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法师:大乘五力往生法
2014/9/4   热度:2700
智敏法师:大乘五力往生法 目录: 一、海公上师《上师供讲记》 二、海公上师《上师供续记》 三、昂旺堪布《修心七义论讲记》 四、帕绷喀大师《掌中解脱》 五、密法里不共的往生法 诸道未竟死时俾能作 平稳善巧罪堕师遮举 五力正真配合口教授 往生清净剎土求加持 《修心七义》里边说的“五力”——五力门,又分两段:一段是平时一辈子要修的五力;一个是说临终的时候,亦需五力;——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就是临终的时候修,着重于一些如何往生的问题。这是一种修法,是共同道的大乘道以五力往生的一个教授。 另外一种是不共的——密乘道里的修二次第道、或者上师本尊瑜伽里边的往生法,是以五力为基础的往生法;这是不共道。 这两个教授,《上师瑜伽》里边都有。所以说《上师供》是宝贝。 《上师供》属于无上部;在藏地,那些初学的都不能念的,要经过无上部灌顶的才能念。我们在四川昭觉寺的时候,跟很多藏人有接触;有很多人欢喜藏地去住一段时间、去参学——这些现在很多。他们告诉我,藏人知道我们念《喇嘛却巴》,翘大拇指,“哦!你们了不得,念这个经了”。我们汉地的人呢,却自暴自弃,好象念《上师供》不够胃口,拼命要求《大威德》。这个已经是跟《大威德》同样的、配合的修法了,是海公上师的慈悲,才降低要求给我们的。这个不好好修,当他一个很肤浅的东西来看——实际上《五字真言》也不肤浅了,但是我们不识宝!汉人就是贪心不足,拿了宝贝,还再要宝。再要宝,拿不到的宝拿了,糟糕!出事!——把这个好好修起来,受用极大了;《上师供》修好的话,不但是现世,第二辈子的事情都能给你安排好了,不要着急了。 有的人不懂密法,以为年纪大了,密法不能修了,再修以后往生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了;赶快念阿弥陀佛去。这样的人有没有?我们这里很多。这个地方,就是针对这些人的思想。我们早就说过了,修一切法门的目的——在讲《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时候就讲了,一个是增上生,一个是决定胜。决定胜呢,现世或者后世能证到殊胜的佛果、或者是阿罗汉果,解脱、菩提,总是这个;而阿罗汉果也不究竟,最究竟的决定胜是成佛。增上生呢,在没有成佛之前,要找一个暇满的身体、殊胜的身体、能够修行的增上生;增上生里边,就包括净土,也包括藏地再来的佛爷——发愿在娑婆世界度生的。 海公上师讲很多的转世佛爷又来、再来……,这一辈子没有全部三身圆满,第二世又来,第三世又来。慢慢地,无行般,——就是已经修得很高了,不要努力,这辈子就成就了;就像六祖大师一样,前一辈子修得极好了,这辈子一句话就开悟了,一触即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马上就开悟了,这是无行般。有行般,以前的善根还差一点,还要用功,再证到即生成佛的双运位。 这些已经谈到往生的事情,就是第二辈转世的事情了。这里专门谈这个问题。 原文:《上师供》——五力往生颂 诸道未竟死时俾能作,平稳善巧罪堕师遮举, 五力正真配合口教授,往生清净刹土求加持。 “诸道未竟”,假使我们前面修的道,尤其是密宗道生圆次第,假使没有修好,还没有修成功,死亡到了,该怎么办呢?就是修五力,修往生了。“死时俾能作”,能作什么?能作“平稳善巧”。 一、海公上师《上师供讲记》 “俾能作”三字,应连下“平稳”二字读,死时平稳者,谓心清净安稳,无业障之昏沉痛苦也,若有业障,死时无知觉,虽有人为修往生,亦不能接受也。 海公上师在《讲记》里边讲了很多,在《讲记》的八十七页。“诸道未竟死时俾能作”,“俾能作”三个字,要连下去念,连“平稳”一起念。假使说“诸道未竟”,没修好,或者甚至说还没开始修,那么死来了,怎么办?藏地有这个办法,死相现前,可以修一个法把他解除,比如修长寿法解除。如果说业很重,解除不了的,就修往生法。 “俾能作”什么呢?能作“平稳”。“死时平稳者,谓心清净安稳,无业障之昏沉痛苦也”。就是说,在修行没有成就之前,要死了,怎幺办?要求心能够平稳下来。什么叫平稳?心清净、安稳,没有业障的昏沉、或者有剧烈的痛苦。有些人死的时候糊里糊涂,心智不清,什么法都修不起来,就跟着业跑了——跟着业障所现的相跑了。如果是极大的痛苦,也是修不起法。这个就靠平时了;平时如果修得好的,这个时候就会平稳。在《续记》里边,他怎么说呢?他说,“所谓‘平稳善巧’,不非时死,亦不极痛苦死”。去马路上被汽车碰一下就死掉的,糊里糊涂,痛死了,那你什么法都修不起来了;这个希望避免。也不要极痛苦;有的病极苦,痛得什么都想不起来,也提不起心修了。这都是障碍,要除掉。希望加持心能够平稳。 我们曾在温州妙果寺住。他们这个庙,当时文革是几位老太太保下来的,她们当时就住在里边;后来开放之后,就能维持下来。所以她们是有功之人。妙果寺里边当她们功臣看待,很重视的。有一个老太,是不是她们中间一位就不知道了,她平时念佛。有一个时候她害病了,那时候我还在妙果寺住。人家以为她要往生了,结果她念佛都不要念,她说她不想死,——好象这个法门,对她不起作用了。可能她平时发的愿是不想要死掉的,不念了。后来好了,总算病好了。病好了,又开始念了。这个是极危险的事情,到关键时刻,把那个法放下来了,那糟糕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业障起来了。 死的时候没有知觉不行,极痛苦也不行,非时死也不行,要“平稳”。海公上师就说了,死的时候,假使你糊里糊涂,已经半昏迷状态了,“虽有人为修往生”,净土宗助念一样的,即使你给他助念,耳朵里给他塞录音机,他也听不进去了,他不知道你说啥东西。“亦不能接受也”,接受不了了。所以临终,一定不要有这些昏沉、痛苦,要平稳。 “善巧”者,心灵不迷,能自主宰,于五力能运用也。 “‘善巧’者,心灵不迷”,同样的,不要迷掉,“能自主宰”,自己能够作主,能够用五力。往生要靠自己五力来;净土宗要靠临终十念,你不念了,就像那个老太一样的,放下了,那就糟糕了。这里边就是说,要“平稳善巧”,不要有一些业障盖住,否则心智就糊涂了,用不起来了。五力能用。 有罪求师“遮”,谓遮止业障也。一切送往生,皆用大威德之法,以其遮止业障之力强也。“举”者,地狱相现,将堕落时,求师拔济也。平时于此求遮举之法,应有练习。无常之理,尤要修起,则死时能平稳善巧,此等法方能应用也。 假使有罪的,——“遮举”,这个就厉害了。“罪堕”,假使有罪的、要堕落恶道去的;“师遮举”,求上师能够把业障“遮”掉,从恶道里“举”起来。 “一切送往生,皆用大威德之法,以其遮止业障之力强也”,大威德往生法,遮止业障的力最强。有些人把这个法丢掉,另外去念会集本;这个有点儿对佛法太不了解了吧。这也不是我们这个法特有的。一切印度、西藏的法,管你显的、密的,修法都有两种:增上生跟决定胜。你能够修持成功最好;假使不行,可以换一个暇满身再修。马鸣菩萨的《起信论》后边就有:假使临终的时候修往生西方,就可以重新再来修。——这个是一样的。所以每一个法门都有往生法。 这里就是说,大威德法送往生,力量特别强。我们不是每年的七月十五烧一次往生吗?只要你自己不是坚定不去的话,护法菩萨决定送你往生到西方去。遮止业障的力量是特别强的,放心好了。 “‘举’者,地狱相现,将堕落时”,地狱相现了,已经要下去了;“求师拔济”,把他救出来。“平时于此求遮举之法,应有练习”。平时经常要求“遮”、求“举”,临死才有功能,可以想得起来;平时不练习的,不念的,临死的时候想也想不起来。怎么遮呢?平时念惯了这个咒,把念头一提起来,这就遮了。后头还有很多例子都会说这个问题。 “无常之理,尤要修起”,就是说要修无常;不要以为自己躺了,无事一样的,要经常想到无常。经常修起这个念头,死的时候当然平稳善巧了。因为平时经常在练,临死就不会匆匆忙忙地抱佛脚了。平时不练,临时抱佛脚,运气好的,有善知识帮助,也许会帮助你往生了。假使碰不上的话,那么不就是失去机会了?“此等法方能应用也”,平时要善巧,平时要练习。所以说无常的念头,平时都要用。 “五力”者,特指修往生之五力也。 “五力”,是什么“五力”?特指往生之五力。以前有些居士东看西看的,这个五力、那个五力,弄了很多,对来对去、纠缠不清。我们说《讲记》有五力、《续记》有五力、《慧行刻意》也有五力、《修心七义》也有五力、帕绷喀大师《掌中解脱》也有五力,大同小异——意思是相同的就可以了。不要纠缠于这一个名字、那一些内涵,对不上号等等,这些就不要去管。实际东西不用,就在牛角尖里钻来钻去,失去了好的机会。 就像有一个“问桥”的公案。一次有人打斋,一个僧人赶斋经过一座桥。过去没有这座桥,过河要靠船,很耽搁时间;桥一造,大家很快都过去了。那个僧人跑到桥边就问了:“这个桥什么人造的?什么时候造的?哪一位居士发心的?……”问了半天,人家说:“你不要问了,赶快去赶斋!你是赶斋去的,再问下去,时间过了,你赶不上了。”他还问“……”,问了一半时,人家赶斋的都回来了,过了午了,都吃好了。 这是一个比喻,也是个公案。你牛角尖里纠缠,把大事都耽误掉了。你去赶斋,就赶斋好了;这个桥,你利用他过去就对了。至于说哪个造的呢?好多钱呢?哪个工程师设计的呢?……不要问了!这样问起来,哪里会有个底?世间上的事情,你什么都要去问,你一辈子连一个事情也问不完。——这个人几岁了?他怎么念书的?怎么培养的?……把大事耽搁掉了:赶斋去的,斋赶不到,饿着肚子回去。这是一个很讽刺的公案,希望讨论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 若人将死,应先修魔怨之消除,所有病人之物,应全部供养三宝。喇嘛将圆寂之前数月,已将全部财物供养各寺院,求僧团诵戒之回向,以消灭戒障;喇嘛本无戒障,为后人示范耳。如是发愿再生早入清净僧团,决能满愿。 这里边五力。将死的时候,“应先修魔怨之消除”。前面说过的,魔怨要消除;就是供养它,使它不要作对。所有病人的东西,全部供养三宝。“喇嘛”就是康萨喇嘛。海公上师把这个事情说了一下。康萨喇嘛圆寂之前的几个月,把所有的财产全部供养各大寺院;因为康萨喇嘛说了这个话的,不再转世了,藏地不来了。供养佛、僧的目的,求僧团诵戒的时候回向,使“消灭戒障”。这是示现给大家看。我们的戒障——受了戒之后,你说你没犯?可能犯了很多,你自己不知道;所以说要求大众僧给他一起消灾,消除戒障。“喇嘛本无戒障”,海公上师亲近康萨喇嘛很久了,他是一个大成就者,有什么戒障呢?