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禅观之未来展望


2014/9/3    热度:275   

  中国佛教禅观之未来展望

  引言——惠空法师
  引言的这一段话,是我做为一个佛弟子,身在其中有感而发。目的是想把我订这个专题讨论的动机,以及内心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感受做些说明,藉此各位侍会儿在聆听各发表人的讲述时,便能更容易地契入土题。
  太虚大师说过:“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我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此处的禅并下是禅观,而是狭义的禅宗。从唐二(祖)以后,中国流行一句话:“临天下,漕一隅”,台湾现在的出家人,人都是临济、曹洞法脉,其他宗派寸以说很少,:(是目前禅宗的道场寥寥叮数,对禅宗的修行,下要说找个印证的禅师,就是问现代的年青僧人、问长老,要如何修行?为什么要这么修行?我敢说十个有九个回答下出来。然而中国佛教的本质就在这个地方,现在却又面临了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不详细分析个中因由,只是一直感受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禅宗是如此,佛教的修行大家也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台湾佛教为了延续佛法,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就是:(l)人间思想非常盛行,这是山林佛教的一种调整过程,它使台湾佛教兴盛。 (2) 一句阿弥陀佛的净土思想是为显学,人家都要念—句阿弥陀佛。 (3)现代的研究方法注重考据、历史、语言,这些并非个重要,但是过于强调也不是我们所见儿的。
  今天在研讨会上,大家都强调实修、用功的方法,这种理念正是办这次禅学研讨会的目的,我们在这方面是不是应该再加强一点。大陆我虽然常去,但毕竟大陆的佛教刚刚恢复,看到的可能不是很全面,所以要讲到深的一层,彼方尚在打基础,今天便不多讨论他们。
  台湾佛教的源头基本上是北传的佛教、是汉传的佛教,近几年来藏传、南传慢慢的盛行,为什么呢?藏传、南传的僧侣并没有场地、没有信众,甚至连语言都不通,可是他们为什么可以发展出来呢?就是因为他们提供给信众的,正是汉传佛教在这块上地所没有的“修持”,这是我个人的观察,在这里提供大家参考,我在85年写过一篇文章叫(佛教世代交替的展望一,也曾提过这些问题。
  看到佛教的一些现况时,我不禁反省,是不是禅宗没有用了?没办法了?还是有其他的方法,如数息等等可以代替?或是这问题根本不存在?或者是把藏传、南传、汉传加以融会,纳入北传系统,再来一个大融合?这些问题是我个人提出供大家思考的动机背景。
  大航法师
  对于这个专题,我提出一些个人主观的看法,不一定是依据什么严谨的论述,纯粹是私人的观感,提出来便于今天讨论的进行。惠空法师所提到中国禅观的思想,在他的定位下是狭义的、是指禅宗;针对这样的主题,我提出的看法不限于禅宗,如果限于禅宗,后头有很多问题就没办法谈了,至于我的谈法是整个中国佛教禅观,比较广义的来谈中国佛教未来的展望,粗略地由三大方向来谈这个问题,一·基点认识,二·回顾过去,三·展望未来,以下便循这样的脉络发展主题。
  为什么我要提出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若是没确定好,便直接踏入[中国佛教禅观之未来展望]这个论题当中,到后来可能会失去它的根本。因为佛法流传在世间有它原有的特质,不管是南传、藏传、北传、乃至所谓汉传,基本上它是依这样的原点来发展,佛法流传在世间的基本特质若是没有确定的话,所谈的中国佛教可能变成冥想出来的东西,跟佛法可能会越谈距离越远,我们容许各传佛教有它的特质,但必须先回头谈谈佛陀一代教化流传世间具有那些特质,这样的定位之后,我们再来谈这个部份的主题,就清楚它的位置了。
  一·基点认识
  1、佛法传化世间的特性:契理性、契机性、变动性、时代性。
