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二种根本”浅说


2014/9/3    热度:6485   

  《楞严经》“二种根本”浅说
  传 修
  “二种根本”经文及白话文解释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
  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咸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
  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
  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者。二者,无始菩
  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
  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白话文:如来对阿难说:一切众生从久远以来,就有种种的妄想狂念和烦恼,造成种种恶欲的根柢(出树木的根;引申为基础),它们相集相聚在一起,致使各位修行求解脱之人,不能成就佛的无上智慧,只能造就像声闻、缘觉那样的修行人以及种种旁门左道乃至魔法鬼术的邪术。这都是因为不能知道有两种根本的缘故。糊涂杂乱的修行,就像煮食河沙作为美味一样,既使经历了万千劫后,也终究不能成功。是哪两种根本呢?阿难,第一种是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就是你与众人都依持外物的认知心,这就是生死的本性。第二种是无始以来的菩提涅盘的清净本体,就是你与众人的一切识本来精粹光明,能产生攀缘一切的能力,而唯独对这个本来精粹光明的识,攀缘的力量却不能达到它,结果自然就是自己遗弃了本来明澈的本性,虽然时时勤苦修习,终究不能有所觉悟,不免就会陷入那些各种不同的生死恶趣之中。
  “二种根本”之理论说明(参考《楞严经讲义》以及《佛法概要》)
  二种根本:即真、妄二本。一、妄心:本无而错认,非心似心,此属妄本,即《楞严经》所说:‘无始生死根本’、“妄想”。二真心:本有而迷背,非失似失,此指真本。即《楞严经》所说:“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妙精明心”。错乱修习者,由迷真认妄,以妄为真(以生灭心作常住解;以凡测圣),独修于妄。犹如煮沙,欲成嘉馔,此喻错乱修习,依识心妄本,而不谙根性真本,识心非菩提因,喻如煮沙,欲成嘉馔好饭也,沙非饭本,纵经尘劫,煮之,只名热沙,终不成饭。错用因心,亦复如是,纵经尘劫修之,终不能得成无上菩提。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并说:“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佛成道时说的几句话,把佛所开悟的根本真理,和盘托出,一语道破。佛所开悟的道理,就是众生心与佛心,无二无别,本来一体。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佛觉悟到世界上所有众生,本来都具有与佛一样的智慧德相。但是众生虽具有佛的智慧德相,为什么依旧还是众生呢?因为众生有了妄想心(妄本),有了执着心,迷了真心,生起妄心,却把这虚幻妄心当作真如妙心,叫做迷真逐妄,执妄为真,所以才有种种妄想执着。这妄想心,执着心,也就是我们众生的我执烦恼和法执烦恼,尘沙无明烦恼。世界上所有众生,都不觉悟,现在所有一切境象,都是无常无我的道理。于无常的诸法之中,执着为真常,于无我诸法之中妄执为有我,有了我执与法执二种烦恼心。由是生起贪心瞠心愚痴心的根本三毒烦恼。这三毒使我们对本具佛性的智慧德相,迷而不知,隐而不显,就不能成佛得道了。那么我们是不是永远不能成佛,永远做众生受痛苦呢?当然不是的。只要众生发大菩提道心努力修行,把心中妄想执着烦恼消灭,我们本具的无师智慧,自然智慧,也就是心中所具足的大智慧光明(真本)就会显现出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种无穷无尽的智慧德相,就与佛的智慧德相,心心相印,通达无碍,这就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不可思议的道理。
  “不可思议”,就是口欲谈而词丧,心欲缘而虑忘,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议,这叫做不可思议。正是《法华经》所说的:“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道理。因为心、佛、众生,在名字上看起来虽然是有三种的不同差别,但实体是一。这里说的心:是指真如妙心(真本),十方诸佛修行得道,就是证得真如妙心,就叫做成佛。我们众生迷了这个真如妙心,就叫做众生。我们举一个佛字:诸佛所证的真如妙心,就是在众生一言一默,一动一静之中去求。我们说众生,人人都具足有真如妙心,依此真心来修行,将来功行圆满,决定成佛。这个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道理,是我们佛教根本的道理。依此看来,我们众生的一念心就是佛,所以修行就是要修心,修心才能成佛。古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就是说的这个实相无相(《无门关》第六则说:“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实相是宇宙万有的本体,这种本体离诸一切之相,故说实相无相。)
