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文集:天台智顗的成佛因果论(沈海燕)


2014/9/4    热度:318   

 天台宗文集:天台智顗的成佛因果论(沈海燕)

   内容提要:天台智顗在《法华玄义》中的佛学体系以成佛因果为其宗要,在其“五章”理论中被列为第三章“明宗”。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智顗的成佛因果论,发掘智顗以一佛乘为旨归的圆教思想。

  关键词:明宗三轨本迹成佛因果权实

  作者简介:沈海燕,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院哲学系。

  在智顗的佛学体系里,佛陀之说教皆围绕着成佛因果的理论,用以阐扬作为一代佛教宗旨的成佛因果。在这一宗旨之上,智顗展开了他的佛学体系。其成佛因果论在《法华玄义》中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从五章(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中的“明宗”开显;第二,从对本和迹的论述中展开;第三,从“三轨妙”深入阐述。

  一、从“明宗”开显成佛因果

  “五章”是智顗建立的诠释佛经的体例,从五个方面对一部佛经进行全面探讨,以揭示其蕴含的五重含义。一为佛建名以开显妙法;二是佛以实相为诸法之体;三是佛以其自行因果为宗要;四是佛以权、实二智为度众之力用;五为佛说之种种教相的判释。

  “名”放在首位的意义在于,人们必由名而知佛说之妙法,如经题之名为《妙法莲华经》。“名”是语言概念,而语言是说法不可缺少的工具;其次是“体”。妙法因名而显,并令众生寻名而识法体,此法体即是实相。然而,实相正体的契入必依赖修行证果,其核心要旨是佛自行因果,这就是“宗”、“体”和“用”互为依存。一方面,“体非宗不会”,会体必依赖佛自行因果;另一方面,自行因果的圆满则又是会体的结果,所谓“会体自行已圆。”至于“用”,乃是自行因果证入实相的结果。也就是说,既然实相正体含摄万物,具足诸法,而自行因果具足佛之知见,那么,从体就必然起用。以佛之权、实二智〔1〕化导众生普成佛道便是力用。众生根机不同,便导致佛说教的不同,故最后作为总结,就必须分别教相,使各种佛之说教皆得到应有的定位而不相混乱。〔2〕所以,五章中的“明宗”是智顗对佛教修行宗旨纲领性的总结,修行成佛之因和修成得道之果乃是最根本的修行主旨,整个释教皆围绕着成佛因果这一根本教义展开。

  智顗解释“宗”即是“要”,言宗要乃取其提纲挈领之义;言因总摄众善之行,言果总摄无量证得。所谓:“如提纲维,无目而不动;牵衣一角,无缕而不来。”〔3〕同时,智顗又指出,宗者,修行之喉衿(要害之地),显体之要蹊(要道)。为了将“宗”分辨清楚,他将“宗”与“体”联系起来论,旨在说明“宗”与“体”虽然一致,但是又有区别。“宗”与“体”是一法二义,其关系是“不异而异,约非因非果而论因果,故有宗、体之别耳。”〔4〕宗与果不异而异是因为,一方面“宗”若是因果,因果即是二体。“体”若是二,体即非体。故只有从“宗”是非因非果来论因果,“体”才能不二。既然“体”是不二,“体”和“宗”便区别了开来,“体”非“宗”也;另一方面,从“宗”即是因果来看,因果是二。如果“宗”是不二,宗即非宗。而“宗”若是二,“宗”即非“体”。故“宗”与“体”是有区别的。

  为了说明实相之“体”及其与成佛因果之“宗”的关系,智顗举房屋为喻。房屋之梁柱譬喻因果之宗,屋内之空譬喻实相之体。这是因为,屋若无空,则无所容受。因果若无实相,则无所成立。而实相非梁非柱,故堪为梁柱作体也。〔5〕这个譬喻简别出“体”和“宗”不同的功用,同时又揭显了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宗建立于体之上。无体,宗无法成立;另一方面,若无因果之宗,体亦无法开显。“宗”是为了显“体”,有如梁柱之存在,可以显现作为体的屋之空间。而“体”(屋空)则反过来保证了“宗”(梁柱)存在的价值,两者各有作用,不能混淆。故智顗曰:“柱梁是屋之纲维,屋空是梁柱所取。不应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梁柱。”〔6〕

