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定和尚说故事 第一章 因果实录
2014/9/4   热度:732
心定和尚说故事 第一章 因果实录 奇迹 1 我这一生,是一个狂野的荒唐者,是一个渎神的超人,在世界上,我什么都不相信,爱情、友谊、法律、道德,乃至宗教和教理。 我认为,天主教、耶稣教,是属于洋人的,好像与我无缘。 我认为,另有些宗教,是枯燥虚假的教条,对人生毫无意义。 但现在,不知为什么,我竟自动皈依了佛教,并且身心清净,非常的虔诚。 有人说,世界上无论什么事,在冥冥中都有一个「缘」字,我信仰佛教,也许就是由于这一种缘分吧。 2 我皈依佛教,说起来话长,经过也相当复杂,像一出多幕剧,也像一本小说。下面,就是我的故事: 廿五年前,隆冬天气,在中国巴蜀一个偏僻的荒村。 当时,我全身都是病,有癌症、有疟疾,再加上风温和下痢,金钱用罄,中西药宣告无效,已经面临生死的边缘。 我是一个流落异乡的孤独者,没有家,没有亲人。每天,我躺在一间破烂不堪的小茅屋,荒凉有如一座古墓,只有自己断断续续不规则的呻吟声,打破房中的沉寂。 有一天,屋外下着大雪,北风凄厉,天色阴惨。我瘫痪在竹床上,被子过于单薄,满身奇寒。基于求生的本能欲望,我呻吟得更加厉害,以致惊动了山麓过路的老头子。他是一个摆地摊的小贩,为人很朴实、很忠厚。当他知道了我的病状和不幸际遇,抹掉脸上的雪花,爽快说道:「没有关系,我去替你找救星。」 「不,我的病,已经没有救了。再说,我也没有钱。」 「他不会要你的钱,他是一个出家人,叫做醒世和尚。」 「出家的和尚也能医病?」我摇头,表示不信任:「你知道吗?我患的病,是一种绝症!」 「越是绝症、怪病,他越有办法。我们这地方,不知有多少垂死的病人,都被他救活了。我本来是一个瞎子,十多年来,受尽痛苦,也是醒世和尚治好的。你看,我的眼睛现在不是和你一样明亮?」 「啊,他真是人间的活佛,他住在什么地方?有多远?」 「他住在一间破庙,大约离这里有八里路。」 听了老人的话,我心中不禁又失望起来:「外头一片冰天雪地,北风像刀一样,他肯来吗?」 「你放心,出家人都是慈悲为本、菩萨心肠的,我去请他,他一定会来。」 「好吧,那就麻烦你走一趟,老伯伯。」 「不必客气。你的病势很严重,如果不趁早救治,恐怕有生命危险。至于那位师父,是云游四方的行脚僧,如果不早去求他,可能他就走了。」 老人说到这里,马上站起来,推开板门,把帽子压紧,衣领翻上,向着茫茫风雪冲了出去。 已经中午了,我还没有吃早饭,肚子又饿,头昏腹胀,实在难熬,呻吟声益加凄厉,简直像疯狗在叫。 小茅屋外,风雪在拚命怒吼、摇撼、冲撞,好像要把整个宇宙毁灭一般! 一刻钟过去了。 半小时过去了。 一小时又过去了。 时间越长,我越感到绝望。那位和尚,也许不会来了,甚至已经离开破庙,去到另一个地方。那个老头子,年高老迈、心神恍惚,也许迷失了方向,堕下悬崖山谷去了! 午后两点钟,奇迹终于出现了,和尚与老头子,居然来了!外面是漫天鹅毛大雪,郊外雪深没胫,当他们走进茅屋时,已经完全变面两个白色的雪人。 「我们来迟了。」老人气喘喘地说。 「不迟,不迟,你们走这么远的路,我不知如何来感谢。」我痛苦地说,想挣扎起来,却浑身无力。 「本来很快就会到的,刚才师父在悬岩上拨开雪层,替你寻觅药方。」 听了这句话,我更为感动,眼泪很快淌了下来。我擦干泪水,望着我面前的恩人,这时,师父已将脸上和身上的积雪拂去,我能清晰地看见他的面容。可是,我不看他则已,抬头一看,我简直呆住了! 天啊!这位醒世和尚,竟是抢夺我情人的人! 我很恐惧、很慌乱,怕他杀我。然而,敌人当前,我是一个病人,怎么能够逃避呢? 我暗中注意醒世和尚,只见他穿一件灰色敝旧的僧衣,扎着麻绳腰带,头上没有戴帽子,有十二个光滑的戒疤。脚上的旧缀芒鞋,也是破烂的,并且没有套袜子。宽大的衣裳上,有风霜雪露和泥沙的痕迹,芒鞋沾满了泥浆,端的是朴朴风尘。 醒世和尚并没有注意到我,他坐在潮湿的地方,全神贯注地配制着两三样简单的草药,脸上的表情是和善的,一双眼睛,流露着异样的光彩,很有精神。老头子站在一旁,恭敬地看着他,不时搓搓手,好像要帮忙,又不知如何去做。 和尚似乎不认识我,这让我感到十分宽慰。然而,他的举动,却使我非常玄惑与不安,他配药方非但不洗手,甚至时而搔搔头,时而抓抓身上,时而揉揉脚趾,最后,他竟将草药塞进嘴里,大嚼特嚼,啯啯有声,嘴角进出白色泡沫,实在令人恶心。 望着此人,我不禁想起了民间的传说,那位疯疯癞癞的济公和尚。 草药嚼烂以后,吐出来,他分成三颗,在肮脏的泥地上滚圆,嘱咐我每天吃一粒。言毕,他站起身要走,老头子问他:「师父,三颗药丸吃完,你还要来吗?」 「不来了,这三粒药,可以消除百病。」说着往屋外的风雪走去。 醒世和尚走后,我又奇怪又怀疑,说实在话,我真不敢吃它。我患的是难治的绝症,十多年来,我吃过中药,也服过西药,名医见过很多,都没有把我医好,现在,只凭这三颗药丸,就可以救我的命吗?这简直像是神话。但,老头子是一个好人,他说,有一位打柴的年轻人,被毒蛇咬,是醒世和尚医好的;有一个小孩,生下来就是一个哑子,不能说话,是醒世和尚医好的;有一个老太婆,半生瘫痪,精神错乱,也是醒世和尚医好的。我经不住老人一再劝解,才勉强吞下一粒。 吃下药丸,不知什么时候,我就安静地入了梦乡。 3 醒世和尚走了,但他的身影,一直系在我的心中。我在床上醒来,一幕一幕的往事,又慢慢浮上心头。 时间是一九二七年,地点是古老的渝城。 那时,他——江平还没有出家,是一名教员,文学修养很深,名闻遐迩。江平除了研究文学,还擅长书画,一般士绅商贾,都以获得他的书画为荣。 有一次,我的表妹文卿来看我,要我陪他去拜访江平。文卿表妹是我的未婚妻,丰姿绰美,性情温柔,爱好文章、音乐、绘画,我自然愿意陪她。 江平不愧是作家兼画家,初次见面,我就觉得他仪表文雅潇洒,有一种动人的气度。表妹和他谈得很投机,由雪莱谈到贝多芬,由欧阳修谈到八大山人,由李后主谈到叔本华。我是学工程的,不懂文学,不懂音乐,不懂书画。因此,我感到很窘,只在一旁拚命抽烟,坐冷板凳。 「江先生,你是画梅的圣手,我也爱梅的冷艳,你能画一幅送我吗?」表妹笑盈盈地说。 「好的,明天我就画一幅,派人给你送去。」江平高雅地说。 「还是我自己来吧。在诗词方面,我也希望向你请教。」 「不敢当,如果文小姐对诗词有兴趣,我们可以共同研究。」 就这样,表妹和江平,经常有了来往,他们兴趣相投,爱好一致,很快就建立了一份感情。 我当然很气愤,表妹是我的未婚妻,我有权约束她的行动。可是,表妹温柔中有倔强的个性,我越约束她,她越任性。 「你为什么和江平交友?」有一天,我责问表妹。 「我喜欢他,他是一个有气节、有才华的青年。」她理直气壮地说。 「从今天起,我不许你和那小子往来!」我威胁她。 「你没有这种特权。」文卿也不甘示弱。 「哼!你别忘了,你是我的未婚妻。」 「假如你看不惯,我们解除婚约好了!」 你看,她是多么任性和倔强!我气极了,为了报复,我马上通知江平任教的学校的校长,把江平解聘。我是那所中学的校董,又是地方上的富绅,要解聘一个穷教员,自然不成问题。 但是,江平离开学校,回到家中,仍和表妹保持联系,经常有书信往还。他俩情怀日增,还进行结婚的准备。一个小小的中学教员,他竟胆敢抢夺我的未婚妻,侮辱我的面子,我越想越不甘心,决定拿出毒计去对付他。 第一次,我利用金钱,收买一批地痞流氓做打手,烧掉他的房舍,杀害他家中的牲畜,不断恫吓他。 第二次,我串通监狱中的抢劫犯,诬赖江平和匪徒同谋,杀人盈野。 这一条毒计果然得逞,江平很快就被扣押,井被判处重刑。 从此,我算出了一口闷气。本来我还想亲自看一下江平临刑时景况,不料就在这时,家中老父忽然来信,召我立刻起程去省垣,就任财政厅的科长。当时,家父是省府委员兼财政厅长,舅父是省府秘书长,谚云:朝中有人好做官,真是一点不错。遗憾的我并不熟谙理财,碍于严命无法违抗,只好暂时委曲自己。 我是纨裤子弟,有钱有势的阔少爷,遽然当上科长,实在感到工作繁忙,不够自由。好在,省城地方很繁华、很热闹,处处都有灯红酒绿和声色之乐,因此我的生活,仍然过得很愉快。每天下了班,便尽情游乐、寻找刺激。不久,我在一个宴会中,邂逅一位大学的同窗——许露明。露明年轻、漂亮、会交际,是外文系的高材生。我们见了面,很快就堕入了情网,由热恋而结婚。至于表妹和江平的事,我早就把它抛在脑后了。 以上,就是我和江平结下仇恨的经过,想不到隔了二十多年,他竟出了家,当了和尚。 人生的演变,实在太难测了。 4 那三颗药丸子,简直像是灵丹。 三天后,我的病果然痊愈了。人世间。真是充满了谜、充满了奇迹。我全身都是病,有疟疾、有风湿、有痢疾、有癌症,尤其是癌症,在当时根本没有药可治,放射线治疗也无效,完全是一种绝症。可是这个和尚,既不量体温,也不按脉,更不动手术,只用三颗草药,便百病消除了。那两三种草药,也不是传说中的什么灵芝草,以我来看,那不过是丝毛草、菖葫子之类,在乡村,各处都有。然而,它落在和尚的手中,经过一翻揉搓、咀嚼,便成了灵丹,这不是谜、不是奇迹,你说是什么? 想不到我的仇人,现在竟变成了我的恩人。 为了感谢醒世和尚救命的恩惠,我决定去拜谒他,当面向他请罪。 屋外的积雪已经溶解了,山麓、原野、田园,又露出了青黄之色。天空的阴霾也完全消散,是一片光明灿烂的阳光,在隆冬天气,居然有着春天的气息。 依照老人指示的方向,我去寻找山上那间破庙。乡间的路,坎坷不平,我穿过林园,涉过小溪,绕过古墓,大约走了一点多钟,终于找到了那座山。山不很高,但山径迂回曲折,林木荫深,我沿着山径而上,没有石级,只有幽绿的苔藓和一片萋萋荒草。此时,我感觉到自己的健康竟远胜过从前。走了不一会,便到了山顶。 环顾四周,是一个非常冷僻的地带,人迹罕至。在山顶上,有数栋荒废的庙宇,斑剥的匾额上,书着「青云古寺」四个人字,字迹苍劲挺秀,显然是出于名家之手。只可惜附近没有人家,年久失修,寺宇荒残,充满了岑寂和凄冷! 我在庙里兜了两圈,始终没有发现救我的和尚。我再细细地找一找,走到一株参天的大树下,才把他找到。醒世和尚靠着古树,盘膝而坐,手持念珠,面目庄严,彷佛是在悟道参禅。 我站在旁边,不敢惊动他。大约经过了一小时,他才掀动了一下眉毛,慢吞吞地说:「你来这里做什么?」 他并没有看我,眼睛是闭着的,居然知道我来了。