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弥陀经》中的三条进路论“愿力”的实践与完成
2014/9/3   热度:330
从《弥陀经》中的三条进路论“愿力”的实践与完成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自己过失,或者别人过失,都不能挂在心上,为什么?真性里头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邪正,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先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是比喻丝毫不净、不善,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罗卓文?
摘 要
本文拟从阿弥陀佛的修行过程及《阿弥陀经》中所显现的庄严世界,探讨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所发的愿力,及其所成就的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面貌。其修行的路径,就是遵循经中所说的“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三条路径。因此本文将这三条路径并举,推论探讨这一愿力的实践及最后的完成,在于真诚不虚的“一心不乱”的完成。盖“佛性”人人本具有,但一般人或是听了不信,或是信了却不能真诚的发愿,或是发了愿却不能以专一的心志完成愿力;终致愿力不能实践、不相信佛性是人人所具有、甚至因此远离了佛教,甚为可惜。因此,愿力的完成,最为可贵的就是“一心不乱”的专一定力的完成;若能依此定力专一修行,必能离苦得乐。这一路径,是修行法门中最为便利的,其所以便利,正是仰赖阿弥陀佛的愿力之故,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莫不赞叹的。因此,《阿弥陀经》又名《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同时也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中唯一一部不请自说的经典。这“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不请自说”正就是《阿弥陀经》中愿力的不可思议处,也是本文所著重阐述的论点。结语部分再回应“信”、“愿”、“行”三者是今日吾人立身处事所不可或缺的准则,以供笔者反思。
关键辞:1、阿弥陀经 2、净土三资粮 3、愿力 4、一心不乱
一、 前言
本文的撰写,著重于对阿弥陀佛的愿力以及《阿弥陀经》中“信”、“愿”、“行”的探讨,以说明“愿力”的实践与完成之所以可能,在于能够相信《阿弥陀经》中所陈述庄严世界的内容,并发愿往升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当机者能恒久不断的“执持名号”,以达“一心不乱”的境界。目的在说明《阿弥陀经》中所揭示的“执持名号”念佛法门,固然是所有法门中最为简易便利的,但却也是仰仗“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所形成的便利法门[1]。因此,唯有相信佛经中所说的道理,才是唯一的入门之道。
《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许多部经中的一部,在姚秦时由一位从印度来到中国,并精通经、律、论等各种佛经的法师鸠摩罗什所翻译成中文的。罗什法师所翻译的佛经,总共有三百九十卷之多[2],所翻译的经典文字也极为精美,对佛教传入中国,以及佛教在中国的盛行,有极大的影响。唐朝的玄奘大师也曾翻译过《阿弥陀经》,文辞、意义也都极为精美,但与罗什法师所翻译的本子,内容稍有异同。今日所流通的本子,就是罗什法师所译的本子,因此,本文则仍以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本子为准。
“科判”是研读佛经时,极为重要的一个观念。“科判”就是分科判别经文的段落,以精确的掌握经文的纲要。凡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文,无论经文的长短,都可以分为三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华严经》是所有佛经中文字最长的一部,有六十万字之多;《法华经》大约有六万字;《阿弥陀经》大约有二千字左右,都可以分成这三大分的。
在中国最早提出佛经都应该分为三分,以掌握佛经的纲要的是晋朝的道安法师。但这一说法的提出,在当时是受到批评的,甚至有人说他是“割裂佛经,罪过无边”。到了唐朝玄奘大师翻译出《亲光菩萨佛地经论》之后,方确定在印度早已有佛经应分三分的说法,至此,大家乃转而赞叹道安法师的睿智。
但经书的科判,也常有见仁见智之别,本文谨依藕益大师在所著《阿弥陀经要解》中的科判进行探讨。对于其他不同的科判,则待日后有余力之时,再另文探讨之。
二、《阿弥陀经》中的三条进路:“信”、“愿”、“行”
本文的主要进路是依著《阿弥陀经》中的三个要点:“信”、“愿”、“行”,来探讨阿弥陀佛在因地中修行的过程,及其所发的大愿力的内容,进而探讨愿力的完成与实践的可能性。而“信”、“愿”、“行”三者正是环环相扣的,先有“信”,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修行方法,以及佛国净土的庄严清净。有了正确的“信”之后,才会了解“愿力”是可以实现的,因此要能发愿学习诸佛菩萨的精神。发了愿之后,就要去实践他,那么这愿力才能实现。因此,“信”、“愿”、“行”这三条进路,是每一个修行者必经的道路,三者是互相启发,互相辉映的,而其中“行”是促使“愿力”实现的最主要原因。
1、因地中的修行与发愿
净土宗最主要的经典是“三经一论”,即《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与《往生论》,历代祖师对“三经一论”的注解也都极为详备。其中说到阿弥陀佛及其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清净,最为详细的是《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这两部书。而从经中的记载,其位置是在我们现在这个娑婆世界的西方,距离我们有十万亿佛土之遥。《无量寿经》中说:
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成佛以来凡历十劫。[3]
《阿弥陀经》中也说: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佛!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舍利佛!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4]
由此可知,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有十劫之久了,现在仍然在西方极乐世界讲经说法。同时从这两段文字也可以知道阿弥陀佛的名号具有“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双重含义。不仅如此,凡是能到极乐世界来的众生,也都可以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可以拥有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寿经》说: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5]
《无量寿经》中又说: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劫数,不能穷尽知其极限。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6]
这两段文字,说明了阿弥陀佛因为“威神光明最尊第一”的缘故,其光明无所不及,因而又有“无量光佛”等的名号;阿弥陀佛的寿命“长久不可称计”,其土的众生也是“计其寿命长远劫数,不能穷尽知其极限”。然而阿弥陀佛的愿力及成就何以能如此的大呢?又何以能在成佛以来,历经十劫之久,持续在西方极乐世界讲经说法呢?这可以从阿弥陀佛修道的过程来探讨。
关于阿弥陀佛的修行过程及其愿力,据《无量寿经》中的记载,在从锭光佛起历经五十三佛到世自在王佛时,有一位国王在听闻世自在王佛讲经说法之后,心怀悦豫,就发无上菩提心,舍弃了国王的王位而出家成为沙门,法号就叫“法藏”。法藏菩萨以其“高才勇哲”的资质,努力修行,然后又到世自在王佛处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偈赞佛,说完偈颂之后,法藏菩萨又说:
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7]
法藏菩萨深感庄严佛土的境界,深广宏远,并不是一时的修行成就所能知晓的,因此诚心的再请世自在王佛为他再宣讲诸佛如来的净土修行,而自己也愿意效法诸佛如来的修行,以圆满自己的愿力。世自在王佛因此说:“譬如大海一人斗量,历经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因此为法藏菩萨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以回应法藏菩萨的心愿,并一一把诸佛刹土呈现在其眼前。法藏菩萨在听闻佛所说的严净佛土之后,发无上殊胜之愿,遂以五劫的时间,思维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如是思维完毕之后,再前往诣见世自在王佛,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禀告世自在王佛说:“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并将自己所发的四十八本愿,一一向世自在王佛禀告。然后一向专志,在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中,积殖菩萨无量德行。勇猛精进,志愿无眷,专求清净之法,以慧利众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并化为各种身份,修四摄六度,以庄严妙土。如《法华经》中说:
大通智胜如来时十大王子出家,第九王子于西方成佛,彼王子今阿弥陀佛是也。
又《悲华经》说:
无量劫时有转轮王名无诤念,于西方世界作佛,国名安乐,彼国王今阿弥陀佛是也。
又《大方等总持经》说:
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命比丘,总持诸经十四亿部,随众生愿乐广为说法,彼比丘今阿弥陀佛是也。[8]
此外,《宝积经》护国菩萨会中也说:
过去成利会如来出世时有王,名焰意王,有太子名福焰,归佛修道,其王是无量寿如来。
又,《观察诸法行经》中也说:
过去无量辩才璎珞庄严云鸣出吼显音如来时,有王子名福报清净,勤修三昧,其王子即无量寿如来。
又,《佛说赖吒和罗所问德光太子经》中也说:
过去义吉如来时有国王,名额真无,王有太子名德光,不乐五欲,归佛修道,其时太子无量寿如来也。
由以上所引,可知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经历过无法计算的岁月,有时候现出菩萨身,有时候现声闻比丘身,有时候现国王太子等王公贵族身,勤修道业,其目的就在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时间、空间,施行教化,以求渡化众生,建设庄严佛国净土。而其所建设的佛国净土,是开阔广大,超胜独妙,无衰无变的。其国土世界的美妙,是常然有序,平坦整齐,洁净富丽的。
2、宏广深远的四十八愿
前文谈到法藏菩萨以五劫的时间,思维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后,在世自在王佛前发了大愿。这愿力的数目,各种译本的说法都不一致。有说是二十四愿的,如后汉支娄迦谶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吴支谦译的《大阿弥陀经》。有说是三十六愿的,如宋法贤译的《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有说是四十八愿的,如曹魏康僧铠译的《无量寿经》、唐菩提流志译的《无量寿如来会》。本文则以曹魏康僧铠译的四十八愿为依据。
