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一册 四 往生净土论讲记


2014/9/4    热度:644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一册 四 往生净土论讲记

 

  ──民国五十二年冬讲于台北慧日讲堂──

  悬论

  一 释题

  此论全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或称『往生净土论』,或简称『净土论』。我国净土宗依三经一论立宗,三经者,一为『佛说阿弥陀经』(小本);二者亦名『阿弥陀经』(大本),有多种译本,王龙舒居士会编为一种文字较易懂者,是为通用之大本;第三为『观无量寿经』。其一论即本论,根据阿弥陀经造论,故称之为阿弥陀经论。时人有谓念阿弥陀佛,仅中国有之,印度人并不念阿弥陀佛。此说不确。实际上,印度,尤其是西北印至伊朗(古称安息)一带,念阿 [P356] 弥陀佛者甚众(今已绝迹),但不若国人之立宗专念耳。且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中,均曾附带提及此一法门,而世亲菩萨本论,尤为专门提倡此法门者。故知念佛在印度,古已有之,到华为甚,但华印念佛方便略有不同耳。今释题分二段:(一)无量寿经,(二)优波提舍。

  无量寿经:无量即阿弥陀义。无量寿梵文为Amitayus。世人寿命皆有限量,故为不彻底、不究竟。如学佛达最究竟圆满之境界,即得常乐我净;常为佛德之一:佛寿无限。此经即系指各本『阿弥陀经』而言。

  优波提舍──为十二部之一,为顺经义解释之论。印度论有二种:一者、同于中国之注疏,逐句解释文义,谓之释经论;一者、为宗经论,依经义为宗,予以发挥,不重文句。本论为宗经论。

  关于本论须注意者:本论并不讲解阿弥陀经,亦不阐明阿弥陀经之义理,而是根据该经,提出一种修行法门。故全论所说明者,皆为如何念佛,如何发愿往生,所以是以修行为主之论。 [P357]

  二 阿弥陀佛与极乐国土

  念佛非只口中念佛,须念念不忘佛及佛之净土,并发愿求生该净土。今先讲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即无量佛。说无量须先知何为量。量者,大小、久暂、轻重、长短,彼此可以衡量者之谓。世间万物无不可量、可思、可议、可以文句诠释,但究竟圆满佛果之佛,则其境界不可衡量,不可思议,故为无量。喻如众水入海,即失其名诠,总为一水,平等平等,不可分别,不可诠解。如众生福报智慧,等等差别,但至成佛,则法身平等平等,等无差异,即成无量。虽在众生眼中,仍有无数佛,其实在佛境界,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如华严经说。『般舟三昧经』说:修行念阿弥陀佛,成就般舟三昧时,即得见佛,而所见者为阿弥陀佛,亦见一切佛现前,故阿弥陀佛可说即一切佛之总代表;此为阿弥陀佛之根本意义。阿弥陀佛与『华严经』渊源极深,如本论所称,发愿往生阿弥陀佛「莲华藏 [P358] 世界」。此华藏世界,即华严经之华严世界。又「八十八佛忏悔文」,依『华严经』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而来。净土宗同人皆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阿弥陀佛法门与『华严经』关系极深。莲池大师之解释『阿弥陀经』,即以华严宗义解释。

  无量者以无量光、无量寿为尤着。阿弥陀婆耶为无量光,阿弥陀廋斯为无量寿。光有二种:一者、佛身光,表佛身清净;二者、智光,表智慧无边,皆为众生所求对象,而于佛得究竟。 又阿弥唎多amr!ta,甘露义。印人所谓甘露,通俗义乃不死之药,其实(不生)不死即佛之常义。往生咒中之阿弥唎多,即此义。故甘露王佛亦即阿弥陀佛。经题标无量寿,似为顺应世俗;依下论义,固以无量光为主也。

  以上为阿弥陀本义。但今所称之阿弥陀佛,既称前身为法藏比丘,今成佛在西方说法;其后佛灭,由观世音菩萨继续佛位;而极乐世界在西方,亦有方位,故其寿命、领域,均非无量。此又何以解说?此乃因众生心量有限,故作此说。 [P359] 如『维摩诘经』中,舍利弗以佛感秽土为疑,不知视为秽土者,乃舍利弗之眼见如此,非佛土本来如是也。今阿弥陀佛土,本是无量,为有量众生,方便故说为在西方,如是如是耳。此乃无量中现有量,使众生得从有量达无量也。

  再讲极乐国土,先辨净土之有无,因如无净土,则何往生之有?今讲净土有无,有二说:一者、普通人武断的认为迷信,因信者既未见过,又未去过,不能证其有。二者、信佛之人认为必有,因信经说如此。今就常理判断,不必亲身经历,亦不必全赖经说,亦可认定必有,兹申论如下:

  一、如今科学昌明,已证实我此世界,只是无量星球中一行星,是可知此世界外尚有其他世界。

  二、再问各种世界有否优劣之别?但看世间各地均有优劣,可推知各种世界必有优劣。

  三、如世界有优劣,则我今世界是否即为最佳者,当知不然。然则,可知更优世界之存在,当无可疑。即如近日科学界,因有飞碟之谜,亦认为其他星球可 [P360] 能有智慧较我为高之生物存在。

  从上知净土不但有,而且极多,且有殊胜各别。佛教界又有言唯心净土者,认为净土唯在人心中,心外实无净土。如是说法,大违佛意。须知世界唯心所现,是说固是,但既如是说,须知秽土亦是唯心所现。今承认唯心所现之秽土为现前实有,何以又不承认唯心所现之净土为实有?故既信净土,必信其实有,不可执理废事。

