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法师:三主要道


2014/9/4    热度:491   

智敏法师:三主要道

 

  智敏上师开示——三主要道(于成都昭觉寺)》

  目 录

  第一天……………………………………………一

  第二天……………………………………………四〇

  第三天……………………………………………八三

  第四天……………………………………………一二三

  第五天……………………………………………一六八

  智敏上师开示录二编

  三主要道

  智敏上师开示

  一九九九年讲于成都昭觉寺

  (免费赠送,欢迎助印)

  第一天

  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在法上结一个缘,那么因缘是在经过成都的时候,你们的监院师他邀请给大家讲一些开示。那么我就选了一个佛教里边最重要的、关于修行最不可少的——三主要道,给大家说一下。那么这个三主要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就是说我们修行,佛教里边我们佛教徒皈依三宝,要修行,发心成佛度众生的。那么我们修行到底怎么修?修的内涵到底是哪些?佛说的三藏十二部经那是多得不可数,里边说的法门八万四千,每个所说都是非常殊妙的,但是中间如何联系起来,它们中间的主要的关键在哪里?共同的点在哪里?这个我们一般智慧薄弱的是探讨不出来的,所以说经典呢,要我们通过有修有证的那些高僧大德,他们在经里边阐发,作了些极可贵的论说,把这些佛的真正的深的密意告诉我们。那么,这一部书把整个佛的三藏十二部经里边扼要地把修行最重要的几个要点提出来了。那么这三点呢,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三点,就谈不上修行,如果这三点我们把它抓住了,按了这个方法去做的话的呢,不但是修行上路了,就是成佛也能够达到这个要求。

  那么,这三个要道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它的名字叫三主要道。三主要道他到底是哪三个呢?第一个是出离心。我们修行,如果说在世间上的一些安乐依然是放不下,单是求一点人天福报,要求自己身体健康,家庭圆满,事业顺利,这样子做是不是佛教徒呢?我们说,也可以叫佛教徒,皈依三宝的,但是严格的说,还不能叫一个佛教徒。真正的佛教徒要依佛的法修行的、方向有一定出离的,这才是够得佛教徒的资格。如果我们仅仅是希求世间上的安乐、那些享受,那么其他的宗教、其他的哲学也在讲这些,这跟佛教的根本旨趣还是不太符合的。因为我们佛教看法,这个世界彻底是苦,在这个苦的中间你要求安乐是做不到的。那么整个宇宙以佛教的眼光来看呢,是六道,六道里边三恶道是苦,这个大家都知道。地狱的苦、饿鬼的苦,虽然我们是不能够亲自看到,但是听说,有些感应,事实上也是证明这是有的。那么畜生的苦,大家都是亲眼看到的,给人杀了吃了,而且杀得很惨了。尤其广东人吃猴脑,活的猴子把它的头剃了,就在桌子上当下打开,活的把那个酱油、辣椒就灌进脑子里去了,这个痛苦我们想一想,谁也受不了。还有山东,最近,为了招徕顾客,就把全驴上市,把一个驴,整个的驴活的,把它的腿夹住,然后顾客指定哪一块肉要吃的,他们就把这块肉活活地割下来,煮了给顾客吃,这个驴还没有死掉,拼命地叫。这样子大家想一想,畜生的苦,不过是举两个例,是够苦的。

  那么人间,我们说应当是快乐的,离开恶道了,但是上了年纪的人想一想,人间的苦,也是相当的严重的。有人说,天上是享乐的,很多宗教认为生了天堂了,什么苦都没有了,但是这个肤浅的看法,以佛教的智慧来看呢,至少是不确当的。天上还是有天上的苦,而且天上又不能保持他永远不掉下来,当他的福报享完了,天上还是要下来,或者直接到地狱去了。

  所以这个轮回的苦,如果我们真的想一想,贪着世间对我们来说一无好处。佛经上讲的,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天上我们不晓得去了多少次了,地狱里边去的时间更多。一般就是说,从好的方面说,我们所能想象的享受我们过去都享受过,一切男女饮食等等,上天的时候,人间的时候,我们都享受过,但是我们在恶道受的苦更长的时间我们也尝过;做人的时候,我们的头,因为冤案而被杀的头,无始以来积聚起来比须弥山还要高;我们给仇人杀死流出来的血,无始以来集中起来比四大海还大,还多。

  那么这样子,虽然暂时享了一点福,最后还是要掉下去受苦,一般是苦的时间长,受乐的时间很短,同时在乐的当中本身还有苦的因。这个比较深了,就是说,我们在以真正佛教的眼光看呢,所谓的乐还是一个苦,坏苦,本身就是坏苦。那就是打个比喻说,我们长了一个疮,这个疮很痛,这是苦苦;但是我们把这个疮上涂一点清凉油,或者涂点冷水洒一下,这个苦减轻了,感到很舒服,这个就是所谓乐,我们认为乐,就是苦的减轻我们就是快乐了,但是这个疮还在,你要追求这个苦暂时停一下的乐,你实际上是苦的因,根子并没有除掉。

  所以说,整个的三界,恶道里边苦苦是很厉害,人间里边苦苦也有,但是总的来说,在色界天以上,该没有苦了吧?但是有行苦,行苦是苦苦、坏苦的根子,这个流转生死的行苦不断的话,一切的苦难都会到我们头上来。什么时候来,不知道!那么,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真正皈依了三宝之后,难道我们就仅仅求一点很暂短的人天安乐就满意了吗?这个绝对不是佛的本怀!佛是要我们永远离开这个苦难的。所以严格的说,单求一点人天福报还够不上修行的人,你说是一个佛弟子,也可以勉强的算,因为你皈依三宝了,是佛弟子,但是你说修行的话,还够不上!

  那么,真正要修行呢,我们说要至少要有个出离心。这个出离心我们说有两种,最肤浅的,就是说对于三恶道的苦,我们是不愿受的,这个是哪个都同意这个想法,三恶道的苦有谁愿意去受呢?那么脱离恶道这个出离心该每一个人都有吧?如果这个心有了,我们就一切行动、思想依了佛的戒律,要求的不是我们现世的人天福报,这个享受,而是追求下一辈子能够再得到一个圆满的身体来修行佛法,这个起点就算修行人了。这个是最起码的修行人,就是说能够放弃现世的享受,而追求下一辈子再得一个圆满的人身能够碰到佛教好好修行,这样子开始是一个修行的人了。此外,在这以下,尽管你也算一个佛弟子,但是没有上修行的路,还在轮转里边。所以说,真正我们要修行,大家都知道要了生死啦,要度众生啦,要达到这个要求的话,最低的出离心一定要生起。那么,这个出离心生起之后,然后经过不断的陶炼,把真正出离三界的心也能生起。这个真正够格的出离心,这个有了,那是真正我们修行的人了。

  但是我们说,出离心有了之后,我们可以出离三界了,是不是就够呢?这个还是不够的。因为一切众生和自己是一体的。一切众生他过去都是我们的父母,他现在在地狱、饿鬼,这些恶道受难,我们难道就自己走了就不管了吗?这个从理上说,说不通,从我们整个的法身来说,他们就在我们体上,他们没有解决,我们自己也没有解决。那我们的党有一句话,要解放全人类,才能够解放自己。这个话跟我们一样的,我们要解放一切的众生才能真正地解放自己。就是有一个众生没有解放的话,没有度的话,我们自己成佛的可能就没有了。所以说我们要发这个心,要救度一切众生,然后自己才能真正圆满自己的菩提,真正地达到圆满的境界,这是说要发菩提心了。

  从出离心基础,我们推到一切众生,自己害怕受苦,那推到一切众生都是父母,他们也害怕受苦,那么我们就是要救他们,父母哪有不救的呢?自己就跑了,没有这个话。所以说我们要发心,把一切父母的苦难,都要把他们救出来,甚至于自己承受,让他们先脱离苦难。那么这个心就是菩提心。

  道之三要,第一个心是出离心,是够上格的成一个修行人;第二是菩提心,是说真正修行要圆满呢,非发这个菩提心不可,否则的话你学佛,学了半天,成佛是成不到的。因为菩提心是佛的因,没有这个因,果从何来呢?所以说,我们发了这个菩提心之后,成佛的可能性才有,自己才能圆满一切功德。那么这两个是我们要发的心。

  发的心是对了,心是好了,但是你出离三界度一切众生的方法如何呢?就是你如何出离三界?如何度一切众生呢?这个要一定的善巧方便了,这个就是空性的正见。一切法自性空,这个见生起之后,本来我们的苦难就是如幻如化的,正因为我们众生执着才感到自己受苦。这个比喻经常我们经里这么打,你睡着的时候,感到老虎来了,狮子来了,把你抓住吃了,感到很痛苦很害怕,但是你醒过来了,什么都没有!所以说你把空性修成功了,证到空性了,一切轮回,哪个在轮回呢?这个“我”,补特伽罗,它有没有体?没有的。能够轮回的人,这个主宰本身是空的,受轮回的世界也是空的,所度的众生也是空的,这样子,一切苦难就除了。《心经》里边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五蕴照不空的话,苦也度不完的,度不了的。那么所以说,出三界也好,度众生也好,我们的唯一的武器、就是说我们的工具、方法就是要知道一切法自性空,这就是中观正见。

  这三个东西有了,不但自己解脱有希望,有成功,度一切众生、一切苦难、成佛都能够成办。这三个东西是我们佛教里边修行所不可缺的,同时也是足够的,一个也不能缺,缺一个就不是修行人。而这三个完备的话,好好地照它做的话,成佛有余。所以说,一切宗派,管你是净土宗也好、华严宗也好、天台宗也好、密宗也好、显教也好,都离不开这三个东西--出离心、菩提心、中观见。

  我们说修行,我们汉地现在最流行的是净土宗,净土宗要不要出离心,净土宗如果没有出离心的话,你娑婆世界放不下,你怎么往生西方呢?我们净土宗的方便就是说要对娑婆世界生厌恶的心、厌离的心,这就是出离心。娑婆世界是苦的地方嘛,苦难的世界,我们要离开它,这就是出离心。

  那么菩提心呢?在《无量寿经》里,三品往生都不离发菩提心。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从菩提心里边产生出来的,我们要给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所接引,吸引到西方去,我们一定要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相应,就像磁吸铁一样的,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磁,那么你是一个铁,那你好好地念佛嘛就吸过去了。如果你是一个木头,再强的磁的力量,一个木头,毫无影响,就是说你没有菩提心的话,对阿弥陀佛没有缘了,那么你要生西方成问题。这个不是我乱说了,《无量寿经》有的了。不管你哪一品往生,上品的或者是中品的,下品,都不能离开菩提心,这是经上有的话,因为你跟阿弥陀佛相应嘛。我们大家知道净土宗是大乘宗派之一,大乘都是发菩提心的,既然称为大乘,离开菩提心你还怎么称大乘呢?所以说,我们净土宗也离不开出离心、菩提心。

  同时中观见就是说,你要真正证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话,你这个空性的道理一定要知道。当下如果现在我们能够证到自性净土的话,这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我们是妄想执着,分了东了、西了,十万亿佛土,这都是我们自己妄想太多了,执着太多了,隔了远远的了。如果能把一切的妄想、执着都空掉之后,当下就是。所以说,真正我们说要圆满净土,成就自性弥陀的这三个要道,出离心、菩提心、中观的见是一个也少不了的。其他宗派也一样也不能少。

  我们现在修的是格鲁巴的教派了,我们的根本也是出离心、菩提心、中观见。有的人对密法误解,认为密法对于显教是另外一个宗派,好象它修的法很怪,甚至一般人无法接受的一些法。实际上,在《印光法师文钞》里边,我们以前年轻时候也看过了,他也提出很多,这都是密宗里边的流弊,并不是密宗的正规。真正地修密法,我们要把显教全部修好了,才能进入密院,就是说才可以进入修密法的。这些都没有修过了,你照密法去修,那就要出毛病的,就要乱干的。所以说我们其他的,在密法的部分我们就不说了,但是我们强调的是说,一切宗派都离不开这个三个要道,这三个要道呢,是一切修行的宗派也好、什么道也好,它就是根本的核心。你不管修显教的、修密宗的,离开这个三个要道是都不成功的,都需要这三个要道来支持我们。

  这里所说的出离心,我们说修行嘛求解脱啦,了生死嘛是解脱啦,那么解脱的因是什么?就是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你解脱的果从何而来?一切都是因果,无因就没有果。所以说我们要求解脱,一定要有出离心。

  菩提心是我们一切智慧的因。我们要成佛的一切智慧,佛是圆满的大觉,要成就他的智慧呢,他的根本的因是菩提心。所以说,我们要成佛圆满佛的大觉,因就要从菩提心开始。

  正见,空性见是什么呢?是一切超脱轮回的方法。不管那个宗派都是空性见,没有空性见的话你想超脱轮回的话不可能的。这个逻辑在佛教里边是经常辩论的,凡是有的东西你不能使它无,没有的东西不能使它有,这个是客观的规律。科学也发现诸如物质不灭、能量不灭的这些定律,有的东西要它没有是不可能的,没有的东西要它生出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说,轮回世界、有情真正有的,你要想把他苦难消灭掉,把众生度掉这是不可能的。正因为这个身心世界跟我们的补特伽罗,那个主宰的人——流转生死的主宰者,它都是妄想执着而有的,自性是空的,这才能度出轮回的苦难。所轮回的世界,能轮回的补特伽罗,都是自性空。那么本来是空的,谁在轮回?谁在受苦难?那当下就空了。所以我们真正要脱离轮回呢,就要知道一切法自性本来是空的。流转生死的补特伽罗是空的,所受的苦难,所受的苦难的世界也是空的,这个见从中观正见而来。

  所以说这三个东西得到之后,我们成佛有余。这个话不是夸张的,这从逻辑上推论出来的:我们要解脱就必须要出离心,要圆满佛的正觉一定要有菩提心,要超出轮回,自己超出轮回,一切众生超脱轮回,度脱轮回的苦,唯一的方法、对治的方法就是空性见。所以这三个东西呢是绝对重要的。假使我们没有这三个主要的要道呢,不管你修什么法,假使我们说修行,修很高的气脉、明点、什么大圆满、生圆次第等等,他如果说内心里边目的不是为了出离,不是为了度众生的菩提心,也没有中观的见,也没有空性的见,那么他再怎么修也是轮回的因,甚至于因为不知道空性会着魔走火。

  离开了菩提心、出离心和正见,一切修法跟外道可以说是差不多的。佛法里边尽管有很多深的修法,但是你把这个主要的三要道抽掉了之外,那就是说也跟外道也差不多。反过来说,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如果你用出离心、菩提心跟中观的空性见掺进去的话,世间法就是佛法。只要这三个东西有的话,一切都能转成佛法,所以说我们修行对这三个主要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里我们书上就介绍一些:有一个师父问他的徒弟,他说假使有两个情况:一个是一切学问都能精通,什么三摩地都能得到,神通也有,八大悉地也有,这样一个情况;另外一个,你好好地修三主要道,那么这两个你欢喜哪一个?他的徒弟很聪明,说:不要说这个是三主要道,只要是里边有一点点气味的,我也情愿这个(三主要道)。那些神通也好、三摩地也好、什么八大悉地也好,这些我们无始以来不晓得得到多少次了,但是并没有解除我们轮回的苦难,这个对于我们出生死、度众生没有帮助的。所以说,现在很多的人对于修行的人看到一点点小的神通,气功师也好,什么也好,就认为稀奇得不得了,把自己珍贵的佛法就一下子抛了,去学那些东西去了,这个我们看了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因为这些东西你再修永远不能超越轮回的,而我们这个三主要道哪怕你学一点点,慢慢地积累起来,将来成佛的可能性完全可以做到。那么,这一比较呢,当然了,三主要道是绝对重要的了,一些神通、什么三摩地等等毫不足道。这是外道都有的,有什么稀奇呢,外道还不是流转生死。我们过去谁敢担保我们没有做过外道呢,我们也有神通,也有三摩地,但是我们还是凡夫,现在并没有超出轮回啊,那么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所以说,三主要道的重要远远超出那些神通啦、这个什么三摩地等等。

  文殊菩萨对我们格鲁巴的教主——宗喀巴大师说,他说你如果不能够以止观看到轮回的过患,以及解脱的利益的话——就是说,假使对轮回的过患,轮回的过失,以及解脱的利益还没有产生定解的话,出离心是生不起来的。

  那么你要把轮回的一切的苦难的事情都能够看清楚、解脱的好处也要看清楚了,这个正知正见有了之后,那么你可以把世间的一切,财色名食睡,生死的那些事情都能够把他看淡了,然后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假使出离心没有生起的话,不管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也不会解脱的,因为解脱根本的因素在于出离心,离开了出离心你尽量培那些福,功德去做,那个得到的果还是生死轮回的果,最多是人天享受一下,单是享受一下果报,最终还不是要到三恶道去了。所以说,离开了出离心,你修最大的福德,最大的持戒、最大的布施、禅定,不会成就,解脱不了的。

  我们一般人都会自私自利了,利益他人都是在不妨碍自己利益之下稍微做一点,彻底的利他把自己忘掉了,这个一般人是做不到,这个要发了菩提心的人才能做到。没有菩提心的人,稍微做一点做利他的事情就了不得了,把自己丢开,专门利他,那谈不上。“我自己都没有拿到好处,我给你干什么?”这个一般人都这么说。但是,我们说假使自利的心不放下,对于自利的害处没有看到,对于利他的功德,这个正知见没有生起来,那么不管你修什么法都不会成大乘,因为你大乘的心,菩提心没有。

  所以说,这三个东西如果抽掉的话,一切法你怎么修呢?离开出离心就不能解脱的,离开利他的菩提心你不会成佛的,不会成大乘道的。所以我们说现在大家不要盲目地去追求那些稀奇的东西,什么神通了、什么高胜的、什么大圆满、什么生圆次第了、什么拙火定了,一开始就要求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如果你没有菩提心、没有出离心,那么你再怎么修,不会解脱,还是轮回之因。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我们的宗大师、帕绷喀大师根据经典上总结出来的一个结论,对我们说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要心里边修行呢,要好好地观察,观察轮回的过失,解脱的好处,观察自利的坏处、利他的好处,这样子我们才有可能生起菩提心,生起出离心。生起出离心才有可能解脱,生起菩提心才能成佛,所以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修行的人一定要把这些问题好好观察好好研究,在心里生起定解。决定如此,不是泛泛的,噢,这么回事,等到真的事情来了,你忘掉了。我们说,我们要成佛了,成佛的重要靠什么呢?一个靠方便、一个靠智慧,这个方便和智慧,方便就是依菩提心了,智慧就是甚深的空性见,这两个东西有了,成佛就能成功,假使这两个没有,就不能成功。也就是深广两个般若了,深般若是一切法自性空,广般若要广度众生,要六度四摄,一切法要去行起来,这样子成佛才有可能性。我们要把这两个生起来,第一个要求把自己在轮回里边不想出来的心要反过来,自己要解脱轮回,这个心假使不生的话,那么前面所谓的方便也好,智慧也好,是生不起来的。所以说我们一定生了出离心之后,自己要出离,那么想到众生不想受苦,也要出离,菩提心才生起来。要使他们脱离苦难,就要求智慧,智慧就是要知道一切法空,空才能度一切苦厄。

  所以说我们真正地要修行的话,这三个东西是一体的,从出离心里边才能生出菩提心,从菩提心里边再去修中观见,得到正见。这个里边是一定的联系的,不能越级,也不能缺一个支分。这里我们就简单地讲一下,不能说得太多,我们讲的时间不能太多。把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下边我们把三主要道,我们前面略略地说一下,对我们修行是极端的重要,这个概念希望大家能够在心里刻记下去。就是说,我们要修行的话,不管哪个宗派,出离心、菩提心、真空的见是不能少的。

  这个心有了之后,这个主要的概念有了,才知道三主要道的重要性。下边我们可以把三主要道慢慢地介绍。什么叫出离心,什么叫菩提心了等等,如何生起了,怎么样子的出离心够量了,这些下边我们慢慢地说。这部论是宗大师造的,一共只有十几个颂,一个颂四句,但是一切成佛的方法都包括在里头了。所以说,绝对重要,也是绝对精要的一部书。

  敬礼诸至尊上师

  开始的时候,我们要敬礼上师,所以说,“敬礼诸至尊上师”,这个表示什么?表示我们的法流不是自己想出来的。我们是从文殊菩萨教下来的,等流的一代一代的上师,他们都有修有证这样子传到作者的身上。那就是说法是有源的,它有清净的法源,并不是自己杜撰出来的,那就表示法的清净,是从释迦牟尼等流过来,文殊菩萨教下来的。宗大师他是亲自见了文殊菩萨,修行的时候亲自见了文殊菩萨教他的,所以这个法呢是非常殊胜。在这个里边,要修行,我们佛教里边就是说,要使我们修行生起来,总得要一个师父了,没有师父你怎么修行呢?我们世间上要学一个手艺,要学一个学问都要有个师父,何况我们要成佛,这个道路无始以来没有走过的路,陌生的路,你没有师父带路你如何走这条路呢?所以,我们修行第一个要求师父,就是上师。

  这个上师还是要有条件的。不是随便找一个人,你作我的师父好不好?我教你怎么怎么?这个不行的,要合格的。这个我们就不仔细说了。因为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大家都熟悉嘛,就是要具足十个功德,调伏寂静断伏惑,要有戒有定有慧,有学问,佛教的智慧要渊博,有悲心,要有勇气调伏弟子,要能够见甚深空性的义,证到的就更好了,这些十个条件具足的,找这些人做我们的师父。那么当然了,现在末法时期要找这么完备的师父从何而找呢?我们是找不到了,找不到那我们就不学了吗?当然也有方便,根据我们的传承,康萨仁波切的教授教诫,就是说,这十个功德里边全部具足的找不到的话,有两个是不能少的,其余八个呢没有也没有关系。哪两个不能少的?第一是持戒是不能少的。这个师父不持戒的,学问再好,神通再大,不敢去亲近他;第二个,有悲心。纵然你持戒了,但是悲心不大,专为自己,不想利众生的,那你找他也得不到好处的,他没有悲心,他不一定肯教你。有悲心有戒的,这两个有了之后,这个师父管他学问不太大,神通没有等等,这个可以依止他学法。如果这两个没有,而其他八个都有,学问又大、神通又大,又是有勇气,说话口气很大,也有定,这样的人若没有戒、没有悲心,能不能亲近?不能亲近!这是康萨仁波切的教诫。我们在选择师父的时候这个标准大家要注意,不要迷惑于神通啦什么东西,说些大话了。这个人了不得了,就拜他为师了。在佛法里边,你拜了师之后,就不能随便离开师,离开师了,不听师的话,那是有很大过失的。《菩提道次第》就说了,你不能把你自己,就象这个牛的鼻子一样,绳子随便叫哪个拴起,牵起就走了,这个是有危险的。当我们要修行,第一个是要找师父教我们,这个师父找的时候要好好地用心,好好地观察。《菩提道次第》的标准是十个,康萨仁波切的抉择是这十个里边不能少的是悲心、持戒,其余八个有,更好;没有,问题也不大。这个标准希望大家记住,要找师父,就找一定要有持戒的,一定要有悲心的。其他的或多或少有,很好,即使没有,也可以暂时依止也不会出毛病的。那么这是我们找的师父就应该这样子的找。

  下边就是说,我们找的师父,如果找对之后要好好按依止法去做了,否则的话就是后果很不好的。如果违背依止法的话,不但是下辈子下地狱受苦,这辈子也会生各式各样的灾难,会生各式各样的怪病。这个现实很多事情,你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说,有了师父之后,就可以学法,你要学什么法呢?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三主要道。这里我们就开始介绍三主要道。

  一切佛经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

  有缘求解脱津梁,我今随缘而宣说。

  第一个颂,是发心造论:“一切佛经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有缘求解脱津梁,我今随缘而宣说。”这是宗大师自己发愿要造论的一句话。这就是说,这个法并不是自己想出来,或者从其他地方收得来的,是一切佛经最精要的里边提炼出来的。我们这里介绍一下,佛说的三藏十二部经,有的时候说显的,有的时候说密的,有的时候说空,有的时候说有,有的时候赞叹大乘,有的时候又鼓励大家出离修声闻。那么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那么说,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没有智慧的就弄得头头转。我记得欧洲一个学问家,他研究佛教,研究了半天,三藏十二部那么大一部藏经,里边这么说,那么说,说的方式很多,最后他的智慧不够了,他就得了一个结论:佛经里边充满了矛盾,没有体系的,没有办法学的,就退了。他搞对没有了呢?搞错了!佛说法,大家知道,都是对机说法的,对这个人在这个地位要给他这么说,对那个人在更高的地位又那么说。也是跟我们学校一样的,给小学、幼儿园的学生,该怎么说呢?排排座,吃果果,给你吃一点点心,果果了。你到大学、研究班里了,再排排座,吃果果那不对了嘛。所以说,跟人的根基,他修行的次第、高低不同、善根有没有的不同,各方面的关系。

  所以说的法呢对某人这么说,对那个人又那么说,看起来好象是有矛盾,实际上是一贯的。小孩子给说小孩子的话,小学生有小学生话,中学生说中学生的话,大学生说大学生的话,这个中间的关系能够把体系理清楚的,这个很难。过去的大德们祖师们,他们要么宣扬显宗,空宗,要么是讲有的,唯识,要么讲显教,要么讲密宗,都偏于一边。而我们说,藏地的宗喀巴大师,所以称第二法王,他把佛的一代时教,显的、密的、大的、小的、空的、有的,全部用一个体系来把它贯穿起来了。在你修这个时候,你该要出离,好好修,就叫你修声闻法,等你声闻法修了有成就了,赶快要度众生了,就给你说大乘法,当你显教修的基础有了,你要继续成佛、要快快成就的话,就给你说密法。所以说这个按了次第来的话,这中间一点也不矛盾。在某个时期,该给你说这个,在某个时期给你说那个;在你还要造罪的时候,对于因果还不太明白的时候给你说有;当你因果一切明白了,你该要再上进一层了,就要给你说空了。所以说,在一个人修行,从他起步一直到成佛中间所有的方法是有次第的,不是杂乱无章,一会儿有了,一会儿空了,一会儿显了,一会儿密了,都是按了这个次第安排好的。

  那么发现这个关键的体系的,这个伟大的祖师就是宗喀巴大师。把佛的一代时教整个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正规圆满的体系,这样子的人呢历史上还没有,所以说他叫第二法王,第二个佛嘛。并不说宗大师超过文殊菩萨了,他实际上是文殊化身了,就他的功勋来说是超过一切祖师的。祖师们宣扬空的,就讲空的,讲有的,就讲有。但是把显密、大小、空有全部一个体系聚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教理的,在佛以后就是宗大师,所以说我们对宗大师这一方面的功勋非常之赞叹,他对后代的众生极大地利益。把佛教的一些说空说有的“矛盾”全部扫清了。

  学过宗大师教法的人,绝对不会对佛教里边持一点怀疑,同时也不会谤法,一切法都是成佛所需要的。就是看你地位不同,这个时候该修这个法,那个时候该修那个法,都不矛盾的。这样子我们不会谤法。否则的话,过去的例子就有嘛,讲有的讲唯识,就说中观不对;讲中观的又说唯识是不到家,互相地辩论;显教的说密教是婆罗门教;密宗又说显教太肤浅了,很多的成佛的要义还不知道,互相地毁谤,互相地污蔑。如果把宗大师的圆满教理学了之后,这些谤法的罪都会避免。所以说我们说学宗大师的教有这么大的好处。

  下边,我们就把宗大师为什么要讲这个的大概说一下。我们这里宗大师的教理把一切佛经都摄在里边了,是三藏十二部里边的总的要点,就在这个三主要道里边。这个方式也并不是说宗大师特别创造的,是过去一些祖师,他或多或少地也这么做了,但是没有做得那么圆满。我们说修行的人是一定要把重点抓住,那么修行才能上路。我们很多人,我也看了很多了,他一出家就欢喜住山去了,他要去闭关去了。如果你手里边没有一个圆满的没有错的修法呢,那你是冒险去了,修法都没有,你闭了关住在山上,你修什么呢?山上那些非人之类扰害修行人的那些很多的,你弄得不好就会着魔。有人告诉我,T山有位师父,他是G寺的(在以前,现在怎么样不知道,是以前告诉我的),他说T山上面的住茅棚的师父很多,修行,我们说这个精神很好,但是很多就是说真正修行的方法方式呢没有拿到,就是凭自己的一股勇劲蛮干。他说山上经常发现住茅棚的人,从这个山头跑到那个山头,边跑边叫,哗——这么叫,那就是着魔了,这个事情经常发生的有。那就是说,我们要修行、闭关住茅棚是好事,但是你必定要有真正的一套修法、一套教理,这才可以保证你成功,否则的话修行成功成问题,着魔的可能性却是会有。

  这也是说,我们修行要有智慧,要把真正的法拿到,然后把勇气加上去,那么就会成功。单是凭匹夫之勇,这样子的勇气呢,没有真正的方式那会出毛病的。那么我们说这个法该修什么法呢?现在佛教也比较盛,各式各样的法都有,甚至*轮功这样的外道也套了佛教的牌子来打招牌,我们如何鉴别应该修的法和不该修的法,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哪些该修的?哪些不该修的?所以书上就介绍了三个要点。符合这三个要点的,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去修,不符合三个要点的,尽管它打着佛教什么牌号,尽管它说这个法怎么的殊胜,怎么能够快速成佛,什么什么的讲了很多,我们是不敢问津,这是冒险的事情。那么赌博是用钱来冒险,输了么钱就没有了,打仗是用生命来冒险,死掉了就是生命没有了。但是生命没有了,可以下辈子又来,钱没有可以再去赚,而我们修法的赌博却是以法身慧命来搞赌博,如果法身慧命搞坏了,那就是入了魔道之后,永世不得翻身了,成佛就没有希望了。所以这个修行一定要特别谨慎。

  我们修的法,不管是哪个宗派,要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我们说是可以放心修的,如果不符合的,希望大家还是提高警惕,好好的考虑一下,再去修那个法。现在你们看看,修*轮功的,不是上了当了嘛。就是看了那些新奇,或者有了小小的鬼通,就进去了,那么上当了。这个很奇怪,我们知道,有的大学教授、研究生都在信*轮功,它们这样子搞,连知识分子都会上当,那么我们一般人就更要注意。

  下边我们说,符合哪些条件的法我们才可以修的。第一个条件,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的。我们的经都是印度翻过来的。经都是佛说的,“如是我闻”,从佛那里闻来的。这个法门不能从自己创造出来,或者从哪里造出来一个,无中生有,某个人创造了一个宗派出来,这个我们不敢相信。我们一定要从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法等流下来的,这个是第一个条件。这是根本的本师是释迦牟尼佛嘛,怎么能够离开他呢?

