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专集:19 金刚般若经赞述(唐.窥基)


2014/9/4    热度:462   

 金刚经专集:19 金刚般若经赞述(唐.窥基)

   刊行金刚般若经赞述序

  般若六百卷,以金刚为精髓。所谓深妙玄约,群圣犹迷,非虚言也。在昔无著禀偈于弥勒,天亲受旨乎贤兄,二论之出世,譬之犹双悬日月,烛照幽冥也。及法之东渐也,翻译注疏,其类寔繁。传说我三藏法师是常啼菩萨之后身,信乎其执破骨出髓之夙志,忘躯殉法,委运祈通。其译诸经,托终于此法,以大呈嘉瑞及其上迁也,亦诵真文以逝,其有大因缘于般若,而独得其宗旨者,可以见已,而于本经,最注意焉。是以疏主受旨,特述三注,曰玄记,曰赞述,曰会释,而其直就经文为释者,独赞述为然。然人徙知有此书,而莫之或目也,况能研索之乎!越前艺公尝有叹于此,欲上梓行世,搜索四方,行五本焉。既已参互校订之矣,念我兴福更有善本,癸酉之夏,来谋之余,余嘉其志,出一本相示,盖学头所历传。艺公大喜持去。至于季秋,再来告其仇对卒业,乞余题语,余深惧以鄙言冠祖典,不逊之罪,不可逃也,固辞不敢。乙亥之夏刻竣,复持至求予必一言,以证考订无私。予感其笃志,且喜法之弘传也。乃忘僣越,略叙来由,以塞其责云。

  文化十二年岁在乙亥夏五日

  兴福别室大僧都训映谨识

  刻金刚般若经赞述序

  我曹众生,从无始际,汨溺于生死海中,头出头没,靡有出期。大圣世尊悯之,宣畅摩诃衍法,于中演说破有之教者,摩诃般若经,四处十六会说,而此金刚般若者,其第二处第九会说,实是觉海之要津,入道之宝户也。是以支那日本诸大德,疏此经者,僧肇、净影等无虑数十家,本朝镂梓行世者亦颇多矣。唯大唐慈恩窥基法师,有疏二卷,东域录中称赞述者,传本邦以来,盖千有余年,而未梓行于世,学者憾之,岂非缺乎!余同国社友丹山子法讳顺艺者,天资聪敏,好学菩笃,游学本黉,有年于兹,慨此典未现流于世,探其善本,刻苦校讎,颇延岁月,旁加邦读,付诸剞劂氏。将上木,令余作序,余虽不敏,曷不喜此典流后代布海内乎!且玆经,天台宗祖智者大师,有疏一卷,华严宗祖至相大师,有疏二卷,三论宗祖吉藏法师,有疏四卷,今此书,即法相宗祖基法师之所撰,则四家大乘师之疏,得此而恰完矣。窃思,我社诸子,依此经疏研寻,则一乘三乘教义,性相二宗法门,坐而得之,是余深所冀也。丹山子此举,亦玆意耳。因不耻鄙拙,聊述开刻之事缘,以辩其简端云尔。

  维岁文化十年癸酉仲冬闰月

  越州香月院释深厉志于京兆高仓学寮

  校订例言六则

  一  斯书,余所索得凡六本,其三是南都古本,而兴福寺学头历传本,又其最可据者,故今以此为主,以参订余本。其涉两可者,则并存之,又虽可疑,而诸本皆同者,则姑从原文,不敢臆断,且揭注之上方,更俟善本。

  一  本经新翻未容润饰,故此疏就什译以解之,盖以其译在初,流传最广耳。然有什本所阙一二,以余本补之者,今圈其右方而注之于格上。

  一  此疏所牒经文,每举其首尾略去中间,今就现藏补填全文,以便捡阅。

  一  本经诸家所刊行有数本,今直就大藏,抽出本经仇之,于疏所牒,校其同异。大藏,又参订宋本明本丽本焉,并揭注之上方,如疏中所引二论,文又有不同前三本者,非其所正释,故不烦加校注,观者当自捡知之。

  一  余所得六本,皆略有国训,而莫全备者。今请典寿律匠捡阅之,参订合议,悉附邦读,以便初学,更见古点本可依者,当是正之。

  一  凡上梓者,必借书手,而往往不免脱谬。今余不自揣书之拙,亲写缮完,以授剞劂,虽缺于观美,庶不致误人。

  文化十年癸酉冬十月

  丹山野衲顺艺志道谨识

  金刚般若经赞述

  一彰因起,二明年主,三释本文。

  一彰因起有二:

  (一)明经因起,即谓空有二因,乃有阿僧伽佛去世后九百年,上请慈尊为开中道说,瑜伽十七地中边分别论等并弥勒所谈,并如广章说,有少差异如别纸。

  (二)明论因起者,摄大乘云有二种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于中有三:谓素怛览、阿毗达磨、毗奈耶,谓华严般若等名菩萨藏中素怛览,解深密阿毗达磨经名阿毗达磨藏,毗奈耶瞿沙经名第三藏,然上诸经唯依梵本各有多颂,以渐隐没卷轴便小,或此方翻者偏略,所以渐约也。即阿毗达磨经中有摄大乘品,佛当加持菩萨所说;佛去世后九百余年,无著菩萨撮集诸经统摄其义,为二万七千颂名对法论;后有其资名浮陀僧诃此名觉师子,造六万三千颂释,与前师造两本别行;后有菩萨名安慧,糅为一部,故称为杂集,即瑜伽十支中之一支也。谓三十唯识等各为一支;故如迦旃延三百年后造发智论;而后有六足诸论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二明年主者,(一)明经(二)明论。

  (一)经者,然此般若上代已来总有五译,出其年代具如玄记。然三藏贞观十九年初从西至,最初翻译其论也,对法为先。至贞观二十三年,三藏随驾玉华,先帝乖和,频崇功德,共藏译论,遍度五人,更问良因,藏令弘赞,遂制般若之序,名三藏圣教序。其时太子亦制显扬论序,当许杂翻经论,并赞幽灵,既有违和,不暇广制也。于时帝问藏云:更有何善而可修耶?藏报云:可执笔以缀般若。帝既许之,藏便译出,其夜五更三点翻译即了,帝索读之,即遣所司写一万本,既不重缀,词句遂疏,后欲重译,无由改采前布也。当尔积代梵本文并付三藏,藏讨诸本龟资梵文即罗什译,同昆仑之本与真谛翻等,然经文舛异,随文乃知真谬,题名不同,三藏独名能断,即先所译,无著论本亦名能断,何意然也?

  彼意说金刚有三义:﹝一﹞所破义,无著论本云:正见行邪见行。解云:正邪虽异,还作是同,故行该两种见;即喻金刚虽一,能所有殊。虽曰金刚,亦有物能破之,故如白羊角即破金刚也。

  ﹝二﹞能摧义,无著云:一者细是智因故;二牢者不可坏故。解云:闻思两慧,能伏染故,渐生修慧,故名能摧,称为智因也。二牢者,即谓修慧,既是定心,正能破障,故名牢也。或修慧中有有漏、无漏二别,以分细、牢;或就无漏中有折伏道、断惑道,二分亦行。然烦恼障通理、事两观伏,以欣上厌下伏故;所知障唯理观伏可知也。又约无间解脱,亦分细、牢者,至佛果位解脱道中名断者,三种断中断性断类名断,而非断用及断体,以非所断不名为断,体已断非正断故,不名为能断也。

  ﹝三﹞者阔狭义,无著论云:如彩画金刚,形两头宽而腰狭,解云:地前佛果喻宽,十地喻狭,以地地之中各修一行为首故,或七地已前分是宽,皆随义准之。应知今若所破名金刚,金刚之般若能破摧名金刚,金刚即般若也。然经云般剌若者,因中慧;言萨筏若者,此云一切智,是果中智也;言般剌慎若者,断惑慧,即此中所标,故云能断也。

  (二)论者,然今唐国有三本流行于世:﹝一﹞谓世亲所制,翻或两卷或三卷成。﹝二﹞无著所造,或一卷或两卷成。﹝三﹞金刚仙所造,即谓南地吴人,非真圣教也,此或十一卷或十三卷成也。

  若唯学有,以非空,妄想之心更长;唯学空,而非有,真智无因而不生起。灭妄想于空门,起真心于有府。有空双镜说教有二种:﹝一﹞谓随机,如四谛二空等理;﹝二﹞谓显理而如,说无相实相等。佛以一音等。华严云:如来一语中演出无边契经海等。法华唯明摄入以彰一乘。胜鬘通据出生及摄入也。然法华云:若人行五波罗蜜,不及受持听闻法华者,约菩提涅槃总名一乘,故牛车喻于菩提。经云:吾为汝等造作此车,故应当等心各各与之。故胜鬘云:行六波罗蜜不及手捉经者,彼据真如为乘也,如彼经文具显其相也。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第三判本文者(编者注:判即上文之释),此经始终有其三分:初文前由致(编者注:「由致」即序)分;次「尔时,须菩提即从座起」下,发请广说分;后「佛说是经已」下喜悟修行分。

  前中有二:初明通由致,次「尔时,世尊」下别由致。

  通由致中有五:(一)为令生信,总显已闻,说「如是我闻」;(二)说者听者共相会遇,时分无别,总说「一时」;(三)化必有主,主若胜,法可尊,故标于佛;(四)化必有处,要托胜处就妙法,故言「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五)明教所被机,谓「千二百五十人俱」,据实亦有菩萨众,如婆伽婆说;亦有八部众,如下流通分说,今此略故,但举声闻也。余文可知。

  言说处者,谓筏苏显轻呼度,旧云五天竺者,讹也。今释显度者,此云月氏,此五国中,多有贤哲,如月照瞑,能除炎热,故以为名也。旧云月支等者,并非也。其舍卫国者讹也,应云室罗筏悉底布罗,此云丰德城,谓丰多闻、丰欲境、丰解脱故。此城之主,即是钵剌摩那侍特王,此云胜军,即谓中印土之都城之名也。国名憍萨罗,为别恒河南憍萨罗,故以城名标别也。其南憍萨罗国城无有别名号,即以国为名故。祇树者即谓誓多太子之林,誓多者,此云战胜也。给孤独园者,谓须达多,于太子处所买得也。今合标彼,故双举之。广说缘起,如余疏陈。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述曰:此(五)彰教所被机也。谓佛共兼会名之为「与」,龙树释云:﹝一﹞者同处丰德城,﹝二﹞者同时同此说听究竟一时故,﹝三﹞者同心共取一味法故,﹝四﹞者同见同证一解脱理故,﹝五﹞者同戒各具别解脱戒故,﹝六﹞者同解脱三乘同坐解脱床故,具如是义总名为「与」。

  「大」者有五义,﹝一﹞名称大,大众大人所知识故;﹝二﹞位次大,皆住圣果非凡位故;﹝三﹞功德大,或诸漏尽证智断故;﹝四﹞修行大,求大菩提修广业故;﹝五﹞徒众大,千二百五十人故。龙树释云:如有七宝处,金为最大;乃至无好物处,铁锄为最大;如是,有三宝时,佛为最大;乃至于末后时,破戒僧为最大。故经云:瞻博迦华虽萎萃,犹胜诸华鲜洁时;破戒恶行诸比丘,犹胜外道持戒者故。今言大者,且对有学也。

  比丘者,此有五义:﹝一﹞怖魔,创心出家四魔怖故;﹝二﹞乞士,以乞自活,齐自他故;﹝三﹞净命,离五邪命,正三业故。五邪命者:﹝一﹞为利养故而现希奇,如坐行人念数珠等;﹝二﹞为利养故自说己德;﹝三﹞为利养故占相吉凶;﹝四﹞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五﹞为得利养故说先所得以动人心。﹝四﹞持戒性,威仪曾不缺故。﹝五﹞破恶,修道获果,断烦恼故。

  僧伽名众,证理法事二俱和故。

  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成道,初一时中,度五人俱邻等;第二时,度耶舍等五十人;第三时,度舍利子等一百人;第四时,度目犍连等一百人;第五时,度优楼频螺迦叶等五百人;第六时,度迦耶迦叶等二百九十五人;第七时,度那提迦叶等二百人。如是总有千二百五十人,此举常随徒众也。准下亦有比丘尼众等,今此略故也。

  然阿含经唯为发趣求声闻乘说;般若空教唯为发趣求大乘者说,故下云为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也;涅槃、法华、解深密等,通为发趣一切乘者说,谓说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我及我所说为空,故今列声闻众者即是为令发趣求大乘故,菩萨已发趣,故此略不标也。上来明通由致竟。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述曰:第二明别由致也。此文有十:(一)明化主谓世尊,(二)辨化时谓食时,(三)彰衣服谓著衣,(四)显执器谓持钵,(五)陈化壤谓入舍卫大城,(六)明求膳谓乞食也,(七)辨均普谓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八)彰摄化谓还至本处,(九)显濯足谓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十)陈安住谓敷座而坐。

  言世尊者,谓具六德,破四魔。四魔者可知,六德者,佛地论说:(一)自在义,永不系属诸烦恼故;(二)炽盛义,炎猛智火所烧练故;(三)端严义具诸相好所庄严故;(四)名称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五)吉祥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六)尊重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

  言食时者,谓斋时也。此下一一皆有所表,故无垢称经云:佛告阿难陀,诸佛凡所有威仪进止无非佛事也。何故今云食时也?此显食讫说经,日即正中,表其所说大乘无相理舍离空有二边执,故食时者,谓即说经差别时分也。此表欲说无相之教,先观无相之理。如欲说无量义经,先入无量义处三昧,观无量义处之理。佛以慧为命,无相为食,欲说无相之教,先以慧观无相妙理,后方说之,故言食时也。

  著衣者事衣有三: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惠,此中初衣著入王城聚落,次衣处众说法;次衣可知,今欲入城,即显著初衣也。法中亦有三衣:(一)者精进亦名甲铠,谓能策励宣说利乐等事,不避寒热等事,犹如著衣也。(二)柔和忍辱衣,谓由忍辱故拒外怨害,不能侵,犹如著衣寒热不触也。(三)惭愧之上服,由崇重贤善,轻拒暴恶,羞耻为相,故如衣也。今此表佛策励宣说无相妙法,故言著衣也。

  持钵者应量器,(一)者应自所食量,(二)者应外所施量故,不大不小名应量也。为表佛无分别智内证于理如钵受食,心起于智故复名持。

  入舍卫大城者,表欲入正法大城餐无相食也。或正法如城,故无垢称云为护法城也。菩萨如守城故,或正法如城中人,菩萨如城,即为护法城也。或入法界大城,饮无相味,为表此故,言入舍卫大城也。

  乞食者,正表以无分别智内证无相理也。

  次第乞者,谓从一巷至一巷,从一家至一家等,为显于一一法皆遍证至无相理也。

  还至本处者,为表将说无相之教,还须起后得智为他广演也。

  洗足者,为显外有垢,洗足即除,内心有染,闻法自灭也。

  敷座而坐者,谓欲显所说法最胜,故世尊自敷其座,如睹尊位,不令余人敷座具也。

  而坐者,无著论释云:显示唯寂静者于法能觉能说,故此显世尊端身正念者,为表内能觉了真理,外能说无相法故也。能断金刚云:住背面念者,背谓疏远义,面谓观向义,谓以智观理,如镜鉴面也。所言背者,背生死;面者,向涅槃。背者,舍烦恼;面者,证真理。背者,离有空;面者,处中道。如是应知。或云,对面念者是视瞩义,谓以智达理,如视瞩其面故也。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述曰:此大文次、发请广说分,正说分中依世亲科文有其二,谓从此唱至「果报亦不可思议」是初周说,次「尔时,须菩提」乃至「云何应住」已下,讫至「应作如是观」是第二周说也。谓初周中三问,未发心者如何成发心,乃至已修行者如何断障。第二周中说者,若菩萨于自身三种修行生如是心,云我能发心,乃至云我能断障。为除如是增上慢故,第二周说也。谓即初周说法,明未发心者教发;第二周说法者,谓已发心者,言我能发,故为说也。