  因定题为中国佛教,便有别于藏传、南传佛教。一个题目定下来,多少具有它的排他性,如果一味强调中国化的佛教,乃至藏传化的佛教、南传化的佛教时,若思想上没有厘清,并让它特殊化,反而会使佛法在整个大环境的流转当中产生分化。㈩契理性:
  所谓的契理性是佛法在这个世间,不管在那个环境、那个文化背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展现怎样的的风貌,汉传、藏传、南传或北传等等,它们的共通点就是契应于佛陀教化的基本精神。所以当有人一味地想把一个地方的佛教特殊化时,其实这样的作为,有时候反而会失去佛法出现在世间渡化众生原初的用意,反而是应该积极地掌握原初的精神才是。
  (2)契机性;
  即然我们谈到佛法的根本精神,必须要符合契机性,也就是不能抹煞掉一个时代、地区、环境所造就出来佛法的特殊风貌之存在价值,如果一味地希望将佛教的任何教说统一成二兀化的东西,其实也违反了佛教在渡化众生时的善巧;随著时代的流转,佛法在世间的演变,一定会跟当地的文化,以及人的思考模式产生互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所谓中国佛教、印度佛教、西藏佛教等等,甚至在中国,佛教也会因不同地区而展现不同的风貌,并随著某些特殊人物的推广,一种特殊思想的佛教就会被流转起来;在印度产生很多不同的部派,乃至大乘思想在印度也有不同的看法和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并接纳佛法在这个世间有它必要的契机性,这个契机性也就是佛法表现于外貌具有的无常性,否则一味站在本位的角度去看其他传的佛教,就会产生对立,乃至产生无谓的相互贬斥。在目前的大环境中,我们看到信南传的把北传整个烧掉,信藏传的就把其他的整个烧掉。现在我们北传弱了一点,我们不敢说,可是内心是不满的。其实不要起这种想法,佛法本身不须有那么强烈的地域观念,而互相贬抑,如果我们了解佛法在这个世间具有它的契机性,就能以开阔的心胸去接纳彼此,乃至了解对方的优点。
  (3)变动性、时代性
  什么叫汉传佛教?这是个很笼统的问题,什么叫中国佛教?我想也很难用一句话将它的范畴定义清楚,中国佛教在中国这个地区随著时代流转而变,人心变,它就变,人的根性变了,它的教法也变了,所以我容许各代祖师有各自发挥的教法,所以有人说他们自己凭空想像的,而我认为只要符合逻辑,只要符合佛法的根本数理,便应容许不同的人因时代不同开演出不同的佛教教学法,这本来就是佛法的特质,所以它具有变动性及时代性,我们也必须站在这个立场展望未来。当我们看到未来时,是不是一定要否定过去?或一定要全盘的肯定过去?不一定,可是一定要很用心的去了解过去。透过这样的认知,以过去、现在为基础点,再去谈未来才不会断了根,前后的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才连结得起来。
  2、禅观思想多舍内证主观经验特性,故禅观思想陈述亦显多样
  即使是学术,谈佛法也必须忠于佛法,佛教有它的宗教性,如果纯粹只是为学术而学术,而否定其宗教性,这样的学术论点也不客观。现在一味的求学术型式上的客观性,结果不敢站在佛教内证性的特质来讨论它,不敢去面对它,或不敢站在追求真理的学术客观及严谨的立场来探讨,那也失去其应有的立场。
  谈禅观思想乃至整个佛教史,不能只在文字、资料上谈,当中除了文献资料所呈现出来的客观之外,还有文献所不能含括的历史前题,除此之外,修证的、超时空的那一部份也不能忽略它,否则会因为只依循简单的文献资料去讨论,而失去它的原貌。
  一代数化流传世间,这样的教化变了、世俗化了,它原初独特于世间的一些特质,若我们研究不当,反而失去它原来的特色,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禅观思想是属于内证、修证的。有关内证的部份,依随各人根性,就算在阐述禅观所证的境界是一样时,也会因进入的方式不同,而导致在阐述禅观时会有所差异,所以不能单纯只是拿一些简单的资料做对比,就直接做成一个对立的命题,有时候它只是叙述上字义的问题而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印度或中国,很多的论题,如果面对面谈,问题是不存在的。像山家山外派的论证,即使中间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彼此好好论证、好好的了解,有很多问题是不存在的,他们论了好几十年,最后连官方都出来了,这样论法是不是有意义呢?而当时的时代是当时的时代,现在很多的问题也是这样,彼此不能了解那一份修证的主观经验,主观经验并非是虚妄造作的,是依人、依因缘所进入的那一份修证经验,我们不能说主观的东西完全是错的而予以否定,因为佛教本身就具有这种特质。
