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书信集 壹、书信篇(21-30章)


2014/9/4    热度:375   

慧净法师书信集 壹、书信篇(21-30章)

 

  廿一、思惟机法

  轮回诸趣众生类

  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阿鼻苦众生

  仁者之函,早已转来,因事之故,迟于作覆,深致歉意。

  仁者所言「似领悟而尚未契入」,此是尚未真知,故仅存观念,未成意志。宜常念佛,并思惟「机」与「法」之内容。

  弥陀发愿之本意 为救罪恶深重人

  我身本有无量罪 庆哉弥陀救赎我

  若知机无出离缘 即能乘托佛愿力

  但凭弥陀本愿力 不顾自身之善恶

  吾人唯有轮回路 丝毫未成出离因

  若能信佛念弥陀 即是生西之强缘

  信佛亦非有别事 称名信愿行具足

  一句弥陀功已满 此外尚有何可求

  善导言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专称名

  此是本愿之微意 亦是易行之极致

  轮回诸趣众生类 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阿鼻苦众生

  (后二句《无量寿庄严经》之文)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五日

  廿二、解析六事

  学佛者应有向上向善向净之心,否则不会学佛,

  何况愿舍娑婆之秽恶,

  欣生极乐之净土乎!

  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佛智师往生纪实」之事:

  由此可知临终开示、念佛之重要,往往在此瑞应之下显现弥陀金手常伸,净土大门永开,随时随地垂慈救度任何众生的事实,凡目睹耳闻,大多能当下震撼到弥陀平等无条件地救度之真实。信愿法师的道场,信众一直在增长,固是信愿法师悲心感人、弘法有道,但也得力于临终或往生后之助念(含开示)的效果。往往讲经好几年,不如一场临终瑞应的启发,似乎弥陀现身说法的会座于此显现。有人极力反对临终之助念,以为平生都无法获信,何况短暂危急的时间;此邪见也。一个人往往提倡自己所懂得的,而自己外行的便加以排斥。此时升沉交关,倘若不再把握,将见继续沉沦;何况人虽昏迷,或断气多时多日,除非重业立即投生,否则神识灵敏,反胜平时。佛智师昏迷时,正面临升沉交关之际,心中黑暗,前途茫茫,处在极度惶恐不安中。当旁边有人念佛,即见光明出现;自己闻到佛号声,身心亦散发出光明(不论何人,不论信疑,不论净秽,不论善恶,只要念佛,身心就有光明;若当下命终,蒙弥陀光明摄取之救度的机率极大。)心情便逐渐安稳下来。又听闻到从未听过的「圣净分判」之开示,得知通途八万四千法门是圣道门自力难行道,而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悲救是净土门他力易行道,当下领受,当下获救,活着往生。因而从心中涌出一股想愿生称名的情怀,随即冲出一句「啊」!此后其心处在念佛状态的安稳之中,直到断气往生,而在往生前早已见过佛;这是很自然而平常的心路历程。故为人宣说弥陀救度之义,让其三毒、杂念之心安住在不论行住坐卧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中,是净宗的目的,也是易行的极致。

  二、「念佛人自律规范」之文:

  此文很好,很贴切,我很赞许,本应如此。凡对净土法门具正知正见,知大体、有分寸、护法爱教者,都会赞同,不会认为「负面效果将远远大于正面」。凡达到一个同信同愿同行、同理念同目标的团体,不可无规范,否则龙蛇混杂、良莠不齐,三毒凡夫,我行我素的结果,将见不成一个和合的团体。故百丈立清规,法然制戒条,善导大师自行化他,以垂典范。

