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法师·学修笔记:华严札记三


2014/9/4    热度:573   

XC法师·学修笔记:华严札记三

 

  ——《菩萨问明品》与学佛信心综合症

  整部《华严经》共九会三十九品。第一会共六品,分别为《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三昧品》、《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主要是在讲佛陀所亲证的依正二报的庄严境界,以启发众生对圆满佛果的信心,是为“举果劝乐生信”。第二会也是六品,分别为《如来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菩萨问明品》、《净行品》、《贤首品》。在启发众生对圆满佛果信心之后,《华严经》在第二至七会,分别讲述了通往佛陀圆满境地的五十二个阶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以使众生对成就圆满佛果的道次第能升起决定解,是为“修因契果生解”。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菩萨问明品》。这一品的形式很精致,由十段完整的问答组成。前九个问题是文殊菩萨发问,其他九方世界的菩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是九方菩萨共同发问,文殊菩萨回答。同时,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带有十个分问题,正答的时候也刚好由十段偈子组成。

  《菩萨问明品》是整个第二会的枢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该品通过问答解除疑惑,对应的是“解”。而前三品《如来名号品》、《四圣谛品》和《光明觉品》可统摄为“信”,《华严经疏钞》中说:“果用应机周遍法界,以为其宗,依此起信为趣故”,即以佛果令众生产生信心。而第五品是《净行品》,对应的是“行”。因此,前三品、《菩萨问明品》和《净行品》刚好组成了一个“因信得解,依解起行”的次第。也许有人会问,第一会已经举果生信,为何第二会要重新再提呢?澄观大师在《华严经疏钞》中如是解释:“问:前会举果本为生信,今何重举名号等三?答:凡约境生信有其二义,一标举境法明有所在;二攝以就心令成信行。前会约初义,此会约后义。又前会果广因略,故名举果;此会因广果略,故总攝为因。先依后正,文影略耳。若约鉤锁者,自属正报果故,不同第七会说所成果,此中自辩信所依故。”简而言之,前会重举果,本会重说因,两者相得益彰。

  传统上把《菩萨问明品》的十个问题,总结为“十甚深解”,即“一缘起甚深,二教化甚深,三业果甚深,四说法甚深,五福田甚深,六正教甚深,七正行甚深,八正助甚深,九一道甚深,十佛境甚深。”初看好似高深玄妙,其实细读起来,谈的却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澄清很多学佛中的误区。

  一、理解无用论

  比如,有人认为,“只要我相信就够了,信了之后就可以去行,不需要理解和学习。”但是其中却是大有问题。“佛法同一味,见解有正邪,正见得解脱,邪见堕轮回。”对于佛教徒来说,佛法固然无所不好,可是我们自身对佛法的认识却有正见和邪见之分。龙树菩萨曾说:“恶修及诸苦,皆从邪法生。”(引自《宝行王正论·安乐解脱品》)如果我们相信了邪见,反倒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严重的恶果。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菩萨问明品》中第三次发问,是文殊师利菩萨向宝首菩萨提出的。原文如下:

  “尔時,文殊师利菩萨问宝首菩萨言:‘佛子!一切眾生,等有四大,无我、无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乐,端正、醜陋,內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现报,或受后报?然法界中,无美、无恶。’”

  简单地说,问题就是,既然佛法讲每一个众生同样都是“无我”,那么为什么会领受果报呢?不妨用一个现代词来形容,就是“虚无主义”。既然讲万法皆空,那么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因,没有果。这个困惑在很多人的学佛过程中都多少经历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宝首菩萨对前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隨其所行业,如是果报生,作者无所有,诸佛之所说。”他强调说,随业感果是十方诸佛共许的真理,正是由于众生各自不同的业力,所以才有各自不同的果报。随后举了明镜、种子、幻师、木人、鸟类等譬喻来说明。

  用空性来否定因果就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邪见。龙树菩萨是圆满阐释“诸法性空”的鼻祖,他曾说:“若略说邪见,谓拨无因果,此今非福满,恶道因最重。若略说正見,谓信有因果,能令福德满,善道因最上。”(引自《宝行王正论·安乐解脱品》)。那么,用“空性”来否定“业果”,就更显得非常荒谬了。

  如果业果没有真正地做好,不但这一生无法改造自身的命运,而且下一生将随业力流转六道,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因此,对于已经皈依了佛门的人来说,业果确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决不可忽视怠慢,更不可以因为学了一点点高深的法类,就轻忽业果。野狐禅的公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世亲菩萨指出:“邪忆者,于不迷信为障。”(引自《大乘庄严经论·明信品》)。邪见是正信的障碍,而克服邪见必须要靠智慧进行如理地抉择。龙树菩萨曾说:“因信能持法,由智如实了,二中智最胜,先藉信发行。”(引自《宝行王正论·安乐解脱品》)。所以,仅仅是“我相信”还远远不够,只有深刻地认识佛法、正确地理解佛法,才能从根本上断除各种各样的邪见产生的土壤,进而建立起巩固真实的信心。

  二、懒汉思维观

  第二个还是关于信心的问题。有人会认为,“我要相信佛菩萨就足够了,所有问题自然就会解决,我根本什么都不需要去做。”《菩萨问明品》中的第六次提问就与这个问题有关。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

  “佛子!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云何不即悉断一切诸烦恼缚而得出离?然其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明、贪爱,无有差別,是则佛教于诸众生,或有利益?或无利益?”

