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修行与成就的根本


2014/9/4    热度:450   

信心——修行与成就的根本

 

  信心——修行与成就的根本(1)

  (5月12日)

  【法师引导】

  师父、法师知道我们的问题时,为什么不马上告诉?有些人法师会告诉他得非常详细,心相都给他讲得非常详细;有些人却大而化之,为什么?

  心法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同行之间、法师与同行、师长与同行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你有多少信心就有多少感应;你没有信心,就完全没有感应。

  【师父开示录音】

  德蕾莎修女说:“上帝不是让你有什么成就,是为了让你忠诚。”如果说信教,对三宝都不忠诚,怎么会有成就?想要成就,都是生灭法,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只有说真正对三宝建立起了信心,才会有成就。如果这个信心建立不起来,走都走不下去,还谈什么成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法师开示】

  1、信心是互信,不是我执、法执的“市场交易”。

  所以说信心,彼此之间的互信,是相当相当重要的,是决定我们有没有成长的关键。比如说,师父讲“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有没有觉得,我要成长我要这样做?我不可能天天跟着师父。即使跟着师父,我有这个条件吗?师父对我笑的时候,我会说“哇!师父,我对你太有信心了,你是佛啊!”师父明天说:“你这家伙像什么样子,滚回去!”这时你再看见师父时,心里就想:“这个人……”然后赶快跑了,师父一走路、一说话、一做事、一吃饭,所有的一切我们感觉都不顺眼,为什么?原因不在师父,而在于我们那颗心。师父顺着我们的我执、法执的时候,我们就会对师父很有信心。如果师父要破我的我执、法执,我就要跟他拼了!说明白点,就是自己为了保护我执、法执跟师父的一种市场交易。

  再深一层,对师父的信心只是靠外在的色相,语言音声的赞美,这种很不稳固。真正对师父信心,是他讲的法我拿来应用在内心当中,转变了自己的心。在这种情况下对师父升起感恩、信心,师父再骂我喝斥我,让我倒洗脚水,对我来说都是非常欢喜的,为什么?体会到法乐了,体会到破掉几分我执、法执的那种快乐了。不是看到师父外在的色相而生起的信心,而是自己改变后生起的信心。绝非是外在师父单单有某种功德,或者他对我某种赞叹而生起的信心,所以更深一层的信心是这样的。

  这换到法师和同行身上也是一样的。某个同行最近对你很不错,经常给你一些好处,赞叹你、鼓励你,有什么事老想着你……你就感觉这个同行太好了,平时总能想到他,很和睦。假如这个同行经常瞪你一眼,什么事情都不管你,不理睬你,甚至喝斥你两句,背地里说你坏话被你听到了。这个时候你怎么想?马上就开始我执、法执的市场交易了,对这个同行大大的非理作意。实际上,这完全是修法修错了,这种修法不可能达到我们预期希望得到的效果,只能导致我们堕落。

  2、信心是修行的根本

  对三宝建立信心是根本,是基础。戒本身就是基础,信心是戒之前的基础。首先要对三宝有信心,如果这个没有,那肯定是不行的,不可能有成就。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已经反复讲过很多次了。作为一个将要出家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三宝的恭敬、对三宝信心的增长,是考验我们有没有资粮的一个关键。理论学得再好,其它的地方做得再好,如果看到出家人、看到三宝都没有什么恭敬的话,这个人是成就不了的,见解已经出了偏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将来要成为三宝。你要成为的对像,你仰望的对像,说白了就是你的目标。你对要成为的对像一点都不恭敬、不尊重、甚至否定,将来能成为三宝吗?是不可能的。你可能坐在莲花座上吗?绝对不可能。比如说,我们学了这么多理论,然后让你去做个报告,给大家讲课。你是一个净人在上面坐,下面有一个法师谦虚的问你一个问题。你表现得对这个法师一点都不恭敬,还指手划脚给这个法师指导,这本身就是我慢。我慢本来就不是佛法,你跟佛法偏离了,你讲得再好也是戏论、闲言语。为什么?根断了。你把根都挖掉了,上面的再精彩迟早也会倒掉。举这个喻,就是说明对三宝信心是根本,是基础,也是恒常我们要做的。

  二、信心——修行与成就的根本(2)

  (5月13日)

  【师父开示录音】

  在广化寺,过去圆老想办佛学院,我说:“这么多人来,问题又这么多,办佛学院有什么意义?”圆老说:“我办佛学院,只要有一个人成就,我这个佛学院就没有白办。”后来我回去接着办佛学院的时候,就给学生讲:“你如果不是被学校开除,那么你就没必要走。为什么?我这个学校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办,虽然不可能会发生。”

