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学考


2014/9/3    热度:234   

中国禅学考
  蒙文通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 4 册
  (原刊《内学年刊》第一辑,1924)
  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
  1980年10月初版
  页95~114
  --------------------------------------------------------------------------------
  95页
  (一)禅学传承考
  我国禅宗祖于达磨。说者谓是教外别传,自迦叶以来代
  有授受,至达磨得二十八世,所谓二十八祖也。然此说殊不
  足信。禅门师资承袭图云,唐贞元十二年,始敕皇太子集诸
  禅师楷定禅门宗旨,搜求传法傍正。下逮宋仁宗时,又特颁
  祖师传法授衣之图,以正其宗祖。契嵩正宗定祖图曰:“年
  世积远,谱牒差谬,而学者寡识,不能推详其本,真遂不谅
  ,纷然异论,古今颇尔。”王侍读札子亦称禅门传法祖宗未
  甚分明,教门浅学各执传记,古今多有诤竞。又天宝中李常
  云:“会中耆德尝见祖图,或引五十余祖。”此与二十八祖
  之说已殊。正宗记五,契嵩少闻耆宿云,尝见古祖图引达磨
  至梁当普通元年;亦与普通八年之说有异。是知禅宗祖图非
  一,而二十八祖之说亦已久有诤论也。
  96页
  详宗门史录于今为最古者,莫如传灯。厥后有广灯,有
  续灯、联灯、普灯。至大川萃为一书成五灯会元,而灯史以
  定,言禅德者据焉。然传灯之作,去达磨将五百载,其记录
  往事,何所依据?故书零落,今无可考。释门正统四云:“
  自慧炬撰宝林传,称有二十八祖及此土六祖,厥后传灯录复
  踵其讹。”是二十八祖肇自宝林传而传灯踵之也。佛祖历代
  通载十云:“禹门太守杨炫之名(本作铭?今依正宗记改?)
  系记 ( 正宗记云名系记集?) 云:梁武大同六年,高僧昙
  (旧作云?今依正宗记改) 启,往西域求法,至龟兹国,遇
  天竺三藏那连耶舍。昙启曰,佛法未兴,且同止此。遂将梵
  本译为华言。那连亲将至西魏,入高齐。以齐方受禅,未暇
  翻译别经,乃将龟兹与昙启所译祖偈因缘传居士万天懿。梁
  简文帝闻魏有本,遣使刘玄运往彼传写,归建安,流布江表
  。唐贞元中,金陵沙门惠炬 (宝林传作者?或称慧炬?通志
  云智炬?人天眼目云法炬?)。 将此祖偈往曹溪,同西天胜
  持三藏重共参校, 并唐初以来传法宗师机缘,集成宝林传
  (通志云十卷?)。 光化中,华岳玄伟禅师集贞元以来出世
  宗师机缘,将此祖偈作其基绪,编为圣胄集。开平中,南岳
  三生藏惟劲头陀又录光化以来出世宗师机缘,亦以祖偈为由
  ,集成续宝林传。 (依通载二十五校改?)。 宋景德间,东
  吴僧道源集传灯录”云云。则传灯以前有宝林传,有圣胄集
  ,有续宝林传,皆言二十八祖事,而惠炬之作宝林传则依于
  那连耶舍法偈也。然征之载籍,其说仍有难置信者。侯景以
  太清三年 (己巳) 破台城而立简文, (庚午) 改大宝元年。
  五月,高齐始受禅。大宝二年(辛未),景又弑
  97页
  简文自立,称汉。自齐禅代至景之弑立才数月耳,丁此丧乱
  方亟,而暇求法北地耶?(嵩明教亦疑之)更考之续高僧传,
  那连耶舍以天保七年届于邺京,简文之弑当天保二年,时那
  连耶舍尚未东来,刘玄运安所求之耶?则所谓杨炫之名系记
  中云云,乃妄说也,况论其他?正宗记谓万天懿即从耶舍译
  其谶语,其后梁简文帝遣刘玄运取其书归国,诏沙门宝唱编
  入续法记,自七佛至乎二十八祖菩提达磨,盖此那连耶舍之
  所译也。广灯亦记耶舍所演谶文,简文编于续法传。然简文
  来那连耶舍书明为妄说,况宝唱所著者乃续法轮论而又奉敕
  成于梁武时乎?续僧传云:“又敕唱,自教东流,道门俗士
  ,有叙佛理著作,弘义并通,鸠聚曰续法轮论。”则唱之为
  书,专搜东土佛理弘义,体制既殊,何取乎西天传付之事?