  意思是说,众生明明见到了佛法,为什么不能当即断除烦恼呢?这在学佛的人当中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尤其是学佛已经学了一段时间的人。佛法讲依师、依止善知识,信心很重要,但是如果强调信心过头了,往往就是出现 “依师”变成了“依赖”。好像善知识把什么都安排好了,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做了,天上自动就会掉馅饼下来,刚好砸到自己的头上一样。通俗地讲,就是“等、靠、要”。这是一种典型的“懒汉思维”,自己的问题永远不会去主动解决,其结果就是一直痛苦下去,还自以为对善知识很有信心。

  勤首菩萨对于此问题是这样回答的:“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他接着又举出钻燧、日珠、睹日、草剑等诸多比喻。

  懈怠的形相是什么呢?无著菩萨告诉我们:“何等懈怠?谓愚痴分,依著睡眠、倚臥为乐,心不策励为体,障修方便善品为业”(引自《集论·三法品》)。前面讲的“懒汉”就是勤首菩萨这里讲的懈怠之人。当我们遇到困境想逃避时,“信心”就变成最佳的借口,自己不但把难题悉数推给善知识,还会倒出一大推的苦水,看起来对善知识很有信心的样子。一旦陷入了这种自我幻想之中,我们就已经放弃了任何主观能动性,好比一个司机把方向盘交给了别人,自己放弃了驾驶一样。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把自己的车交给佛菩萨驾驶,佛菩萨不早就把我们都度化成佛了吗?

  其实,“懒汉”不可能真正地跟善知识相应、跟佛法相应。对善知识、对佛法具有真正的信心的人也不可能懈怠。懈怠本身就是一种没有信心的表现。无著菩萨讲得很清楚,“何等不信?谓愚痴分,于诸善法心不忍可,心不清淨、心不希望为体,懈怠所依为业。”(引自《集论·三法品》)。

  而且,懈怠本身就是信心的一种严重障碍,世亲菩萨指出:“懈怠者,于未生信为障。”(《大乘庄严经论·明信品》)。懈怠懒惰只会让我们吃老本,不可能让我们增长新的善法,也不可能让我们的信心更加巩固。《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说:“智者常精进,勤修清净道,离苦得安乐,诸佛所称叹。世间诸技艺,及出世工巧,皆由精进力,智者应修习。若人趣菩提,了知睡眠過,安住精進力,觉悟生惭愧。是故诸智者,常生精进心,舍离于睡眠,守护菩提种。”一旦我们远离懈怠,各种善法定会相应而来。

  三、修行糊涂派

  《菩萨问明品》中的第七次提问是对上述问题的深化。这次问题的对象已经不是“懒汉”了,而是虽然在很认真的学佛、却烦恼依然很重的人。文殊菩萨这样问法首菩萨:

  “佛子!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隨贪、嗔、痴,隨慢、隨覆、隨忿、隨恨、隨嫉、隨悭、隨诳、隨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于心行之內起诸烦恼?”

  上面第六次问的是见到佛法而烦恼不断,这次问的是受持佛法而烦恼不断,问题进一步深入了。我们或许都有这种体验,自己的脾气随着学佛年头的增长,似乎也越来越大了起来。自己学的经论多了,不仅看世间人毛病一大堆,看学佛人的缺点也不少,其实自己已经处于非常明显的烦恼之中,正如文殊菩萨所形容的,贪、嗔、痴、慢、覆、忿、恨、嫉、悭、诳、谄等等相状都出来了,不但自己还蒙在鼓里,反倒认为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

  法首菩萨的回答十分深刻,他说:“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接着,举出很多譬喻,这里不一一尽述。总之,受持佛法而烦恼不断,问题在于闻而不修。

  学佛的人大致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看书比较多的人,不妨简称为“闻思派”;第二类是修行比较多的人,不妨简称为“修行派”。既然闻思派容易出现上述问题,那么是不是修行派就没有问题呢?也不尽然。问题也会同样出现在修行派身上。为什么呢?修行派当中也可能存在不懂修行的情况。所以无论是哪一派,只要是偏离修行真正内涵,就不妨统称为“修行糊涂派”。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呢?世亲菩萨说:“复何名修,谓此于善专注为性”(《俱舍論·分別根品》。修行关键在于让自己的心跟善法相应。当多学了一点就开始瞧不起别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偏离善法了呢?当打坐打出了一些境界就开始自以为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远离善法了呢?

  其实,我们往往把修行的内涵和修行的形式相混淆,把打坐、念佛等种种外在的形式当成了修行本身。无论打坐,还是念佛,或者其他形式,如果能够帮助我们跟善法相应,那么这就是修行。相反,如果无助于我们跟善法相应,打坐再多、念佛再多,也不是修行。

  世亲菩萨说:“不习者于可夺信、有闻信为障。”(《大乘庄严经论·明信品》)。所以,如果具备了真正意义的“修行精神”,就可以逐渐净化内心的烦恼,克服信心上的障碍,使我们安住当下。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信心不是一个简单的“信不信”的问题,其中大有文章,值得我们深入学习。《菩萨问明品》的内涵十分丰富,以上略举三例,仅仅是抛砖引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深入,体会其中的无尽奥妙。

----------------------------------------------------------------------------------------------------------------

更多XC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脾气越大,身体越差;脾气越温,福报越深。声音越大,修养越差;声音越柔,德行越厚。性子越急,智慧越低;性子越稳,智慧越深。妻子越贤,夫祸越少;丈夫越仁,妻子越美;子女越孝,父母越安;父母越慈,子孙越贤;自己越孝,家族越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