我赶快说:「师父救了我的命,我特来谢恩。」 听了我这句话,他疯狂地笑了,又恢复了那种疯疯癫癫的狂态,从地上跳起来说:「对不起,我很忙。今天下午,又有几个病人,等着我去救治。」 「师父,我陪你去好吗?」 「那是瘟疫地区,你不能去。」 听到瘟疫,我不禁惊心胆战、毛骨悚然!我说:「那未,你几时回来?我在这里等你。」 「我没有一定住所,你等我做什么?」 「我想出家,拜在师父门下。」 他又疯狂地大笑,声如洪钟。 「你的尘缘未了,怎么能出家?」 「不,我的心已经脱离俗世了,我不会再留恋滚滚红尘。」 接着,我把自己不幸的际遇,从头至尾告诉他。 我说,白雪苍狗,人生变幻无常,富贵有如烟云。 我说,红尘匝地,浊地熏天,这是一个五浊十恶的世界,我旱就厌烦了。 我又说,人间充满了残忍、斗争、虚诈、欺骗、罪恶深重,根本找不到一片净土。 这次他没有笑,注视我很久,终于摇着头说:「你错了,世界有两面,一面是光明美丽的,一面是黑暗丑恶的。现在,你并没有脱离尘缘,前程还很远大。如果你真的要出家,以后再说吧,这一生,我们还要见面三次。」 「未来的事,你可以预测吗?」我非常惊讶。 「当然不一定,我是一个疯和尚,只是信口胡说。」言毕,又哈哈大笑,提着锡杖,转身就走。 「师父,你去医病,我送你下山吧!」 他没有理我,似乎嫌我啰唆,我只好沉默着,跟着他走。 从山顶走到山麓,我发现了两件意外的事,至今想起来,还觉得有些奇怪。 第一件,在山腰上,有一株橘树,果实累累,大如苹果,呈金红色。醒世和尚走到树下,伸手摘了一个,连皮而吃。我也想摘一个,但树高二丈有余,实在无法攀摘,我不知道他是如何摘到手的。 第二件,在乱石杂草间,忽然爬出一条很大的毒蛇,盘绕吐须,狰狞可怕。醒世和尚打着赤脚,鲁莽地向毒蛇踩去,那条毒蛇,竟不咬他。 走下山麓,我再也忍不住疯和尚的玄妙行径了,于是我试探他:「师父,你认识我是谁吗?」 「我又不是瞎子,当然认识。你是渝城的绅士,名叫葛应梁。」 我猛然一怔,他竟认识我。良久,我才定下害怕和慌张的心情,问他:「师父,你既然认得我是你的仇人,你为什么不报复我?」 「和尚只知道救人,不懂什么是仇人。」他面露微笑,甚是和善。 「过去,我把你害得那么惨,难道你不恨我?」 「自然恨你,我还想杀你。可是我后来出家了,便宽恕了你,宽恕一切芸芸众生。」 「师父,您真是伟大、仁慈!」 「我是受到佛陀的启示。」 这时,我忽然想起了文卿表妹,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出家,托钵弘化、云游四方?文卿呢?」 醒世和尚听我这么问,脚步停住了,微垂着头,目光凄然而黯淡。他说:「她死了,很可怜!」 「啊!她那么年轻,就死了?」我不禁也有些凄楚。 「文卿太娇弱,受不了风霜之苦,离开家乡还不到三个月,她就一病不起,与世长辞!」 「你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呢?」我感到很茫然。 「不避开怎么行?」醒世和尚说:「我的家,被你烧毁了,虽然你当时去了省垣,但你在地方上培植的地痞流氓,还是欺凌我们。」 我又后悔,又惭愧。在这世上,我真是一个心地污浊、人格卑鄙的小人! 想到文卿表妹之死,我不禁又联想到醒世和尚被害入狱的往事,我问: 「师父,在牢狱中,你不是被判处死刑吗?如今,你怎么尚活在人间? 」 「杀人放火的匪徒,有时也是有人性、有良知的,在我临刑的前夕,他们忽然天良发现,坦白承认一切,自动替我洗雪沉冤,救活我的性命。」 我更加惭愧和后悔,自己出生名门,受过高等教育,而所作所为,竞不如一个匪徒。我扑咚一声,跪在醒世和尚面前,一面痛哭,一面求他宽恕。 5 醒世和尚的态度,这时再不是疯狂的了,他慈爱地把我从地上扶起来,和蔼地问我:「居士为什么会流落异地,可以告诉我经过吗?」 「唉!说来话长,彷佛是一场恶梦。」我说:「我的前半生,您是知道的,用不着再提,现在我就从到省城做官开始说吧! 「我离开家乡,去到省城,一切都很顺利,因为大小事都有父亲和舅父帮忙。我生活是奢侈的,我的性情是懒散的,我的行为是放荡的。初次做官,实在不习惯。开头几天,我还常常想到文卿表妹,并且暗暗恨着你。可是事情变化得很快,没有几天功夫,我就另外找到了对象,我们迅速地恋爱,迅速地结婚。婚后,我渐渐开始苦恼了,原因是,露明骄横而自私,虚荣心强,只图享受。她嫁给我的动机,完全是看上了我家的财产,和社会上的权势地位。尤其令人憎恨和痛心的,她不守妇道,整天胡乱交际。到后来,我无法再予忍受,只好和她离婚,断绝一切关系。」 「遇妻不贤、不贞,是很烦恼的事。」醒世和尚同情地说。 「谁说不是,悲惨的命运,就从和露明离婚开始。如今回想起来,实在够惭愧!也许是遗传关系,父亲不是好父亲,我也不是好儿子。在省城,父亲的风流韵事、桃色纠纷,层出不穷。我也和父亲一样,不是酒吧,就是舞厅。所花用的钱,又全是公款,父亲是财政厅长,可以利用职权尽量贪污,我是科长,挪用公款,当然也很方便。时间越久,亏空越多,到头来,我和父亲,终于被撤职查办!」 「就是佛经上说的因果报应。」醒世和尚庄严地说:「自己种下的苦果,只有自己去吃。」 「是的,这是因果报应。父亲造孽太多,数罪齐发,被法院叛处无期徒刑,终身监禁。我呢,做了几年牢,被释放回家,哪知家中的田地财产,多已变卖,债台高筑,再加上兄弟不睦,骨肉相残,以致很快破了产,家破人亡!」 「家破人亡,骨肉相残,是人间最残酷的事了。」醒世和尚不断地摇头叹息。 「再往后,我想用不着说了。」我说:「我没有了家,投靠无门,便开始各地去流浪。」 「你的一生,说的已经够详细了。」 我们一面走,一面谈,不知不觉已经穿过林园,涉过小溪,经过古墓,到了另一个村落。这里,可能是作恶的人太多,瘟疫特别流行,大小村落,都笼罩着愁云惨雾,一片荒凉。醒世和尚叫我止步,我只好遵命,望着他大步向村中走去,看着他真正是实现佛家的精神:救济疾苦,悲悯众生。 6 辞别醒世和尚,我一个人,仍过着流浪生活。 我的尘缘未了,不幸被和尚言中,以后,有许多不平凡的事情,都陆续降临在我身上。 醒世和尚预测,说我这一生,还要和他见面三次,可能也是灵验的。因为十多年来,我已经同他两度相逢。可惜我没有慧根,相逢两次我都没有向他提出出家的要求。 我为什么要背叛自己的意志和诺言呢?原因很简单:第一次我和他相遇,是在一九四七年。那时,我在南京刚和意茹结婚,第二任妻子,非常贤淑,生活幸福美满,我自然不愿意出家;第二次和醒世和尚相逢,是在湖南,我是堂堂的财政局长,住洋房、坐汽车,官运亨通,自然也不想出家。 如今来到台湾,转眼就是十年,年近花甲,历尽艰苦、受尽饥寒。往日的官职,早丢掉了,意茹留在大陆,生死未卜,回首前程,恍如隔世! 现在,我算是彻底看破红尘了,每天,我都盼望着救人救世的醒世和尚,再度出现,早日带我离开藏垢纳污的世界,去到佛国净土,让我一意清修,净化身心。 然后,我来到台湾,一直等了十多年,依然没有醒世和尚的踪迹,难道我的尘缘,到现在还没有了结么? 一句话两条命 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这说明了语言力量之大,甚至足以影响国家兴亡。不过,很多人都认为「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因而不慎犯下了许多口业,那是非常可惜的。 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因为一句话就改变一生的故事,说明「说好话」的重要。尤其是佳节庆典到了,大家和亲朋戚友、街坊邻里聚会、拜访,更要口中多说好话,为家庭、邻里营造和谐的气氛。 过去有位大老板,经营的事业非常有成就,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但是诸行无常,社会景气不好,发生了金融风暴,让人措手不及。他的事业连带受到影响,一下子就垮了下来。人是很现实的,在他风光的时候,家里常常是门庭若市,当他失败时却是门可罗雀。 大老板觉得很伤心,不知道日子该如何过下去,觉得继续苟且偷生太没意思了,于是生起了轻生的念头。一天,他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河畔,想要投河自尽。望着滔滔的江水,他只觉得前尘往事,什么金钱名利、恩爱亲情,就如同一场梦一样。 正当他在河边嗟叹不已,突然看见一位小姐也在那里徘徊着,表情非常伤心。 大老板心想:「这位小姐大概也和我一样想要自杀吧!」于是他就走向前问她:」小姐,我看你在这徘徊很久了,你有何伤心事?」那小姐迟疑了一会,十分悲痛地回答:「我不想活下去了!」 大老板疑惑地说:「你这么年轻漂亮,为何要自杀呢? 」小姐伤心地说:「我的男朋友有了新欢,把我抛弃了,我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因此想要一死了之。」 大老板听了,觉得这位小姐太傻了,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去白白送命。于是他动了恻隐之心,想要救救这个年轻的女孩,便问她:「你以前没有男朋友的时候,你过得快乐吗?」 小姐想了一想回答说:「我以前没男朋友的时候,也活得很快乐啊!」大老板说: 「那不是很好吗?你的男朋友去找别的女人了,你现在恢复单身不是更快乐吗?」小姐忽然被大老板点醒了:「这说得也有道理,我现在不想自杀了,谢谢您的开导。」 小姐走了以后,大老板就反问自己:「我可以这样劝她,为什么自己却不会这么做呢?我过去还未发达的时候,日子也过得很写意,只是赚了大钱之后,大家把我捧得像天那么高,于是觉得自己好有面子、好不风光。原来平静的生活不是很好吗?算了算了,还是不要自杀比较好。」于是就收拾好心情回家去了。 这就是一句话救了两条人命的故事。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也可改变自己的后半辈子。所以,我们在说话时就要谨慎万分,多说一些鼓励别人的话、建设性的话,不要专说给人难堪及伤害的话。 相反的,在民间也曾经发生过一句话要了两条人命的故事,这里说给大家做为警惕。 