  2005年来到龙泉寺,刚刚开始时,我们就三五个人,我当时就说:“发菩提心,落地生根。”……就是有这种准备,想清楚了来做。实际上不可能,肯定人会越来越多,今年人就这么多了。但你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否则你不可能。你今天想:哎呀,我今天这么做,明天要那么做,后天要那么做。我们的行为,我们的业,你不能连续,谈何成就?你内心绝对是没有什么力量。他最后只是混日子,慢慢就老死了。死了就和草木同朽,再去轮回。

  【法师开示】

  3、有信心才有力量

  师父讲,如果信心没有,谈什么成就?所有的大愿都是空愿,不得实现。大愿无非就是要度众生,要利益一切有情,要成佛。我们对现前的三宝都没有信心了,还成什么佛?肯定成不了佛!所以就是空愿了。师父举了一个例子,圆老的信心表现在哪里呢?说办佛学院,哪怕一个人也愿意教下去!当时师父也不理解,后来他自己直接办佛学院的时候才体会到这一点。这个是相当重要的,这说明师父的信心是多么的坚定,多么的有力量!

  师父还举了一个喻,龙泉寺从05年开始建设, 05年的时候只有后面的那个小院,人只有三五个,而且没有水,没有厕所,买菜也没有车,都是步行下山到台头村去买菜,推个脚踏三轮车,推很久很久才能上来,很重啊,这么重的三轮车,一二百斤……就是靠这种坚强的毅力,把寺院搞下来。从05年到09年,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变成了百人道场,这是个奇迹啊!为什么?我们不去做总结是不知道的。师父说,“发菩提心,落地生根”,如果没有一定的信心,没有一定的大愿,没有摄受众生的力量,这是非常非常难做到的。四年从三五个人增加到百人(加上居士),还多了几栋楼,各方面设施齐全,那是非常非常难的。什么原因呢?坚定的信心,对三宝的信心,矢志不渝。接下来是师父讲的,坚定的信心,我已经认定要把龙泉寺建立起来了,千难万阻,绝对不会退心!

  4、信心缺失就会进入到颠倒的误区

  反过来说,有一段时间,有净人拿下山来要挟法师:“法师你要再要求,我可下山了!”你仔细想一想,法师真的怕你下山吗?其实没有什么关系的,法师纯粹是因师父的教导发心教你的,或者是发心跟你一起学习的。所以你不了解法师的心。你要下山是吧?那你就下山吧,下去你受苦,苦了你再上来。所以我们有时候被烦恼障住了,就会用这个来威胁。哪怕只剩一个人,都没关系。刚才师父也提到了,除非你被常住迁单了,这没办法,有规矩你不守,所以才让你下山的。这个我们这里也曾经发生过。如果你自己不愿意走,常住、法师是绝对不会让你走的。

  所以这些误区大家都要知道,是修行的关键点。不要修行到最后拿下山来要挟。拿这个要挟,这是没用的,只是说明我们多受一段苦,多转一个轮回再跑回来。当我们因为不冷静不能体会这个环境的殊胜,当突然有一天你在山下遇到挫折和障碍的时候,你才发现龙泉寺这个环境是多么的美好,在这么安静的佛堂里,安静地听课,没有任何人障碍你,完全让你学善法,让你学最美好的东西,这个在山下很难找。所以大家要知道,不要自欺欺人,用不好的办法来要挟师父,要挟法师。到这个地步,对三宝还有什么信心吗?世间上也不敢这样说啊,“老师,你要再这样我就不上课了!”老师想:“你不上就不上吧,学费都交给学校了,我也是拿工资的。”我们想想是不是?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5、依师修信的榜样

  应该这样想:哪怕丙班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要坚持下去,这才对呢!这样,你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位高僧大德,像师父一样!是不是?师父当年在中国佛学院上学的时候就是这样,放假了有时候只有他一个人上殿,又打大罄,又敲小罄,又打木鱼。如果这样想,“只要有我一个,我就在丙班待下去”,那我告诉你,将来绝对有成就,只是大小的问题,就看你这一生怎么努力,绝对有成就。

  我们要学米勒日巴尊者,他依师修信的这部分,这对我们来说始终是一个很大的策励。他闭关十一个月之后就升起了对道次第的证量,为什么?他在亲近诸位师长的时候,把自己完全放下了,说白了,他这个器皿里面已经全部空了,已经完全清净了,倒干净了,马尔巴尊者才能把他的法全部倒进去刚刚好。我们不一样,我们的器皿里已经装满了东西,非常多,师父、同行给我们稍微倒一点东西,我们马上扔出去:“这是什么啊?都是障碍,还是我的好”。米勒日巴尊者不是这样,他认为我是个罪人,是师长的好,最后他就成就了。

----------------------------------------------------------------------------------------------------------------

更多XC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