  或修行断障二周别释,旧释云:初周为生是善,第二周为断障,障即所知也。故下论云于内心修行,存我为菩萨,即障于不住道也。谓菩萨不住道中,无分别智内冥真理,方证得故,非起我能心也。又解为利钝两机、初后二众,故作两周说也。

  就初周中有二,谓始从「应如是降伏」下乃至「如所教住」是正宗,「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下明断疑,谓能断道般若所断者谓二障也。

  正宗中有四,(初)善现虔恭赞请,(次)如来叹印许陈,(三)敬诺希闻,(四)随问别答。

  善现赞请中复三:﹝初﹞明虔恭,﹝次﹞明赞叹,﹝后﹞正陈请,此初文也。

  然无著菩萨说成立七种义句已,此般若波罗蜜即得成立,谓种姓不断等。此七之初三科判此经,总有三段;后四彰此经中所有之义,非别判文也。三段文者:

  (一)善现赞叹名为种姓不断。

  (二)善现发请名为发起行相,发问修行之相故。

  (三)者如来印答,讫至「应作如是观」名行所住处,谓依佛所说此一部义以行其行,即是行所住处也。

  (四)对治者非别有文,即于行所住处中,有能所对治也。故论云:彼如是相应行相行诸住处时,有二种对治应知:谓邪行及共见正行,此中见者谓分别也。

  于初住处中,若说菩萨应生如是心所有众生等,此是邪行对治,生如是心,是菩萨是邪行;若复说言,若菩萨有众生想等,此为共见正行对治,此分别执菩萨亦应断,谓我应度众生故。

  于第二住处中,若说应行布施,此为邪行对治,非无布施是菩萨邪行,若复说言住于事等此为共见正行对治,此分别执菩萨亦应断,谓应行布施故,就此之中有能对治、所对治,应准释之。

  (五)不失者,谓不失正道,此遮增减执也。谓于行所住处之中执有人法,故名为增执;拨无真如妙法,故名为减执,若作此者,便失正道。今遮二执,故云不失。故论云:于中若说言:如来说福德性即非福德性者,此遮增益边,以无彼福聚分别自性故,若复说言是故如来说如来福德聚,此遮损减边,以彼虽不如言词有自性而有可说事,以如来说福德聚故。乃至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如是等皆应准释名为不失也。

  (六)地者此有三种:﹝一﹞信行地,谓凡夫修位始从唱乃至「是名一切法」也;﹝二﹞净心地,谓十地始从「譬如人身长大」下;﹝三﹞佛地,从「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乃至经末也。

  (七)立名者,谓释能断之名可知也。

  然南地有金刚仙释,科此论总为十二分者,但是此方凡情,浪作图度,不可依据也。

  尔时长老者,西方以耆尊为长老也,若少而有德,故有大德之名,非此方同。须菩提者讹也,应云苏补底,此云善现,即世尊弟子之中解空第一也,谓应佛之世即能现生,或善能现前了达空义,或初生现时其室空寂,相师占之名为善现。现者出也,生时室中一切空寂,表其长大善解空义,故名善现。新翻能断名具寿善现者。命有二种:﹝一﹞出世命谓慧,﹝二﹞者世间命谓连持色心相续。若单标慧命,不摄世间;若独言寿不通出世,显双具二,故云具寿也。即善现有二:﹝一﹞者得出世慧命,﹝二﹞者为得世间长命,故亦云长老也。

  「即从座起」者,为表舍二乘之非实,趣一乘之究竟也。「偏袒右肩」者,显示敬相,彼以右为吉祥故也,为表般若能与众作吉庆也。「右膝著地」者,显降伏生死过失也,谓无始来以右手脚造众罪故,为表此法能伏生死苦也。「合掌」者,为表听者之心与法冥合也。「恭敬」者,表法可尊也。

  无著论云:有六因缘故须菩提问,(一)者断疑,谓诸众生无始已来,无明在身,烦恼迷覆而生疑惑,谓于四谛或于三宝等而生疑惑,不能生信,若发问时,所有是诸疑惑者皆悉断故。(二)为起信解故者,谓若虽有信于诸经法,不知于何而起信解,故为发问,令于般若起信解故。(三)为入甚深者,谓若虽于般若生于信解,然于甚深之义未能进解,故为发问,令解甚深义也。(四)为不退转故者,谓虽于甚深而得解悟,然逢蚊虻斗诤疲懈等缘,或时退转,一为发问,永无退故。(五)为生喜故者,谓众生久殖生死,恒怀无量种种忧苦,一为发问,忧苦永除,故生欢喜也。(六)为正法久住故者,谓若不说如是般若,或诸正法速即隐灭,无人住持,一为发问,当令正法永得久住也。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述曰:依世亲科,初周之中有二:(一)当宗请说分(编者注:即上文之「正宗」),(二)可以身相下广破众疑分(编者注:即上文之「断疑」)。

  正宗中有四:﹝一﹞虔恭赞请,﹝二﹞叹印许陈,﹝三﹞敬诺希闻,﹝四﹞随问别答。

  ﹝一﹞中有四,一彰所在,谓大众中,二显虔恭,三明赞叹,四正发请。上来二文竟,此为第三赞叹也。言「希有,世尊」者,谓住劫之中减时方有佛出世也。只如贤劫千佛之中,已有四佛出世,谓此住劫之中,初之五劫无佛世现;第六劫中,人寿四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第七劫中,人寿三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第八劫中,人寿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第九劫中,人寿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第十劫中,人寿八万岁初减劫时,弥勒佛出;至第十五劫,九百九十四佛共出一劫,至后住劫中,有楼至佛独出一住劫;从此已后更经十二大劫,方有星宿劫中第一日光佛出;从此已后,更经三百劫,方有余佛出世。故法华云:诸佛出于世悬远值遇难等也。

  「善护念」者,世亲云:加彼身同行,(一)加其身,(二)加其同梵行者。谓有菩萨曾已发心,逢遇诸佛,机根已熟者,如来即护念之,一切加其身,令得自利增长善法。二加同行,谓即菩萨有同共梵行者,令转教授之,加其利他也。

  「善付嘱」者,谓根未熟菩萨即是,虽已发心,机根未熟,此有二种:一者,曾未有功德;二者,曾来虽有功德,已唯退失。以此二人付授根熟菩萨,令其教导,于未得已退者令得,于曾得已退者令其进修,故名付嘱,又得不退者令不舍大乘者,前将根未熟付授根已熟者,今即世尊以法付授根未熟者,令不舍大乘,于大乘中欲令胜进,名为付嘱。世亲云:准论付嘱有二,(一)者菩萨之中有得退未得退者,但令其不舍大乘,令其胜进名为付嘱也。然无著释意与此稍殊,彼意说云:如来初成道时,有菩萨,曾于过去已积善根,根已成熟者,佛即为说彼行所住处,于住处中说圣道为能对治,分别为所对治;又说断除增减二执,不失正道,凡夫修菩萨修及佛地,又说成立般若名故,如是名为善护念也。善付嘱者即根未熟菩萨,未能发心修行,故如来临涅槃付嘱已摄受菩萨,令其以此五种义为说,亦令成熟佛法也。已摄受者,即谓根熟菩萨故也。

  然护念有六:(一)者时,谓如来能为现在及未来二时护念也。谓于现在令其安乐之时,即不令作恶,招未来恶果,名为利益。非如慈母令儿子现在得乐故,反令造恶也。(二)者差别,谓善能知机差别为说故名善护念也。(三)者高大,谓以般若摄益有情,更无过上故也。(四)牢固者,谓世间物可有破坏,唯其般若毕竟坚牢也。(五)普遍者,谓遍能摄益于自他,故非如二乘但自利也。(六)异相者,谓信行地中凡夫修位有种种别,随其差别,以别异法而为说故也。

  善付嘱者亦有六种:(一)入处者,谓所归投处名为入处,处谓安处也。谓佛付嘱根未熟者言,我涅槃后归余菩萨诸佛等,故以诸善友为所归投也。(二)法尔得者,谓已根熟者,于他之所法尔能为摄益,如母于子也。(三)转教者,谓令传说般若深法使传灯绍继不绝故也。(四)不失者,即是入处,由有所归投,故不失正法正道也。(五)悲者,即是法尔由有悲故,能法尔摄益他。(六)尊重者,即转授也,由尊重般若故而能展转传教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述曰:此﹝一﹞四,正发请也。善男子等者,即谓乌波索迦等也,若不受别解脱戒,不能亲近承事,故不名为善也。发者,生也起也。阿耨多罗者,此云无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三又名正。菩提称觉。应云无上正等正觉及等正觉,谓初是总名,次简外道邪觉,次简二乘偏觉,次简菩萨缺觉,举圆满故如是名为无上正等正觉也。

  谓此体者,即是法身,故胜鬘云:如来者,即是法身;法身即涅槃界也。言发心者,谓趣向于般若,故名为发。云何住者,问住何心而成发也?谓于何处安住其心而成发也?云何修行?既发心已如何修行耶?云何降伏其心者,既修行已,烦恼所知如何除断耶?云何住者,即谓深念众生心也,云何修行者,谓求菩提心也,云何降伏者,谓厌离有为心也。又断一切恶者,即是云何降伏其心也;修一切善者,即云何修行也;度一切众生者,即云何住也。又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亦此配之也。

  此上并依世亲意释,依无著者与上不同也。彼云:应住者谓欲愿故,欲者正求也,谓即正求佛故,愿者为所求故,作心思念也。谓发正愿,断一切恶等故。应修行者,谓相应三摩钵帝故;三摩钵帝者,无分别三摩提也,谓为对治分别故,而起无分别三摩提引无分别智也。此意云由有分别故是非遂生,是非生故烦恼起,烦恼起故造恶业,造恶业故生死转,今为断彼,故起无分别行也,分别者,即所知障故。应降伏者,谓折伏散时,折伏散时者,若彼三摩钵帝心散,制令还住也。此意云:若折伏分别心,不令散乱,故名为降伏;正起无分别三摩钵帝,故名为修行也。问:何故不得言若善男子等于三乘菩提应云何住等,而独言于大乘耶?如胜鬘云:荷四重担者,即有姓无姓皆摄益,故答论释云不可得义,谓善现既是声闻,若问大乘住行为不可得,若问二乘住行者非为难事,世尊不叹善哉也。又为三种菩提差别故善问,故唯问发行菩萨乘也。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述曰:此(次)叹印许陈,于中有三:(一)者叹、(二)者印、(三)者许陈。「叹」者,谓善哉也,谓若善现少有合理,佛但印可,未必重叹;为问既极深广,故佛重赞善哉也。「印」谓印述其言,「许陈」者,为拟宣说,「谛」者审也,令其谛审听受,故曰谛听,故经说言:听者端视如饥渴,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乃为说也。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述曰:此第(三)敬诺希闻也。唯者,敬词。然者,可然其事也。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述曰:此第(四)随问别答。于中初答云何住;次「复次」下,答云何修行,后「须菩提!菩萨应如是」下答降伏。

  就初之中有四:初明广大心,次明第一心,次明常心,次明不颠倒心。此初也。上依世亲科。依无著者,就第三彼修行所住处中,差别言之有十八,约地言之有三,谓初十六是地前资粮加行二位凡夫修行,即信行地;第十七证道是十地,菩萨行即净心地;第十八上求地,即佛地也。

  谓我庄严佛土已下文若约住处言之,有六:谓(一)摄住处。(二)波罗蜜净住处,等于中初二住处,即是十八中初二。第(三)欲住处者,即十八中二,谓欲得色身法身故。第(四)离障碍住处者,即余十二住。第(五)净心住处者,即第十七证道。第(六)究竟住处者,即第十八上求佛地。总虽有八住处,后二不离前六,故通一切住处故,但言住处言之有六种也。谓且如初二住处中,即有广大及甚深二种住处,如论具显,余例应然。就六住处之中,初四是信行地,于中初二资粮位,次二加行位也。

  然无著之意,不同世亲论,十八差别一一皆有答前三问也。故论云:经言菩萨应生如是心者,显菩萨应如是住中欲愿也。若菩萨众生相转,即非菩萨者,显示应如是修行中相应三摩钵帝时也。若菩萨起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则不名菩萨者,显示应如是降伏其心中摄散时也。其世亲以十八差别中初二差别合答三问,不同无著一一皆答三问,捡论应知。

  此答云何住者,谓如何安处其心而成发也。谓诸修行者,欲证菩提作大利乐,要先发起大菩提心,方兴正行,故经说言:如竹破初节,余节速能破,见道初除障,余障速能除。若发菩提心,一切功德自应圆满。故发菩提心,经说譬如大海初有一滴,能为诸宝作所依处,最初发心亦复如是,五乘善法皆因此生。又如世界初始渐起即为荷负诸众生因,此心亦尔,能为五趣无量种类荷负依止。又如空界无不含容,大菩提心,亦复如是,遍空有为皆厌离故,如空菩提皆求证故,尽空众生皆深念故。此初发心虽为下劣,一念福聚尚说难尽,况经多劫发心修行利乐功德!

  因何发心,一者,见闻佛等功德神力,二者,闻说菩萨藏教,三者,见闻佛法将灭,念言法住能灭大苦,四者,末劫多见众生痴无惭愧,悭嫉忧苦恶行放逸懈怠不信念。言浊世多起如是恶烦恼时,我当发心令余学我起菩提愿。由此便发大菩提心。

  将欲发心先具十德,起三妙观。

  甲、十胜德者:(一)亲近善友。谓情同道合,虽远名近,若非同合者,虽近不名善友也。故涅槃云:善知识者,如法而说,如说而行,谓自不杀生,教他不杀生;乃至自不邪见,教他不邪见等,名如说而行也。又善知识者,犹如初月至十五日渐圆,胜故也。

  (二)供养诸佛。谓行十种供养,谓现前不现前等。

  (三)修集善根。谓凡所为作,共集善故。

  (四)者志求胜法。谓好作胜善,好闻胜法,如是等。

  (五)心常柔和。谓性不穬戾,犹如良马。

  (六)遭苦能忍。谓为菩提不惮寒热等苦故。

  (七)慈悲淳厚。谓济拔一切。

  (八)深心平等。谓怨亲无二,好恶齐故。

  (九)信乐大乘。

  (十)求佛智慧。

  法华有五,故彼云:又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

  乙、三妙观者:(一)厌离有为,谓观生死恶趣无暇等众苦逼迫,自身之中五蕴四大能生恶业,九孔常流臭秽不净,三十六物之所集起,无量烦恼烧煮身心,如沫如泡念念迁谢,痴覆造业六趣轮回,谛审思惟深心厌舍。

  (二)求菩提,谓观佛果相好功德庄严,法身本净,具戒等蕴力无畏无量胜法;成二妙智慈愍众生,开导愚迷令行正路,诸有情类遇皆除恼,见是功德修集名希求。

  (三)念众生,谓观众生痴爱所惑受大剧苦,不信因果造恶业因,厌舍正道信受邪道,四流所流七漏所漏,虽畏众苦还为恶业,而常自行忧悲苦恼,爱别离苦见已还爱,怨憎会苦觉已弥怨,为欲起业生苦无厌,求乐犯戒怀忧纵逸,作无间业顽弊无惭,谤毁大乘痴执生慢,虽怀聪敏具断善根,妄自贡高常无改悔,生八无暇匮法无修,虽闻不持翻习邪业,得世妙果谓证涅槃,受彼乐终还生恶趣,见是等辈深心悲愍。

  次应发心,如是发愿: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或随意乐诸佛之名,如释迦佛初发希愿,如俱舍颂于三无数劫逆次逢胜观、燃灯、宝髻佛,初释迦牟尼佛。无著菩萨由此说言,清净增上力,坚固心胜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先起信精进念定慧根,降伏障染,次发大愿,常逢善友以为胜缘,虽遇恶友方便沮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所修善法运运增长,以不退屈而为策发,齐是名为最初修行。