关于“愿力”这一名词,又称为“本愿”或“誓愿”。如《摩诃波若波罗密经》卷二十六说: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能净佛国土,是菩萨随尔所时,行菩萨道,满足诸愿,是菩萨自成就一切善法,亦成就一切众生善法。是菩萨受身端正,所化众生亦得端正,所以者何?福德因缘厚故。[9]
“满足诸愿”中的“愿”,就是“本愿”、“誓愿”。而这一本愿的思想是源自于“回向发愿”的思想,“回向发愿”是净土宗里很重要的观念之一,也是基于缘生无性的原理而来的。强调不要把日常生活中因善行所带来的善报——功德,执著为己有,而应有以成就他人以完成自己的大悲菩萨心,也就是修行不可执著于功德,而把功德用来成就他人,那么修行人的大悲菩萨心才有可能圆满。所以《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二十六中又说:
……复次须菩提!菩萨取色相受想行识相,眼耳鼻舌身意相,色身香味触法相,男相女相,欲界相色界相无色界相,善法相不善法相,有为法相无为法相,是名菩萨粗业。菩萨摩诃萨皆远离如是粗业相,自布施亦教他人布施,需食与食需衣与衣,乃至种种资生所须尽给与之,亦教他人种种布施,持是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净佛国土故,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亦如是。是菩萨摩诃萨或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珍宝施与三尊,作是愿言:我以善根因缘,故令我国土皆以七宝成。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天妓乐,乐佛及塔,作是愿言:以是善根因缘,令我国土中常闻天乐。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天香,供养诸佛及诸佛塔,作是愿言:以是善根因缘,令我国土中常有天香。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百味食,施佛及僧,作是愿言:以是善根因缘故,令我国土中众生皆得百味食。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天香细滑,施佛及僧,作是愿言:以善根因缘故,令我国土中一切众生受天香细滑。[10]
如此,菩萨远离各种粗业相,施行各种布施,以各种珍宝、音乐、天香、百味食等供养诸佛及僧,同时也教导众生如此布施。菩萨内心中都有个愿望,就是要净佛国土,并教导国土中的众生能成就各种的善法。这证明了本愿思想与“净佛国土”的关连性。
然而十方诸佛的本愿是各自不同的,如药师琉璃光佛的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等,无论内容或数目都不相同。但其根本精神则丝毫没有差异,而最能代表这一根本精神的,也就是诸佛的总愿——“四弘誓愿”,其内容如下: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慧严法师解说这首偈颂的意义时,说这是以金钢石般的意志,下定了如下的决心:
坚定不惜生命,不顾一切,直到成为一位人类的救济者佛陀;为此,要实践断除一切苦恼的修行;为此,要学到所有的佛法。不如此,一步也不退转,一时也不懈怠,继续精进地迈向佛道。[11]
从这一角度来思考的话,本愿的思想就是“悲智双运”的反映了,也就是对“发菩提心”所做的阐释了。“发菩提心”含有二层意义,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智”,下化众生是“悲”。“悲智双运”不只是要自己能快乐安住,更是要直接投注于对一切众生的救济,才能达到“净佛国土”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大慈悲行”。这样的“大慈悲行”,才是六度万行的实践。这样的实践才不会执著于修行和功德。由于这一不执著,才能不执著于修行和功德,也才能把修行和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进而在对众生施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时,才能以慈悲的精神,达到“净佛国土”的无相无作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肯定“悲智双运”正是诸佛菩萨本愿功能的发挥。[12]从本愿到悲智双运,正是诸佛菩萨最可尊贵的一面。
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是怎样的愿力?这可从18、19、20三愿来看:
18、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19、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20、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佛号,系念我国,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13]
从这三愿来看,要往生极乐国土,是应该具备一些条件的,慧严法师将之整理如下:
(一) 听闻阿弥陀名号、至心信乐,发愿欲生极乐国者。
(二)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者。
(三) 系念名号者。
(四) 系念名号的次数,少至十念者。但排除造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诽谤正法者(指大乘佛教经典)。[14]
