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学之种类


2014/9/3    热度:290   

  戒学之种类

  一、行贯五乘戒法一味
  戒是出生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本。从浅处说,佛教的戒学,是人生伦理道德的规律,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准则。往深处讲,戒是塑造人格乃至于圆满究竟——成佛的由路。修学佛法的人,从进入佛门信敬三寳起,一直到完成无土佛果,都是有其戒相可说的。律,为三藏教法之一,其行门之广,蕴意之深,类别之众,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尽的。戒学的种类,三藏教典中随机散说,各约一义,说有无量差别,这里不暇一一备举。且就几种基本而主要的略述如次,举一反三,其它即可循此通释了。
  戒行为诸乘教法——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之所共遵,世间三福行(施、戒、修)中,戒福行最为主要,无戒尚不得人天之身,何能享受人天福乐?三增上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中,戒增上学位列于首,无戒则无定慧,解脱之乐无由成就。六波罗蜜多中有尸罗波罗蜜,菩萨无戒,不足以完成上求下化之悲愿。此外,如见道证真时,获戒证净(四证净——佛、法、僧、戒——之一);三乘极果所具五分法身(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中,有成分法身。其 他,如六念、八正道等诸行门中,皆莫不有戒。可以说,任何佛法的行门与果证,无不以戒为主要条件之一。虽因根器的浅深,持戒之广狭麁细各有不同,然泛言「戒学」,实是彻上彻下而不可或缺的,不过根机愈钝、功行愈浅、就愈见其重要罢了。涅盘经中将戒喻如渡海浮囊,从准备渡海时起,一直到达彼岸,是不可须臾舍离的,他人乞索什么东西,都可以布施给他,唯独乞此浮囊乃至如针孔般大也不能允许,因为针孔虽小,但是在浮囊的作用上说却是非常重大的。学佛而欲断烦恼、了生死、成佛,全凭戒行之清净,戒行毁缺,就如浮囊在大海中走了气,顿时失掉凭借,不但彼岸无法达到,且有丧生命的危险!故「具足净戒」,为佛教诸乘学人必须具有的行道项目,不如此即不能达到诸乘所预期的目的。故泛言一戒,实可贯通一切;若就位科人,则戒法之别目,就有无量差别了。   从释尊言教中,知戒为诸乘所共遵。若更就戏学所诠的实质去观察,则诸乘所标之戒相,虽多少、广狭、麁细、大小,相差悬殊,然戒之所以为戒的实质,并没有什么增减,故戒法也是一味的。吾人从「戒法一味」的观点进而推求释尊处处说戒的本意,乃至诸乘施设戒法的差别,纔可以获得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从戒法的差别去看,有在家戒,有出家戒,有声闻戒,有菩萨戒,有止戒,有作戒,有性戒,有遮戒,有世间戒,有出世间戒等的无量差别。然无量戒法的根本实质,要而言之,就是「十善戒」。以十善戒统摄一切戒法,恰像大海之总摄众流,诸星拱月一样。声闻乘的五戒、八戒(在家戒)、十戒、具戒(出家戒),固不离此,菩萨乘的三聚净戒,也还是它。大智度论四六说:「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不饮酒、不过中食、入不贪中、杖不加众生等入不瞋中,余则随义相从。戒名身业、语业,七善道所摄,十善道及初后,如发心欲杀,是时作方便:恶口、鞭打、系缚、斫刺,乃至垂死,皆属于初;死后剥皮、食噉、割截、
  欢喜,皆名为后;夺命是本体;此三事和合,总名杀不善道。」犯一条杀戒,即有无量恶行为其眷属,盗、YIN、妄语等,亦莫不皆然。要想不犯重戒,首须防护轻戒;要想不起身语恶行,首须制止三毒恶念。凡一切过错,无不从微至着,由隐至显;故欲得清净道,必须防微杜渐,严护于起心动念之间。比丘戒行虽多,结其所归,不过为护:YIN、杀、盗、妄。菩萨戒行深重,乃至起心动念不于众生有杀害等想。必如是持戒清净,始可与道法相应,进而戡除自心之烦恼。由此观之,佛教戒法,分位愈高,则其持守就愈加严密,然要其所归,实不外此十善业道。所以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吾人以十善戒法为根本,可以观知诸乘戒法的细麁浅深;更从麁细浅深的诸乘戒法,可以窥知佛教戒法之一贯。故求解则应从本而达末,奉行亦须由麁而至细,从浅而入深。如是观察戒法,奉行戒法,则知戒法皆为对症而制,各有圣意;吾人一时虽不能尽持,然应深生惭愧,则轻忽戒法之心,自然就可以逐渐减少了。
