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净四料简》说起
2014/9/3   热度:203
从《禅净四料简》说起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愚痴”,是真妄没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不分。我们六道凡夫,不但是非邪正没有能力分辨,甚至于善恶利害都没有能力辨别,愚痴到了极处。愚痴感得的是风灾。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我国隋、唐时代佛教各宗派相继形成,禅、教、律、密、净都很流行。唐.武宗会昌法难,佛教各宗派受到打击,各宗经论疏钞散失殆尽,元气大伤,惟禅、净两宗继续流传,绵延不衰。入宋以后,禅宗弊病渐多,一些禅师胸无点墨,邪正不分。永明延寿大师发愤撰写《宗镜录》一百卷,意在扶衰救弊。他还著《万善同归集》,内载:“行道念佛,与念功德如何?”答:“譬如逆水张帆,犹云得往,更若张帆顺水,速疾可知”。坐念一口,尚乃八十亿劫罪消;行念功德,岂知其量?故偈云: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声,事业常如此,西方佛自成。若礼拜,则屈伏无明,深投觉地,命终往生,速证涅槃。又撰《禅净四料简》,阐明禅、净双修的功效。全文如下:
有禅无禅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印光大师就此《四料简》开示说:“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倘参禅未悟,或悟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念,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弘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有谓无禅无净,即埋头造业,不修善法者,大错特错。夫法门无量,唯禅与净,最为当机。其人既未彻悟,又不求生,悠泛修余法门,既不能定慧均等,断惑证真,又无从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毕生修持功德,感来生人天福报,倚福作恶,即堕地狱,欲复人身,难之难矣。没人依怙,犹局于偈语而浅近言之也。大师(按指延寿)恐世不知,故特料简,以示将来”。印祖是说:有禅有净土,当然比无禅无净土好。但怎么样是有禅者净土,也有具体准则,有禅应该“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有净土则须“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印祖指出:“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比较起来,还是老实念佛,较为简单,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看来提倡“禅净双修”,还是宋、元、明时期的事。现代人的根机每况愈下,应该专心一致,老实念佛;否则,心挂二头,不能得一。例如:澳门到上海,既可乘飞机,也可乘轮船。你买了飞机票又买轮船票,就不可能分身同乘,还得当机立断,作出抉择,考虑乘飞机迅速快捷,效果较佳。还是老实念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