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真法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探索
2014/9/4   热度:240
明真法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探索 一、题解 般若,译智慧。在经论中主要是指证悟“真如”“涅槃”的智慧。结合《心经》,即是证悟“五蕴皆空”、 “诸法空相”、 “究竟涅槃”的智慧,这在我国口用的“智慧”一词中,根本就找不出这种含义。古代译经家为了避免混淆,只好对“般若”这个词,不作义释。 伙智度渤说“般若波罗密,是诸佛母”,《心经》中亦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方三世诸佛,皆是从般若生的。 《心经》即在阐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深般若义,我们能有机缘学习,这是我们学佛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波罗密多,译到彼岸。是般若的大用。彼岸,喻清净涅槃。到彼岸,是说修学般若的人。能乘般若船——即当人的智慧,从杂染生死的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这犹是一般的说法,方便权巧的说法。 《心经》在阐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不二法门,我们应从中学到烦恼与菩提无二,生死与涅槃无二,众生与诸佛无二的正知正见,亦即缈法莲华踯上所说的佛知佛见。 题中的“心”字,约喻说,是说这部经在《大般若经》的六百卷中,有如人体的心脏。 修多罗,直译绳。同线。印度以线贯花,作为花环,使花的色彩更鲜美,香气更浓郁。因以喻佛的声教,能把众多的法义贯串起来,使法义更明彻,更精深。意译为经。是因中国儒家推尊孔孟之言为经,如译作线,恐引起人们的轻视;加之织布的经线,也能把许多纬线贯串起来,因而就译为经了。 经名,一般习称经题。因经名即能揭示一经的主题思想,等于一部经的题目故。各宗解释经题,皆有固定的程式,如天台宗用“五重玄义”,贤首宗用“十门分别”。我们现在只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初步体验《心经》所宣示的道理,根据个人的意愿,看这些道理,能不能使我们自己信受,作为日常修持、工作和生活的指导思想。 二、译者简介 《心经》是唐三藏法师玄奘译。经律论,称三藏,摄戒定慧三学。精通三藏,以法为人师,称三藏法师。玄奘(602——664)三藏,河南偃师人,姓陈,十一岁出家,二十一岁受大戒。未受戒前,从当地名宿,发奋苦学。年十五,博通经论。又随兄长捷法师人蜀,遍谒硕彦,虚心学习,受到蜀中佛教界的爱重。因各家观点矛盾,不易解决;向经论中寻求,亦不能除去胸头疑累,遂发愿西行求法。唐贞观二年(628),结伴数人,私出玉门关,触目荒漠,罕遇行旅,历艰涉险,时罹苦厄,同伴皆死途中。三藏志存大法,只影西征,百折不挠,终于胜利达到了印度。旅外十七载,周游百余国。在印度,精心锐意从那烂陀寺戒贤论师,杖林山胜军居士,及各国专家学者学习,学内明、学因明、学声明。品学优异,声振当时。在历时十八天的曲女城大辩论会上,赢得了“大乘天”的殊荣称号,为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回到长安,携归梵典六百五十七部。唐太宗李世民封三藏优礼有加。玄奘三藏回国后,一面紧张地从事译经,一面又辛勤地进行教学。不但译出了大批经论,使中国佛教徒对印度佛教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还人才辈出,使印度无着世亲创立的法相唯识学,能在中国独树一帜,与其他各大宗派相媲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二月,三藏示寂,在归国二十一年间,共译出大小乘经论七十四部,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心经》,是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在终南山翠微宫翻经院译的。 三、径文的租仁结构 经文共分三大段: (一)、菩萨自证的五蕴皆空——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 (二)、菩萨宣示的五蕴皆空分二 1、色空本自无疑——舍利子……亦复如是 2、色空皆一真绝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 (三)、菩萨宣示般若无上殊胜——分三 1、菩萨依般若修行证果——菩提萨埵……究竟涅槃 2、三世诸佛皆是依般若成的——三世诸佛……三藐三菩提 3、般若统摄显密无上殊胜——故知般若波罗密多……菩提莎婆诃 四、正释径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般若有二:一、我空般若,声闻、缘觉、菩萨,皆信乐修习,亦名共般若。