  这个法我们是从释迦牟尼说了,中间到现在经过两千多年了,很可能掺杂一些不正的见进去。那么,因为这个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释方式,正规的解释是符合佛的原意的,没错,如果你以邪知邪见夹在里边,人家智慧不够又看不出来,那就是有毒的东西,再好的饮食夹了一点的毒吃下去会死的,那就麻烦了。那么我们这个法要检查里边是不是有其他的东西掺杂在里边,那就是要观察,这个法是不是经过历代的大祖师辩论、抉择、一切邪见的杂质都排掉的。藏地经常地辩论,就是辩论这些东西,就把佛说的经里边掺杂的那些邪的东西,辩得很细,一点点都把它找出来,排掉。这一个是第二个条件。虽然源头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但是中间等流下来,那么多年,两千多年,是不是有其他的杂的邪见掺了进去,那么就要经过历代祖师的辩论,没有(邪见),就是有也排除了,这样子的教法我们是可以吸收的,否则还有危险。

  那么,这两个条件有了,该够了吧?还不行!教是教,是嘴里说的,还要证,就是要实践,通过实践,那么我们这个法经过一切有成就的祖师们,经过闻思修,心里生起一定的定量的证德的。就是说,依了这个法修,能够兑现的。

  符合这样条件的法我们可以修的,没有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法,不能修的,差一个都不行。那么希望大家记住。第一个,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第二个是经过历代祖师不断的辩论把一切邪见都清除出去的,第三个是经过历代的祖师依这个法修行,有修有证的。这样子的法我们修了,绝对放心的,如果这三个条件差一个的话,就值得考虑,如果三个都没有的话,千万不要上当。*轮功上当的人就是不知道这个标准。如果知道之后,他就不去了。但是要知道这个标准的人,我们说毕竟还是少数了。所以今天,这本书上讲了很清楚了,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以后就再也不上当。法流的清净,这个是我们需要的。

  那么在佛的法里边我们的看法,前面说过了我们真正要出离轮回,度一切众生,要空性,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了。所以说,藏地、印度的看法是佛教的核心就在般若波罗蜜多里边。般若波罗蜜多分两个,一个是广行的,一个是甚深的。甚深是讲空的,它的自性空,空性的方面;广行(广般若)就是讲修行的方式方法这些,那么这两个有了之后,成佛的道就全了,也就是我们说的,空有二宗。空有二宗,在过去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在宗大师的教下空有二宗是相辅相成了,单有空性没有修法也不行的,有了修法执着了有实在的东西,不知道自性空也不行,这两个合起来了,又有修法、又知道自性空,那就成佛了。所以说,我们佛教里边,最重要的是讲一切法自性空,同时也讲广般若,就是一切修行的方便方式,这两个都要。虽然究竟的是自性空,但是方法方式没有的话也成不了佛。如果这两个都有,那就是圆满成佛的道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第一个,就是要有清凈的法流,该学什么法要知道,同时要知道一切佛教的核心是般若波罗蜜多。

  这个颂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宗大师造这个三主要道的颂,它的意思就是说一切佛菩萨都赞叹的最好的菩提道,没有错误的,是求解脱的桥梁,这个最上入门的三主要道,宗大师说我将随我的力量给大家说一点。那么就是说,造论的一个开端,这个里边解释很多,我们大概就这么说了。一切佛经的最精要的意思、是一切菩萨都赞叹的菩提道,有缘求解脱者唯一的津梁,这样的法,宗大师说,我现在随我的力量给大家解释一下。

  于三有乐不贪着,为暇满义而精进,

  志依胜者所喜道,诸有缘者净意听。

  下边就是讲什么呢?第一个就是讲出离心了,在开始讲以后呢,还要大家好好地听,就是说,他讲是讲得很好,但是我们心不在焉,听的时候打瞌睡,打妄想,甚至于怀疑你说的话对不对,我的看法是这样子的,跟他辩论起来了,那就好处得不到了。那么下面就是说该听的人呢好好听。

  “于三有乐不贪着,为暇满义而精进,志依胜者所喜道,诸有缘者净意听。”那些对这些法有缘的人,是说对三界的享受不贪着的,如果贪着三界享受的,像现在跳舞厅的那些男女,你说你在听经,或你讲三主要道,他不要听,他说我正在喝酒,正在高兴,你把我拉过来干啥呢?他还发脾气,跟你吵架了。所以说,我们讲法还是有缘了,有缘接受这个法的人才能够接受这个法,没有缘的人他因缘不够,再好的法教给他,不起作用。

  所以说我们要学三主要道的人,我们应该要以怎样的根器才能接受呢?第一是要对三界的快乐、享受不贪着的,这是最重要的。第二个,知道自己暇满大义。就是说,我们得到圆满的有暇的身,就是我们既不是盲聋喑哑,也不是生在边地,也不是三恶道,也不是世智辩聪不接受佛法的人,也不是长寿天,听不到佛法的那些人,就是离开八难的人。我们已经离开八难,同时内外都圆满,生在有佛教的地方,自己也耳根、意根都能够聪明接受佛教的。这样子的身体得到之后,应该怎么办?你去享受吧,搞世间快乐吧,那就糟蹋你人身,好容易过去培了很多福、持了很多的戒,发了很多的愿,得到现在这个身体,这是千劫难遇的身体,你把它轻轻错过了,那不是太可惜嘛。所以说我们真正对于三有的快乐不贪着的,对暇满的大义要真正认识得到不要浪费的,要做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的人,那么要好好精进,依了胜者——佛所欢喜的出离的三主要道,好好地跟着去精进。

  对于这些有缘的人你好好地谛听谛听,听宗大师给你好好要说了。这是说,对于听经的人要有一定的意乐心,一定的条件。如果够这个因缘的人,也能够静下心来听的呢,那决定得好处。听经的一些要诀《菩提道次第》讲过了,要断器三过:不要打瞌睡,不要去痴心打妄想,也不要心里有邪见等等;还要具六想:把说法的法师当医生想,自己当病人想,说的法就是我的药等等这个六想。以这样的心态去听经就得好处了,否则的话,即使他讲得再好,我们还接受不了。那么既然谛听,那听什么呢?下边就要说了,就是要生起出离心来了,那么这本书的重点要讲的就是,解释这个三主要道了,出离心、菩提心、正见了。那么第一个介绍就是出离心。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果法,

  由贪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果法,由贪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不发心把三界的贪着的心灭掉的话是不能解脱的,所以说被三有系缚住,那就是解脱不了,所以说真正希望解脱三有脱离一切苦难的人首先要把出离心生起来,这是一个纲领性的总结的文字,具体它下面有解释。

  我们说为了脱离轮回要求解脱,解脱就要先生起出离心,如果要求解脱的心都没有,你要想脱离轮回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目的,你目的都没有的,你怎么得果?成果是得不到的。所以说我们现在来说要生起出离心,我要出离,我要生起来,它就生起了,那么听话,那不可能。要好好观察,就是要观察我们在轮回里边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在轮回里边,有漏的五蕴一会儿投这个道,一会儿投那个道,生来死去,中间都在受苦,这个苦要知道。如果不知道轮回苦,认为很快乐,那就不想出去。生生世世不断的轮回,什么东西把我们捆在轮回里边,我们这个轮回的苦都不愿意受,那么哪个逼得我们受呢?是烦恼造业,你要起烦恼,造了业了,那就是轮回里边的苦很多了,解不了。那么这个也很简单了,你要脱离轮回的话,你就要断烦恼,那就是要放下贪欲了,这个就是一刹那之间了。我们先说要解脱轮回,一定要知道轮回的自性都是苦的,三恶道是苦苦、人间有八苦、天上有天上的苦、五衰相的苦,总的来说三界里边都有行苦。行苦是一切苦的根本,行苦在,苦苦、坏苦是免不了的。行苦表面上看起来很微细,但是实际上这个苦在圣者——证果证道的人的眼光来看,行苦的苦超过地狱的苦,这是《俱舍》里讲的。我们凡夫心很粗,就是说,一个沙子摆在手心上,找也找不到,但是圣者心很细,一个沙子放在眼睛里,那就很难受,一定要把它去掉。就是行苦在凡夫的份上,看起来好象没有关系,在圣者的身上一看行苦是最难受的,一定要把行苦除了,一切解脱三界才可以达到。

  所以说,我们要脱离轮回,要出离三界了生死,单知道苦苦是不够的,有些人出家了,修行了,为什么?“哎呀,世间上苦得很,我一辈子受了苦。”他认识到的是苦苦,坏苦还没有认识到。一旦他的运气来了,什么东西来了,他的家里打电话来了,给他找到好的工作了,赶快去干了,他又走了,那是不坚固的。真正地要出离心生起,苦苦固然要认到,坏苦也要认到,行苦也要认到,三界里边彻头彻尾都是苦,你认识到之后你才说出离心才坚固了,否则的话都靠不住。这三个苦,凡夫怎么认得到呢?没有佛的眼光,我们怎么看得到呢?就是我们看细菌要靠显微镜,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要认识苦,除了从经典里吸取佛的那些教授教诫之外,你从何而来呢?所以说,这个重要性要听闻正法。我们成了佛弟子了,不能说什么经都不要听了,“啊,我这么修就对了。”你怎么修啊?你道理也搞不清除,苦也认不清楚,你怎么解脱呢?你怎么求离苦呢?今天人家打你骂你了把你关起来,你感到很苦;明天把你捧上去了,做大官,你感到很高兴了。那你怎么解脱得了?所以说,对于真正修行的人第一个是听闻正法。前面我们不是说要依止善知识吗,依止善知识干什么?就是要听闻正法,所以说闻法是很重要的。

  这里说我们出离心的生起来,一定要把轮回的真相知道,中间烦恼、造业,三界里边受的是什么?苦苦、坏苦、行苦,是这样彻头彻尾的苦的话,哪个还要贪着轮回呢?所以这中间是要经过这一番的闻、思、修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我们苦是认不清楚的,我们的出离心也是不坚固的,是停留在嘴巴上的,是不踏实的。如果说,你苦认不清楚的话,那么清净的出离心也生不起来,清净出离心生不起来的话,要贪着三界的心也断不了。那么你要出轮回,那就是也不可能的。所以说,我们要出轮回,第一要把清净的出离心生出来,什么叫清净出离心呢?干干净净的、一点没有带这些烦恼痕迹的、彻底要脱离三界的心,这要生起之后,解脱才有希望。一切法都是有因有缘,你因都没有,果从何而来呢?有的人说,出离心是声闻道,出离三界我们不要,我们是学大乘的,出离心不要,我们要菩提心就够了,这个话对不对呢?这个话绝对不合逻辑。你自己都不想出三界,你为什么要把众生度出去呢?等于说,这个屋子很好,我自己想享受,我把他们都赶出去,这个哪是菩提心呢?正因为这个地方太苦了,我自己都受不了,我要把众生都度了,这个才是菩提心。所以说,菩提心的基础是从出离心来的,自己感到三界的苦受不了,要把一切父母众生同样是解脱苦难,这个心才是菩提心。所以说,我们大乘修菩提心,二乘修出离心,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就不能生出离心了,一生出离心就是二乘了,这个话绝对不合逻辑。出离心跟菩提心是不能分割的,有了出离心才能生长菩提心,没有出离心的话,菩提心没有根子的,没有根子的不会长苗,不会长芽,也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所以说,出离心和菩提心不是对立的,是互相有联系而有层次的,有出离心的基础,再扩大到一切有情,我们才能生起菩提心。这一点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汉地经常有人说,出离心是声闻的事情,我们是大乘,菩萨修菩提心就够了,出离心不能要了,要了就退到声闻去了,这个话是错了。应当说,有了出离心才能生起菩提心,出离心没有,菩提心无从生起。这个就是说,出离心跟菩提心不能割裂开来。

  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

  那么现在就是要介绍了。我们要断除三界的执着,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分两步走。一下子你说我要脱离三界,出离心生起来了,哪有这么简单呢?一切法都有因缘和合才能成功,你因没有,缘也没有,出离心就生起了,这是不合逻辑的,是虚妄的一些的想法。我们要介绍真正要生起出离心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呢,我们要把现世的享受放下,追求下一辈子。这个人家说你这个贪心大,有人说老太婆念佛贪心大,她要追求下一辈子的大福报,所以修行了,这个说法对不对?这不对的!

  我们说,要把对三界的执着的心一下子放下,这是很困难的,那就分两步走,先把现世的放下,追求下一辈子。下一辈子那不是追求到天上享福了,追求下一辈子的,在佛教的法相来说就是增上生,就是下一辈子圆满的身体,能够修行,碰到佛教,发这个愿,因为成佛不是一辈子成就的,这一辈子我好好修,对于世间的五欲一切都除开,不要他,不执着。那么什么都不执着以后呢,一个凡夫他没的抓了,他心里空荡荡的难过了,给你一个抓的,求下一世的圆满身体。下一世的健康的、聪明的、寿命也很长的一个身体干什么?来修行,以这个来转移我们对于现世的贪着,这是一个方便了,而真正能够达到这个的,才算上了修行道路了,这是我们前面介绍的,开始成了一个修行的人,从这里起点。为了下一世的享受,为了现世的福报,这些佛徒也能称为佛弟子,但是不能成修行的人。修行的人最起码的,要把现世的享受放下,因为现世追求放下了,你难受了,没有一个抓的,就给你一个梯子,求下一辈子圆满的身体,再来修佛法。所以藏地的转世,藏地转世就是这样子的,这一辈子什么享受都不要,自己修行。下一辈子怎么样?把一切功德回向下一辈子,再做一个圆满的人,碰到佛教又好好修行。这样子一个方便,把你现世的放下。这里的颂就这么说,第一个就是说,消除现世贪着的方法:

  “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就是说,你要把现世的执着先放下,这是第一步,出离心第一步。然后把下世的放下。分两步走。那么你要把现世的贪着世间五欲放下怎么呢,要修两个法,就是两步走,就是说以两个方法来修这个。一个暇满大义难得,一个是寿命无常。

  就是说,我们这个身体来之不易。大家知道人身难得嘛。人身难得有人就怀疑了,世界上不是人很多嘛?我们不是节制生育嘛,不要他生出来,怎么人身难得呢?多得很,我们还不要他呢,太多了。我们说,人身难得是指这一辈子人下一辈子再得人身,这样子极难的。那么现在那些多的是从哪里来的?天上享福享完了掉下来的,地狱里边受苦受完了出来的,畜生、饿鬼里边受苦出来的,修罗报完了到人间来的,他方世界来的,来源是很多。但是这一辈子是人,下一辈子再要做人,经上说的就是盲龟值木了:一个瞎的乌龟在海底见不到天日的,它要跑出来,一个浪头打下去了,好容易碰到一个木头,这个木头是有一个洞洞,乌龟头伸出来,这才呼吸到海面的空气,这个多难呢?一个瞎乌龟,要碰到一个木头,木头又有一个孔孔,这个孔孔它又碰上了,能够钻出去了,这极难的,这是一个比喻。另外一个比喻就是说,从须弥山顶放一根线下来,在须弥山脚下一根针,把它穿进去,这个好困难。经上就是说,这一辈子是人,下一辈子再做人难得是这样子。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人了,以前的善根福德不晓得积累了多少,千万不要糟蹋,先要把暇满大义知道,我们人身是很不容易得到的,好不容易得到这个人身了,要好好利用了,就是这个话。

  我们说我们的法是从佛清净等流下来的,是从佛经里边经过祖师传下来的,不是自己想出来的。那么这个法是成佛的最重要的法,一共是分三个,一个是出离心,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正见。

  第一个出离心,就是说对三界不要贪着,这是解脱的因。但是我们要对三界不贪着,这个要修才能得到,这个心里想一想它是不会出来的,那么要分两步修。第一步,把现世贪着五欲的心放下,追求下一世有暇圆满的身体,要达到这个要求也要修,该修什么呢?修圆满的有暇的人身来之不易。第二个人身虽然得到了,(但是)无常随时随刻都会来,你如果不好好利用它修的话,一旦无常来的话来不及了,这千载一遇的人身失掉之后,下一辈子要得到人身来修行的话不知道哪一辈子了,千万亿劫是否能碰得到还不知道。以这两点来修,就把现世的五欲享受能够减轻,减轻到最后把它放下。具体的修无常我们只好明天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因为他们还要上殿,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二天

  昨天我们把三主要道开端讲了一下,今天重复一下。第一个,顶礼上师:“敬礼诸至尊上师”。其中包含的意义,第一个是我们的法是有传承的,从释迦牟尼佛到文殊菩萨一代代传下来,传到现在著书的宗大师。第二个意思就是我们学法不能没有师父,一定要依了师修。因为我们世间上的技术、学问没有师尚且得不到成就,何况我们修行,走的路是从来没有走过的。解脱的菩提之道,如果没有师父带路的话,我们没有办法完成这个路程的。藏地的说法——这也是佛的意思,有的人自己看经书搞研究,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有很多的居士自己研究法相成名成家的也不少。但是从真正的修行角度说,这仅仅是个学问,而且这个学问是不是正确的还成问题,而要靠这样子看书而修行成就的,过去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可能有。所以我们要学修佛法,没有师父是不行的。不象世间学问,自己编一套,说对了,说错了,不负责任,这因为他不是叫你求解脱嘛。

  我们佛教是要得到解脱圆满菩提,不能错一点点。所以说,这个里边就是说,一方面是敬礼上师,文殊菩萨以来的历代上师,再一个就是说我们的法有传承,再一个就是表示我们要学佛法,要修佛教,没有师是不能行的,重点是这几个意思。

  另外下边就是说,宗大师他发心造这个论,他就是说,我这个论所说的意思并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是一切佛的经典里边的重要的意思抽出来的,是一切菩萨所赞叹的,假使我们有缘的行者要求解脱,这是唯一的津梁。这三主要道大家想一想,如果离开了一个,我们怎么修行呢?那是不行的。

  讲经的人要这么说了,那么听法的人也要有一定的要求,他不是这个对机的人他就吸收不进去。要听的人应当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够接受这个殊胜的法,同时可以依这个殊胜的法来修行。第一个要求,对于三界的享乐、享受不贪着的,同时得了有暇圆满的身体而能够对佛说的法能够精进行道的,这样子有根基的行者是三主要道听法对机的根器。具备这一条件的人应当要好好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把这个道听好之后,经过思惟,通过修行达到要求的目的。

  下边就是正宗分,讲出离心了。我们三主要道是讲什么呢?哪三个主要的修行的道路呢?第一个出离心。那么出离心,为什么要生起出离心呢?就是说,假使我们对于三有的快乐贪着的话,那么我们永远被三界所系缚,不能够解脱的。所以说要求出离三有的脱离三界了生死呢,第一个我们要发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超脱生死,超脱轮回,所以说出离心的发起是绝对重要的,没有它我们解脱不了的。

  第一个就是解释出离心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修行的人一定要生起出离心,那么把这个讲了,我们知道了出离心的重要性。我们要出离三界要了生死要脱轮回乃至度父母众生成佛,第一个先决的条件就是要生起出离心。那么这个出离心我们知道很重要了,如何生起呢?这并不是说我要生起来了,就生起来了,那么容易的话,我要成佛就成佛了,那就不要修行了,发个心就对了,这个还不行的。我们佛教不是讲迷信,也不是唯心主义,我们是踏踏实实的最科学的,讲因缘条件的。现在科学都讲条件,我们这里也是要条件的。你出离心的重要性知道,那么如何生起出离心呢?我们要把这个条件创造之后,出离心就生起来了,如果这个条件不合适,出离心是生不起的,这是有严格的一定的缘起的。佛教是讲缘起的了,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条件够了,它就生了。因缘不和合,乃至这个因缘里边少一分的缘起,这个法不会现出来的。那么我们要把出离心生起来,该具备什么条件,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既然出离心对我们修行人那么重要,那么出离心怎么生起来呢?我们修净土的,大家都知道要厌离娑婆世界,但是这个娑婆世界我们现在有的人看看花花绿绿的,吸引人的地方很多,你如何生起厌离呢?那么这个不经过一番的修行,这个厌离心是生不起的,这个厌离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出离心。

  出离心生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不能一步就登天,要整个出离心圆满的生起,一下子是不行的,我们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就是说是要对现世的那些五欲八风能够放得下。不为现世的享受、五欲八风而努力,而要反过来,为下一辈子的有暇圆满的人身能够碰到佛教,为这个目的而努力,那么这是修行出离心的第一步,就是放下现世。如何把现世的贪着能够放下,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人来说,第二辈子渺茫的,到底有没有也不知道,照你讲,即使有的话,将来能不能如愿也不知道,现世是踏实的,是现前的,我们为什么放弃现世而追求那渺茫的未来呢?好象是他也不愿意接受这一套理论了。但是我们说,你如果真正要修行的话,你非放下现世不可,如果你现世的贪着、五欲、八风不肯离开的话,那你根本谈不上修行,就是一个普通的凡夫而已。你要相信佛的话,这就是,佛以佛的智慧告诉我们如何生起出离心的第一步必须要放下现世,这是一个极端重要的,我们必须努力的一个方向。比如说我们上学,你要作一个专家,你必须从小学开始,小学之后中学,中学之后大学,然后研究院,最后是出来了。我们也是这样子,修行第一步要放下现世,小学都不进的话,中学也考不上,大学更谈不上。这个看起来好象是不太难,放下现世,追求后世,但是实际上我们世界上的人不要说普通凡夫,修行的人能把现世全部放下的,我们数数看有几个人。除了那些高僧大德,有修有证成就的,他们那些人当然没有问题。我们自己考虑自己是不是把现世放下了,这个自己问自己就知道了。

  这里我们把佛的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里边如何放下现世的方法通过三主要道向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大家从这方面努力,修净土的往生有希望,修其他教派的入道也有门。这里就是说,第一步修出离心,要从放下现世,如何放下现世有两个主要的成分,一个是要思惟暇满大义——就是说,我们这个人身好不容易得到了,这个人身是怎么得到的呢?过去持戒、发愿,不求现世的享受,求下一辈子能够得到圆满的人身,碰到佛教,经过很多时间长的积累善根,然后这一世果报现了。我们得到这个人身了,也没有痴呆,也没有神经病,眼睛耳朵都是明利的,也能接受佛教,没有什么邪见把我们挡住。

  我们千载一遇的人身得到之后,该如何利用,这是一个重大问题,也就是人生的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这个身体好不容易得到了,还是糊里糊涂享受一番就过了,就算了呢,还是要利用这个人身好好修行?我们这个身体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利用它来修行的话,可以下一辈子的恶道不去,这是决定做得到的,三皈五戒受了,就能做到,乃至你这一辈子即身成佛也不是没有的。过去《法华经》里边龙女是即身成佛的,藏地那些修密法的即身成佛很多。即身成佛的问题有些人就怀疑了,释迦牟尼佛之后授了记的,我们娑婆世界是弥勒佛,龙华三会,才是成佛的,中间那些佛哪里来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没有看到过。我们说即身成佛,并不是说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样子的应化的佛,就是说我们本身把佛的法报化三身功德全部修成了,那就是即身成佛了,在众生分上我们对他们的缘还不够,他们看到的还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八相成道的佛,这个要众生的机缘成熟才能看到。这个大家都理解嘛,佛在我们面前,现在释迦牟尼佛他到处都在应化,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不一定是佛的身体。要佛世的时候,那些福报够了才能看到三十二相。

  在印度有个公案,无著菩萨修弥勒菩萨的慈心观,修了多年了,见不到,几次下山,都碰到一些缘就又上去了,最后还是定中没有见到,那么就下山了。在路上看到一条老狗,长得是脓疮满身,就只有一口气了,快死的样子。无著菩萨修弥勒菩萨慈心定了,他看了老狗就起了慈悲心了,他就想把它治好。印度治脓疮是要用口去吸脓的,把脓吸完了,这个疮才能够治好。因为慈心的关系,修了慈心定了,他就起了慈悲心,用嘴去吸,但是一吸呢,狗身上的脓血臭得不得了,啊,要呕了,他想停下来,但是看到狗那么苦,他还是慈悲心起了,结果一口一口地吸,吸到后来不臭了,甚至于变甘露了,再一看呢,狗不是狗了,是一个弥勒菩萨。那就是说,你慈心够了量了,弥勒菩萨就见到了,我们慈心没有够量的话,看到的就是弥勒菩萨还不是弥勒菩萨,是一个生了脓疮的癞皮狗。同样的,释迦牟尼佛现在的应化,我们看到的也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样子。这就是说,密宗里边的即身成佛虽然他成了佛了,法报化三身成就了,但是我们看到的还是凡夫的样子,没有见到佛的样子。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对即身成佛有怀疑的呢,我们就这么粗粗地解释一下。

  这里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即身成佛的可能性也有的,至少避免下一辈子下三恶道的可能性,好好地修,绝对是能够得到的。那你这一辈子,时间也不长,几十年,长寿的,不过一百年,短寿的,胎里就死掉的。那么现在生存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到底什么时候阎罗王来请你回去的,哪个给你做保票。我们上海以前,我的一个侄儿子,他在工厂工作,他就告诉我,他厂里的一个工人,早上兴冲冲地蹬了自行车上班了,年青人,很活跃的。上班了,在高空作业,做了一半,一不留心,摔下来了,死掉了,中午叫他们的家属就把他尸体取去,报丧了。这样子的例子是极多的。我们以前是广化(寺)讲课的时候,有个学生听课听了一半,突然有电报交给他,他的哥哥在煤矿里边工作的,煤矿蹋方蹋下来了,尸体也找不到。人什么时候死这是不一定的,你这么一个可贵的身体如果不马上利用来修行的话,等到你阎罗王来请你去之后,你再修就来不及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身体来之不易,千载难遇的,同时用处又是这么宝贵的,不但可以避免恶道的苦,同时真正通过努力,假使因缘条件够的话,这一辈子成佛的可能性都有,那么我们怎么好轻易放弃呢?

  所以说,从这一点想,这个暇满大义的身体如何难得,如何作用大,这么地宝贵,我们就不能把它随便陷在什么跳舞场、什么酒菜馆,什么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一辈子过了,下一辈子恶道去了之后,什么之后出来没有保证。从这一点想呢,现世的一些快乐对我们来说,太没有意思了,浪费了我们宝贵的身体,而把一些该做的事情、暇满大义都忘掉,甩到一边去了,那就是极可惜的事情。经上这么说的,摩尼宝珠你要求什么,它可以跟雨一样下来,求财,金银财宝跟雨一样下来了,求衣服,什么最好的衣服,求粮食,什么最好的饮食都能像下雨一样下来。但是摩尼宝珠再多,这样的宝珠上亿的也有,也仅仅是满足现世的生活,不能把你保证不到恶道去。而我们这个身体不但能够使我们不下恶道去,而一样能够使我们努力的话,过去因缘成熟善根厚的话,这一辈子就能成佛。那么我们这个身体怎么能随便放弃呢?我们假使现辈子还是贪着五欲,轻轻易易地把它又放掉了,那以后苦难来了我们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说,第一个就是晓得这个暇满大义的身体如何地难得而得到了,你这辈子就不要去搞享受了,这个是一个观。

  第二个就是寿命是无常的,就是要修无常观了。无常观,我记得我以前也是净土宗,年轻的时候我看的书都是印光法师的书,那么净土宗我也是探讨过一番的,再一个说我们现在修密法,跟净土宗没有一点违背,我们密法里边往生净土的法门也有,就在上师供里边最后一个法门就是往生净土的。“诸道未竟死时俾能作,平稳善巧罪堕师遮举,五力正真配合口教授,往生清净刹土求加持。”那就是说,临终的时候如果还没有修好的话,我们就靠五个力量可以往生净土,西方净土、弥勒净土,或者是文殊净土,随愿往生,只要你把五个力量修好,那五个力量是什么?就是要最清净的菩提心的愿力,修法的力量,持戒的力量,上师加持的力量,破瓦的力量,这五个力量如果你修好的话,决定往生。

  有的宗派,单修个破瓦法,认为就是保证保险了:“我的顶开了,就决定去”这不一定。因为你出离心没有的话,尽管你顶开了,就像公路已经开好了,造的很好的公路,但是你车方向不往这里去,你往哪边?背过来走了,这条公路开了也是白开的,就是说开了顶固然是你要走的时候畅行无阻,但是你不走,出离心没有,菩提心没有,清净持戒的力量没有,那就走不了,这条路就上不了,那你说要往生还不够。所以说,我们说黄教并不是不讲破瓦法,认为破瓦法往生是一个力量,但是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力量,还要其他的一些方法加进去才能产生作用,而最重要的还是上师加持力。

  言归正传,这里就是说要修无常。印光法师也就是这么说,他说,我们修行的人要把“死”这个字写在额上,就是经常要想这个“死”,这跟我们修法是一样的。我们修无常观,要入道的话没有这个无常观进不了道,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这一辈子还长长的,我就慢慢修好了,这样子就修不成了,哪一天无常到了就来不及了。所以印光法师他就说,把“死”这个字要写在自己额头上,那就是时时要想着今天是不是要“死”了。过去还有那些大臣德们说:“今晚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早穿不穿”,今天睡觉了把鞋袜脱掉了,明天早上还能够活着起来再穿鞋袜吗,不敢保证了,万一你晚上死掉了,明天就穿不成了,所以这个无常观每一个宗派一样要修的。

  那么我们这里就是说,什么宗派都要的东西我们就介绍。因为佛教的宗派很多,我们并不排斥哪一个宗派,对于佛的宗派我们都赞成。只要你依佛的话做,都能达到成佛的道路,我们这个法介绍每一个宗派都需要的东西,所以这个法哪一个宗派都要的,离开了这个法,什么宗派都修不成的,所以我们介绍这个东西。第一个是暇满难得身体要好好利用,第二个寿命无常,这样子这两个法好好修,就能够把现世的享受放下,否则的话不能进道。放下现世的重要性他讲了一些,我们就稍微介绍一下。

  有一本书里边,要放弃这个执着,他说的比我们昨天说的还要严格。我们昨天说的,只要皈依三宝的就是佛弟子,要放下现世才算修行人。而他说:“执着现世非佛徒,执着轮回非出离”,你执着现世的人连佛教徒的资格还不够。佛教徒叫你出离的,佛的本怀要我们出离三界成佛度众生的,如果你出离心没有的话,那你执着现世,对现世都放不下,那你连佛教徒的资格还不够,这就要求很高了。我们仔细想想,佛教是那么的难遇,我们做一个光荣的佛教徒,结果你不要说是出离心,连现世都放不下,还排不到佛教徒的队伍里边去,那多惭愧啊!所以说,真正你是佛教徒的话,当然要把现世放下,不能全部放下,要放轻了,不要专门去搞做生意、赚钱了这些东西了,为名为利奋斗了,我要往上爬了,甚至于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把人家打下去,自己爬上去,这样子的做法我看不必了,好好地如法地做就对了。

  真正要修行的呢,现世必须放下。它还有这么一个说法,我们看看是不是真正的佛法,或者这个法到底是法还是非法,或者说它是不是真正的法,就看你放不放下现世。像*轮功之类的东西,气功师之类的,他都是执着现世的,要长寿健康了,成就事业了,什么罗汉身了,等等这些。不放下现世的,我们严格的说,都不是佛教。真正是不是佛教,至少要看你是不是放下现世,也就是有没有出离心,出离心最低的要求是放下现世,如果连现世都不放下的,我们可以说这不是佛教,你们也不要上当了。佛教里边,起码的是要我们放下现世的,这是一个衡量的标准。

  下边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过去大德的事情。有一个比丘,他在那里很用功了,他在那里绕塔,绕塔的话,他就去问他的师父:“我这样做对不对?”他师父就说:“你绕塔是很好,培福是很好。假使你修另外一个法呢,比这个更好!”这徒弟就想,绕塔师父说不是最好的,那么我拜佛去,拜佛之后,又去问他师父了,他问:“我这样拜佛好不好呢?”他师傅说:“你拜佛很好,但是呢,你假使修另外一个法更好!”“啊——”。他说这个法也不是师父赞叹的,那么我就不拜了,就念经去了,念经之后,又问他师父:“这样对不对啊?”他师父说,“啊,念经很好,功德很大,但是你如果再修一个法那就更好了!”他奇怪了,念经还不好,那我修禅定了。他就专门修定,修了一段时间,去问师父:“我现在这样子修定了,好不好?”师父说:“修定很好,但是你修一个法比这个更好!”他奇怪了,到底修什么法呢?他师父就说了:“放下现世!”你修禅定也好、拜佛也好、绕塔也好,如果你不放下现世,你所得的果,有漏的,轮回的果,不能出离三界。如果你放下现世了,做什么事情都能出离三界,所以说根本的原则的东西不掌握的话,你再辛苦,也是徒劳。