  其为苟且牵合,显然无疑。正宗记又云:“说者曰,支疆梁
  楼先作续法传,元有二十五祖。又吉弗烟与昙曜同时,别修
  为五明集,谓有二十七世。”此所谓说者,盖即指灵彻法炬
  也。人天眼目五记颖和尚之言曰,二十四祖师子尊者度婆舍
  斯多兼出达磨达,其缘具在唐会稽沙门灵彻序金陵沙门法炬
  所编宝林传,并据前魏天竺三藏支疆梁楼续法记,具明师子
  尊者遇难以前传衣付法之事,云云。此灵彻法炬谓据支疆梁
  楼续法记之说也。然考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前魏唯有
  支疆梁接,别无支疆梁楼者,支疆梁接所译唯法华三昧经一
  部六卷,无续法记其书者。是灵彻法炬之说本无所据也。然
  正宗记又云:“夫自七佛至乎二十五祖婆舍斯多者,支疆梁
  楼之所译也。”又言支疆梁楼,曹焕之世至洛,馆于白马寺
  云。此与三
  98页
  宝记内典录言于交州译经者又异,则亦不稽之说也。又考传
  灯三,记智本禅师之言曰,魏文成帝令国子博士黄元真与北
  天竺三藏佛陀扇多吉弗烟等重叙梵文,甄别宗旨,次第师承
  ,得无纰缪云云。此吉佛烟为五明集谓有二十七世之说也。
  正宗记谓吉弗烟即吉迦夜。吉迦夜者即共昙曜译付法藏因缘
  传者。付法藏传于师子比丘之死,言相付法人于是便绝。乃
  其为五明集又著二十七世之说,不亦自为矛盾乎?况五明集
  与吉弗烟云者,并众家目录记传所不载,则亦作家之臆说也
  。以是,宝林之传二十八祖,荒诞难信,即正宗记所云亦无
  足征,在昔子昉已辨之审矣。
  宝林传,至元总录云九卷,唐书艺文志云十卷,与通
  志同。圣胄集,唐书艺文志称真门圣胄集五卷。续宝
  林传、传灯十九、宋高僧传十七并云录贞元已后禅门
  相继源流,而通载云录光化以来出世宗师机缘,似谓
  成书顺续圣胄集,恐非,当以传灯、僧传为可信。传
  灯、五灯并云续宝林传四卷。
  宝林传记载不实,自昔有人辨之。子昉辨祖书云:“宣
  律师绩高僧传载达磨理行二种,固其真法,其后智矩于曹溪
  门下撰出宝林传,诡说百端,以惑无识。谓只履西归,立雪
  断臂,传法谶候语,至于达磨等事迹,皆与僧传不同。由是
  夸炫宝林之凭虚,灭没僧传之纪实,巴人一唱,而和者滔滔
  皆是,如何通会未详省也。” (文取释门正统八、佛祖统记
  十四及二十九,三处参校,以文要故全录?) 是宝林为后附
  托之辞,昉师辨之详矣。道宣二祖传云:“可遇贼斫臂,以
  法御心初无痛
  99页
  苦。”蜀僧神清亦引其说。则与立雪断臂之说不同。至诸祖
  传法偈以及谶候语,胥不具于付法传。僧自聪复尝以为疑,
  则更足抵宝林之隙。其说达磨四十年不受国位以待般若多罗
  而出家,则合之在西随师四十余年,住南天竺行化六十七年
  ,东来在途二年,在魏九年,殆百六十余岁,又与续僧传纪
  达磨之年寿不符。其以达磨至梁在普通八年丁未,传灯注云
  普通八年三月已改天通元年,则达磨九月至,不应尚称普通
  八年。又谓即其年过魏,当明帝太和十四年。又达磨灭度亦
  在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正宗记云:“太和非明帝年号,
  明帝在位只十二岁,无十九年。”又以丁未推之,即是明帝
  末年神兽之岁。其岁明帝已崩。兴隆编年通论七云:“普通
  八年即大通元年,孝明以是岁四月癸丑殂,师以十月至梁。
  盖师未至魏时孝明已去世矣。”传灯注云:“太和十年乃后
  魏文帝时。是年即南齐武帝永明四年丙寅岁也。太和十九年
  即南齐明帝建武二帝乙亥岁也。”又曰:“凡此年代之差皆
  由宝林错误。”普灯录云:“集传灯时以宝林为据,故差之
  特甚。”则宝林诚妄谬之书也。传灯言:“师以九月二十一
  日至南海,广州刺史萧昂表闻武帝,帝遣使迎请,十月一日
  至金陵。”注云:“南史萧昂本传不言昂为广州刺史,但王
  茂传有广州长史萧昂。”正宗记云:“昂传不为广州刺史,
  唯昂侄萧励当时尝刺此州。”是昂表闻武帝之说为可疑也。
  兴隆编年通论七云:“师以九月二十一至广州,十月一日至
  金陵。然自广州至金陵亡虑三千余里,将命者往而复,师方
  启行,岂以十日之间能历三千里乎?”联灯会要乃改为七月
  二十一至广州,五灯
  100页
  会元乃改为普通七年至广州,皆欲弥补其失,亦可笑也!至
  谓达磨六度被毒乃菩提流支之所致,正宗记云,此盖为宝林
  传者未之思也。编年通论亦曰:“光统律师法门龙象,讵能
  尔乎?是皆立言者误也。”传灯又谓师寂于太和十九年丙辰
  ,后三岁宋云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手携只履翩翩独逝。
  谓云曰,汝主已厌世。云闻之茫然。暨复命,明帝已登遐也
  ,而孝庄即位。帝令启圹,惟空棺,一只革履存焉。编年通
  论曰:“盖师未至魏时孝明已去世,立孝庄帝,越三年而孝
  庄殂。宋云之还,孝庄去世已五六年,乌有令启圹之说乎?
