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专集:57 金刚经中道了义疏(慈舟)
2014/9/4   热度:154
金刚经专集:57 金刚经中道了义疏(慈舟) 自 序 此经三十二分,大概多显人空、法空、而不住有。唯第二十七分,显空空,而不住空。三空空已,翻成空有不碍之中道,而亦不住。如船师: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亦不离彼此中流,常度众生。我佛即体之般若妙用,亦复如是。历来注解虽多,未暇遍阅。舟觉唯就经文,多读一遍,多有一番进步;虽不敢言尽得经义,略有管见,愿供初学。第十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字,通前彻后,为全经纲领。禅宗六祖,宿有因缘,故闻此顿明心地。宿因缘者,多生熏习成熟,此生一闻即悟。我等初学,当由解文义而入信住行证。「无住」即真空实相,竖穷横遍,为法之本;住则局而不横竖矣。「生心」,即从无住本,发不住空有中道之妙有菩提心;亦名始觉智;亦明观照般若。以此智修真空绝相观者,当观计五阴我人等四相为实有者,皆如绳上计蛇,曰遍计本空。若知绳本无蛇,即知五阴实无有我,故曰人空;进观五阴亦非实有,故曰法空;二空亦空,故曰真空。以此智修理事无碍观者,当观十界依正,一一如幻,而与真空不但不相违背,而事事皆能显理;如绳能显麻,曰依他如幻,即是圆成。若依此智修周遍含容观者,当观十界依正,一一当体即是真空,故各互遍含容。 此经多明理事无碍。自第三分至第十六分,乃信解六度理事无碍,为下手功夫。 第十七分以下,乃修证空有无碍,为究竟目的。若细分之: 第一分无言之教。与余分有言,互显中道。又第一分有来去等,与第二十九分无来去等,互显中道。 如第三分与第十分,总以如幻六度严土度生,而不住能所及法,即三轮体空,不碍幻有。 第四分,别赞离相施度,以显理事无碍。 第五分与第九分,明出世圣果人法,尚应离著,况九界众生乎?不著则事不碍理。 第六分,显持此离相般若者,能离我、法、空三执,以显真空。 第七分,双离五、九两分著佛法相,以显真空。 第八与十一、十三、十五分,皆显无碍般若,能令布施离著。 第十三分,又兼显能离佛法依正等相。 第十二分,直显无碍般若殊胜。 第十四分,显慧、忍、施三度理事无碍,例知余度。 第十六分,以无碍般若行忍,胜供多佛。 第十七分,度即无度,得即无得,严即无严;又为修证理事无碍之总相。 第十八分,别明心即非心,修心空观。 第十九分,别明修离相施。 二十分,别明修相与非相无碍观。 二十一分,修法非法,生非生无碍观。 二十二分,修得非得无碍观。 二十三分,修修非修无碍观。 二十四分,著相财施不及离相法施。 二十五分,修度非度无碍观。 二十六与二十七分,直斥著有空,合之仍修理事无碍观。 二十八分,著相施不及修离相忍。 二十九分,来去即无来去,以显无碍。 三十分,以依报一多非一多,喻佛身一多非一多,以显理事无碍观。 三十一分,遣四相有无之见,以显无碍。 三十二分,以文字非实相,喻应化非真,结成般若三轮体空,不碍幻有。 岂非全经为空有理事无碍之中道乎?节节赞持经功德者,以能如说行,二边不住,中道不立之妙行故。若执有德,贩卖佛法,以求名利,则不及著相施等远矣!故宁以财施求法,勿以法施求财。是为序。 六度三轮体空表: ┌第一轮──────我、人空 │ 能修之我 (能) │ ├第二轮─────┐ │ ┌施┐ │ │ ├戒┤ │ ┌施(财、法、无畏) ┐ │ 所┼忍┼之境 ├法、法空 终│戒(律仪、摄善、利生)│ │ ├进┤ │ (所) 日│忍(生、法、无生) │ │ ├定┘ │ 修┤进(摄善、披甲、利生)├不计┤ └知之理事 │ 六│禅(安住、引发、办事)│ │ │ 度└慧(人空、法空、空空)┘ ├第三轮─────┘ │ ┌施之物 │ ├持之戒 └ 所┼忍之辱 ├进之法 ├修之定 └修之慧 度度轮转不息曰轮。各各如梦如幻等无实体,曰体空。执三轮为实有,修时即著我法二执而德小。执三轮为空而不修,即无德。故终日修;而无我、法、空三执,则成称德之性。直至成佛,而亦不尽,故曰六波罗蜜。又,前二轮空,多属人空;第三轮空,唯属法空;不著二空,曰空空;有空俱不著,即空有不碍之中道而亦不住。虽未如是修证,不可不如是信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道了义疏 字字句句,疏归中道了义,非二边不了义,故立此疏题。将释此经,依贤首五教,且分为二: 初、悬叙概要;次、正释经义。 今初分六:(一)教起因缘。(二)诸藏所摄。(三)教义分齐。(四)教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所诠宗趣。 今(一)﹝教起因缘﹞,又分为二: 1、总为一事因缘,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令离苦得乐故。 2、别为种种机缘;此又分二:先、概论我佛一代时教;分五: (1)小教:如来为诱浅机,设权说二乘法;方便也,化城也,羊鹿车也。唯说六识,断三界见思,出分段生死,证四果。 (2)始教:始教中二,即空始教与相始教。空始教者:性宗般若、三论演空理,为大乘初门,故名空始教。相始教者:相宗分诸法,立五姓;未说一切皆悉成佛一乘法故;未尽大乘义谛故,故名相始教。说五位百法,转八识证四智,立四重二谛,证二智,断二障。然谓真如无知凝然,不作诸法,唯为诸法所依;虽与诸法不离,而非不二(不即)。但不为诸法,未显缘起义,事理未融故。分五姓机类,定姓不能成佛。虽较小乘高,然对真如随缘悉皆成佛之终、顿、圆教,仍劣。 (3)终教:相性不二,森罗万象之诸法,皆为真如随缘之法相。终教不说真如凝然不作诸法,谓真如随缘不守自性,如水随器而成其形,真如随缘而成诸法之相;然万法之体,皆具真如性德,故谓不变真如。故真如有随缘与不变二义:自随缘说,目真如即万法;由不变说,万法即真如。众生迷悟,如冰之与水。知真本有,达妄本空。差别之现象界(妄)乃真如本体所现之相,故依他即圆成,烦恼即涅槃,事理不二,性相相即,演中道第一义空,法性平等,超越三时四相。然虽说事理无碍,未述事事无碍,一即一切,主伴具足之理;亦未述顿超泯位之顿,故不及圆,顿。 (4)顿教:顿者,无迂回义。故顿教非言诠,不设诸位,无名、相、分别、正智、如如五法,及三自性,二无我等名相。一念不生,即为诸佛;亦无佛可成。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直见实相。然过斥法相,厌离怖畏,不知真如与佛界功德相,即为诸法之相,不及圆教广大宏深。如禅宗者,即顿教也。 (5)圆教:圆融,圆满,故谓圆教。事事无碍,差别相与差别相互相融通,而无差别。芥子可纳须弥,须弥可入芥子。主伴无尽,一法不离万法。一即一切(如一人影响关系舍众等),一切即一;有主乃显伴,有伴遂显主。凡迷故有佛,佛慈故凡被度。一念该永劫,长劫入刹那。行布有多劫,圆显妙义,可现生证果。圆融行布无碍。(行布:行列分布,差别门也。三生,五十二位,上下位次差别。圆融:为平等门也。多位多阶,相即相入,一行一切行,不须经三生多劫,现身证果。然诸法不孤立,相依相成,一多不离,主伴互相重重无尽。于时,九世,一念无别。故差别、圆融,为相关相具之事事无碍法门,圆教义也。)六相,十玄,皆显万法相即相入一体之义,相依相成不离之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圆妙,由之得名。 附五教应机因缘表: 表一: ┌恶成善┐ ┌戒善┐ 小教┐ ┌┤ │ ┌┤ │ │ │└凡成圣┤ │└谛缘┤ 始教┤ ├ 小成大┤ ├ 唯识┤ 终教┼为转┼ 权成实┼故说┼ 唯心┼等教 顿教┤ ├ 渐成顿┤ ├ 离言┤ │ │ │ │┌同圆┤ 圆教┘ └─偏成圆┘ └┤ │ └别圆┘ 表二: ┌三途 ┐ ┌善道───┐ 小教┐ ┌┤ │ ┌┤ │ │ │└我执 ┤ │└入圣 ┤ 始教┤ ├ 法执 ┤ ├ 大乘 ┤ 终教┼使学人空┼ 空执 ┼以为┼ 中道 ┼之缘 顿教┤ ├ 名言 ┤ ├ 亲证 ┤ │ │ │ │┌同一圆满 ┤ 圆教┘ └证知前五┘ └┤ │ └别别皆圆─┘ 后、的指此经因缘,即属第四顿教也。 (二)﹝诸藏所摄﹞:二藏中,菩萨藏兼声闻。三藏中,经藏兼律,论也。 (三)﹝教义分齐﹞,分三: 1、台贤对显,兹列表以明: (编者按)原文是一表,因格式化而过于简练,较难看懂。现整理成文字。