  所以即使无法完全接受,也必须站在同学的立场,对他主观修证所产生出来不同的叙述,必须保留一种同情的想法·当我们在面对不同的禅观思想时,不要一下子以简单的文字或一个对比,就认为他们是不同的看法,否则我们谈论佛法,谈到上一代的没问题,谈到下一代便人格分裂,因为太多不同的看法,越后代的愈倒楣,我们已经很倒楣,后代的人还要再看我们的东西,我们必须了解这个问题。
  二、回顾过去1、中国佛教禅观思想之源流
  佛法流传世间有这样的特质,因此北传、南传、藏传都有它当时存在的需要,中国佛教的这一份禅观思想,不能一味因为现在不同的想法,就对它产生一种摒斥的态度或看法,这样的禅法及教学方法,即使中间有很多中国化的东西,也已经在这个地区发挥很大的作用了可是为什么有这样的中国化呢?这是因为要配合这地区的思维模式、文化及种种背景。尤其在儒家思想强而有力的大环境之下,佛教有很多地方是必须跟它有所妥协,了解这一点后,我们可以好好发扬中国佛教,以因应这个地区的需要。可是发扬中国佛教并不是站在主观本位的立场,对其他的佛法产生比较或排斥,如果今天我们要谈(中国佛教禅观之未来展望一 ,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禅观思想之源流在那里?它下是突然在中国蹦出来的东西,也不是由印度传进来后,一下子就断了,而是不断的传进来,不断的产生融会,它的整个思想是活的、是历史的演化结果。
  中国佛教接受了安世高的禅观,声闻禅法进来,慢慢又有大乘禅法传进来,一直随著在改变。翻译经典跟整个中国的禅观思想有很大影响,中国禅法的根源在印度,它进入中国后为了适应这个地方乃至整个大环境的文化,经过融合逐渐形成,我们必须掌握住这个根源。
  2、中国早期禅观的风貌:
  中国早期禅观思想,我们可以从高僧所传的习禅篇看到很多声闻禅法,因此北传其实跨越很多很广的东西。而之后的演变相我们所要恢复这样一个观,必须展望的是什么?是纯粹就我们现有的步伐,或以近代发挥的禅法加以发挥吗?还是必须回溯到它当初的来源,抑或恢复早期禅观的特有的一些风貌?我们必须去了解它。
  3、符应中国文化、思维、习性之禅观特色
  从中国早期禅观中可以发现,它已经夹杂很多中国当地上方,不完全是佛教的东西了,我们不要讲隋唐智者大师的很多禅观,其实也有许多已经不是佛教的东西,他从运用当地所谓修道那些人的六气法来治病,到很多威仪的规划,部跟当时的时代有一种互动关系,所以这样的东西就如同当时道安法师所反对的格义佛教,格义佛教的意义并不是完全错的,格义佛教在当初有必须人中国文化系统的这样一个必要性,当它产生弊病的时候,再反对格义佛教,其实格义佛教是没办法完全扫荡的,包括我们现在多少还带著既有的文化思考方法了解佛法,这多少部还格义作用了,所以要完全否定它是不可能。我们必须知道,不能一味要佛法回到原来的地方,也要知道在这样一个文化系统中,所产生的互动关系,它必须跟中国文化相配合,跟它当地的思维方式、习性、融合而成特有的中国禅观的特色。
  4、自古至今禅观思想演变趋势
  禅法流传在这个地方,从过去一直流传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禅观的转变,慢慢走向民众化,如求福、除罪这样单纯化的修行等等,可是原初的修行方法呢?所特有的禅观精神呢?其实在慢慢失去了,今天我们义必须了解整个禅法流传在这个世间,在中国流传的走向是走到什么地方,它产生的弊病是那些?可是如果一味的希望人家来深修禅定,把原貌完全恢复,其实下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譬如说中国为死人渡亡特别流行,这要拿掉很难的,因为在慎终追远的儒家环境里,面对死人的照顾是一个重点,所以一套流传的潮流开始演变到经忏这方面,是有它的实质需要,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但可以让它精神重新恢复过来,唯有了解它的潮流,才能立足现在。