  二、从本和迹的论述中

  展开成佛因果联系《法华经》来说,这即是以佛本门自行因果为宗。因为圆教所代表的一佛乘因果正是指如此之宗要,是为本门之实,所有其他的教法都是迹门化他之权。从本而垂迹,迹从本来,故迹门因果不能收摄本门因果。因此,智顗认为藏、通、别教三种因果都不究竟,“因不摄善,果不收德”,既不能代表佛于本门所修之因行,亦非佛于本门道场证得之果。

  迹和本二门是智顗对《法华经》的划分,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迹门指佛本生中的种种故事以及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大转*轮教化众生的事迹。本门,指佛于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之前就已修证成佛的事实。迹门中的释迦牟尼佛正是本门中古佛的应化身,故本门被视为实,是自行因果。而迹门为权,是化他因果。佛最初本门之实修和实证为佛因佛果,如此因果即高且广,包容所有的方便权法:“竖高七种方便,横包十法界法。”〔7〕若将因果分开看,佛因是关于佛自行成佛,佛果是关于佛陀自行成道后教化他人成佛。故此,本门为佛因,迹门为佛果。然而,智顗强调说,实相因果无有分别。因果互含,因决定果,果是因的显现。既然因果相即,那么,本、迹二门成佛因果具足。

  智顗通过《法华经》因果与众经因果的比较来明“宗”,智顗指出,就迹门因果而言,两者或同或异。但就本门因果来说,《法华经》与众经因果永异。众经之迹门因果或指因,或指果,或是指因果两者。众经之宗所以不同,是因为这些经教是针对不同的听众演说的。本门因果之独特,在于它永异众经,只在《法华经》中得到了阐发。智顗因此判众经因果是权,属于迹门;《法华经》本门因果则是实。

  通过与众经比较,智顗强调了《法华经》因果的殊胜。宗之粗、妙端看所有的声闻和菩萨是否俱入成佛之圆因,同证佛果。《法华经》是妙,因为其因圆满,其果究竟,不带方便权法。但是,智顗认为无论粗或妙因果,皆能接引众生成就佛道,故无不皆是妙因果也。因为一切无非佛道因果:决了粗因,同成妙因;决了粗果,同成妙果。

  另外,智顗总结了不同的因果,以说明证获实相的修行次第。

  其一,是检视以因果为宗要的诸种或粗或妙的修行层次。

  “十住”联系“十行”来看是因,而“十行”则是果。“十行”联系“十回向”来看是因,“十回向”则是果。对“十地”来说,“十回向”是因,“十地”是果。联系到“等觉位”,“十地”是因,“等觉地”为果。联系到“妙觉位”,“等觉”为因,“妙觉”为果。

  其二,是区分四种不同的因果:谓渐圆、圆渐、渐渐、圆圆。

  1.渐圆:指行者有理外七种方便(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以及藏教、通教、别教之菩萨乘),同开佛智,始见圆理。渐入圆因故,是为渐圆。

  2.圆渐:意为,初入此圆,同观空、假、中三谛,见实相理。修行初始及之后无殊,皆是圆教实相理,中间则须据研习入理,进修上行,故是圆渐。

  3.渐渐:意为,行者从十住位一直渐进向上至等觉位,此是渐渐。

  4.圆圆:指行者修行至妙觉位,由众生本具之实相圆理已是先圆,以至证果之事圆,故言圆圆。

  智顗称,此四种因果代表了《法华经》中所说的修行位次,“圆渐”如“十住”中之初住;“渐渐”则如“十住”中之第二住至三十心(即十行、十回向、十地);“渐圆”如“十地”中的初地以上;“圆圆”即是妙觉。

  兹表解四种因果如下:

  1.圆渐——初住

  2.渐渐——二住至三十心

  3.渐圆——初地已去

  4.圆圆——妙觉

  智顗将小乘和大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即是建基在其佛因、佛果的理论上。佛因指佛自行而求觉悟,这可以小乘佛教为代表。佛果则指佛陀成佛后救度众生以令他人觉悟,这可以大乘佛教为代表。这一成佛因果的理论彻底解决了大、小乘之间的冲突,使之各自代表成佛的一个方面。有鉴于成佛因果是统一不同派别佛教的关键元素,这一理论是智顗佛学体系的基石,贯穿在整个《法华玄义》的论述中。

  整个佛教的面貌在智顗诠释“妙”字这一章里全面地呈现出来,“迹中十妙”即是组成佛教体系的范畴。这包括了佛教有关真理的教义(境妙),是行人达到解脱的境界;有关借以契入真理的认识论(智妙);有关如何证获此智以通达真理之境而得解脱的实践(行妙)。智顗所设立的这三大范畴(境、智、行)乃涵盖了佛教的所有方面,即教理和实践这两部分。换言之,智顗将每一组范畴都与藏、通、别、圆四教联系起来论述。以此判教理论为纲领,无论小乘或者是大乘,所有的教义和实践都被包括了进去,形成了逐级递升的体系。

  为了论证其迹门和本门都以成佛因果为宗要的观点,智顗推出了迹门十妙(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感应妙、神通妙、说法妙、眷属妙以及功德利益妙)和本门十妙(本因妙、本果妙、本国土妙、本感应妙、本神通妙、本说法妙、本眷属妙、本涅槃妙、本寿命妙以及本利益妙),作为其佛学的核心体系。“迹门十妙”的范畴源自“本门十妙”;“本门”是佛在久远劫前最初修行之佛因以及得道之佛果,是佛在“迹门”所有事业的本源。本中十妙说明本中成佛因果圆满具足,迹中十妙同样说明了成佛因果圆满具足。

  然而,本、迹有同有异。因为本门是佛最初的证果,而迹门则是从本垂迹。同样是十妙的范畴,有些相同,有些不同。也就是说,作为迹门本源的本中十妙必定包括了迹中十妙的范畴,而迹门则不一定有本门的某些范畴。本门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反映在它包括了迹门十妙的范畴,例如,“本因妙”包括了迹门十妙中的“境妙”、“智妙”、“行妙”以及“位妙”,因为这四妙亦是属于佛因的范畴。“本果妙”包括了迹门十妙中的“三法妙”,因为“三法妙”即是属于佛果的范畴。“本感应妙”、“本神通妙”、“本说法妙”、“本眷属妙”以及“本利益妙”则直接导致了迹门十妙中的同类妙。通过这些相同类型的妙,智顗为他的理论找到了足够的依据,那就是佛教化众生始终一贯,过去、现在、未来,恒久不变;另一方面,本门的独特之处反映在只属于本门的妙的种类。例如,“本国土妙”,“本涅槃妙”,“本寿命妙”。这三种类型的妙说明,佛常驻其最初成佛之本国土,入本涅槃,并因此而有本寿命。

  智顗强调本门的独特之处,其用意在于高扬《法华经》的殊胜性。在智顗的体系里,佛不同的教说被安排成循序渐进的向上阶梯,众生循此便能最终听闻接受佛的终极说教。在智顗看来,佛的终极教导应该是表达最为深奥的教义,而佛常驻本门正可以视为这样的教义。《法华经》首次揭示了这样的教义,所以,《法华经》便理所当然的是佛陀的终极说教了。

  另外,智顗通过解释十妙的先后顺序,来展示整个佛教无非是关于成佛因果,自行、化他之主旨,而十妙即具足因果十义。智顗谓:“法虽无量,十义意圆。自、他始终,皆悉究竟也。”

