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心灵和谐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
2014/9/3   热度:361
佛教禅宗心灵和谐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人说“做人难”,做人都难,那成佛就更难了。你要想成佛,要把人做好;人不能做好,成佛没希望,这是我们要觉悟的。现在人与人之间,最困难的是不能互相包容,不能互相体谅,不能互助合作,这是我们很难过的事情!大家在一起相聚这么多年,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做人难!做人难,学佛就更难了。难在哪里?我们的毛病习气太深了。毛病习气太深,我们的善心很难生出来,处处怎么样?嫉妒、障碍。“反正是我不高兴,我就要找人麻烦”,这个念头是罪过!《地藏经》上讲,“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不要说言语造作是业是罪,起心动念都是。所以说,做人不容易,这一生来到人间,时间很短暂,你要是做不好,这一死,就又到恶道去,就回到恶道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以“依正不二”理论为中心
何方耀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对现实社会深入考察和深刻反思的结果,之所以强调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和谐因素。而一个和谐的社会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或三个层次的和谐:其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二,人与人(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其三,人类自身,即人们心灵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和谐缺一不可。这些乃人所共识,老生常谈,然而,以佛教的视角而言,这三个方面并非无分轻重、等量齐观。其中第三个层次,即人们心灵的和谐才是本源所系、关键所在,没有心灵的和谐,其他两个层次的和谐要么无从谈起,要么不可持久。佛教理论虽然法门众多、博大精深,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的心灵问题,佛祖释迦牟尼被称为“无上医王”,就是表示其三藏十二部经,都是为对治人类心灵疾病而设。慧能大师所创立的禅宗之所以称为“心宗”,就是因为禅宗种种法门,种种接引手段,都是为对泊种种“心病”,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佛教,特别是禅宗,有一套保持心灵和谐的系统理论和实践方法,对现代人类建立和谐的心灵世界,有着切实可行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拟以佛教“万法唯心”和“依正不二”的理论为中心,略述浅见,以就正于方家同好。
一、“万法唯心”,“心为法主”
按照佛教的理论,世间万物皆因缘所生,任何现象都是无穷无尽的因果链中的一环,都有其前因后果,都受因果律的支配。就社会现象而论,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格局也都有其前因后果,社会的不和谐和社会的和谐都有其形成的因缘,消除不和谐的社会现象既要消除其存在之缘,更要改变其产生之因;创造一个和谐社会同样既要造成和谐之因,还要广结和谐之缘。而造因结缘之主,不是别的,就是人心,人的心灵。因此,就社会和谐的诸要素而言,心灵的和谐乃整个社会和谐的根源所在。社会的不和谐同样是因缘之果,而此果之因,不是源自别的因素,而是源于人类的所作所为,即人类的所有不当的观念和行为,众业所致,此果乃成。因为,一切事物的出现皆业力所致。
“业”,又称“羯摩(梵文karma之音译)”,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的总合,这些身心活动可分为三个方面:身业,即人们的行为;语业,即人们的语言:意业,即人们的思想意识。身、口、意三业,即人们的身心活动所形成的业力,在产生某一结果之前是决不会消失的,业力是产生各种现象的主因,这一业力不会因为行为的结束而消失,也不会因为行为主体肉身的死亡而消亡。所谓“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身口意所形成的业力一经产生,便必然产生某种结果,不管形成这种业力的身心活动过去了多长时间,当其遇到适当的机缘(即客观条件)时,必然带来其相应的结果。佛典所谓“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业力之不可思议,就在于它是控制各种事物显隐生灭的主因,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群体(个人所造之业为“不共业”,群体所造之业为“共业”)的身心活动,都会形成一定的业力;同时,必然带来相应之后果,善业结善果,恶业结恶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此即因果律。造业主体必须承担自己身心活动的后果,这是无法逃避的。任何人都无法摆脱业力的约束,此即业力的不可思议之处。
