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文集:止观坐禅法(洪丕谟)
2014/9/4   热度:474
天台宗文集:止观坐禅法(洪丕谟) 止观坐禅法 洪丕谟 止观一词,又有定慧、寂照、明静等名,梵文音译为奢摩他或毗婆舍那。 拆开来解,止为停止、止息妄念,属于佛学中的空门、真如门,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观为达观,殄灭烦恼,属于佛学中的有门、生灭门,缘有为之事相而发达智解。为此,止和观两者,在次序上,应止在前而制伏烦恼,观在后而断却烦恼。 由于止观之法历来为佛门所重视,所以佛经对此作解的很多,如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观如灯,止如密室等等。 《小止观》则对止观解说得更为详尽,书中起首就云: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大乘义章》第十也说: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名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 徐有武绘《智大师坐禅图》 在佛门中,向有三种止观的说法。原来止观之法,当年由隋朝智大师从老师慧思处传受而来,此后发扬光大,成为天台宗僧人的必修要法。三种止观为:第一,渐次止观。由于这种修习之法先持戒,再修禅定,再修实相,一路初浅后深,由浅入深,好比上楼梯一样,所以名为渐次,其法见载于智大师所著《禅波罗蜜》十卷。第二,不定止观。此法前后互换不定,犹如把金刚石放在太阳底下,现像不定,所以传受此法,大多因人施教,依照众生根器不同,或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或浅深事理渐顿不定,著作有智大师《六妙门》一卷。第三,圆顿止观。由于其法初后不二,如通者之腾虚空,自初缘实相而行解共顿故名,为此智大师撰有《摩诃止观》十卷。 此外,佛门并有止观四本的说法。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释元照《小止观》序说:一曰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三曰不定止观,即陈尚书毛喜请大师出,有一卷,今《六妙门》是。四曰《小止观》(又名《童蒙止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即今文《小止观》是。 佛书认为,修持者若能依止观之法修性,成就定、慧(即止、观)两法,那就非但自利利人,法皆具足,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并且四百四病自然瘥除,必无众病了。 其修习止观坐禅之法,基本有十意。 一、具缘第一 修习止观坐禅,先要发心起行,外具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五缘。五缘的情况如下。 (一)持戒清净 佛门修禅养性,持戒清净为最基本的一个要素,其目的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从而有利于止恶修善。戒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一般在家居士修习止观,只要守五戒就可以了。五戒的内容为:不杀、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 考虑到营养关系,关于吃素不杀之戒,有两个擦边球可打,一是吃花素,就是吃吃停停,或初一、月半吃素等;二是吃三种净肉,《十诵律》卷三十七说:我听噉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是中有屠儿,是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 另外,东坡居士对待吃素不杀的办法也可借鉴。其法为:人家送他鱼虾,如系鲜蹦活跳,那就送进河里放生;如系已经死亡,放亦无益于生,那就索性放进锅里,饱我口福,增我营养了。 至于其他四戒,由于酒能乱神,偷盗、邪YIN、妄语伤德,所以为止观坐禅者所绝对不取。 (二)衣食具足 智大师指出,衣法有三种: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蓄)粪扫三衣,不畜馀长。三者若多寒国土(地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提出三种衣法的目的,主要在于养性者如果在衣着上过于贪求,那就心乱妨道,不利修行。为此,从今天的修习实际看,衣服只要做到干净整洁、朴素大方、足以抵御寒冷就可以了,否则一心放在穿着打扮上,又何能收心修习止观呢? 在食法上,智大师指出这样四种: (1)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 (2)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 (3)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 (4)四者于僧中洁净食。 自然,四种食法的目的,无非为了驱除一心钻在吃的享受里而引起心不安稳,于道有妨的魔障。结合今天的实际生活,修习止观,食不过饱,简朴而富于营养就可以了。 (三)闲居静处 修习止观,对于居处环境,也有一定讲究,否则纷纷扰扰,心静不下来,何以能练功入静? 关于闲居静处的要求,智大师认为,有三处可修禅定:一者深山绝人之处,二者阿兰若(寺庙)之处三者远白衣住处。清净伽蓝(寺庙)中,皆名闲居静处。 对于在家人来说,为了有利修习,如果居处环境安静,当然最好,如果居处环境并不那么安静,那么清晨初醒,于四周一片寂静之时进行修习,也不失为一个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的好办法。总之,人是一个活体,要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才好。 (四)息诸缘务 世界上的诸缘杂务,纷纷扰扰,足以惑乱人心,妨碍修习入静。因此修习止观,最好断绝名利思想,省却一切不必要的交际应酬。