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七讲
2014/9/4   热度:614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七讲 【原文】眼识。 甲一、正明眼识 什么叫做眼识?“依止眼根,缘色为境,以生了别,随所依根立名眼识;亦可随自所缘境立名色识。”这个就是眼识。那我们讲的眼睛,是眼根。活人的眼睛才能够看,才能够了别。如果人死了,就不能看,不能了别。眼识必须依止眼根,才能够产生了别色相的作用,所以是随眼根立眼识,也可以随自己所缘的境界,亦名色识,也就是说眼识也可以叫做“色识”,色受想行识的“色识”。 甲二、从眼识对我们的作用谈到根境识与修行的关系 乙一、眼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眼识对我们修行有什么作用?对我们人学习、生活、工作有什么作用?对解脱有什么作用?作用是很大的。 【喻1】我们常常,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说,你看到一个人穿的衣服,他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或者我们穿了一件黄色的海青,咖啡色的袈裟,为什么能够看到?看到的只是颜色而已。我们穿了黄海青,大家觉得很庄严,如果穿了一件白色的海青,你会认为说“怎么穿了一件白色的海青?”你就会觉得不庄严。 【喻2】我们看到这个墙壁,看到这个佛像,看到这个地板,看到这个天花板,觉得颜色很协调。看到这个柱子,柱子旁边有木头的边,觉得这样子搭配很庄严,这个木头的边你如果换成另外一个颜色,换成一个黑色,可能你的看法又不一样。我们这个木地板,如果这个颜色是红色的,那你看法又不同。我们后面的佛像前面的布帘,它里面有好几种颜色,有白色的,有红色的,有绿色的,很多人观感都不一样,有些人认为说白色的好,有些人认为说绿色的好,有人认为说红色的好。 【喻3】我们黄皮肤的人认为黄皮肤很庄严,看到黑人就不一定,他说黑人很难看,全身都是黑的,只有牙齿白,那黑人看我们黄色人,他可能说不好看,他认为越黑越好看,他既有公共的标准也有不同的标准。 【喻4】看人也一样,你又怎么能够认得这个人是谁?跟眼识也有关系。我们常常说你看这个人在走,后面看到前面人走路,你看这个影子,就认得前面什么人在走,他也是用眼睛看,看这个影,就知道什么人在走。 【喻5】我们在生活当中说,我们要看人家的脸色做事,这个“人家的脸色”是什么?人的脸部的表情。我们同参道友也是如此,你怎么知道这个人高兴不高兴,那就看他的表情,看他的脸色。他的脸色不好,就说明心里可能有事。他脸色很好,非常喜悦,喜笑颜开,就证明他有高兴的事情。这都跟我们人的眼睛有关系。我们说对人要和颜悦色,和颜悦色人家就会觉得非常亲切。 眼根、眼识不可分离的,眼识依止眼根,眼根是我们人的窗口,人就是通过这个窗口来缘外在的色法的境界,然后意识再来加以分别,来判断好、不好、善恶、是非、美丑,就这么分别出来。 我们一生当中都是很多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世俗观念认为好的,我们常常也会认为好。有些观念就受到佛教观念的影响。佛教认为好的才是好,有些观念是佛法与世俗相通的部分,共通的部分,那这个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看到的灯光,灯光的种种颜色,跟世俗社会的这种(灯光)是不同的,他们灯光的布置、灯光的颜色,跟你家里面灯的安排就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就会造成氛围也就不一样,寺院里面的氛围,跟你家里面、单位的氛围就不同,都是有关系的。 乙二、佛法如眼目,引导我们的修行之路 丙一、修行之路面对种种境界 每一个人在这个世间都是一个迷路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哪里是解脱。迷路的人不一定自己清楚自己是迷路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在迷路。其次,如果有人告诉说“你正在迷路”,他可能也半信半疑。