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依《十住毗婆沙论》——谈念佛与般舟三昧修持(2)


2014/9/4    热度:280   

慈法法师:依《十住毗婆沙论》——谈念佛与般舟三昧修持(2)

 

  接下来,得见十方诸佛亦不为难事,最主要是要有清晰的实践,知道这一切皆如镜中之像,只是心境得见罢了,且这个心境的得见一定还要仗借诸佛修德的愿力、通力,与不可思议的本功德力,即你自身修法的力量而产生。

  是故此人

  虽未有神通  飞行到于彼

  而能见诸佛  闻法无障碍

  是新发意菩萨于诸须弥山等诸山无能为作障碍。亦未得神通天眼天耳。未能飞行从此国至彼国。以是三昧力故。住此国土得见他方诸佛世尊。闻所说法常修习是三昧故。得见十方真实诸佛。问曰。如是定以何法能生。云何可得。答曰

  亲近善知识  精进无懈退

  智能甚坚牢  信力不妄动

  以是四法能生是三昧。亲近善知识者。能以是三昧教诲人者名为善知识。应加恭敬勤心亲近莫有懈怠废退舍离则得闻是深三昧义利智通达智不失智。名为坚牢信根深固。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人无能倾动。名为信力不可动。如是四法。能生三昧。复次

  惭愧爱恭敬  供养说法者

  犹如诸世尊  能生是三昧

  惭愧爱恭敬者。于说法者深生惭愧。恭恪爱乐供养如佛。如是四法能生是三昧。复次初四法者。一于三月未尝睡眠。唯除便利饮食坐起。二于三月乃至弹指不生我心。三于三月经行不息。四于三月兼以法施不求利养。是为四。复有四法。一能见佛。二安慰劝人听是三昧。三常不贪嫉行菩提心者。四能集菩萨所行道法。是为四。

  是故此人虽未有神通,飞行到于彼,而能见诸佛,闻法无障碍。此处这个次第讲得很清楚,“虽未有神通”,也就是说见佛不是因神通力,我们没有神通,亦能见诸佛。

  见诸佛的目的不是为见而见,而是为了闻法得解脱无碍,这是十分重要的,否则色相离开后就没有意义了。若贪爱于色身佛,不念法身佛,多有闻法之碍,见佛时会发呆的,佛于是就告别了,闻法的机会就没有了。所以这里需要培养,我们观念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念“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十号具足妙相名号,就是为了闻法的祈祷,为了闻法的修持,这就十分有意义了。

  是新发意菩萨于诸须弥山等诸山无能为做障碍。亦未得神通天眼天耳。未能飞行从此国至彼国。关于神通,佛教里讲六通,除漏尽通外,其他五通与外道都为共有。一般情况下,若无通力,是不能到其他国土闻法见佛的。远公大师就有过这样的疑问:他方刹土甚为广大遥远啊,念佛三昧何以成立呢?尤其对凡夫,何以得见他方诸佛呢?在罗什大师答远公大师的一篇文章中,相关文字就引自这一品。

  以三昧力故。住此国土得见他方诸佛世尊。住此国土得见他方诸佛世尊,就是我们所说“当下往生”的大利,当下即解决了往生的障碍。

  闻所说法常修习是三昧故。闻法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人拜访这个大德、那个高僧,但就是不去闻法,甚至拜了以后就看不上了,因为开始还看对方的好处,慢慢地就光看习气了。如果看习气的话,谁也不行,因为唯佛习气尽。而世尊住世时,虽习气已尽,善星尚谤,还不服气地说:“不就比我们多个圆光嘛。”

  得见十方真实诸佛。所见佛是真实佛?还是化现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罗什大师在回答远公大师时,讲得很清楚:是真实佛,即是报德所现。

  问曰。如是定以何法能生。云何可得。答曰。亲近善知识。精进无懈怠。智能甚坚牢。信力不妄动。以是四法能生是三昧。怎样得到这样的念佛三昧呢?第一,亲近善知识;第二,精进无懈怠;第三,智能甚坚牢,即无染的心甚坚牢;第四,信力不妄动,即立一念断诸想,深信此法而不动摇,如果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肯定是得不到三昧的。

  亲近善知识者。能以是三昧教诲人者名为善知识。龙树菩萨对善知识下了一个定义:能以是法教诲人者。教诲有两种,都可以成就此三昧法义,一是传乘教诲,即依经教故,除诸疑难,令人安乐于法则之中;二是亲证教诲,即把诸修行善巧直接表现给现缘有情,令其安住于法中而得度脱。

  应加恭敬勤心亲近莫有懈怠废退舍离则得闻是深三昧义利智通达智不失智。名为坚牢信根深固。若真遇到有法之师,不能舍,舍师之过是很大的。有法是什么?就是能令我们得到法的安住和喜悦,令我们消除疑虑和轮回的烦恼根源,否则就是无法。所以,过去说师有四类:最好的是“有法有食”,不仅给予法,还提供衣食安住环境;比较好的是“有法无食”;第三类是“无法有食”;最后是“无法无食”。如果遇到有法教导我们、有法成就我们之师,都不应舍,应该恭敬供养,而不能依后两类,否则就太苦了。

  《般舟经》中有侍师十年的说法,其实就是去除骄慢与对待心智,以恭敬心爱乐守护。在汉地,奉师的教育很少,故多有“背于师长,好于孤游”的现象,受了戒或学佛有一点东西后,就找种种理由、很“恰当”的理由离师,因随心所欲而无法延续法身慧命,多生迷茫。

  关于“坚牢信根深固”,现在人多疑虑,而不是坚牢信根深固。若没有清晰的传承来源,就会对法有疑虑。妄想心中生出的总是对待,就会一会儿信,一会儿又产生疑虑,而传承就是无疑抉择。另外,没有亲证也会产生疑虑。为了消除这两种疑虑,所以需要讲传承,需要有所证。现在人学佛不太重视这两点,而比较重视“我认为”、“我喜欢”、“我不喜欢”……这都是业习,其结果多是不能持续,多带来疑虑和烦恼。若有传承、有亲证,这个问题就消除了。

  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人无能倾动。名为信力不可动。我们若于法有传承、有亲证,就不为天魔外道所动摇,即无有疑虑、无有畏惧。在三十七道品中有五根、五力,根力成就的人就有善巧,尤其是信根信力。“信力不可倾动”,就远离了对待。若今天说信,明天又怀疑了,那就不具信根力,而只是一种假设、一种当时的变异感受罢了。

  如是四法能生三昧。下面还有四种能生三昧的法则,我们可以对照自己的心里是否如是,若是,法益就会很快现前;若不是,就需要改正自己。

  惭愧爱恭敬。供养说法者。犹如诸世尊。能生是三昧。“惭愧爱恭敬”。世尊对诸比丘讲法说,人与畜生的区别就在于知惭知愧,人类的受用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惭愧二法,因为惭愧容易使人行为检点,产生恭敬;无惭愧的人,多邪慢自大,自以为是,故世尊讲:诸比丘,知惭知愧,爱乐戒法,深入诸禅定。

  “供养说法者”。如果真正遇到善知识,供养是有意义的。但有的人很能说,让人感到他很好、很有佛法、很慈悲,但后面的行为却非法,供养这样的人就等于纵容恶性人,使其制造更多过失,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犹如诸世尊”。不是世尊,而我们把他当作世尊,这行吗?只要不遮蔽法就行,所谓“传达世尊说,亦如世尊说”。若加上自己的知见说法,就不是清净传法者,则不能被看作如世尊传法了。现在的佛教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到很多“我认为”、“当代思想潮流”的说法,因为加入了自己的思想、状态和量,就不能说是传达如世尊了。

  “犹如诸世尊”,实际就是尊重心的启用。若说我看他跟我一样,或说比我差远了,就是轻慢心的启用,这对用此心的人有意义,对其他人则不产生效用,所以学佛人一定要知道法生于何处,运用于何时?法就运用于当下,般舟念佛三昧亦称当下修,就是在当下校正我们所运用的心智与法则。

  我们于诸佛世尊,只能用惭愧心;于三昧力,只能生恭敬才能得到。我们不能用其他心,也没有其他机会,若是想用侥幸心得到,无有可能。恭敬心是纯净的、无染污的、知惭愧的、爱乐法则的,是为了亲证三昧、见诸佛闻法的心智。若是为了培养自我势力的“恭敬”,则很危险,这种不如法行法,又称伺机学佛,多无惭无愧、骄慢邪见、虚假恭敬,平时什么也不关心,一到名利上就拼命争夺,这在学佛人中是很麻烦的。

  复次,初四法者。一于三月未尝睡眠。唯除便利饮食坐起。二于三月乃至弹指不生我心。三于三月经行不息。四于三月兼以法施不求利养。是为四。这是依《般舟三昧经》而讲,行法离不开经典、离不开传承、离不开亲证。

  “一于三月未尝睡眠。唯除便利饮食坐起”。佛在《般舟三昧经》中讲,三月经行犹如弹指刹那间。行这样的法,“立一念”要十分清晰,不能丝毫含糊,否则后面的延续就会有大问题。例如有一位法师,听说“凡圣有个分水岭,若一念清净抉择能延续一日、十日,乃至九十日,是非凡之人。”于是在知见上出了问题——欲得圣果,结果行般舟的这“一念”之源不清净了,因为凡圣不可求,是善德在次序中延续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自设一个“我”要凡、“我”要圣,其中差异很大。

  “二于三月乃至弹指不生我心”。我心就是诸想,不生我心,就是立一念。《佛说般舟三昧经》中有很多“勿念”,都是为了不生我心。这一念立得清晰,生命延续的过程就能够清晰地透视出来。这里应该感谢龙树菩萨,使我们在实践时知道,立一念就是不生我心,这就十分清晰,也好把握了。

  般舟三昧又称为定意三昧,若生我想,定意不可得,所以此法特别在乎“当下之意”。当下之意,就是依定意所守护,不为内外二境、感知所逼迫,一如心智清净延续,在延续的过程中真正得三昧之摄,这就是开启于当下。

  “三于三月经行不息”。 若真能于三月经行不息,实在是福德因缘。国内有许多变种修法,比如把法华三昧当作般舟三昧修,可以礼拜、赞叹、供养,可坐、可行,这样就混淆视听了。还有如一相三昧,又称一行三昧,是常坐勿起的修法,也不能混淆。般舟三昧,其所依经典是《般舟三昧经》,所依现前利益是立一念、断诸想;所行法则是经行不息,故又称常立三昧。还有一种三昧称为随意三昧,非坐非行,在一切时处,遍处遍用,一般为成就者所守护。这四种三昧含摄一切三昧,其区别是很清晰的,若混乱,其结果往往就是无法交流,或多疑虑。

