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十八集
2014/9/4   热度:202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十八集 录音记录:明忻 我们今天还来依从道绰禅师的《安乐集》来提示净土教言,以令我们对阿弥陀佛教化因缘有一个完整的感知。 昨天提示到“爱见大悲”这个问题,我们接着看下面的文字: 第三、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问答解释。 问曰:或有人言,所观净境,约就内心;净土融通,心净即是;心外无法,何须西入? 答曰:但法性净土,理处虚融,体无偏局;此乃无生之生,上士堪入。是故《无字宝箧经》(意)云:「善男子!复有一法,是佛所觉。所谓诸法不去不来,无因无缘,无生无灭,无思无不思,无增无减。佛告罗睺罗言:『汝今受持我此所说正法义不?』尔时十方有九亿菩萨,即白佛言:『我等皆能持此法门,当为众生流通不绝。』世尊答言:『是善男子等,则为两肩荷担菩提。彼人即得不断辩才,得善清净诸佛世界。命终之时,即得现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住其人前,得往生也。』」自有中下之辈,未能破相,要依信佛因缘,求生净土。虽至彼国,还居相土。又云:若摄缘从本,即是心外无法;若分二谛明义,净土无妨是心外法也。 二、问答解释。 问曰:向言无生之生,唯上士能入,中下不堪者;为当直将人约法作如此判,为当亦有圣教来证? 答曰:依《智度论》(卷二九、六七意)云:「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土。何意然者?譬如婴儿,若不近父母恩养,或堕坑、落井、火蛇等难,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能绍继家业。菩萨亦尔,若能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菩萨家业,十方济运。为斯益故,多愿生也。」又彼《论》(卷六一、六六意)云:「譬如鸟子,翅翮(hé)未成,不可逼令高翔,先须依林传树,羽成有力,方可舍林游空。新发意菩萨亦尔,先须乘愿求生佛前,法身成长,随感赴益。又阿难白佛言:『此无相波罗密,在何处说?』佛言:『如此法门,在阿毗跋致地中说。何以故?有新发意菩萨,闻此无相波罗密门,所有清净善根,悉当灭没也。』」又来但至彼国,即一切事毕,何用诤此深浅理也。 这一段文字“破系心外无法”。 第三、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 心外无法这个说法在我们中国——尤其波罗密乘教,大家广泛地读诵《金刚经》,乃至禅宗教言广泛的传播,是老生常谈,是比较普遍的说法。他从这两个方面: 一、破计情,二、问答解释。 所谓心外、心内之说是情计之说,先要破除这个,然后来问答解释,设了几个问题,为了心外求法的问题作了一些设置。我们先看第一个破情计: 问曰:或有人言,所观净境,约就内心;净土融通,心净即是;心外无法,何须西入? 象这一类问题基本上我们都会观察,也都可能生起来。心净国土净、自性土、自性弥陀——这是我们大家都会谈及或者都有思维的。这个地方,抉择问题可能是个比较大的事情。我们有时候不可以圣心判,有时候不可以佛教判,有时候不可以自心判,有时候不可以他事判。那用什么来判别呢?我感觉到自心判是最重要的。自己现前所能接纳的法则反而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不然就要有师教,依师教、依佛教,若是能依师教、依佛教人就能走出自己的现量,就比较容易修行成就。要不然依别人说、依经说,终与自己不相干,终与法则不相干,终与现前烦恼不相干。那样是数他人家珍也好,看他人烦恼也好,都会带来一些不相应的、不如实的因缘,多堕于唇舌。 答曰:但法性净土,理处虚融,体无偏局; 这文字就很简单地、直接地告诉我们,这从法性上讲是决定如是的,这是抉择性的说法。现代人说法,处理不好就会把修修法——就是因果法中,或者俗谛法中、常规法则中的一些修法放到无修修法则中。要是无修修法则中就是非造作法则,因为造作非是圆觉性所畅显,这些修法有自己完整的体系,要是一混淆,就很容易使人迷失自心。 看下面的解释: 此乃无生之生,上士堪入。 先不急于评判谁是上士、谁是中士,我们看一看我们接受不接受阿弥陀佛的愿力、愿望、名号功德,先看一看我们接受不接受诸佛果地觉的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以如来的觉性来作随顺世间、观察世间、运用一切世间法则。若是能,你不称为上士也是上士之德,你能用上士之功,就于无修修中生起决定,一切作为顺性安立。