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真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的启发


2014/9/4    热度:189   

明真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的启发

 

  最近,我以本论为中心,把自己学习的一点佛学,结合现代人生实际,作了些观察思审。虽于书与人生,犹多处于朦胧状态,却也得到不少启发。主要有:深感人类囿于传统习惯势力,以身为人,以身为我——特别是以身为我,是绝对错误的、有害的,不利于和平、民主的。或曰:既然身不是人,又不是我,即应推陈出新,找出新人新我,找出能适应人民时代的新人新我。我说:我犹未能从旧人旧我中解脱出来,不识新人新我。只是对“以身为我”的谬误性与危害性,敢言十分透辟,不容缄口不言。以身为人,谈何容易。自嗅身上“人气”即不多。设使我真能以身为人,天下或亦可立即太平。但亦应实事求是,对“认身为人”的错误,作出具体分析。以身为人,以身为我,还是我们老祖宗老老祖宗的旧观点,能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生活究竟有利?还是有害?我们就不能研究一下吗?十年动乱,日暗天昏。今虽风光这边独好,环顾国际形势,实亦不寒而栗。矛盾重重,束手无策。我最憎厌的就是核威胁。某些超级大国口头上大谈核裁军,实际上毁灭人类的核弹头却愈谈愈多、愈裁愈精。设不幸这样再谈下去,谁敢担保天下无辜的人民,不做核毁灭下的枉死鬼?人类为什么竟会造成这样的恶劣情况?接近了残酷自杀的恶劣情况?难道能说这同人与我完全没有关系吗?这同人与我的思想精神完全没有关系吗?人与我、人与我的思想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起作用的。我们也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一些分析研究了。有人讥我为世俗文字,我实不知自己写的是世间法?抑为佛法?

