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与人间佛教——从真禅法师的入世看当代高僧的弘法模式
2014/9/3   热度:316
慈善事业与人间佛教——从真禅法师的入世看当代高僧的弘法模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开,要能够忍辱,要能够包容,要能够饶恕别人,不跟人计较。要知道,我们的心,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经上讲得很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原来的心量很:整个虚空法界在我们心里面包容着,现在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一个人都容纳不下,你说可不可怜!我们问题出在迷惑,我们迷失了真心,迷失了本性,把自己的心量变得很小,甚至于连自己都容纳不下! 拓大心量是修学功德。我们起心动念替一切众生着想,不要想自己,想自己你的心地是污染的,想别人心地是清净的。最好能把自己忘掉,念念为一切众生,念念为佛法久住世间,这个念头就是无量功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闽南佛学院 心 皓
前 言
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高僧大德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愿行化于世间。真禅法师是当代佛门高僧,他为佛教丛林的恢复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寺院法务得以发展,佛光得以重辉。受人间佛教理念的启示,真禅法师十分注重通过举办社会慈善事业,来扩大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地位。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关心和支持上海乃至全国的慈善事业,乐善好施,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带领四众弟子先后向社会慈善机构、教育事业和灾区群众捐赠财物数百万元人民币。如今长老虽已圆寂,却留下了宝贵的佛法精神财富,除了《玉佛丈室集》十集、《真禅禅藻集》和《佛法·社会·人生》等著作以外,他对人间佛教的积极实践精神亦为后世僧侣所尊崇。其后继者觉醒法师更是扩展了他的这一慈悲理念,在社会公益事业、慈善救济事业、佛教文化事业等方面,作出了新的建树。
高僧的菩萨行业是笔墨述说所难以穷尽的,鉴于佛教慈善事业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开展,本文藉由真禅法师慈悲人世的大乘菩萨精神来略谈佛教慈善事业是如何契合人间佛教理念,成为当代佛教高僧的重要弘法模式之一。
一,慈悲精神是佛子投身慈善事业的原动力
佛教是慈悲的宗教,大乘佛法是以大慈大悲作为其根本精神的象征。在佛经中,“慈”和“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愍念,《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O佛典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比比皆是。佛陀于过去生中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于现世为彻底解决众生生老病死苦,出家证道,弘化十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药师佛为众生除病消灾;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地藏菩萨教化地狱等等。所以,佛菩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家,他的慈悲,不仅止于人类,飞禽走兽等六道众生皆是其救济的对象。
佛陀出现于世的本怀无非是让众生离苦得乐,故佛菩萨以慈悲之心救度一切众生,而最高层次的慈悲即是同体大悲,因为佛菩萨的悲心是以众生之苦为己苦的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这种悲心是由证真如所起的慈悲,是菩萨在因地积功累德圆满成就时所自然证得的。正因为慈悲精神贯穿了佛法的全部教义,后世的大德高僧即不遗余力地遵循着和实践着大乘佛法的这种菩萨道精神,慈悲精神遂成为佛教徒投身社会慈悲事业的原动力。
佛经对一切发心救度众生的行者称为菩萨,菩萨上求大觉,下化有情,有情是菩萨修行利他的对象。众生无量,故利他之方法亦无量,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以布施为先。布施为梵语“檀那”义译,《维摩经疏》卷一说:“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辍已惠人曰之为施。”即从慈悲心出发惠人以财,普施他物的意思。布施行是菩萨成佛的最重要的实践,因为它是以利他为出发点的。菩萨的利他行是慈悲行。中国佛教的著作,大多以慈悲为出发点,用社会福利为指导思想,引用经典,示以例证,规劝世人重视社会福利事业。菩萨对一切众生伸出慈爱之手,解苦恼者之忧,施贫困者所需,与患病者以药。所以为了发扬佛教慈悲精神,要广行慈悲,多行善事,包括设社会福利机构等。