  六种恶行的内容,确实都是恶行,不好的,应该规劝,理当戒止,慎莫放任;若不善巧方便引导戒止,便是害他非爱他,也将对团体产生不良影响。本愿文摄取之外还有抑止之诫,《大经》下卷亦列出很长的三毒、五恶之诫,佛祖立法,不得不尔。世间修心养性之人,都不犯之,何况学佛者?此中第一别立私意等,与大师所言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相同,故当戒;乃至第六皆当戒止,戒而不受,则当远离。俗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谚,亦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之语,祖师亦有「不可亲近非同行善知识」之戒,何者?往生之事是何等大事,岂可随缘逐队,妨碍大事,若要度恶人,化知见不正者,亦宜量己之分;否则从净土回来时,不怕不能合光同尘地广度群迷。印光大师说「神龙一滴水遍洒天下」,俗谓「不是真龙不入海」;知见不同,不可同负一轭,故四种恶友,本应远离。这不可以「业力显现」论,也非学佛人慈悲不慈悲,这是根本性的知见问题及放浪形骸的行为。何况既不能改,岂可再亲近。古德言:「宁与善者为敌,不与恶者为友。」且一粒老鼠粪会害一锅饭,故大师有四得十三失的严正之诫,末世我等,应奉为准绳。此「规范」正是乐法护法、爱教护教所需,有前言,有正文,有具体内容,文辞典雅,条理分明,很好。若有人提出异议,是知见不正、不识大体之人,宜防范之。

  凡夫狂性难歇,若无规范,将如野马不羁,为害更大;倘复知见不正,极易误解弥陀本愿而堕落,在台湾已有此现象。古德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人性极易方便出下流。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何况学佛团体,其言行岂可不有所规范而更劣于世俗之人!若有机之深信,岂更骄己慢人、好行邪辟乎!若可戒不戒,而诿之「业力显现」,是外道宿命谬论,非佛陀教诫正说。

  学佛者应有向上向善向净之心,否则不会学佛,何况愿舍娑婆之秽恶、欣生极乐之净土乎! 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团体之可长可久,领导者及干部都要有此风范,古德云:「宁可老僧下地狱,不将佛法当人情。」

  三、「信心决定还是幼稚园,还要再学」之事:

  此非正知正见,以信而言,若信心决定,同样获得「现当二益」,即时获得往生的身份,而住不退转;若当下死则当下往生,若命延即成一向专称的机法一体之行者。当然若有时间机缘,多听闻、多知道此法的殊胜而益增法喜。然而这些对往生不增不减,若喻为幼稚园,还要再学,即表示尚未获得往生身份,如此若当下命终,岂非还不能往生?无有是理。

  四、「信心也没有,感恩也没有,一切皆无,唯有名号」之事:

  这段话在文字上颇能让人误解,但你要表达的我能体会。

  名号即称名,称名即名号。名号中一切具足,凡夫虚妄,一切不具,故「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因此唯有念佛。善导大师有「念佛四德」之说,《观经疏》的结论也废定废散,舍机舍法,独举「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旗帜。信心在于名号本身,而弥陀之恩即使粉身碎骨犹未足酬,然而凡夫亦无真正粉身碎骨报佛恩之心。那将如何?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悲时、喜时、清净时、妄想时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何况既机法一体,说信心、说报恩,即是义子。古人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然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丝感激之念。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是市道矣!」故「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之「一向专称」实含有深义。「一遍上人」最初写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

  称念者  无佛亦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而已

  觉得不透彻,重写为:

  称念者  无佛亦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方才满意。若彻入弥陀悲心,则绝能绝所,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当然机有生熟,言有次第,宜对机说法,因材施教。若非家里人,则莫说家里事。

  五、「信心决定与谈玄说妙」之事:

  在十几年前我初学净土法门时,由于缺乏明师益友的切磋,又无充分资料之下,只有独自摸索信心的内容,而有过所谓信心决定的体验;之后从日本回来,也以此体验配合教理随缘开妙法。后来才发现不对,弥陀的救度无限地宽广,故往生之道也非要如此如此的信心决定不可,且信心决定的当下与过程因机而异,又体验的信心决定有其难度,是一机一缘之法,不是普机普缘之教。何况有些团体已将信心决定固定化、模式化,而有些则误解信心决定的内涵,以非信为信,进而以非信而废行,并以此骄己慢人。我有一位姑妈住在台北,近八十岁,念佛十几年。她不识字,不懂其他法门,可说是一字不识的「尼入道」,愚痴无智之辈。每天二、三点即起而念佛,一天之中除了念佛还是念佛,不加杂行。不久前姑妈打电话来说有人曾提起好几个信,其他的信都不行,必须有其中某信才可。听了即忘,又不能完全了解。像这样虽念了十几年的佛,没有那种信,怎能往生?我说:「是不是解信仰信证信?」姑妈说:「是!是!」我问要哪个信才行,姑妈说不知道,记不起来。