二、法空般若,或我法俱空般若,唯独菩萨信乐修习,亦称不共般若。深般若,即不共般若。 照见,即能证的观照般若。五蕴皆空——五蕴当体皆是真空实相,即所证的实相般若。除此节及最后“即说咒曰”一节外,皆是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的开示,即文字般若。三种般若,详见附释。我们应即依照菩萨对舍利子的开示,探索“五蕴皆空,,的深般若义。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不异两句,在遣除二乘人的执情;即是两句,在引导二乘人转入大乘真实道。初机要理解色空“不异”和“即是”的关系,似应先掌握两个佛教的基本观点:一、诸法无常;二、诸法从缘生。先一: 我们读经论时,经常碰到“生灭”和“不生不灭”,对二者的关系,纹绕不清,初学佛法,应多花点气力,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佛教认为宇宙间的事物,有生必有灭,这是一条规律,很重要的一条规律。任何时间,任何空间的事物,都超越不了“有生必有灭”的这条规律。心法刹那生灭。色法(物质)在生灭的中间,还有“住”与“异”的阶段。所谓“生已暂停,说名为住;住别前后,说名为异”。因此异,实际在表达住的变异。这大概就是说在所说的量变。因为没有量变,是不会有质变的。因此经论对于事物的过程,有的说“生住异灭”,有的只说“生异灭”。后者的说法,还是比较符合事实的。诸行无常,为三法印之一。法印,约等于现在所说的原则。我们要判断一部经书,是佛说的,还是不是佛说的,就要用这些原则来检验。看经书里道理,符不符合这些原则。诸行无常,就是把事物有生必有灭的规律,提高到原则性来认识。 行,迁流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断的运动。诸行,是说一一心、一一物,皆是在不断的运动、迁流不住的。常,凝固不变义。无常,是说一一心物,在迁流不住的生灭法中,决无凝固不变的自性(个体)。我们认为一个人能在世界上活几十岁,佛教认为这是常见,是法执,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这一个人,产无异于说一个人的个体,如果没有一个实在的个体,怎么能在世界上活几十年呢?其实不然。从一个人来说,大概可以分作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这么几个时期,请认真地思考一下:当一个人跨人中年的时期,他的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的个体到哪儿去了?他的老年的个体还在哪儿?我们只能说:他过去每一个时期的个体,皆转化成了现在中年时期的个体。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没有过去个体的不断迁变流转,就决不会有现在中年时期的个体。个体,就是生命的奔流,它是决不会停滞,决不会凝固的。停滞、凝固了,就不会有老年的个体了。没有现在,是决不会有未来的。因此,除主观执着外,在客观世界里是绝对找不出一个什么“凝固不变的自性,,的!时间,佛教认为是依附于物质和精神的活动而有的,几十年,又是由分秒积累而有的。假的。离开了一分一秒,决不会有几十年。物质精神,都是在那里分分秒秒迁流不住的,是活泼泼的,决不是死的、凝固的。只是在量变的过程中,前后相似相续,似常似一;迁流的形相,又极急剧隐微,我们的感官觉察不到,于是在缘内身外物时,遂认为皆有一个凝固的不变的自性了。甚至坚持自己的这种错误认识,还完全是正确的。佛教说空,就是在对治这种凝固不变的自性执,并不是说客观世界里还有一个什么“空”。唐代有一位庞居士说得非常好: “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把“空”作为包袱背在自己的身上,是亦如来说为可怜悯者。思想简单的人,看到《心经》一面说“色不异空”,“色即是空”,一面又说“空不异色”, “空即是色”,不免陷人五里雾中,认为《心经》太玄了。实际我们日常生活,就是在这样辩证的发展,一点儿也不玄。因此,我们必须从日常生活里来探索《心经》,决不能把时间气力全放在经书上。 五蕴,是迁流不住的生灭法,这只是一面;从另一面说,后后的五蕴,都是由前前五蕴变迁流转出来的,前前五蕴实未曾灭,后后五蕴实亦未曾生。说五蕴有生灭时,实亦即不生不灭。生灭与不生不灭,在五蕴上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有一首四句偈说: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就是大小乘人在认识论上的分野。寂灭,即涅槃。小乘坚执必须在生灭灭了以后,才能证得涅槃;大乘认为生灭当体即是不生不灭的寂灭,不须在浩浩的日常生活外而去别求涅槃。这一点,在我们学习《心经》时,十分吃紧。因为我们一般都厌弃生灭,欣慕不生不灭的真如涅槃,在下节经文中,有‘‘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灭,即声闻的涅槃,尽,即缘觉的涅槃,得,即指菩萨所证得的涅槃。这三句经文,是在否定三乘,否定三乘人的涅槃。