“为后人示范耳”,给后人示现的,叫后人要这么做。 “如是发愿,再生早入清净僧团”,你这样供了僧之后,就发愿下一辈子可以早一点进入清净的僧团,早一点出家;“决能满愿”,你这个愿决定能够满。这是已经把这些福德安排好了,那你下辈子要早些出家,到清净僧团,决定满愿的。 其次如造像刻经,回向功德亦大。最要者,一切所有,悉应舍完,若有纤毫保留,则四百四十病之病根尚在,不能立脱也。要有决死之心,方能往生。 其次,如造佛像、刻经的功德也极大。最重要的,“一切所有皆应舍完”,就是说一切的自己的财富,全部要舍完,不要留一点点。“若有纤毫保留,则四百四十之病根尚在,不能立脱也”。我们不是讲过,那个老修行,什么都不要的,穿的衣服也破破烂烂的,但是二块钱还要保留。为什么?死时火化要钱,他希望不要把他扔到山里去,所以包了两块钱。这幺一点保留呢,——四百四十病的我执的痼疾还在,不能解脱。“要有决死之心,方能往生”,不要贪着财产。 修定力之法,应观心间独德、或吽字、或光明、或本尊、宗大师,即是自己之识;一切全身毛窍,悉皆闭塞,别无出路,惟顶上有一孔如瓶口,如归依观中所修,即是往生出路;再想极乐之庄严,阿弥陀佛与诸上善人召唤之声,自心努力,极欲趋往;心识向瓶口弹射迸出,用力而修,二十四小时内即成就。 “修定力之法,应观心间独德”,修定,这个力量怎修呢?就是观“独德”、或者一个“吽”字、或者光明……,这就是往生的破瓦法——传过法的都知道,就是心间明点。这个明点可以是光明、或者一个“吽”字、或者本尊、《嘎登纳甲》就是宗大师的相,就是自己的识、自己的命。再观想全身毛孔、毛窍全部闭塞,别无出路。(一般密宗说一个人的识出去有九个地方,最不好是脚板心,那是下地狱的,这在《俱舍》里有,其他的书也有。)其他地方全部闭掉,没有出路,只有顶上开一个门,就是顶门,跟瓶口一样,如《三皈依观》所修的,往生的时候就是这个门出去,我们学过破瓦法的都知道。再观想极乐世界的庄严,阿弥陀佛与诸上善人在喊,叫自己去了;自己努力,就是心里有极踊跃的心,愿意到西方去。“心识向瓶口弹射迸出”,就像一颗子弹一样的,从顶门一气冲上去,“用力而修”,好好地修,“二十四小时内即成就”。 “嘿”一下子用气力把他弹上去。平时“嘿、嘎”,就下来;到临终的时候,“嘿”一下子,不“嘎”,就射出。但是不能太早;我们说过的,如果过早的修这个法,就是杀生,杀修行人,这个是犯戒的。这样子修,就是修破瓦法,二十四小时就可以成功。“嘿、嘎”“嘿、嘎”修的时候,有人感到头上有点痒、或者感到头顶有点软的感觉,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其他的,把孔雀毛插进去,怎么怎么的,不一定是这个;有一定的征相出来就是通了。通了以后,假使“嘿”一下子,那时候就出去了。这是一种。 或观上师心中光钩,钩摄自己心识而上亦可。 或者是观想上师心中的光钩。这一种法海公上师讲得很多,其他藏地的一些大德也讲,是一样的。上师在顶上,上师心里放一个光钩(不要想铁钩子,很痛的,),光所成的钩,那是软软的,没有物质的,就是一个光明,钩摄自己的识心向上亦可。上师在自己顶上,从上师心里放个光钩下来,把自己的心、或明点、或者观成的本尊,钩上去,钩到上师心里边,也可以。 其修成之相,但头顶骨软,或发热即是,不一定开孔也。 “修成之相”,“头顶骨软,或发热即是”,不一定要开口,不一定要打洞、插孔雀毛,不需要。海公上师也说,头顶骨有点发软、或者发烫、或者发痒,这个都可以了;也有一些修到后来流淌血、脓水等东西,这些都是开顶的现象;那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插。 第二,应熟修度众生之菩提心、与离我执之心。 第二,“应熟修度众生之菩提心”,这是重点。净土宗也说,三品往生都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你没有菩提心,连造作的、相似的菩提心都没有,你哪里相应呢?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从他的极大的菩提心出现的,你要跟四十八愿相应,要四十八愿度众生,那你一定要与菩提心相应。你没有真正发起来,也要跟他顺、就是要知道。熟修度众生的菩提心,天天要念,念的时候不要有口无心;这个心,要把他一层层的熏习,熏到后来这个力量就会强。 “与离我执之心”:一个是要度众生的菩提心;一个不要有我执。我执是菩提心的对立面,在《修心七义》里边,就是不要有我爱执。这两个是重点,修菩提心,不要有我执。 第三应作黑业之洗除,即布施供养等。 “第三应作黑业之洗除,即布施、供养等”。再做布施、供养,就是六度的事情。 若法身光明曾现一二次者,死时不必再修此法,以法身光明,与诸佛相应,可随愿力溶合,往生所求之净土,或者金科现前,即入本尊金科。 “若法身光明曾现一二次者”,那是修生圆次第,修到超死有、得法身的时候,现过一二次光明的,死时不要再修了,自然会显现。“以法身光明与诸佛相应,可随愿力溶合”,就是说,已经现了法身光明的,前面那些方法不用也可以了——自然你跟佛相应了之后,可以随愿跟法身光明溶合一体;你要生西方就西方、往文殊净土就文殊净土、要升大威德金科就大威德金科,随自己发愿。或者,“金科现前,即入本尊金科”,有的修得好的,临终的时候,金科在面前一现,你马上就进去了。 往生法者,乃为无修行,或修行而恐力不足者,特设此补救方法也。四种加行,亦应具足。 “往生法者,乃为无修行、或修行而恐力不足者,特设此补救方法也”,就是“五力正真配合口教授”。这是对那些修行没有力量,没有修行的、或者修行而恐力不足的——虽然修了,但力量根本不够的,就是“诸道未竟”;或者是没有修,或者是修了一点点,才用这个方法。已经现了法身光明的,到那个时候自然法身光明现,而与诸佛相应、溶合,随愿往生净土。 所以不要以为密法修了一辈子,却没有一个净土可去的,这些概念应当要打破。我们这一次所以要把这个讲得广一点也是这个道理。修行没有的、或者修行力不足的,临死补救的方法,——五力往生。 过去的海公上师、现在的佛爷一样的,——灌过大威德顶的人走了之后,不必为他修往生法了。为什么?他已经有大威德的顶灌了,只要三昧耶戒不破的话,自然会到金科去的、到净土去的,并不需要再给他修往生法了。往生法就是我们七月十五修的那个,是为了那些没有修行的、或者修行没有上路的、力量不够的,这些人要生净土,就送西方了。而且,这个往生法可以拔济那些造无间罪的,可以先把他救出来;然后转个弯,再送他到西方去。所以说,这个大威德的往生法,力量够强了,那些人还不放心,还要去…… 死时往生,若有护法导引,易于成就,尤以康竹马善于引摄中阴,随其所好之境,而为显现,引至应生之处。 “死时往生,若有护法导引”,假使护法菩萨给你带路的话,这更容易成就。“尤以康竹马善于引摄中阴”,康竹马是我们大威德里边一个护法,他是最善于摄引,引摄这个中阴。“随其所好之境,而为显现,引至应生之处”,你希望生哪里,他就给你带路,给你送上去。所以说修大威德密法的人,他的保证很多;有的人就死不放心,一定要追求会集本,就是很难理解。 这里讲了四个“五力”了,但是有人数来数去,数不到五个。因为前面一生的五力讲过了,临终五力和它不同的地方,打开给你讲了,其他同样的就没有说了。在《续记》里边呢,五个力都说了。 二、海公上师《上师供续记》 “诸道未竟”一颂是破瓦法,各各本尊各有破瓦法。“平稳善巧”言不非时死,亦不极痛苦死。“五力”即往生之力,亦说四力或三力;如净土宗之信、愿、行即是三力。 大家看看《续记》吧,他说“诸道未竟”这个颂就是破瓦法;“各各本尊各有破瓦法”。当然了,我们说“五力往生”,修破瓦法的人呢,就是破瓦法,可以跟破瓦法一起修;但是在《修心七义》里边,即使没有破瓦法,这个五力,也可以往生。“‘平稳善巧’言不非时死,亦不极痛苦死”,什么叫“不非时死”、“不极痛苦死”?意思跟前面一样的。“非时死”,突然之间死掉了,措手不及,修法没办法修;“痛苦死”,心太痛苦了,也修不起来。这些呢,可以避免、遮掉,死的时候能够“平稳善巧”。 “五力”呢,就是往生五力。这个不要执着了,可以三个力、也可以四个力。三力:信、愿、行,就是三个力。我们这里五个力,哪五个力呢? 五力者,一、白净种子力,平时注意三业,止恶修善,已作之恶应忏悔。 “白净种子力,平时注意三业,止恶修善,已作之恶应忏悔”。这个白净种子力、修白法的力量,跟佛教罗睺罗一样的:平时观三业,好的要做,不好的不要做,止恶修善;假使已经做了坏事情的,马上忏悔,洗干净。这是修白法的力量。 二、摄取力,求本尊三宝宗喀巴大师摄引加持,加持要求。多有远来朝山之人,虽到文殊道场,不知求愿,或仅见灯见花以为幸运而已。应有进一步之要求。 “摄取力”,就是求上师、本尊、三宝、宗喀巴大师摄持加持,就是《上师瑜伽》。“加持要求”,要求加持;要求什么加持?要求往生——往生就是说将来有一个殊胜的身体再来修行。 这是上师在五台山清凉桥讲的。他有一些感想,很多远来朝五台山的人,“虽到文殊道场,不知求愿,或仅见灯见花,以为幸运而已。应有进一步之要求”。他说,很多来朝山的,到了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到了、就是文殊菩萨的家到了。他不晓得向文殊菩萨求好的愿、修行的愿,只朝朝山,到了就满足了;或者看到智慧灯,看到一些花,这是文殊菩萨的示现,给他起信心,他以为这个就够了。你要有进一步的要求,对宗大师、上师、本尊、三宝的摄引加持,要有要求——加持要要求;要求什么?最起码得个增上生、殊胜的身体,能够赶快的修行成功。 三、六度力,即大乘威力。障缘、倒引、前生怨对,人所难免,须有六度殊胜力,方能降伏。 第三是“六度力”,就是大乘的威力。修大乘的法门,“障缘倒引、前生怨对,人所难免”,每个人过去有业障、有障碍、倒引鬼、前世的怨家。倒引鬼专门把人引入歧途的;到了中阴身的时候,很多倒引鬼要把你引到恶道去的,这个要注意。 海公上师讲很多这类公案。我们随便说一个,一个人害病死了,他还不知道,以为自己睡着了。他就跑到街上,是四川成都,街上很闹忙了,很多卖东西的地摊都在叫卖。到一个摊摊边,有一个人拿了一个皮马褂,很便宜。他贪便宜,买了;买了一穿,好了,畜生道去了。这个皮马褂就是畜生的皮,一披就扒不下,就往畜生道去了。倒引鬼用皮马褂来骗你,把它穿进去了就走了。 “前生怨对”,要阻碍你到净土去的。 这些东西呢,要六度的殊胜的力量,能够降服;六度就是要布施、忍辱、精进了,还要有一定的定力,才能超过这一些。 四、愿力,即菩提心。 “愿力”呢,发“菩提心”,这个不能少。 五、射力,亦名弹射力,即是定力。藏语名为“破瓦”,是飞胜义,往生必籍此力。修定若不修力,虽坐三年五年不动,亦于智慧无益。 