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八集


2014/9/4    热度:124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八集

   录音记录:明忻

  《安乐集》的学习我们继续进行。

  《安乐集》是道绰禅师对净土法门的特定的、系统的教言,引进很多经、论来给我们辨识这个法门的体系。他把它分成十二大门,前面我们把前两大门作了提示。第一大门他又分了九料简,第二大门有三番料简,现在是学到第三大门。他从十二个方面来给我们作一个引导。

  我们看第三大门的文字。

  第三大门中,有四番料简:

  第一、辨难行道、易行道。

  第二、明时劫大小不同。

  第三、明从无始世劫已来,处此三界五道,乘善恶二业,受苦乐两报,轮回无穷,受生无数。

  第四、将圣教证成,劝后代生信求往。

  第一、辨难行道易行道者,于中有二:一出二种道,二问答解释。

  余既自居火界,实想怀怖。仰惟大圣三车招慰,且羊鹿之运,权息未达,佛诃邪执,障上求菩提;纵后回向,仍名迂回。若径攀大车,亦是一途;只恐现居退位,险径遥长,自德未立,难可升进。

  是故龙树菩萨(论注卷上所引易行品意)云:「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言「难行道」者:谓在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略述有五,何者?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所有人天,颠倒善果,坏人梵行。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故曰难行道。

  言「易行道」者:谓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起心立德,修诸行业。佛愿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者,即是阿毗跋致不退位也。譬如水路,乘船则乐,故名易行道也。」

  第三大门,他分了四个料简,分四个章段来提示我们。

  第一、辨难行道、易行道。

  这难行道与易行道实际是净土法门对释迦佛一代时教判教的特定的方法,特定的设置,是与其它教不共的。我们都知道天台宗自有天台判教的方法,每一个宗都有它判教的方法。那么净土特别标立难行道与易行道,也就是圣道与净土道的判立,这也是一个传承力,若没有这个判别,那净土法门的修持、立宗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它是不能混淆的。现在社会上多是把难行、易行混到一起来修证,不能把它真正剥离开来。这是两种法则,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所运用的方法不一样。要是不把它剥离开来,我们真正想去实践这个法则是很难趣入的。

  现在社会上的这些施教的人(多是)把这两种说法(混淆),好比有人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那就是难行道之说,“万修万人去”就是易行道之说。所谓易者就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位该上下,这是易行道的关键所在,就是皆依佛力、佛愿所摄,根无大小,咸成菩提。这是这个法门的特定标向,就是以果地回施,普摄、普照、普成,无有疏漏。他的心智缘起如是,结果便如是。

  所谓的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这是以难行道来判,或者以圣道来判的。现在很多法门的所谓的传播者,都说了很多决定语来阻碍净土法门广泛的传播与施教。所谓的“不得一心,不得三昧,不能往生”之类的,在净土法门来说是邪见语,在净土教言中来说是阻碍语,在净土法门的立宗上说是破灭语,是不能成立的。但在其它教门的这些善知识的言说中是处处可见,也有一些所谓的传播净土法门的人,以慈悲也好,以自己业相也好,心愿也好,或者以自己的感知也好,多有这样的设立。

  有一天我看了一本讲净土法门的书,一个法师讲108种不能往生,那我不知道他讲净土是干什么呢。你看了这本书,你就有一个决定,就是念佛不能往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他给你讲的108种不能往生,你处处就是不能往生,没有什么说的,看来看去,最后落到一个结果上——噢,念佛不能往生。那这些所谓的净土法门的传播者,因为教义来源不清晰,今天这么说,明天又那么说,施教的法则无有清晰的传承的来源或者纲目,教言不立,多使净土行人迷失方向,(迷失)修持的法则。

  净土法门的传播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定的易行道,因为这个时代的有情自力修持的心智极为差,反而自诩的力量又极为强,福德往往不具,杂缘反而炽盛。这是一个特定的时代。

  我们看难行道与易行道。

  第一、辨难行道易行道者,于中有二:一出二种道,二问答解释。

  先对二种道解释有个出处,我们都知道龙树菩萨是八宗所尊崇的祖师,包括净土宗。一是出处,二是问答解释。

  余既自居火界,

  “余”是道绰禅师的自称、自谓。

  实想怀怖。仰惟大圣三车招慰,且羊鹿之运,权息未达,

  这是《法华经》开权显实的一个说法,三车说——所谓的大白牛车、鹿车、羊车,这三车说是为了显示最上乘教言、一乘教言,作一个对比说。

  佛诃邪执,障上求菩提;