  二、止戒与作戒
  释尊一化,为根机、分位不同的众生,制有各种不同之戒法。绎戒之为义,有令心警惕,防患于未然之意;此土多约止而不作、或禁而不行为说,也即是偏于「诸恶莫作」的止恶方面讲。但佛法所谓戒,是包括止与作之两方面的;恶行当止,善法应作。当止者不止是犯戒,当作者不作也是犯戒。不过止恶、行善二戒,就人当位各有其范围不同而已。故佛法中的戒义,实较一般的戒义为宽。
  戒之梵语,原为尸罗,译云清凉,而旁译曰戒,善生经以五义释戒。兹就清凉一义而言,应止者止,当作者作,其心不悔,故是清凉。若将戒义引伸为操守或操持之义,则有所不为是操守(合于恶止),有所为也是操守(合于善行);如是方可括尽佛法戒学之意义。即以十善戒为例,就有当止与当作的二面:十不善业道当止,十善业道当行。故止戒与作戒,大小乘一切戒法,皆具此二。当知止、作两戒,起源于人之善、恶两行。善行是道德的,恶行是不道德的。人的行为既有此道德与不道德之分,故戒法亦有当止与当作之二门。
  末世论戒,仅知戒为当止,不知戒亦有当作;以为不持戒亦可以成就佛法胜事,于是离戒而别觅所谓修行;不知佛教一切法门皆须建立于戒行之上,无戒之修行,必不能成办佛法胜事,其终沦为魔业,与世俗外道合流,此实为末世重行者多,而真正得成就者绝少之根本原因!经云:「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故戒法之当止当作,无不是修行,且是根本而真实正确之修行,一切修行皆须建立在戒行之上。若以戒行摄一切波罗蜜多为言,则万行皆可摄归一戒。学佛不修其它经论法门,不犯戒,也没有罪;学佛而不学习受持当位所受的戒法,既犯戒,又有罪,是知离戒而觅修行者,真所谓是离戒觅菩提,「犹如求兎角」了。
  三、性重戒与息世讥嫌戒
  世尊制戒,虽有止持与作持的两面,然推考世尊所以如是制定的理由,亦有二种:一、由于此法的体性是善或恶,而制为当行或当止之戒;二、为止息世人对佛子的讥嫌,而制定当止或当行之戒。前者名性重戒(简称性戒),后者名息世讥嫌戒(简称遮戒)。
  所谓性重戒,是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也不论佛出世与不出世,只要作了,就是恶法,如杀、盗、邪YIN、妄语等,其性即是恶法,作即犯重,故佛制戒令弟子不行。反之,其性是善,如护生、布施等,佛即制令弟子力行之。佛教之十善戒,都可说是就其性是重而结成的。吾人试观世间一般伦理道德,或善正之哲学、宗教,都有其应信守之项目或戒条。而那些条目,都似乎是大同小异的;若以佛法的十善戒来看它们,大部分都是合得上的。这就说明世间一切道德、礼法、戒条等等,都是沿循着同一轨道而来,不过在这普遍而必然的轨道中,所见有真假、正邪、浅深等的不同,加之各种不同的妄执,就成为世间各种道德的项目或宗教的信条。这种普遍而必然的道德规律,佛教称之为真如,所以有的佛教学派主张有:「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这就是说善、不善、无记的三性,各有其必然如此的规律。善行与好名善誉、人天福乐的果报之间,有着必定如此的轨律;不善行与恶名衰损,感召恶趣的果报,也有着必然如此的轨律。这种必然的轨律,就是世间一般道德、礼法、戒条所以产生的根据。因为,一般哲学或宗教,对于这种道德的必然规律,不能彻见其究竟,所以才有许多离奇怪诞、似是而非的规定,但主要的几项,还是大体从同的。佛教的十善戒,就是根据这种必然规律而详为制定的,作了杀生等十事,受过佛戒的人算是犯罪,不受佛戒的人也是犯罪。因为这些事,其性就是恶法,谁作就由谁担负道德上的责任。佛出世不出世,制戒不制戒,作了都是要招报的。不过为佛弟子受戒以后而犯性重戒,更增一违越圣制罪而已。犯戒律中其它的戒,可以因发露忏悔而还复清净,犯十善戒,就是忏悔,三恶道罪也是不能除灭的。如比丘杀畜生,犯波逸提,波逸捉罪是可以忏悔的,但杀生的业报不能除。所以杀生等都是性重罪,无论什么人作,都是一样地获罪。世间一切罪恶,要不出此身三(杀、盗、YIN)、口四(妄言、恶口、两舌、绮语) 、意三(贪、瞋、痴) 的十种,故佛制一切大小乘戒,无不以此为骨干而列于诸戒之首。并以十善成为根本而建立无边戒律的眷属。
