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律仪


2014/9/3    热度:1076   

菩萨律仪
  续 明
  一、菩萨律仪之名义
  大乘菩萨行人受持的学处,名菩萨律仪。菩萨,梵语具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此云大道心众生,新云大觉有情。菩提,译为觉或道,是所求果;萨埵,译云有情或众生,是能求人。谓求无上觉道之有情,故名大道心众生或大觉有情。又,此人发大悲菩提心,具自利利他之大愿。菩提与萨埵,俱是所缘境,所谓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具此两种大愿之人,故名菩提萨埵。而菩萨欲上求下化,应修三增上学。三学戒居其首,为定慧之基,众行之本,故欲行菩萨道,应先受持菩萨戒。
  菩萨律仪,名为戒藏,一切戒法从而出生,无边行门莫不含摄。而戒德清净,等佛性之本具,受随增明,必藉缘而显发,不从外得。故菩萨戒,若必无师,可自誓受,不同声闻律仪必假师成。卽受戒后,若不舍菩提大愿,及上品缠犯他胜处法,则一受永得,乃至成佛,不失此戒。清净毘尼方广经明菩萨毘尼与声闻毘尼不同,谓「怖畏三界毘尼,是声闻毘尼;受无量生死,欲化一切众生等,生于三界毘尼,是菩萨毘尼。轻毁功德庄严毘尼,是声闻毘尼;自集功德庄严毘尼,是菩萨毘尼。自断一切诸烦恼结,是声闻毘尼;欲断一切众生烦恼,是菩萨毘尼。不念成熟一切众生、一切佛法,是声闻毘尼;念欲成熟一切众生,一切佛法,是菩萨毘尼。非为一切诸天所识,是声闻毘尼;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诸天识知,是菩萨毘尼。一切魔舍,是声闻毘尼;一切三千大干世界诸魔号哭,一切众魔生于怨憎,生摧伏想,是菩萨毘尼。唯独照明,是闻声毘尼;普欲照明一切世间,欲照明一切佛法,是菩萨毘尼。自观之心,是声闻毘尼;观一切佛法,是菩萨毘尼。渐次毘尼,是声闻毘尼;一念悉知,是菩萨毘尼。断三寳种,是声闻毘尼;持三种寳,是菩萨毘尼。如破瓦器不可修补,是声闻毘尼;如金银器破还可修治,是菩萨毘尼。无善方便,是声闻毘尼;成就方便,是菩萨毘尼。无有十力四无所畏,是声闻毘尼;成就十力四无所畏,是菩萨毘尼。少水果树,是声闻毘尼;园林堂阁法乐可乐,是菩萨毘尼。无六波罗蜜,无四摄法,是声闻毘尼;有六波罗蜜,具四摄法,是菩萨毘尼。不断一切习,是声闻毘尼;灭一切习,是菩萨毘尼。又,复略说有限所摄,有少法功德,有少戒闻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声闻毘尼;无量所摄,无量功德,无量戒闻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菩萨毘尼。观此,可知菩萨律仪,自发心、修行,乃至证果,一切都是不同声闻的。而菩萨律仪之宽广,不但可以融摄万行,且可以直趣佛果,无行而不备,无法而不收,人而欲循名责实做一实义菩萨,应从受持菩萨戒始。
  二、菩萨律仪之传译
  关于菩萨律仪,中国传译未尽。据传说,梵本应有菩萨广律,惟未传来此土。现在流行于中日等地的菩萨戒法,共有二种:一、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卷下,俗称梵网菩萨戒;二、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第十,简称瑜伽戒品。从二种菩萨戒的形式看:前者是佛口亲宣的,且溯源于法身卢舍那及一切诸佛。后者系弥勒菩萨亲承佛言,而转述与无着菩萨者。虽有是经是论之不同,佛说与菩萨转述之别异,然论其性质,均不过广列菩萨戒相为便于受持读诵者之戒本,有若四分律成本或十诵律戒本一样。故瑜伽戒品云:「佛于彼彼素怛缆中随机散说,今于此菩萨摩呾理迦总集而说。」而梵网戒本亦云:「八万威仪品当广明」等,可见均是撮要之本。此外有菩萨本业璎珞经二卷,姚秦竺佛念译。内列十无尽戒,与梵网经十重戒同。卷下并明受戒法。另有菩萨地持经十卷,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善戒经九卷,求那跋摩译。此二皆系瑜伽论菩萨地之异译,虽戒相与奘译瑜伽戒本详略少异,如凉译本无杀生等身语七支性罪之开缘,此外则大体皆同。唯求那跋摩一卷本之菩萨善戒经,说出家八重,在家六重。既不同瑜伽、地持之四重,又有别于璎珞、梵网之十重。所谓八重,卽于瑜伽、地持之四重外,更加璎珞、梵网之前四重。所谓在家六重,卽菩萨优婆塞戒经受戒品所说的六重,亦卽璎珞、梵网之前六重是。兹列表如左:
  璎珞十不可悔 梵网十重  善戒经八重 优婆塞戒经六重 瑜伽、地持四重
  一、不杀     不杀 不杀 不杀
  二、不盗     不盗 不盗 不盗
  三、不侄     不侄 不侄 不侄
  四、不妄语    不妄语 不妄语 不妄语
  五、不说四众过  不说四众过 不说四众过
