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法师·学修笔记:华严札记十七


2014/9/4    热度:309   

XC法师·学修笔记:华严札记十七

 

  是独自寂静还是广度众生

  ——两种修行方式的探讨

  记得法会刚开始的时候,贤清法师刚召集僧团同学写华严札记,看到法师平时都在佛协随侍师父,事情非常多,很少有机会回寺里来。正好是过年的机会法师回来,虽然只有八九天的时间,可是法师却又要召集大家写博客,每天修改,审稿非常的忙碌和辛苦。当时我曾问过法师一个问题,就是说法师发心做这幺多事情,会不会感到辛苦。因为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发心做事还好,一旦发心做事就会面临各种人事物的境界,反而搞得一身苦受,再做事就不想发心,不想发心。

  法师当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给了讲了关于修行的两种方式:

  佛法的修行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就是通过远离所缘境,减少身语意三业造作机会的方式来灭除烦恼,求的独自的寂静;一种就是通过扩大所缘境的方式来修行,通过面对各种境界的方式来扩大心量,对境练心,融化烦恼。不仅是自己要成佛,而且要度一切众生成佛。

  就我自己的理解:第一种方式就是二乘的修法,因为二乘追求的是独自的寂灭,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内心烦恼的调伏,所以二乘的修行原则就是少事,少业,少烦恼。凡是和调伏自己烦恼没有关系的境界他都不会去关心,而且会刻意的躲避,因为如果面对的事情太多,就会很苦,就会有起烦恼的可能,所以就尽量的避免境界,缩小,乃至消除所缘境。外在世界的有无,虚实跟他们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只要证人我空,观到我的虚幻不实,就可以不为我执缠缚,跳出轮回,出离三界了。所以二乘不需要去证法空,在他们看来外在的世界是真实的,在这个世界里呆着没有一点欢喜快乐可言,所以必须速速地离开,再也不要回来。而且因为他们以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所以他们不敢回来,来了以后就会被这个世界缠缚,最好的办法就是独自寂灭,远离人事等一切境界,早日超出轮回,了脱生死。

  第二种就是大乘菩萨的所走的修行道路,大乘菩萨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他更考虑众生的问题;要度的不仅仅是自己,而且要度脱一切众生。既然要度脱一切众生,就不能只考虑自己,就必须扩大所缘境,将所有众生,所有的人事物都当作自己的所缘境。这样的话他就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内心,只追求独自的寂静和快乐,必须考虑一切众生的烦恼,以自己的悲心和智慧度化他们。这就要求大乘的菩萨必须扩大自己的心量,扩大心量不可能是通过独自寂静,闭门造车的方式来实现的;扩大心量必须通过面对各种境界来对境练心,在与人事物的互动中提升自己,在不断的磨合中放下我执,调伏烦恼。因此大乘的菩萨不仅要破除对自我的执着,也要破除对外在世界的执着,既证人我空,又证法我空。证到人我空,可以灭除烦恼,出离轮回;证到法我空,就能够在度众生之时不被外境缠缚。所以菩萨可以乘愿再来,能够自在的化现各种形象在各种国土度化众生,就是因为这些外在的世界对于菩萨来说也是虚幻不实,这样菩萨就可以自由的出入生死以各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而且菩萨发愿为了度化众生本来可以证得涅槃,却不去急于求证。这就是菩萨“智不着生死,悲不住涅槃”的悲智双运的修行路径和宗教情怀。而这大乘的般若智慧和普度众生的大悲心,菩提心无不是通过无限量的扩大所缘境的得以成就的。

  扩大所缘境,就是要扩大自己的心量。如果心量不够,只是扩大所缘境的话,因为自己的心量小,就会被这些境界所转,会执着在这些事项之上不能自拔,就会患得患失,只是去求取所做事情的果相,这样就会做的很苦很累,做着做着就没了心力,就会出现一开始我所提出的问题。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就是执着于事项,而忘记了做事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修心,是对境练心。一个就是逢难而退,闭门造车,关注自我,不去做事,不去参与。

  如何才能成就大德心量呢?不在乎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以大的悲心大的愿力为先导去实践大行,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发心,发愿。《华严经•十地品》的第七地在讲到七地前的菩萨和二乘阿罗汉果位的区别时,有这样一段问答:

  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初地来所有无量身、语、意业,岂不超过二乘耶?”

