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法师:法华经讲演录(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2014/9/4   热度:184
太虚法师:法华经讲演录(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法华经讲演录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太虚大师讲述 民国十年秋在北京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每周之中,均具四事:首说法,次领解,次述成,次即授记。第三周佛说因缘已竟,下根即须领记,故有此品。此品受记非止一人,满慈及千二百人皆同得记。若以总数言,应名千二百阿罗汉受记品。若以受记之班首言,应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受记品。而独名为五百弟子受记品者,以佛授记时,千二百人或不在会;五百弟子均现在会,且说领解之衣珠喻,故此品即以之命名。又、满慈一人少数,亦不取为此品之名。 弟子、为四众对佛之通称,非仅为比丘对佛自称之号。但比丘从佛出家,形同于佛,故此专以称诸比丘。佛与众生本同一觉,佛觉在先,众生觉悟在后,在先为兄,故在后称弟;诸比丘从佛乞法,遂生慧命,从佛口生,故为佛子:是即弟子之义。又、佛之左右,常住之众其数五百,故恒称五百弟子。又不云授记而云受者,自弟子方面闻法领解后言之也。 依法华论:谓前品化城喻,为对治有禅定之增上慢;此品则对治无禅定之增上慢,以散乱下劣之心,生虚妄憍慢之解,自谓得一切智,故后以醉夫失于了解喻之解甚深故。又本品不为别记而为同记,以诸人同时受记,且同一佛名,同一国名故也。 戊二 颂记 己一 满慈领解得记 庚一 满慈心念领解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瞻仰尊颜,目不暂舍。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为希有!随顺世间若干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贪著。我等于佛功德言不能宣,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 富楼那、义言满;弥多罗尼、义言慈,母名也,盖以母名为名,故言满慈子。亦简称满慈。智慧方便随宜说法,指所闻方便、譬喻等品。授诸大弟子佛记,指授舍利弗及摩诃迦叶等记。宿世因缘,远指日月灯明佛,近指大通智胜如来十六菩萨沙弥等长劫修行之事。大自在神通力,指日月灯明佛等放光照境,及大通智胜如来光照十方梵天等事。满慈受记虽迟,实于初二三周种种说法,无不亲闻领解,前后贯彻,是以独深念赞奇特希有,即非三乘圣众所能共之义。以方便知见说法,拔众生处处贪著,谓如著于三界火宅,则以小乘方便而拔度之。如著于有余涅槃,则以如来知见而拔度之。盖满慈本为菩萨化现之声闻,功德不在舍利弗之下。以一切下根众生不易回小向大,故必有示现下根之菩萨出于其中以为领袖,并受记作佛,而后始可起群众克自振拔之意。满慈所心念,实已深达佛智,故其所受记,即为报身佛之记,与他人所受之记不同。 庚二 如来印述授记 辛一 长行 壬一 如来发言印述 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不?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亦常叹其种种功德:精勤护持助宣我法,能于四众示教利喜,具足解释佛之正法,而大饶益同梵行者,自舍如来无能尽其言论之辩。 此释如来印可述成也。约分为二:此叹满慈之今德。总叹德则许为说法第一。别叹德则称为有护持佛法,宏教利他,能释正法,饶益同行,辩同如来之五种。 “如等勿谓富楼那但能护持助宣我法,亦于过去久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于彼说法人中亦最第一。又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得四无碍智;常神审谛清净说法,无有疑惑;具足菩萨神通之力;随其寿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咸皆谓之实是声闻,而富楼那以斯方便,饶益无量百千众生;又化无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土故,常作佛事教化众生。 此叹满慈之往德。一、于过去佛所说法人中第一。二、圆证二空。三、辩才无碍。四、清净说法。无有疑惑,谓能以善巧名言显露法性,而不滞著于所说之法;不惟能说,且能证知,故无疑惑。五、具足神通。六、常修梵行。七、隐于声闻,即以小乘方便利益众生。八、化他令立无上菩提,为利他行。九、为净佛土常作佛事,即由利他成自利行。以上种种,显满慈往劫以来久有佛功德,实为菩萨示现之声闻也。 壬二 正为满慈授记 癸一 授因记 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于贤劫中当来诸佛说法人中亦复第一。而皆护持助宣佛法,亦于未来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之法;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勤精进教化众生,渐渐具足菩萨之道。 七佛者、即前劫三佛,为毗钵尸佛,尸弃佛,毗湿缚浮佛。贤劫四佛,为迦路迦村陀佛,迦路迦牟尼佛,迦叶波佛,释迦牟尼佛。共为过去七佛。满慈于三世诸佛劫中,说法人中均为第一。又皆护持正法,教化众生,饶益无量,能以利他为自利之功德。 癸二 授果记 “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明解法义,故名法明,为佛之别号。余均通号。 “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溪涧、沟壑,七宝台观充满其中。 此明佛土之宽狭及其相状。 “诸天宫殿近处虚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无诸恶道,亦无女人,一切众生皆以化生,无有YIN欲。 此明佛土之天人两道相通。众皆化生,无恶道,无女人。 “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飞行自在。志念坚固,精进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庄严。 此明人天之相好光明、及其福德。 “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 此明众生之食相。三界众生皆依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者。段食、即此土众生饮食之类。触食、即五根之境界受乐受等。思食、即思念希望等是。识食、即由各业熏习阿赖耶识,起相续不断之果报,使妄心安住是。此四食亦名为身食、受食、法食、心食。能长气力,能长喜乐,能长希望,能摄诸根、造色并寿与暖相续不坏,均名有漏之世间食。至无漏之出世间食,有五种:一、禅食,二、愿食,三、念食,四、八解脱食,五、喜食。修行之始,恒以此五种之无漏食,破裂前四种之有漏食。本节所云法喜食、即喜食,禅悦食、即禅食,此二食最能长养法身。 “有无量阿僧祇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众,得大神通,四无碍智善能教化众生之类。其声闻众,算数校计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脱。其佛国土,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 此明三乘眷属之德。 “劫名宝明,国名善净,其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佛灭度后,起七宝塔,遍满其国”。 此记劫名国名、及佛法寿命、与佛灭后之塔。以善说一切法,法宝显明,故曰宝明。善化众生使心清净,则国土清净,故曰善净。 辛二 重颂 壬一 颂如来印述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比丘谛听!佛子所行道,善学方便故,不可得思议。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以无数方便,化诸众生类。自说是声闻,去佛道甚远,度脱无量众,皆悉得成就,虽小欲懈怠,渐当令作佛。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少欲厌生死,实自净佛土,示众有三毒,又现邪见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众生,若我具足说,种种现化事,众生闻是者,心则怀疑惑。 此七颂、颂叹今德。佛子、隐指满慈而言。满慈以菩萨而示现声闻,即是善学佛之方便。作声闻、缘觉并自说去佛道甚远者,即是示现于声闻、缘觉。然始而发大行,继而受佛记,由是能使同类之众亦尽发心趋上。虽小志之人恒欲懈退,然渐教之终令作佛,此即为以菩萨行秘之于内而不令外露者也。令众生少欲,令众生厌生死,以净众生之心,实即为自净其心之佛国土。自心本无贪、嗔、痴三毒,兹示现为有而断除之;自心本无邪见等相,兹示现为有而降伏之,皆属佛子方便度生之事。若详述之,恐众生闻之而不敢尽信也。 “今此富楼那,于昔千亿佛,勤修所行道,宣护诸佛法。为求无上慧,而于诸佛所,现居弟子上,多闻有智慧,所说无所畏,能令众欢喜,未曾有疲倦,而以助佛事。已度大神通,具四无碍智,知诸根利钝,常说清净法。演畅如是义,教诸千亿众,令住大乘法,而自净佛土。 此五颂、颂叹往德。 壬二 颂满慈授记 “未来亦供养无量无数佛,护助宣正法,亦自净佛土。常以诸方便,说法无所畏,度不可计众,成就一切智。供养诸如来,护持法宝藏。 此二颂半、颂因记。 “其后得成佛,号名曰法明,其国名善净,七宝所合成。劫名为宝明,菩萨众甚多,其数无量亿,皆度大神通,威德力具足,充满其国土。声闻亦无数,三明、八解脱、得四无碍智,以是等为僧。其国诸众生,YIN欲皆已断,纯一变化生,具相庄严身;法喜、禅悦食,更无余食想;无有诸女人,亦无诸恶道。富楼那比丘,功德悉成满,当得斯净土,贤圣众甚多。如是无量事,我今但略说”。 此七颂、颂果记。 己二 五百悕领得记 庚一 心悕 尔时、千二百阿罗汉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欢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见授记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庚二 许可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诃迦叶:“是千二百阿罗汉,我今当现前次第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庚三 正记 辛一 现前授记 壬一 长行 “于此众中,我大弟子憍陈如比丘,当供养六万二千亿佛,然后得成为佛,号曰普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五百阿罗汉: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迦留陀夷、优陀夷、阿冕楼驮、离婆多、劫宾那、薄拘罗、周陀、莎伽陀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尽同一号,名普明”。 供养六万二千亿佛,为因记。以下,为果记。迦留陀夷、义言黑光。优陀夷、义言出现。周陀、义言蛇奴。莎伽陀、亦云娑婆揭多,义言善来。