  六、不沽酒    不沽酒 不沽酒
  七、不自赞毁他  不自赞毁他 不自赞毁他 不自赞毁他
  八、不怪   不怪 不怪  不怪   不瞋
  十、不谤三寳 不谤三寳 不谤三寳 不谤三寳
  中国传译之菩萨戒法,有此数种。其它散说菩萨戒行之大乘经,亦复甚。如受十善戒经说十善戒、胜鬘夫人经说十大受、菩萨内戒经列四十七戒等,皆菩萨律仪之流类。而诸大乘经论,无不阐明菩萨道之六波罗蜜多,其中尸波罗蜜多,均可视为菩萨律仪。不过诸处所明尸罗波罗蜜,多以十善业为本,或说明菩萨为何应该持戒,持戒有何功德,及如何持戒方成波罗蜜多等事。绝少详示开遮持犯,广列戒相及授受之法的。更有些大乘经论,于谈到菩萨戒法时,仍以声闻戒之五、八、十具为主,只是说明菩萨应如何受持方成波罗蜜多而已。但广陈戒相,详示开遮,兼明授受之轨则的,当推前表所切之数种,然优婆塞戒经之六重二十八轻,既别为居家菩萨而制,摄机未广,历来亦少受行。而善戒、地持不异瑜伽戒品,璎珞可视同梵网,故若谈大乘菩萨律仪,卽不外瑜伽戒品阳及梵网菩萨戒的二种。虽有此二种菩萨戒,然授受流行最广的,是梵网经,瑜伽戒品仅为少数人所知。一般受行菩萨戒者,则只知有梵网经而不预知有瑜伽戒。而梵网经因传译文字与事迹之不详,末代多疑为伪书。于菩萨戒法之宏传,成大障碍!然中国大乘佛教学人,言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受菩萨戒,向以此经为南针,今既犹疑徘徊,真伪莫决,顿使众人失其所恃!尤以时在法末,诸品戒法,已徒有其名;声闻别解脱戒既被认为不合时宜,今菩萨戒法若更以老派真伪之见,犹豫之情,横梗心中,必助长其邪见。如是,则将不止于对戒法之懒惰懈怠,且进而轻懱诋识,致加速正法之灭亡,其获罪甚重,当苦必多!思念及此,因而探本寻源,略述此经译传之往迹,冀有补于正数而济戒法于途穷。
  三、梵网经与梵网菩萨戒本之考订
  考诸家经录,自历代三寳纪以下,诸家对此经之记载略同。今列举其事,以见一斑。
  一、历代三寳纪(隋·开皇一七西元五九七费长房撰) ,卷八载罗什所译经目中有:
  梵网经二卷。弘始八年于草堂寺,三千学士最后出此一品,梵本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译讫,融影等三百人一时共受菩萨十戒,见经前序,僧肇笔受。
  ——太正藏四十九卷七十八页上层
  菩萨戒本一卷 ——同上,见下层
  二、众经目录(隋·仁寿二西元六0二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卷第一大乘律单本目中:
  梵网经二卷,后秦世罗什译。 ——大正藏五十五卷一五三页上层
  三、古今译经图记(唐·贞观中公元六二七——六四九靖迈撰)卷三罗什条下有:
  梵网经二卷
  菩萨戒本一卷 ——大正藏五十五卷三九九页上、中层
  四、众经目录(唐·麟德元西元六六四静泰撰)卷第一大乘律单本目中:
  梵网经二卷,三十九纸;后秦世罗什译。
  ——大正藏五十五卷一八五页上层
  五、大唐内典录(唐·麟德元西元六六四道宣撰)卷第三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罗什译经目中:
  梵网经二卷。弘始八年于草堂寺,三千学士最后出此一品,梵本一十二卷(?)六十一品。译讫,融影等三百人一时受菩萨十戒,见经前叙,肇笔受。
  ——大正藏五十五卷二五二页下层
  菩萨戒本。 ——同上二五三页下层
  六、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唐·天册万岁元西元六九五明佺等撰)卷第六大乘律大乘论目中:
  菩萨戒本一卷,十八纸。右后秦弘始年罗什译,出长房录。
  ——大正藏五十五卷四0四页中层
  梵网经一部二卷二:三十九纸。右后秦罗什译,出长房录。
  ——大正藏五十五卷四O五页上层
  七、开元释教录(唐·开元一八西元七三0智升撰)卷第四总括羣经录,罗什译经目中:
  梵网经二卷。第二出,弘始八年于草堂寺,三千学士最后出此一品,梵本有六十一品。译讫,影等三百人一时共受菩萨十戒。僧肇受,见经前序。
  ——大正藏五十五卷五一二页下层
  菩萨戒本一卷。初出,见长房录。今疑此菩萨戒本,卽梵网下卷是。
  ——同上五一三页中层
  八、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唐·贞元一六西元八OO圆照撰)卷第六总集羣经录,罗什译经目中有:
  梵网经二卷。一名选择诸法经,或三卷、或二,弘始七年六月十二日出, 见二秦录及僧佑录。十戒,僧肇笔受,见经前序。
  ——同上八O九页下层
  菩萨戒本一卷。初出,见长房录。今疑此菩萨戒本,卽梵网下卷也。
  ——同上八一O页中层
