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届创造人间净土,即是往生佛国净土(静波法师)


2014/9/4    热度:370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届创造人间净土,即是往生佛国净土(静波法师)

   感谢上净下慧大和尚,感谢柏林寺常住,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和大家结一次法缘。《华严经》讲:"生为佛子,当作佛事。"生活禅夏令营这样一种尝试,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出家人的天职是弘法利生,因为不愿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毫无疑问,柏林寺常住今日的辉煌是付出后的回报。为了发掘生活禅的内涵,我作了些思考,那就是学佛的下手处。

  一、学佛的下手处

  经常听人讲汉传佛教没有次第,没有下手处,其实不然,那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者是由于我们总想寻觅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而将它们忽视了。往生佛国净土的基础就是创造人间净土,关键在于把握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到,现在的也不会停留,当下如果把握不住,什么都不做,就是在浪费生命,那还有什么意义呢?现在很多人感觉学佛与现实有冲突,认为现实存在很多错综复杂的矛盾,使自己无法正确面对。还有人认为净土与禅宗相违背,净土就是净土,禅宗就是禅宗,密宗就是密宗。我们认为它们之间有差异,但仅仅是方法上的

  差异,归根结底在本质上没有差异,就如《法华经》里讲的:"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有些学佛的人往往陷入误区,觉得自己只能学净土。有段时间不少人打电话给我说来不及了,只能学净土。1999年有位居士当面对我说, 8月18日人类有大劫难,让我赶快念《无量寿经》,我对他讲等过了 8月18日看他还活不活,之后我又碰到他,他就像作贼似的赶紧躲掉了。何必要制造这些流言蜚语,自己没有免疫力,还要去污染环境,这绝对是不应该的。

  学佛最大的障碍是我执,我执是人生最大的敌人,打破了我执就有希望,打不破我执就只能轮回。正是由于我执,在学佛的过程中才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去年我去东北参加一个开光法会,坐在我旁边的是该省统战部的部长,他看到很多佛教徒拿着镜子照来照去,就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今天如果是晴天,他们这样做只会让我们睁不开眼睛,他又问我那是不是在开光,我说不是,是他们自己愿意这么干。他们认为那就是在学佛,而且很多人说天上有观音菩萨显现,这是没有的事情。刚开始我心里还感到不痛快,觉得自己学佛这么多年,怎么什么也看不见。别人对我也感到失望,说人家刚学佛就能看见一些东西。后来才知道我是最正常的,我非常高兴自己正常。而有一些人在捣鬼,是他们不愿意正常,甚至有人跟我讲,有人学佛后晚上可以看见东西,我便说猫和老鼠都可以晚上看到东西,讲起来真是够滑稽的。由此可以看出,很多人不知道学佛从哪里开始,就像佛教讲的,"学佛的人多如牛毛,成道的人少如牛角。"真正感受到佛法的人是一小部分,感受不到的人更多。

  龙树菩萨讲,"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佛教徒是不应回避现实的,回避现实不是真正的佛教徒。有句话说,"小隐隐于深山,大隐隐于闹市。"真正的隐者身处闹市而心无挂碍。由于不执著,所以他自在。你没有办法面对现实,你化解不了一些问题,对很多事情没有抵抗力和免疫力,就只好逃掉,但逃避不是办法,只是暂时去解决一些问题,最终还是要出来的。虽然学佛的人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往生不是目的,往生是为了成佛。想要成佛还需倒驾慈航,只有八地以上的菩萨才可以做得到。他们到婆娑世界来锻炼自己,跟众生结缘,在利他中完成自利。面对现实生活,首先要改变观念,而不是改变事物。学佛不是没有原则的,但那只是一个游戏的规则而已。比如你可以对某件事情坚持一种对的或错的看法,但心里应该明白,其实是没有对和错的,那只不过是个假的游戏规则。