佛教中的福田之说也阐明了这一点。福田意即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行布施的福田,最初由佛福田到佛法僧三宝福田,而后从父母师长到贫困者、孤独者,最后甚至及于畜生,都叫做福田。经典中有一部《福田经》的,热烈宣扬福田思想,鼓励人们实践布施。一般将福田分为敬田和悲田两种,悲田是从慈悲之田的意思而来,包含一切贫困者,也包含畜生。对悲田进行布施供养和救护,其功德最大。《像法决疑经)卷一说:“我于处处经中说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蚊子。此二种田中,悲田最胜。”此经认为对贫穷者、畜生,以及蚊子进行救济,为最胜功德。这种悲田思想遂成为僧人进行社会福利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
佛法强调布施,并且将布施分为财施法施两种。法施可谓出世的救济,财施可谓人世结缘的救济。然而二者亦不可强加分别,所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只要内心存念众生,那么所行皆是无上菩提正因,因此许多经典都离不开人间救济,社会福利的观念。佛教徒要兴隆佛教,净化人心,福利社会,首先要有普济众生的愿心,本着佛陀的慈悲胸怀,“贫穷者教以大施,病瘦者给予医药,无护者为作护者,无所归者为受其归,无救者为作救者’咽,做慈悲济世的事业。当代许多大德或创办佛教医院,或救灾恤贫,或施医舍药,或扶助孤老等等,这些对社会救济事业的推动皆源自于一颗愍念众生的菩提心。
二、慈济救助是历代高僧的传统
受大乘菩萨道观念的指引,中国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为出发点,广学菩萨行,有舍身成仁者,有拯济灾难者,有行医救苦者,有放生护生者,更有人世教化,福利社会者。历代高僧在慈善事业所作贡献殊多,其事迹见于诸种史传。
佛教寺院历来有救济社会的传统。汉唐时期,由于佛教寺院经济较丰赢,寺院慈善事业也长盛不衰,主要包括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宣传慈善事业等方面。宋元以来,佛教慈善事业虽显得较为零星,仍不乏高僧个人广行慈济者。
在中国古代,天灾与战争是导致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因素。每当旱灾来临,僧侣除了时常为灾区百姓举办祈雨法会外,还加以关心救助,解决民生的困苦。尤其是寺院,不仅仅在灾区布施,更定期施食,普度贫民。隋末唐初,正值战祸,路有饿莩,京都会昌寺法素上座,特为难民设置万人粥会,甚至将寺内金佛熔化,换成白米以济灾馑;唐朝的昙选法师在山西兴国寺门前设置大锅,亲自施粥;四川开照寺的鉴源和尚,每于讲经后,设千人粥布施;元朝佛光大师于饥馑之年,必定亲自煮粥济民。其他如唐代的志宽、元代的志德、明代的德清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赈灾僧侣。
古代农民由于天灾、战祸及苛政等原因普遍贫穷,奉行佛陀慈悲理念的佛教徒对于济贫事业,向来不遗余力。东晋令宗比丘尼常常以自己的财物,分赠穷人;法相和尚将福德净财全数布施贫民;南朝宋僧铨、道猛、法恭、陈法朗等法师,在修行、讲经之余,不忘济穷施贫;隋京师延兴寺昙延法师因好施闻名,许多流浪者、贫民都聚集在其门前,寺院曾因此一度断粮;大兴善寺法纯和尚以劳役做工所得,捐助贫苦;唐朝德美、慧震、法云、灵润、代病法师等,长年固定布施,或成立悲田基金,或设立施食道场,都是为广大的贫穷者所作的善行。佛教的济贫事业,还包括了僧祗粟、寺库、解典库、无尽藏院等设施,皆是基于救济贫民、灾变而设立的福利制度。
古代还有医僧从事治病利人的慈善事业,寺院如同医院,也提供医疗住宿。北齐的那连耶舍曾在寺中收容麻疯病患者,施以医护与疗养;唐朝年间设置养病坊,在寺院内施行救治,并收容病患。对于路边孤魂,则设义冢义葬,怜悯孤魂穷子等等。如在明末清初的战乱年代,清军攻破郑成功所守的同安县城,残酷屠城,使得尸横塞路。时同安梵天寺僧无疑法师“率其徒达因等七人,亲以草荐裹尸,舁往城外火化,掘地十余丈而为之厝”。”这些关注生命尊严的义举对于现今佛教医院的成立、临终关怀的设置等,无疑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
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高僧出力为民众服务,如植树掘井、筑路开道、架桥造船等,以方便民众,解其苦难为目的,诸种事例,不胜枚举。
中古农业社会时代,佛教寺院是兼有救济机构的特殊民间团体,而以,施贫济病赈灾为其主要内容。自近代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僧侣救济的方式虽有了变化,但慈悲济世的理念仍然指引着一代代的佛门高僧。民国时期,兴办佛教社会学校和佛教医院是佛教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923年泉州承天寺僧会泉创办具有义务教育性质的“优昙学校”于寺功德堂,次年2月由闽南佛化新青年会继续开办,更名为“承天禅寺义务学校”,开展面向社会的义务教育。1913年,泉州崇福寺设立“崇福寺诊疗所”。1947年7月,福建佛教分会在福州开元寺设立“福建省佛教医院”,此外,其他诸多寺院还设施药处等等。