  从以上所引各经录的文字看来,自历代三寳纪以下,咸认梵网经二卷,为鸠摩罗什译。此外,历代三寳纪、古今译经图记,大唐内典录、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中,除梵网经一一卷外,另列有「菩萨戒本一卷」。而开元录与贞元录中,于菩萨戒本一卷下,并书有:「初出,见长房录。今疑此菩萨戒本,卽梵网下卷足。」由此观之,梵网经菩萨戒本,早已单行流通,可无疑议。不过,梵网经二卷,虽自历代三宾纪以来,威认为罗什所译,但隋法经(开皇一四西元五九四)所撰之众经目录卷五,于大乘毘尼藏录第三「众律异译二」中列有:
  菩萨戒本一卷。后秦弘始年罗什译。
  菩萨戒本一卷。北凉世昙无谶与惠嵩等译。
  右二戒经同本异译。
  于「众律疑惑五,一部二卷」下列有:
  梵网经二卷。诸家旧录多入疑品。
  右一戒经依旧附疑。
  法经录将梵网经列入「众律疑惑」中,且谓「诸家旧录多入疑口巴,此当为后世谓梵网经非罗什译,而疑其是伪经之所本。然法经录于「众律异译」中,却列有「菩萨戒本一卷,后秦弘始年罗什译」。由此可以想见梵网经二卷,虽诸家旧录多入疑品,然有菩萨戒本一卷,是后秦弘始年罗什译,为诸家旧录所共同承认。不过,此录所谓菩萨戒本一卷,是否卽梵网经之下卷,该录既未说明,不可妄断。但该录谓与北凉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为「同本异译」,从历代流布之罗什译菩萨戒本与凉译戒本比较观之,则颇多出入,似不能谓为同本异译,梁僧佑之出三藏记集第十一,载有「菩萨波罗提木叉后记」一文,注明「未详作者」。今流行梵网经前之序,题云「后秦长安释僧肇述」。而自历代三寳纪以来之诸经录,多于梵网经二卷之下,注有译经之时地口阳卷等,并谓「见经前序’僧肇笔受」。但出三藏记集中,有后记而无此序。查后记与经序之文,词虽有异,而事迹大同,但几时由「后记」变为经「序」,由「未详作者」而题为「后秦长安释僧肇述」,或原来卽有后记与序文并行,不得而知。但隋代已有此序文之流行,则可断言。兹将此经后记及序,录之于左,以便互相参照而知其异同。
  菩萨波罗提木叉后记
  夫穷像于玄原之始,万行始于戒信之玄兆,是故天竺鸠摩罗什法师,心首持诵。什言:此戒出梵网经中,而什法师少翫大方,齐异学于迦夷,淳风东扇,故弘使三年,秦王道契百王之业,奉心大法,于逍遥观中,三干学士,与什参定大小乘经五十余部,唯菩萨十戒四十八轻,最后诵出,时融影三百人等,一时受行,修菩萨道。岂唯当时之益,乃有累劫之津也。故慧融书三干部,流通于后代,持诵相授,属诸后学,好道之君子,愿来劫不绝,共见千译,龙华同坐。
  梵网经序
  后秦长安释僧肇述
  夫梵网经者,盖是万法之玄宗,众经之要旨;大圣开物之真模,行者阶道之正路。是以如来权教,虽复无量,所言要趣,莫不以此为指南之说。是以秦主识达圜中,神凝纷表,虽威纶四海,而沾想虚玄。虽风偃八荒,而静虑尘外。故弘始三年,淳风东扇,于是诏天竺法师鸠摩罗什,在长安草堂寺,及义学沙门三干余僧,手执梵文,口翻解释,五十余部,唯梵网经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其中菩萨心地品第十,专明菩萨行地。是时道融道影三百人等,卽受菩萨戒,人各诵此品,以为心首,师徒义合,敬写一品八十一部,流通于世。欲使仰希菩提者,追踪以悟理,故冀于后代同闻焉。
  由于序与后记之文,雷同影附之迹甚乡,不似出于肇公之手,故有人既疑经非罗什译,又疑序非僧肇作,由疑序而更疑经,好事者原欲藉此以坩物信,不意反因此更启后人之疑,欲益反损,可谓非始料所及!
  考诸经录,于什译梵网经二卷外,更有外国沙门康孟详,亦译有梵网经二卷。历代三寳纪卷第四,谓:
  梵网经二卷。初出,见吴录。
  外国沙门康孟详,当献帝世于雒阳译。
  其后诸经录,均于康孟详所译经中,列有梵网经二卷,并注谓:「初出,见吴录,或三卷」。盖皆自长房录传抄而来。故后之开元录与贞元录皆于什译梵网经条下,注有「第二出」之句,盖对康孟详之了初出」而言。但小乘亦有以梵网经为名者,而经录所列康孟详译六部九卷,多系小乘之经,焉知传说中康孟详译梵网经二卷,非小部之经。故初出、第二出之子注,皆系古人见其名而录其书,乃谓其当然,非见其原本,故殊不足为据。不然,开元录与贞元录,谓罗什译有菩萨戒本一卷,皆注谓:「初出,见长房录。今疑此菩萨戒本,卽梵网下卷是。」若康孟详亦译梵网经二卷,则什译梵网经下卷之菩萨戒本,卽是第二出,何可谓为初出。但诸录皆以康孟详译梵网经二卷,卽什译梵网经之初译,未有疑其为小部之梵网经者。开元录及贞元录并列入「大乘律阙本」中,如开元录卷第十五大乘律阙本目中云:
  梵网经二卷(或三卷)。后汉西域三藏康孟详译。(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本在藏,一本阙。
  又,开元录卷第十二,有译有本录中之菩萨调伏藏,列什译梵网经云:
  梵网经二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二译,前本阙)
  故自历代三寳纪以后,咸认梵网经有两种译本,叩一存一阙,有无从令人致疑之感!
