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与《大般若经·第二会》里的无明观:从声闻乘到菩萨乘的衔接与超越


2014/9/3    热度:787   

  《阿含经》与《大般若经·第二会》里的无明观:从声闻乘到菩萨乘的衔接与超越
  [ 作者: 陈仕苹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年
  【文章标题】《阿含经》与《大般若经·第二会》里的无明观:从声闻乘到菩萨乘的衔接与超越
  【文章作者】陈仕苹
  【指导教师】蔡耀明
  【文章页数】109页
  --------------------------------------------------------------------------------
  【中文关键词】无明|《阿含经》|《大般若经·第二会》|声闻乘|菩萨乘
  【中文摘要】本文拟以四部《阿含经》与《大般若经.第二会》为主要经典依据,藉由无明于这两部经典里,分别蕴藏的意涵与位置,整理出声闻乘与菩萨乘这两个车乘在智能层次上的衔接、以及菩萨乘的般若波罗蜜多超越解脱智之处。
  《阿含经》所代表的是声闻乘所走的解脱道境界,从对经文的相关解析可以得知,无明所指的不仅仅是缺乏种种解脱智见的晦暗状态,生命体主要也是依着无明为缘,才会接连着带起之后一连串的生命历程。因此,对于目标明确定在求得生死解脱、安住涅盘的声闻乘行者来说,无明毫无疑问是必须予以断灭的头号敌人。然而,《大般若经·第二会》所呈显出来的,则是奠基在解脱道之上,再进一步往圆满功德与无限智慧迈进的菩萨乘境界。由于菩萨摩诃萨主要是以最为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来成就菩提事业,并且将其作为皆相应到一切智智的最终目标上。被声闻乘行者视为解脱遮障的生死无明,不仅已经在到达菩萨乘的位阶之前给彻底解决,无明与明等一切二法的分别,也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二无分别的智慧中予以一并超越。无明除了不再是菩萨乘行者急欲断除的障碍,菩萨摩诃萨还能依无所得为方便来施设无明,使其成为利益有情的一种方便善巧。
  倘若再辅以《大智度论》与《解深密经》等经论,则可以清楚的看出,无明与智慧皆可随着不同车乘的开展,相应出多重层级的意涵与指涉。然而,在这诸多的无明层次里,声闻乘与菩萨乘都必须彻底予以断除的则是生死无明。换句话说,这两个车乘的行者都必须成就得以晋身车乘基础的解脱智,这就是解脱道与菩提道在智慧上的衔接所在。至于菩萨乘在智慧上超越声闻乘之处,则是表现在菩萨足以依其最为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不堕入解脱道等圣果,并且能够超越无明与智慧等等的二法分别,在每一刻的中道正见里,将其一切作为皆相应到无上正等正觉的高深境界。
  --------------------------------------------------------------------------------
  【文章目次】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研究动机 1
  1. 研究主题阐述 1
  2. 研究动机 2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3
  1. 研究范围 3
  2. 研究方法 4
  第三节 学界相关研究概况 5
  1. 关于“无明”之学界研究成果 5
  2. 关于《阿含经》与《大般若经》之相关研究 8
  3. 关于声闻乘与菩萨乘间的衔接与超越之相关研究 9
  第四节 研究目标 11
  第五节 章节安排 12
  第二章 “无明”概说:从印度思想到佛教各经论 14
  第一节 无明(avidya)的梵字解析 15
  第二节 印度思想里的无明:从《吠陀》到商卡拉的“不二一元论吠檀多” 16
  1. avidya于《吠陀》与《奥义书》被使用的情形 16
  2. 商卡拉“不二一元论吠檀多”的无明说 18
  第三节 无明于佛教经论:以《阿毘达磨俱舍论》为主 20
  1. 概说佛教修行义理轮廓 20
  2. 《阿毘达磨俱舍论》对无明等烦恼的分类 21
  第三章 无明于《阿含经》解脱道的位置与意义 24
  第一节 《阿含经》所呈现的解脱道义理 24
  第二节 无明于《阿含经》的意涵之一:无明作为十二因缘之首 27
  1. 十二因缘的提出与学界相关诠释 27
  2. 无明是引发生命相续的主要动力 30
  第三节 无明于《阿含经》的意涵之二:无明是相对于明的一种智慧缺如状态 33
  第四节 从《阿含经》对无明状态的譬喻得知:声闻乘的首要之务在于断除 无明而生明 40
  第五节 断除无明而生明的种种解脱途径与修行要项 43
  第四章 《大般若经.第二会》菩萨乘的无明观 48
  第一节 从《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三乘构成到菩萨摩诃萨于其间的位置及定义 48
  1.《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三乘构成 49
  2.《大般若经.第二会》对菩萨摩诃萨的定义解说 52
  3. 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多为主要修行项目 54
  4.《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二谛施设 60
  第二节 《大般若经.第二会》的无明观 65
  1.《第二会》对于无明的定义 65
  2. 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多超越无明与明的二法分别 68
  3. 菩萨摩诃萨依无所得为方便施设无明 70
  第五章 藉由无明看出从声闻乘到菩萨乘在智能层次的衔接与超越 73
  第一节 无明及智慧于车乘间的多重层次开展 74
  1. 智能于车乘间的多重层次 74
  2. 声闻乘与菩萨乘分别应予对治的无明层次:以《大智度论》与《解深密经》为经证 77
  第二节 声闻乘与菩萨乘智慧的共通衔接之处:成就尽断生死无明的解脱智 82