  本文分三部分:一、百法反映了人生的具体内容;二、一切法无我的剖析;三、对于“我”的探索。

  一、百法反映了人生的具体内容

  现实生活中,人皆有我。若无人与我,即将无家庭、无社会、无国家、无世界。人与我,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花点气力研究,决非冤枉。人民时代,应当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设使没有健康的人与人、没有不断提高质量的人与我,能开辟人类的新局面吗?对于当前的重重矛盾,能有力量收拾吗?今天天下的人与我,一般皆在以身为人、以身为我。究竟何义名人?为什么要以身为人?何义名我?为什么要以身为我?身又具有何种特殊作用,竟能以区区而兼任人我?我们除囿于传统习惯势力,能自信就认得人与我了么?或曰:人不但有身,还有精神。是精神在以身为人、以身为我。我说:精神具有强大力量,这是人所共认的。但精神究又作何状?居何所?与身有何关系?且又何所须必欲以身为人?以身为我?我们除囿于传统习惯势力,能自信就认为精神?认得人与我了么?从天下四方八面的不同渠道,共同探索人类的精神,共同探索人类的人与我,应该是时候了。本今无偶,如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囿于“以身为我”的旧观点,是能从中找到借鉴的。论又以类相从,把百法归纳为五位(类):第一心法入,第二心所法五十一,皆是人类的精神。心在精神结构中是主要的。心、心所共占百法的五十九法,说明精神在生活中占绝对优势。第三色法十一,前五根为生活中的身,后六境为生活中的世界。人与世界是密切联系不能分割的。第四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即时间、空间、运动、运动的过程,等等。前九十四法,皆有为法,为人生的现象。第六无为法,为人生的本质。本质非离现象别有。佛学表述的真理,即在自己的脚下。五位的性质、序列及其互相关系,论中用寥寥五句话作了简要的说明:“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通过结合现代人生实际,作了些观察思审,应如实反映所见。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束为四类: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合称前五识,为感性的认识,第六意识,理性的认识,第七末那识,在说明自我主观虚构,第八阿赖耶识,为生活中的巨大潜力。为什么把心法摆在第一位?“一切最胜故”嘛。不能认识主客观世界,即不能改造主客观世界。思想认识,是不断更新主客观世界的前锋。有识,才有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才能建立人生的价值观念。社会的价值观念,才能使人有理想、有抱负,看得见自己的光明前途,不致浑浑以生、噩噩而死。虽说是非美丑善恶的标准,因时因地而异,甚或一时一地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但人类具有识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则是最本质的。正因人类具有此闪闪发光不可磨灭的心灵,在国族危亡、人民苦难的时候,才能九死不悔、上下古今而求索;才能适应时代需要,敢为天下先,使人类是非美丑善恶的理论,不断推陈出新,促进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无识,人类是将生陷黑暗地狱的。任情而动,随欲驱遣,惟讲利害,不辨是非,此实人类混乱与痛苦的根源。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识为心王,恒依心起,与心想应,为隶属于心王的所有之法,旧心所有法。简称心所。为什么把心所摆在第二位?心所与心王同属精神,能与心王相应,互相影响,故摆在第二位,现在只能结合人生实际,暂举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心所,稍加分析:一、受,领纳义。亦即感受义。人能感受自己的苦乐忧喜悲欢,也能感受别人的苦乐忧喜悲欢,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更能感受国人天下人且及千秋万代子孙的苦乐忧喜悲欢。能说这不是人类生活中的事实么?身与心的感受是有矛盾的,人与我、人与人的感受又是有矛盾的。如何适当解决这些矛盾?人民时代的人民是应通过本职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天下大事的,不能感受国人天下人的苦乐忧喜悲欢,能愉快胜任主人的职责么?二、欲,即欲望。人类最基本的欲望,即欲生,把人生与生连缀成词,是很有意味的。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工人、农民,不是为了满足他们不劳而食的生活吗?不是为了满足他们穷奢极欲荒YIN无耻的生活吗?工农被迫革命,能说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吗?不是为了维护生的尊严吗?其最终目的,不也是为了欲使天下后世,皆能各遂其生、各乐其生么?生是盲目的冲动,强有力的盲目冲动。天下扰攘,又几何不是为了生呵?食欲,在维持个体的生存;性欲,在企求种族的繁衍,亦即生之变相的其延与扩展;金钱欲、名誉欲、权力欲,皆在满足生的舒适与显赫。反之,没有欲,也就没有良善愿望和伟大理想了。所欲有甚于生,为了国家民族生存,为了天下后世安乐,不惜慷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又灿若黑夜的群星。这难道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事实么?能说我们生活中没有欲么?没有强烈求生的欲望么?三、思,造作义。能造作善恶业。能造作大善大恶业,亦即意志。感情、欲望、意志,很可能就是人的生命力。依附于自我的生命力。端正自我的观点,对感情、欲望、意志,是能起良好的主导作用的。本论尊称识为心王,而贬低情意欲为心所,就是在提醒天下人与我,在日常生活中,要把理智摆在第一位,能对情意欲加以调节和疏导,勿使泛滥成灾。在今天人民的时代,犹有无法无天的暴君,强驱本国的无辜士兵,去屠杀异国异族的无辜人民;犹有妄图称王称霸的巨酋,以疯狂扩充核武器为癖嗜,视天下人民的生命财产如草芥。请问:能说这与彼暴君、巨酋的自我没有关系吗?能说这与彼暴君、巨酋的情欲没有关系吗?他们是木偶吗?是机器人吗?要结束人类这一页荒唐的惨痛的历史,不研究人类的主观世界,行吗?人与我,有没有精神?如果不是恍兮惚兮,瞎说一顿,而是认为真正的有、确确实实的有,则人与我,就绝对不应只是一具躯壳了,不应以身为人、以身为我了。人与我,就应该是肉体与精神的混合体。再提高一点,应该是身与精神的主人了。囿于传统习惯势力,主观以身为人、以身为我,这是人类聚五洲铜铁铸成的大错。以身为人,已十分委曲人了。以身为我,鼠目寸光,只能看到一身一家的利益,此实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形成的。在平民问题不大。设不幸窃踞高位,掌握重权,国人天下人哪有不受其祸害的。这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实例俯拾即是,是不容掉以轻心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是与大公无私是冰炭不相容的。人类不能从思想上消除这种杂质,即不能实现美好社会。值得中国人外国人共同认真研究的,即除了“以身为我”的错误思想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能产生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这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此为内因,余皆外因。并愿坚持自己的观点,以向天下学术思想界挑战。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摄为五根六境。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根有两种:一、浮尘根,浮露外部,微尘所成,约当五种感觉器官。二、净色根,清净色质所成,寄居浮尘根内,有助识生起的作用,非眼能见。约当感觉器官内的神经末梢。五根皆依身而有,合称根身,即生活中的身。身只是组成人的物质因素,重要的物质因素,但决不能单纯的把身当作人。为什么?因为人还有我吗?有知情意欲吗?有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世界嘛。了知身非是人,也就能了知身非是我了。六境中的前五境: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即生活中自然环境。自然界的物体,亿殊非异,不可以数字计,要莫不皆以色声香味触识其属性。人与外部世界接触的渠道,最初的第一步,只能通过五种感觉器官,接触色声香味触五境。第六法境,为生活中的社会环境,本文中有百法、法无我、法境这一类的词汇。有必要把“法”字附带解释一下。梵语达摩,译法,轨持义,《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说:“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在佛典中,对译成汉语的词汇,重下定义,且加注脚,是十分特殊的。我不懂梵文,估计磨一词,即具轨持二义。汉语中无适当词汇可译,勉强译为法,只有轨义,无有持义,不重下定义不行。百法的法,即概括一切事物及其本质。意识能偏缘一切法,意识了别的对象称法境,即皆具有轨持二义。作为意识的对象,如果没有自体,不能任持自相不失,就不能成其为对象了。作为意识对象,只有自相还不够,还必须具有共同的规范,亦即共相,始能生起人(物)认解。共相即寓于自相之中。离自相别无共相。一切事物及其本质,莫不具有自相共相,亦即轨持二义,因此概可称之为法。佛典中法字,即泛指一切物、事、理。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艺术等等,无不具有自相共相,亦即轨持二义,因此皆可作为意识的对象,法境即是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我说对于书与人生,犹多处于朦胧状态。绝非谦词。生活中确有这样的怪事:有些物、事、理,自己能写得出、讲得出、却并不一定明白。如说,人有认识能力,我从不怀疑。因为我成天就在认识事物嘛。没有识,是没法生活的。但认识的本质是什么?在哪儿?我就从未亲见,问过一些人也语焉不详。又如把外部反映的零散材料,加工成为物的概念、事的概念。并把概念反复认真研究,即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我亦从不怀疑。因为没有这些事实,就无法生活嘛。但工厂在哪儿?工人在哪儿?通过什么工序把外部反映的材料加工成为概念的?又通过什么高级加工成始发现本质?找出规律性的?这些,我亦能夸夸其谈,按照书本画葫芦,但实际上却是漆黑一团。虽能坦率发表意见,却也很希望得到帮助批评。特别是下面的这个问题,因牵涉面广,又不易说明白,不能不采取“对话”的方式。