  太虚大师全书第三十册,有「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一文,谓梵网经上卷所说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之文,与「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以下简称千钵大教王经)之第七卷半到第九卷,所说十发趣等四十心位,文字加详而义旨全同梵网心地品上卷」。并谓:「所谓一百二十卷的梵网经,或干钵经亦为梵网六十二品中之若干品,……其文既有干銶经可证,必有梵文根据,而疑伪之见可祛。」查千钵大教王经,十卷,唐(天资五——大历九,公元七四六——七七四)不空译。予曾细勘其文,知其所列四十心位名字,不但与梵网经相同,其解释之词句,亦几乎全部相同。兹抄录两经最初两心之文,以见一斑。且凡属在梵网经中难解难明之文,按之于干钵大教王经,皆可涣然水释。
  千钵大教王经
  一者舍心若菩萨于一切舍心
  行檀度波罗蜜多发广大行愿行菩萨道修持十波罗蜜甚深一切圣行先舍财物一切饮食汤药常恒供养诸佛三寳心无贮积非前非后渐渐修行胜行于后乃为王主舍国土城邑不为主宰若破悭贪应当舍弃田宅金银明珠不作贵宾之心次当则舍男女奴婢车马妻子己身不以欲爱忆念为心于一切有为之相及诸珍寳资财是有诸物一切应舍尔时次第于己身心执持见取我人知见假会合成立名主者造作我见生——切执缚及有十二因缘无合无散无物无舍无受者一切应舍生无为心无相心作用无生空观入心正定除灭十二入十八界五阴六根六尘同一切事为一合相悉能寂灭得无我无我所空相假成诸法若内一切法若外一切法于世出世诸法实性中不舍不受是故菩萨常当一切舍如空性故是时名为假会幻化合成观照性净现前故舍心入性证空三昧
  × × × × ×
  二者戒心若有菩萨能持如来大乘戒者为一切有情众生及自己身能特大乘菩萨十无尽戒者如是菩萨则能自己及他一切常能观见心性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菩萨于自根本自性之中清净真如不见有戒谓戒性如虚空亦不见他戒菩萨于持戒心性之中戒为非戒非非戒无受者十善戒无师说戒及有欺盗乃至一切贪瞋邪见无集者无散者亦无受戒亦无不受戒故于圣这性悉皆清净戒道性亦复如是菩萨应当常持清净禁戒行菩萨道常与一切众生同心同性同行同德常行慈良清直正实正见舍瞋喜等诸善不善皆应喜悦是名持十重大戒正性亦是菩萨持十无尽戒体性制止八倒于一切圣性离照定心性真静现前一道清净故
  梵网经卷上
  第一舍心若佛子一切舍 国土城邑 田宅金银明珠 男女己身 有为诸物 一切舍无为无相(按:「无为无相」四字见下文「无受者」之下)我人知见假会合成主者造作我见十二缘无合无散无受者 十二入十八界五阴 一切一合相无我我所相假成诸法若内一切法外一切法不舍不受菩萨尔时名如假会 观现前故舍心入空三昧 第二戒心若佛子戒非非戒 无受者十善戒无师说法欺盗乃至邪见舍喜是十戒体性制止八倒 一切性离 一道清静
  以上是将梵网经四十心中最初二心——舍心——戒心——的文字,与千钵大教王经的文字对观。凡是梵网中有的文句,千钵大教王经中皆有。其它各心,也是这样。尤以梵网十地之文,千钵大教王经的文字,较之并未多甚么。由此看来,说梵网经上卷是千钵大教王经有关菩萨四十心地之异译,虽无不可,然若谓梵网经上卷经文,是节录千钵大教王经而来,似亦与事实无何不合之处。但千钵大教王经翻译于唐之天寳五至大历九年(西元七四六——七七四)之间,梵网经二卷,则自法经之众经目录(作于隋开皇一四——西元五九四)以后,皆书明二卷,且说明纸数(三十九纸)。若今日流通之梵网经,卽是法经等录所称之梵网经,则梵网经之译传,当早于千钵大教王经二百余或三百余年之间,不能说梵网经是节录千钵大教王经而来。若谓译千钵大教王经,曾参证此早出之梵网经,故两经之文字多相同。然其序文中并未道及此事(案:千钵大教王经之前有叙),而后译参证前译,虽事所不免,但竟有如此之酷似,亦殊难令人置信,若必谓梵网经是节录千钵大教王经而成,则又与唐以前之经录皆列梵网经二卷,且谓是有经方本之史迹不合。故梵网经上卷,虽不必是罗什所译,然经文非无所本,不能与迷伪杂糅之假经等视齐观,亦甚为显明。总之,梵网经上卷,按之文字,与罗什所译诸书不合,复查与唐译千钵大致王经中之一段文义相同,但以缺乏两经以外之证据,故难遽下任何论断。今且述之如上,以俟来哲,更为参详考订。
  至于下卷明菩萨戒,诸家经录,尽列罗什译有菩萨戒本。法经录谓与北凉昙无谶译菩萨戒本为同本异译,开元录及贞元录谓疑卽梵网经下卷是,其它经录有谓其本阙,意谓戒本既与上卷合为一书合名曰梵网经,故单行之戒本卽逐渐不见流行。故有谓其本阙之说。虽诸说不同,而罗什有菩萨戒本之译,则无可疑。粱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中有:「什于长安大寺讲说新经,读出小品、金刚般若、十住、法华、维摩、思益、首楞严、持世、佛藏、菩萨藏、遗教、菩提无行、呵欲、自在王、因缘观、小无量寿、新贤劫、禅经、禅法要、禅要解、弥勒成佛、弥勒下生、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释论、成实、十住、中、百、十二门论,凡三百余卷」,其中列有菩萨戒本。又,高僧传卷六道融传中有:「请什出菩萨戒本,今行于世」。而出三藏记集中之菩萨波罗提木叉后记云:「唯菩萨十戒四十八轻最后诵出」,又云:「故慧融书三干部流通于后代」,按之于什公、道融传,则其事相合。此等皆是仅及菩萨戒本,而未道及梵网经者。更观古德有关此经之注疏,如隋智者大师之菩萨戒义疏,唐明旷之天台菩萨戒疏,贤首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新罗义寂之菩萨戒本疏,均未述及上卷,而下卷之疏注,亦皆自:「我今卢舍那」颂文开始。而流通本梵网经卷下,起首尚有「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华台藏世界……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的一段文,诸疏均未注及。由此,吾人可以得一结论,卽:二卷本之梵网经,是否尽为罗什译,容有问题,尚待考订。「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十重四十八轻戒」,则不容怀疑。以诸经录无不标列此书,什公、道融传中,又皆道及此事,古德特为此戒作疏,足见其传衍流行之盛,事不可诬。至所明十重四十八轻,皆符合圣制,不违法相。如菩萨璎珞本业经,说「菩萨十重,八万威仪戒。」彼经十重与梵网全同,而梵网所明四十八轻,与瑜伽戒本之四十三轻,不过八万威仪戒之少分而已。千钵大教王经虽于卷第五中说有「大乘十重大戒」之文,然未列十戒戒相,仅说明「何者名为大乘十重清净禁戒得名不犯」之相而已。
  从上来所引述的文字看来尽管二卷本之梵网经,还无法确证其尽为罗什译,但梵网菩萨戒本则可确言是罗什所出。如古人所谓:「此菩萨戒本,卽梵网下卷是」之说可信,则二卷本之梵网经,至少有一半可确信为罗什译。上卷虽没有足够的史料,证成是何人所译,然其文既与千钵大教王经之文义大同,在修学佛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之遗训下,仰尊圣言,亦理应信受,不应因疑致谤而鄙弃之!