凡﹝﹞中,是加进去的文字,以助理解;而()中,乃是原作者慈舟大师对台贤之判教的比较。 (1)﹝贤首之﹞小教,即台宗之藏教。(小乘中三藏果头佛,为大权示现故。唯大乘中有三乘人;三乘人为能学,三藏法为所学,而通大小。) (2)﹝贤首之﹞始教,即台宗之通教。(通教多诠空义;始教义兼空有。) (3)﹝贤首之﹞终教,即台宗之别教。(别教不通前后,终教为大乘至极,能通前后,有心皆成佛故。) (4)﹝贤首之﹞顿教,台宗未及。(四仪之顿,非忘言顿证故。) (5)﹝贤首之﹞圆教,台宗未分。(﹝台宗之圆教﹞带别兼圆,乃圆融﹝平等门﹞中未分行布﹝差别门﹞耳。) 2、对释五教,即小大、始终、渐顿、偏圆四对也。广如五教义说。 3、释义分齐,分二:先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以义分教,教类有五,前局后通,可知非依时也。 后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依起信论,从本起末,亦有五重。于中一心真如本觉非生灭;不觉九相,方为生起次第。如下所列: (1)以一真法界心为本源,圆教分齐,圆诠一真心故。 (2)依一心开真如,生灭二门,顿教分齐,顿诠真如故。(3)依生灭明觉不觉二义,终教分齐,渐诠随染本觉及无明故。空宗,密示空不空真如,而彼不觉,但得一分空义,故非其分。相宗,密示本觉不觉,而彼不觉,但得一分生灭义,故非其分。 四、五两重,列表以明: ┌业 ┐ ┌十地─┬………一生相┐ (4)依不觉生三细┤转 │ │九地┐│ │ └现 │ │八地││ │ │ │ ├┼………四住相│ ┌智 │ │七地││ ├此始觉四位 │相续 ├相┤初地┘├觉 │ │执取 │ │四果┐│ │ (5)依现相长六粗┤ │ │ ├┼………二异相│ │计名字│ │初果┘│ │ │起业 │ │十信─┴………一灭相┘ └业系苦┘ └六道──不觉 (四)﹝教所被机﹞:三乘,三聚,五姓;无机不被。 (五)﹝能诠教体﹞:有四:1、随相门;此复四种:一、名句文身,二、音声语言,三、假实俱兼,四、诸法显义。如余处广说。2、唯识门;3、归性门;4、无碍门。此经则当归性,无碍门。 (六)﹝所诠宗趣﹞,有二:1、总以信解,观行三空(人空,法空,空空)中道为宗;亲证为趣。2、别以教、事、境、信、因,为宗;义、理、行、证、果,为趣。如是教义,事理,境行,信证,因果五对,融归中道。 次、正释经义,分三: (一)﹝概论经义﹞ 我佛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教典,无非说的一个心字。其它宗教,少说心处,说亦真妄未分,多是心外取法,心游道外,名为外道。佛说十法界依正二报,皆为一心所造。约能造众生说,多为人造。心造,即人造;人造,即心造。众生迷真逐妄,造成分段生死,轮回不已,此生彼死,此死彼生,无非是苦!欲求出苦者,返妄心,顺真心,依经修行,乃至成佛,即一真永真,超出轮回,了脱生死。此金刚经说一真心耳。此心具体、具相、具用,而非对眼可见之物,在学者非譬喻莫晓。森罗万象,一切万物,皆具体相用。如一茶壶,以微尘为体,经人工造作,陶师烧成壶相,能盛茶水而成壶用。壶之体相用,有相故可坏;心之体相用,无形故不可坏。今以不可坏之金刚为喻。 (二)﹝略释题名﹞,又二: 1、正释经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者:金中之刚,其体坚,胜于铁中之刚,而有光明之相,其用能破坏一切物。如世之金刚钻,能钻瓷器。以金刚坚固之体,喻心体无相,无能坏者,故曰体坚。其心光明之相,遍于眼耳鼻舌身意,为见闻觉知,故曰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而亦难见。其心之用利,能坏三障,成三德,能造十界依正。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拣非肉团,缘影。即真心之相。佛依般若证心体,众生依无明迷心体。又梵语「般若」,此云妙智,亦云妙慧,合说为智慧。佛以智慧心说法,教众生转愚痴心为智慧心。又、佛之智慧不假思议,不假分别;若思议分别,即众生心也。又、般若有三:一相,即文字般若。二用,即观照般若。三体,即实相般若。 (1)文字般若,最易混乱,须以四句料拣: A.文字非般若:如世智辩聪所说文字,皆非般若。又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故。 B.般若非文字:所指之月,非能指之指故。 C.文字即般若: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故。又能诠是般若经,所诠是观照、实相。能所不二故。又约佛能说,是般若用,所说文字,是般若相;亦能所不二故。 D.非文字非般若:如粗鄙俚言。不但不文,并有土语,无文可求,况般若乎。 又、遣境故非文字,遣心故非般若。文字所说般若,非般若;若是般若,岂不证真?如口说火,非真火,若是火,岂不烧口!又因缘和合之文字性空,能显文字既空,所显般若岂可计执。 (2)观照般若,既已信解文字性空,即当依解参之,念之,观之。行起解绝,唯观实相故。远离一切偏计所执,身心世界乃至世出世一切法;亦不离此一切诸法,作空假中观。观性故空,观相故假,观性相不二故即中道。(观性故空,二而不二;观相故假,不二而二。不落空假二边,是为中道。)实相无相,无所不相,曰一实相。行住坐卧,如是观、念、参、观成三昧,故曰观照般若。 (3)实相般若,如上所观实相,正观之时,似有能所,三昧成就,能所双亡,亲证实相,故曰实相般若。 「波罗蜜」者:梵语也,此云彼岸到,回之到彼岸,一切事成功之通称。此般若成功,故曰「般若波罗蜜」。众生迷昧不觉,在生死轮回为此岸;如来了脱生死,到达涅槃为彼岸。又、文字般若即教法,观照般若即行法,实相般若即理法,波罗蜜即果法也。 「经」者:径也,学佛修行成佛之路径也。此经非世间一切经可比;世间一切经,皆无了生死成佛之路,依此经修行,可了生死成佛故。其他宗教,有求生天者,而天界并未超轮回生死;至儒家生天亦不可得。何以故?孔子曾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以天非人可企及故,但尊天而不求生天也;如忠臣不求为天子然。又佛经,梵语修多罗,此译为契经,以其契理契机也;谓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学佛人之机故。又「经」者,摄持义;摄持一切佛法及一切众生,能明心见性,直至成佛故。又「经」者,常义;历古今莫能增减改变一字故。又「经」者,法义;法即轨持义,轨生物解不谬,任持自性不失故。又、杂阿含、毗昙心论第八有五义:谓出生、涌泉、显示、绳墨、结鬘。结鬘,如贯花作鬘,即贯穿义,线义。佛法字字珠玑,须以文字贯穿,如线穿珠也。 又、经字作去声读,亦线义,纬之对也。经如经文,纬如义理,义在文中,如布纬线,织在经线中故。绳墨者,如木匠以绳定曲直邪正故。显示者,显示种种法义故。涌泉者,如泉源随器大小,各各满盛,而泉终不竭;如此一经,随智大小各得领解,而经义不竭。出生者,能出生世出世智慧及一切贤圣因果故。盖世间善恶出生世间因果,不能了脱生死,如修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生人,下品十善生修罗;上品十恶生地狱,中品十恶生饿鬼,下品十恶生畜生;总皆分段生死,循环不已。欲求出离生死者,当受持此经,依经修行能出生出世善因果故。 2、兼释译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秦,是朝代,姚是姓。姚苌之子姚兴,请法师译此经,正统在晋朝时。三藏法师,通人法:一、以三藏法为师。二、以三藏法教人而为人师也。梵语鸠摩罗什,译为童寿,谓童年而有老者之德也。译者,易也;易梵文成华言故。 (三)﹝详译经文﹞ 且依三十二分,勿须另起炉灶。 ○法会因由分第一 法会非六种因缘不起,不但此会,三百余会,会会皆然。此经三十二分,六朝时梁昭明太子所分,读诵时不可混入经文。按三分说,此分即第一序分,又二: (一)﹝通序﹞;通于诸经。故亦名证信序,以六种成就,证明佛法有据堪信故。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先明此六种因缘之来源。因世尊将入涅槃时,阿难尊者悲泣。