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三昧经》中五门禅的思想及意义


2014/9/3    热度:855   

《坐禅三昧经》中五门禅的思想及意义
  《坐禅三昧经》是鸠摩罗什对小乘禅法的汇编。在佛教初传中国时,即传入小乘禅 数之学,有安世高译的禅经:《修行道地经》,《大小十二门》,《大小安般》,这时的禅法并无传承,僧睿说:“虽是其事,既不根悉,又无受法,学者之戒,盖缺如也。” 这是说这些译本体系不够严密,缺少师资,一般修习,难有效果。后来罗什在后秦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来到中土长安,六天后,僧睿就从罗什学习禅法,罗什所传的禅法是“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 这抄撰成的众家禅要,就是《坐禅三昧经》。《坐禅三昧经》又称《菩萨禅法经》、《禅经》、《禅法要》,有分三卷的,又有分二卷的,《大正藏》里的是分二卷的。罗什所归纳出的五门禅法,是《坐禅三昧经》的主要内容,它们是“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邪见众生因缘观,多散众生数息观,多障众生念佛观。” 下面就从该经的思想来源、内容和影响等方面来对五门禅做一番探索。
  一 思想来源
  五门禅是印度禅法,罗什所集的《三昧经》都是有据可查的,《祐录》卷九僧睿法师作的〈关中出禅经序〉中说:“其中五门,是婆须蜜,僧伽罗叉、沤波崛、曾伽斯那、勒比丘、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 对于《三昧经》的作者,胡适先生考察说:“僧睿所记的《禅法》作者,与庐山《禅经》序首所记稍有不同。同者三人:优波崛、婆须蜜、僧伽罗叉。庐山《禅经》所无者四人:鸠摩罗陀、马鸣、僧伽期那、胁比丘。”
  《坐禅三昧经》上卷的开头有四十三条偈语,是鸠摩罗罗陀法师造的,下卷的结尾有二十偈,是从马鸣菩萨的著作中选出的。而五种禅法又是从印度的禅师著作中集出来的。
  僧伽罗叉、沤波崛、马鸣、勒比丘(胁比丘)、婆须蜜,以及作《坐禅三昧经》开头四十三偈的鸠摩罗罗陀,都是古印度萨婆多(说一切有部)的学者 。
  僧伽斯那是譬喻部的学僧,他大约是在公元二、三世纪之间的人。他作《百喻经》。该经在《出三藏纪集》中被称为《百句譬喻经》,《纪集》中说“天竺僧伽斯法师集行大乘,为新学者撰说此经。”并说“永明十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师求那毗地出。”
  关于婆须蜜,《祐录》卷十《婆须蜜集序》中有记载:“婆须蜜菩萨大士,次继弥勒作佛,名师子如来也。从释迦降生革卑提国,为大婆罗门梵摩渝子,厥名郁多罗,父命观佛,寻侍四月,具睹相表、威变、容止、还白所见,父得不还。已出家学道,改字婆须蜜。佛般涅 般后,游教周妬国、般奈国,高才盖世,奔逸绝尘,撰集斯经焉……集斯经已,入三昧定,如弹指顷神升兜术。弥妬路、弥妬路刀利及僧伽罗刹适彼天宫,斯二三君子,皆次补处人也。弥妬路刀利者,光炎如来也。僧伽罗刹者,柔仁佛也……此经说三乘为九品特善修行,以止观径十六最悉。” 这里说的止观,或许就是十六特胜观吧。对于这段记载,胡适先生有异议,他说:“婆须蜜,亦作筏蜜口又旦罗(vasumitra),译言世友,或作天友。据《俱舍光论》,他是佛死后三百年时人,著有《众事分阿毗昙》。又《异部宗轮论》的作者也名世友,《宗轮论述记》称他是佛灭后四百许年诗人,大概另是一人。《出三藏记》集十收有《婆须蜜集序》,却说婆须蜜是佛弟子,佛死后他教化周妒国,槃奈国。此说似不可信。婆须蜜是很通行的印度名字,而萨婆多部大师世友大概是纪元前二三世纪的人。”
  僧伽罗叉(众护)作《修行道地经》(yoca-carya-bhumi-sutra),该经为竺法护译出。僧伽罗叉的事迹,在道安所作的《僧伽罗叉经序》中,有记载,此经现在存于大正藏4卷,第194号。此经对修行禅法和禅观的内容作了系统的论述,对观察五阴、十二因缘、四大乃至六大等,以及数息观、不净观、四谛观、三十七道品、四禅等都有介绍。《坐禅三昧经》卷上第一部分讲的“初观YIN、恚、痴相及其三门,皆僧伽罗叉所撰也。” 印顺法师在《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及论师之研究》中说:“譬喻的大瑜伽师僧伽罗叉,造《修行道地经》,《分别行相品》中,在‘人情十九辈’段,说∶慈心治嗔,因缘治痴,数息治多思觉,不净(死尸至白骨)治我慢。长行在慈心前,又插入不净治YIN欲。这就与一般所说的五停心相近了”