在广东一带,有一位穷人家徒四壁,夫妻两人和小孩时常哭哭啼啼,家里没有食物可以充饥,可以典当的东西也当光了。妻子就和丈夫说:「家里还有一个小缸,不如拿到市场去卖,看能卖个多少钱?」 在没有办法之下,丈夫只好听取妻子的建议,背着小缸到市集去卖。他停在一间药铺的走廊兜售,过了老半天都没人来问津。到了黄昏时候,终于有个人来问,讨价还价了一阵子。正当双方交易成功,要银货两讫时,药铺的老板忽然走出来,指着说:「咦!这水缸不是有裂痕吗?」穷人急着说:「这裂痕本来就有,不会漏水的。」可惜,任凭穷人再怎么说,买家一看,就反悔说不要买了。 天已黑,缸也卖不出,穷人只好把它扛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边走边想,实在不敢两手空空地回去。因为没有专心走路,不小心踢到地上的石头,水缸从他的身上掉了下来摔破了。面对这种雪上加霜的困境,他既不敢回家,又没勇气自杀,只能呆坐在地上欲哭无泪。 这时,他在路上遇到了六个彪形大汉,其中一个问他: 「你在这里踱来踱去这么久,做什么还不回家? 」 穷人回答道:「我不敢回家,小孩哭着说肚子饿,我又没有米带回去。」好六个大汉说:「没关系,跟着我们走。」 一伙人把他带到一所大房子前,嘱咐他在外头等候,六人就越墙而入。过了一阵子,穷人就看到一包一包的东西从大房子内被抛出来。稍后,那六人又越墙出来,把其中一包袋子丢给穷人,之后就扬长而去。 然而,这大户人家在当地非常有地位,被盗劫后即刻到衙门报官,于是派人挨家挨户地搜寻,查到了穷人的家,发现大汉临走时丢给穷人的袋子,不偏不倚正装了被盗的金子。 在辩说不得的情况之下,穷人被官府押去查办了。穷人慌张地说:「大人,冤枉啊!这金子不是我偷的,我只是一介普通老百姓,又怎么会有胆量去偷东西呢?」审案的县官一拍惊堂木,斥道:「这东西明明在你手上,还敢耍赖!」 穷人一直不承认金子是自己偷的,于是被县官下令用刑拷打,穷人受不了酷刑,就被迫认罪了。可是,县官还要穷人供出首领是谁?穷人奄奄一息地说:「我不知道首领是谁,我是在半夜被他们带走的,他们停留在大房子前,出来后就丢了一包东西给我,我并不知道袋子里装的是金子。」县官认为他还在说谎,于是命人继续的打。 穷人心想:「我为什么今天会这么倒霉呢?都是药铺的老板说了一句『水缸有裂痕』,就害得我这么凄惨。这么说来,那药铺的老板就是『首领』了。」于是,就供说药铺的老板是首领,县官一听就把药铺的老板押来审问。 老板莫名其妙地说:「我又不缺钱用,怎么会去偷东西呢?」县官毫不置信地说: 「还耍赖,这人已把你给招出来了,说是你和他一起合作盗劫的,而你就是他们的首领!」 药房老板死不承认,下场也和穷人一样被严刑逼供,打到承受不住只好承认罪名。穷人和老板同时被关进牢狱,定于秋后问斩。老板质问穷人说: 「我和你无怨无仇,你为什么要这样害我呢?」 穷人无奈地说:「我没办法啊!我被关进牢狱,落得如斯的下场,正是因为你一句『水缸有裂痕』害的。我又不认识那些大汉,唯一记得的就是你。因此,我不得不把你说出来,要不然我就会活活被打死。」老板抱头痛哭,意想不到一句话竟会要了两条人命。 我们在说话时,切记要经过思考才说出来。在修学佛法的路上,修身、修口、修心当中,尤其口最容易造业,说好话有增福德,说坏话有损自己的福德,这就叫做缺德。 因此,我们必定要修口德,人我之间要互相赞美,遇到好人好事要会随喜功德。 一名美国青年的奇遇 所谓人间佛教,它的用意可以分为两种。大乘佛教所讲的菩萨道,例如六度波罗蜜、四摄法等,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何透过互相尊重与包容、融和欢喜,未达到和乐相处,自利利他。能够在现世人间发挥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让每个人都走向圆满自在、万德庄严,这就是人间佛教的精神。 然而,人间佛教的本意,也是说唯有在人间修行佛法,才有办法成佛。佛出生在人间,修行成道也在人间。人道与天道、阿修罗道、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的差别。在于人能克制自己。为了修学道德的真善美,人可以克服一切的困难,修梵行,修清净心,并且克制任何欲望,达到人格的完美。 人不同于其它众生,是因为有惭愧心、有羞耻心,所以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要向上追求。人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有了历史作借镜,可以改善不好的习性,好的习性则加以保存,继续发扬。 人间因为还有苦、乐,所以知道必须要离苦而得乐,努力追求这目标。所以生在人间,有比生于天上更好的条件。「人定胜天」表示人有坚强的毅力,唯有在人间才能够成佛。在人间修行成就佛道,这是人间佛教最重要的义理。 至于我们怎样在人间行慈悲、行忍辱、行持戒,这当然都是人间佛教重要的部分。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珍惜人身」,出生为人,在人间能够有思考、辨别、克制、坚毅的力量,可说最为难得。对于人间的佛教有了这些理念上的认识,便要好好爱惜人身。 我们行菩萨道,平时就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在日常生活里头,处处都要用一颗无住的心,未观察三轮体空,也就是布施者、布施的对象、和所布施的东西都不真实,都是空性的。用「三轮体空」的心,也就是胜义菩提心所修的福德,远远胜过凡夫所修的福德。 有则给人方便得福报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多年前的一个风雨之夜,有一对衣着简朴的老夫妇蹒跚地步入了美国费拉迪弗亚城的一家小旅馆,对那家旅馆年轻账房说:「我们已走过不少大旅馆,但家家都挤满了客人,你能否设法出租一个房间让我们过夜?」 「我们这里也是挤得满满的,每一个房间都租出去了。这是因为本城正在举行全国足球大赛。」年轻的账房解释着说:「但现在凌晨一点钟,天又下着雨,你们年纪这么大了,我实在不忍让你们冒雨出去找住处。我的房间很小,你们愿在我的房间过夜吗? 「老夫妇听了,欣然连声感谢。 第二天,当老夫妇离去时,那位老先生对年轻的账房说:「以你待人接物的态度,不该屈就这小旅馆的账房职位,而该做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才合适。或者有一天,我会为你建筑一幢那种与你相称的旅馆。」 年轻的账房笑了笑,心里对这件事没有半点期盼,因为一来他不敢相信,这位住旅馆连随身行李都没有的老先生,有能力办一所第一流的大旅馆;二来他让房间给他们住,只是出于人类善良仁爱的天性,并不是想要获得任何回报。 两年之后,他突然接到一封邀他去纽约的信,信里附着一张到纽约的车票和一张邀请者的地址。他应约到纽约一看,原来邀请他的人就是那天雨夜住在他房间的老先生。 这位面貌打扮极为平凡的老人,领着这位年轻的账房走到纽约最繁华的地带,即第五街与第三十四街的转角,指着一座淡红色的新建大厦对他说:「那就是我特别为你所建的旅馆,诚邀你来当总经理。」 那小旅馆的年轻账房被这突兀的惊喜刺激得痴立良久,呆若木鸡。他万万想不到那位他曾善待的衣着捡朴的小老头,竟然就是有名的实业巨子奥斯特,那旅馆就是当时全美首屈一指的奥斯特尼亚大旅社。 我们对每一个前来乞求帮助的人,都该热诚地援之以手。他们或许就是双翼隐藏在褴褛衣衫底下的天使化身,即使他不是天使,你的善行也会使你的内心获得欣喜与安心。 在修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觉受,但是千万别耽着其中,因为那不是修行的重点,重要的是有没有发心为众生服务。能有此见解,在发心服务中就能够体会到「我当下就可以利益众生」的欢喜功德。 修行菩萨道,虽说度众,却不作度众想,所以修一切法,不执一切法,方能真正趣入菩提,圆满佛道。 心善善报,心恶恶报 明代小说《警世通言》记有一则发生在南京附近的故事: 江南常州市无锡县东门外,有个小户人家,兄弟三人。大的叫做吕玉,第二个叫做吕宝,第三个叫做吕珍。吕玉娶妻王氏,吕宝娶妻杨氏。都长得很端庄。吕珍年幼未娶。 王氏生下一子,小名喜儿,方才六岁,跟邻舍家孩子出去看迎神赛会,夜晚不回。夫妻都很烦恼,贴出了一张海报寻人,街坊上叫了几天,都找不到人。吕玉心情非常郁闷,告别了王氏,出去做生意。 一日早晨,吕玉来到陈留地方,偶然去厕所方便,见坑板上遗下个青布包裹。打开看时,都是银子,大约有两百两左右。吕玉心里想道: 「这天赐之财,带走也无妨,但是失主找寻不到,一定非常着急。古人见金不取,拾金不昧,美德可佳。我今年过三旬,尚无子嗣,要这横财何用?还是在此等人来找寻,就将原物还他吧!」 等了一天,不见人来,吕玉第二天只得带着银子动身。到了南宿地方,在客店投宿,遇着一个同下客栈的客人,闲论江湖生意之事。那客人说起自己不小心五天前的清晨,到陈留县解下行李上厕所时,偶然遇见官府的一队人马在街上走过,心慌起来,赶快离开,却忘记了那行李,里面有两百两银子,直到夜里脱衣要睡,方才想起。想着已经过了一天,可能早就被人拾去了,转去寻觅,也是徒劳无益。 吕玉便问:「仁兄尊姓?高居何处?」客人道:「在下姓陈,在扬州镇上开个粮食铺子。敢问仁兄高姓?」吕玉道:「小弟姓吕,是常州无锡县人,扬州也是顺路,何妨相送尊兄一程。」二人来到扬州陈家铺子。吕玉先提起陈留县失银子之事,盘问他布包模样。陈君回答说:「是个深蓝青布的,一头有白线缉绣一个陈字。」吕玉心下明白,双手将两百两银子递还陈朝奉。陈朝奉喜出望外当下愿与吕玉均分,吕玉不肯接受。 陈朝奉感激不尽,摆设筵席相款待。问道:「恩兄令郎几岁了?」吕玉不觉掉下泪来,回答说:「小弟只有一儿,七年前为看神会,走失了,内人也一直没有再生育,很想领养个义子,只是难得有这般凑巧的因缘。」陈朝奉道:「舍下数年之前,买得一个小男孩,如今已十三岁了,就送与恩兄服侍左右,也当我一点报答之意。」