  法华三昧在中国流通最多,我们的早晚课都为法华三昧所摄,若是专注,就可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例如念楞严咒时,五方佛、五方护法、五方金刚、五方菩萨都在加被我们,都是不可取代的加持力。所以,我们爱乐早晚课,也是在修持。现在僧人,或居士团体中,对功课的概念淡了,甚至还有人批判功课,说功课过时了,这的确是颠倒。

  “四于三月兼以法施不求利养”。于此三月,不求利养而常行法施,这也是修行的助缘。

  复有四法。一能见佛。二安慰劝人听是三昧。三常不贪嫉行菩提心者。四能集菩萨所行道法。是为四。

  “一能见佛”。若常愿见佛,包括佛像、经书、塔、庙、长者形象,常愿礼拜、赞叹,就让人感到自己的业净了;若有迟疑、不乐意的感觉,就是自己的业力成熟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心理状态,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

  有人不愿意去大殿,而说要“破相”。如此说之人若是真有亲证,也不妨,若是没有亲证,可能还会毁失自己的法身慧命、福德因缘。常见佛、乐见于佛、常存念于佛,并不是破相或不破相,而是因为无名业流在众生生命中占了很主导的位置,所以心念经常丢失,若是常乐见诸佛,就能使自己的业流所依变得清净。例如昏沉,实际就来源于无明业流,就是麻木状态。昏沉没什么好坏,但我们要知道,自己昏沉的时候能不能自主呢?能自主,是修行;不能自主,就不能谈破相,而是陷入昏沉相了,此时我们不如去拜佛、见佛,产生善业增上缘。若能闻佛陀教言与法则,不厌不倦,是见法身佛,应随喜。

  “二安慰劝人听是三昧”。于此三昧,很多人实在是连听闻都不可得的。在此,劝人,并还要安慰人,比如给对方说:你遇到这个法则真不容易,是很大的福德啊!这个安慰很重要,因为让人做恶事容易,但要让其有学佛的机遇,不知有多难!“劝人听是三昧”,如果不光能听,还有机会实践,那就太殊胜了,这都是证此三昧的资粮和善缘。

  “三常不贪嫉行菩提心者”。在这个法则的守护上,希望大家有正面的审视,尤其是不妒忌的随喜心。常离妒忌,常随喜,菩提心就会比较成熟。关于菩提心,宗密大师于《圆觉本起章》中判为:其体是空不可得的,其相是圆满的,其用也妙。

  菩提心又分两种:一是无伪、无上菩提心,一是造作菩提心。造作菩提心又有两份:意乐和誓愿。无上菩提心是一切众生本来清净心智、无所造作,心佛众生无所差别,在佛不增,在凡不减,无始以来无埋无没,这样心智的认知与成就就是无上菩提心。所谓造作菩提心,是我们凡夫现前心智认取的方式,是我们可运用的一个状态,一是用意乐来认取,再一是用誓愿来守护。

  菩提心是我们学佛的基础,实际就是我们现下之心具足大智、大愿、大悲,若能这样认识自己的菩提心,我们就远离了分别对待,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学佛者了。

  “四能集菩萨所行道法”。行法是一个坚持深入的过程,是需要郑重对待的。如果不见佛,我们怎能闻法?不闻法,怎么自劝劝他?没有意乐和誓愿来自劝劝他,又怎么了晓菩提心?这也是行法的一个次第。

  般舟三昧行持法则之二

  人生短暂历程中,我们能自主运用生命的机会有多少?有人计算说,就按人生百年,除去从婴儿、少年到成熟的过程,再除去衰老、病弱、睡眠和烦恼不能自制的时间,我们能比较健康、自主生活的时间大概只有十五年,不到六千天!

  生命就这样刹那刹那地消逝着,很多人总想留住什么。而我们一旦真正启开心灵之如意宝藏,就不会再产生要留住什么的妄念了,因为每一时刻都是庄严与清净,每一时刻都是未曾有,每一时刻都是稀有与不可替代的。如果看到这一点,我们的人生价值就会有一个彻底改观。

  改变人生主体价值,是我们所谈之主题,因为众生总想找一个珍贵的替代品,一个高尚的时机,或说一个崇高的事业,总在盼望那一刻的成熟,但不知当下不可替代的生命机遇就刹那刹那地在妄念中流失了。各种期盼的妄念、伺机的妄念、不平等的妄念、凡圣的妄念,对未来假设的妄念,把我们心灵的如意宝藏变成了无尽的生死苦海、烦恼业海,把我们心灵本具的无量光佛刹、庄严净土变成了充满了贪嗔痴慢疑的三界火宅。

  对于每一个现下,我们可以尊重它,也可以让它刹那刹那变成火宅,尊重心生起,现下就是尊重的感受,若用轻慢心,那就是轻慢的感受,这与外缘没有关系。外缘只是事相的表述,而事相千人千面、千人千感知,最主要还是看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心智。所以,有什么心灵,就唤起什么如意的感知,包括贪嗔痴慢疑,也有个如意的感知,即如现下所用意、所知意。在藏传佛教,对“意”的认识特别重视,而我们内地学佛人,对此认识往往不够,结果总是不在意、不净意。就如现前所讲的般舟念佛三昧,也存在一个在意或不在意的问题,若在意,念佛三昧跟我们就有关系;若不在意,那它就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断流逝。

  佛在经中为诸比丘说“何为尊贵之法?”其中讲了很多尊贵,例如:若人遇法,不疑不谤者,是人与谤者比是为尊贵;闻法而喜,喜而守护不舍者,比单单闻法不谤的人尊贵;闻法勤而习之,那更尊贵;若闻法,不光实践还能成就,此人就不可思议了。比丘问,还有没有更尊贵的?佛说,能把成就的法传达给别人,那就象佛一样尊贵。

  我们现前所讲的般舟法到底尊不尊贵呢?很多人读过《般舟三昧经》,为世尊在竹林精舍所讲,其中很细致地描述了此法之尊贵,以及十方诸佛对其的爱乐与守护。也许我们不知道,在我们行般舟的时候,虽然念着我正疼、我正烦、我正恼,但十方诸佛都在爱护、守护、加持着我们。希望大家尊重这个机会,我们闻到这个法则,能欢喜,能生信,能深入地延续它、实践它,那实在是很尊贵。

  复有四法。一造作佛像乃至画像。二当善书写是三昧经。令信乐者得已诵读。三教增上慢人令离憎上慢法。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当护持诸佛正法。是为四。复有四法。一少语言。二在家出家不与共住。三常系心取所缘相。四乐远离空闲静处。是为四。初五法者。一无生忍法。厌离一切诸有为法。不乐一切诸所生处。不受一切诸外道法。恶厌一切世间诸欲乃至不念何况身近。二心常修习无量诸法定在一处。于诸众生无有瞋碍。心常随顺行四摄法。三能成就慈悲喜舍不出他过。四能多集佛所说法如所说行。五清净身口意业及见。是为五。复有五法。一乐如经所赞布施无有悭心。乐说深法无所吝惜亦能自住。二忍辱柔和同住欢喜。恶口骂詈鞭捶缚等。但推业缘不恚他人。三常乐听是三昧读诵通利为人解说令流布增广勤行修习。四心无妒嫉。不自高身不下他人。除眠睡盖。五于佛法僧宝信心清净。于上中下坐深心供奉。他有小恩常忆不忘。常住真实语中。是为五。

  复有四法。一造作佛像乃至画像。造作佛像能给人带来一个殊胜因缘,因为我们不缘佛像,就总会缘其他像。有一些修行方法,是让我们把所观最得力之像当作佛即可,无论什么像都可以,如藏传佛教中还有牛本尊、马本尊。

  曾有一位居士,他的母亲去世了,他想到母亲在世时有很多过失,肯定会堕地狱的,但不管怎样母亲把自己辛苦养大,自己又学佛,怎样才能帮助母亲呢?心中很是苦恼。于是他就把母亲当做佛像念了一段佛,虽然开始还是觉得母亲的像不够庄严,但心里一个劲儿想她就是佛,就是佛,咬准这一点,不管其他,后来的确就看到母亲慢慢回到她的本家本国,往生了。这是因为把自己念的佛同自己想象的对象拉到了一起,不断念、想,念、想,结果相应了,于是整个心智一下就会宁静下来。我们在念的过程中使外缘改观了,变得真实亲近,有吉祥征兆,所以说万法唯心,这里是需要实践的。

  学佛人真要行大孝,真正帮助自己所有的亲人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否则我们实在亏负了学佛。对于这一点,现在很多发心出家、学佛的人还是认不清楚,认为离开父母是不是就不能行孝了?其实还真不是。

  二当善书写是三昧经。令信乐者得已诵读。也许是印刷术越来越发达的原因,给人抄经刻经的机遇越来越少了。善书的要求是很高的,不能草草,过去人抄经时,要沐浴、盖新房子,监督所用纸的制造全过程,自己做笔,自己研墨,十分郑重,所抄之书,为人乐读,甚至感动天地,所抄之经都会放光,天若干旱,还能求雨得雨。

  三教增上慢人令离憎上慢法。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增上慢,是佛教中特定的一个名词,是进趣心中带来的“有所得”的感知,很多人因增上慢而堕入泥犁。

  如佛在世时,有比丘证得四禅,深尝法味之乐,但他认为这就是阿罗汉,已经不增不减、不取不灭,不为后有了,结果后来到世俗中,因习气翻起而生烦恼。此比丘认为四禅有所得,这个增上慢心就会留下烦恼的种子,在异熟之时就表达出来了,当其为烦恼所逼迫之时,就开始诽谤,说佛法中没有解脱,没有真正的寂灭之乐,结果堕入地狱。

  佛所施教法皆说不可得法,故佛说“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就是为了洗脱我们有所得的染著。予有情,法之善立,不予有情,法之着染,给我们法的接度,所以说法如筏喻,而不是把众生放到船上不让下来。法尚应舍,况且非法呢?这就是无法可得的意思。如果我们把有所得的心智运用在生命中,或修法中,种下的就是以为有所得的种子。在无所得法中以为有所得,错认门头,这种增上慢会扼杀我们的善根。

  在增上慢心智成熟的情况下,就会成熟有所得的大妄语,整个《楞严经》中,每个阴魔的出现都是因为有所得,依贪染而烦恼,乃至说依如来涅槃爱乐染著,亦是我相,都是沉浸在增上慢心智中。为什么《楞严经》会最先灭?就是因为它象一面镜子,容易让人的面目露出来。