那么这样上品上生是决定的。入佛报土,自然而生,这是必然的。 实际以善导大师在这地方的抉择还真是不一样的,善导大师的抉择是一切众生往生,决定生彼报土!何以故?一切众生往生皆依阿弥陀佛的愿力为增上缘,为根本的归依,一切众生的往生因缘皆依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得不退转,一切众生往生皆依阿弥陀佛果德的回施而得安住。所以说一切众生往生皆生彼报土。 《无量寿经》讲邪慢国、边地疑城之说。相土设立是什么说法呢?实际现在判三辈、九品、化土之类的,乃至有四土说,这都是于众生设立的分别方便,因为有情喜于分别。要是喜于平等心智者,若远离平等慢,非是心的造作,则此人不可思议。世间有情多不喜平等,我们可以善自观察,喜欢有差别,在低处当然向往高处,在高处多生骄慢。我们可以审视世间之相,它非有其实,但凡夫有情在这里多有取用。 善导大师说:一切众生往生皆以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咸生报土说,就是针对凡夫而讲,那非是对圣者讲的。这个地方象道绰禅师的这种思想,真正在善导大师那里才彻底成熟了一切众生往生的根本功德利益,利来自于诸佛的果地觉,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果地回施,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大愿摄化,来自于阿弥陀佛报德的给予。这来自的因缘十分清晰。他就是把很多菩萨的对圣者、智者乃至入地菩萨往生极乐世间的因缘先放在一边,他说圣者往生自有圣者的善巧,象《观经》中三辈九品所设就是对凡夫说的。 他不把他往邪慢国放,何以故?把一切众生往生决定皆以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作增上缘,决非自己修持力而成就的。一切众生修持力、凡夫修持力,皆是杂毒之善,不能往生彼国。他这样说法是个什么样的因缘呢?就是希望我们南无阿弥陀佛,而不是南无自己的修持。因为任何人的修持在现缘中虽有表现,命根散坏之时,一切皆会散坏。在平时我们任何作业中,让我们摒弃自己的善恶无记的作业,回归到阿弥陀佛的报德之中,信顺阿弥陀佛的愿望,融化自己现世的一切身、口、意业,把我们无始以来的善恶业中一切因缘投入到阿弥陀佛的大光明藏中,彻底融化,无疑无虑。 乘佛愿力,无疑无虑,任运往生,生佛报土——这是善导大师的愿望,或者说是他评判净土法门的修持、设立这个法门的根本纲要。这个地方是很不共的。 在道绰禅师这个地方还是在剥离状态。象一棵芭蕉树一样,大家要问:芭蕉树有没有芯呢?有没有实质呢?象一个法则有没有实质呢?南方人就会知道,芭蕉树剥呀,剥呀,开始皮就很大,我执很大,我见也很大呀,剥呀,剥呀,一个大叶子剥下去了,又一个大叶子剥下去了……剥、剥、剥到最后,一无所得呀!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你就剥净了,才知道一切法的安立实无自性,无一物可得。但开始外面的叶子很大、很坚固,像树干一样结实,你认为有实质,但你要真正剥、剥、剥到本质上,实无一物可得! 阿弥陀佛愿力的回施亦复如是,令众生的业力在阿弥陀佛大光明的愿力中剥、剥、剥……剥到最后就是一个无所得,真正地彻底地南无尽十方,彻底地归命无碍光如来! 那么谁是上士呢?我感到,承佛愿力一切众生皆堪入报土,这是善导大师净土教言的抉择处。那么在道绰禅师这个因缘中还有方便的设置,安慰说。安慰什么呢?你不敢取报土,他给你说还有相土说。所谓相土者,就是化土说。 众生心智畏惧,于无上道多不欲归入。感到说:“哎呀,我做一个能断除烦恼、了脱生死,能做一个声闻就不错了!”或者说:“我能于佛法接触接触就不错了!”很多人很谦虚,说:“哎呀,我不行,我这个人业障很大呀!”但这不是佛教,这更不是净土法门的教言,这更不是诸佛出世的本怀! “此乃无生之生,上士堪入。”看看他下面举上士堪入的文字: 是故《无字宝箧经》(意)云:「善男子!复有一法,是佛所觉。 “佛所觉”,就是佛心,佛的果地觉就在这地方能表现出来一分。你说:“我在这无来无去、无生无灭中我不能安立,我畏惧。”阿弥陀佛给你作保证,说:“你莫畏惧,我国土即如是!”那你说:“我要往生这样的国土。”那阿弥陀佛国土种种庄严、种种自在、种种威德、种种不可思议的利益彻底彰显。 净土一法是佛所觉,佛的果地觉。我们要知道净土一法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教言,不要错失这种根本的纲领,也就是眼目性的说法。这眼目要是丢掉了,我们看不到这个法义究竟怎么示现出来。 