在人们所造的身口意三业之中,人类的行为(身业)和语言活动(口业)均源于其思想观念(意业),其思想观念又受制于心,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三业之中,身业(行为)、口业(言论)是显性的,可见可闻,其后果也最为明显,人们自然对其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意业,即人的思想观念,是隐性的,但它却支配着人们的言论和行为,因此,思想观念虽隐而不显,但人们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和力量,对其也给予了一定的注意,认识到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性。但佛陀的智慧不仅认识到身、口、意三业的相互关联,认识到意业的支配作用,更指出此三业均受制于“心”。所谓“诸有业、果,皆缘心意”,人所造之三业,所得之果报,实际皆心之所为。业由心造,惑由心起。无论身业、口业、意业,还是三业引起之果报,都是“心”的功用的显现。心才是起惑造业的主子,如禅宗宗经之一的《楞伽经》所云“诸法无法体,而说唯是心”,这里所说的“心”并非通常所讲的“唯心主义”的心,“唯心”、“唯物”之心,实乃佛教三业中之意业,即人的思维及精神活动,而非佛教八识中之“心识”,即种子识或阿赖耶识。用今天的哲学术语强言之,或可称为人格或气质。佛教的全部理论,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无不指向心,归于心,主张救世必先救人,而救人必先救其心。心灵沉疴一除,身心则趋健康,心灵归于和谐,身、口、意三业所造之恶业,亦转为善,人类共业所造之失序社会自然转为和谐社会。
几十年来,我们见证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断恶化,青山不再,绿水绝迹,陆地和江海湖泊都遭到严重污染;干群之间、群体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为了各种利益,冲突纷起,关系紧张。为了满足眼前的物质利益,人们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行为呢?为什么人类会制造这种种恶业呢?其原因就在于植根于人们心中的“我执”,这个“我”字可以是个人,可以是某一群体,也可以是整个人类。“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是万物之灵,其他一切都是人类予取予夺的对象。只要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其他物种、其他生灵,甚至整个大自然付出再大的代价都在所不惜。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征服欲、占有欲无限地膨胀。以致以为人类的智慧,人类的科学技术,能彻底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让大自然伏伏贴贴地为人类服务,满足人类毫无止境的种种欲望。“让高山低头,让江河改道”,成为人类对大自然予取予夺的豪言壮语。这种自我膨胀的思想意识主导下的种种恶行,通过潜意识,即末那识(梵文manas之译音),不断传导并薰染作为种子库的阿赖耶识,形成唯我独尊、利益至上的人类性格。这种性格又反过来主宰、加强人类的贪欲和掠夺行为。
人们常说,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习而不察的日常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语言、思维等身心活动,也就是佛教“八识”中的前六识,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所思、所言、所作,通过末那识这种潜意识,不断薰习心识,即阿赖耶识,形成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性格,这种性格认定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在不知不觉中决定着人们的言行和思想,而人们的思想、言行则决定着人们的命运。所以人们的言行、思想和命运实际是由心识所决定,人们所造成的一切后果、一切事物,即“万法”都渊源于“心”(阿赖耶识)、受制于心。因此,佛法认为“万法唯心”,心为法主。禅宗甚至认为,心迷不悟,诵经无益,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所以改造一个人或改造一个社会,都必须从“心”开始,因为心决定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性格。我们常形容一个难以与他人正常相处的人时说他“性格”怪僻,性格的改变靠什么呢?靠“心”,靠心灵,即心识的转变。一个人如果心灵失衡,就会性格扭曲、怪僻,就会有乖张暴戾,行为失常,一个社会群体如果心灵失衡,那就会冲突四起,动荡不安。就根本无法创建或维持一个和谐的局面。所以,佛教的宗派,无论其如何干差万别,传心法,祛心病,其实一也。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对治任何社会病症,必须首先治心,让社会回归和谐,必须首先让心灵回归和谐。