  三、展望未来
  1、提振现今广被实践之禅法的实际精神与内涵
  原来的禅法的精神其实非常丰富,目前在台湾流行的,乃至北传在应用的法,在原初的修行的本意相当丰富,禅观思想是很严谨的,刚才谈到自古至今禅观思想的演进,它一直走向世俗化、大众化,这一个大众化的过程,当然它能契机,但也失去它原初的精神,这一点我们必须让它重新恢复过来,
  2、开启已有却未被彰显的禅法
  这是我们中国佛教未来禅观思想的主题,现在我们有很多主题都稍微偏掉了,若重新拉回中国佛教禅观这个地方,必须了解现在所应用的禅法,已经失去它的生命与本质,必须重新把它恢复、建立起来,否则恐怕没办法应付现在各种禅法进来的这种挑战。其实目前在北传中国佛教的这些藏经所蕴含、所点显出来的禅法,相当的丰富,说句难听的,我们是后代子孙不肖,智者大师的修禅次第,从隋唐到现在,之后就没有第二本,我的硕士论文就在那里,还是吃古人的东西,并没对我们既有的东西加以发挥。既有的禅观相当丰富,应机所展现出来的禅法也相当多,时代一直在变化,我们必加以彰显。
  3、时代环境特性的适切性
  再过来,我们必须考虑目前的时代、所处的环境及众生的思维方式,不能一味的溯古、一味的随潮流走,而我们必须恰当符合大众的需要,来开展一个修禅的环境和次第。
  4、建立解行互资、阶次严谨、具体之禅修体系
  我们其实东西早就有,只是不用心,如果能恰当的开演出来,能深入经藏,建立一个解行互资的、并不是纯粹想像出来的、必须是有根有据、有理论的东西。我们刚才提到学术无过失,迷信学术时才会出问题,学术是一个方法,强调客观、系统化,只要会用,它可以带我们掌握到某一个层次的真理,及客观的知识,它有助于修行。在“解”跟“行”两方面相互配合,然后应机的开演出一个阶次谨严的、具体的修禅次第,否则光讲没什么用的。
  我们根本已经离开原初修禅的东西了,只是表面上一直念佛,赞叹阿那般那,其实都是用感情修学佛法,唯有真正的用心修行,掌握禅法原初的精神,才能重新把它原来内部禅观的结构建立起来。其实现代人跟古代的人都是人,他们碰到问题也都是贪嗔痴,要修的也是戒定慧,现在强调我们务实的知道一个禅观思想生起的因原、缘起的话,只是一个跳空的思考纠缠,根本是自欺欺人。
  5、了解各地域禅观思想之特色与习禅实况,以资不足
  在这么个大环境,不可固守自己的本位,也不要妄自菲薄,但必须参考别人在什么样的环境,造就出来的禅观成就,到底是什么因缘促成的,我们必须去学习,这样一个良性的互动下,了解中国禅观的特质、丰富、好处在那里,那些不足的,经过前头的回顾过去,然后应该站在契理契机的立场上,开创一个能相互辉应于时代所需要的禅观出来,这样中国佛教的禅观,才有未来的可能性。
  济群法师
  在这个世纪末讨论佛教的走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尤其今天的主题是禅观,我觉得在佛教里有二个重要的部份,一是禅,二是教,禅与教就像鸟的两个翅膀,也像人的双足一样,今天佛教的发展显然有所偏向,数理的研究发展非常的繁荣,但在禅观上显然有所欠缺,所以今天的佛教是不太健康、不太完整的,就像是一只脚出了毛病,大家知道中国佛教是八大宗派,照理说每个宗派都应有自己的修行、修证的“教”与“观”,除了戒律以外,当然戒律也有它的理论和修行,可是在中国佛教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密宗、密教在修行上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之外,其他像华严、天台、三论、唯识,乃至禅宗、净土,虽然宗派有六个,但现在人们不论是学那个宗派,在修行上显然归到禅宗和净土,我们知道净土的修行讲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禅宗的修行呢?在操作上对一般人来说比较困难,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藏传和南传佛教的禅修、密宗的修行,能够在汉传地区大行其道的原因,我想是我们本身的修行系统出问题了,如果没有出问题的话,那么南传和藏传佛教是很难在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汉传文化基础上大行其道,所以对南传、藏传盛行的同时,我们应对汉传佛教做深一层的省思,何况他山之石也可以攻“益”啊!它们也都是佛教,不妨吸收南传相藏传佛教的长处以弥补汉传佛教在修行上的不足。