  又关于极乐世界,向有小小论诤。即此净土究为佛之报土、抑化土(即佛应化之世界)?向来言佛(姑约二身说),有法身、应化身。法身之土为实报土,应化身之土为化土。今此净土如为报土,则罪恶众生何能到达?如为化土,则未断烦恼众生,亦可仗自愿力及佛愿力,得以往生,但此土似又不甚究竟。今此问题,虽不必深究,但如从各本『阿弥陀经』看,此土似专为化导秽土众生,而现为摄引者。若依『般舟三昧经』言,修成者得阿弥陀佛现身为之说法,而行者是时起念作观:「佛宁有来?我宁有去?不去不来,而佛现前,知由心现。是心念 [P361] 佛,是心作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如此观法。从而悟入诸法实相,如此往生极乐,则极乐世界即非应化土。彼华开见佛,悟无生忍时,其净土不在东方,不在西方,乃遍一切处,而为报土矣。大藏经中有关极乐净土者极多,非止今一般所说三种而已。其各经所述净土,有叙为佛之报土者,有为应化土者,故引起古人种种诤辩。如云「念佛即生极乐」。一种人解释为念佛必定往生,如所谓带业往生。另一种人则认为此乃「别时意趣」,即说为往生,非即往生,乃累世展转进修,终必往生之义,非指现生即往,如俗言一本万利,乃逐渐营生,攒积而得,非投一文即可得万利也。此种异解,当然皆从对佛身土之不同了解而生。其实净土只一,而见为报土、化土,全视众生修行程度而定。而修行功深,仍可在化土得法身,则此化土亦不离报土也。

  三 往生极乐之意趣

  何故欲往生极乐耶?何故发是愿耶?须知净土法门乃大乘法门,小乘无十方 [P362] 净土,故求往生净土为大乘特色。而大乘要义,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念佛不离此大乘心境,则与生极乐意义相符。如只为离苦得乐,则是小乘根性矣。但发大乘心,何故求生极乐?因秽土因缘不具足,学佛不易,虽发菩提心,而障碍特多。生老病死,毫无把握,故须往生极乐。「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决不致退失大心。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说:如来有胜方便,勿令退转(退失菩提心),即此之谓。可见往生之究竟意趣,乃在不失菩提心。至于八地菩萨马鸣与初地菩萨龙树之生净土,与凡夫求生,大不相同。登地菩萨之已悟无生忍者,随愿往生净土,如水之趋壑,乃势之所必至,与发心求生者不同也。故众生无高下,悉可生之,惟不发菩提心者不预焉。

  四 作者与译者

  论,在印度为大乘菩萨或小乘阿罗汉作,造者即著作义。菩萨者,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极觉有情者为菩萨。婆薮盘豆旧译天亲,玄奘法师改译 [P363] 为世亲,其实二译均不甚妥。因天在印语为提婆,婆薮为神名,而又无世义。该神为世人所亲,求子者求之即得子,故名世亲(天)此大菩萨极为有名,为唯识法相宗二大菩萨之一。在印度有大名声,称为千部论师。小乘之聪明论──(『俱舍论』),即彼所造。大乘论中之『三十唯识论』(后人加以注解成『成唯识论』),为唯识宗所依,此论亦彼所著。因彼对全体佛法,有极深刻之认识,故对此念佛法门之看法、修法,亦有独到之见解。兹略谈菩萨生平:菩萨生于佛灭九百年顷(中国西晋时代)之西北印。兄弟三人,兄无着,弟师子觉,均为出家佛弟子。时印人出家,均在小乘教团出家。彼于有部出家,先习小乘,成『俱舍论』。其兄无着面见弥勒,得唯识观。知弟迷于小乘,称病,函召来见,为说大乘义。世亲觉悟,拟自割舌,无着劝以回小向大,以此舌宏扬大乘,遂承余绪。其所著论,无所不及,凡大乘经,无不阐扬。此论即本于全体大乘经要义,以解释『阿弥陀经』之名著。

  译者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元魏即拓跋魏。天竺、印度也。三藏者,精通 [P364] 经律论。菩提流支,菩提、觉义,流支、希求、爱好义,为喜求觉悟之义。此师在佛教史上地位极高,关系极大。彼于元魏时,从印度到魏京,所译经论甚多,主要皆无着、世亲之论著,如『金刚经』、『法华经』、『十地经』等皆有论,其尤要者为『十地经论』。此论译本,一时风行,成地论宗。后又演为华严宗,其影响中国佛教至深。但彼所译唯识,与后玄奘法师所明,略有不同。其所提倡之「真心」,尤合本国人脾胃。彼所译本论,对于国人念佛,亦有重大启示。今人但知庐山慧远法师为净土宗始祖,不知净土法门,初未专宗弘扬,其真正专门弘扬者,实为昙鸾法师,而昙鸾之弘净土,亦有一番特殊因缘。原来昙鸾体弱,恐不及弘法而夭,遂至南方,向道士陶弘景学服饵之方,及归北魏,与菩提流支相遇,告以访道经过。菩提流支斥之为妄。昙鸾请示佛教长生之术,菩提流支示以本论,昙鸾习之大悟,乃着力弘扬,着有『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其后道绰继之,再传至唐善导而大行,故净土之风靡一世,实以菩提流支此论之功为大也。 [P365]

  正释

  一 偈颂总说 愿生偈:

  此论文,先以偈颂总说,次以长行解释。偈名「愿生偈」,即发往生净土愿,以求生佛土之偈也。偈者梵语,每句四字、五字至八字,以四句为一偈,与华诗相近。愿生偈,乃下偈颂之总名;宋藏本等均列愿生偈于偈颂之前。丽藏本在题目下,全题作『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以愿生偈为全论题名,误也。愿生偈,共二十四偈。初二偈,归敬述意,说明弘扬赞叹者,非己见,乃是佛说,己并无功,表示对佛之恭敬,并示所得全从佛来而已。故凡佛弟子作论,皆采此种态度,归敬三宝。本论仅归敬佛宝。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P366]