第五,“射力,亦名弹射力”,就是破瓦的“嘿”一下,上去。“即是定力”,就是定的力量,修定要有力量。这个藏地叫“破瓦”,破瓦的意思呢,“飞胜义”(这个字错了,可能“飞腾”,“飞胜”没啥意思的,就是“腾”,跳出去了,破瓦法就是识从顶门一下子冲上去了。)。“往生必藉此力”,你要往生,必定要弹射力,有股力量才能去。有的人平时修行也好、做事也好,疲疲垮垮、懒懒松松,没有力量的;这样子的人,你求往生恐怕有危险的,因为没有力量。做事情都要有力,念经象个念经,声要拿出来,念得倒睡不睡、倒念不念的,你当心!你求往生危险的,没有力。什么东西都要有力,你往生也要力,没有力的话,生不去。“往生必藉此力,”弹射力。 有的地方还说,——那是高层次的、修生圆次第的人,你这个弹射力,弹的时候,单是“嘿”一下的话,自己想的力量,还要给你加一把力,用什么?宝瓶气,“嘭”地给你弹上去,把你送上去,这个是更可靠了。当然没有修生圆次第也不能乱修了,修错了更糟糕。就是说要有力。 这里,海公上师就感叹当时的人了,“虽坐三年五年不动”,闭关,三年五年坐了一动不动,很好。但是“亦于智慧无益”,没有力的,疲垮垮地在那里,静是静下去了,没有智慧,力量没有。没有力量啥东西呢,就是昏沉了。 我们上一次讲的,定有住分、明分。明分里边要有策举的力;策举力要极强,才是三摩地。极强的策举力不够了,就是细昏沉、细的沉没了;如果是策举力已经不够了,那是中的沉没了;策举力都没有了,不是粗的沉没,快昏沉了,昏睡——力一点也没有了。修定一定要有力,这些都联系得起来的。 这是《续记》的。这样讲应当是够了,但是这个事情关系到很多人,可以打开再讲一下。海公上师是结合了破瓦法一起讲的。定公上师传的破瓦法,是显密合修的,薄薄的一本书。有的人可能传过,也可以用。 我们这里传的是佛爷的破瓦法:顶上是阿弥陀佛,但是你要知道,顶上阿弥陀佛就是上师。你观想的时候,观上师也好、观即师即佛也好、就观阿弥陀佛也好,那个“嘿”一下,就到上师心里去了,就带你到西方去了,也是一样的。 修行没有到家——就是力量还没有生出来,死亡到了怎么办呢?有办法的。——有的人,他所以要去修净土,就是以为年纪大了,修那么多东西修不起,怎么办呢?还是调个法门。这个用不着调,这里往生法有的。就是说,你修行没有上了要处,——没有上路,甚至还没有开始修的,或者修了没一点点的,就可以修往生法。往生法在藏地叫迁识法。 迁识法是很高的法;大家记得吗?马尔巴两次到印度见那洛巴。后来回来了,密勒日巴就问他:“迁识法学了没有?”他就把印度带来的很多经书翻,没有!第三次,又去。年纪大了,路不好走,人家劝他不要去,一定要去!这个法拼了命求来的,那是极珍贵的了。——就是迁识法了。当然有高有低了,各式各样;这里讲的不是很高的,因为很高的是圆成次第里边的迁识法。这是说修道还没有上路,生圆次第没有上路的,这个法门就不能修了吗?有什么办法呢?不着急,迁识法、往生法。 往生法过去很多。总的来说,两类:一种是共同的,大乘修心的方法,就是《修心七义》里边的五力往生的方法;一种是不共的,密宗的,也是在五力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法,也是一种迁识法——往生法。我们《上师瑜伽》、《上师供养法》的教授,他里边两种:共同的大乘的五力往生法,有;五力为基础,《上师瑜伽》本身的、密宗的、不共的迁识法也有的。所以这个里边呢,极殊胜。临终的时候,这两种看你用得起的。 一般的、密宗一点也没有修过的,大乘的往生法,也是有极大的用处、极大的利益。就是说,既使你密法还没有上门,哪怕你大威德灌顶都没有灌,你就用这个往生法好了,共的,共同的往生法,大乘道的,就是显教的了。这个好处也很多,就是《修心七义》中大乘的往生法,——“五力重威仪”,五力来修往生。 这个书到了。带来的,就看这个书,把重点说一下。 修的时候,临终的时候呢,第一,把所有东西、财产全部供养给上师、三宝、僧众,什么东西都不要贪恋,这是白净种子力。 然后,自己的三昧耶戒,好好守好。 上师、本尊面前供养曼茶等等,发愿;发什么愿?死有、中有、乃至后有一切生中两个菩提心——就是愿、行菩提心,或者高一点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永远不要忘掉,而且能够修《上师瑜伽》,永远不离上师摄受,这是发愿力。 再一个,自己从无始到现在,受了很多的苦,都是我爱执,“持爱自己灾害百损门”,受了很多苦。如果你放纵他,再随他自在的话,将来还要受更多的苦。所以说,把我爱执,一定当成头等的敌人,要把他消除,这就叫拔除力。希望把这个我爱执,连根拔掉。 一切处,不论在哪里,思惟“上师瑜伽”——就是不离上师,不离菩提心,是牵引力。这五个力,修好之后,决定往生! 这个里边,如果加上一切法空的道理,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真空见,大乘的三主要道,加进去,在这个状态里边往生,决定会成功。威仪什么呢,右肋而卧。 时间够了,下一次大家把《修心七义》带来吧,还有一个参考的,帕绷喀大师的往生五力。今天就到这里。 上一次我们讲到,假使这一辈子修行还没修到要处,或者还没有上路,那怎么办呢?有人就很着急,——以为密法,没办法了,要去另外找路子。 昨天,吉林一位居士,也是这么一封信。我们就给他说,我们正在讲这个问题。密法里边一切法都全的,尤其是宗大师的??道次的修法,每一个法都不会漏掉的:从凡夫开始,一直到双运道,整个的、完整的一套。如果寿命到了,还没有修成的,那用往生法(迁识法)。这个在密法里边是有的,用不着到外边再去求其他的。而且,如果大家看过法尊法师的《论文集》的,也可以知道,密法里边的往生法远远地超过我们汉地的那些方法。 我们这里呢,格鲁里边的,就是这个五力。上一次,我们不是讲了海公上师的《讲记》跟《续记》吗?里边说,往生的,有三力的、四力的、五力的。净土宗是三力:信、愿、行了,信,当然是信阿弥陀佛了。我们呢,就是有五个力了——这是大乘的往生法,还没有加上破瓦法;如果破瓦法接上去,或者,是用不共的、密乘的、三身的合修法,那方法更多。 法尊法师也举了一个,“哑巴斋”,就是专门修净土、精进行道的一种方式。一天吃饭,一天不吃,不说话,专门念咒。——这样,汉地还是没有看到过。这些法在藏地的密法里边,多得是。——这些过份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不知道,也不能怪他;那幺学过知道了,该就是要放下心来了,不要再这么犹犹豫豫的。我们说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犹豫,要决定,要生胜解;胜解还要定解,力量才来。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力,这个力从胜解、定解来的,犹豫的就是没有力的。 所以正好这个因缘。如果去宁波讲经的话,就不能把它广讲。这一次也是我们的殊胜因缘,可以把这一点,强调地多说一些。昨天我们说了,迁识法(往生法),在《上师供》的传承里边、我们这个教授里边,两种都有。一种,是共同的、大乘的,修心往生的迁识法;一种是不共的密乘的迁识法。这个《上师供》里边都包得有。 那就是说哪怕你密宗还没有沾手,那你可以靠显宗、波罗蜜乘的往生法,也可以用。上一次呢,我们略略地介绍一下《修心七义论》的。今天,请大家把他带来了,就把这个地方打开来,仔细讲一下。这个是我们的重要的事情了,就不要怕耽搁时间了。 三、昂旺堪布《修心七义论讲记》 《七义论》里边,有一生修的五力,还有临终时候的五力。一生修的,我们前面讲自他相换的时候讲过了,——整个要从自己现世修行里边用的。 万一修法未成,业报到了,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也有往生的五力。这是在《昂旺堪布文集》第三册第一九十四页(单行本七十三页)。 颂曰 :“ 大乘往生法 五力重威仪”。 临终的时候,这五个力量可用来往生,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威仪可以用吉祥卧,就是佛涅槃的样子。——这里伽喀巴大师,提倡这个威仪。这里我们就看下去了。 彼行气功,呼黑拍,破顶门之往生法,不如大乘法往生殊胜。此以五力为资粮,而成往生。彼无五力,徒修往生法者,如鸟系脚,虽飞不远。又恶业未净,虽获往生,而非善处。故修往生法,须依大乘,以五力为重也。 “彼行气功,呼黑拍,破顶门之往生法,不如大乘法往生殊胜。”外道的气功,也有偷这个法的;密法里边、破瓦法里边,也是用气的——用宝瓶气,把他弹出去(或者用自己的悦乐心,这个我们后头还要讲。) 这是先讲密法以外的,大乘里边的。这个破顶的往生法,固然是很好。但是如果没有内涵,单是把顶开了,也不一定往生;而真正的内涵、重点,就是大乘往生法的五个力。这五力是重要的;这五力就是往生的资粮——往生就靠这个。 “彼无五力”,就是那些修破瓦法的,假使没有五力,即使你顶门打开了,能不能往生呢?“如鸟系脚,虽飞不远”,他顶门是开了,但是没有这五个力(力量不够),等于一个鸟,脚给人家捆住了——绳子多长,他只能飞多长;再远就不行了,绳子把它系住了。就是他自己的业、烦恼系住了,飞不过去了。这是说尽管你顶门开了,如果出离心、菩提心、这些大乘的往生法没有的话,你还是飞不远、去不了。所以说,不能单从破瓦法上边着力,其他的几个力,更重要。 “又恶业未净,虽获往生,而非善处”。还有一个,这个殊胜的大乘往生法如果没有,你这一辈子造了很多恶业,虽然往生了;往的却不是净土,往的是恶道,那你糟糕了,——这个“往”,不往还好一些。所以说修往生法,一定要大乘的五力为重。破瓦法,我们不排斥,这是一种方法;但是没有大乘的五力,要么飞不远、要么往的地方不对头,那还是不能往生净土。 所以说五力为重,这个颂里边“重”就是这个意思。 于往生前,应先知死相。观察死相,其法甚多。死相决定,则修往生。若未了达死相,自无从修起。或死已到临,修已无及。 “于往生前,应先知死相”,这个密法里边很多,可以自己观察死相:观气息、观影子等等都有。洛那佛爷的一些书里边看到的:太阳下边照影子,看的出自己的一些征相。——当时我看过一个,就是说看影子,照的时候,手看不到的,其他都有,那就不行;这些是洛那佛爷的。黄教里边很多。你真正修行的时候,自己会知道。“观察死相,其法甚多”,这个密法里边很多的。决定之后,再修往生。 就是“若未了达死相,自无从修起”。没有到死相呢,不能修。——我们上一次说过了,修了就是自杀了;不单杀人了,还杀个菩萨。因为你是修大乘的,就是菩萨。你身上还有很多的生命,都给你杀害掉了。