  对“中国佛教禅观之未来展望”,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想法:
  一、要高度意识到禅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佛教界要重视的事情很多,我个人来台湾几次,看到台湾佛教事业非常兴盛,各式各样的弘法方式,慈善事业做得很完善,有一些人重视经忏佛事、有些人重视数理的研究、学术的探讨,但是能够把禅修提高到很高层次的人是比较少的,就整个佛教来说,对禅修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但它的确非常的重要;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是经由参禅得来,不是通过弘法、赶经忏、或搞学术研究得来,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打个比喻,人有精神和肉体两部份,尤其精神使人之所以称人,才具生命力;佛教有了禅才有生命力,如果离开禅,这些数理、文字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所以一些经教的理论都要建构在禅的基础上,从禅中流露出来,然后我们通过数理的学习,最后达到禅体认的效果。所以三乘圣贤的成就都是以禅、以止观为基础,如果离开止观,三乘圣贤的果位恐怕都了不可得。
  二、要重视大小乘禅观典籍的整理
  汉传佛教所盛行的是禅宗,当我们说到禅时,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禅宗,现在一般对于禅的典籍整理,大都是禅宗、禅藏方面,而在三藏典籍里面关于禅观、大小乘止观这一部份的典籍其实是非常丰富,从部派佛教的阿毗达摩,到大乘唯识,这些论典都需要我们将来好好整理它,因为禅的修行无门为法门,不太讲究次第,这便是使我们在修行上感到困惑的原因。有的人修行了几十年为什么没有名堂?就是没有下手处,而这些大小乘止观的典籍,恰恰可以给我们非常合理的步骤,所以这些禅观典籍有助于我们对禅宗的修行,在禅的修行上,应以禅宗的理论做指导,而要以大小乘禅观的次第做为基础,如果能够将这个部份结合起来,我想在修行上,就更容易相应。
  三、要重视禅定的修习
  禅有禅定和禅宗之别,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门为法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直下承当,当下你和佛就没什么区别了,但对一般人来说显然非常困难,所以我觉得在今后推动禅宗理论的同时,也注重禅定的修行,如果不重视禅定的修行,那么禅宗在禅的修行上是不是会造成很大的困惑呢?学过大乘宗派的人都知道,唯识宗有五重唯识观,中观宗也有空观、假观,天台宗有三止、三观,但这些观已经变成一种认识了,很少人能够把它修起来,原因何在?就是没有止的基础,因为没有止的基础,所以观修不起来,也因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没办法做到定慧一体、即定即慧啊!在观的当下,本身就具足定的这种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数理学得很多·谈得很高而在行为上五戒十善却很难做到,这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四、要重视教与禅的结合