  依如上说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于生死海作出限量,勇猛定当速登彼岸。

  今此一唱名广大心者,谓十方无边、世界无边、众生无边,如是无边众生,我无始来,于彼起于十恶,今发心已,于此众生,皆拟济拔摄受,故名广大心也,并欲度脱故。

  无著论云:有想无想等境界所摄别故者,谓观此三为境界故。有想者谓七有想,无想者谓五无想,非想非无想者除前二,此依有宗释。大乘解者谓:识处名有想,无所有处名无想,无少所有第三非想者非前识处,故非非想者非前无少所有处故也。余如论易详。又论问云:彼卵生等四如何得入无余涅槃?答有三因缘故,谓难处生者待时故者,谓彼答意云:卵生等难处众生,待出难处时即令入,无妨也。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述曰:此第一心也。涅槃有四:(一)自性清净,谓在缠名如来藏。(二)有余依,谓生死因尽。(三)无余依,谓生死果尽。(四)无住处,谓大悲般若二行亲证。或加方便净涅槃为五。谓菩萨作是意乐:无边众生皆欲具得无余涅槃,故名第一心也。

  无著论云:何故不直说涅槃耶?若如是,便与世尊所说初禅等方便涅槃不别故者。谓初禅等涅槃是世间道,离欲但是士夫果,今言离系果故也。何故不说有余涅槃界?彼共果故者,无余涅槃惑苦依尽所显故,是不共果;又非一向者,谓非一向苦依尽故。云何故不说无住涅槃耶?为显三乘共通故。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述曰:此显常心也。谓菩萨摄他同己,他度即我,己外无他,故能常度。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述曰:此第四不颠倒心也。若起我等四执,即分别之障未除,妄想以之更长故,是颠倒。既无有四执,故名不颠倒心。服药本除其病,无实反增,故世亲云:我者总观三世五蕴差别执,见过去我相续至现在不断名众生相,见现在命根不断住故名命者相,见命根断灭过去后生六道名寿者相。然婆伽婆说,命者即是此名人相,无著稍不同也。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述曰:此依世亲答第二问也。然标布施者有二义:(一)者顺在家三福业事,出家六波罗蜜之中,施为先故;(二)者体宽通摄六故也。在家三福业者,谓,施、戒、修也。此三能于今世后世可爱乐故,贤良君子所称赞故,名为福业,非福翻此。

  初,行施者,谓诸众生无始已来,生死系缚,都为悭贪,创令行施,使于未得财色等不生贪著,于已得财色等不起悭吝,名之为施。

  戒者,谓教持五、八等戒。

  修者,谓修行诸善、习禅定等。出家六波罗蜜者,谓出家修行,先行施度,谓从浅至深,从粗至细,从易至难,故经据胜者谓众圣之府据最胜,故各依一义,亦不相违。

  第二体宽通摄六故者。世亲云:「檀度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无著意亦同,谓檀度有三:﹝一﹞者资生,此有二种谓内财外财施;﹝二﹞者无畏,谓令离苦得乐等,不令怖畏故;﹝三﹞法施,谓随机应病为说法。故于中资生摄一谓檀度;无畏摄二谓忍、戒,于已作恶未作恶令不生怖畏故;法施摄三,谓进、定、慧,正说法时不疲倦,故观知机明简择故也。无性论亦作是说,施性中现有六波罗蜜多,财施无畏施法施所摄故。解云有释此与彼若次同,有释此说,三种施中一一皆摄于六,由如是义故唯檀施也。

  不住于事应行布施者,谓不著自身也。谓行施时不求自身端妙等,故但为菩提也。应无所住者,不著报恩也。不住色香等者,不著外增上果钱财奴婢等行施也。故论云: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著,护存已不施防求于异事,此中初两句配之文,次两句释前意。于中初一句释不著自身,次一句释不著报恩及果报,如论易详。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述曰:此答第三问也。于中有二,初正答前征,次释疑难。

  此初也。应云不住相想,想者,分别心;相者,所著境。言不住者,除内分别心,于外不著外相也。谓不见受者,施者及所施物,故而炽然施也。若见空而不施,即是空执;若但施而不见空,便有病。要见空,而且施,方贯中道,得成波罗蜜多。故唯识云: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谓安住与依止、意乐及事业、巧便、回向并清净,由七度复成。此言无相者,即是彼第五巧便最胜。

  下释疑难中有四:(一)者标,(二)举喻,(三)者合,(四)者劝。上来依世亲意释竟。依无著者,自「不住于事(事疑是相)」已下,明十八住处中第二波罗蜜相应行。六种住处中,第二,净心住处也。于中文有二:初,乃至不于前,正明净心住处;次,「不住于相」已下,明于此不堪为令堪故,显示不住行施也。

  又论云:从此已下,有五种,随所相应而解释应知者,谓从第二住处已下也。五种者,谓:(一)者依义,依谓所依即以所对治为所依也。(二)者说相,相谓状也。(三)者摄持,谓依处所行当来菩提果名为摄持也。(四)者安立,谓安立处真如妙理也。(五)者显示,谓显示相应三摩钵帝及折伏散时也。然就此正明净心住处中,云不住于事者,是依义依所对治住有能对治不住故,行布施者是说相亦是摄持,欲愿当来菩提果故,不住行施者是第四安立,谓不著自体等三事,即是安立第一义故,以第一义为无住也。故无垢称云:无住即无本也。谓行施时,安立于心,住于无住,故云不住行施也。不住相想者,此是显示也。谓相应三摩钵提及摄散心于此二时不住相想,故判文如此。

  释者论说六波罗蜜有二种果,一者未来,二者现在,如论具显。云不住于事,此说不著檀波罗蜜未来果,「应无所住」者,此不著余五度未来果也。若求现在果故行施,名为住色声等行施也。若求现法涅槃故行施者,名为住法行施也。子云:准此故知,「应无所住」者,脱一法字也。理应云:无所住法,行于布施。故余见论文,自当决了。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述曰:依世亲释答第三问中,上来正答前征竟。自下释疑文有其四:初法说、次喻说、次合说、后劝信。

  此初也。谓有疑曰:若三事体空故而行施者,如何能成施福?如来为释此疑,故答云:若无住相施,其福最多也。何以故者,佛语须菩提云:我何以教令无住相施故?谓有相施者,是顺世间施,可破坏故,可毁责故;得世间果,不坚住故,是可思议,是可计量。无相施者,顺出世间,不可破坏,当得出世菩提果故,坚牢久住,情不能思,算数所不能量也。又有相施者,有其分限,是有拘碍;无相施者,无其分限,宽广无边,无有拘碍,是故得福最多,故不可以情思算数计量多少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述曰:此第二举喻,于中初举东方虚空,次举余九方。一一中,皆初佛问,次善现顺佛而答也。此意若山河大地星月等诸事物,皆有大小分限,如有相布施;唯有虚空无其大小分量限碍,故喻无相布施也。故有经说:唯有虚空可喻法身也,谓十方虚空皆无边限,不可算量,同无相施福多无限不可计量也。然世亲之意,于其事物有种种不同,谓若男若女若好若恶若此若彼等,皆由有相行施等,故所有差别众多分限,若以心契无相无差别理而行施者,福无限碍,当来成佛,其福遍满,无此彼自他差别也。无差别理者,谓空无我理也,普遍一切如虚空故。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述曰:此第三合也。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述曰:此第四劝信也。谓劝令如佛所教,行无相施,福定无边,不久当成广大果也。此意云:汝等虽复未解,但应如佛所教,后证之时,方自了达也。上来依世亲释竟。依无著者,就此一段明净住处,中初正明净住处,次不住相已下,为令堪故。世尊显示不住行施,福德最多也。谓或有菩萨,闻说无相施故,不生堪忍欲乐修习;而作是说,本所行施,求自体殊胜,及以得恩并诸果报;既无相施,何所得耶?谓但贪有相施福德而求自体等,于无相施,不能堪乐。故俗有言曰:少不学,长无能;有不施,思所穷;老不教,死无名。所以有菩萨贪其福德也。

  世尊为令堪故,而以虚空为喻也。谓说犹如虚空,有三因缘:

  (一)者,遍一切处,谓于住不住相中福生故,解云此说虚空遍一切处无间,有色无色之处,皆能遍故;不同于色,不遍一切,亦不长久。行无相施,其若虚空。成佛已去,周遍一切,福量圆满,长久不绝也。于住不住相中福生故者,谓行无相施时,近即感得十王果报,远能获悟菩提法身。其十王果为住福也,菩提法身是不住福。若有相行施尚不得十王报,宁得佛菩提?

  (二)者,宽广高大殊胜故者,谓虚空能广能高又复殊胜,风所不飘、水所不溺、火所不烧、物所不坏,但由高广殊胜故;行无相施,亦复如是。

  (三)者,无尽究竟不穷故者,谓如虚空毕竟常住,永无穷尽;无相施福,亦复如是,无限无尽,不穷竭故。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述曰:依世亲上来当宗正明竟,自下广破众疑分,于中论有十三分,今科为十二。谓初周说中于此已下,有四重校量:

  第一校量者,谓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

  第二校量者,谓如一恒河沙,一一沙数复是一恒河,如是恒河一一沙数是一世界,于尔所世界中皆置七宝满,而以布施,不如受持四句偈等也。

  此二以财施校量也。

  第三校量者,谓以一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

  第四校量者,一日三时,于一一时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闻此经典信心不逆。此二以法施校量也,谓以内身行法供养故。

  或初二外财施以校量,次二内财施以校量也。于四之中第二第三合为一文,故总为三段,一一段中皆有四文,谓初三破疑第四正校量,故合之为十二段也。

  就初校量之中,文有四:一者,谓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不?二者,须菩提白佛,颇众生得闻如是。三者,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四者,正校量。就四之中初三破疑;后一正校量,不破疑也。

  前三之中初于无相因以生疑,次于无相因果以生疑,后于无相果以生疑。就此之中,(编者注:即于无相因以生疑)初世尊却问,次善现顺答,后如来印成。

  此初也。此有疑曰:若不住于相行布施者,所行之因既是无相,何故所得之果是有相耶?谓睹佛化身有三相,故而生疑也。三相者:谓佛未成道已前,名为生相;成道已后,说法度人,名住异;入涅槃时,名为灭相。住异合说者,如常释之,谓现形权应随机接物以示三相之身。众生睹之,谓得有相之果,便与无相之因不顺。今为解此疑,故言不可以相见如来也。谓法身无相是如来,故离彼三相,即是法身如来故也。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述曰:此第二,善现顺答也。于中初正答,次释意,但为善现俊爽孤标,佛兼加卫聪敏,情得意,答顺佛心,故言不也。「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者,谓所说三相之身相者,即非是法身之无相也,「所说身相」者,谓三相身,即是有相也,「即非身相」者,非无相身也,以无相为相故。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述曰:此第三佛重印成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者,谓虚妄有三:(一)者,真如法身无生灭,故名为真实;诸余事法,皆名虚妄,即此所说也。(二)者,诸无漏法皆名真实,诸有漏法皆名为虚妄。故中边分别论云:三界虚妄心心所也。(三)者,依他圆成名为真实,遍计所执名为虚妄,故此下文我相即是非相,乃至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也。今言虚妄者,即有为、无漏皆名虚妄也。「若见诸相」者,谓三相,「非相」者,谓法身无相也。上来依世亲释竟。

  自下依无著释者,此一段文,即十八住处中第三,为欲得色身住处也。于六种住处中第三欲住处。欲住处中有二:谓欲得色身及法身。此初也。于中文有其三,如前科判,言欲得色身者,谓有菩萨既发心已,次修行时,见佛三相之身相好具足,便欲求得,故佛意曰:三相身者,不是如来,却问须菩提成显此义,为遮欲得色身菩萨故也。依义、说相、摄持、安立、显现等五义,并如论自配,谓所说相即非相者,是摄持也。谓由欲愿摄持当来菩萨果,故名摄持,余思可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述曰:依世亲意,就初校量中,此破第二疑也。上来既说行无相因得无相果,义既甚深,不同有相。佛灭度后,一切众生及佛在世诸恶众生,不生信心,如来是不成空说耶?设生信,来世恶人,如何能信?

  为破此疑,故佛答云:未来有菩萨备三德者,曾已积集善根,故能生实想,亦不空说也。偈言不空,以有实者,谓以有能生实想故,佛不空说也。

  言三德者,谓戒定慧学;又说一者修行,谓具三学;二者逢善友,谓值诸佛;三者离空有执,谓证二无我理。

  今此文中初问次答。此初也。「言说章句」谓能诠教也。「生实想」者,谓能起智,顺其无相因果也。谓有恶众生,于其无相,不生智顺;于其有相,返生顺智,故善现作此问也。

  无著论意者,上来三差别竟,此为第四欲得法身住处也。六种住处中第三欲住处有二,上来欲得法身也。于中有二,一者,欲得言说法身,二者,欲得证得法身,言说法身者,谓能诠教;证得法身者,谓所诠理。此意云:上为修行,求证色身,佛言有相虚妄,法身是实,因此便求法身无相,将欲证其无相,先起四亲近行,谓近善知识从彼求闻,思惟修习,故先欲得言说法身也。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述曰:此第二答中,无著、世亲皆有三段,且世亲者,初明修行,次「当知是人」下,明逢善友,「如来悉知」已下,明具福德,达二空理不著空有也。无著科者,初显示修行,次显示集因,后显示善友摄受,两科虽复有异,皆是答须菩提生疑问已。

  「莫作是说」者,佛语善现,汝莫言不生实相,亦有生实相者故。若依无著释者,须菩提问佛云:颇有众生,能得闻言说法身不?佛答云:有得也。

  后五百岁者,谓释迦灭后,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未度比丘尼已前时,正法一千年也。然法有三种,谓教、行、证法,于中正法住时三种有;像法住时,而无证法,更不得果,故但有教、行,像似于正法时,故名像也。于末法时,唯教法而无行、证,设有持戒修行者,多为名闻利养故。今言后者,即是第三五百年后,正法灭时也,故能断云正行灭时也。又月藏经说,佛灭度后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谓修行者,多分并得解脱出离故;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谓修行者,多分得禅,不得圣故;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谓多因经论博达多智故;第四五百年,福德坚固,谓多福德,造塔寺等故;第五五百年,斗诤坚固,今言后五百年者,谓于五时中皆有持戒修福等也。谓于后五百年有具戒定慧者,于无相因果经教中能生净信心,起随顺智以为实相也。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述曰:此第二文也。无著、天亲随义如前科判,谓说若有于此经句生一念信,尚曾供养无量诸佛,况起多念;乃至受持听闻等者,曾集善根更多也;若生实想者,曾善又多也。何故尔耶?谓虽于此生一念信熏习在身,当来成熟,能破无量广大生死故也。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述曰:此第三,明达二空理,离空有边也。无著云:此下明善友摄受也。于中初标次释。此初也。世亲云:「如来悉知」者,简肉眼见,谓以智知故;「悉见」者,简比量智,皆现量见故。谓诸众生,达二无我,所有持戒等福德,如来悉以佛智现量知彼也。余经中说:菩萨生福德者,谓初起;取福德者,谓久熏修。今此但总故,云得如是无量福德也。

  无著释云:「悉知」者,知名身,四蕴为名故;「悉见」者,见色身,谓于一切行住所作中知其心,见其依止故,即是显示善友所摄也。生取无量福者,「生」谓福正起时,「取」者,即是彼灭时摄持种子也。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述曰:此第二释中,初明无我,次明无法相四种。此意云后五百岁时,有菩萨,了达身之生起衰灭,本非有我,又了怨亲是非之类,本由自心,都无定实。既闻人法二空之理,复积持戒等福,所以如来以佛智知、眼见也。谓总缘三世五蕴差别一一阴是我,如是妄取,是名为我相;见身相续不断,谓从过去我而至现在,名为众生相;见现在一报命根不断,名为命者;见命根断灭后,未来复生余六道中者,名为寿者,今「人」替于「命」者也。

