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文集:论天台观法(宗亮)


2014/9/4    热度:516   

 天台宗文集:论天台观法(宗亮)

   天台宗,中国化之佛教一宗,理富义奥。中国佛教十宗,禅宗讲“禅”,净土宗倡“念佛”,密宗特“密”,唯识宗归“识”,中观宗宣“缘起性空”,华严宗扬“法界无碍”,律宗重“戒律”,俱舍宗“对法”,成实宗明“五聚”,各呈异彩,而天台特扬天下者唯以“教观”,可见“观”乃天台宗两大特色之一。

  事实而言,观法非天台独家发明,佛教中诸乘务宗皆有其各自特点的观法体系。

  小乘俱舍宗有四谛观,于奢摩他定心中深观四谛,被作为断惑证果的关键;还有十二因缘观,乃缘觉行者所修,释迦成道正是运用了此观,可谓举足轻重。成实宗有人空观与法空观,为小乘空部之最后发展。

  大乘诸宗中,三论宗为一个观法也特突出的宗派。其所依《中论》即一部中道观法,观察八不;其《十二门论》即十二门实相观法,从所依《百论》而来。唯识宗为转识成智而建立五重唯识观的体系,五重观法重重紧凑,逐层剥落,颇为精彩。华严宗立足法界缘起思想,建立法界三观,以理法界立真空观,以事理无碍法界立事理无碍观,以事事无碍法界立周遍含容观,可见其观端的颇具独到的特色,万有相摄无碍的观法于它宗中所无仅有。其余各宗观法亦各具特色,此不一一举例。那么,既然天台独以“观”闻名,必有其相当的份量可称,今文下面即逐面展开论述之。

  一、天台观法的源流与建立

  天台宗的开山祖师。远溯印度可推龙树,代代相传至中国,中国的开山鼻祖则推北齐的慧文禅师。据《摩诃止观》卷一:“文师用心,一依释论”,又据《释门正统》及《佛祖统纪》,可知文师是因读及解释《大般若经》的《大智度论》而发明天台核心观法即一心三观之旨,原文曰:“问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烦恼习;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答曰:实一切智一时得;此中为令人信般若波罗密故,次第差别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是故如是说。复次,虽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后次第。如一心中有三相,生因缘住,住因缘灭。又如心心数法,不相应诸行,及身业、口业。”又,《中论》四谛品之三谛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也被认为是文师发得一心三观之纲要。故天台观法渊源于龙树菩萨的《智论》及《中论》,而以《大品》为所依。

  文传法于慧思,据《续高僧传》载,思常诵法华,证得“空有一味,凡圣一如”的诸法实相本体——法华三昧。法华乃唯对利根菩萨所说的不次第行,其思想超越从来的空观思想,故湛然大师于《止观大意》赞曰:

  “今家教门,以龙树为始祖,慧文但到内观,视听而已!泊乎南岳、天台,复因法华三昧,发陀罗尼,开拓义门,观法周备。”由此可知,天台观法虽源自龙树,但发端却起子慧文,而教义与观法能以法华为宗骨来融会者则肇自慧思。

  但是,文、思二师虽悟虽融一心三观之旨,却无有提及其名,文无著作留世,思之著作虽有而无其名,其名之出现则是起于思之弟子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取“一心三观”之名,出于《本业璎珞经》。在《维摩经玄疏》卷五第五页,智者明言:“三观之名出璎珞经,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是二观为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也。”又于同卷第九页云“第三辨三观相者,即为二意。一明别相三观,二明一心三观。”此处明确出现“一心三观”之名。

  天台宗的观法体系亦大成于智者。568年,智者于金陵讲《法华》,开天台宗之纪元,之后宣《智论》,敷演次第禅门修证,即渐次止观,亦即渐教观法,时由法慎纪录,后由灌顶整理成《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十卷。隋开皇十四年,大师57岁时于家乡沙市玉泉寺开讲《摩诃止观》,即圆顿止观,灌顶纪录整理成十卷,后来又为其兄陈缄讲其梗概,此即《童蒙止观》,又名《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或《小止观》,有上下两卷。另外,智者的主要修观著作还有《修禅六妙门》,即不定教观的不定止观,一卷,失传后从日本取回。上即天台著名的三大观法,均为智者所述而大成,由此而建立了天台宗的观法体系。

  二、天台观法之核心理论

  ——一念三千

  天台观法之究竟极致乃一心三观,而其理论核心是一念三干。一念三干为所观之境,一心三观为能观之法。二者之成熟完善在于智者,一心三观说出于智者对圆教观法之诠述,一念三千说出于对顿教观法之诠述,后者出于智者晚年,《摩诃止观》即为诠释一念三千的圆顿止观名著。

