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三圣”与“和合二仙”考


2014/9/3    热度:907   

“天台三圣”与“和合二仙”考
  周琦
  --------------------------------------------------------------------------------
  寒山子虽失其真名,但正因为失其真名,千余年来,才引起古今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考证其人、其诗、其事之作,有如汗牛充栋。笔者试从“天台三圣”到“和合二仙”进行略考。
  一、寒山子“头陀行”考
  “寒山”为天台“寒石山”与“寒岩山”之简称,始见于南朝宋孙诜的《临海记》:“(天台)寒石山,石室前有立室,参差五色,远望如绶带,旧传为绶带山”;次见于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11·竺昙猷传》:“(赤城山)神曰:弟子夏帝之子,居此山二千余年。寒石山是家舅所治,当往彼住;寻还山阴庙”。 这是天台“寒石山”与“寒岩山”地名的最早记载。
  无独有偶,作为寒山子的故乡唐代国都长安亦有寒山,梁释慧皎《高僧传·卷11·释僧周传》:“释僧周,不知何人。性高烈有奇志操,而韬光晦迹,人莫能知;常在嵩高山头陀坐禅。魏虏将灭佛法,周谓门人曰:‘大难将至。’乃与眷属数十人,共入寒山。山在长安西南四百里,溪谷险阻,非军兵所至,遂卜居焉。”
  寒山子,陕西长安人,据杜光庭《仙传拾遗》载:大历(766——779年)年间隐于天台县西七十里之寒岩时70余年,因自号“寒山子”,与国清寺僧丰干、搭得结为挚友。会昌(841——846年)由天台山道士徐灵府编纂成集并为作序。其诗或善戒恶,或讥讽时态;或寄情于草木虫鱼、山水胜景;或流露看破红尘、超然物外之态;或写贫民疾苦,或斥权贵贪婪。语言通俗,风格多样,现《寒山子孙诗集》存诗316首(含新近辑佚)。
  天台寒山与长安寒山区位环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一是方位相同,均在城邑西南方;二是地名相同,两地同名寒山;三是环境相同,同是“溪谷险阻,人迹罕至”之地。天台山素有“佛窟仙源”之称,国清寺与桐柏宫分别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和中国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寒山子既不于国清寺受戒,又不在桐柏宫持斋。而是“独居”于远离天台县西南70多里的寒岩,耐人寻味。寒山子选择天台寒岩作为隐居地,隐姓埋名,以山为名,恐非偶然,至少是寄托着对家乡长安的“思乡之情”。
  寒山子独居天台寒山,除“思乡情结”外,惟一的解释就是佛教的“头陀行”。“头陀行”是佛教“少欲知足”的一种常见的修持方式,天台智者大师解释为“一心一意行,数息在禅定,是名‘头陀行’(《童蒙止观校释》,中华书局,1988年版)”。据《十二头陀经》,头陀意即苦行,有“抖擞精神”之义。“头陀行”即“苦行僧”,据《佛光大辞典·十二头陀行》载“即修治身心、除净烦恼尘垢之十二种梵行”;可大致归纳为“衣食住行”四方面:
  (一)衣:提倡穿“百衲衣”,反对穿着鲜丽;若贪新好之衣,则多损道行之追求。
  (二)食:提倡常行乞食(不生好恶,随缘而食)、次第乞食(不择贫富,次第行乞)受一食法(日仅一食,多则妨修)、节量食法(节制食量,多食妨修)、过午不食(午不食浆,食浆妨修)。
  (三)住:提倡远离闹市,山林僻野,独居静处。
  (四)行:提倡山林僻野,露天静坐,求道行禅,严戒苦行。
  隋代,天台智者大师曾在天台山华顶峰苦修“头陀行”,昼夜禅观;揭开了中国佛教天台宗僧众在天台山苦修“头陀行”的序幕。此后,历代天台宗高僧多有苦修“头陀行”的行历。寒山子独居寒山,过着“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的“头陀行”出世生涯。从其传记、诗歌,可以反映出寒山子“头陀行”。
  (一)寒山子衣:寒山子所穿衣服,是典型的“百衲衣”。唐代台州刺史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按:虽为托名,仍是唐代记载寒山子的最早史料之一)载:寒山子“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又据北宋高僧赞宁《宋高僧传·寒山子传》载:寒山子“布襦零落,而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唐代诗人徐凝《送寒岩归士》诗“不挂丝纩衣,归向岩前栖”。 寒山子诗云:“我今有一襦,非罗亦非绮;借问何作色,不红亦不紫;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冬夏递互用,长年只如是。”