  为什么把色法摆在第三位?

  “二所现影故”嘛。二、心及心所。十一色法,皆是心及心所所变现的影像,理应依次摆在第三位。

  你不是说十一色法中前五根,是生活中的身;后六境,是生活中的世界吗?

  是呀。

  怎么能说生活中的身及世界,是心及心所所变现的影像呢?

  为什么不能说?

  即以身言:你身我身,皆明明白白地摆在面前,是眼可见、手可触的,实实在在的,怎么能说心及心所所变现的影像呐?

  即以你身言:能明明白白摆在面前的,只是你现在的青年之身呀。你过去之身,你过去的儿童少年之身,是已渺无所有?还是明明白白摆在面前呢?请你给我一个准确的回答。你未来之身,你未来的中年老年之身,根本还未来,根本还没有呀!八字没见一撇、九字没见一勾,怎么就能说明明白白摆在你的面前呐?

  身在呱呱坠地后,即逐渐成长为婴孩、为儿童、为少年、为青年、为壮年,再转而为中年、老年。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事实。你能否认这不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么?

  生活的事实是:离开了不断的运动变化,即别无所谓身。你现在的青年之身,就是由你过去的儿童少年之身不断的运动变化而来的;你未来的中年老年之身,现在还没有,还有待于你现在的青年之身不断的向前运动变化,才能实现。前灭后生、新陈代谢,这就是运动变化的特点。你过去儿童少年之身,还明明白白摆在你的面前吗?你未来的中年老年之身,已明明白白摆在你的面前了吗?身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中,过去已无、未来未有,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既然过去已无、未来未有,为什么一个人还能在世界上活上五六十岁、八九十岁呐?

  人虽是身,我们现在辩论的是身,不是人。天下之身,莫不皆有其来龙去脉,决不会凭空而有,亦决不会凭空而无。身是至虚而至实、至暂而至久的。呱呱坠地后,即是在自然环境社会中不断地运动变化,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互相牵涉互相影响的。身是能与其上下四方的气息相通的。割断时空联系,孤立的静止的看问题,固执有所谓实实在在的身,能在世界上活五六十岁、八九十岁,这只能说是迷信。除主观上的错误认识外,在客观实际是根本找不着的。

  你答非所问。我问的是:既然过去已无、未来未有,我们为什么总还感觉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身,能在世上活五六十年、八九十年呐?

