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四集


2014/9/4    热度:473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四集

  录音记录:明忻

  《安乐集》的学习我们继续进行。

  是故《正法念经》(卷六○意)云:「菩萨化生,告诸天众云:凡人经此百千生,著乐放逸不修道;不觉往福侵已尽,还堕三途受众苦。」

  是故《涅槃经》(北本卷二、南本卷二)云:「此身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复如是。」

  是故又彼《经》(北本卷二四、南本卷二二意)云:「劝修不放逸,何以故?夫放逸者,是众恶之本;不放逸者,乃是众善之源。如日月光,诸明中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亦如须弥山王,于诸山中,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中,为最为上。何以故?一切恶法,由放逸而生;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本。」

  昨天讲到小劫、中劫、大劫和三界的生死轮回,道绰禅师引用《大智度论》的文字给我们作一个提示,希望我们有个如实的观察。无始以来在六道轮回中,苦乐二报是无量无边的。若不能深刻地观察轮回之苦,人出离轮回这种愿望不能真正地生起,所以就多诸放逸。象这段文字就提示了:

  一切恶法,由放逸而生;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本。

  不放逸实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佛人极为关键的一个殊要的问题。佛在《梵网经》上讲,一切诸佛如来皆因精进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情凡夫之类习于放逸。放逸的种类表现是很多的,实际就是于法的不相续性,意识纷纷扬扬,在不可捉摸的妄想中去浪费自己珍贵的生命与道业,不得真正的成就。

  虽然看似现在学佛的人很多,大家看到学佛的景象很繁荣,三乘教言都在延续,像我走的地方多一些,接触的修行人(比较多),实际现在内心于法的爱乐与守护这样的人十分地稀有,多在外面寻求高低。

  刚才一个居士跟我说虹化什么的,我希望他离开放光寺。为什么呢?你不喜欢放光寺显教的教言,天天说虹化之类的话。不是不允许说,而是现前的东西你学不上,你在这个地方念佛也好,什么也好,最基本的东西你做不到,你要虹化有什么呢?!没有用!这种放逸、不相应的心智在我们佛教中广泛地恶性传播,就是比高低的心学习佛法。一说虹化似乎是很伟大,我感觉到它跟六道轮回是一样的东西,它不过是个缘罢了,其形表现这个缘罢了。但为什么这些东西令人心智很晃动?所谓的晃动就是没有法则的守护,今天遇到一个大法,明天遇到一个大人物,后天遇到一个大名声,你心里永远在这个地方徘徊,然后就去吹牛,学了一大堆吹牛的东西。吹,看谁吹得大,到最后自己的烦恼没有消除,妄想没有消除,没有得到法益、安乐,反而给自己制造很多混乱,给别人制造很多不相应的惑乱。我希望常住给这类人迁单,不要留住,搁这儿天天说一些不相应的话,没有意思,迁单就对了。因为喜欢什么就修什么法,这是比较相应的。

  放逸的种类很多的,所谓放逸就是不于现前因缘作为真实守护。你在哪一个次第,老老实实把你现下的事情做好,那是最真实的,功德是最殊胜的。现下事情要是做不好,而期盼一个伟大的、高尚的(东西),那你一定丢失了你最珍贵的法益,就是你心地的宁静与真实的安乐。还在哪儿鼓吹什么呢?然后对显教教言就生起轻慢与诋毁,对自己的心与现缘生起了伤害,没有意义。我劝这样的菩萨自己走掉最好。一个是自己不安心,再一个于常住做事也不安心。轻蔑学习,一轻蔑你不是烦恼吗,对不对?于法不生喜乐,于自心不生喜乐,这样就会生烦恼。

  以前来放光寺出家师父、初发心的居士这样的也都有,最后会生烦恼。什么样的烦恼?就是不相应。什么不相应?心智中这种平等真性没有诱发出来的时候,是没有学佛的机遇的。在底下鼓吹,吹得心也乱、意也烦,法益不得现前,然后就落疑,心中会生怨恨,起烦恼。我劝这样的菩萨到自己最乐意的道场或者最乐意的法则上去修持,一个是踏实,再一个不会生心里的浮躁。我说这样的人没有根,就是放逸,喜欢把自己飘浮不定的心智在自己现前的生命中运用,象墨鱼的须子一样,在外边乱攀,就不在自己心智的宁静与真实功德上去守护。这样很不好的,对学佛没有意义的。