  (二)寒山子食:寒山子食物来源,主要是靠天台山国清寺的“残食菜滓”:“有拾得者,(国清)寺僧令知食堂,恒时收拾众僧残食菜滓,断巨竹为筒,投藏于内。若寒山子来,负之即去(《宋高僧传·寒山子传》)。”
  (三)寒山子住:寒山子离群索居,独居寒山。寒山子诗云:“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重岩中,足清风;扇不摇,凉风通;明月照,白云笼;独自坐,一老翁”。“寒山子,长如是;独自居,不生死(《寒山子诗集》)”。
  (四)寒山子行:寒山子居住在天台寒岩,其洞空旷,可容千人,洞前有一“宴坐石”,即寒山子露天静坐,求道行禅之地。此外,拾得也精修“头陀苦行”。据元代高僧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15·寒山子传》载:“(拾得)既长,头陀苦行,精敏绝伦,甚为丰干、寒山所器。与之偕游,三人者相得欢甚。”
  寒山子虽独居天台寒山,行其“苦行僧”的“头陀行”;但其绝大部分诗歌却多以“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的入世伦理,来讽喻社会的负面现象。这也是寒山子和合“出世修禅、入世化俗”的“世出世间法”!
  二、“天台三圣”考
  “天台三圣”,又名“天台三贤”;是天台寒山子与天台山国清寺僧丰干、拾得三人的并称。自托名唐代台州刺史闾丘胤的《寒山子诗集序》,在晚唐风行佛教内外后,经宋元而历明清,遂定于“一序”。自民国至今,经数代众多学者不同角度考证,才还其“庐山真面目”。尽管如此,在晚唐就开始流传的“天台三圣”民间传说,仍不失为可贵的 “天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进行梳理与研究。
  在晚唐,题咏寒山子、丰干、拾得三人的诗已经出现。最早题咏寒山子的诗是唐代诗人徐凝的《送寒岩归士》诗:“不挂丝纩衣,归向岩前栖;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 据《唐才子传》和《唐诗纪事》载:徐凝为中唐诗人,唐睦州分水柏山(今桐庐县分水镇柏山村)人,生卒不详。徐凝曾于杭州开元寺题《牡丹诗》,受到白居易、元稹赏识。诗名振于唐元和年间(806——820)。白居易于长庆年间(822——824)为杭州刺史,曾称徐凝为“徐处士”。后因功名无着,归隐乡里,诗酒以终。徐凝曾游览过天台山,赋有《天台独夜》诗一首“银地秋月色,石梁夜溪声;谁知屐齿尽,为破烟苔行(《全唐诗》卷485)”。
  1987年至今,笔者已七次游历过天台寒岩与明岩。入寒岩必经“岩前溪”,“岩前溪”前有村名“岩前村”。寒山子有“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磐石”;“今日岩前坐,坐久烟云收,一道清溪冷,千寻碧蟑头”等诗,题咏“岩前溪”(见拙作:《试论寒山子的生活年代》,载《东南文化》,1990年第六期)。徐凝《送寒岩归士》诗,是时人唯一题赠寒山子的一首诗,弥足珍贵。次见晚唐诗僧贯休(832——912年)《送赤松舒道士二首》,其一句云“子爱寒山子,歌惟《乐道歌》”。次见晚唐咸通(860——874)年间诗人李山甫《山中寄梁判官》诗句云“康乐公应频结社,寒山子亦患多才《全唐诗》卷643”。从上诗句看:至晚唐,寒山子已成诗人题咏对象。
  题咏拾得的诗亦见于贯休所作的《送僧归天台寺》诗:“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拾得嗔;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必若云中老,他时得有邻(《全唐诗》卷832)。”
  “天台三圣”并称,始见于《寒山子诗集》;因其《寒山子诗集》附录丰干与拾得的诗歌,故名;或名“天台三贤”。最早是寒山子自选本:“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篇”;“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后相继由天台山高道徐灵府、禅僧曹山本寂,分别编成《寒山子诗集》与《对寒山子诗》。当时,丰干与拾得诗应编入其中,因为至晚唐五代,“天台三圣”的民间传说已经成型,且广为流传。“天台三圣”并称,当从此始。