  主要是由我们心目迟钝,看不见身在时间上运动变化的痕迹,也看不见身在空间上互相牵涉互相影响的痕迹,于是乎就认为有一个静止的孤立的所谓实实在在的身,并妄执此实实在在的身,为实实在在的我、实实在在的人。以身为我、以身为人的观点,是不是如此形成的?我亦未有真知灼见,不过姑妄言之。只是天下物事未有不能革新的。在今天的科学时代,以身为我、以身为人的旧观点,够不够科学?这是人类的切身问题。今天的学术思想界,是应该大胆地审一审、议一议的。

  你总不能说我们的世界,也是心及心所所变现的影像吧?

  在无量世界海中,我犹微渺之蠡,何能测知其际。虽然,既然是人,总不能没有自己的看法,亦不妨姑妄言之。且先问你:我们的世界,是板结的、硬化的、僵死的?抑或是具有活力、不断的运动变化的?

  当然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名词,就是人类用以标志运动变化的,标志运动变化之不同的阶段的。

  你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过去,在标志物质通过运动变化,已经消失了、没有了,转化成了现在新的物质了。世间物事,决不会凭空而有,亦决不会凭空而无。没有过去,是绝对不会有现在的。

  如此说来:没有现在,亦决不会有未来?

  对。

  未来犹未来,还根本没有?

  未来,孕育在现在之中。没有现在,是不会有未来的。人生最珍贵的,莫如未来。没有未来,人类就将没有理想,没有希望。未来,是人类根据现有的条件,可以自由创造的。新生活、新世界。没有未来,人类字典中,即将无“新”字,即将无法充分发挥创造力。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大家都明白,这在人类是一个具有爆炸性的问题。我国解放时期,还只有四亿七千万人口,不到三十三年,就会增加到十亿多人口,翻一番还有多的。据科学家推测,到2000年,世界人口即将增加到一百二十亿;第二个三十三年,即将增加到二百四十亿;第三个三十三年,即将增加到四百八十亿。这就是说,到2100年,世界人口即将增加到四百八十亿。想想吧,冷静地想想吧,人类受得住这种压力吗!何况时光如流,百年弹指,到2200年怎么办?到2300年怎么办?三百年的时光,飞快、飞快,一瞬就会到的。这是挂在人类眉睫下的大问题。不解决是不行的。更何况战火早在人类身上燃烧,人类自己创造的核威胁犹无力解除,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即使复苏,又能繁荣几许时?这些是困就人类的严重问题。设不幸人口问题,又与这些问题纠缠一起,人类实在太危险了。难道真个只有战争才解决人口膨胀的问题吗?这是人类不能不深思熟虑的。人类未来的命运,当然还是掌握在现在人类的自己的手里。节制生育,已渐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有远见的科学家,正在为人口问题绞脑滤血,预为之备。但人口问题,是全局性的问题,关系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必须使天涯海角、穷乡僻壤皆能深知人口膨胀的危险性,才能自觉地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很不容易解决的。同时,想到人生、人生——生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如此强烈要求生?这本身似乎就是一个问题。人类普遍存在的问题,能不能作为一个科学项目研究呢?联系人类有许多矛盾,似乎皆离不了“我”与“生”。“我”与“生”既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随时皆在起作用,不研究行吗?

  现在的青少年,是人类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但据近几年报刊反映,青少年的吸毒率、犯罪率、自杀率,皆有增无减,这应该是能够震撼人类的心灵的一个大问题。理由很简单:天真无邪的青少年是无罪的,这完完全全是由人类社会风气污染所造成的恶果。默观人类社会风气日益破坏、人类社会秩序日益紊乱、人类社会日益堕落,人皆犹然囿于“以身为我”的旧观点,片面强调个人的权利、个人的自由,奢糜YIN乱,习以为常,毒品充斥,盗匪横行。平等、博爱的词汇,在生活中早已绝迹。所谓自由,实际是“放纵”的同义语。政治商品化,聚欲大量金钱,何望真心实意为人民。人类的精神污染,不能来一个彻底大扫除,树立社会新风气,人类很可能将会一代不如一代。万幸我国在坚持“五讲四美”运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必须坚持不懈,始能触动国际社会引起壮澜波阔,这是十分艰巨的事业。中国人外国人,皆有思想认识,能明辩真美善嘛。有感情,能陶醉欣赏真美善嘛;有欲望,能追求真美善嘛;有意志,能把真美善的理想变成现实的生活嘛。这是人类生活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只要中国人民能把“五讲四美”运动坚持二十年、三十年,人类是会出现万紫千红的春天的,人类是会出现风和日丽、万古常新的春天的。