慧严法师将“四十八愿”中的18、19、20三愿整理出四个必备的条件。其中“闻我名号”出现在“四十八愿”中就有十二次之多[15],正好占了“四十八愿”的四分之一,这强调了“闻我名号”所得的利益,也就是称佛名号的功德。而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成就这样的成果,正与“阿弥陀佛”的名号的意义有关,而这正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至心信乐”就是“信”,这是强调众生应该要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诚心诚意的相信、接受这一宏广深远的愿力与其成就,而其成就就是《阿弥陀经》中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清净庄严美好境界。“发愿欲生极乐国者”、“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者”,就是“行”。阿弥陀佛在因地中修行时,已发大愿,广度众生,因此,除了广劝众生应当相信其愿力与成就外,更要自己发菩提心,“系念名号”,一向专志的修行,才能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衔接,那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可能。“系念名号”的次数固然是越多越好,但“专一心智”是最为可贵的,能如此,那么即使是“十念”,也必然能够往生。
那么“五逆”、“诽谤正法者”何以除外?《观无量寿佛经》中说: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16]
这是韦提希尊者感慨夙业深重,致其子篡夺王位,乃竟欲弑杀父母,因而至诚忏悔,祈请释迦牟尼佛为其开示,释迦牟尼佛受其诚心忏悔感动,为其宣说的一段经文。将这段话与“四十八愿”、“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中,谈及“修诸功德”的内容对照来看,可以知道,“修诸功德”就是指“受持教戒”。“戒”的项目很多,但最基本的就是出家众的具足戒以及在家众的三皈五戒和八关斋戒。“戒”的具体意义,是基于深信因果的观念,以达到止恶行善的目的。止恶就是诸恶莫作的意思。所谓诸恶,就是指十恶业(杀害、偷盗、邪YIN、妄言、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痴)、犯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至于行善,就是众善奉行。众善就是前面所说的三皈、五戒、八关斋戒、修十善业并诵读大乘经典等。因此犯“五逆”以及“诽谤正法”者在第十八愿中被除外。
这里值得再提的是,犯五逆十恶之人,其罪恶固然深重,第十八愿中虽也排除这类罪恶深重之人,但从《无量寿经》与《观无量寿佛经》中看来,他们在阿弥陀佛的教化世界中仍未被排除的。只是必须遇到善知识,并在其人临命终时,为其说法;同时自己在闻法之后也要能诚意念佛,且至少要能具足至诚十念,才得以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国土。至此,我们不禁要赞叹阿弥陀佛的愿力,真的是宏广深远。
三、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
1、极乐国土的形成
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中修行时,为广度众生,经过五劫的时间思维,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所发的愿力。再以无数劫的时间修行之后,才成就了这一庄严净土世界的。就因果关系来看,发愿、修行这是属于“因”的部分,“果”则就是《阿弥陀经》中所叙述的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极乐国土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就的。因此,要探讨阿弥陀佛愿力的实践与完成,就必须再从《阿弥陀经》中探讨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净土与其中所显示的修行法门。能如此,我们所要遵循的修行法门,才得以清晰明了,也才能够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衔接。
在前言中,笔者提到,任何一部佛经都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阿弥陀经》也不例外。只是,各分的分法,历代都有不同的见解,也都各有其长处,本文谨依藕益大师的见解,进行探讨。
序分的部分,从经文开始,也就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长老舍利佛,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段文字证明了《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与其弟子及常随众、诸大菩萨、释提桓因、无量诸天大众共聚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时,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愿力宏广深远,因而在无人祈请的情况下,主动宣讲的一部经。释迦牟尼佛在无人祈请的状况下,主动宣讲这部经,这正可见阿弥陀佛愿力的宏广深远。
其次,序分中最后的这段经文,标举了“信”、“愿”、“行”——净土三资粮。经文中有两个“有”字,即“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第一个“有”;“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是第二个“有”。这尊佛的名号就叫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现在”正在西方极乐世界讲经说法。以两个“有”字,明白说明“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是确实存在的。这正鼓励我们应该广发“相信”之心,相信阿弥陀佛是“现在”正在西方极乐世界说法的,因此我们应该要相信这一事实。“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这是劝我们要发“愿”,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那么如何才能到达极乐世界呢?“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是劝我们要持名念佛,就是“行”,也就是要持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经文的一开始,就把“信”、“愿”、“行”三者并举,明确的说明了阿弥陀佛的成就,就是遵循这一进路而完成的,而这也正是在告诉我们,唯有依循这一进路,才能往生极乐净土。