  「世尊」──梵文为婆伽婆,亦作薄伽梵,为世出世间一切所尊义。「我一心归命」──一心者,专心一志,归信世尊。如非一心,即信心不切。归命,即是梵文之南无。如「将此身心奉尘剎,此则名为报佛恩」之意。归信必须完全无保留之信仰归依。如只信一部份,其他不信,则不得谓为归信。此并非愚信之意,当然仍须理智抉择,但一旦归信,便须一心信仰,不存己见。此为宗教所共,无分大小乘,莫不如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无碍光如来即是无量光如来,即阿弥陀婆耶佛,为一心归命之处。无碍光者,光光无碍,不若他物,亦不若声音之有碍。独光可以融合为一,但仍可为物所障。今此阿弥陀佛之光──身光、智光,则可遍照十方,不受物障。如来乃佛十号之一,梵名为多陀阿伽陀。如者、相同平等之义,即绝对而无分别之义。来、梵文亦可作去,动义。如体会真如,得此佛道,谓之如来。「愿生安乐国」──国者、世界义。安乐国,亦称安养,亦称极乐国。愿生极乐国,即所以归命阿弥陀佛之意也。 [P367]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此颂述造论之意。修多罗、契经也;契理契机之谓。佛之无漏功德,及极乐世界佛土之种种功德,为佛究竟、圆满、无漏,与真理相应之真实功德。今说愿生偈,总持(一切均包在内)以上所述各种真实功德,以与佛之教诫相应。此非依一经,或一片一段经文而说,乃总核各『阿弥陀经』所说西方世界之功德相,而说为愿生偈。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P368]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梵声语深远,微妙闻十方。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我愿往生,阿弥陀佛国。无量大宝王,微妙净花台。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雨天乐花衣,妙香等供养,赞佛诸功德,无有分别心。 [P369] 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皆愿往生,示佛法如佛。

  上来二十一偈,广明功德庄严。如下长行解释中详释。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末颂乃回向流通。见阿弥陀佛,除命终见佛外,亦可即生见,如梦中见、定中见等。莲宗初祖慧远大师,曾于三昧中数见弥陀佛。但此处世亲菩萨所愿,为命终往生见佛。其悲心大故,除自见外,更愿与其他众生共见。世亲以造论功德,回向自己与众生,能因此而往生极乐。回向者、回此向彼,将此功德作彼用之意。

  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

  二 长行解释

  1 标宗略释 论曰:此愿偈明何义?观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土故。 [P370]

  论者依『愿生偈』而广为分别,使纲举目张,条理分明。印度菩萨造论,多为宗经,不重文句解释。以上「愿偈」所「明」者「何义」耶?曰:「观」想极「乐世界」如在目前,使其殊胜,历历分明,并得亲「见阿弥陀佛」,使信心坚定,发「愿生彼国土」也。念佛有多门,慧远所提唱者,为持名念佛。世亲菩萨此论,为观想念佛;其实世亲亦不专主观想,下文自见,但以观想为中心耳。金刚经所明,则为实相念佛。有谓实相念佛为上品上生,须根器极利者方可。而末法众生,心粗而散,观想亦不易成,故以持名念佛为对机。上来所说,固是事实,但如有妥善方法,及专家指导,仍可修持,由浅而深,由小而大,无不成就。例如先观白毫,使其历历分明;再扩而大之,倏忽便见全身。今人有以华严境界为玄谈者,其实能修者皆能修而成就。修时先须『安立』,即系念一相,但浮动不实,及后稳定,即名『安住』。如是修持,可以成功。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 [P371] ,见彼阿弥陀佛。

  修五念门者,修五种念佛法门也。信乃信愿,观乃智慧。『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修此「五念门」,乃修「观」与「生信心」之方便也。但须修得成就,乃得生彼,非一修即生也。念佛者以心念,今有作念字者误。念者、心在一境上转之谓。如念佛时时心在佛,念法时时不忘『一切法不生不灭』等之谓;系念不忘也。净土宗有三时系念法门,即此意也。能念到一心不乱,即得禅定,成就智慧,别无他法。念念相继不离此一念;能如是,即能往生见阿弥陀佛。

  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以上略举五门之名。一者身业,二者口业,三、四、五者意业。作愿门,可得定。观察门,可得慧。回向门,得大悲功德。五者由浅入深,如五者总持,必得往生。又此五门,论主乃依『愿生偈』而安立:依初二偈,立「礼拜门 [P372] 」,「赞叹门」,「作愿门」。依次二十一偈,立「观察门」。依末偈,立「回向门」。以下略释五门。

  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供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

  以「身」敬「礼」,或合十,或问讯,或顶礼。但礼佛应如佛在。「应供」即阿罗汉,应受人天供养。「正遍知」即三藐三菩提,或三藐三佛陀,正知而遍知之谓。如来,应供,正遍知,为佛之三种德号。以「身业敬礼如来」,为一心愿「生彼国」之「意」。