人来人往,不仅在经济上破费较大,就是在精神上和体力上,也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至于智大师所说:一息治生缘务,不做有为事业。二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做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我们大可不必照搬,只要领会其清心寡欲、不为各种缘务困扰的精神实质就可以了。 (五)近善知识 佛门称有益于我修持的居士为善知识。《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妙庄严王品》也说: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智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上指出善知识有三:一者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二者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可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近有道德学问的彬彬君子,也是修习止观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二、呵欲第二 所谓呵欲,就是呵除世间能够诳惑一切凡夫之心的色、声、香、味、触五欲。佛门认为,凡欲坐禅,修习止观,非得呵除五欲不可,否则就难成正果。 (一)一呵色欲 色欲有两种:一是对修目长眉、朱唇素齿的美人儿起邪YIN之念的欲;二是对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等带有种种妙色的世俗宝物起贪恋之欲。 对于这种色欲,智大师认为,意志不强的人,就会对此见则生爱,作诸恶业。接着他举例道: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YIN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种种罪过。 (二)二呵声欲 声欲就是箜篌筝笛、丝竹金石以及男女歌唱等音乐之声。这种声欲,偶然听听,作为一种消遣,当然并非不可。可是一般百姓,如果沉湎在这种声欲里,哪还能修习止观坐禅之法呢? 为此,当年智大师举例提醒道:如五百仙人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等种种因缘,知声罪过。 (三)三呵香欲 所谓香欲,就是世间饮食馨香,男女身香,以及一切熏香等。 佛门戒律禁严,由于香欲能够使人闻即爱着,所以也在呵除之例。但如果对香欲采取自然态度,不起爱着之念而一心恋恋,却也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 (四)四呵味欲 佛门认为,酸、苦、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美味,能使世人心生染着,起不善业,所以只要填饱肚子,此等美味,也一概都在呵除之例。 (五)五呵触欲 触欲就是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之欲。如果世人沉没在男女的触欲里,也是一种业障。如一角仙,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YIN女骑颈。 三、弃盖第三 弃盖就是舍弃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等能使人心生欲念、覆盖善心的五盖。 (一)一弃贪欲盖 端坐修禅,如果贪欲不除,就会心生烦恼,这样就离道远了。所以对于修习止观功法的人来说,贪欲盖是必须弃除的。 (二)二弃嗔恚盖 坐禅时如果为某人某事心生嗔恨,又由恨生怨生恼,便就嗔恚覆心,修习不成了。所以智大师说道: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为此,佛偈有云: 杀嗔则安乐,杀嗔则无忧。 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三)三弃睡眠盖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上认为:内心昏暗名为睡,五情暗蔽,放恣支节,委卧熟睡为眠。以是因缘,名为睡眠盖,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及后世生天及涅槃乐。所以,修习止观功法者,除了保证生理需要的8小时睡眠外,平时亦不要作过多的昏睡,因为睡多了对身体非但没有好处,反而神昏气伤,有损健康。 (四)四弃掉悔盖 关于掉悔盖的情况,《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上指出: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二者口掉,好喜吟咏,竟诤是非,无益戏论,世间语言等;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纵意攀缘,思惟文艺世间才技,诸恶觉观等,名为心掉。平时修习止观,摄心止念还不能保证把此心定下,何况一味掉散?所以掉为修习者大忌。 原书又说:悔有二种:一者因掉后生悔,如前所说;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悔者,悔能成盖。若掉无悔,则不成盖。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掉起未在缘中,故后欲入定时,方悔前所作。忧恼覆心,故名为盖。 (五)五弃疑盖 疑有三种:一是疑自己资质愚钝,怕修不好止观;二是疑师长能否真有至道,能够教我;三是疑止观功法,是否确有道理。由于以疑覆心,所以也要弃掉。 四、调和第四 调和也有五种,就是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修习止观,就好比琴师弹琴先要把弦调好方可奏出妙曲一样。所以说:行者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 (一)调食 饮食本来是用以资身进道的,如果吃得太饱,就会气急身满,百脉不通,心气闭塞,坐念不安;如果吃得太少,就会身羸心悬,意虑不固;如果吃得不干净,就会心识昏迷,有损健康;如果吃了忌口发物,就会引动旧病,身体失和。