  四、菩萨律仪之深广
  菩萨律仪,总有三品,名曰三聚净戒。三聚者: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者,能断一切恶,此通大小二种律仪:璎珞、梵网,谓摄律仪戒,卽是十波罗夷,唯在大戒。瑜伽、地持,谓摄律仪戒,卽是七众别解脱戒,此专在小。通而为言,凡是恶行所当止的,皆名律仪戒。此中言「摄」,有括无不尽之意。故大乘摄律仪戒,应包大小乘一切律仪戒而言。摄善法戒者,能圆满一切佛法,亦通一切善法而言。璎珞经云:「摄善法戒,所谓八万四千法门」。瑜伽戒品云:「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依戒住戒,于闻于思于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如是时时于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卽于尊长劝修敬事;于疾病者悲憨殷重瞻视供给;于诸妙说施以善哉;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于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业,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时时发起种种正愿,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于诸善品恒常勇猛精进修习,于身语意住不放逸,于诸学处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护根门,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修觉悟,亲近善士,依止善友。于自愆犯,审谛了知,深见过失。既审了知,深见过已,其未犯者,专意护持,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至心发露,如法悔除。如是等类,所有引摄、护持、增长诸善法戒,是名菩萨摄善法戒。」总之,所谓善法,乃至举手低首,一毫之善,亦不放舍,何况布施持戒,根力道品等一切善法,广如瑜伽戒本中说。饶益有情戒者,能成熟一切有清。璎珞经云:「摄众生戒,所谓慈悲喜舍,化及一切众生,皆得安乐。」瑜伽戒品谓饶益有情戒有十一种相:「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瞻视病等,亦作助伴。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能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彼彼义利。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善守知恩,随其所应,现前酬报。又,诸菩萨于堕种种狮子虎狼、鬼魅、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皆能救护,令离如是诸怖畏处。又,诸菩萨于丧失财寳亲属诸有情类,善为开解,令离愁忧。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有情类,施与一切资生众具。又,诸菩萨随顺道理,正止与依止,如法御众。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以要言之,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于所余事,心皆随转。又  ,诺菩萨若隐若露,显示所有眞实功德,令诸有情欢言进学。又,诸菩萨于有过者,内怀亲呢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调伏、呵责、洽罚、驱殡,为欲合共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又,诸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令诸有情厌离不善,方便引令入佛圣教,「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勤修正行。」此十一种饶益有情相,具如瑜伽戒品中说。总之,菩萨利益有情,善巧无边,不拘一格,凡是于众生有真实利益的事,菩萨绝不坐失机会,该折服者折服之,该摄受者摄受之。甚至牺牲个己现法与后法的利益,也要去饶益有情,所谓「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等是。
  三聚净戒,各能成办菩萨所应作事;由摄律仪戒,断一切恶,能令菩萨安住其心;由摄善法戒,能成熟自佛法;由饶益有情戒,能成熟一切有情。因位中持三聚净戒,果中具三德三身:律仪断恶,显断德,成就法身;摄善圆满一切佛法,显智德,成就报身;摄生成熟有情,显恩德,成就化身。故三聚净戒,行无不具,德无不圆,故称为无尽戒藏。三聚净戒,虽就义不同,别为三种,理实相入。如律仪戎,当止者止,当作者作,体是善法,卽是摄善;由持戒故不扰恼有情,卽是摄生;故摄律仪戒亦卽是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又,摄善戒,修诸善法,卽是遵奉佛制,遮断众恶,是摄律仪;行善利人,卽是摄生;故摄善法戒卽是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复次,饶益有情戒,不作于生有损之事,是摄律仪;作饶益有情之善事卽是善行,是摄善法;故饶益有情戒亦卽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当知三聚,随举一聚,卽具三义,不过就胜,各得其名。摄大乘论以四种殊胜显示菩萨三聚净戒的特胜:一、差别殊胜;「谓菩萨戒有三品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摄善法戒,应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义故;饶益有情戒,应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义故」。