  云何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普通以口持名念佛,即属赞叹门。何以故?如稚子呼母乎?非也。因佛名为万德洪名,称名即同「赞叹」其功德。如阿弥陀婆耶,即无量光,表「如来光明智相」。顾名思义,为赞叹之真实义。因佛名无量,其功德亦无量,不可思议,故称名即为以口业称颂此佛功德。犹世人之崇拜某人物者,称其名,必须先知此名所代表人物之伟大处,否则即谈不上崇拜。如是称名,即同赞叹。 [P373] 修行者,凡在学佛过程中之一切,皆为修行,或修福,或修慧。而「如实修行」,乃与定慧「相应」之修行。对佛名有深刻了解,如是持名,能依念而进修定慧,从而感得佛力加被,往生极乐。至于求定,方便多门,如持咒、系心脐下等,虽得定,但不能生极乐。惟于念佛时,对阿弥陀佛功德,深切了解,信愿具足,乃能相应而生彼国。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作愿」者,发愿也。「心常作愿」者,必须常常作愿,「一心专念」,决定「往生」安养。如是作愿者,因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奢摩他,华言止。凡夫之心,散乱奔腾,止者、止心一境,勿令飞扬也。念与止者,念如绳,系不令动,及心静止,是为止,故又名住心。故修定实即修念。如能念念相继,正念分明,即能得止。得止即为真实修行。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一般观察,只是听人说说,散心分别事理,非此处所谓观察。真正「观察 [P374] 」,必须得定。依定方能成观,否则,多多观察,会头昏脑胀,失眠怔忡。如能得止再观,乃能得智慧。故大学曰:静而后能虑,盖同此理。犹风中烛,飘摇不定,何能照物?但观慧与止不同,「智慧观察」,亦即分别、寻求、抉择。若人观一红花,视之不已,能因观而成于止。如观其红色意义为何等,深入分别抉择,乃能于止中修成观。如不净观,观事相变化,求其实相(体性作用形相),是则为观。今所观者,为阿弥陀佛、国土、菩萨。「正念」者,系心一境,不旁骛,谓之念。念之能净我心,开我慧,减我烦恼者,谓之正念。「毗婆舍那」,即观之梵语也。修止而不修观,则止于定,不得成就智慧。必须修观,方得进步。

  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

  依经「观察」,可别为「三」:一者、佛之依报,是「佛国土」。二者、佛之正报,是「阿弥陀佛」。三者、佛之伴侣,是「诸」大「菩萨」。何谓「 [P375] 功德」?功者、用力,德者、善业。如用功力而得善成就者,谓之功德。今极乐世界一切庄严境界从何而来,无非从佛所作善业所成,故为佛精进修行之成果,谓之功德。「庄严」者,微妙庄饰也。主,伴,国土,有无边功德庄严,均应一一观察。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

  「不舍一切苦恼众生」,犹于火宅不舍眷属。此乃菩萨发心,故常愿以「回向为首」,务愿一切众生皆生极乐,如是乃能「成就大悲心」。所谓花开见佛,得无生忍,再倒驾慈航,拯救众生也。

  2 广明观察

  A 观彼佛国土功德庄严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以下,广明观察,即五念门之第四门。先「观佛国土功德庄严」。「摩尼 [P376] 」,即梵文如意义。「摩尼如意」,是华梵并举。「不可思议力」,即不可思议之作用。相似相对法故,为纯粹梵文句法,意为佛国庄严,不可思议,犹如摩尼宝珠相似。两者可作一对比,故曰相似相对法。此段意义如下:佛法中之摩尼宝珠为一小珠,极为明净,能使人满足一切愿望,故曰「如意」;且可避灾免难,百病不生。今以喻极乐世界,亦复如是,平安、自由、快乐、无灾无难,黄金铺地,七宝庄严,一切如意,来去自如。而以如意为要义,故不可思议也。

  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者,有十七种事应知。何者十七?一者、清净功德成就,二者、量功德成就,三者、性功德成就,四者、形相功德成就,五者、种种事功德成就,六者、妙色功德成就,七者、触功德成就,八者、庄严功德成就,九者、雨功德成就,十者、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声功德成就,十二者、主功德成就,十三者、眷属功德成就,十四者、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无诸难功德成就,十六者、大义门功德成就,十七者,一切所求功德成就。 [P377]

  观佛国土功德,共分十七事,先列举名目。

  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

  此论法门,到此应从定中起观。今不能修定者,对此偈论,只能生一了解。但亦有作用,因后修止时,有此了解,即能于得定后起观。而观极乐世界之清净功德,须观其相状,胜过色界、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有男女之欲,功利之欲等,欲界六天共之。无欲者为色界四禅十八天。其上为无色界,亦为四天。三界共二十八天,轮转生死,染缚不净。至于阿罗汉如目犍连等,则已超出三界。出三界,非谓身离三界,乃不为三界之烦恼所系缚。凡夫不得出离故,为三界所系,故称烦恼为杂染。既有烦恼,则无论一切善恶业,均为不清净,所感果亦不清净;不但正报不净,依报亦然。故极乐世界,既为阿弥陀佛无漏功德所成,自无杂染,故超胜三界也。所称出世,亦即超过三界之谓也。

  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P378]

  『阿弥陀经』并不谓西方极乐世界广大如虚空,无边无际。其作此说,只是为凡夫方便。若依彼佛自所住处,以契入真理,事理无碍故,自无边际可说。

  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性字、梵文,与界字意义略同,即因素义。故十八界亦有译为十八性者。性功德成就者,即依何因而有义。今释:由无漏功德(出世善根)生,已断烦恼之善根生。但究为何种出世善根生耶?曰一者、正道,二者、慈悲。正道者、八正道也。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是。正道与小乘共。大慈悲为大乘不共,而为佛果之因也。

  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

  形相、形色相貌也,以光明为体,清净光明圆满为其体性。如镜、如日、如月。如镜、喻其清净圆满,日月喻其光明;但佛国之光相清凉,不若日光之伤人肌肤也。 [P379]

  种种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故。

  备诸珍宝,谓不止七宝也。以具足一切珍宝,故能具足微妙庄严。

  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故。

  色分显色(青黄赤白)、形色(大小方圆)、表色(身口之动态)等。今妙色功德,包括此三者,但最基本者为显色。故今妙色,亦以可见之光色(显色)为主。此为无垢明净焰芒炽烈之光,明耀世间,最为清净。

  触功德成就者,偈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故。

  触者、身所感觉,粗、细、滑、涩、等等皆是。极乐世界,所触皆妙,今只举宝性功德草,乃以一概余,为代表性之举例耳。宝性功德草者,以七宝功德所成之草,但此七宝不若世间七宝坚硬,乃柔软宝性所成,触手回旋,生胜妙乐,较之迦旃邻陀,尤有过之。迦旃邻陀为印度最柔软滑腻之衣料,如此土之绸缎。 [P380]