  那么以鹿羊之择取,就是权教之择取作为障上求菩提这样一个法则。这是令众生、诱众生入无上菩提的一个方便设置,所谓权教。

  纵后回向,仍名迂回。

  择晓于方便,毕竟是不究竟的教言,不是了义根本功德。

  若径攀大车,亦是一途;只恐现居退位,

  八地以下的菩萨都是退位,这我们都是知道的,在佛教的判教中是这样判的。象我们退不退?我们在自力修法过程中,进退是必然的。

  险径遥长,自德未立,

  这我们自己都可以判立、可以对比的。

  难可升进。

  对浊恶世间的评判,就是进一退九之地,我们要是彻底地假以自力修持,可以善自观察的。不过现在所谓的自力他力的二力修法的说法是比较迷惑人的,也比较迎合人。但这种方法往往还有自诩、自觉、自障的缠缚,就是不能彻底消归法性,不能彻底地回归歇心,不能彻底地回归诸佛甚深成就果地的功德,尚有自我的疑虑,或者自力的保留,这保留往往是对佛无有增上信心,没有彻底地回归、南无的信心。

  现在这个时代,这种相似语在世间传播得比较广泛,也能安慰众生。但纯佛力之说是净土法门一个特定的说法,历代祖师在这个地方都有抉择。但象傍依净土的说法,或者依附着其他——不管禅也好、教也好、密也好,来说净土的善知识,多对净土有这种混淆说,他不敢作彻底的纯佛力的回施。这地方有一定的难度,我们慢慢地把它剥离开来——能剥离开来,你就得善巧;不能剥离,你还是混淆,混淆的修持那就是进一步退一步的状态比较多,因为我们无始以来贪嗔痴慢疑的力——业力,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佛力是不可思议,但你信佛将信将疑故,所以有进有退了。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是故龙树菩萨(论注卷上所引易行品意)云:

  这个来源、出处清楚了。难行道、易行道的出处是什么呢?这段文字他们考究是从《十住毗婆沙论》来的。

  「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

  得不退转有两种行法。

  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昙鸾法师就干脆给它一个判,说难行者是为圣道,易行者是为净土,他是这样评判的。我们能不能把它剥离得十分清晰呢?我们对净土一法的抉择问题,依止着传承教言你才能剥离;要依止自己的思维,或者说傍依净土的说法,你是永远没法剥离开来的,你只能沉沦在自己的知见中,而混淆这个法则。那么传承力就是依止一个善知识特定的教言来观察思维,这样才能有一个方便现前。

  这是学习净土的一个首要的抉择,易行道与难行道的抉择。我们通常学的教言的都是圣道教言,就是证得圣果,如四向四果的声闻教,四十一位菩萨次第的菩萨道,乃至说种种二十一地佛果的金刚乘教,这个地方不能与净土法门混到一起的,混到一起就不能相应。现在比较广泛流传的是把它打成一锅粥,我们叫罗汉菜,什么都投到锅里面,有的就熟得早一些,有的熟得慢一些,反正是一锅粥,混在一起,那这样就不是纯正的一道菜,不是一个法则。

  言「难行道」者:谓在五浊之世,于无佛时,

  我们这个时代,要按空净的法界(来说),就是说阿弥陀佛住持这个法界,佛中之王、光中之尊,你在这个地方认取了阿弥陀佛是法界之主,他不是统领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他教化的是十方法界,那这样说,现在还是有佛的世界,我们的本师是阿弥陀佛。关键是你能不能认许?你认许不了,我们先不作有佛说。何以故呢?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释迦佛成佛的这个国土中,释迦佛取灭以后,又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佛降世,那才是有佛住世的。

  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略述有五,何者?

