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六


2014/9/4    热度:397   

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六

 

  妙法莲华经

  随喜功德品浅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卷六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何谓随喜?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喜是喜庆。庆因庆果,庆幸奉行佛法、弘扬佛法。详言之,随事就是随顺事相;随理就是随顺理性。理就是实相的理体,法界的本性。法界本性,不出现前一念心。现前一念心,就包括法界性和法界体。现前一念心,随法界的功德,所以说随喜功德。

  佛的本体就是理,佛的理也就是法身。佛出世来教化十方一切众生,这是事。由理而随事,由事而随理,这叫做理事无二。事不离理,理不离事。看起来是两个,其实是一个,看起来是一个,又可以分为两个,所以说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就是中道之理。

  随权随实的功德,就是佛所说权的功德随喜,佛所说实的功德随喜。自己有了这种善因,才能闻到妙法,这是喜庆的因,而能遇到这种妙法。遇到妙法之后,专心修持,将来就会得到菩提果。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

  在前边分别功德品说完之后,就在这个时候,弥勒大菩萨便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假使有持五戒修十善的男子和女人,他们听闻妙法莲华经,而随喜功德,请问能获得多少福德?’弥勒大菩萨又说一首偈颇,向佛请教。

  世尊灭度后    其有闻是经    若能随喜者    为得几所福

  在世尊您入灭之后,将来有人听闻妙法莲华经,能在一念之间随喜功德。那么,这个人能获得多少的福德?请世尊慈悲,开示一番。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智者。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

  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大菩萨说:‘阿逸多(无能胜)!如来入涅槃之后,除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此四众之外,如有智慧的人(他们在往昔时,曾经种植善根,所以今生聪明),无论是年老,或是年幼的人,在法会中闻法华经随喜之后,从法会出来,到其他的地方去,为人解说此经的义理,能获得不可思议的福德。’

  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

  或者在僧人所住的地方,或者在深山穹谷的寂静处,或者在城邑、巷陌、聚落、田里等处。其人将在法会所闻的佛法,为父母、宗族、亲戚、朋友、知识们,随著自己所知道的力量,为他们解说妙法莲华经的义理,令他们种善根,得到随喜功德的利益。

  这些随喜经典的人,听了之后,再辗转教化其他人,为他们解说经中的义理。这些人再辗转教化其他人亦令他们随喜功德。如是辗转教化,乃至第五十个人的时候,其人所得到的福德,也有不可说那么多。

  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随善功德。我今说之。汝当善听。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阿逸多!辗转的教化到第五十个善男子或善女子,他们随喜的功德,我现在为你说一说。你应该聚精会神地听不可忽略。’

  若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

  假使有四百万阿僧祇那样多的世界,有六趣(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和四生(胎、卵、湿、化)的众生。有胎生(胎因情有),有卵生(卵因想生),有湿生(湿以合感),有化生(化以离应)。总之,胎卵湿化,皆是所感的业果;情想离合,皆是能感的业因。

  胎生:乃因亲爱之情而生(四肢的走兽)。卵生:唯以乱思之想而生(二肢的飞禽)。湿生:嗅香贪味,附合而感(昆虫)。化生:厌旧喜新,托彼而应(蝶蛾)。这是欲界的众生。有形是色界的众生;无形是无色界的众生。有想是无色界,空识二无边处的众生。无想是无所有处的众生。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想非非想处的众生。这是九种众生的名称。

  无足的众生是蚯蚓等类,二足的众生是禽鸟等类,四足的众生是狮虎等类,多足的众生是爬虫等类。只要在众生数中都算。有人为求福报,随顺这些众生所爱娱乐之具,统统布施于他们,令满足所求的欲望。

  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诸妙珍宝。及象马车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

  所有的众生,皆布施满阎浮提的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等的一切微妙珍珠宝石。以及象、马、车乘,和用七宝所造的宫殿楼阁等物。凡是众生有所需要,这位大施主皆尽其所有而布施之,绝不悭吝。

  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然此众生皆已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

  这位大施主,又布施七宝,又布施车乘,又布施宫殿给众生。人间的人,鲏行要乘车船;天上的人,旅行要乘宫殿。换言之,天人坐在宫殿中,可以到处去旅行,其速度比现在的火箭还要快。有人打妄想:‘宫殿怎可以行动呢?’这种境界,等你证得五眼六通的时候,自然而知。这不是神秘的事,而是普通的事,只要用功修行,努力参禅,很快就实现了。

  这样的布施,经过了八十年。这位大施主做这样地观想:‘我已经布施众生娱乐之具,皆随顺他们的心意。他们想要什么,我就布施什么。然而这些众生已衰老了,到了风烛残年之期,年龄已超过八十岁,头发斑白,脸上有皱纹,不久就要死去,来日不多。我应当以佛法来训导他们,令他们及时修行,脱离苦海,皆生净土。’

  即集此众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时皆得须陀洹道。斯陀舍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尽诸有漏。于深禅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脱。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不。

  这位大施主观想之后,即刻召集所有的众生,宣布佛法,指示、教导他们,令得到佛法利益,而生欢喜。这些众生很快便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在不久的时间,有的证得须陀洹道果(初果),译为预流。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不同流合污,身心清净,不为境界所转。已断尽欲界八十八品见惑。当有七番生死,才能证得四果无学位。有的证得斯陀含道果(二果),译为一来往。到人间和天上各受生一次,已断欲界思惑前六品。在三界有九地,每地有九品思惑,共计八十一品思惑。有的证得阿那含道果(三果),译为不来,不来欲界受生死。已断尽欲界(五趣杂居地)思惑后三品,尚有色界及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想未断。有的证得阿罗汉道果(四果),译为杀贼,就是杀烦恼贼。又译为应供,就是应当受人天的供养。又译为无生,就是不受生死的果报。

  阿罗汉的境界,把三界一切有漏,皆已断尽,所谓‘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在深妙禅定中,皆得自在。又具足八解脱。何谓八解脱?就是舍弃三界的贪爱,解脱系缚的八种禅定。1、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2、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4、空无边处解脱。5、识无边处解脱。6、无所有处解脱。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8、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

  佛对弥勒大菩萨说:‘在你的意思之中,应该怎么样?这位大施主,他所得到的功德多不多?’

  有人问:‘何谓九地?’

  答:在欲界有一地,名叫五趣杂居地。就是天、人、畜、鬼、地狱五种众生所杂居的世界。在色界有四地:1、色界初禅天,名叫离生喜乐地。因为离开欲界的受生,所以心中觉得又欢喜又快乐。2、色界二禅天,名叫定生喜乐地。因为从定中生出一种无比的欢喜,而得快乐的境界。3、色界三禅天,名叫离喜妙乐地。已离开粗的欢喜,得到微妙的快乐。4、色界四禅天,名叫舍念清净地。舍弃三禅的妙乐念头,身心清净,一尘不染。在无色界有四地:1、空无边处地。虽然没有身形的感觉,但有心识作用。2、识无边处地。前六识完全灭尽,只有后二识存在。3、无所有处地。第七识制伏了,只有第八识存在。4、非想非非想处地。定力控制第八识,不能活动为非想。定力不足,第八识又活动为非非想。不动,则无生死;有动,就有生死。

  总之,将三界划分为九个地区,作为修行者进步的标准,按部就班向上修行,用功到相当的成就,就向上升一阶段。超过九地之范围,便证四果阿罗汉或初住菩萨,结束了分段生死,尚须断变易生死。修到等觉菩萨位,还有一分生相(变易生死)无明未断。如果断尽,即到妙觉果位(佛果)。可是菩萨不想断最后一分无明。为什么?因为菩萨发心,倒驾慈航,普度众生,所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

  弥勒菩萨对佛这样地说:‘世尊!这位施主的功德很多。为什么?因为他不但布施众生一切乐具,况且又能令一切众生证得阿罗汉果,所以说功德是无量无边。’

  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说:‘我现在分别明白对你说这种道理。这位大施主,他用一切乐具,布施给百万亿阿僧祇那样多的世界中六趣众生。又令这些众生,皆证得阿罗汉果位。他所得的功德,不如辗转到第五十个人,他所听到法华经一偈颂,随喜功德的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一分。乃至用算数来计算,用譬喻来形容,也无法能知道究竟有多少?’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

  佛又叫一声:‘阿逸多!像这个第五十人,他辗转听到法华经,发随喜的心,尚且能获得无量无边阿僧祇那样多的功德。何况最初第一个人,他直按在法会中听法华经,发随喜心,他的功德,当然比间接听到法华经(第五十个人)的功德,更要殊胜。纵使无量无边阿僧祇,也不可相比拟的。’换言之,在道场中听法华经,随喜功德不可说,不可说,也就是说也说不出来,究竟有多少。

  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辇舆。及乘天宫。

  佛又叫一声:‘阿逸多!假使有人仰慕妙法莲华经的缘故,到僧人所住的地方,无论是坐还是站著,在很短的时间能聆听法华经。因为有这种随喜功德,到来生时,定能获得上等的车象。或者生在帝王之家,乘坐珍宝的辇舆。或者生在天上,乘坐七宝的宫殿。’

  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更有人来。劝令坐听。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假使又有人,先在讲法处坐,聆听法华经。随后又有人来道场,劝他坐下听经,或者将自己的座位分给他一半,二人同坐一座。或者将座位全让他坐,这个人的功德,等来生时,可以得到天帝释(三十三天主)所坐之处。或者得到大梵天王所坐之处,或者得到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各位!如有人来佛教讲堂听经,要招待,帮忙找座位。假如有人没有座位,可将自己的座位分一半给他,或者全部让给他,将来必有福报。总而言之,凡是来听经者,要招待,不可怠慢。不要像木头人,不理不睬,令人生怯,下次不敢再来。要晓得,招待客人是礼貌,并非攀缘,这一点要弄清楚,不可混为一谈!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利根智慧。

  佛又叫一声:‘阿逸多!假使又有人,能对其他人说:“现在有讲妙法莲华经的道场,我们可以共同去听经。”那个人,受其劝说,在很短时间内,聆听法华经。这个劝告的人和那个听经的人,所得到的功德,等到来生时,能遇到总持佛法的菩萨,共同生一处,获得六根聪利的智慧。’

  现在佛教讲堂,正在讲妙法莲华经,你们可以告诉诸亲好友,令他们来听经,不但你们有功德,而且亲友也沾法益,得到功德,种下善根,将来的福报,无可限量。

  百千万世终不喑哑。口气不臭。舌常无病。口亦无病。齿不垢黑。不黄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缩。不粗涩。不疮胗。亦不缺坏。亦不呙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无诸可恶。

  在百千万世之中,不得喑哑之症。口中不会吐出臭气,身上不会放出臭味。修行人不讲经说法,会患喑哑;修行人不严守戒律,会放臭味。若劝人听经的功德,不患舌病,不患口病。牙齿不垢、不黑、不黄、不疏、不缺落、不参差、不弯曲,非常整齐而且洁白。

  唇很端正,不向下垂,也不缩,也不粗涩,也不生疮,也不缺坏,也不歪斜,也不厚大,也不黧黑,没有令人讨厌之处。有人的唇是天包地(上唇长,下唇短),或地包天(上唇短,下唇长),或是三瓣,或是吹火。这是前生好说是非,散播谣言之报。

  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狭长。亦不洼曲无有一切不可喜相。

  鼻子正直,也不塌陷,也不弯曲。脸色不黑,也不狭长,也不洼短,没有一切令人不喜见之相。欲令六根庄严,多行善功德,不造罪恶孽。凡是五官端正的人,不问而知,是功德所致。

  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

  这个劝说他人听经的人,和被劝告听经的人,皆得唇舌牙齿相好而庄严。鼻子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宽而平,好相具足,世世所生的地方,都能见佛闻法,生起信心,接受佛的教诲,也就是依教奉行。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佛又叫一声:‘阿逸多,你且看!只劝一人前往道场听法,所得的功德,就有这样多。何况专心听讲、读诵,在大众之中,又能分别为人解释修行之法,其功德更为广大!’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愿将前边长行中的义理,用偈颂再说一遍。

  若人于法会    得闻是经典    乃至于一偈    随喜为他说

  如是展转教    至于第五十    最后人获福    今当分别之

  假使有个人,他在法会之中,得闻妙法莲华经,乃至对于一句偈颂,有所心得,随喜对他人讲说此偈之义理’。这样辗转相教,传至第五十人时,那个人所获得的福报如何?我现在为你们分别说明,希望你们仔细的听讲。