  第三节 菩萨乘以般若波罗蜜多超越声闻乘 85
  1. 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多超越解脱智与解脱道诸法 86
  2. 从菩萨乘与声闻乘如何看待无明呈显出般若波罗蜜多对解脱智的超越 90
  第四节 厘清车乘脉络与关系的必要性 92
  第六章 结论 97
  参考书目 102
  --------------------------------------------------------------------------------
  【参考文献】
  1. 佛教经论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T.1,大正藏第1册。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T.26,大正藏第1册。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T.99,大正藏第2册。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T.125,大正藏第2册。
  唐.玄奘译,《大般若经.第二会》,T.220,大正藏第7册。
  唐.玄奘译,《大般若经.第十六会》,T.220,大正藏第7册。
  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T.261,大正藏第8册。
  唐.玄奘译,《说无垢称经》,T.476,大正藏第14册。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T.475,大正藏第14册。
  唐.玄奘译,《解深密经》,T.676,大正藏第16册。
  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T.1509,大正藏第25册。
  亲光菩萨造,唐.玄奘译,《佛地经论》,T.1530,大正藏第26册。
  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T.1558,大正藏第29册。
  马鸣菩萨造,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T.1666,大正藏第32册。
  2. 专书
  于凌波,《唯识三论今诠》,台北:东大出版,1997年。
  中村元着,江支地译,《慈悲》,台北:东大,1997年。
  平川彰着,庄昆木译,《印度哲学史》,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
  朱元发,《韦伯思想概论》,香港:三联书店,1990年。
  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上卷,台北:天华出版,1998年。
  吴汝钧,《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1995年。
  吴庚,《韦伯的政治理论及其哲学基础》,台北:联经,1993年。
  林崇安,《阿含经的中道与菩提道》,台北:大千出版,2001年。
  林朝成、郭朝顺着,《佛学概论》,台北:三民出版,2000年。
  和辻哲郎着,施孟宏译,《原始佛教的实践哲学》,台北:华宇出版,1977年。
  神林隆净着,许洋主译,《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566册:菩萨思想的研究》上、下卷,台北:华宇出版,1984年。
  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6年。
  悟慈法师讲述,《俱舍学》,台南:开元寺佛经流通处,1992年。
  梶山雄一等着,许洋主译,《般若思想》,台北:法尔出版,1989年。
  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45卷:般若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1979年。
  张曼涛,《涅盘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1998年。
  杨郁文,《阿含要略》,台北:法鼓出版,1997年。
  杨惠南,《印度哲学史》,台北:东大出版,1995年。
  演培法师讲述,《俱舍论颂讲记》下,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71年。
  蔡耀明,《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南投:正观出版,2001年。
  释演培,《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75年。
  Surendranath Dasgupta,林煌洲译,《印度哲学史Ⅰ、Ⅱ》,台北:国立编译馆出版,1996年。
  三枝充惪,《初期佛教的思想》,东京:东洋哲学研究所,1978年。
  木村泰贤,《木村泰贤全集》第3、5卷,东京:大法轮阁,1991年。
  中村元,《原始佛教的思想》上卷,东京:春秋社,1981年。
  平川彰,《初期大乘和法华思想》,东京:春秋社,1989年。
  平川彰,《法和縁起》,东京:春秋社,1992年。
  平川彰,《平川彰著作集第3卷:初期大乗佛教的研究Ⅰ》,东京:春秋社,1992年。
  前田専学,《哲学》,京都:平楽寺书店,1992年。
  真野龙海,《般若波罗蜜多的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2年。
  真野龙海博士颂寿记念论文集刊行会编,《般若波罗蜜多思想论文集》,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2年。
  宫地廓慧,《佛教教学论集》,京都:永田文昌堂刊,1992年。
  Dasgupta, A History of Indian Philosophy v.3、4,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75.
