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实相论之初探
2014/9/3   热度:404
天台实相论之初探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句名号包括一切经、一切法门,没有一个漏掉的。所以说,念一声“阿弥陀佛”,就把所有一切诸佛统统都念到,一尊佛都不漏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华严》经上说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江建昌
释迦牟尼佛降生在人间,在人间成道,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显说密说,谆谆教导;于无生中受生,于无相中现相,究其目的,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而已。佛知见者,即一真实相也。实相无相而无不相,人人本自具足,犹如宝镜埋尘,光体不现。所谓开者,开如来藏,见实相理。使六根本具不生灭性,于见色闻声等处,迥光返照,物不能转,惑不能障,背尘合觉,让本有的真心显示出来。所谓示者,如来以己之心得,昭示众生,令众生念念观照,时时体察,齐佛知见,以自证于究竟。要之,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唯以佛乘运载众生。说有余乘,皆是方便说法。
平常,我们站在善的一边来巩固善的价值,于是我们就不断地抨击恶的。这是人之常情。但《六祖坛经》告诉我们: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用唯识学的观点来看,凡是分别皆属于第六意识。此第六识是生死轮迥中造业之主,在有漏位中与发业润生二种无明相应,能造善恶引满二业,能招六道总别二报。所以禅宗祖师说:“缘境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求,妄心从何起?妄心若不起,真心任遍知o”明上座那个本来面目,若言即乖,开口便错,实是无法可说,只能勉强给予实相这一个名字。
苏东坡有“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法界身”的发悟偈言,皆明法身边事。它是让我们用参禅的方法去体悟实相之义,多说无益。但我等根钝,实难理会其中的奥义。天台宗是教门,至少可以让我们通过教理学习,逐渐来明白实相妙义。
三惑
《楞严经》中佛告波斯匿王,众生生灭身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性存在。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会沉沦于生死苦海,而不能解脱?为什么我们会内心迷乱不能开悟?《成唯识论》云:“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众生因惑造业,由业感苦,构成三连环而生死相续。天台宗认为众生的烦恼,由粗到细,由显到隐共分为三种;即:
1、见思惑:见惑与思惑之并称。见惑,乃意根对法尘所起这诸邪见。即迷于现在道理之烦恼;思惑乃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之想著,即迷于现在事理之烦恼。此见思二惑品类繁多,所谓: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此烦恼能起善恶诸业,由此招感三界之生死,故为界内惑。为凡夫心病。声闻、缘觉所共执,故又称通惑。须修空观对治之。
2、尘沙惑:迷于界内外恒沙尘数法所起之惑障,称尘沙惑。二乘在断除见思惑后,易着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称空惑,致使妨碍出假利生,化度众生。此惑为二乘趋人菩萨间所断,又称别惑,但通于界内外,须假观破之。
3、无明惑:由痴而对一切法无所明了,故称无明。即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烦恼。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属界外惑,唯有大乘菩萨,得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以中观破之。若依断位则别圆二教不同。依别教之说,十信位能伏住见思惑,初住能断除见惑,七住能断尽思惑,八、九、十住能断除界内尘沙惑,十行断界外尘沙;十迥向能伏住无明惑,初地以后至妙觉位能断除十二品无明惑。
依圆教之说,五品弟子位能伏住五住地烦恼,十信中之初信位能断除见惑,七信住能断尽思惑,八、九、十信结断除界内外之尘沙惑,初住以至妙觉位能断除四十二品无明惑。