  这个师父是个大成就者(仲敦巴尊者),他就说这个话,我们也可以采取。所以我们修行,念佛等,因为现世放不下,我记得我小时候看到报上有个漫画,一个老太太拿个念珠念“阿弥陀佛”,念了很多,最后念了一半,“哦,我想起来,丫头——今天的童子鸡给我煮得嫩一点。”嘴里念的是阿弥陀佛,(心里却想着)要杀童子鸡吃。那你现世的身体执着得那么厉害,贪口福,不惜那些动物的生命,你怎么往生。这只是报纸讽刺罢了,也不是佛教的报纸。但是这是讽刺一些人口是心非,我们也要好好地警惕。你这样子用功,但是你现世不放下,你要修行成功,往生西方,那是困难的。对于娑婆世界还是执着,那么这里我们要好好提高警惕。

  另外有一个,也是一个大德,他去请教一个师父,他的师父给他说,你要好好地修,放下现世,修菩提心等等,其他的气脉、明点都没有说。这个人是一个大成就者,他修的目的想修一点神通了,气脉、明点,最高的法啦,大圆满的之类的。结果他的师父给他说,你要好好地修,放下现世,要修菩提心,放下现世就是出离心,菩提心还要好好修,真空见的智慧,这也是符合三主要道的。

  这就是说,修行的第一个要件是要把现世放下,这个里边就是把修出离心、菩提心的重要性说了一下。再一个他又这么说,有些法师、禅师,他可以对现世的生活、饮食、穿的衣服都不在乎,甚至于他也不吃饭,吃一些花了,什么黄精来维持生活;那么穿的烂衣服,到处补丁,住在山上崖洞里边,甚至于闭关,把门洞都封起来,用泥封起来,这样子住很好,很用功,是修苦行。但是他内心深处如果还有一点希望名称的话,希望这一辈子大家赞叹他,以后高僧传有他的名字,如果心里还有这一点点贪着的痕迹的话,那么他这个修行就不是真正的出离的解脱道路了。甚至于这样子的人呢,他将来下边还是有漏的果,过去贪名的心重的话,可能还要下恶道,所以这一些很重要。另外一个大祖师,他是怎么说的,他说假使你修行,讲经说法,修禅定了,学教了,都是为了这辈子能够得到大名声的话,那么你决定要增长我慢心,有了我慢心,假使人家哪方面比你好,嫉妒,假使人家对你不恭敬,瞋恚,这样的话,虽然你修的很好,对现世的名利的心不放掉的话,还是个轮回的因。这个轮回的因可以把你丢到地狱去。所以说我们法师也好,禅师也好,律师也好,一般修行也好,心里边对现世的,一般说世间的人对财、对色这两个法冲得过的几乎很少,不管哪一个,要冲过名利这一关的极难。表面上看好象是不要名了,但是心里边深处依然对这个名利的心还有一点点的话,那么我们再怎么修行,还是感到恶果,甚至于恶道。

  这个我们就要好好地检查自己。那么我们说放下现世的重点是放下世间八风了。这个八风就是我们常说的利衰苦乐称讥毁誉了,那么就是总的来说呢,你得到利了就高兴,失了利了就不高兴,你得到好的方面就快乐,碰到苦的就不高兴,得到名称就高兴,否则,默默无闻就不高兴,人家赞叹你呢你就高兴,人家毁谤你就生气,这些都是我们在世间里一般都是要碰到的一些事。那么这个八风不放下的话,你要出轮回就是没办法出了。所以说我们对世间八风的道理一定要搞清楚,否则的话就谈不上修行了。

  学了这个法我们要思惟,暇满人身难得,在《菩提道次第》里边讲了很多了,我们刚才也提了一些,大家可以参考,自己有书的,对照《菩提道次第》里边好好参考。

  下边我们要介绍噶当派的教授,放下现世的教授。噶当派是什么?阿底峡尊者的一个教派。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就是从这里边来的,宗大师的教派叫格鲁派,也叫新噶当派,那么噶当派里边有一个教授教诫叫十秘财,包含十个东西:四个依止,三个金刚,还有出、入、得三个,这个下面再介绍。

  什么叫四个依止呢?第一个“心极法依止”,就是说,心里边只有法,其他的都放下。也就是考虑暇满难得的人身得到了,它是无常的,什么时候死是不知道的。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身体呢,就是说在没有死之前,我一定要把一切东西都放下,来修正法。使心里边所希望的除了法之外,其他的不管。

  第二个依止是“法极穷依止”。你去修行了,工作也不干了,那么你生活没着落了怎么办呢?那么我们是不是为了要怕穷而不学法呢?那么我们现在要考虑了,那这个就是修法大不了穷了就穷了,但是我为了修法修什么苦行都可以,就是要饭也无所谓!世间上为了生活要饭的也不少,我为了修行去要点饭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关系,哪怕是要饭我还是要修法!

  第三个依止是“穷极死依止”,那么极端的穷了,饭都吃不成要死掉了怎么办呢?死了就死了,为了不要放弃修行,假使说一点财物也没有,要饭甚至要不到,你会饿死也会冻死。那么你就想了,无始以来牺牲生命为了争取财富、为了争名夺利等等,这些牺牲生命的不晓得的做了好多次了,从来没有为了法而牺牲生命的。这一辈子为了修法而牺牲生命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为了修法的话,哪怕死也不在乎!有这样子坚定的心的话,修行才有希望!死了之后,有的人还执着,这个身体要火葬了,要土葬了,有人料理后事了,给你去宣传了....

  第四个“死极荒沟依止”这里就是说,死了之后,最差那怕是丢在荒山野沟里给那些豺狼吃也无所谓,只要有修法穷就穷,死就死,丢在荒山里边就丢在荒山里边,没有关系,这个心要生起来。这样子跟癞皮狗一样,死掉往山里一丢就完了,都无所谓,只要为修法,这个就是四依止。假使你这个心生起了,你放下现世是靠得住。

  下边还有三金刚。第一个,“事前无牵累金刚”。事前没有牵累,你准备要去修行一切放下的时候,那么这个阻力就会有,你的父母、亲戚朋友了就会劝你,“哎呀,你身份那么高的人,出身家庭高,学问又大,前途很大,你这么放下这一切这样子修行呢?”就很难受,就流泪了,不准去了等等。有的人心就软掉了,“哎呀,这个搞不成了,还是回去吧。”但是真正修行的人碰到这些环境的时候,也要一样——跟金刚一样,不动不摇,不去管他,情愿到偏僻的山上去修行。这个我们想一想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就是给我们示现标准的,他出生王宫,现在是太子,将来是转轮圣王,父亲只有他唯一的一个孩子,但是他放下一切,到山上去修苦行了。这了佛给我们作的榜样。但是我们要考虑,父母不同意,不要太勉强,要好好作工作,这也是佛说,但是我们心里边对那些的留恋不要有。

  第二个,“事后无愧悔金刚”。事前不动摇,事后也不要追悔,假使你把世间的一切放下了,人家对你讨厌、忌讳,说你一个下贱的流浪汉,乞丐要饭的等等,不管他说什么,不要放在心上。他们说你好也不要管他,说你坏也不要去管他,说你像个魔鬼也不要去管他。那么这样子呢,有的人就是说,这个(情况)有,我们在三门有个年轻人他想出家,他的母亲认为这样子的出家,因为她对佛教不理解,感到家里很丢面子,死也不给他出家,就说你就是死了,也不愿你出家。这个就是这么样子的母亲了,这也就是过去的业障了,那么结果他就出不成家了。在我们真正修行人什么面子不面子的,就不要讲了。

  第三个,“与智慧金刚同行”。我们要有智慧,把我们生活和修行结合起来。对于一切毫无意义的现世的那些事情要永远放弃,这个要有智慧,对于这个智慧不要去放掉,要与他同行,不要离开智慧。

  那么下面,就是“出”、“入”、“得”。“出”是什么?“出于人群”。我们这样子做,跟现世的人就不是一样的,人家说你是一个疯子,疯子就疯子,不要去理他,那么人家不要你把你从人中开除了,说你不是人了,也随他去。“入于狗伍”,就是说,你的生活,你的名了、衣了、食了,到处是最低的要求,情愿忍受那些饥渴疲劳了,好象狗一样,人家说你是狗,也随他去骂,我们只要修行就对了。这样子做呢,最后“得到圣位”。经过这样子的磨练,自己好好修行,最后总会得到修行成就。这是噶当派的一个教授,也叫我们放下现世。它的内涵也是同样的,也是暇满难得,无常随时会到来,叫我们从这两个方面好好地去修。

  我们说,什么叫修?这个道理听到了,书上看到了,这是一个闻慧,我们是听到了,如法听到了,生起的智慧叫闻慧。闻慧是一种概念,我知道了这个东西,闻慧是从人家那里听来的,我们闻之后要思、要修,思就是用自己的思想来考虑这个问题,那就是经过闻之后,就是要思惟,根据身体、环境等等来思惟得到的,那么这个就是自己的力量,能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说,闻是肤浅的,思就深入了,那么最后呢就是修了,修的最后就是定中证到,那是最高的。

  真正的修是入定之后才叫作修。但是宗大师感到入定的人毕竟不多,,那么有些思惟的人也可以叫修,因为思惟也能产生一定的力量,所以我们把暇满难得的道理、无常的道理好好经常思惟的话,他也可以化成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那么下边就是跟大家说一下,修无常的一些的修法,那么下边就是说,我们印光大师不是已经提过了嘛,把“死”字贴在额头上,那就是修无常了。修无常了不是,“噢,死掉了,无常了”这么简单的修是不能深入的,是不够的。那我们介绍一下《菩提道次第》,那里边就有修无常的办法,当然这是简单的方法,那么这里边有几个要点,三个根本,九个因相,最后呢得到三个决定。

  三个根本是什么呢?第一个,人必定是要死的,从古以来,不论你轮回也好,修什么也好,那么我们佛教里边,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也无常。古代从无始以来,不要说从无始以来,从有史以来,就是说从有历史以来,到现在还存在的人我们见过没有?没有!一般来说寿命长的一百岁左右,一般短的呢三十岁都没有的很多。所以说人要么不要生,生的都是要死的。

  第二个,死,没有一定时候的。什么时候死不知道。

  第三个根本是人死了之后,除了佛法以外,什么都没用。秦朝最早的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有什么——多少的金银,多少的财富,多少的宫娥婇女,死的时候一个都帯不走。那么我们说殉葬,秦始皇殉葬的时候有几万个宫女陪他去死,这是人的妄想,这些宫女这些都有她们的业报,绝对不会跟着秦始皇去,她们死了之后或者生天,或者哪里投生去了。而秦始皇死了哪里去,还是什么都没有。所以这些来说呢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除了佛法对你有利。

  那么三个根本呢就是前面的三个根本。每一个根本都有三个因来成立,那么第一个就是说,人是必定要死的,有三个因要讲来观察。

  所以说阎罗王他也是必定要来的,无论你想什么办法都是免不了的。我们在一个公案,有四个兄弟,都是修外道的,都有神通,一天他们大哥站出来说了,某一天他们四兄弟都要死了。他们就想办法,因为他们有神通就想逃避了,大哥就跑到山上,深山里边阎罗王就找不到了;二哥就跑到海底里边去,那阎罗王海底里恐怕去不了吧?三哥就飞到空中,空中腾空,悬在空中;最小的这个弟弟呢他说,我跑到最热闹的闹市里去,混在人里边,阎罗王的鬼卒来抓的时候搞不清楚,找一个去呢。那么四个想好了办法,到了那一天就各施展神通这样子去做了。大哥跑到山里边给老虎吃了,死了;二哥跑到海底里边,结果呢给那些海底的大鱼吞掉了;三哥在空中,腾空突然神通失灵了,掉下来就摔死了;第四个弟弟在闹市里边,人多挤在里边,他想不要给他们抓到,结果呢人太多就挤死了。那么这四个到最后还不是死掉。所以说呢,我们有神通也好,什么也好,阎罗王来了也跑不掉!那么这是第一个,人一定要死的。

  第二个呢这个寿命只有减少没有增的。就想点蜡烛一样,我们点一分钟,蜡烛就少一分钟的蜡了,那么到了最后也就点完了。这个就像我们的人生,那么我们人生下来,每过一分钟就跟死亡靠近一分钟,这个道理就像那些要判死刑的罪人一样,从开始往刑场跑,一步近一步,跑到刑场等在那里,那个时间到了就砍头了,死掉了。所以说寿命只有减的没有增的。

  人的身活在那里,还没有死,但是修法的时间很少。有人说了,反正听不懂管他修法不修法,佛教也不懂。真正碰到佛法了,你又要办公了,每天还要洗衣做饭了,还要吃饭了、看报纸、做杂务了啦等等做家务啦,那么算起来,真正的修法才多少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那么死来的时候都不动了,所以说死一来呢修法的时间更少,这三个因素就是肯定我们一定要死,没有办法的,死是停不掉的。

  第二个呢死无定期,死的时候是没有一定时间的。释迦牟尼佛说了,他是从各方面来说了,南赡部洲的人寿命是不定的,这个是经里边讲的很清楚,在最高的时候,轮王时期的时候是八万四千岁,到最后减到十岁,中间一会儿增一会儿减是不定的。就在这个增减的中间,每一个人的寿命也是不定的,那么现在长寿一点的一百周岁的,一百零点的也有。过去我们在广化寺的时候有一个叫梅什么的老师傅,一百零二岁,他是很稀有了,精神很好,但是现在已经不在了。那么长寿的一百多点,早的呢入了胎的时候就打下来了,那就是很快就没有了,那么寿命是无常的,是不定的。你不要说,我现在年轻了,等老了退休了我再来修了,你能不能到退休还是个问题。退休之后你有多大精力,修行是要有精力的,世间法里边的事情也不能强行,要干得下来,比如打坐,你这个老了不行了,怎么修呀?

  我记得经典里边有一个公案,有一个婆罗门,他已经是老头了,他要跟佛来出家。他就说了,你看自己都成什么样子的,自己都照不顾了自己,孤苦伶仃的,八十岁了,你还修行?你修什么行呢?修行要禅定等等——要学经教,要修禅定等等都要一定精力才行的,你这个时候你怎么修行?可惜了时间了,你的年轻的时候不修,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那么这样子就是说,这个也挺多,电线一碰就死,乃至针灸扎在要害地方也会死,吃了一些不合适的东西也会死。你要找维持生命的缘呢,或者救他的缘呢极少!所以说生命本来是不定的,再加上因缘来了,你马上要走路,你敢担保嘛?我们有一个居士,以前在三门住过的,回东北去了,今年他家里来信说死掉了,我们给他超度,这个很可惜。但是没有办法,业报如此,只好给他超度超度,念念经就对了。所以说这个死是不定的,因缘太多了。那么高处掉下来的会死……,这个死缘太多了,什么地方都会死掉。再加上生命危脆,这个生命不像……这个身体一定要死的。我们说人身上有几个要害,那这些要害的地方你不能给他一点伤害,造成一点伤害就死掉了。记得我们在五台山的时候,有一个五台山的老百姓病了,他就贪便宜,请走江湖的针灸医生给他治病,结果这个针灸医生是个外行,在他身上扎了两针,一看他摇摇晃晃的不行了,他就吓了,拔腿就跑掉了,你把针拔掉跑也好嘛。他这个吓倒了,这个针也不拔就跑掉了。结果那个病人就这样子死掉了。最后那个针灸医生也给抓到了。那就是无缘无故的送死了,这个呢就是说人的生命是危脆的很,实在是不可估量,什么时候来是不知道的。这就是说这三个因呢是成立前面的死无定期。

  第三个,第七第八第九个因是成立死的时候其他都对你没用了。就是说死的时候,虽然亲戚朋友把你围绕,但是对你毫无用处,他们没有一个能够代你,没有一个人能把你救起来,也没有一个人跟你跑。弄的不好的,父母长辈还没有断气,孩子们已经在吵架了,分财产了,对父母死掉毫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财产,如何把父母财产据为己有,这个就是亲戚朋友对你毫无好处,你过去赚了好多的钱,你要走了,钱也救不了你,你一分钱也带不走,甚至于身体,你这个身体,一个人最爱护自己的身体了,这个身体跟你共同生活了好多年,结果你要走了,你还是带不了,也是带不了,一块肉都带不走。那么这样子想,除了佛法以外,什么都没用。财富也好、名誉地位也好、亲戚朋友也好,对你毫无帮助,那么只有修佛法,修了佛法你修了一分你就带走一分。

  所以这个从九个方面来考虑,就是三个决定。

  第一个因为人必定要死的,那么我们一定要修佛法,不修法你死了之后你要下什么恶道去你都不知道了,这个是一定要修法。第二个既然死是没有一定时间的,那就不能等我退休再修了,过几年再修了,我现在等我的孩子长大之后再说了。这些话都是废话,什么时候你孩子还没有长大就跑了,你怎么办呢?所以说要修的话第一个是决定要修,第二个要马上就修,不能等着,第三个,除了修佛法之外,其他的一切世间的都靠不住,世间的名闻利养都没有用。所以我们从这三个根本九个因相来思惟,最后得了三个决定。

  那我们再介绍,有一些人很好的,他就是说,平时说起来很有好处的亲戚朋友,这个时候,在临死的时候他对你毫无帮助,如果你平时不修法的话,感到非常悔恨的事情,平时我待他那么好,临死的时候一点帮助也没有,他帮不了你的忙,甚至于有些他还希望你早点走,他好拿你的财产。平时自己花了很多的精力去赚了很多的钱,造了很多的罪,最后临死的时候,这个财产一分也带不走,却把那个罪全部担起了,你的罪呢还是要担,而财产呢你是没有份了。那么这样子你造了这个罪,不是很悔恨嘛!不修法的话。那么这样子,若想要不至于在临终产生悔恨的心,那就唯一的好好地修法。那就是说念无常有这么几个重要的内涵。当然我讲了很简单,真正修起来要实际的一个个好好地思惟了,希望大家去参考《菩提道次第广论》。把念无常的心生起来,暇满难得的身心,把他的稀有珍贵结合起来,决定能够放下现世的贪着,这个正如氢气和氧气加起来,火一燃的话,决定成水,这是佛法里边决定科学化的,你只要去办就是了。这个两个因缘条件够的话,这个果决定能生,放下现世的果决定会生。那么我们希望大家从这个两方面努力,暇满难得和死无常之观,那么这样子就可以得到把现世放下,进一步踏上修行的路。

  但是说现世放下是不是就够了呢?这是必须的,但是还不是充分的,我们讲条件,有必须条件,也有充分条件,放下现世是必须的,但是还不够的,放下现世仅仅是把现世放下了,后世还有么,后世还有,那轮回还在么,那么我们要真正出离心生起呢,把后世也要放下,那就更进一步了。这进一步怎么办呢?下面就有了。

  业果不虚轮回苦,勤思消除后世贪。

  “业果不虚轮回苦”,需要思惟业果不虚的道理,需要把业果的道理好好思惟,再修轮回的苦,那就是昨天讲的,苦苦、坏苦、行苦,好好修的话,“勤思消除后世贪”,你这样子的努力去思惟修行的话,后世的贪着也会消除。那就是说,我们第一步把现世的贪消除了,那进一步要消除后世的贪,后世贪有没有办法?有!思惟业果,就会知道轮回苦。那么我们修行呢不要跳级,你现世的贪还没有放下,来不及要修离后世的贪,那是不会成就的。有的人后世的不贪了,他认为后世渺茫得很,我管它干什么?不求,那么现世的就是当下的实在的,拼命地追求,那就是十足的凡夫,谈不上修行的。那么我们说修行嘛要分次第,第一个把现世的贪放下了,再去求第二个放下后世的贪,现世的贪还没有放下,就不要去修放下后世的贪,那是颠倒了。那个效果也是不理想的。那么这个就是说,现世的贪着固然是放下了,但是人的心还是根据客观的规律还是对后世的加了很多的东西,就说现世虽然刻苦一点,我下一辈子能够生到天上,大梵天王、帝释天,那样子的生活,那样子的享受,那不是很好吗?他就去修行了。

  这个我们就介绍难陀了。难陀是佛的堂弟,佛在世的时候,他善根成熟了,就要度他,但是他很好色,他的女人长得很漂亮。佛来了,他对佛很恭敬,佛来托钵了,他正在给他的女人画眉毛,看见佛来了,就说,佛陀来了,佛来托钵了,就要把最好的饮食给他装好了。他就对他的女人说,佛来了,我给他饮食去了,他的女人说,你要去可以,但是我的眉毛还没有干就要回来。他说,好好好。就这样,他把好的东西装好了,交给佛,佛不接,佛就走了,佛不接,他只好跟在佛的后面走了,一直送到僧伽蓝里边。佛就叫人把他头剃度了。哎呀,难陀说,我的女人还等在我去画眉毛了,现在头剃了,回不去了,他心里不想剃。但是,由于佛的威光,他又不敢说不要剃,结果就剃了。剃了之后,他总是想办法要跑,就是溜单,结果呢,佛就天天在了,他又溜不了。有一天,大家乞食去了,轮班轮到他守寺院,他想这个机会来了。佛他们都去托钵去了,他正好溜了。所以他在佛出去之后,他也很负责,把门关关好,东西收拾好了想走了。结果业报如此,东门关了,西门开,西门关南门开,总关不好,搞了半天,时间不多了,佛要来了,我跑不了,那么他想反正我有钱,东西偷了我赔好了,门就不关了。所以,他就赶快跑出去,跑到路上,他想,佛和比丘肯定从大路来的,我从小路走。小路走了一半,佛来了,佛从小路上回来了,那就跟着回去了,结果还是跑不成。

  佛知道他的心,你要走,我带你走。过两天佛就带他走了,带他去游览了,跑到一个山上,看到一只瞎了眼睛的老猴子在树上,佛就对难陀说,你看这个瞎眼的猴子跟你的夫人比,哪个漂亮?难陀说,我的夫人像天女一样年轻又漂亮,这个老的、又瞎了眼的老猴子怎么好比呢?没有办法好比的,那对,就这样。过两天,佛又带他到天上去了。看到很多天人、天女在游戏,很高兴了。后来看到有一个座位是空的,天女围绕,但是座上没有天子。他就问佛了,这是怎么回事?佛说你自己去问。他就去问天女了,难陀问,其他的座上都有天子,你们的座上怎么没有呢?天女说,是这样子的,人间有个难陀,他在修行,佛给他剃度了修行,将来他好好修行的话,就生到天上来。就补这个位的。难陀一听,高兴得很,说,我就是难陀啊。天女说,你现在还是人的身,臭得很,你要下一辈子才来。难陀听了,就很踏实了,就好好修行了,要去补这个位了。佛就问他了,你看这个天女跟你的夫人比比哪个好看呢?难陀说,我的夫人跟天女比,就像那个瞎眼的老猴子一样的难看。那么,你还想不想你的夫人呢?不想了。不想了就好好修行了。

  难陀就定下心来修了。最后佛又带他到地狱去玩,地狱去玩看到很多罪人在受苦了。看到有一个油锅,狱卒正在生火,但是油锅里没有罪人。难陀非常好奇问了,就问,这个油锅怎么没有罪人受苦呢?佛就说你自己去问。他就跑到狱卒旁边问,其他的油锅都有很多人在受苦,怎么这个油锅没有罪人受苦呢?狱卒说,是这样子的,人间有个难陀,他为了天上享受,他就修梵行,死了之后,到天上享受。天上享受之后,把福享完了,就到这个油锅里来了。那么,天上的享福比人间是长得多了,对地狱来说也是很短暂的时间。难陀一问的话,赶快跑也来不及了,再也不敢说我就是难陀了。他就回到佛陀那里,这样子以后,难陀再也不为了天女的享受而修行了,真正要出离生死了。那就是说,天上的享受虽然很好,但是刹那之间一下就下地狱了,这个轮回之苦是不可想象的。那么,还是修行好。这是一个公案。那么大家我在这里提一下呢,就是说,这个天上也不是一个安乐之处,天上福报享完了,还要下来的。

  下边我们要介绍,如何除后世贪,我们要介绍两个方法,一个是修业果不虚,一个是修轮回的苦。那么这个里边就一个一个说。第一个,观业果。我们说要解脱轮回,那么就要修黑白业果,黑业是要受苦的,白业是不受苦的。那你对业果是怎么一回事要知道。这里大概说一下。那么这个《俱舍》里面讲得很清楚了,这里就略略的说一下。

  业果里边有四个原则。第一个是,业果是决定的。你造了善业的话,你感的果是乐果;造了恶业的话,感的果决定是苦果,不会错的。不会说我造了很多善业结果受苦了,造了好多的恶业反而受快乐了,这个是没有的。世间上眼光短浅,喜欢冒险,看见有人做了好事却受苦,做了坏事却发了大财嘛,他搞错了,以为业果是没有的。你看,他做了坏事还不是发财了,这个发财是他过去的业果,过去他是布施供养,所以他现在发财了,但是今生所造的业,将来是要受的。所以说,我们第一个要认识因果是不虚的。造了善业感到乐果,我们不能说造了善业感了善果,这是不行的,果是无记的,不分善恶,只能说是苦乐。所以,善有善报这个话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佛教的原则的。只能说是善有乐报,恶有苦报,造了善业决定是得乐报,造了恶业决定是得苦报,这是决定的,这是第一个,业果是决定的。

  第二个,业果是增长的。虽然你造的业很小,将来的果也不会受很大的果吧?小时候做点小偷小摸的,不会受大苦的,这个错了。业虽然很小,但是感的果报可以很大。就像我们世间上来说,种树的时候,树的种子很小,将来发了芽,长了枝,成了很大的树,就会结很多的果子,这就是说,因虽然很小,将来发展会无限地扩大的。所以说,不要以为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了,也不要说小的善事没有什么大果就不干了。小的善事好好做的话,也会得大果,所以说,业果是会增长的,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没有造的业是不会受果的。有的人碰到地震了,那些有共业的都死掉了,假使他没有共业的话,他就不死的,这个过去海公上师给我们讲的公案。好象是说,过去四川哪里(过去哪一年我记不清了),他说有一个人,他有一天晚上睡觉,觉也睡不着,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就干脆出门散步去了,他散步散步就往城外走了,走出城门的时候,就听到叹个声音,人看不到,“哦,对了,出去了。”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他就往城外郊区散步去了。结果没有走了多远,整个城“轰”的一下,全部蹋下去,很多人就地震全埋了,而他就没有这个业报,他就跑了,就免掉了。他没有这个业,这个业来了,他自然而然会跑掉了。所以说,没有造的业是不会受报的,这是恶报了。好报也是一样的。赌博、投机啊,你没有造善业,你再怎么赌博、再怎么投机取巧骗人,你也不会发财的。所以说,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

  第四个,已经造的善业也好,恶业也好,如果没有受到真实破坏,它是永远不会失坏。什么叫真实破坏呢?假使善业,如果你起瞋恨心,那就是焚烧功德林,烧完了,好容易造了很多功德的树林,你只要一念瞋恨心起来,就破坏了,那就没有了。那么恶业呢,你要修忏悔法,也可以消除。所以说我们有的人担心造了罪怎么办?干脆不要管它算了,这个错了,造了罪就忏悔嘛。不忏悔的话,这个罪都是要受的。假使你忏悔之后,最起码可以把这个罪减轻,也可能全部消除。造善业也一样的,你如果造了善业,做了很多的功德事情,但是你一旦起了很大的瞋恨心或者做了很大的坏事,这个功德也就报销了,没有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业报的道理,这个道理知道之后,我们可以善巧地利用业报的规律来达到我们的要求。这就是说,业报里边,最根本的有这四个条件:一个业是决定的,造善业决定得乐报,造恶业决定得苦报,这是不会错的。所以说,我们做事情要尽量做好事,不要投机取巧,做坏事不会得好报的。第二个,不要以为造的业小,就不在乎,虽然种子是很小,但是果可能会很大,是会发展的。第三个,你没有造的因,没有造的业,这个果绝对是不会产生的。就是说,你不没有造恶业的话,你不会受苦报的,你没有造善业的话,好报也不会到来的。第四个,业没有破坏的话,没有忏悔的话,是永远存在的,一定是要受报的。但是就是说你中间忏悔的时候,恶业可以消除,可以减轻。善业,假使你破坏了,起瞋恨心,做极大的坏事,破坏三宝的事做了,也会把功德林烧掉的。所以业报有这四个根本的原则。

  另外业报的大小,也有四个原则,在《四十二章经》里也有,你供养的是一个比丘,得多少福报,你供养的是初果有多少福报,供养的是二果三果,福报就成倍地增长。就是我们供养的对象,造业的对象,是福田的话,是三宝、父母的话,那么我们的果报就大。

  第二个,是意乐心。如果我们以菩提心、出离心,这样子的心去造业的话,那么我们的果报就很大。如果说,以轻微的心、不重视的心去做那些培福的事情,那么感的果报就不大。

  再一个,我们供养的东西,很多很丰富,尽自己的力量去供养的话,那福报就很大。假使小气,百万富翁,现在百万不希奇了,上亿的富翁,供养一百元钱,比穷人供养二十、三十元钱来说,供养很多了,但是和他的财富来比太少了,当然他的福报也不会大。

  第四个,看供养的人,你是一个比丘,那同样供养一百元钱所得的福报比一个居士要大,五戒居士供养一百元钱比普通的三皈依的要大,三皈依的供养一百元钱比那些没有受皈依的凡夫要大,证果证道的供养那就更大,所以业报里边还有这些差别。就是说,我们供养的福田,造福的福田大的话,力量也大,意乐心大,以菩提心、出离心等出发的,这个力量也大,我们供养的东西多,做的事情多,力量也大,我们自己本身是比丘或者是受菩萨戒的,或者是证果证道的,那力量也大。这都是成正比的。业报的内容很广,这里就提一个纲,仔细的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俱舍论》去好好研究。这是说明白业果,把业果的道理搞透了,可以消除后世的贪着。

  但是,这个一般还不够。最好还要讲轮回的苦。轮回的苦就是昨天我们讲的,人间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苦,六道有六道的苦,天上有五衰相现的苦,阿修罗有斗争杀害的苦,人有人的八苦,畜生有被打杀的苦,饿鬼有几百劫吃不到浆水的苦,地狱是天天受折磨的苦。这些六道的苦,还有那些就是我们说的苦苦、坏苦、行苦。

  我们现在补充的呢先把苦苦、坏苦、行苦说一下。苦苦,大家知道,当下受的苦,这本身就是苦,没有问题,大家都知道。一般人受了苦挨了打了,都觉得人间苦得很,但明天给他升了官,他又感到人间好得很,所以说,坏苦认不到。那么,坏苦是什么?我们今天再进一层分析一下,坏苦,那天我们不是说了就是苦苦的减轻、转移就是坏苦,就是感到快乐了。我们所说的快乐就像一个毒疮上洒一点冷水,涂一点清凉油,暂时止息一下,我们就认为是乐了,实际上本身还是苦。坏苦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它本身并不是乐,而是苦的变相。这里我再加一个逻辑来证明,假使我们说吃好的饮食是很快乐了,但是你吃饱了,还是再吃、再吃,那你不但不是快乐,而是苦事;你说工作,外边劳动很疲劳了,在床上躺一下,很舒服、快乐,假使说,你躺了不起来,一小时、两小时,乃至一天、两天、三天,那就不是快乐,是苦事。这就是说,真正是快乐的话,快乐的因越多,那快乐的果也越大,假使你说快乐的因是睡觉,但是果并不是你越睡得越多,快乐就越大,睡到后来,你受不了,难过死了,一定要起来了。你吃饭也一样的,你说吃饭是快乐的因,假使越吃越多,应该越快乐吧?但是你不是,你吃多之后,胀了之后,就苦了,肚子难受了,不舒服了,不要吃了。