  David J. Kalupahana, Causality: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 Honolulu :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5.
  D.T.Suzuki, On Indian Mahayana Buddhism, New York : Harper, 1968.
  Edward Conze, The Praj—?p?ramit? Literature, Tokyo : the Reiyukai, 1978.
  Eliot Deutsch, Advaita Vedanta : A Philosophical Reconstruction , Honolulu :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 1969.
  Gavin Flood, An introduction to Hinduism, New York : Cambridge, 1996.
  Har Dayal,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 New York : Samuel Weiser, 1978.
  Joanna Macy, Mutual Causality in Buddhism and General Systems Theory,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1.
  Nathan Katz, Buddhist Images of Human Perfection,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89.
  3. 期刊论文
  干泻龙祥着,许洋主译,收于《菩提树》,第342344期,1981年57月,页1618;2224;2729。
  林煌洲,《古奥义书与初期佛学关于自我沈沦概念之比较与评论》,收于《印度思想文化与佛教》,台北:历史博物馆出版,2002年,页86118。
  郭勤正,《大乘起信论“无明说”给人的启示》,收于《慧炬》,第234期,1983年12月,页48。
  张超雄,《罗马书与大乘起信论之比较:以“罪”和“无明”为中心》,辅大宗教所硕论,1995年。
  黄雪梅,《慧解脱所依二智及定地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论1999年.
  傅伟勋,《关于缘起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诠释学考察》,收于《中华佛学学报》,第4期,1991年7月,页178183。
  智铭,《谈无明与明》,收于《内明》,第158期,1985年5月,页2228。
  智铭,《谈明与无明的修习与修断》,收于《内明》,第168期,1986年3月,页1718。
  温宗堃,《汉译《阿含经》与阿毘达磨论书中的“慧解脱”─以《杂阿含.须深经》为中心》,收于《正观杂志》,第26期,2003年9月,页551。
  杨郁文,《缘起之“此缘性(idappaccayat?)”》,《中华佛学学报》,第9期,1996年7月,页134。
  蔡耀明,《业报缘起与成就无上智慧:以阿含、般若为线索而连贯之》,台大哲学所硕论,1987年。
  蔡耀明,《甚深缘起的谛观》,收于《内明》,第219期,1990年6月,页917。
  蔡耀明,《《阿含经》的禅修在解脱道的多重功能》,收于:《正观杂志》,第20期,2002年3月,页83140。
  蔡耀明,《《阿含经》与《说无垢称经》的不二法门初探》,收于《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7期,2002年7月,页126。
  蔡耀明,《“慧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衔接和差异――用以看待“解脱道”和“菩提道”关联的一道枢纽》,收于《风城法音》,第3期,2002年12月,页715。
  蔡耀明,《解读有关《首楞严三昧经》的四篇前序后记:以《首楞严三昧经》相关文献的探讨为背景》,收于《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8期,2003年7月,页144。
  刘滢芬,《大般若经.第二会.随喜回向品的研究―兼论印度佛教碑铭的回向模式》,华梵东研所硕论,2003年。
  释谛玄,《大般若经.第二会“依世俗说,不依胜义”此述词所展现之二谛思想》,圆光佛研所硕论,2002年。
  V.V.S. Saibaba,莲真译,《世亲唯识论的“无明”观念》,收于《慧炬》,第247期,1985年1月,页25。
  伊藤瑞叡,《法华経一乗思想三乗说》,收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0卷,第1期,1981年12月,页359364。
  宇井伯寿,《佛教思潮论》,收于《现代佛教名著全集》第10卷,1989年,东京:隆文馆,页6684。
  小沢宪珠,《菩萨和声闻辟支佛地―“大品般若経”中心》,收于《壬生台舜博士颂寿记念:佛教的歴史和思想》,东京:大蔵出版,1985年,页177198。
  佐佐木现顺,《智慧》,收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卷,第2号,1953年,页8486。
  坂本幸男,《无明的本质就-阿毘达磨中心》,收于《佛教研究》,第7卷,第1号,页126。
  杉本卓洲,《菩萨的语义》,收于《前田惠学博士颂寿记念:佛教文化学论集》,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1年,页275288。
  胜吕信静,《“法华経”的一乗思想―佛乗和菩萨乗和的关系》,收于《思想和佛教》,东京:春秋社,1973年,页191205。
  田中教照,《有部的无明论》,收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5卷,第2号,1977年3月,页182185。
  高田仁觉,《无明(avidy?)に关世亲和德慧的解释》,收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8卷,第1期,1960年1月,页110113。
  玉城康四郎,《心解脱.慧解脱考察》,收于《壬生台舜博士颂寿记念:佛教的歴史和思想》,东京:大蔵出版,1985年,页295371。
  椎尾辨匡,《椎尾辨匡选集》第1卷,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71年,页238274。
  壶月,《壶月全集》上卷,东京:壶月全集刊行会,1933年,页486516。
  光川艺豊,《大乗佛典“十二縁起”》,收于《縁起的研究》,京都:百华苑,1985年,页1949。。
  梶芳光运,《六波罗蜜的成立》,收于《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纪要》,第6号,1981年,页175210。
  服部弘瑞,《原始佛教于无明(avijja)的语义》,收于《学佛教文化学》,第10号,1997年,5月,页105111。
  真田康道,《“大品般若経”见菩萨的无我――特に智慧的问题》,收于《佛教大学大学院研究纪要》,第14号,1986年3月,页124。
  真田康道,《“般若経”菩萨的般若受持和二乗観》,收于《菩萨観》,日本佛教学会编,京都:平乐寺书店出版,1986年,页4966。