  一般人念佛、坐禅时,感到妄想太多,胡思乱想,拼命控制,这是由于我们学佛还不得力的缘故。举个例子,有个人在非常污浊的环境里,拿着一个馒头用餐,结果苍蝇满天飞,都盯着那个馒头,于是这个人就只好忙着驱赶苍蝇。其实,如果真要解决问题,就把馒头吃进去,苍蝇也就没有办法了,而他偏偏忙于赶苍蝇这件无谓的工作。学佛的人也是这样,总觉得妄想是实在的。妄想本来是不实在的,如果你不给它充电、加油,它就没有发展的余地,不可能延续下去。就像坐在车上抱怨车子为什么不会跑,如果你不给车加油,车子就不会走下去的。所以禅门里有句话讲,“车不走,你要打牛,而不要打车。“我们要抓住根本,不能舍本逐末,这样解决不了问题。学佛就要把佛法融入自己的生命、血液中,要去化解烦恼、解决问题,如不能这样做,学佛就毫无意义。有人说自己念了很多经,那都是释迦牟尼佛的经验,如果你没有消化,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经和你就毫无关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要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的欲望、贪执是不是太重了,而不怪要佛法太难、太高深了。佛法既亲切又真实,就像生活禅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盎然的禅趣。

  佛法修行的根本是要去掉我执,《心经》告诉我们,要“照见五蕴皆空”,最后才能“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是佛教徒必须面对的现实,要通过这个照空来解决我执的问题。佛教认为“我”并不是常有的、固定的,而是无常的,仅仅是一个过程,但一般人对这个观念是不太接受的,就像在《涅槃经》中,有些人问佛陀如果没有我,那谁在修行、谁在持戒、谁来成佛呢?佛陀没有办法,只好说有的、有的,等那些人修到最后才明白原来"我"是没有,原来“我”是假的。当你认识到“我”是假的,你才能放得下,而不会去计较、去执著,但是我们已经执著惯了,总喜欢按照固有的观念、行为去对待事情。在《维摩诘所说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印度国王要惩罚一个罪犯,就让一头喝醉酒的大象去追罪犯,大象醉后会发疯地追人,直到追上后用脚蹋烂为止。罪犯为了求生,拼命逃跑,不幸掉到了枯井里,井壁上正好有一条树藤,他就使劲地抓住,此时井下面有条毒龙要把他吞食,一黑一白两只老鼠正在咬噬着树藤,井壁还有五条毒蛇窥视着罪犯的身体,醉象在井口边继续吼叫着,生命危在旦夕。但罪犯突然看到井上有棵树,树上有窝蜂巢,蜂蜜正滴往滴下掉,犯人张开嘴接着,还觉得非常美味,很享受、很陶醉,所有的恐惧都忘掉了。此事用来比喻我们的人生,醉象好比无常一直在跟着我们,我们一出生就开始倒计时,无常一直在紧紧追着我们;井下的毒龙是三恶道,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井边的五条毒蛇是五蕴,是我们的身体;那根藤是我们的命根,是我们的意识,我们躺着睡觉时,之所以是活人不是死人,是由于我们有意根紧紧抓着身体;一黑一白两只老鼠好比日月,白天与黑夜的时光;蜂巢里掉出的蜜滴好比五欲之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这种无常里,随时随地可能堕入三恶道中,但我们还觉得五欲之乐是很美的,一旦认识到生命的真相我们就一定乐不起来。我们的人生是很短暂的,“黄梁美梦”这个典故讲的是吕洞宾进京考试求功名,路上在一个殿里休息,别人给煮了一锅黄梁米饭,他自己睡着了还作了个梦,梦见自己当了国王,醒来之后发现米饭还没有煮熟。所以我们要看透人生,要认识生命的无常,不要去执著。

  一切众生无论是胎、卵、湿、化,都必须存在一个空间之内,有一个空间才有存在的可能性,佛菩萨的化身也是如此。每个人有正报、依报,所依靠的场所是依报,我们靠依报生存,我们每个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是我们的正报。真正的佛教徒修行到最后应该是没有喜怒哀乐的,因为这些情绪、观念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是我们五蕴制造出来的阴影,是一厢情愿的,而不是真实的。学佛必须要认识空性,《无量寿经》中定自在王如来显示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法藏比丘都感觉不满意,最后用他自己的空性成就了极乐世界,万法都归于空性。如果我们认为万法是实有的、不变的,我们的起心动念就会执著挂碍,就会有好坏美丑之分,就会活在一个二元的世界里,这个二元的世界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也是一厢情愿的。当我们认为万法是实在的,我们必然就会执著,执著就会挂碍,挂碍就会造作,造作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于是产生轮回,而且不会停止。所以,我们要认识到空性,认识到空性就不会为境所转,我们就可以放下。当然是放下一切法,而不是放弃一切法,像*轮功所说放下生死,就去天安门自焚,那时绝对错误的。