  《摩诃止观》卷五日:“夫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百法界具十如是、千法界,一界具三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干,亦不可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若从一心从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又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真理,实不可说;但有因缘故亦可得说,谓四悉檀因缘是也。心与缘合,则三种世间,三干性相,皆从心起。一性虽少而不无,无明虽多而不有;指一为多,多非多,指多为一,一非少,故名此心为不可思议。一即一切(假观),一切即一(空观),非一非一切(中道观),遍历一切皆是不可思议境。”由此可见天台一念三千之理的不可思议,为·了进一步诠释其理,下面再就有关名相予以说明。

  1.十法界。指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类法界。但此划分于佛经中及原始论部中部无明显记载,唯在《华严经十地品》及《智论》中有所谈及,名目尚未健全。智者大师深证如来本怀,由《华严》所云莲花藏世界海“一即一切”之理而发挥,成就十界互具之组织,由十界互具而成百法界。

  2.十如是。指十种如实的中道实相之存在性质。此出于《法华经》的方便品,即:一、如是相,十界各具或苦或乐的外在形相。二、如是性,十界各具潜伏内心的自性。三、如是体,十界之体是五阴色心,统摄相与性。四、如是力,十界各具堪任作用于外物之力。五、如是作,依不同之力,十界各起造作。六、如是因,由造作相异,而招感十界不同之果的直接原因。七、如是缘,十界各具相应之增上缘。八、如是果,十界之果各各相异。九、如是报,由一期相续之异熟果,可引生后世之报,此报又十界各异。十、如是本末究竟等,任何事物皆备从本至末即从相至报的九个性质,平等究竟。此十如是,无不与心相关,心具十如是。智者将十如是配之百界,而成为千如是。

  3.‘三世间。迁流可毁称世,存在差别为间,世间即时空。《智论》卷47中谈及三种世间,智者的三世间思想由此而来。一种是五阴世间,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乃心理作用之世界,为构成十界的共通要素,是众生的差别相。二种是众生世间,众生揽五阴而成,共分十界,为众生所持正报的差别相。三种是国土世间,在《智论》是称作住处世间,即众生居住的山河大地,为众生所感依处的差别相。三世间配上十如是便成三十世间,三十世间再配以百法界即成三千世间。此三干世间不在别处,而具足于吾人日夜所起之一念心中,故得一念三千之名。

  智者大师悟得一念三干之根源,据《摩何止观》卷五日:“观不思议境者,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种种五阴者,如前十法界五阴也”,可知此《华严》唯心偈是智者发明一念三千之根源。天台认为,吾人日夜所起之一念心,必属于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如与杀生等的嗔恚相应是为地狱界,如与我慢胜他相应是为阿修罗界,乃至与真如世界相应是为佛界,等等不一例举。然此一念心与诸法间本无隔绝,互具互融,故在一界而必具十界,此十界中又各互具,则有百界,百界中每一界又具十如是,则有千如是,每一如是又具三种世间,则有三千世间,所以一念心中必具三千世间,乃由此而来。

  三千之数,岂止宇宙万有之数,三千只是宇宙万有无尽差别相之象征解释,故荆溪湛然曰:“三千者无尽之异名也”。一念三千,虽可云为种种,实要言之,而为圆融三谛。三谛指真、俗、中三谛。三干世间,一切法即一法,即日一切阴界入等即是一实法界,此为真谛;三千世间,一切阴界入等各有其一定规律,宛然而有,一法即一切法,此为俗谛;三干世间,非一非一切,称为中谛。而观此真俗中三谛者,分别为空观观其真谛空理,假观观其俗谛假名,中观观其中谛中道。一念三千,即是三谛圆融,而观此圆融三谛之一念三千之不可思议境者,即是一心三观。

  三、天台观法之内容

  天台判如来一代大教为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观依教设,教亦略同,而有化法四观与化仪三观,今此下明之。

  (一)化法四观

  1.析空观。为藏教观法,如《教观纲宗》曰:“藏以析空为观”。亦名析法空,析色入空,大体是将因缘和合法分析而拆散,便见其空。如将一座大山析成无数微尘,无有其大山之形而成空。此带色败为空,由观诸法生灭无常,见之败坏而归于灭无,故名空,败坏空,析法空只是方便权为,非彻底。

  2.体空观。《教观纲宗》云:“通以体空为观”,即日体空观为通教观法,体空观以体空而入空,观现在宇宙之形形色色,根身器界,皆缘所生法,均无自性,而当体即空,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即体空观的境界。若能无自性而见当体即空,就能证无生法忍,即是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就四谛来说,即是无生四谛。通教引小入大,首先在观法上引其舍弃析空观而入体空观,故曰:“三(乘圣)人同以无言说道,体色入空。”通教所以为大乘,即由此观,其通后别圆,因其在体空观下行菩萨道而不舍众生,但由未进到如来藏恒河沙佛法,故与藏教佛果同,唯大小巧拙之别。    .

