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佛教与临终关怀
2014/9/3   热度:486
李海波:佛教与临终关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论里面,常常劝导我们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虽然很难,可是不发菩提心,就谈不上修行。 菩提心的反面是迷惑,迷惑的人纵然有修,成就是很有限的。一定要破迷开悟!修行的功夫,全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毛病习气,自己一定要知道,知道是觉悟,不知道是迷惑。 就以日常生活来说,有一点小小的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我们在习惯当中,都觉得这个无所谓,都没有留意这些现象,哪里知道,这些现象就是造业! 这其中的道理,不读佛经的人不知道,未能深解义趣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不自在?还不是分别执着。你要没有分别执着,你哪里会有这种心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李海波:曾公开出版《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白话胜鬘经》,在包括《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三十余篇,主要有:《佛教与临终关怀》、《原始佛教对现代临终关怀的启示》、《死亡学视域内的佛教研究》、《解密死亡——佛教死亡观的知识体系》、《从<晚晴集>看弘一大师的生死观》、《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等。
佛教与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在当代人文关怀思潮影响下于西方率先兴起的新事物,是一种以对西方现代医疗体系的反思为理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医疗模式。临终关怀以全球癌症发病率的持续升高和世界人口呈老龄化趋势为直接刺激因素而产生,现在这项事业在世界各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造福了无数家庭和个人。临终关怀自产生至今不到半个世纪,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在各方面都有待于完善和成熟。实际上,临终关怀的思想可以上溯到古老的传统文化,在佛教里面我们可以找到和现代临终关怀相媲美的思想和实践。
临终关怀(HOSPICE)一词始于十二世纪,来源于基督教。中世纪人们盛行朝圣,交通又不方便,途中许多人饥渴交迫或者生病,用于朝圣中途休息、养病的驿站应运而生。到了十九世纪,交通较为发达,朝圣休息的驿站已无太大意义,人们就将HOSPICE用作专门照顾无法治疗的病人的相关医疗机构的代称。
1879年时,都柏林的一位修女玛莉.艾肯亥(Mary Aitkenhead)将其修道院主办的HOSPICE作为专门收容癌症末期病患之场所。1905年时,伦敦市另一家修女办的圣约瑟临终关怀医院(St. Joseph's Hospice)也改变方向为专门收容癌症末期病患;但彼时,二者皆秉承基督的博爱精神来照顾病患,并未融入专精的医疗科技改善病人的症状处理。完成这一转变的是一位名叫西西理.桑德丝(Cicely Saunders)的女士。她看到一位年轻的癌症病人“戴维”(David Tasma)疼痛至死无法缓解,心灵受到震憾。戴维去世前留给她五百英镑当作基金,劝她将来设立一座更人性化的临终关怀医院,以减除病人的身体痛苦,也给予心理及灵性的照顾。
1967年,世界第一座现代化兼具医疗科技及爱心照顾的“圣克利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St.Christopher's Hospice)正式于伦敦郊区建立。桑德丝医师亲自带领医疗团队着手进行一连串的癌症疼痛及症状控制的研究;住在这所临终关怀医院的病人,可以将痛苦减至最低,平安尊严地死亡。1976年美国康州(Connecticut)建立了第一座临终关怀医院(New Haven Hospice)。从此,“圣克利斯朵夫”模式的临终关怀如雨后春笋般在欧美各国建立,并且影响到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
199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临床经验和相关理论,对临终关怀做出比较全面的界定,大致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重视生命且视死亡为一自然过程,早期的死亡保持其自然过程,通常家族成员众多,住处相对集中,临终者能够在亲人的陪伴下于熟悉的环境中离世。当代因家庭变小,生活范围扩大,节奏加快,社会医疗体系发达,大部分人的死亡场所由家庭转移至医院,特别是使用高科技可以延期死亡,使人们误以为医学应可以使人不死。