  那就是说,这个乐是假的,不是真的乐,真的乐,自性是乐,因越多,乐的果就越多,但是我们反过来,因虽然是多了,乐却是减少了,甚至苦就来了,那就是说这不是真的乐,是假的,坏苦。坏苦,就是自性并不是乐,是苦的变相。行苦,就是我们在三界里边造了业了,要投生了,天上人间到处走,到处有五取蕴的身体得到之后就要受恶道的苦,而这个五取蕴自己做不了主,今天而引到地狱去受苦,明天迁移到饿鬼去受苦,受人家安排,这是一点自在也没有的。到那一道,那一道的苦都要受完。所以说,行苦是一切苦的根本,所以昨天我说的,圣者看这个行苦比地狱还厉害,因为地狱苦就是地狱苦了,而行苦什么变化的苦都在里边。那所以说,假使我们真正把行苦认识到了,只是把苦苦的认识到是不够的,昨天我们也说了,单是苦苦哪个人都受过,但是你真正要修行是不够的,真正的修行,苦苦固然知道是苦,坏苦——快乐也要知道是苦,那么它们的根本——行苦也能认识到。这样子的人修行才不会退的。所以说要放下后世执着的话,贪着的话,我们要修的第一个是要把业果的道理深入细致的研究好。第二个,对于轮回的苦,苦苦、坏苦、行苦,人间的八苦,天上的苦,六道的苦等等,都仔细地思惟,思惟到有感触,就是一想到地狱,汗毛都竖起来了,这样子的就是对观察起了效果了,否则的话,口中说“地狱苦”,一会儿去打麻将去了,什么都忘掉了,这个没有用的。所以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深入到自己的思想深处,才能够起真正作用。所以单是听经,看看书是不够的,要经过思惟的阶段,最好呢要经过定中的修,那么这个力量就更充实。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下边我们再谈一个,怎么样出离心才算修得够量了、够格了,就是说出离心修修,修到什么时候算够了呢?可以修下边的菩提心了?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标准,书上说:“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我们前面这么修,先是放下现世,再是放下后世,这么修、修、修,修到自己感到对于轮回的一切好事,哪怕是转轮圣王也好、做帝释天也好,做大梵天王也好,都不感兴趣了,一刹那的要求都不生起来了,昼夜,就是白天晚上都是想求怎么能解脱三界,就像一个关在监狱里的犯人白天晚上地想那一天可以逃出去。不逃出去,杀头枪毙了,所以很害怕,没有一个时间不想我要赶快逃出去。总有这个希望心。如果你希望逃出这个轮回跟这个判了死刑的犯人一样的想逃出监狱的话,那么你的出离心算是生起了。这不是看了书“哦,出离心”书放下就忘了,是自然地白天晚上忘不了的想,想跳出轮回。这个心生起来之后,那么你这个出离心算修得够量了,那么可以修下面的菩提心了。如果你这个心还有生起来,你说我要赶快发菩提心要度众生了,那不行的,基础没有打好,你上层建筑是安不上去的。就像我们大雄宝殿,那么大的一个殿,那么高,那么大的重量,如果地基不打好的话,就是你已经造好了,几下子就垮下去的,不要地震的,只要是时间久一点,大风大雨多经过几年,这个殿就不行了。今天我们就把出离心的问题就基本上讲到这里。明天就讲菩提心了。现在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三天

  昨天我们把三主要道的第一个项目——出离心大概介绍了一下。在出离心之后,第二个主要的要道就是菩提心。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关系,我们以前已经大概地说了一下。这里从出离心要转入菩提心呢,我们把两者的关系再重新阐述一下:出离心是生起大悲心的一个决定的因素,如果自己没有真正地出离心生起来,那么自己受苦的情况也不了解,那么一切众生受苦也很隔膜了,那这个大悲心何从生起呢?从自己感受到三界的痛苦,昨天我们说的出离心生起的标准,就像一个囚犯关在监狱里边,他定期是要处死刑的,在还没有处死刑之前,他是无时无刻不想逃出这个监牢的。逃出去才有生路嘛,关在里边,关一天就少一天,关一天少一天,哪一天执行死刑了,就死掉了。这样子的出离心生起之后,如果把这个心转移到一切众生的身上,他们也在受这样的苦难,那么我们自己要出离,那么把自己这个心推己及人,也希望他们出离这个苦难,他们受苦自己感到很难受,就像自己一样,无时无刻都在想把他们救度出这个苦难的世界。那么这样子的心就是大悲心。

  所以出离心和大悲心,从因果上说出离心是生起大悲心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在另外一方面来说;从对象来说,出离心对于自己来说,出离三界的苦难的心就是出离心;对一切众生来说,那就是大悲心了。所以说,我们要生起大悲心,如果真正出离心没有真正生起的话,那是一种骗人的假话。所以,我们不但自己修行大乘菩萨,要生起菩提心、大悲心,如果你连出离心都没有的话,那这个话是谈不上的。

  我们因为真正的出离心生起了,那么大悲心才能生起来,大悲心生起之后,然后我们再进一步生起菩提心了。菩提心它是直接从大悲心生起的,所以从出离心到生起菩提心,中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也是有必然的因果的。只要前面的出离心是真正生起的话,那大悲心自然会生起。大悲心生起了,菩提心就必然就会生起。后边菩提心怎么生起,我们就要讲了,七重因果里边,就有慈心、悲心、增上心,最后是菩提心生起了。这是从七重因果方面来说。这是后面要介绍的,这里就提一下。出离心和菩提心中间是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只要我们出离心真正生起的话,把这个对象转移到一切众生的话,大悲心也就生起了,大悲心生起之后,再进一步的话,菩提心也就很快生起了。所以说,出离心和菩提心并不是截然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的事情,而是同一事情的层次高低的问题。出离心真正生起,要生起菩提心是不困难的。如果我们出离心还没有,我们就说大话“我们要生菩提心”等等的话,那就是骗人的话,这个我们学法相的人一看,就戳穿了。但是有些人,没有学佛的,佛教的教理没有学过的,很会上当受骗。这里我们就把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关系简单地先介绍一下,后边还要讲。菩提心为什么要生呢?我们不生菩提心,单有出离心不是也了生死了,出三界,出轮回了,不是很好嘛,为什么一定要生起菩提心呢?这里就把要生起菩提心的必要性在书上就先标了一下。

  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

  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为什么要生起菩提心?他这里说:“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这就是说,假使出离心是有了,但是没有菩提心的话,那么这个出离心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度一切众生是不可能的,要成就最上的佛果呢也是没有办法的。不管你怎么样修六度四摄,菩萨万行,但是离开菩提心只有出离心的话,是不能成就佛果的,也度不了众生的。所以说,我们要自己圆满佛的一切功德,断德、智德、悲德,同时要度一切众生苦难的话,不发菩提心是不行的。我们修行,当然不会尽为自己,自了汉,出了三界就算了,这样子是声闻、缘觉的地位,不圆满的, 从利他方面固然功德没有,自利方面还是不够。我们说,成了佛之后,不但是烦恼障断了,所知障也断了。在《俱舍》里边一开头就说,成阿罗汉只要断“诸冥”就可以了,就是烦恼障,要成就佛的果呢,还要断“一切种冥”,还要大悲心度众生。那么,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要自己圆满我们的功德,断智悲的功德,要使一切众生离苦难的要求,这样子我们离开菩提心是做不到的。所以要真正能够满我们的愿,使我们的一切父母众生都脱离苦难,同时自己要圆满自己的悲心,智慧和断证功德的话,那么非要发菩提心成佛不可。所以这里说,单是出离心是不够的,不能到达无上正觉的高度的。所以说我们这里就是说,要真正成佛的话,离开菩提心是没有办法的。不管你有多少神通变化,不管你修多少的苦行,如果离开菩提心,结果最多是声闻、缘觉,不能到达菩提的高度,也不能把一切众生从苦难中救出来。为了这, 个缘故,只要我们为了度众生,我们修行,大乘的佛教徒是把自利是放一边的,把利他作为最高的要求。我们要度一切众生,所以说我们要自己的能力到达最高的高度才能度,最高的高度就是成佛,所以说我们的成佛并不是为了自己安享一切佛的安乐,是为了使一切众生脱离苦难,我们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救度的话,那自己非成佛不可。所以说,我们成佛的目的是为了度众生的,“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我们天天念的。我们要成佛是为了利益众生,没有成佛我们要利益众生的能力是不够的,做不到圆满的,那我们所以说真正要度众生的话,非成佛不可。

  再一个,我们修行的人都是我们大乘佛教徒,那么大乘佛教徒和小乘的区别在哪里呢?证空性都是一样的,都证了空性了,当然空性有深浅了,但是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菩提心的有没有?菩提心有了之后,他所修的行,因为要自利要出三界,固然要证很多的空性,但是你还要利他,要证更大的空性,要彻底的证到。就像经上说的,象、马、兔渡河一样的,这个河,三界的苦海,要度过去,兔子——声闻,它就浮在水面上过去了,它自己是过去了;马呢是缘觉,要深一点,但是没有到底,到河的中间就渡过去了;而象呢,是踏踏实实地踩着河的底过去的。所以发了菩提心之后呢,你证的空性也特别圆满。没有菩提心的呢,声闻、缘觉呢,只能证到空性的一部分,因为它不需要证那么多,自己了了就算了,那么一些空性证不到对他没有妨碍,而要成佛度一切众生呢,非踏踏实实把整个圆满的都证到了才能做到。所以说,从证空性的圆满,从度众生的圆满,自己智慧的圆满,一定要成佛。成佛的因就是菩提心,所以说离开菩提心,我们要做到这个高度是做不到的,那么就是说,我们要真正自利圆满自己的断德、智德、悲德,真正要利他,把一切众生都要度出来的能力要具足的话,非发菩提心不可。

  发了菩提心将来才能成佛,成了佛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功德。这里就介绍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的原因。下面就是说,这个菩提心很好,我们知道了,那怎么样才能把菩提心生起来呢?前面我们说生出离心是有办法的,分两步走,第一个是厌离现世,追求后世的暇满人身而修法,后来真正后世也厌离了,观业果了,观轮回的苦,都是有一定的办法,到某一高度的时候,就成就了出离心了。那么菩提心是不是也有方法得到呢?我们念经总是说菩提心、菩提心了,不断的在说。到底你菩提心有没有,这个要检查自己,如果没有的话,你该怎样生起?生起菩提心的人有没有?很多人就说了,我菩萨戒都受了很多年来,怎么还没有菩提心呢?但是你自己检查一下,到底菩提心生起没有?菩提心就是说要度一切众生不惜牺牲自己的头目脑髓,什么都不在乎,在无边的世界的有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当中,为了一个有情,为了度他,自己牺牲头目脑髓,经过百千万亿劫都在所不惜,何况那么多的有情。这就是说,为了度众生,自己承担受一切苦难的,那么我们这个心有没有呢?很多的佛教徒,嘴里说得很高,但是碰到事情的时候,就困难就让给人家了,便宜就自己占了,这个那里是菩提心呢?这就是自私心。

  所以菩提心真正有没有,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就介绍我们的学法的师父,五台山的海公上师,他进藏的时候,三十九岁了,他学藏文当然不能像年轻人那样把语法什么的都搞得很精通了,最后他回来的时候,康萨仁波切就传他金刚上师位了。很多藏地学法的,像喇嘛、格西之类的反而没有传到,他们感到很怀疑海公上师:连藏语也还不太精通的,对康萨仁波切的教授教诫是不是能够全部领受下来,他是不是有这个资格接受康萨仁波切的法王的位呢?这样子的怀疑下呢,康萨仁波切就在大众中宣布:“我说的每一句话,海公上师句句都能心领神会。”就是说,尽管他藏语不是顶精通,但他毕竟藏语是学过的。我说的话,含义他都能领会,我们不要去研究文学一样的,把藏语文法分析得那么清楚了,这个当然海公上师是在中年入藏的,可能在这方面有一点困难,但是通过藏语听懂康萨仁波切的教授教诫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康萨仁波切亲自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够领会。同时还有一点,他是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那就是说,因为他真正发了菩提心了,才给他传了金刚阿奢黎的位了。从这一句话里边看,康萨仁波切在藏地那么多的弟子,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恐怕还不多吧。为什么就传一个汉人,给海公上师呢?那就是说,在这个世间上,康萨仁波切手下弟子中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还很稀有的。

  那我们这一些人,哪个是真正发了菩提心的呢?把菩提心的标准来衡量一下,那就感到很惭愧了。尽管我们受了三坛大戒的,菩萨戒都受的,很多居士也受了在家菩萨戒的,但是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够做到呢?这个还是要自己努力了。我们受菩萨戒菩提心真正生起的是不多的,但是跟菩提心相应的,认为菩提心是对的,我们要这么做的,有这个心,我们也可以在末法时期,方便给你授个菩萨戒,但是真正够量的菩提心我们还是不够的。所以说,菩提心并不是那么容易生起的,我们真正要生起菩提心的话是要修的,不修是不会有的,那么能不能修?也可以有办法的。释迦牟尼佛是一切智,他什么东西都有办法,成佛的办法全部都告诉我们了,只要我们自己好好地学、好好地去修,都能够或早或迟的成就。所谓或早或迟,就看你的善根如何?你的因缘如何?你自己努力精进的情况如何?假使过去善根很厚,因缘又好,自己又精进,即身成佛可能的,那么过去善根薄弱,环境又不好,自己又懈怠,那你成佛就很缓慢了。

  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暗笼罩之。

  无边有中生又生,三苦逼迫常无断,

  诸母情状与处境,思已发起殊胜心。

  下边就介绍怎样子生起菩提心?他里边就介绍了一些方法。“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暗笼罩之。”生起菩提心我们要怎么观想呢?有些人很天真,他认为菩提心我只要生起来就可以了,佛教是讲缘起的,一切法都要因缘和合才生起的,若无因无缘的话,菩提心从哪里来呢?天上掉下来?地上冒出来?不会的!没有因就不会有果的!那么我们菩提心生起一定要有因有缘,那这个因缘是什么呢?那就是观察一切众生在受苦难,这些众生是什么人?就是自己的过去的父母。这样子对父母生起不忍心他受苦的心,慢慢地发展,可以把菩提心修出来。后面要介绍七重因果,我们这里念《五字真言》都会知道,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最后菩提心就生了。

  这里我们先观察一个众生受苦难的情况。这里第一个颂,我先略略地讲一下,后边再发挥,两个颂一起来了。第一个颂,四瀑流,瀑流就是冲击力量极大的像瀑布一样的流水,有四条,那就很多了,一条就够受了,现在有四条,那这个力量极大了,拼命地往下冲。这个哪个也挡不住的瀑流。在这个瀑流中间,我们的父母有情被绳子捆得紧紧的,丢在河里边,我们想这么大的急流,如果凭空摔下去,那都爬不起来,何况四肢手脚都被捆住的,那更爬不起来了。不但被捆住,而且被关在铁笼子里边,捆住了,可能绳子给水一冲冲散了,也有一线的希望可以爬上岸,但是又外面罩着铁笼子,那即使绳子断了,那你还在笼子里边,爬不出来。那么你又是在黑暗之中,天漆黑一点光也没有,人有没有,如果在白天,你喊救命还有人可以听到,来救你,但是晚上漆黑一片,人也没有,喊也喊不到,即使有人的话,他也看不清楚哪里有人求救,何况水流这么急,即使有人救的话,也不一定救起来。在这样子的苦难之中,我们想想,众生都是苦恼的。

  “无边有中生又生,三苦逼迫常无断,诸母情状与处境,思已发起殊胜心。”在这样子无边的三有大海之中,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受了各式各样的苦难,没有断的,我们的母亲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我们对她起什么心呢?当然要起救护的心!这样子就一步步地生起菩提心了。

  下边就大概地把它发挥一下。我们对一切众生,假使有一个众生头痛,你仅仅想一想,要使他病好,以这样子利益众生的心,这个得到的福报已经无量无边了,何况一切有情你要把他一切苦难除掉,乃至使他们都成就佛的功德,那么你这个心发起来的话,那你这个功德,假如有形量的话,虚空都容纳不下!菩提心的功德是极大的,假使菩提心的功德有形色的话,尽虚空遍法界都纳不下,我们真正发了菩提心呢,一举一动的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你供养他再珍贵的东西他也受得了,如果没有菩提心那就是信施难消,如果出离心都没有的话,那非下地狱不可,犯施堕。我记得我们以前有个公案,有个秀才他出家了,常住派他担水,担水担得很辛苦,常住有很多僧人了,每天他要从河里担水供应大家吃了用了。有一天,他累得不得了,他叹口气,说:“秀才担水弓着腰,和尚班首也难消。”我这个秀才给大家担水,把腰都背断了,吃力得很,我这样子一个秀才,世间上有地位的人,我这样子担的水,恐怕和尚班首吃了难以消化,就是说,受不了,以我这样子有地位的人给你们担水吃,你们是不是受得了呢?这个话给方丈听到之后,呵斥他一顿,他说,我打一个喷嚏,就能消三百两金。

  凡是真正发了菩提心证了空性的人,福报极大的,这一点担的水怎么会消不了呢?几百两金子就一个喷嚏就消掉了。所以说,这个就看你的发心了,你真正有菩提心的话你什么都受得了,你如果没有菩提心的话,出家人要特别注意了,常住里边,天天受居士的供养,那就会施堕了。经上经常讲的,白衣生天,比丘入狱,就是白衣因为供养三宝,他生天,享受去了。比丘没有这个福报消受,而他把世俗的东西都享受了,那么他要还债那就到地狱里去还债了,那就是白衣的那些罪都由他代受了,自己去地狱受苦去还这个债,那就划不来了。那么我们就是说,真正出家的修行人一定要出离心、菩提心好好生起,才能够消信众的布施。最起码的我们出离心的基础是持戒了,把戒律持干净了,那就消灾了,如果戒律都不清,那你如何消灾呢?那决定是要入恶道受苦的,“地狱门前僧道多”这句话就是说这些,比丘又不持戒又不修行,享受了檀越的布施供养,那就下地狱受苦去了。这个我们要提高警惕。这里就是说,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福德是无量无边的。

  四个瀑流,学法相的人我们说一下,一般人听了就算了。它在《俱舍》里就有,四个瀑流冲击我们众生受苦难的,就是欲瀑流,就是欲界的瀑流。有瀑流,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还有见瀑流,各式各样不正的见,邪见等等。还有无明瀑流,无明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这四个好象四个力量极大的河把我们众生漂流在生死大海之中,跑不出来,冲在里边。那么从因上说四种烦恼,在果上说是生老病死,我们众生在三界受的呢在这里生了,又在那里死,生了又老了病了,都是受的苦难,如果分析起来各式各样的苦都有,主要的就是生老病死为主。果上说,生老病死是四个大瀑流,因上说,是欲界的烦恼,邪见等的烦恼,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无明的大烦恼。这样子把我们冲在三界的激流中受苦跑不出来。我们在里边漂流,过去有些国家处罚犯人就是把他丢在河里边,把手脚捆起来,丢在河里边,那他就是决定死的。手脚都捆住了,这么急的河流,就像三峡一样的水流,你怎么跑得出来呢?但是万一运气好,绳子冲断了,他碰上一块石头,他就可以爬上去了,这个还有一个可能性,现在不但是手脚捆住的,他还被用铁笼子关起来,这个绳子是什么?就是我们所造的恶业,把我们紧紧地捆住,跑不出来。铁笼子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我执,都为自己,对自己有利的拼命追求,对自己不好的,就排斥,甚至于损害人家,斗争了凶杀了,都是因为我执的关系。我自己要享受,要钱,要抢,抢,人家不肯给,就杀,我执是个坏东西,就像一个铁的笼子,不但手脚捆住,又关在铁笼子里边,这样子,你想想看,就是绳子断了你也爬不出来。假使白天的话,你还可以叫了,还可以喊救命了,但是晚上漆黑一片,人也没有,你漂流在这样子的大河里边,漂在里边的话,那就是受了各式各样的苦难。

  那么我们想一想,这不管我的事,是他自己造的业,受苦了,我不管。但是真正你的母亲在受这个苦,你管不管呢?你想想母亲对你这么好,她受苦我不管,自己跑掉了,这个讲不过去的。所以说我们这样一想,这个悲心就会慢慢生起来。像这样子受苦的母亲三界里边无量无数,那么要救她们哪个来救呢?母亲的事情孩子不救,哪个救?那么这个担子当然在我们身上。我们要救她就要依了佛的方法,第一个就是要发菩提心。然后呢这个心发起来了,就是要救母亲的心发起来之后然后你慢慢地根据佛的方法去修,最后成佛了,才能够满这个愿。以这样子的观想,希望一切有情脱离痛苦的心生起来的时候,这是悲心生起来了。

  那么我们自己现实的社会上,我们想一想,父母对他的独生子,现在都是独生子了,如果一个母亲,在她的独生子害了一个大病的时候,这个母亲心里是焦急得不得了,不管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心里想只要找到一个最好的方法,把她的孩子救起来那就好了。我们也亲眼看到,有些父母因为自己的孩子害病,害重病了住院了,着急得自己打自己,这个我亲眼看到的。那么这个就表示她心里非常痛苦了。这样子呢, 如果我们看到一切父母有情在受苦也把这个心生起来了,这就是大悲心也生起来了,这是大悲心生起来的标准。那么我们总结一下,佛,教我们的发菩提心的方法,前面总括的说了,下边是细致的讲了。佛要教我们生起菩提心是有办法的,主要是两个办法:一种是七重因果,念五字真言的都知道,有七重因果,一层一层上去,下边底层的修好了,往上修,修,修,修,这个七层修到家呢,菩提心就决定生起。这是有因有缘的,以前面的因得到后面的果,再以这个为因得到再后的果,最后第七重就是菩提心的果就得到,这是符合我们缘起的逻辑的。另外一个,是快一点,自他相换,把自己和有情换一下。平时我们都是照顾自己,现在我们反过来,照顾一切有情,把自己放在其他人的地位,把一切有情当作是我,这样子更快一点。那么一般修呢,七重因果还好修一些,容易一些。这里它介绍的是七重因果。详细的修法在《菩提道次第》讲了很多,这里是简单地讲一下。这七重因果念《五字真言》的都知道,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菩提心。在修七重因果之前,一个重要的就是要修平等舍心,平等舍心没有的话,你对一切众生不平等,有些有情对我有恩,我非常照顾他,有些是我的怨家,巴不得他受苦,他受苦他活该!这样子的心生起来,菩提心是生不起的,要把一切有情、怨亲都平等地看待,然后把一切有情观想成自己的母亲,过去都作过我的母亲。这样子,菩提心就慢慢地生起来了。

  我们就大概修法介绍了一下,详细修法《菩提道次第》里有了。我们先要修平等舍心。假使我们平等舍心也没有的,一切有情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亲的,一种是怨家,一种是不相干的,中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修平等舍心,三种怨亲历历分明的话,我们要生起菩提心是不可能的,要都观成自己母亲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总是对自己有亲的、对自己有恩的我们都希望他离苦,对一些普通的不相干的,苦也好、乐也好,与我无干,至于说,仇人他受苦,我非常高兴,这么样子,他以前害过我的,他是活该了,受报了。以这样的心态去对待众生你说要生起菩提心那是做不到的。所以,第一步,要把怨亲都要拉平。这个怎么拉得平呢?我们说,冤家是过去害过你的,甚至杀害你们的家属的,或者杀害自己的;亲人是救自己的,把自己从困难之中救拔出来的,怎么能拉平呢?在现世是拉不平的。但是我们从三世的眼光看,绝对是平等的。一些怨家哪里来的?很多的亲,太亲了,就成怨家了。我们这个现实的例子很多,两个人太要好了,最后成了最大的怨家,怨家如果关系调整好了,他也可以在某些地方救你,成为你最大的恩人,就是说,过去在三世的流转之中,有各式各样的环境不同,怨家亲家都是不定的,这一辈子的怨家可能前辈子就是你的母亲,这一辈子你的母亲可能以前就是你的怨家,这个在生死流转之中,怨亲的改变是不断地出现的。 就在一世之中,大家可能有经验吧,怨家变成亲家,亲家变成冤家的,这些事例也是很多的,那就是怨亲本来不是固定的。那么既然不是固定,怨家过去对我也有很多的恩,那么现在你的亲人,舍不得离开的,过去甚至于是取过你的命的,杀过你头的,这都有可能性。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怨亲呢,都是平等,那么这个平等心生起来之后,然后慢慢可以生起菩提心。如果说不能拉平的话,怨亲界限分明的话,那后边的是修不起了。所以,在五字真言七重因果,就是知母、念恩、报恩开始,但是这个前面一定不要忘记这个前面还有修平等心。这个平等心的基础没有的话,那么后边是上不去的。

  那么第一个我们要把一切有情不管亲的也好、怨的也好、不相干的也好,从三世来观察都是做过我亲人,也做过我的怨家,都是一样的,对一切有情产生平等的观念,不要分怨亲的界限,就是把一切有情平等的看待,这是第一步,打基础。

  然后修知母。这个怎么观想呢?我们有情无始以来,无始就是没有开头的,你说你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个不好说,你说去年,去年还有去年,去年的去年还有去年,这样子推下去,一百年之前还有,一万年之前还有,一亿年之前还有,那么就推到没有边,时间没有边,那么这个中间时间长得不可说,在不可说的时间里,我们在三界里边流转,生来死去,一切有情互相都有关系,这个关系就是说,每一个有情都做过我的母亲,而且不止一次的做过我的母亲。那么这个事实上我们怎么观呢?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因为我们互相的关系,时间那么长,都会产生这个母子的关系。从这样子长时间的观察下去,每一个有情都做过我的母亲,而且不止一次地做过我的母亲,知母,就是一切有情都是自己的母亲。那么这样子把她肯定下来,这不是想一想就好了,到了明天马路上碰到一个人,对你吐了一口痰,就吵架起来了,打起来了,那就是毫无作用。要观察一切有情都是母亲,母亲骂你两句,吐了口痰有什么关系,那么这个心就对了。第一步,就是要承认下去,我过去无始以来生来死去,一切有情与我的关系,没有做过母亲的一个也没有,而且每一个有情都是很多次做过我的母亲,那么这个心把它肯定下来,这是第一步。

  肯定下来之后,那么母亲对我有什么关系呢?过去的母亲我们没有神通,看不到,但现在母亲我们看得到,从自己的母亲,其他人的母亲,去看一看,她对她的孩子是怎么样的,从小到大,从怀孕之后开始,本来母亲身体很好,怀了孕自己走路就不方便了,吃东西不乱吃了,本来很欢喜冷饮的,假使怀孕了,这个冷饮就不敢吃的,本来很喜欢吃辛辣的,也不敢吃,本来欢喜运动的,跳跳蹦蹦的,现在走路很慢了,就怕胎里的孩子受损害。孩子养下来了,花了很多的心血去服侍他,这个我亲眼看到的,我的一个亲戚,她的小孩子大便排不出来,他的父母就亲手用手指从肛门里挖出来,这在父母来看是不当一回事的,但是我们想想,这个心除了对他自己的子女,其他的人他肯不肯干?他再也不肯干,所以父亲母亲养育自己和种种照顾,自己回忆一下,再看看人家的母亲。固然也有人说他的母亲从小对他不好的,那是过去的因缘,过去的业报现在碰上了,这是极少数的。总的来说,父母对孩子都是无微不至的爱护,我们自己过去的父母看不到,现在的父母或者现在人家的父母可以看到的,我们多看一看,就可以把她如何对子女爱护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母亲对我们是怎么样子的关心,这个恩是多么的大!我们知道,养孩子是很痛的,我有一个亲属,她到医院养孩子,痛得大叫,叫什么呢?她是信佛的,就大念观世音菩萨,后来她养下来之后,人家对她说,你喊的“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整个医院的人都听到了,她大声叫了,那个时候痛得很厉害嘛。那就是母亲对孩子第一个生孩子时就受极大的苦难,那么生起来之后,要负很多辛劳,有的母亲为了孩子牺牲生命的也有,只要孩子好,她自己不顾一切拼命劳动怎么怎么地,乃至生命都牺牲了,这样的事情很多。

  有一个磁带,是海外的,我们在三门多宝讲寺流通过,它的名字叫《母爱》,是一位法师讲的一篇故事,真的事情。有的人听过了,没有听过的人可以听一听,这个可以激发我们对母亲报恩的心。这个磁带三门有,如果需要的话,你们可以写信去请那个磁带。那么这里就是说,从现实的母亲,我们自己的也好,人家的也好,对她子女的照顾,我们自己看一看,仔细观察,就知道母亲对我们的恩实在太大了,离开了母亲我们小孩子就活不成了。每一个小孩子都这样子的,小的时候把母亲当作是万能的,一切都向母亲要求,保护自己的,年纪大一点,知识开通了,他就要向外边去追求了。他小的时候,因为母亲的照顾无微不至的,他就把母亲看成是万能的,什么痛苦母亲都能解决,母亲太好了。这样子,母亲对我们的恩真正看到了,再回想一下,过去的一切有情都做过我们的母亲,都对我们有那么大的恩,那么我们难道因为隔了几世,认不到了,她受了那么大的苦,就像前面说到的,在极大的瀑流之中,手脚被捆起,又关在铁笼子里,又在漆黑一片的大海里边,这样子在瀑流中冲,冲死。那么,我们是不是就闭了眼睛不管呢?这个心就不会了,就会生起报恩的心。

  所以说,真正把自己的母亲,现实的母亲以及一切有情的母亲,现实看得到的,她的恩看到之后,我们都有一个报恩的心,人家待我这么好,天然的我们要报答她么。我们平时社会上,朋友之间他给我们一个好东西,我们回个礼,要报答他么。母亲对我们那么关心,不惜生命地来爱护我们养育我们,那么我们说,难道她受苦了,我们就不管吗?当然要报恩了。所以说,从知恩的方面,就会不期然的就会产生报恩的心,我们受了她那么大的好处,我们不报答她,自己心里是摆不平的,一定要报答她了。既然我们知道一切有情都是做过我母亲的,那么她们在受苦,要救她们出苦海的事情,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如果无动于衷,那是最可耻的人了。自己亲生母亲受苦难自己什么都不管,这样的人可以说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是动物,动物还知道报恩,小乌鸦知道喂老乌鸦,我们人就连这一点理智都没有吗?所以说,决定要产生报恩的心。就是说,要使一切母亲离开苦难了,一切安乐使她得到,一切苦难要把她救出来,这个心要生起来了,那就是慈心、悲心了。慈心就是最好安乐的事情希望她能够得到,能够享安乐。悲心就是一切苦难都给她拔除。慈心悲心生起来,那么使她安乐使她苦难除掉,这个事情哪个来做呢?是不是说那么多的有情,我作过她的子女,那么在座的也作过她的子女,那么她有她的子女,那么你去报好了,我就不要报了,我就省点事情,这行不行呢?不行!大家这么一想,哪个来报呢?既然我们受了她那么大的恩惠,报答的事情只有自己承担,不要推给人家,这个自己承担一切,救一切众生苦难的担子,这就是增上心。增上心生起来了,那菩提心就决定生起来了。它们中间的关系,先打一个基础,就像打地基一样的,修平等舍心,然后修知母,一切众生肯定地认清到过去都作过我的母亲的,既然母亲对我们有恩,什么恩什么恩好好的去观想,然后报恩的心要生起来。