  如有大施主    供给无量众    具满八十岁    随意之所欲

  见彼衰老相    发白而面皱    齿疏形枯竭    念其死不久

  举例而说明,好像有位大施主,他用种种财物来布施,供给无量无数的众生,已经有八十多年的时间,他随顺众生的需要,满他们的心愿。

  这位大施主,见这些众生已经衰老,头发白了,面有皱纹,牙齿脱落,形体枯竭,便晓得他们快要死了,遂生起怜愍之心,令他们脱离生死之苦海,到达涅槃四德之彼岸。何谓涅槃四德?就是常、乐、我、净。

  我今应当教    令得于道果    即为方便说    涅槃真实法

  世皆不牢固    如水沫泡焰    汝等咸应当    疾生厌离心

  我现在应当教导他们修行出世的法门,令他们皆能得到阿罗汉的道果。即时为他们方便说,由生死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直达涅槃彼岸的真实之法。

  世间的一切事相,不是牢固不坏,皆是虚妄不实的幻化。好像水上的泡沫,转瞬即逝。又像大地的阳焰,远望似有,近视则无。你们要知道,统统是空的,不可贪恋红尘,赶快厌离娑婆世界,回到原有的家乡——常寂光净土。

  诸人闻是法    皆得阿罗汉    具足六神通    三明八解脱

  最后第五十    闻一偈随喜    是人福胜彼    不可为譬喻

  这些众生听到大施主这种法之后,发心修行,后来统统证得阿罗汉的道果。他们具六种神通。何谓六神通?1、天眼通:能看见天人快乐的境界,又能看见地狱受苦的情形,好像看电视一样的清楚。2、天耳通:不但能看见天人的行动,而且又能听到天人的谈话,好像听收音机一样的清楚。3、他心通:能知道他人心中所想的事,口中想讲的话。4、宿命通:能观察自己和他人在往昔的因缘和将来的因果。5、神足通:可以在定中行动,或者在空中行走,来去自在,任运自在,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6、漏尽通:就是扫除一切烦恼,没有一切妄想。诸漏已尽,不受后有。外道只有五神通,而无漏尽通。

  又具足三明和八解脱。何谓三明?就是1、宿命明。2、天眼明。3、漏尽明。也就是知道自身和他身宿世之生死相;又知道自身和他身未来之生死相;又知道现在之苦相,断尽一切烦恼之智慧。三明在佛为三达,在罗汉为三明。智之知法显了,为三明。八解脱已在前边有所释,不再赘言。

  辗转到最后那个人,已经是第五十个人,他闻到法华经只有一偈,而能随喜功德,所得的福报比大施主的福报还要胜过百倍。这种福报简直无法说尽,就是用譬喻来形容,也不能说明它的边际。

  如是展转闻    其福尚无量    何况于法会    初闻随喜者

  像这样辗转地听经,尚且能有无量的福报,何况在法会中最初那个随喜听法的人,他的功德更大了。各位注意!凡是有讲经说法的地方,随喜参加,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若有劝一人    将引听法华    言此经深妙    千万劫难遇

  即受教往听    乃至须臾闻    斯人之福报    今当分别说

  假使有人能劝说一个人,引导他来到道场聆听妙法莲华经,应当对他说:‘妙法莲华经是最深奥最微妙的经典,在百千万劫中,难遭难遇的经典。’换言之,不容易遇到有人讲解法华经的机会。所以我劝你们要随喜听经,无论何人讲何经,在可能之范围内,要参加法会,受益匪浅。有饭可以不吃,经不可以不听,有这种的思想,才是标准的佛教徒。切记!不可一边听经,一边打妄想。或者睡觉,或者张望,那就违背来听经的本意。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法师所讲的经义,一概不知。为什么?未历耳根嘛!

  这个人受他的教导,前往道场聆听法华经,就是在很短的时间,而能专心听讲。这个人所获得的福报,我(释迦牟尼佛)现在分别来对你(弥勒菩萨)详细的说一说。

  世世无口患    齿不疏黄黑    唇不厚□缺    无有可恶相

  舌不干黑短    鼻高修且直    额广而平正    面目悉端严

  为人所喜见    口气无臭秽    优钵华之香    常从其口出

  随喜聆听妙法莲华经的人,他所得的福报,世世没有口患、牙齿不疏、不黄、不黑,非常整齐洁白。圣人有四十齿,凡夫有三十二齿,佛有四十齿。华严菩萨(唐澄观国师)有四十齿。有何证明华严菩萨就是澄观国师呢?

  华严宗第四祖澄观法师,又名清凉国师,他是唐朝七帝之师。他的相好而庄严,不但有四十齿,而且目有重瞳,夜间放光,双手过膝,一目十行,天生异禀。他圆寂之后,印度有位证得罗汉果的僧人,来震旦(中国)弘扬佛法,续佛慧命,路过葱岭(帕米尔高原)的地方,忽见有两个童子,凌空而过,这位僧人用神通制住二童子前进,乃问他们前往那处?所为何事?二童答:‘我们到震旦请华严菩萨的齿,拟在印度文殊堂供养。’僧人又问:‘何人是华严菩萨的化身?’二童答:‘澄观国师。’言毕,二童凌空而去。

  这位罗汉来到长安(唐朝的国都),将此消息宣布,奏明皇帝,准许开澄观国师的棺,果然发现门牙少了二颗。由此大家才知澄观法师是华严菩萨的化身,乘愿而来教化众生。

  随喜法华经的人,唇也不厚,也不薄,恰到好处。又不缩,又不缺,非常端正,没有可恶之相。舌头不干燥、不黑色、不短小。鼻子又高又直,不断不弯。额部既广且平,所谓‘天庭饱满’。面如满月,目绀青色,完全端严,这个人的五官庄严,人人欢喜见到他。他的口中没有臭秽之味,常放优钵华的清香芬芳之味。因为常读诵妙法莲华经,故口吐芝兰之香味。

  若故诣僧坊    欲听法华经    须臾闻欢喜    今当说其福

  后生天人中    得妙象马车    珍宝之辇舆    及乘天宫殿

  假使有人想听法华经,而到僧人所住之处,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闻此经,而生欢喜心;依教奉行,我现在为你说出他应当得到的福报。这个人死后,不是生到天上,就是生在人间。在人间可得到象马车,或者得到七宝辇舆。在天上可得乘大宫殿,获得这样的福报。

  若于讲法处    劝人坐听经    是福因缘得    释梵转轮座

  何况一心听    解说其义趣    如说而修行    其福不可限

  假使能在讲经说法的地方,劝人坐下听经,由这种因缘所得的福报,将来可以坐帝释天的座位,或者坐大梵天王的座位,或者坐转轮圣王的座位。何况自己专一其心来听经,能解说法华经的义趣,依照法华经所说之法去修行,所得的福报是不可限量!

  妙法莲华经

  法师功德品浅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卷六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何谓法师?浅言之,精通佛法,为人之师。法师有五种:1、受持法师:对于佛法,受之于心,持之于身,严格实践。2、读经法师:对著经本而念为读。每日以读经为修持。3、诵经法师:背著经本而念为诵。每日以诵经为修持。4、解说法师:为众生解释经义,说明道理,令众生依法修行。5、书写法师:恭敬书写经典,或供于塔庙,令众生礼拜,多种善根。或印成经卷,流通于世,令众生读诵,照经义去行。亲手书写经典,乃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有首偈颂谓‘书写及供养,施他令彼读,受持正开演,讲说与思惟。’有这样的功德,才能为人之模范,受人之恭敬,而称法师。

  具足这十种德行,就是大法师。是那十种呢?就是1、善知法义。2、能广宣说。3、处众无畏。4、无碍辩才。5、巧方便说。6、法随德行。7、威仪具足。8、勇猛精进。9、身心无倦。10、成就忍力。

  何谓功德?恶尽言功,善满曰德。也就是修功德有所得。又可以说,功是指行为的善而言;德是指心理的善而言。总而言之,福利之功能,得为善行,为之功德。

  这一品是说明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莲华经的功德,能令六根清净,有六根互用之功能。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释迦牟尼佛说完随喜功德之后,在这个时候,乃告诉常精进菩萨大菩萨说:‘假使受五戒的男人,受五戒的女人。或者受比丘戒的男人,受比丘尼戒的女人。或者受菩萨戒的男人,受菩萨戒的女人。他们能受持妙法莲华经,或者是读、或者是诵、或者是解说、或者是书写。这个人,可以得八百眼功德,可以得一千二百耳功德,可以得八百鼻功德,可以得一千二百舌功德,可以得八百身功德,可以得一千二百意功德。’

  我们人的六根,每一根都有一千二百功德,在前边有三百功德,在后边有三百功德,在左边有三百功德,在右边有三百功德,合计有一千二百功德。有人问:既然每一根有一千二百功德,为什么眼隋只有八百功德呢?因为眼睛所见不圆满,见前不见后,见左不见右,所以只有八百功德。耳朵可以听到前后左右的声音,没有障碍,具足而圆满,所以有一千二百功德。鼻在一呼一吸之间,有停止的地方,所以只有八百功德。舌头能尝百味,功德具足圆满,所以有一千二百功德,身体有触觉逆顺二缘,逆是不欢喜触尘,顺是欢喜触尘。在逆顺之间,缺四百功德,所以只有八百功德。意识有思想、有分别,具足圆满,所以有一千二百功德。

  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有六千功德来庄严六根,令六根皆得清净。眼睛明,耳朵聪,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美妙,意通达,获得殊胜的福报。

  这一品,以常精进菩萨作为当机众。若想有功德,必须常精进。身精进、心精进、昼精进、夜精进,时时勤精进。如果不精进,就没有功德,所以修道人,要昼夜六时常精进。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

  这个善男子或者善女人,以父母所生清净的眼,就能见到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和河海。(四果阿罗汉才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初地菩萨能见百个佛国土。)何谓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个须弥山、一个日月、一个四大部洲,为一世界。积集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积集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积集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为有三个千的缘故,所以叫做三千大千世界,并非三千个大千世界。

  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往下能看见阿鼻(无间)地狱。此地狱在八热地狱最下层。何谓无间地狱?此地狱没有空间,一人也充满,不觉得有空隙;万人也充满,不觉得很拥挤。无间有五种:1、趣果无间。2、受苦无间。3、时无间。4、命无间。5、身形无间。总而言之,堕落无间地狱,受苦的时间没有间断,除非遇到佛光普照,否则没法子可以出离。

  有人问:‘犯了什么罪业,堕落在此地狱?’犯了五逆大罪的众生,便堕此地狱。何谓五逆?就是1、弑父。2、弑母。3、弑阿罗汉。4、出佛身血(破坏佛像)。5、破和合僧(挑拨离间)。犯了一逆,便堕落无间地狱。

  这位法师,往上能看见有顶天(三界最高一层天),也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天。以定力来控制第八识。似尽为非想。定力稍动,第八识似存为非非想。这个天,外道认为是最高的境界,但是不究竟,仍有生死。

  这位法师能看到无间地狱和有顶天,其中一切众生的行动,及其业因缘果报得生之处,悉见悉知,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位法师虽然未证得天眼通,可是以父母所生的肉眼,能看见一切的境界。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受持妙法莲华经的缘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世尊想把前边的义理,再重新宣说一遍,而用偈颂来说明。

  若于大众中    以无所畏心    说是法华经    汝听其功德

  假使在大众之中,没有畏惧心,才能对大众解说妙法。如生恐惧心,就不能讲妙法莲华经。常精进菩萨!你要静听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他所有的功德。我现在为你说一说。

  是人得八百    功德殊胜眼    以是庄严故    其目甚清净

  这位法师,他得到八百眼功德,证得殊胜的眼睛,能见三千大千世界内外的一切,不需要有天眼通的神通。因为有这种功德庄严的缘故,所以他的眼睛,甚为清净。

  父母所生眼    悉见三千界    内外弥楼山    须弥及铁围

  并诸余山林    大海江河水

  凭父母所生的肉眼,就能看见三千大千世界内外的境界。好像弥楼山(光明山)、须弥山(妙高山)、铁围山(四大洲外的围山)以及诸山的林,大海江河的水,统统看得清清楚楚。

  下至阿鼻狱    上至有顶处    其中诸众生    一切皆悉见

  虽未得天眼    肉眼力如是

  因为得到清净眼,所以下能看到无间地狱,上能看到有顶处之天。在其中一切众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清清楚楚看到。虽然未证得天眼通,但是父母所生的肉眼力量,也能如是。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种语言音声。

  又叫一声常精进菩萨!假使有持戒的男人或者持戒的女人,受持妙法莲华经,能读、能诵、能解说、能书写,那么这个人能得到一千二百耳功德。以这种清净耳根,能听到三千大千世界内外的一切音声,下至无间地狱,上至有顶处天,在其中种种语言音声,皆能听到。不但是清楚,而且又能分别是何种音声。