当下便教掌柜店员,将喜儿带出来。 吕玉听得名字与他儿子相同,心中感到疑惑。等到小男孩出来时,吕玉仔细认出儿子面貌来,记得儿子四岁时,因跌损左边眉角,结一个小疤儿,有这点可认。吕玉便问道:「你原是哪里人?谁卖你到这里来?」男孩回答说:「不十分详细,只记得父亲叫做吕大。还有两个叔叔在家,娘姓王,家在无锡城外。小时被人骗出,卖在此间。」吕玉叫声:「亲儿!我正是无锡吕大。是你的亲爹了!失了你七年,何期在此相遇啊!」正是:水底捞针针已得,掌中失宝宝重逢;筵前相抱勤殷认,犹恐今朝是梦中。 吕玉起身拜谢陈朝奉:「小儿若非府上收留,今日怎么能够父子重逢?」陈朝奉道:「恩兄有还金之德,上天引导您到寒舍,才能父子团圆啊!」次日吕玉告辞陈朝奉,陈朝奉取出白银二十两。吕玉也不客气地收下来了。叫儿子出来拜谢。吕玉叫了一只小船,上了船后,只听得江边人声鼎沸。 原来一艘载人的船坏了,落水的人大声号呼求救。吕玉想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宝塔。何不舍这二十两银子做赏钱,教人赶快捞救。」 当下对众人说:「快捞救,若救起一船人性命,把二十两银子赏予你们。」众人听得有二十两银子赏钱,小船如蚁而来,才一下子,就把一船人都救起。 内中一人看了吕玉就大声叫道:「哥哥从哪里来的?」 吕玉看他,正是自己的三弟吕珍,合掌道:「是上天帮我捞救兄弟一命。」忙扶上船,将干衣服给他换了。就叫喜儿见了叔叔。又把还金遇子之事,叙述了一遍。 吕玉问道:「你又为何到此?」吕珍道:「自从哥哥出门之后,一去三年,有人便说哥哥在山西身亡,嫂嫂已是成服戴孝。二哥最近又要逼嫂嫂嫁人,嫂嫂不从。哥哥赶快回家,以安慰嫂嫂之心,迟了就怕会有变卦了。」吕玉听了非常惊慌,急忙叫船主马上开船,连夜赶路。 老二吕宝心怀不善,听说江西有人丧偶,要讨一个娘子续弦。对方情愿出三十两银子,吕宝就将嫂嫂与他说合。 吕宝得了银子向客人道:「家嫂有些固执,好好请他出门,一定不肯,所以今夜黄昏时分,派人抬轿悄悄地到我家来,只看戴孝髻的,便是家嫂。更不须多说话,扶他上轿,连夜开船去就是。」客人依计而行。 吕宝恐怕嫂嫂不从,在她跟前不露一字。却私下对其妻杨氏做个手势,说道:「那两脚货,今夜要出脱与江西客人去了。我生怕哭哭啼啼,先出去外面躲避。黄昏时候,你劝他上轿。」 原来杨氏与王氏妯娌很和睦,马上跟王氏透露个消息:「我丈夫已将姆姆许配给与江西客人了,黄昏时分,客人就来娶亲,教我不要说。我与姆姆感情深厚,不好隐瞒,你有些什么细软家私,须先收拾一下。」 王氏叫天叫地啼哭起来:「我丈夫虽死,不曾亲见,且等待三叔回来,定有个明确的信息,如今逼得我好苦啊!」杨氏左劝右劝不果。 王氏道:「既要我嫁人也就罢了,但怎好戴孝髻出门?婶婶寻一顶黑髻与我换了好吗?。」 杨氏又要忠丈夫之托,又要姆姆面上讨好,连忙去寻黑髻,也是天数,旧髻儿也寻不出一顶。王氏道:「婶婶,你是在家的,暂时换你头上的髻儿让我戴着可以吗?」杨氏说: 「也好!」王氏将自己孝髻除下,换给杨氏戴了。 黄昏过后,江西客人引着灯笼火把,抬着一顶花轿,飞奔到吕家来,吕宝已经给客人暗号。众人推开大门,只认戴孝髻的就抢。杨氏嚷道: 「不是我啦!」来人只是抬她上轿,飞也似抬去了。正是:一派笙歌上客船,错疑孝髻是姻缘;新人若向新郎诉,只怨亲夫不怨天。 第二天早晨,吕宝回来。一进门看不见了妻室,却见嫂子头上戴的是黑髻,心中怀疑。问道:「嫂嫂,你婶子哪里去了?」 王氏将换髻的缘故,叙述了一遍。吕宝槌胸顿足,只是叫苦连天,原指望卖了嫂子,谁知倒卖了老婆? 江西客人已开船了,三十两银子,昨晚一夜就赌输了一大半。吕宝心想,也罢,一不作,二不休,再寻个主顾将嫂子给卖了。 正当要出门,只见门外四、五个人一起拥进来,不是别人,却是哥哥吕玉、兄弟吕珍、侄子喜儿,与两个脚家,挑了行李货物进门。吕宝自觉没脸见人,从后门逃出,不知去向。 王氏接了丈夫,又见儿子长大回家,问其缘故。吕玉叙述了一遍。 王氏也把江西人抢去婶婶的情节叙述经过。吕玉道:「我若贪了两百两非义之财,怎能父子相见?若舍不得那二十两银子,怎能兄弟相逢?若不遇兄弟时,怎知家中信息?今日一家骨肉团圆,都是天意使然的啊!逆弟卖妻,也是自作自受,皇天报应,果然不爽。」从此更加用心行善,家道日隆。 后来喜儿与陈朝奉之女做亲,子孙繁衍,五世其昌,出了很多达官显贵。诗云:本意还金兼得子,立心卖嫂反榆妻;世间惟有天工巧,善恶分期不可欺。 戒YIN增福春 中国河南省的朱仙镇,有一位经营豆浆店的陶俊英,为人忠直,很有善心,侍奉母亲特别孝顺,乡亲都很称赞他。俊英的妻子姓柯,也很贤淑,敦守妇道,是一位贤内助。她为俊英生下一男一女,一家数口,借着卖豆浆、酱菜维生。多年来相安过日,共乐天伦,算是小康之家。 有一天,俊英往市镇买豆子,快傍晚时回家,路上遇到一位星士,正在为人算命,据说很准,是一名神算子。俊英一时好奇,也上前请其排一命局,星士按其八字、即观其五形,沉吟良久,长叹一声说:「你今年四十六岁,寿命该终,必须行孝奉母,买物放生,宽心以待善终,无法可解。不要认为我说得荒缪,明年倘若你还在人世,可来将我的算命桌推翻,我就从此不再替人算命,决不食言。」 陶俊英听星士说自己寿命今年该终,心里觉得半信半疑,也不很在意。扛着豆子回家以后。再想想星士的话,既然人人都说很灵验,应该就是真的。 他心想:「我既然只剩下四个月活在世界,何必天天那么忙碌辛苦。」因此,他决定不要只顾做生意,开始到处游山玩水,遇到有人贩卖龟、鱼、鸟类,价钱不贵的话,就买去放生。早出晚紧,经常如此,家中母亲、妻子及子女,都觉得俊英近来变得不太一样,但也不过问,任他自由行动。 有一次,他身上带了三十两银子,到市镇买豆,刚好遇到豪雨不停,无法回家,只好暂时借宿在表兄家。表兄是当地望族,娶了几位妻妾,都是青春娇艳。其中有一位叫小玉的,趁着三更夜静时,私下走进俊英的寝室,表达爱慕之情。俊英是正义的人,怎敢暗室亏心,害人名节,于是婉言拒之。小玉也知道自重,含羞而退。天亮时,他拜辞表兄,并没有透露小玉的事,为人算是厚道。 扛着豆子回家,他听到母亲及妻子都微有怨言,埋怨他怎么最近都不顾生意,终日东游西走的。俊英本是孝顺的人,心中不免感到歉疚。他自知生死有命,顺时听天,但他告诉自己,不可以让母亲忧心挂碍。因此他仍旧料理店务,照顾生意,殷勤侍奉母亲,宽心等待死期。 光阴似箭,年终已过,春天到来,而俊英却比以前更加精神轻爽、身体健朗。原以为年终必死,如今竟然活得好好的,内心责怪星士愚弄他。等到正月过后,他来到镇上寻找那位星士,并将他的算命桌推翻。星士一阵脸红,心想自己算命虽精,而天道难详,从此入山学道,不知所终。 俊英回家后,将星士算其四六必亡之事禀告母亲,家中大小才猛然醒悟。 有一天晚上,俊英梦见城隍指点说:「你的寿命,四六该亡。不是星士之言不准,因你十月十九日当天夜晚,拒绝YIN欲,守住贞节,又全人名节(厚道),上天感念你的美德,特别延寿二纪(二十四岁),改注生簿,移凶化吉。你以后更应谨慎修道,自然获福不少。」 俊英醒后,才知道自己不死,是因种下福德的关系,不是星士胡言。从此更加用心,积极行善,不敢懈怠。从此生意日渐昌隆,获利增多,家道欲如,寿至大稀。他善终正寝时,儿孙满堂,邻里都很羡慕。 人生在世,寿夭贪富,虽说命中注定但更重要的是今生的努力。为善获福,作恶招灾,依人心之善恶,可随时改变。天地鬼神,鉴察分明,丝毫不爽。人能一心向善,广修阴骘,则虽遇凶厄而化吉祥。若任意非为,种下罪根,虽本有福而终得凶灾,此自然之理,决非命中所能制定。所以说,心为一身之主,心善则命善;心恶则命恶,欲知吉凶祸福,但问自心便知。 贞洁自守,化险为夷 中国平阳地方有一位姓卞名瑞的人家,卞瑞经商多年,家境不错,三四十岁时,妻子死了,又娶了一位继室,姓常,才二十岁左右,生得秀丽端庄。卞瑞父母相继死亡,一位弟弟卞璞才十岁,也是眉目清秀。卞瑞行李准备好,又要出外经商,吩咐妻子常氏要像他在家一样,好好照顾年幼的弟弟。常氏点头,记住丈夫的交代。更加地爱护小叔。 日月如梭,年复一年,卞璞长成少年,英俊挺拔,与年轻的嫂嫂在一起,就像一对夫妻。因为嫂叔相处,感情融洽,村庄的人就起了疑心,似有瓜田李下之嫌,传出一些毁谤的声音。 卞瑞在外经商数年,想念家乡,突然回乡。进入村庄时,遇到乡亲熟人,先打听一下家中状况,邻居就是非传言告知,且表情略带神秘,卞瑞心中半信半疑。 回到家中,放下行李,稍作休息,到了吃饭时刻,妻子常氏,也没特别准备丰盛佳肴款待,且吃饭时,夹好的给弟弟,粗糙的给自己。卞瑞心想,在外经商,千里跋涉,回到家乡,竟然如此草草接待,想起传言之事,疑心更重,只是忍在心中,不便发作。 大约十天过后,卞瑞又向妻弟告辞,出外经商,同样的吩咐妻子好好照顾卞璞,但实际上是躲藏在隔壁村庄,预备捉奸。 卞瑞走后,常氏就想趁此回娘家一趟。卞璞亲送嫂嫂,自己一人回家路上突然雷雨交加,暂时跑进一间破旧的庙宇避雨。等到雨过天晴,又开始走路回家,来到一条河边,已经是洪水滚滚,不像来时清浅,只好呆呆地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想等到河水退位后再回走。 不久。太阳西下,大地渺茫,正犹豫如何回家之际,突然河申漂泊一物,略似人形,当下生起恻隐之心,伸手去抓,拉上岸来,果然是人。卞璞立刻将人翻身倾斜,泄出腹中积水,不久苏醒过来,问清楚,才知是一位小姐。她告诉卞璞: 「奴家姓许名月娥,才十七岁。因不小心掉到河里,差一点就淹死了,幸蒙先生相救,才得活命,愿以身相许,终身服侍。」 卞璞说道:「夜色已晚,不辨途径,我家离此不远,我先带你一起回家住宿一夜,明天才送你回去好吗?」月娥非常感激,卞璞保护着月娥涉水过河,不久就回到家里。找几件嫂嫂的衣服给月娥换上,又烧火让月娥取暖,并且同时烘干衣服。月娥深深感念卞璞的恩德,愿当夜玉成好事,终身服侍身旁。 卞璞表情严肃地说:「你有父母,我有兄嫂,私相结合,有违正道。而且既经玷污,你损女节,我坏名德。若真有意,明天回去,告知父母,请人来说亲,将可成就姻缘。」于是叫月娥自己睡觉,卞璞自己带着棉被到邻居屠夫家借宿。屠夫心想,卞璞半夜出外,家中必有缘故,追问到底,知悉事情始末,竟起邪念。 另外,同村中有一风流妇人,每见卞璞英俊潇洒,爱慕已久,却苦无机可乘,今晚探知卞璞兄嫂外出不归,机会难得。