  金刚藏菩萨言:“佛子!彼悉超过,然但以愿求诸佛法故,非是自智观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

  就是说在七地之前的菩萨虽然在自己观察空性的智慧力上还不及二乘的阿罗汉,但是因为菩萨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所以虽就其当下的智慧力而言还不如阿罗汉,但是在成佛的种姓上从一开始就超过的二乘。而且经文还在下面举喻说:初地的菩萨就如同刚出生王子,二乘就如同睿智的大臣。虽然就当下的治国的经验,智慧而言,作为婴儿的王子不可能赶得上年老的大臣。但是就作为王族的种姓而言其从出生就超过大臣,因为他当来必当为王,自然超过大臣。菩萨与二乘的关系就如同王子与大臣的关系,菩萨一登地因为其愿力便入了如来家族,当来必定成佛。

  昨天在僧团同学讨论《华严经》的时候,贤超师的一个提法对我很有启发,就是关于《瑜伽师地论》的“种姓”一词的探讨,贤超师说道所谓“种姓”也就是我们的习性,习性是熏习而来,自然也就是无常的,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一下子不能发起大乘的心,没有关系,我们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在大乘团体的理念和事业的不断熏染下,自然也就会改变,逐渐具备了大乘的“种性”,就可以发起大心。

  当时禅兴法师讲到师父在开示中所说的,我们的心“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这个命题,就是说我们的心是可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我们的心在观察力方面能够做到非常的细微精确,可是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甚至连非常细微的潜在的意识都能观察到,意识到。能够及时的意识到自己心念问题的所在,及时加以对治,不会稀里糊涂陷到烦恼里去,被境界所转。但同时又是其大无外的,就是说我们的所缘境,我们的心关注的对象是可以不断扩大的,从一开始只缘自己,扩展到一个班,整个僧团,整个龙泉寺,进而整个佛教界,整个中国,整个世界,人类,进而其它道的众生,整个宇宙所有生命体、无生命体,最终到无量无边的极微数劫世界的众生。那样你的心量就同这个所缘境一样大,你的心就能将所有的众生全部装下。

  我们的心量能扩大到这个程度关键在于有度化这些有情的愿心,你觉受到自己很苦,要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对那些和自己一样,还在五欲中挣扎,在业力推动下在无限生命中受尽痛苦,无有归宿的人,我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呢?他们过去世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不去度化他们谁去度化他们呢?这样去思维我们的愿心就会发起来。

  第二点,就是尝试着放下自我,关怀别人,配合团体。

  或许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行持中还做不到这么高的程度,那没关系,我们就依着次第慢慢来做。先从当下做起,从缘身边的人开始,用一颗慈悲的心来对待他们。师父在早斋开示中讲过,我们发慈悲心去利益别人,别人得到了关心。但关键是自己收获了快乐。没有一颗时刻关心他人,利益他人的慈悲心,我们自己本身就不可能真正快乐的起来。慈悲的心量培养起来,我们才会有关心他人,利益他人的行动。

  如果能按照师父讲的做,就不会天天只缘自己,起心动念都是围着自己转。如果我们只想利益自己,不想利益别人,最终是不可能真正利益到自己的,因为我们的心就会小的只容得下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就如同不流动的水一样,久而久之就会臭掉,坏掉,废掉。

  师父在开示中破除了我们修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行,就是我既不去损恼你,也不去帮助你,利益你。看起来境界很高,其实这样的话,我们的心就会和别人不相关。虽然住在同一个寮房,学习在同一个教室,天天在一起生活,其实彼此的心隔的很远。这样的话每个人都之关注自己,自然心量就打不开。

  师父在第一次的早斋开始中提到通过一起过堂修随众的开示。对我启发很大,我们如果习惯于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团体,不关注整体,就会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不去随众,也就不能去参与团体的活动,久而久之与团体的业缘就会疏远。

  就我自己理解所谓随众并不仅仅限于大家一起的过堂、上殿、诵经、拜佛。当然这些是练习随众的基础。关键在于我们的心要随众,我们的思想、理念、意识要随顺团体,随顺善知识,这样我们的行为在随众上才会有力度。说到底随众就是在培养我们的团体意识,我们团体意识的强弱就在我们随众的修行中体现了出来。只有我们的心真正的随顺了善知识,随顺了团体的引导方向,团体的发展方向,我们的自我的执着才能放下,自己的各种意见才能放下,心结才能打开,心量才能放大,这样我们的所缘境就不会仅仅是我自己,而是整个团体的发展和进步,是善知识的愿力,心量和视野。