二、共不共学处殊胜;「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如是应知说名为共不共殊胜。」三、广大殊胜;「复由四种广大故: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四、甚深殊胜;「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又诸菩萨现行变化身语两业,应知亦是甚深尸罗,由此因缘,或作国王,示行种种恼有情事,安立有情毘奈耶中,又现种种诸本生事,示行逼恼诸余有情,真实摄受诸余有情,先令他心深生净信,后转成熟,是名菩萨所学尸罗甚深殊胜。」由四殊胜,可见菩萨戒之甚深广大,不似声闻律仪之防在身口,只顾自了,而不广集福智资粮,亦不期心饶益有情。二种戒本,大体说来,梵网偏明摄律仪戒,且侧重于出家菩萨;瑜伽戒品详明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似偏详于在家菩萨。虽有偏重之不同,然皆是菩萨戒法,卽皆具三聚,可就自己分位之不同,撵宜而行。故戒本虽有两种,传承授受容有不同,但  不应强分疆界,是此非彼。理应互取所详,以实其所略。以菩萨三聚净戒,名为戒藏,一切净戒无不从此出生,亦莫不为其所摄。此所不详,正应广闻博采,何容视同水火,入主出奴!声闻律仪,因部执不同,致传持互异。菩萨律仪,既是七众弟子通受之戒,且成品广大,无法不包,故历代以来,不闻异部分执之说。
  五、受戒起源及师资应具诸缘
  菩萨律仪,既溯源于众生本性心地,则佛性既各各不无,戒德亦众生本具,只以无明惑障,背觉合尘,故生死逐逐,不能显现。倘人能发菩提心,迷途知返,无不可以受菩萨戒,俾随时修持,斩断妄惑,而复其本性戒德之光曜。唯菩萨大乘,理虽易悟,而事难践修。故欲受菩萨戒,备缘固简于小律,然求其发菩提心,志性坚固,师资如法,授受合仪,实亦大难。原中土受菩萨戒,始于道融道影等,从罗什依梵网菩萨戒本而受行,但其授受之法未见流行。其次,张掖沙门道进,从昙无谶依地持经受菩萨戒。如高僧传卷第二昙无谶法师傅中,记道进受戒之经过云:「初谶在姑臧,有张掖沙门道进,欲从谶受菩萨戒。谶云:且悔过。乃竭诚七日七夜,至第八日诣谶求受,谶忽大怒,进更思维:但是我业障未消耳!乃勠力三年,且禅且忏,进卽于定中见释迦文佛与诸大士授己戒法。其夕,同止十余人皆厂梦,如进所见。进欲诣谶说之,未及至数十步,谶惊起唱言:善哉!善哉!已感戒矣!吾当为汝作证。次第于佛像前为说戒相。时沙门道朗振誉关西,当进感戒之夕,朗亦通梦,乃自卑戒腊,求为法弟,于是从进受者千余人,传授此法,迄至于今,皆谶之余则。」诸处所云高昌本之授戒轨式,卽由此传布而来。由此观之,中土受菩萨戒法,早有如上所说之两种。智者大师梵网菩萨戒义疏,出有六种受戒法:一、梵网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璎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但后来授受,皆依宗梵网,而受戒仪式,则撷采众本之长,随方任缘,有无不定,征其原由,皆各有所本。璎珞经明三种受戒法:「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象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此经依所从受戒之境有胜劣不同,明上中下三品受戒。梵网经明二种受:一、自誓受;若千里内无授戒师,「欲以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侮,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此与璎珞第三种受戒法同,然事仪有别。璎珞但说于佛菩萨像前自誓受戒,不云忏悔及要见好相,梵网则必须要见好相方得戒。璎珞自誓受戒,不见好相,所以是下品受;梵纲要见好相方得戒,应是上品  受。如道进于定中见释尊与诸大士为其授戒者是。二、从师受;「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时卽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璎珞谓从师受中品受,若依梵网,则应依受者之心是否殷重而分其上中下品。瑜伽戒品亦明二种受戒,于自誓受中亦不云要见好相。于从师受中,复更详请师及羯磨之法。
  除上所述菩萨受戒法外,优婆塞戒经受戒品有「受菩萨优婆塞戒」法,其中但明从师——出家发菩提心者——受戒。并于问遮难等及离诸失后,复「应令是人满六月日亲近承事出家智者,智者复应至心观其身四威仪,若知是人能如教作,过六月已,和合众僧,满二十人,作白羯磨。」由此观之,受菩萨优婆塞戒具缘如是其难,及不如受梵网、瑜伽菩萨大戒为易,此云何通?按: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须具持比丘戒后,方可进受菩萨戒。而出家持别解脱戒,是已于佛法中深植根基,唯未发大心而已。今既剏发大心,则志大气刚,必能精进勇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其已经过一番坚苦磨练,故不须更事详审苛求。若在家菩萨,欲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直趣大乘诚恐其基本不立,徒负菩萨大乘之名,故须于进受梵网、瑜伽菩萨大戒前,应受学此菩萨优婆塞戒,以固其本。此犹出家受戒时,必须审问遮难以愼重其事之意同。查优婆塞戒经受戒品所明六重二十八轻,虽名为菩萨优婆塞戒,实仍以居家五戒为体,未正入菩萨戒位。此由受戒具缘问遮中,而不问「汝发菩提心未」;亦不问「汝是菩萨否」;仅云:「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萨优婆塞戒」;可知此戒是为趣菩萨大戒之阶渐,犹声闻戒中在家男女,应于六斋日受习八支斋,以为效学景慕出家离欲生活之事义大同。故在家菩萨,欲受行菩萨大戒,理应先受行此菩萨优婆塞戒。故彼经云:「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十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盖菩萨大戒,发心既不易,事行则更难,绝非遽尔可就,故须逐渐淬厉,方堪广行菩萨道。末世学人,好乐大乘,空腹高心,徒骛虚名,趣行腊等,知其高而不知其底固,见其易而未喻其行难,此佛教中所以称菩萨者愈多,而佛教反更岌岌可危了!