  庄严功德成就者,有三种应知。何等为三?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虚空。

  此处所谓庄严,非佛前之香花幡幢等之谓。今庄严极乐世界者有三种:一、水中,二、地上,三、虚空中,皆有殊胜之处。

  庄严水者,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故。

  池泉之中,皆满宝华,风动华叶,色光交错。

  庄严地者,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故。

  极乐世界地上之宫殿,各不相碍,故可观十方如虚空。复多杂树栏楯,周匝围绕。

  庄严虚空者,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

  虚空中有众宝交络之罗网,网上有铃,发诸声音。极乐世界到处皆有法音,不若五浊世间,闻法艰难。

  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P381]

  雨者从天而降义。雨华衣庄严者,天降香花、衣!8脙、及装饰品,谓之雨华衣等庄严。庄严中有无量香,不论顺逆风,无不普熏。

  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故。

  以上所述光明,系物质世界之色光明。今乃指佛之慧光,光明清净,一如朗日,可破除世间愚痴、昏暗、冥昧故。系心理界之光明。

  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语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印人自称其语言系梵天所传,称梵声。极乐国之梵声可及远处,不须高声而能远达,其声和雅微妙,闻于十方,听者起清净心。

  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极乐世界既为国土。自然有主,但不若人间之君主,以统治为事,此主为正觉阿弥陀,即阿弥陀佛(正觉为佛义)。法王者、于法得自在义。阿弥陀佛于法得自在。住持者,住者、安居不动,持者、支持不坠,能安住佛法,不令坠失者为住持,如一寺之方丈。善住持者,勿令变质也。佛法已达究竟地步, [P382] 自无所谓再进步。故所畏者,乃掺杂失正,故须善为住持,使勿变堕。

  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生极乐世界系以华生(化生)。但化生多类,诸天、地狱,俱是。今此化生乃托莲胎而生。莲有异德,出泥不染。极乐眷属,如此化生,喻从五浊恶世生彼而不染义,故称如来净华众。因无论有罪者,如带业往生,其烦恼病毒,一时压伏,犹疟疾之为药物所镇。故安养之净,乃烦恼已伏而非断,业之带往者,亦不起作用。今净华众从何而来?如何方得入莲胎?乃正觉(佛)之儿女,从莲华化生者,犹众生乃父母生也,故皆成阿弥陀佛之眷属。

  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极乐世界亦有受用,但不若俗世饮食。食者,营养品之用以维持生命者。如毒物,不得谓之食。佛法味即法喜,禅三昧即禅悦,二者皆为法食。禅者、静虑,有定有慧。三昧者、等持,即定义,所谓平等持心,亦不散乱,亦不掉举之谓。极乐大众之慧命,以定慧而长养,故以定慧为受用。 [P383]

  无诸难功德成就者,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故。

  无论身心困恼,极乐世界均无之。因其身为化生,即无肉身所有之苦;而烦恼不起,故无心恼。常受诸乐,亦无人事问题。

  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者,名离体讥嫌。名亦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等者、平等一相故。

  大义门、大乘义门也。生安养者,皆以大乘善根为因(界),平等而无讥嫌之名。所谓可讥嫌者,即指女人、根缺、及二乘──声闻与缘觉。极乐世界不但无此三种人,抑且无此三种名,因皆平等一相故。依此,极乐世界所有之声闻,乃以声闻身回心大乘而来生;或是佛所示现,以庄严净土,非谓极乐国犹有二乘也。 [P384]

  一切所求功德满足成就者,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

  此为极乐世界最大成就,以其能满众生一切愿求,如摩尼珠。极乐虽好,如一切香华庄严,七宝铺地,不合众生愿求,亦即无所用矣。故此句为最要。以其充分表现阿弥陀佛自利利他功德圆满也。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庄严十七种功德,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彼无量寿佛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

  极乐世界妙好庄严,为佛自利利他功德成就。其境界非俗谛所能了知。如言青、黄、赤、白、柔软,均非如世所知,因世间境界乃妄识所了别。谛者、众所共认。俗谛虽为俗所共认,但非真知。若第一义谛(亦作胜义谛),乃离烦恼圣人所证之特殊境界。所见实相,虽是无二无别,而种种异相,仍是差别罗列。如极乐世界所现之种种事相,乃即理而事,事理无碍之境界,非俗人妄识所了知,乃菩萨般若之所观也。十六句及一句者,前十六句自利功德,最后 [P385] 一句利他功德成就,上来依次第说之。

  B 观佛功德庄严 云何观佛功德庄严成就?观佛功德庄严成就者,有八种应知。何等八种?一者、座庄严,二者、身庄严,三者、口庄严,四者、心庄严,五者、众庄严,六者、上首庄严,七者、主庄严,八者、不虚作住持庄严。

  先列举观佛八种功德庄严,以下别释。

  何者座庄严?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故。

  今观佛,先从座观起。小乘佛座,只是吉祥草,佛作老比丘相。大乘不若是。其座七宝庄严,种种不同,因众生境界各异之故。今观佛座,为无量大宝所成之微妙清净莲华台。此台为十地菩萨成佛所坐。座何以为莲花?一者、莲出污泥而不染,二者、莲有实。花为因,实为果。以清净修行因(花)结成佛果。此华座,他经谓系一大红宝莲华王,象征人心,佛因修心而成。此心虽为虚妄心,而修行仍不离此妄心,离妄心即显真心,现成佛道,故『般舟三昧经 [P386] 』说:是心作佛,是心即佛。

  何者身庄严?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相者、身上特征之显而易见者,如眉间白毫相等。好者、相之细微者,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化身佛之相好。若真身佛(如『华严经』说),则有无量相、无量好。今举根本三十二相中之一相,名为常光相,因此相常在,非若神通时,或说法时之特别放光。一寻者、八尺,实即一丈。佛光普照十方界,何以称仅一寻?喻如烛火,光源一点,而光被全室,其义如是。色像者、有形有色之身像也。色像微妙,出一切众生之上。