有些人认为确实路走错了,有些人不会认为我自己路走错了。我们走一个地方去,到印度去,西行求法,走到一半,人家告诉你说你这个路走错了,他有可能相信,也有可能不相信。反过来说,进一步说,即便说你知道、相信别人告诉你真的是迷路了,不等于说你下一步就不会迷路。你可能再走20公里,这个告诉你的人不在,你又遇到一个三岔路口,可能又迷路了。这个意思是说,我们不仅仅要培养、树立走上正确道路的信心。(仅仅)有信心,不一定就能够走出迷途。信心是很重要的,为了要走到目的地;(但只有信心,)不等于就能够走到目的地。这种迷途,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的。就跟我们修行一样,时时刻刻,随处随地,可能都会有困惑,困惑一来,人就迷茫,人就迷惑,就迷路,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比如说我们这一个礼拜共修,8号完了以后,要干嘛?我就不修了,信心就没了,没有了就等于迷路了,反正说,到时候再说,你自己就不会那么认真去准备。 我们修道,都是一个过程,就犹如我们走路一样,会遇到种种的顺境、逆境,都是必经之路,必由之途,肯定会有种种的境界。 【以法会为喻,简述面对境界的不同作意。】 在法会期间也是如此,我们从早到晚,早上4点,晚上10点,有些人说动得太多。动得太多,看怎么比,至少没有工地上面工人动得那么多,我们工地的工人一天都在干活,我们最多从见行堂走到云水堂,根本就不多,这个就看我们怎么比较。你内心寂静,就不会觉得动得很多;你内心不寂静,你自己就会觉得动得很多。你念经的时候,如果内心很寂静,一个字一个字看,就不会觉得很累,如果自己在起烦恼、躁动,自己就会觉得辛苦。 丙二、面对境界,内心作意决定身语行为 【吃饭喻:眼根摄入境界,意识产生分别,决定多吃还是少吃。】 (烦恼的产生)往往同我们的眼根也有关系。眼根,我们看到种种境界,然后产生了别,意识再产生判断。首先第一步,了别,就会有问题,了别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分别心。比如说我们中午吃饭时,一看,这里到底是面条、米饭,还是馒头?看就有分别。菜,一看,这是什么菜,这是白菜?或者是萝卜?这个是土豆,这个是豆腐,你看到,首先你就分别:土豆我不喜欢吃,你就吃不下去;黄瓜喜欢吃……这都是人的意识在起作用。你喜欢吃就会多吃,你说这个不喜欢吃,(就不会多吃)。反过来说,我就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的东西。 有些同修同学,就专门吃别人吃不完的东西,他说这个福报大。那你肯定不敢吃,你没这个作意,都是不卫生,会闹病。这个根本都在(作意),一旦思维了,就会起作用。好多刚刚参加法会的人不知道,饭菜打多了就吃不下去,有时候我们义工就帮他吃,当然我们不是来鼓励这种行为,但实际上是有这种原因,跟人的作意关系很大,很多都是我们自己的一种习惯。因为每个人都是人,为什么他能吃,你不能吃呢? 人都是很挑剔的,有时候。很挑剔,就是不能随遇而安。 工作也是如此,在这个地方可能就愿意工作,给你换一个场地,到西跨院去工作,他可能就不喜欢去。这个工作在东边,可能就愿意工作,在西边你可能不愿意。就是说,你愿意去表现的时候,就希望在一个比较显眼的地方,让人家知道;你愿意偷懒的时候,就希望安排一个工作,在别人不知道的地方。这个跟眼睛都是有关系的,关系都很大。 【两种作意:怨天尤人与自我反省。】 我们遇到这些境界,我们常常会去埋怨环境,常常会去责怪别人,责怪别人说,你今天怎么给我安排到这个组里面去,我本身就不喜欢做这个组的工作;埋怨环境,就是说这个环境这么差,条件都不具足,或者说种种的问题,各方面的困难,所以我自己不愿意去,或者说自己工作做不好,是因为种种的原因。这些都是不对的心态,在佛门里边,不对的心态,错误的心相,没有去自我反省。如果能够自我反省,那情况就会不一样。如果有自我反省,才能够净罪集资,才能够知道种种的问题都是自己的业障、罪障,种种的问题都是因为自己的资粮不够,产生皈依心。如果我们内心平静,内心安详,内心和乐,那外在的境界你也不为所动。如果我们内心没办法平静、安详、和乐,那么我们的心就随着这个境界走。随着境界走,是随着我们的习性走;随着习性走,就是随着我们的习惯走;随着习惯走,就是随着我们过去生、过去世,或者说前几年、前几十年的习惯走,心随境转。 