所以说,决定死相到了之后,才能修。这个一般有修行的人,自己会知道,会打招呼,——净土宗的,阿弥陀佛或者观音菩萨会打招呼;密宗的上师、本尊会给你个征兆。到了时候修,正好;没有到时候修,那不行,自杀。到了之后,来不及修,就是临时抱佛脚了,匆匆忙忙地就又不行了。 藏中习俗,于死相未判明时,先以生时贪中所获财宝,供养布施及放生等,修遮死法后,如仍无望,则依白法善种子力,于未死前,为之集福。大抵供养布施放生等,广积福聚。行如是者,生前胜于死后。彼及生作者,得以白法善种子力,转诸不善业,而为善业,自能往生善处。若行于死后,则转业较难。 “藏中习俗,于死相未判明时,……”你什么时候死,不去管他,先把一生的财物、财产全部布施、供养上师三宝。这个就是海公上师说的,他说喇嘛仁波切,就是海公上师的上师康萨喇嘛,在前几个月,已经把所有的财产全部供养各个大寺院的僧众;求他们诵戒的功德,消除灾障。供养、布施、放生等等。 还可以修遮止,就是攘灾的那些方法。死相不决定的——可以避免的,可以修法把他去掉,前面我们讲过的。 假使说实在去不掉,那也不着急,就准备五个力。“则依白法善种子力”,就是做点好事情,多做点好事。“于未死前,为之集福”,大致就是供养布施放生等等,这些事情多做一些,“广积福聚”。“行如是者,生前胜于死后”,有的人死之后,他子女、后辈给他做;或者他自己生前写好遗嘱:死后怎么处理。这个已经迟了。照规矩,要生前做,自己在的时候做;这个功德你自己阿赖耶识里很清楚了。如果死后呢,万一你已经投生了,就来不及了。所以说“生前胜于死后”。 “彼及生作者,得以白法善种子力,转诸不善业,而为善业”。能够在生前做的,“彼及生作者”,一辈子做好事的,他白法的种子力(做的很多好事),可以把不善的业转过来,成了善业。——这个天平称一样的,哪一方力量重呢,就向哪一方倒。所以说这个果,看缘的:缘是白法的多,果就是倾向于白法的;如果缘里边黑业多,那果当然是不好的了。你尽量造白法的,那你可以转业,向善的一方面转过来。“自能往生善处”,既然是造善业呢,决定往生善趣。这是明业果决定的。 “若行于死后,则转业较难”。死了之后要转就不好转了。假使投生了,你怎么转呢?异熟果成了。这个大家学过《广论》都知道,异熟果没有现前之前,能转;异熟果已经决定出现了,转是不行了。所以说呢,倒不如生前,把那些都做了。 在昔印度鹿野苑中,有一居士,居积致富,所获财物,悉易黄金,装满七瓶,而营七窖,分别藏之。临命终时,以爱恋窖金,故世世受生为蛇,蟠在窖中,守护其金,曾不暂舍。至佛出世,此蛇业力,渐得轻减。因悟我受蛇身,为守金故。若以此金布施供养,我则不受此蛇身。彼时已知有佛出世,于行路中,获见一人,蛇遂人立而言,恳求其人,导至佛所,以一窖金而为供养。佛集大众,受其供养,并为说法,蛇闻法,欣喜信受奉持,复以余六窖金供养于佛。于命终时,顿脱蛇身,得生天界。此蛇以白法善种子力,生前集福故,得往生善处。 这里举个公案:在过去印度鹿野苑里边,有个居士,他”居积致富”,就是说做生意,积了很多的钱,成了大富长者。他把他的财物都换成黄金(金子,体积小,又贵重。),装了满满的七瓶,那不少了。“而营七窖”,挖了七个地窖,把他藏在地下。“临命终时,以爱恋窖金,故世世受生为蛇,蟠在窖中,守护其金,曾不暂舍”。他因为贪着这个金子,就不愿意离开。(这个心就是贪心,“财贪”,对于财物贪,不肯舍。)结果呢,死了之后,投为畜生了,投一条蛇。这个蛇就在装黄金的地窖里边,蟠在里边住,守他的金子。蛇是毒的,哪个来了就咬。——这就是生前悭吝不肯布施;死后悭吝心还在,不准人家来动他的东西。 一直到佛出世,这个蛇的业力慢慢减轻了,他就自己想为什么生蛇身呢?知道是因为黄金的关系。“若以此金布施供养,我则不受此蛇身”,他想我假使把金子布施了,再不会生蛇身。——他因为生了很多世的蛇,感到很痛苦。“彼时已知有佛出世”,这个时候它知道有佛出现。它在路上碰到一个人,蛇就跟人一样站起来,求那个人带它到佛的地方去,它要把他藏的一窖金子供养。这个人就带他去了。 “佛集大众,受其供养”,佛就招集大众,受他的供养,给他说法。这个蛇,听了法之后,欢喜地信受奉行,把其他六窖的金子全部供养佛了。这样子呢,他的贪心没有了,舍掉了。这个蛇命终之后就脱蛇身,生天上去了。——供养了佛,这个福报当然很大,就升天了。“此蛇以白法种子力,生前集福故,得往生善处”。这个就是说,你布施、供养,这个力量,你就可以生到善趣,人天。过去因为不肯布施,堕落于畜生;现在布施、供养了,全部放掉了,马上就脱生,升到天上。 西藏有一喇嘛,贪着生前所获财物,密以麻囊,储诸钱物,藏壁孔中。死后受生为蝎,即居囊中,护其钱物。后别有喇嘛,住其旧居,闻壁中常有播钱声音,发壁得囊,见蝎以爪握其钱,牢不可释。此蝎彼蛇,事同一律。然蛇得度,而蝎未得度。以蝎无白法善种子力故,不能自拔。何况往生善趣。依大乘修往生法,先须白法善种子力,为之积福。 另外西藏有个喇嘛,“贪着生前所获财物”。他生前的时候,大家供养得很多了;他对这些财物很贪着,舍不得。“密以麻囊,储诸钱物”。他偷偷地把那些钱用麻布袋子藏起来,“藏壁孔中”,放在墙壁的一个洞洞里边。 “死后受生为蝎”,生一个蝎子。“即居囊中”,就在这个麻布袋当中,守护他的钱,这也是贪着财物。本来是修行人,至少生善趣,生人天,增上生;就是贪着财物,堕为畜生,做个蝎子,毒虫。因为他贪着,就变一个蝎子,保护财物,不准人家来取。——这个心就不好。如果他不是喇嘛、修行人,恐怕蝎子也做不到了,更加堕恶趣了,——其他更苦的恶趣里边去了。 “后别有喇嘛”,后来另外有个喇嘛到他那个地方,听到墙壁里边,有钱动来动去的声音。他奇怪了,墙壁里怎么有人呢?好象搞钱一样的呢?就把墙壁打开,就看到这个麻布口袋,口袋里一个蝎子,他的爪子,把钱抓住,“牢不可释”,抓得很紧,不肯放。 “此蝎彼蛇,事同一律。然蛇得度,而蝎未得度”。这个蝎呢,他没有这个善根了,不知道向喇嘛请法,还是死不肯放的。喇嘛看到呢,可以给他说法;但是他舍不得,把钱抓得紧紧的,牢不可释。他没有白法种子力,就不能往生。 所以这两个例子,就是说只要你行善,就是往生的一个极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在世的时候,尽量要做善的;恶业做了尽量地忏悔——能够不做最好,万一自己不注意做了,马上就忏悔。这个就是大乘的白法种子力,可以增强。这个蝎子因为没有白法种子力,不能自拔;善趣当然谈不上了。依大乘的往生法,“先须白法善种子力,为之积福。次以对治力”。就是说先是培福,白法种子力。这里白法就是善法,这个力量强了,福气大了,自然善趣,要净土也可以。 次以对治力,忏除罪业。曾受密乘大灌顶者,应请大德于未死前,重受灌顶,灭除违犯密乘等罪。未入密者,则依四力忏除。如是作己,自心清净。于清净中,心得安住。想诸事皆已摒挡,时至即行,了无留恋。 “次以对治力”,对治力就是忏悔业障,“忏除罪业”,就是第二个对治力。“曾受密乘大灌顶者,应请大德于未死前,重受灌顶”。西藏有个规矩,受过无上部灌顶的,死前要请喇嘛再灌一次顶。这是什么意思呢?恐怕三昧耶戒违犯,重受一次可消除那些犯的罪。密法里是有这个了,灌顶可以消除犯三昧耶戒的罪。但你要有忏悔的心,确实痛切忏悔,以后宁死不犯,以这样子的心情受灌顶,罪可以清净。如果你泛泛的心,甚至于对罪还不认识,——现在很多人知道灌顶有好处、可以灭罪;但是你三昧耶戒犯了没有?他根本就不知道,也不知道犯了轻、还是犯了重,也没有忏悔的心,这样子去灌顶,没啥用处。所以说,要有忏悔的心,重新灌一次顶,就可以灭除违犯三昧耶戒的罪。 “未入密者”,没有灌顶的,四力忏悔。《广论》里说了,四种力量全部用起来,忏悔,也能除掉。 这就是对治力。已经犯了错误的,造了罪的,密乘的三昧耶戒,灌顶。如果是自己会的,自立坛场灌顶,自己事自己做了;如果不会的,请喇嘛来灌。 这个汉地没有藏地那么容易,你还是不要犯的好。临终的时候,你请不到怎么办呢?那就完了。我们前面那个颂,“三昧耶戒众悉地根本”,“保爱胜于生命求加持”。命一样的,胜于生命地爱护。你受了三昧耶戒之后,好好地学。要把他比命看得还重,情愿牺牲生命,不犯三昧耶戒,那你将来往生决定是善趣,净土就净土,这是客观的规律如此的。我们讲三昧耶戒的时候讲了很多,就是说只要你三昧耶戒不犯的话,即生成佛,这是上根的;不行的,二世、三世、……七世,最迟是十六生决定成佛了。这个时间并不长,所以说三昧耶戒要持好,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如是作已,自心清净,于清净中,心得安住。想诸事,皆已摒挡,时至即行。”忏悔之后呢,坏的、犯戒的事,已经挡住了,已经消除了;时间到了,毫无留恋地就走,净土就净土了。 若贪着此身,不能遂舍者,此时,应思维此身诸种过患,我为此身造诸恶业,我为此身,乃有烦恼,我为此身,常受痛苦,我为此身,常害物命,如是思维,此身应舍,不足恋也。凡贪着此身,不能舍者,死后堕入虫类,不可不知。 “若贪着此身,不能遂舍者”,假使对这个身,还放不下的。“应思维此身”,你就是要想,观身不净了,这些很多的的过患;为了这个身体,造了很多的恶业;为了这个身体,有烦恼;为此身,才受痛苦;为了这个身,又去害命,害人家的命。这个身体就是万恶的一个渊薮。这个老子也说:“我有大患,为我有身”。为了这个身体,要造好多的罪。身体没有的话,你很多的事情就不做了。这个身体并不是好东西,“应舍”,不要去贪恋。 “凡贪着此身,不能舍者”,死后是要做虫的。这里有个公案:一个女人,长得极漂亮。她后来在海里一只船上死掉了。她的丈夫看见一个虫,在她的鼻子里穿进穿出,就很气,——他的女人,怎么一个虫把她钻来钻去,把她脸咬坏了。他就想把这个虫,扔出去弄死。这时旁边恰好有一个出家人:“嘿,你不要扔,这个就是你的夫人。”原来她贪着这个身体,舍不得走,就变个虫,在身体里边游行。所以说“贪着此身”,死后要变虫的,不可不知。 如上以对治力忏除罪业已。次以牵引力生菩提心。自誓死后,中有,我识不稍与菩提心相离。 “如上以对治力忏除罪业已,次以牵引力生菩提心”。这个是重点了。三品往生都不能离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净土宗是大乘的宗派,你没有菩提心,你怎么生呢?至少要有气分的——相似的、造作的菩提心一定要有。所以说我们不要死板板的了,——你说我下士道还没有修好,菩提心谈也不谈了,那假使你往生了呢,没有菩提心你生不去。所以说菩提心,能够做得到的,当下就要做起来的。 有人很好,自他相换,开始做起来了。当然了,暂时做不到的,也不过份要求了,根据实际的情况做了。——这《菩提道次第》都有,菩萨戒里也有;初业菩萨跟清净意乐发起以后的菩萨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不能勉强。