  我告诉姑妈:念佛本身就是信心,就能往生,时间一到你就会看到弥陀在你身边。善导大师说:「若念佛不能往生,则十方诸佛的舌头都会烂坏。」既有愿生心,又专称名号,尚且担忧不能往生,岂非一面吃饭一面担忧不饱!姑妈说每次听我讲都很安心。

  姑妈年纪大,记性退化,四十八愿的来龙去脉听了几次,但不久便忘。像这种根机,若将我的过程告诉她,并要她依我的步伐走过一次,我想她只有绝望地洗泪过日。

  六、「解信、仰信、证信」之事:

  慧净孤陋寡闻,不知有此三信。若仅「解信、仰信」,则略有所知,以净土门而言,系出自《六要钞》卷三云:

  解信仰信,宜依根机;

  共归佛智,往生无疑。

  解信:与「仰信」相对之语,是以自己的知识理解佛陀及祖师的教理而生起的信心,亦即以智解所得的信心名「解信」。

  仰信:与「解信」相对之语,对于佛陀及祖师之教语,不搀杂自己的知识见解,如实地仰受而信,名为「仰信」。

  以圣道门而言,唐朝一行禅师所撰《大日经疏》卷三注解本经卷一〈具缘品〉之「大信解勤勇深信」之语而言:

  「此‘信解’者,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于泥,虽未见水,知必在近,故名信解也。下文云‘深信’者,此信梵音舍罗驮,是依事依人之信也,闻长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尝欺诳故,即谛受依行,亦名为信;与上之信诸佛菩萨义同。梵音本是两名,唐音无以甄别故,同名言信耳」。(大、三九、六一四、中)

  上文所言「信解」即是「解信」:是「明见是理,心无疑虑」之意。上文所言「深信」即是「仰信」:是「依人而信其言」之意。这是甄别「解信」与「仰信」所作的解释。

  此两信之中,净土门以「仰信」为重,故劝导仰信。如善导大师之《观经疏》「深心释」云:

  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

  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

  又于「二河白道喻」云:

  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

  圣觉上人之《唯信钞》云:

  言「信心」者:深信人言而无疑也。譬如有人,心地端正,极可深赖,为我教导亲眼所见之事而言:「其处有山,彼处有河。」深凭此事,信其言教之后,亦有人言:「此虚妄也,既无山,亦无河。」而我不动摇,由绝不虚妄之人所言之事故也;此后即虽百千人之言,亦不可用,深凭最初所闻之事,此谓之「信心」。今信释迦所说,信弥陀誓愿,无有二心,亦应如是。

  以上是净土门劝导「仰信」之例。

  至于「证信」之语,经论释中少用,有「证信序」之言,此亦名「发起序」,这是指经典最初所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等等文句,使众生知所闻正确,显示无误以令人起信。

  若是「正信」则经论释中多用。

  正信:与「邪信」相对之语,正信即是信正法之心,此信心不因遭逢诸异道而稍生疑念。如《维摩经》〈方便品〉言:「受诸异道,不毁正信。」《大乘起信论》云:「起大乘之正信。」《安乐集》下卷记述昙鸾祖师之传而言:「若未生正信者,劝令生信。」