  佛的印度语是佛陀,汉译为觉者。觉的内容有三:本觉、始觉、究竟觉。
  第一本觉。即众生本有的觉性,这个觉性是人人具足,个个都有,大家都是自性天真佛。众生心就是佛,佛就是众生心。众生虽然处在迷位,迷了本觉佛性,叫做不觉的众生。可是众生虽然是迷而不觉,而本觉佛性从来都不曾遗失,也没有缺少。譬如有一个人,吃醉了酒。有一个亲友,把一粒摩尼宝珠放在这个醉汉衣服之中,这个醉汉不知道自己衣里放有一粒摩尼宝珠,认为自己很穷,生活困难,到处求人,讨饭度日。对衣里明珠一定要经过他人的解说,醉汉方能知道。另外有一个贫穷的人,他的祖先恐怕子孙受苦,就预先把一个非常珍贵的珍宝,埋藏在自己家里,没有告诉他的子孙。这个穷人不知道自己家中藏有珍贵宝藏,为了争取生存,到处向人乞讨,受尽了人间的痛苦。宅中宝藏,一定要加以指示,才能知道,众生虽具有本觉佛性,迷而不知,在三界六道之中,枉受生死轮回的苦恼。但是本觉佛性,在圣人分上也不曾增加一点,在凡夫分上也不会减少一点,真所谓法平等,无有高下。
  第二始觉。众生把本觉佛性埋没在五蕴心身之中,而不自觉,现在看到佛教经书,听到大善知识的开导,得到这种外薰助缘,明白人人本来具有天真佛性。佛性又叫本来面目,或五位真人。过去—向都是不知不觉,今天方才开始觉悟。正是“宅中宝藏,非指示而莫晓;衣里明珠,必解说而方知”。就像上面所讲那个贫人一样的,家中虽然埋有宝藏,因其祖先,没有预先告诉他,所以迷而不知,又像那醉汉虽然藏有明珠,但是迷而不知。记得圆瑛大师说:“真虽本有,不方便显之,则终不能见;妄虽本空,不方便破之,则终不能空。,,这就是说:“真如妙心,虽是人人具足,个个都有,如果不以方便法门来显发,那是不能明心见性,大开圆解的。但是妄想烦恼如果不以方便法门,来彻底破除,也是无法得到消灭。,,所以《楞严经》里面,佛对阿难尊者指示要经过三番的破妄。第一破妄识无处。就是说第六意识的妄想心,它是没有一定的处所。第二破妄识无体。就是说第六意识的妄想心,它是没有真实的体性。第三破妄识非心。就是说这第六意识的妄想心,它不是我们自性本具的真如妙心。佛为令阿难尊者大开大悟,在二番破第六意识妄想心之后,就继续来个十番显见,显出我们众生眼根之中,能见的见性,它是不生不灭、不动不摇,就是真如妙心。这就是佛用种种方便法门,来破妄显真,要达到妄穷真露的主要目的,使阿难尊者与在会大众,都要知真本有,达妄本空,是为始觉。
  第三究竟觉。一切众生,由于本觉内薰之因,再遇善知识开导,及看经听教外薰之缘,这叫做种子薰现行,现行薰种子。内外交薰,因缘和合,所以才能够觉悟,发心修行,时时回光返照,以智慧断烦恼,达到惑净智圆,复还本有心源,得到究竟清净,圆成佛道,是为究竟觉。
  下面我们提出两个问题.并用一些譬喻来进一步说明“二本”
  问题一:妄心是怎么产生的?有第一因吗?
  《楞严经》里告诉我们,由于迷真,忽而生起一念妄心(生相无明)。“妄本无因”,没有第一因。宇宙万有,是无始的“妄有”,没有开始,亦无终了,所以说“无始无终”。或者说:“无生无灭”。众生在迷,迷本不生。诸佛修证,迷亦无灭,以妄体本空故。下面用譬喻说明:
  醒人说梦喻:诸佛已得无上菩提果,长夜梦破,如醒梦寤时之人,说梦中事,其心纵然精明,能说梦中种种境界事物。欲将何者因缘,取梦中物以示人。以梦境本空,本无所有故。佛亦如是,五住梦破,如寤时人。三智具足,如心精明。为众生说无明妄想,如醒人说梦。说虽能说,欲何因缘,取妄体以示人。(妄体本空,不可得故)
  迷头认影喻:……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此以无因,自生怖畏,失头狂走,合妄因本空。忽然狂歇,知头宛在,并非从外所得。纵使未曾歇狂,正在狂走觅头之时,其头亦何尝有所遗失耶,合妄体亦空。以头喻真,以狂喻妄。
  《楞严经》卷四载:室罗城(即舍卫城)中演若达多,一日于晨朝以镜照面,于镜中得见己头之眉目而喜,欲返观己头却不见眉目,因生大瞠恨,以为乃魑魅所作,遂无状狂走。这里是以自己之本头比喻真性,镜中之头比喻妄相。喜见镜中之头有眉目,比喻妄取幻境为真性而坚执不舍;瞠责己头不见眉目,则比喻迷背真性。《楞严经文句》卷四:“当知凡夫爱妄有而不见真空,二乘爱偏空而不见妙有,菩萨爱万行而不见中道,别教爱但中而不见法界,皆狂走也。(中略)是人心狂,更无他故,则知妄本无因。”
  翳喻:与“虚空华”同义。又作花翳。华,指空中之花;翳,指眼球上所生遮蔽瞳孔之薄膜。翳目所见满天空华,非真有花,乃目不明所致。以此譬喻妄心所计诸相,皆无实体。《圆觉经》“譬如幻翳,妄见空花,(中略)妙觉圆照,离于花翳。空华:指空中之华。全称虚空华。又作空花、眼华、眼花。盖空中原无华,然眼有病疾者因眼中有翳,常于空中妄见幻化之华;比喻本无实体之境界,由于妄见而起错觉,以为实有。故于自身中见有一常住之我,或于一切万物中,妄见其有实体,则称为如见空华。
  经文: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盘,亦复如是!”