  我们所处的国土世界有净有秽,我们要努力净化国土,就是要将我们臭秽的世界转化成清净的世界。从净化有情身心来说,就是要将我们痛苦的身心净化成快乐的身心,生活禅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体悟到了生活禅,就会活得快乐;如果不快乐,那就不是生活禅,而是口头禅。这两个转化的根本在一个净字上,净的内涵是心的清净,《维摩经》讲:“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二祖讲:“我心不安,乞师安心。”达摩祖师讲:“将心拿来。”二祖讲:“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讲:“吾与汝安心竟。”这个安心,就是无所得,就是清净心,当你不去执著,而能与事物的真相完全相应、相契时,那就是清净心。所以净土是体现在这个净字上,禅宗体在现没有挂碍上。只有真的认识到没有自性、真实、永恒不变的东西时候,你才会心甘情愿觉得人生就是这样,你愿意学佛,愿意放下,愿意谦让别人。可见佛门无量义,净心为根本,十法界由一心所摄,心可以作佛,心可以作魔,心可以作天,心可以作人,心什么都可以作,关键看我们发的是什么样的心。《华严经》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我们的贪嗔痴之心,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学佛是要向人的原有思维观念挑战、告别的。人认为是这样的,但真实情况往往不是这样,但我们已经习惯了,所以需要改变,不想改变而想成佛,这是不可能的。有一个国王对佛陀讲,自己既不想失去国王,也不想失去财宝、美女,还要学佛该如何?佛陀就告诉他去学金刚乘,那个金刚就是空,当你不执着、不挂碍时,你可以拥有,但那像走钢丝绳一样,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的。很多人常常说在空中,却行在有中,这是一种执著,更多时间是在为自己寻找一些漂亮的借口,清楚自己的境界,就没有必要来安慰自己。向自己的观念告别,也就是脱胎换骨、洗心革面,一味停留在人我是非、烦恼重重之上,必然还是纠缠不清的轮回。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修行,是为了改造自而己,不是作为知识去炫耀。如果是作为知识来学的,那根本没法和社会上的学者相比。我们唯一的长处是对佛法的那一点感受,如果这一点都没有了,恐怕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就没什么意义,也很不划算,因为用人生作为代价,既欺骗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这个世界就像万花筒一般,一切都不固定,不要拿你的观念去衡量别人、断定别人不合格,同样别人苛求你也不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我执。我们要改变已经习惯了的思维观念,就要不断在现实中练习,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事情是无常的,那个人是无常的,我也是无常的,慢慢地训练,最后你就会走出来。当务之急是要做,我们太需要实践,即使是世间求学还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步步地学上去,何况是学佛这件艰巨的事情。有些人很向往开悟,其实开悟就如同鼻孔向下这么简单自然,问题是我们不愿意这样简单,最后还闹出事来,编织了很多故事,不是骗人,就是被骗。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去训练自己,不要怕疼,要敢于改变自己。

  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人出离心强,他们感觉人生无常,人生没有意思,不愿意在这充满着痛苦的世界里停留下来,对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菩萨行不感兴趣。我们多数人还谈不上有出离心,贪着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觉得名利是实在的,觉得人生来日方长。大乘行人认为个人的解脱固然是重要的,但所有众生的清净更是重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往往忽略了这点,自以为帮助别人会吃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讲“若无众生,即无如来可成。”佛菩萨只有在度众生的过程当中,才能积累自己成佛的资粮,佛菩萨把众生和自己视为平等不二,能作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菩萨修行的根本是以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为本怀,就必须先为众生创造一个美满的环境,这便是菩萨的回向,是把自己所成就的功德都给予法界众生,自己不要,所以说:“人人为自己,佛菩萨为大家。”佛菩萨是聪明的傻瓜,是自私的聪明人,而我们是自私的傻瓜,老是自私,最后把自己弄到地狱里去了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经常听一些居士发牢骚讲,自己家里的关系老搞不好,还说自己对别人都行,就是对家里这几个人不行,其实连自己的家人都度不了,又怎能谈得上去度别的人,别人不吃你的饭、花你的钱,当然就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这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大家都知道回向偈,最后一句是"同生极乐国",有人会说发愿大家一起去就可以吗?答案是不一定的,发愿只是发心,发心等于改变自己的观念、想法,至于能不能去,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你肯定能去,但别人不一定能去。菩萨戒本里有见了猪马牛羊,应当观想“汝是畜生,汝发菩提心。”我开始读时对此也有些困惑,人怎么能和动物对话呢?但这确实是在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我执,是体现了慈悲的精神,而且自己由此可能成佛,但众生还随着业力依旧在轮回。学佛就得改变自己的观念,那种念佛是为我父母、家人念,打普佛我要承包的观念,是太狭隘自私的,不能为他人考虑,自己就永远没有机会。学佛和世间法尽管事相上没有什么差异,但在感受上却是不一样的。因此,奉劝大家不要再去嗔恨众生,“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你可以认为别人可怜可悲,但不要认为可恨,如果你觉得别人可恨,自己则完了。我们要从自己身边最近的人做起,不要去讨厌、抱怨、嗔恨他们,然后我们慢慢扩散到对所有的众生。放生的功德固然很大,但拿几万块钱去放生,就不如救济失学的孩子更有说服力。所以,我们要从救度他人开始,去不断积累往生西方的资粮,成就成佛的正因。