  无著释稍不同,谓取我自体相续名为我,我所取为众生想,此二我即及我所也。谓我乃至寿住取为命相展转趣余趣取为人想,解云:彼说寿者,此说为人也。上来四执妄情谓有,总了为空,故云无我相等也。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述曰:此第二明法相之中,初明四法相,次结成如筏喻。前中有二,初明空有相,次明依言离言相。初中有二,初总标,次别释之。此初也。此文阙略,故科有参差,若观余本不尔也。谓初标四法相次别释,释中有二:初云有法相即著我人,有非法相亦著我人者,即释前不著空有相;次云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者,释前依言离言相也。今此标中但标空有相,略无标依言离言相,释中具有也。

  无法相者,谓凡情妄执执法我,为有名为法相,既达为空,知法体而非实,故云无法相,无其所执实有法相故。亦无非法相者,谓愚者,妄情拨圆成而是无,名非法相,空无有体故;智者了此圆成是有,故无非法相,无其所执为空相故。二无我理是实有,故此中更应云无相亦非无相,言无相者,谓无我理,不可以言宣说为有为无。诸小菩萨乍谓可说名之为相,圣者了之为不可说,故云无相也。亦非无相者,以于无言处依言相说也,谓愚者既闻不可说,故即谓有言皆非,智人达之,故依言辞而说,然不执著,故言亦非无想也。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述曰:释前不著空有相中有二,初总,次别释。此初也。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述曰:此别释也。谓若执法我为有,即亦著我人,执圆成为无,亦著人我,取是执义,双无二执故即契中道,故云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者,离二执也。故偈云:一切空无物者,人法二我无也。实有者,二无我理体非无也。不可说者,不可以言说为有为无也,法性离言,故依言辞而说者,易知也。又云若取法相,则为著我人等者,此义云何?但有无明使无现行粗烦恼,亦无我见故者。解云:「但有无明使」者,谓无明住地,即是分别法执也。「无现行粗烦恼」者,谓无现行烦恼障也,但有种子随逐故。此意云:由有法执现行故,烦恼障随起也。

  无著论亦云:然于我想中随眠不断故,则为有我取,是故经言:「是诸众生,若取法相,则为著我」等,意亦同世亲也。由法执取法相故,我等便生故。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述曰:此释第二依言离言相也。不应取法者,不应如声取法,谓不如言而取故;不应取非法者,随顺第一义智正说,如是取者,谓必因言而悟真故。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述曰:此结成筏喻也。谓将欲证真,必因言说;及其正证,即不假言。如筏至岸,即无所用也。上来依世亲释竟。

  依无著者,论云:此取显示实相对治五种邪取故。何者五取?一者,外道;二者,内法凡夫及声闻;三者,增上慢菩萨;四者,世间共想定;五者,无想定。第一者,我等想转;第二者,法相转;第三者,无法相转,此犹有法取,有法取者,谓取无法故;第四者,有想转,谓执有想定;第五者,无想转,执无想定故。是诸菩萨于彼皆不转也。于中言生实想者,此为依义显示,对治不实想。故言于此修多罗章句中者,此为说相,显示言说法身故。即彼当生实想中,言当生者,是欲愿摄持。是诸菩萨,无复我想转等者,是安立第一义,不应取法非法者,显了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述曰:依世亲此破第三疑也。谓有疑曰:上言无想因还得无相果,何故释迦佛于道场成觉,说法度人双林入灭等耶?真谛引经偈言:「七年作婴儿,八年作童子,四年学五明,十年受欲乐,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四十五年中,广度诸众生。」此等即是有相之果,岂彼不行无相因耶?为破此疑故有此文也。于中初佛问,次善现答。此初也。然佛有三种,一者法身,谓离妄之真理;二者报身,会真之妙智;三者化身,应物之权迹。谓法身妙理,菩萨所不测;报身实智,二乘所不知;故应物现形,随方化接,有睹斯质便谓实证菩提,真能说法,便是有想。今破此疑,故约真如法身,以问善现也。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述曰:第二答中有二,初答,次释。此初也。善现意云:若据世谛,报化二身可有得菩提,可有说法;若约第一义谛者,真如法身内自堪寂,本无得菩提,亦无能说法。「无有定法」者,谓法身无相中,无有定法得菩提;亦无定法而可说也。但欲无定可得可说,不遮世谛报化之身,亦有不定得不定说也。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述曰:此释也。于中两重展转释前。此初也。谓何以故无定法可说?内既不可说,于外亦不可取;故于外若有可取,是应于内亦有可说。既无可取明无可说也。「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者,谓愚夫执人法为有,名之为法;拨圆成是无,名非法。圣者达人法为无,名为非法;了圆成为有,名非非法。法身寂净,不可说非法,亦不可说非非法也。故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说法不二取,无说离言相。应化既非真佛真说,即明亦是假佛假说也。于内既无二说,于圣者亦不二取,谓取法及非法也。真理离言,无其说相故。何故释中但言说,不言证?论云:若不证者,即不能说,故谓要先证,方能说也。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述曰:此又释前也。谓诸圣者皆以无分别智契证真理,方能断惑,而立差别,故圣人说彼无为法。彼圣人所证法既不如是说,何况如是取,何以故?彼法远离言说相,非可说故。上来世亲释竟。

  无著意者,此段经文即是第四欲得法身,于中上来明得言说法身竟,此第二明欲得证得法身。于中有二:谓(一)者,智相至得法身住处,谓无分别智能契得真如法身,即以智相为住处也;(二)者,福相至得法身住处,此明初也。谓前欲得色身,佛言色身虚妄,教求法身;欲求法身,先修诸真之智,即是菩提法身,故名智相,由求智相法身故,佛以真如法身为问,谓外事中而有执他可得菩提,随众生机有可说法;于内无相法身之中,本无智身菩提可得,亦无法而可说,故以为问也。善现答言义亦同,然解佛意故约真如理彼二俱无也。谓于内真如理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故即无说无取也;于外听者,依真如理不可取故,无闻无得也。此即说、听皆依真如也。世亲释意说证真如,故不说法非法,听离妄执故不取法非法,谓法者,所执人法为有故;非法者,所拨圆成为空故也。依等五义配文者,如论自显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述曰:依世亲释初校量之中上来三段,释疑自下正校量也。外意云真理之中既无说无取,无菩萨而可得者,所行无相之福,岂不空施耶?世尊挟此意故问善现也。于中初佛问,次善现答,后如来成。此初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述曰:此第二答中初标,次释。言是福者,谓举财施福德,「即非福德性」者,谓非是感出世之福德性也。谓要听闻发生无分别智,方得出世无相果故。「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者,谓是故如来说,此财施福,能感世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述曰:此第三,佛为校量之中,初正校量,次释所以。此初也。「乃至四句偈」者,谓下至受持四句也。谓领纳在心名受,记令不忘称持。四句偈者,谓明此宗义之处,义圆足者,即为一句。如说广大、第一、常心、不颠倒,此四心各为一句也。又如不住于事应行布施即为一句,如是准知。此经宗者,谓无分别,破于分别为宗也。如言色声香味触等者,是集名,虽有多句,义非足故,终不成句也。如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等,亦非句义也。谓由受持为他说故,能生智慧,证无相果,此福不空,唯此二种能趣菩提故。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述曰:此释也。谓由因听闻此经故,依教思惟修习引无分别智,契会真智圆满故,从此生理先妄覆故名之为出,今此总合说故,但言出也。谓一切诸佛者,报化二佛从此经生也。及诸佛阿耨菩提者,诸法身佛从此经出也。论云:于实名了因者,谓于无为实相了因所得也。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述曰:更释受持福胜之意也。谓以无分别智契证真理,理智圆明,名为佛法,此唯十方诸佛同得,名为佛法,余人不得,故即非佛法。又初一法唯佛自解,余人不解,名非佛法。此第一法,即以受持此经及为他说为因,故说此二福德胜也。上来世亲释竟。

  依无著者,彼说欲得证得法身中有二,上来明智相法身竟,此明为得福相至得法身住处也。谓外有疑曰:上说于真如理中,无智相法身可得,又无法可说者,欲受持此经为欲得福耶?故如来为校量也。谓于如来言说法身若有诸受之者,能生福相至得法身,故若受持一四句者,生福甚多,依等五义如论应详。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述曰:依世亲说此下有二校量,合二为一文。于中二,初释疑,次校量。释疑有三:(一)者,约二乘以生疑,谓前说一切圣人以无为法得名,无为法中无说无取者,何故预流等云我能取自果,复云我得我证耶?第(二)疑云:若言无说无取者,何故如来昔于燃灯佛所闻法?故从七地入八地耶?是即有说有取故。第(三)若无说无取者,何故菩萨取庄严净国土等耶?此三种疑皆于前说一切圣人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故生疑也。不同前段校量中所生疑者,皆于应不住相想以生也。就此破初疑之中有四,一一文中皆佛问,次善现答,此为初问也。

  流有二种:(一)者,生死流,(二)者,出世流类。若望生死即是逆流,若望出世便是预流也。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述曰:此第二善现答,初标答,次释答也。此答意云:若正在观中证理之时,而无趣入不作趣入之解,故但为其立名称曰预流也。又若入色声香等是有分别,正证真理之时但冥契理,而不入色声等法,故名预流也。余皆据观中而答也。谓在观时不作能得能证解,故名与前无违也。上来世亲意。

  无著者,上来四差别竟,此第五为修道胜得中无慢也。若八种住处之中第四离障碍住处中有十二,此初离慢障也。谓诸圣者云我能得果,我是预流等,故名之为慢。今答若在观中之时,而无我得之慢也。然前三果出观容起,第四果者,烦恼定无所知容起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述曰:此后之三果皆应准前通释,然前三果之中皆应有即为著我人等,译家略故无也。就第四果中初佛问,次善现答,中初正答阿罗汉,次善现引己为证,令他信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述曰:此第二引证也。言我是第一离欲者,谓能离烦恼障及定障故也,以是俱解脱,故不同慧解脱,但离烦恼障也。就引己为证之中有三,初明佛与胜名,次彰不念,后释成前义。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等者,是则有我人等执,还有烦恼,不能无诤,世尊即不说我为无诤行也,以有诤故。世尊说,即知我不念,得无诤行也。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述曰:依世亲释此破第二疑也。于中初问,次答。言然灯者,即谓定光。谓释迦佛昔为菩萨之时,七地将满,当尔摩纳仙人,闻定光佛欲来入城,遂从一女人买华将以散佛,又表己之深敬,布发掩泥,当尔佛为说法,即入八地,第三僧祇初也。其卖华女人闻言供佛,遂不取钱,便共同愿,因此而来,恒为夫妇,作善知识即耶输也。

  谓外有疑曰,上言圣人以无为差别,故无说无取,何故释迦于燃灯所而取法?定光复为说耶?今为破此疑故以为问也。言有所得者,谓分别心妄所执法也。无所得者,谓智证真时无彼分别之心所得法也。但言无彼分别心之所得名无所得,不遮智内冥真,亦为所得也。此意云:佛于定光所闻法时,无于分别所执有所得法,但智内冥真如于所执中都无所得,证智不可说不可取故亦无说无取也。故今问言佛于燃灯佛所智证于法时,为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述曰:此第二答可知也。论云不取理实智者,谓不取者,不分别之心执取也。理实智者,谓以智证实理时,分别取执者,都无所得也。世亲释竟。

  无著者,此第五,为不离佛出时,故离障住处十二中此第二离少闻障也。谓若行无所得名为多闻,若作有所得是少闻,然佛于定光佛不作分别取执有所得,故是离少闻障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述曰:依世亲此破第三疑也。谓有疑曰:无为法中既不可取、不可说者,何故菩萨取庄严净佛国土?复云何受乐报佛取自法王身?复云何余世间复取是法王身耶?此中有二:初破彼疑菩萨取庄严净土,次破疑佛取自法王身。

  初中有三,初佛问,次善现答,后世尊示劝。此初问也。菩萨取庄严佛国土者,谓初地已上菩萨生报净土,随其分量于一一地见佛不同,自身有异,既处净土之中,即是取自庄严净佛土。

  何故前言圣人以无为有其差别,无说无取耶?今破此疑者,谓诸菩萨以无分别智,内证真理庄严,故于外事形相之中即得七宝庄严。于内证庄严之时,无说无取也。若于外事形相之中,而言我庄严佛土者,此可为取,菩萨便是住色等境中;既证无相之庄严,何名取净土?故偈云:「智习唯识通。」智习,谓修习无分别智;唯识,谓智相应净识;通者,谓达真理,即真庄严也。故摄大乘解十八圆满净土中云:出世善根之所集起者,此说净因也。谓要发菩提心修行出世善根,积集长时,即能证会,故名为因。又广大自在净识为相者,谓以净识为净土体也。心净即佛土净故也。又云: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止妙观而为所乘,广大法味喜乐所持,空无相愿为所入门也。菩萨庄严佛土者,佛问善现云:于外形相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述曰:第二答中:初总答,次别释。

  但诸菩萨要内证庄严,方住外七宝,非如观西方池水等名庄严也。有形相庄严,即是住于色等境界中。故言庄严佛土者,谓内庄严也。即非庄严者,非外形相庄严也;是名庄严者,是无相无取真庄严也。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述曰:此第三示劝也。应如是生清净心者,谓应修习净智、净识清净心。不应住色等生心者,谓不于外形相起庄严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谓要以智证于无住,无住即无因也。

  无著释者,十八差别之中此为第七愿净佛土,离障住处十二之中,第三为离小攀缘作念修道,故小攀缘者,谓作有形相庄严净土,如求西方,观日水等也。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述曰:此破第二取自法王身疑也,于中初问,次答。谓有疑曰:前说圣人无为而有差别,无说无取,何故报身自受用法乐,取自法王身?谓身无限,遍周法界,故一切世间复取彼云是法王身,为除此疑也,偈云:「如山王无取」者,谓如须弥山,上居众山,而彼无心我是山王;众生有分别心,自取彼为山王。报佛亦尔,已无分别心,故自不言我是法王身。众生有分别故,起分别云,彼是法王;佛无分别心,故不自取为法王身也。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述曰:此第二答也。「佛说非身」者,谓非有分别身,「是名大身」者,是无分别身也。

  无著释云:此为第八成就众生,又是离障住处中第四离舍众生障。故此意云:如来虽知不取形相名离小攀缘,然其报身广大无量,罗睺阿修罗王如须弥山,大众生尚不见其自体,何况欲界小众生?是则如来舍离众生不度也。为此故有此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述曰:依世亲释,就大文第二重校量之中上来破疑竟,自下第二正校量中复二,初以财施校,次命施校。初中复二,初正校量,次随说,是经已下释所以。

  前中有三,初世尊寄喻以问,次善现顺佛以答,第三如来正为校量。

  此初也。阿耨达池出四大河。所以偏将恒河为喻者,阿含经说有四义:(一)者,有多沙故;(二)者,世间以为福故,谓将为净于彼求福故;(三)者,经劫名不改故;(四)者,佛近彼说法故也。「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者,谓取一恒河中沙也,谓方广深浅四十里为一恒河沙也。「如是沙等恒河」者,谓以一恒河中沙,一一沙复作一恒河也。取此无量恒河中沙,一一沙是一佛世界,以此尔数恒河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尚不如受持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也。何以故?此少分受持功德与菩提为因,一切外缘所不能坏故。其财施者为生死因,易可破坏,王贼等所侵故。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述曰:此第二善现答也。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述曰:此第三佛正校量中有三:一佛问,二须菩提答,三佛校量也。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述曰:自下第二释所以也。

  于中有三复次,何以多财布施不如少受持耶?由释此意,故有三复次也。谓(一)者,在处处胜、在人人尊故;(二)当何名此经下,能摧二障故胜,(三)者,三千大千已下,明财施为染因,法施为净因,故胜。