无贫尊者语曰:汝持佛法藏,宜以后事请佛。如是尊者以四事问佛:一曰,佛在日以佛为师,佛灭以谁为师?二曰,佛在依佛住,佛灭依何住?三曰,恶性比丘不守净戒,佛有威德能调伏之,佛灭如何调伏?四曰,欲结集佛所说法,经首应置何语? 佛答第一问曰:我灭后当以戒为师,戒身即佛身故。 答第二问曰:依四念处住:(一)身念处,即观身不净。如中阴身似鬼非鬼,一二尺高,因无明业识,不见光明,或有应对讨债还债处,男女交媾,而生倒心时,即现一线光明,见之即起贪欲,无论远近,霎时即到,自觉是男则爱女,自觉是女则爱男,与之夺YIN,一触父精母血,中阴身没而成胎,此第一种子不净也。既投胎已,住在生脏之下,熟藏之上,此第二住处不净也。出生时血胞崩溃,由母产门而出,此第三出处不净也。既出生已,九孔常流不净,所食香美饮食,尽成臊臭粪溺,死后青瘀厌胀,此第四究竟不净也。愚人不修此观,故爱身不已,为身造业。有观智者,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化生,微妙香洁,而无爱心,是真清净。 (二)受念处,即观受是苦。如吾人观生六道是苦,一遇难缘,即苦上加苦,曰苦苦。有时亦乐,乐坏仍苦,曰坏苦。即或不苦不乐,亦是无常转变,曰行苦。善观法性者,不随境转,则不苦矣。 (三)心念处,即观心无常。无明妄心,或贪或嗔或痴,念念不已,时刻不停,曰无常。善观法性者,知妄无常,乃知常住真心矣。 (四)法念处,即观法无我。色受想行识五蕴诸法,本无主宰,愚人妄作主宰,执以为我,即覆真性。善观法性者,舍此我法二执,能证法身真我。答第三问曰:恶性比丘以默摈,默不与语,彼自去矣。 答第四问曰:一切经首皆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佛命安此,智鉴三益:(一)断疑故,结集时,阿难礼佛升座已,得佛加被,相如同佛,众起三疑:1、疑世尊重起说法;2、疑他方佛来;3、疑阿难成佛。一举「如是我闻」,则三疑顿断。(二)息诤故,若不推从佛闻,则诸罗汉德业道果齐等,未免诤论;今称佛说,即免诤端。(三)异外故,西域外道经典,首安阿沤二字:安阿者,断见外道;安沤者,常见外道;佛经非常非断,故异外道。 如是者,即第一信成就。如是,是指法之词;约事即指此一卷经,约理即指所诠理事不二之中道。亦可云法成就。又、真如不变曰如,无非曰是。依贤首小始终顿圆五教,各有如是:小教真如,我空则是。始教真如,我法俱空则是。今经即终教大乘之如是,而兼顿圆。终教真如,即空有不碍则是。顿教真如,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亲证则是。圆教真如,圆收圆遍一切法故。一毛、一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法界之内,无法不具,如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盖显事事如理圆融无碍则是。此经从多分说,皆三谛圆融之中道,如开圆解者,即圆人受法,无法不圆,故通圆顿。 我闻者,即第二闻成就。阿难已无我执,今随众生语,假说为我,即事;亦即无人无我大公无私之我,即理;合之即中道。闻佛说法,即事;自心闻自心中佛,说自心如是之法,即理;亦理事不二,故曰我闻。又、我执不知人我一体之凡夫如梦,由烦恼障起者有二:(一)是非颠倒者,如执我非为是,他是为非,非己有执为己有等。(二)是非不倒者,又二:1、似法我执而实人我执者,如各执我所有物非他有,不知所有为五家官有,故有人我执者,必有不善解之法我执,亦人我执也。2、不知诸法本空之二乘,由所知障起者,执是为是,执非为非,如定执生死染污罪过等为非,出世修行清净功德等为是,此不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等。然法执如药,能治我执之病,乃除执药之心,病去药除,故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有法我执者,未必有人我执。又者、二空,空执亦空,方成真空不空,即是幻有;幻有非有,即是真空之中道我。一时者,即第三时成就。佛说法与众生听法,感应道交之时也。约事,在五时中即第四般若时;约理,则念劫圆融通一切讲说此经时。过现未来,乃至十世古今,不离当念,故一念舒为无量劫,无量劫促为一念,「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似之。故时亦中道也。 佛者,即第四主成就。约理,即法身佛;约事,通报化。理事不二,亦中道也。又、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谓之佛。自觉对不觉凡夫说,不知真本有,不达妄本空故。真即本具法身、般若、解脱。妄即起惑,造业、受苦。觉他对自觉小乘说,佛以自觉真妄,教令他觉也。觉行圆满对菩萨说,等觉以下生相无明未尽,是觉妄未圆,亦即觉真未圆。即自觉未圆,觉他亦然;惟佛与佛,觉行圆满。 舍卫下,即第五处成就。约事,舍卫译为礼德,国人德礼厚故,波斯匿王所都之国名。祇树:只即祇陀,此云战胜,波斯匿王太子之名,于战胜日生故名;园中树为祇陀太子所施,故曰祇树。梵语须达多,此云给孤独;以能周给孤独为名。园为给孤独长者所施,故名给孤独园。约理,佛以法为身,法身具无尽功德。法财,曰礼德国。正念战胜妄念,而得成菩提树,曰祇树。既成佛已,大慈大悲,等以法施,曰给孤独。亦理事不二也。 下二句,即第六众成就。约事,梵语比丘,此云乞士;解见流通分。众,梵语僧伽,此云和合众。(一)身和同住,即行住坐卧无参差不齐之过。(二)口和无诤,即互相赞叹而无诤端。(三)意和同悦,即不各怀意见,同悦佛法。(四)见和同解,即同具正见,同解佛法;即或所学各宗不同,但恨寿命短促,知识有限,未能博览法海耳。(五)利和同均,即施主所施饮食衣物,同住一处僧,平等共受。(六)戒和同修,即受戒百岁比丘与初受戒比丘,同持二百五十戒而无增减。以上六和,若戒能和,则余五易和,否则不和可知。故具足六和合,方为好僧。又、一二三人不名为僧,四人以上,乃至百千万人,同一界住,皆为一众,曰僧。又有声闻比丘、菩萨比丘;又各有真实及权现二类。此千二百五十,常随众也。此外尚有四众弟子,及天龙八部,如流通分中说。约理,佛揽三世间以为一身,佛如心王,弟子如心所,王、所不二,唯是一心,不二中道也。疏题下云:字字句句,疏归中道。于此六种成就,可见一斑。 (二)﹝别序﹞,别于诸经故;亦名发起序,发起当经正宗故。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解此文者,皆知是佛般若妙用,现于日用寻常穿衣吃饭等,此可谓知其用然,而不知其用之所以然也。且约用释之:如一人三业,能造十界,三业恶造成三途,善则造成天堂,善恶夹杂造成人及修罗。为己造出世善,成二乘;自他二利,成菩萨与佛。既成佛已,则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亲证无为,即无有为三业矣。今不住无为,随缘示现,去来行坐,无用之妙用,皆用以度生耳。儒云:「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又云:「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佛弟子不知用在度生,学文不学行者,不得度。善学佛时食者,即学佛斋戒,非时不食故。佛不持而不犯,曰妙用。食与斋,当料拣之:1、食时非斋,如诸天早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非此时亦得食,故非斋。2、斋非食时,如儒云:「斋之为言齐也,齐其思虑之不齐也。」故非食。3、亦食亦斋,如佛食时,斋日出已后,日午已前,过早过迟,皆破斋犯戒。4、双非,不言可知。出家五众,当尽形寿持此斋戒。在家二众,或一日一夜斋,曰八关斋。或持十日斋,六日斋,或持正、五、九、三长斋月;不如是学,则非佛子矣。 学佛著衣者,佛制比丘比丘尼受戒时,不具三衣,即不得戒。具衣受戒已,每日少一衣,或有一衣未披,亦犯,多一衣亦犯。小三众须具三衣,未受具戒不许披,亦不许多,但披缦衣。受具戒已,每日须披同前。在家二众,须多畜三衣,不许披,拟施缺衣僧故,自亦披缦衣。 学持钵者,出家五众,各人畜一如法钵,不许少多。如法者,体须铁瓦,色赤而黑,量须应自饭量。在家亦许多畜,拟施。 学佛乞食者,不分贫富贵贱家,曰次第乞。