  北宋禅僧善昭(945——1022),在《南行述牧童歌》第15首诗中,首次提及“天台三圣”:“往往笑寒山,时时歌拾得;闾氏问丰干,穿山透石壁(《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上,《大正藏》第47册)。”
  北宋初期,天台山国清寺内已建起纪念丰干、寒山、拾得的“三贤堂”。据《国清寺志·大事记》(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载:“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日僧寂昭弟子念救,又捐资重建国清寺,并建三贤堂,祀丰干、寒山、拾得三大士。” 念救为日本天台宗高僧寂昭(?——1034)弟子,曾与寂昭于1003年8月入宋求法。在1015年重建天台山大慈寺时,曾任“知识使”(负责筹资的职务),一度返回日本。在得到日本左大臣藤原道长等人的捐赠后,又重登天台山。
  宋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十三日,日本天台宗高僧成寻(1011——1081年),以62岁年逾花甲之年,至天台山求法。翌日,成寻参礼天台山国清寺“三贤院”。其《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一)所载天台山国清寺“三贤院”,是最早的“三贤堂”史料:
  “三贤者,丰干禅师、拾得菩萨、寒山菩萨,弥陀、普贤、文殊化现。禅师傍有虎,二大士是俗形也。三贤,唐太宗贞观年中,相次垂迹于国清寺。
  丰干禅师,先泊于寺大藏西北隅庵居。乃一日游松径,赤城道侧见一子而啼,可年十岁。问无家亦无姓,师引归寺库收养,号为‘拾得’。
  复有一贫子,从寒岩而来,遂号为寒山子。贞观十七年,朝议大夫、使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问丰于禅师曰:‘未审彼地,当有何贤堪为师仰?’师曰:‘见之不识,识之不见,差欲见之,不得取相,乃可见之。寒山文殊,遁迹国清,拾得普贤,状如贫子。’
  刺史遂至国清寺,厨中灶前,见二人向火大笑。刺史礼拜,二人连声替刺史,自相把手,呵呵大笑,叫唤,乃云:‘丰干饶舌,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何为?’二人乃把手出寺,急走而去,二人更不返寺。
  刺史至丰干禅师院,乃开房,唯见虎迹。乃问僧实德、道翘:‘禅师在日,有何行业?’僧曰:‘丰干在日,唯切舂米供养,夜乃唱歌自乐。’丰干诗:‘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委旨在传录。
  寒山在天台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国清寺大门前过一町,松林东在拾得岩……次礼丰干禅师存日斋堂,中有数体小佛;后一角,各有木像‘三贤’,烧香供养。”
  从成寻所记“三贤院”情况看,已与托名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中所说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寒山子诗集序》所说仅是“虚拟的传说”,而成寻所记的“三贤院”,则已成为“既成事实”。
  成寻不仅最早向日本介绍了寒山子的事迹,详细描述了天台山国清寺三贤院(供奉寒山、搭得、丰干)的建筑与台州刺史闾丘胤求贤国清寺的经过。而且还将国清寺僧禹珪所赠《寒山子诗一贴》传入日本,开后代日本僧人携归《寒山诗集》之先河。
  《寒山子诗集》何时传入日本,中日学者均以为“不得而知”。因日本藏书家通宪之道(1106——1159年)在藏书目录中已著录《寒山子孙诗一贴》,故推定为南宋以前。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一)载: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二十二日, 国清寺僧禹珪送成寻《寒山子诗一贴》。翌年一月二十三日,成寻在拟定书籍分送“有关部门”时,嘱弟子回国后,将《寒山子诗一贴》“进(日本)上治部卿殿”。
  同年六月,其徒赖缘、惟观、快宗等携回佛教经典及其它书籍400多卷,《寒山子诗一贴》也随之传入日本,故通宪之道的藏书目录才有《寒山子诗一贴》这书目。因此,最早将《寒山子诗集》传入日本的就是成寻。随着成寻将《寒山子诗集》传入日本,“天台三圣”并称,亦随之东传日本!