于是她浓妆艳抹,华服盛装,准备毛遂自荐,直往卞璞家。 月娥刚准备好要就寝,忽听庭院木屐声,锵锵作响,非常害怕,心想卞璞已外宿,不可能又再回头,来者当是强盗匪类,于是赶快又穿好衣服,心中害怕地躲到黑暗的角落。妇人一走进房间,看到被褥均已销好,心想卞璞大概上厕所,很快就会回来。自己就卸下衣装,上床等待。 这边屠夫看卞璞已睡,就悄悄前往卞家,一进去就上床,妇人以为卞璞来了,终于满了心愿。 而卞瑞从邻村赶回捉奸,潜伏窗下,听到两人声浪,怒目切齿,手持利刃,摸颈便砍,结果男女之头都被砍断。卞瑞用妇人之衣裙包住两个血淋淋的头,连夜奔向岳父家,欲责备岳父疏于家教。到达时,用手敲门,常氏应声说:「来了!」卞瑞辨别得出声音确似其妻,就非常讶异。门一打开,果然是妻子常氏! 卞瑞害怕得不得了,将整个情形告诉常氏,夫妇一同回家,常氏一面走一面哭。进入村庄,哭声传到屠夫家里,卞璞听出哭声很像嫂嫂,急忙穿好衣服破门而出,相见之下,彼此更是大惊失色。情节离奇难测,无法想象是怎么一回事!三人同行,一起回家,进入房间,才知所杀是屠夫YIN妇。 卞瑞带着人头到衙门投案自首,县官判断屠夫奸邪,妇人私奔,所作非法死有余辜。卞瑞误杀,本意并非杀此二人,判其无罪,而卞璞心地善良,月娥许愿,可说是天作之合,当庭为其公证结婚。而卞瑞卞璞兄弟雍穆和好如初,妯娌也备加亲爱,合家幸福美满。 在这个故事里,最重要的是,卞璞心正无邪,且坚持道德观念,现前免去砍头之灾,又获良妻之福,且其后福必定不可限量;反观屠夫YIN妇,邪YIN之念炽盛,最终断头命丧黄泉,魂归地狱,现世之报,多么可怕! 普劝红杏出墙、外遇偷腥之辈,应及早悬崖勒马,一保身命、二保名节! 越洋复仇记 一般人相信人死后就会变成鬼,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六道众生之中,鬼神同道,皆属于鬼道众生。一般人因为不容易看到,所以也不容易相信。事实上,鬼神是存在的。只是,不是每一个人死了之后一定做鬼,而是按他在生时所做作的善恶业力来决定。 现举电波与电视的例子,来具体说明鬼神存在的事实。人类的肉眼无法看到电波,唯有经过压缩、解读等等程序,人们才可以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影像、听到声音。如果我们把鬼神也想象成电子类,除非经过特殊过程,才可以看到,我们就不会因为自己看不到鬼神,而说鬼神不存在了。 鬼和人一样,都是六道众生,一样受业力牵引,在生死轮回中流转。鬼,生性怯畏,除非前世有深仇血恨,否则他不会伤害人。他们看到人会闪避,就像蛇看到人会逃走一样。只是,如果它发现来不及逃跑时,便会出自于防卫地攻击人。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去干扰鬼,鬼是不会来伤害人的。鬼会伤害人往往是因为那个人前辈子与他有瓜葛,结了恶缘。要化解的话就是平日耍多行善,用善念来摄受、感化他们。 种何囚,得何果,因果是如何也躲避不了的世间定律。以下与大众分享一则故事,希望大家引以为鉴。 中国桐城南门有一个张祥生,他听说邻居谢达自台湾台南回来后,拥有巨财,成了富翁,心中非常羡慕。别人问谢达得财的因缘机遇,他说:「现在的台南,景气相当好,街头卖菜,每天至少获利四五十元,若巷间求乞更好,每户一舍最少就有一元。我经营水果、杂粮的买卖生意,每天也有上百元,得利多而花费少,因此而有如此巨资。」听的人莫不羡慕万分,包括张祥生在内,都想等谢达下回再出门,一起到台湾去。 然而,事实上谢达已无意再前往台湾。祥生等得不耐烦,就一个人搭船直抵台南。可怜的他,身在异乡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无法营生,结果最后流落当乞丐,日子过得非常困苦,有一餐没一餐的,这才觉悟当初被谢达诓骗了。 有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倾盆大雨,祥生躲进一间破屋,更深夜静,忽见一鬼,披发咋舌,非常凶恶。祥生大喝一声:「我是桐城远客,漂泊此地,作个穷鬼,我还怕你这鬼!」说完就磨拳擦掌要打过去。 那鬼见祥生威猛,马上退下变为一位美女,问祥生:「你既是桐城人,可认识谢达?」祥生说:谢达与我同街,当然认识。」美女哭泣着说:「我要报冤仇,正要你帮助啊!」祥生问她有何冤情?美女答:「我本是良家闺女,只有老母靠我侍候奉养,尚未招夫。谢达查知我家还颇富有,于是托媒撮合,入赘我家。不料,他竟然心存不轨,巧设机谋,骗取我的家财而去。我老母因此忧郁而死,我也无人依靠,也就上吊自杀。至今阴魂不散,只为报冤。你若能带我坐船过海去找谢达,则感激不尽。」 祥生感叹道:「我已落魄至此,哪有路费?」美女说:「我还有一些金银首饰,埋在这屋子底下,因怕被人掘取,所以化为厉鬼,顾守于此。你若肯渡我去桐城,愿以所埋财物,报答君恩!」祥生问:「阴阳异路,你怎么与我同行?」美女说:「你可以藉暗语来引导我,只要在下船、过桥,或是经过神庙佛寺时,叫我一声「春梅」,我就可以一路同行。」祥生答应了,春梅女鬼即指示埋藏金银首饰之处,共计千金之多,于是买船约鬼同行。 抵达桐城,祥生将女鬼引至谢家,说:「这里就是谢达家宅。」春梅女鬼叩首答谢,就从后门而入。祥生尚未转步,就听到屋内碗碟破毁,桌倒椅坏之声,屋内传来叫嚷声: 「哪来的鬼怪,连神龛都破坏!」祥生知道是女鬼作崇,赶紧告诉谢达及其家人,谢达顿时惊吓得面色铁青。 为化解这段冤仇,谢达赶紧请道士作法收妖,可仍不见成效。一个多月后,谢达被发现上吊自杀而死,家中才恢复安宁。 故事中的谢达骗人财物,破人贞节,始乱终弃,最终报应分明,不差毫发。因此奉劝世人,莫说阴魂渺茫,而作亏心事,今日的所做所为,他日必将结成果,届时的一切,也只能自己去承担了。 宽恕救子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难提宽恕。相比之下,要生一个人的气,或是对一个人怀恨在心,就简单得多了。 其实,宽恕能助长我们的气度,宽恕是人我之间相处的润滑济,也是胸襟、气度的试金石。种族之间,世仇争战,祸延多代,都是因彼此没有宽恕的雅量。像印度的琉璃王,对心中的羞辱不能释怀,而造下屠杀种族的恶业。相反的,战国的齐桓公能不念一剑之仇,义恕管仲,终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见世间上的武力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唯有宽恕,才能感召人心,化解怨恨。 有一位波兰公主,因病需要开刀动手术治疗。不料那位医生竟粗心的使她原来可治的病,转变为无可救药的绝症。当这位公主知道了自己不幸的命运时,她并不动怒,反而在遗嘱上加了这样的一段话:「我这不幸的意外变故,必将使这位致我于死的医生,精神上和事业上,都受到极大的打击!我将从我的遗产中,每年捐赠二千金币给他,以补偿他的损失,并衷心地盼望人人能像我一样的宽恕他的错误。」 后来,这位医生发奋图强,在医学界有极高的成就,但他把这些成就,全都归于那位公主,公主也因而能享永垂不朽之名。如此伟大的宽恕精神,实为社会上的榜样。 再说一个中国民间有关宽恕的故事:清朝末年,湖南乡下地方有一对林氏兄弟,靠祖上留上几亩薄田务农过活。那个时候兵荒马乱,什么长毛、帮子会,兵匪不分,日子不好过。 林家老大耐不住苦,将自己的田卖了,随友人做做小本生意。不料因为经营不当,全部赔光了,倒回头来投靠弟弟。老二并没有嫌弃兄长,请他在田里帮忙,得了的口粮,与兄长均分。倒是老大那不安份的性格不改,田的工作照例是三天打鱼二天晒网的。老二的性格刚正,看不过眼,兄弟间的语言磨擦就少不了。 每每有口舌之争,老大就嚷着说:「都说长兄为父,就算要你养我不过分,你还管我哩!找四方乡邻未评评理!」老二气得几次就差点和哥哥大打出手,还是妻子许氏贤慧,死活劝了下来。 这一年,两兄弟都添了孩子,生活的担子更加重了。老二凑了钱,买了一条牛,希望能把地犁好,增加收成。不料,买了牛不久,就遇上以起义为名、沿途打家劫舍的匪帮,看上了老二的牛,亮出长明晃晃的长刀,硬是要把牛拖走。幸好许氏谎称这是大伯的牛,大伯人不在家,牛被拖走了,两夫妇要如何向兄长交待。妇人家苦苦哀求,终于说动了匪徒空手而去。 这话传开了。老大高兴得不得了,逢人就说:「老二把自家的牛送给我了。」听到这番话,老二更气了,于是找来老大谈判,再也不找他帮忙耕田,两人撇清关系,再不往来。老大耍赖说:「呵,做兄弟的嫌哥哥了。行,你说过牛是我的,把牛给我,就算我们兄弟之间清楚了账!」 老二想:长痛不如短痛,咬了咬牙,把牛送给哥哥,自己再另外设法,两家人自此行同陌路。倒是许氏常常想到大伯吊儿郎当,大嫂性格懦弱,日子难过,常暗地里济助她。 老大把牛卖了,随着友人到镇上去赌,竟然被他赢了几手。也因此越赌越大,最后落得一身债回来。回到家里面对妻小,想想自己不名一文,债主上门,一家子肯定受尽折磨,又没有脸面再去求弟弟,因此萌生了短见。五月十五这天傍晚,老大到城隍庙祷告一番,回家逼着妻子抱孩子一起出门,准备投水而死。 老大的妻子不敢反抗,只能含泪哀求:「今天是十五,让孩子过多一个十五,明天再走吧。」老大听了无话,一家三口睡到天刚破晓,老大叫妻子起床:「起来走吧,现在已经是十六了。」 两夫妻走着,不经意经过老二的家。老二这几天刚好出外赶集,恰好许氏晨起到户外汲水,看见大伯和嫂嫂在晨风中急急赶路,脸带戚容。许氏心地善良,虽是大伯常无理取闹,她却没有妇道人家的气器窄小,反能宽容看待。如今看到大伯夫妇二人从门前经过,便出声邀二人进屋里喝杯早茶。 老大觉得没有脸见她,便拉着妻子快走。许氏看见二人在清晨中抱着孩子赶路,而且神色不对,心想别是发生了什么事?得先把他们拦下来再说。于是连忙赶上去,拉住嫂子:「嫂子别忙着走,进来坐一回。」老大见状,越是用力拉妻子走,三人扭成一团。大嫂看见这是唯一求生的机会,连忙叫道:「婶子救我!」 许氏听了这话,知道必有重大的原故,赶紧扑前紧紧抱着老大的脚,说道:「大伯,你兄弟常语言上对你不敬,你是兄长,勿挂在心上。看在死去公公婆婆的面上,有什么事进来说,千万别做傻事呀!」