  这五种是证圣道之遮蔽,这圣道遮蔽跟净土没关系,因为净土教言中是直接把这五个难避开来的,这五个难都被阿弥陀佛清净教言或者说广大愿力所含摄了,就是没有这一说,它不影响,但在圣道中是决定有影响的。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太能看得到(这些现象)了。外道乱善,现在依附佛教中人太多了,现在佛法中依附外道、没有三皈戒体的人,可以说不好挑拣,一挑拣大部分人都是的。依附外道,所有的举心动念的思想不以佛教的法则、或者说以菩萨、以诸佛的清净教言来安立,多是以外道知见来安立。我们没有真正认真地审视过自心,若真审视过,你会看到你很多思想跟佛教的思想是不相应的。外道相善,象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要挂一个“佛”字,挂一个“禅”字,什么地方都要贴一个“佛”的标签。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现在我们自利的心有没有呢?这也是个难问,是个问题。很多人说我很自私,我很喜欢自利的。你自私跟这个自利不相干的,一点都不相干。声闻自利,尚有四向四果的功德,或者最少有五停心归向,那你这个自利有吗?你有寂灭的真正的成就与守护吗?若没有,你障道的因缘都没有。

  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

  这个时代是自赞谤他的时代,自赞谤他非是菩萨法,非是佛教所摄之人,就是自法尊贵。你不相信你看现在到一起说话谈论,若于法决定的人都认为自己修的法是最大的、最高尚、最不可思议的,很少有一个无法执的清净随顺者。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这样讲:自法尊贵,外道中人。现在这样的人太普遍了。

  无顾恶人,破他胜德。现在相互诽谤、诋毁,那是无遮无盖的。我以前经常去接触一些佛教的刊物,看看网站的一些文章,相互的诋毁是人的最大乐趣,大法师们、特大的法师们,攻击别人是最无遮盖的,没有任何的遮盖,以把对方打倒、打到地狱为方便,而不是说一切众生得安乐,就是好事予人,恶事予己,这样的心智是没有的。唯恐对方不是魔,唯恐自己不是佛啊。

  四者所有人天,颠倒善果,坏人梵行。

  现在是不是颠倒的时代?大家是很好观察的,这个时代,非法说法,伪劣有情眷属炽盛,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侵害之人困挠世间,伪善之人比比皆是,外现诸善,内怀虚假。我们学《净心诫观法》,照照这个时代的人,触目皆是。坏人梵行,现在这真是很普遍的。我们自身善自观察。

  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

  末法时代之人,自我刚强,自诩自是,很难承认、随顺佛力他力,没有这样的愿望,这样的愿望很少的。一说佛力、他力,就生讥讽。但这个时代的人,又多被他力所载。我们坐火车、汽车,坐飞机,没有一点是自力,干什么都是他力,很少有自力的功德。过去的人自带光环,我们现在照明都要用电灯的,纯粹是他力的,我没有见过发光的人,萤火虫会发光的。我们基本用的都是他力,但(现在是)我们对他力否认得最厉害的时代。用他力最多的时代,但是否定他力是最普遍的。一说他力视为邪见一样的,世间世俗中可以运用他力,但在佛法中他不允许。以前我们以龙树菩萨教言讲他力的时候,遭到很多人、很多大德们的攻击,攻击什么?就不许他力,说他力怎么样怎么样的,反正引用很多经典、其它教言,让你开口不得,一开口就是(说你是)魔说了。

  以前在一个地方,大家读《阿弥陀经》,他们是那样读:“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我不那样读,遭到很多人骂我。我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我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实际我也不是故意这样说的,这么一口气念,就把逗号点到这个地方。结果有些人写了很多文章骂,骂了可厉害了,说他改经典。实际没有改,就把这一口气落到那个地方,他们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我说就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抬了好多年的扛。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大家都不愿意的。象我们想买台汽车是一样,这个汽车载人他就生烦恼,说人开汽车才行的,或者人推汽车是最好的、最高尚的。我就不信这个。我说:汽车是载负你的身体,那阿弥陀佛就是载负我们的心智,令我们得以清净安住的,就是这个佛力、名号功德力。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遭人讥嫌。(他们说)以前经典都那样读,说是“闻说阿弥陀佛”再“执持名号”的,你为什么偏偏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对不对?你不是犯滔天罪行吗?这是世人不许他力。为什么不许他力?就是自强呗、自大呗,自己武装自己呗。就这么个时代。

  他力还没说呢,这20分钟就到了。我们明天再来辨识这自力他力吧,这自力他力是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德常说,圣人一身都是毛病,他称为圣人;贤人毛病就少一点,凡夫根本就没有毛病。为什么根本没有毛病?不知道,不晓得自己有毛病。贤人发现自己有一部分毛病,圣人对于毛病完全知道。知过则改,不知过他改个什么?你要是告诉他“你有什么过失”,他不承认,那你就晓得他是个平常人,他不是圣人,他不是菩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