  首先,前五妙是关于“自行”成佛因果。

  1.境妙:实相之境本自有之,如如不变,故居于首。

  2.智妙:与真理之境紧密相伴的是能照见解了这一客观现实的智慧。所谓“迷理故起惑,解理故生智”。〔8〕

  3.行妙:智为行本,行譬喻为足。由智导行,由行契智,入于证悟之道场。〔9〕

  4.位妙:境、智、行三法成乘,乘于是乘,便得修行之各种果位,“入清凉池,登于诸位”。〔10〕

  5.三法妙:这些阶位乃住于象征佛秘密藏的三轨(三法)中,既寂而照。〔11〕其次,从第六到第十的后五妙是有关“化他”成佛之因果。

  6.感应妙:这是有关佛陀赴机因应众生的感召。佛“寂而常照,照十法界机,机来必应”。〔12〕

  7.神通妙:佛陀之应机由其神通的运用而得到了彰显。谓“若赴机垂应,先用身轮,神通骇发”。〔13〕

  8.说法妙:这是佛进一步以其教说导引众生,“见变通已,堪任受道,即以口轮,宣示开导”。〔14〕

  9.眷属妙:这是佛说法的结果。谓“既霑法雨,禀教受道,成法眷属”。〔15〕

  10.功德利益妙:这是从眷属而来的结果:“眷属行行,拔生死本,开佛知见,得大利益”。〔16〕

  智顗的“十妙”理论是对佛教之修行纲领的解释,如果佛陀的教旨在于会体悟理,那么,自体起用,利益众生便是证道后的自然结果。对智顗来说,“自行”必与“化他”结合才是佛道,方为圆满。

  三、从“三轨妙”深入论述成佛因果

  智顗迹门十妙中的“三法妙”论述了真性轨、观照轨、资成轨三法之成一大乘。智顗认为境、智、行三妙乃是“修德三轨”;“三法”则是“性德三轨”。真理之境即是真性轨相,契入真理之智慧是观照轨相,获得智慧之行乃是资成轨相。而修行证果诸位,则是修此三法所证之果。〔17〕

  “性德三轨”是联系“三因佛性”〔18〕来说的。“真性轨”即“正因佛性”,是众生本具的实相真理;“观照轨”是“了因佛性”,即众生本具的获得证悟实相智慧的能力;“资成轨”是“缘因佛性”, 指众生潜在的积功累德的能力,能使众生本具的实相真理得到显现,而成就佛果。其区别在于,“三因佛性”乃成佛之因,是六道众生何以皆能成佛的事实根据,而“三轨”之法则是成佛之果,是“三因佛性”得到开显的最终结果。换言之,“三因佛性”是“性德三轨”。

  在论述“三轨”为成佛因果时,智顗强调的是善恶之相即,以此囊括十法界之实相。他将轮回之“三道”视为成佛之因,而涅槃所具之“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则是成佛之果。有因才有果,果从因来,故因果相即一体。

  首先,“烦恼道”即“般若德”。在智顗看来,世人总是将烦恼定义为黑暗,而般若则能照破黑暗。其实,这只是一种概念的区分,以黑暗与光明相对,并将两者分别与烦恼和般若联系起来。这显然带有主观性,是人为的一种联系。当我们了知客观实相无分无别,根本没有所谓的烦恼是暗、般若是明这类的概念定义时,就不再被主观思想所束缚。也就是说,当烦恼不再有“暗”的含义时,般若即烦恼,又何须断烦恼而求般若?当般若不再有“明”的含义时,烦恼即般若,又何来藉般若以破烦恼?从摆脱了概念束缚这个意义上来说,烦恼道即般若德也。

  其次,“业道”即是“解脱德”。业道在人们的概念中是束缚身心的根源,而解脱即意味着得大自在。然而,智顗认为,若人们深识诸法一体之理,业道和解脱的对立不过是心识的作用。既然心识能将其区分开来,也能将其合为一体。只要不再将业视为缚,就无所谓求得解脱。若不再视解脱为自在,那又有什么可得呢?所以说,业道即是解脱。

  再次,“苦道”即“法身德”。智顗曰,当苦与生死、法身与乐联系起来时,两者就是对立的事物了。只要不再将一体之现实一分为二,吾人就知道,苦非生死,何所可忧?法身非乐,又何所可喜?实相犹如虚空,无得亦无失,故苦道与法身相即。智顗强调三道之所以与三德不异,乃在于三道具足成佛之因,而三德则是成佛之果。有因才有果,果从因来,故因果相即一体,是名圆教上上智观十二因缘得佛菩提。〔19〕