  ”传灯注云:“宋云使西域回时已在魏明帝正光中,宋云已
  回而达磨尚未至耳。”宝林只履西归之说,可以为信耶?至
  书天竺诸祖入灭之时,合以华夏周秦之岁甲而谬误益繁,具
  在传灯注间。而说者托之昙摩迦罗黄初间以告光璨者,又记
  象白山仙人说师子比丘死之因果。达磨既寂,梁武为之诔文
  。高僧传云:“佛驮跋陀罗受业于大禅师佛大先。”宝林乃
  曰佛大先乃跋陀之弟子,其言莫非凭虚妄说,所以辄与故书
  雅记相迕触。契嵩谓:“若宝林传者,虽其文字鄙俗,序致
  烦乱,不类学者著书,然其事有本末,世数名氏亦有所以,
  虽欲窃取之,及原其所由,或指世书则所无有,或指释部又
  非藏经目录所存,余尝疑其无证不敢辄论。”又曰:“若宝
  林传,其所载诸祖之传授相承名氏异同与其所出之国土者,
  大体与他书同,但其枝细他缘张皇过当,或烦重事理相反,
  或错误差舛殆不可按,亦禅者朴略,学识不臻,乃辄文之迕
  疏倒错,略乎先圣真迹,不尽信于世,其虽欲张之,而反更
  弛之。”则宝
  101页
  林为秽妄之书,显然可知也。传灯统集宝林、圣胄为书,景
  德中诏杨亿等同加刊削。亿序之曰:“其有标录事缘缕详轨
  迹,或辞条之纷纠,或言筌之猥俗,并从刊削;至有儒臣居
  士之问答,爵位姓氏之著明,校岁历以愆殊,约史籍而差谬
  ,咸用删去,以资传信。”又云:“逮于序论之作,实非古
  德之文,亦用简别。”传灯之旧稿如是,则宝林之芜秽又可
  知矣。
  释门正统七子昉传云:“嵩明教作定祖图正宗记,以付
  法藏传,荧惑天下为可焚,专据达摩多罗禅经,党附智炬宝
  林传。师援经质论,作祖说以救付法藏。又三年,嵩度禅经
  有窒碍,辄云传写有误,改削迁就,影带私说,依傍僧祐出
  三藏记律宗名字而作解诬。师亦出止讹以折之。以图会禅经
  出三藏记文示之,则嵩穷矣。”盖定祖图序曰:“其始乱吾
  宗祖,荧惑天下学者,莫若乎付法藏传。”正宗记一云:“
  隋唐来达磨之宗大盛,而义学者疑之,颇执付法藏传以相发
  难,谓传所列但二十四世,至师子祖而已矣;以达磨所承者
  非正出于师子尊者,其所谓二十八祖者盖后人之曲说云云。
  ”嵩所指义学者,盖即神清。 (下文嵩破神清云?而必执付
  法藏传以辨二十八祖者谓后世之曲说?与此云义学者言同?