  解释(见《楞严经略述》,知定法师著):初譬下,以迷方喻(1),使知昔本不迷,今亦无悟。聚落,村居名也。迷人,众生也。聚落,如来藏也。南,明性也。北,所明也。惑,无明也。悟人,善知识也。指示,教行也。南相不动,众生迷惑,故见北相。性明无变,迷故立所,忽得善知识指示,依教而行,方知昔本无迷,今亦非悟,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性毕竟空。迷本无根者,诸法辗转,皆因无明,而无明更无所因也。悟非生迷者,悟迷相反,安得相生?故亦不作生迷之根也。倏者,忽也。纵迷者,纵使先迷,或久迷也。昔本无迷者,不可作众生未妄以前解,只言昔在迷时,即无迷可得也。即清凉澄国师所谓:“由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迷觉,即前明觉,似有迷觉者,谓当彼迷时,似有能迷之妄心,及所迷之妄觉。如当在迷方之时,似有颠倒之迷心,及移转之方位也。觉迷迷灭者,始觉智起觉尽无始妄念,以真性觉中本无无明,故不觉则已,但一觉迷,迷即顿灭也。觉不生迷者,谓正当迷时,已即无迷可得,而况既觉之后,岂复更生迷哉!次亦如翳人下,至何当更出山河大地?以空华喻(2),使知真元无妄,悟不生迷也。翳喻妄见。华喻山河,妄见若亡,山河自灭。故下文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真元无相,妄见起灭,空元无华,因翳妄生,翳病若除,空华何有?见山河灭已是颠倒,若待更起,斯实狂痴!是故满慈于如来妙明空中,而待山河更起,与彼狂人奚复何异?《宗镜录》云:“以本性清净是性觉义,但以性中本觉,如木中火性,未具因缘有而无用。非是悟己而更起迷,悟时立本觉之号。悟本觉己更不复迷,诸佛重为凡夫,无有是处。”又如金下,以金喻(3)佛菩提智德恒而不变。金矿,蕴金之砂石也。杂于精金者,金在矿时,混于砂石之中。一纯者,出矿后之纯金也。更不成杂者,金既一纯,更不复杂砂石而成矿也。众生觉隐,如金杂矿,诸佛觉现,如金一纯。已人果海,不重为因,故如金之一纯,更不成杂。然因果虽殊,觉性平等。如木成灰二句,以灰喻(4)涅盘断德无生。觉性如地,惑障如木,加行如燧,智照如火,涅盘如灰。燧动火起,木尽灰成,灰归于地,不重为木。修行智起,惑灭觉显,显处惟真,不重起妄。然本觉妙明,妙觉明空,离过绝非,道理微妙言辨莫及,故须合此四喻方尽其理,以显其妙。前二就圆悟之理,生佛具是本真,而未显生佛永殊之相。后二但约不坏修证因果之相,而未显生佛平等之理。若但用前二,则拨迷悟因果之相。若但后二,即成觉性本来不净,以失真常之理,旭师云:“今以后喻合前,则知六而当即;以前喻合后,则知即而常六。又依前二喻,不需移方灭华,但贵指迷拭翳,则知无修而修;依后二喻,虽用红炉烈火,原是本具金灰,则知修而无修矣。”
  问题二:“二本”都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分别?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用佛教唯识宗的几个概念以及譬喻来说明:
  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
  譬喻说明一:遍计所执性。指凡夫的迷情妄执,认为世间有实物,谓凡夫的妄情,周遍计度(普遍观察思量)一切法,故名遍计;由此虚妄分别执有实我、实法,称为“所执性”。如夜里行路见绳而误以为蛇,非有蛇的实体,但妄情迷执为蛇。又如人于内心外境认有实我、实法也是如此。有为万法,都是因缘假合而成,其中无一实我、实法,但有妄情计度而迷执为我为法,因而指有实我实法,谓之遍计所执性。但由妄情而存,不能离妄情而有。
  又如“杯弓蛇影”:《风俗通义·怪神第九》记载,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中蛇毒而生病。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
  譬喻说明二:依因缘而生的一切万法。“他”指因缘,以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为第一因,借其他种种之助缘而生的一切法,是离妄情而自存。如绳以麻等因缘而生,故名“依他起性”。
  譬喻说明三:圆满成就的真实性,亦称法性、真如等,是一切有为法的体性,恰如绳的实性是麻,故名圆成实性。
  在此三性中,遍计所执性是“妄有”,依他起性是“假有”,圆成实性是“实有”。又遍计所执性是“实无”,依他起性是“似有”,圆成实性是“真有”。此三性于各别事上有,于一事上也能见到。在各别事上,如认为龟毛、兔角及过去未来法是实有,是遍计所执性;于大乘百法中,前九十四法,是依他起性;后六无为,是圆成实性。在一事上,以花为例,如妄情迷执是实有,是遍计所执性;从因缘生,假现花相,是依他起性;花的实体,是圆成实性。
  三性的关系,可以说是把宇宙万有从迷悟的见解作三方面的说明。每一法,若从我人常情上说,是遍计所执,若从因缘所成上言,是依他起性,若从其实体上观,则是圆成实性。倘拂去妄执,便知除依他起外无宇宙万有;若离开圆成实性的本体,亦无依他起法。如此,圆成实性的真如与依他起法,相依不离,两者不异。又,圆成实性为本体,依他起性为现象,一为无为不生灭法,一为有为生灭法,两者非一。
  除了“三性”,还有“三无性”(出《楞伽经》、《唯识论》)。是说明真如空义。以真如体上,无遍计执性,亦无依他起性,唯一圆成实性。三无性者:(一)相无性:此相、即遍计执性,所执之我相法相,本无实性。以我法二相,由众生妄想心,对因缘所生诸法,本来无我,周遍计度,妄执身心,以为实我;非但我相不有,即五阴诸法之相,亦复本空。如病目见空中华,亦周遍计度,妄执五阴,以为实法。此我法二相实无自性,乃众生遍计执性所执。如夜间见地上一绳,执之为蛇,绳本非蛇,执为蛇相,此相实无自性,故名相无性。(二)生无性:此生、即依他起性,因缘所生之生,亦无实性。以诸法之生,不定属于妄心。由于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此生为因缘生,乃仗因托缘而生,实无白性。如世间麻绳,麻为因,搓为缘,乃生出一绳,此生实无自性,故名生无性。(三)胜义无性:胜义、即真如殊胜之义,无诸虚妄之性。真如为圆为常,为一切有为法之实性,乃属圆成实性,是绝待法,远离依他起性,遍计执性,为麻中本无绳之与蛇,故名胜义无性。其中应知:无性之名’虽同,其义有异,前二无真实性,后一无虚妄性,故同称三无性。