生起菩提心,这个牵引力;就是要生善趣,或者是净土,就靠这个。 “自誓死后,中有,我识不稍与菩提心相离”,就是说,死了以后,不管你死有也好、中有也好、下一生也好,生生世世不离菩提心,这个心要发起来。这个就是牵引力;就是向善的、好的地方(就是净土)牵引的力量。这都是客观的规律,没有加了想象的,主观的东西是没有的。这是客观如此的:菩提心决定牵引到好的地方去,要净土就净土去了。(还有个戒,我们学过《律海十门》的:持戒清净的,随愿往生净土。随愿生净土,这个戒也是一个力量。)不要离开菩提心。 复次以发愿力,愿一切有情,所有死苦,皆丛集于我,我一身而成熟之。我代彼一切有情,独受此苦。彼一切有情之苦,及苦因,皆获远离,而得安乐。通常发愿,往生净土。修心菩萨则异于彼,而发如是大愿。 “复次以发愿力,愿一切众生,所有死苦,……”,这就是自他相换来了。想一切有情众生死时的苦,发愿他们的苦全部在自己身上承受,代他们受苦。(这个心是不是真正受呢?当然业报各是各的;但是你心好就产生好的效果。)发愿自己受他们的苦;他们的一切苦、苦因(就是烦恼),都能够离开,到安乐的地方。 “通常发愿,往生净土”。一般人的发愿呢,生净土了。所以这个发愿力,也是要的——从菩提心出发,代众生受苦,这个心要有。“修心菩萨”,我们讲低一点呢,是说为了度一切众生,要生极乐世界,或者其他净土,这个心总是一定要发的。我们净土里边(中国净土宗也有),这个求生的愿,要度众生;你能够代受苦,更好。至少这个菩提愿心是要的;你看中国哪一个往生呢,发愿没有这个心呢? “修心菩萨,则异于彼”。我们说的修心菩萨,就是修《修心七义》的这些人,是发大愿的;普通的就是发心求生净土了。——哦,这个我们提一下,写下《修心七义》的伽喀巴大师,他修菩提心,是公认最好的,所以这个法是传给他了。他死的时候呢,就发愿代众生受苦,下地狱;结果呢,不是地狱,净土相现了,——他知道,他要生净土去了。 这个不是各人的主观想象所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你菩提心生起来,决定是净土或者是善趣,你想避免也避免不了;如果你不是菩提心,黑的业、恶业的心,你再想净土,现的不是净土相,是恶趣、地狱相。这个不是我们主观想象可以改变的,客观的规律是如此的。所以说,菩提心,应当要把他爱护。不要说我现在还早得很,——你一点菩提心也没有,你将来善趣怎么生呢?就是要能够做到的尽量做,气氛也要有一点,尽量积聚嘛。 这就是说发愿了。 复次,以修习力故,如法往生。世间有于将死时,强令趺坐,手作定印者,名曰死威仪,此可不必。当如佛般,涅槃时,右胁而卧,左手直置左腿上,右手作枕,以掌承颐,无名指微触右鼻孔。此时乘风修取舍法,随风息安详而逝。如是往生,决得生殊胜善处。 下边“以修习力故,如法往生”。“世间有于将死时,强令趺坐,手作定印者”。这个我们汉地不多,死的时候,把他坐起来,接个印,叫死威仪。伽喀巴大师他们的传承呢,认为这个不必一定要做。当然了,如果要做,其他的书上也有的,这是不勉强。但是呢,就是不要勉强做,坐不起的话,就是吉祥卧,他说这样子是一个极好的方式。“当如佛般”,就是跟释迦牟尼佛一样,涅槃的时候右胁而卧,左手摆在左腿上,右手作枕,手掌托了脸上,无名指稍微碰上点鼻子。这个时候呢,修取舍法,这个修《修心七义》的人,“随风息安详而逝”。“如是往生,决得生殊胜善处”,决定生善处,要生净土就净土了;善处包括净土、兜率天等等。 如本论造论者伽喀巴,求生地狱,而净土现前也。又修心菩萨,临终惟修取舍,不必再缘空性。以取舍是菩提心,具殊胜善力故,决得生殊胜善地。 如本论的造论者伽喀巴大师,他是发愿代众生受苦了,“求生地狱,而净土现前也”。因为菩提心,决定是净土,这是客观的。“又修心菩萨,临终惟修取舍,不必再缘空性。以取舍是菩提心,具殊胜善力也”。这就是说你修取舍的时候,就修取舍好了。这是世俗菩提心,不一定要缘空性了;当然了,能够高层次的,缘空性,也更好。这里就是说,你不一定要勉强地去缘空性;取舍就是菩提心了,这个菩提心,有殊胜的力量,决定可以生殊胜的善趣,包括净土。 过去有母女二人,同堕水中,母愿女得生而已独死,女亦愿独死出母得生。母女均以此一善念,俱生兜率天中。 这里又举几个喻。过去有母女二人乘船,船失事坏掉了,同掉了水里边去了。这个时候母亲想到的呢,这个女儿能够活在那里,自己死掉也没关系;这个女儿呢,也想到自己死了没关系,最好母亲能够活起来,把她救出来。母女两个人都不为自己着想,没有我爱执,——他爱执!当然这个他爱执不大,但是也不是为自私了,也是好的。母亲为了女儿,女儿为了母亲,都不惜牺牲自己。学过《俱舍》或者其他法相的都知道,临终的时候,这个念头很重要。临终的念是善的,你生的地方就是善趣;临终起个恶念就讨厌了,你一生积了很多善,都会被这个恶念遮掉,生恶趣去了。所以这两个母女,就是临死的时候,以这么一个善念,都生到兜率天去了。 何况修心菩萨,于临终时,兴慈运悲,勤修取舍,以菩提心广大善念,乘愿往生,远过母女功德百千万亿,其受生殊胜善地,自不待言。 这个善念呢,我们看还是家庭的母女关系,尚且能生兜率天。为一切众生的修心菩萨(就是修这个《修心七义》的),你这个时候善心生起,生净土有什么困难呢?以菩提心广大的善念,乘愿往生,那是远远地超过她们了。所以说,这个不要担心了;“其受生殊胜善地,自不待言”,不要说了。 凡内道往生,略有五种。下士夫以皈依三宝往生。中士夫以出离心往生。上士夫则以现说菩提心往生。过此,则通之空性者,安住空性往生。更上则以金刚乘成就而往生。 “内道往生,略有五种”。这个总结了,我们佛教徒里边,往生的大概有五种。下士夫,最下的、最初级的、下士道的,皈依三宝往生,依靠三宝的力量;这个就是我们阿弥陀佛的,也是这一类了。皈依三宝,不一定特指某一尊佛,皈依药师佛生琉璃光净土,也有的,《药师经》我们天天念。所以说,以皈依三宝力量,至心地皈依三宝,依靠三宝为皈救处,以这个心往生,也可以。 中士道呢,出离心往生;那是高一层了,可以脱离三界的。以这个出离心来往生,那就是更高了。 上士呢,菩提心。所以说上士道的菩提心往生远远超过中、下士道了,你还怕什么呢? “过此,则通之空性的”,就是通达空性的人。前面说你不要去缘空性,就是说你还没有到这个水平。你缘了个边际,反而把取舍的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忘掉了,那就干脆世俗菩提心好了。假使真正通达空性的,空性往生那是更高的。 更上呢,金刚乘。就是修密法、修生圆次第的,那么更好、更高。这是五种。 修法者于往生时,即用平时常修之法,而求往生,不必另觅他法。以常修之法,串习力熟,易得用故。此中大乘往生,是用修心教授;故应以五力,依修心法而往生也。颂说之威仪,即指右胁而卧等,非于此外别有威仪。 “修法者于往生时,即用平时常修之法,而求往生”。这个又解决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平时修那些仪轨,往生的时候是不是要另外作一个法,不要的!你平时修的法,串习得最熟的,往生的时候就用这个法,就不要另外找个法,——这个力量对你说是最大的。这里说用平时用的法好了;我们念《上师供》的,就念《上师供》好了。 “不必另觅他法。以常修之法,串习力熟,易得用故”。你经常用的法,经常念,一提起来,下边都来了;你临时用一个法,想也想不清楚,反而力量小了。“串习力”,就是平常经常念的。我们说整个《上师供》里边,都是最殊胜的法;这样殊胜的法,你这个心,念了,你到哪里去了?决定是殊胜的地方。——要生净土就是净土了,不要担心的。 “此中大乘往生,是用修心教授;故应以五力,依修心法而往生也”。那么威仪呢,就是说右胁而卧;坐不起来,不必硬坐。就是说《修心七义》里边没有进密法的人,就五个力(这里没有破瓦法,已经五个力了。)。这五个力可以决定保证我们生善趣。如果你要生净土,有净土的本尊或者是佛的加持力。生西方,阿弥陀佛加持;东方有药师佛加持;文殊净土文殊本尊加持。 这平时要念。假使念《五字真言》的,你生文殊净土是最方便的,你平时经常在念;文殊菩萨十大愿也在念,十大愿成就就是文殊菩萨了,你跟文殊菩萨的净土是绝对有缘的。当然你要生西方,这个也有帮助。——《药师经》,东方的;一个东,一个西,好象是背道而驰。但是《药师经》念过之后就知道,你念《药师经》要生西方,八大菩萨送你到西方去。念《大威德》的,在《讲记》里边,大威德送往生的力量最强;送往生一般都用大威德法,就是用强力给你送过去。 哦,还有个给大家说一下,我们翻的是“诸道未竟死时俾能作,平稳善巧罪堕师遮举”。其他的版本你们可以参考,某仁波切的,或者是其他的几种藏语版本,他们怎么翻的呢?某仁波切的,“假使临终未入道,当修强令成佛法”,你还没有进道、还没有进门,就像吉林那个居士说,年纪大了,还没有修成,怎么办呢?“当修强令成佛法”,强迫你成佛的法,就是往生法。我们这个往生法,不但是有效,而且强迫你成佛哩,你不成还不行了,你还担什么心呢?“强令成佛法”,五力教授往生。其他的翻译呢,“正道未入”即是命终的时候,强令成佛。上师的迁识法,就是上师迁识。什么呢?就是清净五力教授,就是《上师瑜珈》的迁识法。这是强力使你成佛的一个方法,哦,不要担心了。强力成佛,你不成还不行,非成不可,你还怕什么? 四、帕绷喀大师《掌中解脱》 我们再看看帕绷喀大师的,他也是解释大乘的《修心七义》里边的往生法,也是没有入密乘的。我们很多人担心年纪大了,密法还没有修,没有修得怎么样;你只要不把菩提心忘记好了,“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这个颂我们天天不晓得念几道,你顺了它的意思,没有跟他违,没有跟它反起来,已经顺了菩提心了。这个力量,天天念,天天念,到临终时候,就是这个力量可以给你带去。 这里我们把帕绷喀大师的再说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引很多的书,来证明这个是有效的,而且是极强有力的。就是法尊法师说的,藏地的往生法可能还是胜过汉地的,不要担心。多引两本书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很多的大德,都这么说的;很多经论都这么说的,密法的经论这么说,显教的经论也这么说。有人说,我虽在这个道场,密法还没有进门,怎幺办?密法没有进门,就用这个法,这是显教的法。 我们就看帕绷喀大师的,下册的八百九十六页(新版《掌中解脱》的二百七十三页),“大乘迁识法”,大乘往生法,“迁识”就是往生。我们还记得吗?