  为人作师授菩萨戒,瑜伽戒品明须具四德:一、同法菩萨,简易二乘;二、已发大愿,简未发心;三、有智有力,谓于文义,能解能持;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谓言语辩了,说法授人,开心令解。什法师云:具足五德,应当为师:一、坚持净戒,二、年满十腊,三、善解律仪,四、妙通禅思,五、慧藏穷玄。瑜伽戒品又云:「菩萨不从一切唯聪慧者求受菩萨所受净戒,无净信者不应从受,谓于如是所受净戒,初无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维;有怪贪者,怪贪弊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不应从受;毁净戒者,于诸学处无恭敬者,于戒律仪有缓慢者,不应从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于他违犯,不堪一耐者,不应从受;有懒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贪着日夜睡乐、倚乐、卧乐、好合徒侣、乐喜谈者,不应从受;心散乱者,下至不能构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不应从受;有阎味者,愚痴愿者,极劣心者,诽谤菩萨素怛缆藏及菩萨摩怛履迦者,不应从受。」此中意谓,不应以不信才者,及为悭等六弊所覆障者为师授戒,必须于内具净信,精修六度者为师,方堪授戒。若依梵网,须其二师:和尚阿闇黎。璎珞、瑜伽成品,则并从一师。至于受戒者应具备之条件,若据梵网,「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但须解法师语。璎珞经亦云:「六道众生受得戒,但解语得戒不失」。梵网云:「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者,得与受戒。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减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必无七逆十重之遮障,又解法师语,犹须自是菩萨种姓,发菩提愿,有胜行心,方得感戒。瑜伽戒品云:「菩萨于诸谤菩萨藏者,无信有情,终不率尔宣示开悟。所以者何?为其闻已不能信解,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诽谤,由诽谤故,为无量一大罪业臧之所随逐,乃至一切恶言及恶思维未永弃舍,终不免离。」又云:「诸菩萨欲受菩萨戒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理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令其听受,以慧观察自所意乐,堪能思择受菩萨戒,非唯他劝,非为胜他,当知是名坚固菩萨,堪受菩萨净戒律仪。」具如是等众缘,方成授受菩萨戒事。
  六、略明持犯功过之相
  既受戒已,若不弃舍无上正等菩提大愿,及上品缠犯他胜处法,则此菩萨净戒律仪,乃至菩提,终相随逐。若「转受余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为欲觉悟菩萨戒念,虽数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不同闻声别解脱戒,形尽则舍;菩萨律仪,则一得永得。若上品缠犯十重禁者,于现法中,忏悔发露,要见好相,犹堪更受,非不堪任。若中品纔犯十重禁,应对三数以上清净持戒小乘大乘补特伽罗,发露悔除。若下品缠犯十重禁,及犯诸轻罪,应对于一补特伽罗发露忏悔。若必无清净补特伽罗可对发露,应「以净意乐,起自誓心:我当决定防护当来,终不重犯,如是于犯,还出还净。」菩萨毁犯净戒律仪,当知皆由三毒而起。但菩萨因贪犯罪,其过小轻;由痴犯罪,其过稍重;因瞋犯罪,其过最重。决定毘尼经云:「若初修大乘行菩萨,以恒河沙劫,常犯贪欲种类罪故,若信受大乘而生一念瞋心,结罪重于贪欲。何以故?若瞋心发动,则能舍弃众生。若舍瞋,贪欲心发,则摄众生,菩萨而无厄难。何以故?佛说若犯贪欲,舍离稍慢,犯罪稍轻;若犯瞋恚,解离稍速,获罪稍速,获罪甚重;若犯愚痴,解离则速,得罪稍深。」瑜伽戒品及诸余大乘经论皆有此说。以瞋恚心,正违菩萨大慈大悲,也卽是弃舍无上正等菩提大愿,故云:「瞋恚烦恼火,能烧功德林」。所以,受菩萨戒,修菩萨行,最宜防瞋。
  菩萨受持净戒律仪,使得成就三种圆满安乐而住及五种胜利。三种圆满者,如瑜伽戒品云:一、加行圆满;「谓诸菩萨于净戒中,行无缺犯,于身语意清净现行,不数毁犯,发露自恶,如是名为加行圆满。」二、意乐圆满;「谓诸菩萨为法出家,不为活命,求大菩提,非为不求,为求沙门,为求湼盘,非为不求。如是求者,不住懈怠下劣精进,不杂众多恶不善法,杂染后有,有诸炽然众苦异熟,当来所有生老病死。如是名为意乐圆满。」三、宿因圆满;「谓诸菩萨昔余生中修顺修善,故于今世种种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身什物,自无匮乏,复能于他广行惠施。如是名为宿因圆满。」反之,卽得三种衰损。五种胜利者,亦如瑜伽戒品中云:「依此无量菩萨戒藏,正勤修习,常能获得五种胜利:一者常为十方诸佛护念;二者将舍命时住大欢喜;三者身怀以后,在在所生,常与净戒若等若增诸菩萨众为同法侣,为善知识;四者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能满净戒波罗蜜多;五者现法后法常得成就自性净戒,戒成其性。」璎珞经云:「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又经云:受菩萨戒者,卽于此身一念之中,具足八种殊胜功德:一者趣道场殊胜,二者发心殊胜,三者顽田殊胜,四者功力殊胜,五者灭罪殊胜,六者受胎殊胜,七者神通殊胜,八者果报殊胜。又广如经,此不繁引。
  七、授戒法式
  授菩萨戒仪规,历代编订而见行于今日者,有十数种之多。大抵均宗本璎珞、梵网、瑜伽戒品及古高吕本揉会而成,故仪次有无互见,详简不同。传戒正范所辑授仪,虽采撷诸书,秩然有序,然以隔于戒堂之应用,故排班、撩衣、护钵等诸仪,不适于一般之应用。天台菩萨戒疏出一十二门,湛然大师有「授菩萨戒仪」,次第全同,文句稍异。蕅益大师有「重订受菩萨戒法」,载于律要后集,堪称「详简适中」,唯流行不普,甚少见闻。而受菩萨戒,既不择人及非人,亦不计根具与不具,凡于无上菩提发宏愿者,均可受戒,若必无师,犹听于佛像前自誓受戒。故菩萨戒授法,应力求简当,以便随时随地,有发心受戒者,易于遵行。今不揣固陋,更寻璎珞、梵网、瑜伽戒品及诸家授仪,重辑订之如左:
  一、请 师
  若人已发无上正等菩提大愿,欲受持菩萨戒,应访求有智有刀之菩萨法师为授戒和尚。若依梵网经,应请二师,和尚,阿闇黎。今依璎珞、瑜伽戒品,但出请和尚法。若用二师,请阿闇黎法,可准请和尚法行之。
  受戒者应至有智有力菩萨法师所,礼足、互跪、合掌恭敬、作是请言;大德忆念:我某甲,今于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唯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憨听授。(三说三礼,和尚答云:)可尔。(受者福谢三拜。)
  二、进坛礼三寳
  既请师已,师资及僧众,共入坛场,于佛菩萨像前焚香致敬。若于僧众前受,可举香赞,香赞既毕,和尚踞坐,受戒者一心恭敬顶礼三寳。
  一心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贤圣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贤圣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贤圣
  三、乞 戒
  顶礼十方三寳已,受者应互跪、合掌、作是乞言:唯愿大德哀愍,授我菩萨净戒。(三乞三礼已,戒师应问言:)善男子听(若是女子应称善女人听。以下均同》:汝是菩萨否?(受戒者答云:》是。(戒师复问:)发菩提心未?(受戒者答云:)已发。(戒师继云:)善男子听:汝等今者,欲于我所,求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应先受持四不坏信。
  四、受四不坏信
  受四不坏信文,应受戒者自说,如或未能,师应教云:
  我某甲,从今时,尽未来际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正法戒。(三说三礼)
  我某甲,从今时尽未来际身,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皈依正法戒竟。(三说三体)
  五、忏悔三世罪
  忏罪一门,瑜伽羯磨文中所无,璎珞、梵网皆有。此为欲获清净戒品之胜缘,今故依之。受戒者应心存精诚,忏洗罪障,作是忏云:
  我某甲,若过去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若现在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若未来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如是三说)
  六、发四宏誓愿
  忏罪已,应作是思维:无上菩提是我所期之果,然欲得此果,须学佛之大慈大悲,具佛之宏誓悲愿,以为进趣菩提之因。故次应发四弘誓愿云: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过无上誓愿成。(三说)
  七、问 遮
  既发愿已,堪为授戒。然梵网经云:「若现生有七遮罪者,不应与受戒」,故次应问遮,无者与戒,有则不堪。如戒师问,受戒者应如实答。
  善男子听:汝既已发心,堪能成就满足四宏,此但现在身心发趣,若有遮难,戒品不发。
  梵网经云:「若有七遮,不应为受」,我今问汝,当如实答,若不实答,徒苦自他,无所克获,虚称菩萨,则为欺诳一切众生,负心诳佛,枉受利养!