二、“依正不二”,主客同体
佛教认为宇宙间的根本规律就是因果律,任何人、任何群体、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因果律的约束。因果律,正如俗谚所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起都报。只不过佛教讲的因果报应,在时间上并不全是现世现报,而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报应,今世所造之因,也许得到来世才得到报应;而今世所承受之果报也许源于前世所造之因。正如一首人们熟悉的佛门偈颂所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过去世所造之因虽不可见,但可从你现在的状况,现在所承受的果报了解过去所造之因:虽然未来世之果报不得而知,但从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大致也可推测出未来的果报。
就报应本生身而论,佛教将其分为“正报“和“依报”两种形态。我们现世所拥有的身体、心灵,其媸妍丑美,聪慧愚钝,都是过去业力报应的结果,称为“正报”;而我们所面临之生活环境,包括家庭、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是我们自身的业力所造,即个人之“不共业”和社会之“共业”的显现,称之为“依报”。简而言之,我们所拥有的身体(正报)和我们所处之环境(依报)都是我们过去业力所造,都是我们所造“三业”总合的显现,而无论业、果都是由心所造,按照业力因果法则推论,则不仅众生所受身心之“正报”,由心所造,而且众生所依托、所面临之环境或“依报”,作为业果之一,也是由心所造了。就此而言,依报、正报都是心识的显现,只不过显现层次不同而已,因此,依报、正报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故称“依正不二”。
我们通常认为,我们自己是主体,我们所面对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为客体,主客之间是对立的、泾渭分明的,客体的存在和状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是我们从小在教科书上所学到的基本观点。人类作为“主体”,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人,客观世界则是我们征服、改造、利用的对象,主客之间总是处于紧张之中,作为主体的人类虽然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但却总是把主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对客观世界总是一味地索取,从未将主、客视为一体。佛教的理论则正好相反,它从不认为客观世界、客观环境与人类是对立关系,恰恰相反,它与人类一体不二。人类作为主体,与自然环境作为客体,都是人类业力的报应之果,都是心识的显现。都随着业力和心识的变化而变化。“一切法中心为上首。若善知心悉解众法。种种世间皆由心造。心不自见。若善若恶悉由心起。”“种种世间”;包括主体、客体,皆是心造。“山河草木皆是心想。心外无别法。此明理内一切诸法依正不二。”因此,我们自身与所面临之环境,不仅从源头上一体不二,而且在存在状态上都会随着共同的业力和心识之变化而变化。“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所以改造主体与改造客体、改善自身状况与改善环境状况,其方法、内容都是一样。所谓“依正既居一心。一心壹分能、所。”依报与正报,都来源并受制于心,能反映客观世界之主体和被主体所反映之客观世界,对心识来说是没有区分的,心识为善业所薰习,则主体(能)、客体(所)皆趋善;心识为恶业所薰习,则主体、客体皆趋恶。主、客,能、所,依、正皆系于一心,所以,改善主体自身和改善客观环境,都必须从心灵入手,因此,佛教的所有理论和法门都主要是告诉我们如何净化自己的心灵。
三、禅宗“心转”则境转的理论和实践
依据“万法唯心”,“依正不二”的理论,心为主体、客体之主宰,为人类自身与所处环境善恶变化之主:心清净则国土净,心杂秽则国土秽。而人类之所以不能与自己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其根源皆在心灵,因此,佛教的所有治心药方,所有法门,都在探索人们心灵病症,应病予药。禅宗宗经之一的《金刚经》开篇一段须菩提即问佛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意谓一个修行之人,要趣向正等正觉,如何才能降伏自己那颗躁动不安的心灵使其居于清净之地呢?