2、极乐国土的殊胜——劝“信”
如前所言,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发愿之后,在经过无数劫时间的勤苦修行之后,所成就的净土世界。因此极乐世界中的一切是庄严美妙的,是常然有序的,也是平坦整齐,洁净富丽的。《阿弥陀经》中说:
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舍利佛,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饬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佛,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佛,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脙,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时经行。舍利佛,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17]
正宗分从“舍利佛!彼土何故名为极乐………舍利佛,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以上所引的两段文字,是说明极乐国土的庄严妙相。每一座楼阁的外围,都有七重栏楯来庄严其边际的,虚空之中也有四宝的罗网来庄严,园林中的大道,也都有七重行树围绕著,呈现出整齐有序,洁净富丽的面貌。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栏楯、罗网、行树都是由四宝——即金、银、琉璃、玻璃所造成的。极乐世界中有园林,也有草木、丛林和池塘。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乘坐莲花化生的,莲花就生长在这七宝池里。七宝池里,充满著八功德水。八功德水,是指池中的水具有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渴、养根等八种特质,能让饮用者、沐浴者长养善根,开神悦体,荡除心垢。而池中的莲花有四种颜色、四种光明,并有“微、妙、香、洁”四种美德。这样的一个清净国土,是阿弥陀佛当初在世自在王如来前发了四十八大愿,以无量永劫的时间,修六度万行,才成就了这庄严的极乐世界的。极乐世界在昼夜六时中,还有自然的音乐,地面则是完全由黄金造成的,天空中不停的散落著各种适合自己心意的曼陀罗花。极乐世界的众生,也都因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而有了“神足通”,因此能常供养他方十万亿诸佛。
复次舍利佛,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佛,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佛,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佛,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18]
前文提到,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正在说法,并有各种的天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何以能如此呢?这段经文告诉我们,阿弥陀佛为了庄严极乐净土,以其愿力,变化成各种美妙之鸟,昼夜六时,演唱著「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道”是指所修行之法,“品”是种类,“三十七道品”,就是三十七种修行的方法。也就是说修行这三十七种行法,就能通达至于佛的宝所,因此称为三十七道品。同时极乐国土中的行树、罗网,在微风徐徐吹拂之下,也都演唱出各种法音,庄严佛国净土。阿弥陀佛的讲经说法,不曾间断,其国众生也都能时时听闻佛法,提升其精神伦理的生活层面,远离邪恶,内心中不再生起贪嗔痴的念头,远离了堕落三恶趣的因素。所以极乐国土没有三恶道之名,更没有其实质的出现,其国众生也没有众苦,只有诸乐而已。而这诸乐的由来,正是往生到极乐净土的众生在阿弥陀佛愿力的护持之下,修持三十七道品以及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所成就的成果。
前文已叙述“阿弥陀佛”有无量光、无量寿的意义(页3)。经文中又说:
舍利佛,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舍利佛,于汝意云何?彼佛号阿弥陀。舍利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佛,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舍利佛,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又舍利佛,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佛,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19]
这段文字总结了前面的叙述,“阿弥陀佛”有无量光、无量寿的意义,这是就阿弥陀佛自己而言的。然而其愿力之大,不仅他自己能有这种成就,即连往生到其国土的众生,也都具有无量光、无量寿。更以“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明白告诉我们,法藏菩萨的愿力已成真,且已经有十劫之久了。这是总结阿弥陀佛的愿力,也是要启发我们的信心的。