马尔巴上师最后进印度,那么大年纪,那么危险,大家都劝他不要去,他就是去,为什么?迁识法还没有求到。这个迁识法当然有高低了,但是这个可贵的价值也可以知道了。现在我们现成的,你不要;去求其他的,会集本,这个恐怕还要仔细研究一下吧。 至于临终五力,即是修心法门的“迁识法”,所谓:“大乘迁识法,五力重威仪。”修心迁识法中,虽然不需要念“嘿嘎”与“呸”,但与其他迁识法相比,此法却更为深奥。 “大乘迁识法,五力重威仪”,迁识法就是往生法。“修心迁识法中,虽然不需念‘嘿嘎'”,这是密法里边的,“嘿嘎”就是破瓦法了;这个后边要讲,跟那个五力结合起来的。我们传过佛爷传的往生法;定公上师在昭觉寺也传过,那个要长一点。——佛爷传的要简单一点,直接可以跟五力合起来修的,后边我们还要说。这里单是显宗的,不用“嘿嘎”;但与其他的迁识法相比呢,“此法却更为深奥”。其他的往生法很多,汉地也有;但是大乘的《修心七义》的五力往生,比较起来呢,要好,“更为深奥”,更深,更奥妙,就是更殊胜了。 五力的名目与前相同,其中“牵引力”,是指发愿自己在临终与中有阶段,能够不离菩提心。 “五力的名目与前相同”,前面是一生修行的五力;临终的时候就靠这个五力往生。名字是相同的,内涵有一点点不一样;一个是临终,一个是平时。 “其中‘牵引力’,是指发愿自己在临终与中有阶段,能够不离菩提心”。前面是一辈子不离开菩提心;这是说临终到中有(死有之后是中有出现了)的时候绝对不离开菩提心。一离开菩提心之后,马上倒引鬼给你一引的话,恶趣要去的。 上一次我们讲个皮马褂;这个海公上师讲得很多。有一个人,也是死了还不知道,还以为做梦;他就迷迷糊糊地在街上走,听到一户人家锣鼓喧天,在唱、奏音乐,女的“哇哇”在唱,很好听,——他是爱听这些了,生前爱听什么,倒引鬼就用这个来钩你。他跑到那户的门口一看,门里边男男女女坐在里边吃喝,乐器了、唱歌了,很有劲地在……他在门口张望,里边的人看到了,“你进来,没关系的,进来。”他就进去了。进去之后呢,他们就唱唱喝喝了,很高兴。啪,一下子,猪胎,这几个都是小猪。——上了当了,给倒引鬼引到猪胎去了。 能引的就是你的烦恼;外魔是你内魔引起来的。你没有这个贪心,不爱这些色情的音乐,也不会去。这是没有菩提心;烦恼心。所以说中有的时候,一定要发愿,不要离开、万万不能离开的是菩提心。生有也不要离开;但是中有是关键时刻、投生的关键时刻,牵引力是中有的时候,千万不要离开菩提心。净土宗你说离开菩提心行吗?不行!是有这个话,“万修万人去”,——古今以来到底是不是万修万人去了?菩提心不够、烦恼心重的,恐怕去不了。以后能去,这个是别时意趣。“万修万人去”,有别时意趣在里边。——去当然都要去的;但是有的是现在去,有的是多少生以后去,有的是一劫二劫后,那个时候再去。 “白法种子力”,将自己最贪着的东西作上供下施等,布施给殊胜福田,或是将所有财物分成几份回施他人。如此一来,心无贪着,这要比死后由别人代为荐福好得多。 “‘白法种子力’,将自己最贪着的东西作上供下施等”,白法种子力,一般就是布施、持戒等等了。“布施给殊胜福田,或是将所有财物分成几份回施他人”,布施他人,穷人了,等等;福田是三宝。“如此一来,心无贪着,这要比死后由别人代为荐福好得多”。这个前面讲过的,死后已经决定你的命运了,再转、难转了。生前布施,将来中有的时候,就靠你这个白法种子力,可以往善趣里边去。这里说是布施,当然还有持戒等等。 以前有一个比丘,因贪恋钵孟而受生为蛇,被佛陀驱入林中后,瞋火炽燃,焚毁树林,自己也被烧死,堕入地狱。因此,这位比丘前后连续三生的身体,为三种火所烧。 这也是讲公案了,讲公案是使我们容易记住了。“以前有一个比丘,因贪恋钵孟而受生为蛇”,作为出家人来说,钵应当是跟眼睛一样,应当保护了,这是为了修行。但是你贪着也不行;因为这个钵舍不得丢,死后生为蛇。蛇有毒的,害人了。佛慈悲,叫他不要害人,弄到树林里去了。这个蛇呢,却是瞋心太大,他不但不知道自己的过失,…… 我们凡夫也是这样子。有的人做了坏事,人家劝告你,或者用一种方法阻止你;你不但不反省自己做了什么坏事,还要大发脾气,闹得更凶。你想想,你后果是什么?这个很危险的。这个蛇就这样子。 到了林子之后呢,瞋火更大,把整个树林都烧了。树林烧了,要烧很多众生了,自己也烧了里头,下了地狱。为什么?你杀害了自己,你还杀害了很多的有情,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就是说要经常地检点自己的心,不要糊里糊涂啊,我们是学佛的人。——最近有居士,他写信检查自己,发现自己很多过失的地方;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到自己身心上来了,这个起作用了。 如果学的,单是拿来跟人家辩论,拿来作为你恶见工具的;那这个学,越学越糟糕。就是《药师经》里的:“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带着人家都下火坑去了;自己也烧死了,下地狱了。这些公案呢,多方面的启示:固然对往生说是一个障碍;对你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警惕。要好好地看自己了。你修行修什么?我们早就说过了,修行的人,检查自己,烦恼、我慢减轻了,你修行进步了。如果你学了很多,会背很多的经,也是出家的,戒腊很高;我慢更高了,烦恼更大了,架子大了,能上不能下了,那你是修行退步了。哪里是进步呢?你这个样子装模做样的,里边是腐烂不堪了,那是最不好的果子了。外相是又光又好,里边呢,已经烂透了。(注:《亲友书》说四种果子:“自有生如熟、亦有熟如生、亦有熟如熟、或复生如生,庵没罗果中、有如是差别。人亦同彼四,难识王应知。”) 这样子的后果,将来是不堪设想的,好好地自己要检查。趁没有断气之前,要改的赶快改。人是无常的,不改的话,哪一天来不及,就完了;这就是说烧死了,下地狱了。这是一个公案。 “因此,这位比丘前后连续三生的身体,为三种火所烧”。本来是比丘,本来很好,因为贪个钵,做了蛇;佛慈悲,带到林子里去,却是不知道自己检查,更大的火,烧死了,地狱。这个比丘前后连续三生的身体为三种火所烧,不但是这辈子,后辈子,三辈子连续都是烧,这是等流果。 又如某人将黄金埋入地下,因为贪着黄金,死后也受生为蛇,后来将黄金供养佛陀。如果我们不愿布施财物,结局可能与他们相同。 “又如某人将黄金埋入地下,因为贪着黄金,死后也受生为蛇,后来将黄金供养佛陀”。这是昂旺堪布讲过的。“如果我们不愿布施财物,结局可能与他们相同”,至少也做个蛇。这还是好的了,是比丘;如果你本来不是比丘,你舍不得东西,恐怕蛇也做不到了,或者直接下地狱了,都可能的了。 同样的,如果贪着于自己的身体,将受生为身中的寄生虫。以前某湖边有一具女尸,一条类似蛇的虫子在尸体的口、鼻、眼、耳等各窍爬进爬出,缠着尸身不走。这是因为那个女人的前世对自己的身体很贪恋,时常在镜子前顾影自怜,死后变成虫子留连不去。 哦,这个讲过了。以前湖边有一个女尸,一条类似蛇的虫子在尸体里边的口、鼻、眼、耳到处爬进爬出,赖着尸体不走。这就是他的前生,对自己身体贪着,不肯舍。在世的时候经常照镜子,这个不净的身体,皮、血、精、脓的东西,当成一个好东西。横地照、直地照,照得不够,还要什么?到美容院去,什么?画眉毛了,装高鼻子。唉啊,你干啥吗?就是贪着这个身体了。“时常在镜子前顾影自怜”,自己好看得很。结果死了呢,就是虫。这是贪的等流果,这个身体舍不得,他就不离开这个身体,自己吃自己的身体。哦,后来这个尸体呢,虫吃了。 所以说,我们在临终时要积福、猛力发愿求菩提心增长,尤其重要的是不可贪着自己的身体等。(帕绷喀仁波切又举了另一个事例,有个出家人生前对银钱十分贫着,死后变成一只蛤蟆,用爪子紧抱住银块不放。) 所以说呢,我们临终的时候,要培福、发愿,要菩提心增长,绝对不能贪着财物、身体等等。帕绷喀说另外一个例子,海公上师说过的,一个出家人,对于两块钱舍不得。结果呢,变个蛤蟆,两个爪子抓着钱不肯放(一说口里咬住不放),舍不得那个钱。一个比丘,持银钱戒的老修行,结果还是两块钱把他堕了畜生道去。要是不持戒的更糟糕。 某些人因为贪着的关系,临终时很难断气。安多有位老喇嘛,平时爱吃油酥,死的时候很困难。贡唐绛贝央十分善巧,他要老喇嘛发愿往生兜率净土,并说那里的油酥比他们寺院里的好吃得多。老喇嘛闻言,立即断气。我们将来也可能会有类似的危险,所以,断除贪着是极为重要的。 “某些人因为贪着的关系,临终时很难断气”,这个世间上的人都看到了。“安多有位老喇嘛,平时爱吃油酥,死的时候很困难”,就是不想去了。“贡唐绛贝央”,贡唐绛贝央是个大善知识,他很有善巧,他知道他所以死不下去,就是贪着这个酥油。他说:“你要吃酥油,到兜率天去好了,那里酥油是最好的了,比我们庙里的酥油不晓得好了多少!”他听到之后,马上就断气;他有所希望了,可以到兜率天去吃酥油去了。 现在,我们现世的人,死不下去,要等某人,等啥东西了,都是这一类的,要放下!临终的时候,什么都要放下,不要去贪了。“我们将来也可能会有类似的危险”,所以说呢,一切贪心要放下。 帕绷喀大师的《三主要道》大家都看过,十个秘财,什么都放下。哪怕修行的资具不够都无所谓,只要修心就可以了。孔子也说过这个话:“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能够听到做人的道理(孔夫子,就是这个道了。),下午死掉都划得来。这样就无所留恋了。只重在道,不重在享受了、财物了。伽喀巴的《修心七义》里边也说了,这一生要碰到《修心七义》这个方法呢,死掉也划来了。就是这一辈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要留恋了。所以说应该重于道,不要重于那些财物,身更不要留了。所以断除贪着,是极重要的。临终的时候,千万不要有贪着,财、色的贪都不能有。 这是白净种子力。 “对治力”,是指临终时要修强力的忏悔、防护。如果临终者是密宗行者,届时应修“自入灌顶”或求师灌顶,还净菩萨律仪与密宗律仪。其他人则应尽力善修忏悔、防护,这在平时就很重要,临终时尤其关键。否则,即便本来可以往生净土,也将因为这个障碍而去不成。 下边是对治力了,临终的时候要忏悔、防护。我们过去造的罪,一定要忏悔掉;未来的防护,再不能犯。如果是修密法的,临终怕三昧耶戒不清净,就修“自入灌顶”,或者请人家来灌顶了;这是还净菩萨律仪和密宗律仪。菩萨戒、密乘戒跟三昧耶戒——这是灌顶所受的,都把它还净,就是说忏悔干净。“其他人”,不是修密法的人,依宗大师说的四力门去忏——这个《广论》里讲得很多了,好好地去看了。 《广论》是我们一辈子修行不能离开的书,——不离开《广论》,就没有离开宗喀巴大师。