  何者口庄严?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如来音声微妙,藏经中专有一经赞叹如来三密微妙者,谓闻者不分远近,其声皆历历分明,如在耳际。其秘密不可思议!又能随人听法,随机各异。或听说空,或听说有,非仅音声柔软可听也。

  何者心庄严?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故。无分别者,无分别 [P387] 心故。

  佛心如地,无分净秽轻重,一体承担,如水、火、风、虚空,等无分别。众生起心即分别,佛则无论毁誉,均不分别。但如是了解,仍只是在事相上了解如来。其实佛心岂无了别,何能与地、水、火、风、虚空相比?故以镜喻,则佛心易明。来则了了分明,去则不留微痕;亦无欲照之心,只是无时不照,无物不照,非若木石之为无分别也。今佛何以臻此?原来无分别心有二种:一者、定心,一者、慧心。凡夫不知定境。得定者,因精神集中,妄念停歇,初时尚偶有妄念来袭,及后粗分别止,细分别尚存,再修则细分别亦无,遂自以为已得无分别,其实非是。佛之无分别,系从定中修观,通达一切法无自性,得无分别智而来。如是无分别而无所不知,经中有喻之为天鼓自鸣者,即是。

  何者众庄严?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故。

  不动众为一种高级天,系由不动业感生。不动业即定业,修四禅、八定者得之。初生此天,亦有散心,临终亦然。但中间一段,常处定中,非若六欲天 [P388] ,此之谓不动众。凡修行众生,未成佛前,总在天人之间来往,故虽生极乐,仍具人天相,但系由清净智海所生。此在眷属功德成就一节中已说过。若一般凡夫,自是正觉华(佛之清净智海)化生,而大菩萨辈,则已得清净智,自是由其本身清净智海转生。

  何者上首庄严?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故。

  上首者、有学有德之人,无论行住坐卧均居首席地位者,谓之上首。弟子中之大弟子,如释迦佛之上首为舍利弗、目犍连。毗卢遮那佛之上首为文殊、普贤。极乐世界为观世音、大势至。上首者、犹如助教,助佛教化者。此上首如妙高山,胜妙无比。以山喻者,一则高大,二则不动。

  何者主庄严?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

  丈夫众、极乐无女人也。绕者、绕佛,或乙匝,或三匝,为印度礼节,示恭敬也。

  何者不虚作住持庄严?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 [P389] 宝海」故。

  说法不能动众,即虚作住持。佛本愿力,最为要紧。无是愿力,虽众生有愿,亦不得往生。因佛愿众生往生彼国,即得不退转故。非虚作住持,因究竟成佛故。佛本愿为成立一最清净最庄严之世界,以利乐众生。其实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一切菩萨本愿。其菩提心,佛佛道同。其所不同,在于细节。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与药师佛者,即有所不同。此四十八愿,简言之有两重点:一者、到极乐世界者,人人皆当如是如是,一者、其欲来时,只须念佛;即得佛于临终往迎,甚至十念亦生,故能不分众生净秽,皆可摄受,否则众生心浊,何得仗自念佛之力,得生净土?但仗佛力始得如是,故不虚作住持也。众生见化身佛,有空过者。如释迦之世,随佛出家,甚至有堕地狱者。但如见实报庄严佛,如阿弥陀,则决无空过,必得成就。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无异;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P390]

  初地菩萨得无漏净心。地前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均未得净心。得平等法身者、通达一切诸法究竟真理,般若现前,与真理相应之谓。今言法身,人人有分,固是。但未到证悟,即为未得,如父母产业,诸子人人有分,但未承嗣,究未得到。今言未证净心(开悟)菩萨,见佛得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无异者,喻如他人财产,虽非己有,如荷主人邀请,则享用与主人无异。佛力无边,即释迦佛经中亦多有此种事迹。佛力加被,则凡夫可得天眼。今生净土者,虽未净心,到彼即同净心菩萨。而初地之净心菩萨,亦与其他上地──二 ……十地菩萨平等,以毕竟同得寂灭故。

  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应知。

  此略结。前七句为自利,后一句为利他。

  C 观菩萨功德庄严 云何观菩萨功德庄严?观菩萨功德庄严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P391]

  此处所谓菩萨,系指已有修为之大菩萨,非指初心菩萨而言。

  何等为四?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诸大菩萨不离佛土而得应化十方,可以太阳为喻。太阳不动,而光被大千,各地众生,普见日在。菩萨从利他以自利,故须如实修行。常转清净*轮,教化众生,即是佛事。众生如淤泥中之莲华,今得化为佛身之菩萨日朗照,乃得开放。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此段言菩萨化佛身应世,非有先后,乃同时遍临十方,普放光明。故不动者为菩萨真身,其在外宏化者为应化身。今言佛身有三:法、报、化身,化身 [P392] 即应化身,但亦有称法身、应身、化身者。应身即同报身,今以前者为主。又有一种分类:一者、真身,一者、应化身。真身者、除有限寿命之化身外,有一无量寿之真身。但若要讲得清楚,则应如唯识宗,分为法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及化身四者。除人人具有之法身外,佛更有一清净圆满、智慧功德所庄严之自受用身,亦称圆满报身。此即佛之真身,为凡夫所不能见。又有为大菩萨等所见之佛之他受用身,无量相好,亦为凡夫、二乘、及初心菩萨所不能见。未证悟菩萨及凡夫所见者,则不过化身而已。化身或大如须弥山王,或寿八万四千岁,仍是化身。他受用身已是遍一切处,遑论真身?但此诸身,均不离法身,故亦有称一切身为法身者。今言菩萨:一切众生均有法身,但未庄严,称素法身。菩萨一旦登地,般若现前,可见佛之他受用身,本人亦分证法身,慈悲般若亦有少分,故亦已有实报庄严之法身,能起应化身。一心一念放大光明者,一念心中放大光明也。凡夫在一念心中,成就一事,作种种事,盖绝不可能。须多念,长时乃能少分成就。而菩萨则能于起心动念之际,即放大光 [P393] 明,遍至十方何所作为?教化众生,以种种方便,除一切众生苦厄也。但菩萨救苦,不限教化,有以神力使地狱转清凉者,犹如世间人王,可有权力使牢狱囚犯,暂令苏息者然。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佛诸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此化身菩萨于一切世界无有遗漏(无余),以光普照佛会大众无遗,以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一切世界诸佛。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皆愿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四种菩萨功德,一乃如实修行,助佛说法,二乃放光灭众生苦,三乃供养十方诸佛,此第四乃至无佛法处建立三宝。菩萨应化,于无佛法处,作佛,说法,度僧。住持三宝功德如大海,令众生得以修行。又不只一处,何等世界无 [P394] 佛法,菩萨即乘愿往化也。