  知母、念恩、报恩,这个心有了之后,自然的,慈心,就是慈爱意乐的心就生起了,知母念恩报恩是因,慈心是果,慈心也能够生起悲心,因为有慈心希望她安乐,看到她受苦,当然要救,那么悲心就生起来了,慈心悲心再加上增上心,合起来,它的果就是菩提心。所以这七重一层层修上去菩提心必然会生起的,这是客观的规律。佛是把一切规律都掌握好的,所以说你要生这个法,要什么方法、什么因缘、什么条件都告诉我们了。现在菩提心要生起来,当然不是凭空能生,就是需要这套办法,就是平等舍心、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最后菩提心决定生起来,这是必然的因果。如果我们依佛的方法去做的话,这个菩提心迟早会生起,好好地修,很快就生起来,慢慢地修,慢慢地生起了。总是有生起的时候。

  我也碰到上海一位居士,他说,一切有情都做过我的父母,我也做过一切有情的父母,我何必去救他呢,他应该救我,那我这个责任就没有了。这个话对不对?大家可以思惟一下,好象是很合理,他做过我父母,我也做过他的父母,我何必要报他的恩,他应该报我的恩。这个话听起来好象很有道理,实际上绝对是荒谬的,这是违背法性的。第一个他执着一个“我”,要众生报他的恩,我执很重;再一个众生受苦,没有悲心,既没有大悲心,又是我执,都是从烦恼里出来的话,表面上看起来很合理,实际上整个是烦恼,不合法性。所以说,这些话我们一定要排除,如果这样做的话,以这个为原则去做的话,将来成就的是魔。……我们修法都是一个阶梯一个阶梯上去,都有路,都有方法,都有缘起可以达到的 。成佛的道路,佛早给我们非常周详地安排好的,只要我们肯去走,问题是自己愿不愿意去走,愿意走的话,方法是有的,成效还是会出现的,如果没有办法那是乱干,当然做不到了,但是这都有方法、都有缘起,是可以达到的。现在,最巧妙的方法就现实地放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好好地做了,否则的话就对不起佛了。那么,我们以这样的心去修的话,最后菩提心决定会生起,成佛的因素——菩提心并不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也是从客观上能够一步一步实践而达到我们的要求和目的的。这里仅仅是介绍一下原理原则的事情,真正要详细的话那就要看《菩提道次第》。

  在这里我们就介绍一下《菩提道次第》这一本书,这本书有的人认为是密宗的,因为这是藏地人写的,好象藏地就是密宗,没有显教。其实,藏地从印度吸收佛教,显密都是接受下来的。我们汉地,在唐朝的时候也是显密都接受的,但是唐武宗灭法把密宗灭掉了。密宗是保密了,一些东西不能公诸于世了,一消灭的话,外边就没有了。那么这样子,密法在汉地就不流传了。一直到近代,汉藏交流得比较广泛之后呢,才慢慢地流传到汉地来。

  藏地的《菩提道次第》纯粹是显教,是把佛的四十九年的一代时教,天台宗不是分了五时八教吗,它就是以《菩提道次第》的方式来组织,把佛说的法,显的、密的、大的、小的、说空、说有,互相冲突的那些人家看了不了解的,有一个整个圆满的体系,按照次第来讲,总的来讲。所以这些法没有一个是不需要的,但是一个凡夫,从凡夫开始直到成佛都要那些法,在某个层次的时候用这个法,在某个层次的时候用那个法,虽然这两个法看起来矛盾,但是对他来说在某个时候用这个,某个时候用那个,都是不能少的。所以说,显的密的也好,大的小的也好,空的也好,有的也好,在整个《菩提道次第》里边,都是一个圆满的体系,有体系的。这个我们汉地经上也有,如来说法,如筏渡江,你有这个机用这个法,假如你要渡这个河你要有船,你河都渡了,那船就不要了。在众生有执着的时候,先给他说有,等到有了之后,把法也执着了,就给他说空,把这个有也去掉。他法都没有,你不给他说有,他专门执着世间法,那么佛法要告诉他,让他“有”,但你把佛法也执着了,太执着了,那要说空了。那就是说,到某个层次要说有,某个层次要说空,某个层次你好好持声闻的那些戒,自己要出离了。到真正有了一定的道之后,在《法华经》里边有“化城”的时候,要给你说大乘了,小乘不行了,小乘不能成佛的,等等。这个在《法华经》里边就把它们圆融起来了,三乘终归一乘。显密也是一样,而不是显密不容。你在修显教,好好地修,能成佛,当然是大乘了,但是说如果你菩提心生起了,看到那么多的有情在受苦,我第一要救他们,要想用最快的速度来救的话,我就要用善巧的方法,密法了。密法可以很快地成就。成就了佛的三身功德就可以马上度众生了。所以说,我们真正菩提心猛励生起的时候,希望赶快度众生,修密法。所以,这个里边没有矛盾的。《菩提道次第》这就是显教,它把整个佛法按照次第圆满地组织成一个体系。在这个里边,佛所说的法,都含在里边。

  《菩提道次第》的精要就是三主要道,就是出离心、菩提心、正见。如果《菩提道次第》打开来呢,就是藏地的五大部,俱舍、因明、戒经、现观、中观。再打开来呢,就是三藏十二部经。所以说,《菩提道次第》是三藏十二部经的核心,是一个结晶。而《菩提道次第》的结晶就是三主要道。我们三主要道要打开仔细一点,修法就看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还不够,就学五大部,五大部还要再学广一点,就是三藏十二部。这个整个都是佛说的,经律论的一个总结。现在我们就略略地把菩提道次第的关系介绍一下。为什么原因呢?七重因果菩提道次第讲得比较仔细,如果真正要看的话,就可以去参考。

  修菩提心我们还要广一点的话,《五字真言》里有。海公上师实在是悲心,把一切方法都告诉我们了,还有《现观庄严论》里边的二十二种发心,就是《五字真言》里边“如地金月火,大藏宝源瀛”,这二十二种比喻。这是真正要修菩提心的人要知道的。另外,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不同的,菩提心分愿心和行心。愿心,是发菩提心,发愿,要度一切众生,愿生起之后,不能留在嘴上说空话了,那要实行、实践了,实践就是要受菩萨戒了。行就是实践的事情了,那么这些就是修菩提心的时候都要知道的重要的一些原则的事情。菩提心是一切佛的核心,也都是我们一切佛弟子都要做的事情。佛的本怀是要众生成佛的,要成佛的因素第一是发菩提心。所以我们真正佛弟子不能离开菩提心,佛教化四十九年,也是要我们发起菩提心、修菩萨行、结果成佛的,所以说,我们真正能够发起菩提心的,才真正能做佛的“儿子”——佛子,真正的佛子是发了菩提心的,是佛的儿子,将来能成佛嘛,担负如来的家业嘛。这个《法华经》讲得很多了。我们这里就讲了菩提心的重要性。它的发心如何修起来?前面我们讲了七重因果的修法,另外很多人念上师供的,自他相换的方法也有了,就是把自己放到众生方面去,把众生当作自己,这样修菩提心很快的,直接了当地转一下。但是这个不容易,不容易修,那就一层一层来,要踏实一些,我们就介绍了七重因果的修法。

  菩提心生起之后,一切功德都能生起了,它是大乘的命脉,菩萨就是以菩提心为主,再修六度万行的。菩萨行成就了圆满了就成佛了。这里帕绷喀大师就说了,有些人,现在的修行人不懂这个道理,认为菩提心有没有不在乎,总是修什么气脉明点,修什么本尊了,这些人他看起来其实很可怜!菩提心都没有,你修什么本尊呢?一切本尊都是菩提心成就而有的,那么你自己都没有生菩提心,再怎么修也修不成本尊,你还不如好好地把菩提心修起来。还有一些外道,修神通、修什么的,那更是谈不上了。

  在佛教里边也有,相信神通,相信什么希奇的事情了,而菩提心、出离心这些宝贝都不要。你有菩提心出离心的话,神通什么的,将来更大一些的都会有,而你仅仅着眼于一些鬼通、邪道的神通之类的,而把我们佛教的命脉——菩提心、出离心不要的话,那你修的果决定是邪道的果,是不会有正果的。假使你离开菩提心、出离心,尽管找一些善知识,修一些无上的密法,生圆次第、大圆满教给你,你都不会成就。为什么?根本的要件没有,我们佛教讲缘起,缘起、出离心、菩提心你都没有,你成佛的因缘还不够,你怎么会成就呢?不管你的法是什么,你都不会成就。书上就说,不要看你这个法是大圆满、大手印,或者生圆次第,要看你这个人是不是大圆满,是不是大手印。就是说,你人够不够格,你够格修大手印、大圆满、生圆次第,你就会修成功。你人是不够格的,什么都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什么都没有,那你再高的法教了你都没有用。那就是,穿了龙袍也不像皇帝的人,怎么去做皇帝呢?这个不相称的。这里再三强调,我们修行不要着眼于一些表面上的神通,什么变化了,什么高超的修法了,你不把主要的三主要道抓住的话,这些再高的法对你来说,都没有用的。佛的因是出离心、菩提心,出离心之后是生起菩提心,这个是不能少的。

  还有的人说,我菩提心已经有了,我们每天仪轨都念的,皈依发心偈嘛,“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我天天念的,我天天发菩提心,天天要成佛度众生的愿天天发,我的菩提心够了,你这个是够了吗?这个是仪轨上,教你一个方向怎么做,你做到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那很好了。你没有做到,只是在嘴里念念,那算不算菩提心呢?那不算数的。你要把它修得相应了,菩提心生起了,那就行了。

  我们道场的规矩,《五字真言》念了多少座了,可以修大威德了,很多人都很着急地问我,我能不能修大威德?我念五字真言念了几百座了,甚至上千座了,数目很多,好象应该说是够了,那是我们从量方面看,《五字真言》给我们讲了什么?菩提心了,皈依三宝发心了,二十空了,十地颂了,你到底念了之后得了什么成就?五字真言里边,菩提心二十二种发心,知母念恩报恩,都给你写的很仔细,最后二十空,什么空,大空,内空,外空等等,你到底懂了没有?菩提心你心里生起没有?二十空不要说证了,你懂了没有?如果说你只是嘴巴念了,念了一千遍、一万遍,肚子里什么都没有,那么你想想你够不够格求大威德?大威德是无上部,无上部的要求是三主要道修成功的人好修,在末法时期三主要道修成功的人很少。法王就说,降低要求,三主要道的内涵你能够掌握并且能够修得起来了,这样子的人可以求一个无上部的灌顶,求个大威德,也是将就。但是我们说我们许多人大威德法已经念了,顶也灌了,我们三主要道修了多少?掌握了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你就不要忙于生圆次第了,你好好把三主要道多努力一下,这个命根子拿到了,生圆次第才有办法。命根子没有,生圆次第就像竹筒子里的蛇,要么是向上,要么是往下,向上是成就,向下是堕金刚地狱。向上的条件是三主要道,有没有?有了三主要道,在竹筒子里的蛇可以往上爬,就可以成就本尊,如果你没有三主要道,你决定下堕金刚地狱。那你何必这么着急下金刚地狱,好好地修,把三主要道修好,再去修不是很好嘛。

  现在的人急于成就,这个心好不好?好!成就了度众生嘛!但是成就不是唯心主义,是有一定的缘起的,因缘不够,跳级是不能成就的。菩提道要有次第,密宗道也要有次第,密宗道次第,离开次第就要翻跟头。小孩子还没有长大,你叫他去念大学、研究院的功课,你把他逼死了,他也念不下来,结果把他逼死了,反而糟蹋了人。你把他小学、中学、大学好好培养,将来是一个专家,决定有可能性。不按次第的话,过去有一个拔苗助长的例子。有一个人看到田里的苗长得很慢,他说,哎呀,这样子长下去哪一天收呀,我还是把它拔高一点吧,他就花了很多气力把整个田里的苗都拔得高高的。他想,这样子长快了,我可以赶快收成了。那知道,过了两天一看,全都枯死了。不按次第是不行的,不能跳级的,你着急的话,你就得不到,越是着急反而失败,达不到目的。所以我们修行要讲缘起,缘起不够不要着急,不要跳级,把因缘补够,自然可以成功。因缘不具足,拼命往高的追求,那翻跟头就等在你前头,你得到的就是翻跟头,掉下去。修行不是开玩笑。

  我们再打一个比喻,三主要道等于说是我们航空员的飞行操作法,最新式的飞机、最高等的飞机你说要去驾驶它,那可以,你要先把驾驶技术学好,你上去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假使你驾驶技术都没有学好,就急于上天,把飞机的发动机一开,就上天了,你说你将来的后果是什么?当然是粉身碎骨嘛,没有话说,你在上边没有办法嘛,你当然是掉下来嘛。不但你摔得粉身碎骨,飞机也粉碎了。这个后果自己找的,为什么?你驾驶技术怎么不学呢,缘起少一个,主要的缘起,驾驶的飞机的技术都没有学就上天了,你胆量太大了。我们修行一样的,佛教的命根子三主要道还没有得到,就来不及要修高的法了,那还不是自己找死嘛,这个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下边我们再说一个,怎么样子说,我们的菩提心是到家了,够了!我们修到某一个程度了,够不够?算不算?菩提心算不算生起了,要一个标准嘛,那么我们这里就是说,你怎么样子的一个情况,状态,你菩提心是够量了?我们可以修下边的了,我们修行就是一个一个的修了,一个修成了修第二个,前面我们说出离心怎么样才是够量了呢?你对三界的苦认到了,要脱离三界的心就像关在监狱里等着被枪毙的囚犯一样,每一时刻都在要想赶快逃出这个监狱,这个心生起了,出离心就生起了。你每时每刻都不想三界的苦,都在想跳出这个三界,这个心生起之后,然后再修戒定慧,出离解脱的果就会得到,如果心都不发,这个囚犯他都糊里糊涂,也不知道自己要被枪毙了,等在监狱里感到很舒服,也不要劳动,天天有饭吃,“哎,这个很好”,糊里糊涂等一辈子,那知道不是一辈子事情了,你过几天就是被枪毙了,打死了。那是他自己糊涂了。出离心就是说,我们要有这样子的心,像囚犯快要枪毙了,着急得很,就想赶快逃出去,这样子的心生起了,无时无刻,哪怕半夜醒过来都有这个心了,有出离三界的心,那是出离心成就了。菩提心成就了是一个什么状态呢?这里有一个比喻:假使一个母亲看到她最疼爱的独生子掉到火坑里去了,在受火烧烤的苦,那么这个母亲怎么样子呢?她心里着急得不得了,一刹那也不能等待,就希望赶快把这个孩子救出来,我们假使看到一切有情在轮回里边、恶趣里边受苦,我们也像这个母亲对待独生子一样,一刹那也没有办法忍受下去,就希望赶快地把他们从苦难之中救拔出来,乃至于使他们赶快成佛。这样子的心生起了,那么菩提心的量够了,这还是世俗菩提心。

  菩提心有两种,一个胜义菩提心,一个世俗菩提心,先修世俗菩提心,然后结合空性修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开端,世俗菩提心怎么样算够量呢?以这样子的心态就够量了。就是说,在一切父母有情在三界里边受苦,我们像一个母亲看到独生子掉在火坑里受苦一样,一刹那也不能忍受,急于想把他们救拔出来,这个心态生起了,那么菩提心的量够了,这样子我们说三主要道的第二个项目——菩提心,我们已经修得有成就了。那么,第三个,难度又是最高的,前面两个难度也是很高,但是和第三个比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第三个难度是高的,就是要得到一切法自性空的正见,这个正见难度相当高。在菩提道次第里边,后边讲止观章,特别是毗钵舍那那一章,就专门讲这个。我们记得海公上师就讲过,他以前到康定学法,跑马山有学法的喇嘛就流传一句话,“宁肯背石头,不愿学止观。”背石头,像米勒日巴造房子,背石头背来背去,把背都磨穿了,这个很苦,但是学止观呢,心里边要接受这个止观很难,比背石头还要难受,所以说“宁可背石头,也不愿学止观。”学止观的话,心里要接受止观难度极高,体力劳动还舒服一些。那就是说,学正见,学空性正见不是容易的事情。

  再一个,法尊法师以前跟安东格西学《菩提道次第广论》,开始学的时候,学生很多。大家都知道这个书极重要,成佛的道路嘛,哪个不要呢?都想成佛嘛,开始听众成千上万,听到后来,难度高起来了,慢慢退退退,退到最后止观章讲完了,菩提道次第毕业了,一个人,法尊法师一个,这个也就是说,在藏地学菩提道次第也感到后面的止观是一个绝对困难的事情。

  当然,我们说,一下子把它搞懂呢不是那么容易简单的。藏地学法是有次第的,我们汉地就没有这个,所以学法讲空,就空、空、空,有一点儿豁达空,所以说古代有一个“鸟空鼠即”。就是讲了半天,嘴里讲的名相很多,肚子里踏实的东西拿不到。就象鸟在飞的时候,在空中“嗡——”叫那样的空,又像老鼠叫一样,“即、即——”这么叫。这就是说,这个法是很难学的,你学一个名相,有一点儿皮相是不够的。在藏地学法有次第的。要学空性,先得要学“有”。这个很怪的,“我要学空,你怎么叫学有呢?”,“那你空什么?”你把有的东西空掉,你“有”都不认识,你空什么东西。我们说,《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比如说,五蕴空了,五蕴都不知道你空什么呢?假使说我们要消灭一个敌人,这个敌人是谁?我们去抓,敌人的目标都没有,你去消灭那一个去呢?先要认识五蕴,然后再把五蕴空掉。那就是先要学“有”,再把它空掉。藏地的学法就是这样子的,先学有部,有部是什么?一切有,不但是现世有,过去未来世有,这是绝对的有,有为法是有,无为法也是有,这样子的有部先学了。

  在此我再补充一下,龙树菩萨有一句话,“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这就是说,先得法住智,先把一切法搞清楚了,然后涅槃智,法空的智慧才能够得到。你一切法都不清楚,缘起都不清楚,要求空性是得不到的。我们这里介绍的正见也是如此,从哪里得到真空的正见,从缘起得到。那么,宗大师开悟了,得了中观见,从缘起得到的,最后他开悟之后,作了《缘起赞》。所以说,空性不能直接从空性进去的,要有一个门的。我们很多修行人,都是不懂这个缘起,他说要学空,什么都不想,你还是有一个“不想”里边,思惟是不会停顿的,它总有一个对象的,你说不想,有一个“不想”在你心里边,还是一个“想”,“不想”本身就是一个“想”。这样子要得“空”怎么得到空呢?“空”要有善巧方便,要有缘起,“空”的缘起就是从缘起入,先把一切法形成的缘起知道之后,自然它的自性空会得到。

  所以藏地学法先学有部,把佛的一代时教有四个部来分,一切佛法不超过这四部,第一是有部,有部是一切有,第二是经部,经部是把过去未来空掉了,中间有些法也空掉了,再后是唯识,唯识是把一切外境都空掉了,只剩一个阿赖耶识,最后是空性。空性就是把自己也空掉,就是中观了,它有层次的,从有部、经部、唯识、中观,这样一层层上去的,中观里边还有自续派、应成派,最高的是应成派,这样子踏踏实实一步一步上去,这样子学的中观,是非常之严格,非常之踏实。如果你前面都不要,一切法空,那就是糊里糊涂的空,空什么都不知道,空的对象也不知道,缘起也不知道,不知道缘起,不能知道空性的。我们要证空性,先要知道缘起的。所以,很多经论汇合拢来,这个原则是一样的。我们三门多宝讲寺学法是循着这个方向的,从有部下手的。我们的有部就是用《俱舍》,俱舍是从一切有部进入到经部过渡时期的一个作品,它里边有有部思想,也有经部的思想,我们以学这个为起点,把经部有部的思想知道了,再学唯识,最后学中观。这样子学呢,是古代大德规定下来的,这样子学才是踏实的。否则的话,就是漂浮、不踏实。这些方面发表的论文也很多,我们就不去介绍了。

  不具通达真理慧,虽修出离菩提心,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下边就是第三个要点就是正见。正见有世俗正见、胜义正见。世俗正见就是因果不谬,就是六因四缘五果,因有六个,缘有四个,果有五种,这是详细分析因缘自性,自性缘起,然后世间的正见。胜义的正见就是自性空,我们所说的正见强调的是胜义正见,一切法自性空的正见,前面是世俗正见在讲出离心的时候夹在业果中介绍过了。

  一切自性空的正见,第一个就是为什么一定要修空的正见,“不具通达真理慧,虽修出离菩提心,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这就是说,假使你没有通达一切法自性空的智慧,尽管你修出离心、菩提心,修了很多,也很卖力,但总不能把生死的根子断除,因为生死的根是敌人,就是执着补特伽罗我,这个法有我,你要断除生死根,就是要破除我,就是把这个人我、法我破除掉,才能出生死。你现在菩提心也好、出离心也好,它仅仅要是发大乘的心,要出三界的心,要成佛的心,度众生的心,但是方法没有,没有把一切无明照破、照见五蕴皆空的方法没有,那当然再有心也是徒然,还是达不到目的。所以,你真正要达到成佛度众生那你一定要修真空见。真空见从哪里学起呢?一切法自性空,我什么都不想,我去证空性去了,达不到。证空性的缘起,也就是它的方便就是要通达缘起法,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自性的,这个道理搞清楚了,你自然会达到空性,证到一切法自性空的空性。所以说,你要得到空性正见,它的重要性就是:尽管你发出离心、菩提心,如果你没有空性见的方便你出三界的目的、度众生的目的、成佛的目的是达不到的。方向是对了,出离心是出三界,菩提心成佛度众生,方向对了,但是度的工具没有,如何出离的方法没有,如何成佛度众生的方法没有,你还是达不到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要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真空正见,要完成前面出离心、菩提心的目的的话呢,就是要真空见来完成了。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四天

  昨天我们讲到三主要道最后的正见,我也略略说了一下正见的难闻。我们就是说,佛法难闻,我们在念经之前念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正见是难闻中的难闻了,真正出离三界成佛度众生的关键除了前面发心之外,这个方法就是正见了。昨天我们也讲了正见难得,即使在藏地,学般若正见的也是困难很多,今天我们下大雨,很多的居士早晨还是来了,这个精神可嘉。昨天我们说,如果没有通达法界的甚深空性的智慧,就是你修了出离心、菩提心也不能够断生死、出轮回。所以说出离心、菩提心仅仅是一个方向,它真正要到达这个目的还要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空性。

  我们知道我们轮回三界,受了众多的苦,是不是真的有一个三界,是不是真有轮回的“人”,实际上都是我们的执着,三界本来是空的,流转的补特伽罗也是空的。那么我们这样说了,有的东西你再怎么修的话,也不能使它变无,没有的东西你也不能使它变有。我们众生无始以来为无明所蔽覆,没有的东西,妄想执着以为有了,这个东西本来是没有的,只要你肯修证般若的甚深智慧,你证到空性之后,当下这个苦就除了,所以说我们真正除苦,就是醒过来了。佛就是觉,大觉。我们从生死大梦中醒过来了,那么一切梦中的人也好、梦中恐怖的环境也好都是自性空,本来是没有的,因为本来是没有的,所以才能证到空性,才能出三界。什么叫出三界呢?知道三界是空的,能流转的人是空的,所流转的三界也是空的,都是自性空,本来是没有的,当下都是空的,哪有什么流转呢?当下就出轮回了,所以说我们要真正出轮回了生死成佛度众生甚深空性的智慧不能没有的。

  那么有的人他说我们学佛的,他说,我是天资不高、根器不深,没有智慧,我好好念佛就可以了。那么,这个对不对?我们说,念佛往生可以,你要依出离心、菩提心,好好地依佛的法门去修,也能往生,但你往生到西方之后,你如果真正想要成佛度众生,回到娑婆世界广度众生的话,甚深般若的智慧必定要修的,到西方去还是要修,我们东方如果修了一点,到西方的时候,品位会高一点。回来度众生的时间也可以短一点。所以说,我们鼓励大家不要因为我们修净土宗了,般若就不要了。我们不是在念经之前要念《心经》嘛,心经就是甚深般若嘛,那就是说我们凈土宗还是要这个的。一切宗派都离不开般若,尤其是我们格鲁的宗派,般若是一个中心,一点也离不开的。我们假使没有甚深般若的正见,你单有出离心、菩提心努力地修,在大乘里边你修到资粮道,就上不去,因为他资粮因缘不够嘛,到此为止了,在二乘里边,最多是加行道,到此也为止了,进不进去了,为什么?资粮不够,智慧资粮没有了,所以这个重要性可想而知了。我们要见道,大乘的加行道,见道登地,没有甚深般若智慧、无漏智慧是做不到的。因为一切讲条件,你条件不够,当然这个果就不会出来,所以我们求般若的心一定要真实地生起,然后对三界是怎么一回事自己心里才有个数,否则的话,对于了生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己还糊里糊涂,自己糊涂也救不了众生。

  我们在娑婆世界,即使现在还没有成佛,还没有得到神通,还未登地,但是我们给其他众生说一点法,讲一点般若经给他听听,这个给他种个善根也是一个大好事。所以说,我们在佛经里边探讨,真正能够使我们断除轮回的根本方法呢?就是甚深般若的正见。

  昨天也提起过,正见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正见,那就是因果不谬,前面讲出离心的时候就讲过了,就是因果决定性,因果能够增长,因果不会改变,如果你不受报之前,或者没有对治之前,因果是永远存在的。这些道理知道之后,仅仅是世间正见,对于甚深空性还没有知道。另外一部分,胜义正见,出世间正见,就是要通达一切法没有自性的甚深空性的正见,这是出离生死所必要的。

  有一些外道,他们修禅定修得很高,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修到无所有处定,有一位修到非想非非想定,那是三界最高的了,从禅定里说是最深的禅定的了,但是他经过八万四千大劫之后还是要堕落下来,他生到非想非非想天,时间很长,有八万四千大劫的时间在天上,但是他的定力没有了,他还得掉下来,掉到恶道里面去,也没有保证的,所以这个脱不了生死。悉达多太子出家之后到处参访,当时最有名的外道都去学了,学了之后,悉达多太子修行的根器也很好,一学,跟他师父一样了,师父的定他也得到了,那个外道师傅很高兴,说,“啊,你不要走了,你这个年轻人,你很聪明,善根很厚,只要几下子就修到我的境界了,我还有很多弟子,我们两个人一起带就是了,你就不要走了。”悉达多太子说,我不是出家来找徒弟带的,我是要了生死、出轮回,成佛要度一切苦难众生的,你这个法虽然是很高,定很深,但是了不了生死,同时也解决不了苦难,八万四千大劫的天福享尽之后,还得下来。因为福享完了,留下的就是恶业,这个恶业就到恶道去受去了,那个不解决问题的了。所以,悉达多太子就离开他们了。这就是说,外道的神通再大,他不了生死,没有用的。

  我们很多学佛的人,这个我们要跟大家再再地提高警惕,我们皈依三宝之后,决定依三宝为我们的导师,我们一切听从三宝的话,很多人皈依三宝之后,成了佛弟子了,又去念佛了,但是很多人又去学气功去了,还说要练身体了,身体好了可以修行了,身体好修行的条件可以好一些了等等。但是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气功是外道,不管是*轮功也好,其他什么功也好,都是属于外道的,不是佛教里边的。那么,你去皈依外道之后,你的皈依体就失掉了。皈依体失掉还是小事,根据《地藏十轮经》里边说,你已经皈依三宝了,你再去学外道,皈依外道修外道法的话,将来下无间地狱的,跟五无间罪的罪是一样重的。

  那么这个我们要提高警惕了,既然我们碰到最殊胜的佛法了,最殊胜的三宝我们碰到了,我们也皈依了,成了三宝弟子,我们为什么看到人家一点小小的鬼通或者一些希奇的事情,我们就放下我们最可宝贵的依怙处,而去向那些小小的鬼神去求救呢?这个好象是很划不来了,那就是说把最好的摩尼宝珠丢了,去捡马路上的几分钱,这个毫无意思,同时将来的果报还是无间地狱,这个很可怕的!可能有些人还不知道,我们特意提出,《地藏十轮经》大家可以去翻的。凡是皈依三宝的人他退了去信外道了,不但是皈依的体失掉了,三宝的加持没有了,同时他将来后报呢,将来感了异熟果要下无间地狱的,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希望大家很好地注意这个事情。

  温州有几个居士,那是九十年代初,当时我在温州住了两年,一个居士带了两个小孩来皈依了,很好嘛,很天真的小孩。后来他的母亲告诉我,他的孩子长大了,在浙大读研究生了,信*轮功了,对他母亲信佛他还一再地批评,母亲希望他信佛呢,他还批评他母亲,那么好了,皈依体没有了,学了外道,将来无间地狱的罪也造成了,尤其是当下受报了,现在*轮功取缔了嘛,这不是很愚痴的事情。希望大家以后其他的气功也不要去修了,一切天魔外道都不要修了。凡是自己称自己是菩萨再来的等等,这些都不是正的佛道,佛教里边再神通广大,真正是佛菩萨再来的,从来不说佛菩萨再来的,不说的!除非临终的时候示现一下,平时是不会说的。而嘴里不但说自己是菩萨化现的,什么“活观音”了,什么了,这些都是靠不住的,这些是邪魔外道,这个大家不要上当。

  我们说,轮回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就是我执,一个是人我执,一个是法我执。人我执就是执着这个能够轮回受苦的补特伽罗,有情了。法我执就是执着一切所受的环境都是实在的。我们如果学过唯识的,知道地狱里的火、地狱里的有狱卒都是自性变的,自性造了烦恼,起了恶业,就自然地感到阿赖耶识里边现地狱的相,狱卒的相,自己就在这个不好的环境里边受苦。但是这个是不是有自性的,是不是真的?这个一点也没有自性,但是在受苦的人,没有得到甚深般若的人,没有觉悟的人,等于说还在做梦的人,看到梦里边的老虎狮子大火还是真的,老虎咬的时候感到很害怕,甚至于自己也感到很痛。这就是说,我们枉自在受苦,只要你醒过来了,这一些都没有的。

  重点就是说我执如何破掉它,轮回的根本就是人法两个我执,如何破掉它?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能够破掉、断掉这个根本的,就是无我的空性见。所以说我们要断轮回,真正轮回的根本----“我”。我们来一个反的,无我的智慧,这个无我的智慧就是空,无我就是空了,就是空的智慧,这个我、自性是没有的,那么这个智慧得到之后,那就是照妖镜一样的,把我执一照,能轮回的我是自性空的,所轮回的环境自性空,那还有什么轮回呢?那个在受苦呢?没有了!所以说,这个很重要的问题,一定要把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自己我执是空的那个甚深的智慧一样要把它修出来。那么,要修这个智慧有什么方法呢?当然了,有的人很用功,天天念《大般若经》、《金刚经》、《心经》,这是一个方便,是一个缘起。但是这个缘起够不够?还不够。

  根据我们的教派,就是说文殊菩萨的开示,文殊菩萨现身对宗大师讲法多次,宗大师的法基本上都是文殊教的,宗大师一举一动都是按照文殊菩萨的指示干的。那么,在文殊菩萨教授教诫里边,就是说,你要得到甚深空性的智慧呢,有一定的条件的,第一个你要依止一个上师,修上师瑜伽,跟自己的上师心心相印,得到上师的加持。第二个你要听闻甚深般若经典,找一个善知识能够讲甚深般若的善知识,仔细地专心地谛听谛听,听这个般若智慧,那么自己上师当然也可以了。