  在这个时代有情中,增上慢是十分普遍的,所以,劝人离增上慢,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或说是一个修法,是大悲心的熏习。为什么是大悲心的熏习呢?因此处令人堕落故,因其修行的法则是相似法则,看起来说的是佛教,运用的是佛教,其认为有所得的还是佛教,结果却沉沦于泥犁之海,甚至会堕阿鼻地狱,入五无间,何以故?错认了门头。这是很大的问题。

  由于末法时代人多放逸无度、不负责任,女性多被侵辱,所以女性学佛者偏多,她们要了解自己、成就自己、离开被逼迫侵害的苦难,但同时女性又有多变性,心智不安稳,所以,佛陀为女众制更多戒律,也主要是针对这种慢心,或女性的弱势状态所做的一个辅助,是公平、慈悲的。

  四当护持诸佛正法。是为四。末法时代,深入学佛越来越困难,所以需要护持正法,爱乐道场,尊重三宝,亲近守护延续佛陀教言,这是十分重要的。

  有人会认为十方哪儿不是道场?于是对有形道场的护持多生轻慢。其实,无形道场,有形道场都应该爱乐,这样才是真正的十方道场,否则我们偏激地提出所谓的“十方道场”时,就会放弃有形道场有意义的作用,反让人轻蔑寺院,结果多生违缘恶报。

  护持正法,此“正法”二字,不是标立性的,是能令众生“除烦恼、了生死、广利有情”的,这是正法的实质内涵,虽然三乘教言各有所表,但其大体内容都不能离开此内涵。许多道场中说我正他邪,这跟佛法就没关系了,是自我标榜,因为佛法的确是为了给世间带来利益,至少是要除人疑惑、去人烦恼,然后是出轮回的悲智运用,所以正法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复有四法。一少语言。

  二在家出家不与共住。见和、戒和、教法和,大家才能共住,否则不好处理,难免生烦恼。

  三常系心取所缘相。此处是讲念佛。有时我们在很累的情况下,念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如一个熟悉的面孔过来打招呼,心里一下就缓过来了。有时听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也就好了!这也是相缘,因为声音相也是相。

  四乐远离空闲静处。是为四。即远离愦闹,行于闲静。

  初五法者。一无生忍法。厌离一切诸有为法。不乐一切诸所生处。不受一切诸外道法。恶厌一切世间诸欲乃至不念何况身近。

  “一无生忍法。厌离一切诸有为法”。因为当下修行法是远离有为的,“立一念”本身就是无为,“断诸想”就是断有为,远离造作,这样可以坦露自性,远离生死过患。

  “不乐一切诸所生处”。即对一切有所得不爱乐,远离有所得心,因无为故。但世人行法多有所期盼,期盼心若泯灭不掉就会造成过患,多不相应。那我们能否立一个心愿行法呢?也可以,但要把这个心愿审视地十分清晰,因心愿实际是行法动机,若不知行法动机,就是不明心愿,不明心愿就是不名发心,不名发心的人称为迷失了方向,那就很苦了。心愿生起时可以满愿,然后一直延续到远离有所得的清净心智上。

  “不受一切诸外道法”。以有所得的动机修法就称为外道。学佛的人中,利用天时地利药物禅定等很多外围方法来启发心智,这都仅是助缘,若正因丢失了,执着于助缘,就会陷于失心状态,不能自制,故不受一切诸外道法。

  “恶厌一切世间诸欲乃至不念何况身近”。诸欲多有过患,不仅不得胜法之乐、定法之乐,也会遮蔽神通妙用。因为出了欲界定才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才能得色界之法,若不然只能在欲界的侵害中打转,不得佛法之广大利益。

  二心常修习无量诸法定在一处。于诸众生无有瞋碍。心常随顺行四摄法。关于定在一处,世尊在《遗教经》中讲过一句话,对我们修法是特别好的引导,即“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制心一处,就是于其他因缘不做攀缘,这在声闻修法、自利修法中有特定的效应,对初下手修法的人还是很重要的。但因它会舍弃众缘,悲心的修持就少了,而多于禅定,也就是多于自利受用安乐。而在大乘修法中,“制心一处”的教导就有所强制,此处可以“不制”了,但后面还要有“不随”。若单是“不制”,没有“不随”的相续,就会出现纵欲、堕落。

  这个地方需要分明,如果有“制心一处”修持的机遇,也是很难得的;如果没有,不攀求也行,就用不制不随的大乘教言修法。不过,大乘教言修法虽有悲智,但若没有真正生起过“制心一处”的善巧,运用起来也会比较难,因为不知道佛法真正的胜乐。我们没有得到胜法之乐时,就会不好乐这个“不制不随”,悲智心就用不出来,也没有力量。

  “心常随顺行四摄法”。四摄法,是我们学佛交流中通用的大乘教言法则。其中,同事是很重要的,爱语是所运用方式,布施是十分需要行的,饶益是真实所在。这是大乘修法的一个机制,而现在人多是要么高高在上,要么自卑,同事的因缘少了。爱语,即说有益有情、令对方安乐的真实语。布施,过去称为三檀布施、三檀悉被,其中最重要的是法施,法施的内容很广;当然财布施也很重要,能令众生远离贫瘠的逼迫;无畏布施,能予人安乐和安慰。这是布施的实质内容,故说饶益,即:当他人求教于法时,予人于法施;祈请于财时,予人于财;惶恐不安时,予人于安慰。

  三能成就慈悲喜舍不出他过。慈悲喜舍,即四无量心。过去将六度加四无量的修持,称为十愿修持。慈悲喜舍的运用,所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令人生喜,令缘生喜。

  “不出他过”。不自赞毁他,抑恶扬善,是中国古来以久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道德修持,这种修持对出家人来说更为重要。作为一个寺院的首领,或一个团体的首领,或教众的人,不出他过就更难了,因为他观察到一些事情,都需要及时提出,以免出事,但虽然有时及时提出了,却难免会表述出一些过失,这样就会减损自身道德,人会变得多事、不厚重。所以过去人不愿意摄众,也与此有关。但若不擅交流,又会使一个道场、寺院、或团体出现腐朽,甚至更大的问题。所以,如果不出人过就能解决问题,那真是那些常需与人交流的人特别应注意修持的地方了,在此,“谏人五德”应当学习,即所谓利人心非危害心,调柔语非嗔恨语,知法非法,知时节因缘,善令对方接受非排斥。

  四能多集佛所说法如所说行。即所谓的博学广闻,于一切法勿有舍法之罪,不轻他人所学法则。若以自己有缘之法诽谤无缘之法,以自己有缘之证诽谤无缘之证,都会造成舍法罪。舍法罪会遮蔽其他有情,令人疑惑。故在种种差别修法中,我们多赞顺就好了。赞者就是不去抵触,主要是对“佛所说法”,顺者也并不是跟着他修,而是依他因缘去做鼓励,不去阻挡,这样就没有减损。

  五清净身口意业及见。是为五。身业、口业、意业清净的人,其相貌都是有表相,或说具体量的征兆的。例如身业清净的人,会有一些表相的差别,如光相,这个差别是很大的。又如香气,比较有修行的人,身上就会有檀香等稀有香味,这并不是熏出来的,也不是发出来的,是其清净的身业带来的业报相,是因善神眷恋而带来的,若一带人的恶性果报出现时,这个香味就起作用了,可以遮蔽这一带人的恶报。又如触感,有的人到一个地方,周围人就会纷纷逃之;而有的人大家就比较喜欢一起坐一坐、谈一谈,即周边人的感知差异也会很大。过去说罪恶颠倒之人,经过得漏尽定的比丘时,即使对此比丘一合掌,就可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释迦佛在经典中说在家居士何以善增上?其中就讲到常亲近阿罗汉、智者、圣者、菩萨,来增长自己的善德,也即是感知增上。就如我们洗衣服,若用清净的水,以及好的洗涤剂,很快就可以洗干净,但若用浊水、污水、有异味的水来洗,结果就是被污染了。

  “清净身口意三业及见”,为什么在三业后面专门提出一个“见”呢?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实际就是指我们的举心动念不能错过、不能迷失。一举心动念,要了解它,但不是说它好坏,而是要运用它,透视它,否则我们就会有思见、邪见、不正见,那可能就会吃苦了。真正在意举心动念,并在此处安立的人,那太难得了!

  复有五法。一乐如经所赞布施无有悭心。乐说深法无有吝惜亦能自住。深法难说,如净土法门,是最难讲的,因讲时要彻底舍弃自我的感觉与造作。

  二忍辱柔和同住欢喜。恶口骂詈鞭捶缚等。但推业缘不恚他人。能忍辱柔和,肯定就能同住欢喜。所谓忍,其实无所可忍,慢慢都不计较了。现在,共住欢喜的因缘越来越少了,若是一个简单的行法的团体、学法的团体,还是可以做到的。若稍微复杂一点,利害关系、名利世间风一吹,就不行了。

  所谓“恶口骂詈鞭捶缚等。但推业缘不恚他人。”也就是说当我们遭到恶骂、鞭打时,要认为这只是业缘现前,不要推咎他人,实际是甘受因果之心。

  三常乐听是三昧读诵通利为人解说令流布增广勤行修习。

  四心无妒嫉。不自高身不下他人。除睡眠盖。

  五于佛法僧宝信心清净。与上中下坐深心供养。他有小恩常忆不忘。常住真实语中。是为五。不嫉妒;不贡高、不下劣;不忘人恩德,哪怕点滴;在上、中、下三坐中,即一切因缘中能够欢喜共住,都是我们学佛的好因缘。

  般舟三昧进趣细则:在家二十法

  在难得的人生中洗涤无始以来的心垢,的确需要教法传承,若是没有,洗涤的机会是没有的。虽然此心垢无所得、无所失,一旦蒙上就会使我们在千劫万劫中轮回不休。而世尊住世之传承,能把心垢的本质揭示出来,令我们清净安住,一时回归,也就是说,令我们得到“就路还家”的机遇。还家,即启开如意宝藏,令我们得见自性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否就路还家,还在于我们个人现前学佛机遇成熟与否,若成熟,言下即可还家,因为此路就在教言之下、传承之中。

  《十住毗婆沙论》是十分重要的经论教言,也是我们深入学习、观察与借助的路,此路是成佛之路。其他还有什么路?那就看每个人的机遇,也就是各自所择取的心了。因为所有外境,包括所有法则,都只是使我们如实知自心的参照罢了,可照出我们自心之量的成熟度。它们就能使我们成佛吗?若能的话,我们早已成佛了。但它们的确可以启发我们,使我们现前这些“就路”之有情,看到“如意”二字,即了解自己的真实心愿,顺其做一个成熟表达,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运用着如意宝藏,参差不齐地发现着这个法界,各个取用者自知自了,就如古人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对凡夫有情来说,三昧力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自在力、方便力,亦称正受之力。此力一者可通过修行而得,由现量所亲证;再者可由悲智二法而得。一旦产生三昧力,我们对色身业相的处理方式都会甚为简单、善巧。