  此即初也。于中复二,初明在处处胜,次明在人人尊。如佛塔庙者,此是十方诸佛真法身故,谓碎身舍利但一化佛之体,此般若经一切诸佛真法身故也。

  依无著释者,此一段文即是十八差别中,第九远离随顺外论散乱,故第四离障住处十二中第五离乐外论散乱也。谓令依此般若修学,不令习读外典籍故。文中有二,初以四种因缘显示此法胜异,次当何名此经下,为对治如言而执义,就前四因缘中即为四:(一)者,摄取福德如经得福多彼;(二)者,天等供养如经随所有处等;(三)难作如经成就最上希有;(四)者,起如来念如经则为有佛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述曰:依世亲此第二,复次释所以也。谓诸烦恼如山如石,而有金刚能破;或烦恼如金刚,般若能除断故;或如彩画之金刚。广如无著释:谓由有此种种堪能,故受持般若功德,胜多财施也。于中初善现问,次如来答。此初也。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述曰:第二如来答中,初示名劝持,次释所以。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

  述曰:此释中初明诸佛同说同赞,次显己不独有说。此初也。佛说般若波罗蜜者,十方佛同说也。谓虽无分别而说,亦有因巡,而谈如说但无分别,取自法王,非无因巡而有自礼也。则非般若波罗蜜者,非一佛独陈也。此意云:由般若是诸佛本母,能出生诸佛,故诸佛同赞故。若有受持乃至四句者,胜以多供养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述曰:此第二显己不独说,于中初佛问,次善现答。问意云颇有一法如来独说耶?善现答云无。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述曰:此第三复次释所以也。于中初释前受持福多所以,次转释疑,前中有二,初问、次答。此初也。

  谓碎世界以作尘者,有其二喻:(一)者,胜喻,谓因少受持,便生多功德;世界者,喻少持,碎为尘者,喻生多福。(二)者,劣喻,如以财施故多烦恼因,谓由所受施人因此而起种种斗诤故。谓世界者,喻财施,碎为尘者,喻生长烦恼,世界既为尘因,财施亦作染因也。今此意云:持法虽少,生福甚多,财施虽多,但增烦恼,故说虽多财施,不及受持一四句也。故寄此意以为问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述曰:此答中初顺佛称多,次释非如实。是微尘者,谓碎世界以作尘;说非微尘者,非如卫世等所执有实微尘也。谓但寄微尘以喻贪等,非即如言而有微尘故也。又释但借微尘以喻贪等,非即微尘是贪体也。是名微尘者,谓是寄喻之微尘也。说世界者,谓以世界喻财物施,非世界是贪等因。财施为贪因,但借世界为喻故。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述曰:此第二转释疑也。谓前所说受持经者,生福甚多,即谓其福德有相果,故今破之,谓法身是如来,非三十二相化身也。于中初问、次答,说「三十二相」者,谓化身相;「即是非相」者,非法身相;「是名三十二相」者,是化身三十二相也。上来依世亲释竟。

  依无著者,经言大千世界已下此一段文,十八差别中第十,为色身及众生身抟取中观破相应行,即是离障住处中第六,为离于影像相自在中无巧便,故此意云:众生于色身及名身抟取中无巧便,故作一合相,今起方便,破一合相,故有此文也。

  然破中有二,(一)者,破色身,(二)者,破名身。色身有二,﹝一﹞者,细谓微尘,如经所有微尘,宁为多不?﹝二﹞者,破粗色身,如经,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破名身者,如经说世界非世界,以名无形段,不可有其粗细,故以世界为喻也。如经可以三十二相等者,第十一为供养给侍如来故;又是第七,为离不具足福资粮故。此意云:若欲供养如来求福资粮者,不应以相见,第一义法身故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述曰:依世亲释,上来以财校量竟。自下以身命校量,于中初正校量,次释福德多所以。此初也。

  无著释云:此第十二为远离利养及疲乏热恼故,于精进若退若不发故,又离障碍住中此第八,为离懈怠利养等乐味故。解云:此说若有众生,乐欲味著懈怠,或味著利养不发精进,或曾起功德而复退失,为令远离此等故,而以身命校量,意令进趣故也。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述曰:世亲云:自下释所以,于中有四:(一)悲舍苦身闻法悲泪;(二)「世尊!若复」下,明于此生信则生实相;(三)「世尊!是实相」者下,拂疑除病;(四)「世尊!我今得闻」下,进发信心。

  此为初也。谓须菩提闻说舍身忍苦,又闻此经深义能得菩提,喜叹自扬故怀悲泣也。

  无著释云:自此下有其三文:(初),悲苦舍身闻法伤感与世亲同;(次)「若复有人」下明发起精进生如义想;(三)「我今得闻」下,为令在坐味著懈怠诸菩萨生惭愧故。此为初也。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述曰:此第二文也。谓有闻经生信心者,当来定得无分别智。除妄分别,证达二空,名生实相。由如是故,虽复舍多身命,不如受持也。以欲舍身,恒轮生死,非求慧行,不趣菩提故也。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述曰:此第三拂疑除病也。「是实相」者,谓无相为相也。「即是非相」者,谓则非是虚妄分别所执差别之相。「说名实相」者,谓无虚妄之相,说名实相也。谓有闻说实相言故,谓是虚妄分别所执之相,今言不是,故有此文也。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述曰:此为第四进发信心,即是无著第三为令菩萨生惭愧也。谓说末恶世,尚有众生能生实相,况今现在菩萨闻说般若而不进修?谓恶人信解乃可希奇,菩萨受持盖不足叹,故有此文也。就此文中,初善现问、次如来答。问中有三,初标问、次释、后结。此初也。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述曰:此第二释中有二。世亲云:初明所取空,次明能取空。子云:此唯说法空也。

  无著云:初明人空,次明法空,离人家执故。此初也。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述曰:此第二明法空也。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述曰:此第三结也。谓若有分别,即有业生死起;既除分别之相,妄想生死都无,则名诸佛也。此意云:纵舍多身命,非证理之因;若暂听经,便是离相之福,谓因受持听闻故,当证二无我理,既是胜因,故多舍命之福也。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述曰:此第二佛答,初标,次释。此初也。世亲意云:惊谓惊恐,谓有众生恐此经典非正道行故;怖者,谓怖惧,依般若修学不能断疑故;畏者,谓由惊怖故,毕竟不肯修学也。若有远离彼处者,名为不惊不怖不畏也。

  无著云:谓声闻乘中,世尊说有法及有空。于听闻此经时,闻法无有,故惊;闻空无有,故怖;思量时,于二不有理中,不能相应,故畏。更有别释,为三种无自性故应知,谓相生第一义等无自性故。解云:谓于遍计所执无体相故名不惊,于依他起无自然生性故名不怖,于圆成实中无彼所执人法故不畏也。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述曰:此第二赞释胜也。世亲云: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谓十方诸佛同说,赞能为大因,故名为第一,显此经胜余经也。非第一波罗蜜者,谓非余人所得也,无分别智证无我理,唯十方佛得,余人不得故。是名第一波罗蜜者,唯佛所得也。

  无著释云:第一波罗蜜者,谓般若于余五中最胜故也。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述曰:世亲云:上来大文第二段竟。自下第三段文第四校量,于中初释疑,次正校量。

  释疑中有三,(一)者,于前舍身命以生疑。谓有疑曰:向说彼身苦以彼舍身苦身,而果报福是劣,若尔,依此法门,受持演说诸菩萨行苦行,彼苦行亦是苦果,云何此法门不成苦果?此意云:前说舍身命苦,还得苦果身,得福即劣,若尔者,菩萨为此法门故行诸苦行,亦感苦身果,何福即胜?谓如萨陀波仑菩萨,于昙无竭菩萨所,求般若波罗蜜故打骨出髓而行供养,是苦得福应少。今答意:若为慧行而舍身,得福即多;若虽舍身,不行慧行求菩提者,生死因故,其福下劣也。就此文中大文有四:(一)者,正破前疑;(二)者,指事以显;(三)者,菩萨应离一切已下,引初地菩萨为示无住理;(四)者,菩萨为利益下,劝益众生住二空理。此初也。

  忍辱波罗蜜者,谓十方佛同得故,或求慧行之忍辱也。如来说非者,非是余人所得故,或非求慧行故,不名波罗蜜也。谓前说舍身命者非慧行,故不名波罗蜜,故言说非忍辱也。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述曰:此第二指事,于中初引昔一身,次引余多身。此初也。于中初明离相成忍,次反说举成前。

  歌利王者,亦云苦楚,多行楚毒故。谓如来往昔为忍辱仙人,在山修道,其王将诸彩女入山游猎,王倦而睡,女等于仙人所求闻正法,王寤便看,正见围绕其仙。王便问仙,汝何人也?乃至问云:汝是离欲凡夫不?答言:未离欲。王闻生恚,便割截之。当无我相,遂还如故,今引之也。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述曰:此第二引余多身也。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述曰:此第三引初地菩萨,得忍辱故名不住心,示不住生心义故也。于中初总示、次别示。此初也。

  发心有五:(一)者,种姓发心,谓地前;(二)者,信发心,谓初三地相同世间修施戒忍故;(三)者,明发心,谓四五六七地相同出世故,谓四地作菩提分观相同预流,五地作四谛观相同罗汉,六地作缘起观相同缘觉,七地纯无相观正是菩萨也;(四)者,不退发心,谓八九十地;(五)者,无上发心,谓佛地。亦云五种菩提,谓名种姓菩提等,今言发心者,谓信发心,即初地菩萨内观真如无住理故,名为不住生心也。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述曰,此第二别示于住之中,初令不住于相,次令住无相,次释所由,后总结。此初也。谓住色等生心者,便是有住,即著我人,故不应住也。

  【「应生无所住心。】

  述曰:此第二令住无相也。谓观无相,名为无住,要证此理,方灭我人也。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述曰:此第三释上所由也。谓若住色等生心者,便为非真住故也。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述曰:此第四总结也。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述曰:此大文第四除疑示理也。于中初令行无住施,次正破其疑,次别释道理也。谓有疑曰,前言不住生心者,云何为利众生修行,而不名住于众生事?为断此疑,故有此文。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述曰:此第二别显道理,于中初明法空、次明人空。此初也。说「一切诸相」者,谓虚妄相;「即是非相」者,谓无实相,虚妄本空故。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述曰:此显生空也。说「一切众生」者,谓所执实众生;「即非众生」者,非实有众生也。或复翻此释应知,上来依世亲释第一疑竟。

  依无著者,经言如来说忍辱波罗蜜下第十三为忍苦故,即是离障住处中第九,为离不能忍苦故,谓余人不能忍发勤苦行此般若波罗蜜者。如来引己昔事,令能忍苦离不忍障也。就此文中有二,初明三种忍以离不忍苦障,次「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下,明不忍因缘者,有三种苦。

  前中有三:(一)者,明能忍,谓达法无我。如经:如来说忍辱波罗蜜故;(二)者,明忍相,谓他于己起恶等时,由无有我等相故,不生嗔想。亦不于忍辱波罗蜜中生有想,于非波罗蜜中不生无想。如经: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有我等相;(三)者,种类忍,谓极苦忍,相续苦忍。如经: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及言我念过去五百世中作忍辱仙人等。

  就第二不忍因缘有三:(一)者,流转苦忍,谓由不忍故即流转生死,为对治此,故令离一切相发无上心,若住色等,则于流转苦中疲乏故菩提心不生故,如经言:「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心」等;(二)者,对众生相违苦忍,如经:如是「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等,谓既为众生行无住施,云何于彼应生嗔也;(三)者,显示乏受用苦忍因缘对治,如经:「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等,谓若著于果报等施,即便于取用而有乏少;若行无住布施,举事虚空,珍宝无量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述曰:依世亲释,此破第二疑也。谓有疑曰:向说无相因得无相果,于证果中无道,云何彼于果能作因?此文意云:所证法既无相,空寂无住等行云何能作因耶?为断此疑故也。此文有二,初明不妄语、次遣外执。此初也。

  论云:以如来如实智不妄语,佛菩提及小乘大乘受记之事皆不妄说,以是四境故,次第说四语。今此经中,加不诳语也。

  无著云:此何所显示?欲令信如来故能忍。于中真语者,为显世谛相故;实语者,为显世谛修行有烦恼及清净相故,于中实者,此行烦恼此行清净故;如语者,为第一义谛相故;不异语者,为第一义谛修行有烦恼及清净相故,说此真语也。此意总云:如来三界独尊,天人师,既为法界主,作五趣医,脱屣在家之上饰,弃舍轮王之大祚,道成正觉,所欲皆成,既不规名利,复不求安乐,何忽有妄语乎?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述曰:此第二遣外执也。「如来所得法」者,谓所证理;「无实」者,谓不可如言而取实;「无虚」者,亦不可离言而别求。由不虚故,依佛教修学;由不实故,离妄想而证真也。谓凡夫妄想所执无有故不实,如来无妄想说故不虚也。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述曰:世亲释云:此破第三疑也。谓有疑曰,若圣人以无为真如得名,彼真如一切时处有,云何不住心?得佛菩提则非不住,若一切时处实有真如,何故有人能得,有不得者?为断此疑,故说入闇等喻。于中有二,初明住事为生死因,次彰不住为出世业。此初也。偈云:时及处实有,而不得真如,无智以住法,余者有智得。此意云:真如虽一切时处实有,由无智,以心住法故,不解出离,犹如入闇,不知我何所趣,而不得之得者,翻此说。

  无著释云:此为显示第三乏受用苦忍因缘对治也。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述曰:世亲云:就第三段第四校量中,上来别破三疑竟。自下第二正校量中,初校胜劣,次「以要言之」下,释所以。前中有二,初明行三种行功德至多,次举事校量。此初也。三种行,谓一者受,二者持,三读诵。

  无著云:自下第十四为离寂静味,即十二离障中第十,为离阙少智资粮故,谓有耽禅定,不肯听闻而修智慧,为阙少智资粮,今令受持读诵,发生智慧,故方得菩提,定是福门,故但能助道也。

  就此之中文有其五,谓显示与法相应,有五种胜功德,(一)者,如来忆念亲近,如经:「受持读诵修行,则为如来以佛智慧」等;(二)者,摄福德,如经:「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聚」等;(三)者,赞叹法及修行,如经:「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等;(四)者,天等供养,如经:「在在处处,若有此经」等;(五)者,灭罪,如经:「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轻贱,乃至当得」等故,此则初文也。谓要受持读诵此经者,是正报菩提之因,真法供养;所有世间财宝供养如来所不能及,由如是故,如来恒以佛智悉知是人,恒以佛眼悉见是人,亲近忆念是人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述曰:世亲释云:此举事校量也。于中初明施命至多,次显信经福胜。日以三时舍身者,假设有斯也。「信心不逆」者,谓若有人闻此经典,虽未能受持读诵,但生净信随喜功德,比前其福过彼,何以故然也?谓于生死中虽舍身命,终无能契菩提法身;一生信心,虽亦未生慧解,然由信故,因即听闻,生长智慧,定当成佛,其福即多也。已生随顺之意故。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述曰:世亲云:自下释二释所以,中有六复次:(一)者,示现希闻而能生信法故,谓大机能入,小机不能,如经:「以要言之」等;(二)者,示现受持真妙法故,谓受持妙法即是荷担菩提,如经:「如是人」等;(三)者,示现是人必定成就无量功德,谓此经在处皆可尊重,如经:「在在处处」等;(四)者,示现远离一切诸障故,谓转障,如经:「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等;(五)者,明速证佛菩提法,如经:「若复有人,于后末世」等;(六)者,示现成就种种势力得六妙果故,谓明经威势,如经:「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等。

  就初中有二:初彰经德大,次持诵福圆。此初也。「不可思议」者,非情思之可议;「不可称量」者,非语言而可称说;「为大乘者说」者,谓定性大乘;「为最上乘者说」者,谓不定性大乘,谓亦有二乘性故,谓此妙法最极难量,小乘意乐下劣,不能于此经而发趣,故云为发大乘者说也。