  这两个条件是智慧资粮,但是单是智慧资粮,还是不能够使我们开悟,得到甚深般若正见的,还有一个条件,你要积聚广大的福德资粮,同时还要净除业障,那就是说要培很大的福,还要修忏悔法,把我们无始以来造的罪,那些业障、障住我们般若的业障都扫掉。像今天我们要讲般若就下雨了,这就是我们障的表现,很多居士冲过这个障了,来了。这个是对治这个障了,把它去掉了,但是这个是小障,更大的障,凭我们凡夫的力量去不掉的,那该怎么办呢?那就是要修对治法了,要修忏悔法。所以说,我们在修行的时候,都要修加行,一个是积聚广大福德资粮,使我们智慧生起的缘把它生起来,一个就是说把那些产生智慧的障碍扫除,这样子呢,既有上师的加持,又有甚深般若智慧的熏陶,又加上极大的福德资粮,跟净除了一切业障的话呢,这个真正的智慧才能生起来。

  而我们现在末法时期的人呢,都对培福的方面都很忽视,对忏悔业障也不一定很重视,他看看自己蛮好,没有什幺业障嘛,我不要忏悔业障了,或者勉勉强强地修一点忏悔法就算了,认为自己业障就消灭了,对于学法却很用功,一般佛学院、一般那些研究佛教的人也好,一天到晚拿了一本书拼命地看,好象很用功,他想从佛经里边吸取智慧。这个我们说是对的,但是仅仅是看书,没有其他两个条件,不够的。再一个,你看书,自己看的,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观点是不是正确还成问题,往往一本书几个人看了,几个人有几个人的解释,看法不同,那么就是说,我们看书是从我们的烦恼我执、自己的见地来看的,那吸取的是不是真的佛的意思不敢说,所以我们前面说,要有传承了。传承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释迦牟尼佛传给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传给阿难,阿难传给末田地,最后是优婆鞠多,一代代传下来,这样子传承中间没有断的,师师相传,见解是肯定的,因为在这样的传承下来,我们所听到的教授教诫才能够真正得到佛原来的意思。

  前面我们说过,仅仅自己看书而开悟的人,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藏地印度非常重视传承,我们汉地也非常重视传承。过去禅宗,达摩祖师来了传二祖慧可,二祖传三祖、四祖、五祖,到了六祖之后,就一花五叶开花了,后来就到了明代以后,传承就不明了,那就是没有那么严格了。开始华严宗也好,天台宗也好都是这样传的,一代代传下去的。没有传承的,靠自己看看书的,不可避免会把自己的我见掺在里面,把真正佛的意思掺了自己我见的毒进去了,有了毒的东西吃了,不但不会治病,还会使人受害。所以,我们前面强调,一定要有善知识的传承。

  这里,我们介绍了文殊菩萨教宗大师的开智慧、开悟的方法: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摄受你的善知识的上师,他跟你心心相印,你要修上师瑜伽跟他相应;第二个,你要找一个能够讲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善知识,好好地听;第三个条件,要广大地积聚福德资粮,还要扫尽一切业障。这三个条件具备了,你决定,或迟或早的会开悟,会得到正见。我们的正见第一个是得到正见的认识,第二个是证到了,证到之后那就不动不摇了。得到知见之后,有些定解也可以在生活上行动上改变我们过去的方式了,以正见来指挥我们的行动,所以说我们要不犯错误这个是很重要的事情。要出轮回,更不能离开正见。我们说得了正见之后,然后求涅槃菩提才有希望,出轮回也是能够得到的。

  我们就是说,要得正见,这是比较深的问题,凡是讲智慧讲空性是比较深的一门,在佛教里是难学的。我昨天也说过了,法尊法师到藏地去学法,听菩提道次第,开始人很多,听着听着人就少了,最后听完了,人就剩他一个了。那就是说,不好懂的。我们在这里,我看讲经之前念的是什么大家也不知道,就求宗大师加持,不要讲错,能够使大家得到真正的种子下去。我们听了这个经当下懂了最好,如果说没有懂,种子下去,将来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将来懂的时候会有。懂了之后,就能够修,修了之后就能够证。所以说,我们要去修一个法先要认识这个法,得到它正确的概念,然后通过闻思修,闻是表面的认识,思是深入的跟自己的身口意结合起来了,把它深入到自己思想里边去。

  修是定中来修,定中来抉择这个道理。定中里边抉择之后,就开智慧,这个智慧开的话,就是见道了。无漏的智慧一开,就见道了。所以说,我们下手还是从闻下手,先要得到一个正见的正确的概念,然后依这个概念经过深入地思惟,再在定中的修持,将来就会有开悟的机会。

  从这一点来说,正确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得到正确认识的无我的智慧,将来开悟的、证到的也就是这个智慧。如果我们开始学到的、认识到的是错误的智慧,那么我们将来经过思修得到的也是错误的证验,那就糟了,错误的东西就成了外道了,所以,开始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再一个,我们说智慧是重要的,甚深智慧是最重要的,但是单是智慧也是不够的,我们要方便,跟智慧两个离不开的。方便是什么?大悲心,或者说是菩提心,这是我们在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以菩提心来对付一切。智慧以菩提心出发,修六度万行的时候,证到它都是自性空,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们布施的时候,就是三轮体空,虽然我们做了很多的布施事情,乃至牺牲头目脑髓,但是要知道能施的、所施的、中间那个施的事情都是自性空,如果这样子得到的话,将来得到的是波罗蜜多到彼岸。仅仅是拼命地做布施、持戒、忍辱等等,而没有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在后边,三轮体空的道理不知道的话,那仅仅是世间的人天有漏的福报,是出不了轮回的。如果单是有智慧而没有大悲心的话,那么即使我们证到空性的话,那也是二乘的空性,堕于二乘的顽空,起不了度生的作用。

  大悲或者菩提心跟般若的智慧,这两个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一样,或者像鸟的两个翅膀一样的,是不能少一个的。所以说我们强调智慧重要的时候,也要说明,单是智慧还不够的,要跟悲心方便,就是菩提心相结合,这样子决定成佛,条件就够了。不要讲正见的偏重智慧,还得要知道方便,方便跟智慧是要联系起来的。汉地的讲法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藏地的说法,这是修行的定印了,两个大拇指碰到了,藏地的就是说,一个大拇指是方便,一个大拇指是智慧,两个要结合,这样子才能真正得到开悟了或者得到禅定,这两个是不能分开的。这里边,它再强调一下,般若智慧是如何重要、这样重要,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得到这个东西呢?那就是说,我们要听甚深了义的经。什么是了义的,什么是不了义呢?最究竟的把道理讲透了的,最高的部分都讲了的,了义经,方便权巧的作阶梯的那些经就是不了义经。

  藏地学法都是以四部来说,有部、经部、唯识(瑜伽)、中观,中观里边有自续、应成,应成是最高的。前面四种它也是讲了佛说的道理,但是它跟应成比较都是不究竟的,既然不究竟的佛说它干什么呢?你说就说成佛的法马上教给我们就对了。但是《法华经》里边就说了,众生根机不同,你最高的法给他,他接受不了,或者不愿意接受,他还没有到这个水平,他认为这个法不要,或者他拿了这个法没有办法修,那么你就是跟对小孩子一样的,你要他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级级上去了。

  那就是说,从有部、经部、瑜伽到中观的自续派,然后达到最高的应成派的中观见。这是一种方便权巧,并不是佛说的法有对的,有不对的。对于那些根机浅的、初级的,就说一些有部的法,等到有部的根基成熟了,就给你说经部的法,经部成熟之后,就说一些瑜伽的,再上去就是中观了,这是一个次第了。当然我们根机是千变万化,并不是说每一个人一定要这么四部上去,有的人本来是有中观根机的,他就可以一下子就学中观,但是你学中观之后,你如果把下部的研究一下,那你的中观更踏实,否则的话,就是笼统的一个空,空空空,到底空什么也不知道。那么,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四个宗都知道,它破的是什么,进一层它破的又是什么,再高一层破的是什么,最高的是什么,这个知道之后你自己也踏实了,给人家解释问题的时候,也可以使对方非常满意。这里就是说,我们要学了义的经,对于了义的经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通达呢?这个也不敢说,那么要找通达甚深经的善知识,这个就看各人的福报了。有福报的人,他天然会碰到那些善知识,很容易的一下就找到了。没有福报的人,他就一辈子碰不上,或者就是碰上了,他也不知道他是真善知识。我昨天就听到有一位师父告诉我,他说,有一位法师,说他的因缘在大陆上,他是海外的,他就到大陆来了,遍地地找善知识,东找西找的,康定的大吉佛爷也去参访过了,我说参访的结果如何?他说,好象认为因缘不在此,那个可惜了,佛在面前他不知道。

  我那一天不是讲了,无著菩萨他修慈心定,他看到一个癞皮的老狗,他也认不到是弥勒菩萨,他把狗的疮治好了,慈悲心生起来了。大家可以想一想,一个老的长了脓疮的狗,从它的疮口把脓吸出来,一般人是受不了的,这个气味臭是臭得不得了,吞下去要呕的,但是他毕竟是修慈悲心的,就这么做了,做了之后,因为慈悲心起了,弥勒菩萨也现了。他很高兴,他说,弥勒菩萨我请你回去,讲法了。就把他背在身上。他一路背的时候,有些人看了,“哎——,这个和尚呆了,背了一个老太婆干啥哩?”有的人就是说,“这个和尚痴了,背了一个癞皮狗在马路上走。”那就是说,根机不到的人,弥勒菩萨他看不到的,有的看了是老太婆。看的是老太婆的,表示他还有一点慈悲了,这是还是根机好一点的人看的,根机差的就是看了背了一个癞皮狗了,就像无著菩萨开始的所见到的一样的。那就是说,我们找善知识还得要有一定的善根,一定的福德因缘才能找到的。如果真正能够找到通达甚深般若的善知识,那就要好好地依止他学习,如法地修行。这样子,我们不久终究会得到要求的,果会来。

  下边,我们要说一个,也是藏地的一个说法,藏地四个宗派,里边就是说就是哪一部破什么,哪一部破什么。这个我想我们在座的对于藏地的宗派没有很好地接触,我们就略讲了,就不说了。

  我们要补充一下,我们前面说的出离心也好,菩提心也好,如果单是就这样子发心,就是根据我们前面说的方法去修,这样修了之后,所得到的出离心、菩提心够量了,但是还没有圆满,真正要圆满一定要把空性见结合起来,出离心、菩提心跟空性正见结合起来,这个出离心才能圆满、这个菩提心才能圆满。所以说前面说的够量了,仅仅是量是够了,但是还没有圆满。要达到圆满的境界,还得要真正的空性见生起来,所以说这三个东西,我们讲的时候是三个,好象有次第,实际上三个要融合起来,才起极大作用的,这三个是三个,又是一个。

  我们这个颂里边,我们要真正出离三界断生死要得到甚深的智慧,颂子最后一句话,“应勤通达缘起法”,宗大师说,你要得到甚深般若空性的智慧,这样子才能够断三有的根,你就要努力地通达一切法缘起的法。我们所要求的是空性,怎么要求我们去学缘起呢?这个里边,缘起和空性的关系,我们还是要略略的分析一下。

  书上这么说,最微细的就是最甚深的缘起法,虽然不是直接通达空性方面,但是如果你先把各宗各派讲的因果缘起的法好好地学透了,然后你去证空性的话,可以防止你堕入断边、常边的毛病。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空性和缘起本来是一个东西,但是讲起来缘起讲因果,这个因果不但是世间因果,出世因果也在里面,我们造业受报的因果是缘起,修行得果的因果也是缘起,所以世俗世间缘起里边很微细的东西,我们单是得了空性,如果对于缘起不是很理解的话会执常执断,堕在常一边,堕在断一边。我们前面讲的有部、经部、瑜伽部和中观的自续派,它们都是讲缘起法,也是讲修行,佛的法都是缘起,每一个宗派都讲缘起,但是缘起有深有浅,而从中观应成派——最高的中观见来看呢,下面这几部,它们讲的缘起都或多或少堕在常边里边,外道说一切因果是没有的,那就是断边了。所以,我们证了空性之前没有把缘起法好好学透的话,那么空性证到的时候会产生堕在常边或者断边的危险。要防止我们堕常堕断,那就是说要在证空性之前先把缘起法学好,这是一个最好的方便。那么以后证到的呢就是最正确的,既不堕常边,也不堕于断边,恰恰中道的空性。

  我们不要想得很天真,以为眼睛闭了,这样子修定了,空性就来了。这个凭空而来的空性见是不会有的。我们学什么,修行阶段就是闻思修和戒定慧结合起来的。闻思修就是我们学法,听老师讲,只要没有讲错,就是闻慧。思就要自己下工夫了,把听到的概念跟自己的思想结合起来,使实际行动思想和听到的法合拍,结合起来的,这才用得上。最后修呢,定中去修。那么,我们修持的时候,戒定慧,戒就是防护我们身体一切过失的。修定呢,把我们身体一切过失防止掉了,眼睛不乱看,人也不乱跑了,这样子修定才有希望。最后,定中把前面的智慧,闻的思的智慧在定中抉择之后,产生修的智慧,这就是我们要得到的般若的智慧。

  闻思修、戒定慧两个是结合起来的起作用。我们闻的是什么,那么你将来思的修的也就是这个东西。如果你闻的是正确的般若正见,那你思惟的成果和定中修出来的成果也是正确的空性见。如果你在学的时候搞错了,偏了一点,那你思惟的和定中证出来的也是偏了的真空见。如果你学的是错的,那么糟了,你思惟的和定中出来的也就是错的智慧了,那就是邪见了。所以说,我们不要轻视闻慧,闻是我们第一个门,这个门不能错,一错的话,以后一错到底。所以说,我们对于闻法要根据《菩提道次第》一样的,要找一个真正的善知识,要根据闻法的条件,三想离六过了等等,这样子虚心地谛听谛听,然后善思念之,最后法随法行,再在定中熏修,那么正确的智慧就来了。如果善知识找错了,自己听法的方式搞错了,都会导致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就导致你将来错误的修证,证出来的是假的、错的,那么就糟糕了。这个前后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另一个我们要强调,要得到甚深的空性见,昨天我们说过了,龙树菩萨说“先得法住智”,先把一切缘起的法搞清楚,“后得涅槃智”,这个涅槃智才是正确的,不会错的。有的人就是法住智不要,世间的因果什么东西,啊,这个法相很烦的,我学得头都痛了,我直接什么都不要想,我开悟了,那么三藏十二部都在我心里边,不是很便宜嘛,但是世界上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你什么都不想,你得到的是什么?无想定,你不要想,就是无想,无想得到的定就是无想定,无想定是什么?外道定。这个不是内道,开不了悟的。所以说,不要这么想。这里就是说,要如何生起正见的重要的知识了,前面说了几个条件了,这里补充一些,就是说,我们要得到离常离断两边甚深的空性正见,首先要把世间正见得到,就是说要得到胜义的正见之前,先要把世间正见得到,就是因果搞清楚,因果搞清楚之后,然后把因果的缘起肯定下来了,最后由这一个进去再得到空性的决定,这样子才是真正不错的决定。

  那么,你如果对世间缘起的正见没有,我不要,很多人有,我们修行人也有,这些很啰嗦我不要,我只要证到开悟了,什么都行,那么这样子你得到空性那就很危险了,堕了断空了。我们有一次,有一个外道,他是学什么东西的,我不知道,他说他已经证了空性了,什么都是空了,修也不要修了,反正什么都是空的。我就回信给他,我说,《金刚经》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即使证到无我无人无众生,你不修善法,你怎么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得不到的!你到底证的是不是真的无我呢?不敢说。那都是断空了,这些断空是最危险的,就是说,因果都不要了,这些因果都是假的,你做善事也是假的,作恶事还是假的,那就是善恶都是平等的,做没做都没有关系,善事不做也没有关系,恶事多做也没有关系,都是空嘛,这个见解是最危险的,恶取空,有这个空见的人将来要堕恶趣的。

  这个我们要害怕的。所以,真正要证空性之前,一定要把世间的因果学好,世间正见得到之后,再进一步去得到胜义的正见,也就是龙树菩萨说的,“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这个才是真正的涅槃智。如果世间的法住智没有得到,世间的因果不知道的话,将来得到的不是涅槃智,是断空的一些狂慧,那是只能下地狱的东西。这里就是说,讲正见的时候呢,我们就是把我们所想得到的呢,就给大家补充一下。

  能见轮涅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

  且能破诸所执境,彼入佛陀所喜道。

  什么是正见这一科“能见轮涅一切法”,不管是流转生死也好,涅槃也好,“从因生果皆不虚”,就是世出世间两套因果都是因果不误的,都是从因生果,因缘和合而生缘起,一点都不错的。“且能破诸所执境,彼入佛陀所喜道。”不但是把世出世间的因果一点也不错的了解透,同时能够破它所执的境,所执的境就是:本来一切法是没有自性的,(但是)我们凡夫有无明,执着它有自性的,认为是实在有的,这个是所执。所以这个境是虚妄的境,我们要破的也就是要破的这个境。

  有的人说,我们破我,是把五蕴都不要了,不是,我们在五蕴身上,就错误执着有一个补特伽罗,能够作主宰的我,这个补特伽罗本来是没有的,是因为妄想执着而有的,因此我们只要把这个妄想执着的我破掉了,以般若的智慧把它照破就行了,并不是要把那些缘起法都破掉。实在有的,它名言里边还是有的,不能把他破得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了,你怎么说话呢?怎么吃东西呢?怎么行住呢?这不是成了废话了。那你这个人怎么安立呢?名言中一切都有,因果一点都不谬,但是我们作为他自性的实在的执着要把它破掉。就是说,能够破除执着的实在的那个境,这样的人能够进入这个道,这个道是佛所欢喜的。佛是最欢喜人们进入中观的道,这样真正进入中观之道的人佛是非常欢喜,但是这样的人也很难得。要经过各式各样的缘起才能得到的。

  大家要努力啊!所以说,修行不是老太爷、享受了、泛泛的这样子能够得到的。我们看以前我们那些大德们都是经过很大的苦行。就近一点来说,虚云老和尚他这一辈子的事迹大家都知道,经过很多的苦行才达到他的高度。我们要真正得到佛教里边的好处的话,一天到晚享受五欲,看看电视——我记得有一个居士,我问他修四加行,他说,我都修过了,都修过了,十万十万都修好了。我问他怎么修的?他说,我有的时候坐在那里修,有的时候晚上大家看电视我也边看边念。我说,你这样念呢,怎么好顶这个数呢?你心里想的到底是咒呢还是想电视的内容呢?这个是不能算数的。而且真正要修行的话,电视最好不看,电视一看的话,把你的心搅得乱了,我们好容易把心稍微静了下来,如果你把它搞乱,再把它定下来,又要花很多工夫,真正修行是划不来的。电视的内容都是贪瞋痴,我们修行要灭贪瞋痴,这两个是相对的。你电视一看,尤其是录相,我记得我在B寺,一个摄影师,他就是这里S佛学院的,他跟我说,我看见一个学生在看录相,这个录相我们都不敢看的,在家居士都不敢看的。后来果然,这个学生还俗了。这个也就是说了,修行也就到此为止了,要看他造什么恶业了,造什么业将来轮回里边受什么苦了。

  我们想想,前面讲的,好容易得了暇满人身,无始以来积了很多的善根福德,持了很多的戒,发了很多的愿,现在总算现在有佛的世界里边,有四众的地方,自己得了身心圆满的,又不是聋的,又不是呆的,又不是白痴,又不是残废,能够修行的身体,得到之后,轻轻易易地丢了,在书上就说了,你把这个身体丢了,比丢了十万亿的摩尼宝珠还要可惜。十万亿摩尼宝珠最多使你现世富有,但是它不能买命,你要死还得死,你要下恶道还得要下恶道,而你把这个身体好好利用的话,最起码的受了三皈五戒,恶道就可以不去了,再高的,你可以见道,再高的即身成佛。这样宝贵的身体你轻轻易易地浪费了这真是可惜的事情!

  我们说,如果能够已经达到这个要求了,能够见到流转生死、还灭的涅槃,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从因生果,一点也不错的,这个是最重要的,我们学佛的话,第一个是信因果,因果不信的人,无论你如何参禅、怎么苦行都不会开悟的。如果开悟了,那就是着魔了,就是那些狂慧来了,恶取空都来了,那就下地狱了。所以呢,“宁可千生不悟,不能一世着魔”,一世着魔之后永世不得翻身了,法身慧命就断掉了。千生不悟呢,你善根还在,总有一辈子会因缘成熟可以开悟。这也是我们修行重要的事情。

  一切法,念过《般若经》的人知道,色受想行识,乃至最高的佛的一切智都属于法里边的,法是什么东西呢?世界上存在的东西都叫法。这些法都是因果不错的,它们自性不是独立自有的。我们讲中观时经常有这个名相,没有自性,那么我们就最简单的最浅近的解释一下,什么叫自性有呢?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因缘和合而有就是依因仗缘,离开因缘就没有了。所谓自性有呢,就是不靠因缘的,自己能够存在的,自己能够存在、不靠因缘的那就是叫自性有,这样的法是没有的。我们说,一切法都靠因缘和合而生,这个缘起有三种。从浅的到深的有三种,这些我们以后慢慢讲。这些法都是根据自己的因缘、它的支分,还有名言安立,这些缘起而安立而有的,它的自性就是离开这些因缘,它的自性一点点都没有的,这个就是说自性空,这也是佛说的法,也是佛所欢喜的道——中道。

  前面说过,我们轮回之中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有无明、我执,要断无明我们要生起无我的慧,无我的慧是针对无明的,无明是一个执着,执着没有的东西把它执为有,无我的慧就是针对这个所执着的境知道它是自性空,没有的。这个就是说,要认得到这个,先要把所执的境要认得到,我们执着那个实在没有的虚妄的我执,人我执也好,法我执也好,都要知道它是自性空。要知道这个,单是出离心、菩提心,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都不够的,一定要有一个针锋相对的,你说我执,我说无我智慧,无我的智慧针对这个我执把它扫清除,除了这个法之外,其他的法扫不掉的。针对这个我执要产生无我的慧。

  这个无我的慧要怎么来呢?从缘起因缘而来,先把缘起学好,然后进一步,认识到所执的虚妄境,然后产生无我的慧,这个空性慧就出来了,这也是佛说的方便善巧,这样做既稳当又直接了当。如果你前面的世间正见不要,单是空荡荡的去修定,这样子得到的空,不但是有危险性或者嘛就是一无所得,都是这样子的。那么这个里边,他举一个例子。每一个人都认为有一个我,这个我到底是什么东西?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状态聚合体里边,身心和合能产生缘起的作用,而我们却虚妄地认为有一个主宰的我在里头,这个虚妄主宰的我是我们的妄想执着出来的,实际上是没有的。那么要证明这个是没有的,那一般用四种观察的方法。

  就是说,凡是两个法,这两个法的关系要么是相同的,就是同异来看了,要么是相同的,要么是分开的,不一样的。要么就是一个,效果就是一个,要么就是不一样的,分开的。那么除此以外,又同又不同,非同非不同、亦同亦不同这些是没有的,没有这些东西的,要么是相同的,要么是不同的。没有又同又不同,非同非不同,这些都没有的。那么我们看这个“我”跟五蕴的身体,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如果说是一个的话,五蕴有五个,色受想行识,再详细分的话,色里边有显色、形色,显色就是青黄赤白,形色就是长短方圆,那就分二十种。受里边也分苦受、乐受、舍受,如果说还有有漏苦受、无漏苦受等等,那有十八种。那么想蕴里边,想的东西也很多。行蕴里边法相最多,行里边的法最多,心王心所,心所法和那些不相应行都是属于行蕴的。识蕴讲唯识就有八个识,到底“我”有几个?这些加以来有一百多个,你有一百多个“我”是不可能的。五蕴和“我”是一个是不可能的。那么,五蕴跟我不是一个,五蕴是五蕴,我是我,那么我们现实的身体除了色受想行识以外,你找一个我在哪里呢?你说我说话,说法就是舌头是说,是色法;我们思想,是心王和心所的作用;我们的行动,是心王思惟指挥我们手脚行动,要坐久了走一下这些都是五蕴的作用。那么你说我在哪里呢?你找不出来,一个也不是,两个也不是,那就是没有了。既然不是一个,一个也不对,分开来也不对,那就是说这个我是没有的,五蕴是缘起法,是名言中是有的,但是这个我从这个道理推出来,是没有的。这个道理从逻辑上推论、再在定中仔细观察修,就可以证到无我的证验。这个我们是略略介绍一下,真正的修行那没有这么简单。那就是要好好地把中观学透了,才能够得到真正圆满的中观见,再进入思修,结合戒定慧,在慢慢地来了。

  这里举了一个量,这里讲因明,这里举了一个喻。它说一切法没有自性,假使说我们寺的维那师,一个维那师就是私下里我们叫他维那师吗?不是的。他这个人在寺院里住了一段时间,又天然有这个能力,他能堪能举腔,带领大众念经,念经念得好,声音又响亮,又清楚。那么这个人有担任维那师的条件,那么寺院里执事会就开个会来任命一个维那师,给他挂个牌,某某人某某师父为维那师,从此以后这个维那师大家就叫他维那师了。这个维那师就安立上去。这个维那师本来就叫维那师吗?本来大家根本联系不到维那师上面去,但是从挂了牌子大家封他为维那师之后,大家看到他就说“哦,维那师来了。”那个就联系起来了,那这个我也是这样的,假名安立的是有,这是举一个例。当然我们学了中观学得深透一点,这些例子可以联系起来,如果学得不深透好象关系不大,这个就靠大家慢慢思惟了。

  学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以前在上海,那时候我还是居士,上海的法相家,江南的法相家——范古农老居士,他办了一个法相学社。那时候上海佛教青年会,它们一宣传,我听到消息,跟我住的地方也不远的,我就去听了。那是晚上,业余的,开始的时候,讲堂挤满的,挤得坐不下,大家都想学法相,学了法相之后对佛的道理能够懂。为什么学法相?佛说的道理,通过法相才能知道。我们知道世间上每一科学问都有一定的专门名词,假如说学医科,就有很多的医科名词,学工程有工程的名词,医科的内涵、工程的内涵一定要通过这些名词才能理解,如果这些名词没有,只是泛泛地用普通的语言给你说的话,你不会得到正确的理解的。同样的,佛给我们说法也有一套名相,通过这些名相我们能够接受佛的真正含义。如果说没有法相的话,只是大概地了解一下的话,最多是依稀恍惚地知道一些,真正佛的精确的含义你不会知道的,没有法相你怎么知道佛说的话。

  有些人说,法相烦琐的很,我只要一切法空就对了。一切法空,那先问你:“什么是一切法?什么叫空?”这样子将军,马上就把你将倒了。一切法是什么?空又是什么意思?这些都需要靠名相来精确地解释的。我们当时去听的时候,开始是满堂红,人是挤得坐不下,一个月以后,座位就有多了,就不要很着急去了,稍微迟一点还有位子坐,学了一年之后,那基本上固定几个人了,大概十来个人,这几个十来个人是长期的听众,其他的人都不来了。这跟我们讲经一样的,我们讲三主要道,前面的出离心、菩提心还好懂一些,但是有一些老居士就跟我说了:“哎呀,你讲的我很感兴趣,但是我听不懂,你是不是把磁带给我们听一听。”这个可以,那个磁带效果好不好我也不知道?如果大家要的话,磁带可以翻录,大家作一个参考。我也不能说我讲得一定很对,这个话我也不敢说,但是我的讲的时候我是求加持的,求上师加持,宗喀巴大师以下,一直到历代上师加持,希望我不要讲错。因此,这个给大家作一点参考,我想马马虎虎也是可以的。

  我们学法是要花一定的脑力劳动的,不但是脑力劳动,还要培广大的福德,还要去修忏悔法。忏悔法大家看到了,拜的大礼拜很吃力,全身扑在地上,再爬起来,马上又扑下去,数字要十万十万地拜,十万是一个单元,十万够了之后看你效果好不好,不好再来十万,这个要花很大气力,夏天要磕一身的大汗。冬天也是衣服很多,要脱得很薄的衣服才拜得起,穿著棉袄是拜不动的。那么就是说,修行要花气力的,我们学法也是按照层次的,有些居士心很着急,这个心很好,希望把法学好,这个我们很赞叹,但是一时不懂不要紧,你只要努力的话,慢慢地积累资粮,总有一天会懂的。

  怎样积累资粮我们已经说了,先求一个如法的上师依止他,修上师瑜伽法跟他相应,第二个就是学甚深般若的经典,再一个广大的培福,忏悔业障,你照这三个条件去做,决定是会成就。善根大的开大智慧,善根小的也要开智慧,小小的也要开,如果照这样子不开的话,谁负责?佛会负责的,这个话是佛说的,决定照这个做,会兑现的,就怕你不照这个做,做的话佛给你担保,决定会得到效果。

  这里讲了一些假名安立的问题,这在佛法里边是比较高的。我们就举一个比喻,这是比较浅近一点的,就是说,假使我们造了三间新的房子,这三间房子设计得都非常好,而它的结构都是同样的,那么这个三间就分不出来了,这个是什么,这个是什么,不知道。但是房子的主人来了,他看了这个房子,就要安排了,这个作寝室,这个作食堂,吃饭的地方,这个作客堂,这样子三间房子一安排呢,那么人家住了这个房间,就知道这是客堂,这个是寝室,不要进去,这个是食堂,那是吃饭的地方,吃饭的时候就往这里跑。这三个房间本来没有差别,经过我们一安立呢,它的作用也起了,它的名字也有了,那就是说,一切法经过我们假名安立,不但是这个法缘起,假名安立成就了,同时它的一切安立的作用也起了。

  这里我们还是略略地把所谓的缘起大概地总结一下给大家说一下。缘起有好几种,一种就是一切法都是靠其他法凑合起来成就的。假使我们这个茶杯,茶杯里有铝、橡皮了等什么东西,经过工人机器的制造,然后做出一只茶杯出来,工人、材料等等都是凑合这个茶杯的因,这些都是靠各式各样的因素。另外一个缘起呢,支分,这个茶杯有盖子,有中间的框框,有里边的保温的胆,这些你说那一个是茶杯,盖不是茶杯,框框也不是茶杯,保温胆也不是茶杯,但是组合起来起茶杯的作用,我们安一个名字——茶杯。这是根据它的支分的和合也是一种缘起。再一种缘起,一切法在我们没有安名字之前,就是这三个房间,是说不出来的,但是我们名字安上去之后,那么这个法就有名字了,作用也就起了。就是说,有三种缘起,一种是靠因托缘的,一种是支分聚拢来的缘起,一种是假名安立的缘起。

  有的人就说,假名安立,那我随便拿一个石头,安一个名字——金子,呵,起金子作用,那拿去当金子用了,那不是发财了吗?那是唯心主义了。假名安立不是乱安,它所安名的对象是要够格的,才能安这个名字,也不是乱安,是有条件的。这些讲中观一切法缘起是最完整的。像那些依待支分的、或者靠外边的因缘的,那我们在讲有部、经部、唯识,它们讲缘起也讲这些,或者讲这个,或者讲那个,都通其他的宗派的。而特色的假名安立这一条,唯中观宗的应成派才有,最高的独特的一个缘起法。我们讲缘起呢,就是有这三种类型,其中就是最特殊的应成派所特有的就是假名安立这一条。经过我们的分别心,把名字安立到一个适合的对象上去,这样子的因缘和合就成立一个假名安立的法,这些缘起总的来说都是缘起,有了缘起之后才有法,缘起没有法就没有,因缘和合。