丙三、修行就是在心上做功夫 我们修行、修心的目的就是要去除、扫除我们内心当中的尘垢,解决内心里头的问题。要解决内心当中的问题,通过外境、通过眼识,都能够得到检验。因为我们的心不深细,或者说我们对佛法的了解不够,常常把外在的相,外相当成真实相,然后不能自拔,不能解脱。比如说,你非常喜欢的东西,再喜欢的东西,它都是身外之物,对不对?所有的物跟你的身体都是不能比,都是有距离的。哪怕我们穿在身上的衣服、珠宝,所有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身外之物,物不能跟我们人的身体比,身体不能跟心比,你说身体重要还是心重要?那肯定是心重要,心比身体重要,身体比物重要。物,物就是境界,身、心。心在烦恼的状态,你说我们人,心在烦恼状态好,还是在没有烦恼的状态中好?那肯定是在没有烦恼的状态中好。那么怎么样做到没有烦恼的状态?就需要修行。所以修行就是修心,修心比人身要重要,很多人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人身怎么能够长生不老,那不可能。人身比你去储藏很多很多的财物更重要。我说这段话的意义就是说,我们参加法会,到庙里边来,学佛法,本身就能够改变、净化我们的心态,提升我们自己生命的境界,这就比世间上所有的东西都重要,这可以得到验证。 【佛法团队与世间团队的比较:用心做事和用身体做事。】 比如说我们来到寺庙里边,团体,我们常常说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体,团体是很多的,世间上有各种各样的团体,各种学术的团体,经济的团体,文化的团体,各种各样的组织。那么佛教的是一个什么团体呢?以自我完成、自我提高、自我觉悟为目的的团体,自利利他、提升生命,这在世俗社会是难以做到的。这个团体都是以教育、培养、凝聚这些以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我觉悟、自利利他、提升生命的境界(为目的的人),就是做这些事情的。(做这些事情的团体)不容易,很难。我们在社会上面做事情,都是我们的身体在做,在以自我提升、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觉悟(为目的的)佛教的团体做事情,我们是用心来做事情,用身体做事情和用心做事情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的佛教的团体和世俗团体不一样的地方。很多人说,到庙里边做事和在家里做事也没什么区别,他不了解,团体与团体是不一样的,做事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庙里头,为什么做事,用什么用心,跟自己在家、在单位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在世俗社会,你在工作,要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要得到别人的肯定,要有相应的报酬,其实不知不觉,慢慢不断在增长自大,直接递增的价值就是不断在自大,这样我们看到不喜欢看的人,听到不喜欢听到的话,接触到不喜欢接触的境界,我们内心就会波动,就会埋怨,就会混乱,其实这样子与佛法的状态就远离了,佛法告诉我们都是要在根境识上面做功夫,在我们自己的眼根、眼识,六根、六识,在心上面做功夫。 丙四、树立佛法正见,令心分明有序 通常的人,他不了解说我们人是一个假相,对不学佛人说,说你是一个假相,他听了肯定不高兴,是不是?他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他听不懂你说这个假相的定义是什么,含义是什么,你要跟他解释清楚,你说这个假相他就会接受,那我们学佛法的人知道假相,唯识,他是知道的,他不会说这个假相是一个不好的词,对不对,那不学佛,他认为假相是一个不好的词,不仅仅人不会认为说人的身体一个假相,就是人连自己的情绪都认识不到,就是自己的烦恼都认识不到。社会上面一般人说,这个人的脾气不好,他认为都是人的脾气,你脾气不好,就是人的烦恼了。