不到七家而钵已满,曰乞已。或钵未满,已满七家,亦曰乞已。得则取回本处食之,否则耐饥,以待来日,决不能犯非时食。施主可施食以求法,乞者可说法;不得为求食而说法,亦不得作一切俗事以求食,妨废道业,故佛不许。 学饭食者,饭上声,吃也;食去声,饭也。未吃饭前,当供佛作观,及为施主求福慧持咒愿等。 学收衣钵者,佛制三衣:1、五条衣,亦名作务衣。2、七条衣,亦名入众衣。3、大衣,亦名上衣,说法乞食正披此衣。今乞食受斋毕,收此大衣及钵。 洗足者,佛行走时,足不落地,而现千辐轮相,本不染尘,何须洗之?以此益见其以行与事示之而已。 敷座而坐者,开坐具于座,而坐以习定。佛无不定时,亦示现度生耳。 以上略示七事:前六属戒,后一属定,即慧之戒定故,为起慧之正因。在佛谓之无为之妙用,在学者切实行之,为无漏有为,不为即自弃也。而律又为急务之最,在家二众,除比丘比丘尼律外,不得不广学菩萨律。若僧不学戒,不知开遮持犯,终日犯戒,反说大话,谓解脱人,无戒可持;又不能如佛无戒可犯,悲夫!以无戒故,定慧不成。 此一段无字般若经,学人能如法自利利他者,或寡矣。或曰:已有三十余字,何云无字?答:若以无字为无字经,即断见外道!虽有三十余字,无一字说著般若,实以般若妙用,用以度生故。又问:如何为如法自利利他者?答:能依六度三轮体空,行解相应,而无我人等四相是也。 ○善现启请分第二 善现,即须菩提之华言;解空、无诤,皆第一之人。已领前无言之教,故请后有言之教,对下正宗,此应亦属发起序,师徒互相酬唱故。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时者,仍指通别序时。尊者为不能领会无言般若者,代请佛说。请法仪式,应三业恭敬。从座起至合掌,身业恭敬也。偏袒者,偏露右肩,便于侍佛操作也。又、右表正,左表邪也。恭敬,意业恭敬也。而白佛言下三句,口业恭敬也。上对下曰告,下对上曰白。希有下三句,叹佛著衣乞食一段妙用也。以妙用护念付嘱;护者,佛护现在诸菩萨本具佛慧,令不忘失,以便修显。念者,佛念过去已发大心之菩萨,如大富长者子不行菩萨行,无功德法财,竟成穷子,舍父逃逝,长者念念不忘。付者,将大乘般若付于小乘声闻缘觉,使彼融通淘汰,以便回小向大。嘱者,嘱小乘人代说般若,以化初心菩萨。世尊善男子下三句,正是请说般若。善男子、善女人者,即未发堪发菩提心之男子女人也。善有浅深不同,如发大心与否,受皈戒否,持戒否等;究竟即能破我执身见者,男不自知是男,故不思婚;女不自知是女,故不思嫁。如维摩室天女云:「十二年中求女人相,了不可得」者,是也。否则各须修持对治。阿耨多罗者,此云无上,拣菩萨之有上心。三藐,此云正等,拣小乘之不平等心。三菩提,此云正觉,觉拣凡夫心,正拣外道心。发此无上正等正觉心人,略云发菩提心人。应云何住?是问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是问妄心云何降伏。佛言善哉善哉者,双赞彼能领无言之教,及能以三句请问之善。又赞所问,亦是佛所欲说,故重言善哉,正与尊者所赞二善相应。如汝下三句,是牒起前来将请先赞妙用护念付嘱之文。尊者会得故赞,余人不会,须佛开示。汝今二句,许说也。善男下三句,略答三问,对下为略中略下两「如是」,皆指法之词,有三义:一、指理,言发始觉心,知真本有,还住本觉理,无妄可降,曰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二、指前乞食等,不住空有及但中,曰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三、指正宗下广显发心,还住真理,不住空有及但中,即降伏住空有及中等妄心也。盖凡夫住有,二乘住空,菩萨住但中。皆当学佛不住而住,是真安住;不降而降,是真降伏。不如是,不得谓之真菩提心也。唯然者,尊者又领佛三句言略意广之教,应之速而无碍之谓也。愿闻者,自虽已知,众生未解,请佛详说,我等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大即体相用三大,以车乘为喻,喻一心三大,可以自利利他,任重致远。序分叙此大乘,流通分流通此大乘。若依三分,此下二十九分皆正宗。今独标此为正宗者,此分总答三请,以下别答三请,总别皆正宗故。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分略答三问。对上是略中之广,对下是广中之略。广度众生,即答发心。令入涅槃,即答云何住。无能度所度,即答云何降心。所有一句为总,总明菩萨所度之众生。三界为能有,众生为所有,此所有众生,但指六凡众生。五蕴和合曰众生;又、诸趣受生,种类受生,曰众生。 又、心意意识转故,名曰众生。下十句别有九类:卵生、胎生、湿生,唯欲界有;化生通三界;有色通欲色二界;无色指空无边处天,灭色归空,无身相故;有想指识无边处天,亦通三界,三界未了生死众生,通有想故;无想指无所有处天。色界亦有无想外道天,自说无想,亦并非无想,以著心于无想也。其无想喻如搬石压草,虽将草压倒,而其根尚在,移石滋芽发生也。若非有想非无想,指非想非非想处天。开则为二,如楞严云:非有想,即蒲卢等;非无想,即土枭破镜等。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涅槃有四,皆不生不灭之理:一、性净,即十界本具之理。二、有余,即声闻所证之我空理。三、无余,即菩萨所证之二空理。四、无住处,即诸佛常用而常寂之理。菩萨愿度众生同己,曰无余涅槃。如是灭度二句,此明度即无度也。何以度即无度呢?下二句反释,四相依五阴起,如执五阴有我曰我相,执我是人曰人相,执人为五阴共生曰众生相,执一生寿命短长曰寿者相。不了四相唯识如梦故有,皆是凡情。依圆觉经义,我证涅槃曰我相,悟知我空之悟心曰人相,了悟不执之能了为众生相,觉了非智认智为命根是寿者相。此权小如梦,不了迷智四相而作圣解,故不得理智一如。今佛教实教菩萨,不著凡情圣解,故能降伏一切迷识迷智之能所对待,会归中道也。 ○妙行无住分第四 行,音恨,即事业也。妙,不可思议也。无住而行六度,故曰妙行。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菩萨修行六度法,无法执;度众生,无能所,即三轮体空。六度,每度各分种种,概括说为万行。今文中举一施行,以例余行。布施有三:一、以财物施。二、以佛法施。三、以无畏施,谓众生在生死险道,以无畏精神令离怖畏故。又内施,外施,内外施,皆不住之福,量等虚空。众生迷昧不觉,生死轮回,诸苦交集,执有能所,不知如梦。菩萨应知:众生皆为一梦心所造,一梦心所现,非梦心外,实有众生,故以六度,广度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末一句结上文应无所住,是佛所教。教不住六度三轮,住于无住也。出世六度法尚不应住,何况世间非法?世法如病,病愈而后舍药,即舍执药之心,非舍妙行。三轮不空,亦非无福,但有漏有限量故。然不住相,非大智慧不可。学人行时,宜作三轮体空观之,庶几可矣。 ○如理实见分第五 如理见相也。理,即妙有非有之真空;相,即真空不空之妙有。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凡所有相,即有为所成之相。有漏有为所成,即六凡依正果相。无漏有为所成,即四圣依正果相。首句双征离相施与离相佛,以探其意。观其所答,乃已领佛意。施因,佛果,皆应离相。佛说丈六身,三十二相,非遍计所执,即妙有非实有,即是真空之相。今举佛身有为妙相,教人不著,余九界果相,岂可著乎?如下文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若有智人,见十界所有依正等相,皆幻化不实,即见如来随缘不变之法身真我。何以故?十界依正等相,无非法身真我随缘所成之妙有,智者见此妙有非有,即是真空,故曰如理实见分。 ○正信希有分第六 正信,信上二分正法;此法希有,信亦希有。不可当面错过,切忌妄自承当。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问:或有众生闻以前四五分章句能信不?莫作是说,乃教莫轻慢今后众生也。如来灭后二句,从如来成道至一千年,为正法时;二千年为像法时;此后为末法时。又、第一五百年,学佛法人证果决定,曰解脱坚固;第二五百年,学人见性决定,曰禅定坚固。俱为正法。第三五百年,学人善说法,曰论议坚固;第四五百年,学人喜造寺,曰塔寺坚固。