如何收服浮躁的心灵,使其归于清净之地呢?佛教开出的总药方是闻、思、修。佛教不仅是一个讲究理性思维的宗教,而且是一个特别注重实证的宗教。修行人明白并接受佛陀的教诲,服膺其所发现之真理,还只是趋向心灵解脱的第一步,即“闻”;既闻知真理,还得按照佛陀所授之理,反观自己的人生,认识自己的根机和特点,选择契合自己特点的修行法门,此即“思”;闻思之后,还有最关键的一步,即“修”,将人生真谛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行”,修行并不神秘,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离世索居、装神弄鬼。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言行,使之归于正道。正如明末高僧憨山大师所言,“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一个人即使对佛教教理烂熟于胸,对佛教经典倒背如流,讲起佛法来口若悬河,天花乱坠,如果不进行实证实修,也不可能收到对治心灵疾病的实际效果。因此,为了不使人们仅仅停留在闻思的阶段,佛教不同的宗派为此创立了不同的实践法门。或观心坐禅,或起心看净,或诵经念佛,或闭关苦行,或扶弱济困、乐善好施,或自觉觉他,劝人向善。要之,则是要用具体的言行,积功累德,从而改善自己的业力,用善业薰习心识,使心识本具之真如自性,从无明的积垢中解脱出来,回归其清净的本来面目,从而获得心灵的平衡。如其性好色,则修“不净观”;性情嗔恚易怒,则修“慈悲观”:其性冥顽愚痴,则修“因缘观”;其性自私傲慢,则修“界分别观”;其性懒散浮躁,则修“数息观”。
这种积善业,明心性的实证法门,佛门总称之为“六波罗蜜”,即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简略而言则为戒、定、慧三学。如何守戒、如何入定,如何生慧。各派有各派的法门,而以禅宗的修心法门最具代表性。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似乎比较另类,实际上它与其他佛教宗派一样,目的都是“降伏其心”,只不过更强调“心识”的作用,更强调直接从治心上入手,因此,禅宗也被称之为“心宗”。禅宗认为众生皆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基本要素,这一基本要素就是“心性”。认为第八识中本具“无漏”种子,即佛性,或称“心性”,这一佛性平等如一,无有差别,人人皆同。在圣贤不增,在凡夫不减。但这一藏于心识中的佛性为“无明”,即各种“烦恼”、“我执”和不正当的欲望所掩盖,不能显现其本来面目。修禅的目的就是破“无明”,明心见性。手段不是远离人世,独自苦修,而是深入生活,以平常心面对各种人生烦恼,所谓行走坐卧皆是道场,在具体的生活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言行,增长善业以薰习无明,破除烦恼,以使真如佛性得以顿显。世人皆知禅宗强调顿悟,但却忽视了禅宗同样强调渐修,渐修以破无明,顿悟以见本性。六祖慧能在回答如何在家修行的问题时,说了著名的“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諠,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修禅、持戒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行直”、“心平”的状态。“行直”就是行为合乎正道,“心平”就是保持清净之心,如果能做到“心平”、“行直”,也就用不着持戒、修禅了。持戒的本意就是让心灵清挣,而一般人以为佛门的清规戒律,就是给人加一层束缚,事实上,守戒,就是要让心灵远离不当欲望的干扰,使心境由躁动转向平和,从而达到改造自身和环境的目的。因为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思能发心令境随心转”,能发心令自己“心转”,则不仅我们自身得到改变,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得以转变。但“心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心的贪、嗔、痴等无明积垢是十分顽固的,不下一番苦功是无法使心灵由烦恼转为清净的。而转心首先必须转业,将恶业转为善业,业转心才会转,因为心中的烦恼由恶业薰习而成,而要转变业力,就必须转变造业的身、口、意,即我们的行为、语言和思想。因此,转变业力、转变心识,最终必须落实到我们日常的思想、言行上来。
所以“无相颂”中接下来所讲的“恩”、“义”、“让”、“忍”都是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至于纳忠言、改过失也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基本方法,与儒家所讲的忠孝节义颇相近似,看起来似乎老生常谈,颇乏新义,但其深意却在改业力,转心识,去无明,见本性,趋向菩提之道。因为“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改善我们自己和我们这个社会,使之趋于和谐之境,就必须改变我们的心灵,而改变我们的心灵只能从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而不是向外求取一服什么灵丹妙药。
四、境随心转的实践意义
的确,佛陀并未教导我们如何防止酸雨,如何制止臭氧层再遭破坏,如何保护滨危野生动物,如何制止群体冲突。但佛陀济世救人,从心灵开始的人生智慧;业转则心转,心转则境转的独特理论;改变业力、心识,从日常思想、言行入手的实践法门,对我们促进社会的和谐,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启示和现实作用。