  象声。马声。牛声。车声。啼哭声。愁叹声。螺声。鼓声。钟声。铃声。笑声。语声。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声。法声。非法声。苦声。乐声。凡夫声。圣人声。喜声。不喜声。

  好像大象吼叫的声音,野马嘶叫的声音,牛的声音,车的声音,啼哭的声音,愁叹的声音,法螺的声音,法鼓的声音,法钟的声音,法铃的声音,笑的声音,语的声音,男人的声音,女人的声音,童男的声音,童女的声音,如法的声音,非法的声音,痛苦的声音,快乐的声音,凡夫的声音,圣人的声音,欢喜的声音,悲哀的声音。这种种声音,受持妙法莲华经这位法师,统统能听到,又能分别清楚。

  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紧那罗声。摩侯罗伽声。火声。水声。风声。地狱声。畜生声。饿鬼声。

  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法师,他能听到天上的声音。人修行五戒十善之法,死后生到天上,享受快乐,但是天福享尽时,发生五衰现象,还要堕落在轮回中受生死。

  何谓五衰现象?就是:1、花冠萎谢:天人所戴的花冠,乃是用鲜花所编,永远新鲜,芬芳扑鼻,清净无尘垢。等到命终时,花冠自然凋谢。2、衣服秽垢:天人所穿的衣服,非常清洁(只有三铢重,二十四铢为一两),不需要洗濯。为什么?因为天上清净,没有尘埃。等到命终时,衣服自然肮脏。3、两腋汗出:因为天上清凉,天人永不出汗,等到命终时,便从腋下流出汗水,其臭不可闻。4、体放臭味:天人的身上,总是放香气,善多放大香气,善少放小香气,比人间的香水还要香若干倍。等到命终时,却放出奇臭的气味,如同死尸一般,令其他天人不敢接近。5、不安于座:天人常坐禅,不动于座,衣食行一思而有,所谓‘思衣衣至,思食食至。’衣服不大不小、不宽不窄,恰好合身。食物不多不少、不碱不淡,正合口味。想到何处旅行,一思而至。这是什么道理?因为天人有神足通,遂心所欲,不受任何的限制。可是到了命终的时候,就没有定力,知道已经发生四种现象,心乱如麻,就坐立不安,忽坐忽立,便堕落于轮回中,去受生死,或堕地狱,或转为人,没有一定,而是照业力所决定。

  你们不要认为生到天上,就有保险,不修行坐禅,照样要堕落三恶道中。就是释提桓因(基督教称为上帝,道教称为玉皇大帝,天主教称为天主)也不能例外,照样去投生。

  今天讲个公案。忉利天的天主,有一天发现自己有五衰现象,愁眉不展,心急如焚,忽然想起释迦牟尼佛,可能有解救的办法。于是来到佛所,说明来意。佛对他说:‘所造的定业,无法更改。你要皈依三宝,再去投生,消了业障,再回到天宫作天主。’天主遂到人间投驴胎。母驴怀胎之后,有意将主人的瓷器踢碎,主人大怒,用棒打驴,因而堕胎。天主回到天宫,又作天主。从此以后,笃信佛法,成为佛教护法神。

  这位法师又能听龙声,龙在往昔修行时,乘急戒缓的缘故,所以有神通,但为畜生。这位法师听到人的声音,便知前因后果,或者过去是龙身,现在是人身。也许现在是人身,未来是龙身。一听声音,便能晓得前因后果。

  夜叉声:夜叉译为捷疾鬼,这种鬼有三种:一为地行夜叉,不会飞行,但是行走很快。二为空行夜叉,会飞。三为天行夜叉,也会飞。他们常给人添麻烦,皈依佛法之后,反而成为护法神,保护修道人的安全。

  乾闼婆声:译为嗅香神,他们不吃荤而吃素,欢喜嗅香气。帝释天有大法会时,燃起牛头栴檀香,他们嗅香而至妙法堂。演奏音乐,表演歌舞,令诸天众,皆大欢喜。

  阿修罗声:译为无端正。男修罗的相貌,奇丑无比,五官不端正,故名无端正。可是女人非常美丽,所以释提恒因(天主)的太太,就是阿修罗王的女儿。由此可证,阿修罗的女人,非常标致,否则,释提桓因绝对不会娶修罗女做太太。他们有天褔而无天德,性情好斗。这位法师,一听声音,便知三世的果报。

  迦楼罗声:译为金翅鸟。因为它的翅膀是金色,闪闪发光,它专吃龙。一般飞禽专吃虫类,大鹏金翅鸟是大鸟,龙是大虫,所以金翅鸟专吃龙。它在空中巡视大海中应死的龙,发现龙时,用翅膀(展开有三百由旬)煽海水,成为两半,应死的龙,吓得发抖,遂失去神通,露出体形,等著被吞。可是大鹏金翅鸟将要死时,就没有威力,龙也不怕它,反而吐出毒气,将它毒走。金翅鸟无可奈何,飞返金刚山,被火所焚而死,留下焚不坏的心,成为如意珠。

  龙王眼见自己的种族被金翅鸟所吞,快要到绝种的时候,来到佛所,乞佛慈悲,解救危机。佛送龙王一件袈裟,对它说:‘将此袈裟拆成一缕一缕,每龙的角上挂一缕,这样金翅鸟就不能搏龙而食了。’龙王回到龙宫,按照佛所指示,每条龙有了护身的法宝。从此大鹏金翅鸟再也找不到龙为食物,饿得难忍,也来佛所,对佛说:‘世尊!您对龙慈悲,对我不慈悲,我没有龙可食,那么,我吃什么?’佛对它说:‘你要晓得因果报应,你今生吃龙,龙来生吃你,互相吞食,无有了期。在佛法中要戒杀生,你从今以后,不要吃肉,要吃斋食。’金翅鸟问:‘我吃什么斋食呢?请世尊指示!’佛说:‘自今天开始,叫我弟子在午斋时,送一份米饭给你,足够你吃饱的,不要担心!’所以一直到现在,在午斋时,送出七粒米,一粒米变成七粒米,七拉米变成四十九粒米,变化为无量米,足够金翅鸟所食。有天眼通的人,可以看见大鹏金翅鸟飞来取食。

  紧那罗声:译为疑神,因为他头上有一角,令人怀疑,故为疑神。他是帝释天的乐神,演奏庄严的法曲,令闻者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摩侯罗伽声:译为蟒神,又为大腹行。它在未皈依佛前,专放毒气,伤害人畜,作为食物。皈依佛之后,改邪归正,成为护法神。

  以上是天龙八部,它们各有所因,各有所果。这样种种的声音,解说妙法莲华经这位法师,悉知悉见,皆能明了。

  火的声音、水的声音、风的声音,这位法师一听,便知三世的因果。或者在过去发生什么灾难?或者在现在将要发生什么灾难?或者在未来会发生什么灾难?一清二楚的知道。为什么?因为受持妙法莲华经所得的功德,所加持才有这种神通力。

  地狱的声音、畜生的声音、饿鬼的声音,这位法师,一听到这个人的声音,便知前生是什么?或者来生是什么?都能预知,丝毫不会错的。

  我们在吃饭前要念:‘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雄话,信施难消。’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何谓五观?就是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有这五种观想,所吃的食物,一定消化。如果没有这五种观想,一定不会消化,所谓‘三心不了水难消,五观若明金易化’,若是三心不了,就是喝施主一杯清水,你也消化不了。这五种观想若是明白了,就是一餐吃了值一斤金子的饮食,也会消受得了的。所以出家人在吃午饭时,一定要念供养咒。

  古德说:‘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下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各位看一看!吃了饭不修行,罪过多大!将来要变牛变马来还债,多么可怕呀!各位!要认识清楚这种果报,不可依佛穿衣、赖佛吃饭,将来的罪过不堪设想。

  比丘声。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

  比丘声:比丘译为乞士,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中国人称比丘为和尚,和尚的生活,行人所不能行的事,忍人所不能忍的事,修忍辱波罗蜜,绝对不发脾气,过著清心寡欲、淡泊明志的朴素生活,与世无争,对人无求。为什么?因为求解脱,得自在,所以不贪财、不结婚、不求名、不食肉、不多睡,没有五欲之恋,专心修道,容易有成就。所以说出家乃是大丈夫所为之事,非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

  比丘尼声:女人出家修行者,称为尼师。目的如前因。阿难尊者向佛恳求,准许女人出家修道,但是需守八敬法。这位法师一听他(她)们的声音,便知三世的因果。或者在过去是出家人?或者现在要做出家人?或者在来生要做出家人?详细而明了。

  声闻声:他们是聆听佛说四谛(苦、集、灭、道)法而悟道,故为声闻。可是他们自度不度他、自觉不觉他、自利不利他,故为自了汉。小乘的思想,就是不管闲事,所谓‘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顾各’,这是小乘人的作风。

  辟支佛声:也就是缘觉,观察十二因缘而觉悟,故为缘觉。在佛出世时为缘觉,在佛未出世时为独觉。他们在深山穹谷中,研究万物生灭之理,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觉悟一切无常,无师而证得真理——了生脱死。

  菩萨声:他们是修六度万行,而行菩萨道,广济众生,有牺牲的精神,为拯救众生离苦得乐,乃倒驾慈航,从常寂光净土来到娑婆世界,普度众生,并且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又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又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种精神多么伟大呀!我们出家人,要向地藏王菩萨学习,要有慈悲心。在佛教中有两句话:‘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要向这条大道迈进,遇到挫折也不回头,直达目的地——无众生可度为止。大乘的思想,为人不为己,所谓‘舍己救人’。有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否则,慈悲成为口头禅,说到做不到,等于空谈,违背出家人的责任和义务。

  佛声:佛是觉悟的人,因为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的缘故,所以得到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身。佛已经三觉圆满、万德具备,受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所尊敬,故称为世尊。

  出家修道人,要福慧双修,不可偏差。如果专修一边,功德不会圆满,所谓‘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怎样修福?多作功德,救济苦难的人。怎样修慧?讲经说法,印经流通。

  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一听到这种声音,便知三世的因果。或是声闻耳,或是辟支佛声,或是菩萨声,或是佛声,这四圣的声音,完全知道,而且分析很清楚,绝对无讹。

  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

  总而言之,在三千大千世界以内和以外,所有一切的声音,这位法师,虽然没有获得天耳通,可是以父母所生清净平常之耳,皆能完全听知。这样分别种种的音声,而不会破坏耳根。为什么?因为不被声尘所转,所以不坏耳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愿意将长行的义理,用偈颂再重新宣说一遍。

  父母所生耳    清净无浊秽    以此常耳闻    三千世界声

  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以父母所生的肉耳,非常清净,没有污浊秽垢。用这个平常耳能听三千大千世界内外一切的声音,清清楚楚。

  象马车牛声    钟铃螺鼓声    琴瑟箜篌声    箫笛之音声

  或者是象声,或者是马声,或者是车声,或者是牛声。所有的钟声、铃声、螺声、鼓声,也能分别清楚。以及琴声(五弦或七弦)、瑟声(二十五弦)、箜篌声(二十三弦)、箫声(前有五孔,后有一孔,竖吹)、笛声(有七孔,横吹),种种乐器的音声。这位法师,完全能听得到,又能分别清楚是何器具之音声。

  清净好歌声    听之而不著    无数种人声    闻悉能解了

  清净悦耳的歌声,有陶冶人性情之功用,但是听了之后,不可著住在歌声上。无论是那一种族人所唱的歌声,这位法师皆能分别了解,没有言语不通之障碍。

  又闻诸天声    微妙之歌音    及闻男女声    童子童女声

  这位法师,又能听到诸天的声音,又能听到微妙的歌音,又能听到男女的声音,又能听到童男童女的声音。总而言之,无论什么音声,都能听到,而且分析得非常清楚。

  山川险谷中    迦陵频伽声    命命等诸鸟    悉闻其音声

  在山川危岩之中,有迦陵频伽鸟的音声(译为好声鸟产于雪山,在卵中便会鸣),其音和雅,又为仙鸟,能发非一般人所能听到的妙音。命命鸟就是共命鸟,一身二头,二口同时饮食,同时啼鸣。以及一切诸鸟的啼声,这位法师能完全听到。