  关于僧伽罗叉,《记集》中记载说: “僧伽罗刹者,须赖国人也。佛去世后七百年生中国。出家学道,游教诸邦,至建陀越土,甄陀 贰王师焉。高明绝世,多所述作,此圭修行经,大道地经,其所集也……传其将终,言‘我若立根得力,大士诚不虚者,立斯树下,并援其叶,而卒此身,使用权那罗延力大象之势,无能移余如毛发也。正使就耶维者,当不焦其叶,’言然之后,便即立终。 贰王自临而不能动,遂以巨 互换,未始能动,即就耶维,炎叶不伤,寻升兜术,与弥勒大士交谈彼宫,将补佛处,贤劫第八。”
  沤波崛,又称优婆崛,他是佛去世百年后的人,其年代约为公元前四世纪。慧远作的《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中说:“优波崛,弱而超悟,智绝世表,才高应寡,触理从简。八万法藏所存唯要,五部之分,始自于此,因斯而推,固知形运以废兴自兆……自兹以来,感于事变,怀其旧典者,五部之学,并有其人。咸惧大法将颓,理深共慨,遂各述赞《禅经》,以隆盛业” 这是说律法五部之分始于优波崛,同时他又是一个大禅师,说他“坐禅第一”。
  马鸣是佛灭后五百年时人,约为公元一世纪。他先是外道沙门,后归佛教,他有文学天才,作《佛所行赞》。
  胁比丘,梵语是波奢(parsva),他晚年出家,刻意苦修,胁不至席,所以有这个名称。
  二 五门禅内容
  《三昧经》的结构大致如下:上卷开头和下卷结尾是偈文,上卷主要说了五门禅 的内容,即介绍了对治贪、嗔、痴、散乱,及上面四种毛病都有的方法。下卷主要讲了修习禅法所达到的境地,即四禅八定,以及四禅八定与四念处、五神通、四谛观之间的关系。
  五门禅中中有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数息观和念佛观,其中不净观、数息观,最为小乘禅法所重视,称为二甘露门。在数息观中又讲了数、随、止、观、还、净六种方法。
  佛教以爱欲为苦本,所以对于如何断除贪欲,就有种种法门。不净观就是要让人知道人身从里到外都是不净,先观人有三十六种不净。“从足至发,不净充满。发毛爪齿,薄皮厚皮,血肉筋脉,骨髓肝肺,心脾肾胃,大肠小肠,屎尿洟唾,汗泪垢坋,脓脑胞胆水,微肤脂肪脑膜,身中如是种种不净。”
  还有“不净渐观”,即观身死之后的种种相,这是不净观的主要内容。“复次不净渐者。观青瘀、膨胀、破烂、血流涂漫、臭脓、噉食、不尽骨散、烧焦。是谓不净观。”这种种观都是对治人种种爱的,经中说“复次多YIN人有七种爱。或着好色。或着端正。或着仪容。或着音声。或着细滑。或着众生。或都爱着。若着好色当习青瘀观法。黄赤不净色等亦复如是。若着端正。当习膨胀身散观法。若着仪容。当观新死血流涂骨观法。若着音声。当习咽塞命断观法。若着细滑。当习骨见及干枯病观法若爱众生。当习六种观。若都爱着。一切遍观。或时作种种更作异观是名不净观。”
  不净观的原理对治贪欲的原理是,身本不净,但人贪著为净,若能观照身的种种不净,“若不着臭身净身亦应不着。二身等故。若求二实净俱不可得。人心狂惑为颠倒所覆。非净计净。若倒心破,便得实相法观。便知不净,虚诳不真。”
  修不净观会让人失去对人身的贪著,人观不净,得到禅定后,会使人于不净中看出净相,因而在讲不净观的修行等级时,又讲到了净观。“渐渐制心令住缘处。若心久住是应禅法。若得禅定即有三相。身体和悦柔软轻便。白骨流光犹如白珂。心得静住。是为观净。是时便得色界中心。是名初学禅法得色界心。心应禅法即是色界法。心得此法身在欲界。四大极大柔软快乐。色泽净洁光润和悦。谓悦乐。二者向者骨观白骨相中光明遍照净白色。三者心住一处是名净观。除肉观骨故名净观。如上三相皆自知之。
  这是说人能在不净观中得到禅定,就能三种觉受,一是身在欲界,而心已到色界,所以身体会非常快乐,二是白骨中放光,三是心住一处。产生这样的觉受就不会因观不净而极端厌恶人生了,但这时的不净观法也与前面讲的“观青瘀、膨胀、破烂、血流涂漫、臭脓、噉食、不尽骨散、烧焦。”有所不同,它是净观法门,但二者之间也是有联系的,净观是从不净中观出净相来,不过此时净观的对象已不再是死尸,而是除去肉后的骨。