  以前有一些菩萨在这儿住一年两年,(最后)还是生烦恼,就是那种高尚伟大的心一直都歇不下来,总感觉到常住对不住自己,自己干得太多,有更好的教言、更高大的东西。实际这也是一种最不相应的放逸。

  放逸,丢失了现下的修持、现下的清净的守护,根本上是无益无力。如文字上所说,于诸善法,不放逸为最为上。所谓不放逸就是当下修,就是尊重每一个当下的因缘,在每一个当下不丢念,不丢失自己最珍贵的法益的守护。要不然就会多诸恶业,所谓的恶业就是心智生烦恼、不相应。

  他们居士走般舟,昨天走了一宿,今天早晨十点就要求结束,(没到出关时间,)护法说怎么办呢?我说:“行啊,愿意结束就结束吧。”“那没有二十四小时呢?”“没二十四小时愿意结束就结束,这是自己的心愿嘛。”(行法)下来了,感觉到太苦了太累了。——说法容易行法难啊,这还是难啊。为什么说法容易行法难?心高尚的人都很容易,真正要踏踏实实做到与高尚心智相应,就需要在每一个时节因缘上如实地守护自心了。你要自心守护不住,你的业力怎么能守护得住呢?若是我们学的佛法是离开了现前的心智的认识,我们怎么来运用我们未来的因果、未来的生命、未来的愿望、未来的清净呢?所以当下修是最清晰的照见。要不然我们心就没有根了,就是说失念了。

  我见的最多的是参学十个、二十个大德,拜二十个、三十个师父的这些出家人或者居士,最后一塌糊涂。这样的人出家了还俗的最多,为啥呢?他越比心越烦,越比越烦,越比越高越大,最后就失心了。怎么失心了?佛法大到无穷尽了,找不到边际,心就开始苦了。

  我希望这样的人,你要是这么高大无穷尽的,去吃摇头丸比你在这佛教里吹牛强得多。因为啥呢?你摇头摆脑的,你摇得晕头转向的,你感觉到你最高最大,因为这不是学佛的心,学佛的心是踏踏实实的,是一步一刻在自己的心智中守护着这个我们所说的法性也好,佛性也好,所谓的念佛也好,一个法则也好、持真言也行……都是行的,关键是不要搁在这个地方搞自己的糊涂事情。

  为什么讲这个事情呢?因为听这些菩萨吹这些东西吹得厉害,云天雾地的。我希望,再要去吹,到喇嘛寺院去吹,这个地方不是吹喇嘛的地方,我们是念佛的道场,现在起码大家是在这儿学习念佛的。你感觉到你有够高尚的东西,你要买点高尚的东西我给你送去,没有路费我给你路费,不要紧。但是不要失念于当下,不要轻贱于自心。实际说我们现在的依报就是我们自心。好比我们在这个道场里了,现在的因缘就是我们最珍贵的依正二报的相应。你认为你有比这高尚的,你一定要找高尚的,要不然就落下怨言,怨什么呢?你感到你这么高大的人与心智搁在这儿不高尚了。我再听到这样的人(说这样的话),迁单。我不跟你说其它的,我请求常住迁单。在这儿吹云天雾地的事情,你吹佛法,你感觉到人不知道你是老几了,也不知道你是个什么人物了,有的人还教人这个真言、那个真言的。我说你自己的心你能不能守护呢?关键是一定不要惑乱自己的心。修持很重要,佛法的交流很重要,但不要失心,不要惑乱自己。

  当下修,佛法的确是不离我们现前当下因缘。若离开了,你要找更高贵的因缘,那你一定没有发菩提心,你一定没有智慧心的认知,你一定要审视自己的业缘,是不是个学佛者?要是象世间的攀比高低、说是说非的人,那我们就不要说自己是个学佛人。你说我在寺院里混饭吃的,行的,那倒无所谓的。我在寺院里混几天,混个什么,那我们倒不太在意了。要真是个学佛的人,当下一定不要放逸。