为什么有些人脾气就好,有些人的脾气就不好呢?有些人他脾气非常随和,有些人他脾气就非常古怪。为什么会有平和跟古怪呢?都是人的一种烦恼,你烦恼少,人就随和,就平易近人,和颜悦色,你烦恼重,就古怪。 再进一步,很多人有一些自己的思想的观念,自己认为应该怎么做,自己该怎么做好,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样与人家打交道,等等观念,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和人的情绪是交织在一起的,往往他都分不清楚。我们佛法就让自己的观念首先要从(情绪分开),跟情绪分开,就跟烦恼分开,烦恼分开,你认识烦恼,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知见,哪些是自己的烦恼,然后要来培养自己对佛法的信心,树立佛法的正知见,那么我们思想当中的这些观念,是你的情绪,才有办法解脱。烦恼和观念分辨不清楚,混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妄想,就是人的妄念,妄念纷飞,有很多很多的妄想,这些妄想就是你的观念和你的情绪混合在一起,就象我们看电视一样,一幕又一幕,它光电视里面就很多人的观念在支配,但是里面也有人的行为和很多情绪在支配。前几天我听说一个人,做梦,他能够像演电视一样,今天晚上什么事,明天晚上接下去,后天晚上再接下去,这个人很有功夫(笑)。 那这些,我们认知不清楚,我们认为都是很正常,人做梦,人打妄想,都很正常,他不知道这些都能够一样一样分清楚。就犹如我们到厨房里面一样,到库房里面一样,厨房里面的东西很多,米啊,面啊,油啊,调料啊,你随便买过来,往里面一堆、一放,乱七八糟,你认为说本来就是没办法,如果一个会摆放的人,他就知道,他给你分类,米放什么地方,油放什么地方,菜放什么地方,什么菜放哪里,干净的放哪里,不干净的,没有洗的、没有捡的、没有切的,他就分类。法也是一样,需要分类,分类就清楚,我要拿什么东西就拿得起来。我这个时候需要什么东西,需要味精啊,需要酱油啊,需要油啊,需要面啊,需要米,他一下就拿出来。你不分类,你怎么拿呢?分类就是有序。库房也是一样,整理得整整齐齐,每样东西堆放有序,一进去马上拿出来。图书馆也是如此,教室也一样,你要分类,一排两排三排,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人,也要分类,眼耳鼻舌身意,各司其职。但是问题到我们的心,到我们的思想,我们就混在一起,就一片无明,就分不了类。分不了类,就是所有的外境、烦恼、观念混合在一起,不能解脱,绞和在一起。 所以在修行、用功的时候,让我们的心静下来,静下来后才能够认识到我们的心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才能跟外在的境界分明,分辨清楚,否则的话,就不能解脱,不能对佛法产生真实的感受,这个觉受无法生起。我们常常说要有正知见,要正知正念。正知正念,正见,就不会有妄想、妄念。那么,正知、正见、正念,不是说你要有就能够有,你怎么做到保持正知见,这就是一个修行的功夫,需要时间的累积,需要不断的培养,需要经验的指导,这是很难的。保持不了,就走不出谜团。 甲三、以三宝功德庄严内心 我们这几天讲到皈依,讲到三宝。三宝清净庄严的形相,跟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识关系都很大。看到佛像的庄严,看到法宝的庄严,看到僧团的庄严,我们内心感受就不一样。 乙一、法功德 现在请大家翻开广论104页。昨天谈到佛功德,今天我们谈法功德。 “法功德者”,我们把这段念一下。“法功德者,谓由敬佛而为因缘,应作是念,佛具无边功德者,是由证修灭道二谛,除过引德,以为自性,教证二法,而得生起。如《正摄法经》云:‘诸佛世尊所有无边无际功德,从法生起,受行法分,法所化现,法为其主,从法出生,正法行境,依于正法,法所成办。’”好了。 法功德怎么产生?首先由敬,念佛的功德,恭敬佛宝而为因缘,因为法是从佛来,法是佛讲的,所以他先对佛要有恭敬心。忆念、恭敬、思维,“应作是念,佛具无边功德者”,佛菩萨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功德怎么来的?