  以下皆是进趣般舟三昧力的细则方法,实际每一条法则就是一面镜子,圆满镜子越来越大,把我们照得越来越细,看我们的心理与之相应否,若否,则道业无以成就。世尊,以及龙树这样的菩萨,都是在极细微心智中照见众生业习,把我们不敢舍的东西都说出来了,让我们自己越来越细地来照一照。

  复次

  出家诸菩萨  所学三昧法

  在家菩萨者  是法应当知

  若在家菩萨欲修习是三昧一当深以信心。二不求业果报。三当舍一切内外物。四归命三宝。五净持五戒无有毁缺。六具足行十善道。亦令余人住此法中。七断除YIN欲。八毁呰五欲。九不嫉妒。十于妻子中不生爱著。十一心常愿出家。十二常受斋戒。十三心乐住寺庙。十四具足惭愧。十五于净戒比丘起恭敬心。十六不悭吝法。十七于说法者深爱敬心。十八于说法者生父母大师想。十九于说法者以诸乐具敬心供养。二十知恩报恩。如是在家菩萨。住如是等功德者。则能学是三昧。

  出家诸菩萨。所学三昧法。在家菩萨者。是法应当知。虽然这是专修专证的一些法则,但在家菩萨若能知道,亦有方便进趣。我们一再讲“进趣”二字,例如在家常向往沙门法,也是一种进趣,我们不见得能做到,但需要有这种进趣的善巧与愿望。

  若在家菩萨欲修习是三昧一当深以信心。深信,对在家出家人来说同样重要。信为功德母。母,即能促生一切功德。念佛法门中讲信愿行,信是首当其冲的教言。若没有信,就如人去宝山而没有手,是不能取宝的。

  “信心”二字有造作分。例如有人说他相信念佛能往生、能成佛、能得三昧,但因为没有相应的实践,所以此“信”是造作出来的;一旦相应,我们就不称其为造作,而为信心成就了,即产生信力,此力是不可思议的,自他二种受用皆得于此。

  因信而产生的力,能促使我们自身与周边业缘的改变。但造作之信是有对待之信,多因不去实践而不能深入,因不能深入而产生疑碍。所以,很多人说他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念佛、不相信这个宗那个宗,其实是对待心智产生的相似审观罢了,与信并无真正关系。我们若不用对待心智,于法就很好进趣、很得力,佛说八万四千法,实际就是针对八万四千类种性所说教言,没有什么可信与不可信的,关键是我们去实践了没有?对我们产生作用了没有?

  疑碍消除了,我们才会有正信,而疑碍最主要来自于想象。一个法则,如果我们没有参与进去,想象起来就总会觉得很难。有人说一天念十万声佛,太累了吧!一天二十四小时经行不休息,那怎么行啊!这都只是想象,没有实践过。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象不到的因缘。信心匮乏时,就多是自我想象的妄自评价。想象,使我们很容易受到现前的能与力、智与福德因缘的制约,正如一只蚂蚁想象不到人能搬多少东西一样,结果会产生不相应的疑说,妄受众苦。

  二不求业果报。在三昧的修持中,这是极重要的。我们做什么事情,包括修行,几乎都有功利心,若无,则心智肯定畅明。在家不求业报,应已证三果。佛在经典中称在家修行且证果之人为居士,居士虽已证得梵行之力,不为后有,但依报未尽,还有家眷,也就是有依报之限制,所以不能证四果。

  佛教无外乎是自我反省的教言,不求业果报,即是审视自我的一个标准。在此,若欲求三昧者,就不能求业果报。若说我要求个什么、要得到什么,那三昧是得不到的,因为自我已经设置了一个蒙蔽,自性袒露的机会就没有了。

  所谓“天然赤裸”,实际就是天然法尔自然袒露,此为无染修行的一个特定要求,是佛法之正修行,能显自心之坦然、自心之本然、自心之无造作。所谓自心者,无来去相,无凡圣相,究竟怎么运用?即应“不求”,有所求就不能净欲,则不得善巧,此处需要善思维,善抉择。

  三当舍一切内外物。行般舟时,多欲境必有事,比如有的女居士行般舟时看到很高大、很凶恶的人,其实是因其心里有畏惧,害怕受到伤害。行般舟之人,当舍身、舍心,舍一切杂缘之物,内外皆舍,此“舍”若没有舍,得不到三昧,何以故?没有净欲故。在此法则的实践中不能深入,多是因为不在净欲方面用功夫,心里就还有东西,比如一想别人在关外多自由,自己在这儿干什么啊?自由的欲望生起来了;别人都在睡觉,自己这是在干什么?睡觉的欲望又生起来了;别人一天能吃两三顿饭,而自己又累又饿,于是饮食的欲望又生起了。

  所以,“立一念,断诸想”,立什么念?念佛。断什么想?什么想生起来就都要断;断在何处?就在念头生起的那一刹那。行法时,往往我们怕什么,什么就来惹麻烦,其实都是自己心里作的鬼,若不能舍一切,三昧与我们全然无关。

  四归命三宝。过去人出家受戒时,香板会“啪”地突然打过来,若其反应是:为什么打我?接着就会是一顿打,一直打到念阿弥陀佛为止。为什么?若念其他,不知会轮回到哪个道去,但念阿弥陀佛就没事了。

  当我们不求业报了,舍去一切内外因缘了,如果没有归结处,怎么办呢?归命三宝即是就此处而说的。我们作为佛教徒,修法之中,若不能归命三宝,不能谈成就。我们是通过住持三宝而得见自体三宝,来启发秘密三宝,从而完成自性,因此一定要有个归依处,若不顺性有所归向,我们就会产生畏惧。

  五净持五戒无有毁缺。这是在家修法最基本的要求。五戒实际是我们人生之厚重的大地,看似粗重,但可以给我们带来安稳。若不要此大地,我们这一生就很虚浮、很危险、会有很多麻烦。在家修道极难,佛亦如此讲,因为在家容易被世俗所熏染,被世俗所冲击,被世俗所诱惑,被世俗所淹没,所以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安稳载负。

  六具足行十善道。亦令余人住此法中。此处不光自己行十善道,还要令周边人于此道处向往爱乐,进而修行。因龙树菩萨在家期间曾经极尽五欲,对世间二十四种过患都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在其知见中,在家修道是比较难成就的。

  七断除YIN欲。五戒中对此讲得很清楚。

  八毁呰五欲。毁呰,即诋毁。我们说“五欲之罪恶令人困惑,不能出离” ,即属于毁呰之话。若不如此,我们不会产生厌离心,厌离心尚未生,出离心怎能生?而菩提心就更不可能了。因为我们沉浸于欲界不能自拔,色界尚不知,无色界何以了解?出三道何谈运用?

  在家人多对厌离心与出离心的差别比较模糊,甚至把菩提心都混淆在一起了。厌离心的标志,是的确知苦了,如三界苦,生老病死苦,此时就如被关在一个放着毒气,而门窗紧闭的屋内,我们第一个概念就是想跑出去。这个想跑出去的心就是厌离心,因难以忍受而想离开,这是一个直接的被迫性的心理。

  而出离心是无染心,即远离对待、远离苦乐的心。出离,就是不在其中。出离是厌离的一种成就状态,就是已经不在其中了,例如我们厌离五欲,厌离家庭社会之逼迫后,就可能产生出离的机制,即无染,不在此处沉沦了。

  在知苦的厌离心,以及无染的出离心生起后,就不能不给人以菩提心的依止,否则人就会在迷失中痛苦。犹如老房子拆了后,一定要给人新的住所一样,否则就会出现大的问题与伤害。现在社会上很多教言多重在毁人我我所,而不予人法则,使人不知离五欲之后怎么生存,由是反多生嗔。故菩提心,就是一个道业相续的知见,一个道德的法则,一个令人心智安乐的法则。

  如果我们在知苦、厌离、出离这几个阶段看得懂,就知道我与我所之所在了,接下来不运用菩提心是不可能的了,不运用法则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这是唯一让我们安住的因缘,或者说是唯一策动我们进趣的法则,这样可以使我们成就。

  九不嫉妒。

  十于妻子中不生爱著。即不贪于家庭。

  十一心常愿出家。这是很基本的要求,在此可让我们渐次审观自己心理的细微状态,很多居士,一提出家马上躲闪,因害怕故。其实这是一个习法的增上愿望,出家与否可能不是真正重要,而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意愿是否清晰。

  十二、常受斋戒。过午是斋戒的一种,称为不非时进食戒,即太阳偏西以后就不能再进食了,这在佛教修行次第中是有要求的。

  生命以饮食为依,过午不食,从因果相来说,非常之好!简单举例,如我们平时一日三餐,受斋戒后只进两餐,这样一天省下一餐,生命就多延续了一餐;两天,就多延续了两餐,即可养出一天的生命!很多人生命已快不行了,但一节食,马上转好,因其不消耗、不负重了。所以在持过午斋的出家人中,百岁者非常多!

  饮食是很重的负担,不仅要吃、要排泄,还要消耗大量的福慧。而受斋戒,不仅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福德因缘,也会带来更多修法机遇与时间等慧之增上。在世尊教言中,闭关修法,包括般舟行法都要求日中一餐,这给我们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因果转换。

  所以,斋戒是一个因果大相。对斋戒不关心,也就是不太相信因果,但因果来时就麻烦了。佛说了义教言中,虽说可以出离因果,不被因果制约,在生死林中得以自在游戏,但并不坏因果,一旦我们不相信因果,就是不相信世俗,不相信生命,不相信社会的延续,全部都混乱了。

  十三心乐住寺庙。这些法则都是我们心灵成就或不成就的镜子。

  十四具足惭愧。于自所行不足而生惭,于他所行不足而生愧,惭愧二法,是知廉知耻教,为人中所具。不知惭愧,人多肆无忌惮,做事没有依护;而知惭知愧、爱乐于善法的人,多受尊重。

  十五于净戒比丘起恭敬心。佛在《圆觉经》中讲“不爱持戒,不嗔犯戒” ,那么在此为什么不说于一切比丘起恭敬心呢?因为不论人犯戒、持戒,我们对其都一样,这样心地是清净的,但于三昧增上法中不得力。

  所谓增上法中,就是取舍法中。就如成年人,吃点有害的东西没有问题,但对生命还很弱小的婴孩来说,稍微一点毒素就会要其命。所以,我们在三昧力的成熟过程中,需要纯白之法、清净守护,象母亲保护腹中之子一样,尊重它,爱护它,令其健康成长,而不能用冷热、毒嗔等害它,这样就是心性养育之行。

  许多出家师父一开始不知道阿弥陀佛对我们到底有什么恩?二百五十条戒学过后,从毛孔出来一身汗,因为犯的太多了,害怕了!而阿弥陀佛允许我们这样的人成佛,于是此时就知道佛给我们什么恩了。我们念阿弥陀佛,凡圣同修、三根普被、利顿全收,乃至一生造恶犯戒之有情,临舍报之时,称念阿弥陀佛,亦得往生彼国,成就无上菩提。这是大恩大德啊!若不然,我们戒律不清净,守护不成就,不断见思二惑,何以出生死苦海?因果即是这样!