俱为像法。后五百年,即末法时,末法一万年,学人多斗诤,曰斗诤坚固;言虽学佛法,而各分门户派别,互相攻击故。如上皆各据多分说,故于斗诤坚固时,犹有善根深厚,诸恶不作而持戒者,众善奉行而修福者,于上第四分离相,第五分无相二章,三十七句之教义,信为真实者可赞。 当知是人下七句,正赞希有。见佛多,闻法兴供之福慧亦多。一念,即念劫圆融之念,故一念净信功德,即竖穷横遍,同于实相,与佛感应道交,为佛知见。得如是无量福德者,即双指所信实相,及感佛福德。 何以故下,有三征释:第一顺征释三空;征云:一念信何以有如是福德?释云:不著四相我见者,即我空。不著文字相,曰无法相,即法空,皆不偏于有故。不著断灭相,曰亦无非法相,不偏于空故。又者,三乘是非不倒,曰法相;凡夫是非颠倒,曰非法相。 第二反征释二空;征云:何以上文我说信者无四相,无法、非法相?释云:心取我执四相,是人我执;心取法执四相,是法我执。 第三反征释空空非法相;征云:何以我说亦无非法相?释云:执有我法皆空之空,仍为空执之我也。是故下,结成人法空三,皆不可取。然于法人我执未空者,须依法修行,故曰如筏喻者。经中四非法,前二指空执,后二双指人空二执。 ○无得无说分第七 无得者,自本具故,无佛可成。无说者,他亦本具故,无法可说。又得即无得,说即无说,是究竟无为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恐人疑第四、五分因果俱不可以有无取,佛云何修因证果?又因何说修因证果之法?试问尊者,亦有此疑否?阿等九字与第二分同,但因果不同耳。答中,一、直答解义云:证果,不可定取有无身相,名果法。修因,不可定取有无三轮,名因法。二、征释解意云:佛所说因果,俱可以有无取,说非法即无,非非法即有。三、重征释征意云:既不可取,佛云何取,修因证果?又、云何说修因证果呢?释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无差别之理而有。盖以六凡,惑业颠倒,取舍差别;又因翻倒取舍差别,而成四圣;取舍至极,方与无为无取舍无能所之中道相应,故曰无得无说。若佛偏于不取不说,众生云何能翻倒成正?一切贤圣者,小乘五停心、别想念、总想念,为贤。初二三四果,为圣。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贤。十地、等、妙,为圣。此等皆依无差别之无为实相法修行,故随行定位,而有贤圣差别。同证本有,仍无差别。无为法,即人人本具中道实相,不可以有无是非说之也。 ○依法出生分第八 诸佛之菩提涅槃果法,皆依此文字教法所诠理行而生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文中先以财法二施较量功德,次释法胜所以,后教离相圆融。三千大千世界者,如东半球、西半球,为一南洲。与此相等者,更有西北东三洲,如是四洲,合为一小世界,如是一千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千小千为一中千,合千中千为一大千,合上三千曰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化身佛教化众生之处。积满三千大千之七宝财施,犹为有量,故福德亦有量,不如以称性之法施,故福德亦称性无量矣。 性即实相,实相无相,如虚空无相,而能包含万有,至大无外,不可度量,故大千界不如性大。 四句偈者,凡四句皆为一偈,每一句或三四字至七八字不等。又、长行文中,不论句之长短,凡三十二字,亦为一偈。受持读诵,皆可成佛;为他人说,令他依法行持,亦可成佛。又四句偈,有指经中某某偈者,皆看得太局!盖随拈一四句偈皆可,要在当机与否。如六祖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大彻悟之类是也。 ○一相无相分第九 一相者,即实相无分别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即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陀洹,译为入流;初果见道位圣人,入圣人之流。又名预流,预于圣人之流。又名逆流,众生久逐尘境,向外奔流,证初果人断分别惑,心不染尘,与众生之流相反,故曰逆流。依实相说,根尘识三同一实相,何有逆顺之相可说。 斯陀含,译为一往来,二果修道位圣人,一往天上,一来人间,尚有一回生死,拣非不来故。按实相说,十界依正,同一实相,亦无彼此,实无往来也。 阿那含,译为不来,亦修道位三果圣人也;不再来欲界受生。按实相说,唯一真空,来与不来之相,皆不可说也。 阿罗汉,译为无生,究竟位四果圣人也;证无生时,我执十使现行皆空,曰实无有法。按实相说,实无能断所断之相。 如是四果,同一实相无相,故曰无四果。以上就四果泛论一相无相,故皆答云不也。以下就当机一人四仪中,嫌坐则立等(行住坐卧),习成无诤三昧,确证一相无相,即无差别之相可诤也。无诤习至极熟曰三昧,译为正定,又名正受;正定即动静一如,正受即唯受法乐,无三受故。阿兰那,即阿兰若,译为寂静、无喧杂。乐,去声,为乐也,乐寂静处也。与人无诤,见思惑断,无能取所取。古人云:「若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等似之。阿罗汉得此无诤三昧,无能所对待,故得佛印;佛为大乘究竟阿罗汉,亦究竟得此无诤三昧!故受用自在,无不定时。 ○庄严净土分第十 上分明正报得果,即能所无能所。此分明依报庄严,即能所无能所。初七句,宜属于第九分。盖第九分说四果无能证所证之相,此七句明我佛无能得所得之相也。然此经三十二分,为梁昭明太子所分,自后流通无人改移,愚亦不敢妄动!意虽如此,尚希具眼者择之。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燃灯佛者,释迦佛于因地为善慧菩萨时,买花供养此佛,事出瑞应经。于法实无所得者,与第七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意略同;但前约果说,此就因说耳。 庄严通能所,能严有二:约人,即一切菩萨;约法,即福慧。福中有慧,慧中有福,二者不可偏废。佛土唯所严,约佛三身亦有三土:法身所住法性土,亦名常寂光净土。即如如智住如如理,实无能所,身土皆无相故,亦不须严。报身所住报土,自受用报,即果分不可说义,故庄严亦不可说。他受用报,即华藏世界,随地前地上菩萨所见庄严,胜劣不同,半属机见,半属自严。化身所住化土,即三千大千世界。随凡小机见,亦净秽不同。即为菩萨时,广修福慧所严,以为成佛度生之处。 此三身土,在佛则举一即三,在机则各随所见。又但举一即三,而亦即能严所严,无能严所严。何以故?心净佛土净,故曰唯心净土。唯心是理,净土是事,理事不可偏执偏废。菩萨以福慧庄严佛土,俗谛事也。即非庄严者,不著庄严之相,三轮体空,真谛理也。是名庄严者,理事双融也。 应如是下四句,从无住实相本,而生清净智慧心,庄严佛土,不住六尘境而生分别。又、非但不住六尘生死,亦不于六尘外住涅槃。应如是住,曰无所住。譬如下,庄严正报,亦应无住。身如须弥犹有限量,不及揽三世间为一身,即一实相,无彼无此,无能得所得。能严所严者,亦复如是。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无为者,即真空实相。此无为实相,为一切诸法之总相,故特说此无为之福,胜一切宝施之福。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此与第八分,皆以无为法不住相布施,胜有为财施。若以离相财施,又何有优劣可校。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大乘正宗之教,应尊重也。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随说者,约人,不论圣人,凡夫也。约法,不论全经,四句也。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者,三善道众生也。恶道众生,不及供养可知。塔者,梵语塔婆,此云高显处。庙者,梵语支提,此云灵庙,皆有可尊之相。何况下,以说四句:况受持读诵全经;能成就法、报、化三身;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体、相、用三大;故为第一希有也。