  那么就是说各个宗派都有它因缘和合的内涵,而最完整的就是应成派的中观见,那是最高的,也就是佛的究竟法,也是了义法,那么前面说的错了吗?没有错。你要达到最高的,你必须要一层一层来。就像小孩子接受知识,不能把专家的知识一下子接受下来么,我们要从一点一点接受么,那么先把因缘和合的、支分的等等,等这些有了之后,再加上假名安立就完整了,圆满了。所以说,前面几个宗派并不是错误,有的人就最欢喜贪便宜:“前面几个是不对的,我们不要学了,我们直接了当学应成派好了。”那你是过去有善根的,固然一学还会懂,因为你过去学过这些。如果过去这些从来没有见过面,那你学起来就会感到很枯燥,就像跑马山的那些人一样,情愿背石头去好了,这个东西学不进去,实在难学。

  我们知道精神劳动比体力劳动还要困难,体力劳动背不动的话,我两个人一起背甚至三个人用棍子抬么总要把它抬起来的,精神劳动人家帮不了你忙的,你自己一个问题搞不懂,今天想搞不懂,明天想还是搞不懂,到后来干脆不学算了,晚上还要睡不着,精神也衰弱了,饭也吃不下了,精神劳动负担是很重的。但是我们不付出一点代价,这个劳动的成果怎么来呢?所以修行是要付出代价的,想安安逸逸的,舒舒服服地修行是不会有的。那么,我们大家结合自己的本分努力一点。努力的人是有,出家人里边不说了,在家居士里边我们所知道,有的人要上班的,早上很早起来,自己做早晚课,晚上睡得很迟,甚至于吃饭的时间都在利用,这样的居士还是有,当然他得好处也是必然的。怎么得好处呢?有个居士有次上殿跟我说,他在我们殿上念《五字真言》,他说,我今天我得了加持了,我念《五字真言》念到一半了,我人也不见了,整个殿堂好象是一体的,心里感到非常的舒畅了,这个得了加持了。

  真正发心的人呢,佛菩萨慈悲了,要拉你一把,要给你尝一点甜头,使你信心增长。这样子的居士是不少的,也是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了,虽然下了工夫努力,当然会得到一定的佛的慈悲加持。但是有些居士或者我们出家人自己不努力的话,佛是慈悲,对每一个众生都像独生子那样的爱护,把一切自己的资财一切的智慧都想交给我们,这是家产嘛,但是我们不要,怎么办呢?《法华经》上就有嘛,他的孩子逃掉了,好容易跑到他父亲的家里来了,父亲就马上把他请回来,他害怕死了,以为要打他抓起来了,赶快跑了、溜了。这样人的佛也没有办法,那我们怎么办呢?很好地培养善根,佛的加持不要怀疑,决定会有,我们自己的善根厚了,就得一份加持,再厚了,两份加持,越是善根多了,加持就越多,这个还是靠自己努力。

  有的人说,我靠佛了,我这个人不行了,我还是靠佛算了,这个你怎么靠呢?如果靠佛算了,一尊佛出世可以把整个法界的有情全部救出来,但是事实上我们娑婆世界还有很多受苦受难的众生,地狱里边我们能看到他们怎样的惨叫,可想而知了。我们经过文革的,经过文革的遭遇已经是感到很难受了,那地狱里边是不可说,那比起来是百千万亿倍的厉害了,不好说。这样子受苦受难的人还有,难道佛不加持吗?因为你不求佛嘛,一切法要相应才起作用,你不相应,佛这么慈悲,你却跑掉了,那你怎么办法呢?你冷得很,太阳光照到你,晒晒太阳不是很暖和嘛,你看到太阳光你感到害怕,跑到最阴暗的山洞里、角落里躲起来了,那你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好好修行要求佛加持,并不是说单方面靠佛就完事了,要靠自己的,自己、佛两方面结合、相应了,加持当然有了,加是佛给我们加被,持是佛的加被我们拿到,你不要拿到,人家甘露水倒过来,你手不去接,那都洒在地上了,那就浪费了。所以,加持、加持,两方面都要考虑到。佛固然是大慈大悲,无所不加持,但是我们自己持不持就是我们的问题了。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修行人得到很大的好处,而有些人修了那么多年了,出家几十年了,怎么还没有什么名堂呢?这个我们要问自己了,到底我自己努力了没有?或者过去业障,过去辈子造了很大的罪业,我没有去很好忏悔,那么这一辈子即使有好的因缘也都被挡住了。这个要大家自己慢慢地审察。所以说,修行的人开始的时候要积资净障,积聚资粮,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扫除业障,忏悔,都是最重要的加行。

  若说一切法都是安立的,那我随便安立的,那我把一块石头安立为金子,那金子作用起来了,那我不是发财了吗?那我什么工作都不要做了,一大块金子这一辈子就可以好好享受了。没那么容易的。安立不是乱安立的。你说,张三来了,你说这是李四,那他就是李四了,这不会的。安立是要是这个安立的对象,安上去才恰当。那就是说,安立是有条件的,一个合格的安立所依的地方,你安这个名字才对,如果你安错了,或者安得不合理,那就是作用还是没有的。

  这里就是说名言安立有三个条件。要安立名言,第一是要“名言识所共许”。这个是法相名词,有的人听得懂很好,听不懂,金刚种子下去,总有一天会发芽、开花,会结果。那么这三条听听,懂了最好,不懂听下去,种子撒下去也好。名言识共许,就是我们一般的凡夫的意识,我们的思想共同认许的,安立名言要大家共许的,公认的。

  第二个,不为其他名言量所妨碍,就是说大家公认,没有一个其他名言量可以把它阻碍住,这个他举了一个例,这个我们等一下再说。

  再一个,也不为观察正理所妨碍,就是当你观察一切法空的时候,也不会妨碍,就是也不会有矛盾。以这三个条件安立的是正确的安立,如果不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安立呢,是唯心主义的安立、乱七八糟的安立,是不起作用。

  如法的安立,一切作用都会起,不如法的安立,不如法的缘起,这个缘起不对头了,那当然作用也就没有了。那么他这里说,名言量所妨碍,其他的名言量所妨碍,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就是说,我们远远地看到一个人,旷野里边,天是不太亮,或者是傍晚,很多人都看到远远地有一个人,共许,大家意识里边都认为那里站着一个人。结果,那边跑过来一个人来了,大家问,这个人站在那里干啥呢?动也不动,那人说,这个哪里是人呢?是稻草人,是赶麻雀的田里边的稻草人啊。这个他是亲眼看到了,噢,我们知道了,那么这个“人”的概念就取消了。那就是其他的名言量所妨碍,我们虽然所共许了,但是其他的一些名言量提出它的矛盾之处,那么就推翻前面那个了。如果推翻了,那个就不是正确的安立。推不翻的,那就是真正的假名安立。

  这里在举一个例子,假使随便安立的话,那安立一个兔子有角的,大家都知道兔子没有角的,龟毛兔角嘛,你不能你安立了兔子有角的,兔子就长了两个角出来了,这个也不可能的。所以安立是要有一定条件的,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随心所欲地安立。如果随心所欲的话,那我自己安立自己是一个总统,我可以统一国家了,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书上举了很多例子,我们就大概稍微说一下。

  这里再说一下,什么是假名安立呢?中间的过程是这样的,那边有一个安立的所依,就是合格的安立的对象,这边有如法的能安立的分别心和名言,这样子两个缘起合上去之后,假名安立就成立了,假名安立的作用也就起了。这不是乱安立。这是不太好懂的,我说过,听下去之后,下个种子也好,将来开花结果都会有。那么,这里再说一个,名言的我,就是“我”,我们说一切法自性空,执着的流转生死的我是没有的,那么胜义谛里边实在有自性的我是找不出来的,刚才我们说了,我们这个我就在身上,离开了我们的身体,我在这里那是不可能的。“我”是指这一个身心了,身心是五蕴,五蕴到底是我,五蕴跟我到底是一个,还是不是一个,这个推论之后,就发现“我”是没有的。那么,“我”的,我们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起作用,劳动的人有劳动的产品,农民种地了,大家吃了穿了,军队保卫国家,领导人治理国家,这些作用哪个在起呢?这是名言的“我”,在名言量里边,就是这个假的“我”还有的,不能说什么都是空的,这个世界是空空的,那就是说大话。你都空的,那这个桌子是什么?坐在这里的是什么?这个佛像是什么?这不是在闭着眼睛说瞎话嘛。

  一切空不是什么都空掉了,缘起和合的假名安立的法还是有的,就是说,虽然是有的,不是自性有,是因缘和合而有的,离开因缘条件的话,一点点的自性都没有,都不存在的。我们说没有的,是没有它的自性,不动摇的、不依靠因缘的、自己能够成立的,这个自性是没有的。并不是说,名言的现象、示现的现象都没有的,所以说我们要了解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空么,就是什么都空了。空的意思很多,世间上也有空。有的人劳动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结果潦倒一生,他就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也是一个空,这个空跟佛教的空毫不相干。

  外道也讲空,最可笑的是当时,八十年代,不知是复旦大学还是哪个地方出了一本书,叫《金刚经》的注解什么的,后来一个气功师问我,这个书你看过没有?我说,我听到了,没有仔细看。他说,我看过了,好得很。我说,跟你们的道理是不是合得起来?他说,全部合拢的,跟我们的一模一样的。我就奇怪了,《金刚经》是佛说的最高的般若的道理,你们气功外道又不是佛教,怎么跟《金刚经》说的一模一样呢?如果你说一模一样的话,你就是佛教徒,但你又不是佛教徒。佛说《金刚经》一切自性空,没有我,气功师执着得很,有个我,不但这个我执着得很,还要把它长寿,要去练罗汉不坏身等等,这个怎么跟《金刚经》合得起。他说完全跟我们一样,这个就是他的见地不正么,他把什么东西拉得在一起就认为一样的。

  那就是说,我们仅仅靠自己去看书,就是会有毛病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气功师看《金刚经》,就说《金刚经》跟他们是一样的。这个就冤枉了,《金刚经》那是练气功的呢?所以说,这个道理告诉我们要有师承,要有传承的,没有传承的法,自己看看书,前面不就说了,看了书自己研究研究,过去开悟的不会有,现在也没有,将来也决定不会有,就是这个道理。

  一切法要缘起安立。这里说了很多,也举了很多例,我们也不一一举了。再举一个例子,这个经常学法的都看到的,也经常用的。他说,你在傍晚的时候,看到一条卷起的绳子,你远远地看过去,黑黑的,你以为是盘了一条蛇,你害怕了,赶快跑,那么这个到底是绳子还是蛇呢?你认为是蛇,你安立了蛇了,你当它是蛇了,实际上它并不是蛇,是我们的错觉了。要认识这个我,也不是容易的,这个很微细的,这个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学中观的时候再说,现在只能很简单地说,说了不太好,因为这个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问题,你想三言两语说出来,结果大家都听不懂,你也很吃力,那就算了。

  这里我鼓励大家要好好地学法。中观、甚深的空见、般若是我们学法的高峰,我们要学这个高峰的法,个人条件不同,我们也不能一定要让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去学《俱舍》什么的,她怎么记得住呢?我们真正年轻又是对佛法发心,愿意好好地学好的,那么就好好地在法上下功夫。我们的次第是俱舍、唯识、中观,这是按了次第来的,初级、中级、高级,这样子上去容易。就像念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这样念上去,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你要跳级的话,小学不念念中学,中学不念念大学,特殊的也有,天资特别高的也有,但是他也是很费力了。我记得我小时候是跳级的,一上去就小学二年级下半年,好象是其他的功课勉强跟得上,但是有一个吃亏的,就是拼音符号,是一年级的功课,我没有,那时候就很吃力了。人家一个生字,用拼音符号可以拼出来,我就拼不来,只好回去补,补上了才能拼。那就是说,你跳还是要补。一般的人不如从下边一级级上去要好一些。学法一般来说从下边下手。

  佛说的法,三个*轮,也是根本*轮,也就是根本教,以《俱舍》为代表;一个是瑜伽*轮,讲唯识的,一切外境是空的,只有一个内心,这已经是进了一大步了;最后中观的*轮,瑜伽、中观是大乘的两个轮,中观*轮讲一切法自性空。这三个法要先从根本*轮学起,根本*轮学好之后,基础的知识有了,然后瑜伽,瑜伽就是说,可以把一切外境都空掉了,只留下自心,就是阿赖耶识,再到中观的时候,把阿赖耶识也扫掉了,那么一切法自性空,什么法都是空。从最初的色法,色受想行识,乃至最高的佛的一切智都是自性空,有阶梯地学要方便一些,跳级地学,不但是麻烦,要补前面的,如果你不知道要补哪些的话,还会搞错了,搞错了之后,就是前面说的,你的认识错了,你修出来也是错的,那后果就很麻烦了。今天在这里,中观就简单地介绍一下,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大家尽自己的时间精力能够多学一点法,多学一点能够早一点开悟,不学要开悟是不会的。

  有的人,六祖大师大字不识一个,他怎么这么快就开悟了呢?但是如果你有神通的话,你去看一看,他前辈子下多少苦功,人家是龙都画好了,眼睛一点,这条龙就飞了,画龙点睛。我们是龙也没有,连一根龙的毛也没有,你光点眼睛,几百个眼睛也是不会飞的。他过去善根厚,已经修到家了,现在只要一点就可以开悟了,我们过去什么功夫都没有下,你再点,再点得多,也没有办法了。所以只要下功夫,不要投机,只要点睛好了,其他功夫不要,这个不行的。你点眼睛是最后一招,你前面都没有,你尽点眼睛是没有用的,那么你还是老老实实前面的功夫做起来,把龙做好了,最后眼睛一点就行了,所以学佛要下功夫,不要偷懒,不要占便宜,不要取巧。就是世间上的法也要踏踏实实,佛教那里可以取巧呢?中观的道理懂不懂,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大家都很忙,有的居士晚年学法,年纪也大了,比较困难,但是如何得到中观的方法我希望大家还是接受下去,就是要好好地学法,要好好地培福,要好好地忏悔业障,很好地找一个如法的上师给你加持,要修上师瑜伽法,跟他相应。

  第五天

  昨天我们把三主要道的第三个正见略略地介绍了一部分,今天我们继续把这一科讲完。我们回頋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正见,因为假使我们要出离三界,成佛度众生,出离心有了,菩提心也发起了,但是没有出离的方法,单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发心,那还是不能达到目的。所以一定要追求如何出离三界了生死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一个,一切法自性空的甚深的般若见,这个拿到之后,一切轮回能出,一切众生能度,佛也能成。所以说三主要道中间关键,发心固然重要,方法也是绝对不能缺少,这要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我们要求的作用,所以说它的重要性。既然它的重要性知道了,那么就想要得到它,那么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我们说般若正见,我们在讲经之前也念了《心经》,般若好象是很懂了,但是真正我们懂不懂呢?如果我们真正懂了,我们出生死就有把握了,正因为我们还是倒懂不懂,实际上是不懂,所以我们甚至感到还很渺茫,真正要出生死就要把正见搞清楚不可。

  这里正见第二颂,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们这里再重复一下,“能见轮涅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这是从缘起上说,一切轮回生死的,还灭涅槃的一切法都是从因生果的,因果不误的,这个在世俗谛上说,一切因果是一点也不错的,但是从胜义谛上说“且能破诸所执境”,它是没有自性的,从胜义谛上说一切法从色乃至一切智——佛的最高的智慧,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靠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既然它自己是不能独立的,是依靠其他的因缘把它扶起来的,那它就是没有自性的。我们要灭掉它,把这个因缘灭掉,那你烦恼也好、恶业也好,地狱等轮回的六道也好,都能够空掉,所以这样才能出轮回了生死!这里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彼入佛陀所喜道”,他能这样子做的话,就能进入佛所赞叹的、欢喜的中观之道,我们佛教讲缘起,缘起法投入的就是中道,不生不灭的,不断不常的,不来不去的,不一不异,八不中道,就是靠缘起法来阐述清楚,然后证入真空的甚深道。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两个要点抓住,佛所欢喜的道,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道是什么?一个就是世间出世间的因果永远不错的。

  第二个就是虽然因果不昧,但是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没有自性,都是自性空,这两个东西抓住了,一个是缘起,一个是性空,如果把这个能够掌握住,那就是佛最欢喜的,你已经得了甚深的中道了,也就是出离的见得到了,以后再深入从闻思到修,从定中证到空性之后,产生无漏的智慧,甚深的般若智慧产生之后,那就是出生死的事情就开始成办了,到成佛的时候就圆满了。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抓紧,一定要把它掌握好。也就是在缘起方面,不管世出世间的一切因果一点也不错的,第二个不管是世间的,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空的。

  这两个要平齐地掌握住,那我们就可以得到佛所赞叹的中观之道。这也就是说我们是应成派的中观见。这个见在我们学佛的人来说,就我们宗派来说,是一切中道见之中最高的,再也没有更高的,是了义的。前面说过,佛教宗派很多,在藏地印度大致分了四个宗派,其他都归入这四个宗派里边,超出这四个他们认为是没有的。这四个宗派就是有部、经部、瑜伽、中观的自续派,中观的应成派是最高的。那么,他们的中道见也讲缘起,也有他们的中道见,但是层次不同,他们的层次没有达到究竟的高度,并不是说他们错了,在他们要达到最高的过程所必要经过的路程,经过这几个路程,这几个里程碑,才可能达到最高的应成派的高度。所以,前面的基础是不能不要的,不要以为说我们要抓最高的,下边的就不要了,那就错了,佛说法是对机说法,对那些浅根的,就要说低一点的,对于中根的要说中根的话,对上根的要说上根的话,上上根的要说最究竟的应成的中观见,就是这个。所以,我们介绍的是最高的应成派的中观见,这个中观见如果你听懂了就是闻慧有了,闻慧再经过自己的思惟,就是说自己在静中好好地结合自己的身心来思惟这个道理,能够深入到自己的身心里边去,把自己的思想行动和这个结合起来,那么这是思慧,产生一定的作用了。

  严格的说,真正产生作用的是修慧,定中来的,那才是产生真正作用,但是思慧也能产生一定的作用。在广论里边,宗大师就把思慧也归入修的范围,本来严格地说,得了定,你所观察的才叫修,在得定之前是谈不上修的。那么这个要求很高了,修行,修行,要得定之后才叫修的话,我们都不在修行,没有真正一个能修行的,可能有一些菩萨化现的或者大根器的得了定的,这个我们不知道了,但总的来说,在末法时期,能够得到禅定的是不多的。真正严格的说,都不叫修行。仅仅是在修行之前作一些加行罢了。

  但是宗大师的看法是只要能够产生一些作用的思惟也可以叫修行,那么我们只要你肯动一点脑筋的话,听了经下来,不是把书一丢,而是回去再深入地去看,再结合自己的思想,对照一下,那把自己的行动归纳一下,纳入正轨的也可以属于修行了。我们就是要介绍一下,既然我们讲三主要道,讲中观见,也不能尽讲一些肤浅的,也把重要的核心稍微介绍一下。这个听起来就很吃力,希望大家,听是听下去了,听得懂最好,听不懂的,等于下种子,就观想金刚般若的种子下来了,我们好好地接受,把它纳入我们的心田中,将来八识田中总有一天会生芽、开花、结果,如果种子都没有的话,那尽管阳光、雨露、肥料用了很多,但它里边没有好的种子,尽是杂草,那么你这个阳光、雨露、肥料都可惜了,那就是外道之见都来了。所以说,金刚种子也还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听得懂的当然最好了。

  佛所赞叹的,也就是应成派有的最高的甚深空见我们介绍一下。一个就是说,缘起因果,世出世间的一点也不错,是显现的那一分,缘起的一分,叫显分;另外一方面,一切法自性都是空,一点点自性都是没有的,这个叫空的一分。应成派的中观见也就是佛所最欢喜的甚深的最高的中观见,认为这两个是并行的,没有一点轻重的,份量是一样的。就像我们说两足尊,佛的福德智慧都是圆满的,这两个脚都是一样长的,如果说这两个脚是一个长,一个短的话,那你走路成问题了,如果一个很短一个很长,那你不能走路了,成了跛子了,所以我们成佛要靠两个腿,当然这是一个比喻了,要靠我们两个腿去走的话,两个正好一样,一模一样。这两个就是空和有两个份量是一样的,也就是缘起产生的决定和空性所得到的决定心是一样份量的。这个就是佛所欢喜的中观道,也就是应成派的中观见。

  假使说我们在缘起里边有决定了,而缘起那一方面力量强一点,就是说对于因果方面搞得很清楚,份量做得很重,而对于空性方面比较少,两个不平衡了;或者反过来说,对于空性力量比较强一些,对于缘起那一方面忽略了,比较弱一点,那么这两个空和显这两分决定的心是不平衡,有偏差的,那么这样子不叫应成派的中观见,也是不能得到真正解脱生死的般若甚深的见的。所以说,我们要比较一下,我们经常说的四个宗派,应成派是最高,下边是中观的自续派,瑜伽的唯识宗, 一派,再是经部有部了,在这四个宗派里边,对于显分都要讲得多一点,份量重一点,对于空分一方面要放轻一点,所以说他们对于一切法一点都没有自性的那个空性那一方面份量差一点,而对因果方面讲得很仔细,就是显分的力量强,空分的力量要弱一点,所以说他们不能等齐,它们是不究竟了。

  他们中间有些认为说,他们总认为这些法总有一点自性吧,这个法没有自性的话,他就是空掉了,空掉了那就是没有了,那么这个世界上这么多法摆在那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搞不清楚了,所以说他们的智慧离开应成派——佛所最赞叹的空的见,还差一点点。

  那么这个并不是说他们错了,就是说,我们要达到最高的地方,比如爬山都是从山底爬起,一步步爬上去,先到山中腰,最后到山顶,你不能说他们还没有到山顶,都是错了不要爬了你要从山底一下子到顶上,那是做不到的,爬山还是要从山脚下一步一步爬上去的。所以我们真正要得到最高中观见呢,还是要一步步爬上去。佛在世四十九年说法,就是把那些根器从低的慢慢提高,最后在法华的时候三乘会归一乘,最究竟的法就拿出来。所以,他们的那些派我们不要说他们是错的,就是说他们还不到家,或者按照我们汉地的说法,他们是权法不是实法。实就是究竟的法,权就是还没有究竟,但是没有错,不能说它错了,而是权法。他们认为一切法假使什么自性都没有了,那么这些法也就是空了,作用也没有了,那这个世界摆了那么多的法,到底是什么东西就搞不清楚了。他们解释不了这样的东西,所以他们一定要留一点点自性,哪怕是中观的自续派,他在胜义谛里边认为一切法都是空的,在世俗谛里边还要承认有一点点自性。没有自性,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说,水有水的自性,流湿性,火有火的自性,是暖性,你说它没有自性的,那是什么东西呢?他们就搞不清楚了。他们尤其对应成派的如量的分别心假名安立在那个东西上,他们达不到这个高度,所以说他们对于观察法的空性就差一点点。空方面差一点点,那么缘起方面份量就重一点,所以说,一般就是说,下边四部都堕于有边,就是断常二边堕于常边,还没有究竟,当然这个常边不是外道的常边,从最高的中观的来看呢,他们还偏于常的一方面。

  他们既然空性没有得到究竟,那么空性和缘起两个东西是相辅相成的,空性不究竟的话,缘起的法也不会讲得十分究竟的,不圆满的。从这里说,虽然他们在缘起的显分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份量是强一点,空性弱一点,但是从究竟的分析来说,既然你空性没有达到究竟,这个缘起也不究竟,虽然你份量强,但是还是有一点偏差。所以说,在整个宗派里边,这里我们再强调一点,其他的宗派不是错,就是还没有到家,还是权法,方便法,不是最究竟的最了义的法,唯有应成派的中观见才是最了义的法。应成派的中观见是从龙树、提婆传下来,这个不是红教、黄教的问题,莲花生大师也是应成派的中观见,后来的阿底峡尊者,宗大师都是这个见,有了这个见,得到这个见的,就是佛所欢喜的道,如果这个见还得不到的,就是还没有到家的道,还要再上一步。这就是说,在宗派比较起来,应成派的中观见是最高的,是真正佛所欢喜的中道。

  显分加重,空分减轻的偏差。如果说空分份量重一点,而显分却是很差,或者是差一点,或者差很多,现在这样的人很多,有的人说,我只要空性得到之后就好了,一切都会知道了,那么这样子在用功的时候对显分忽略了,那么这样的人他们在观察一个补特伽罗,它和五蕴到底是一个还是不是一个,一个是有什么过失?跟五蕴是分开的另外一个又有什么过失?这样子在定中观察的话,就感到补特伽罗——就是这个流转生死的有情是自性空,就找不到了,没有了,那么推之一切法也是一样的,慢慢地推到后来,一切法都空了,他就认为整个都是空,这些法都是假的。

  这个从某些地方说是对的,但是他显分的因果忽略了会产生极大的弊病,这个我们下边慢慢说。他在定中观察空性的时候,感到要破的人我也好,法我也好,这些都是自性空,因此他心中空的相生起来了,感到生死也好,涅槃也好都是没有用真正般若的眼光去看,真正甚深的见得到之后,生死也是空的,涅槃也是空的,那么这样子他空的方面抓得份量比较重。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世界上的东西都是错误的,好象眼睛见空花一样,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假的东西,没有意义的。我们的心也是一片虚妄心,虚妄心安立的法当然也是假的,这是虚妄的,所以说,他们这样的观察呢,他们看到从因生的果,或者平常我们所说的瓶子、杯子等东西,他们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空的,是没有的,他这个空,空到过分了,什么都没有了。

  书上也有,我们先介绍一下。我们说,无有两种,一种就是世俗谛的没有,那就是什么都没有,像龟毛兔角一样的,什么都没有。而我们说的自性空,没有自性的无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自性没有,缘起的假的现象还是有的,所以说这两个不要混淆了。那么,有也一样,世俗谛的缘起的假安立的现象不能说没有,一切作用都起的,我们造罪、下地狱,修福生天乃至修行证果证道,这个作用一点也不错,这个不能混淆。但是他把空性的份量太重了,就感到这些因果都是没有作用的,都是空中现花一样的,眼睛花了才看到的,眼睛好了就没有这些东西的。这样子就犯了断空的过失了,他认为一切因果也好,造业的补特伽罗——流转生死的有情也好,所造的业也好,受果的人也好,都是根本是没有的,就是全部是空的。我们说空是没有自性的空,他是什么都没有的,就像龟毛兔角一样的,什么都没有的,这样的见地就错了,落于断空了。

  我们说佛所说的你应该听嘛,佛说的整个因果,尤其是我们学过俱舍的都知道,六因四缘五果,把因果分析得很仔细,因分了六个,缘分了四个,果又分了五个,讲因缘果讲得很仔细,佛讲得那么多,如果一切都是空的,没有的,佛讲这些干什么呢?佛说些空话了?他说,佛说这些,是对那些对空性不能了解的,没有得到空性见的人说的,得了空性见之后就不要了,不需要证了。这些人我们碰到很多,他们就说,他们证得空性了,说这些因果什么的都是骗骗那些初学的不懂的人的,我们是已经到家了,这个不在乎了,因果都是没有的,空的,你去搞它干什么呢?这是断见,这很危险!

  前面的显分份量重一点,最多是没有到家,还是在路上走,还在山上爬,爬到半山腰,毕竟跟第一阶离开了一半了,跟顶峰是差一半路程了。而得了断空的人呢,却不是往上爬了,而是往海底钻去了,那是背道而驰了,这样后果是很不好的。他们认为,说我说有,都是错乱的,跟空中现花一样的,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不可信的,因此他们对善恶因果如何取舍,那么什幺叫“取舍”?我们说“取舍”就是善的要取,恶的不要做,十善要做,十恶不要做,五戒要做,犯戒的事情不要做,这个佛彻头彻尾的尽在讲这些,他说这些都是对那些不懂空性的人说的,对我们来说不需要的,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他们也搞不清楚,他们也就认为这是不重要的,我心里不执着就对了。但是不执着你还是凡夫,善的事情,你善根不多做的不多,而无始以来恶的习气很多,你什么都放下,不管了,结果去造恶去了,下恶道,所以这是恶取空,就是断空,是比较危险的。这里介绍一个公案。

  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野狐禅。过去一个禅师跟大家讲法,有人就问了:“大彻大悟以后还有没有因果?”大彻大悟就是证了空性了,因果还有没有?这个禅师就是说:“大彻大悟之后就不落因果了,已经跳出因果了,因果已经没有了。”这个禅师持戒、精进、行持都很好,就是见错了,所以地狱没有下去,就落了野狐身,做了五百世的野狐,超不出来。这个见不正么,他超不出畜生道,因为畜生愚痴,没有正见嘛。后来这个山上又来了一位有名的禅师,这个野狐有一天就化了一个老人,去请教那位禅师。他自己想,我以前跟人家讲,大彻大悟之后就不落因果了,已经超出因果了,因果都是假的,跳出去了,没有关系的,看看这个禅师看法怎样?他就去请教这个师傅:“大彻大悟之后还有没有因果呢?”这个禅师说:“大彻大悟之后,不昧因果,因果一点也不错。”这个给他提醒了,这个道理他懂了,懂了之后野狐身也脱了。晚上他就托了一个梦给那个禅师,七天以后,你山后面有个山洞,里边有个野狐,他死掉了,希望你们去超度一下,救度他,超度超度。那个禅师,这个梦醒过来之后,过几天就派人去看,果然发现有一个极大的野狐死在那里,就给他超度。

  这个公案我们经常听到的,它究竟的含义恐怕大家不会很深刻地知道,那就是经过我们中观见一对照呢,那就很清楚了。就是说,他修空太过分了,把因果抹煞了,就是说把显分,因果不谬的那一分甩掉了,把一切法空的道理搞错了。因为缘起和性空是相辅相成的,你缘起不明白的话,空性也得不到正确的空性。像前面一样的,空性不到家的话,你缘起也不能圆满的。唯一的,就是应成派的中观见,这是最圆满的,所以说在藏地,也很不客气地说,一切宗派他们的见能不能出生死,不能出生死!除了应成派的中观见,这个见你证到之后,才能了生死,其他一些的空性见,不到家的,不够的,生死了不了的,但是你再进一步,再上去,达到这个高度的时候那也可以了了生死。既然达到这个四宗的高度,你再上去一步也不困难了,最怕的是断见,一个常边,一个断边,断边是要堕恶趣的,因果都抹煞了。

  这些现实的人里边很多,昨天我就介绍了一个人,也不是居士,可能是外道,他认为,他得了空性了,他什么都不要干了,他说他这样子就成佛了。另外我以前在法相学社的同学,他过去也很精进,我们那时讨论是自觉的,人也不多,几个比较用功的每次开课之前早一点到,互相把前一天讲的内容探讨一下,辩论一下,他这个时候很用功。后来我到五台山去了,他给我通信,我就发现他的见有点差异了。最后有一次,好象是五九年,我从五台山回来,我就听人家说,他说他发现了一种成佛的捷径,这个捷径很快,一下就成佛了,比一切宗派都要好,他成了新宗派的祖师了,很多有名的大居士也对他都很崇拜,相信他的事情,包括一个居士,那时我回来(上海)了,到他家里去,他是相信他的道理的,他就说,哎呀,你们比丘出家人太执着了,什么二百五十条戒,这个做不得,那个做不得,一切法空么,不要去执着那些,只要空了就对了。我说,哎呀,怎么是执着呢?我们比丘二百五十戒还少了,还要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呢,这个成佛的时候都要做到的,怎么不做呢?要做!