七种二谛
谛是具实相理体之基本理念。凡夫从实际事物现象中作观察为俗谛——世谛。圣人从事物之真实现象体认空,即依观察智而体会真理为第一义谛——真谛。《翻译名义》说:“真谛者:彰一性本实之理也。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是非双泯,能所亡。指万象为真如,会三乘归实际也。俗谛者:显一性缘起之事也。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弘善示天堂之乐,惩恶显地狱之苦也。”《法华玄义》说:世人心所见,名为世谛,出世人心所见名为第一义谛。简单地说:真就是真实的,俗就是世俗的。真谛是究竟的真理,俗谛是表面层次的真理。
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卷二中提到二谛之理,即藏通别圆四种二谛,再分别到圆教接别教、圆教接通教,及别教接通教,这样就成为七种二谛。即:
(1)三藏教之二谛(实有(凡夫)为俗谛、实有灭为真谛)以阴人界等实法而成森罗万品为俗谛,灭俗谛所会之理为真谛;即认为诸法实生实灭,故称生灭二谛。
所谓生灭者,此教诠因缘生法,有生有灭。以世俗人认知一切宇宙万法皆为实有: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有钱财,地位,妻子儿女,有善恶作为,这是世俗人所认知的“真理”。藏教人用析空观,谛审世间一切,无非因缘所生,照见人生所拥有的一切皆是虚幻不真实。了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一切皆苦;而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等分烦恼,断见思二惑,证得偏空法性。所谓:道、灭二谛生,则苦、集二道灭。是藏教人认知的实生实灭法。
(2)通教之二谛,以幻有为俗谛,幻有即空为真谛;即不承认实生实灭,又称无生灭二谛。
通教,通前通后故称通教。钝根的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二教。三界内的利根众生,观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根,犹如幻有,当体即空。以人为例:人是揽五阴而成,假名相好之身,好比舞台、电影中所现的种种人物一样,无而忽有,有而忽无,并非实有,名为幻有。这样的幻有,便是俗谛。
真谛是幻有即空,既然三界二十五有一切依正二报和人一样,当体即空,一切皆由因缘和合而生,这空之与空,也就无所谓和合;用这种观点观察见思二惑,一切善恶诸业,同样是空,人空方能获解脱。这里的真俗二谛,事理互融,和藏教的真俗二谛相反而不相融,完全不同。所以把握这个缘起性空,即是修行的义涵。以布施为例,所谓饭食、衣服、钱财、珍宝,凡是属于自己所有一切资身之具,随有所需者,悉能施与他人是为财施。所以通教之人在布施之时照见那个布施之相,当体就是幻有,要立一个空性来安置所行。到了行布施时,能认识到施人、受人、及财物三事皆是空不可得,如幻如化地去做。
(3)别接通二谛,以幻有为俗谛;别接通之人禀通教之法,见但中之理,接人别教,其所见为真谛,即以幻有即空、不空为真谛;又称单俗复真二谛、幻有空不空二谛。
以幻有为俗谛,和前面幻有、空二谛中所说相同。真谛是幻有即空,这个空并不如前面通教人所认识的空无一物,而是真如理体,也就是但中佛性;但中佛性其体不空,这便是从空中见到不空,这样通教的真谛中已包含了别教的中谛。这里为什么要以幻有为空、为不空共为真谛呢?因为通教的人还会有执著,须要给他立一个空义,同时又要立不空义;让他们明白空与不空是同时存在的。
(4)圆接通之二谛,俗谛同通教;圆接通之人禀通教之法,见不但中之理,接人圆教,以其所见为真谛,即以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趋空不空为真谛。
圆接通是怎么接法的呢?他立幻有为俗谛。也就是他看世间一切皆是幻有。同时他又看到幻有即空、即不空,一切法趋空、趋不不空而为真谛。一切法趋空,是认识到一切皆是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一切法趋於不空,故一切法有究竟实相义。它是不可思议的中道实相。这个义理已经不是靠逻辑思维而能明了,必要依教修持法体证实相。此以通教三乘人有上上根者,能见不但中理,即以不思议法而教导之,令彼受之而接人圆教。
(5)别教之二谛,以幻有、幻有即空为俗谛,不有不无之中道为真谛。
前面藏通二教之二谛,是世间事理二法,俱是心可思惟,口可言议。别教之二谛,乃出世间之事理二法,皆非心口可思议之。别教菩萨,较之世间可言大利,但较圆教人犹属于钝根。(《天台四教仪辅宏记》卷九)判六即说:虽别教住行向三十位内凡,加功用行,以其未开圆解,隔历不融,通属理即故。在别教人所立的幻有、幻有即空俗谛中,幻有指世间事,幻有即空指世间理,以世间事理二法,共成+出世事法。所以别教人认为:凡夫所认知的世间实有固然不对,但认知为幻有也是对治义,同样不是真实义。《金刚经》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实际上已讲出这个道理。