  3.次第三观。为别教观法,又名别教三观,隔历三观,即隔历次第而修习空假中之观。三观互隔,故须次第,分别于十信、十行÷十回向位时修,依次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而得一切智、道种智与一切种智。但也有通修三观者,如十住位菩萨除习空观外,兼修假观和中道观。天台将三观分成次第与不次第两种,以别教次第三观来彰显圆教的圆融三观。

  4.一心三观。即圆融三观、不次第三观,是最上圆悟行人之法。如修空观,则假、中亦空,三观皆能荡相破之;如修假观,则空、中亦假,三观皆备立法之义;如修中观,则空、假亦中,三观当处为绝对之故,以此观三谛中任何一谛,而三谛无不圆具,故称一心三观。此法不思仪,难解难入,故为圆教利根菩萨所修习。

  (二)化仪三观

  此依顿渐不定三教设立,因秘密教不可传,纵欲立观,亦不过前三观,故化仪观法唯有三种。

  1.顿教观法。《教观纲宗》曰:“顿观唯约圆人,初心便观诸世实相,如摩诃止观所明是也”。可知,智者名著《摩诃止观》正是专明顿教观法的一部论著。

  该书共十章,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修、果报、起教、旨归,又称为十广。前五章是为修圆教止观的基础一——为发菩提心而说;方便章是讲为入各种行法而作的全部准备,分二十五方便;最后三章没有另外分章,仅于大意章中有些说明。最主要的部份是正修章。

  正修章对行法之证悟或内观方面作了详细论述,共分十乘观法。第一乘是观不思议境,以不思量而思量,以不能思议而思议来谛观一念三千,此为修圆顿止观的要旨,是以下诸乘观法之主体,以—1;诸乘观皆是对第一乘观的实际用功加以列示分析,处于补助地位;第二乘真正发菩提心,三善巧安心,四破法偏,五识通塞,六道品调适,此五乘为入理常规:七对治助开,指克服除去障碍的诸条件;八知位次,九能安忍,十离法爱,此三乘非观法,是讲对修行所经过的阶位之用心,不可或缺,故亦列入十乘观中。

  十乘观法是以心为主而统一日常行为,是日常观心之修行,在修行中所遇之境总分十境。一阴入界境,为一念三千所对之总境,亦即吾人现前所执着的虚妄之念。第二境以下都是对现前虚妄心的分析,由于稍努力的修观,反而激起种种烦恼、宿业,这种现象很普遍,以下之九境便是对此等予以具体认识,助根机差者修观。当修之时,此九境未必按顺序出现,无论何境,当以十乘观法修之。九境分别是烦恼、病患、业相、魔事、禅定、诸见、上慢、二乘、菩萨。

  2.渐教观法。《教观纲宗》云:“渐观亦唯约圆人,解虽已圆,行须次第,如释禅波罗蜜法门所明是也”,可知《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是智者大师详述渐教观法的著作。此书有十卷,组织与《摩诃止观》类似,前五章(大意、释名、明门、诠次,简法心)明修禅之概要;第六方便章把方便分为内外两类,外方便为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即二十五方便,与《摩诃止观》完全相同,内方便指禅修中所出现的各种内面的障碍及对治,此为《摩》之方便章所无,而与《摩》之正修章所说十境类似;第七修证章,由浅而深,由低而高,开示各种修道法门,以“禅”统摄一切,分世间禅、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出世间禅、非世间非出世间禅四个阶段;其中,出世间禅的缘理无漏部分,及非世间非出世间禅,唯有其名而无详述,还有本书最后三章(果报、起数、归趣)亦然,说明《释禅》与《摩》二书的立场是完全相同的。

  《摩》是智者晚年所述,以“止观”一语统揽整个佛教,是大师一生实践观法圆熟之大成;《释》是智者:I士年时所述,以“禅”统摄全部佛法,形态组织系统层次俨然。对此二书的比较分析,可知智者由青壮直至晚年,其实践修证之纲领,是一贯相承的,而且可以进一步地说,智者晚年所述之圆顿止观是对渐次止观的提纯圆熟,是其毕生的结晶成果。