  后来那个人,有一次他害病了,有人去看他,说:“你说一切法空嘛,你这个病也是空的,你着什么急呢?”“哦,他说不对了,这个病很重!”他就着急了。另外一个居士跟他说:“你这个见恐怕有点问题吧?”他说“对,对,对!”他接受了。过了几天病他好了,又是一切法空,什么都不要。本来这个居士吃素,好好地念佛,也研究法相,后来一切法空,素也不吃了,他说荤的素的一样的,都是空的,你不要吃肉好了。不吃肉为什么要吃荤的,荤的味道好嘛,你还是执着嘛,荤的素的都要吃,他是绍兴人,甚至于空的时候去看绍兴戏去了。他说,不要执着嘛,没有关系的,一切法都是空的。你想想,这些人后果如何呢?当然是不可设想。我记得我们在法相学社,范老讲课的时候,在唯识里边也讲到恶取空的,但是他学了之后,可能是过去邪的因在里边,对那个接受不了,好象对他无动于衷。

  这个我们一样要掌握的,就是显分——缘起的那一分,跟空性的那一分不能有偏差的,这个份量要齐的,一方面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自性是空的,另一方面要知道,缘起的法虽然自性是空的,但是不管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从因到果是丝毫不昧的。这个我们书上也有,越是证到空性的人,他对因果越是认真。这个我们就可以衡量了,有些人就大言不惭的,说他开悟了,证了空性的,世界上这些人也有。我们要衡量是不是真的证了空性还是假的?一个标准就是说看他对因果的看法如何?如果他对因果的看法非常严谨,一丝不苟,什么事情都依因果而做,那么这个人可能是靠得住,如果他认为一切法空了,因果也是假的,你何必假戏真做呢,一切放下就完了,不要执着它,什么都随便都可以,如果是这样的人呢,千万不要上当。他自己本身已经恶取空得到了,要下恶道了,还要把你带下去,一起受苦去。这些我们学中观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不要堕入偏于空的或者偏于有的方面,一定要空有两个相齐,不能有偏,份量一定要相等,这个很重要。

  另外一个,根据文殊菩萨的教诫,前两天我就讲过,宗大师修法亲见本尊,文殊菩萨就不是在定中梦中,就是跟现实的人一样,可以给他做教授教诫,尽量给他讲。有一次,文殊菩萨告诉宗大师说,就是关于中观的问题,他说,“勿以显空判亲疏”,就是对于显的一方面,就是缘起方面,对于性空方面不要有亲疏,就是对这个偏重一点,对那一个偏轻一点,就是不要有轻重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修缘起中观见的时候,要把显分——因果不谬的那一分,跟一切法自性空一点,也没有自性的那一分的份量要摆齐,不要一个亲一点偏于这一边,而疏于那一边,这个不要。这是文殊菩萨亲自对宗大师说的话。就是说,对于空所产生胜解的决定心的份量,跟在显分上——缘起因果不错所引生的决定心,这两个心要等齐,不要一个亲一个疏,一个重一个轻。这个意思就是说,对这显分和空分一定要摆平,不能偏一点。偏有一点还好,偏空的一方面就会堕恶取空。

  汉地也有这个话,“宁执有见如须弥,不执无见如芥子”。有须弥这样大的有见,将来还能爬上去,一生了断空见之后,那就永世沉沦了,见错掉了,不知道那世出来了就不知道了,千佛不救。这个我们汉地的禅宗里边经常讲这些话的,把这个道理和三主要道的正见的道理一会通呢,那就一样的,汉地的佛教和藏地的佛教有什么差异呢?源头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有些人有本位观点,认为我们汉地佛教是汉地的,藏地佛教是藏人的,我们汉地的好。但你想一想,我们藏地的佛教也好、汉地的佛教也好,都是来自于印度的,印度比藏地还远,那有什么亲疏呢?我们只要是真理我们就接受,不要说它是外国人,不是我们汉人,我们就不接受,我们汉人就自高自大,这个也不必。凡是佛说的东西正确的,我们都要接受,汉地也好、藏地也好,哪怕是斯里兰卡的也好,这个正归都是佛说的,我们都要接受,不要去分好坏了这些。

  文殊菩萨是亲自跟宗大师讲了这个。在空性方面加重份量了,对显的缘起方面减轻份量了,这是断边,堕了断的那一边去了,断边是危险的。如果对显分放重一点,空的份量放轻一点,就堕到常边去了,都不合中道。真正中道远离断常二边,在一切宗派里边真正能够达到的只有应成派的中观见,它是直接继承文殊菩萨所传下的,通过龙树、提婆、寂天、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等流下来的,这个见是最高的。这个我们不是自吹自擂,你是格鲁派就把格鲁派放得很高,这个我们藏地的佛法都是经过辩论的,你说你不服你可以去辩论嘛,如果你辩胜了,那你就对了,如果你辩不过,那你就要承认了。这个不能就个人意见来犟嘛,有什么好犟的,对真理要服从。

  断常二边,只要你把显分空分不摆平的话,要么是堕在常边,就是重于显分,因果方面份量太重了,空方面份量轻了一点,堕在常边。如果空的方面份量加重了,缘起因果方面份量减轻了,因地上如此,那么以后证到的果就堕于断边,就会得到恶取空的不好的果。这是说,不要分亲疏,份量要等齐。但是有一句话,这是文殊菩萨说的,多于显分上用功夫。你开始用功的时候,显分上要多下一点功夫,就是说,在缘起方面要多下一点功夫,这是什么原因呢?而且不仅如此,只有在缘起上用功夫,对缘起所生的一切法,生死也好、涅槃也好,能够引起它的因果一点也不错的决定心,然后在缘起法再引生性空,所以说我们在真正地看这显分空分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有差异的,份量要等的,但是开始用功的时候要从缘起方面下手,下功夫,到了缘起因果正确不误了,然后进入空性呢,那就可以保证你不堕入断见了。这个在宗大师的三主要道里边也有,“应勤通达缘起法”,而不说你应勤通达性空法,他说你要很好地把缘起法努力地修,也是跟着文殊菩萨的教诫,虽然这两个你修到后来的份量要齐,但是你下手的时候还得在缘起法上多一点功夫,所以说我们学法,佛的法,我们昨天就介绍了,佛的三个*轮,根本*轮,基本上都是讲因果缘起,就是六因四缘五果,那么瑜伽也是讲缘起,哪怕是中观,缘起是讲得少一点,但是并不是说缘起不重要,不要了。所以说缘起方面是重要的。从缘起下手,以后你得到的中观不会堕入断常二边,如果你不从缘起下手,缘起上功夫不好好下的话,那么以后证到的见可能会是断空,那就很危险了。

  有些人很奇怪,证到的东西怎么会错呢?我们不要想得太天真了,你以为证到了,定中得到的东西都是对的吗?那些外道,佛在世的时候九十六外道,都得到禅定的,他们说,印度现在还有一个婆罗门,自称“薄伽梵”,他神通广大,他有定嘛,但是定并不一定产生正见,你开始接受的是邪见,你定中修出来之后这个邪见更深,牢不可拔。如果你开始得到的是正见,那你定中修出来之后这个正见也是坚固,不容易退了。

  我们打一个比喻,就像是烧窑的瓷器一样的,你开始做的土还没有烧之前,是容易坏的,经窑里一烧,就坚固了,不会坏了,如果瓷器做的是很好的,烧出来是一个很好的瓷器。如果瓷器开始模型做的不好,那烧出来是怪头怪脑的东西。所以说,并不是得到定了,都一定会得到正见,正见还依赖我们的闻思修,闻思修就是你闻什么法,你领会的是什么法,那么经过思惟,经过定中的修,将来得到的果还是那个法。这个法不过他起作用了,在闻的时候仅仅是一个认识,到思的时候能产生一定作用,到修的时候,定中出来以后大大的作用就起了。东西还是一个,性质没有改,所以说我们在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去闻相似的佛法,假的佛法,甚至外道法。因为外道要兜售它的法,它这个法才自己创造出来的,牌子不响,而佛教有两千五百年了,中间出了很多的大祖师,这个牌子极响,他就要冒佛教的牌,他以佛教的招牌兜揽他的客户,很多人都会上当。

  藏地红黄花白都是佛教的几个宗派。但是还有黑教,黑教是苯波教,是以前,佛教没有进去之前,藏地本有的地方的教,这个教神通广大,据说这些黑教的所谓上师也在灌顶,而且他的灌顶很希奇,灌顶的宝瓶不要手拿,自己会到受灌的人的头上按一下,这个人家看了希奇了,这个了不得了,这个人可能是古佛再来了,赶快向他皈依求法了。那知道你这么一做的话,你皈依体没有不说,而且将来根据《地藏十轮经》的话,你还得下无间地狱,跟五无间的罪是一样的,这个要好好地注意了。我们是好心了想求佛法,但是好心里边也有一个坏心,好希奇,真正的三主要道你不学,当然有的人没有因缘,不知道,那不怪他,如果有因缘得了三主要道了,你还是去追求神通、奇奇怪怪的东西,上当受骗固然是对方不好,他挂了佛教牌子使你上当,但是你自己也问问心,你为什么上当?正规的佛法你认为不珍贵,没有神通,不希奇,一定要搞一些希奇的东西,佛教不是讲耍把戏,搞希奇,佛教是看这个法能不能真正了生死。佛教里都是经过辩论的,这个真空的正见能不能了生死,你可以广辩嘛,你说它不能了生死,为什么?你把你的理由拿出来,对方把他的可以了生死的理由拿出来辩论,大家辩论一下,看哪一个错?哪一个胜?如果你输了,那你认错嘛。这些佛教在印度也好,在藏地也好,两千多年来都是经过这么辩论下来的,我们认为是不会错的。

  过去印度的辩论很厉害,外道来了,跟佛教徒辩论,如果佛教徒输了,不但是头砍下来,所有佛教的信徒、佛教的寺庙财产全部要给外道拿去的,本来信佛的就要去信他的教。有的教进来之后就这么做的,把很多的佛教徒都改了他们的教徒去了。所以说,佛教辩论很重要的,我们的佛经都是经过辩论的。这些如果你不相信,那你就去辩。我们就是这么说,我们是相信了,就是真正的般若的空性见,显分因果决定,空分一点没有自性,这个见如果得到了,如果你再经过思,再经过修,能够把智慧修出来了,那你决定出生死。如果这个见没有的话,那你就出不了生死,如果你搞错了,投了外道的师,去学了外道的法,那你就下恶道就没有话说的了,而且因为你信了邪的,把皈依(体)都甩掉了,你以后再碰到三宝的话,那恐怕是不太容易了,什么时候从恶趣里出来就不好说了。

  所以说这是关键问题。我们再回到前面,我们得了暇满的身,好不容易过去多生多劫培了福、持了戒、发了愿,三宝的加持,才得到这个身体,你不好好利用,不追求三主要道珍贵的法,去求希奇,求什么神通,一旦你做错了,作了外道了,那你后悔就来不及了,实在是太可惜了,我们觉得这个愚痴得透顶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好不容易佛法闻到了,最高的法也能够碰上一点了,不说我懂了,单是碰上了嘛,你不从这个方面追求,拼命从其他方面追求,那么就是不听佛的话,不听佛的话,当然你走的路是不会对头的。我们再强调一下,前面说的,你如果三主要道还没有得到,你修什么生圆次第、什么大圆满、大手印都没有用的,不会起作用的,甚至于会着魔的,因为你空性不知道嘛,甚至境界来了之后,你执着了,你就会着魔了。

  末法时期的魔很厉害,在座的居士、出家人可能你们看到的也很多,我们庙里就很多啊,很多附体的,疯疯癫癫的,从三楼上跳下来的这些人,到我们这里来求佛法来救护的,很多很多,末法时期这些事情太多了。我记得莲花生大师就说过这个话,他说末法时期大鬼入大人的身,小鬼入小人的身,有些鬼入比丘的身,反正一切都有魔鬼来作祟的,所以要好好修行才能避免这些。这里就是说,补充前面的,我们要所讲的是佛所欢喜的中观之道,是要怎样子的呢?就是一切法世出世间的因果不谬跟一切法一点点也没有自性的两个结合起来,而且份量要相等,如果你能得到这个见了,那你出三界的包票就拿到了,将来你修上去,证到这个见之后就可以断烦恼了。把烦恼我执断了之后,你就可以出三界了。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总的来说,你既要看到因果不谬,又要看到一切法一点点自性也没有,这就是中道见,中道见每一个宗派都有,都是各有各的标准,都是根据缘起来的,但是深浅有不同,现在我们介绍的是最高的,应成派的中观见,也是成佛的见,这个见拿到之后,那是稀有的宝贝,希望大家珍惜这个宝贝,要好好地学修嘛,如果你假使年纪大了,文化不够,搞不懂的也发个愿,愿我快快得到因缘,能够开了智慧,能够把这个得到。再一个就是我们把开智慧的方法也告诉大家了,一个要修上师瑜伽,求上师加持,一个是要根据有传承的善知识学习甚深的般若经典,一个是广大的培福,忏悔业障,消业障,这三个法掌握住了,你总会碰到这个机缘。

  我们再接下去了,昨天讲到哪里呢?昨天是讲到,这个科过了,下边第三个就是说。那么我们学了半天,要求的标准是得到了,显分和空分是要等齐的。但是要是出了偏差了,什么时候还没有圆满,知道不圆满也就是知道圆满了。这里就说一个,凡是你有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那你得到的正见就还没有圆满。还得努力。

  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

  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就是说,现缘起的相,一切缘起它因果一点不错,跟离开执着的空性这两个的了解。就是说,显分的决定了,这个空性空分的决定,假使你什么时候看到这两个是相违的,就是说生起缘起就觉得空性有点别扭,但你观空的时候感到缘起还有点不到家,那么你这个时候佛的密意还没有真正得到,那就是你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并行不离的关系还没有达到。

  如是修习令正见观察圆满的话,空性与缘起二者必然相辅相成。我们《上师供》天天念,“生死涅槃纤毫自性无,缘生因果如如不虚误,二互不违相助以出生”,这个甚深的空性见就要求龙树菩萨加持了。这样子的东西要解,开始是解,慢慢地是证,所以解龙树义要求加持了。我们上师供每天念,也是要希望得到中观的正见,哪一个时候你对中观的空和有,感到有一点矛盾的话,那么你就可以自己知道了,你对佛的真正的中观见还没有圆满,还没有真正通达。

  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

  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

  那么中观见怎样才是圆满的标准呢?有没有?有!“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那么什么时候圆满呢?不复轮替,就是一会儿有,一会儿空,就是见到有的时候马上知道自性空,见到自性空的时候马上就知道是缘起法,那么这样子的话,你可以达到正见圆满的程度,也就是佛所欢喜的道你得到了。

  所谓不复轮替,就是说,一切法唯名安立有的,就是善恶的缘起因果了,是合理的,与寻求所安立事,要找它自性的本体一点自性也没有,这两个东西不是一会儿有,一会儿空,一会儿看空的时候照顾不到有,观察有的时候又照顾不到空,这样轮替的就不是,要当下能见到,空和缘起在同一事情上,比如这个茶杯,我知道它是缘起也当下知道它是自性是空的,如果你达到这个高度呢,那你的空性见就圆满了。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就是说,依了因缘和合、假名安立的缘起法,因果一点也不错,一见之下,一见到缘起的因果,马上知道一切法自性空,它无明所执着的实在有的那个自性是空的,没有的,那么这两个东西同时能够起了,你的缘起就掌握住了。这个不容易啊,我们嘴里这么说,真正要心里理解却不是那么嘴里说说的事情了,但是我们要向这个方向努力。通达缘起之后就是性空,通达性空方面又知道缘起、因果不谬,这样应成派的中观正见你是圆满得到了。也是龙树不共的密意。所以,是不是得到中观见,就是以这个标准来自己衡量自己。

  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

  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

  下边一个就是应成派的独特优胜处。我们说,应成派这么好,它有什么特殊好的地方呢?这里介绍一下。应成派独特的优胜处三主要道里边就说了,“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那个就是说,断常二边了。一般的佛教就是说,他们也讲缘起嘛,也讲中道嘛,他们就是说,以缘起来断断边,以空来除有边,在应成派里边就有特殊之处,就是以缘起来除有边,以空性来除断边,这个好象是有点矛盾么,既然是有了,怎么能除有边呢?既然是空了,怎么能除断边呢?这个应成派有独特之处,它有这个功能。假使你知道空性里边可以现因果的,就是空性跟因果两个东西是不相矛盾的,那么这个时候你不会断常二边所蒙蔽了。应成派以外的人,就是应成派以外的其他的宗派,也承认由现相来除无边,就是断的一边由现相、用缘起来除一切法断,外道是执断了,佛在世的外道,三世是没有的,你们尽量享乐好了,管什么下一辈子、因果了,这些都没有的,这是断见。所以它说因果是有的,来除断见,就是由现相来除无边。由空除有边,那些本来是没有的东西,外道说大自在天能创造世界了,也说什么上帝造世界了,这些无中生有的东西,我们说空,它这些都是自性空,它是没有的,以空来除有,以有来除无,这个佛的宗派都有这个,应成派也有的。但是,应成派特殊的,就是说除了现相以外都不是实有的,那么就是说一切都是缘起法,除了它表面显现的那个现相之外,就是缘起的法之外,它自性是没有的。知道这是现相的意思就能够除有边,就在缘起里边除有边。这个也很好理解嘛,缘起自性空,缘起的现相是有,但是你就在缘起的现相里边会知道它自性空,为什么?如果它不是自性空,它就不能缘起,正因为它自性空,才能缘起。

  这里,我记得有一段很好的我没有讲,这里我们就补充一下。真正了解缘起的道理之后,会对因果会得到更强烈的定解,越是你对缘起的道理懂得多,你对因果的信心就越殷重,就是说越是对缘起空性的法懂得多的话,越是讲因果,对因果非常承认,不象那些得了空性之后,因果就不要了,这个是错的,越是知道缘起,对因果越会尊重。从善因生乐果,这是法相的话,我们一般外行的话,善因得善报,得善的果,果没有善恶的,只能是乐苦,善的因生乐的果,恶的因生苦的果,这是一点也不乱的,这就是根据缘起规律来的。

  那么我们知道缘起的自性就是自性空,因缘和合虽然在名言里边是有的,就是世俗谛里是有的,是不欺诳的,是合理的,这样子就在自性空缘起里边也可以知道轮回也好,生死流转和还灭涅槃的一切因果都是不会错的。那就是证得空性的人对因果越来越有信心的。为什么这样子?这里有一段我们要补充一下的,就说是假使有自性的话,一切缘起就破坏掉了。假设一个麦,我们种的麦的种子,它是有自性的,什么叫自性呢?它是不会变的,它自己不要靠因缘的,不会变的,可以自己独立存在的,那么如果麦的种子有自性的,它能够独立存在,那把它丢在地下去,它还是麦,不会长苗的,芽不会长出来的。如果小孩子是有自性的,那他永远是小孩子了,他不会长大了,不会成人了。

  过去也有一些外道,他认为人总是人,天总是天,也是执着这个有自性了,人就是天上的人,他死了之后还是人,天上的人死了之后还是天,地狱的人永远是地狱。印度的四个种姓就是这样的,下贱种你生生世世都是下贱种,婆罗门种、刹帝利种你生生世世都是上品了,这就是从这些不正之见来的。把因果的体系全部都破坏掉了,如果自性有一点的话,那么整个的因果的体系也是受了干扰了,正因为自性一点也没有的,那么整个的缘起因果一点也不错,所以越是知道自性空的人越知道因果缘起不谬。所以说,我们前面所说的野狐禅,这个禅师搞错了,以为证了空性之后因果就不要了。凡是真正证了空性的人,对因果的心是极殷重的。我们就看大德好了,印光法师修证很高,但是他对讲因果非常严谨,过去那些大善知识都是这样子的,凡是有修证的人都不会忽略因果的,一丝不苟的,宗喀巴大师整顿佛教,他自己是证了空性的人,但是他对别解脱戒,一丝一毫,哪怕是滤水囊这些东西都一丝不苟地去做的,并不是说证了空性,这些不要紧的,都是无所谓的,不是那样子的,越是证了空性的人,越是对因果信心越坚定,这个是决定是如此的。我们前面也讲过的,如果你碰到的人,他说他证到空性了,他对因果是不在乎的,不注意的,对善的事情不肯做,对坏的事情随便做的,这个人劝你们不要去亲近他。也是说,我们选择善知识的时候就是要注意的事情。

  因果缘起和一切法自性空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就是两个不但是没有矛盾,而且是互相依靠才能够成功的,这就是应成派的中观见,也是佛所欢喜的道,也是真正能够出离生死的正见,这个很重要。现在回过来,在缘起当中能够知道它没有自性,就是说,胜义有的跟自性有我们把它排除了,以有来除有边,自性空,就是说它自性是空的,但是还不排斥除了自性之外还有其他东西,缘起,那就是说,以空来除断边,这是应成派的特色。其他的以有、以缘起来除断边,以空来除有边,而应成派可以用缘起来除常边,以空来除断边,这个是应成派所特有的,也是值得我们自己要知道的。一切法都是缘起和合而生的,它自己一刹那也不能自己独立存在的,没有其他的缘起条件呢,它这个法就不能存在的,所以叫自性空。

  应成派就是说,这个是因明的问题,有些讲起来太高了一点了,但是我们因为要介绍应成派的殊胜之处呢,也得稍微提一下。在97页,应成派以“无实有,是缘起故”就是芽,就是一切法,用芽来作个比喻,是没有自性的,没有实在有的,是缘起故,是因,“芽无实有”是宗,那么这个缘起,是缘起故,因为是缘起可以除断边,断就是一切都没有了,它是缘起,是有的,它芽的自性是没有的,是因缘和合而起的,是缘起的,那么除断边就除掉了,但是就在缘起的因里边也能够除常边的,因为它是缘起嘛,缘起就是因缘和合才有嘛,自性不存在嘛,所以它没有自性,既然没有自性就没有常,自性就是常,不动不摇的,自己独立存在的,不会变的,它是缘起的固然断边除掉了,但是它也能除常边,因为它是缘起,正因为它是缘起,它没有自性,没有自性的东西是就不是常的,有自性的东西才是常的,这正是应成派的特殊处。它一句话双关的,既能破有又能破无,这个就高出佛教的其他宗派。有的人就不高兴了,你们黄教总说你们黄教高,我们的教派不够,其他我们教派什么东西比你们高得多。对于这些我们说,并不是争一个输赢的问题,这是个严谨的问题,是出生死的问题,你如果开玩笑搞错了,你证都证了,你打口头官司你打赢了,但是你不能叫人家出生死,这个事情你怎么办?这个我们不能从争人物是非方面看问题,就是要看这个法是不是佛所说的最高的道,是佛说的最高的道,不管是什么派都要尊重它,不是佛说的道那么我们就要顺从佛所说的最高的道,用服从真理的眼光来看问题,不要从宗派见,自他是非方面来看问题,这个我们希望大家要知道。

  那么什么叫断边和常边呢?在佛教里边,中观宗,当然这是标准的说法,在世俗谛都没有的叫断,胜义谛没有不叫断,自性没有,但是缘起还是有的。但是世俗谛的缘起都没有,这就是什么都没有了,这叫断边,所以说所谓断边就是世俗谛里边什么都没有了——断边。那什么叫常边呢?有自性,胜义谛里还有它,这就是常边,不但是胜义谛有它,世俗谛里也不能有自性,应成派和自续派的差异,两者都是中观宗,就在一点有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自续派里边世俗谛里边一切法有自性,而应成派就是世俗谛也没有自性。这是高它一层的地方。这是我们讲到应成派的特殊处就介绍了这一些。

  下边,就是说,既然缘起和性空的关系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回归到龙树菩萨的《中观论》里边,它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正因为空性的道理,一切法得成,那就是说,正因为一切法自性空,它才能变化,如果一切法自性不空的,那它就僵化了,不能变化了。一个舞台上堆满了东西,你怎么去演戏呢?正因为舞台是空的,你什么戏都能演出了,这是比喻,不能把它执得太厉害了。因为一切法自性空,什么缘起变化都可以一丝不谬地体现出来,如果说一切法有自性的,有一点点自性的话,一些缘起法的因果就会受到阻扰,如果全部是有自性的,僵化不动的,那什么缘起都起不来了。所以说,正因为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心经》里边大家天天念,讲的时候也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我们可以知道了。色是缘起,缘起就是空性,“空即是色”,这个空就是是色的自性,色是缘起法,它的法性就是空性,这个空性就是色,色本身就是空。这些道理如果不通过中观的注解呢,你讲得恐怕似是而非吧。我记得我们以前在温州住了两年,在妙果寺,后边有个中台山,很多人,耶稣教也在传道,佛教的居士也在讲经。有一次,有人告诉我,有个人在讲佛教的《心经》——这个是不是居士我也不知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他怎么说呢?他说你看这锅水,水是色法,是物质,你把它一烧,它化成水蒸汽了,锅就空了,“色不异空”,这个对不对啊?恐怕我们听了三主要道,你自己会解答了吧。水化成水蒸汽,水还存在的,它仅仅是液体变成气体,并不是说它消灭了,而且我们说“色即是空”,当下即是空,并不要把火烧了才空,你把一棵柴烧成灰了,你说柴即是空,那哪是空,你火加上去,因缘和合,它变成灰了,并不是这样子讲的。

  如是三主道诸要,子能如实通达时,

  当依静处起精进,速疾成办究竟愿。

  此是多闻比丘洛桑札巴贝(善慧名称吉祥)为亲侄擦廓阿旺札巴(语自在称)所作的教诫。

  这里我们讲最后一科,就是劝大家修行。“如是三主道诸要,子能如实通达时,当依静处起精进,速疾成办究竟愿”,这是宗大师对他的弟子写的,要他这样子三个主要的道的那些要点,你如果能够真正如实地通达、不是假的通达之后,应当怎么样呢?不是我通达了,我到处乱说去了,做法师去了,讲经去了,拿红包去了,这不对。应该依静处起精进,那就是去阿兰若,要去闭关去了,好好地修行,速疾成办究竟愿,赶快成办究竟的愿,成佛度众生的大愿,这个东西拿到了,你成佛度众生才行。有的人说,我来不及了,要去坐山闭关去了,你这三个还没有拿到,你去闭关,不出魔障是不大可能的。我们真正把三主要道拿到了,那修什么法有保证了,没有问题,生圆次第、大圆满、大手印你去修好了,可以很顺利速疾成办究竟道。如果你这个还没有,请你慢慢地,把这个弄懂再说。

  此颂是宗喀巴大师出于悲愍爱护对我们后学所作的教诫。他说,如果把前面三主要道重要的意思先由闻所成慧,闻慧,就是闻所成的慧,听闻正法得到的智慧,假使一个正确的认识,得到通达了,其次闭关斩断现世的藤绊,少欲知足,那么你得到这个法之后要好好地住茅蓬了,把世间的事情放下,少欲知足,生活要极简单,少事少业,不要去做那些事情,尽量地减少,好好地修,怎么修呢?闻下边就是思,经过甚深的思惟,我们不是说依止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经过思惟之后,把我们学到的闻慧深刻进去,渗透到我们内心里边去,得到定解,经过思惟才能得到定解,单是听了法,定解是不一定能够生得起的。要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思惟,然后决定不动摇的见解才能生出来,那么这个见解产生之后,要在寂静的地方,就是人少的地方,山林等阿兰若,好好地精进,不能退懈,就是要精进,好好地去成办一生的成佛的大愿。这个就是说,我们听了法之后,并不是到此为止,就完了,下边还要修。你先把眼睛睁开了,你再走路嘛,闻了法之后,眼睛睁开了,不会错了,然后你好好地做,按着正确的道路好好地去走。那么怎么走呢?就是要远离那些杂染的地方。住在大城市里你怎么修行呢?住在电影院里修行,除非是修行修到极高度的人可以去考验,一般初学绝对不能去。寂静的地方不但是把外境的杂染要除掉,而且内心的杂念也要除掉,要内外寂静,精进就是要起极大的努力,最后才成办这个愿。前面说过,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得到之后,最高的是修所成慧,就是说要起正确作用断烦恼的话,决定要从定中来的,如果不是定中的,单是从闻思来的力量,它是会退的。定中来的,就像一个瓷器,经过窑烧了之后,它是坚固了,再开水泡下去,它也化不了,如果没有经过窑烧(定火)的话,这个坯基摆在水里就化掉了。

  真正要起作用,要定中得到,要定中得到这个修所成慧。那才能断无义,才能断生死。那么,定从何来?从戒而来,所以说《菩提道次第》告诉我们,真正的一切戒是解脱的根本,是了生死的根本。这里怎么说戒是了生死的根本呢?我们不是说无自性空性慧是了生死的根本嘛,我们讲得很清楚,怎么又是戒,戒能够生定,定才能够生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个大家都知道,你没有戒,你慧从何而来?不是从定中出来的慧,会退,会改变,会变色,所以说我们真正要得到这个无漏的空性慧,起真实的作用,断烦恼,出生死,那非得要从戒下手不可。由戒而生定,由闻思的慧在定中的观察,修,然后得到修所成慧,这修成的慧,因为有佛的无漏的法的等流,产生无漏的智慧,就是般若的智慧,这个智慧可以使我们出生死脱轮回的,成佛度众生也在这里。

  所以说,我们真正下手还要补充一个东西,把戒好好地持好。不论是在家出家的,都有戒嘛,在家的有五戒八戒,尤其是受了菩萨戒的。出家的一下子三坛大戒都有了,比丘戒、菩萨戒全部有了。这个戒如果不学好的话,你想得定,那是梦想,恐怕下地狱还有份,所以说真正要修行还得从戒下手,从戒下手,从闻思下手,这是双管齐下,不能偏一方面,闻思是重要,但是持戒也重要,持戒和闻思到最后就结合了,闻思最后是修,修就是定产生出来的,所以说,戒定开始的时候好象和闻思是不相干的,但是戒定在把闻思加上去之后,最后在定中把闻思的智慧经过观察、推求的话,就产生修所成慧,才真正断烦恼的智慧出来,所以说我们要得到无漏的、了生死的、无我的慧,固然闻思是要紧,戒也不能缺,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好不容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最高深、最究竟的佛法我们也沾了边了,不说懂了吧,至少也听到一点了,种子也下去了,那么我们要努力了,当依静处起精进。大家要跑到山里去,不可能,就是说尽量把那些不相干的事情就不要做了,那些看电视,跳舞了不要去了,好好地在家里,多修一点,不是很好嘛。这样子我们可以把菩提道越走越进,菩提大愿也总有一天会完成。如果说,不精进的话,那就白白地浪费这个暇满的人身,以后什么时候再得到就没有包票了。

  今天,因为本人经过昭觉寺,承监院师的邀请,我就给大家结一个法缘,希望靠这一个缘,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快快地成佛,最后达到度众生的这个大愿!好,我今天就讲到这里。

  (吉祥圆满)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徳 回向遍一切

  吾与诸众生 罪障尽除灭

  根支三昧耶 诸戒有缺犯

  仗法真实力 雪除还清净

  上师胜金刚 诸佛体性主

  愿一切时处 以悲心覆护

  启迪除愚蒙 速圆无上觉

  持教拔沉迷 安住于佛心

----------------------------------------------------------------------------------------------------------------

更多智敏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什么叫忏悔?知过即改,后不再造。所谓“后不再造”,就是儒家讲的“不贰(èr)过”——过失只有一次,下次不再犯同样的过失。所以天天发现自己过失,这叫开悟,人觉悟了;每天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是迷惑,这一天空过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