  无著云:就此赞法及修行之中有三:(一)者,赞叹教法;(二)叹修行者;(三)若乐小法者,下双明二种,此初叹法也。「为发大乘者说」等者,成前「不可思议」等也。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述曰:世亲云:此第二明持诵福圆也。谓由此法为大乘说故,有受持等者,必获无上菩提不可思议功德,故于彼生少信者,便胜舍多身命也。

  无著云:就此第二叹修行之中有三:初持诵等故佛所摄受,次明此人成就胜德,后明肩负菩提重担,此初二文也。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亲云:此为第二示现受持真妙法故,于中初明大机持诵,为荷菩提;次显二乘凡夫,不能听受。此初也。谓受持之者,当能证获菩提,虽现未得,后必得故,故言荷担。荷谓荷负,担谓担揭,言受持者,则为负揭得菩提故。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述曰:世亲云:此第二文,「乐小法」者,谓即二乘;「著我」等者,谓即凡夫也。

  无著云:此大文第三双明前二也。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述曰:世亲云:第三,在处皆可尊重也。

  无著云:此为第四天等供养也。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亲云:此第四转障也。如对法论说故,思造业有五:谓(一)者,他所教敕,谓自无喜乐;(二)者,他所劝请,谓俯仰而作;(三)者,无所了知,谓婴孩畜生之类;(四)者,根本执著,谓知罪而作,多分出家之类;(五)者,颠倒分别,谓不识为作,多分在家之类。前三造业未必堕地狱,后二造业定堕地狱,此后二业造已应受,由能受持读诵此经故,转先重业现世为人轻毁,故应堕恶道之业并即消灭也。此据中容受持之者,若起增上心持诵之者,罪顿消灭,亦非为人轻毁,转重令轻也。若其下劣心受持之者,未必罪灭也。又释:若时报俱不定者,即总消灭;报定,时不定者,即当来应受之者,转之现世轻受也。由如是故,虽少信受,其福多前所舍身命也。

  无著云:此为第五灭罪,于中有三:初明灭罪,次于后末世等显示多福故,次当知是经等显示福体及果不可测量故。前中有二,初明罪灭,次我念过去等显示威力。此初也。谓由听闻持诵此经故,依学无分别智证二空理,二障都亡尽,名真灭罪也。谓由愚痴故,分别恶业罪生,若听闻经,得智慧故,断除分别,即是罪从心生,还从心灭也。由持此经当得真灭罪故,于现在中亦得回重轻受也。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述曰:此依世亲第五文速证佛菩提法也。于中初举自所得福,次校他受持德。此初也。阿僧祇劫者,小乘教说从一至十,十十成百,十百成千,十千成万,十万成亿,如是六十番积数,故名一阿僧祇也。今大乘,准华严,一百二十番积数成一阿僧祇,仍万万为亿,亿亿成兆等也。

  于燃灯佛前,即谓第三僧祇已前也,第三僧祇初逢燃灯佛故。那由他者,千万数,谓在燃灯佛前,逢八百四千万亿个那庾多佛,于中一一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然此但其数不论恒沙者,谓所逢佛极少也。谓此且说随于一地二地等中所逢诸佛,非谓前二僧祇但逢尔所佛也。且依古旧相传说,释迦佛于初僧祇逢五恒河沙佛,第二僧祗逢六恒河沙佛,第三僧祇逢七恒河沙者,是则前二僧祇逢无量佛,何独尔许耶?故知且据随何时分逢者,说也。

  又涅槃说:初依菩萨逢五恒沙佛,第二依六恒沙乃至第四依菩萨逢八恒沙佛,其第四依者,即第十地菩萨,故知二僧祇逢无量佛也。然有宗说,初僧祇逢七万五千佛,第二僧祇逢七万六千佛,第三僧祇逢七万七千佛也。

  无著云:此显示威力,谓远绝高胜,故名威力。于中有二,此初文也。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述曰:世亲释云:此第二以他受持功德而校量也。谓供养诸佛,但是福门助菩提法;听闻持诵,能生慧解,破裂生死故也。谓菩萨虽复余行百千诸行,若不修习慧波罗蜜,终不能得识达道理,契证真如,断除分别生死根本;是故听闻,速证菩提也。

  无著云:此文,第二文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述曰:世亲云:第六文也。于中,初明势力广大,闻或狐疑;次显所得果妙,非思量境。此初也。

  此意云:谓无始来,于一切众生,所有杀盗等心,行杀盗等业,为怨为害,一闻一读此经,发菩提心,永除怨害,于一切众生所,永无杀盗等心,与诸众生,为父为母,津济教导,恒为胜友方便,共为亲眷,而行孝义,示为朋友而行笃信,示为臣辅而有忠良,示为君王方便抚救,乃至示为男女或下贱等。若作长者,长者中尊,如无垢称广说其行,当来成佛,功德无穷,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如是功德广大无边,但由听闻而得生故,故若具说,愚夫无智,闻或狂疑也。言狂乱者,谓或闻经不信,返生憎谤,因狂乱故也。或由不信,当来感得狂乱之果也。

  无著云:此第三显示多福也。于中亦二,初明德多难信,闻或狂疑;次明福果甚深,不可量测。此初也。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述曰:此第二文也。谓经诠无相之义,持之者,当获菩提大果,教义既自难量,果报亦难思测也。故经说有三种物,覆之即好,露之即恶,谓愚痴人、外道典籍及妇人也。有三种物,露之即好,覆之即恶,如智慧人、佛法经典及日月。谓此般若,未开卷时,与外典无别;既开卷已,或讲或读,能破众生百千罪障,能得菩提,故受持者,功德甚多,纵舍多身命,不可比量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述曰:世亲云:此第二周说也。谓上来未解发心者教令进发;未解修行者教令修行,未能伏断诸障者教降伏竟。今此一周为已发心菩萨言我能发心,乃至第三已断障者言我能断。由生分别故,则障于菩提,分别者,谓所知障,正障于不住道也。谓若发心修行等时,以无分别智,冥契真理,不生分别,言我能然,名不住道,不住生死及涅槃故。若有分别,则为非证,故名为障也。

  故二乘有法执,为涅槃所拘,便即取寂;凡夫有生执,为生死所缚,不能出离;菩萨具大悲智,故不为两边所拘,故名不住也。若行而有执,是则为涅槃所缚;若不行而执,为生死所拘,名为有住。要炽然行三,而不起我能之执,方得住于不住道也。

  或前为初机利机,后为后机钝机也。

  就此之中,初当宗正明,次于「燃灯佛」下,广释众疑。

  初中有二:初善现为问,次如来为答。此初也。

  无著云:此第十五为证道时,远离喜动故,即是离障住处中第十一,为远离自取,故有此文。谓菩萨于发心修行时,自见得胜处,作是念:我能发心修行等。如是自取为胜,言余不是,为令远离此取,故名为远离自取也。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述曰:世亲云:就此佛答之中,初,答其初问,以例余二举一隅故,次,释违不住义。此初也。

  此意云:发心修行等,本拟除病,既存我执,病乃转生。欲令虽复发心,内亡其我,勿念我能,修行亦然,降伏例尔,故答初问,余令例知也。然此文中准前亦有四心,云「我应灭度」者,是第一心;「一切众生」者,是广大心;余二准文详之易了。

  无著释云:即此之中答前三问也。谓「当生如是心」者,答初问;「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此答第二问。谓度众生时,不生自取云我能然;要须外不作有众生相,内不起我能执,契顺真理而度有情,方名修行;「若菩萨有我相等」者,答第三问,要证人法二空之理,二障乃能除,方名降伏,若云我能,便非契会也。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述曰:世亲云:此释障不住道义也。谓以无分别智内证之时,我、法本空,都无所有,不作我能发心之念,故言无有法发心之者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述曰:世亲云:就此第二,广破众疑有六:第一疑云:既言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者,云何释迦如来于燃灯佛所,以华供养,及布发掩泥,如是行菩萨行耶?第二「须菩提!菩萨亦如是」下,疑云:若无菩萨者,诸佛亦不成大菩提,众生亦不入大涅槃等,若如是者,为何义故菩萨发心?欲令众生入涅槃等耶?此二种疑依前当宗正明处起。下有四疑,因展转释疑而生,至下当悉。此即为破初疑也。于中有三:

  (一)者,破谤无菩萨故。谓作是念: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是则无菩萨,云何如来燃灯佛所,行菩萨行?如经言:如来于燃灯佛所等。

  (二)者,为除谤无诸佛故。论云:若无菩萨者,是谁成佛?是则诸佛亦无也。故论云:若无菩萨,即无诸佛。有如是谤,谓一向无诸佛也。如经言:如来者,即诸法如义等。

  (三)者,为破谤无菩提故。论云:若无诸佛者,是则无菩提而可得,诸佛不得菩提也。如经: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等。

  前中有三:初佛问,次善现答,后佛成。此初问也。无著菩萨云:此第十六为求教授故,即离障住处中第十二,为离无教授故也。谓前说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者,于燃灯佛所何求耶?亦无言教而可求闻故,为离此障故有此文也。就此之中,文有其五:﹝一﹞者,为离无教授故,如经言:如来于燃灯佛所等;﹝二﹞者,明菩提不可说,燃灯佛语不称菩提不如言故,如经言:若有法如来得等;﹝三﹞者,释诸法离言义,如经:如来者,即诸法如义等;﹝四﹞者,有言释迦于燃灯佛所不得菩提,后时自得正觉,为离此取故,如经:若有人言如来得菩提等;﹝五﹞者,显示真如不二故,如经:须菩提如来所得等。前中亦有三如世亲科,此初问也。

  世亲释意云:虚妄执是有所得。如来当于燃灯佛所发心证人法二空之理,于其所执,都无所得,然于无所得,以得菩提也。言「有法得菩提不」者,谓问善现云:于真理中有法得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述曰:此第二答也。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述曰:此第三,如来成也。于中初印可、次释成。此初也。谓真如理中无有所得,亦无授记,我皆空故。

  维摩云:「若依如生得授记者,如无有生;若依如灭得授记者,如无有灭」等也。真如现无授记故,但说真理之中无有实法而可发心,非谓亦无真智能契菩提名为菩提,故于事,菩提亦不无也。

  无著云:正契真时,无法可得故,言无有法而可发心,非谓事中,亦无言教而可听闻也。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述曰:世亲云:此第二释成,中有二:初却显、次顺成。此初也。谓若于燃灯所有法得菩提者,是则为有所得;有所得者,即谓所执有;所执有故,不契真如;不契真如,此为凡类,如何与我授记?

  但由心证真如,于我法二尘都无所得;无所得故,名契会真;契会真故,二执都尽;执既尽故,得可成佛,所以燃灯与授记也,知我会真无所得故。

  无著云:此为第二燃灯语不称菩提,不可如言而取也。于中有二,初反释、次顺成。此初也。彼意释迦如来不于燃灯之说如言而得菩提,谓智证真无所得故,若菩提燃灯可说,释迦如言而取者,则有分别执,心未契真,如何燃灯与我授记?以不如言而取得,故与我记也。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述曰:此第二顺成也。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述曰:此世亲第二文为除谤无佛疑也。于中:初明有法身,次遮虚说。此初也。

  谓有疑曰:若无菩萨,无人成佛,佛亦应无。为破此疑,言有法佛。由众生妄执故,以五蕴为身;智者,了之速朽速坏,都无有实,唯有真理,常而复真,如故是常,不变异也。真故离妄,不颠倒也。此之真理,水火不能害,风贼不能坏,有佛无佛,其性恒然;若说不说,其义不改。但凡夫妄倒故,执身为身,不观身理沦溺长久;圣者正知,故不著于身,但观真理,既能契悟,生死永消,妄覆都尽,理明显故,名曰如来。以此即明不无佛也。

  无著云:此第三释离言义也。谓何故彼法不别说耶?谓诸法之本,理要而复净,智契而方真,非言诠而可悟也。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实语(编者注:「是人不实语」句,为此文作者所加)。】

  述曰:此遮虚说也。初遮他言,次成无得。此初也。如来既真如,岂言说而称实,故若说者,是不实语,但是分别故。

  无著云:此第四破外疑,疑云:释迦于燃灯所不得菩提,后时自得,为断此取故也。于中亦为二,初遣彼外取,次自彰无得。既无有法可得,何有后自取也,故作此言名为不实。今此经中漏不实语字,余本皆有也。

  【「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述曰:此第二文也。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述曰:此世亲第三文也。于中初破外疑执,次举喻彰身。前中有三:

  初,明所得无实无虚;次,显法唯是佛得;后,总结成。此初也。

  无著云:此为第五明真如不二义,于中有三:初,明真如依言离言;次,彰法性法唯是佛得;后,总结。此初也。

  世亲释曰:谓有谤云如来不得菩提,为断此疑,故云:如来所得菩提无实无虚也。谓如来得彼菩提故,故曰不虚;非实有为相故,故曰不实。

  无著释云:不可如言而取,故不实;亦非离言以求,故不虚。凡夫言而虚妄,故不实;诸佛说而可依,故不虚。凡夫言不得,故不实;寄佛语而可诠,故不虚也。若离言而有求,即菩提无因,名为不实;要因闻教方得证,故菩提有因,名为不虚。若如言而取著,生死无出!故不可如言,即称法;必因言,方契真也。但顺佛言而修,后证会时自悟。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述曰:此第二明法唯佛得也。「一切法」者,谓真理万法之本体,故名为一切;「皆是佛法」者,独唯佛证,余不得故。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述曰:此第三总结成也。「言一切法」者,谓佛所证法;「即非一切法」者,非余人所得法,或非分别之相法也。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述曰:世亲释云:此第二举喻彰身也。初佛举喻、次善现顺成。谓「长」者,喻报身,余经亦云妙;「大」者,喻法身。此二种身,由离所知、烦恼二障,如次得故。说人身长大者,谓法报二身也。则非大身者,谓非诸妄想分别身也。

  无著释云:自此已下是第十七为入证道故,又即八种住处中第五,为净心住处故,谓上来十六差别四住处,是信行地,地前凡夫一僧祇修;此为净心地,十地菩萨修也。于中初显示入证道时得智慧,故「菩萨亦如是」下,明离慢。此初也。

  谓入地菩萨得二种智,(一)者,摄种姓智,(二)者,平等智。

  (一)若得智,得生如来家,得决定绍佛种,此为摄种姓智。谓清净法界,是佛所居,名如来家。入地菩萨以无分别智于中证会,说之为生。如此菩萨决定得绍佛种,故名为摄种性智。当知地前菩萨,未生如来家故,虽是佛子,稍疏远故,不名绍佛种也。二乘人虽亦佛子,但求自利,亦非堪绍故,摄论说:声闻人如无智婢子也。一切凡夫,虽亦佛所摄受,亦所覆护等,生怜愍,未发菩提心故,亦非堪绍;唯入地菩萨从真法界亲所生,故堪绍佛种也。论云:若于此家,长夜愿生,既得生已,便得彼身,是名妙身者,谓地前菩萨为此家长夜精勤欲愿故,得入初地,便得妙身也。

  (二)平等智复有五种平等因缘:谓﹝一﹞者,粗恶平等,谓入初地已,女人身、第八有、三恶趣并已舍故,总皆平等也;﹝二﹞者,法无我平等。谓得二空平等理故;﹝三﹞者,断相应平等。谓断性即是所得择灭也,与断相应故名断相应平等也;﹝四﹞者,无希望心相应平等。谓见道前,学观真如,有欲希望;入初地已,证真法界,与无希望心所证平等而相应也;﹝五﹞者,一切菩萨证道平等。谓如百川异流,同归大海之湛,万行虽异,一入初地,同证真大海也。得此平等,故得为大身也。

  解云:此得摄种姓智者,名曰报身;得平等智故,名为法身,妙身大身如次为喻也。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述曰:世亲云:此为第二段释疑也。于中有三:

  (一)者,于本宗上生疑。谓前说无有法发菩提心者,是则菩萨既无,亦应无菩萨可成菩提;若无众生者,教化谁令入于涅槃?若无菩萨者,谁庄严净土耶?