  北本《涅盘经》中所说的“胜劣三修”,其中的“无常修”(“劣三修”之一),就是要观察宇宙万有生灭变化无常不住的道理而生厌离;“常修”(“胜三修”之一),就是要学习佛菩萨所发现的常住真理而发欣愿,以佛菩萨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觉悟真理,自利利他。在这里:无常的诸行,即是妄。行,有两种解释:(一)造作之义。义同于“业”。十二缘起中第二支“行”即属此类。指能招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二)迁流变化,即“有为”之义。盖有为乃由因缘所造,故系指无常之一切法。
  真本,即“真常”:世间,之相,虚妄不实,皆是因缘相续之假。圣人所得之法,则是真常。真者真实,离迷情、绝虚妄,是曰真实。常者常住,法无生灭变迁,是日常住。真实常住,所以说是真常。
  藕益大师称此“二本”为“此一经最要之关。佛祖传心之诀”。他解释说:“遍计本空。我法自性了不可得。如绳上本无蛇性。即圆净涅盘元清净体。指依他如幻。十界假名无量差别。如麻可为绳。即方便净涅盘元清净体。指圆成本具。法法全真。如绳即是麻。即性净涅盘元清净体。所以二种根本。不离一心。悟见相惟自证。譬如了绳即麻。则是菩提涅盘。迷见相为我法。譬如于绳见蛇。则成生死根本。故曰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人诸趣。”
  相关的修持方法
  十喻观:又称十缘生句。即指幻、阳炎、梦、影、乾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华、旋火轮十喻。出自《大日经》卷一(住心品)。盖诸法皆因缘而生,无自性。其缘生之相杂多非一,此暂摄为十种,以观其实相,故说十缘生句。真言(真实的言语,又是神圣的言语的意思,为如来三密中之语密)行者为观因缘实相,觉诸法无自性,以悟人‘阿’字不生之理,常观此十喻,称十缘生句观或十喻观。兹列述如下:
  (1)幻:指幻术师在众人之前所化现的种种幻相。此幻相乃因缘所生,无实体。故真言行者在瑜伽境中,到达自身放光、现佛像等种种神变时,观此为幻,能悟所现神变毕竟是三密力因缘所生,而远离爱慢心。
  (2)阳炎:指热、空、尘等因缘和合,于旷野中所现的水相等。真言行者在瑜伽境中,感见诸佛海会无尽庄严殊胜之相时,修此观可悟殊胜相乃三力加持之因缘所生,无自性o
  (3)梦:指睡眠中所见的种种境界。真言行者在瑜伽的梦境中,思须臾间能见无量加持境界,或不起座而历多劫,或遍游诸佛国土,亲近供养,时观此梦喻,知如此之境乃一心变作,不生空寂,而能去除情执。
  (4)影:指镜中的影像。真言行者住瑜伽之境,感见秘密曼荼罗,有端严柔和相、可畏忿怒相,乃至杂多诸尊像,时观此影喻,能悟定心之镜中所现诸尊影像无自性,而不生戏论。
  (5)乾闼婆城:指乾闼婆(寻香神)以神通力,在花下化现的宫殿,该宫殿当寻香神人其它林中时,即消失。真言行者住道场观时,道场忽变密严华藏世界,并有七宝庄严楼阁现前,此时行者修乾闼婆城观,观所见密严、楼阁均如乾闼婆城,无有自性,则可远离着相。
  (6)响:指于深山峡谷等处,随声回响之音。真言行者于瑜伽境中,如闻本尊说法,或魔军叫唤,应观此口向喻,悟定中所闻声响,毕竟如空谷之响,无有实体,乃心佛说法、心魔叫唤,得知佛魔一如,不出一心。
  (7)水月:指水中所现之月影。真言行者由于三密方便,自心澄净时,诸佛密严海会悉能印现,或自以如意珠身于一切众生心水中现,此时观一切如水月,均无自性,可去除着相。
  (8)浮泡:指水上的泡沫。真言行者若成就一悉地,即可成就种种神变不思议。此时行者应作浮泡观以离着相,了知不思议所作皆不离自净心,犹如天雨降时,虽有无量浮泡生灭,但皆为水也。
  (9)虚空华:指翳眼者于空中所见的种种华。真言行者于道场忽见光明辉耀之妙华时,应作此喻观,了悟净眼之前唯有本来不生之大空,而远离着相。
  (10)旋火轮:指手持火烬于空中旋转时所生的火轮。真言行者念诵之功成熟,悟人真言字轮时,得以成就一音转为无量音,一义演出无量法门。此时行者应作旋火轮观,了悟字轮之体本来不生,所生之相亦无自性。
  下手工夫:不取、不随分别、旋根返元(见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若识得迷本无生因,则妄因本无,妄体亦空,故无所依。尚无有生妄之因可得,欲将何者,以为灭乎?此言众生在迷,迷本不生,诸佛修证,迷亦无灭,以妄体本空故也。得菩提者,指诸佛已得无上菩提果者。长夜梦破,如醒梦寤时之人。说梦中事。其心纵然精明。能说梦中种种境界事物。欲将何者因缘。取梦中物以示人。以梦境本空,本无所有故。佛亦如是,五住梦破,如寤时人,三智具足,如心精明。为众生说无明妄想,如醒人说梦,说虽能说,欲何因缘,取妄体以示人耶。……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此以无因,自生怖畏,失头狂走,合妄因本空。忽然狂歇。知头宛在。并非从外所得。纵使未曾歇狂。正在狂走觅头之时。其头亦何尝有所遗失耶。合妄体亦空。以头喻真,以狂喻妄。……汝但不随分别即足矣。不随分别,即修楞严大定,下手工夫。此分别,即能分别之妄心,乃属徧计执性。……反闻自性,背尘合觉,即是不随分别世间三缘(即业果相续中杀盗YIN)顿断也。次第解除六结,自粗向细,由浅及深。尽闻不住,空觉极圆,生灭既灭,直至寂灭现前,即是三因(即杀贪、盗贪、欲贪)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胜净明心,本周法界,称体作用,得大自在,合喻中衣里之珠宛在,所愿从心致大饶富,同观音获二胜,而发三用也。
  返妄归真,亦复无难。但要不取便是,不取二字,即是下手工夫,亦即解脱之本。不起能取之心,不取外尘之境,旋转六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非幻之法,尚且不生,一切幻法。云何而得安立耶?此中取字,即结缚之元,不取即解脱之本。不取二字,即是最简要、最巧妙之下手工夫,亦即前文,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不随二字,圆顿修法。又即知见无见,无字工夫。又即欲逆生死欲流,逆流之功。又即下文观世音,人流照性方法。此不取工夫,即从根解结工夫。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非幻之境,尚且不生,而人相法相之幻法,岂能立乎?是则以不取为宗,以了幻为趣,简要巧妙,无复以加矣。 .