  地狱众苦痛    种种楚毒声    饿鬼饥渴逼    求索饮食声

  地狱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十八地狱等等。在地狱受种种楚苦的声音,这位法师皆能听到。饿鬼饥渴所逼迫的声音,到处寻求饮食的声音,这位法师皆能听到。饿鬼因为业力所感,咽细如针,腹大如鼓,永远吃不饱。为什么?因为食物到口,变成火焰,看水是血而不能饮,故名饿鬼。是什么原因成饿鬼呢?因为这人在世时,诽谤三宝、破坏三宝,故死后为饿鬼。目犍连尊者,他是神通第一。有一天,他去寻找他死后的母亲在何处?发现他母亲在饿鬼道中,身焦如焚,十分可怜。尊者乃用钵盛饭给他母亲吃,不料饭竟变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连尊者,见到这种情形,痛哭流涕来问佛:‘这是什么因缘?’佛告诉他:‘因为你母亲在世时,不但不信佛法,反而毁谤,所以受此倒悬之苦。’佛又说:‘你于七月十五僧自恣日,用百种供物,供养众僧人,请其诵经诵咒,藉此功德,不但你母亲得救,就是过去七世的父母,也能得救。’因此每年寺院皆举行盂籣盆法会(译为‘解倒悬’),超度七世的父母,离苦得乐。

  诸阿修罗等    居在大海边    自共言语时    出于大音声

  所有的阿修罗,脾气很大,没有涵养功夫,所以欢喜斗争。他们住在大海边,互相谈话时,发出很大的音声。为什么?因为没有慈悲心,只有仇恨心的缘故。

  如是说法者    安住于此间    遥闻是众声    而不坏耳根

  这位解说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他安稳住在慈悲处,能听到很远的一切声音,而不会破坏耳根。因为说法的功德所加持的缘故。

  十方世界中    禽兽鸣相呼    其说法之人    于此悉闻之

  在十方一切世界之中,所有飞禽和走兽互相争鸣,互相呼叫的声音,这位说法的法师,在此完全能听到,完全能明了。

  其诸梵天上    光音及遍净    乃至有顶天    言语之音声

  法师住于此    悉皆得闻之

  色界大梵天,已经离欲界的YIN欲心,寂静而清净,天主是尸弃,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时,他先来请佛转*轮。婆罗门教崇拜大梵天,认为婆罗门是从大梵大口中所生,最为尊贵的人,称为贵族。刹帝利(王族)是从大梵天臂所生,所以统治全国人民。吠舍(工商农)是从大梵天胁所生,能生产一切应用之物。首陀(奴隶)是最下贱的人,称为贱族,没有宗教信仰自由,没有政治的权力,教育、经济、待遇皆不平等。

  光音天是二禅第三天,此天不但身心能放光,代替说话,而且又可放智慧光来教化众生。据说地球的祖先是从光音天而来。此天的人,欢喜旅行,到处观光。有一次,来到地球(成劫期间)发现地肥(类似牛奶)非常甜美,清香可口,形同甘露。一时起了贪心,而饮过量,因而失去神足通,不能返回光音天。遂留住地球,成为人类祖先。

  遍净天是三禅第三天,此天已经得到普遍清净的快乐,虽然妙乐无穷,仍是有漏之乐。一般行者认为这是安身立命之处,贪图快乐,便忘了清净的家乡,容易堕落。真正修行人,不在此天停住,急急出此天界,到四禅天去。

  到福爱天时,有两条路,一是正路:修无漏定的人,可以直达广果天,而进入五不还天。一是歧路:修无想定的人,可以到无想天(长寿天),这是外道所住的地方,仍是不究竟之处。暂时寂然不动,等定力摄持不够时,自然堕于六道轮回中受生死。好像冰夹鱼、石压草一样的道理。

  有顶天就是无色界最高一层天,也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天。释迦牟尼佛当初在雪山修道时,其师修到此天的境界,佛认为不是解脱生死之法,乃离他而去。自己苦修六年,仍然不得了生脱死之法,于是放弃苦行,来到菩提树下,静坐思惟,到四十九天的夜里(此时佛是三十岁,时间是十二月初八日),看见明亮的星星而悟道,证得十二因缘之理,乃是生命之轮。

  诸天的言语声音,这位法师住在此处,完全能听到,甚至那一个天说什么言语,也分别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

  一切比丘众    及诸比丘尼    若读诵经典    若为他人说

  法师住于此    悉皆得闻之

  一切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他们或者读经典,或者诵经典,或者为他人解说经典,或者恭敬书写经典。这位法师住于此处,完全能听到他们在修持那一种法门。

  复有诸菩萨    读诵于经法    若为他人说    撰集解其义

  如是诸音声    悉皆得闻之

  又有一切菩萨,或者读此经,或者诵此经,或者为他人解说此经,或者撰著此经,或者集解其义。像这样种种的音声,这位法师完全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诸佛大圣尊    教化众生者    于诸大会中  演说微妙法

  持此法华者    悉皆得闻之

  十方诸佛是大圣尊,教化一切众生。在一切大会之中,演说为实施权,开权显实的微妙法,受持妙法莲华经的这位法师,完全都能听得到。

  三千大千界    内外诸音声    下至阿鼻狱    上至有顶天

  皆闻其音声    而不坏耳根

  在三千大千世界以内和以外,所有一切的音声,下至无间地狱,上至有顶处天。这位法师皆能听到其音声,可是也不会损坏他的耳根。

  其耳聪利故    悉能分别知    持是法华者    虽未得天耳

  但用所生耳    功德已如是

  因为他的耳根,非常聪利的缘故,所以能分别了知。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虽然未证得天耳通,但是用父母所生的肉耳,就能听到一切的音声。为什么?因为受持法华经的功德之缘故。

  眼有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谓‘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圆明法界内,无处不含容。’耳也有五耳。这位法师乃是用父母所生的常耳。因为解说法华经有功德,不但能听到一切的音声,而旦还能知道一切的音声。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

  将前边的道理再说一次。释迦牟尼佛又唤一声常精进菩萨!假使有善男子和善女人,他们受持妙法莲华经,不论是读、是诵、是解说、是书写,皆能成就八百鼻功德。用这种清净的鼻根,可以嗅到三千大千世界内外,乃至上下各方一切的香气。

  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末利华香。薝卜华香。波罗罗华香。赤莲华香。青莲华香。白莲华香。华树香。果树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罗跋香。多伽罗香。及千万种和香。若末若九若涂香。持是经者。于此间住。悉能分别。

  有须曼那华香,译为悦意华。此华又香又美,形色非常美丽,令人心悦意足,故为此名。又有阇提华香,译为全钱华,华是黄色,形如钱状,故为此名。又有末利华香,译为鬘华。此华可编制华鬘,挂在身上,以为庄严。现在还流行花圈,献给客人,表示欢迎;献给死人,表示哀悼。又有薝卜华香,译为金色华,花小而香,顺风远扬,其香不散。又有波罗罗华香,译为重生华。因为这种华,开过一次,能再开一次,故为此名。赤莲华香,就是波头摩华。青莲华杳,就是优钵罗华。白莲华香,就是芬陀利华。有华树的香气,有果树的香气。又有牛头栴檀的香气,产于印度牛头山,故为此名。香气如麝香,在四十里以内,可以嗅到香气。其性清凉,可冶病,做药材。又有沉水栴檀的香气,因为木质坚而重,如同金属类,放在水中,即刻沉下,故为此名。又有多摩罗跋香,译为藿香,可以做药材。又有多伽罗香,译为根香,它的根异常清香,久聚不散。以及千万种的合香。或者为末,或者为丸,或者涂香,受持妙法莲华经这位法师,就在此间住,完全能分别是什么的香气。

  又复别知众生之香。象香。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丛林香。若近若远所有诸香。悉皆得闻。分别不错。

  又能分别知道一切众生的香气。好像象的香气、马的香气、牛的香气、羊的香气。男人的香气、女人的香气、童男的香气、童女的香气。以及草的香气、木的香气、丛林的香气。不论是近还是远,所有的一切香气,完全都能嗅到,分别是什么香气,不会错误。

  持是经者虽住于此。亦闻天上诸天之香。波利质多罗拘鞞陀罗树香。及曼陀罗华香。摩诃曼陀罗华香。曼殊沙华香。摩诃曼殊沙华香。栴檀沉水种种末香。诸杂华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无不闻知。

  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虽然住在人间,可是也能嗅到诸天的香气。波利质多罗树香,译为天树王。在忉利天喜见城外,诸天众在此树下休息,因为香气扑鼻,有清凉肺腑之功效。拘鞞陀罗树香,译为大游戏树。诸天众在此树下游戏作乐。又有曼陀罗华香,译为小白华。又有摩诃曼陀罗华香,摩诃译为大,即是大白华。又有曼殊沙华香,译为小红华。又有摩诃曼殊沙华香,译为大红华。又有牛头栴檀香,又有沉水栴檀香、种种的末香、种种杂华香。这些种种的天香,和合在一起,所放出香气。这位法师,无不嗅之,一嗅就知道是什么香气。

  又闻诸天身香。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 欲娱乐嬉戏时香。若在妙法堂上。为忉利诸天说法时香。若于诸园游戏时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遥闻。

  受持妙法莲华经这位法师,又能嗅到诸天人的身香气味。诸天的天众,因为持戒非常认真,丝毫不犯,所以身放香气。我们出家修道人,一定要严守戒律,身体自然放香,否则就放出臭味。香代表善,臭代表恶。欲知人是否守戒,嗅其身味,一嗅便知。若行善多就香,若行恶多就臭,丝毫不会错误的。凡有体臭的人,赶紧守戒,多行功德,慢慢体臭会变成体香,绝对不是吓人。过去,有位比丘尼,读诵妙法莲华经有若干年的历史,后来她的口放出香气。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总而言之,前生是修道者,今生身体不会有狐臭的味道。

  释提桓因是忉利天的天主,他管辖三十三天,所谓诸天。在胜殿享受五欲之娱乐和嬉戏时的香气,或者在妙法堂为忉利诸天说法时的香气,或者在一切华园游戏时的香气,或者其余诸天一切男女的身香。这位法师,都能遥闻这种香气,而能分别是什么香气。

  欲界的众生,皆有YIN欲心。就是六欲天,也不例外。所谓‘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执手兜率笑,化乐相视他暂视,此是六天真快乐。’不过比人间的YIN欲心减轻而已。等到色界天时,没有食YIN二欲,所以色界虽有体形,而无男女之分别,但仍有物质之欲念,所以还有楼阁宫殿。到了无色界,不但没有食YIN二欲,就是形体也没有,只有心识而已。由此可证,修道人一定要断欲去爱,才能超出三界。诸天未断欲念,故仍然有生死。

  如是展转乃至梵世。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并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不错。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

  这样的辗转,乃至色界大梵天,上至有顶天,在这中间诸天的身香,也能嗅到。不但能嗅到,而且分别很清楚,并且也能嗅到诸天所烧香之香气。以及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所烧之香。声闻烧的是四谛香,辟支佛烧的是十二因缘香,菩萨烧的是六度万行香,诸佛烧的是解脱菩提香。这些香气,虽然在遥远的地方——常寂光净土,但是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皆能嗅到这种四圣的香气,而且又能知道这种香气所在地。虽嗅此香,也不损害鼻根,也不会判断错误。假使将所见的境界,分别为他人说,他能忆念不会忘记,清清楚楚的记在脑海中,不会有错误的情形。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愿意将前边所说的义理,再重宣说,用偈颂再详细说明。

  是人鼻清净    于此世界中    若香若臭物    种种悉闻知

  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他的鼻根非常清净。在此世界之中,或者是香物,或者是臭物,种种的气味,完全能嗅知,不会有错误。

  鼻根不被香尘所染,就会有六根互用的境界。何谓六根互用?眼睛能听声,耳朵能见色,鼻子能尝味,舌头能嗅香,身体能知法,意识能觉触;这就是六根互用的境界。每一根都有六根作用,你说妙不妙?其实一点也不妙,修道人修到炉火纯青的时候,都会产生这种作用,没有神秘可言,只不过生理方面起了变化而已。

  一般人只知眼能见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意能知法。如果对他说六根互用的境界,他认为是痴人说梦,是不可能的事。等他修到此境界时,不说也会明白了;所以佛法不在说而在行。到时候,见而不见,闻而不闻,嗅而无嗅,尝而无尝,触而未触,缘而未缘。不被境界转,才有六根互用的成就。

  须曼那阇提    多摩罗栴檀    沉水及桂香    种种华果香

  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多摩罗香、栴檀香、沉水香、桂木香、种种华香、种种果香。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一嗅便知是什么草木之香。

  及诸众生香    男子女人香    说法者远住    闻香知所在

  又能知道众生的香,如马牛羊等的香。又能知道男子的香和女人的香。说法华经的法师,虽然住在很远的地方,一嗅到香气,便知香气在何处。

  大势转轮王    小转轮及子    群臣诸宫人    闻香知所在

  转轮圣王分为四种:有金轮王管辖四天下,银轮王管辖三天下,铜轮王管辖二天下,铁轮王管辖一天下。金轮王为大势转轮王,他有千子,又有七宝:1、轮宝。2、象宝。3、马宝。4、珠宝。5、女宝。6、藏宝。7、兵宝。其余三轮王皆为小转轮王。