  故知即神清。) 宝林取付法藏为禅宗祖师。而神清即据付法
  藏传,记师子比丘之死云,相付法人于此便绝之文以起难,
  此禅者最难自剖之点,势必谓付法传为谬书,可焚也。于是
  有达磨达告支疆梁楼云,师子存时预以法付我同学婆舍斯多
  者之说,有摩迦陀告婆罗芬多云,婆舍斯多先难得其付法授
  衣之说,有智本后魏毁法,昙曜单录诸祖名目,不遑全写,
  故致错佚之说
  102页
  ;皆事无征于故书,文不见诸雅记,其诡为辞说,欲证师子
  之有传以击法藏之差互,则皆同也。 (今以意不在救付法传
  ?故于达摩达摩迦陀智本三说之依托文略而不举?) 至嵩谓
  正其宗祖断万世之诤者,莫若乎禅经,禅经始终备二十八祖
  ,已见于晋之世;矫诬殊甚。佛驮跋陀译禅经在晋安帝义熙
  七八年之间,而菩提达磨以梁武帝普通八年来,时之相后百
  余年,谓禅经已备列二十八祖可乎?此志磐所谓妄引禅经之
  证,适足以自取其不实也。嵩依传灯之说,以达摩多罗与菩
  提达磨法俗合名同,禅经者盖出于菩提达磨。然禅经固云尊
  者达摩多罗乃至尊者不若密多罗诸持法者,是达摩多罗先而
  不若密多罗后,嵩既谓不若密多罗此吾宗之二十七祖,则弟
  子说法而其师于后传持之可乎?嵩又云,写为达摩多罗者亦
  字与婆罗多罗相近故也。此当是二十五祖,盖后世传写之误
  。则亦自疑弟子而先于其师称尊者耳,乃反讥神清不能晓达
  摩多罗是法俗合,以谓非今菩提达磨,此正以不狂为狂者也
  。又谓慧观修行地不净观经序所称之昙摩多罗菩萨即二十八
  祖,所称佛陀斯那即佛大先。然在僧祐录昙摩多罗乃萨婆多
  部之五十世,而佛大先其四十九世也。况在慧观序已言昙摩
  多罗传与婆陀罗,婆陀罗传与佛陀斯那,佛陀斯那传此法流
  至东州,盖即沮渠安阳侯所从禀受,禅要秘密治病经说号为
  人中师子者也。而嵩谓即二十八祖与佛大先,又谓婆陀罗即
  佛驮跋陀罗,并其序后文而不顾,可哉?慧观序称富若密罗
  及弟子富若罗二人于罽宾中为第一教首。富若密罗去世已来
  五十余年,弟子去世二十余年云云。嵩乃谓富若密罗即二十
  六祖不如密多,富若罗即
  103页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然宝林谓此二祖师盛化东天竺、南天竺
  ,与此云为罽宾教首者不同,此记富若密罗、富若罗二尊者
  入灭之年又与宝林前后相差也。故子昉作止讹以折之。其略
  谓:“契嵩立二十八祖,妄据禅经,荧惑天下,斥付法藏传
  为谬书。此由唐智炬作宝林传因禅经有九人,其第八名达摩
  多罗,第九名般若多罗,故智炬见达摩两字语音相近,遂改
  为达磨,而增菩提二字,移居于般若多罗之后;又取他处二
  名婆舍斯多、不如密多以继二十四人,总之为二十八。炬妄
  陈于前,嵩谬附于后,渎乱正教,瑕玷禅宗,余尝面折之,
  而嵩不知愧。又据僧祐三藏记传律祖承五十三人最后名达磨
  多罗,而智炬取为梁朝达磨。殊不知僧祐所记乃载小乘弘律
  之人,炬、嵩既尊禅为大乘,何得反用小乘律人为之祖耶?
  况禅经且无二十八祖之名,与三藏记并明声闻小乘禅耳,炬
  、嵩既无教眼,才见禅字,认为已宗;是则反贬梁朝达磨但
  传小乘禅法,厚诬先圣,其过非小。”夫智、炬谫陋,采录
  多非雅驯,嵩师必曲为之护证,子昉非之宜也。今之治禅史
  者,以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罗为契嵩伪造,传灯乃
  依说追改;则并不知惠炬其人,宝林传之书,子昉有辨祖止
  讹之事也。宝林传已有不如密多、般若多罗,何俟契嵩之伪
  造。孰先孰后之迹,于此足辨之也。坛经第十称,众问未知
  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
  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遂历称西土东州传法诸祖
  ,始释迦文佛,云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二十八祖既大鉴尝自
  言之,而谓为无据,可乎?稽之传灯录二十八卷,慧忠国师
  论南方知识曰,
  104页
  聚却三五百众,目视云汉,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坛经改换,
  添糅鄙谭,削除圣意,惑乱后徒,岂成言教。慧忠乃大鉴之
  子,目见坛经,已复如是,其书殆不足信也。镡津文集十一
  附郎侍郎六祖法宝记叙云:“六祖之说余素敬之,患其为俗
  所增损,而文字鄙俚繁杂,殆不可考。会沙门契嵩作坛经赞
  ,因谓嵩师曰,若能正之,吾为出财模印以广其传。更二载
  ,嵩果得曹溪古本校之,勒成三卷,粲然皆六祖之言,不复
  谬妄。”知坛经在宋时,俗间流行之本非一,有不胜其鄙杂
  谬妄者,其与宝林传之不足据殆相同。今本有德异叙云:“
  坛经为后人节略太多,德异幼年尝见古本,近得寻到全文。
  ”宗宝之跋复云:“见三本不同,互有得失,因取校讎,讹
  者正之,略者详之,复增入弟子请益机缘。”云栖竹窗三笔
  云:“坛经皆他人记录,故多讹误。”憨山刻法宝坛经序云