  学了戒,就会知道靠自己持戒、禅定,断见思二惑,出离生死,是太难太难了,这不是感叹出来的,而是审观、对比出来的。阿弥陀佛给我们欲使一切有情成佛之大愿、大恩、大德!对于持戒清净的人,成佛,现下利益;对于现在持戒不清净的人,念佛一样可以消除无始以来的沉沦之业,可横断,也可渐出,只看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十六不悭吝法。这实在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有时我们会找很多理由把自己的好东西覆藏起来。例如,对一个好法则,不想轻易讲于人,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不是贪,也不是吝,而说是对方机遇没有成熟,但实际在细微动念中,往往是有吝法之遮蔽心的。

  十七于说法者深爱敬心。十八于说法者生父母大师想。所谓“生”,是十分有意义的一种心理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修行法则。唯识观中举例说一条河流之水,修罗拿起来是兵器,天人看是琉璃甘露,对恶鬼是火焰,对人类可饮用洗涤,而对鱼类就是住宅区,故说万法唯识所现,此“识”就是我们所动用的那个量、那个状态或感知,其本无自性,唯自心之所择取。所以在此,作大师想,作法身父母想,也是我们的唯识所现,在无自性法则中,我们作父母大师想,就会得到父母大师的加持。

  所谓大师者,佛世尊也。在果地教中,“视师如佛”是必须持教的,持者会受大加持;如果以疑虑心、诽谤心、嗔恨心、亏欠心思维师父,也是大加持,但加持的是颠倒、妄想、罪恶。从这儿下手,我们就可在唯识法中深入修持,但实无一法可得故,一切假相莫不是无有自性,我们的色身假相、音声假相、周围假相,皆是无自性所现,故此见于法身佛。

  世尊讲“诸相无相,即见如来。”此如来就是法身如来,我们在此处作唯识观,就会受到清净平等加持、大圆满智加持、法界体性智加持,对此加持,我们可直接取用以启迪心灵,此处没有陷阱,不用害怕。

  十九于说法者以诸乐具敬心供养。这些细微的法则可以照出我们平时的粗糙。盛唐期间,法宴不断,说法者皆应升高大威严的狮子座,上有种种供养。何以故?罗列种种乐具令善知识说法者爱乐,心生欢喜,入于悉地。

  作一个求法者,若能真正令善知识心开,使其拿出看家本领,我们就很容易入悉地得三昧,得以成就。就如一个贫瘠之人,遇到阎浮提最富有的人,于是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奉出,令其欢喜,于是此最富有之人把其财富分给此贫瘠者一份,迅速令其也成为一个很富有的人。所以,一些智者圣者是极有善巧之财富的,我们的一些乐具、敬心供养看似讨其喜欢,实则可受广大加持,这是不可思议的。

  二十知恩报恩。不知恩何以谈报恩?所以先知恩,即持;再报恩,即做。知恩十分重要,报恩甚为方便。

  如是在家菩萨。住如是等功德者。则能学此三昧。此处之“学”,称为因。对因三昧认识不透,则果三昧也不可得。细微法则是因三昧的下手处,因果本来同时,若不知细微法则,就会丢失利益,其果不现,不得三昧力。故以上每一条,实际都是三昧力。

  龙树菩萨如此细心地审观这些法则,并给我们罗列出来,让我们来洗涤、照耀自己的心垢,令我们进趣成就,这是不可思议的恩德的加持。因为这些法则就如一个平面镜,能细腻、如实地把我们的现状表达出来,一条一条,让我们照一照自己的心理、业相、承受力,这样对修法无疑是一个正面的辅助、正面的审观,正面的起修缘起。而我们在所遇法则不够细腻,或自己不能细致审观的情况下,看到的都是哈哈镜,这样就无法知道自己的现状究竟如何,自己的荷负力究竟怎样,也许我们的脸明明是很丑的,但用哈哈镜照后还以为自己刚好适中。所以,我们若能真正不厌其烦地把这些不如实之处照出来,那就能正确面对自己了。

  般舟三昧进趣细则:出家六十法之一

  十号,是佛十种力之表达。如世尊,是十号之一,表达了佛在三界中至上的尊贵,能令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有情得以出离、得以善巧。对学佛人来说,启开佛的十八不共十力四无畏,即每个有情都具有的心灵宝藏,是我们学佛的愿望,或说机遇。

  出家菩萨修习是三昧法者。所谓一于戒无瑕疵。二持戒不杂污。三持戒不浊。四清净戒。五无损戒。六不取戒。七不依戒。八不得戒。九不退戒。十持圣所赞戒。十一持智所称戒。十二随波罗提木叉戒。十三具足威仪行处。十四乃至微小罪心大怖畏。十五净身口意业。十六净命。十七所有戒尽受持。十八信乐甚深法。十九于无所得法心能忍。空无相无愿法中心不惊。二十勤发精进。二十一念常在前。二十二信心坚固。二十三具足惭愧。二十四不贪利养。二十五无嫉妒。二十六住头陀功德。二十七住细行法中。二十八不乐说世间俗语。二十九远离聚语。三十知报恩。三十一知作恩报恩。

  出家菩萨修习是三昧者。所谓一于戒无瑕疵。二持戒不杂污。戒有三具戒,若不清晰,就会生杂污。例如,声闻戒是威仪戒,重视行为、语言,即身口表现出来后才为犯戒,其对心念所想是有遮护的。但在菩萨戒中,举心动念十分重要,即使不做出来而心里想了也是犯戒,所以又称为善法戒或正念戒。对此二者,有时此处为是,而彼处为犯,融通不恰当时就会产生矛盾。

  比如一妇女正落水挣扎,此时来一持声闻戒的比丘,因其不是圣者,尚有动念,有染欲心。因心不净故,他可以不去救人,而劝他人去救,以不失威仪。如此,这位比丘不犯声闻戒,但犯菩萨戒。因菩萨要悲心修持,要于一切时处利乐有情,不能舍众生于苦难之中,而应令其离苦得乐,在举心动念的抉择上,视“一切男是我父,一切女是我母”,我们看到自己的父母被水淹了,怎能不去救呢?

  在道宣律师的摄化教言中,通过《四分律》的评判来修持,例如若用唯识圆觉宗,该如何修证声闻戒?于亦假亦有宗,如幻宗,该如何评判戒?都是为了戒不污行、不相互矛盾。

  三持戒不浊。即持戒不乱之意。往往对戒律不清晰时,我们就会说:“我在持戒,我这样是对的,那样就不行。”这就造成持戒的“浊”了。例如我们刚来此住山安居时,当地老百姓说:“法师,你们在这儿住可以,但不种菜不行,因为土地稀少,如果荒着,谁都会唾骂你们的。”为了避免大家对土地荒芜的讥嫌,我说行,就答应下来了,但当时每天还要给大家讲戒,要于戒不浊,于是就把自己定位为可忏的菩萨。每天种完菜,一洗手就上课去了,上课前,先忏悔,说我犯某条某条戒,大家忆我清净,受我忏悔。若受我忏悔,我跟大家一起学习;若不受了,我继续忏。这就是不污,不能说我持的是菩萨戒,是令众生不谤不讥、爱乐佛法,就可以在声闻戒上浊而染污了,所谓持菩萨戒犯声闻戒,就应去忏悔,忏悔完后,大家都说:“法师,讲吧,讲吧。”这样每天都在干中、忏中,那时天空经常有十分吉祥的征兆。

  四清净戒。受二百五十条戒的出家人,有这么多戒,而且不同人对戒的认识还差异很大,怎么清净啊?因此,出家人必须具有无漏心智,“无漏为本,净心为要,清净为相,令世人爱乐。”

  五无损戒。即不能减损,我们持多少条戒,就要事无巨细地守护多少。

  六不取戒。心中无染,不取“我在持戒”、“我犯戒了”之相,于戒清净守护。

  七不依戒。不依戒来标榜,不依表象而守护,但依无漏为根本。故在僧法中,许犯许忏。世人眼中,多是不许犯,即不允许有过失,犯过之后,大家就不能相互包容。实际上,若无犯相,佛法不能住世,因为如果大家都持戒,世间就不是这样的,而如果大家都犯戒,世间也不是这样的,故说许犯许忏是佛法清净住持住世之相。

  八不得戒。不以已得,否则就为对待心智,无表戒体就出现染污,所以不得力。

  九不退戒。一旦受戒,就不再疑虑,即在此彻底放心的意思,所谓“一信永信,一受永受”,应于法生抉择,而不说我今天如果受了戒,明天会不会犯?会不会退失戒法?

  十持圣所赞戒。在声闻法中,寂灭为乐;大乘教言中,大悲为乐;金刚乘教言中,自性守护为乐。到底用哪个呢?圣所赞戒。有的人需要大悲的修持,有的人需要寂灭的安乐,圣者在不同的观察角度来施教法则,让我们应如是守护,引发我们对戒的抉择。

  十一持智所称赞戒。在佛教中,圣者与智者的差别是很大的。若以菩萨次第说,圣者是入地者;而智者的含义更广泛,有证得一切智的,可称阿罗汉;有证得种子智的,即是菩萨;有证得一切种子智的,那就是佛世尊了。因一地不识一地,所以一般来说,可对上一地者称为智者,对下一地者称为愚者。

  十二随波罗提木叉戒。波罗提木叉,其教言内容是各个保解脱,于出家在家人中,乃至持一条戒,若能完整守护下来,亦可得保解脱。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名相,若对此不了解,很多人在持戒细分上不能爱乐。

  世尊在世时,有两个比丘要去见世尊,路上因天大旱,没有水喝,即使有也都是生虫的水,而这在戒律里是不能饮用的。这时其中一个比丘说,我不能渴死,为了见佛,生虫的水也要喝。另一个比丘说,世尊制有戒,不允许喝有虫的水,应慈护一切生命,于是甘愿渴死了。后来,活着的比丘见到世尊,世尊说:愚者,汝二人同行,汝未见我!此人困惑地说:世尊,分明我来见汝。世尊说:彼因持波罗提木叉故,得生于天;汝因破波罗提木叉故,虽见我形,未见我法,所以不名见佛!