  慈心观,是用来对治嗔恚的法门。修慈心法门,在开始阶段应在观想中慈及亲人,后来则慈及中人,最后则慈及怨憎。对于为何要慈及怨憎,慈心观中做了解释。“其人更有种种好清净法因。我今云何岂可以一怨故而没其善。复次思惟。是人过去世时或是我亲善。岂以今瞋更生怨恶。我当忍彼是我善利。又念行法仁德含弘慈力无量此不可失。复思惟言。若无怨憎何因生忍。生忍由怨怨则我之亲善。复次瞋报最重众恶中上无有过是。以瞋加物其毒难制。虽欲烧他实是自害。复自念言。外被法服内习忍行。是谓沙门岂可恶声纵此变色憋心。复次五受阴者。众苦林薮受恶之的。苦恼恶来何由可免。如刺刺身苦刺无量。众怨甚多不可得除。当自守护着忍革屣。” 由于能对怨憎之人也能施行慈心,因此就能得慈心三昧。
  “亲中怨等广及世界。无量众生皆令得乐。周遍十方靡不同等大心清净。见十方众生皆如自见。在心目前了了见之受得快乐。是时即得慈心三昧。”
  值得注意的是小乘禅法的慈心观,与大乘佛教讲的大慈大悲还是有区别的,小乘禅法的慈心观只是在禅观想象中给予众生快乐,而大乘慈悲行,则是要求实际给予众生快乐的。《大智度论》卷27中说:
  “问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为大。答曰。四无量心中慈悲名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说大慈悲名为大。复次诸佛心中慈悲名为大。余人心中名为小。问曰。若尔者何以言菩萨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复次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愍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
  因缘观,是对治愚痴的。因缘观也就是观十二因缘,困缘有次第,即开始时先观“生缘老死,无明缘行”,这是观十二因缘中的二支;再观“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取,取缘有”,这是观十二因缘中的七支;最后则是观十二因缘。从观十二因缘的二支、七支和十二支来看,也可以见到十二因缘思想的形成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
  《坐禅三昧经》中接下来讲的《第四治思觉法门》,是马鸣菩萨造的。六思觉,即六种烦恼或执着:欲觉、嗔恚觉、恼觉(这三觉的论述中有三段偈文)、亲里觉、国土觉、不死觉。
  在对治思觉烦恼时,如果心散乱,“当念阿那般那,学六种法,断诸思觉,以是故念数息。” 这六种法是:数随止观还净。这六种法,“息门六事,诸论师说也。” 这是说这六种法门是众多论师都讲说、采用的。由于众多论师都修这六种法门,因而从中发展出其它的修行法门。
  在数息观中,又可结合身受心法四念处,观息出入,因而形成十六个阶段,称为十六胜行。十六胜行是在身念处,知息出入,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在受念处: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心作喜;在心念处有心作摄、心作解脱;在法念处有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观弃舍。之所以有十六特胜禅观法,据说是因为佛弟子在修行不净观时,有人因极端厌世而自杀,佛因此告诸比丘,舍不净观而修十六特胜行观。这种观出入息的法门,在《增一阿含经》卷七、卷八中的《安般品》中也有讲述。
  “若有比丘乐于闲静无人之处。便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异念。系意鼻头。出息长知息长。入息长亦知息长。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时有息亦复知有。又时无息亦复知无。若息从心出亦复知从心出。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如是。罗云。能修行安般者。则无愁忧恼乱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