首先,认识“依正不二”,果报不虚的道理,控制过度欲望,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古德有云: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人类的种种偏见和恶行,虽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实则潜伏种种后患,但当恶果尚未显露时,大家都心安理得,踌躇满志。直到环境遭到无情破坏,大自然将人类的种种恶业造成的恶果还给人类,各种严峻的环境问题纷纷出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直接威胁时,人类才顿生危机之感,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感到应该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然而,以佛眼观之,此乃人类必受之果报。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并非完全独立于人类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而是人类众业所感的生存缘起,人类生活的环境并非独立的客体,恰恰相反,它与人类息息相关,它是三世六道众生众业所感之物。随人类的业力变化而演变,恶业所感则现恶相,善业所感则现善相。现代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类夺取自然的能力,也挑起了人类更多的欲望,科技与欲望,互为动力,加速前进。当然,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为恶,亦可行善。但由于人类欲望的过度膨胀,一旦为恶,其后果也难以设想。因此,明白了环境乃人类众业所感,依正不二的道理,人类就会学会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让科技的能量趣向善业,其所感之环境自然显现善相,环境与人类呈现和谐互动之良好格局。
其次,了解众生平等、同体大悲之真相,善待其他物种,促进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和谐相处。人类既然觉得自己是环境的主人,自然也认为“人乃万物之灵”,其他物种或动物都是供人类驱使或享用的低等生命,人类对所有动物操有生杀予夺之权,在这一点上,中国人表现得尤为突出。什么动物都敢吃,飞禽走兽,昆虫鱼虾,大快朵颐,毫无习忌讳,终于吃出了非典,吃出了鼠害,吃出蝗灾。在人类毫无节制的捕获和破坏之下,各种珍稀物种正从这个星球上迅速消失。协调和谐的生物链正遭无情破坏,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也逐渐走向绝境。佛陀告诉我们,人与其他有情动物,在灵性和生命价值上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因不同业力在六道中轮回的生命个体而已,只是由于其三世业力不同,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生而为人,或生而为牛,只是说明其过去世业力的不同,并不表明其佛性或生命价值有何差异,所以,佛教主张,不仅人人平等,而且主张所有有情生命都平等不二,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明乎此,人类的我谩好杀之心定会有所收敛,人类与其他物种的紧张关系也会趋向好转。
第三,了知迷悟依存之实相,宽容不同信仰,促进不同文化和群体间的和平相处。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宗教都不可能单独解决整个人类的精神信仰问题,这已成学界共识,然而,不同的宗教体系,总有一定的排他性。求同存异,宽容对话,才是解决之途,如果抱定非此即彼,我是人非的观念不放,党同伐异,互为水火,甚至以“圣战”相威胁,势必如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在“文明的断层线上”,必然发生不同宗教文明间的对抗冲突。之所以会产生文明间的冲突,就在于人们因为不同的信仰而设下了绝对的对、错,同、异等观念,这样,就可以在“正义”、“正宗”的名义下,对所谓“不义”和“异端”威胁相加,甚至斩尽杀绝而后快。但在佛陀的眼里,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对和错,更不存在绝对的坏人和好人。人与人之间最大区别只是迷和悟,正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的“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众生是佛。”‘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为恶者与为善者之区别只是迷、悟不同而已。而由迷至悟只是一个认识过程的深浅问题,绝无对、错之鸿沟,亦无正宗、异端之界线。且迷与悟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有迷才有悟,能悟方知迷,所谓烦恼即菩提,众生即佛陀。引人向善,或者让人改恶从善,只能靠当事者自身的觉悟,那些想靠冲突或“圣战”解决异见的企图,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明白了这一道理,所有在堂皇的名义下发动冲突的口号,将失去其存在的理由,不同文明、不同宗教间和平对话、和谐相处的大门将会向人类开启。
第四、明了“万法唯心”之真理,调节身心关系,营造人类自身和谐的内心世界。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冲突,决定于人们的言、行,人们的言行又决定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此即人类身、口、意三业之相互关系。但是人类的言、行、观念,即身、口、意三业又受制于心,心垢则三业趣恶,心净则三业趣善,故身、口、意三业之善恶趣向系乎一心,心为主宰,心为法主。而改业转心,又必须从身口意三业着手,从改善自己的思想、言行开始。起一善念、出一善言,行一善事,就使自己的心识由杂秽向清净迈进了一步,日行一善,持之以恒,方能转心换境,也才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不二法门。
今天,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当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矫正过失,协调关系。但要探本溯源,祛除病根,将和谐社会真正置于坚实的基础之上,则必须从和谐心灵的营造开始,因为“万法尽在自心”,“心净则国土净”,而“治心”又必须从“转业”开始,转变业力则必须落实到“孝养父母”、“上下相怜”等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这正是佛陀教诲和禅宗的实践给当代人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