  3.不定止观。《教观纲宗》云:“不定观亦唯约圆人。解已先圆、随于何行、或超或次,皆得悟入,如六妙门所明是也”。《六妙门》仅一卷,由智者大师之弟子灌顶整理记录而成。所谓六妙是指数息、随息、止心、修观、还、净六法。依此而示不定止观修证之谛要,为本书的内容,亦分十章。一历别对诸禅六妙门,明六妙门与禅波罗蜜诸法之关系;二次第相生六妙门,说明六妙法的相互关系;三随便宜六妙门,四对治六妙门,五相摄六妙门,此三章明修证六妙门的意义;六通别、七旋转、八观心、九圆顿,此四章说明修证六妙门的实际情况;十证相六妙门,明证悟形相,有次第证、互证、旋转证、圆顿证四种。不定止观,非别有特定之法,实不出“或超或次”即或顿或渐诸观,此云六妙门只是揭示修观过程中面对“不定”而采取的措施要诀。

  四、天台观法的实践行仪

  天台观法的实践组织,有纵有横,纵则是化法四观和化仪三观,以内心的证悟历程而分类;横则是七类观法的共通的修持行仪,是修观的外部形式,共分四种,即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以此四种形式便可趋入正定,故又称四种三味。

  1.常坐三昧。又称“一行三昧”,依据《文殊问般若经》等所立,以九十日为一期限,而专念于坐禅,口念一佛号,心意集中而观照,谛审中道法界之理,以了达迷悟不二、凡圣一如的境界。

  2.常行三昧。又称“般舟三昧”,依据《般舟三昧经》而立。般舟三昧,是梵语的音译,义译为“佛立”,就是说:依佛之威力、正定力,更依行者本身的功德力感招,在定中能获得诸佛站立于行者眼前的境界。本法亦以九十日为一期,而专心旋绕行道。步步宣称阿弥陀佛的名号,意即观念佛之三十二相好,以修空假中三观为旨趣。此观与常坐三昧之以绝对为对象的真如观恰好相反,观成能见佛闻法,有其适应众生根机的殊胜处。

  3.半行半坐三昧,此又分二。

  (1)方等三昧。依《大方等陀罗尼经》而立,其第一卷曰:“七日长斋,日三时洗浴,著净洁衣,坐佛形像作五色盖,诵此章句百二十遍,绕百二十匝,如是作已,却坐思惟,思惟讫已,复更诵此章句,如是七日”。文中所云“诵此章句”是指诵《摩诃袒持陀罗尼》,其经名义译为《大秘要遮恶持善》。诵此经且善思惟之,可契入实相中道之正空,能得三宝护持,速灭魔障。在行持上,又分方法与劝修两科以作规范。

  方法上分三方面,一是身业,在《摩诃止观》云:“方等至尊,不可聊尔,若欲修习,神明为证,先求梦王,若得见一,是许忏悔。

  于闲静处,庄严道场……设肴馔,尽心力。须新净衣……出入著脱,无令参杂,七日长斋,日三时洗浴……别请一明了内外律者为师,受二十四戒及陀罗尼咒,对师说罪,要用月八日、十五日,当以七日为一期,决不可减……俗人亦许,须办单缝三衣,备佛法式也”。二是口业,在行持初日,奉请三宝、十佛等。三是意业,分实相观和历事观,前者以观实相中道之正空,一空一切空为旨趣;后者依托行持中所历诸事成就观法,注重以礼拜忏悔,消灭魔障为纲。

  关于劝修,《摩诃止观》云:“劝修者,诸佛得道。皆由此法,是佛父母世间无上大宝,若能修行,得全分宝,但能读诵,得中分宝,华香供养,得下分宝。佛与文珠说:下分宝所不能尽,况中上耶!若从地积宝至梵天,以奉于佛,不如施持经者,一食充躯,如经广说云云”。

  (2)法华三昧。该名称出于《法华经》妙音菩萨品与妙庄严王本事品。法华三昧修法始于慧思,据《续高僧传》说,思以此开悟,后著《法华安乐行义》,将法华三昧修法分为无相行和有相行两门。无相行即于行住坐卧、饮食语言的一切威仪中,时常深入诸微妙禅定,使心意得到安定的形法;有相行指专念诵持《法华经》,证入三昧者可亲睹普贤菩萨而灭除罪障,获眼根清净等,智者大师接承之后,特别重视读诵和忏悔,组织了一套完整的法华三昧忏仪,于三七日中,礼拜、忏悔、行道、诵经、坐禅等,巧妙地配合子有相无相两门的行法。智者灭度后,法华三昧尤其受到天台行者的重视,唐湛然大师更作《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宋知礼大师著《修忏要旨》囊括所有大乘经典中的忏法,尔今之三昧水忏即由此兴盛而来,但早已失去正修原旨。