  三、“和合二仙”考
  随着寒山子诗歌的传播,其意境空灵的山水诗,自我怡然的隐逸诗,通俗明快的谕俗诗,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的青睐。其传说与画像,自晚唐五代起,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和合二仙”的原型寒山、拾得,成为高僧大德、文人雅士的作画题材。
  北宋诗人张景修(1067年进士)《三贤堂》诗云:“如是国清寺,宜乎天下闻;水声常夜雨,山气即朝云;古今三贤隐,仙凡两路分;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殷勤(《天台续集》卷中)。”
  北宋著名思想家吕祖谦的伯祖吕本中(1084——1145)《观宁子仪所藏〈维摩寒山拾得唐画〉歌》诗云:“君不见寒山子,蓬头垢面何所似?戏拈拄杖唤拾公,似是同游国清寺;君不见维摩老,结习已空无可道;床头谁是散花人,堕地纷纷不须扫;呜呼!妙处虽在不得言,尚有丹青传百年;请公着眼落笔前,令我琢句逃幽禅;异时净社看白莲,莫忘只今香火缘(《东莱诗集》卷三)。”
  张景修称天台山国清寺“唐人书画在”;吕本中称宁子仪所藏“尚有丹青传百年”的《寒山拾得唐画》;这说明:自晚唐起,随着“文殊、普贤”以及罗汉信仰的兴起,以寒山、拾得为题材的《寒山拾得图》,早已广为流传。这既是中国佛教“罗汉画”的兴始,又是中国“和合二仙”图的滥觞。
  据浙江师大陈耀东教授统计:宋元明清以及当代珍藏“寒山拾得”各种画像,总数可达近百幅(《寒山子版本研究·第十章·艺苑书坛画寒拾》,世界知识出版社)。当然,这并不包括海外的藏品。
  明代田汝成(1503——1557)在《西湖游览志馀》卷23中称:“宋时,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著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万里外亦能回来,故曰‘万回’。今其祀绝矣。”杭州以“神僧万回”为“和合神”,其它地区未必尽然。因为文化历来是多元化、多视角的。寒山、拾得形象,从“寒山拾得”到“和合二仙”的流变,亦是如此。其流变主要分雅、俗两大途径:
  (一)在“雅途径”上,包括佛教界与士大夫阶层,寒山、拾得多以大士、隐者形象出现。
  从现有资料看:寒山、拾得以大士、隐者形象出现,要早于民间艺术中的“和合神”形象。无论是晚唐五代《大士罗汉画》,还是宋元明清的《寒山拾得图》。其主基调分两类:
  第一类为狂放型:南宋禅僧绍昙(?——1297)《天台三圣图赞》云:“满地埃尘弗扫除,无端商校泼文书。灼然拄杖能行令,不到丰干放过渠。”绍昙在《天台三圣图赞》中描述“天台三圣”形象:“寒山两手执卷,拾得一手握箒,一手指点,相顾作商量势。丰干倚杖立其傍(《希叟绍昙禅师广录》卷七,《续藏经》本)。”在天台国清寺三贤堂与苏州寒山寺寒拾殿,前者塑有丰干、寒山、拾得三像,后者塑有寒山、拾得像;但两地无论是“天台三圣”,还是“和合二仙”,形象十分相似。尤其是寒山子形象,多为“状如贫子,形貌枯悴,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折射出的超脱物累、狂放不羁的精神,奠定了后来寒山子形象的基本气质。
  第二类为禅意型:南宋著名画家梁楷的《寒山拾得图》中,寒山、拾得神情舒展,意态自若,人物面部手脚均用细笔勾勒,衣履则以泼墨粗笔挥洒,比例夸张,表现出重内在轻灵的禅画特色。
  最负盛名的禅机画,是元代画僧因陀罗所作的日本国宝级文物《寒山拾得图》,今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此图为纸本、墨画,在画面最左边,题有元末高僧楚石梵琦(1296——1370)写的赞:“寒山拾得两头陀,或赋新诗或唱歌。试问丰干何处去,无言无语笑呵呵。”
  此画描写寒山与拾得,席地坐于一株古树下,背依石丘,相对谈天说地,逍遥自若。寒山、拾得蓬头光脚,笑颜可掬。一人双手相握,一人俟身向前。画面线条玲珑,浓淡衬托有力。虽寥寥数笔,但傲笑自若的禅僧形象,已跃然纸上,流露出一种超脱物累、大智若愚、狂放不羁的精神。
  这是一幅隐含机锋的禅机图。画家用了多种笔法来表现这一充满静谧禅机的场面:以吹墨法画头发,使之有蓬松自然之感;以阔笔焦墨画襟带,使之有临风而动的飘逸感;以渴笔画树石,使之有苍劲古逸之感。画意深邃,画风简约;既拙朴木纳,又活泼诙谐。
  (二)在“俗途径”上,即在民间艺术中,寒山、拾得多以“和合神”形象出现。