  《坐禅三昧经》在介绍了如何对治贪、嗔、痴、散乱后,又介绍了如何对治这四种病都有的法门,即对治多等分的念佛观 。这种观法是让人观想佛象的相好庄严,得念佛三昧。这里念佛与后来持念阿弥陀佛名号有所不同。《增一阿含经》中有十念品,即念佛、法、众、戒、施、天、休息、安般、身非常、死。对于念佛法门,经中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便成神通。去众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盘。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佛。当善修行。当广演布。便成神通。去众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盘。是故。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佛教初期的念佛法门是指观想佛象,《法苑珠林》卷十三中说,佛陀在菩萨修行,见到一幅象,就发愿“成就如是妙身”,后来就出家了,“持象入山,取草为座,在画像前结跏趺坐,一心谛观此画像,不异如来。”不久他就得到了智慧、神通。佛说自己“由此观象,今得成佛,若有人能学如此观,未来必当成无上道。”
  《五门禅经要用法》中具体解释说:“佛为法王。能令人得种种善法。是故坐禅之人先当念佛。佛者能令人无量罪微薄得诸禅定。至心念佛佛亦念人。为王所念怨家债主不能侵近。念佛亦尔。诸余恶法不能娆乱。若念佛者。佛不在世云何忆念。人之自信无过于眼。当观好象如见真佛无异。先从肉髻眉间白毫。下至于足。复至肉髻。相相谛观。还于静处闭目思惟。系心在像使不他念。若有余缘摄之令还。心自观察如意得见。是为得观缘定。当作是念。我亦不往像亦不来。而得见者由心定想住也。得观佛定已。然后进观生身。便得见之。如对面无异也。人心驰散多缘恶法。当如乳母看视其子不令作恶。若心不住当自责心。老病死苦常来逼切。若生天上着于妙欲。无有治心善法。若堕三恶苦恼怖懅善心不生。今于此身当至心念佛。复作是念言。生在末世法欲灭尽。犹如打鼓开门放囚。鼓声渐止门闭一扇。岂不自知不求出狱也。过去无始世界生死已来。所更苦恼万端。今始受法未得成就。无常死贼常来侵害。经无数劫生死之苦。如是种种责心令住于相。坐卧行步常得见佛。”
  《五门禅经要用法》中还讲到了法身观及观十方佛。“法身观者既以观像心随想成就。敛意入定即便得见。当因于像以念生身。观云如坐于菩提树下光明显照相好奇特。又如鹿野苑中为五比丘说四谛法。又如耆阇崛山放大光明为诸大众说般若时。随用一处系念在前不令外散。心想得住即便见佛。举身快乐贯彻骨髓。譬如热时得清凉池。寒得温室。世间之乐无以为喻。法身观者。已于空中见佛生身。当因生身观内法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无量善业。如人先见金瓶后观瓶内摩尼宝珠。所以法身真妙神智无比。无近无远无难无易。无量世界悉如目前。无有一法而不知者。一切诸法无所不了。是故行者。当常专念不令心散。若念余缘摄之令还。” 
  “念十方佛者。坐观东方廓然大光。无诸山河石壁。唯见一佛结加趺坐举手说法。心明观察光明相好画然明了。系心在佛不令他缘。心若余念摄之令还。如是见者便增十佛。既见之后复增百佛千佛乃至无边身。近者则使转远转广。但见诸佛光光相接。心明观察得如是者。回想东南复如上观。既得成已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既向方方皆见诸佛已。当复一时并观十方诸佛。一念所缘周遍得见。定心成就者。于定中见十方诸佛皆为说法。疑网悉除得无生忍。若有宿罪因缘。不见诸佛者。当一日一夜六时忏悔劝请随喜。渐自得见。纵使劝请不为说法。是人心快乐身体安无患也”
  以上是坐禅三昧经上卷的内容,讲述了古印度的佛教学者修行禅观的方法,罗什把他们的禅观方法归纳起来,列出了五种方法,后人称之为五门禅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自相续中生起菩提心的方便是修持四无量心。在修持四无量心的时候,如果没有先从舍心开始起修,慈心、悲心、喜心就有偏袒,这样所修就不是无量而是梵住,所以四无量心的修持必须先从舍心开始,对一切众生无有亲疏之别,时时在平等之中,再修持慈悲喜心,才是四无量心。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