二、提供痛苦和其它不适症状的缓解。以往在医院临终者只是机械救治的对象,现代医疗对临终者提供的仅是一种救治程序,以维持生命为目的,很少顾及心理方面的妥善照顾。临终者在这种医疗模式下没有任何主动性,甚至没有选择善终的权利,往往是浑身插满各种管子面目全非地离开人世。临终关怀则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维持临终者之作为人的尊严,以把身心痛苦减到最低。
三、整合病患心理及灵性层面的照顾。临终期是人生中最为特殊的时期,有其独特的心理表现和精神需求与信仰需求。
四、提供适当的支持系统协助病患在死亡前仍能积极生活。这是最能够体现临终关怀的特色,也是临终关怀的根本目的所在。
五、提供支持系统协助家属适应病患罹病过程并度过伤恸时期。丧亲者悲哀是痛苦的表现,对社会有负面作用。帮助丧亲者尽可能快地渡过悲伤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对死亡事件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是临终关怀实践的另外一个工作中心。
佛教以人生为核心命题,以解脱生死为终极归宿,是当前世界文化体系中对死亡探讨的最为深入者,在个体生命关怀方面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和临终关怀当前的理念完全吻合。
唐代译出的《佛说无常经》之《临终方觉》,专门指导如何帮助临终者的具体操作,可谓是实施佛教特色临终关怀的操作手册。它的译出和流布使佛教的临终照顾从僧侣群体拓展到寻常百姓,成为佛教徒临终的必经程序。
《临终方诀》的核心思想是帮助临终者建立或保持正念,透过适当的方法,对临终者的意念做清净的转化,帮助垂死者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借临终之际尽可能帮助将亡人实现生命的提升或彻底跳出生死轮回。
本着“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的原则,《临终方诀》介绍了具体操作程序。首先是妥善安顿病人,令临终者身安乐:经中说:“见有人将欲命终,身心苦痛,应起慈心,拔济饶益。教使香汤澡浴清净,著新净衣,安详而坐,正念思惟。若病之人,自无力者,馀人扶坐。又不能坐,但令病者,右胁著地,合掌至心,面向西方。”这是强调发挥慈悲心给病患创造清新舒适的内外环境。
其次,帮助临终者建立正念,令临终者心生安乐。增长临终者的善念、助其发菩提心、以佛菩提为归依三项作为目的,经中说:“令彼病人,心心相续,观其相好,了了分明,使发菩提心,复为广说三界难居,三涂苦难,非所生处,唯佛菩提是真归依。以归依故,必生十方诸佛剎土,与菩萨居,为微妙乐。”“佛菩提”是慈悲大愿,为成就佛果所必要的发心。唤醒和发展菩提心,让成佛的种子渐渐成熟,到临终情境,发掘临终者内心本具的自我超越能力,帮助临终者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诸佛剎土”之妙乐对无所依赖的临终者是死后的向往之地,因此法师这时要向病者说法,“问病者言:‘汝今乐生何佛土也?’病者答言:‘我意乐生某佛世界。’时说法人当随病者心之所欲,而为宣说佛土因缘十六观等,犹如西方无量寿国,一一具说,令病者心乐生佛土。”
最后,行临终助念——称佛名号。经引导临终者既心乐生佛国净土,可以安心离世。经中说:“若临命终,看病余人,但为称佛,声声莫绝,然称佛名,随病者心称其名号,勿称余佛,恐病者心生疑惑。然彼病人命渐欲终,即见化佛及菩萨众,持妙香花,来迎行者。行者见时,便生欢喜,身不苦痛,心不散乱,正见心生,如入禅定,寻即命终,心不退堕地狱傍生饿鬼之苦。乘前教法,犹如状士屈伸臂顷,即生佛前。”助念的声声佛号使临终者能“心不散乱,正见心生”,不退堕转三恶道,更重要的是让临终者能够正确地面对生死。“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摆脱生死,就进入临终善境。亦即是投生“极乐国”。
称佛号助念的形式在中国民间影响甚广,信佛者临终前,请僧诵经念佛,或由居士自发组织念佛,对临终者本人与家庭起到了莫大的安慰。现在在港台地区,临终助念已经成为佛教徒临终前的一种必备的方法。在中国大陆亦有越来越多的佛教徒采用了这种形式。
总之,佛教以人生为核心命题,以解脱生死为终极归宿,在个体生命关怀方面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其淳朴的特质赋予自身极大的发挥空间,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仍然存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影响。中国人喜欢对临终者说一句“走好”,这句“走好”恰恰反映了临终关怀的重要性与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