关于极乐净土的描述,《无量寿经》中有更为详细的介绍,现将相关的经文列举如下: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颇梨树、珊瑚树、玛瑙树、车璖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微风徐动,出妙法音,普流十方一切佛国,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不遭苦患。[20]
这里所说的诸宝行树都在表现园林的美,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表现出园林中平衡整齐的美。其树也都由诸宝所成,微风徐徐吹动,吹出妙法、微妙之音,听闻者都生出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深法忍”的“忍”,是智慧之意。从听闻微妙音声,而领悟各种甚深智慧。
对于园林池塘的叙述,也更为详细:
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车璖池者,底玛瑙沙;玛瑙池者,底车璖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和成。其池岸上有栴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薰,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21]
对于建筑、池塘、法音等的叙述,都较《阿弥陀经》更为详细。让我们更了解极乐国土众生在听闻法音之后,能自然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的原因。以及往生之后,能获得阿裀拔致的果位,也就是不再退转堕落到三界六道之中轮回的原因。从其中的描述还可以明显的看出,这段文字的叙述除多了一些名相之外,极乐世界的教育环境,还特别强调了音乐,把各种修行法门,转化为各种不同的法音,成为自然快乐之音。这音乐的影响,更是娑婆世界众生,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的最大诱因之一。
3、极乐国土的无上因缘——劝发“愿”
极乐国土既有如上所说的庄严境界,阿弥陀佛也正在极乐净土宣讲各种法音,那么娑婆世界的众生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阿弥陀经》中有进一步的陈述:
舍利佛,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裀拔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22]
在众生发起了信心,相信极乐国土的庄严之后,释迦牟尼佛进一步的教导众生要能恳切的发愿,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因为相信了极乐净土的殊胜庄严之后,如果不能发愿,或不能恳切的发愿求生极乐净土,那么,“信”就不能发挥功能,就等于不信。因此经文中再揭示无上因缘,以引领众生发恳切的愿心。发愿往生极乐国土,才能与诸上善人,共聚一处。
娑婆世界的众生,或已修种种的福德,或已修种种的善业,或已做种种的恶业,但只要能至诚恳切的发愿求生净土,到了净土之后,就能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得“阿裀拔致”的果位。“阿裀拔致”是不退转的意思,也就是果位不退,修行不退,念力不退,因而远离了凡夫境界,脱离了种种的苦难,趋向于佛的智慧。进而登上“一生补处”的佛位,如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诸大菩萨一样,修行已经圆满,只在这一生中就能成佛果。所以,众生应当恳切的发愿的。
4、执持名号专一心志——劝修“行”
众生既已发愿,就应修行,若不修行,那么所发的愿就是空的了,那么应该怎么修呢?就是专一心志,至诚恳切的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以进行修行。经中又说:
舍利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佛,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23]
“因”、“缘”是两件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就是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善根是“因”,多福德是“缘”。多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多福德就是要多修六度万行。“六度”这一名词,前已介绍,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波若。多执持名号,就是自我的修行;多福德就是借自我的修行,与娑婆世界的众生结缘,多做些福利事业。那么善根多了,福德多了,因缘殊胜,就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了。所以,多善根、多福德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妙胜因了。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指听闻了阿弥陀佛的名号后,就要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发心修行,持续修行。若不如此,那么就等于没有听闻过阿弥陀佛的名号一样。其原因就在于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就的净土,阿弥陀佛也发愿要广度众生,也曾发愿凡能以“一心不乱”执持其名号者,都能往生到极乐国土,因此这段经文是明白揭示“无上因果”的一段经文。也就是明确告诉众生要修行往生极乐国土的最简洁、方便的法门,就是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至“一心不乱”的境地,就必定能往生极乐净土。