  大转轮王、小转轮王、千子、群臣、宫人等等。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他们的所在地。由此可证,鼻子也有眼睛的功能。

  身所著珍宝    及地中宝藏    转轮王宝女    闻香知所在

  身上所戴一切珍宝,地下所藏一切宝矿,转轮圣王和宝女的行踪。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所在之处。

  诸人严身具    衣服及璎珞    种种所涂香    闻香知其身

  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他们用来庄严身体的饰物,好像衣服及璎珞,以及种种所涂之香。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其身的庄严具是什么。

  诸天若行坐    游戏及神变    持是法华者    闻香悉能知

  三界诸天的天众,或者行走,或者坐禅,或者游戏,或者神变。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他们在做什么。

  诸树华果实    及酥油香气    持经者住此    悉知其所在

  所有一切的树、一切的华、一切的果实,以及酥油点灯的香气。这位受持法华经的法师,住在此处,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其所在之处。

  诸山深险处    栴檀树华敷    众生在中者    闻香悉能知

  在深山穹谷很危险的地方,有栴檀树开花,很茂盛很香艳。所有的众生,在深山中做什么,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明明白白的晓得。

  铁围山大海    地中诸众生    持经者闻香    悉知其所在

  铁围山和大海,以及地中的一切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他们所在的地方,清清楚楚,不会错误。

  阿修罗男女    及其诸眷属    斗诤游戏时    闻香皆能知

  阿修罗的男女,都有争胜斗狠的心理。如有不如意,就发脾气。好像释提桓因的夫人——阿修罗王之女,她非常嫉妒,常和天主发脾气,甚至发生战争。阿修罗的男女和眷属,在游戏时,以斗争为娱乐,以发脾气为消遣,习以为常,不足为怪。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就能知道他们的情形。

  旷野险隘处    师子象虎狼    野牛水牛等    闻香知所在

  在旷野无人住的地方,或者在最危险狭隘的地方。或有狮子、大象、老虎、豺狼,或有野牛、水牛等等。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就知道他们所在的地方。

  若有怀妊者    未辨其男女    无根及非人    闻香悉能知

  假使有女人,已怀胎孕,无法辨别是男是女,或者是鬼胎,或是怪胎。这位法师,因受持妙法莲华经的缘故,一嗅香气,完全能晓得清楚,不会判断错误。

  以闻香力故    知其初怀妊    成就不成就    安乐产福子

  因为用嗅香气力量的缘故,能知道孕妇怀胎的情形。成熟了还是未成熟?一嗅香气便知。好像水果,熟了可以摘下来,未熟不可摘下来,所谓‘瓜熟蒂落’。这是自然现象,不可用强迫手术来催生,对母子皆有危险性。现在流行堕胎,这是最不人道的事。那些谋财害命的医生,皆种下罪大恶极的因果。

  胎儿在母腹中住十个月才成就,可以生出来,母子一定平安。若是在七个月生出来,那是不成就,婴儿的生存率很低。女人在生小孩子的时候,十分危险,在生死关头徘徊,生命和阎罗王只隔一屑纸那样的近。如果皈依三宝,读诵经典,就能安乐产生有福报的儿子。

  以闻香力故    知男女所念    染欲痴恚心    亦知修善者

  因为嗅香力的缘故,能知男人所想念是什么?又能知女人所想念是什么?不外所想的是染欲的事。因为愚痴的缘故,才想男女之事。得者欢喜,失之嗔恚。这种种心理,这位法师完全了解,也知道那一个人是修善法的行者。

  地中众伏藏    金银诸珍宝    铜器之所盛    闻香悉能知

  又能知道地下所藏的宝矿,或者是金矿,或者是银矿,或者是珍宝等。在铜器皿中所盛是什么东西?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

  种种诸璎珞    无能识其价    闻香知贵贱    出处及所在

  有种种的璎珞,璎珞是用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所编制成串,悬挂在衣服之上,成为装饰品。好像现在女人所戴的项炼一样。当时(佛在世时)印度贵族男女皆佩之,表示庄严的意思。你们看!所有的菩萨,身上都有璎珞。在普门品上说:‘无尽意菩萨,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供养观世音菩萨。’

  璎珞的价值,凡夫是无法估价,不知是贵,也不知是贱,无法知道值多少钱?可是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是贵是贱,珠宝的出产在那里,现在在那里?

  天上诸华等  曼陀曼殊沙    波利质多树    闻香悉能知

  忉利天有很多种华树,好像小白华和小红华,以及天树王等。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

  天上诸宫殿    上中下差别    众宝华庄严    闻香悉能知

  忉利天上,有许多宫殿,但是分为上中下三等,各有差别。无论那一种宫殿,都用种种宝和种种华来庄严。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能完全知道。

  天园林胜殿    诸观妙法堂    在中而娱乐    闻香悉能知

  忉利天的花园中,所有的大树,皆用七宝所庄严,其枝干是用玉所成,其叶是用金银所造,其华是用珍珠所造成的,其果是用玛瑙所造成的。园中的胜殿,是天人娱乐之处所。诸观和妙法堂,是天人论事如法不如法之处所。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天人在其中娱乐的情形。

  诸天若听法    或受五欲时    来往行坐卧    闻香悉能知

  诸天的天众,来到妙法堂听释提桓因讲佛法,或者在胜殿享受五欲娱乐时。或者来,或者去,或者经行,或者坐禅,或者是卧,或者是立,种种的姿态。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

  天女所著衣    好华香庄严    周旋游戏时    闻香悉能知

  天女所穿的衣服,既轻又艳丽,皆用上妙的华香来庄严,芬芳扑鼻,令人陶醉。她们不但美丽,而且庄严,她们周旋于游戏之间,翩翩起舞,快乐无比。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她们游戏时的情形。

  如是展转上    乃至于梵世    入禅出禅者    闻香悉能知

  这样向上发展,乃至到色界梵世,或者入禅定,或者出禅定。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天上的人,皆修禅定,按照禅定的粗细深浅来决定或升或降。初禅天名为离生喜乐地,就是离开欲界众生的快乐,而生特别的快乐。二禅天名为定生喜乐地,在定中得到无比的喜乐。此时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不饥不渴。三禅天名为离喜妙乐地,离开二禅的境界,得到妙不可言的快乐。四禅天名为舍念清净地,把快乐的念也舍弃了,到达无为而无不为的地步,心中非常清净,而无杂染。这是禅定初步的境界,还是凡夫的境界,并非圣人的境界。若继绩努力,再接再厉的用功,到五不还天时,才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

  光音遍净天    乃至于有顶    初生及退没    闻香悉能知

  一般人只知头上的天,而不知天外有天,在宇宙之间,有无量的天。以佛经所说,在欲界有六天,在色界有十八天,在无色界有四天,共二十八天。这是狭义的说法,若是广义来说则有无量的天。在每一天之中,便有一个天主。外道只知有一个天主,其实有无量的天主,天主并没有特别的了不起,如人间皇帝一样的普通平常。

  天主在佛教中,不过是个护法神而已,地位甚低,在佛前只有站著的身份,没有坐著的资格。为什么?因为他是护法神嘛!好像韦陀菩萨、伽蓝菩萨,手持金刚宝杵,站在佛前来保护佛。

  光音天是色界第六层天,此天人用光来说话,代表音声。遍净天是色界第九层天,此天人普遍得到清净的安乐。有顶天是无色界第四层天,也就是三界二十八层天,最高一层天,名叫非想非非想处天。此天的寿命有八万大劫,可是到堕落时,照样受轮回之苦。外道认为这是最高的境界。出了此天,才能了分段生死,到无学位,证得四果阿罗汉,将见思二惑断尽。所谓‘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己办,不受后有。’这是阿罗汉的境界。

  我们所见的天,是四王天。东边是持国天王,南边是增长天王,西边是广目天王,北边是多闻天王。每位天王有八员大将军,镇守忉利天的四方,防御阿修罗兵的侵犯。现在护法韦陀菩萨,就是三十二员大将之一,他在贤劫千佛中,将为最后一位佛,名号为楼至佛。

  四王天一昼夜的时间,等于人间五十年。此天的寿命是五百岁,那么,计算有人间九百十二万五千年。其他天寿,按此数次第加倍计算之。

  从最初生到天上去,以及到退没——五衰现象发生为止。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清清楚楚,没有错误。

  诸比丘众等    于法常精进    若坐若经行    及读诵经典

  一切比丘和一切比丘尼等,他们对于佛法勇猛精进,修持学习,没有懈怠的时候。或者是坐禅,或者是经行,或者是读经典,或者是诵经典,非常用功,没有躲懒偷安,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或在林树下   专精而坐禅    持经者闻香    悉知其所在

  他们或者在林中大树下,专一精进在坐禅。因为林中清净,空气新鲜,容易得到轻安三昧,有人问:‘入定和睡觉有何不同?’入定时,心中明白,端然正坐,身不动不摇,头不低不偏。这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境界。睡觉时,什么也不知道,甚至鼾声如雷,姿势恰好相反。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一嗅香气,完全知道他们所在之处,修持什么法门。

  菩萨志坚固    坐禅若读诵    或为人说法    闻香悉能知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他们的志愿非常坚固,无论遇到什么障碍,不会生退转心。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论是坐禅,或者是读诵经典,或者是为人说法。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晓。

  在在方世尊    一切所恭敬    愍众而说法    闻香悉能知

  在十方世界中,无论在那一方的世尊,皆为一切众生所恭敬。佛怜愍众生的缘故,所以为众生演说了生脱死、离苦得乐的妙法。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晓佛在那一方。

  众生在佛前    闻经皆欢喜    如法而修行    闻香悉能知

  所有的众生,在佛座之前,聆听佛演说经典,皆大欢喜,甚至踊跃。听经之后,如法修行,依教奉行。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晓。何人如法修行,何人不如法修行,悉知悉见。鼻子就有眼睛和耳朵的功能,能看能听,你说妙不妙?妙法莲华经处处是妙不可言!

  虽未得菩萨    无漏法生鼻    而是持经者    先得此鼻相

  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虽然未证得菩萨无漏法生鼻。因为受持此经典的缘故,好像已先得到此鼻相。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

  把前边的道理再说一次。佛唤一声常精进菩萨!假使有受持的善男子和受持的善女人,他们若能受持这部妙法莲华经,或者读此经、或者诵此经、或者解说此经、或者书写此经。依照法华经的道理修持,能证得千二百舌功德。舌不但能说法,而且又能说圆融无碍的妙法,所以舌的功德最大,具足圆满。

  舌有说法的功德,也有说是说非的罪过。若是不说法,而说是非,或说邪言邪语,那就有一万二千的罪过。为什么?因为舌能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越造越多,造成无量无边那样多的过错。造恶业的舌,吃东西不辨味,分不出苦辣酸甜碱五味。无论如何香的食物,也不知香。若是造善功德的舌,能知食物的味是好(美)的,还是丑(不好)的。无论是美的,或者不美的;不管是苦味,还是涩味,一到舌根,饮食皆变成无上妙味,好像是甘露那样的甜美而清香,没有不美好的妙味。

  这个苦字,可以当苦味讲,又可以当受苦来讲,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中国有两句话,形容读书人的勤苦:‘受尽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古时候的人,读书是一个人在书房苦读,读四书、读五经;白天也读、夜间也读,没有休息。没有朋友聊天,更没有娱乐消遣,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这样的用功,经过十年寒窗苦,学问丰富,字写得很工整,等科举时,三元及第,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这时,天下人皆知某某人中了头名状元,光宗耀祖,妇孺皆知。以前无人知是苦,现在天下知是甜,所谓‘苦尽甘来’。从前穷人学文,富人习武,所以说寒窗苦。

  若以舌根。于大众中有所演说。出深妙声。能入其心。皆令欢喜快乐。

  若用舌根在大众之中,演说甚深微妙法,这种妙声能入听众的心中,令他们生欢喜心,快乐到极点,情不自禁踊跃起来。

  又诸天子天女。释梵诸天。闻是深妙音声。有所演说。言论次第。皆悉来听。

  又有一切天子和天女,又有帝释天、大梵天以及诸天的天主,他们听到这种深妙的音声,心生欢喜。凡是这位法师有所演说,所发表的言论,前后连贯,有条不紊,分门别类,不是杂乱无章,所以他们皆来听讲。