  前田専学,《无明的心覆的―古中心》,收于《佛教和心的问题》,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80年,页120。
  松尾义海,《无明》,收于《冢本博士颂寿记念佛教史学论集》,京都,1961年,页716726。
  三枝充惪,《般若経的成立》,收于《讲座大乗佛教2:般若思想》,东京:春秋社,1987年,页88122。
  宫坂宥胜,《vidy?》,《佛教的起源》,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71年,页274291。
  山本启量,《原始佛教轮回并无始无明和触考察》,《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5卷,第1期,1976年12月,页184187。
  A.L.Basham,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Bodhisattva,”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m, Delhi : Indian Books, 1997, pp.1959.
  Alex Wayman, ”Nescience and Insight According to Asagna’s Yogacarabhumi,” Buddh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Walpola Rahula, London : Gordon Fraser, 1980, pp.251266.
  Bimal Krishna Matilal, “Ignorance or Misconception?a Note on Avidya in Buddhism,” Buddh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Walpola Rahula, London : Gordon Fraser, 1980, pp.154165.
  Donald S.Lopez,JR, ”Do Wravakas Understand Emptiness ? ”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16, 1988, pp.65105.
  Donald W. Mitchell,” The Paradox of Buddhist Wisdom,” A Quarterly of Asian and Comparative Thought, v.26, no.1, 1976, pp.5567.
  Fujita Kotatsu, ”One Vehicle or Three ? ”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3, 1975, pp.79166.
  Hajime Nakamura,”The Theory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in its Incipient Stage,” Buddh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Walpola Rahula, London : Gordon Fraser:, 1980, pp.165172.
  Harry Oldmeadow, ”Delivering the Last Blade of Grass : Aspects of the Bodhisattva Ideal in the Mahayana,” Asian Philosophy, 7/3, 1997, Nov, pp.181194.
  Isshi Yamada,”Premises and Implications of Interdependence,” Buddh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Walpola Rahula, London : Gordon Fraser, 1980, pp.267293.
  Jeffrey D.Watts, ”Necessity and Sufficiency in the Buddha’s Causal Schema,”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2./4, 1984, pp.407423.
  Jeffrey Samuels, ”The Bodhisattva Ideal in Theravada Buddhist Theory and Practice : A Reevaluation of the BodhisattvaWravaka Opposition,” Philosophy East &Weat, 47/3, 1997, pp.399415.
  Osamu Yoshida,”Dependent Origination,” The Journal Intercultural Studies, no.5,1978, pp.2347.
  Padmanabh S. Jaini, “On the Ignorance of the Arhat,”Paths to Liberation, Robert E. Buswell, Jr.& Robert M. Gimello ed, Honolulu : unversity of Hawaii, 1992, pp.135145.
  Richard H. Jones,”Vidya and avidya in the Iwa Upanisad,”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1 /1, 1981, p.79.
  Richard S. Cohen,”Discontented Categories : Hinayana and Mah?y?n? in Indian Buddhist Histo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vol.LXⅢ, num 1, 1995, pp.126.
  Sodo Mori,”The Time of Formation of the Twelve Link Chain of Dependent Origintion,”《前田惠学博士颂寿纪念:佛教文化学论集》,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1年,页3948。
  Y. Krisha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East and West, 34/13, 1984, pp.199232.
  4. 工具书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出版,1994年。
  荻原云来编,《梵和大辞典》,台北:新文丰出版,1979年。
  Monier Williams Monier Sir.,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 The Clarendon press, 1970.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能平等地接受所有的事,你才有智慧; 能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你才有慈悲。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