  (二)者,因此破疑而起,说菩萨不见彼是众生,不见存我为菩萨等者,是则如来不见故,名为无众生等;为实无众生等,故佛不见耶?

  (三)者,有疑云:向说心住颠倒,若如是福德亦是颠倒,若是颠倒,何名善法?为此疑故,如经若有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等,就初有三疑:(一)者,若无菩萨,诸佛亦不成菩提;(二)者,若无众生,亦不入涅槃;(三)者,若无菩萨,亦无严净佛国土。

  此则释初两疑,于中初标、次释。此初也。此意云:若菩萨执云:我得菩提有异,众生可度,即不名菩萨,以有我人等故;若尔者,如何能得菩提?能令众生入涅槃耶?谓有假众生,譬如幻人为幻人说法故,谓有五蕴和合假众生故,令得无余涅槃,无如所执实众生故,不见有众生而灭度也。谓有假菩萨而求证故,诸佛得菩提,而无所执实菩提,故亦无菩萨也。故涅槃经十三云:五阴和合,称言某甲,凡夫之人谓为实有,称言某甲;有智之人解阴无有,某甲名字离阴,亦无有某甲名字也。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述曰:此第二释也。「无有法名为菩萨」者,谓若有其实法,皆以法成其众生,故可名菩萨;法既无有其实,亦无所成菩萨也。「佛说一切法无我人等」者,证真时,达无我理,不见有人法二执,故是为菩萨也。

  无著云:上来譬如人身妙身大身等示入证道,此为第二明离慢。谓地前言,我能修行等,而障不住道;入地已去,证达法界二空平等,分别我法一切都亡,永无我能之慢,故云离慢也。论云:若菩萨有众生念,则不得妙身大身,故于中妙身者,谓至得身成就,身得毕竟转依故;大身者,一切众生身摄身故。子云:转依者,即谓所得菩提涅槃。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述曰:世亲云:此破疑也。谓有疑曰,若无菩萨者,不应严净佛土也。于中有二,初标、次释。此初也。此意云:如欲严净佛土,必须严净自心,听经学慧证法真理蠲除二障,内心净故,外土亦净。所以蠡髻见净,舍利睹秽,但由内心有其垢净不同,外土亦有净秽两异也。故若严净佛土者,先除我法二执,我法分别亡故,内具庄严;外住七宝。若言我当庄严者,是则我执未亡,不名菩萨也。故论云「智习唯识通」也。又无垢称云:心净故等,云:忍辱持戒等十善道等,是菩萨净土也。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述曰:此第二释中有二, :初,明无相是真庄严;次,明达理是真菩萨。此初也。「如来说庄严」者,谓无相之庄严;「即非庄严」者,非有相之庄严;「是名庄严」者,是真实庄严也。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述曰:此第二文也。谓若菩萨达我、法空证无我理,是真菩萨,亦真庄严;若有我、法,本非菩萨,亦非庄严也。

  无著云:自此已下,皆求佛地。谓从此已下,讫至经末,差别之中是第十八,住处之中是第六究竟住处,三地之中是第三佛地也。于中有六:(一)者,国土净具足,如经: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等;(二)者,无上见智具足,如经:如来有肉眼不等;(三)者,随形好身具足,如经: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四)者,相身具足,如经: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五)者,语具足,如经:汝勿谓如来作是念等;(六)者,心具足,如经:颇有众生于未来世等,此为初也。

  此意云:谓诸菩萨于前十地修行圆满,断除人、法二执,成就菩提法身,名为国土净具足。于中文科为四:﹝一﹞者,为国土净具足三摩钵帝故,如经:若菩萨作是言等;﹝二﹞者,为断彼故,安立第一义,如经:如来说庄严等;﹝三﹞者,为二种无我故,如经: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四﹞者,为于彼二种无我中二种正觉故,如经: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此等云何显示?若言我成就,即为人我取;庄严国土者,是法我取;皆非菩萨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述曰:世亲云:此破第二疑也。谓有疑曰,前说菩萨不见彼是众生,不见我为菩萨,不见清净佛国者,何以故?为诸法无故不见,为诸佛自不见耶?今此之文有其二:初,明佛有能见故说五种眼;次,如恒沙中已下,明有所见。前中五眼即为五段,一一中初佛问,次善现答。此初,明有肉眼也。

  无著云:自下第二为无上见智净具足故,于中文有其三:﹝初﹞明为无上见净具足,故说佛有五眼;﹝次﹞「如恒河中」下,明为无上智净具足,故说佛知众生心;﹝后﹞「若有人满」下,明为福自在具足故。初中五眼为五段,如前可知也。谓外有疑,向说以无分别智内证真理,是真庄严;于诸外相证真理时,都不见故,谓佛唯有慧眼观理,无余眼也。为释此故,说佛有五眼也,论意如此。

  又论云:于中略说有四种眼:谓色摄,第一义谛摄,世谛摄,一切种一切应知摄。

  色摄复有二种,谓法果、修果,此为五眼粗境界故,是初色摄。解云肉天二眼,色根为性,谓净色四大所造,或异熟长养,说名肉眼,此谓法果也。此通余界及四禅,若修禅除拥而得者,此谓修果也。唯四禅地有,谓于诸色内外两边里表上下皆悉能见也。

  论云:第一义智力故,世智不颠倒转,是故第一义谛摄在先。于中为人说法,若彼法为彼人施设,此智说名法眼者,谓要慧眼观理故;法眼知机说法,得不颠倒为人说也。此意云所诠能诠观理观事,观理知机如次慧法眼也。论云:一切应知中,一切种无功用智,说名佛眼。

  龙树菩萨说约人差别,谓在凡夫名肉、天眼,在二乘名慧眼,在菩萨名法眼,在如来名佛眼,此亦无妨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述曰:此明有后四眼也,释义如上。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述曰:世亲云:上来说如来有五眼,明有能见;自下明知众生种种差别,亦显有所见,谓虽无遍计所执实众生,而可度可见,非无因缘假众生而可见也。虽无作用缘,而有功能缘可得故,谓于因果之上,不见彼所执实人法,不得故,名众生及国土空。非佛无眼而不见,亦非实无众生可见,有彼因缘颠倒虚妄假法故。

  就此之中,文有其五,初佛问恒沙,次善现答是沙,次寄恒沙为喻问,次善现答甚多,第五佛广成。此初也。

  无著云:上来为应知中证故,安立见;为教彼彼众生寂静心故,安立智者。谓以肉、天眼为其前导故,而起慧、法眼观理知机,为他说法故也。前说为见净者,显证故,今说为智净者,显教授故。谓众生中若有贪心无贪心等,如来悉观知而教授之,令舍染进善也。「言所有沙,佛说是沙不」者,谓于因缘沙中,佛说为所执实沙不?问意如此也。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述曰:此第二答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述曰:此第三寄沙喻多也。谓此且举少分,谈实众生无有边限,非只如尔许沙也。

  【「甚多,世尊!】

  述曰:此第四文也。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述曰:此第五如来成。于中初标,次释。此初也。「若干种心」者,谓六识差别颠倒心,诸虚妄心皆颠倒故,以离实念,故说名颠倒,离实念者,谓远离四念处故,名不住彼实智,如是等心,如来悉知也。

  无著云:「若干种心」者,应知有二种:谓染及净,即是共欲心、离欲心等,记如是等众生心如来知故,并教令断恶起善,名为智净故。论云:为教彼彼众生寂静心,故安立智也。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述曰:此释中,初,明颠倒心非真住;次,显虚妄之相。此初也。如来说「诸心」住者,谓虚妄心;「皆为非心」者,谓非真住心,住四念处名真住故,住真如理名真住故;「是名为心」者,谓是虚妄颠倒心也。

  无著云:此智净中,说心住即非心住;如是,见净中,何故不说眼则非眼耶?以一住处故,见智净后,安立第一义故,初亦得成就。子云:凡夫之心,初妄后可成真故,于智净中说心住非心住,佛眼一得已去圆满具足,更无初后转别异故,不说眼即非眼也。其意如是,论文难晓也。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述曰:世亲云:此示彼相续颠倒也,谓以过去未来故不可得,现在心虚妄分别故不可得,如是示彼心住颠倒,诸识虚妄,以世观故。

  无著云:过去、未来,已灭、未生故;现在者,第一义故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述曰:世亲释云:此为第二段疑第三文也。谓复有疑:向说心住颠倒,若如是福德亦是颠倒。若是颠倒,何名善法?为断此疑故,示现心住虽颠倒,所行福德非也。以是佛智根本故,由行施时,不著自身等,但求无上菩提,所以功德甚多也。此中初佛问,次善现答,后如来成。此初也。谓若将七宝等施,为求般若,听闻修学,当成佛,故其福甚多也。

  无著云:此即无上见智净中第三为福自在具足故也,谓若为般若行施等故,福法成满也。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述曰:此第二答也。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述曰:此第三如来成也。「若福德有实」者,谓说若为般若故行施。如为自体故行施,实有者,佛则不说为得福多也。以三事体空行施,不同著果报等行施故,如来说福多也。以此准知,前以财命等施校量不及受持此经者,谓不能亡相故,不求菩提故也。谓若舍身命之时,但于少少饥饿众生有益,非能广利;若持般若者,当得成佛,济利甚多,故功德胜也。若横望言之,舍身极苦;望坚说者,不及持经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述曰:世亲云:上来破于本处生疑竟,自下第二有四疑,展转释疑故生也。此为大段第三破疑,显是展转中第一大段也。于中文三:(一)者,以相好身为佛疑;(二)者,「汝勿谓」下,疑佛有说;(三)者,「颇有众生」下,疑无人信。此为初也。

  谓疑曰:若诸佛以无为法得名,云何诸佛成就八十种好、三十二相而名为佛耶?解云:此于前说云如来者,即诸法真如以生疑也。就此之中有二:初,破于色身生疑;次,破于相好生疑。前中复二,初佛问,次善现答。此初也。

  问意云:法身真佛可以作报身形好而见不?又可圆光一寻等随好色身以见法身佛不?

  无著云:此第三为随形好身具足故。问意云:佛随机故而有报化随好之色身,真理法亦有色性无差别之好,今问法身可差别之形好以见不?为令众生内证法身圆满,故外得形好之身具足,故有此文也。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

  述曰:此第二答中初标、次释。此初也。

  【「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述曰:此释也。「如来说具足色身」者,谓报化随好之身;「即非具足色身」者,非是法性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者,是名报化身也。

  无著云:随机现形有报化之形好,内证无相而有法身之好色性,由内证法性色身故,外具形好之身皆得圆满,然形好之身即非法性之具足色身也。谓法身犹如虚空,虽无形相而于镜中现虚涣影像;法身亦尔,虽无形相而于镜智现报化身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述曰:世亲云:此第二破于相好生疑也。于中初问,次答。此初也。问意云:可以三十二相见法身无相佛不?

  无著云:此第四为相身具足故,问意云:佛有三身,谓法身,报、化身,然报化身有三十二差别之相,法身亦有无差别法性之相?今问法身可以差别之相好以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述曰:此第二答中初标也。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述曰:此第二释也。世亲云:如来非诸相具足者,谓差别三十二相也。即非具足者,非法身无差别相具足也。是名诸相具足者,是外形相也。

  无著云:法身虽无形相,而有法性之相,谓理媚曰相也。于外化中亦有形相,为令众生得此种圆满故,谓内证真理无相之相故,而外具有相之相也。然有相之相即非无相之相,是名诸相具足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

  述曰:世亲云:此第三段疑第二文也。谓有疑曰,若如来具足色身成就,不可得见,若相成就不可得见,云何如来说法耶?为破此疑故也。于中初敕勿怀疑,次人言谤佛,后总结成。此初也。佛告善现云:汝勿谓法身如来作是念言,我当有所说,法身佛本无有念,亦无有所说故。

  无著云:此第五为语具足故,谓化报随机而有言说,法身幽寂无说无形。内证无言理,外能为他说,为令得此故,言为语具足故也。

  【「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述曰:此第二文也。谓若有法身有所说法者,即谤法佛也,寂寞无言故。问:若尔者,何故前言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耶?答:彼推功归本故,要内证真说,于外可能说,所以唤法身无说,是真说也。

  问:何故楞伽经云:法身说离相离言法,报身说十地法六波罗蜜法,化身说三乘法耶?准此法身亦说故。答:说有二种:(一)者,起作说谓有说说也;(二)者,无起作说谓无说说。前是报化,后即法身。彼据不说之说,此约有说之说,故不相违。云何法身为不说说?谓由众生证达理故,了解一切,名法身说;如闻说法,而了达故,名之为说也;犹如有人,若语若不语,令他解了,名说法也。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述曰:此第三结也。「说法者」者,谓总举说法也。「无法可说」者,谓真理中无有少法可说也。谓要达遍计所执空无而说,是名说法也。若执真如为实无说,即非说法也。

  无著云:报化有说,法身无说。若言法身有说如报化者,即为谤法佛也。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述曰:舍卫漏此文。世亲:此第三疑中第三文也。谓有疑曰,若言诸佛说者,是无所说法;不离于法身,亦是其无,有何等人能信如是甚深法界耶?就释此疑中,初善现问,次如来答。此初也。

  无著云:第六心具足中复有六种:一者,念处;二者,正觉;三者,施设大利法;四者,摄取法身;五者,不住生死涅槃;六者,行住净。此为初也。问意云:如来在世,慈悲平等为众生说,有能听闻而起思念,如理作意,如法修行,法随法行,当得成佛。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诸恶众生,闻说此经之时,有能生信,起于思念,如佛在世时不?佛答言有,为显有众生能思念故,名为念处。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述曰:此第二佛答中,初标、次释。此初也。「彼非众生」者,谓非是阐提无佛性等众生;「非不众生」者,是听闻般若,发心成佛众生也。

  无著云:彼非众生者,第一义故;非不众生者,世谛故;众生众生者,显示说第一义,是不共及相应故。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述曰:此释也。初言「众生」谓凡夫众生;又「众生者」者,谓发菩提心修行众生也。「如来说非众生」者,谓非是阐提无佛性众生;「众生是名众生」者,是发心众生也。此上意云此经典生信心者,即是发心修行成佛众生,非是无性众生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述曰:世观云:此大段中破第四疑也,即是第二展转释中第二疑也。于中曲有二疑。此初也。

  谓有疑曰,若如来不得一法,名无上正等正觉者,云何离于上上证转转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就此文中有二:初,善现问,次,如来即广辨其义。此初也。「为无所得耶」者,谓耶是问词,不是不定词也。直问佛云:如来无所得耶?所以佛即印之。若不定为问云为得不得耶者,佛如何即印耶?故今问意云:真如理中佛得无上菩提不?