  二、往生佛国净土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它深入人心,深入民间,流传极广,中国人更相信净土。现在修禅宗的人也念佛,觉得念佛方便,而且容易下手;学净土应该一门深入,只不过念佛里也感受到禅。日本的宗派观念比较强烈,在中国宗派观念不是很强烈,中国人的心量应该说是比较宽阔的。学佛最主要是增加智慧,不可以诽谤对净土的信仰,净土不只是一种佛国净土,它既包括往生西方净土,也包括往生药师、弥勒等一切净土。只不过从某种角度讲,西方净土和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更有缘份而已。但我觉得在古代,还是以弥勒净土更适应,后来有人利用弥勒造反,反来反去,西方净土才开始兴盛,这也是个因缘吧!十方诸佛所居住的都是净土。尽管西方净土与我们这些众生更有殊胜缘份,但切不可以心胸狭隘走极端,那就不能往生了。有人曾对我讲,归依佛,就要归依阿弥陀佛;归依法,就要归依《无量寿经》;归依僧,就要归依观音菩萨。我想这就是一种狭隘的观念,也许当事者在弘扬净土法门时并没有这种意思,但传来传去,越传越狭隘了,这是不应该的。你不给别人机会,还是自私自利在作怪,否定其它法门,自己也是不能成就、往生的,况且其它法门也是回归净土。反过来学禅的,也不应反对净土,否则也不是禅。各种各样的净土是有差异的,但不可以否定别的净土,否则是没有心量的,没有心量是不能往生的。所以佛陀讲,“十方净土,随愿往生,”只要有缘,愿意去哪都行,当然,有缘也得努力,做到信愿行具足。

  很多学佛的人对净土的存在表示怀疑,有人讲净土是假的,一样是幻化的,但我要讲的是假也有假相,实际上净土是存在的,是真实不虚的。禅宗里讲:“空不碍有,有不碍空。”《心经》也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告诉我们既不可以执著在有上,也不要执著在空上。有些人一提空就走极端,认为一切都是空的,自己就可以解放了,可以胡作非为,这种断灭空的观念是很可怕的,也肯定是修不成的。《阿弥陀经》讲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而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一劫是由成、住、坏、空这四个阶段组成的,现在是住、坏阶段,可见娑婆世界相比极乐世界是不真实的,极乐世界是要更真实些。西方极乐世界成就的因缘是阿弥陀佛证得的真空而生出的妙有,再加上愿力,其它佛国净土也是如此,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是众缘所生法,目的是接引娑婆世界的众生,一旦所有的众生都被接走了,极乐世界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从缘起论来看,没有绝对的存在,佛为了接引身处秽土的众生,必然要方便地成就一个与不净国土相对应的清净国土,这边苦,那边乐,你才愿意去,这很符合相对论的观念,此有故彼有,世界都是相对的存在。

  据说现代科学家已发现了反物质的存在。我们人能看到的物质只占总物质的1%,而不可见的物质要占99 %,可见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极乐世界等佛国净土的真实存在。这个存在是为了我们这样一类众生而设的,如果没有我们众生,就不会有无量诸佛刹土。有人讲要把西方极乐世界拿来给他看看才相信,这是很幼稚的态度,《维摩经》讲:“日月岂不见也?而盲者不见。”日月难道没有光明吗?盲人却看不到。相对而言,我们就是一批瞎子,我们污染很重,执著、挂碍太多,所以我们没法感受到佛告诉我们的境界,看不见那庄严神圣的佛国净土。"佛说切法,为度一切众",我们一要深感佛恩浩大,要听闻佛法后努力修行,以报佛恩,所以希望大家发起出离心,发愿与佛相应,往生佛国净土。