  禅净二宗(选自圆瑛法师《一吼堂文集》之“复阎退之居士垂问禅净二宗”):
  退之居士大鉴:谨复者、顷接尊函,展诵之余,叨承过奖,殊益颜汗!虽未觌面,如同晤对。至所询禅净二宗,谨为奉复。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多门,实归元无二也。禅净二宗,皆如来所说,归元方便之法,未可有所是非。若以禅排净,以净抑禅,非特他宗不明,实亦自宗未彻。余尝谓禅净虽有二名,其实一理,不过下手不同,对机有异耳。禅宗、不立语言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人看一句话头,堵截意识不行,令见清净本然之心性。此为接上根者流,是圆顿修持之法,称为最上一乘,中下根人,未足以语此。净宗、不论智愚老少,教人但持一句佛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以念止念,心中惟有佛,佛外更无心,念到事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若得理念,了知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能所双忘,心佛不二,亲见自性弥陀,则与亲见本来面目如同一辙。禅净二宗比较,禅则独被上根,净则普被三根;禅则惟凭自力,净则兼承佛力,故从上诸祖,皆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又则禅宗未透三关,生死不了,再人人世,只恐有隔胎之迷。净宗只要深信切愿,力行不倦,纵未得理一心三昧,但得事念功成,亦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横超三界,疾出生死,圆证三不退,亲觐弥陀,闻法得忍,何愁佛道不成。若论高深,则禅宗单刀直人,固推圆顿,而净宗达理之士,未必或逊。古德云:忽然起念念弥陀,平时无风自作波,有念消归无念处,岂知无念亦为多。此则有无双遣,一性圆明,与禅宗圆照清净觉相,无以异也。若论稳当,则净宗能得诸佛护念,而弥陀愿力摄持,不遭魔事,不为内惑所乱,不被诸业所缚,一切法门,无与等者。此皆平心而论,无有抑扬于其间。故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古圣前贤,人之推重,即以此也。惟是法要对机,如遇夙习禅宗之人,亦不必令其舍禅修净,不妨禅净双修。圆瑛初习禅宗有年,后则益修净土,求愿往生,只因弘法事繁,定功有间,又恐寿命有限,故兼修净土,免堕哲老青公之覆辙耳。居士夙根深厚,见解亦高,望勿高推禅理,轻弃净宗。不妨禅净双修,念到境寂心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不住,则生死不了而了,涅盘无证而证矣。
  禅宗之“不取不舍”与净宗之“取舍”(选自《印光大师文钞》):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
  言取舍者,此约究竟实义为难。不知究竟无取无舍,乃成佛已后事。若未成佛,其间断惑证真,皆属取舍边事。既许断惑证真之取舍,何不许舍东取西,离垢取净之取舍。若参禅一法,则取舍皆非。念佛一法,则取舍皆是。以一属专究自心,一属兼仗佛力。彼不究法门之所以然,而妄以参禅之法破念佛,则是误用其意。彼无取舍,原是醍醐。而欲念佛者,亦不取舍,则便成毒药矣。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不可相非,亦不可固执。唯取其适宜,则有利无弊矣。
  以舍东取西,为生灭者。不知执东废西,乃断灭也。夫未证妙觉,谁离取舍。三只练行,百劫修因,上求下化,断惑证真,何一非取舍之事乎。须知如来欲令一切众生速证法身,及与寂光,所以特劝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参禅一事,谈何容易。古人如赵州谂禅师,从小出家,至八十余岁,尚且行脚。故有颂之者曰,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长庆坐破七个蒲团,后方开悟。涌泉四十年尚有走作。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此等大祖师,大彻大悟,如是之难。彼魔子之徒,一闻魔说,遂皆开悟。如前所说祖师,直是替他提鞋也无用处矣。
  吾人心性,与佛同俦。只因迷背,轮回不休。如来慈悯,随机说法。普令含识,就路还家。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曰禅与净,了脱最易。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净最契机。如人渡海,须仗舟船。速得到岸,身心坦然。末世众生,唯此堪行。否则违机,劳而难成。发大菩提,生真信愿。毕生坚持,唯佛是念。念极情忘,即念无念。禅教妙义,彻底显现。待至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证无生忍。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
  数息观之功效(选自《佛教辞典》):