  一切恶法,由放逸而生;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一定要尊重的。你看下面的女居士们走了九十天(般舟)以后,她们的感触是很大的。有一天我下去,她们要我跟他们坐一坐、说一说。我说我可不能给你们开示什么,你们这些菩萨,道德也好,心智也好,比我都高尚得多,因为你们是一天一天走出来的。起码她们把自己未来的身障、业障处理了很多。象我这一身身障,我经常处理不掉。你说三业中,有时候意识是无碍的,但你身体就有碍了,有时候想做点什么就没有力量的,有时候想挣扎挣扎就没有力量。那你这个身障就不如她,人家这个身障就没有了。有些人很年轻,但在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和意识。意识与身体的道德,运用在智慧、慈悲上,就可以广利人天,自他二利。那要是我们真正地守护着法性的真实,我们就可以作世间的眼目、金刚乘的守护者。什么守护?就是守护法性的无动无转,安乐世间,不假造作地净化着世间。你这个色身与你的作为相应不相应?不相应那你开始生疑了。所以,一切恶法,由放逸生。

  我感觉到每一个在这个寺院住的出家师父也好,居士也好,菩萨们,都应该审视尊重自己,尤其是这九十天的(安居)机遇。因为大家各人有各人的业相,现在你看着相对的稳定,以前安过居的人都知道,实际安居结束以后,没人给你讲了,也没人组织给你讲了,大家各人慢慢自己行法。他们拜了很多都拜不下去,干了一段不行了,这九十天安居为什么行呢?实际有佛菩萨特殊的加持。业报的差别你信不信都是有的。我们现在阎浮提,安居的人、地方越来越少,那你安居时,一切菩萨、贤圣、诸佛如来都会分出白毫相在照着这个地方。你信不信不干我的事,但我是信的。为什么?业报差别故,心愿所表有异故。

  我听他们鼓吹这个,我说这些孩子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真想给他们撵出去。因为修法、安居是很难得的机遇,实实在在是这样子的。我们可以到其他寺院去对比对比,我不敢说其他寺院好坏,我只能说他不能有这样条理的功课。有人在恶缘中修法,得大成就;有人在善缘中得大成就;但普通人来说,象我们凡夫来说,在安定的环境中比较好,比较容易深刻地审视自己的心与业,比较容易表达自己学法的愿望。

  今天,有几个昆明居士跟我说:“怎么了生死啊?我们天天照顾孩子,我们要工作,我们要应酬,我们了什么生死啊?”我说:“是啊,大家结个佛缘,但你实在是很可怜很可怜的,那跟没佛缘的人比起来是了不起了,跟自己真正的机遇来说,不愿意在了生死处下手,不愿意在出离三界上下手,不愿意在自己的事情上下手,不愿意在成就菩提上下手,真是很可怜。”但他们可怜不是说要这样子,是没有办法,他认为没有办法。一说,就是家庭啊、社会啊,这么热恼啊,想诵个经都诵不下去。你在这儿诵不下去,大家带你就带过去了;你在下面你诵过去,业力也把你带下去。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审视。你想在工作单位你说我念个佛什么的,你动动嘴巴,人说你咕咕囔囔干什么啊?你都不好意思念了;你拿个念珠,搁在这儿可以记数,你到单位去拿个东西记数?或者不是全家学佛的家庭,都不好搞。

  我感觉到集体修法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增上提携是不可思议的,相互的加持与爱乐是不可思议的。我还是鼓励大家尊重自己的现前因缘,这九十天结束了,今后可能你让别人跟你说,也没有机遇了,真是这样子的。安居时间,诸佛菩萨的加持是特定的,因为佛菩萨有这样的愿望啊。你说佛菩萨的愿望是周遍的,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那莲花生大师还知道每月初十来回顾娑婆世界。(编注:据记载莲华生大士后与藏土缘尽,前往罗刹国度众。在藏王弟子面前,腾空而去,在众前曰:“我无来去,惟信我者,即现前而为说法,每月初十,我自来探视诸弟子”。因此后世弟子每月藏历十号聚集,修“上师相应法”及“会供”。)他给你定这个干什么呢?他激励我们有这个特殊的回顾的机遇,这九十天也是个特殊回顾的机遇。那你能不能这样看?你不能这样看,那是你的因缘了。

  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本。

  我们知道恶法是放逸,放逸自己的心,快自己的口,快自己的意。我们真正作一个行持者,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说闲话,做闲事、无聊的事情。所谓无聊,就是失心、吹牛、搞名堂。搞名堂是很苦的,就是所谓的失心、放逸。无量劫以来,我们都是放逸的有情,不放逸我们早成佛了。就是放逸,没有遇到好的法则。

  我们看下面的这一段文字:

  第二问曰,虽云无始劫来,六道轮回无际。而未知一劫之中,受几身数,而言流转?