“是由证修灭道二谛”,证灭修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要证灭,先要修道,修道的前提是要知苦、断集,断烦恼。“除过引德”,把所有的过失除去,才能够引发我们的功德。“以为自性”,为内在心里边的自性。我们心性本来就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就是因为种种的烦恼尘埃,种种过失,所以我们迷失了自性,迷失了自心。“除过引德,以为自性,教证二法,而得生起”,过失没有了,烦恼没有了,问题没有了,教法、证法就能够生起。 【在现实修行中体会教证二法。】 证法,是证到教法上面的这些内容,教法是引导我们达到证法。“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二法”,教正法、证正法。我们所有的经论都是教法,根据教法来修,然后得到的境界就是证法。所以我们学佛法,学广论,现在是听到、看到,是教正法还是证正法,是不同的。教正法是理论,证正法是实践的经验。实践的经验,什么意思呢?打比讲,你去学开车,先去上课,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然后上马路去开,旁边有一个教练坐在那,他看你开得不对,他随便手给你动一下,他这个就是证法。他随便动一下,里面都有很多理论在支撑。你要动多轻多重,几度,摸一下就不会有问题。 我们常常跟人家谈的心得体会都是教正法,不管用。汽车上了马路,怎么开,他不知道。你讲得没有错,但是他落实不了。你讲的东西,对方听了以后能够操作,能够落实,能够改变,这就是你修行的经验。所以讲法不是很简单,讲课就容易。讲课,你一个不会开车的人,你也可以跟人家讲这个车怎么开,肯定能讲,照本宣科,但是你自己去开呢,就会发生车祸。可能一个开车的人,开几十年车的人,他可能不会讲课,但他会开车。过去的禅宗很多祖师都是这样,你让他拿几本经,他讲不了,但是他能修行,他可以坐在那里一天不动,几天不动,很有功夫。他只是教法讲不出来,理论讲不出来,他有实践经验。当然最好的是以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或者说,我们自己这么做,你要能够讲出你的理由,为什么这么做,有原因的。 所以我们常常说,学习佛法不能理论化,为什么?理论化不解决问题,不解决修行的问题,不解决生死的问题,烦恼去不掉。你要断烦恼,必须要靠强大的境界,三宝的境界来熏陶。就像我们那天普茶一样,大家说说话,很多业障都消了,大家互相赞叹,都能消业障,不然把内心对立起来,那不行,这就是法来转业。你越诚恳,业障消得越快,你不诚恳,很造作,那可能起相反的效果,这跟人的心有关系。你做错事,就跟对方认错。认错,看你诚恳不诚恳,他看你很诚恳,他就能接受;你本身就没有想要向对方认错、忏悔的心态,对方肯定能够觉察出来,那你这个忏悔就起反作用,说你是虚情假意。所以人的态度很关键,态度都是能看出来的。那我们拜佛也是一样,对三宝一种虔诚恭敬的态度,表示我们的心。就是慢慢熏陶,慢慢修行,就是这样修出来。 如《正摄法经》云:“诸佛世尊所有无边无际功德,从法生起。”他都是因为照着这套理论去做,修出来。“受行法分,法所化现,法为其主,从法出生,正法行境,依于正法,法所成办。”“受行法分”他是根据,法是圆满的,那么法分就是一个支一个支,一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法类一个法类,去落实、去实践、去修,所以说“法所化现”,佛是法所化现,法身,法身所显现。“法为其主,从法出生”。 【法贵在实践。】 那因为这个法,是修行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是祖师大德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修行经验的累积。我们学这些祖师大德的传记也好,他们的注解也好,听他们的录音带也好,我们要得到是一种修行经验的启发和引导,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怎么解决?就像开车一样,遇到这个困难,遇到问题怎么解决?