  于净土门中之「正信」,乃指弥陀之本身,弥陀之本身是行者之信心,故言「他力信心」;亦即对弥陀誓愿之悲救,如实地信受,谓之「正信」。此「正信」于《大经》之十八愿谓之「信乐」,成就文谓之「信心」,故「信乐」、「信心」、「正信」,言异意同。此「信」之内容乃是名号,亦即弥陀之本身。名号与称名同,故善导大师解释本愿之「三信」谓之「称我名号」,此之「称我名号」与通途念佛不同,乃是不问行住坐卧之「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亦包含本愿文「乃至十念」之意。可知信心、念佛,互为表里,故有「往生正信偈」、「弥陀经正信偈」及「正信念佛偈」、「念佛正信偈」等之文,若能「一向专称」,信便在其中,所谓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是以大师释为「称我名号」,倘若信而不称名,便非「正信」。

  众生根性不同,有人应由解信而入,有人应由仰信而入,故言「宜依根机」;然而不论由解而信,由仰而信,根机虽有不同,既然「共归佛智,往生无疑」,则古今相同,万人齐一,无有差别之正信也。

  法然上人、证空上人所言「平信」之意亦指正信也。

  当然,若解信而不入仰信,即非正信。然既解而信,此信何信?当然是信受弥陀之救度,否则是解而未信,只是观念,未成意志,不可言「信」。故此「解信」既是「共归佛智,往生无疑」之信,其人已入正定聚,尚有何不足而生憾乎?

  或谓「证信」乃指信心决定之体验而言,若如是,则前之二信岂无决定、无体验乎?体验之标准为何?又,非体验不能往生欤?《大经》言「易往而无人」者,亦指此而言也。

  又《六要钞》卷二解释「正信偈」之偈题云:「问:正信偈者何义乎?答:正者对邪对旁对杂,信者对疑,今者对行,就所行法,举能信名。」

  这信那信,讲太多了反成戏论,多歧亡羊,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廿三、弥陀是真理

  我今胸中无片云

  心满意足往西方

  回顾弥陀之救度

  更喜愚痴之我身

  照片收到,敬致谢忱。顺便附记近作如左:

  弥陀是真理、生命、道路。

  弥陀是宇宙真理,弥陀是我的生命,弥陀是我的道路。

  弥陀是宇宙真理:

  《大经》言:「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

  弥陀是我的生命:

  《大经》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弥陀是我的道路:

  善导大师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一、恩与信

  众生往生,本乎恩,由于信。

  弥陀救恩,犹如空气,平等惠施,一切众生;

  众生信心,犹如呼吸,凡呼吸者,必蒙救度。

  二、配不配

  佛为众生,成就极乐,欲使众生,平等往生。

  然而众生,自惭形秽,不信自己,配得领受。

  凡疑弥陀,慈悲救度,不能获得,往生功德。

  弥陀救度,真实不虚,主动平等,绝无条件。

  然而众生,注视自己,过于视佛,常与佛背。

  配与不配,佛言为准,佛说配受,即是配受。

  弥陀的功德即是凡夫的功德;

  犹如父母遗产即是子女之物。

  因此,弥陀的功德,亦即弥陀的本身、弥陀的存在,

  即是凡夫往生的功德,凡夫往生的资粮;

  即是凡夫往生的信心,凡夫往生的保证;

  即是凡夫往生的正因,凡夫往生正定业;

  即是凡夫安心、喜乐、希望的泉源。

  深信因果之凡夫,虽有心修行,而力不自由,

  因此寝食难安,苦恼不堪;

  忽遇弥陀救度,惠赐往生功德;

  不修而有大行,未死而得往生;

  悲喜交集,庆幸何极!