  :“经本数刻,多有改窜不一,盖后世君子妄易之耳。予偶
  得古本,乃为勘订,以所记参差者复为整齐,分为十品。”
  是坛经讹误,诸知识皆知,自元迄明尚复讹本错出。宗宝、
  德清皆尝增订而品次之,即在今日流布者尚复各本不同,孰
  可信孰不可信?果大鉴而自说二十八祖事,则论者必明以为
  据,难者亦无所致疑,尚何假支疆梁楼、那连耶舍为也?宝
  林传不列七佛,今坛经附入七佛二十八祖于坛记,则更宝林
  传以后事也。林间录言:“吴中讲师多讥诸祖法偈无译人,
  禅者与之辨,失其真,适足以重其谤。达观颖谕之曰,此达
  磨为二祖言者也,何须译人耶?”人天眼目五:“僧自聪问
  达观颖和尚曰,传法偈无翻译,暨付法藏传中无此偈,以至
  诸家多说无据,愿
  105页
  垂至诲。答曰,达磨告二祖云,自释迦圣师至般若多罗以及
  于吾皆传衣表法,传法留偈,吾今付汝,因引从上诸祖偈一
  一授之,以此则知达磨付二祖决矣,此乃单传口授,何假翻
  译哉?”达观之言不明所据,皆非灯史之所纪也。使嵩明教
  辈智如达观,则后人虽疑而无由得间。坛记云大鉴自言传法
  诸祖,与达观言达磨为二祖言其意等也。又今之永嘉证道歌
  云:“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永嘉果已闻二
  十八祖说乎?因草庵曰:“魏清收遗文总十篇为一集,答友
  人书尚附其中,而不收证道歌者何耶?”此歌神智有议,草
  庵有疑。释门正统、佛祖统纪并著其说。志磐曰:“证道歌
  辞旨乖戾,昔人谓非真作,是诚不足据也。”今人谓证道歌
  向来无人怀疑,非无人疑也,今人自不知耳。神会显宗记说
  二十八祖,近时敦煌发见古写本独无此文,是亦后人附益,
  不足为证。至裴休撰圭峰传法碑云:“自迦叶至达磨,达磨
  东来至曹溪,凡三十三世。”然宝林传出于贞元,休撰碑在
  会昌,宝林传先出,得据以为说耳。
  二十八祖之说既辨其非,然则禅宗传承将何所据耶?曰
  :宜据祖图。考天宝乙酉,河南尹李常尝见祖图,或引五十
  余祖云云。以是为断,达磨应与宝林传二十四祖以后旁出二
  十二祖同属于萨婆多部。又据僧传,佛陀跋陀罗受业于大禅
  师佛大先,佛大先萨婆多之五十二世也,则佛陀跋陀罗实萨
  婆多部之五十三世。依慧观序,昙摩多罗传婆陀罗,婆陀罗
  传佛陀斯罗。昙摩多罗者,佛大先之弟子,当萨婆多部之五
  十三世,而婆陀罗当萨婆多部之五十四世,佛陀斯那当萨婆
  多部
  106页
  之五十五世。僧传弗若多罗于长安中寺诵出十诵梵本,罗什
  译为晋文。十诵者即萨婆多部之律,可明弗若多罗为萨婆多
  部之师,殆即五十一世之弗若多罗是也。萨婆多部五十一世
  之弗若多罗,以秦弘始六年在关中,五十三世之佛陀跋陀罗
  ,以晋义熙十四年在道场寺,安阳侯从五十五世之佛陀斯那
  于于阗,以宋孝建二年在定林寺。可明晋宋之间自迦叶、阿
  难以来已传五十余世,而达磨以梁普通中至,才二十八世,
  可乎?故天宝祖图为可信也。达摩多罗禅经自佛陀跋陀罗译
  之。禅要秘密治病经自安阳侯译之。佛大先称大禅师,佛陀
  斯罗号明了禅法,是皆萨婆多部之禅师也。达摩多罗禅经云
  :“佛灭度后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末田地,尊者舍
  那婆斯,尊者优波崛,尊者婆须密,尊者僧伽罗叉,尊者达
  摩多罗,乃至尊者不如密多罗,诸持法者,以此慧灯次第传
  授。”僧睿关中出禅经序,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
  其中五门是婆须密、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
  云云。凡此传禅法诸师又无一而不在萨婆多部,则萨婆多部
  与禅在在相关,可以概见。菩提达摩者固所谓禅宗,其出于
  萨婆多略可推想。况宝林所录二十二祖者皆为萨婆多,则达
  磨之同出萨婆多,必然无疑。宝林传亦云菩提达磨始学小乘
  禅观于跋陀,又云达磨先在南天竺以小乘法化导若干人。则
  达磨固学小乘禅观以教化,是为实录。跋陀当萨婆多部五十
  三,则达磨当萨多部第五十四。正宗记云:“以译禅经之年
  算达磨此时正年二十七岁。”是其学小乘禅观于佛陀跋陀罗
  殆二十七岁以前。三藏记并录先传异同,其一家以佛大先当
  四十九世,则达磨当
  107页
  五十一世。要之皆与天宝祖图五十余世者妙合无间。贞元后
  天宝且六十年, (李常说祖图事在天宝乙酉,贞元末改元永
  贞元年乙酉。) 独谓达摩乃二十八祖,可以为信乎?宝林、
  传灯皆书天竺诸祖入灭之时,以合华夏周秦之岁甲。又为说
  云:“黄初三年光璨问西国岁历颇与此同乎,迦罗曰,号谓
  虽多而气候不别,遂说五天竺之历数云云。”光璨即传其事
  ,后之为僧传者得以书之,盖欲依托光璨以自固。然所云甲
  历,率皆谬误。天台宗亦取付法藏传二十四祖,如释门正统
  之释迦世尊本纪,龙树菩萨本纪。佛祖统记之西土二十四祖
  纪亦与传灯同。法运通塞志亦以付法之年系华夏之岁甲,亦
  与传灯同。然先后则殊异无一合者。如传灯谓迦罗提婆入灭