克珠仁波切怀念宗大师,他说,过去宗大师在世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可以当面问;现在,宗大师示现兜率天去了,要问,问不到了,痛哭流涕。宗大师就现身,他说你用不着哭,我的话都写到《广论》里去了;你看《广论》,就看到我一模一样的。——我们有《广论》,就是宗大师在身边一模一样的了。你把《广论》好好的重视起来就对了;不要把《广论》放在一边,堆灰,这就糟糕了,这个下一辈子能不能碰到就不知道了。你好好念《广论》,修行都在里头。 其他的人,依四力忏,这是《广论》讲的。“防护”就是死也不要再犯了;这个平时就要做到的,临终更要紧。否则呢,即使你可以到净土去的,因为这个没有对治,就是那些犯的没有忏悔掉,可能去不成。我们又想起一个,以前讲过,有个老居士,一个年轻的女的敬佑(川俚)他。白天念会集本,晚上做邪YIN。——念会集本,什么罪都消了;这消了嘛,好了,晚上又做了,干什么?明天再念一遍又消了。你这样子怎么能生净土呢?善趣都生不了的;不要自己害自己了。 所以说呢,你罪障不忏干净之前,就是本来可以生净土的,也可能障了,去不了了。这个很重要,对治力。 “发愿力”,这不是指发愿往生净土等,而是发愿将一切有情的苦与罪障成熟到自己身上,以及发愿能生起菩提心。 下面是发愿力,发愿是什么?这是《修心七义》特殊的发愿,一切众生的苦我来受,发菩提心。这个愿虽然不是愿生净土,但是你发这个愿,净土现成的就来了。你说你要生净土,而你没有菩提心,生的是不好的心,你想生净土,结果现的可能是恶趣。这个是不能用主观的愿望来决定的,这是客观的规律,——菩提心往生的决定是净土。伽喀巴是一个现实的,示现给我们看的。他愿意到地狱受众生苦的,但是他临终,现的是净土;他给他的徒弟说了,哦,净土相现了,我可能要到净土去了。这是发愿力,千万不要离开菩提心;哪怕你“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这个颂念一下,都有帮助。 “串习力”,是指平时精熟于菩提心的修法,临终时因习惯的力量,在修菩提心当中往生,此外没有更高深的修法了。 “串习力”。“是指平时精熟于菩提心的修法”,经常要修了;串习力就是习惯势力了。“在修菩提心当中往生,此外没有更高深的修法了。”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修法了;你要生净土,再高的就没有了。就是说经常修菩提心,菩提心成熟,在你心里成了一个习惯势力了,牢不可破了。这个伽喀巴一样了,你哪里去?随你说要哪里去,都是净土现前,不会其他地方去了,绝对是净土。所以我们不要唯心主义说法,这个很科学的。你要生净土,就是要这个菩提心的力量。这个发愿也好,串习也好。 那平时我们念的什么?《上师供》、《五字真言》、《大威德》,当然有些人还没有念了,你看看,都是菩提心。《五字真言》的七重因果;《上师供》的自他相换,七重因果也在里边。你这样子念,你到哪里去呢?当然是净土。你不要担心。 至于临终者的威仪,应效法大悲大师涅槃时的威仪,作右胁卧,以狮子卧姿去世。单是这一卧姿对往生净土也有很大的帮助。 至于临终的威仪呢,我们要学“大悲大师”,就是释迦牟尼佛了。他临终的时候右胁卧,狮子卧的样子;这个威仪对往生净土有帮助的。你想,过去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的人,他就是这样子走的;你现在也是这样子走,心里就浮起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的事迹。这个对于你往生又是一个极大的助力,极大的一个帮助力量。 总的来说,下士道者应在修“皈依”中往生;上士道者应在修“菩提心”中往生,如是等等。 “总的来说”。下士道是皈依,依靠三宝;要一心一意地投靠三宝,千万不要三心二意。我们在皈依的时候,就给大家说了,只有三宝是你皈投之处,其他的一切不要去寄希望;那临终的时候,起的用也在这个地方。你临终的时候皈投三宝,不会到其它地方去,决定是善道;或者你要生净土的,净土。这是下士道,最低的限度,皈依三宝,要往生也可以往生的。 这个公案很多,一个天子他看到自己要投猪胎去了,很愁懮。人家就劝他皈依,就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念了之后,死了。猪胎去不去?过去的业定了,要去;他已经定了,因为他已经看到了。但是去了之后,并没有生下来给人家杀,胎里出来就死掉了,他已经回到天上去了。所以说皈依三宝能生善趣;要生净土,也在里头。总的来说,下士道修皈依往生。 上士道修菩提心了,中士道出离心了等等,这个昂旺堪布里讲了。 有人或许会怀疑,这些修法当中似乎没有往生净土之法,然而实质上绝对是有的。切喀瓦临终时命近侍急设供品,他说:“我原本发愿为利一切有情而去无间地狱,但是现在看来是去不了了,净土的景象已经出现。”格西博朵瓦也是这样圆寂的。以前有母女二人被水冲走时,彼此关心着对方,发起善心,结果受生于兜率天。 “有人或许会怀疑,这些修法当中似乎没有往生净土之法,然而实质上绝对是有的”。就是这个昂旺堪布给你下结论了。“切喀瓦临终时命近侍”,就是侍者师,赶快准备供品。他说,他本来是发愿,为了利益众生,到无间地狱去代众生受苦的,但是现在看起来,搞不成了。为什么?净土现前。净土现了,佛、菩萨要来了,叫他赶快供养——叫他侍者,拿供品来,赶快供品供养。格西博多瓦也这样子圆寂的,也同伽喀巴一样,虽然他是想代众生受苦,但是客观的规律,你发的是菩提心,你到的决定是净土。“以前有母女二人”,这个前面讲过了,生兜率天了。 又如,洛卡洽萨地区有一条皮筏因载物过重,快要破裂下沈时,有位邮差发起善心,跃入水中,他并未淹死,有彩虹贯照。 另外一个,“洛卡洽萨地区”,这是西藏了。“有一条皮筏”,他们那里船是用皮做的,因为载的东西太重了,这个皮胀破了。快要沈下的时候,有一个邮差呢,他是乘船的,他发菩提心,这个船太重了,东西多了要沉下去了,他赶快跳下去。他希望减轻份量,想把整个船救住。就是他一念的好心,怎么样?他自己跳了水里,他想自己死掉就死掉,要救一船的人跟财物。结果呢,他倒没有死,一个彩虹贯照加持,三宝加持。可能他是信佛的,他不但没有死掉,还得救了。 如果临终时能清楚地想起殊胜善心,即便是造作的菩提心,亦能往生善处,当可无疑。我们往往对“嘿嘎”、“呸”之类的迁识法很重视,并将出现迁识前兆看成是了不得的事情;其实,就算我们不修任何所缘,多练几次“嘿嘎”,头顶上也会出现迁识前兆等。这是风的活动,并不稀奇。 “如果临终时能清楚地想起殊胜善心,即便是造作的菩提心”。现在有的人,经常会说这个话,我们下士道还没有好,上士道菩提心怎么来呢?——“即便是造作的菩提心”,哪怕你是勉勉强强的、倒像不像的,总是向菩提心靠近的那个心,“亦能往生善处”,包括净土。“当可无疑”,这个不要怀疑了。 “我们往往对‘嘿嘎’、‘呸’之类的迁识法很重视”,尤其是很重视破瓦法了;这个也是可以的。但是没有菩提心,没有这些白法种子力、对治力,你再“嘿嘎”,头上打个洞,你也是……前面昂旺堪布说的,一个鸟,脚拴住的,飞也飞不高的;甚至于你往生呢,往不到净土的。因为你造的业,客观的规律决定你往恶趣;你怎么主观想象,想净土怎么能去呢?去不了!所以说“嘿嘎”,当你这五个力有的时候,确实是一个极大的帮助力量,后边我们还要说的。但是你把其他的忽视了,只重视“嘿嘎”,那也是有点颠倒的。 “其实,就算我们不修任何所缘,多练几次‘嘿嘎’,头顶上也会出现迁识前兆等”。海公上师就是说,你只要修二十四小时。二十四小时,就有感觉的,头皮软了,或者头皮发痒了等等;这就是顶门开了。“这是风的活动”,你只要修,一定会有的。重点呢,是从这里边出去往哪里去呢?这是要靠五个力来决定的了;这是要善法、菩提心了。 修心迁识法中,虽没有“嘿嘎”与“呸”,但却是所有迁识法中最深奥者。修其他迁识法难说是否能在临终时关闭恶趣之生门;但如能以五力而往生,则保证不坠恶趣。 “修心迁识法中,虽没有‘嘿嘎’与‘呸’,但却是所有迁识法中最深奥者”。这个大乘显宗的五力往生,虽然没有用破瓦法,但是在所有迁识法里边,最深奥的就是这个。 “修其他的迁识法,难说是否能在临终前关闭恶趣之生门”。其他的往生法,除开这五力之外,因为你没有白法种子力、没有对治力、也没有发菩提心的愿力,那你能不能关闭这个恶趣之门呢?这就不敢说了。你造了很多恶,你说你不去恶趣,要到善趣去,——客观上的业果不是这样子的。但是五力往生呢,保证不堕恶趣,这个是的。这是单从显教,还没有进入密法的,你五个力有了,希望往生净土,就可以生;还有结合密法修的,那力量更大了。 这是共道的五力往生。这五力,不同的地方名相稍有不同,内涵是通的,不要去纠缠。因为我们以前有一个居士,翻了很多的五力;这五力很多地方有,《慧行刻意》里边也有,名字有一点点大同小异,总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个没啥关系。 总结 我们总结一下,用这个波罗蜜乘的共同道修往生的核心:就是出离心、菩提心、中观见;在这三个心的状态中往生的,决定是可靠的。这些心假使说还没有全部生起来,最下的皈依三宝的心,不要忘掉。一心一意地皈投三宝(就像我们念佛,一心一意地念阿弥陀佛),这个心生起来,你要往生,也是可以往生的。 如果出离心、菩提心、中观见都有了,那当然更容易了。我们前面讲了很多公案,临终的时候,只要一点点的善心,都不会堕恶趣。那个邮差,他为了救一船的性命财产,他情愿自己牺牲,这样子,他没有死掉。那母女俩,仅仅是希望对方不死,情愿自己淹死,缘的对象并不大,也升了兜率天了;兜率天是很高的善趣, 是空居天,比忉利天、夜摩天高得多。这样的善心死后绝对不会堕恶趣。 你五力里往生,怎么会到恶趣去呢?不可能的。这个异熟果,当然是善趣或者净土了;等流果呢,你将来这个身体,决定是一个暇满的、可以修行的身体。 你如果能够在强烈的菩提心下,就像伽喀巴大师那样情愿代一切众生受苦,而把一切自己修行的善根全部供养众生,——以这样子的心往生是最殊胜的。所以伽喀巴明明发愿到无间地狱去的,却是净土现前。你将来得到的身体,决定是殊胜的暇满身,没有问题!你前一辈子修的大乘的那些法很快地就重新记起来。自然有善知识、善友,会帮助你把过去修的法,一下子重新修起来。 我们这里也举了那个喻了,就是说过去,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因为他对母亲有点不孝,后来就堕到地狱里去。他要入海去……大概的,哦,这个公案记不清楚了,大概如此。母亲舍不得他,因为他的父亲好象是海里死掉的。她不想他去,他硬要去。