  D 功德庄严摄归清净 又向说佛国土功德庄严成就,佛功德庄严成就,菩萨功德庄严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向说──以上所说三种成就,即是阿弥陀佛愿心庄严,如无此愿,则不得成。但徒有愿,如无行,亦究不得成。此愿即四十八愿,或一大菩提愿。此愿心庄严三种成就,以一法句综括言之,可谓即清净二字。而所谓清净,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亦即出世无漏般若,以别于世间之有为有漏妄识。三种庄严,一切清净,并此无为法身所显现也。论有为无为法之区别:中国人说有为无为,多受道、儒影响。佛法中之有为无为,甚为简单。为者、造作义,凡有生、有灭、有作、有为、有果、有因,种种因缘和合而生者,皆是有为法。准此,即佛菩萨一切说法、度世等等,无非有为。而无为法者,则一切法空性也。即 [P395] 佛之四智菩提为种子所生者,仍是有为。无漏法中亦仍有有为法。另一界说:有为为烦恼业所为,换言之,生死杂染,皆是有为。如是解说,则无漏业果,应是无为。此二种界说,在『阿含经』中即有。但约前一种界说,则有为范围广,即佛无漏戒定慧果,亦为有为法。今依后一说,与真实相应之无漏智慧,皆无为法身所摄也。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器世间清净者,向说十七种佛国土功德庄严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佛功德庄严成就,四种菩萨功德庄严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应知。

  一切无非清净,清净不外乎器世间清净──佛国土功德庄严;有情世间清净──佛与菩萨功德庄严。故清净一句,总摄智慧观察彼土之一切功德也。

  3 广明回向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 [P396] 方便回向。

  柔软心者,心性调柔,禅定功深,故能心得自在。若心不调柔,不得定,即不能如实观察了知广略诸法。故必先修奢摩他──止,心乃得柔软;修毘婆舍那──观,乃能如实知诸法。何谓止?何谓观?止者,摄心一境,安住不动之谓。依本论,则念念发愿而得定。如心于境,起推求分别观察,即谓之观。修止观所生影像──现于心中之相,有二种:一者、有分别影像;二者、无分别影像。前者为一般止观,如数息、白骨观等,皆有分别。如修空,则为无分别影像。所谓广略修行者,略即止修,广即观修。知广略诸法者,广指以上所述,观佛座功德,佛土清净功德等;略则最后一句,清净二字,即总观一切清净。如是修行,乃能成就巧方便回向。离烦恼、业、苦,即为清净。龙树在『大智度论』中说:清净即空义。因空性清净,遍一切法,毕竟寂灭故。如是修行,心得调柔,如实观察而得悟入(或虽未悟入,已能如实知广略诸法,达于相似证境)。依止能成观,依观慧乃能成就巧方便回向,盖方便要依般若而起 [P397] 也。回向有巧方便及无方便二类(详见『大般若经』)。巧方便回向者,无我法执之回向也。不着有能回向之人,了解一切法平等空寂,我法两执均破,与空相应,如是回向,谓之巧方便。大乘『般若经』说:各种功德,如不能与无所得空相应,即不能到达佛功德海,不能为成佛资粮,回向亦如是,故『般若经』曰,以无所得故,乃能动能出,出三界到一切智海。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功德善根,即同一物,因由功得德,称为功德。此一功德,即发为善果之根。如稻为耕耘功德,明春可赖之发新稻,即为善根。所谓功德善根,即前所修礼拜门、赞叹门等五念门功德。以此功德,不为自身利益,但为众生:拔一切众生苦,发愿摄取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回自行功德以向利乐众生,故谓之为回向也。 [P398]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何等三种?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故。

  至此,五念法门圆满,以下乃总摄其要,以明必能随愿往生也。菩萨能如是巧方便回向,即可远离三种与菩提(大乘觉)相违之法。一者、智慧:我心贪着自身,梵名萨迦耶见,即是我我所执。有分别所生之粗执,及无始以来之细执。欲破此见,惟赖智慧,因此见以情执为本,与生俱来,故必依智慧门,乃能不求自乐。因佛法般若,即以通达一切法无我为目的也。二者、慈悲:无安众生心者,无欲令众生得安乐之心也。能远离此心,即慈悲心也。凡夫之爱,只限于一家一姓,不能普爱众生,拔一切众生之苦。三者、方便:以一切方便利益众生。若念念欲拔众生苦,则不起供养恭敬自身之心。能如是,即远离与菩提门相违之心。所作所为与菩提门相违,即不得成佛。故仅知礼拜、赞叹 [P399] ,而无智慧、慈悲、方便、回向者,即与菩提门相违,成佛仍非易事也。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何等三种?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与上相反,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三者是:因无我执故其心清净,不为自身染着诸乐。安清净心者,能拔众生苦,能安一切众生之清净心也。乐清净心者,令众生得大菩提乐,得生净土乐之心也。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