  于汉文帝十九年,师子尊者被杀于魏齐王二十年;而通塞志
  谓提婆于汉成帝元年以法付罗□喉罗多,又师子之死当魏高
  贵乡公之甘露四年;神清又以师子之死当此后之南齐。付法
  藏不系甲历,诸家取付法藏为书而系甲历,各先后异,其可
  以为实耶?禅者犹假托竺大力以汉献帝二十年己丑在雒阳睹
  白光知鹤勒之死,以明其二十三祖死时岁历之可信,此徒自
  取不实而已。况付法藏之师资授受,殊无本末。若曰僧伽难
  提舍身已后有罗汉名僧伽耶舍,次受付嘱,流布法眼,是僧
  伽耶舍显非僧伽难提之弟子;今以难提为十七祖,耶舍为十
  八祖,可乎?又曰婆修盘陀所应作已便舍命行次付比丘摩奴
  罗,摩奴罗所为既办舍身命终,于是以后次有尊者名鹤勒那
  夜奢出兴于世,所作已讫,然后舍身,复有比丘名曰师子,
  大作佛事。斯数人者不见师弟授受之义,或又时之相后益远
  。今以婆修槃陀为二
  108页
  十一祖,摩奴罗当二十二祖,鹤勒那夜奢当二十三祖,师子
  当二十四祖,则事之矫诬莫大乎是。台宗复踵袭其妄以述书
  。所幸者,尚未以北齐慧文缀之师子之徒耳。是知二十八祖
  之说终为诞辞,而五十余祖可以决定。达磨之禅亦即此萨婆
  多部所出,而与佛陀跋陀罗、佛陀斯那为同原也。
  达磨之为萨婆多部五十四世,证之天宝祖图既可信矣,
  然禅家者流胡为而有二十八祖之说耶?此当并传法偈以考究
  之。传灯称弘忍五祖付法惠能曰,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
  生。”
  广灯称六祖谓怀让曰,先师有言,从吾向后但以法传,
  即道化示,莫损于尔,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
  成。”
  此偈在坛经传灯皆作告诸徒众,惟广灯属之怀让,意谓
  能之法惟传让耳。各录又载让谓马祖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
  成。”
  又称马祖谓众曰,汝等诸人听吾偈曰:
  “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
  生。”
  灯史所纪法偈非止于慧能,下至怀让、马祖亦并有法偈,余
  诸禅德及马祖以后均不复有传法偈,则法偈之作必系之洪州
  徒人。马祖以贞元四年二月示寂,宝林传亦以贞元十七年集
  成,法炬即出
  109页
  贞元中,或即马祖之徒也。而义学犹纷纷争传法偈无翻译,
  殆未究南岳、马祖之各有偈耳。二十八祖之传法偈既起,二
  十八祖之谬说亦成,谱牒由是差谬,传承不复分明,此实洪
  州之徒为之也。马祖门下大彻禅师,白乐天为作传法堂碑云
  ,“佛以一印付迦叶,至师五十九叶。”是五十余祖之说尚
  存于大寂门下,而二十八之说即作于大寂门下。菩提达磨学
  小乘禅观于佛陀跋陀之说尚存于宝林传,二十七祖说渡江一
  偈与达磨亦即见于宝林传,则灯史旧说之废,新说之立,固
  在马祖之时,此宗密所说“贞元十二年敕定禅门宗旨,搜求
  传法旁正”事也。然宝林传虽别取付法藏传以易古禅之世系
  。尚未取七佛之说,至圣胄集始取七佛,则说又一异也。敦
  煌写本坛记首计七佛,以慧能为四十代,则又圣胄集以后之
  说。又于师子比丘下据禅经取舍那婆斯、优波崛、僧伽罗、
  须婆密四人,不取宝林之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罗三
  人,圭峰圆觉大疏及历代法宝记所记,亦与此同,盖以宝林
  之无据,而别据禅经以易之,是新说之再变也。若白居易传
  法堂碑云:“迦叶传至马鸣,又十二叶传至师子比丘,及二
  十四叶传至佛驮先那,先那传达磨。”与三藏记第一说全符
  ,禅史信说,固了然可考也。然禅者胡为必以二十八祖之说
  易五十四祖之旧耶?是亦有故。林间录有言:“达磨非习禅
  也,夫禅那诸行之一耳,何足以尽圣人,而当世之人以之为
  史者又从而传兹习禅之列,使与枯木死灰之徒为伍。”盖宗
  门执六祖之道以衡睿辈之禅,知道之不同则当别与为异以自
  便其私,因弃萨婆多部别取付法传,又自师子以下析之为旁
  出以相乱耳。
  110页
  (二)古今禅考
  传灯录载达磨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昙琳有序云:“如
  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灯录注引别记亦云:“
  达磨教二祖曰,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而契嵩辩之曰:“壁观婆罗门者,盖出于流俗人之语,
  四行之说岂达磨道之极耶?此以为独昙琳序之耳。然昙于禅
  者数无称。”今考禅源诸诠都叙云:“达磨善巧,拣文传心
  ,喻以壁观,令绝诸缘。”续僧传亦著壁观四行,云磨以此
  法开化魏土。二书皆论古者所据,其说宜可信:则壁观固达
  磨之道也。林间录言:“达磨面壁,燕坐而已,非习禅人莫
  测,故以达磨为习禅。夫禅那诸行之一耳,何足以尽圣人?