别教以不有不无为真谛。不有不无即但中,也就是以后讲的中谛。天台学能用二谛来讲出三谛的道理。以世人之眼光看不见真谛是但中,故非世人可思议。若以出世道眼观之,此真谛既称不有不无,分明是双遮二边,以显中道。故别教二谛又称显中思议二谛也。
(6)圆接别之二谛,俗谛同前之别教,圆接别人禀别教之法,悟人不但中之理,接入圆教,以其所见为真谛,即合但中、不但中为真谛。
此种二谛,与前面二种二谛有所差别者,前以但中摄在真谛之内,此以不但中摄在真谛之内,而不同。其实中道理性原无但与不但,以别教人根钝,先修空,次修假,后修中,次第而人。他们在修空时,但见於空,不见不空;修假时,但知有假,不知空亦是假,若知空有俱假,当处即中。以不解故,所以修中时,必要双舍空有二边,而人中道;他们所认知的中道佛性如云外月,仅能不变,不能随缘,故圆教人呵斥彼所证者是但中。以彼根钝执着太重故,三观历别而修,三谛不得圆融。此是别教人的根性。
今圆教二谛,则境界大不相同。圆教人於名字位中,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随举一微尘,一切法趋一微尘。所谓一行一切行,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今以此种妙理,化导别教中利根大士,上根十住受接,中根十行受接,下根十向受接。所谓通教接圣不接凡;别教接凡不接圣。别教人至初地位,证道同圆教初住位。故知住、行、向,三贤是内凡位;登地名圣。以三贤受接,分上中下根。《法华玄义》卷二云:问何不接三藏?答:三藏是界内不相即。小乘取让根败之士故不论接;余六是摩诃衍门,若欲前进亦可得去,是故被接。以上明三接之义。
(7)圆教之二谛,以幻有、幻有即空为俗谛,一切法趋有、趋空、趋不有不空为真谛。
在此之前的六个真俗二谛都是互相对望,只此圆教二谛冥然一体,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摩尼珠。珠譬真谛,用譬俗谛;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而分真俗。此非权教三乘人可能思议。为什么?因为圆教是修一念心,它观察到万法一念三千不离自心,一切法都是由这个心而生起,所以天台家说:“心即法界,法界即是心。”如果用真俗二谛来说明,那就是心是可以掌握的,心可以趋于有,也可以趋于空,也可以趋于不有不空。这个道理并非一般人能心思口议,只有依靠祖师的教导修习禅观去求证实践了。
一心三观
天台二祖北齐慧文大师读《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这一段文时,而豁然彻悟圆教的妙理。他将此理授与慧思大师,慧思大师传与智者大师,智者大师依之而证一心三观、一境三谛等圆理,遂而成为天台宗的核心教义。
盖众生心体本自圆明,由於无始一念不觉,遂迷本觉而为不觉,蔽妙明而成无明,迷妄痴昧,转暗为昏,故有见思、尘沙、无明之三惑;自心本自寂静,而无始一念妄动,於无生中妄现生灭;于不迁境而有迁流,生灭灭生,尽成散动,故有分段、变易之二死。今欲背动返静舍暗趋明,复归灵明洞彻,湛寂常恒之体性,非止观不能成就。止有三义:
(1)止息义:众生妄想纷然现前,能澄虑思,则万念顿息。是就所止而说。
(2)停止义:心缘谛理,系念现前,湛然停止,不复动摇。是就能而说。
(3)不止止义:法性无明,本为同体,非止非不止。兹以无明为不止,而以法性为止,即无明是法性;即不止而止。
观亦有三义:
(1)观穿义:智慧利用,烦恼顿穿。是就所观而言也。
(2)观达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是就能观而言也。
(3)不观观义:法性本非观非不观,无明亦然。兹以无明为不观,而以法性为观,即无明是法性。即不观而观。以上是依名释义,相待之止观,而非究竟也。
天台宗针对空假中三观所立有三种止行:
(一)体真止:针对空观而立。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者,称为体真止,以彻达因缘和合,诸法空无自性,故能止息一切攀缘妄想而证空理;空即是真,故称为体真止。若达此境地,则发定、开慧眼,能见第一义,成就真谛三昧。
(二)方便随缘止:又称方便止、系缘守境止,乃针对假观而立。菩萨随缘历境,心安于俗谛而不动,为方便随缘止。盖菩萨知空非空,故能善巧方便,随缘分别药病,以教化众生,并安于俗谛,心不为外境所动。此能开法眼,成就俗谛三昧o
(三)息二边分别止:乃针对中观而立。指不分别生死与涅檠、有与无等二边相。上述第一止偏于真,第二偏于俗,皆不符合中道。既知真非真,则为空边寂静;知俗非俗,则为有边寂静,亦即息真俗二边而止于中谛。若达此境则发中道,开佛眼,成就中道三昧。