  一方面,“三轨”的三个方面即是由真理之境界、解悟之智慧和修行之实践组成。“三轨”理论乃是智顗对一切佛法的总结,相当于传统佛教中的教、行、证三法。“教”相当于“观照轨”,“行”相当于“资成轨”,“证”相当于“真性轨”。然而,传统佛教中,佛之教法为第一,其二是依佛的教法而修行,最后是依修行而证悟圣果。智顗的“三轨”理论则高屋建瓴,先揭示众生本具之实相境界为一切修行之根本,依此而能起观照之智慧,依智慧而生起修行。这就直接契入了众生得以依教修行证果的根据,初始的修行之因即已包含了最终修行证果的必然性,因果连贯始终。故智顗的“三轨”理论是统摄性因和结果的以成佛为宗旨的圆满学说。

  联系“十妙”来说,智顗的“三轨”理论建立在真理、智慧、实践、果位学说基础上。佛陀成佛的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度,二是度人。用智顗自己的话说,就是自行、化他。“自行”的历程是由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这五个部分组成的。而“化他”的历程则由感应妙、神通妙、说法妙、眷属妙、功德利益妙这五个部分组成。“三轨”是自行成佛中的最后一妙,起了概括前四妙的作用,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与第四妙“位妙”紧密相关,乃果位所系之处。诚如智顗称:“三法妙者,斯乃妙位所住之法也。”〔20〕对智顗来说,轨即是法,法即是轨,故三轨亦称三法:“法者,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21〕

  另一方面,智顗这一“三轨”理论所阐明的是《法华经》所弘扬的一佛乘的宗旨。根据其学说,一佛乘就是由“三轨”组成的。行者只有经由“真性轨”、“观照轨”和“资成轨”所成之乘,方能直至觉悟成佛之道场。也就是说,三轨就是“修德三轨”。对于智顗来说,佛教中“三轨”之法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因为它包含了所有成佛因果。“本末含藏一切诸法”,宇宙本体和现象皆可以归结为“三轨”之法,并由之来说明。“三轨”成一大佛乘即是宇宙本体论;“三轨”含藏诸法便是宇宙现象论。

  “三轨”的性质其实就是“一佛乘”,因为“一佛乘”就由此三法组成,一和三皆不可一概而论。说一乘其实就是三法,说三法其实是一佛乘,因为此“一佛乘”的内容极为丰富,可以有不同的名相,且本体与现象合而为一,密不可分。

  也就是说,“三轨”与“一佛乘”并非两个分割的个体,而是一个互相契入的整体。形象地说,这两者即非纵亦非横,“不纵不横,而三而一。”〔22〕智顗将一佛乘之灵活而不可决定性用肯定、否定、双重否定的公式来表达:(1)肯定的公式“亦一”所表达的是“第一义谛”〔23〕思想,乃实相的绝对性。这里所指的是万法归“一佛乘”。(2)否定的公式“非一”所表达的是“如来藏”〔24〕思想,乃实相的功能性。具体指如来藏之含藏无量诸法门,佛陀因此而应机说数乘。(3)双重否定的公式“非一非非一”所表达的是“第一义空”的思想,乃基于空性之上的起用,为实相之善巧方便性,权中有实,实中有权。具体指的是,佛随机说法,看似决定而非决定。说一佛乘之实而有三法之权;说数乘之权而终归一乘之实。

  那么,“三轨”又是从何种意义上代表一切诸法的呢?这要从境妙、智妙以及行妙着手,因为这三类范畴将修行成佛的要素完整地圈点了出来:成佛解脱之谛理、契入真理之智慧以及个人之修行实践,这三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真理是为体,智慧是为宗,而实践是为用。三者缺一不可,是成佛之大道,修行之要途。而“三轨”便是体、宗、用的表征。故“三妙”是成佛之因,“三轨”是成佛之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一体,皆可以“三轨”之法总括之。