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切注意的。与《心劲一脉相通的缈法莲华经》上也说:“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意思是说: “我在过去,虽然有时候也说过三乘人的涅槃,但都是随机说的,也并非是真实的涅槃。为什么说“是亦非真灭”呢?因为诸五蕴生灭法,从本以来,就常自是不生不灭的寂灭实体呵。这也是一切大乘经论上所标示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的自性清净涅槃。迁流不住的五蕴法,就是世间法,离此实别无涅槃。 《中国·涅槃品》对此说得更为明彻: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 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 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在十六五尽的常住三宝慈光加护下,我们应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色受想行识,多做些庄严世界、利乐有情的无上清净功德呵。能如是行,是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观行。 再二:诸法从缘生,缘,因义。约当现在所说内因外因。我们在上面说,一一心物,皆是迁流不住的生灭法,没有凝固不变的自性。但一一心物,为什么会生?为什么会灭?为什么会有迁变流转?我们现在要用缘生观来解答这个问题,并进而说明色空“不异”和“即是”的关系。佛教认为宇宙间的一一心物,皆不能自生自有,必须众缘积聚——内因外因具备了,才能生,才能有。如在讲五蕴时,说必须具备了根境二缘,才能生识。没有眼根——没有视觉器官,能不能生眼识呢?肯定是不能生的。有了眼根,没有色境——没有眼识所缘的对象,眼识还是生不起来的。事实证明眼识是不能自生自有的。没有种子、土壤、水和阳光的众缘积聚,能生大白菜、能有大白菜吗?肯定是不会生不会有的。缘生,是佛法的核心思想,是能通过我们日常生活的实践而加以检验的。 《戒本经》说: “诸法从缘起,缘尽法还灭。”懈深密劲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字,指缘; “彼”字,指众缘所生的色心等法。缘生,也概括了缘灭及中间变迁流转的整个过程。心物皆不能自生自有,但能不能自灭自无?能不能自由变迁流转呢?不能。因为缘是众多的,复杂的。例如眼识生起后,由于光线强弱,距离的远近,意识的专注或不专注等,也对眼识视物皆有一定的影响。大白菜生起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随时都要受种子、土壤、水和阳光的影响,还有人工的管理,自然灾害等,也能对大白菜起决定性的作用。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人。试想,人谁不希望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但光有希望不行,还必须有一定的条件。不创造条件,不具备一定的条件,人要满足自己的这种希望,肯定还是不可能的。人是具有高度主观能动性的生物,还必须受缘——内因外因的支配,不能希望如何就如何,何况其他的一切事物。事物既皆不能自生自有,自灭自无,在生与灭的中间,又皆不能自由地变迁流转。请问:在这中间,是不是还找得出一个什么“自”?特别是凝固不变的自我?凝固不变的什么心和物?人们在认识上执着我有个体(自性),佛教叫着人我执,简称我执;执着一切心和物有个体(自性),佛教叫做法我执,简称法执。佛教认为我执法执,都是翳眼里妄见的空花。在晴朗的空间里,是没有什么花的。眼里有翳,始有花生,佛教只是要唤醒我们,自觉地去割除眼里的翳障。翳障除了,就能明明白白地见到客观实际,适应客观实际而生活了。如来实无一法与人。到那时候,我们也不需要什么了。诸法从缘生——宇宙间的事事物物,形形色色,既皆是众缘积聚而生的,众缘积聚而有的,这就彻底否定了创造世界的上帝,这就彻底否定了一切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也就彻底否定了什么灵魂不灭。 事物从缘生,皆无实有自性,这还只是事物的一面;事物生起后,又有一定的作用,皆能作缘,使其他的事物或生、或灭、或迁变流转。这是事物的另一方面。从时间上说,事物皆是望前为果,望后为因的。从空间上说,事物皆是与其他事物互相牵涉、互相影响的。这就使我们更深一层的认识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决无实有个体的自我,决无实有个体的心和物。我在上面已经讲过好几次;个体,经论上叫着自性。缘生自性空,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理”。佛教认为这个理,是最真实的,亦名实相。是无迁改的,亦名性。是不变不易的,亦名真如。是不会坏灭的,亦名涅槃。不是任何人造作的,亦名无为。这个理,什么也不似,亦名空。必须抓住这个理了,才能成佛,因又名佛性。