  息世讥嫌戒,这是圣教为建立正法,为将护众生心而制定的,因为佛弟子的心行、志趣、阶位及所进求的圣道各有不同,佛就随其所应制定种种遮限,使其一方面可以保卫自己清净的身心,另一方面用以提高世人对三寳的信敬;同时,这些禁制,也是进趣诸乘圣法的必要条件;行者倘能照着奉行,自己固可以在佛法中得到当位的法益,佛法也可以因此长期的流布人间。如饮酒、歌舞`贩卖、铲草、掘地、畜金银、非时食、畜养奴婢畜生等等,都是佛特为在家或出家、声闻或菩萨而制定的。这些遮戒,受则须严守,违则成犯;不受则不犯。各部有各部戒的范围,广狭不同,开遮亦因时、地、人而有其差别。因制成本意,在息世讥嫌,若在没有讥嫌而还可以得到已益、他益(均约顺于正法的利益讲)的情境下,这些戒当然有的是可以开许的。
  性戒与遮戒,又名为旧戒与客戎。大智度论四六说:「十善道为旧戒,余律仪为客。」又说:「若佛出好世则无此戒律,如释迦文佛,虽在恶世十二年中亦无此戒,以是故知是客。」此论以旧戒、客戒来判摄一切戒法的性质,虽义与性、遮义同,但更可以说明二者论犯的轻重与相互之关系,因为遮戒,有的虽是为护世讥嫌,然大部分还是为防性重戒而有的细则。「旧」有根本,安住之义,而「客」则是枝末、流动的。一切戒法,从本而生末,立客为助本。佛教中大小乘一切戒法,要不出此旧戒、客戒的两大类。吾人居于中国戒法废弛之今日,若欲抉择中国佛教在家、出家应行应作之事,其取舍、从违、开遮的标准,则此中所谓之:性重戒与息世讥嫌戒;或性戒与遮戒;旧戒与客戒;均可作为衡定的尺度。一味抹视戒法的重要,或坚执微末戒法的固守,皆非中国佛教所能适合,当也不是释尊制戒摄僧(通论七众皆可名僧),遍阎浮提,令法久住的本意。
  四、世间戒与出世间戒
  佛法指示人们断烦恼、了生死、成佛的道路,克实说来,只有一条戒、定、慧三学,这是一切佛弟子进求圣道所必须遵循的阶径。佛法常将诸功德善法分为世间的与出世间的两种。这两个名称,三藏教典中,有时也名为有垢与无垢、有漏与无漏、异生与圣者等,意义多少略有出入,大致还是一样。如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定与慧也有世间定、慧与出世间定、慧之分。乃至布施、忍辱等,均可作如是分类。这里所要说明的是世间戒与出世间戒。
  世间是以流动、迁变、杂染为义的,出世间义恰与此相反。现在说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就是说某种戒法虽受持不犯,因为它的体质是属于世间流转法的,仅能招有漏人天乐果,不能了生死,证声闻、缘觉二乘之果,当然就更谈不到成佛;具有这种性质的持戒,就名世间戒。反之,受持禁戒,使其体质成为出世间的无漏圣法,则这种持戒,就可以了生死,证声闻、缘觉二乘圣果,乃至可以成佛。但那几种是世间戒?那几种是出世间戒?则是不能按照戒法的条相去确指的。从在家二众的五戒起,一直到菩萨戒,都可说是世间戒,也可说都是出世间戒。但所说的「是」「不是」并不是漫无标准的,戒法之所以称为世间的或出世间的,全看受持者的心愿志趣如何而定。一般说来,五戒、十善戒,是人天乘戒,这当然是世间戒;但是受持戒法的人,如果以出离心去受持它,就可以成为出世间的声闻乘戒;如果以无上菩提心去受持它,就又可以成为出世间的菩萨乘戒。相反的,如果以出离心去持菩萨戒,就只能证声闻果,而不能成佛;若以世间增上生(人天)心持菩萨戒,则菩萨戒法虽是大乘所摄,也只能感人天福报;当然也就不能称为出世间了。人天乘戒、菩萨戒是如此,声闻乘的二部(比丘、比丘尼)戒,也是如此。但这不是说,五戒、十善戒,就是声闻二部戒或菩萨戒,菩萨戒就是声闻二部戒或五戒。当知五戒、十善戒,有五戒、十善戒所当的机,出家五众戒有出家五众戒所当的机,菩萨戒有菩萨戒所当的机;这是就机宜不同,故所施设的戒法有此差别。
  然另有一种根器是可以逐次渐进而属于不定性的,如在家二众,最初受五戒,行十善,或从此直趣菩萨戒,即成为所谓在家菩萨,或不趣菩萨戒,而进受近住(八关斋)戒;更进而受沙弥、沙弥尼戒(女众更于二年中增爱六法戒);再进而受比丘、比丘尼戒,终而进受半萨戒。故在家五戒十善戒法,称为五乘共法戒;出家五众戒法,称为三乘共法戒。唯有菩萨戒,是大乘行人所特有,不共人、天、二乘,称为大乘不共戒。故人天、二乘戒法均属共法戒,然亦正被人天、二乘不共之机;菩萨戒法,不但被大乘不共之机,戒法亦应是不共人天二乘的。这是就机宜的不同来说明各种戒法的次第高下和共不共的意义。若就戒法所依以从生的当体说,则一切戒法皆依身、口、意而结戒,身口意是五蕴法所摄,五蕴是世间、是有漏,则依五蕴身心所生之戒法,亦应是世间、是有漏;何以又说戒有出世间戒或无漏戒呢?当知戒之所以名世间戒与出世间戒,或有漏戒与无漏戒的,都是就行者发心的不同和视有无无漏慧相应而言。