  细微持戒,每条戒都可以保解脱,成就无上菩提,这是不可思议的力,此戒之力是十方诸佛所守护,所以称为保解脱戒。在龙树菩萨的教言中,特别提倡“由一戒而入”,即在一个戒法上彻底、清净、严格、无疑地守护,由此进入完整、健康、得力的戒德中。

  由一戒而入即保解脱,就如说念佛能断无始以来的生死业流一样,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尽的善恶无记生死轮回业,这一念佛就能解决问题吗?能解决!最主要是这一念要纯正,当此纯正、绝待的刹那生起时,自性就表现出来,一切无始以来的业力就消融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求完整,求完善,求高尚的多,但岂不知这实在是一个不完美的时代,或者说是一个比较堕落的时代,求完整就更难了,故由一戒而入不失为一种方便。例如出家人二百五十条戒中,在家居士五戒八戒中,每条都做到有一定难度,甚至不见得能全部了解,如何能行持呢?如果完整的我们不了解,一条是否了解呢?如果只知道泛泛的名词,即使一条戒,我们想严格守护的机会都是没有的。

  很多学佛人不在乎守持,实际就是不在乎戒法。戒法是严格的应做不应做的要求,在此若对明确的戒法做不到,对不明确的就更加模糊,于是遇到事相就更加无法抉择,而在徘徊仿徨中造成所谓的轮回业相。

  所以,在佛陀的教言中,应做与不应做的制教是很严格的,这样就把我们平时徘徊、模糊的概念清晰化了。因此,戒律的制订,是直接的智能给予,我们不用辨识,一念随顺即可,这样具足自性的清净、自性的安乐与真实的功德。这就是“波罗提木叉”保解脱的实质内涵,可以由此增益我们的智能,由一戒增二戒、三戒、四戒,逐渐纯正完整的道业,实现法则的周遍性。

  十三具足威仪行处。在威仪行处,应有清晰的守护。过去有四威仪之说,所谓“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皆有摄以正念之作用。

  例如卧要吉祥卧,又称狮子卧,大自在卧,可增益其色,使心不散乱,这种卧法在很多修法中是有要求的。又如坐要如钟,人若一昏沉,因心散乱而无力,就无法坐如钟了。所以,除睡眠,其实就是除去散乱。所谓财色名食睡中,昏沉是最难除的,有出家人为了坐如钟的威仪,就用很薄很尖的竹片围在腰上,身体稍微一斜,竹片就会扎人。也有修行人坐在悬崖边,面对万丈深渊,只要一昏沉,色身就没了。难道昏沉值得拿性命来对治吗?按业报来说,的确有这么严肃!

  《遗教经》中讲,中夜两小时休息是很标准的休息模式。过去很多出家人几十年如一日,12点睡觉,2点起床,其他时间都在修行或劳作,他们这样岂不是太辛苦了?不,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行,才不负债,才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因此他们也更有力。

  关于行如风,实质也是要求不失念。例如南传佛教中,有四大经行,或称业处经行的方法;在汉地,般舟行法也是一种经行方法,都是为了不失念的行法。

  现在,许多人常有做事不得力、很累的感觉,实际就是心念不相续、散乱的结果。若于威仪行处,自然、如实,而不是刻板地守护,就很容易使散乱心智得到调整,我们这样时刻提醒自己、调整自己,反而不会累了。所谓具足威仪行处,“具足”就是要求,这样的要求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否过高呢?其实,如果对生死、法则的修持跟得上,这的确是一个福德因缘,能使我们展现出生命的自主价值。

  十四乃至微小罪心大怖畏。若不在意细小过患,大的过患就会慢慢发生,这是防微杜渐的修持,也是真正大福德的修持,没有大福德的人往往会说自己不拘小节,而若道德细腻时,就显在小事上了。

  十五净身口意业。若不净,我们的生命就消耗在浊业之中了。而净的方法很多,如忏净、戒净、发菩提心净等等。若于法上修持而道德成熟时,则身心寂净,为天人爱乐,龙天守护,所做事业就有得力之处,如果没有龙天护法的守护,事业相是不能成就的。

  对于出家人,净业要求到什么程度?如身业,不能破坏有生命者,即使草木也不能无端破坏;口业,不能说不净语,即不如法的话;意业,觉察举心动念是否为正念,而意业难察,在此需要很好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的修持,才有正念生起的基础,否则一举心动念就有污染,再一延续,就是不净业相了。

  所以,正念修持的基础要求是十分高的,净意业有一定难度。但也有猛利有情,通过誓愿摄护正念,例如,藏地香根活佛发了这样一个愿:若我意念中生起一念自私自利,愿龙天护法将我碎为微尘。这样就可以直接表达生命中不能有一念非正念的业缘,就不需要其他基础了,这就是猛利誓愿带来的正念修持。

  我在学习净土时,有一些感激的体会,感到这个法太好了!真是如历代祖师所讲,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确不可思议!但社会上很多传法有误导之讥嫌,于是当时也立了一个誓愿:若所讲违背世尊的净土教言,宁堕地狱,生生世世充塞地狱,无有出期。这是一种修持方法,它会鼓励正念,不守正念也行,那就充塞地狱去吧,生生世世不出阿鼻地狱之煎熬。因为正念好说,但若是没有意乐,没有身业、口业的推动,就很难真正清净持续下来。我们可不可以模仿学习呢?就看我们自己敢不敢了,因为因果真实不虚,若有畏惧,就不要这样做。

  十六净命。正业、正命,是八正道的守护,即不行非法业缘,例如,不去不该去的地方,依正二报中不与非法交流。在寺院里,如果能守护戒律、实践佛法,净命因缘是具足的,而在世俗中,则很难具足。曾有一个人得癌症了,打来电话说太痛苦了。我说癌症不痛苦。他说不知打了多少止痛针了,怎能不痛苦呢?其实若知道癌症的源头就好解决了,不知源头是最痛苦的,药只能遮蔽痛苦,但不能让我们知道痛苦的源头。他是做什么业的呢?开赌场,不知让多少人家破人亡,想想这个果报。

  十七所有戒尽受持。有的比丘说,我只管持声闻戒,菩萨戒我不管。那是不行的,所受戒都是应该重视的,否则就可以舍戒。佛教中,有一个名词为“同戒戒羸不自毁犯”。若学了这个戒又不能行持了,称为戒羸,应舍,佛在世时,对此赞许为“顺缘舍戒”,也就是说,若不爱乐这个法则了,就应该舍,否则就应竭尽全力守持,不能说做了很多恶后再去舍戒,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真实的人,佛说这样的人能成道业。

  十八信乐甚深法。在此就开始从大乘心量上来要求了。我们可以辩法于现缘中,也就是说涉及法流、法义是可以辩论的,但很多人会否定其他教言,而否定,就不是信乐甚深法了,就容易出现舍法过。

  舍法过,有时是因为情绪,即我们自己不喜欢而生起。例如曾有一位藏传出家师与我一起走动时,见人就问叫什么名字,然后就发四皈依证。当时我就来情绪了,认为此人太攀缘!但后来发现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在他们的戒法中,对初发心有主动引发的要求。所以后来再看到这样的事,我笑笑就走了,只要是主动引发大家真正学佛,我不管;若是攀缘,那还是让人难受。这个细微处怎么分辨呢?我们不能横加评判,因为心理状态太细腻了,但我们的情绪会凭着直接感受来评判一件事情,的确往往不见得恰当,如果认为自己的情绪是对的,则会感情用事,对三乘教言之中的不共之处,就不能融通,于是在有意、无意中产生制约。

  十九于无所得法心能忍。空无相无愿法中心不惊。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要求,也是佛法与外道不共之处。外道必依有所得,而佛教教言实在是认为一切法皆不可得,此中差异是很大的。

  无所得,实际是我们的大圆满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智心境的现前运用,若能信乐甚深法,这样就能坚持培养无所得心。无对待也是无所得的,远离对错,凡圣,是非,但了了分明,知道他人在做什么,在择什么法则,此处若不分明就出问题了。

  分明了知很重要,但不是分别执着。这里的知不是染著的知,是我们既要知道这个事情,又能以无所得的心境来透视它。这样就能运用平等智、大圆满智、妙观察智、法界体性智来正确面对现前因缘,否则我们就会用不平等的心、自己的量、自己的思维模式、自我的法则来衡量事情,就会带来苦与乐,得与失,凡与圣,浊与净的对待烦恼。而对待烦恼太多了,是我们这个世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情,希望大家对此有透视力。

  空、无相、无愿,即三解脱门。不光于无所得法能忍,还于三解脱门不惊,这是深刻培养我们的解脱道的修持,又称“三三解脱三昧”修持,是出家人必须修习的法则。

  二十勤发精进。精进的方法是很多的,而“勤发”二字很重要,这是需要不断熏习,不断用意乐和誓愿来策励,于法深入实践的。

  就看现在汉传佛教中,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的形象莫不是女菩萨,男菩萨没有了。而在隋唐时期,这些菩萨画像都是男性的。菩萨画像都是女性的,这不是故意的,但它是一个表征,表达了现在的业相,因为那个时代人的放逸心不如现在这么无度,现在人放逸的机会越来越多,随心所欲的心理越来越重,于佛法精进实践,守护爱乐的人是十分稀少的。

  二十一念常在前。即正念在前,不失念之意。很多人刚说完的事情,一回头就忘了,做事没有相续性,正见没有相续性,就会经常失念,产生很多磕磕碰碰与不相应。

  二十二信心坚固。经常有人说我不学佛了!这就是信念不坚固带来的,实际就是信仰危机。我们对佛法的信仰实在是应该坚固、应该十分清晰。

  二十三具足惭愧。惭愧二法实在是这个时代人应该反省的东西。若无惭无愧,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很多伤害,对此前面的“在家二十法”中也有所讲。

  二十四不贪利养。有次我到天津,有位律师很严肃地组织了一个座谈会,引发原因是一个老居士,他每月只有街道上发的120块钱生活费,而这个老居士特别慈善,凡所有见到的出家人,都要拿钱去供养。但这个负荷太大了,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自己每天只吃3个馒头,1块酱菜,结果老人家因为营养不足而严重浮肿,又因没钱而不能治病。

  这件事情影响很大,也很恶劣,这位律师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组织了此次座谈会,希望讨论出家人从戒律上应该怎样面对这类事情?居士怎样供养恰当?