余见前释。先授憍陈如及五百弟子者,以五百弟子现在法会,而憍陈如又为其上首也。 壬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憍陈如比丘,当见无量佛,过阿僧祇劫,乃成等正觉。常放大光明,具足诸神通,明闻遍十方,一切之所敬。常说无上道,故号为普明。其国土清净,菩萨皆勇猛,咸升妙楼阁,游诸十方国,以无上供具,奉献于诸佛。作是供养已,心怀大欢喜,须臾还本国,有如是神力。佛寿六万劫,正法住倍寿,像法复倍是,法灭天人忧。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同号曰普明,转次而授记:‘我灭度之后,某甲当作佛,其所化世间,亦如我今日’。国土之严净,及诸神通力,菩萨、声闻众,正法、及像法,寿命劫多少,皆如上所说。 颂内叙佛寿六万劫,正法十二万劫,像法二十四万劫,以补长行文所未及。并言五百比丘作佛时,应在憍陈如佛法既灭之后。且言五百比丘,当一一次第作佛,并一一转次而授记也。 辛二 展转授记 “迦叶汝已知,五百自在者,余诸声闻众,亦当复如是。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 此言不惟五百心自在之阿罗汉已受佛化,彼千二百人,亦当如是受记。特属大迦叶展转告知,以彼在弟子中年最长老也。 庚四 悔领 辛一 长行 壬一 悔责 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授记已,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悔过自责:“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所以者何?我等应得如来智慧,而便自以小智为足。 悔领、谓悔昔日之住小迷大,并领今日之开权显实也。昔自谓已得灭度,而实不知有如来智慧。殊不知如来智慧,本为我等所应得,奈何竟不自知,便以小智为足,此皆悔过自责之词。 壬二 领解 癸一 喻领 “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自譬如有人句下,至便以为足句止,为领昔权。自于后亲友句下,至无所乏短句止,为领今实。亲友家、喻前菩萨沙弥应化之国。有人、喻受化之众生。醉酒而卧,喻烦恼未断,无明所缠,虽遇佛法,犹如惛醉。亲友官事当行,喻菩萨应化已毕,当更示现他国也。以宝珠系其衣里,喻教以大乘,使大菩提心、熏习于其识田之内。醉卧不觉,起而游行到于他国,喻为烦恼之酒所迷,不能安住于佛之教化,而退堕于生死流转之他国也。为衣食故勤力求索,喻怖畏生死,复发心修行力求解脱也。甚大艰难、少得为足,喻怯畏佛道长远,一得小乘涅槃便生住著也。于后亲友会遇,喻释迦牟尼示现娑婆,重复值前所教化之众生也。何为衣食乃至如是,喻何故求如是小乘涅槃之受用?得安乐及五欲自恣,喻得无上安乐而自娱于五净法之欲也。宝珠现在衣里,喻佛直指其本菩提心之所在,令此众生勿昧夙因,并毋戚戚于小法之不足自给也。贸易所须、如意无乏,喻此大菩提心,能发生无量功德,无有匮乏也。 癸二 合领 “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 此合昔权。一切智愿,即大乘之本愿。犹在不失者,以无上觉心久曾熏习于新识衣里,故今未忘失也。 “今者世尊觉悟我等,作如是言:“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谓为实得灭度。世尊!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以是因缘,甚大欢喜,得未曾有”。 此合今实。我今乃知实是菩萨,明昔不自知故勤苦忧恼,自开权显实以后,已了然于真为佛子,因以得受佛记故欢喜无量也。 辛二 重颂 壬一 颂悔责 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等闻无上安隐授记声,欢喜未曾有,礼无量智佛。今于世尊前,自悔诸过咎。于无量佛宝,得少涅槃分,如无智愚人,便自以为足。 无上安隐,指释迦佛。言我等闻佛之授记声,而心生欢喜也。 壬二 颂领解 “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其家甚大富,具设诸肴膳,以无价宝珠,系著内衣里,默与而舍去,时卧不觉知。是人既已起,游行诣他国,求衣食自济,资生甚艰难,得少便为足,更不愿好者;不觉内衣里,有无价宝珠。与珠之亲友,后见此贫人,苦切责之已,示以所系珠。贫人见此珠,其心大欢喜,富有诸财物,五欲而自恣。 此颂喻领。求衣食自济,资生甚艰难,喻在生死流转之他国中,发心修行不易脱离,困苦已极。是以一证小果涅槃,便思休息也。苦切责之已,谓亲友苦言切责既毕也。 “我等亦如是,世尊于长夜,常愍见教化,令种无上愿。我等无智故,不觉亦不知,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余。今佛觉悟我,言非实灭度,得佛无上慧,尔乃为真灭。我今从佛闻,授记庄严事,乃转次受决,身心遍欢喜”。 此颂合领。转次受决,谓遵佛之命,于千二百人众展转宣说,次第受记,而彼等住于大乘之心益以决定也。
---------------------------------------------------------------------------------------------------------------- 更多太虚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有没有过?过太多了,那什么叫不见?不是你眼睛没看见,不是你耳朵没听见。眼也见,耳也听,眼见耳听为何不见?心清净,没有放在心上,这个见和就同解了,同诸佛菩萨,不是叫你同一切人。同诸佛菩萨,同真心法性,叫你在这里同。不是叫众生在妄想上同、在分别执着上同,那个同不了的,那是妄。我们要跟真同,跟真心同,跟本性同,这就同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