四宗判教。(1)因缘宗。此指说六因、四缘的《毗昙》,持诸法因缘生,各个独立。(2)假名宗。此指《成实论》所说的三假。 (3)诳相宗。此指《大品经》和三论(即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乃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4)常宗。此指《涅槃经》和《华严经》等宣扬常住佛性,本有湛然。
  (四)、 第四家开五宗教义,四义同前,第五宗更从常宗中分出《华严经》,比《涅槃》的常宗地位更高,乃称为法界宗。
  (五) 、第五家更开六宗教义。此家认为《法华》《大集》二经,慧光的四宗理论没有包括进去。故六宗理论,除了四宗不异前外,又加上了第五宗——真宗。此指《法华经》万善同归,诸佛久后要当说真实,故名为真宗。最后再加上第六宗圆宗。此指《大集经》(具名《大方广大集经》),染净俱融,法界圆普,故名圆宗。此六宗教义为耆阇寺法凛(其事不详)所用。
  (六)、第六家立二种大乘教:一为有相大乘,以《华严》、《璎珞》、《大品》等经为代表,说修行各阶级之果位,十地功德等特征,故曰有相。二是无相大乘,以《楞伽》、《思益》等经为代表,说明真如实相之法无阶次,一切众生即涅槃相,故曰无相。
  (七)、最后一家北地禅师持一音教说。谓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异解。诸佛常行一佛乘,众生则因其不同的根机而理解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其实却只是一音教说而已。
  兹表解北地六家对渐教的判释如下:
  菩提流支 四宗 (慧光) 五宗 六宗 二大乘 一音
  满 半
  字 字 常 诳 假 因
  相 名 缘
  宗 宗 宗 宗 法 常 诳 假 因
  界 相 名 缘
  宗 宗 宗 宗 宗 圆 真 常 诳 假 因
  相 名 缘
  宗 宗 宗 宗 宗 宗 无 有
  相 相
  大 大
  乘 乘
  一
  音
  教
  值得注意的是,智顗之前判教体系最完整的当属慧观和刘虬。然而,智顗所列举的“南三北七”里,却并不包括刘虬的理论。西方学者Hurvitz指出,刘虬的判教目的似乎是为了包含所有其它的体系。就时间顺序而言,其体系包括了五时,不给公然反对小乘的论点以任何立足之地,同时还留给人天乘教义以一定的位置。如同其南方的同乡,刘虬也认为《大般涅槃经》是至高无上的。简而言之,刘虬的判教体系由“顿”和“渐”组成。顿教指《华严经》,渐教则指五时七阶。五时教包括人天教,三乘差别,三乘同观空理,《法华经》会三归一,《涅槃经》佛性常住,并根据《涅槃经》之说,将五时配五味。七阶教则包括人天乘教义,四圣谛,十二因缘,六度,空谛,会三归一以及佛性常住。我们不能确定智顗为何没有提及刘虬理论的原因。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刘虬的理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北方第一家所采纳。由于没有将七阶包括进去,北地师的判教比刘虬之说更合理一些,因为七阶的内容既不重要,而且也与五时的内容重复。再者,刘虬的判教说也曾遭到净影慧远的严厉批评。所以,对智顗来说,将刘虬的理论单独列出来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论里面,常常劝导我们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虽然很难,可是不发菩提心,就谈不上修行。 菩提心的反面是迷惑,迷惑的人纵然有修,成就是很有限的。一定要破迷开悟!修行的功夫,全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毛病习气,自己一定要知道,知道是觉悟,不知道是迷惑。 就以日常生活来说,有一点小小的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我们在习惯当中,都觉得这个无所谓,都没有留意这些现象,哪里知道,这些现象就是造业! 这其中的道理,不读佛经的人不知道,未能深解义趣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不自在?还不是分别执着。你要没有分别执着,你哪里会有这种心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