  第三点就是敢于面对境界,接受挑战,对境练心,扩大心量。

  为什么我们的修行需要善知识呢,就是因为成佛,修行这条路我们没有走过,一点经验也没有,如果自己摸索或自搞一套,不仅仅是走弯路,还有可能走死路。所以必须有过来的有修行经验的善知识引导才行。我们在善知识的引导下,要想改变自己,获得修行的经验和力量。就必须对境练心,在做事中,在承担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各种各样挑战,敢于超越,敢于承担。师父在09年新春给大家寄语:“困难不应退,皆有修力成。”

  这个修力是什么呢?我自己理解就是修心,转心的能力。我们面对困境,不如意的人,不如意的事,如何面对,如何思维,如何处理,如何放下。这无不是在教我们如何对境练心,教我们如何将学到的佛法在实践中用的上,生起切实的体会。如此辗转增上,我们才会不断进步。

  我们平常学了很多的佛法,经论也好,师父的开示也好,其核心无不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放下我执,获得快乐。那是因为我们对自我的执着太深了,粗重的五欲先不说,对于出家众来说,这些粗重的烦恼一般都能加以调服。但是很多很微细的东西,我们平时发现不了,但一旦境界现前那就如同猛虎下山,一发而不可收了。

  过年前的一段时间,我们丁班一直在班导的指导下排演一出佛陀度化懒惰公子的故事。我在里面扮演懒惰的公子,法师一直要我体会剧中人在遇到佛陀后的心理变化,自己真正能将佛陀说的法领纳入心,生起切实的觉受。说实话一开始真的是没有觉受的,法师就一遍遍的教授我,说的我有些腻烦;而且关于剧本,剧情的设计有很多方面和法师的意见相左,演起来的时候就自然按自己的意见演而不会听法师的。后来法师说的狠了,就想撂挑子走人,心里作意:这么麻烦,我不演了还不行吗?您另请高明吧,演个戏还这么折腾人。

  但是剧情里有一句台词:“佛啊,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发菩提心了,就是要放下无始以来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而能够以他人为中心啊!”在反复的排练这句台词的时候,我反复的思维其中的含义,不断的研读师父的开示,回想法师平日上课的教授。慢慢地我认识到:自己这种作意,其实还是我执在作祟,总觉得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是最好的,自己是主角,别人都是配角,都是为我服务的,都是成就我的一个缘而已,所以理所当然就要听我的。而你的意见都是错的,你要随顺我才行,不然我就不干了,看你怎么办。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遇困就逃,逃避责任,不敢承担的表现。就是说我们遇到与别人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我们所想的不是反思自己的问题,不是以一种合作或配合的态度,去沟通去配合,而是以一种观过和斗气的心态来对待他人。如果是这样的心态就是我不快乐,你也别想快乐,你不随顺我的意见,你这个事情就办不好。除非你随顺了我的意见,我才去参与这个事情。结果是怎样呢?如果别人不随顺,你就搞的一直对别人观过,自己心里也在怄气,这是一种嗔心在起现行,自己是不可能得到欢喜和快乐的。如果别人随顺了自己,那自己当然就会得意洋洋,自我的执着会更加牢固,便会如是作意:还是我对吧,你看他最终还是听我的了。这样我们的我慢,我执不仅没有丝毫的减少,反而更加膨胀,这与我们修心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这时候我们要做就是扩大自己的心量,将关注力从自己转移出去,能够想到别人的意见和心态是如何的。去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观察他人说话做事的缘起。我们与别人起冲突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了解别人说话做事背后的用心和考虑,我们听到的只是别人与我的意见不一样,所以我就要反对,我就不舒服,我就要你随顺我。岂不知每个人都自己思考的方式,角度和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经验和缘起。如果我们能考虑到这一点,能够与别人沟通,充分了解他人的话,我们就能够不被自己的意见困住,不会被我执给卡死。