  不论智愚善恶,没有一个人不是弥陀救度的对象。

  弥陀深愿一切众生皆往生;

  不愿独留一人在沉沦。

  寒林敲骨之灵鬼,悲泣前生之恶业;

  深野供花之天人,庆谢多生之善根。

  重新整理上次所译如左:

  我今胸中无片云,心满意足往西方;

  回顾弥陀之救度,更喜愚痴之我身。

  我虽往生还会来,利益国人无穷尽;

  法船莫迟语吾儿,生处同坐一莲花。

  日月犹如萤火光,弥陀光明耀大千;

  明日谁亦无所惧,弥陀怀里悠悠眠。

  别矣!难脱轮回今已脱;

  喜哉!往生阿弥陀佛前。

  廿四、念佛真归依(一)

  凡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者,

  即是真皈依、大皈依、

  无上皈依。

  世间虚假,唯佛是真;宗教虽多,唯佛是正。今有如此众多善男子善女人舍假入真、去邪归正,发心皈依三宝;诚是诸佛赞叹,龙天欢喜。然而祖师言:「不可外现贤善,内怀虚假。」亦即必须真有皈依之心,方得皈依功德;故收到「皈依证」之后,亦应于佛前长跪合掌,自白三皈,其词如左:

  我○○○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三拜)

  我○○○尽形寿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结三拜)

  又,若净宗法师前来,宜再次恭请法师传授三皈,并说明三皈之义,令其明白,心中领纳。

  皈依对象是「三宝」,故三宝皆我之师,非仅某道场某法师而已。但,若学净宗者,即应亲近净宗道场、师父、同行;余则可敬不可学。

  皈依功德易得而易失,皈依佛,不皈依外道宗教,亦不随喜赞叹,法、僧亦然;持此正知正见,则皈依功德永不消失。

  皈依之终极目的在于成佛度生,而「念佛成佛是真宗」,念佛即是往生,往生即是成佛,成佛即能度生无碍。故凡皈依者,应常念佛,愿生极乐,则往生、成佛、度生,尽在其中。至少早晚各念一串念珠之佛号。

  又,凡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者,即是真皈依、大皈依、无上皈依,说明如左:

  本宗以「专一」为旨,亦即专称、专礼、专供阿弥陀佛,故寄去阿弥陀佛像,背后有净所写的「略解」,请皈依者详阅细思。

  皈依者即是信佛学佛之人,其行事为人:对佛有信心、敬心,对人有爱心、恕心,对己有愧心、良心。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仁民爱物,不杀生,少吃肉,素食更佳。此外净宗法师所编「念佛人自律规范」,悉应遵守。

  廿五、念佛真归依(二)

  南无是「皈依」之意,

  「阿弥陀」三字是涅槃常住不生不灭之「法」,

  佛者觉,觉此法圆满名「佛」。

  以通途法门而言,皈依是入佛门的第一步,须由出家众亲授,先教言:「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三拜)次结云:「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三拜)并为其解说三宝意义,使其领纳在心。皈依之后不得再信仰其他外教、神明等,否则即失皈依之体。

  若依净土法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大皈依,南无是「皈依」之意,「阿弥陀」三字是涅槃常住不生不灭之「法」,佛者觉,觉此法圆满(满觉)名「佛」,未圆满(分觉)名「僧」,例表于下:

  故皈依之后,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既保皈依之体,亦能往生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廿六、感恩谦敬

  佛法如镜,对镜见容,闻法知心。

  背向法镜,以为自己贤善,因而高己慢人;

  面向法镜,便知其恶无底,深感无地自容。

  南无阿弥陀佛,恭贺新禧,千喜万福。

  来信敬悉,信中洋溢着一股感恩、谦敬的德光,伸手可掬,可谓净宗行者的楷模,令人欢喜,然而慧净业障深重,福薄慧浅,不堪妄受赞叹。

  场有余粟,则鸟呼其群而共啄;野有美草,则鹿呦其类而共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净宗行人,佛力加持,信光焕发,自然会「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圣道多辛苦,净土一路平」。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努力将信心的种子遍撒,自然有念佛的花果收成。但持愿心,尽其在我,则弥陀自有安排;得失成败不系胸中。

