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禅师:大般若经要解——空相义
2014/9/4   热度:337
白云禅师:大般若经要解——空相义 空相义──前面曾经谈过“十八空相”,为什么现在又谈“空相义”?其实,“十八空相”是针对“空”做认识与辨别,而“空相义”则是“究竟空相”之义,有探讨、究竟的意思。 换言之“十八空相”是谈“空相的样子”,只从“相”去认识“空”,探讨在什么情况和现象之下叫做“空”;“空相义”则是谈“空相的境界”,究竟“空”在“相”上怎么去把握,等于把“空”的义理做一个总结。 大家都熟悉《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四句话,可见“十八空”不是谈“色法空”,而是对色法、心法做认识,并不究竟。举例来说,现实生活中,我们总离不开世间“衣、食、住、行、育、乐”一切法,是造作成业的根源,因此众生带着业来到世间,唯恐不知“过去所做的,现在要承受”,佛法才会提出“十八空相”的道理,帮助我们去面对现实环境;只不过道理、方法还不究竟,必须进一步谈“空相义”,所以“究竟空相”之义,如果把标题换成“究竟空相义”就更容易把握。 《心经》谈“色”与“空”的问题,请问这个“色”应定位在哪里?一般顶多定位在所谓的物质或精神上,或者从人的“五根”接触“五尘”来分别“色”,其实是不够的。《心经》谈“色空”是以人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来说,五蕴是心的变化作用,所谓“心为主宰”,就是一个“自我”的变化作用,从“色受想行识”生起变化、产生作用,可以了解人的自我;自我之所以会生起变化作用,都是依五蕴而来。要知道《心经》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后面还有一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以,谈的就是五蕴。所以,“五蕴”之“色”,不只是谈“表色”、“色相”或“色法”而已,是依于“色尘”转变为“色法”,完成“心法”,相应成为五蕴的“色”,发起“受、想、行、识”的变化作用,如果把“色蕴”弄清楚,“受想行识”四蕴也相继明了。 进一步要怎么去了解“色与空”的关系?刚刚已说此“色”不是“表色”、“色相”、“色法”,但也不舍弃这些,为什么?因为“色蕴”的形成来自于色尘、色法、心法,“色心”相应才会显现“色蕴”。“色蕴”是一个自我意识的开端,源于眼睛所看、耳朵所听(余根类推)的“色尘”(概指色声香味触诸尘)而产生意念,意念发起“色法”,自我意识一起分别,五蕴头一个完成的就是“色蕴”,这就是“色的形成”。千万不要把“色”只摆在“色尘”或“色法”上,来看“色与空”的关系,那会错得一塌胡涂,怎么说呢?我们常听到有些人一谈佛法,谈到“色即是空”,就拿一个玻璃杯说:你看!这就是“色”;再把玻璃杯往地下一扔,指着一地玻璃碎片说:你看!这个玻璃杯就“空”了;其实,他是执着于“表色”“色相”和“色法”,完全忘了:即使把玻璃杯砸碎了,还有一堆玻璃渣,并没有空掉。 所以,这里谈空之“相”,不是谈空之“体”。在前面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合不散”中已谈到本体“空”,必须从“成、住、坏、空”、“生、住、异、灭”作认识;这里谈“空相”,是从相上面去谈“空”,如果不能把握这个道理,“色即是空”就会变成只谈“色法”、“色尘”了。所以,这里谈“空相”,是以五蕴的“色蕴”之形成及如何认识来看,因为色蕴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分别,它来自意念,意念又来自于根、尘相接触,才会产生分别,这是色尘、色法与心法的关系。 所以,要了解为什么“色蕴”本是空呢?因为,它是根据根尘相触,意念的产生而来的,如果根尘不相接触,意念不生,“我”就不起分别,于五蕴的“色蕴”来说,不起变化、作用,等于是一个“空相”。《心经》为什么要谈“色即是空”或“色不异空”的道理呢?因为,根与尘如果不接触,意念不起,“我”就不会起分别,那这个“我”就如同死的“我”了,那可能吗?所以,人只要还活着,根、尘一定会接触,意念也会生起;如果知道“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变化作用,其中有一个“空”的境界存在,如果能突破的话,就不会以自我意识去论道,或谈事物的问题了。 举例来看“五蕴与空”的关系,且莫只摆在“色与空”的关系上;依五蕴来看空,假使你看到一样东西,产生了这样、那样的想法分别,可知在这之前就已经历了多少过程?很少人会去考虑这个问题;要知道在“我想怎样”之时,一定是你已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与尘已经接触了,意念也发生了,“色蕴”已形成,有了感受,才会“我想怎么样.....”。所以“我想.....”之前有一连串的经历,其时间距离几乎是在一刹那之间就已完成;相反的,如果“想”没有生起,那表示跟你没有关系,“我”未生起分别,源于根尘也不接触,意念没有产生作用,当然跟那个“我”就没有关系。 事实上,一旦你有了“我想…”的意念,表示之前的经历都发生了,只是我们忽略了前面整个的开端与过程,“我想怎么样”接着就有“行”、“识”的发动,在准备怎么做之下,必然的会得到一个结果。但如果根本不想怎么样,必然“行”、“识”不会发生,因为它连“受”、“想”都没有完成。所以,五蕴的变化与作用是不是其中有一个“空”的境界存在?一定要“我”起分别,经过修养、突破才会产生。如果“我”不起分别,便是处在一个“空相”的境界,但这只是第一个现象,更进一步?