  若以“三轨”总论,智顗指出:其一,境、智、行三妙,“是因中所乘之三轨”。“三轨”所成之“一佛乘”则是“证果所住之三轨”。其二,境、智、行是各别而说,“三轨”之法是总合而说。其三,“三轨”与“三妙”道出了修行成佛的本末。境、智、行三妙是“性德三轨”,是起始之本;真性轨、观照轨、资成轨三法是“修德三轨”,是终结之末。

  概而言之,“真性轨”代表所见之如如不动、不可破坏的实相真理,“观照轨”代表能见真理之智慧,“资成轨”代表追求解脱之实践。此三者在藏、通、别、圆四教中的具体含义是不同的,有权、实之别。如果此三法中每一法的含义各个有别,不能形成互为一致的整体,那么,此三法就只是如来说法中所开出的方便权乘法。只有当这三法的内容互相联系,一起作用为圆融一致的整体,才能成就一究竟之佛乘,而谓之实,谓之妙。

  作为一佛乘的妙三轨乃是最究竟的真理。从智的论述中可知,此三轨的这种绝对真理性,指的是佛乘之运作乃一切佛法的代表,统摄众生修行始终,涵盖众生本具之成佛之因和修行成佛之果,三轨之从因至果涵盖了修行始终的特性。形象地说,就是一佛乘在十法界的纵横驰骋,被智顗视为“竖通无碍”。而十法界中每一界的特性,都是由十如是(如是体、性、相、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反映出来的。根据智顗的“一念三千”理论,凡夫一念心,即具十法界。何者?十法界即是实相的显现。〔25〕既然众生本具实相法性,那么,十法界在在处处,亦无时不在众生的心念之中了。〔26〕一念恶即是地狱、饿鬼、畜生,一念善就是人、天,而一念慈悲就是佛、菩萨。若众生心念中不同时含藏整个十法界,如何会有不同法界的显现?显然,当下一念即包括全体,一即一切也。而全体亦只存在于每一念中,所谓一切即一也。而众生之所以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候表现为与某一界相应,照智顗的理论,那只不过意味着,一念善即是善显而恶隐,一念恶即是恶显而善隐罢了。善、恶本是一体,唯有隐、显的区别。隐的一面并非因其隐而不存在,显的一面亦不能因其显而取代隐藏的一面。善、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犹如冰与水的关系,乃是一种因缘而起的存在于同一实相体中的状态。故智顗视十法界十如是为三法之始,因为每一界十如是完全可以由三轨来诠释。

  (1)“如是体”是以相、性为属性的主体,属真性轨。(2)“如是性”是不变的内在本性,属观照轨。(3)“如是相”是外在的形态,指行者之功德善行,属资成轨。(4)“如是力”指体所具有之潜在能力,为了因佛性之观照慧,属观照轨。(5)“如是作”乃显现动作者,为精进修行,属资成轨。(6)“如是因”为可导致相同之果的直接原因(称为习因或同类因),属观照轨。(7)“如是缘”指间接原因或助因(或称报因),属资成轨。(8)“如是果”由相同的因而来(称为习果或等流果),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结果,属观照轨。(9)“如是报”由果而来(称为报果或异熟果),是因、缘、果所形成的后世之报果(即习报),属资成轨。(10)“如是本末究竟等”意为,最初的“如是相”与最后的“如是报”在终极意义上来说是平等一如的,皆归趣于同一实相而究竟平等,故统摄诸法。智顗的诸法实相理论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实相观。只有体认到诸法同时含空、假、中三谛,才能完整地契入实相的全貌。空谛观是证悟空性真谛的智慧,故属观照轨;假谛观是菩萨入世度生的动力,故属资成轨;中道谛是有关诸法实相即空、即假之理,故属真性轨。〔27〕

  兹表解三轨与十如是之间的相应如下:

  一界十如三轨

  1. 如是体真性轨

  2. 如是性性以据内观照轨

  3. 如是相性以据外福德资成轨

  4. 如是力了因观照轨

  5. 如是作万行精勤资成轨

  6. 如是因习因观照轨

  7. 如是缘报因资成轨

  8. 如是果习果观照轨

  9. 如是报习报资成轨

  10.如是本末究竟等空等观照轨

  假等资成轨

  中等真性轨

  此外,既然十法界是实相的显现,每一法界都包含其他九法界,而实相则包括善也包括恶。那么,在智顗看来,十法界中每一界之恶就可以用三道性相来概括,即烦恼性相、恶业性相和苦道性相。既然实相的特色是善、恶一体,那么,三轨可以说就是善性相的代表了。故三道之恶性相即三轨之善性相。如果说,恶隐即善显,那么,三道性相的转化就意味着三善性相的显现。故智顗认为:

  (1)无明烦恼性相即智慧观照性相:众生智慧的缺乏是无明生起的原因,而智慧之生起建立在体解无明是致苦的原因的基础上。显然,离开无明,就无所谓智慧之明,故智顗云:“不离无明,而有于明,如冰是水,如水是冰。”〔28〕

  (2)恶业性相即善资成性相:由恶有善,离恶亦无善。智顗将善资成比喻为竹中之火性,遇缘即能烧物,故火出还烧竹。此即恶中有善,善成还破恶之谓也。〔29〕

  (3)苦道性相即法身真性轨性相:这是因为,若众生不识苦道亦是法身的显现,那么,法身就成了苦道;若众生知晓法身与苦道并非两个不同的个体,所谓“不离苦道别有法身,如迷南为北,无别南也,”那么,苦道即是法身真性轨了。〔30〕

  智顗在这里论证了三种类型的善、恶相即:

  (1)第一类相,即是通过事物相互依存转换来论证的。解无明即是明,智慧从无明来,如冰由水转化而来。

  (2)第二类相,即是通过事物的隐显破立来论证。建立善就是破除恶,如火出还烧竹。

  (3)第三类相,即是对现象世界全体的了悟,是超越事物二元对立之上的境界。一方面,苦道和法身对于证悟的圣人来说是没有区别的,实相之境界是离言冥会的,是含摄一切的。所谓苦道或法身,乃是无明众生加诸于实相上的片面的概念。既然世间万象皆是实相的显现,那么,苦道即法身,法身即苦道。另一方面,苦道和法身之所以有区别,只因众生所处的认知状态不同而已。一念明,苦道即是法身;一念迷,法身就变成了苦道。

  以上法界三道性相与三轨性相的认同,使得三轨具有涵盖成佛因果的意义。

  所以说,智顗的三轨理论主要是为了建立三轨作为一佛乘的优越地位。此一佛乘是三轨的本色。作为一佛乘的三轨,其深度和广度是无可限量的,这从其竖通十法界、十如是以及横通十种三法(即三道、三识、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宝以及三德)的阐述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十法界从轮廻三道之始至涅槃三德之终皆不出三轨的范围,代表实相特性的十如是亦不过是三轨萌动的结果。十种三法〔31〕的每一类皆可与三轨认同,不过是三轨的异名而已。其包含十法界、十如是之实相特色与蕴含成佛因果的十种三法的论证,使三轨理论成为行者直至佛地的纲要。三轨作为一佛乘,表达了佛教的根本宗旨,乃围绕着成佛因果而展开。十妙中的前三妙——境妙、智妙、行妙——被认为是“因中所乘之三轨”,使三轨代表了众生皆能成佛之因;而三轨之法——真性轨、观照轨和资成轨——则被认为是“证果所住之三轨”,使三轨代表了究竟成佛之果。如此,三轨被赋予了始终圆满具足之意,成为智顗对整个佛教修行成佛的纲领性总结。

  〔1〕权实二智是佛之智慧:“权”指佛说方便权宜之法以引领众生渐入佛道;“实”指佛所证之真实究竟之法。

  〔2〕“名,名于法。法即是体,寻名识体。体非宗不会,会体自行已圆。从体起用,导利含识。利益既多,须分别教相也。”《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第684~685页。

  〔3〕《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第683页上。

  〔4〕同上,第794页。

  〔5〕同上,第780页。

  〔6〕同上,第794页。

  〔7〕《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第683页。七种方便指佛往昔所行因果可归纳为三凡、四圣的历程。三凡有外凡、内凡之分。三外凡即地狱、饿鬼、畜生;三内凡为阿修罗、人、天。四圣为声闻、缘觉、菩萨以及佛。十法界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以及佛。