所以《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 (二)调睡眠 一个人平时如果眠寐过多,非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容易引起心地昏昧,沉没善根。所以睡眠的时间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样自然就神气清白,念心明净,有利于栖心圣境,深入体味止观的个中三昧。 (三)调身 坐禅初至绳床,先要把坐处垫放安稳,使得久坐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其法如下。 1.正脚 坐时先要正脚。方法有半跏坐和全跏两种: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趾)与右(髀)齐,右脚指与左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 2.解宽衣带 正脚以后,就要解宽衣带。解宽衣带的目的是使得周身气血自然通畅,所以只要解宽到周身舒适就可以了,不必解得太宽,否则坐时脱落,既影响入禅,又容易导致寒气的侵袭。 3.安手 衣带解宽以后,还要安手。安手之法,主要为: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 4.正身 安手之后,不忘正身。正身之时,先挺动身体,以及肩颈关节,务使自然调畅,然后端直身体,使脊骨勿曲(屈)勿耸。 5.正头颈 身正好后,再正头颈。此时端直头颈,使鼻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并和脐孔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 6.口吐浊气 头颈正好后,便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时,开口缓缓放气,不可粗急,放时让气尽量吐出,同时想象身体百脉不通之处,都随着气一起吐了出来,然后闭口,鼻纳清气,这样大概三次左右,息就基本调和好了。 7.闭口 浊气吐尽之后,即当闭口,闭口时唇齿才相拄著,舌向上腭。 8.闭眼 口闭好后,又当闭眼。闭眼的目的在于断除外光,使心易于入定。 以上调身之法,调和的标准为不宽不急,端身正坐,犹如奠石。假如做到了这一步,那就等于初入禅定了。 (四)调息 息有风、喘、气、息四种相,其中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属于息中的不调相;由于守息即定,属于息中的调相。关于四息相的具体情况,前文《达摩面壁禅》篇中已经有所交代。 调息之时,当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 检验调息的标准为不涩不滑。若果息调好了,那就气息微微,众患不生,其心易定,入于止观坐禅的初入定时了。 (五)调心 修习止观坐禅法,调心入定是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又有初入、二住、三出之法。 1.初入 调心初入有两个要点: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 这里,又有沉相、浮相以及心急病相、心宽病相的说法。 所谓沉相,就是坐禅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纠治沉相的办法为用意念注想鼻端,这样心里就不致昏沉了。 所谓浮相,就是坐禅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纠治浮相的办法为安心向下,用意念注想脐中,如此则制诸乱念,心即定住。 总而言之,以上沉相、浮相是修习止观初入定时比较易犯的两个毛病。沉相为心里昏沉,所以须用系念鼻端的办法来加以振拔;浮相为思绪飘动,故而要用系缘脐中的办法来使之沉降。 所谓心急病相,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的话来说,就是:由坐中摄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纠正的办法,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自差矣。 所谓心宽病相,主要为:觉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流涎,或时暗晦。纠正的办法,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 2.二住 调心二住,就是在身、息、心三事过程中,发现有不调的环节,都要用心意来加以调正,从而有利于及时入定。 调身的不协环节和调正之法为: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稳,中无宽急,平直正住。 调息的不协环节和调正之法为: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 调心的不协环节和调正之法为: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 3.三出 调心三出,就是修习止观坐禅入定之后,于结束出定时,先要把入定之心恢复过来,接着开口放气,依次微微松动头颈、肩臂、两足,此后又用手遍摩周身四肢,接着张开双眼,待身体渐渐恢复正常后,才可开始下地活动。如果一时匆匆出定,往往容易引起头痛心烦、关节不利等不适,不能不注意及之。 五、方便行第五 修习止观坐禅法,还要具备五种方便法门。五种方便法门如下。 (一)欲 欲就是一切善法,欲为其本。如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等等。 由于欲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所以又有志、愿、好、乐等名称。 (二)精进 所谓精进,意即坚持禁戒,舍弃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修习止观坐禅之法不废。 (三)念 念是念想,大要为念世间为期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为此,《修习止观法要》卷上说: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通道力,咸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 (四)巧慧 所谓巧慧,其意是要用智巧聪慧比较世间乐和禅定智慧乐两者之间的得失轻重。 佛门认为,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所以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有漏皆苦)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所以是得是重。 (五)一心分明 佛经有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所以一心分明,就是要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所以下定决心,一心修行止观坐禅之法,这样心如金刚,就不易被天魔外道沮坏了。 六、正修行第六 这是修习止观坐禅法十意中修习止观的核心所在。佛书有言:行者初坐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以破除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 (一)修止 作为禅修性功的内容之一,其排除杂念的修止功法,基本有系缘守境止、制心止、体真止三种。 1.系缘守境止 初学禅修养性的人,思想往往容易散乱,把握不住,这时就非得把心系在缘(事物)上境上以一制纷不可。正如佛经所说的那样:系心不放逸,亦如猿着锁。 系缘守境止的方法有好几种,通常所用大致有系心鼻端和系心脐间两种。 对于前者,近人蒋维乔《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说:系心鼻端把一切妄想抛开,专心注视鼻端,息出息入,入不见它从哪里来,出不见它往哪里去。久而久之,妄心就慢慢地安定下来。 对于后者,《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把系心所在的脐间改为脐下。蒋维乔居士说:系心脐下人们全身的重心在小腹,把心系在这个地方,最为稳妥。这时应该想鼻中出入的息像一条垂直的线,从鼻孔、喉管笔直通至小腹。久后不但妄心渐停,并且可以帮助调息功夫。显然,这又是他个人的心得体会了。 2.制心止 关于制心止的方法,《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指出: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近人蒋维乔居士则说得更为明白清楚,他说: 前面说的系缘止是就心的对象方面入手,今制心止直从心的本体上下手,就是看清我们心中念头起处,随时制止它,断除它的攀缘。这比系缘止为细密,是由粗入细、由浅入深的功夫。 3.体真止 体是体会,真是真实。《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偈云: 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 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对此,当代气功学家马济人先生的看法为:方法是闭目反观自己的身体,而加以细心体会,则妄念止息。体是体会,真是真实。此法在前两法的基础上,只是对偶尔所起的念头用分析的方法,以体会其是否真实,这样知道了念头都是偶然巧合,都是虚妄不实的,全部丢开,就可自然止息。 (二)修观 修习坐禅养性功法,有人心猿意马,有人易于昏沉。对付昏沉的办法,莫如修观。修观的方法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对治观、正观等。 1.对治观 所谓对治,就是列举相对事物以作观照,这样可以对症下药,如: 不净观对治贪欲; 慈心观对治嗔恚; 界分别观对治著我; 数息观对治多寻思劳,等等。 2.正观 其法观照世间一切诸相(事物),都是由于因缘才生起的,然而因缘无性,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这就使人明白实相无非都是铸成的幻象。一想到这里,能观之心便就自然不起了。正如经偈所说的那样: 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 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对于修习止观坐禅法的好处和乐趣,释论偈有云: 闲坐林树间,寂然灭诸恶。 淡泊得一心,斯乐非天乐。 人求世间利,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求利无厌足。 衲衣在空闲,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观诸法实相。 种种诸法中,皆以等观人。 解慧心寂然,三界无伦匹。 以上止观禅法,修止和修观的作用截然不同。《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行者于坐禅时,其心暗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当修止止之。蒋维乔居士说得更进一步:学静坐的人,起初是心思散乱,把持不住,这叫作散乱。散乱是心向上浮,治散乱的方法,就要用止。止而又止,心思渐渐收束,不知不觉,坐下不久,又要打瞌睡,这叫作昏沉,治昏沉的方法,就要用观。 七、善根发第七 修持者通过对止观的种种修持,日长时久,身心明净,由量变而渐次入于质变,可获种种善根开发的功德。这种善根发相,归纳起来,有外善根发相和内善根发相的不同。 (一)外善根发相 所谓外善根发相,就是修持止观所获得的有关品德修养上的提高,诸如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供养三宝,及诸所学等善根开发。由于这些都是外事,所以名为外善根发相。 (二)内善根发相 内善根发相为修持止观后所获诸禅定法门善根开发,以有别于外事的外善根发相。