  我第一次因利养问题被极大地震撼了,这也是一个永远的震撼。这位老居士每天就吃咸菜馒头,严重浮肿了,还要拿自己的储蓄去供养每个见到的出家人,对出家人来说,不贪是什么心理呢?过去出家人特别简单,三衣一钵,实际就是不贪利养的一个表现,世尊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还是席坐托钵。对出家人来说,不贪利养太重要了,这个贪不知害了多少人,如果出家人真是时时刻刻不染著利养,那就是真正好修行人!

  从另一方面说,很多居士对“供养”二字的认识也有不足。供养并不见得是钱财,多念佛,尊重三宝,多诵经,为天下三宝住世多祝福,比用钱方便得多。如果没有这个认识,给自己带来负重与伤害;然后他人就来同情,结果反而让人对三宝、对信仰产生疑惑。

  二十五无嫉妒。参照前面“在家二十法”中的内容。

  二十六住头陀功德。这是出家众比较提倡的。头陀功德,有着粪扫衣、但三衣、常行乞食、次第乞食、日中一食、节量而食、过午不饮浆、住寂静处、冢间坐、露地坐、树下宿、常坐不卧等要求,这些要求称为十二抖擞,亦即十二种戒法,十二种功德,这对出家人的修行是极有意义的。

  二十七住细行法中。我们都知道,人有粗重烦恼,也有细微烦恼,还有尘沙烦恼。世尊在戒相上是很细腻的,出家人的戒,包括菩萨戒,实际都是五戒具体充分的细化。

  二十八不乐说世间俗语。二十九远离聚语。出家人行于寂灭,远离愦闹。

  三十知报恩。在任何佛法的教导中,知恩报恩都十分重要。出家人要知佛恩、众生恩、国土恩、父母养育恩。我们每个有情之间能见面、能相认识、能交流、能生活在一起,都是应该相互感恩的。

  三十一知作恩报恩。知作恩是对知恩的深入延续。世尊给予众生的教言中有三德,其中之一就是恩德,另外是智德与断德。世尊给我们的恩德是由作而显的,是由无量兆载的修持而得,所以称为作恩,此处当知!许许多多所谓学大乘法的人不知作恩,空谈、奢谈自性,结果相互冷漠、互不尊重。我们于世尊法的应作分去做,于不应作分不做,这样来细微地报佛恩,实际就是知诸佛如来对我们的修德回施,感谢佛陀的教育之恩,使出离三界苦海之恩。

  般舟三昧进趣细则:出家六十法之二

  围绕“开启心灵如意宝藏”这个题目,希望我们在学佛的历程中,或说人生的历程中,能真正了解生命,了解生命的依止,以及心地运用的法则。我们总说当下,但对当下之心念,能够清晰把握的却十分稀少,有时我们看似宽容,实是模糊,看似随缘,实是无力。

  因心不可自见,无色无相,无凡无圣,无得无失,我们怎么来用心、来把握心呢?善导大师说得很明确:诸佛菩萨们以愿来标心。愿,就是自心自性之畅明,这是主动的,而众生往往被贪嗔痴慢疑业流催使着,是被动的,故所谓“开启”,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主动地运用自心,也即是明白自己的愿望。

  但现在的学佛人,明白自己人生愿望的少,模糊的多,甚至强化自我的多。我们读诸佛菩萨所发大愿时可以看到,其每一个愿无不是为了利益世间有情,没有一个是为强化自我的。那些强化自我的修法人,总会说现在我是弱的,等着吧,等我强的那天再说,最后“我”越来越大。这样的人,其生命和感知都是被动的,等到所谓强的时候,其实可能是被业力催使得更多、迷失得更多的时候。而那些智能者,真正了解了心不可自见,无色无相,无凡无圣,无得无失,善用智能慈悲之愿,并将其清晰地标立出来,于应作即作,不应作不作,依愿而行,明明白白且主动地运用着生命,表达着誓愿力。这种作意的主动性,七地以下的菩萨都有运用,在此于断伏二法都是得力的,所谓伏烦恼伏得住,断烦恼断得清。

  知,在佛教是十分重要的,不知就会对生命意识有很多误区。我们真正清楚自己的心愿吗?有人说我此时心愿与彼时心愿不一样,则肯定是不平等心出来了,故而俱生智昧了。若昧于俱生智,想靠后天智得以成就,那是自欺的。例如有人认为自己虽对此法生轻慢心,但对彼法不会,其实他在一切众生、一切佛菩萨面前都能轻慢,因为心如是故,平等智昧了,此时若认为依后天成所作智可以成就,即修个法则,成个善巧,那么他肯定不是佛教徒了。所以,从一个人现前的举止言行、心愿所表,可以很容易看出其未来,这是遮盖不住的,由此,我们了解自己的心愿是十分重要的!

  三十二于和尚阿阇梨所生恭敬忌难心。三十三破除憍慢。三十四降伏我心。三十五善知识难遇故勤心供给。三十六所从闻是法处。若得经卷若口诵处。于此人所生父母想善知识想大师想大惭愧爱敬想。三十七常乐阿练若。三十八不乐住城邑聚落。三十九不贪著檀越善知识家。四十不惜身命。四十一心常念死。四十二不存利养。四十三于诸物中心不染著。四十四无所渴爱。四十五守护正法。四十六不著衣钵。四十七不畜遗余。四十八但欲乞食。四十九次第乞食。五十常知惭愧心常有悔。五十一不畜金银珍宝钱财。离诸不善悔。五十二心无缠垢。五十三常行慈心。五十四除断瞋恚。五十五常行悲心。五十六除断爱著。五十七常求利安一切世间。五十八常怜愍一切众生。五十九常乐经行。六十除却睡眠。出家菩萨住如是等法中。应修习是三昧。

  三十二于和尚阿阇梨所生恭敬忌难心。和尚,有立生之意,即能立人法身慧命的法师、大德、善知识。一般来说,出家在家人的授戒师,又如一个寺院的方丈,可以称为和尚,因其可立生故,可以直接注入、给予、教诲、成就他人的法身慧命。和尚这个词十分尊贵,但与名声多大、管的寺院多少、修行多高没有关系,能立生我们的法身慧命,成熟我们的道德,使我们出离三界的,这是和尚,否则不能称为和尚。

  阿阇梨,称为教授师、规范师。在声闻教言中,规范师是十分重要的,出家人若是不学戒、没有规范师,其在家习气基本是改不掉的。藏传佛教中,大部分是阿阇梨教,也就是说师为先导,必须要有一个师父来做规范。云南现在还存有阿扎梨教,阿扎梨是在家的阿阇梨,这是从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传过来的,那时的密乘教言,即真言教言,比藏传佛教的历史还要早。

  所谓“生恭敬忌难心”,即应知道忌讳,比如阿阇梨明明是蒙古人,但在其面前说萨靼子,就不尊重了。

  三十三破除骄慢。

  三十四降伏我心。我们怎么如实地降伏自己的心呢?这就需要细腻地审视观察了。比如讲法之时,就比较容易生分别心,因为一般讲法之人,要尊法,否则讲不下去,所以会比较尊重自己所表达的东西,不容他人说,或者若他人尊重所讲之法了,就喜欢,就多讲;若不尊重了,就不愿意讲,这可能也是一种增上慢,因为虽然阿阇梨教言中,也是要鼓励阿阇梨欢喜的,但若过分在意,也是教授者的我心的表现。

  三十五善知识难遇故勤心供养。在我们还没有解决自己的法则问题、生死问题之前,是太需要善知识了。我们汉地比较匮乏“勤心供养”这种对法、对善知识的尊重,如果重视这一点,汉地人学佛就太快了,因为汉地人慧根多,而流动性又大,如果大家在一切时处共同爱乐,则可破除慢心、降伏我心,这样就会常遇善知识,也常可得不可思议的力。而现在,很多人遇到善知识是为了强化自我,所以往往今天认为是善知识,等强化几天后就不认为是善知识了,就该反向其学习了。如果真是互为善知识,也是可以的;但在这个强化过程中,其实所生为骄慢、我心,实际已脱离了佛法。

  三十六所从闻是法处。若得经卷若口诵处。于此人所生父母想善知识想大师想大惭愧敬爱想。我们往往根据自己的情绪、感知、知见、推测来思维,而在佛法中,所谓想是心念的修持,称为作意修持,实际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把持、怎样思维。

  作意修持,是很重要的三昧之因,七地以下未入不动地菩萨,作意都难免。若无清晰的、条理的、明确应作不应作的作意修持,三昧力是不能产生的,可是很多人用不相应的因就盲目地追求果去了,高谈阔论说自己即心即佛!如果说即心即佛者,即彻底地即心即事者,也就是可当下运用,我们可以号号自己的脉搏,看自己到底即的是什么?

  所谓父母想,不是生养我们色身的父母,而是生养法身慧命的父母。所谓大师想,即作世尊想,而不是说某个人,虽然某个人可表达一个施教,但其内涵必然都是世尊所传之法则。若认为这里的大师是某个人,我们心目中就会有一个自己建造的国土,自己建立的法则,结果创造了一个佞逆唯识的东西,这个唯,可能是唯妄而不是唯真了。

  师,是为了除我、降伏我心的一种善巧,为什么能除我呢?因恭敬故,所谓有师有尊。没有恭敬、骄慢之人,会以纵容我心为舒服,而难伏我心。故在佛法的四修法,即恭敬修、常时修、无间修、无杂修中,恭敬修是第一修。在汉地学佛,佞逆思维增上,总认为自己搞一套才是最厉害的,很多人的破坏性都是在此乖逆心中生出来的,这是末法时代的一大特征,这种心的培养,与佛法整个是相违的。我们心中都有善有恶,有逆有顺,但若有恭敬,这些就都能消融了;反之,若无恭敬,则必然产生逆。

  恭敬,不是恭敬他人,而是自性辉煌、纯净、主动一面所表达的法则,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庆慰、宽松、无我、喜悦、明亮!所谓天地无私心自宽,恭敬时必然就是无私的一种表现。所以,恭敬修是佛法修证中的第一修。若是乖戾、违逆、纵容自己的情绪、强化自我,培养自大,佛法的调柔与无私没有了,那就太痛苦了。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气,贪嗔痴慢疑邪见各有所表,如果我们对其不知,就是流转无穷;如果对其虽知而不去克服,则烦恼可断,但根除不掉,或说烦恼伏住了,但习气不动,也是不行的。故说除烦恼、改习气,这对每个学佛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大惭愧敬爱想,敬爱想是某一时的吗?是见到某个人,某个法则才如此想的吗?如果这样,那这就不是修行了,只能说是业习。我们应时刻运用,例如拿起任何一本经书,真正生起大师想、父母想、善知识想,那我们当下就受到利益。如果说等待某个因缘才如此想,就不是培养佛法,而是培养分别心了,许多人参访的善知识越多,慢心就越重,总想着有更好的善知识,岂不知自己心中生起不平等的时候,善知识已经远离了,我们越是这样,离佛法就越远,道场就越被污染。