  在民间艺术中的“和合二仙”形象,要晚于“雅途径”的文人“大士画”与“寒拾图”。目前所知仅明代嘉靖(1522——1566)、万历(1573——1620)年间的“和合二仙”作品。明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说杭州以万回为“和合神”,其实此时在今上海嘉定一带,已出现“和合二仙”作品。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上海嘉定出现了著名的“三朱”竹雕艺术世家。“三朱”即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代竹雕艺术世家,或称“嘉定三朱”,或名“竹三松”。尤其是朱小松、朱三松对天台山文化情有独钟,分别留下了不朽的以天台为题材的名作。
  1964年4月,在上海宝山县顾村镇明代万历年间朱守城夫妇的墓中,出土了一件竹刻香熏。上有阴文“朱缨”和阴刻方印篆文“小松”款识。香熏刻有一幅栩栩如生的《刘阮天台弈棋图》。用平刻、浮雕、透雕和留青等多种手法,描绘刘晨、阮肇入天台与二仙女对弈的情境:女的举棋欲下,男的注目沉思,另一男子在旁托颐观局,洞边另一女子则手执芭蕉扇,似在呼唤鹤鹿同来助兴,给人以清幽飘逸之感。此件艺术珍品今藏上海博物馆。
  朱三松除了擅长于运用高浮雕、浅浮雕、深刻、镂雕等技艺外,还善于以圆雕法雕刻“和合二仙”。他不仅体现出“和合二仙”同舟共济的主题思想,而且还突出了“和合二仙”和睦相处的和谐精神。
  朱三松“和合二仙”同舟共济竹雕作品,以竹根为材,高5.2厘米。雕刻寒山、拾得同坐于一叶莲瓣舟上欣然共济,寒山高高坐于舟头,足踩舟沿,双手紧握扫帚代浆划水;拾得坐于舟尾只露出上半身,双手托持一把破蕉扇。两人身披袈裟,神情天真憨稚,笑容可掬。人物头顶之发痕,则借竹材断面簇聚之丝纹,点点来状写,巧夺天工。莲舟外侧刻“三松”二字款。此件艺术珍品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朱三松另一件“和合二仙”竹雕笔筒,直径9.1厘米,高15.2厘米。笔筒中寒山、拾得两人,蓬发露面,勾肩搭背;,一人手持扫帚,一人手握蒲扇;长衫赤脚,悠闲洒脱。人物造型,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特别是左边人物的雕刻,即典型的高浮雕兼圆雕的处理手法,而且局部还进行了镂空透光处理。在光线的照射下,轮廓分明清晰;人物头部等部位,体积感很强,虚实空间互补,使作品频添了和谐的情趣。此件艺术珍品今藏四川省博物馆。
  从明代“三朱”竹雕艺术世家所雕的“和合二仙”艺术作品看,至迟在明中后期,“和合二仙”就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并融入民间艺术生活之中。又因寒山拾得的“和合传说”在唐、宋、元、明广为流传,清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帝出于稳固政权,“和合”满汉文明的需要,他在编辑《御选语录》中,收录了寒山子诗127首,并亲自作序,御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清代汪汲《事物原会》载:“和合神,乃天台山僧寒山与拾得也。”
  清代翟灏《通俗编》(无不宣斋本)卷十九《和合二圣》条亦称:“今和合以二神并祀,而万回仅一人,不可以当之。国朝雍正十一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 “和合二圣”即“和合二仙”,从此“和合二仙”就正式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天台山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和合文化主要发祥地!
  2008年4月16日再改于天台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修行人实在讲是进进退退的,如何能保持不退?天天认真读经,对于宇宙人生之理,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白;对于事,愈转也愈真实,愈转与诸佛菩萨就愈相应。念转了,言语转了,行为转了,转凡成圣。可是对于我们很多学佛人来说,这好像是有道理,可是转不过来。为什么转不过来?因为我们平时还是以烦恼作主。什么叫烦恼作主?“我”作主,这就转不过来。普贤菩萨教我们“恒顺众生”,这个方法妙绝了。我到这个世间来,我不是这个世间主,我是这个世间客,客随主便,这个转就容易了。我们要懂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把自己解脱出来。凡是转不过来的,都是我们今天讲,主观观念太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