  无著云:此是心具足中第二为正觉故,即谓能证所证观照实相也。故解深密云: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大智度云: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若也。谓此为令众生断除二障,得二菩提,而有此文,故言为正觉故也。于中文有其五:初,显示阿耨多罗语,谓无上觉即是法身菩提也;次,已下显示三藐三菩提,谓正觉即是报身菩提也。以无我人下,双成上二,前中初问,次印。此初也。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述曰:此第二印问惬真也。谓真理之中,无如所执少有所得,名为菩提也。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亲云:此为第三广辨其义也。于中有三:初,明不增减;次,显无差别;后,修一切善下,彰方便满足。此初也。「是法平等」者,谓真如理无增减故;「无有高下」者,谓有为法有取舍,菩萨于十地中得胜无漏而舍劣故,无为无胜劣可取舍故,言无高下也。

  无著云:此显示三藐三菩提,即谓正遍知也。是法平等者,谓一切诸佛共得菩提,智无胜劣故也。无高下者,谓一切诸佛起化身,各类共等,乃至寿命亦等也。子云:平等者,谓法身;高下者,约报化,谓一切佛报身报身等,化身亦尔也。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述曰:世亲云:此第二显无差别也。谓一切诸佛法,无我、法执故,法身平等,无有差别,若胜若劣也。

  无著云:自下双成上二:初,成上阿耨多罗法身菩提;次,成上三藐三菩提报身菩提。此初,可知也。

  【「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亲云:此第三彰方便满足也。于中初正显,次结成。此初也。谓要近善知识,听闻计念,如法修习,法随法行,善根满足故,契证真理,名为成就阿耨菩提也。

  无著云:此成上三藐三菩提也。于中初正成,次结释。此初也。谓前言无我等,除其有执也;今言修善者,破其空执也。我、人空故,须遣自妄心;依圆有故,须存其善法。所以唯学有以非空,妄想以之而更长;唯学空而非有,真智无因而不生;灭妄想于空门,起真心于有府,有空双观,方成中道也。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述曰:此第二文也。「所言善法者」者,谓求菩提善法,或无漏法,顺无漏法也;「说非善法」者,非是有漏生灭恶善法也;「是名善法」者,是出世善也。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

  述曰:世亲云:自下破第二子段疑。谓有疑曰:若一切善法满足得菩提者,则所说法,不能得大菩提。何以故?以所说法,无记法故。谓此意云:其能诠教有名句文,体是无记,如何听闻而生善耶?此是小乘人疑也。就破此疑中,初举功德,次以受持校量。此初也。

  无著云:此即心具足中第三为施设大利法故。于中有二:初,明大利法,次,「汝等勿谓」下,彰所利生。初、中,先举财施,次,以受持校量显于福利。此初也。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述曰:世亲云:此第二以受持校量也。此经稍略,余本不同此也。世亲云:此法虽言无记而能得菩提,以远离所说法,不能得大菩提故,此法能为菩提因故;又言无记者,不然,汝法是无记,我法是善故,此就彼宗释,佛语是善也。又大乘义一得佛已,声及名句并是善,是故一受持时,即为菩提广大因故,胜余无量珍宝布施也,此正破前疑。「百分不及一」等者,论家有四种校量胜,谓一者数胜,二者力胜,三者无相似胜,四者因胜。解云:

  数胜者,谓以数校量,谓小乘有六十二数,华严有一百二十番数,此方有十五故,谓一十百千万等如是诸数校量者,于生死果报悉可得知。若受持此经,当得成佛所有功德,非此数等之所校量,故云数胜也。

  力胜者,名为情计胜,谓布施等所获世间人天善果情计可知,今此受持之因,情计所不计度也。

  不相似胜者,谓喻胜也,世间福果喻可能喻,受持之因所得胜果,无喻以可喻也。

  因胜者,谓时胜,世间福果可以时限校量多少,此所得果,尽未来际无时分限,不可校量也。如论四名,当人立数计喻时等名也。无著意可知也。以此校量受持既多,即是施设大利法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

  述曰:世亲云:此即曲文中第三段疑也,即是展转中第三段疑。于中曲有四,至文当悉。此即初也。谓有疑曰,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者,云何如来名为度众生耶?就破此疑中,初劝彼除疑,次广成自义。此初也。谓报化二身,随机利物,有高有下,可有思念,当度众生,谓慈悲本愿缘故;法身真理,湛寂无思,如何有念当度生耶?但起智作证,即名为度故。又化身随现,可示度生之思念,报体久无分别之思,如何起念?如末尼珠随求雨故。又凡夫执由遣而念我当度,诸佛分别永亡,当度之思不有,但随所化,应机示念也。如是故重汝无作念也。又真理之中都无所得,亦无众生当可度也。

  无著云:此为第二明所度众生,科释其文,大意无别也。

  【「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述曰:此第二成自义中。初慰喻其心,示实道理;次成无实度说,假我非真。此初也。谓真理中无有众生如来可度,随于外化,可度假生也。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述曰:此第二文也。于中初成无实度,次说我非真。此初也。谓如来若说实有众生实可度者,是则我执未亡,不名为佛也。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述曰:此第二说我非真中,初说我非真,凡夫妄取;次明凡亦非实,但假施言。此初也。「如来说有我」者,谓因缘和合而假说之;「则非有我」者,非实执之我也。「凡夫以为有我」者,所执取故。此意云:如来说有我者,为除无我怖故。所以初修习必依于我,后渐契真,我相自遣,若言无我,唯欲造修,我即空故。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述曰:此第二,明凡亦非实,但假施言也。谓于贪嗔未亡之类,假名凡夫,非如其言即实凡夫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述曰:世亲云:此即展转疑中第三段疑也。于中曲有三段。此即为初文也。谓有疑曰:虽相成就不可得见如来,以非彼体,以如来法身为体;而如来法身,以见相成就,比知则知如来法身为福相成就。此疑意云:报化二身,即以法身为体,其外报化身既有相好,以外比知内,法身亦应有其相好也。如睹人面,即知心事故。就此之中,文有其五:一者,如来问,二善现不正答,三如来却质,四善现正答,五举颂以成。此初也。问意云:可于报化身三十二相观法身如来不?

  无著云:此即心具足中第四为摄取法身故。谓欲令诸众生内观真理清净法身,外自具其形相,不可以其形相而观法身如来。就此之中文有三。初问答略显,次举颂广成,后释外意难。前中有四,如文可知。然准余本,无善现不正答,亦无如来却质之文。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述曰:义可知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彼如来妙体  即法身诸佛  法体不可见  彼识不能知】

  (编者注:此赞述以鸠摩罗什译本为主,但现有之鸠摩罗什译本中并无第二颂,是否在窥基大师时代,原有二颂,则无法确定。)

  述曰:此举二颂,以成前义。于中初偈显不应以色声以观法身如来,若取色声,不契真理,是行邪道,不见法佛故;次偈明法身妙体超寻思故,凡夫不可见,亦非分别之识,所能知故。涅槃云: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也。

  无著云:初偈显示如所不应见,不可见故;次偈显示不应见及不能见因缘,云何不可见?诸见世谛故。何因缘故不可见?以彼法真如相故。非言说而知唯自证故。如是等说如论。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亲云:此第三段释展转疑中,曲文第二疑也。谓有疑曰,若不依福德得大菩提,如是诸菩萨则失福德及果报也。此疑意云可说如须弥山王七宝有人持用布施,不及人受持此经至四句者;是则福德不得大菩提果。准此,即福德空,果报亦空,则法断灭,是则佛相好身亦无,唯有法身空理也。就断此疑之中有三:初显相好非无;次「汝若作是念」下,明因果不失;后「若菩萨以满」下,校量功德。前中有二:初述彼疑心,次劝勿邪念。此初也。述彼疑云:既以法为佛,是则无报化形相身也。

  无著云:此即为摄取法身中第三文释外疑难也。论云:若尔如来虽不应以相具足见,应具足为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离此著故,明相具足,体非菩提,亦不以相具足为因也,以相是色性故。于中有二:初逆招彼心,次劝令除念。此初。谓述彼念言,法身如来以具足相为因故得,应除「不」字,捡能断及婆伽婆文并无「不」字也。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述曰:第二文也。世亲云:汝「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得菩提」,以报身化身具足相得故。

  无著云:「莫作是念」者,劝令勿生前念,以相为因而得法身。何以故?如来不以具足相为因得菩提故。故论云:以相是色性故,谓要以智为因,方得菩提,非用相也,相是色故。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

  述曰:世亲云:此第二明因果不失也。于中初述彼心,次劝勿念,后释所以。此初也。谓有念曰不依福德得大菩提者,是则福德无,果报亦无,若尔发菩提心者,便说诸法断灭也,以无福德因及果故。

  【「莫作是念。】

  述曰:此第二劝勿念也。

  【「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述曰:此第三释所以也。谓诸菩萨知因知果去离断常,但无所执实福德因及果,非无因缘,假因果也,但遮作用缘,非无功能缘故。

  无著云:自下明心具足中,第五为不住生死涅槃故。于中有二:初,明不舍生死,次,「若菩萨以满」下,明不舍涅槃。上来初文竟。谓不舍生死,故不住涅槃也;不舍涅槃,故不住生死,为令得此,故有此文。「于法不说断灭」者,谓发心菩萨知因说果去离断常,故不说断灭也。谓虽得涅槃,还住生死,然不令断生死,若断灭生死者,即同二乘,住涅槃故,以此故名不说断灭相也。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

  述曰:世亲云:此第三功德校量也。于中初正校量,次释所以。前中初举施,次以福校量。此初也。

  无著云:此第二明不舍涅槃也。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述曰:此第二以福校量也。谓因了达二我空故,而得于忍,其福过彼所施功德也。得成忍者,忍有三种:一者,本性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人法二相本无体故;二者,自然无生忍,观依他假因缘非自然生故;三者,惑苦无生忍,劝于真如惑苦本不生故。

  【「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述曰:此第二释所以之中,初佛略标释,次善现问,后佛答。此初也。不受福德故者,谓菩萨所行福德,不著自体等故,但希出世,故云不受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述曰:此第二善现问也。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述曰:此第三佛答也。以不贪著自体等而行福德,故名为不受也。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述曰:世亲云:此第三大段中曲文第三释疑也。谓有疑曰:若诸菩萨不受彼果报,云何诸菩萨福德众生受用?此意如释迦佛舍第五分寿,留福德与未来众生,故知菩萨亦受福德,如何言不受耶?如是等菩萨受福德无量故。

  就释此疑中有四:初,明报化外利物故,亦受福德;法身无去来故,无受福德。次,「碎为微尘」下,明法身一,化身有多。次,「若人言佛说我等」下,明我法无实。次,「若有人以满」下,明化身有无尽福。此初也。

  「若来」者,谓成道来;「若去」者,入灭去;「若坐」者,说法利益时;「若卧」者,谓唱灭相。化身有此,而法身无。故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如天上月,影现水中,水清即现,水浊便隐,月体本无来去,由水致有生灭;法身本湛寂,由心故见去来也。子云:法身本无来,由众生向佛故见来,此即不来来,犹如赶远质以临台,睇影颜而府己也。法身本无灭,众生厌佛故,不去之中而见去,犹如泛驶舟而东迈,瞩凝沼而西流,此即不去去也。

  无著云:此心具足中第六为行住净故,于中复有三种:一者,威仪行住;二者,破名色身自在行住;三者,不染行住。此初也。谓化身有威仪行住等,法身无此也。行者即谓去来,住者即谓坐卧也。法身无有威仪,故云无去来等。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述曰:世亲云:此第二明法身一、化身多也。于中有二:初以微尘为喻,次以世界为喻。前中初佛问,次善现答。此初也。

  然此喻中含其二意:(一)者,聚尘为界喻,如摄指成拳;(二)者,散界为尘喻,如开拳作指。初名聚喻,次名开喻。

  若聚喻者,尘喻烦恼多,聚尘成一世界,喻断多烦恼,成一法身也。

  若开喻者,世界喻法身,散界作多尘,如依一法身,起无量化身也。今问多,不挟此二意也。

  无著云:此为第二破名色身自在行住,于中有二:初明二种方便,次「若人言」下,明入相应三昧不分别。前中有二:初明破色身方便,次明破名身方便。前中初,明细末方便,次明无所见方便。前中复二:初问,次答。此初也。谓以世界渐次析至于极微,是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述曰:此第二也。世亲云:但寄微尘为喻,非如言而有实,如卫世师等所执微尘也。佛说「微尘众」者,谓寄微尘以喻化身也,「则非微尘」者,非如外道等所执实微尘也。

  无著云:但破一合执故,观解分析至不可析,假说微尘,非实有也。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

  述曰:此第二以世界喻法身也。于中有二:初标,次释。此初也。如来说世界者,谓寄世界为喻也。「则非世界」者,非如外道等执以众多实极微成实世界也。彼执两两极微生第三,如是等故。

  无著云:此破名身方便也。世界者,谓众生世间也,彼唯名身得名也。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述曰:此第二释中,初却执,次说非,后明执实。此初也。谓若如其所执有世界者,即非是执,是正见故,非虚妄也。以无实执实,故一合相也。一合相者,谓我执,谓执一身总聚五蕴以为我,故名一合相也。

  【「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述曰:此第二,说非也。谓佛但于假蕴因缘和合之上假说一合,非则如其所执一合相也。「则非一合相」者,非是所执一合相也。但假说一合既非,即明世界亦非有实也。

  【「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述曰:此第三,明执实也。谓如来假说一合相,凡夫于中起执为实也。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述曰:世亲云:第三明法我无实,于中有二:初明无我,次发阿耨多罗下,明无法。前中初佛叙其外疑问其解不?次善现悬解答明不闲。此初也。谓小乘人等说,言必有体,心不缘无。言有体故,佛说我见等,明有我实心不缘无故,所执之义必成其有令能彼言,故云若有人言也。

  无著云:此下第二明入相应三昧不分别,于中初明如所不分别为入之方便,次发菩提心下,明何人何法不分别。前中初问,次答。此初也。

  【「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述曰:此第二答也。谓于诸法本无我、法,众生妄情执为实有,佛为破彼执故,随其情,说其解,而说为我、法,非谓言诠,即有实体,纵令心取,何废无真?大乘之义,缘无得生心,言诠不称实故,谓世尊随情逐解,假说我、人,非如其执,即实有体,故云即非我见、人见等也。「是名我见」等者,谓如来假说也。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述曰:此第二明无法也。于中初劝知见,次总结之。此初也。谓若发心者,证真如时,不见所执法相,名为正智也。

  无著云:发菩提心者,显示何人是无分别也。于一切法者,显示于何法不分别。应如是知见等者,显示增上心、增上智,故于无分别中知见胜解。于中若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毗钵舍那故见,此二依止三摩提故。胜解以自在故,解内攀缘影像,彼名胜解,谓知与见但是一,无分别智与意相应,今言依止观为别者,据前加行而说也。谓前欲修止故,发智名之为知;欲修观故,生智名之为见也。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述曰:此总结也。「所言法相者」者,谓假说法相也。「即非法相」者,非是实执之法相也。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述曰:世亲云:此为第四子段中第四文也。于中初福校量,次明离相而说。此初也。谓法身不受福德,其化身福德无尽也。以化身福德无尽,故能为人说,故发心成佛者,受持及为人演说,其福胜以七宝布施也。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述曰:此明离相而说也。谓化身说法,不取于相而说,已无分别执,故不言我是化身等,是故得福多也。「如如不动」者,谓下一「如」字是真如,上一「如」字是比喻,谓化身说法之时,不取有为相,犹如真如湛寂不动也。

  无著云:此段文下即是第六行净住中第三为不染行住故,彼不染复有二种:(一)者,说法不染,即上来所陈受持演说此经,福胜七宝布施也。谓有大利益故,决定意应演说而无所染也;(二)者,流转不染,谓说九喻(编者注:鸠摩罗什译本中是六喻,其他译本中有九喻,谓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此显示不可言说故。不演说彼法有可说体,应如是演说,若异此者,则为染说,以颠倒义故。又如是说时,不求信敬等,亦为无染说也。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述曰:世亲云:此释展转疑中大文第四也。谓有疑曰,若诸佛如来常为众生说法,云何如来入涅槃?为破此疑故立九喻,如玄记说。

  无著云:此即第二为流转不染故。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述曰:此第三大段喜悟修行分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如何对治我慢:佛把一切的烦恼归纳起来,称之为“贪嗔痴三毒”,在三毒里面,佛特地把傲慢提出来,为什么?人只要有贡高我慢,什么都学不成。佛经里面讲所谓是“我慢高山”,这个高山很不容易通过。佛教我们用什么方法对治我慢习气?礼敬的方法。我们今天学佛,见了佛菩萨的形像要顶礼三拜,为什么要顶礼?顶礼是折服我慢。以我们尊贵的头顶,顶礼佛的足,这是折服我慢。我们要修到能够起作用,真正把我慢降伏,还要多拜佛。我们要从拜佛当中,真正觉悟过来,把一切众生都当作佛菩萨、都当作善知识看待,唯有这样,这个贡高我慢的心才会逐渐收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