  ”慧洪之意同乎契嵩,盖执大鉴之禅为上,不得不疑达磨之
  禅耳。圭峰言,曹溪见人结跏,曾自将杖打起。传灯记马祖
  问磨砖岂得成镜耶,让答坐禅岂得作佛。盖自大鉴而后其道
  已与达磨异,禅家者流必以达磨之禅同乎大鉴,其疑壁观宜
  也。圭峰言“六代之后多述一真,达磨大师却教四行”,其
  道先后差辨,固自晓然。宋高僧传八,言神秀后遇东山五祖
  忍师以坐禅为务,乃叹曰,真吾师也。此自达磨以至五祖皆
  以坐禅为道之证也。坛经称薛简曰,京师禅德皆云,欲得会
  道必须坐禅习定。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耶。薛简所云京
  师禅德,即谓安、秀二师,此见五祖之徒亦坐禅习定,而六
  祖斥之。曹溪别传言潭州惶禅师曾事忍师,常习坐禅,时时
  入定
  111页
  ,大荣禅师事六祖三十年,过惶处曰:“大师(六祖)教荣不
  定不乱,不坐不禅,是如来禅。”惶于言下便悟。此五祖之
  徒常习禅定而六祖斥之也。是知六祖下与达摩所传固未可强
  合。别传心法议谓“大迦叶命阿难首集如来修陀罗,优婆离
  等集毗尼藏,已而自集阿毗昙藏;三藏所集由迦叶始,故以
  为初祖。迦叶次授阿难,阿难授之商那和修;所授者岂他耶
  ,所谓三藏法而已。商那和修将般涅槃亦谓优婆□多曰:如
  来本生诸经及毗尼等十七万,汝其护之。十世马鸣乃宗楞伽
  方等之经以著诸论,龙树所著倍之,宗般若。嗣而提婆焉,
  罗喉罗焉,先后二十七世流化益敷。授受之际必曰,是三藏
  法,如来授之大迦叶,迦叶付之于阿难,绵系展转以至于我
  ,我今复以是法用付于汝,汝其护之,夫所谓三藏者,经律
  论也,其文浩博,印土具焉。”禅源诸诠谓“传法诸祖初以
  三藏教乘兼行,后之祖师观机乃特显宗破执,益更单传其心
  印。”则西土之所谓付授,其果与东州教外别传异也。海东
  义天跋别传议曰:“甚矣,古禅之与今禅名实相辽也:古之
  所谓禅者,藉教习禅者也。今之所谓禅者,离教说禅者也。
  说禅者执其名而遗其实,习禅者因其诠而得其旨。近者辽国
  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
  传等皆与焚叶。 (除其伪妄条例则重修,贞元续录三卷中载
  之。) 而比世中国所行禅宗章句多涉异端,此所以海东人师
  疑华夏无人云云。” (据佛祖统记) 其剖析古禅今禅,尽之
  矣。而辽国又尝燎其书,则先后之禅殊趣,宋时既已论定也
  。
  112页
  六祖禅得之金刚经,自昔无此也。续高僧传言:“初达
  磨禅师以四卷楞伽(当是宋译,故是四卷。)授可曰,我观汉
  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专附玄理如前所陈,
  每说法竟曰,此经四世之后,便成名相,一何可悲!”法冲
  传可师后裔盛习此经。续僧传云:“那 (僧那)满 (慧满)等
  师常赉四卷楞伽以为心要”,是其验也。张说书神秀碑云:
  “特奉楞伽递身心要。”坛经亦云:“其壁本欲令处士卢珍
  绘楞伽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是自惠可至神秀,递奉楞伽,
  五祖自是以此为教,乌有教人持金刚之说哉?禅宗者流,意
  尊六祖,以六祖悟在金刚,遂为五祖说金刚“应无所住”句
  而悟之说,又并市邸闻诵金刚事亦本其事于五祖,此正契嵩
  所谓“禅者朴略,学识不臻”,累乎先圣真迹,欲张而反更
  弛之,妄为之过也。宋张安道楞伽序乃云:“达磨西来既已
  传心印于二祖,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此亦佛与禅并传
  而玄与义俱付也。至五祖始易以金刚经传授,故六祖闻读金
  刚经问所从来,曰蕲州黄梅五祖。则是持金刚经者始于五祖
  ,故金刚以是盛行于世,而楞伽遂无传。”是误听坛经之说
  也,岂知五祖、神秀皆传楞伽,并未废弃哉。人天眼目五称
  :“僧自聪问达观颖和尚曰,达磨大师自西天带楞伽经四卷
  来,是否?答曰,非也,好事者为之耳。且达磨单传心印,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岂有四卷经耶?聪曰,宝
  林传亦如是说。颖曰,编修者不暇详讨矣。”仰山寂禅师亦
  尝辨此,其事甚明。夫达磨以至神秀皆传楞伽,非同虚构。
  仰山、达观执大鉴之道以拟达磨,遂并传楞伽一事而亦疑之
  。圭峰言诸祖初以教乘兼
  113页