  〔8〕同上,第698页中。

  〔9〕同上。

  〔10〕《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第698页中。清凉池之喻取自《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第640页下。清凉池用以形容无烦恼的涅槃境界。

  〔11〕《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第698页中。

  〔12〕同上,第698页中。

  〔13〕同上。

  〔14〕同上。

  〔15〕同上。

  〔16〕同上。

  〔17〕同上,第741页中。

  〔18〕智顗将佛性划分为三大类,谓正因、了因、缘因佛性。三因佛性乃成佛之因,是六道众生何以皆能成佛的事实根据。正因佛性即众生本具的实相真理。了因佛性即众生本具的获得证悟实相智慧的能力。缘因佛性指众生潜在的积功累德的能力,能使众生本具的实相真理得到显现,而成就佛果。

  〔19〕《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第711页中。

  〔20〕 同上,第741页中。

  〔21〕《金光明经玄义》,《大正藏》第39册,第3页上。

  〔22〕《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第741页中。

  〔23〕智顗对第一义谛的定义是:“无上无过,名第一义谛。”《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第783页中。

  〔24〕同上。

  〔25〕用智顗自己的话来说,便是:“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册,第1页下。

  〔26〕用智顗的话说,就是:“游心法界者,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 《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第696页上。

  〔27〕《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第743~744页上。

  〔28〕同上,第743页下。对智顗来说,水结冰即是无明,冰融为水即是法性之明,故智顗对此冰与水之相即关系有进一步的解释,谓:“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坚冰;又如眠来变心,有种种梦。今当体诸颠倒,即是法性,不一不异。”《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册,第56页中。

  〔29〕《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第743~744页上。

  〔30〕同上,第744页上。

  〔31〕此十种三法是智顗对无量佛法的归类概括,是对从凡地之佛因直至觉悟之佛果的修行阶梯的提纲挈领的总结。(1)众生皆是从凡地开始修行的,而凡地的性质一言以蔽之,就是无明烦恼、恶业、苦三道性相,众生既被三道纠缠,便流转轮回不已了。故智顗将“三道轮回”放在首位(2)而修行求解脱首先体现在对庵摩罗识、阿黎耶识、阿陀那识三识的理解上。故“解三识”为第二步(3)对第九识“净识”的认知,使行者了知众生皆具三佛性,所谓正因、了因、缘因佛性,乃成佛之依据。故“知三佛性”是第三步(4)这种对于佛性的认知,便使行者生起实相、观照、文字之般若智慧。故“起三智慧”是第四步(5)般若智慧的生起,便使行者发实相、实智、方便三菩提心,欲求证悟成佛。故“发三菩提心”是第五步(6)凭了此菩提心,行者便实际修行自度度他的法门,是为理乘、随乘、得乘三大乘。故“行三大乘”是第六步(7)因为此大乘之实践,行者得以最终证获佛果之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故“证三身”是第七步(8)证获三身即意味着成就了三种涅槃,谓性净、圆净、方便净。故“成三涅槃”是第八步(9)既然大乘佛法不但自度,同时度他,利益一切有情,而此度他之行即成佛陀之教法,由佛、法、僧三宝来代表。故“三宝”为第九步(10)最后,佛果圆满,即名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并住寂而常照秘密藏。故“入于三德,住秘密藏”,是为佛教最究竟的归宿。如此贯彻始终之十种三法,显然也正是三轨的范畴,故两者之间的类通是必然的。可以说,十种三法是三轨的彰显,而三轨则是十种三法的实相。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所有好事都想去做,但一时做不了。我们可以一天做一条,今天我修不杀生戒,我把它落实了之后保持、受持;明天,我修不偷盗戒,再保持、受持。这样一天学一条,三个月我们就可以脱胎换骨,不是凡人了。所以如何取得成就?平时绝不贪多,一天一条慢慢地累积。古人讲“读书在变化气质”,真肯这样做,三个月到半年,你的气质就不一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