  心、业、缘不断地在成熟。我们每一时刻,都可以看看自己的心是如何躁动的?业相,或说依正二报是如何延续的?我们对业缘是取是舍?因为我们的心就是法,而法就是现前的业缘,谁来成熟它呢?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这就是学佛中特别重要的当机问题了。学佛,的的确确是为了可以主动把握、主动透视、主动运用自己的心、业、缘,不论是悲是智是方便,还是愚痴颠倒或其他业习,我们最起码要主动地了解它,了解之时,就是如意的知见,否则就会在此产生被动。当我们于心法没有学到的时候,外相表达得再好都没有意义,而心法就在现在,过去无法表达,未来也无法得到,对于这个现在我们真正知道吗?我们有几分主动?几分自在力?几分智能力?几分慈悲力?几分恭敬力?我们自己可以看一看。

  所以,“敬爱”是本心,“想”就是一种训练,即为作意。作意十分重要,除非于不动地究竟安住了,可以不用作意,而我们现在,都要用作意,若于此因地不在意,没有作意的习惯,没有愿望,就会落入无记业中,把无记当成所谓的净相,就会越来越无力,事业相上就没有基础。

  作意,有应作不应作。佛不教我们,我们不知道什么应作,什么不应作。比如恭敬想,尊重想,父母想,大师想,这都是应作的;违逆想,轻慢想,诋毁想,疑虑想,这都是不应作的。

  一次到北京,有个居士说:“我总是对周边人有疑虑,即使对师父也有疑虑,我想制止自己不要怀疑。”其实,疑虑,是一种业相、业习,我们先不要把它当真,但要知道它,这时就要在作意上注意了。如何主动作意呢?当我们知道疑只是自己的一个业习罢了,只是自心现前的动念罢了,它没有实质,这就是净作意。净作意是善良的、应作的,会带来善法,远离疑虑。如果把疑虑当成真有实质,比如怀疑这个人真是这样那样,则是作不净意了,即不应思维。如果说我怀疑某个人,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心念动了,心念动了就会产生心业,心业不断的创造就产生习惯,习惯就产生力,即怀疑的力量,于是就产生果,我们称为业习、业缘,或业力。这个果若已成熟,我们反而制止不住了,因此我们应知道其缘起。现在有些学佛人多是学一套理论、一套说法,比较重视以后我能怎么样怎么样,他能怎么样怎么样,而善于观察自己举心动念的,主动作意于应作意的人不多了。

  三十七常乐阿练若。即阿兰若,即为不为世俗所冲击的寂静处,在家居士若想证得三昧,常乐阿兰若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远离自他二种,包括依正二报的愦闹。

  三十八不乐住城邑聚落。有人说,我们要修平等心,城市与阿兰若有什么差别呢?不要如是说,而要如是证。现在人,说善恶都一样,是非都一样,烦恼即菩提,这样说的人多,但要这样证实它、实践它,才有意义,否则就成口头禅了,即不能如实知自心。

  三十九不贪著檀越善知识家。檀越家,即施主,布施者家,现在中国人多说是居士家。其实很多檀越不一定是居士,比如过去佛陀在世时,有将军要打仗去了,临行前怕自己以后没有布施之机了,于是要先布施僧众和世尊;又如有人年老了,说自己有东田园、西田园,子孙所用无有及,于是就作檀越,将其布施出去。现在,我们拿10块钱给寺院,这也算檀越。出家人去檀越家要两个人以上,且不应贪着这个因缘。

  出家人为什么于善知识家也不应久住呢?过去人依法受教,受教后就于法实践,而不是贪着或徘徊于所谓对善知识的安住、亲近中,这才是比较主动的修法。现在很多人问问题,基本上都是中毒性的,即赖药性的,遇事马上就问,而不依正见思考、依法则思考,这样缺乏主动,于法无力,多会遇事产生阻碍。

  四十不惜生命。现在出家在家众中,爱惜自己生命、贪爱自己色身的人还是十分普遍的,因为对色身的无常观、不净观、无我观等最基础的观察少了,所以修行力也弱了,多忙于事相,而不知生命之无常、无我、不净,若是知道了,于法于事是不会珍惜自己这个色身的。

  四十一心常念死。印光大师说,念佛人应把死字贴在额头上,所谓死字当头。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心是什么当头?若当下死,我们何以作为?我们的心智何以延续?

  四十二不存利养。出家人没有隔夜粮,不准蓄食。因为人一有利养,就会有未来的打算,对未来的期盼,如果负担那么重,怎么能得三昧呢?

  四十三于诸物心中不染著。很多东西,染或不染,需要自我洞察力。例如,为守护道场,爱护三宝物,这和染著没有关系;但若是因自己的贪爱,那就会产生负重。

  四十四无所渴爱。这里写得越来越细了,就象一面大大的、干净的镜子一样,实际都是在让我们如理作意。有的人爱财,有的人爱色,有的人爱名,有的人爱利,无所渴爱的人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审视这个事情,实际就是实践一种心智,当我们对一个东西特别渴爱的时候,就可以念念如理作意——无所渴爱,这就直接给我们一个应思维、不应思维的教导。

  四十五守护正法。我们对佛陀教言的守护、对道场的守护、对三宝的尊重,都是在守护正法。正法,的确能令现前有情消除疑虑,去除烦恼,生起悲智,除人疑惑与业习,令热恼消除,这是正法的实质内涵,并没有哪个法大、哪个法小,实质都是为了消除我们现前的烦恼业习。

  四十六不著衣钵。按戒律要求,出家人的钵用铁钵、瓦钵,而铜钵、木钵、磁钵、珍宝做的钵都是不允许的。因为贪着衣、钵,也会损伤我们的心智。有一次,一些居士因为出家人做僧衣而生大烦恼,因为出家人刻意要某种布料、某种颜色、某种规格,居士们反复折腾,结果很苦,很烦恼,出家人应该随缘、随布施而得,而不能刻意要求。

  四十七不畜遗余。用不着的东西就不要蓄积,遗余东西多,多是因贪心故。

  蓄积是有意识的储蓄,与布施供养不一样。例如出家道场有时有供养,过去都称为“求愿供养”,求福求慧求法求避开灾难,对此寺院是应给予机会的,可以把他人的布施,不管多少财产,回向于三宝,回向于有情,这样是有意义的,和遗余没有关系。

  以前我走过很多地方,坚决不接受供养,如最早到东北、天津、九江等不接受供养的地方,现在即使当地居士很热心地说再回去,但因缘就总是成熟不了了。为什么?因为他人的求愿,正常的与三宝结缘、与佛法结缘的机会,由于不接受供养这个因缘断了。这是以前的一个误区,总认为供养太多了不好办,也带不动,实际是产生了法则的混淆。因此,有时出家人因为自私,或方法运用不恰当、混淆了,也会错人因缘。

  四十八但欲乞食。乞食,是对出家人知衣食、知恩德、知惭愧、无蓄积的一个要求,托钵,是乞食的一种方式,可令人心中无有染著,知衣食之来源,消人之骄慢。我们汉地僧人采用内托,因此真正能学到托钵这种最朴实的僧法的机遇不是太多了。

  四十九次第乞食物。这对僧人是特别重要的一个要求。次第食,即不择人家,不能说我托钵去有钱的人家,去亲戚家,或去熟悉的人家,那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去除分别心的法则。

  五十常知惭愧心常有悔。细微的法则对我们十分重要。常知惭愧,于自己所作不如法处常生惭,于对他行法不相应处常生愧,知惭知愧是人类增上善良的主动力量。过去很多出家人,稍有刹那于法则不相应,都会生起惭愧。常生惭愧的人,做事的主动力量就比较强,对自对他就会有责任。而没有责任感、不知惭愧的人多主动性差,做事没有力量,往往事情不逼到现前绝对不会做,结果常被业缘逼迫,多受痛苦。

  在佛教中,心常有悔是很大的一个住世因缘。世尊成道讲法时,前十二年是没有广戒的,只有略戒,即四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渐次出现了凡夫僧,凡夫多有过失,所以佛依所犯过失而制戒,佛不无缘制戒,否则外道就会说:看这个瞿昙,没事就限制自己的弟子,扼杀弟子的天性。这就不是圆满究竟的法则了。所以,如迦留驮夷尊者、六群比丘这些大权再来菩萨,大权示现声闻相,多通过犯过失来令佛制戒,令佛法住世,若没有戒律,佛取灭,法也就灭了,佛法就延续不到现在,末世有情就无法可依从。所以说,佛遗教于世,遗戒法于世,令佛法久住世间。

  僧中知犯知忏,能令戒法清净住世,能令有情得见佛法实质内容。忏犯,是戒法中的一个大课题。经常犯过失,经常忏悔,所谓犯忏,并不是纵容自己的过失,而是在业习处了了分明,与生命有机结合,所谓有机,就是说我们在生命中的时时刻刻都要运用这个法则,而不是认为等我学好之后再运用,那就与佛法脱钩了。

  五十一不蓄金银珍宝钱财。离诸不善悔。出家人如果为自己蓄金银财宝,则一定会负累其道德和因缘,甚至可能命难将近。金银财宝对在家人来说是福德之力,为在家人所喜,但这不是出世教言,对出家人来说不相应。所谓不善悔,是指有人的忏悔是不清净的、不安乐性的,因为有不善的心愿,就形成不净的总相了。

  五十二心无缠垢。这非常重要!在我们汉地,这个思惑比较重的国土,许多人共住一段时间后,互相虽有意见,但却不提出来,不去解决它,结果相互欺压负重,给对方带来压力和逼迫,这就是缠。所谓垢,就是不洗涤缠缚,令缠缚知见不断沉淀,造成许多内耗或恶性事件。若是业相上有了阻碍,一定要从内耗中走出来,因为全世界都在内耗着,耗成贪我、嗔我、慢我、过失我,贪他、慢他、过失他,人我都在此沉淀。这种相互缠缚、制约,把无自性的尘垢当成是“我的”,把 “他人在说我的过失”当真,用无自性的东西消耗自己的法身慧命,实在是太可惜,也太苦了。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惭愧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廉耻,惭就是我们一般讲的这个人还有良心,他做了不善的事情他知道,他心不安,这叫惭。那无惭?他做什么样的坏事,他没有感觉到他做错了,他没有感觉到心不安,我们一般讲这种没有良心,良心被迷了。愧是外面的舆论,做不好的事情怕别人指责,怕别人批评,这叫愧。干多少坏事,别人批评还觉得很光荣,这就是无愧。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