若尊重弟子者,此经能出生诸佛法,故法宝最尊。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佛、僧二宝最尊。又、佛灭度已,僧宝最尊。此约别相三宝说,若约一体三宝,尊一宝亦即尊三宝矣。今当一体,故曰若是云云。又、佛子能尊重经典,一切人亦应尊重,如佛弟子也。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依文字所诠,观照实相,起三观,观照诸法实相。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得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初三句有二问:一问经名,二问奉持之法。奉持者,能顾名思义,则二问一齐解决矣。名中具三般若:持则依文字般若;若起三观,观照般若;观成,即证实相般若。如是奉持,即顾名思义也。向下有四征释:第一、以奉持法征释中道。恐不能如法奉持,故以一句征起,三句释成,令受持之。 第一句,应修周遍含容观;观能说之佛,与一切佛,互摄互融无尽。所说文字般若,与一切般若,字字句句,互摄互融无尽。 第二句,应修真空绝相观;观文字性空,佛身亦然。 第三句,应修无碍观;观佛三谛圆融,举一即三,全三是一。 又、第一句,人法双彰,以显妙有。第二句,人法双忘,以显真空。第三句,空有双照,以显中道。如是观照,是名如法受持。 又、三句皆观照般若,亦不离文字、实相。 「有所说法否」,第二以人法征释中道。因第七分已显佛与法皆不可取,此分佛说是经及名,恐人谓前后自相矛盾,故又征起释成。先释法无所说者,说即无说,能说所说同一实相故。 第三「云何」,假依报征释中道。微尘世界,无非依报总别等幻有事相,有即非有,亦空有不二中道也。 第四「云何」,假佛正报征释中道。三十二妙有之相,即是非相真空,亦空有不二中道也。「若有」下,数句较量,如三观法受持,自利利他,必证实相,故胜恒沙身命布施。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以慧忍例余度,度度三轮体空,曰离相寂灭。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初二行,悲喜交集。前七句,喜今得闻;后四句,悲前未闻。佛之慧眼了真空,声闻慧眼了偏空,今亦了真空,故曰深解义趣。「若复」下七句,以己励今。「是实」下三句,释实相。「我今」下九句,以己励后。得闻,即闻慧。信解,即思慧;于一隅反三隅也。受持,即修慧。三慧举一即三。向下有六征释,前四征释希有: 第一征释,双明人我执、法我执,两重四相皆空,故即转凡成圣,回小向大,二种希有。 第二征释,释中四句作二句,四相作一句,牒起所无;即非两句作一句,释成空执。两重四相空时,即落空执之相,故曰即是非相;非有二执四相故。 第三征释,空相亦空;即人、法、空,三相皆离,故曰离一切相,即菩萨中希有,故曰即名诸佛。 如是如是者,佛意如是,汝亦如是,以心印心,同一心也。或闻人空不惊,或闻法空不怖,或闻空空不畏。顺俗谛故不惊,顺真谛故不怖,顺中谛故不畏。 第四征释,解三谛圆融故希有。佛说第一波罗蜜者,文字般若,俗谛也。六度,度度第一,今指般若度为第一者,无般若不善修余五度故。即非第一波罗蜜者,扫相归性,真谛也。是名第一般若波罗蜜者,真俗不碍也。 第五顺,第六反,征释忍度离相之事。忍辱波罗蜜者,忍能助慧故,则忍度亦第一可知。三谛同上三谛。亦可知修忍要离一切相,方能不感未来苦果。著相遇辱,则亦忍亦嗔。嗔心一生,则必图报。若循环报复,则不能出轮回,仍感苦果也。众生来辱我,我能忍,曰生忍,又名耐冤害忍。非忍辱波罗蜜者,即法忍,又名安受苦忍。忍,就能忍人说,即菩萨。辱,就对方说,即能加侮辱之人。如是能忍之我相,所忍之人相,及辱我之语言器具,以空观之,三轮皆空无自性,终日忍而无能忍所忍故。是名忍辱波罗蜜者,即无生法忍,又名谛察法忍。观能忍、所忍、三轮一切诸法,性本不生,同一实相真理,即空即有,真俗圆融也。 以上所说,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恐众生但解不行,如说食不饱,数宝不富。故佛将自己因地修行忍智三轮空相,说与众生作则。 梵语歌利,此云极恶,即今之憍陈如也。佛于彼时不嗔故,所割平复如故,并愿成佛时先度于彼,故今成道,先度陈如。不嗔,人空也。三轮空,法空也。身平、愿度,空空也。「又念」下八句,为如来修忍离相之时。「是故」下三句,正明无住生心,通于诸度。「不应」二句,反显。「应生」下五句,一句正明,次二句又反显,次二句结成妙行。「菩萨」下二句,明责有所应。次下四句,总说诸度,三轮应空。一切诸相,总六度诸相,皆是实相,故曰即是非相。略「是名诸相」句。一切众生即非众生者,众生皆具实相理性。观相原妄,曰一切众生;观性原真,曰即非众生;略「是名众生」句。 次下以五语劝信佛语。此法无实无虚者,此实相法。无实,真空也;无虚,妙有也;唯证乃知。此下,双明住否损益。住于法者,即住于相也。住相有漏,漏于生死轮回,不见真空妙有。不住法者,即不住相也。无漏,即实相。诸佛皆证实相,而成佛果依正庄严。「当来」下,言此人功德,除佛无人能知。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无三执、四相持经,而亦不著持经功德,其德乃大。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善男子、善女人者,著相善人也。其身命布施,胜第十三分可知。初中后日分者,西域风俗,分昼夜六时: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曰昼三时;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曰夜三时。若复有人者,法施不著相人也。为发大乘者,即发二利菩萨心。发最上乘者,即发成佛之心。二发字,通已发堪发,皆人人可发。「彼既丈夫我亦尔」,学者不可自暴自弃!此又非人人可以为尧舜可比。荷担者,荷担佛法,化度众生。无尽灯,代代相传;无尽愿,生生无穷。又担法,即担众生也。乐小法者,小心著相,希求自了,不能利生,即不能如法听受读诵,亦不如法为人解说。如法,即不著相也。发大心不著相布施,使自他皆超生死,圆成佛道,依正庄严,故其德不可思议。否则以出世大法,倒求异求,诚为可惜!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以前十五分,皆显般若有离二我执及空执之妙用,及出生诸佛法之妙用。此分又显有能净业障之妙用。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受持读诵此经,应为智人恭敬供养,称扬赞叹,而反为愚人轻贱,定是宿业深重,应堕恶道。以不但受持此经文,又能受持此经空四相义故。为人轻贱,不与人较,则罪障消灭,当得菩提。「我念」下十三句,以供佛功德较量持经功德也。此分,我佛自以多生供佛因行较量。第八,第十一分,以七宝布施功德较量。第十三分,第十五分,以身命布施功德较量。以上五层,及下二十四、三十二分大功德,皆不及有人受持读诵此经功德。「不能及」下九句,正明不可议,影不可思。末二不可思议,以义深果大,结成经功。纵有倒求异求,终必能净业障,真不可思议也。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如小乘之人无我,大乘之法无我,不得谓之究竟无我。必于二空之我亦空,翻成一切法皆是佛法,始得谓之究竟无我。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此分问词,虽同第二分,然前以不解虚心而问。今乃已解「无住」「降心」,而疑此为能发心之法,不知无住即菩提心相,降心即菩提心用,故有此疑问。如云:是否以上文所说「无住」「降心」之法,为能发心之法耶?盖不知中道实相,本无能所,乃俱生法执,妄执无住降心为能发心之法,菩提心为所发之心,即分别法执。「佛告」下十四句,正明称实相发心度生,皆无能所已。次四句乃以得果有能所否,反问当机。就其所答,知彼疑惑已除,故印许之。 以下佛恐余人未解,故又推广一切能所无能所。分二: 先法说,又六:初二句,明得菩提无能所,次三句征释无能所。如来二字,约法身不变曰如,随缘曰来。不变而随缘,遍为十界依正之体。