老大听了这番话不禁心中悔恨交加,泪如雨下。许氏说好说歹,把二人劝进屋子。 坐下说话,这才知道老大一家被债务所迫,准备投河自尽!许氏又是震惊又是同情,少不得说了许多劝慰的话,让他们等老二回来,大家共商对策。只见大嫂又是羞愧又是伤心,紧紧抱着孩子,许氏对她说:「嫂子,勿惊了孩子,给我抱到坑上睡吧。」大嫂一直不肯放手,最后拗不过她,让她把孩子抱过去。 许氏抱来一看:这不是自己的孩子吗?赶紧跑到房里细看,不知道是被谁掉包,老大的孩子正睡在坑上! 原来大嫂舍不得孩子年幼丧命,又不敢违逆丈夫的意思,只得借故拖延一夜。趁深夜老大睡下,偷偷摸到老二的家里,将两个襁褓中的婴孩掉包,这是为人母者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所犯下的过失! 事情揭穿了,老大夫妇更是羞愧得抬不起头来。老二回来知道了这件事,痛斥兄嫂行止太欠思量,一家子也在泪水和忏悔之中和好。老二最庆幸的是自己娶了一位宽容待人,不计前嫌的好妻子,否则一场家庭悲剧势难避免。 宽恕是难得的美德,也正是有了这种美德,失足者不至一错再错,世间上的许多悲剧也不会发生! 阳律有冤,阴谴难逃 星云大师曾说:「为人在世什么都可以不信,但不能不信因果。」因果报应的故事,大家听了很多,可是有没有真正做到「深信因果」呢? 这里再举一则因果的故事,警惕大家: 过去中国有一名贵族,因为婚后一直无子,于是便再娶了一名小妾,希望可以诞下一男半女继承祖宗香火。过了一年,小妾不负所望,生下了一个男娃,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母子二人都深得家人的宠爱。元配夫人表面上也很喜欢,不过,妻妾朝夕相处,终究难免因为妒嫉而生起嗔恚之心。 正所谓日子久了,积怨越深,真的是什么样的恶念和计谋都想得出、做得出。果然,大妇装着很疼爱小儿,常常怀抱小儿。有一天,她趁人不备,狠心对小儿暗下毒手,小儿啼哭不止,终至死去;但全家人皆不知小儿究竟因何而亡。小儿的母亲悲痛欲绝,日久之后,略知是被大妇所害,心申含怨,不久也郁悒而死。 一年之后,大妇生了个容貌极美的女儿,可是未满一岁时便夭折了,大妇丧女之哀痛,远超过小妾丧子之悲。后来,大妇又产下一女,比前更加美丽,不过数载又亡;就这样子:怀孕、流产,或生产之后又养不大,如此折磨,已经过了七胎。 当怀孕第八胎时,大妇更加小心翼翼,既怕流产,又虑夭折。胎儿在期盼中呱呱落地,但是却得了难以医治之病症,不能跌伤、碰伤,一旦刮伤就血流不止;身体赢弱,病痛不断。从小就像被捧在手心一样地呵护着,担心她中途又夭折了。在孩儿身上所花的金钱,随着她长大而增加,可是到了十四岁亭亭玉立的时候,又病死了。 大妇日夜哀伤,不眠不食,连棺木都不忍覆盖,每天凝视着棺木里的女儿,见她容颜始终姣美。 直到有一天,一位高僧经过,告诉她生死轮回的定律;高僧同时又告诉她:「『YIN』与『杀』是造成一切众生死生循环,轮回不止的根本条件。而一切有情众生最难舍离的是『YIN』,最易触犯的是「杀」。 凡人只相信自己肉眼所能辨识的事物,鬼神则能洞悉人们的心里在打什么主意,作了一些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所以『阳法纵有冤曲之可能,而阴谴则无遁逃之机会。』……」 这些话如雷巨响,在大妇耳中、脑海里,以致在整个房屋中回荡不止……她悚然惊惧,终于渐渐恍然大悟,停止了哀伤;再走到棺前俯视女儿的尸体,不觉得容颜姣美,只觉得臭不可闻。于是,她当下立刻恳请高僧为她皈依受戒,彻底忏悔以前自己造作的恶行。 第二天,夫妇两人随同高僧前往寺院的路上,一条毒蛇盘踞在路上不让。高僧知道原委,知道这条蛇是为报仇而来,便为其开示;夫妇也匍伏于地,悲泣地祈求忏悔。高僧为毒蛇授三皈五戒后,劝它:「莫再嗔恨,陷自己于恶道之中,外形丑陋,令人生厌;若遇强者,忿而杀之,则又命在旦夕。生生死死,无有结束之期。」片刻之后,毒蛇即昂首游移而去。 一生没有子女,是有因缘的,古书云:「邪YIN之人或奸人妻女者,得后嗣灭绝之报。」故事中的贵族,究竟曾犯下什么恶业?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没有后代,并不是娶妻纳妾就能如愿,反而因妻妾之间妒心如火,蔓烧无止,最后弄得家庭失和,闹出人命。母子俱毙,冥冥中之怨魂岂肯舍离?害人后又能留住孩子的生命多久呢?这就要看冤结能否化解!大妇还算幸运,遇到高僧指点迷津,否则死后堕落恶道,更不知要受多少苦呢?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中,每个时刻在不同的角落,都会发生看似巧合又觉得奇怪的事。这就必须用心去观照,而不是用肉眼去看。对于当前的社会乱象,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检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积极效法古德,学习向善,祸事才不会找上门来。凡我佛教徒,更要严守戒律,不可犯杀生、邪YIN戒。 积善之家有余庆 这是清朝未年慈禧太后时候的故事。 张謇,别号季直,祖籍安徽,幼年贫困,无以为生,几经奋斗,竟然在满清光绪年间得中了状元。 关于张季直会被选中状元,据说他的老师翁同和呈上试卷的时候,他的试卷原本是第三本,排放在最末的,第一本乃是学问较好的沈卫。 慈禧太后审核他们的试卷时,看见了第一名沈卫的卷子,觉得他的字体纤秀,又觉得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字体,便搁在一边考虑。再审核其它两本,看到第三名张謇的一本,觉得字体刚劲,看完就顺手搁下,却放在第二本之上,成了第一本。 那时,某贝勒来求见,谈起点元的事,慈禧太后即说沈卫的字体纤秀,好像在哪儿见过,贝勒答道:「前几天臣给老佛爷看的那几首诗,便是在八大胡同妓院中得来的,是进士们做的诗,不知是不是这种字体。」于是寻找出来与沈卫的卷子对照,却是一模一样,俨然出诸一人手笔。慈禧太后便说:「风流学士,中了恐非栋梁之用。」便不予录取。 而看原来的第三名卷子,再说:「张謇的字体刚劲,性必梗直,恐难驾驭。」因而迟疑未决。贝勒进言了:「现在国家有难,正需刚毅正直之士以为国家所用,还请老佛爷考虑。」语到此处,因有其它的事而终止。 第二天慈禧太后再决定之时,三本卷子只有二本,沈卫一本散失了,遍寻不着,她就点了张謇的一本,由第三名而变为第一名了。 季直高中状元之后,到翁府谢师,翁氏向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你的文章没有沈卫做的好,而且我是放在最后。何以太后点中了你,想来你曾做过积德的事吧。」季直答道:「学生年轻,历事甚少,没有做什么善事。」翁氏笑道:「那么一定是你的祖上积德了。」因而告诉了从贝勒口中传出他之所以得中状元的经过。 他回家以后,偶尔与太夫人谈及,询问是否先人有积德之事,太夫人慈祥地说:「我记得你的父亲做过一件事。从前家贫,他只是担麦芽糖兑换破烂杂物以维生。一天晚上归来,我在一卷碎棉袄中发现有一百六十元大洋钱,问他何以不知道?他说因为当时生意很忙,没有打开看它。我劝他送还人家,这时已经很晚了,记不得是什么人的东西,只记得在某一村兑换这卷棉袄,当夜带了这些大洋钱,要去退还原主。 「到了某村,只见一家有灯光射出,想去探问是何人兑糖,由门缝望去,登时骇得魂不附体,原来室中有三人连环吊在梁上,即推门而入,解救下来,见尚未死,遂向他们说:「你们若是失掉了洋钱,我为你们送还来了。」老翁气息奄奄的说:「这笔钱是送给你的,你拿去吧。」 他奇怪极了,天地间哪有在全家自杀之前,还将钱送人的道理?就问他们为什么要寻短见?老翁才说:「我们两夫妻只有这个媳妇,因为欠了本地某人三百元,很久没还,现铁限在三天之内偿还,他是恶霸,到期不还,我们的性命难保。乃求得媳妇同意,卖给人家作妾,身价银只有一百六十元,钱已交来了,可是不能偿清债款,媳妇又不愿出门了。一家人无法,只好全体自杀,因为你是老实人行为甚好,所以决定把这笔钱送给你,可以改做别的生意。这笔钱对我们已无用处,对你却有帮助,你快些带回去吧,还是让我们死好了。」 你的父亲更为奇怪了,人到了自杀之时,还能济助穷人,真是难得,便自告奋勇地说道:「既然你的媳妇不愿出门,就先把这一百六十元送还男家,解除这家婚约。我在三天之内,为你们筹备三百元还债好了。」 老翁惨然微笑道:「你是在做换糖小生意的人,哪儿会有钱呢?」「这个你不用管,总之还有三天功夫,到期我送钱来。」说罢放下了那一百六十元,就回家来了。我听见你父亲讲述这些经过,却恨他一时乱说大话,哪儿能够筹集这三百元的巨款?殊不知他竟将自有的三间茅屋卖去了,但仅得二百四十元,不足的六十元,连祠堂的供祀神主位也出卖给族人而得了六十元,才凑足三百元送到那户人家,以还这笔阎王债,算是救了三条性命。」 张謇也想起了他中举之后请神主入祠堂时,族长不许他安放,说是:「你的父亲已将安置神主权出卖了。」证明太夫人的话是事实,又听太夫人说:「我们夫妻无处安身,就只好住在凉亭(过往行人避雨休息之所)中,我在那儿身怀有孕,就是你了。你今能阴差阳错的得中状元,恐怕就是这件事吧。」 过去科举时代,常有这类因果之说,张季直是正人,此说似非虚妄;而沈卫以寻花吟诗,因字体纤秀,虽有应中状元之才,竟不得中。张謇无沈卫之才,竟因字体刚劲而得中,岂真是功名另有「冥数」吗?即使张氏不中状元,而张父此种毁家救人的善行,亦足以为社会之表率,宜其后嗣昌达了。因此,我们应该确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以菩萨道来说,这就是所谓的难舍能舍,难行能行了! 行善而自受益 还给人家丢掉的钱,等于给人一条生路。 帮助别人,也等于帮了自己。 有时候你做了好事,到头来当你需要救助时,当真会发生奇迹。 这是中国清朝顺治年间的故事了。在江宁旱西门,有一名回子哈九经营饭店。 一天,有位江浦人身上带着五十两黄金遗留在店中,哈九发现了,追到江边把五十两黄金还给他。 没多久,遗失黄金的人走到江浦,看见大风把船舟打翻,溺水者很多。