  及诸龙。龙女。夜叉。夜叉女。乾闼婆。乾闼婆女。阿修罗。阿修罗女。迦楼罗。迦楼罗女。紧那罗。紧那罗女。摩侯罗伽。摩侯罗伽女。为听法故。皆来亲近恭敬供养。

  又有龙男和龙女,又有夜叉男和夜叉女,又有乾闼婆男和乾闼婆女,又有阿修罗男和阿修罗女,又有迦楼罗男和迦楼罗女,又有紧那罗男和紧那罗女,又有摩侯罗伽男和摩侯罗伽女。这些天龙八部为听这位法师演说妙法莲华经的缘故,完全来亲近、恭敬、供养这位法师。

  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眷属。小转轮王。大转轮王。七宝千子。内外眷属。乘其宫殿。俱来听法。

  又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在家侍奉三宝的男人)、优婆夷(在家侍奉三宝的女人)、国王、王子、群臣、眷属、小转轮圣王(银、铜、铁三轮王)、大转轮圣王(金轮圣王)、七宝千子、内外眷属等,皆乘其宫殿,俱来听法。听什么法?听妙法莲华经的妙法。

  以是菩萨善说法故。婆罗门居士。国内人民。尽其形寿。随侍供养。

  因为这位法师是菩萨法师,善于解说妙法莲华经的缘故,所以婆罗门(修清净行)和居士(居家修道之士),以及国内的人民,他们尽其形寿,随时随地侍候和供养这位菩萨法师。

  又诸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常乐见之。是人所在方面。诸佛皆向其处说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于深妙法音。

  又有一切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这四圣者,都欢喜见到这位法师,无论在何方,十方诸佛都向他所在的地方说法。这位法师,他能完全受持诸佛所说的一切佛法。又能用浅显的道理说出甚深微妙的法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愿意将前边的义理,重新再宣说一遍,用偈颂来说明。

  是人舌根净    终不受恶味    其有所食啖    悉皆成甘露

  这位法师,他的舌根得到清净,自性也清净,始丝不受恶味所转,而能转恶味成妙味。无论是吃什么食物,一入舌根完全都变成甘露妙味,也就是无上醍醐妙味。

  以深净妙声    于大众说法    以诸因缘喻    引导众生心

  闻者皆欢喜    设诸上供养

  这位法师,用甚深清净微妙的声音,在大众之中,演说妙法。用种种的因缘和种种譬喻,引导众生发菩提心,成就佛果。听法的众生,皆大欢喜。众生预备一切最上的供养具,来供养这位法师。

  诸天龙夜叉    及阿修罗等    皆以恭敬心    而共来听法

  天龙八部,本来有斗争心,但皈依佛之后,将嗔恨心变成慈悲心,发愿做护法善神。他们都以恭敬心来聆听这位法师说法。

  是说法之人    若欲以妙音    遍满三千界    随意即能至

  这位解说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他想用甚深微妙的法音,能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只要这样的观想,那么,妙音就能随意而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的耳根。

  大小转轮王    及千子眷属    合掌恭敬心    常来听受法

  大转轮圣王和小转轮圣王,以及千子和眷属们,他们都合掌,恭恭敬敬来到法会,听受法师所讲的佛法。有些人听法师请经说法,觉得胜于读经典,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诸天龙夜叉    罗刹毗舍阇    亦以欢喜心    常乐来供养

  三界的诸天,四海的龙王,以及夜叉、罗刹、毗舍阇等。鬼本来不生欢喜心,可是现在也生欢喜心,常常乐意来供养这位法师。

  梵天王魔王    自在大自在    如是诸天众    常来至其所

  大梵天王(尸弃)和魔王(波旬)以及自在天(欲界他化自在天)和大自在天(色界究竟天),这些诸天的天众。常来法师所住之处所,聆听佛法,供养法师。

  诸佛及弟子    闻其说法音    常念而守护    或时为现身

  十方诸佛和他们的弟子(声间、辟支佛、菩萨),他们听到这位法师所说妙法的音声,就常忆念这位法师,而守护这个道场。或者有时候,十方诸佛及其弟子,现身来见这位法师。这是受持妙法莲华经功德的感应,所谓‘感应道交’的境界。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八百身功德。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

  把前边的义理再说一次。释迦牟尼佛又唤一声常精进菩萨!假使有修行的男人和修行的女人,他们若能受持妙法莲华经,或者读此经、或者诵此经、或者解说此经、或者书写此经,就能得到八百身功德。得清净的身体,如同清净琉璃一般的光明,所有的众生,统统欢喜见到这位法师。

  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上下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

  因为身体清净的缘故,所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众生,或者生的时候、或者死的时候、或者在天上、或者在地狱,相貌是美的还是丑的,生处是善的还是恶的?统统在清净的体中现出,清清楚楚不会杂乱。这个清净身就是一个大圆镜,能现一切像。

  及铁围山。大铁围山。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及其中众生。悉于中现。

  以及铁围山(在四大洲外有山围绕)和大铁围山(在大千世界外有山围绕),弥楼山和大弥楼山等的诸山,在其中的众生,完全在净身中现出来。这个净身,又好像雷达似的,无论从那方飞来的飞机,一清二楚的看见。

  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所有及众生。悉于中现。

  向下到无间地狱,向上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所有的境界和所有的众生,完全在净身中现出。又好像电视机一样,只要把频道调整正确,就有画面出现。频道就是佛法,修道人把佛法研究明白,就会有这种境界现出。

  若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说法。皆于身中现其色像。

  或者是声闻、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菩萨、或者是诸佛,他们在十方世界说法,都能在这位法师清净的身上,现出其色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愿意再宣说前边的义理,用偈颂来说明。

  若持法华者    其身甚清净    如彼净琉璃    众生皆喜见

  假使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他的身体是非常清净,没有染污,好像清净琉璃一般的明亮。所有的众生,都欢喜见到这位说法的法师。

  又如净明镜    悉见诸色像    菩萨于净身    皆见世所有

  唯独自明了    余人所不见

  这个清净身,又好像清净的明镜,完全能见到一切的色像。色像来则映之,去则无之,不留影子。菩萨在清净身中,能看见世界所有的色像。这种境界,唯独菩萨自己才能明白了解,其他的人是看不见的。

  三千世界中    一切诸群萌    天人阿修罗    地狱鬼畜生

  如是诸色像    皆于身中现

  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有一切众生和一切境界。好像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及阿修罗(这是三善道),以及地狱、饿鬼、畜生(这是三恶道),这样六道中的一切色像,皆在菩萨净琉璃身中现出。不但清清楚楚,而且也不杂乱。

  诸天等宫殿    乃至于有顶    铁围及弥楼    摩诃弥楼山

  诸大海水等    皆于身中现

  三界诸天的宫殿,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铁围山和弥楼山,以及大弥楼山。所有一切大海的水,都在受持妙法莲华经这位法师,他的清净身中现出来。

  诸佛及声闻    佛子菩萨等    若独若在众    说法悉皆现

  十方诸佛和声闻、辟支佛、菩萨等,或者单独一人,或者在大众之中,说法教化众生。完全都在清净如琉璃身中现出。这种境界,真是不可思议,妙不可言。

  虽未得无漏    法性之妙身    以清净常体    一切于中现

  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虽然未能证得无漏的圣果,尚未获得法性的妙身。可是父母所生清净的常体,所有一切的一切,皆在净身中现出。这种境界,只有他本人能知道,其他的人是不能晓得的。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

  把前边的道理再说一次。释迦牟尼佛又唤一声,常精进菩萨!假使有修行的男子和修行的女人,在将来佛灭度之后,有人受持这部妙法莲华经者,或是读、或是诵、或是解说、或是书写,能得千二百意功德。以这种清净的意根,乃至于就是听到一首偈颂,或者听到一句经文,就能通达全部经文的义理。

  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明白了解这种义理之后,就能触类旁通,为众生演说妙法,解释妙理。就是一首偈颂,或是一句经文,而能发挥无量无边的道理。一句经文,一首偈颂,甚至讲一个月(代表一乘实相法),或者讲四个月(代表小乘四谛法),或者讲一年(代表十二因缘法)。虽然是一句法,能令其合到一切法上。所说一切法,随顺义理的趣向。所说的道理,都合乎实相,合乎第一义谛,绝对不会违背实相的义理。

  或者讲说世间一切的经书,如四书五经等,或者是治世的语言,或者是资生的事业等,皆和顺正法,不相违背。一切按照八圣道去实行,以八圣道作为规范。

  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虽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六趣众生,他们心中所想行的事、所起的动作、所生的妄念、所有的戏论,这位法师皆能知晓。他虽然未证得无漏的智慧,可是他的胜意根得到清净。这位法师所思惟、筹量、言说,都是佛法、妙法、不思议法。为什么?因为他受持妙法莲华经,所想的和所行的,都是真责不虚。所说的法和所修的道,都是真实的妙法门,都是先佛所说的道理。虽然全部佛经没有读完,可是已经明了经中大意。为什么?因为得到妙三昧的境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愿意将前边经文的义理,再宣说一遍,用偈颂来说明。

  是人意清净    明利无浊秽    以此妙意根    知上中下法

  这位法师的胜意根,甚为清净。不但明而且利,没有染浊污秽。以这种微妙的胜意根,能知上中下的佛法,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乃至闻一偈    通达无量义    次第如法说    月四月至岁

  就是仅仅听一首偈颂,就能通达无量的义理。次第如法解说,绝对不是杂乱无章的说法。解说一首偈颂,或者讲一个月,或者讲四个月,或者讲一年,得到乐说无碍的境界。

  是世界内外    一切诸众生    若天龙及人    夜叉鬼神等

  在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一切众生,或者是天上的人,或者是人间的人,或者是诸龙、夜叉、鬼神等等。

  其在六趣中  所念若干种    持法华之报    一时皆悉知

  在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众生,他们所想念有若干种。但是受持妙法莲华经所得的果报,在同时便知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清清楚楚。那个众生愿做牛做马,那个众生愿做老虎狮子,那个众生愿做鱼龟虾蟹,那个众生愿做鸡鸭鹅鸟,都能晓得,一想便知前因后果。

  十方无数佛    百福庄严相    为众生说法    悉闻能受持

  在十方世界有无数亿佛,他们因为往昔时,曾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有百福庄严妙相好身。为一切众生演说妙法。所有的佛法,众生聆听之后,便能受持,依法修行。

  思惟无量义    说法亦无量    终始不忘错    以持法华故

  能由一种道理,联想到无量的道理;由无量道理,仍归还圆悟一个道理。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仍归一本’。说法也是无量无边,始终不会把佛法忘记,或者讲错法,绝对没有这种情形发生。为什么?因为深妙受持妙法莲华经义理的缘故。

  悉知诸法相    随义识次第    达名字语言    如所知演说

  因为有大智慧,通达了悟诸法实相的道理。何谓实相?就是无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有此四相,便是凡夫;无此四相,便是圣人。而没有这四种相,并不是没有如实清净的相。这一点要弄清楚。

  随著经义,便讲次第的法,前后要连贯,有系统有次序,令听者容易明白。通达名字的解释,言语的技巧,得到文字般若,言语三昧,照所悟所知的道理,来为众生演说妙法。

  此人有所说    皆是先佛法    以演此法故    于众无所畏

  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他所说的法,皆是先前诸佛所说的妙法。不过,他又重新说一遍而已。因为他演说妙法的缘故,所以在大众之前,没有畏惧,能滔滔不绝为众生说法,头头是道分析清楚,有天华乱坠,地涌金莲的境界。

  持法华经者    意根净若斯    虽未得无漏    先有如是相

  受持法华经的法师,他的意根清净,就像这样的情形。虽然未证得无漏的智慧,但是先得到这样的形相。

  是人持此经    安住希有地    为一切众生    欢喜而爱敬

  受持法华经的法师,安住在最希有的地方。他为一切众生所欢喜,受一切众生所爱敬。

  能以千万种    善巧之语言    分别而说法    持法华经故

  能用千万种语言,善巧方便的譬喻,详细分别的言辞,来为众生说妙法。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智慧呢?因为受持妙法莲华经的缘故。

  妙法莲华经

  常不轻菩萨品浅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卷六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怎么叫‘常不轻’呢?其实,‘常不轻’是一位菩萨的名字。是不是菩萨的通用名字呢?不是的。只不过是一个别名,即是一个外号。因为这位菩萨一见到人就叩头顶礼,因此,有些比丘、比丘尼就给他取一个名字叫‘常不轻’。这是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行菩萨道时,见人就五体投地的礼拜,而一般的比丘、比丘尼就以‘常不轻’来称呼他,而不是这位菩萨原有的名号。因为佛在行菩萨道时,见人就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故其名为‘常不轻’,常不轻慢一切人也。