一旦“我”起了分别,此时也可能会产生“空相”,如不能产生“空相”,源于你的“想”有计较、执着,“我”才无法显现“空相”,这是第二种把握“空相”的机会;如果还有第三个机会“我想怎么样”,这“怎么样”一定是关系到什么?比如:人家拿出一个东西问你要不要?你想一想,生起“要或不要”的分别,那么“我想怎么样....”实际上就已经确定了。如果以现代的逻辑学、形上学或理则学来看,有个新名词──“三度空间”就具有这个意涵。可见,原来佛法早就提到“三度空间”了,只是我们平常并不知“三度空间”要从什么地方去看,其实就在五蕴里。因为五蕴的本身,要形成“色蕴”才有“受、想、行、识”的发起,“色蕴”不形成就是空相,这是第一度空间;第二个,色蕴空间的形成是因为“我”起分别,如果此事与你无关,“我”不起分别,不就是第二度空间吗?如果这时你确定了什么,一定是根据你的意念而起分别,意念的分别又是根据眼睛所看、耳朵所听而来,但究竟看得、听得正确不正确?所表现的是不是自我意识?这之中又会有另一个空相,由此就很容易去把握发现所谓的“三度空间”了。 但这三度空间并不是佛法的究竟,因为它仍然关系到“世间法”,为什么?因你所看到的、听到的仍是世间的一切,你的意念起分别,是依过去的经验而来,如果“色受想行识”并未经过修养,还是以一个世俗人的条件面对问题,究竟又能把握什么?会直接了当的表现“我喜欢”、“我讨厌”,五蕴一气呵成就完成了。如果再进一步去分析:究竟“我”喜欢的是什么?讨厌的又是什么?探讨这个“我”,是眼睛喜欢、还是耳朵喜欢?假使一个东西都还认识不清楚,在不能确定之下,就认为我喜欢、我不喜欢,那就是自我意识的情感作用而已。以世俗人来说,过于感性,可能会失之于莽撞,理性一点才能保持冷静,足见人的感性是可以调整的。所以,依于人的基本问题或者理论,佛陀就发现了一个秘密──“想”之后不马上“行”。 照圣贤孔子所言:“三思而后行”,在“想行之间”好像也有个间隔,但这个间隔不是佛法的间隔;佛法的间隔是怎样利用这个间隔,让你的“想”调整为“非想”,以至于“非非想”、“清净想”。由此可知,我过去介绍课程一直讲究的,也是千佛山的一个重要课题──“想行之间”要建立起间隔,要好好的利用这个间隔,在未行之前,调整、修养所“想”,不可但凭自我意识,而是依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方法,依教如法去行修,你的“想”才不会沦于自我意识,因为自我意识的“想”离不开世间法;为此,如果突破了自我意识,就等于突破了世间法,才有出离的机会。所以,若能把色蕴认清楚,紧接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实都是相同的道理,因为最后,都是以究竟空境而完成。 举例来说,“我有多少财产”?这其中不就已有内容了吗?于此,我们首先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来到这世界时,本来就有这么多财产吗”?相信没有!接着你从小到大,又是何时开始才拥有这么多财产的?这问题颇值得思考,如果你是“经过十年、八年或者二十年奋斗,才有今天这一点财产。”这就已肯定在十年、二十年之前,你并没有这些财产,也就是说:现在拥有的财产并非平白而有,是经过十年、二十年的经营才拥有的,而即使你现在拥有这些财产,仍要过日子,要过日子就一定要花费,财产会渐渐减少,所以,一定要有收入才能弥补支出,其结余财产才会增多,否则只落得:“想当年我有多少财产”,于事无补! 所以,从探讨问题,到考量财产的维护,进而继续工作以收入弥补支出,这其中的“想”不就已有改变了?!如果是“先花了再说”,那就是想行之间没有间隔,“色、受、想、行、识”一气呵成。因此,如果能把“想”做一个调整、修养,让原有的不好有所提升,不好的就会变成好的,好的也会更好。如果想行之间没有一个间隔,又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个空间去调整、修养,便很容易造成:现在认为有什么,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其实谈这些,说明了每一个过程的“现在”都不相同,因为每一个现在有过去,还有未来,“现在”也只是这一刻的“现在”,并不包括所有的现在,如果就任何一个现在来说,那可以!但下一个现在,能不能维护这一个“现在”的说法呢?如果不能把握,那就是“想”了之后马上就接着「行”与“识”,五蕴很快的就完成一个结果,毫无“空相”可言,只是“我相”而已,更不可能显现“究竟空”的道理,《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实就是“究竟空”最好的诠释,如果能以此作观行,就能入达真正的“究竟空相”。 但如果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错解为“你何必那么计较、在乎?”就会成为一种消极的论调,因此,必须要把五蕴的空相义“究竟空”弄清楚,再拿这四句话来做结论,才真正了解“究竟空义”在哪?否则像吃饭一样:饿了、空了就吃,吃了就不空了!吃了又会慢慢的消化,结果还是会饿、会空,那究竟真正空了什么?其实,空的不是食物,是食物中的营养,那才是维护色身价值之所在。但真正的营养的来源并不是单一的,它来自各式各样的饭、菜。可见,这其中还是一个空相,而究竟空相是说:食物是一回事,真正的“空相”不是什么都没有,是依于那个“有”,我们不要去计较、执着那个“有”,这种显现的空相才是空相,否则只是空亡,尤其“究竟空相”要把握的是以五蕴来说,这就是谈“究竟空相”的道理。
----------------------------------------------------------------------------------------------------------------- 更多白云禅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