  行,后更单传心印;古禅之与今禅诚不可以不辨。非然,则
  抵忤两伤而疑论丛生矣。
  今禅自六祖创之,其实无所从受。续丛林公论云:“六
  祖初于市邸闻客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
  开悟,遂乃求谒黄梅。”此乃古本坛经所载,由绪宛然。蒙
  于十七八岁时获见之,今悉无有。且其自与黄梅相见至和秀
  禅师偈等语,从是妙悟性元深达法本,非凡庸未悟所能道者
  。今坛经谓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恰至“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便悟。蒙谓此乃六祖下鄙俚之徒
  窜造,意谓从其师言下而悟,亲得其法乃绍祖位也。祖秀书
  曹溪大师别传后亦云:“如言传衣之宵闻经方悟,则初后不
  应,文理倒置,大可疑矣。”是六祖感悟在闻客诵经之际,
  岂待黄梅之传哉?僧传云:“黄梅谢缘去世,谓弟子玄赜曰
  ,后传吾法者可有十人,金陵法持其一也。”禅门师资承袭
  图云:“时人云忍生十子,于中秀(神秀)及老安、智诜,道
  德最著。”又云:“能和尚非此十数也。”是五祖之传,十
  人之中,原无惠能。大鉴非黄梅之传,此为确证。释门正统
  八引铠庵云:“永嘉初见六祖,振锡携瓶绕祖三匝曰,速道
  ,速道。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
  而来,生大我慢。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
  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
  。于时大众无不愕然。方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祖曰,返
  太速乎?师曰:本自不动,岂有速乎?祖曰,谁知非动。曰
  ,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意。曰,无生岂有意耶
  ?祖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
  114页
  非意。祖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此据此问答
  乃是勘辨之辞,谓逃逝天台蛉螟达磨,夷考当时征诘之语,
  亦未尝逃逝螟蛉也。传灯云:“青原初参六祖,问曰:当何
  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什么来?师曰,圣谛亦不为
  。祖曰,落何阶级?师曰,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
  器之。南岳往参六祖。祖问:甚处来?师云,嵩山来。祖云
  ?什么物?恁么来?师云,说似一物即不中。祖云,还假修
  证否?师云,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祖云,即此不污染
  是诸佛之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联灯亦同。广灯
  、续灯则已云:“师无语,途经八载,忽然有省”) 兹三子
  者,殆先已感悟,大鉴特印证之耳,岂六祖有以教之而后然
  哉?三子皆不必得法于六祖,而曰六祖法得于东山,可乎?
  岭南无六祖者,是数子且自以其道开化建宗。若夫豪杰之士
  ,虽无文王犹兴,大鉴、永嘉当之也。要已,南宗者诚东土
  独有之禅,自唐而始发,无待远古。伊川犹谓明道接孟氏以
  来千四百年不传之道而不慑,南宗不肖之徒乃谓六祖之传有
  待于授衣,而多为假托之辞,亦陋矣。神清曰:“但祖师之
  门天下归仁焉,禅德自高,宁俟传法然后始为宗教者欤?”
  胡斯言之谅以壮哉!
  ---民国十三年一月内院第四次研究会研究论文----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超度不需要具备什么仪式,真正功夫成就了,以自己的诚心诵经念佛,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他就超度了,他就得利益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