以下三种观行:
一则从假人空观,观照诸法自性本空,见思惑破,即观穿义。诸法本无生灭,唯是真空法性,即观达义。真空理体,非观非不观,即不观观义。智者大师在他的早期著作《小止观》证果章就显示:体真止是从假人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观是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堕声闻、辟支佛地。
二则从空人假观,观照诸法俱备,无不历然,尘沙惑破,即观穿义。冥契俗谛,会合真如即观达义。俗谛理中,非观非不观,即不观观义。大师《小止观》中说: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显示方便随缘止,乃是从空人假观。住此观中智慧力多故,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菩萨虽复成就此二种观,是名方便观门,非正观也。
三则中道观,不取二边,双照空有,断破无明,即观穿义。与中谛之理相应,即观达义。中道非观非不观,即不观观义。大师在《小止观》中显示:若菩萨欲於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当知中道中观则是佛眼,一切种智,若住此观,则定慧力等,了了见佛性;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自然流人萨婆若海。……以上三止三观,尚属从浅人深,各有次序,别别历境,互不相融,系别教之说法。
若以圆教,三惑为一体,即以一心三观对治,无须分别破除,一止一切止,一观一切观。如体无明颠倒,即是中道实相之真,名体真止。即此中道实相,随缘历境,安心不动,名随缘方便止。即此中道,生死涅檠,静散顿息,名息二边止。是为一止具有三止。
言其空观,则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言其假观,则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无不假。言其中观,则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无不中。是为一观中具有三观。若止缘于谛,则一谛而三谛;以谛系于止,则一止而三止。所观之境虽一而三;能观之心,虽三而一。所谓:举一即具三,言三即是一;即一即三,即三即一;而三而一,而一而三。是为不思议止观。照而常寂,观即是止;寂而常照,止即是观。寂照不二,双遮双照,止观一如,定慧圆融,谓之妙禅那。如是绝待止观无非实相,而方名为一心三止三观之圆顿止观。又为一大事因缘止观、不可思议止观。种种异名。而其究竟,即我人一念心性。所谓三千性相,念俱一足。
一心三观之修持
观心修行之法,必先以方便为下手,然后进修十乘现法以证实相之果。方便有二十五方便为下手,然后进修十乘观法以证实相之果。方便有二十五方便行,分为五科:
1、具五缘:持戒清净、衣食俱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
2、诃五欲:诃色、声、香、味、触五者。
3、弃五盖:弃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等五法。
4、调五事:调心不沉不浮、身不缓不急、息不涩不滑、眠不节不恣、食不饥不饱。
5、行五法: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此二十五法为通一切禅慧方便,与诸观不同。以下十乘正修:
(一)观不思议境:谓观五阴悉忘能所。即一念三千。故不思议。一切诸法,任何现象皆是空假中三谛相即。广大圆满,横竖自在,更不在前后,岂非不可思议之境。
(二)真正发菩提心:既知前境能观所观悉是实相,就应当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今己已悟,当愍念众生在迷,不了一心具诸法,故当发大心,所谓为利众生愿成佛也。
(三)善巧安心止观:止即三止,观即三观。即止为观,即观为止。随自随他,或暗或散,称机修治,故应善巧地将心安在三止三观中。
(四)破法遍:这里的法,遍指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以一心观破三惑,非前非后,亦不一时,故曰破法遍。如观空即心者,破见思惑;假即是色者,破尘沙惑;非色非心者,破无明惑。稍有法存则不名遍也。
(五)识通塞:若根尘相对,一念心加观照即通;若一念心与道间隔即塞。如行者在破法遍中仍未悟无生之理,余惑未破,则必须认真检讨,时时护持真如心行于六度正轨,以能契合实相观智为目的。
(六)道品调适:道晶,即三十七道品。调适,即随宜对治。如有虽知法门通塞的行者,而仍无法进道者,就是所修持法门不适合自己的根器、宿习,故必须选择调停,以俾道业精进。