内善根发相有明善根发相、分别邪正二种禅发相、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三种。其明善根发相又有五种不同。 1.息道善根发相 修持者修持止观,日久身心调适,妄念不生,自己感到此心渐渐入定,发于欲界及未到地等定。其时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隐,连自己的身心相貌也都不见。此后少则一天两天,多则一月两月,可在定中出现身心运动,产生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八触。当触法时,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净,是为知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如若在欲界未到定地中忽然感到呼吸出入长短,遍身毛孔虚疏,即以心眼见体内三十六物,就好比开仓见到麻豆等谷类一样,此时心大惊喜,寂静安快,是为随息特胜善根发相。 2.不净观善根发相 修持者在欲界未到定地的身心虚寂状态中,可以出现三种不净观善根发相。《小止观》卷下说: 行者若于欲界未到定地,于此定中身心虚寂,忽然见他男女身死,死已膖胀烂坏,虫脓流出,见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厌患所爱,此为九想善根发相;或于静定之中,忽然见内身不净,外身膖胀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拄,见是事已,定心安隐,惊悟无常,厌患五欲,不著我人,此是背舍善根发相;或于定心中,见于内身及外身,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屋舍山林,皆悉不净,此为大不净善根发相。 3.慈心善根发相 修持者修到欲界未到地定,在此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此时内心悦乐清净,于平时生活中见到人都和颜悦色,是为慈心善根发相。其他如悲喜舍心发相,也大体与此类似。 4.因缘观善根发相 这是一种智慧开发、破诸执见、推寻三世无明行等因缘的禅定境界。《小止观》说: 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复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 5.念佛善根发相 在欲界未到地定状态中,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一想到佛的这些不可思议,即生爱敬之心,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亦且身体轻利,自己感到功德巍巍,人所敬爱。 八、觉知魔事第八 所谓魔事,是指修习止观等禅定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幻觉。所谓觉知,就是对于禅定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幻觉一定要有所了解,否则便会陷于惊慌失措的境地。 佛书所说魔事,有四魔,甚至十种阴魔等。《小止观》采四魔之说,指出四魔为:一烦恼魔,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前三种魔皆是世间之常事,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正除遣之,而其鬼神魔则又有三种。 (一)精魅 精魅有种种变化,所谓十二时兽,各当其时而来,来时恼惑行人,所以必须善于识别觉知。《小止观》说: 若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兽等;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鳖等;若于巳时来者,必是蛇、蟒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若于申时来者,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鸟等;若是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是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 对于这种心理上的精魅,其对治之法,就是按照精魅出现的不同时间直呼兽精名字而呵责之,即当谢灭。因为呵责可以自壮胆魄,胆魄一壮,精魅自然就退避三舍了。 (二)堆剔鬼 堆剔鬼其实也是坐禅坐到一定阶段常可出现的身心异常感觉,和做气功做到一定阶段所起的种种身心反应相类似。堆剔鬼触恼修持者的方式,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熠熠,或击枥人两腋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觉知堆剔鬼来恼人的祛除方法,一为阴而骂之(心里咒骂):我今识汝,汝是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蜡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二为诵戒,若是出家僧尼,应诵戒本,若是在家居士,应诵三皈五戒等,如此则鬼便却行匍匐而去。 (三)魔恼 魔恼大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藉以恼破修持者的善心,使之引起贪欲、忧愁、嗔恚、睡眠等种种烦恼,所以皆属魔军。三种五尘如下。 1.可畏五尘 一作违情事,名为可畏五尘,使人引起恐怖。《小止观》说:作违情境界者,或作虎狼狮子罗刹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修持者)。 2.可爱五尘 二作顺情事,名为可爱五尘,使人心有胶着。《小止观》说: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象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著。 3.平等五尘 三作非违非顺之事,名为平等五尘,使人心起动乱。