所谓诸法不去不来, 你说“法不去不来”这是“佛所觉”,那我们现在天天就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求生极乐”、“求生极乐”,这是什么说法呢?这个求生哪一天让你彻底地放心了,你一定有往生的时候,那不来不去真实往生的功德即于现前。那么道业、菩提心智就在现前,你的菩提心自然就引发出来,始觉由此而生。说实在无生处,是为本觉畅明。本觉亦无所得失,是为究竟觉的真正的运用,此是诸佛亲证。亲证什么呢?如此经典所说,“诸法不来不去”,实是如是。我们这一步踏得过去吗?(若)踏不过去,阿弥陀佛垂手接引;(若)踏得过去,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我们善自观察,若不观察,是为空义,这个道理跟你没缘啊。 无因无缘, 你说:“我们念阿弥陀佛,念佛、缘佛、成佛,你怎么无因无缘呢?”阿弥陀佛实是无因无缘真实表达者!因为阿弥陀佛畅显一切众生本性真实功德,只是说我们有所畏惧,畏惧什么呢?怕落于空,怕为烦恼业习遮蔽。这个“怕”字,佛来接度,佛来给予,佛来证实。你说:“我不要在那儿,我还是往生极乐世界,那个地方庄严啊,七宝池、八功德水,人是无极之身、太虚之体,游化自在,皆具天眼、天耳……”那行,亦如是。 无生无灭,无思无不思, 你现在听到满大街这么说:“你要以清净心念佛啊。”马上对方又问了:“清净心念佛太好了,什么叫清净心啊?”“什么也不想”——又出来一个木头,把木头的概念打到脑袋瓜子里去了。 “无思无不思”。所谓的“什么也不想”是很吓人的一个教言,说得很高尚,但是我感觉到这一类人他一个也做不到,不相信我们可以找出来这样一个善知识,我们看看他想不想。我遇到这样的人、这样教导的人,我还没有碰到一个他真不想的。他自己什么都想,他叫别人不想,那这样的教导怎么能传达下去呢?这样的修法怎么能成就呢?是很广泛的一个说法,令人迷失自心。 “我什么也不想……”,很多人就对我讲啊:“师父,我想变成念佛机”,可惜变不成,念佛机满大街都有的,很便宜,免费赠送,就怕你做不到啊。那不是佛法,不光不得自在力,反而往那种愚痴、无记、强制上去逼自己,跟佛法没有关系,丝毫的关系都没有。 天亲菩萨三种清净心是净土之必传。学习净土,传达净土教言,要是不传达这三种清净心——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是迷失自心的一个因缘了,所以多背弃菩提心,以虚妄我执心去修持。以虚妄的“不想”的心去修持,不得现世利益,多生迷闷。那你念佛念不下去了,什么也不想,结果满脑子想法,因为天天想:“我什么也不想,阿弥陀佛什么也不想。”阿弥陀佛是什么也不想,就是要度十方众生罢了。这个地方是个大问题。 无增无减。 这是佛所觉悟。实际念佛一定要以此因缘来念佛。你说:“这样的,我念不了,什么无增无减念阿弥陀佛,我念阿弥陀佛要得个三昧呢,我要得个一心不乱呢,我要得个功夫成片呢,我要得个福德因缘呢!若说无得无失、无增无减,我可不念,我念佛可要缘佛成佛呢!”——念佛成佛正是无因无缘!何以故?但坦露法性故,坦露本质故!你不要畏惧,菩萨!你要畏惧了,你就不能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来念佛了。 这个地方我们能不能翻转过来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念佛呢?不增不减的心正是缘佛心!不增不减的心就是攀缘于佛,必成菩提!就是如香熏染,香光庄严。你说:“我攀佛心,阿弥陀佛你要来救我啊!阿弥陀佛你要来救我啊!”——你根本不信阿弥陀佛!我告诉你。你说:“阿弥陀佛啊,你可要知道我在念你,你要加被我,令我一心不乱!”——你就不知道,你念的时候就在不乱!就在一心!就在阿弥陀佛无碍光中清净安住!就在自性大光明藏中无二无别!正是佛陀的慈悲与智慧的养育!是不是这样呢?大家去思维,大家去观察,大家去实践。 时间又到了,谢谢大家,明天我们继续学习。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迷是病、不觉是病、烦恼是病、邪见是病、染污是病,太多太多了。佛法把这个病归纳为三大类: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这个病不轻!无始劫以来,我们的法身慧命就害了大病,到现在这个病是愈来愈严重,所以一定要自己觉悟,我们确确实实是有病。我们想想我们现前,一切时中常生烦恼,这就是有漏。有漏是凡夫,无漏是圣人;有漏是迷惑颠倒,无漏才是觉悟不迷。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起不起烦恼?起烦恼就是凡夫,就是病态,就是不健康,自己一定要觉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