  三、心能转境

  佛法认为:"是心是佛,心净则佛土净。"我们应当回归当下,从身边拥有的因缘开始,八面玲珑不要有障碍,心里有佛哪里都有佛,心里无佛哪里都没有佛。积累往生资粮的下手处就是当下,就像有两首诗写的:“动物随其生子,植物随其留香,气候随其寒暑,时间随其短长。“家翁主宰吾心,家丁服务平常,遇之者不知亲疏,受之者不知其详。”所以我们要面对现实,感受到一切都是无常,心转了就会自在。有人讲自己的烦恼很多,其实大家都有,妄想也差不多,但有人会转,就像粪便有人认为很臭,有人则把它集起来倒到花园里,花儿会由此茁壮成长。

  我们的心念很重要,一个念头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甚至改变自己的一生。有个故事讲,有两个僧人都想去南海朝拜观音菩萨,其中一个攒了好多年的钱,做了大量的物资准备,仍没有去成;而另一个什么准备也没做,就凭一钵一铲就去朝拜了观音。这则故事一直影响着我,我感到条件不是主要的,而在于你发不发心,你愿意发心就一定能去,不愿意发心即使有再好的条件也是去不了。有人去拜观音,却没有改变自己的观念与想法,那是没有用的,只不过结结缘而已,而以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去拜,就一定会起作用的。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自己的念头,当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本质以后,就不要对自己太苛求,而是心里非常坦然地为他人作出奉献。前两年我遇到了一件令我很伤感的事情,有一天,我接待了一位居士,他告我有个人在家里用米、点心养老鼠,认为这是在修菩萨行,而且每天还要给老鼠磕头。有一天,他觉得功夫到家了,想和老鼠的关系靠近些,就用手去碰老鼠,结果被咬了一口,他傻了,就赶快上医院去了。居士问我:那个人的做法对不对?当这种事情出现时,别人指责佛教是迷信,我还能觉得委曲吗?对这样的观念,我真不知如何去回答。

  一片荒地可以开辟为花园,也可以作为垃圾场,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念想往哪个方面改变,俗话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就要做什么样的耕耘。作为护法的信徒,第一步是听经闻法,更重要的还在于行动起来。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很贫穷,有的人很富贵,但我们都有一颗心,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去培养各人的善根福德。什么都不做,那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只是夸夸其谈,就成了口头禅,蒙惑了别人也蒙惑了自己,我们太需要行动了,有些人却迟迟未动。娑婆世界毕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正是由于不满意,才需要我们去改造它,改造的同时就积累了成佛的资粮;而不可以拒绝它,拒绝了就等于失去锻炼的机会。所以很多学佛的人从来任劳任怨,不和别人讨价还价,也不喜欢表现自己,无论靠前、在后都很坦然,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确是比较难的,希腊神话里讲有只猫特别喜欢一位美少年,就去找咒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美女,后来就和那位美少年结了婚。咒师为了考验那只猫是否真的变成了人,就变化成一只老鼠跑到婚房里窜来窜去,美女看到后,就本能地把老鼠抓起来要吃掉,咒师没有办法还是把它变回了猫。人也一样,如果学来学去人性的许多不好的东西没有改变,佛性又怎能显现出来?尽管改起来很难,但不能不改,改了才会有希望,不改永远没有希望,尤其在当今这个污秽不堪、人少鬼多的社会,不改就会有更多的麻烦。