  关于因发心趣向之不同,虽所受持的戒法浅深有异,然可随人发心而浅者成深,深者成浅,已略如上说。这里更就有无无漏慧相应,而言戒成为世间与出世间的意义。原来吾人断烦恼、证悟、了生死、成佛,一切皆非无漏慧不能成办。戒与定,本来都是有漏的,但若行者以戒定为胜方便,将无漏慧修生起来,则这时的戒与定,就成为无漏戒和无漏定,或出世间戒和出世间定了。戒与定,是不能断烦恼、证悟和了生死的。然必须「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更须于定中,修习观慧,才能生起「灭苦智慧」的,由智慧而断烦恼、证悟、了生死。所以经中将戒、定、慧三学,喻如驱贼(贼喻烦恼)、缚贼、杀贼的三个过程。没有前者,就不会生起后者;后者生起,前者纔更有殊胜势用。三学相互资助、相互熏发,无边功德就从此而出生出来。所以没有戒、定,固不能引生无漏慧,只有戒、定,而没有胜慧相资助,则戒与定将终成有漏世间之果!而由于三乘无漏圣慧的摄持不同,戒与定,也就有三乘浅深的差异。
  由此可见,持戒所获功德作用的胜劣,全在心愿智慧之大小,不在戒相之深浅与多寡。比丘戒经有云:「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比丘戒本来是顺得解脱涅盘的,而此中却说:「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当知这是约身虽出家而「出离心」不深切者,故仅就比丘戒最起码的作用为言而劝导之。若出离心真切,则因依此戒更修定慧,就更易于断烦恼、了生死。梵网经也说:「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问,安获五种利: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此经所言,是持菩萨戒所获之功德,倘就此等功德的实质以言,较比丘戒所获功德并无多大差异之处。故若持菩萨戒,而不具大菩提心,不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深定胜慧做资助,持菩萨戒也只能感有为果。反之,佛为提谓波利二商主说三归五戒,虽是人天乘法,然无量天人因此发菩提心。若有因持戒而我慢贡高,赞自毁他,还可能因之遭堕。故知戒无大小,受持在人。就如同一样的金钱,有的把它用为布施作功德,有的用作购买资身什物,有的用为吃喝嫖赌;其问罪福好坏,是可以因人而异的。戒法的是世间是出世间、是有漏是无漏,也是另有其衡定标准的。单在戒法的条文上去强分大小或浅深,不一定是允当的。
  总之,佛教一切戒法,就其功能作用上言,可综摄为世间戒与出世间戒的两类。世间戒是流动的有漏的;出世间戒是不流动的无漏的。世间戒是人天有福报之正因,出世间戒才是三乘圣者解脱的净种。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 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所追求的是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完全是梵文音译过来的,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佛法求的是这个。《华严经》上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以上的都叫做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只有一位,只有圆教佛才能称。念佛的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当中所证得的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真正希有殊胜、不可思议!在一切法门当中,最直捷、最殊胜、最圆顿的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里面最简易、最稳当的是“持名念佛”。这个方法最要紧的就是把你的真心唤醒,把你的真心念出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