  禅宗有一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是显示禅宗在教育上的特殊性。禅宗虽说不立文字,但另外还有一种提法“藉教悟宗”,有关禅宗典籍,达摩带来了四卷楞伽、六祖的檀经、及历代祖师的语录等等,非常的丰富,这就显示禅与教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很多人接受了一些禅的似是而非概念(当然这是理解上的问题),如不分别、不执著,却不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无分别,就对数理产生排斥、否定的态度,盲修瞎练起来,这是在修禅上不能够成就的重要原因。在唐朝,有些人虽然在数理上差一点,但当时有很多大善知识引导,所以还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而当今是大善知识缺乏的时代,数理就显得特别重要,今天我们修禅也好、学教也好,要走佛教的常规之道,学佛的常规之道就是闻思修,不可偏慧,闻思修的本身其实也是一种修行。“依教人观”随教人观,依理起行,所以教和观的修行在今天是非常重要,佛法的根本八正道,不论在任何时候,它都是非常重要。
  五、要减少宗教色彩
  禅宗在早期,以一种自然的·朴素的生活修行方式,在修行上的极大贡献可以从两个方面定义,(l)它可以博大精深,浩如湮海,(2)也可以如祖师所说的“佛法无多子”,佛法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当然我想这个复杂的目的是为了简单,相反很多人学佛修行,愈学愈复杂,我想这个复杂跟阿毗达摩佛教,这种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也有关系。当我们学习唯识时,须面对它的复杂理论体系,当然唯识本身建立名相是为了排遗名相,中观思想也是一样的,般若经虽然有六百卷,无非是为了阐述一个无自性,破除我法二执,最后的目的,还是为了简单,要无所得,以无所得入菩提达摩,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经教发展过程中,理论方面体系愈来愈庞大,相对在修行的仪式上也愈来愈复杂,另外禅宗建立的早期是非常简单朴素的,一直发展到元明清以来,禅宗也有了很多宗教仪式,所以今天我们一说到修行就想到念经唱颂礼拜,与禅不带有宗教色彩的本质大相庭迳,要恢复这样原有的风貌,才可能使社会上更多的人走向禅,接受禅,否则这种宗教色彩就会把人排拒在禅的门外。
  六、要发挥禅的净化社会作用
  当今是个十分浮燥的社会,人们虽然生活在高科技、高物质的环境中,但是内心充满著不平衡,社会愈发展,人类就活得愈迷茫,现今的时代,群众对物质的追求和对自身的迷失,可能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严重,而禅的意义就在恢复生命的本来。
  七、结说
  今天在弘扬佛法中,固然要从慈善·从众多方面著手,但我觉得禅还是根本的。
  方立天数授
  这个专题的目的在议论禅观前景如何,应采用那些方法,那些方法是适用于未来禅修的需要,这些讨论显然对佛教有重大的意义。
  佛法的修持是多方面,那它的根本在那里?我们思考的结果认为,禅修是佛教修持的根本。理由何在呢?就是在佛教的传播理论和实践当中,有三个部份,就是“戒定慧”,戒可说是基础性的东西,慧是思想性的东西,中间实际操作最主要的就是在禅定上。根据这个结构我们能不能提出这么个理念,禅修是佛教修持的根本环节,禅修本身包含了禅修理论和禅修操作性两个方面,在操作这个层面来说,禅修是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关于修行本身,一个是关于觉悟的方面,两者间有著非常密切关系,但觉悟和修持并不是相等的经验,我们可看到祖师们对这个问题探讨很多,也有各式各样的说法,并不完全一致,总体来说,这两个方面就是禅修的主要内容。现在问题的重点在我看来,两岸普遍提倡人间佛教,未来往这个道路发展这应该是很好的,但是其中一种倾向也可能掩盖另一种倾向,如果我们对人间佛教没有做出正确的界定,很可能就会带来流弊。佛教的本质、特点在它超越的层面及神圣性是不是会被削弱了?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我现在还不很清楚人间佛教它的定义是什么,定义不清楚那怎么操作啊!它的实质是什么?现在有人认为人间佛教就是提高道德,用佛教的道德来影响社会人心,去提升人的道德品质,那么人间佛教的实质是不是就只是这样?我认为在提倡人间佛教的时候不能忘记,特别是出家人,那种终极的目标、关怀应当注意,如果我们确定这个方向是要追求的终极目标,禅修就个很重要的环节。