  佛为多散众生,教数息观。谓心多散乱之人,当用数息观治之。数息者,以鼻中出入之息,或数出息,或数人息,端心正念,从一至十,不多不少,周而复始,令心不散乱也。又《地持论》曰:恶觉多者,教修数息观。所谓恶觉,有八种名:邪心思想,名之为觉。觉违正理,故称为恶。恶觉八名:(一)欲觉,(二)瞠觉,(三)害觉,(四)亲里觉,(五)国土觉,(六)不死觉,(七)族姓觉,(八)轻侮觉。思量世间可贪之事而起欲心,名为欲觉。思量世间怨憎之事而起瞠心,名为瞠觉,亦名恚觉。念知打骂,乃至夺命,名为害觉,亦名恼觉。追忆亲戚,名亲里觉。念世安危,名国土觉。谓身不死,为积众具,名不死觉。又积众具,资身令活,亦名不死觉。思念氏族,若高若下,名族姓觉。念陵他人,名轻侮觉,侮犹慢也。此八犹是修道四使:欲亲国土,是贪分摄。瞠害二觉,是瞠分摄。不死觉者,是痴分摄。族姓轻侮,是慢分摄。修数息观,为对治八种觉观,以凡夫起念,觉观不出三毒故。
  修数息观者,观出入息,用求止故,令心定住。得止已后,分二种人:(1)凡夫人,(2)佛弟子。凡夫得止以后,令心止住,除五阴盖(色受想行识)。止令不行,获得第一禅定,久后能得五神通。佛弟子者,求得止后,欲得温和。何故求温和?欲致顶法。见五蕴空,悉非我所,是谓顶法。以见四谛,顺向法忍,欲得世间最上之法。不得妄向他人宣说,若向他说,即失境界,唯除知法教授之师。何谓佛弟子数出入息而得止观?其修行者,坐于寂静无人之处,敛心不散,闭口转精,观出入息。息从鼻还,转至咽喉,遂到脐中,从脐还鼻,当省察之,出息有异,人息不同,令意随息,顺而出人,使心不乱。因是数息,心定得止,于是中间,永无他想,唯念佛法圣众之德,进入四谛之理。
  如何数息?(小止观讲述)
  止观云:息有四相:有声曰风,守之则散;结滞曰气,守之则结;出入不尽曰喘(chudn急促地呼吸),守之则劳;不声不滞、出入俱尽曰息,守之则定。数者:从一至十,不多不少,令心不散。宝静法师曰:“言数息者,即数自己之鼻息。拣风、喘、气,但数鼻中微微若存若亡之进出息,从一至十,由十复一。数人不数出,数出不数人,如是绵绵密密,心依于息,息依于心,别无他缘,唯随于息,记数分明,如是即将心中之寻求思虑,悉灭无馀”。
  数息观应注意的问题(或“诀窍”)(以下掺杂编者的一些经验和想法,请斟酌参考):
  1.先必须知道:息有四相:有声曰风,守之则散;结滞曰气,守之则结;出入不尽曰喘(chu6n急促地呼吸),守之则劳;不声不滞、出入俱尽曰息,守之则定。
  2.“拣”之诀窍:拣风、喘、气,但数鼻中微微若存若亡之进出息。
  3.“守”之诀窍:先意守丹田,或意守鼻端(观鼻端(鼻尖)白)、眉间(观眉间白毫(意守上丹田)),如在阳光下存想太阳之照耀大地、照耀我身,不可太过着意。眼观鼻、鼻观心,全身放松。
  4.“数”之诀窍:从一至十,由十复一。数人不数出,数出不数人。刚开始数时一定先由一到十顺数,再由十到一逆数,如此依次由数之递进,再递减,并只数出息或只数人息方可摄心。
  5.“字轮观”诀窍:真息在“字轮”中。数数时注意放松,数字即是法界,即是如来藏,即是不思议境。由字轮出生真息。字轮所在之处即是真息所在之处。一般开始时将字轮系在鼻端,等真息由字轮涌出后,可将字轮收归丹田(亦即将真息纳人丹田)。同于数息,若念佛、持咒,真息亦在所念之佛号、咒文字轮之中。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同样,往生时,心外无土,土外无心。心息相依,心境一如,心土不二。
  6,“止”之诀窍:绵绵密密,心依于息,息依于心,别无他缘,唯随于息,记数分明,如是即将心中之寻求思虑,悉灭无馀”。功夫纯熟,凡情脱落,方成三昧(如念佛,“念极情忘,即念无念。禅教妙义,彻底显现”)。
  7.“观”之诀窍: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数息、念佛、持咒时亦可同时存想某境,如佛国净土,或心中美好的事物等。数息观之功夫纯熟后,可练习随息,乃至止、观、还、净六妙法门。亦可将数字换为佛号,修习“宝王念佛三昧”。
  8.总诀:在心无法平静,无法调匀呼吸时,可全身放松,眼观鼻、鼻观心,系心鼻端(或眉间、百会),然后轻轻地、缓慢地以同一声调念数字,在念数字的同时,依次意守眉间轮、喉轮、膻中心轮、脐轮、海底轮,乃至涌泉穴、脚后跟[或者,可以意守身体任、督脉或左右脉上各穴道,或意守身体前后或左右皮肤表面的毛孔,或意守身体前后或左右所能感觉到的事物,并形成一个圆,身体前后、左右所意守的位置尽量对应,并与所念的数字对应,念“1”时位置最下,念“10”时位置最上。此时注意不可起其他妄念,不可动“练气功”或者要打通任督脉等念头,可以利用大乘虚空观的理论,想象我们的真身(或法身)如虚空无名无相无碍自在之身(即毗卢舍那如来之身相):“我身如虚空,平等如大地”,“观身如虚空”(注意,“虚空”不是“顽空”,“虚空”能包容、含藏万物,如北本《涅盘经》中说:‘譬如虚空,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或者存想所念的数字字轮放大光明,乃至观想由所念的字轮涌出莲花等等。要注意保持头脑清醒,全身放松。]念时注意从一到十,由十到一。[可参考印光大师“十念计数”之法,先念“一、二、三”,在心里稍稍停顿一下(仅仅在念“三”与“四”之间加重意念,稍稍分别一下,其实时间没有停顿,念“三”与“四”和念“一”与“二”间隔的时间相同,下同),然后念“四、五、六”,接着念“七、八、九”,乃至“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二、三”。如是循环往复无间,数字与数字之间隔保持均平,令真息于念数字时自然出入,无滞无碍。另外,在念数字时注意用“听”,用“心闻”(耳识),反闻闻自性,结合观音“耳根圆通”法门。]并且想着每一个数字代表一个东西,比如有些人晚上睡不着在大脑里数羊,一只、两只,乃至很多,数着数着,感到很累,就睡着了。这里,举三个例子。