  佛法如镜,对镜见容,闻法知心。背向法镜,以为自己贤善,因而高己慢人;面向法镜,便知其恶无底,深感无地自容。然而我心之恶虽无底,弥陀之力亦无边;信机信法,机法一体,惭愧、欢喜、感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矣!罪恶有多深,功德便有多大。若如是知,安心开朗,油然而生。卑鄙无耻是我人实相,自己如此,别人何异?所谓「一即一切」。如知既同一丘之貉,便能慈眼相视也。且越知自己之恶机,此心越谦卑柔软,越觉毫无资格计较嫉恨他人。又越知弥陀之法德,体悟弥陀彻底的包容、无限的大爱,便能凡事包容他人、爱护他人。如是信机信法之中,世间美德,亦油然而生矣。

  对初闻者不用太急,以宿善各有迟速故,「开池不求月,池成月自来」。

  善导大师全集将从《大藏经》中影印寄去,但恐怕看了茫然,不知旨归,最后还是要从《观经四帖疏纲要》寻找宗旨。

  暇时当以念佛为事,心中妄念不顾也,任其自来自去;信念之中,自有一番佳味。

  二○○○年二月十二日

  廿七、遵循善导

  「愿生彼国」之人应尽形寿念佛,

  此是弥陀的要求与命令。

  吾等凡夫,福薄慧浅,欲理解第十八愿或愿成就文,都应遵循弥陀示现之善导大师「四十八字本愿释」: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此释是原则、标准;依此释,理解之,实践之。法然上人赞此四十八字而言:「此文者,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

  「乃至十念」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的念佛,乃至长,乃至短,故言「乃至」。故「愿生彼国」之人应尽形寿念佛,此是弥陀的要求与命令。如何念,念多少,一概不拘,总以不论何时何处何缘,想到就念,出口就念,养成念佛习惯为原则。

  二○○○年四月十八日

  廿八、难信与易行

  虽是难信,然而易行,

  以行摄信,信在其中。

  难信与易行:

  「难信」有约法约机之两面:

  约法:凡欲成佛,应于多劫之间,广修万善万行,累积成佛因行;因圆果满时,方谓成佛,此是一般佛教之通则。然而净土门,众生不能自修成佛因行,但信念名号,一念顿然圆成佛因,命终往生,证得涅槃妙果;此实超越世间寻常因果报应之理,是世间之人以常识很难相信之法。故元照大师于《弥陀经义疏》云:

  「今此法门,不简愚智豪贱,不论久近善恶;唯取决誓猛信,临终恶相,十念往生。此乃具缚凡愚,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谓‘世间甚难信’也。」

  约机:一、自力心强固故:于往生之大事,应脱落依靠自力之心,而全托佛力。然而一切众生,于恒河沙诸佛之处发菩提心以来,自力修行,已成习性,舍弃自力心极难;因此,信受他力,全托他力,也是极难。

  二、求法心薄弱故:古德云:

  至坚者石,至软者水,水能穿石。

  心源若彻,菩提觉道,何事不成?

  故若有热烈求法心,必能生信。然凡夫世俗心深重,求道心微弱,故信心难得,故说难信之法。

  虽是难信,然而易行,以行摄信,故言易往。大师云:「莫不皆乘……」又云:「一向专称」。可知但能「一向专称」即是「乘」,信心与报恩,自在其中,六字具足信愿行三义,故「必得往生」。

  此是难信易行,以行摄信,信在行中。

  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廿九、易往与无人

  何以易往:愿力不可思议故;

  何以无人:愿力不可思议故。

  三月十二日来函敬悉,因事迟覆,请见谅。所提七问,简答如下:

  一、易往而无人:

  易往:弥陀成正觉之时,即已成就十方众生往生之一切功德,故愿生者必生,称念者必生,易行易往之极。而人往往以世上何有此易事而疑之,故愿生者稀。

  无人:乃稀有之意,与「十方众生」相比则稀,故言无人。若谓「绝无人」,则与「广大会」矛盾,不可以文害义。

  又,疑心而杂行回向,亦得往生;然在花胎五百岁,善导大师云「虽得往生,含花未出」。源信大师承此意,而言「往生报土者不多,往生化土者不少」。

  又,此句一方面在于赞叹本愿之利益,「易往」直叹愿益,「无人」反显愿益。谓:

  何以易往:愿力不可思议故;

  何以无人:愿力不可思议故。

  凡经中数言「极难信法」,「难中之难」等,皆反显之义。

  二、「一切善恶凡夫……」乃第十八愿「取意之文」,取其意而造文,以显佛本怀。此之化风,道绰禅师已然,请阅《安乐集》之编序。

  善导大师未曾注解《无量寿经》,是以《无量寿经》中心思想之第十八愿解释《观经》。

  三、石经二十一字非《阿弥陀经》之文,乃后人所注解而加入者,梵文本、藏文本及玄奘大师所译本,皆无此句对应之文,故以不补入为妥。当然,讲解时可郑重引用,大大发挥。

  四、助念中若见佛、菩萨显现,则亡者定可往生,其益与见十方佛蒙授记同。至于佛七、法会、念佛、梦中等,则另当别论。以若不往生尚在轮回,故属不定。若以究竟而言,虽未往生,以此道种,未来当有度脱之时。

  五、助念或法会之人数,或其人之修持,是重要之助缘,影响对方信受念佛,作弥陀与众生之间的桥梁,如下品生之人,若无善知识在旁引导,将见当下直堕地狱。

  既是「无穷大」,是不需增减的,本身是至极的,圆满无缺的。

  六、「如威者」是「加威者」之误。

  七、「失念称名」之「失」无误。

  苦逼不遑念佛谓之「失念」;

  善友转教口称谓之「称名」。

  二○○○年七月三日

  三十、为师决疑

  道绰禅师于贞观三年四月八日已自预知时至,

  且化佛住空,天花下散……

  《选择集》第十六章所引《新修往生传》(宋、王古辑)善导入定为师决疑之事,此事非实;论道绰禅师于贞观三年四月八日已自预知时至,且化佛住空,天花下散,告以「净土堂成,余报未尽耳」(道宣、宋《高僧传》)。何请徒决疑之有?此乃王古之讹。

  只要称名念佛便已具足「叹佛、忏悔、发愿回向、庄严净土」等四种功德,不必别用忏悔之法。

  《选择集》第十四章所引是依据鸠摩罗什之《小经》,不过是「取意之文」。道绰禅师、善导大师引用经文多有取其意而造文之例,使后人易读易解。

  或问:既然善导大师入定为师决疑之事是讹传,「智慧第一、势至再来」的法然上人为什么没有分辨出,而加以引用呢?

  【净宗法师回答】

  一、所谓讹传,是现在文献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对比才知的。古代文献收集不如现在方便,无从对比甄别,所以只要其说有据,甚至一些口口相传的事也往往被当时的人们当作事实接受下来,不会产生怀疑。菩萨示现,虽知其讹,也不会反其说,说而无凭故,令众起疑故,炫自惑他故,有违化道常规故。

  二、法然上人引用此段,为证明弟子之德胜过为师之德,故偏依善导,而非偏依道绰。为化众方便,增人信心故,既有此史料,故且方便引之。

  三、有关教理之释,前十六章已尽理明之。故不可以此段意在证明善导大师高德而引之事例,反而怀疑前十六章之释义,侧重点不同故。往生教理依前十六章;何故偏依善导,即依当段。这样才两不相妨。读书要知意,不要死读书。

----------------------------------------------------------------------------------------------------------------

更多慧净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在一切法里头,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叫邪知邪见。经上说得很清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有同学受了菩萨戒,还有四相四见,那叫名字菩萨,有名无实。真正的菩萨没有四相,没有四见,为什么?菩萨是正知正见。四相四见是邪知邪见,我们岂止这四种,不知道有多少种,一天到晚乱七八糟的知见,想东想西,全叫妄想,全是邪知邪见。什么叫正知正见?没有知见,般若无知,那叫正知正见。什么时候你到了无知,正知正见就现前,人家来问你,无所不知,妙就妙在这里!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