而这“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是什么意思呢?《阿弥陀经》的经文很短,文字简洁精美,这里却不厌其烦的从“若一日”到“若七日”,其重点在于“一心不乱”,然而众生的根器不一,因此,上根之人或者一日即能达到这一境界。下根之人,或者就要七日才能修成这一境界。甚至要有更多轮的七日才能修成这一境界。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境地呢?就是要口念弥陀佛号,耳朵要能字字清晰的听见自己所念的弥陀佛号,那么能念的心志就能专一,与所念的阿弥陀佛就能结合为一,这就是真正的“一心不乱”。执持名号,能一心不乱之后,更要持续以专一的心志念佛,达到念佛成片,也就是要如同〈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中所说的:“如子忆母,无时暂忘”般的专一深刻,无时忘记,时刻相念,才能往生极乐净土。
《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说当众生的心动了善念,就造了上品十善,善境就呈现在眼前;但若动了种种的恶念,那么地狱法界就呈现在眼前,将来也一定堕入地狱的。因此,善境、恶境,都是众生自己所造的。同样的,若众生能专一心志的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就一定能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到极乐国土,所谓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如前所言,众生的根器不一,上根的人,或者以一天的时间就能达到专一心志的境界,下根的人,或著就需要七日才能达到这一境界。但虽有迟速之别,终究可以到达极乐国土。因此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心,恳切的愿力来执持名号,才能达到一心不乱,断除烦恼。所以时间的快慢,并不影响结果。但贪念妄想与烦恼,却需要我们以专一的心志,执持名号,才能确实的断除,因此释迦牟尼佛才会再次的广劝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就是再一次的广劝众生要相信,也要恳切的发愿,并以念念不间断的心念佛,念到所念的阿弥陀佛,就是我所能念的心,那么极乐净土就现在眼前。因此,“一心不乱”是《阿弥陀经》中所揭示的最简便、最快速修行法门,也是阿弥陀佛愿力的实践与完成最重要的关键所在。
四、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主张《阿弥陀经》的正宗分与流通分,应以此处为分割点。前文已言及,这一分法是仁、智之见,但藕益大师的分法,将《阿弥陀经》的三分,各自分为“信”、“愿”、“行”三部分,结构更为完整,主旨更为明确;本文的主题既由“信”、“愿”、“行”三项来探讨“愿力”的实践与完成,因此本文采用藕益大师的见解。
以下的经文,分别介绍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世界的诸佛,在听闻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与实践愿力的方法后,也发出赞叹之声,并普为宣说,广劝各自国土的众生,要相“信”、发“愿”、修“行”,以求生极乐净土。各方诸佛在赞叹之后,都有一句“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十六字,就是这部经的经题,但鸠摩罗什法师为何翻译成《佛说阿弥陀经》呢?这一方面符合中国人喜好简单的称呼的习惯,若把经题翻译成十六个字,不但不容易记,也不方便念。此外,翻译成“阿弥陀经”,正符合“持名妙行”,也就是只要看到“阿弥陀经”这个经题,就知道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巧妙精思的展现,也正符合了这部经的精神。试再观看底下的经文:
舍利佛,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佛,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24]
这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解释这部经的经题,也就是说《阿弥陀经》的经题就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里只称“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一则因为称赞的部分,前面已经讲说过了,一则强调由于阿弥陀佛愿力的深广,凡能受持《阿弥陀经》的人,都将成为一切诸佛之所加“护”爱“念”的。以上是流通分中劝“信”的部分,既已“信”了,就要发愿,因此又说:
舍利佛,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佛,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25]
再一次的劝发“愿”,凡在过去、现在甚至未来,能发愿的人,都将因阿弥陀佛的愿力,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护持下,精进不退,必定得以往生极乐国土。因此,再一次的劝一切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赶快发愿往生极乐国土。发愿之后,就要再精进的修“行”,因此又说:
舍利佛,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佛,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26]
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彼此互相的赞叹,同时也赞叹释迦牟尼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因为释迦牟尼佛能在五浊恶世中修行用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位,也就是在五浊恶世里成了佛。这当然是“甚难希有”的事了。而更难的事就是在五浊恶世中,广为劝说这一修行之法,这是更加的困难的。因此我们更应坚定信心,发愿念佛,执持名号,求生极乐净土。