  就对一般的信徒、对佛教有兴趣的人来说,我们也应看到禅修在缓解社会矛盾方面的贡献,现今的社会进步非常快,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人类贫富差距扩大,美国比尔盖茨的财产相当于孟加拉一年的生产总值;现在生活愈来愈紧张,节奏愈来愈快,我认为禅修可以消除人类因文明所带来的紧张不安,烦躁焦虑。我第一次到台湾以后,才知道为何有的提倡礼拜天到寺庙里坐禅,而且有很多都是文化水准很高的人,这可能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关,这种情况是不是有普遍的意义,或它是典型意义,以后可能带来普遍的意义。所以禅修不论是对出家人、对在家的信徒,及一般非佛教徒,大概都有它不同的意义,我认为这个是很重要的。
  如果我们肯定以戒为师的话,对禅修也绝不能削弱,如果削弱了持戒或修持,就佛教本身来说就丧失了它的特质、优势乃至生命力,它就混同于一般国民,所以从这意思来说,我认为禅修它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印度或中国的佛教学者,在创造修持和觉悟有很丰硕的成果,有大小乘禅法,后来有禅宗的禅法,禅宗有南顿北渐,有如来禅、祖师禅、默照禅、看话禅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构成禅修的主要资源。在这些资源的运用上,我认为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对机,一定要根据对象,因为祖师创造了那么多禅修的方法,据我想是遇到了不同的对象、环境、条件下创造出来,因为永远固定在一种模式下,很难适应不同的复杂的现象。所以这里面问题,在我门外的看来,不同的禅修方式,不要认为它们是互相对立、否定或排斥的,它们是互补的,如果以冷静理性的角度来思考的话,从佛教的修持、在民间的形象及人格的影响来看,我个人认为对一般根基的人,很可能神秀的渐修渐悟方式更合适;这一系的操作使我们排除妄念,要看紧那颗心,要离妄想心,有个逐步前进的过程,人类的杂念是长期薰习的结果,一下子要去除很难,也许神秀的方式很值得弘扬,这对于真正培养僧人的僧格可能很有意义。我认为只有利根上智的人可以采用慧能马祖、希迁的禅法,这个方法很快,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很快,但一般人很难这么快,二是它融于生活中,采用自然主义的态度,吃饭、睡觉、挑柴、运水都是禅,做得好是很好,就在现实生活中提升智慧,但若弄得不好呢?这样就等于取销了禅,是不是有这样可能性?如果把一般的禅都混同于吃饭睡觉,这样的话,佛教的典范作用、人格榜样,一般的老百姓不容易看到,或看不出来。所以对祖师们提供的有关禅修的资源,可是要分析的,两岸可以专门讨论这些资源究竟该如何利用,及应当采取什么方式。我今天比较大胆提出神秀的论点,这没什么情感上的偏好,慧能我也觉得十分伟大,但是我们要冷静,如果一个是佛教的榜样做用,怎么在现代的社会上发挥?然后是怎样的国民道德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方向?怎么有利?很值得我们冷静研究,我们不妨跳出来想一想,经过蹉商可能慢慢的找出一些比较合适的方式。
  顾素瑜、姜淑卿整理
  摘自《僧伽》第2卷第1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

佛常住在第一义,第一义里头,不但没有言语,也没有思惟。第一义里面是平等法、是清净法,第一义里头流出来的作用就是慈悲。佛家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不见性,这个慈悲心流不出来的,我们想学也学不到,怎么勉强学都学不像的,必须自己亲自入了这个境界才行。佛教化众生,说这么多话,都是从第一义把它变成第二义,我们才能得利益。如果第一义里头连念头都不能起,还有什么说话? 没有言语,那佛也不能教众生,众生永远都不会开悟了。佛把智转变成识,转变成分别、执着、落印象,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他受用,不是自己受用。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