诸法为即体之相,体为即相之性,故似有能遍所遍,而实无能所,故曰即诸法如义。三、若有句,出凡情。四、实无句,破凡情。五、四句结成中道实相。无实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空故,不可以耳闻,不可以眼见。无虚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妙有故,众生闻名不虚闻,见相不虚见,皆得度故。菩提既如是,一切法皆然。又无实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虚故,一切法皆是佛法。六、三句释一切法皆中道实相,无能所对待。 次喻明,以得大果报身无能所,喻得菩提无能所。首句佛一举喻,当机即解,如文可知。佛恐仍有不解法喻皆无能所者,又借当机以度生严土不忘能所之菩萨为诫。末二句,结成无能所对待,究竟无我,乃证一真不二之实相真我。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一实相体,本无彼此、生佛、依正、色心,皆同一实相,学者应如是观。又不著能见所见,方能遍见诸法。佛无著故,无所不见。能所无二,如镜与相,思之可知。五眼如一镜,十界依正色心如相。不可妄分能所,分则见此不见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肉眼碍非通,一纸之隔,即不能见,凡夫也。 天眼通非碍,四圣及天人鬼神等有,洞视无碍,而大小不等。 慧眼了真空,三乘等有,但了我空、法空、空空不同。 法眼但观俗,唯菩萨用观俗谛及众生根机。 佛眼具上四眼,故曰佛眼具一切。诸佛五眼圆明,一即五,五即一,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即大圆镜智。 文中所现之相,有五种多:一沙多,二恒河多,三世界多,四众生多,五心多。佛于五眼,随举一眼皆见此五种多。显所见所知无穷无尽,无能无所,同一实相故。 若干种心者,众生无量无边,而每一众生,又具若干妄想心,是为心多。诸心者,诸妄想心。如来知非实有,当体全空,故曰皆为非心;非真心故。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心境互相生起,灭亦如是。故非常住真心。是名为心者,真妄不二也。既知生灭妄想心非心,乃知其体即不生灭之真心矣,亦三谛圆融也。过现未三心,乃真心随三际六尘之缘所现之妄心;此心虽妄有生灭,而真心仍不离生灭,读者应同作一体实相观。一体,心体也;过现未来,心用也。在智人,用不离体故;十世古今不离于当念,体不离用故;一念舒为无量劫。三心不可得者,指迷人迷此体故,皆无实体可得,故用亦不能卷舒自在。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法,心法也。此真心无界而言界,一切众生皆在心中;菩萨自心中众生,不拣冤亲;故曰法界通化。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初八句问答福德。因即真空之心,缘即妙有之施。次三句,明有著不多。后二句明无著,乃称实相无尽,故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佛意,教一切人离一切色相。文中举佛之殊胜相,意谓胜相既离,余相岂可著乎?第五分及第十三分,离化身相,此离报身相耳。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学者当与第二十七分合看,乃即色相离色相,勿落断灭相。色身是总,诸相是别,无非他受用报身。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上分教人离佛色相,此分教人离佛法相。又、上分离人,此分离法。初四句遮凡情,次四句释凡情,次四句明正义,末段问答显信。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若执著所说文字法相,如执指为月,即为谤佛法也。故曰: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慧命须菩提者,续佛慧命,传佛慧命之嘉号也。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者,是菩萨故。众生众生者,双牒上文也。如来说非众生者,非凡夫也。是名众生者,虽是菩萨而未成佛故。此菩萨已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必信佛法三谛圆融。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得其本有,故曰无法可得。此依四依,不依四不依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尊者于十七分,已领佛无法可得,故知今为他问。众生佛性与诸佛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佛作众生时,不欠丝毫,故成佛时,亦无少法可得。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净心,即无我、法、空三执;行善,即修六度;亦空有不二之实相中道耳。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是法,指实相般若也。随迷悟缘,造作不同,故感十法界依正二报,高下不等。克其本体,实无高下也。圆证无高下者,即成佛矣。如何证?修一切善法,离空有,故得菩提。如何修?以观照般若,不著空有,修六度善法故。「所言」下,亦三谛圆融可知。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亦不著福智,则福智无比。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乘上实相平等法,行法布施故,福德智慧,亦胜无比对也。依无住观智,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此经,一一皆福智无比。以一切贤圣因果,皆从此经平等出故。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佛与众生,约相,似有能化所化;约性,实无能所,亦性相不二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恐愚人闻法施福大,而又著能度所度之相,故两呼当机云:勿谓有能度之我相,所说之法相,及所度之众生相。征释中,先顺释,次反释。如来说有我者,俗谛也。即非有我,真谛也。略「是名为我」中谛句。而凡夫之人,不能真俗融通,以为有我,仍是遍计。凡夫二字,犹言平常无智人也。又凡者,泛也,浮也,漂也;谓漂于六道生死苦海中之人也。末三句,恐愚人闻佛说凡夫,又成遍计,故又以三谛融通之。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法身无相,无所不相,为一实相。非三慧境,无能所故,唯证乃知,故不可以相观。观,思慧也,比量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是如是二句,乃尊者顺凡情答,非不知法身无相。转轮圣王仍是凡夫,亦有三十二相。故下有「如我」、「不应」二句白佛。行邪道者,即常见外道。不能见如来者,以色见声求,即有能所,不能见法身如来也。此为著色身相者,破著心,使不落常见故;并非破妙相,落断见也。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此为著空者破著心,使不落断见,并非破真空。当知报化色身,不离法身,法身不离报化色身,方不落断常见。二见虽皆是病,而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无见如芥子许!以事有挟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故。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具足相者,福慧二严之报身相也。