遗金者心里想:刚刚哈九还我黄金,何不将此作一件好事。 于是他就呼唤渔舟说道:「大家快去救人,每救一人我给五两金子。」渔人们听说了,争先恐后地抢救,结果只救了一人,上岸一认,竟然是哈九的儿子! 还给人家丢掉的钱,等于给人一条生路,而自己的儿子也因此捡回一条生命,因果一定要信! 另外,台湾《中华日报》刊载了一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九六○年代末期,美国伊利诺伊州南部的一个小镇上,修路工人约翰生正在忙着,突然有一辆警车停下。一名警官下车来,很焦急地说一声:「糟了!」约翰生于是从推土机走下来,问那警官有什么急事。 「我不知道这儿在修路,我赶着去救一名把硬币吞到喉里的孩子。我要是绕道,可能来不及救他了,这该怎么办呢?」 「我来试试看,能不能为你开出一条便道,只要你小心开过去,也许可以赶上救这孩子。」 约翰生边说边上了推土机的驾驶台,用力推下一方黄土,然后立即调头回来再推下另一方黄土,一条简单的便道修好了。 那警官连声说:「多谢!」小心翼翼地把车子开过去,上了路,飞驰而去。 警官及时赶到目的地,安抚了惊惶失措的母亲,然后赶紧在孩子的背部猛拍一下,卡在他喉咙里的硬币应声喷了出来,还在地板上打了几个转。惊魂甫定的妈妈向警官连声道谢。 「你应该去谢谢开推土机的先生,如果他不为我开路,我也赶不及来救你的孩子。」说罢,警官告辞了。 约翰生下班回去。兴致勃勃地对太太讲述中午在工地发生的事情。他的妻子听了,大声叫道:「天哪!原来是你帮助那位警官,及时救了我们的孩子!」 故事结束了,约翰生才明白帮助别人救人,倒救了自己的孩子子!他记起了一句箴言:「有时候你做了好事,到头来当你需要帮助时,当真会发生奇迹。」 虚荣心强足以败家 这是说明虚荣心强,足以败家的故事。一般传统的说法,男主外,女主内,如果女人家相夫教子,知道勤俭致富,则家道兴旺;如果虚荣心强,奢侈浪费,则家道中衰,自古以来,大都如此。现在要举出日本奈良县所发生的一个故事: 在日本奈良县三轮村,有一位青年,名叫村上,在中学就读,通文学,但因家道寒微,中途辍学,就职于摄津船越会社公司。 后来,村上君娶长谷三郎先生的次女为妻。这位太太名叫贞娘,性本聪明,身出望族,因其父为船越会社的副座,观察村上君品性纯良,所以才将他的女儿贞娘嫁给村上为妻。 村上自奉职以来,敏事慎言,渐渐得到主人望重,又经岳父大人的推荐,职位渐高。可是他的妻子贞娘,虚荣成性,不知经济难关,经常打扮得珠光宝气,以致村上收入不足支出,家境越来越穷困,无奈爱情甚笃,妻子的一呼一唤莫不听从。 很快地三年过去了,妻子都没生下小孩,膝下虽寂寞,而枕上却融和。有一年快到过年了,贞娘知道丈夫月俸赏金一定很多,重整容妆,极尽美丽,要丈夫给她五百两银。她不知道,村上为了供应她挥霍,早已负债如山,因爱贞娘而不敢给她知道,虽有薪俸以及年终奖金,都拿去偿还债务,只剩日食之需。 他经妻子一迫,满口胡涂,推推拖拖,日缓一日,况在步入岁末,告贷不易,不得已与其妻约定:绝对可以有钱给你,贞娘听了欢喜得眉开眼笑。 隔天早上,村上早餐几乎没吃饱,潦草行装,望东而去,意欲向朋友乞怜,数处碰壁,想要回去却又怕河东狮吼,徘徊不知去向。心中忧愁之际,精神恍惚,毛毛细雨,依然信步徐行,状若行尸。忽然,雷声隆隆,豪雨骤下,他急忙趋避在一棵古树的荫下,避免全身湿透。 奔波了一天,村上只觉得精神疲倦,双眼朦胧,忽然看到一位老人,手中拿着包裹,也走到树下避雨,自称名叫长谷。村上睁大眼睛一看,知道包裹内一定有银两,马上殷勤招呼,报上姓名希望得到老人的帮助。 长谷氏年近五十,一副忠厚朴素的样子,在外收取租金归途,邂逅树下,看村上是一名朴厚的青年,无妨倾心相谈。从对谈中,村土知道老人怀中,带有现金五百两,若肯借来一用,则回家可满妻子的愿望了。 不过,回头再想:如果老人不肯,今日我已没脸回家见妻子,只可尽我一身,寄倚青山下,一死了之,投胎转世,再廿余年后,依然一身如此长大。村上的思惟消极潦乱,但心中仍可怜妻子无可托寄,不如以老人的命,代替我死,得金归来还可尽我余生,又有何防呢? 恶念已定,一看四顾无人,便将自己所坐的石头,乘其不疑,用力击中老人的头部。 可怜长谷老人头颅已破,更无争夺之力,所有现金五百两,尽被村上夺去。临走时,村上将老人的尸体埋在乱石堆中,此事神不知鬼不觉,无人知晓。 村上带金归家,喜悦形于色,双手捧钱交给妻子,贞娘得到丈夫的钱,不厌衣服已挂满房间,竟然一下子又花了三百两。不到一月,贞娘发觉怀孕了,渐渐大腹便便,珠胎十月,生下一个男孩,面貌宽大,左腮一处生须,状似长谷老人。 村上心中猜疑而不敢说出,乃取名为村上孝夫。孩子弥月内昼夜啼哭,周岁后晚上睡觉时常叫「马鹿」(日本人骂人之语言),厌恶接近他父亲。自此村上疑怪更深,心中不安,而前往道慈教会,早晚祈祷神明,为其解释冤愆。这时,忽然间岳父又死了,村上渐渐失去越会社地位,厌恶之余,辞职归来,将其残俸金钱五百余金,在附近开设一家陶器店。 某日,有一道者,自称道慈会领袖,样子极为奇怪,持钵进门,村上恭敬请坐,招待茶果,当时其子孝夫在侧,年才三岁,一见道者,亦鞠恭礼拜。村上夫妻一见孝夫之巧,心地喜悦,但孝夫偏对其父口口「马鹿」,并非父母教导不好。 道者惊讶,就问村上说:「令郎历岁几月?生庚日时?」村上一一照实回答。道人又说:「令郎与汝有夙冤甚重,他日决非顺从之儿,不信请观吾钵中明镜。」村上一看,当日之长谷老翁影现钵中,贞娘莫解其故,频频说:「老翁却非道人之貌,反而像我儿,是什么人呢?」 村上暗扭其妻,示其不必多问,立刻请求道人排解。道者说:「你们夫妻,再三日后,带着儿子向东行,然后向南再转北,遇有人家就借宿下来,便有解救之门。」说毕,起身就往门外走,村上尾随其后,行走数百步,已不见道者的踪迹。 村上当夜以其事实告知其妻,贞娘闻之,忏悔当日虚荣心,以至拖累其夫造下此孽,只得随同丈夫,听道人之教,收拾商品转让他人。第三日,轻束行装,夫妻相背负其子,望东而行,旋南而北。 时已近黄昏,忽见近山蜗芦一座,柴扉半掩,村上夫妻及儿子三人,直至其处。只见矮屋中有一老媪,头发皤白,询问其家族,回答说:」丈夫早巳死,膝下全无,每天种一些地瓜度生,有时采一些枯木煮汤,藉此蜗居度了五十年。」 村上又问其丈夫的姓名,及死的原因,老媪说:「我的丈夫三年前为商务筹款,一去不回,死因也不明不白,若问姓名,壁上灵位观看一下就知道了。」村上靠近一看,看见其灵位写着:「长谷男雄」,于是更相信此事没有错,于是将其如何谋财害命,向老媪一一说明:「尊夫之亡,死于我手中,夺金五百。今日我儿子长相与尊夫相同,请你仔细观看一下,便知冤情。」 老媪一见,果然形容神似,腮须无差,相信村上所说的事实。于是村上与妻子,恭敬地向老媪哀求忏悔,愿意将他的儿子做为她的孙子,举其所有家财,悉数给老媪。夫妇俩背山入庙奉佛,只祈忏悔往愆而已。 后来老媪死了,孝夫极尽悲痛,念祖母之已死,悲堂上之无人,看门庭之寂寞,听秋雨而伤神,早晚灵前焚火祭拜灵堂,且赋歌朝夕,吊其祖母。虽然孝之至诚,死已无知,哭又何益,于是孝夫想念生身父母,踏遍山川。处处查探,及至背山古庙访查,乃知其父母已屏俗情之念。孝夫至此,前愆已消,亦当尽掬言之劳,以报父母之恩,及所以将祖母遗留财物,礼请父母,仍归三轮村,买宅奉养。 此段因缘至此可明冤仇相报,各有其端。村上善省其身,蒙道人之指示,长谷氏冤屈其魂,转孝夫以相报,孝夫天性不忘,还能对高堂尽子职,而贞娘妖艳虚荣,累其夫成惨状,凡世之为人妇者,务当内助其夫,则妇德可宗矣。 今宵率尔谏虚荣,妇女应当勿效行; 三笠山头风景秀,二轮桥下水波平。 阴阳莫说何无报,日月须知鉴有明; 世态近今奢侈甚,可怜多少渗申生。 行善可改宿业 十多年前,马来西亚吉隆坡,靠近安邦路的地方,有一栋十多层高的大楼倒了下来,里面住的人几乎都死了,只有马克林的管家——印尼女佣及其快一岁大的儿子,幸免于难。受难者的家属,个个悲伤流泪或痛哭,马克林及其夫人陈孟娟,因为家里有人照顾打理,所以下班后,先去逛街,也因此逃过一劫。 我和马克林二十年前就认识了,灾后,有一次见面,他告诉我一些状况,让我更体会到一些道理:一、行善积德可消除业障;二、人人前生都有业障,现生何时现行难测;三、该报的逃不过;四、人不可以自杀,自杀死后,仍在鬼道受苦。 回忆往事,马克林告诉我,他和太太陈孟娟曾经有一次到马来甘榜,看到印尼籍的一位妇女及其出生不久的儿子没地方住,样子很可怜。马氏夫妇生起怜愍心,将她带回家中安顿,打理家事。就因为这样的善行,积下的阴德,让他们在塌楼事件中得以逃过一劫。 同样在塌楼的现场,据说有一个人,到了那栋大楼的第六楼拜访朋友。门关着,他就用行动电话联络,朋友说:「塞车很厉害,可能还有一段时间,请你先回到自己的车子等我。」可是这位访客却回答说:「没关系,久在你家门口等一下!」结果就冤枉死了。业报现前,真是逃不过。 马克林说,他自己从出生以后,就不曾见过亲生母亲。都是养母带大的。事故发生以后,他梦见养母带着母亲来见他。在梦境里他看到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很庄严,抱着一个小娃娃,姑娘将娃娃放在田埂上,然后跳井自杀。马克林才知道,那是他母亲,大概是日本兵攻打南洋群岛时侮辱良家妇女,有些妇女因此自杀了。 梦境中,他的母亲说:「你虽然没有房子财产了,但是不可以自杀,自杀后仍然要受苦的。」大概在鬼道中受苦,真的很难受。他母亲又说:「你这次第三次灾难以后,我就不容易再见到你了!」 马克林说:他曾经开车撞到卡车底下,被抢救回来没死。这是一劫。另一次,在机场准备划位时,有一位朋友拍了他的肩膀说:「喂!马克林,到哪里去?」 马克林回答说:「到某地办事。」 朋友说:「嗨,不要去啦!今天我的生日,晚上陪我吃饭。」 马克林说:「不可以啦,助理都进去了!」 朋友说:「没关系啦!就让他去办啦!」 就在这个时候,后面的人插队进来,请航空人员先为他划位。结果就因为客满而取消行程,据说那班飞机升空后不久,就发生空难。因为马克林有事先订位,所以被列在死亡名单中,但却有人当替死鬼,而他逃过一劫。连同大楼倒塌,他一生共有三次的大灾难,都因时时积德修福而逃过了。那位插队划位的人,业报现前真的逃不过,赶着见阎王去了。 马克林的母亲,堕在鬼道受苦五十年了,也该投胎转世了。