  佛经里讲,弥勒下生之际,龙华三会,每会要度九十多亿人,那时娑婆世界就变成了净土;弥勒入灭后,人心又恢复了贪嗔痴,可见国土清净与否,是有情共业召感而来。为什么美国人普遍很富,中国人一般较贫穷,也是这个道理,其实这个共业还是大家所造成的,比如我们国内造假很厉害,就没法和别的国家竞争,还影响到中国产品的诚信。还有,外人对出家人的误解,一方面是由于没有接触真正的出家人,没有到过弘扬正法的道场;另一方面是由于被一些假出家人给蒙骗了,我就碰到几次,社会上有些人让我给他们看相算卦,我讲不会,他们还埋怨我不会就不应当和尚。这些都是大家的共业所致,但共业之中有别业,就像维摩居士的丈室是一尘不染的净乐天宫,尽管所居住的毗耶离大城是杂染不净的。同样是一杯水,鱼认为是宫殿;人认为是生命的源泉;地狱众生认为是火焰;饿鬼认为是浓血,感受是不一样的。可见,净土并不是离开秽土的,在秽土当中也有清净的佛土,我们不要认为大火烧起来了,佛菩萨也会被烧掉,佛菩萨以他们的善业成就的清净与力量,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

  我们要创造人间净土,就要改变我们整个身心,随着我们心的改变,外界的环境也在改变,也就是依报随着正报转。生为佛子,在现实中当作佛事,不能等待、逃避,创造人间净土的课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不能去看别人、攀比别人,因为你的归属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别人可能要下地狱,而你愿意上西方成佛。太虚大师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佛教的理念不被人们接受的原因是人们放不下贪嗔痴。人们总想少投入、多收获,哪有这样的好事。所以,我们不必抱怨他人,人各有志,重要的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谓外在国土的净化完全依赖于我们内心的净化,根源在我们的心,外界随我们的心所转。

  四、打破我执的枷锁

  枷锁即是能、所的束缚,众生身心净化的前提是要打破我所及能的束缚,一般人修学净土总认为有一个实在的东西,有一个能去的我,有一个所去的西方极乐世界,总在这上面攀缘,在心外求法,有这样的观念,那肯定是去不成的。往生佛国,必须要打破这种执著,打破这把枷锁,否则的话,就会培养更大的贪欲和我执。

  去西方极乐世界是有条件的,有位法师讲从民国到现在只有四十八位往生的,其他的都随业力去了。我执破不了,就意味着继续在滋长自我意识,也就只能继续在世间轮回,不可能往生佛国净土。虽然佛国是接引众生的,但往生佛国的条件与方法却是和世间的思想观念完全不同的,我们常听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认为对学佛人而言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有些人认为我们出家人把青春都搭到里面,不吃肉、不喝酒、也没成家,亏得很。

  但我很清楚,对于别人认定是莫名其妙的想法,就没必要和他争论,因为那是没有用的,就像再漂亮的一朵花对牛来讲,不过是把草而已。往生的条件必须建立在无我、无所得的坚实基础上,而且这也是一切学佛的根本,如果有一个实在的我,有一个我所有的思维观念,那你是没法走出这个怪圈的,你会依旧去轮回,只能在佛法里结个善缘,将来有一点福报,但很难活得自在与快乐。有人说自己很快乐,那是你跟别人比了之后的感觉,别人没钱你有钱,别人没当官你当了官,但你忽略了自己有的苦恼,你用自己的优势比较别人的劣势,你才有了成就感,这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一切都会消失的,你还会轮回。

  只有建立在无我、无我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平等自由的佛土。在佛土里绝对是平等的,分九品是由于我们努力得还不够,努力到最后一定是平等的。学佛不要走形式,否则容易让人误解,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曾听说过一个事例,在北京有位老法师要准备念佛往生,很多居士去帮助助念,为了使这位法师能顺利往生,就不让他吃东西,但他还想吃一些食物,结果被饿得很痛苦地走了。其实往生是心里往生,而不是这个肉体往生,肉体是谁也带不走的,学佛要取中道,切不可走极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好好改变自己,彻底打破我执的枷锁,就一定能够往生佛国净土。我对网上的朋友要说的是:参加了几次夏令营,我认为佛法真的是要多讲的,不讲大家会迷惑;讲完之后是要做,不然的话是欺骗自己,也欺骗众生学佛。如果自己做不好,别人会研究你,有一天会讲"闹了半天,你把我们给骗了。"这样他就会更失落,信心一下子就会打掉。所以每个人要或多或少地去脚踏实地改变一下自己,做总比不做好,不一定一下子就成就,但只要是朝着那个方向迈进就足够了。还是那句话,脚踏实地去做吧,就这么简单!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布施是放下,绝对不是说,我有钱赶快拿去布施做好事情,这个不是布施真正的意义。布施真正的意义是把你的见解放下,把你的烦恼放下,把这个布施掉。把你的贪嗔痴布施掉,把你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布施掉,是这个意思。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