  上所说智慧、慈悲、方便三门,总摄为般若、方便──二智。般若要义在无我,照一切法性空。不破我我所执,终非智慧。方便中以巧方便回向为最上方便。方便即善巧妙用,从般若来,经称先得般若,后得方便。如炼沙得金,喻般若;以金制成庄严具,即喻方便。今总摄为般若、方便两门,其慈悲一门 [P400] ,即为方便所摄。因慈悲由般若生,与方便同也。

  向说远离我心不贪着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

  依智慧、方便而论三门,依远离边,即为离(三种)障菩提心。无障之菩提心,即二智离障之菩提心也。

  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依无染障而显之清净边,即三种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者,综合一处也。综此三清净心则成就妙乐胜真心。胜者、殊胜,超越一切世俗之义,通达空无我真如法性之义,如言胜义谛、真如等。故胜、真,即无染、不虚妄、一切法本相。妙乐者、无染清净之乐,即离系乐。

  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应知。

  无障心者、无障菩提心也。菩萨具此四心,故能生于阿弥陀佛之清净佛土 [P401] 。

  是名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法门。

  总结上来五念门。作愿门为意业,观察门为智业,方便回向门为方便智业。是五种随顺法门,如能具足,修行圆满,则生西如操左券。

  至此,有一问题发生,即综观以上佛国,固是庄严,但生西亦非容易。众生心识,本有矛盾,又想佛国至极圆满,又望生西容易,不可得兼,乃有研究极乐究为何种世界者。有谓乃阿弥陀佛报身所居之报土。众生如不能修五念门圆满,即不能随意往生,故有念佛往生系别时意趣之说。但另有一说,则认为系化佛之化土,如大小阿弥陀经所言。该国有时、有地、有二乘,应为化身土。但如为化土,则极乐似非最极理想之地。今世亲菩萨所见较为圆通。认为是报土,因其中无二乘、根缺、及女人,故须具足五门,方得往生,不是易事。但约一切学众说,世亲菩萨别有渐次成就之法门,如下文所说。 [P402]

  4 渐次成就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何者五门?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门,四者、屋门,五者、园林游戏地门。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

  今此五门,仍不离礼拜、赞叹等五门。但此所说,修一门有一门之成就,或浅或深,均得往生极乐国也。亦是次第深入:近门者,至安乐国境。大会众门者,得预大法会。宅门者,如登堂。屋门者,如入室。园林游戏地门者,随意度化众生也。到极乐国,目的在成佛道,化导众生,岂入室安居而已,故须外出园林也。今依此论,不依专念定位次上下,而以发心修行,渐入渐深为次第。

  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何故礼拜阿弥陀佛?唯为愿生彼佛国土。如信敬恳切,六时礼拜虔诚,必得生于安乐国土。 [P403]

  入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想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

  随顺名义称如来名者,称名须知此名所有之意义,故称佛名即是赞佛功德。口称阿弥陀佛名号,心想无碍光如来,身光、智光,十方无碍。如此持名念佛,必得至佛土大会众处,预闻法大众之数。

  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

  定中唯有意识,余识一概不起,故眼不见色,耳不闻声,乃至身不觉触。意识一念等流相续,安住,寂静。定心必有轻安,起定则有身心精进也。今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为方便,是念念发愿往生,修成念佛三昧。得入莲华藏世界,则能见阿弥陀佛住处,极乐世界之真相矣。前二为散心,此为定心。依此门,可见前二门所见,乃应化之身土耳。

  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 [P404] ,是名入第四门。

  定中起观察慧,专念观察佛国土、佛、菩萨一切功德庄严。观慧成就,证入净心地,能受用大乘法味之乐。此则是他受用土(报土),菩萨已分证法身矣。见阿弥陀佛之崇高目的,于是达成。上三门以信愿为主,此门为般若慧。故论初云:「云何观?云何生信心」?依此而安立五门也。

  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

  菩萨已证法身,即应以大悲心,悯念苦众生,起应化身──佛身、菩萨身、种种众生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菩萨应化身,与众生同事,现有生死烦恼之相。游戏神通,起种种佛事,度脱众生。游戏,自在之义。游戏神通,即神通自在也。前四是自利,向上进修故是入;此为利他,回入生死,故名出。

  菩萨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应知。菩萨出第五门,利益他回向行成就。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P405]

  上来总结。自利利他是菩萨行,修菩萨行,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觉,即是成佛。速得成就者,以依阿弥陀佛本愿力而修行,如稚子依长者扶持而行,无迷途倾跌之虞,必能有所至。此念佛法门之所以名为速得成就也。

  上来出入五门,试举喻以明之。北平旧称北京,乃历代帝都。欲至北京觐见皇帝者,如来至外城,即是北京城,如第一近门也。进至内城,见街衢宽长,人众往来,如第二大会众门也。更进抵紫禁城,遥见宫庙之富,如第三宅门也。进入殿宇宫院,见富丽堂皇,莫可名状;帝与大臣等论事其间,如第四屋门也。既觐见皇帝,然后自在游观,一切城内园苑名胜,贫户陋宅,如第五园林游戏地门也。此五门,约多人说,随修行功德不同,浅深有异。虽曰不同,而同是极乐国,如同是北京城也。约一人说,则初由礼拜,渐修渐深,终于圆成佛道。最初身业礼拜,即生极乐,必得成佛,可谓易行矣!

  此论总摄一切『阿弥陀经』义,弘扬大净土法门。真正三根普被,能浅能 [P406] 深,闻此论者,不可等闲视之也!

  (顾法严记)

-----------------------------------------------------------------------------------------------------------------

更多印顺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没有磨难,你就无法修忍辱; 不修忍辱,你的慈悲心就没有坚实的基础。 所以受人欺侮、伤害、干扰时,应视其为训练慈悲心的可贵助缘。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