  整个世界,浩渺无际,我何能状其形、扶其奥。虽然,亦勿仿以喻大,以近喻远,姑竭微蠡之妄知。地球,宏观世界一个细小零件,亦是物质,亦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亦无法超越“过去已无,未来未有”的规律,使无四十多亿年以前新成立地球,使此新成立地球不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能有今天运行不息的地球吗?未来五十多亿年的地球,未来地球上的世界、未来的地球殒灭,毕竟皆还在未来,说得确切一点,皆还孕育在现在运行不息的地球之中。是耶?非耶?愿以质诸人类的新具科学——未来学的研究工作者。过去已无、未来未有,人类能凭自己创造的科学文化,测知地球有一百亿年的寿命。我不能不惊呼人的神异、人的伟大。人类的健者,能将自己的生命与天下后世的命运紧密联系,奋发创造人间美好的天堂。人类有如此奇异而伟大的人,如此奇异而伟大的生命,我们还不理解,或很不理解,是应该作为典型研究的。总之人类还年轻得很,地球还有几十多亿年的寿命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已为人类开辟了光明的前景。人类已能利用科学积累的经验,发明创造了航天飞机,在太空设立了航空站,培养了能在太空工作两百多天的宇宙飞行员,这是群星都会翩翩起舞的大喜事。人民能真正当家作主,就能把扩充军备、从事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部移用航天事业可能不要一亿年,人类向其他天体的移民事业,就能圆满成功。世间的“奇才异能”之士,能放眼未来,不以剥削人、奴役人、杀害人为乐为雄,未来还是一张白纸,人类是能在上面题上最新最美的诗、绘上最新最美的画的。

  第四无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云何名不相应?谓与心法、色法、心所法的性质,俱不相同,不能分别纳入前三类中,故名不相应。行,有为法。又不能纳入第五无为法中,必须别为一类。百法中的第一类心法,第二类心所有法,皆是人的精神;色法中的前五根,是人的身;后六境,是人的世界。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皆是一切人的世界。同时,一切人又皆是每一个人的世界。人人皆是世界。人人皆是世界的主人。本论以世界作为主人的具体内容,在今天的人民时代,更能闪射其灿烂的光辉。

  人又是有生命的高级生物,有运动变化的,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运动变化的。生命、运动、时间、空间,等等,既不是物,又不是精神,更非是理性,故必须别立一类以摄纳之。为什么把二十四法摆在第四位?“三位差别故。”系依前三位假立,又与前三位的性质的有差别嘛。前四位共九十四法,皆有为法,为人生的现象,何名有为?人缘生灭,假有相用。在空间上是互相联结互相影响的,在时间上是前灭后生,流注不息的。此中实无有孤立、静止的物,无有孤立、静止的事,无有孤立、静止的理。执有孤立、静止的物事理,即法执。妄执有孤立、静止的法而又执为自我,即是我执。更是错上加错。无为法,只是在指斥主观上的我执法执,是空无所有,与客观实际是不相应的。这只是一种判断、一种理。这种理,不是主观臆造的,只能反映客观实际,贯彻于一切法的。理,是事物本具,不是什么人创造出来的,故言无为。无为非离有为别有,亦即人生的本质。

  第五无为法,略有六种,主要为第六真如无为,前五无为,皆是陪衬真如无为的。真,真实不虚;如,不变不异。谓我空法。空的理论,能反映客观实际,是真实不虚的。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皆找不着孤立、静止的物事理,更找不到以孤立、静止的物事理为我的那个我。这种理论,是经得起实践检验不变不异的。作为佛教徒说,即不应于社会、国家、世界外别觅自我,别觅佛法,适应时代的机感,实践四摄六度,以宏传佛学,利乐人民,使社会、国家、世界日臻完美。这当然很不容易做到,却是我们佛教徒——特别是以大乘自命的佛教徒,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六祖大师说得多么明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慧思大师说得多么明白:“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已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心经》说得多么精炼:“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爱、想、行、识,亦复如是。”《中论·观涅槃品》说得多么透辟:“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皆是同本论一个鼻孔出气的,皆是把壳壳剥干净了,亲将荔枝肉喂到了我们嘴里。时代迫切需要和平、民主。这是佛教徒要报酬佛祖深思的时候了。为什么把六无为摆在末位? “四所显示故。”是前四有为显示的佛法之光。离开了前四有为法,是找不到佛法、找不到无为的。现以表简示五位百法概括了人生的具体内容。

---------------------------------------------------------------------------------------------------------

更多明真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几乎所有学佛的人几乎都知道自己业障习气很重,也很愿意消除业障,为什么老是消不掉,原因何在?因为他念念都在念自己的业障、念自己的习气,所以他的业障习气只有天天增长而不会消除。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