  于是我就转变了心念,我为什么那么执着于自己的意见呢?为什么不去学会放下我执去随顺别人呢?放下自己的意见,将心转过来,去配合上位,配合团体,一起将事情做好不是更好吗?这时候就是对境练心,考验功夫的时候了。会不会被所缘境打倒,就在一念之间。观过不是本事,关键在与有没有勇气放下自我,有没有心量去容纳别人,配合上位。于是在整个的拍戏的过程中,我就以这种心态面对一切的境界,结果对法越来越有体会,戏也越演越好,自己也越来越欢喜。

  其实作为出家人,并没有什么利益的冲突或深仇大恨。每个人都很善良,每个人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都想自己快乐的同时也尽量让别人也快乐。而我们经常会观过的现行不断出现的原因,也不外乎每个人在做同一件事时所处的位置,所思考的角度和所要的目标不一样而已。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一起出坡干活拉东西,有的人主张用车拉,有的人主张用手拿。主张用车的人可能有还有其它的事情要做,快一点做完了可以去做别的;也有可能是力气小拿不动,必须用车。而主张用手的人,就会说用手那亲自干积累的资粮才多,这个用车的人想偷懒省力气,怕脏等等。于是两者之间就会互相观过。其实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缘起,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如果我看到他主张用车,我为什么不能去扩大心量去考虑一下他的时间紧、力气小的实际情况呢?如果考虑到了,我还能去帮他一下,让他快些完成,那不是善事一件吗?

  第四点,扩大视野,容纳异己,沟通交流,扩大心量。

  很多时候我们心量小,也跟我们的视野有关系,佛经里曾讲过井蛙与海蛙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井蛙从未离开过这个井口,有一个海蛙告诉他大海有很大,他搞不清楚,就问是不是有井的四分之一大,海蛙告诉他比井大得多,但是他不能理解,就随着海蛙到了海边,当看到广阔无垠的大海时,立即震惊万分,脑浆崩裂。

  这说明一个习惯于闭门造车,生活在自我世界,自我的空间的人。他的视野和心量也就受他生活空间,观念空间的限制,就只有那么大。除此之外的世界对他来说,要么不存在,要么就是没有他的好。反正我的世界,我的思想观念是最好的。有时候很难说这是他自己的错,因为生存的空间限制了他的心量和视野。所以这样就容易变得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我慢高深,心量狭小,难容异己。

  要从这种状态走出来,就需要一个宽广的视野和平台作为随缘境。记得师父曾经请益过明旸长老,为什么他老人家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长老的回答是,因为他的师父——当时作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圆瑛大师——将他从福建的一个小地方带出来,来到中国佛教协会。这就是所缘境的扩大,带来人的心量的扩大而促使人取得大的成就。

  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的需要,很多时候是示现各种身份,学习各种技艺,研究各种学问,与各种身份的人交往。所谓:菩萨广学五明,为的是济世利生。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师父在会见客人时会与之交谈很多对方职业方面的问题,还且都非常的专业,最初感到不可理解,后来慢慢体会的师父心胸和度化众生的善巧。师父学习和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就是为了与不同类型的社会大众广结善缘,为的是更当机地度化众生,就说明师父心里时时装着这些人,师父的心量就是如此的广大。

  自见行堂启用以来,我们都看到,师父请了很多的大学教授,佛学家等来寺里作讲座,有时候他们的知见或许与我们佛教徒的不尽相同,自然我们听了以后就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这些师父对这些知见,观点都能以菩萨的广大心胸,包容这些观点,从中抉择出对我们的有补益的地方。

  师父请这些专家学者来,也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我们的知识,扩大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我们的一种大的心量。“泰山不舍微尘,故能成其大;大海不择细流,故能就起深。”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见来抉择他人的观点,其他的事物。如此以往,就会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封闭。于是我们的心量就会越来越小,不能容下任何与自己不想同的观点,意见,与自己习气不一样的人。这样的我们就会慢慢修偏,不会学出欢喜,还会修出许多冤家出来。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广学博闻成就佛道,我们僧团里的师长,同行不止五十三位,我们可以承担的事情也不止五十三项,只要我们打开心量,就可以拥抱所有的众生。当未来我们成佛之时,也会有无量诸神护法,天龙八部等无量众生来捧场,须知这都从我们现在安住道场,扩大心量,广度众生的因地上修出来的啊!

----------------------------------------------------------------------------------------------------------------

更多XC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祝愿大家新的一年总是心怀善心、说善语、做善行,消灾积福增智慧,平安吉祥行好运,阿弥陀佛,明华合十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