那么我们遇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现起说,佛、菩萨,或者说祖师大德当时是怎么告诉我们的?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就忘记掉,忘记掉说,这些师长、前辈们是怎么告诉我们的,起不来,这个法还是不受用。我们高兴时,给人家说,或者高兴的时候说,“我看这个经典,听录音带挺受用”。你去看的、你听的,都纯粹是理论,“写得不错”,应该怎么做也好,车怎么开也好,现在遇到障碍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问题的时候,遇到逆境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所以他需要团体的保护,需要同行善友对我们的帮助,对我们的支持。不然我们到困难时,到困惑的时候,当心力低的时候,就很难起来。佛都是根据法来修。法,在任何时候都是能够体悟的。他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让我们启发生命的意义,能够让我们转变自己的心意,能够让我们从烦恼的深渊走出来,所以要念法的功德。 乙二、僧功德 僧功德是怎么说的,那我们念下一段。“僧功德中,正谓诸圣补特伽罗,此亦由念正法功德,由其如理修行门中,而为忆念。正摄法经云:‘于诸僧伽,应如是念,谓说正法,受行正法,思维正法,是正法田,受持正法,依止于法,供养于法,作法事业,法为行径,法行圆满,自性正直,自性清净,法性哀愍,成就悲悯,常以远离为所行境,恒趣向法,常白净行。’”好,僧功德。 【破斥常见错误现行:观僧过失。】 “正谓诸圣补特伽罗”就是贤圣僧。贤圣僧、佛菩萨,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了也不一定认识,分辨不出来。你又怎么会分辨得出来?你走到大街上面去,你走到西单,走到王府井,你能够看得出来哪个有学问,哪个没有学问吗?你能够看出来哪个有钱哪个没有钱么?你肯定认不出来,不能分辨。更何况佛菩萨的境界,这是很难分辨的,是不是?僧功德,因为僧是根据法来组织的,僧团,所有的僧团是根据佛法来组织成一个整体,至于说一个僧团的素质有多高,人数有多少,他做的怎么样,是第二个问题,他首先是根据法来组织的,根据佛法来组织。你说道士,他也是一个团体,他不是根据佛法来组织,他根据道教来组织,基督教根据基督教的法来组织,那么,出家人根据佛法来组织的,他根据佛法的标准、佛教的戒律来组织。他这个也是有正法的功德,“由其如理修行门中,而为忆念”,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会去看僧团当中某一个人的过失,这本身就有毛病,我们要念僧功德,僧功德和某一个人的过失是两个概念,不一样。某一个人的过失是某一个人的问题,他一个人不能代表僧团,不能代表僧。 《正摄法经》中说,“于诸僧伽,应如是念,谓说正法”。他讲的都是正法,根据佛法来的,他有可能是教正法,也有可能是证正法,但至少是佛法。修行层次怎么样,但他讲出来是正法。“受行正法”,也就是照着正法修行,修到什么程度,第二个问题,“思维正法”,应该去思维正法,“是正法田”,是正法的代表,“受持正法,依止于法,供养于法,作法事业,法为行径”,以这个法作为我们修行、行事的境界,所缘境。“法为行径,法行圆满,自性正直,自性清净,法性哀愍,成就悲悯,常以远离为所行境,恒趣向法,常白净行。”这个是说对法的一个实践,对法的一个落实,这是僧的功德,僧众的功德。佛宝、法宝都要靠僧宝来体现,僧宝来落实,修行的出家众。 【如理认识三宝功德,至心供养。】 《四十二章经》里谈到,“奉恶人百不如奉一善”,你布施、供养一百个恶人不如供养一个好人。为什么呢?你供养一百个恶人,他吃饱饭要去做恶事,要去造恶业,你虽然也有功德,你帮忙,他肚子饿可能不会造恶业,他吃饱了去造恶业。所以布施、供养一百个恶人,不如供养、布施一个善人。“奉善人千不如奉一持五戒”,你供养一千个好人,不如供养、布施一个持五戒的人。