此外,近代寺院虽未设立固定的慈善机构或学校,然高僧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号召力仍是极大的。如近现代粤东著名高僧根宽和尚一生为社会公益事业劳力劳心,树立了一代高僧的光辉形象。他除了主持修建桥梁道路、经常施粥施茶、恤贫抚苦以外,还努力协助地方调解乡族械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根宽和尚发起组织“战时佛教救护队”,进行一系列救死扶伤工作。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佛寺得到恢复,佛教事业蓬勃发展。佛教界高僧继续发扬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赈灾救灾、扶残济困、义诊施药、支持希望工程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现以真禅法师个人的菩萨行善举为例来说明:
真禅法师是玉佛寺第十任住持,法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力护玉佛禅寺,使寺中佛教文物及法器保存完整。他在积极传授佛教文化、普洒甘露、弘法利生、促进文化交流、增强各国友谊的同时,热心于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关怀残疾儿童,救济赈灾。他从1984年起,就以个人名义和代表玉佛寺向社会上有关福利机构及团体进行捐赠。1988年夏,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设立“真禅法师残疾儿童福利基金”,年年进行捐赠;1993年,真禅学校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落成开学,该学校经费即来源于真禅法师历年捐赠的40多万元建立的“真禅残疾儿童福利基金”。此诸善举均被载人《上海地方志》。1991年发生全国特大水灾后,真禅长老率领上海市佛教徒向灾区人民捐赠人民币一百余万元。十多年来,真禅长老的捐赠善举得到已故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如今,真禅长老热心佛教慈善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得到玉佛寺继任方丈的大力继承和发扬。真禅长老圆寂后,玉佛寺在觉醒大和尚的带领下仍一如既往地年年向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团体捐赠,并设立“真禅法师慈善专项基金”,以资助遭遇特殊困难的群体和个人,并以此来深切缅怀真禅法师。
三、慈善公益是人间佛教的重要弘法模式
慈善公益事业,体现了佛菩萨愍念众生的慈悲情怀,故在历史上受到诸多高僧先哲的深度重视和大力提倡;在现当代佛教复兴运动中,由于它揭示了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因而也成为当代人间佛教的重要弘法模式之一。
人间佛教的理念最早源于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后经印顺导师、赵朴初居士、星云大师、证严法师等一大批佛门大德的发展与实践,已获得佛教界和社会的赞可认同,成为当今海峡两岸佛教界共同高扬的旗帜,被誉为“20世纪中国佛教最可宝贵的智慧结品”。
人间佛教的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更为丰富多彩。20世纪30、40年代,人间佛教在佛教界和社会上已颇有影响,也被不少佛教徒付诸实践。当时佛教界热心赈灾、济贫、办学,积极参加抗战,便是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佛教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实际上都体现了适应社会、以人为本的人间佛教精神,1983年,赵朴初在总结中国佛协30年工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倡人间佛教,号召佛教徒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光和热,使人间佛教思想与社会主义社会紧密契合。印顺法师提出了注重青年、处世、集体、在家的人间佛教理论原则。近20年以来,人间佛教理论的阐述深入到当代人最关心的生态、环保、经济管理、世界伦理、临终关怀等问题。总之,人间佛教是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基本原则,以大乘菩萨道的度世情怀,关注人生,利益人生,实现人间净土。
佛教四众弟子为实践人间佛教的理念,积极推动各种慈善公益,如赠医施药,赈济贫病,照顾老弱无依,资助失学儿童,开展文化教育等等。当代著名的两位高僧对人间佛教的理念不遗余力地实践成为新时代人间佛教倡导者的榜样。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事业,是利益众生的人间佛教宗旨之实践,她所创办的慈济四大志业从慈善、医疗、教育到文化,最终目标都在净化人心、社会祥和。星云法师以人间佛教思想为导,取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开创佛光事业,讲说、活动不辍,对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多有贡献。