  数字代表十法界:一为地狱,二为鬼趣(包含神道),三为畜生,乃至十为佛道。或反之,一为佛道,二为菩萨,三为缘觉,四为罗汉,……乃至十为地狱。
  数字代表五行: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
  数字代表佛性:观想数字本身即具如来藏性,具足佛性真如。又如一物一太极,每一数字即是一个太极,每一个数字即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如来藏三义)。如来藏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烦恼妄想中具足真如佛性,我们有漏的五蕴身中藏有清净的莲花(觉性)。观想每一数字即具有真如佛性,有莲花、月轮、光明。如是存想,并缓慢地以同一声调(或者数人息时统一用升调,数出息时用降调)念数字(就像我们念佛号相似),就可摄心,心若得摄,真息自会显现(心息相依,一念心即是真息,因迷染缘,攀缘六尘缘影,真心而成妄念,真息变为风、气、喘。若能于念头才起之当下,人流照性,旋根内伏,回光返元,即可自证本心,见自本性,风、气、喘亦可当下转还,发明真息了),这时,就可数息、随息乃至修习“止、观、还、净”以及宝王随息念佛了。
  9.数息时,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以“形”御“气”(可参考《黄帝内经》,“形”,眼等五根之形状,在调息时特别是指由面部肌肉及口舌乃至手结印契时,而导致身心气血之运动、变化);以“情”使(运使)“气”(“情”,面部之表情,寂静、愤怒,乃至慈悲喜舍及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由不同之心情而导致身心气血产生不同之反应、变化)。。 意守“空”、“无”。“空心”是真息之源,“无心”是真息产生之窍。
  自然呼吸,不著于有相(风、喘、气三相),不住于无相(真息之相),但令气息自然出人,依次数数(或念数)即可。卧时可结合“吉祥卧”或“五龙盘体”(右手放在左肩膀或左手肘或枕在头下或放在额上,左手放在左膝盖或左臀,左脚放在右膝盖或右腿内侧,右腿弯曲或伸直,并存想手、足、头交接之处以及手足关节之处之息生住异灭四相变化之情况。)之法,令息遍身周流。
  10.身体若有病,或遍体生寒,或热,或肿痛等,可系心鼻端(鼻尖),并将意念逐渐外放在丹田(特别是下丹田),或足心、皮肤表面汗毛,乃至腋下、下巴、头顶等处之腋毛、胡须、头发等(乃至由毛发到牙齿、骨髓,组成身体、形成生命之四大、五阴、六人。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六根为内之六人,六境为外、十八界,皆可缘想)。此时注意全身放松,自然呼吸,依前之念数或数数之法,让心平静,让念归一。并回光观照念之自性、所念数字之自性,汗毛乃至毛发之自性(皆具如来藏性,即空即假即中)。念正则身安,身安则道隆,身心自然无病了。
  *备注一:周利盘特迦式的数息观
  为治散乱故,佛教其调出入息。梵语阿娑颇那伽三摩地或云阿那波那,译曰数息观;即所谓安般三昧也。谓自气息出人,系心数之,勿令忘失,数法则从一生灭以至一刹那(九百生灭),由一刹那数至一念(九十刹那),由一至十,至百百千,而后复逆数至一生灭等。由其愚纯无智,故令之数鼻息,了了常知,可以破愚暗故。观息之极致也。得定则微细,定深则穷尽。初起曰生,不断曰住,渐微曰异,已断曰灭。诸行,即生等迁流也。刹那即最短之时刻也。夫调出入息于此最短之时把定,念念不忘,专力既久,自然心息两忘。得大无碍,所谓一息不存,藏性凝然显现。故知藏性澄清,万法朗鉴,无复障碍,岂有忆忘乎哉?由是万念俱空,诸漏永尽,顿登无学矣。反息循空者,反观气息以归空灭,而悟藏性也。昔莫将尚书于南堂,因人厕齅气而有省,遂述偈曰:“从来恣韵爰风流,几笑时人向外求,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原来鼻尖头。”斯亦反息循空而证悟者。(见知定法师《楞严经略述》)
  *备注二:孙陀罗难陀及拘绍罗的观鼻端(鼻尖)白经验。
  出家之初,爱心散动,定境不成,故难破业惑而成圣果。佛因教令观鼻端白,所以注心不涉攀缘。夫鼻识分别诸香臭气,本无色质可见。但依鼻识而造诸恶,名为黑业。摄鼻识而制心一处,名为白业。故令观鼻端白以摄心,别是一种方便法门也。鼻端即鼻尖也。拘绵罗同禀观鼻端白法门,故叙及之。长水曰:“初观白相经三七日,后见气息犹如烟相。此观成时,身心内发,若身若器,一时空净,内外莹彻,犹如琉璃。此则观因生灭息相,观心融明,将发空慧,遂洞身界。犹在方便。未能忘缘,故见烟变成白相。”又曰:“无生空慧既已现前,诸息不生纯是智慧,慧光明照,一切皆如。”环师曰:“前数息依根,所以摄心;此观白依识,所以驻心也。息由风火而起,鼓烦恼浊,故其状如烟,昧者不觉,惟谛观能见。六交见火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皆烦恼浊所发也。净观发明,则烦恼渐消,故内明外虚而烟消成白。及乎漏尽,无复烦恼,内莹发光,故出入息,化为光明也。”
  *备注三:阿那律尊者:“明从眼根悟人”
  那律于是发愤七夜达晓不眠,遂失双目。今既失目,观暗之时,见非是暗,以达性无亏损故也。乐见,即旋见忘尘;照明,即发本明耀也。初卷所谓“如是见性,是心非眼”,故虽盲而不失也。金刚者,性不可坏也。三昧者,依性修成也。得此三昧如金刚无物不陷,于诸法无不通达。然此三昧本自性具,非谓修而后有,惟修而后显现耳。不因眼而见十方者,不因肉眼而普观十方也。精真洞然者,即本具藏性,发见明耀,心眼洞开也。旋见,即反见见自性也。循元,即证人圆通也。睡眠,不定法之一,使心心所闻昧之作用也。