如果做人,就没有神通,无法照顾儿子了,所以她才说:「你这次第三次灾难以后,就不容易再见到你了。」 众生我执强重,难免造诸恶业,哪一生哪一切业报现前,无法察觉。唯有的方法是多行善事,莫造恶业! 一把刀笔济世间 说话要厚道,文字也要厚道,尤其文字可以流传下去,所以更要以勉励别人的文字救人济世,切忌以苛刻锐利的文笔,伤害别人。现举几个以文字救人的故事,与读者诸君分享。 「刀笔」一词,由来很早。古代的简策,都用竹木,以刀为笔,刻字于其上;又或说是书写在简策上,有失误的话就用刀削刮,所以叫「刀笔」。《后汉书》云:「出刀笔,书谒。」而从事文书工作的小吏,就称为刀笔吏,《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就是说汉高祖的相国萧何,曾在秦朝担任文员。 后来,帮人打官司的人也称为「刀笔」,含有尖刻的含意;而心术不正之刀笔,则称为「讼棍」。担任刀笔的人,不但须具机灵之头脑,而且对于文字之运用,亦必须有精细之研究;往往于状词中,一句一字,有胜败之分,甚至一点一画,亦有生死之别的。兹单数事谈谈,以博君一笑。 明朝的王相尧,字师舜,号容齐,生来聪明绝顶,音吐若钟,年轻时便考上博士,声名鹊起。他博览群书,尤其对于国家典刑更是用心研究。普经发生疑有人用斧头杀人的事,容齐在判决书上,将「用」安,改为「甩」字,他说:「只改一字,便可救人一命」。因为用斧头是蓄意,甩斧头是误杀;仅加半笔,就能转死为生,此字确是用在慈悲上。 据说,中国清朝桐城的左家稷,是左光斗的后裔,为有名的讼师。其为人颇有正义,不同一般的讼棍,人人都很尊重他。当时安庆县的县长很喜爱养羊,家中佣人都会在羊颈下挂一牌子,写着:「知府大人之羊。」这些佣人,仗势欺人,常将羊群赶到郊外,放任羊群吃践农民禾稻等物,农民莫奈伊何,恨之入骨。 有一天佣人又赶着羊群去吃农家禾稻,不料有一农家养有数头恶犬,立即将羊咬死了好几只,闯出祸事。县长即派兵捕拿犬主,以其蔑视官府为罪,并将之判以死罪以抵羊命。 养狗的农人很恐惧,向左家稷求救,家稷义不容辞为他写诉状,文句是:「羊虽挂牌,狗不识字;君恩足以及禽兽,其功不及百姓者,独何欤?」后面那句的意思是说:「县长的恩惠可施给禽兽,而竟然不能施给百姓,有此道理吗?」 县长与师爷接到诉状,看他笔锋之犀利,非同小可,内心有所恐惧,因为自己的行为是违反法律而又违背情理的,若以此诉状被控告,非获罪不可啊。于是,县长只好释放了养狗的农人。一枝毛笔锐利如刀,能迫使凶残官吏无法欺压百姓,真是大快人心。 另外一个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与雍正年间,桐城的张瑛及他的儿子张伯陵,先后为宰相,声势赫奕,门生满天下。 一年,老相国的夫人病殁往生,经过府县的推荐,并且由地理师决定,葬于浮山一座寺庙之后。这座庙本来香火鼎盛,自从相国夫人埋葬后,奇怪的是,不久就山门冷落,佛像蒙尘,殿堂被白蚁蛀蚀,香客越来越少。 有一天,有一名书生来游玩,见到寺庙香火冷落,便询问寺里的僧人是何缘故。僧人将相国夫人葬于寺后的事说了一遍。书生问:「为何你们不告知官府,逼令他们迁葬?」僧人说:「唉,张府两代宰相,官宦之家,如何动摇?」书生笑了一笑,说:「不难。」 于是,书生便为寺庙写了一篇状词:「庙后有阴基(即葬地),能出天子地;宰相葬其母,不知是何意?」书生写完,告辞而去。僧人见读了状词,只觉得利如钢刀,便依着书生的话一状告上都察院。不久,相府连夜迁去葬地,并与寺庙了结诉讼案,同时问起撰写状词的是何方人氏。僧人说了一个「菩萨显灵,化身书生,代写状词」的理由搪塞,方了此事。但后来还是有人猜测,这件事应该是左家稷的手笔。 刀笔的趣事极多,因篇幅所限,无法多谈,就此搁笔。 相煎何太急 这个故事发生地点是在台湾的嘉南地区,是从《台湾民间传奇》第三册中摘录下来的,内容具有警惕人不要杀狗,也不可吃狗肉的用意,所以转述给各位读者。 狗是犬之幼小者,也就是未生长毛的叫做狗。它是哺乳类食肉类动动,口吻突出,具有门、犬、臼三齿,其中犬齿更是锐利非常,是御敌的利器。它的听觉、视觉与嗅觉都很敏锐,胸廓较大,前肢五趾,后肢四趾,都有勾爪。狗的种类繁多,原为肉食类,后因被人所畜养,才变为杂食。 狗也是一种会看守门户的动物,和人类很接近而亲善,而且忠心耿耿,彼此相依为命。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狗肉成为人们的肉食之一,于是,狗的命运便开始走下坡,尤其每届隆冬来临,人们为了滋补身体,香肉(就是狗肉)便要大行其道。 台湾的南部地方,有个男子名叫柯老六,他身无一技之长,平日里就靠屠狗、卖香肉维生。有一年的腊月,北风呼呼地猛刮,大地瑟缩,一片寒冷,这正是人们以香肉进补的最好时节,当然也是柯老六大赚一笔银子的机会。 柯老六从事屠狗工作已经许多个年头了,宰狗的方法和过程,他已熟练得不能再熟练了,几乎闭起眼睛来也能做得有板有眼,绝无一点紊乱,也绝不会出岔子。 一天傍晚,柯老六正操刀要宰一条大黑狗。这黑狗相当的硕壮,少说也有五十来斤重。那时他心不在焉地想:今天又有一大笔进账了,没等我把狗宰好,想进补的人们便会纷纷上门来采购。 他心中想着,一刀便在大黑狗的脖子上狠狠地抹一下,左手按住狗头,用力地把狗往滚水缸里捺下去。他打算用传统的水鼓气的方法,处理大黑狗的全身狗毛,然后再按固定的手法,一一屠宰……在这之后,当然就可以公开出售赚钱了。 说来奇怪,就在柯老六做发财梦的同时,不知是想得太多,还是注意力没有集中,忽然间竟感到眼跳耳鸣,心神不定,好像有什么事情就要发生似的,但怎么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事情来得真是突然,就在柯老六心神稍一疏忽之际,那条喉头上挨了一刀,奄奄一息的大黑狗,竟不知从哪儿来的神力,大逞余勇,箭也似地从滚水缸里,「乓」的一声跃了起来。 这一突如其来的动作,把柯老六吓坏了,他电光石火般地往后一退,然后就像倒栽葱似地倒了下去。那条大黑狗,也跟着往柯老六的身上扑了过来,同时张大满嘴的尖锐白牙,狠狠地咬住柯老六的右手,两旁长长的犬齿,深深地陷入老柯的臂肉中,这使得他痛苦万分,拚命地大叫大嚷起来。 柯老六的凄厉哀号声,在晚风的传送中,惊动了左邻右舍。人们有帮忙抓住黑狗双腿的,也有拿木棍要去撬开狗嘴的,更有人在后边拚命扯狗的尾巴,但是那条大黑狗的狗牙,像铁钉铜柱般地咬着柯老六的手臂,像天生铸就的铁条,怎么也撬不开。谁都没想到,这条临死的狗,竟有这样坚强威猛的力量,这实在教人不可思议呀! 虽然众邻人来搭救,柯老六仍然未能脱离险境。他一时情急,也大口咬住了大黑狗,竟然连狗的两只大耳朵都咬了下来。然而,大黑狗咬住柯老六手臂的大嘴却丝毫不动,只有鲜红的血,正汩汩地从犬齿旁不断地渗出来。 这条大黑狗本来就患了狂犬病,柯老六被它咬住不放,时间一久,毒液渐渐地自手臂的伤口传入,直攻心脏。那时人们只见柯老六躺在地上,翻过来覆过去的,痛苦得双目泪流,就连屎尿都要进出来了,然而周身乏力,无法站起身来。接着,柯老六的脸色开始大变,由红而青,由青变白,最后两眼圆睁直瞪,连瞳孔也放大了许多,样子极为可怕。 终于,柯老六的声门开始痉挛,呼吸促迫,胸里极感苦闷,然后「咯落」一声,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就这样,竟活活地被狗咬死。 说也奇怪,他一死,大黑狗便松开了牙齿。自然,那条大黑狗也因流血过多而活不了。 自从柯老六被狗一口咬死的事情给传开,镇上的人谈狗色变,也就不敢再去吃狗肉了。 其实,狗是人类的宠物,它和人类最亲近,人们为什么要逞一时的口腹之欲,竟要杀狗来佐餐才快意呢?啊!血染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家常,又何必呢?宋朝大诗人陆放翁说得好: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真的,人和狗「同生今世亦前缘,同尽沧桑一梦间」,那又何苦咄咄地相逼相煎? 大概人世社会中,「狗咬人」不算什么新闻,反之,人如果一旦去咬狗,那就不能不算是奇闻奇话了。台湾的云林县,有两处地方的土名就叫做「咬狗」的:一在斗六市的湖山里,一在林内乡的湖本村。不晓得这一地名,到底和柯老六的杀狗故事有没有一点关连?因为这是民间的传说,我们只能姑妄听之。 总之狗咬人也好,人咬狗也好,到底是一件互相残杀的事,为什么不人人戒杀放生,人我和平相处,以促进世界大同? 从前有一位愿云禅师,他曾作过一首小诗道:「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另外还有一位署名叫做「蓉湖愚者」的,也有一首劝善的诗篇。诗道: 「万物伤亡总痛情,虽然虫蚁亦贪生。一般性命天生就,吩咐儿童莫看轻。」 ----------------------------------------------------------------------------------------------------------------- 更多心定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
佛常住在第一义,第一义里头,不但没有言语,也没有思惟。第一义里面是平等法、是清净法,第一义里头流出来的作用就是慈悲。佛家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不见性,这个慈悲心流不出来的,我们想学也学不到,怎么勉强学都学不像的,必须自己亲自入了这个境界才行。佛教化众生,说这么多话,都是从第一义把它变成第二义,我们才能得利益。如果第一义里头连念头都不能起,还有什么说话?
没有言语,那佛也不能教众生,众生永远都不会开悟了。佛把智转变成识,转变成分别、执着、落印象,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他受用,不是自己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