  答曰:如《涅槃经》(北本卷二二、南本卷二○意)说:「取三千大千世界草木,截为四寸筹,以数一劫之中所受身父母头数,犹自不澌。」或云:「一劫之中所饮母乳,多于四大海水。」或云:「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毗富罗山。」如是远劫已来,徒受生死,至于今日,犹作凡夫之身。何曾思量,伤叹不已。

  善哉!

  前面讲大劫、中劫、小劫,讲六道轮回,再来看放逸、精进二法,这段来提示我们受身问题,受身是我们应该思维观察的,不观察,对无际的轮回我们没有正面的感知。

  第二问曰,虽云无始劫来,六道轮回无际。而未知一劫之中

  它是指大劫、小劫,还是中劫呢?这里没有说,是个平白说吧。

  受几身数,而言流转?

  你一定要去观察,不观察人就会失心,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一天一天就浪费掉了。因为我们一天之中真正能专注一个法则,专注一个自心清净,爱乐守护的机遇并不多。我们在这课堂上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诵经,或者礼拜,你是不是专注呢?难说。因为什么呢?你下面三心二意,你到这个地方你不见得能专注的,因为我们已经养成了放逸失念的习惯了,就是高低取舍矛盾的心理已经在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过去、现在、未来了,所以没有正思维、正观察,没有这个机会。这个地方来引起我们的正思维,我们真正思维就不会浪费自己的生命,你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生命,每一个时刻你不会愿意浪费它的,你会尊重它,运用它来了生死,来观察生死之苦。

  答曰:如《涅槃经》(北本卷二二、南本卷二○意)说:「取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名词很简单,就是一佛国,一佛所摄,过去说一报身佛所摄之国土。一个佛的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我们都知道,欲界、色界、无色界、人类世界、畜生世界、天人世界,他们都有自己生活的空间,他认识感知这个世界的方法都不一样的。那佛陀的报德、感知,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中是清晰明了的,每一个生命意识状态,他都是了解的,不管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不管是凡圣善恶,他能了如指掌的。

  三千大千世界草木,截为四寸筹,

  我们行过筹的,就是一个小棍棍,象我们安居之前都要行筹。过去就是计算人数的一个方法,就是筹码。僧法中、比丘法中,筹的作用比较多,有时候要表决,有二批比丘的意见不一样,行黑白筹。筹,现在在我们汉地肯定是不用了,因为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根本用不着筹了。过去用筹,好比大的僧团几千人,没法数,就一人拿一个筹,往那儿一放,一数就知道有多少人了,要不然点人都不好点,点筹,筹是不动的,人是晃动的,点筹就比较方便。过去的僧团是这样子的。

  截为四寸筹,

  一般我们行筹都是四寸筹。

  以数一劫之中所受身父母头数,犹自不澌。」

  就是你轮回的次数。我们很少想过我们的轮回,我们一般并没把这个人生看得珍贵。我基本上每一天都有小孩子打电话过来说要自杀,我最大的感觉是什么呢?他们不知道生命的珍贵,但是都有这个过程,被逼——被苦、被迷茫所逼迫,被家庭所逼迫,被社会所逼迫,被成绩所逼迫,种种的逼迫,很多自杀的,实际有的也不是自杀,他就是迷茫了。那要真正知道自己的生命,根本不会这样说的,我们的生命难得难遇啊。

  虽然难得难遇,在一劫中轮回有多少?这怎么来算呢?三千大千世界的草木,我们就是把鸡足山的草木截成四寸筹有多少呢?这些数目有多少呢?能不能算呢?我们把一个云南省、把一个中国、把一个地球上的草木截(成四寸筹)有多少?一个小世界,一个地球算什么呢?我们知道不知道呢?