还有好多名词,都是表达这个理的。这个理,就是缘生法的共性,就存在于一一共性缘生的事物中。离开了一一缘生的事物,是完全彻底找不着这个理的。离开了缘生的事物,离开了日常生活,去找这个理,去找涅槃、真如,这在大乘经论上,也斥为法执。蕴,积聚义。色受想行识,世出世间的一一色受想行识,无不皆是众缘积聚而有的,因之一一五蕴无不当体皆是真空实相。色等自性本空,非离色等外,别有一个空。故说: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大乘的千经万论,皆是讲的这个理。务望初机同学在这里下些功夫,切忌囫囵吞枣。 妪严踯说: “一切法性,一切法相,有佛无佛,常住不异。”一切法相,即诸法从缘生;一切法性,即缘生自性空。即使是佛,也只能根据缘生自性空的规律,教导众生去改造具体的五蕴,使之转识成智,转染成净,转凡成圣。佛决不是造物主,也不能把菩提涅槃,恩赐众生,更无力改变缘生自性空的规律。因此无论有佛出世,或者无佛出世,一切法性,一切法相,都是常住的,不会有什么变异的。佛只是这一规律的发现者,宣传者和实践者。 色即是空:实际理地,不染一尘。是文殊大智门。空即是色: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是普贤大行门。色空无碍,悲智双运,以文殊、普贤为榜样,庄严世界,利乐有情,精进勇猛,永不疲厌。这就是十方国土一切菩萨所行的正道。也就是今天我们中国佛教徒和全世界佛教徒的一个共同的大方向。 二乘人在思想上把色空打成两橛,不能与客观实际相应,犹有挂碍,不得自在。虽证我空,了知五蕴非我,犹执色等实有自性,惧怯佛道长远,不愿修学;又执空性实有,甘愿淹杀在“我空”的死水里,不愿利乐众生。菩萨为说“色不异空”,在破除蕴性实有的执情;为说“空不异色”,在破除空性实有的执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引导二乘转人菩萨真实道。我国古尊宿有“敲空有响,击木无声”, “乌鸡带雪飞”, “桥流水不流”,“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不得住”这一类的禅语,实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思想形象化。初机细心玩味,当亦能有所助发。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 减。是故:空中五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 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 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 得——以无所得故。 上节菩萨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不二法门,显示深般若义,昭然如日,举目共见,似已不能更增一语了。但毕竟还是在讲道理,还隐隐留有“色空相待”的痕迹在。此节在揭示相体即是绝待,在揭示菩萨自证的五蕴皆空,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是没有那些什么色呀、空呀、不异呀、即是呀这些噜苏的。 初机学习佛法,乍听不可思议,往往目动神摇,陷于迷惘,以为佛法太神秘、太玄奥了,不易学。不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的事是不可思议的,只是我们平日没有留心罢了。比如说: “糖是甜的。”大家因有生活经验,好像一听就明白,根本没有什么问题。其实不然。如问“甜究竟是啥味”?不妨找几个人试试,看思得出来么?议得出来么?保险是思不出来、议不出来的。甜味如是,苦辣、痛痒、冷暖,除亲尝亲受时以外,又何尝思得出来,议得出来?火如议得出,火将烧口;火如思得出,火将烧心。金矿如议得出、思得出,许多人早就成为百万富翁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因此佛教特别重视“离言法性”,要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那里去领会佛法。菩萨自证的五蕴皆空不可思议慧界,奇特,实际也并不奇特。尽管不可思议,菩萨为了摄化舍利子,又不能不于无说处而说,只好勉强说出是“是诸法空相”五个字,顾名思义,空相者,空一切相,空相不空。这依然什么也不似,还是描也描不成,尽也尽不就的。菩萨只好又为凿开一线缝,说空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使学习《心经》者才有个人处。因为生灭、染净、增减,是相待而有的。菩萨自证的境界,是绝待的,没有这些噜苏的。是故空中无有蕴处界的六凡法界,无有苦集灭道的声闻法界,无有十二因缘的缘觉法界,无有智及证得的菩萨法界。为什么无有九法界?以无所得故。 “冰泉冷涩弦凝绝”,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最真最美的佛法,这是无分别最上乘法,这是十方诸佛皆不能赞一词的佛法。 “虚空粉碎,大地沉平”。 “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同时消殒”,这就是观自在菩萨自证的五蕴皆空不可思议境界。上节是教是理,此节是行是证。不行深般若波罗密多,不依般若波罗密多,不以般若波罗密多,是不能证得实相般若的。我们对经中的“行”、 “依”、 “以”这三个金字,是应该怎样地牢牢抓住呵。 在此节经文中,还有一个问题,似乎还没有人说出过,即:菩萨为什么唯独不举佛法界?难道菩萨在照见五蕴皆空中,唯独没有照见佛法界吗?我是这样看的:菩萨照见无有九法界,是菩萨照见九法界一一皆真,一一皆如,九法界当体即是佛法界。九法界的生灭、染净、增减的相待法,实即皆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绝待真如。菩萨不是不举佛法界,以九法界当体即是佛法界,实别无佛法界可举故。释迦牟尼佛在《妙法莲华经》中说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实际就是观自在菩萨所证的。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宅死,乃至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请精审详思,这不是明明白白的“无二亦无三”么?这不是明明白白的在 汇二归一” “开权显实”么?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根本就寻觅不着六凡法界。六凡法界,一一皆真,一一皆知,当体即是佛法界。这对我们是多大的启发,多大的鼓舞呵。经虽不同,理无二致。不但佛菩萨是如是如是说,祖师也是如是如是说的。天台宗三祖南岳慧思大师说: “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禅宗六祖曹溪慧能大师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因为佛法本来是属于众生的,属于世界的,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只能“但向己求”,只能“不离世间觉”。离开了众生,离开了世界,离开了我们自己,去别求佛法,即使不流于邪魔外道,也会落于沉空滞寂的小乘,那不但会“得亦非真”,恐怕还会吃苦头呵。我们不妨回头看看我们前面学的:在一一生灭法中,即有不生不灭的真如涅槃。在缘生的一一事物中,既有真如实相、涅槃无为。这难道不符合客观实际吗?不值得我们信受、不值得我们奉行吗?当下即是,立处皆是。你们说说:参禅念佛,工作生产,穿衣吃饭,又有哪一样不是佛法?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迷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密多故,能断除我法二执,照见物我皆空,视声色、货利、名位、权力,如涕如唾;视生死祸福,如梦如幻,觅必不可得,心有何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生灭成佛的颠倒梦想。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任运修习四摄六度,饶益有情,是即菩萨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 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 菩提萨埵,是因;三世诸佛,是果。三世诸佛,皆是以这样的般若波罗密多,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 咒。即说咒日: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佛法未传人前,我国就有祈禳的禁咒法。陀罗尼,译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持诵陀罗尼,亦重形式,尚神秘,与禁咒近似。初来时,遂视为咒。 般若能度一切苦厄,故曰“是大神咒。”般若能照见五蕴皆空,故曰“是大明咒”。三学六度,皆以般若为最上,故曰“是无上咒”。般若是诸佛母,故曰“是无等等咒”。咒语,一般主张只应虔心持诵。我又未学密宗,不敢妄解。 (遗稿) --------------------------------------------------------------------------------------------------------- 更多明真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人,对别人要宽宏大量,对自己要严格地约束,对自己不能纵容、不能姑息。我们学佛修行,是要修自己,而不是去修别人,是要改变自己,而不是要去改变别人。我们看到许多人学佛,学到老一无所成,什么原因?他就是在这个地方搞错了,他对别人要求很苛刻,对自己很宽大。对自己放纵,德修不成,学不能进步,所以到临终后悔莫及。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