佛说此经已,舍利佛,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27]
凡能坚定信心,发愿念佛,执持名号,求生极乐净土的人,就都能专一心志的念佛,而到极乐净土去了。
五、结语
本文采纳藕益大师的科判,在三分中都以“信”、“愿”、“行”为进路,探讨“愿力”的产生、完成与实践,得知其关键就在是否有至诚恳切的“愿心”。就《阿弥陀经》而言,至诚恳切的愿心的获得,在于相信极乐净土的存在。“愿力”的实践,在于“一心不乱”境界的获得。因此,文中对极乐净土的论证较多,以证得极乐世界是存在的,是“有”的,“阿弥陀佛”也是“有”的。但这一“有”并不是执著,而是因为众生的根器不同,许多人适合以“有”来劝信、发愿、修行,因此揭示这一修行法门。盖“妙有”即“真空”,“真空”即“妙有”,这是根器不同,修行的法门就不同的缘故。《阿弥陀经》中所显示的,就是最方便广大众生修行的法门,也是最为迅速的一条修行道路,而其关键就在于是否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但在未达到这一境界时,众生该如何做呢?就让我们遵循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门、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以坚定的信心,发至诚恳切的愿心,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修成最为艰难的境界——一心不乱,那么,极乐净土也就必然能够到达。
六、参考书目(以出版先后为序,先主要书目,次相关书目)
(一、书籍)
1、《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藕益大师要解、圆瑛法师讲义 台中莲社印行 1982.10.
2、《佛说阿弥陀经讲录》 道源老法师讲 台中莲社印行 1994.04.
3、《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黄智海演述、印光大师鉴定 台中莲社印行 1997.09.
4、“经典学院”《佛说阿弥陀经》CD 圣严法师主讲 法鼓文化事业 2004.11.
5、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
6、《净土概论》 释慧严著 东大图书公司 1998.04.
7、《净土与禅》 印顺导师 正闻出版社 2000.
8、《佛法概论》 印顺导师 正闻出版社 2000.
9、《成佛之道》 印顺导师 正闻出版社 2000.
10、《佛学概论》 林朝成、郭朝顺著 台北:三民书局 2000.02.
(二、单篇论文)
1、〈论净土?念佛法门在菩萨道的定位──以《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为
主─〉 释宗证 福严佛学院 1999.09.
2、〈弥陀净土信仰对汉儒内心世界的影响〉 释慧严
《中华佛学学报》第十四期 中华佛学研究所 2001.09.
3、〈《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诸本对照之研究:以三辈往生及闻名得益为主〉
释性净 《第十五届全国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论文集》 2004.12.
? 罗卓文,建国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任讲师。
[1]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见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T8,265.3。本文以下所引“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都依此本,后不赘述。
[2] 见《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黄智海演述,青莲出版社,2004.09.页11。
[3] 《大正藏》T12,《无量寿经》270.1。
[4] 《大正藏》T12,《阿弥陀经》346.3~347.1。
[5] 同注3,270.1~270.2。
[6] 同注3,270.2。
[7] 《大正藏》T12,《无量寿经》267,2。
[8] 以上三则,引自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卷三。
[9] 见《大正藏》T8,《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第二十六,409.1。
[10] 见《大正藏》T8,《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二十六,408.3。
[11] 见释慧严著:《净土概论》,页39,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04。
[12] 同注11。
[13] 见《大正藏》T12,《佛说无量寿经》卷上,268.1~268.2。
[14] 见释慧严著:《净土概论》,页49~50,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04。
[15] 见“四十八愿”中之第20、34、35、36、37、41、42、43、44、45、47、48等十二愿。
[16] 见《大正藏》T12,《佛说观无量寿佛经》,341.3。
[17] 见《大正藏》,T12,《佛说阿弥陀经》,347.1。
[18] 同注17。
[19] 见《大正藏》T12,《佛说阿弥陀经》347.1~347.2。
[20] 见《大正藏》T12,《佛说无量寿经》270.3~271.1。
[21] 见《大正藏》T12,《无量寿经》271.1~271.2
[22] 见《大正藏》T12,《佛说阿弥陀经》347.2
[23] 见《大正藏》T12,《佛说阿弥陀经》347.2
[24] 见《大正藏》T12,《佛说阿弥陀经》348.1
[25] 同注21。
[26] 同注21。
[27] 见《大正藏》T12,《佛说阿弥陀经》3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