“奉五戒万不如一个须陀洹,奉百万须陀洹不如奉一斯陀含,奉千万斯陀含不如奉一阿那含,奉亿阿那含不如奉一阿罗汉,奉十亿阿罗汉不如奉一辟支佛,(就缘觉),奉百亿辟支佛不如奉一三世佛,奉千亿三世佛不如奉一无念无主无修无证法身佛”,法身大士,无念、无主、无修、无证,我们讲的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就是法身佛,三世诸佛,过去现在未来,他都是化身,哪有法身?法身就是法。所以我们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都有非常大的功德。 首先我们自己要了解、要明白、要知道这些意义、这些功德,要知道、要相信。如果我们不知道、不相信,我们的行为的意义就不大。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相信才说明我们有这个心,我们不知道,别人怎么做,我也跟着怎么做,别人磕头,我也跟着磕头,别人烧香我也跟着烧香,你没这个心,你烧香也没什么意思,你有这个心,烧的香就不一样,供的佛也不一样,意义就不同。所以佛法的差别就在这里,就在我们的心,就在我们的智慧,都有关系的。智慧支配我们的身语意,还是烦恼在支配我们的身语意,这些都是有差别的。在烦恼中能不能觉悟,能不能超越,达到觉悟的境界。 唐朝有一个律师,道宣律祖,他精通、严持戒律,天天中午的时候,都是天人给他送供,他不用厨房,别人给他做饭,天人给他送饭,每天天人给他送饭。后来有一天,道宣律祖说“到底在世间上做什么事情功德最大?”天人说,“斋僧功德最大”,天神就告诉他这个。佛宝、法宝,要靠出家人来传持,你看看,一个寺庙恢复成宗教活动场所,有出家人住,这个庙、这个道场就兴隆,没有出家人,这个道场就不行。我们龙泉寺没有开放前,没有出家人,来的人就很少,出家人住进来了,马上就兴隆,对不对?你说僧宝有没有功德?就是有功德。旁边这个庙,没有出家人住就不行,香火就不旺,虽然他也有佛,它佛可能还更大,香火就不兴,去的人就不行。即便你可以找很多社会上面的人去搞各种各样的活动,你都兴旺不起来。所以出家人具有功德,并且有很大的功德,他是佛法的实践者。 在隋朝的时候,隋炀帝有一天斋僧,要供养一千个出家人,千僧斋。时间到了,所有的人都来吃饭,皇帝请客可不是小事情,非常严格的。后来算算,怎么多了一个?他很奇怪,我们本来一千个都有名单,怎么忽然有一千零一个?后来办事的人去寻找,弄了半天,供品都不够,差了一份,不知道怎么办。里面有个人说,多一个是智者大师,这个时候智者大师已经圆寂了,他就去智者大师的神龛打开,哎呀,里面确实没有了,他就相信是智者大师。棺材里面打开,里面是空的,没有智者大师,智者大师跑出来应供。所以说供千僧斋,里面都有圣者出现,一般人看不出来。有时候我们参加法会,说这个人不认识,我们大家不认识,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你不能说我们不认识这个人就轻慢他,说不定是哪位菩萨来。所以我们对出家人好,我们俗众的同修也好,佛门里面跟在社会上面不同,都是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人不一定是胎生的,他也会变化,人也有变化,化生,变化出来的。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 更多XC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不学佛,哪里知道人生的目的,一定是糊里糊涂过一辈子,永远在六道里头流转,无有出期,这很可怜!谁能帮助我们脱离六道轮回?除佛之外,没有人能帮助。佛为什么到世间来?世间有一些人有这愿望,不想再搞六道轮回,想脱离六道轮回,但是研究不出理论,想不出办法。佛看到这样的人,他有愿望,他的缘成熟了,佛就来了。佛把六道轮回、四圣法界、一真法界这些宇宙人生真相给我们说出来。六道、十法界,是什么原因形成的?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佛全部讲得很清楚,让我们生大欢喜心,真的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谁能从中得真实殊胜的利益?“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的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