佛之三身,即三大,皆三一圆融,可合可开,不可偏执法身非报化相。末句言世出世间一切法,皆非断灭,皆有因果相。若执性拨无因果相,即落断见外道,又是邪见。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菩萨无我见故,但修福德,而不受不贪。以我见修,非真菩萨。称实幻修,其福亦称实相,竖穷横遍,故佛福德无有限量。盖愈不贪著,其福德愈大,而愈能福利于人。故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福业如是,罪业亦然。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知法无我,得成于忍者,智慧也。习忍曰忍,忍成曰慧。未习熟时,一遇顺逆境,有我见起,即忍。得成于忍,则不但能忍之我空,所忍之法亦空也。安忍我法俱空之福德,即称真空,不可较矣。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亦同第二十六分法身非相之义也。有身相,即有行住坐卧四威仪也。寂静,即空寂也。约事说,修行人应于行住坐卧练习威仪:习行如风,不偏不曲,当平视直进。住,即立也;习立如松,不跛立,不倚立。习坐如钟,盘膝而坐,上小下大。习卧如弓,不左胁卧,不覆卧,不仰卧,当右胁而卧,右手枕头,左手搭膝,弯曲如弓,名吉祥卧。如是则有威可畏,人不敢犯;有仪可仰,人不忍离。如有威无德,不能摄受众生。有德无威,不能折伏众生。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有人,即指执相迷性之人。末三句,虽指法身,实通报化。譬如月在天上,影现水中,月不下降,水不上升。天上月,喻佛法身不来。水中月,喻佛色身去来。水,喻众生心。心水净,即见月来;心水浊,即见月去。月无来去而现来去,来去即无来去。 又、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报身也;乘如实道,来化众生,化身也;皆通法身。众生见否,在自心净否。佛在世时,见佛者谓佛来,而亦有不见佛者谓佛不来也。佛灭度时,见佛灭者谓佛去,而亦有不见灭者谓佛不去也。又、如实道是体,来去是用,从体起用,曰如来;摄用归体,曰无来去。学者当于佛入城乞食,解无来去等,方契中道。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理相,即实相;通十界依正,不分彼此,曰一合相。经文分三:一、问中双征界尘而略界;二、答中先尘后界;三、证中释界略尘。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恐愚人闻上法身理一、无相、无去来,报化事多、有相、有去来、疑三身异而非一,故此分以大千界,喻法身理一,即多之一,是不可思议之一。微尘喻报化事多,即一之多,是不可思议之多。一多相即,实非一异,岂非三身举一即三,全三是一耶?微尘、世界,亦复如是;非一非异,不可思议。约喻,尘界文皆三谛圆融,同第十三分,借此以知三身亦非一异,云何疑佛三身有一异耶? 若微尘实有者,即是不可合,故曰即非微尘。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不可分,故曰即是一合相;此反显也。尘既可合,云何说定多?界既可分,云何说定一?此正明也。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三谛义亦同前。佛云一合相即是不可说者,盖以实相理体,十界同具,不可说一,不可说异。如起信论中,说离言真如: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一理散为万事,故非一;末复合为一理,故非多。愚人闻一执一,闻多执多,悲夫!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此中分二:先明众生著相知见,又二:初八句就凡人问答,次三句就圆融征释不解。后明佛圆融知见,又二:先示应学,末二句正明一切法相圆融。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如来依现量智说,故三谛圆融,本无分别。我等学佛说,是依圣教量,用比量智,分明辨别。此不可妄想分别之法,分明辨别,与妄想分别,大有轩轾。真发菩提心者,不但于我,无我见等四见,于世出世一切法,亦无我见等四见。故曰如是知见,如是信解,不生法、非法相执,是真菩萨也。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此分科文,似与经文全不相符。盖以应化非真佛,喻文字非般若也。又持诵奉行等,皆流通义也。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应机所化之佛身,虽非法身真佛,而不离真,故不可不恭敬供养礼拜赞叹。如应机所说之般若经,虽非实相般若,而能显实相,故不可不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奉行。何以故?无事不显理故;无假不成真故;无相不显性故。受之于心,执持不忘。对本而读,背本而诵,皆属自利。为人演说,即是利他。若兼书写,又通二利。若取我法二执及空执等相,是自失其利。而所种金刚种,亦不可思议。 为人演说不取于相者,演说文字、观照、实相三般若,即文字离文字,即理事无碍之实相中道也。 如如不动者:事如如理,不为事所动;理如如事,不为理所动;一如无二如,故曰如如不动。又、说法人以真空为座,不离真空故,真空岂有动乎?科说应化非真佛,随缘示现故。文显文字非真经,因缘所生故。佛法既非真,余者可例知。故颂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三乘法为无漏有为,种成菩提涅槃。凡夫法为有漏有为,漏于生死苦海。佛法有为无为相即,故三业尽未来,于众生梦心中利生,岂非如梦?学人于有漏惑业,当断而不为。终成菩提者,当为之使成。末句观字,去声,即观照般若。非用眼看,乃回光返照之观照也。六喻皆假观,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无不假。 今试就一喻观之,观成三昧,可证实相。比比作梦人,谁是观梦者?观照能破我执法执空执,渐进观照,久之即可究竟成佛。 比丘译为「乞士」,通上下;「怖魔」,通内外;「破恶」,通自他。上求法于诸佛,下乞食于众生,曰乞士。乞食者,佛制已出家者,不许复作士农工商,应学戒定慧三藏十二部经典,学解还须学行。一生专学,尚且不及,安能作谋衣食事乎?在家欲求福慧者,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四事施之,比丘亦藉此以行法施。然法可贪,财不可贪,佛子不可不知。比丘尼,乞士女,义同前。优婆塞、优婆夷,译为近事男、近事女,谓在家亲近事奉三宝之男女二众。以上为佛之四众弟子。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三恶道不能闻法故。或天人,修罗,为八部之二。佛每说法,必有天龙八部听法及护法故。八部者:即天、龙、夜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绚罗伽是也。然有权有实:权,即大权菩萨示现化度彼类;实,即应受此报者。 世间二字,通依正。世约时,迁流义,过现未来迁流不停也。间约处,间隔义,此国彼国,十方无尽。闻,闻慧也。信受,思慧也。奉行,修慧也。以慧修六度万行故。行者著相之浅浅,胜于外道之深深;况序、正、流通三分,皆以不可思议圆融中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给我们“以苦为师”、“以戒为师”,生活苦一点好,不会起妄念,不会对这个世界产生贪恋。贪恋很麻烦,贪恋是大烦恼,你就出不了六道。你要想出离六道,这个六道当中再没有贪恋,你全部放下了,你才能超越。凡圣的差别,圣人他没有贪嗔痴,他有戒定慧;凡夫没有戒定慧,只有贪嗔痴。贪嗔痴,搞六道轮回;戒定慧,了生死、出三界。念佛人要记住,世尊教导我们持戒念佛,经教里头教导我们,佛不在世,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