  *备注四:观音耳根圆通妙法“明从耳根悟人”:
  此三慧与寻常所释三慧稍异。闻者,即耳根中之闻性,体即无分别如如理智。思者,即善恶莫思,空有俱不着,但一味反闻,外脱声闻,内明理智。即大沩所谓:“以思无思之妙,反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即如如佛。”修者,亦非造作种种功行之谓,但达万法如幻,了无根本,不生取着,则诸尘垢,自然销落,觉性现前。亡者,总显澄浊得清,妄结得解之功。所者,总指耳根门头五叠浑浊,虚妄结根之相。盖迷背真时,逐声尘而躯驰,故全真流之理而成妄所,今豁然了悟,注闻性而空尘,故全融妄所之法而成真流,故曰亡所。当知人流是注根,亡所是忘尘,故永嘉觉云:“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所人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者,能人是根,所人是尘,以能人之根逆流,故所人之尘得寂。闻性寂然,则境无动静之相。且夫了知耳根所对动静二法,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是则动亦不生,静亦不生,而不生之理,了然即在二相之中,非灭二相而后为不生也。此但将闻性与尘分开,不令织妄相成,是故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夫动静二相,既已了然不生,则明暗通塞等相,又岂有生?故得圆破色阴而超劫浊也。
  *备注五:“拣鼻识”
  艳喜因鼻识而悟人。然以此鼻观元是权机,非是究竟。若令摄散心而得暂住,实非无住真心。若使心既有住,则反成心之所住,而堕虚妄,云何得明圆无漏哉?
  *备注六:“拣根大”
  凡是有为皆厉行阴迁变,念心生灭,正是无常。初心若依之而念佛,既未拔除结根,则六根只属有为诸行,体是无常,而能念之性,元是生灭。此则生灭为因,难感不生灭果,故名殊感。云何得同势至妙三昧哉?然念佛一门,此方最要,虽云生灭,要因念想专注在怀,兼佛愿力,直生净土,往彼国已,进行弥速,即证有期。今显圆根,观音为上,抑扬之道,故须拣也。
  *备注七:“耳根圆通,为至妙之法门”:
  文殊拣选二十四圣皆不堪此方之机也。盖若以六尘而人,六尘妄结而不一。若于五根而人,五根隔越而不通。若于六识而人,六识则生灭宛然。若于五大而人,五大则无知昏钝。若于识大而人,识性本非常住。若于见大而人。念生元是无常。是皆不此方之机,难人圆通根本。夫二十四圣皆由所得圆通本根,只因非此土当机,乃为所简。须知简圣全是简机,岂文殊之有慢心,诸圣之有惭德哉!为合机宜,故观音当选。良以圣人设教,随方不同,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佛菩提树而作佛事。乃至如香积国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人律行。而此娑婆众生,耳根偏利,能由闻性徧达无量差别事理,故佛对此一方机宜,而以音声施作佛事,所以逗彼闻根之利也。故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教体既在音闻,而欲人正定者,岂可舍教体而别取哉,故应惟从耳根闻性而人也。良以声教但为弄引,闻性实为妙心,故领悟虽以双托音闻,而修定但宜单取闻性,故曰“实以闻中人”也。是则从选根以来,至此一句,分明指出耳根圆通,为至妙之法门也。
  *备注八:宝王随息法门(选自《读印光大师文钞记》)
  《念佛三昧宝王论》中卷、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门第九,明随息念佛云:“世上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穗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于息不还、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令昏昧,含佛而寝,觉即续之。必于梦中得见彼佛;如钻燧烟飞,火之前相。梦之不已,三昧成焉。面睹玉毫,亲蒙授记,则万无一失也。”
  *备注九:念佛及摄心之法(选自《印光大师文钞》)
  (一)摄心之法,莫先於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钝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人。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二)都摄六根,人手在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不开口心中默念,均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诀也。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这个世间,有一些愚痴的人,觉得人生太痛苦,活不下去就自杀了,他以为这一死,什么都了了!殊不知自杀比活着还要苦,还要可怕!为什么?凡是自杀的,都要找替死鬼,找不到替死鬼,他没有办法投胎,每七天他那个自杀要重复一次。自杀很痛苦,每七天他要那么痛苦一次,那个日子更不好过,所以自杀是没完没了,不能解决问题。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