虽然曾有人质疑人间佛教并非佛法究竟的解脱之道,然而人间佛教自有其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和价值,尤其是慈善公益事业,不失为传播佛教、践行佛法、引导正信、树立佛教形象最有效的方式。只要我们发挥宗教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的功能,将之纳归于佛教六度圆融的慈善事业,慈善事业便不违于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
四、对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的几点补充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积德行善”的传统思想,佛教慈善事业可谓结合这一传统,兼发扬了大乘佛法慈悲济世的宗旨,因而成为人间佛教的重要弘法模式之一。佛教慈善事业在当代社会进展得颇为热烈,然仍存在有待补充和提升的地方。针对起点较薄弱的大陆佛教慈善事业,我提出下面几点补充建议。
第一,佛教慈善事业需要制度化管理,培育专门工做人员。早期的农业社会较缺乏社会福利组织制度的观念,民间所办的慈善事业或社会救济事业,主要取决于主持其事者的品格与德望所号召,往往组织制度不够严密,以致不能长久存在。佛教慈善作为其时的民间团体,也不免这一松散之特点。在工业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佛教社会福利事业应以制度领导,以制度管理,做社会福利事业时,也必须是有组织、有制度、且有计划的去做,这样慈善事业才能够健全而长久地存在。并且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应对从事社会福利工作的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育,开设培育部门。如美国在19世纪末叶,有“社会工作专门学校”的设置,日本现在也有“佛教社会福祉大学”,有些办得较好的慈善机构还设有义工培训部针对义工加以培训,并从中吸收素质较优的工做人员。这些新型实用的制度当对我国佛教界办慈善事业的人士有所借鉴和参考,为众生和社会做出更好的服务。
第二、作为民间团体,处于发展中的佛教慈善事业应具创新意识,扩大组织。从总体看,目前大陆的佛教慈善机构和大多数的民间慈善机构一样缺乏活力。慈善是一项高尚的事业,但就像别的高尚事业一样,也需要恰当的战略与策略。佛教慈善除了救济以外,还可以多搞一些活动,吸引人们的眼球,同时唤起人们对于慈善活动的关注。慈善组织不能等待别人主动将财物送上门来,而是应该积极去“化缘”,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具有竞争意识,需要强烈的企业家精神,利用一切机会搜寻潜在的捐赠者,运用合情合理的技巧说服人们为慈善事业捐赠,为慈善事业注入新鲜活力。如此对于积极宣扬慈善的理念亦有十分重要之作用。
第三、发扬佛教慈悲度世的精神,承办最究竟的慈善事业。、救世济苦是所有慈善机构的共同特点,然而作为出世精神为主导而行人世事业的佛教慈善应有自己的不共法门,如此方能免去世俗化的倾向。佛教慈善事业除了施贫济穷以外,更应注重文教事业,以佛法义理救度众生饥渴的心灵,因此,佛教在社会慈善事业的积极努力,还包括植树美化环境,注重水土保持;凿井开渠,开发落后地区;倡导禁酒,减少犯罪;至监狱弘法改善人心等等。慈善救济固然重要,但教育文化、佛法救济更具不可忽略性,它是净化人心,共致世界祥和的根本手段。因此佛光山以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宗旨十分值得借鉴。此外,佛教慈善机构更应当发扬一种慈悲济世的奉献精神,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影响,由此带动社会人士普遍向善的风气。关于此,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可以作为良好的模式来参考。慈济功德会是证严法师于1弼6年创办的慈善团体,刃多年来在台湾致力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慈济志业包括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项,统称“四大志业”;加上骨髓捐赠、环境保护、社区志工、国际赈灾,此八项同时推动,称之为“一步八脚印”。慈济志业还延伸到海外,推动济贫救难等工作。这些是目前大陆的慈善机构所难以企及的,也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
结 语
佛教需要有遁迹山林,超然世外,修定断惑的高僧延续法脉,也需要积极人世弘法护教、组团结社、办学育僧、投入慈善救济的一代新僧来光大佛法,如此内外互补,方能立于不败。秉承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宗旨和人间佛教的理念,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佛教慈善机构建立,更多救济人类的方式付诸实施,更多净化人心、促进和平的措施得以实行。我们期望佛教每一座寺院在成为十方清净丛林的同时,也能成为一所福荫众生的佛教慈善教育机构,让世间苦难的芸芸众生无论在物质或精神层面,均能得到丰赡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