(七)对治助开:以上道品对其根性,助修开发。则不住初门(台宗判立藏通别圆四教,每一教,各配以四门,即: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非有非空门为进入佛教真理之门户)亦不住二三四门,门门俱遣,法界圆通。
(八)知位次:修行者须知六即判位,若不知修行的位次,很容易患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增上慢通病,或高推圣境,自鄙五分。故要以即而常六简下劣人,六而常即收高推者;而缓急得宜,稳步进道。
(九)能安忍:在实践观法渐有进展与成就时,必定会引起内外诸障的考验。内在的烦恼、疾病、迷惑;外来的名闻利养等八风,乃至种种灾难,行者於此必须逆来顺受,安心不动,以期早日由五品弟子位,策人六根清净位为目标(此约一佛乘说)。
(十)离法爱:已能实践前之九乘,目的是以普人初住的实践观行法为旨归,因能进入初住之后,自然就能进入宝所。故修行者即能真达初住,也不能生起爱著之心。若生爱著,则易得少为足,就不能更上一层境界,乃至证得究竟佛果。
天台宗以教理为前导,如人之有目;止观重修行,如人之有足。人若五目,则盲修瞎炼,易人歧途;有目无足,则寸步难行。今依教而进修,如乘大白牛车以人一门,而一门一切门,则非小乘羊鹿牛车望尘所及也。此止观法门,妙括三藏,实诸佛之心印。以此进修则无生死不了,无涅檠而不证。以此度生,则无生而不度。限于条件,虽然我等目前还不能具备二十五方便,难以圆修三观妙行。则何妨从念佛一门进入。因为天台宗认为念佛就是修一心三观。谛闲法师在《观经疏钞演义序》中说:“须知持名一法,法尔圆具三观妙行,以所持之名,本具三谛:谓名字相有,即俗谛;名字性空,即真谛;性相不二即中谛也。以能持之念,由来三观:谓念性了不可得即空观;念相历历明明假观;性相一如即中观也。又复应知,所念之佛字字分明,妙假观也;能念之心念念无殊,真空观也;能与所不一不异,圆中观也。所以道: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先后,一心圆绝了无踪。即此谓也。天台圣祖疏於前,四明尊者钞於后,疏中之隐义,钞而发之,将三观之旨和盘托出。……”
《弥陀圆中钞》说:“一心持名时,事一心可也,理一心可也,事理相即一心可也。念念无非法界,心心皆即真常。如是念佛功德最大。能伏五住烦恼,能破一心三惑;能净四种净土,能见三身弥陀;是为不思议念,是为无功用念。永明所谓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今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此偈正为圆顿人一心持名者说也”。
日前与一道友闲聊,道友说:当前证道之人到底有没有?譬如像济公这样得证阿罗汉,有神通之人。他所以这样说,因为看到当前佛教界许多有名气之人临终之时都不能把握,是糊糊涂涂地走了,还不如乡下不识字老太婆能一生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到了临终予知时至,清清爽爽地走了。我想即便是有这样的情况也不奇怪,以修止观为例,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人心浮动,定力薄弱,首先在二十五方便中具五缘一项的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等几方面已很难做到,更何况其它几项。不识字老太婆能够予知时至,念佛往生,说明净土法门就是圆顿法门。正如藕益大师所说:“……所持之佛名无论悟与不悟,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无论达与不达无无非一心三观。能持者即是始觉,所持者即是本觉。今直下持去,持外无佛,佛外无持,能所不二,则始觉合乎本觉,名究竟觉矣。(《灵峰宗论》卷四)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能不直疾往生吗?
主要参考资料:
(1)法华玄义
(2)天台教观选录 台湾和裕出版社
(3)谛闲大师全集第五编 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
(4)天台学教学辞典 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
(5)天台宗入门(下) 法藏法师讲台湾谛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发行
(6)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 大正46卷
(7)三千有门颂解
(8)弥陀圆中钞 台中莲社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