  ‘常不轻’又可分为四种解说。‘常不轻’1、包含著不轻慢的念头。2、自具足不轻易得来的智慧。3、身外行一切恭敬修行行门。4、对一切境界都是必恭必敬,无放逸心。所以说:‘一切是考验,看尔怎么办,觌面若不识,须再从头炼。’那么,常不轻菩萨能认识种种境界和考验,而行这种常不轻的行门,这属于世界悉檀(普施)。他身能行不轻之行,躬行实践,这叫为人悉檀。他口宣不轻之教,所说的都是不轻慢他人的教化法门,这叫对治悉檀。他对一般人有一种不轻慢他人的看法,这叫第一义悉坛。故‘常不轻’又包括这四种的悉檀。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国名大成。

  就在佛说完了法师功德品的时候,刚要开始说常不轻菩萨之前,佛先告诉得大势菩萨摩诃萨,也就是大势至菩萨。这位菩萨只要举足迈一步,大地就会有六种震动,表示这位菩萨的威势力大。释迦牟尼佛就说:‘大势至!你现在应该知道,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读诵、书写法华经,假使有人以恶口来咒骂或毁谤他们,这些人的罪报,犹如须弥山那么大,有如前面的经文上所说。而受持读诵法华经者的功德,也就像前面法师功德品上说,能得到眼耳鼻舌身意清净的功德。大势至菩萨!在过去很久以前,经过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阿僧祇劫,有一位佛,名叫威音王如来。因为这位佛具大威德,甚至其音声也能令三千大千世界震动,大众畏爱兼抱,恭敬聆听这位佛说的法。具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每位佛的十号。如来: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应供:应该受人天的供养。正遍知:不但正知,而且遍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明行足:智慧也充足了,修行也圆满了。善逝:能住于最好之处。世间解:是世间最了解的尊者。无上士:是世间上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人。调御丈夫:调伏三界,一切众生的大丈夫。天人师:是天上天下之导师。佛:是三觉圆满,万德具备。世尊:世出世之尊。

  在威音王如来住于世时,劫名为离衰,即离开一切衰相,国名为大成。

  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应六波罗蜜法。究竟佛慧。

  在, 离衰劫,大成国里,这一位威音王佛,为天、人、阿修罗说法。为天上的人,说十善法。为人间的人,说五戒法。为阿修罗,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因为阿修罗不修戒,不修定,也不修慧,而只知道贪、嗔、痴。因为贪、嗔,故有愚痴,才堕落阿修罗道。发脾气是他们的本领,故他们失去了戒定慧。阿修罗是梵语,译为无端正,面貌非常丑陋,这是嗔恨心的果报。

  彼佛又为求声闻果位的人,说四, 圣谛法。四圣谛法是苦、集、灭、道。声闻是二乘人,属于小乘,因为他得少为足,不想往前求大乘,以为所作已办,误为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因此佛为他们说四谛之真理。

  (一)苦谛:苦有无量诸苦、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八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今浅释如下:

  三苦——1、苦苦:譬如有人,穷到极点,又加上没有房子住,没有衣服穿,这种的环境,叫苦中之苦。2、坏苦:譬如有人,非常富有,但一把火,就把房子财产都烧光了,这叫富贵的坏苦。3、行苦: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念念迁流,如后浪推前浪,无有停止,故叫行苦。

  八苦——

  1、生若:生时如生龟脱壳,故小孩生出来,只会‘哇哇’的叫苦。

  2、老苦:老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听使唤,总想罢工。

  3、病苦:身心都不舒服,坐立不安。

  4、死苦:死犹如活牛剥皮一样,四大分张。

  5、爱别离苦:所爱的人,偏要分离,不能团聚。

  6、怨憎会苦:你最讨厌的仇人,偏碰在一起,所谓‘冤家路窄’。

  7、求不得苦:心中想要得到的,偏得不到。

  8、五阴炽盛苦:色、受、想、行、识五阴,如猛火焰,把人焚烧得颠颠倒倒。

  (二)集谛:即招感。(三)道谛:即修无上道。(四)灭谛:即是证得涅槃寂灭之乐。这是四谛法之简释。佛教声闻人似四谛法而度生老病死,得究竟常乐我净的涅槃妙德。

  又为修辟支佛的人,说十二因缘法。辟支佛译为缘觉,缘觉有两种:1、有佛出世时,修十二因缘而悟道,故名缘觉。2、无佛住世,在深山穹谷修春花秋落而悟道,故名独觉。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佛因为要所有修菩萨行的菩萨,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为他们说六波罗蜜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是菩萨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法。波罗蜜是梵语,译为到彼岸。若修六波罗蜜行,必能从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走到究竟涅槃的彼岸。

  得大势。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

  释迦牟尼佛又称一声:‘大势至!(大势至就是得大势)这位威音王佛的寿命有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那么长。正法住世的劫数,有如一个阎浮提世界的所有微尘数。像法住世的劫数,有如四天下磨成微尘数那么多的数目。佛在这时饶益普度教化一切众生,度尽所有一切众生,然后才入涅槃。’

  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聚。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在威音王佛的正法和像法都灭尽之后,在此大成国土,又有佛出兴于世,其名号也是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问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此有二万亿佛次第出现于大成国土,这些佛名号皆为威音王佛。最初当威音王如来已入涅槃,接著正法也灭了之后,在像法之中,贡高我慢,争名夺利的恶性比丘,有大势力,自以为了不起。这时有一位菩萨比丘,名叫常不轻。

  佛又叫一声:‘大势至!以什么因缘,这位比丘,叫做常不轻呢?因为他无论见到那一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律顶礼叩拜、赞叹,因为他愿意行菩萨道,学菩萨观众生人我一体,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是他有我相的执著,就不会向人叩头顶礼了。他常自言:“我深深的恭敬你们各位啊!我绝对不敢轻慢你们。为著什么因缘而不敢轻慢你们呢?因为你们都在行菩萨道,你们应当很快成佛。”而这位常不轻比丘,不仅是专心读诵一切经典,而且还行菩萨所行之道,就是每天都向四众弟子叩头礼拜。乃至于他到其他的地方,见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离他很远,他都要走上前来向他们礼拜赞叹,然后就说:“我不敢轻慢你们各位,你们皆会作佛。”’

  四众之中。有生嗔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嗔恚。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号之为常不轻。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其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

  在四众之中,有些增上慢比丘,便对常不轻生出嗔恚心。当常不轻比丘向他们叩头,他们就用脚踢他的头。这是因为他们的心恶不净,积聚了贪、嗔、痴之毒,故恶口咒骂常不轻比丘。他们说:‘你这位比丘,真是太愚痴了!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如此太失去佛教的威仪。你又说:“你不敢轻看我们,又给我们授记,说我们应当作佛。”我们不要你授如此虚妄之记。你真是胡说八道,真是没出息的东西!’

  常不轻比丘如此修礼拜、赞叹四众的忍辱行门,经历了许多年,虽然他常被他人打笃,但是他一点也不生嗔恨心。他常这么说:‘你们应会作佛。’说这话的时候,许多人就用杖、木、瓦、石之类的东西打掷他的头和身体。他就赶快走到远的地方,又高声说:‘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皆当作佛!’因为他常说这句话的缘故,所以那些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就称他为常不轻。

  这位常不轻菩萨比丘,在他将要圆寂的时候,在虚空中,即听闻到威音王佛所说法华经和法华经里的二十千万亿偈颂。他不但听闻了,而旦还能受持,即得如前面法师功德品所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清净无垢。他得到六根清净之后,不仅没有命终,反而更增长寿命,到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常常为人宣说法华经。

  于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轻贱是人。为作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乐说辩力。大善寂力。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是菩萨复化千万亿众。今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诸四众说此经典故。得是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于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恭敬尊重赞叹。种诸善根。于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在常不轻菩萨获得六根清净,常为人宣说法华经的时候,以前对常不轻菩萨有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四众弟子们,又有些打骂看轻他的人,给他取常不轻名字的人,他们看见常不轻菩萨得大神通力,又能背诵法华经这么多的偈颂,还能为人乐说法华经,得辩才无碍,又得身心良善,不生嗔恨的力量,忍辱的力量和般若的力量。当他们听闻这位常不轻菩萨说法华经后,都默然信受,跟随常不轻菩萨在一起修道。

  这位常不轻菩萨所教化的众生有千万亿那么多,皆令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这第一个生命终了之后,有二千亿佛出现于世,都同号为日月灯佛。在这二千亿佛的法中,常不轻菩萨还是说这部法华经,以如是的因缘,又等到有二千亿佛出现于世,都同号为云自在灯王佛。在二千亿日月灯佛和二千亿云自在灯王佛的佛法中,常不轻菩萨生生世世受持读诵及为所有四众弟子广说此部妙法莲华经,得到眼、耳、鼻、舌、身、意诸根常清净无染。在四众中说法,心无有怖畏。

  佛又叫一声:‘大势至!这位常不轻菩萨摩诃萨,曾经供养了像以上所说那么多的诸佛,恭敬、尊重、赞叹诸彿,及在诸佛的面前种诸善根。以后又再有千万亿佛出现于世。他又在诸佛的佛法之中,说这部妙法莲华经。因为他说此部妙法莲华经的功德已成就,所以,他应当成佛。’

  得大势。于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为他人说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菩提。我于先佛所。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嗔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又叫一声:‘大势至!依你的意思来看,怎样呢?那时的常不轻菩萨岂是旁人吗?他就是我(释迦牟尼佛)的本身。假使我在以前,不受持和读诵此部妙法莲华经,或者不为他人广说此部经的妙法,我就不能这么迅速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为我在以前佛所住之处,能受持读诵这部经典,以及为他人解说,所以现在,我能很快的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大势至!以前那些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们,以嗔恚心和轻贱我是无智的缘故,故他们在二百亿劫中,都不能遇见佛,不能听闻到佛法,也遇不到僧人。千劫在阿鼻地狱受极大的苦恼,受完罪报之后,又再托生做人,遇见常不轻菩萨,来教化他们,令他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大势至!依你的意思来看,怎么样呢?当时的四众常轻慢常不轻菩萨的人,他们是谁呢?就是现在这个法会中的跋陀婆罗等五百位菩萨,师子月等五百位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位优婆塞。他们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道路上,已经得到不退转的境界。

  大势至!你应当知道这部法华经,能大饶益所有一切诸菩萨摩诃萨,能令他们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诸菩萨摩诃萨,在如来灭度之后,应当常常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部妙法莲华经。当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大慈哀愍一切众生,又以偈颂来重宣此义。’

  过去有佛    号威音王    神智无量    将导一切    天人龙神

  所共供养    是佛灭后    法欲尽时    有一菩萨    名常不轻

  时诸四众    计著于法    不轻菩萨    往到其所    而语之言

  我不轻汝    汝等行道    皆当作佛    诸人闻已    轻毁骂詈

  不轻菩萨    能忍受之    其罪毕已    临命终时    得闻此经

  六根清净    神通力故    增益寿命    复为诸人    广说是经

  诸著法聚    皆蒙菩萨    教化成就    今住佛道    不轻命终

  值无数佛    说是经故    得无量福    渐具功德    疾成佛道

  彼时不轻    则我身是

  释迦牟尼佛说:‘在过去无量生中,有一位佛出世,名号为威音王佛’。这一位佛的神通无量,智慧也无量。他接引一切众生,做一切众生的领袖,来引导他们速成佛道上。这时候,一切诸天人,世间人,以及诸天上的龙神,共同来供养这位佛。这位佛在世弘扬佛法,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入涅槃。佛灭度之后,当像法将要灭尽的时候,有一位菩萨出现于世,他的名字叫“常不轻”,就是常常不轻慢一切众生。他对一切众生好像对佛一样恭敬。在这法快灭尽的期间,有许多四众弟子业障加重,身虽出家,而不修道。为什么泥?因为他们皆生出一种贡高我慢、增上慢的心,也就是目中无人。因为佛法将要灭尽了,所以一切比丘、比丘尼都在皮毛上用功,执著于法,故生一种增上慢。

  在这个时候,常不轻菩萨到增上慢四众的处所,对他们说:“我不敢轻慢你们,因为你们现在所行的是菩萨之道,所以将来皆应当作佛。”这些增上慢的四众弟子们听了这话以后,就轻视、诽谤、恶骂他。虽然常不轻菩萨受人打骂,乃至用杖、木、瓦、石来打击、伤害他,他还是一点都不生嗔恨心,忍受一切的考验,照常的叩头礼拜。那么,一直到这位常不轻菩萨本身的宿业酬毕了,临命终时,听闻到这部妙法莲华经种种不可思议的道理,而得到六根清净,六根互用。因获得大神通、大智慧、大势大力的缘故,其寿命又增加了许多。然后,他再为所有人,广演、宣说这部妙法莲华经。