  现在用天文望远镜(认识的世界)跟用通力所认识的世界(不一样)。好比说忉利天知道什么叫一个小世界,我们不知道什么叫一个小世界,我们只看经典上写,一个须弥山,有日月围绕,上面有忉利天,周边有四大天王,乃至有香水海,有铁围山,这么个地方就是一个小世界。实际我们没法安立这个小世界。有人就推说喜玛拉雅山就是须弥山,说法很多很多的。实际不是一回事情,我们没法了解,你证到须陀洹了,能了解一个小世界。现在我们所有对一个小世界的了解都是听别人说的,不相应,一点都不相应。那别人可能有比较近似的推测,说一个小世界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我们一个银河系象一个小世界。这种说法有点太草率,银河系有多少日月呢?我们都知道银河系是由多少恒星组成的,有多少卫星组成的,有多少行星组成的,怎么能说是小世界?那我们这个地球上有一个日月围绕,这个日月是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月呢?这真是个大问题,我希望大家真是去诱发自己的通力,证个圣果,你真知道了,要不然所有的说法都是比拟的,就是比喻说,实在是没有办法。

  佛在经典上讲这个世界,一个小世界,一个中世界,一个大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给我们比拟,都只能比拟,因为什么呢?因为你通力不够。有人说我用天文望远镜——不相应,不一回事,根本不一回事!它是不相应的法则。就象我们跟饿鬼说:水啊,是可以喝的。饿鬼一看是脓血,饿鬼拿个显微镜说:“我化验化验看它是脓还是水呢?”它一化验还是脓。但人再打比喻,再告诉它说水象什么什么。它怎么看都是脓血。我们要是给鱼讲水,鱼对我们人讲说这(水)是房子,你说怎么能是房子呢?人拱进去就淹死掉了,对不对?不能强行雷同的说,是没法说的。对这一个世界的观察,的的确确是千差万别,没法相应的,除非有通力。好比说,你要真正有通力了,你能到忉利天去,你能到兜率内院去,你再来看这个世界,肯定不会这样说话了,没有用了。这段是说一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或云:「一劫之中所饮母乳,多于四大海水。」

  我们不要说大海水、香水海,就是一个太平洋的水有多少呢?我们一劫中饮的母乳要比四大海水都要多。菩萨啊,你用你的思维怎么去思维呢?你说我们无量劫以来的轮回有多少呢?我们遇到佛法的机遇又有几生呢?又有几世呢?你现在的意识中你能记忆到你有几世遇到佛法?有过佛法的交流、佛法的实践呢?这个地方真希望大家要审视。

  或云:「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毗富罗山。」

  毗富罗山我不知道是什么山。但过去有讲八大山,四大香水海。这个山就象须弥山一样,我感觉到人真是不好去比拟,用通常的意识很难去面对了解它。须弥山我们看那画上是那样画的:山腰是细的,上面是大的,下面是大的,就那样一个山,忉利天在须弥山顶。我们怎么思维呢?我们怎么想象呢?我感觉不来。(编注:毗富罗山,为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五山之一。杂阿含经卷四十九谓,王舍城之诸山以毗布罗山为第一。又名毗婆罗山、毗布罗山,广普山。系王舍城周围五山之一,位于王舍城东部,此山即为七叶窟之所在。关于毗富罗山的演变,请见《杂阿含经·九五六》和《南传相应部·毗富罗山》佛经中常以形容广大无际。)

  释迦佛在一个经典上这样举例子比较好懂一些,释迦佛说他过去生在因地中做纯白狗,就是不带一根杂毛的狗,有杂毛的狗先不说,一劫中做纯白狗的狗骨,堆如须弥山,堆得象须弥山一样高。一劫中,作其它身份的轮回中就不用说了。到底一劫有多长呢?谁知道呀,我也没法算,前面《大智度论》给我们计算过的。这样我们去比拟。

  如是远劫已来,徒受生死,

  这一句话是我们最应该观察的。我们到底做了多少狗、多少人,无量无边的生命,饮了多少母乳,投了多少次父母的胎,积了多少尸骨,但你都是徒受生死啊!要不然你现在早明白了,早把你生死问题处理掉了,早作一个大菩萨在无量无边的世界去游化自在了,不受这些生死的磨难了。

  至于今日,犹作凡夫之身。何曾思量,伤叹不已。

  我们是不是应该精进,是不是应该在一生中珍惜自己学佛的机会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在座的善知识应思维、应观察的事情。

  明天继续学习,谢谢大家。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对于佛法要有信心,没有怀疑的,一门深入的人,确实有效果。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的身体健康、相貌丰满、气色好了,往往学佛三、五个月,他就变了,这是真正得到法的利益。这是不是佛菩萨加持?不是的,是他心理产生变化。以前心里妄想分别执着烦恼多,人身体不健康,气色不好,对佛法有了坚定的信心,一门深入,他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心清净了,心清净身就清净,身体健康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