母亲拉他,他把母亲的头发扯了几根下来,硬走掉了。后来下地狱,但他是已发了菩提心的人,他说,假使热铁轮在我头上转,也不会退菩提心的。那个狱卒很气,就把这个东西,把他头上一抓。一抓呢,死掉了,马上升天去。 有菩提心的人,哪怕你在地狱里边,只要能够提起菩提心的念头,能够马上生天;何况你还没有入地狱。临终的时候,菩提心生起来了,绝对不会堕恶道。我们要往生到好的地方、或者净土,重点是菩提心不要忘记;这个不忘记的话,恶趣是不会去的。不但是不到恶趣去,而且是到最好的地方去。 《入行论》第一卷里说,“谁具胜义妙宝心,于彼之身当敬礼”。就是说哪个有菩提心的话,这个人身体呢,要给他顶礼。菩提心是个最好的宝,什么人有菩提心的话,《入行论》的作者说,我就向他顶礼。有菩提心的人,对于怨敌都不会损害,要使他安乐;这样子的人,值得我们恭敬的。菩提心在《入行论》里边,也推崇得很高。 我们对菩提心要重视,不要仅仅执着那些往生、不往生的事。这个你不要担心的,你菩提心能够不失——哪怕是造作的、很勉强的,只要跟菩提心相顺的,都会得到加持。这个后边还要讲,《上师瑜伽》里边有上师、本尊加持。这个在大乘里边,本身就是个往生法。《上师供》里边有这个;还有个不共的密乘里边的往生法。很多人纠缠不休的:“密宗能不能跟净土合修了?”“有没有矛盾了?”你说啥个矛盾呢?密宗里净土的往生法,比你还多!《法尊法师论文集》,你去看看,多得很。破瓦法、哑巴斋,他举了几个例,还有很多的;这显宗都没有。 我们还重点指出,这几个力都是生净土的重点。你没有这几个力,你单是念,你跟阿弥陀佛不相应;不相应怎么去呢?阿弥陀佛在经上打个比喻。磁与铁,磁能够吸铁,相应。你是个木头,这个磁再大,能吸几吨铁的磁,这个吊重机,但是你是个木头,哪怕你一斤重,吊不起。为什么?不相应。所以说,菩提心、忏悔、白净法,这些是真正往生净土的重点,一定不要轻视。 五、密法里不共的往生法 前面说一般的;密法里边不共的,这个力量更大。生圆次第已经修到一定高度的,根本就不要往生法,自己有办法的。还没修到一定高度的,怎么办呢?就可以修这个不共的往生法。 这里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就是用破瓦法来结合五力的。这是与海公上师说的是一样的;这里五力主要的。对于什么东西都要放下,不要贪。对于戒律,要把他还净。重受,就是灌顶。或者是忏悔干净。以欢喜的心情,祈祷顶上的上师。假使你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以很欢喜的心,不要愁苦,——唉呀,要死掉了,难过死了,那你这个往生,不行的。你要生极乐世界去,好,欢喜。以很欢喜的心情,求上师加持你能到极乐世界去;同时呢,也想极乐世界的种种功德,希望到那边去的强烈的愿力,发愿的心。 然后就修这个迁识法了。这是生圆次第还没有上道的人,这个迁识法怎么说?我们说,这个中脉,有这个识;这个识,这是投生的那个识。从中脉里说呢,有九个门,这个都要观想,把他闭掉。在修圆成次第,观中脉的时候,可以把这个九个门,完全观清楚。这里呢,不要观那么多了。你只要想其他的门都关了,就是上门呢,顶门,叫金门,这个金门要开的。其他的门呢,关得紧紧的,只开顶上一个门。四世班禅洛桑却吉绛称说,你临终的时候,很多事情记不起来,就不一定记那么多了。你就想自己是打仗的勇士一样,要很勇敢地往上、往前冲,就是从顶门上冲出去了。不要这个退退缩缩地,委委曲曲地,没有力的,这个不行了,就是要提起勇士打仗的这个劲。 那么看,整个的脉,什么地方都不通的,都关的,只有顶门是开的。观身,或者是明点,或者修嘎登纳甲的就是宗大师、上师的相了,有的人修本尊,本尊相,都可以。这个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识;这个识,就是你自己了。能修密法的宝瓶气的,用宝瓶气弹上去,等于打枪炮的,把他射出去,一股气。那没有修这个的,也不要紧。就是你想极大的愿力,要生西方的,这个愿力把他冲上去,就往上冲了。你自己,配合“嘿”一下子,就冲上去了。 如果你还不放心,就想顶上的上师心里边——我们观的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上师。你可以观上师,现的阿弥陀佛相;就是上师相也可以。想上师心里边,一个光明的钩子,把自己的识从自己的心里边一下子地钩到上师心里去。你自己配合,“嘿”,一下子上去了。这样子去的话呢,自己的识配合“嘿嘎”、上师的钩帮忙,把你吸到上师心里去。这就是我们的破瓦法了。然后阿弥陀佛就回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把你心里边,一个识在里边,把你放到光明的莲花里去了。这样子,莲花化生,生极乐世界了。这是最简单的,用密法结合五力,不用三身道的往生法。 如果修生圆次第,修得好的,自己修得法身现前了,光明现前就是中阴身的时候,马上观报身相了,你自己也可以往生。所生的金科就看自己决定了,你发什么愿了?这是高层次的呢,我们不说了。最低的,大家学过那个阿弥陀佛的破瓦法,这个可以结合到五力,把五力跟破瓦法结合起来。这样子,从顶上射出去。再一个在《上师瑜伽》里边,就是上师的力量,放光明钩,再帮你,把你的心(怕你弹不上去)钩上去。这个是上师的力量把你钩上去,钩到上师心里。上师心里放光,把你钩上去,钩到上师心里边。然后上师就到极乐世界,把你放到莲花里。 这是根据我们的仪规,就解决问题了。这些往生的方法很多种,我们就讲了最简单的两种了。还有各式各样的,配合三身道修法的更多,有高层次的,再来。这个照大善知识说,比普通的往生法已经要高明不晓得多少了。 所以说,自己拿了宝,不要不识宝,去给人家换其他的东西,换个铁,换个什么。这你是太没有见识了吧?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这样子说,我们引了那幺多书,我们引的藏传的《上师供》里边的,当然详细名字我记不到了。我们有这个耳传的、有什么导引的、有什么心要的,有好几种;再还有汤芗铭翻的;还有我们《上师供》的《讲记》、《续记》等等;还有帕绷喀的;还有昂旺堪布的。那幺多大善知识,里边引了很多的,尤其是这个藏传《上师供》注解里边,引了很多密部里的佛说的法,都证明这是极有力的往生法,再也不要担心了吧。今天时间到了。 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上一次,我们把《上师供》的五力往生,多方面地讲了一下。因为很多的人不理解,以为密宗里边没有往生法的;甚至认为密宗跟往生法是有矛盾的。这些误解,希望通过这次的讲述,能够排除了。 像宗大师的全圆的道次,什么都有;都是最殊胜的,最圆满的。离开这个教,再去找其他的,那就是不识宝了;有宝不识,去找那些稗糠之类的,那就是没有法眼。希望大家呢,要认得宗大师的悲心。宗大师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综合起来,有体系有次第的编成了两部:《菩提道次第》、《密宗道次第》。《菩提道次第》,显教的全部圆满地讲了;密宗的,在《密宗道次第》里,也是最圆满最殊胜的都包含了。所以这两个宝千万不要轻视,或者认不到。这是我们要说明的。 上一次我们讲的迁识法,也就是往生法,大乘共同的五力,没有掺予密法的。这个法已经是足够殊胜的了,绝对不会到恶道去。如果你菩提心生起、即使是造作的生起,在临终的时候能够忆念不忘;同时发这个愿:生生世世不离菩提心教授、生生世世不离《上师瑜伽》。——决定生善道;恶道的门决定给你闭了,不会去。这是客观的规律,不是自己的愿望可以改变的。 我们也举了伽喀巴大师的公案,他就是要代众生受苦,发愿到无间地狱去。但是临终的时候,他叫他的侍者师摆供品,为什么?净土的圣者都来了,——净土往生是必然的了。所以有菩提心的人,不会掉到其他地方去,不会的。 今天讲不共道的。上一次讲了一个最简单的,就是用破瓦法加进去的,包含五力的破瓦法;共同道的五力,没有破瓦法,同样可以殊胜地往生。这是增上生。 今天我们介绍一些不共道的,法身为道用的方法。学过《八门胜解》的,知道临终死有的时候,有很多光的变化。你学过呢,就应用这个变化,修起来;等到法身光明现的时候,紧紧抓住这个机缘。好的就证法身了。差的呢,在法身光明现的时候,也就知道;下一步呢,就是现报身了(那就是中阴身。一般中阴身现前了,那你就要报身现前。)。这样子投生,决定是殊胜的地方,或者是空行剎土、或者是金科。修的最好的,当然不需要这些,直接证到法身,得到这个殊胜的报身,这个化身,就证了。还没有证到的,临终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方法结合来修;这也可以使自己证到极殊胜的暇满的地方,愿净土的就是净土了。 这个往生法,在密宗里边,很多的密法的经书都赞叹。前面说了,这是强力往生,一切挡不住的,是强力成佛的上师迁识法。在密宗里,赞叹这个法门,假使你一天里边造了很多罪,杀了那些梵行的修行人,又造了五无间,又抢劫、偷盗、邪YIN等等。但是你用这个迁识法修的时候,一切都不能挡住你往生净土,往生这个暇满的殊胜的地方;不会被那些罪所染污,也不会受三有的过失所染污。这样子说的经书,不是一本,密宗的书,说了很多。 另外一本说,假使造了五无间罪,杀害婆罗门;由这个仪规,这个瑜伽往生的不共瑜伽,可以什么都能成就。这些罪不能妨碍他成就。这个先决条件,要清净地守护三昧耶戒的律仪。这样子,决定成就三身。三身没有成就,也可以成就一个修密法的殊胜的人;慢慢地,一生二生也会成就、成佛,最迟十六生。所以说靠这个不共瑜伽的迁识法,除了三昧耶戒之外,一切罪,哪怕五无间罪,也不能伤害;一切恶趣门都关掉了,得最殊胜的善趣的暇满身,可以在殊胜的环境里边继续修行这个法门,直至最后成佛了。 这是说这个法门的殊胜。不要以为自己不可靠;即使你还没有修上道,用前面的共同道,也可以保证不会堕恶道。 ---------------------------------------------------------------------------------------------------------------- 更多智敏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断恶修善不是为自己,破迷开悟不是为自己,成佛也不是为自己,乃至于我们生活、吃饭、喝水也不是为自己;我们念念全是为了众生,只要有这个心,就是回向。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