  汝不曾出佛身血不? (答云:)无。
  汝不杀父不? (答云:)无。
  汝不杀母不? (答云:)无。
  汝不杀和尚不? (答云:)无。
  汝不杀阿阁梨不? (答云:)无。
  汝不破羯磨转法轮僧不? (答云:)无。
  汝不杀圣人不? (答云:)无。
  汝既无七遮,堪得受戒,应起深重心,礼请佛菩萨,为汝证明受戒。
  八、请 圣
  戒师应从座起,请佛菩萨临坛作证,礼请之文,虽不见诸戒本,然准义可行,故采用之,以增师资授受敬重戒法之心。待礼请讫,恭敬合掌,更为作白: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释迦如来应正等觉为我和尚,我依和尚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一礼)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闍梨,我依羯磨阿闍梨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一礼)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闍梨,我依教授阿闍梨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一礼)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为尊证师,我依尊证师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一礼)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一切菩萨摩诃萨为同学等侣,我依同学等侣故,得受苦萨戒,慈愍故。(一礼)
  请已,爱戒者互跪、台掌,戒师为作自言:
  仰启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今于此中,现有某甲菩萨,于我某甲菩萨所,乃至三说乞受菩萨戒,我为作证。此某甲菩萨,已发大愿,已有深信,能舍一切,不惜身命。惟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于此某甲菩萨,亦为作证。
  九、正授戒体
  白已,戒师复座。受戒者互跪、合掌,专念一境,长养净心,作是思维:我今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功德藏。戒师为授戒云:
  善男子听:汝今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否?(答云:)能受。 (此文应三说,初遍说已,继云:)
  佛子!当知初番白竞,十方世界妙善戒法,注于汝等身心。二番白竟,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云如盖,覆汝顶上。 (说已,次说第二遍。二遍已说,继云:)
  佛子!三番白竞,十方世界妙善戒法,从汝顶门,流入身心,正在此时,纳受戒体,无漏色法,由汝增上善心之所感得,是故汝应至诚顶受,勿余思虑。(说已,次说第三遍。三遍已竟,为说戒相。)
  十、宣说戒相
  善男子听:菩萨有十无尽戒,若有犯者,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汝应谛受: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杀生,能持否? (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偷盗,能持否? (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侄欲,能持否? (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妄语,能持否? (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酤酒,能持否? (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说在家出家菩萨罪过,能持否?    (答云:) 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自赞毁他,能持否?(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怪,能持否? (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瞋,能持否? (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谤三寳藏,能持否? (答云:)能持。
  十一、赞戒劝持
  戒师说戒相已,次诫劝受持:
  璎珞经云:「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死,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瑜伽戒云:「如是菩萨所受净戒,于余一切所受净戒,最胜无上,无量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普能除灭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一切别解脱律仪,于此菩萨律仪,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数分、计分、算分、喻分,乃至墉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摄受一切大功德故。」又云:「如是菩萨大尸罗藏,能起当来大菩提果,谓依此故菩萨净戒波罗蜜多得圆满已,现证无上正等菩提。乃至未证无上菩提,依此无量菩萨戒藏正勤修习,常能获得五种胜利:一者常为十方诸佛护念。二者将舍命时住大欢喜。三者身坏以后,在在所在,常与净戒若等若增诸菩萨众,为其同分,为同法侣,为善知识。四者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能满净戒波罗蜜多。五者现法后法,常得成就自性净戒,戒成其性。」汝今已受菩萨戒,卽获如上所说无边胜利。故应善于护持,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勿令毁缺。
  十二、回 向
  戒师结劝毕,僧众同称回向偈:
  受戒功德殊胜行,无边腾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回向已,顶礼三寳,受戒者礼谢戒师及诸大众。如仪而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 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境界是心现的,现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样子?为什么会有佛菩萨,会有天堂地狱?会有这么多差别?“唯识所变”。这么大的变化、差别是识变的。识是什么?我们今天讲心理作用。心现境界,但是心的作用会把这个境界转变,所以就变得非常非常地复杂。外面境界复杂,说明了我们能够分别的心复杂。《华严经》上讲了“妄想、分别、执着”三桩事,每一样里面那个复杂程度,无量无边!这才显示出十法界是这么来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