《小止观》说:作非违非顺境者,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令失禅定。 以上魔恼,或作种种好恶之声,或作种种香臭之气,或作种种好恶之味,或作种种苦乐之境。归纳起来,贪欲为初魔军,忧愁为第二魔军,饥渴为第三魔军,渴爱为第四魔军,睡眠为第五魔军,怖畏为第六魔军,疑悔为第七魔军,嗔恚为第八魔军,利养虚称为第九魔军,自高慢人为第十魔军,经偈有云: 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 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 睡眠第五军,怖畏为第六, 疑悔第七军,嗔恚为第八, 利养虚称九,自高慢人十。 如是等众军,压没出家人。 我以禅智力,破汝此诸军, 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 其破除魔恼的办法,一为修止,二为修观。智大师指出: 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当自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灭谢。 经过止、观两法,如魔恼诸军依然迟迟不去,也大可不必心生恐惧,因这时还可用正心之法作再一次的祛除。因为在客观上,从来也没有坐禅者因心起幻觉诸魔而真的被虎狼吃掉,也从来没有坐禅者因心起幻觉诸魔化作男女来做夫妻而真的就变成夫妻了。 以上坐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种种魔事,究其起因,多半因为心乱失定,杂念纷起,或心生惊怖,或念归贪着而起,所以《楞严经》说:(魔事)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为此,著名佛学家陈兵总结:坐禅者如怀有不健康的目的,心理有病症,或潜意识中压伏有病态因素,在坐禅入定的一定阶段,会不自觉地被释放发泄,或造成幻觉,或引起各种心理失调,心理变态,甚至能使人的行为失去自控,尤其是当出现有如神通、特异功能一类现象时,对人的妨害最大。佛教史料中记述过一些因此类魔事丧心失命的事例。这类现象,也应引起气功修炼者的充分重视。 九、治病第九 修习止观坐禅法的人,若果用心修持,一心精进,则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久久自然消除。关于止观治病之法,大体有这样两种。 (一)用止治病法 (1)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 (2)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 (3)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 (4)但知诸法空无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 (二)用观治病法 但观心想,用吹、呼、嘻、呵、嘘、呬六种气诀治病。治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六气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字或者多字,然后鼻引清气,把所择之字放在唇口之中微微吐出,以耳中不闻字音为佳。颂曰: 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 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 这六种气治病之法,采自道家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所载的六字气诀,在下编《道教修仙法》中还要细论,这里就从略了。 十、证果 《中论·观四谛品》偈说: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偈文简明地概括了中观学派因缘、空、假、中道四者的内在关系:四者之中以因缘为出发点,由此表现为空观、假观和中道。为此,《摩诃止观》卷一也说:当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 在止观坐禅法中,除前文正修行第六所提到的对治观、正观外,空观、假观和中观,尤为修习观法的核心内容。 (一)空观 坐禅时心中涌现出来的种种杂念,不管这杂念想的是外界事物还是内在事物,我都把它看成由因缘暂时和合而成,本属空无自性之物。这种观法,就叫空观,或者叫做真谛、无谛。 (二)假观 坐禅止遏杂念,虽把世间一切事物都看成为因缘和合而成,空无自性,然而这种空,又毕竟不是没有,亦即仍有假相存在,正如《法华玄义》卷二下所说的那样:昔者慧眼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今开慧眼即见不空,不空即佛性。所以这样一想,便就从空入假,名为假观,或称俗谛、有谛。 (三)中观 既看到物象空的一面,又看到假的一面,然而却又非空非假,即是中空。为此,对于中观修持,蒋维乔居士说得明白,他说:从相对方面看来,空观是属于无的一边,假观是属于有的一边,功夫到此地方,还不算完全,应该再为精进。观空时不去执著空,观假时不去执著假,离开空假两边,心中无依无着,洞然光明,这叫作中观。在佛门中,中观又称中谛或中道第一义谛。 以上止观坐禅法归纳起来,核心在于调身、调息、调心,以及入禅时的系缘守境止、制心止、体真止三止,然后再加上空观、假观、中观的一心三观之法,而其中尤以一心三观为不二法门。为此,《摩诃止观》卷一下说,此三谛(三观)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 对于修习止观坐禅来说,如果一旦忽而悟彻了一心三观的个中三昧,也就达到了三谛圆融的理想境界了。 止观法门既名止观,所以对于止、观两者,尤其不容忽视。止为念念归一,观为了了分明。修习之时,两者多互相依存,交替使用,若果截然划分,便就堕入拘泥文字的魔道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观察他人的过失对自己的解脱没有帮助!多观察他人的功德才能照顾好自己的净业!才能离苦得乐!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