  4、非行非坐三昧

  又名“觉意三昧”,出《大品船若》。慧思大师称之为“随自意三昧”,智者则称之为“非行非坐之昧”。修此三昧,不分身仪,不限期间,也不论行住坐卧,以平常之生活即为三昧。行者证入此三昧时,能依智慧观照心性,了达诸法实相。智者大师将此修法又分诸经观和三性观,前者统摄诸经所说三昧法,即庄严道场、结跏跌坐、十念数息、称三宝名、诵持密咒、披陈忏悔等;后者以六根对六尘之念念生起,用四运四性的推检,观善恶无记之三性,而契入一心三观。

  前三种三昧皆实相理观,唯此三昧属事理双观的行法。并且,在各种助道法上,前三种具有严格规定,而此种三昧则无,惟凭自己的般若观察,似乎易修,实则难,且有堕偏之危,但此三昧端的殊胜,正如《大智度论》所明:“觉意三昧者,得是三昧,令诸三昧变成无漏,与七觉相应,譬如石汁一斤,能变千斤铜为金”。

  五、天台观法的纲宗

  纲者,本指网口大绳,于网而言,举纲则网目可张,条理不紊。所谓纲举目张即此义也。约喻义,则为纲领,此处义也。释迦一代教化,因机施设,而教有万殊,犹如纲目,然世尊一代施设,必备其本怀,此如纲也。若能得纲,何愁无量教网无从明焉?故明其纲,于学究一代大教,至为重要。天台智者,灵山亲承,大苏妙悟,依据法华,判释一代东流圣教为五时八教,罄无不尽也。八教可谓一代圣教之纲也;观依教设,数亦略同,而有化法四观与化仪三观为一代观法之纲也。教纲之中,化仪四教虽为判部,然自无体,而全揽化法为体,则化法四教为教纲中之纲也;观依教设,教然观亦然,故观纲之中,化法四观为观纲中之纲也,正如《教观纲宗》所明:“……虽亦无量,而析空、体空、次第、一心,四观收之,罄尽无余,则四观,乃观之纲也。”

  宗者,宗要也,喻若提纲之要领,若不得其要,则纲虽举,而目难张。佛祖教观,虽陈其纲,若不获要领,一代教观何以彰明?故而宗要不可不明。教纲之中,藏通别三,方便随宜,应机利物,为权教;圆教者,究竟指向,特畅本怀,为实教。观依教设,故化法四观中,析空、体空、次第三观为权观,而一心三观为实观。又,化仪无体,全揽化法,但智者于《教观纲宗》有言:“顿观唯约圆人……如摩诃止观所明是也。……渐观亦唯约圆人……如释禅波罗密所明是也。……不定观亦唯约圆人……如六妙门所明是也。”故可知,化仪三观归属圆教,而于此中又以顿观为最,故顿观为实中之实。于此可见,天台对圆顿之观的地位是如何重视了,智者云:“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乃佛法之宗要也。”于圆顿观法的辨别,可明如来一代观法之本怀。

  结 语

  由上可知,天台观法的体系庞大而细致,观与教之判释,尽揽佛法,观之大成可谓中国独有定格。然于智者大成之后,观法即无多少进展,只有分岐与衰落,只有渐渐的失去实修原旨,而成学术研究,直至中国近代。当代亦不过纸上谈兵而已,天台振兴是一振难振,本文对此是莫可奈何,从学理研究上讲是“终日寻春难见春”,从实践观法上是“山重水尽无有路”,呜呼,惟权作此文,以足平生之志也。

  参考书目

  ①《教观纲宗科释》,静修大师

  ②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之55.56.57.58,大乘文化出版社

  ③《维摩经玄疏》,智者

  ④《八宗概要讲义》.周叔迦

  ⑤《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陈兵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莲池大师说,“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觉悟的人他去什么?去识心。觉悟的人,他去能变的那个识心,他不去外头境界。于是,他得到的是什么?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得自在了。愚人一定要找一个好环境、理想的环境,他是心外求法。他不改变他心理,找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苦恼,为什么?还不尽理想。理想的环境到哪里去找?心地里面去找。外面境界找不到!在外面境界上找一个理想环境,那可找惨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