  前面所说的一切执著法及增上慢的众生,受完了在地狱的果报。又托生为人,得见常不轻菩萨有如此大威神力,于是皆蒙这位菩萨的教化成就,令他们住于诸佛之道。常不轻菩萨命终之后,再有无数的诸佛出现于世,而常不轻菩萨在生生世世中,仍然一再的演说这一部妙法莲华经,所以他得到无量的福德庄严,渐渐具足修佛道的功德,而很快的成佛了。我所说以前这位常不轻菩萨,是谁呢?他就是我(释迦牟尼佛)本身。’

  时四部众    著法之者    闻不轻言    汝当作佛    以是因缘

  值无数佛    此会菩萨    五百之众    并及四部    清信士女

  今于我前    听法者是    我于前世    劝是诸人    听受斯经

  第一之法    开示教人    今住涅槃    世世受持    如是经典

  亿亿万劫    至不可议    时乃得闻    是法华经    亿亿万劫

  至不可议    诸佛世尊    时说是经    是故行者    于佛灭后

  闻如是经    勿生疑惑    应当一心    广说此经    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在这诽谤咒骂常不轻菩萨的四众们,一般著住于法而生增上慢的人,听见常不轻菩萨对他们说过,你们应当作佛。以如是的因缘,得见无量无数的诸佛。现在在此法会的跋陀婆罗等五百位菩萨,即是以前轻慢诽谤常不轻菩萨的四众之一,他们现在已证得不退转,善守戒律。还有其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以前增上慢者,现在他们都在我面前发大菩提心,因为我在往昔让他们种下菩提种子的缘故,(常不轻菩萨对他们说的一句话:你们将来应当作佛。)所以现在来聆听我所说的法。

  我在前世,劝示所有的人,令他们发菩提心,修无上道。我生生世世都讲这一部法华经,而他们都已经听过。法华经就是第一最妙的佛法,我开示及教化诸人,令他们得住于涅槃之乐,证得常乐我净之妙果,我又教化一切众生,生生世世受持这一部法华经。我自己也生生世世,受持这一部法华经,在没有数量的亿亿万劫,乃至经过不可思议那么长的时间,才能听闻到这一部法华经。乃至在亿亿万劫,及不可思议那么长的时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世尊,都是常常说这部法华经。就因为这个原因,你们诸位修菩萨道的人,在我灭度之后,听闻这部妙不可思议的法华经,千万不要生出疑惑的心。你们应当专一其心,为一切众生广说这一部经。你们生生世世皆可遇到一切诸佛,很快的成就诸佛之道,成就菩提。

  妙法莲华经

  如来神力品浅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卷六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如是静,来是动。如也就是寂默,来也就是能仁。能仁就是能做佛仁慈的事。寂默就是能成佛的自在神力。

  神是自在力,不加造做。这个神属于内,力属外。因为内有神,所以外有力。如果没有神,就没有力。如来的神力,就是佛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

  譬如,在本经中所说,十方分身的释迦牟尼佛,这是如来神力。多宝如来到法会证明妙法莲华经,这是如来神力。从地涌出的菩萨,这是如来神力。法师功德品,六根互用,这是如来神力。所以如来的神力是无量无边。从广义来说,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来神力所成就的。

  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灭后。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当广说此经。

  释迦牟尼佛说完常不轻菩萨品之后,在这个时候,有千个世界磨碎成为微尘数那样多的菩萨,他们都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地下涌出,一起来到佛的座前,专一其心合掌,瞻仰世尊的尊颜,而对佛这样地说:‘世尊!我们等待将来佛入涅槃之后,世尊分身(无量无边)无论在那个国土灭度之后,我们应当广说这部妙法莲华经。’

  这些从地涌出诸大菩萨,在往昔的时候,都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弟子,现在来到法华会上做为拥护众,来拥护这个道场。

  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而供养之。

  为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也想为自己得到这种真净大法,也就是权实不二法。我们愿意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此经。又愿意供养、流通此经。

  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婆世界菩萨摩诃萨。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一切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

  在这个时候,世尊在文殊师利菩萨等之中,有无量百千万亿那样多的菩萨,都是在往昔之中,住在娑婆世界中菩萨中的大菩萨,以及一切比丘和比丘尼,一切优婆塞和优婆夷。天龙八部、人和非人等,一切众生之前边。现出大神通之力,出广长舌相,可以上到色界大梵天处。诸佛的舌,能伸到头前发际处。大福德的人,舌能伸到鼻尖处。报身佛的舌,可以伸到梵天处,或者到有顶天处。

  一切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亦复如是出广长舌。放无量光。

  在佛的身上,每一根毫毛孔中,皆放出无量无数的色光,所谓‘五光十色’。在各种光明之中,又现出种种颜色,灿烂夺目。这种色光,普遍照耀十方所有的世界。在菩提树下,师子座上的诸佛(释迦牟尼佛之分身诸佛),也是这样出广长舌相。在诸佛的身上,每根毛孔之中,也放出无量无边的色光,互相映照。

  释迦牟尼佛。及宝树下诸佛现神力时。满百千岁。然后还摄舌相。一时謦欬。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地皆六种震动。

  释迦牟尼佛和菩提树下诸佛所现的神力,有百千岁那样长的时间。然后还摄回舌相。十方诸佛同时发出轻细的声声,或微重的欬声,以及弹指声。声欬是叫意,弹指是音意。若人入定,在彼耳朵弹指三下,彼人即可出定。

  这两种的音声,普遍传播到十方诸佛世界中。各世界大地,皆有六种震动。震吼击(属于声),动涌起(属于形)。在每一种震动中,又有三种现象,所谓‘动、遍动、等遍动’。以此类推,成为十八种震动。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互用的境界,表示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

  其中众生。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以佛神力故。皆见此娑婆世界。无量无边百千万亿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及见释迦牟尼佛。共多宝如来。在宝塔中坐师子座。

  在其中的众生,有天上的人、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间的人、恶鬼及冥众等。藉著释迦牟尼佛不可思议大威神力的缘故,他们皆能看见娑婆世界中,在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样多的宝树之下,都有师子之座。每个座上有尊佛(释迦牟尼佛分身佛)。又见到释迦牟尼佛和多宝如来,共同坐在多宝塔中师子之座,看得清清楚楚。

  又见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及诸四众。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既见是已。皆大欢喜。得未曾有。

  他们又见到从地涌出无量无边那样多的大菩萨,以及一切四众,都是恭恭敬敬的围绕著释迦牟尼佛。他们在十方世界看见佛这种神力之后,皆生大欢喜心地说:‘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境界,真是不可思议呀!’

  即时诸天。于虚空中高声唱言。过此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世界。有国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释迦牟尼。今为诸菩萨摩诃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汝等当深心随喜。亦当礼拜供养释迦牟尼佛。

  在这时候,诸天在虚空中,高声地说:‘请大众注意!经过此有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那样多的世界,有个国土,名叫娑婆(堪忍)。在其国土有佛出世,名号释迦牟尼佛。现在为无量无边大菩萨演说大乘的妙经,名叫妙法莲华。因为这个妙法,好像莲华那样的清净。莲华是生于淤泥而不染,华果同俱,非常清明神圣,故取莲华为经名。它是经中之王,这部经典是教化大菩萨之法,这部经为十方诸佛所护念。若能受持这部经典,更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而能获得智慧如海的境界。你们大众应当深深的随喜功德,也应当礼拜释迦牟尼佛、供养释迦牟尼佛,定有无量的功德。’

  彼诸众生闻虚空中声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释迦牟尼佛。以种种华香璎珞旛盖。及诸严身之具。珍宝妙物。皆共遥散娑婆世界。

  这些诸众生,听见虚空中这种大声之后,大众皆合起掌来,遥向娑婆世界,这样地说:‘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释迦牟尼佛!’于是他们用种种华、种种香、种种璎珞、种种旛盖,以及庄严身体的一切花冠妙衣等等,又有珍宝妙物,从遥远的地方,散布于娑婆世界。

  所散诸物。从十方来。譬如云集。变成宝帐。遍覆此间诸佛之上。于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

  所散布娑婆世界的诸物,乃是从十方世界而来。好像云集一般,积集一起,变成宝帐,普遍覆盖在娑婆世界诸佛之上边。这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合成为一个世界。一个世界和十方世界没有分别,互相通达,没有障碍。

  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上行等菩萨中的大菩萨,也可以说佛告诉从地涌出菩萨大众:‘诸佛的自在神通之力,好像前边所说那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神通力。若我以这种神力,在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样多阿僧祇劫的时间,我为嘱累一切众生的缘故(嘱是嘱咐,累是再三嘱咐不厌劳。教你去做某件事为嘱,所做的事而不厌不疲倦为嘱累),令他们流通法华经、解说法华经,所得的功德,我是不能说得穷尽。’

  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总而言之,如来一切所有的法,如来一切所有的自在神力,如来一切所有的秘要之藏,如来一切所有的甚深之事,都在妙法莲华经中宣说出来,指示给你们。显明的说出,不像以前保留妙法。现在和盘托出,不再保留。为什么?因为要你们知道大乘实相之法。

  是故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

  释迦牟尼佛说:‘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你们在如来入灭之后,应当专一其心来受持法华经。无论是读诵,或者为人解说,或者为己书写,都要依妙法莲华经所说的道理去修行。是什么道理?就是妙不可言的道理。好像常不轻菩萨(释迦牟尼佛在往昔行菩萨道的色身),见著人就叩头,口中说道:“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

  无论在那个国土,假使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此经,依照妙法莲华经的道理去修行,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能获得六根互用的境界。

  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

  这部妙法莲华经典,它所在的地方,不管是在园中,或者在林中,或者大树之下,或者在僧人所住之处,或者在居士所住之家中,或者在佛殿,或者在山谷,或者在旷野,都应当造宝塔来供养。总而言之,凡是有妙法莲华经所在之处,都要生起恭恭敬敬礼拜之心,或者合掌,或者顶礼,这是佛教徒应知的礼节。

  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为什么妙法莲华经所在之处,要造宝塔供养?当知这个地方,就是如来成道的道场。十方诸佛就从妙法莲华经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上方诸佛就在妙法莲华经转大*轮,十方诸佛就在妙法莲华经而入般涅槃,证得常乐我净的涅槃四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慈悲,想再宣说这种义理,用偈颂来说一说。

  诸佛救世者    住于大神通    为悦众生故    现无量神力

  诸佛的本怀,为救护世界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诸佛住在大神力,才能救护众生,如果和一般人一样,用什么方法来救护众生呢?因为欲令一切众生获得究竟的快乐,所以才现无量大威神力。

  舌相至梵天    身放无数光    为求佛道者    现此希有事

  诸佛所现广长舌相,可以达到大梵天。诸佛的身体,放出无量的色光。为想求无上佛道的众生,才现出这样希有的事。

  诸佛謦欬声    及弹指之声    周闻十方国    地皆六种动

  诸佛轻轻咳一声和弹指之声,这两种音声虽然很小,可是能周遍十方国土,各国土的大地,皆发生六种震动。

  咳声和指声,乃是警告众生,不要醉生梦死,赶快清醒吧!受持妙法莲华经。否则,时间不等待,转瞬之间,无常即至。虚度一生,不知何时再有机会读诵此经了。古德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以佛灭度后    能持是经故    诸佛皆欢喜    现无量神力

  在佛入涅槃之后,因为能受持妙法莲华经的缘故,所以十方诸佛皆生欢喜心。因此,而现无量神通之力。

  嘱累是经故    赞美受持者    于无量劫中    犹故不能尽

  释迦牟尼佛嘱累一切菩萨和一切众生,要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流通此经,赞美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经过无量无边那样长的时间,仍然赞叹不能穷尽。

  是人之功德    无边无有穷    如十方虚空    不可得边际

  受持妙法莲华经这个人,他的功德是没有边际,也没有穷尽的时候。此种功德永远存在,好像十方的虚空一样,找不到它的边际。

  有人说:‘既然虚空是没有的,那么,我们受持妙法莲华经的功德,大概也没有吧!’你能明白什么都没有,就能明白什么都有。这不是说像虚空那样没有,而是说像虚空那样无边际。乃是指为无有穷尽的比喻而已。本来在真空里也有妙有。你看不见妙有,就认为没有。其实是真有,不过是你不明白而已。

  能持是经者    则为已见我    亦见多宝佛    及诸分身者

  又见我今日    教化诸菩萨

  若能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就能见到过去佛的真身,也能见到过去灭度的多宝佛,以及我的一切分身佛。又能看见我现在在多宝塔中,教化所有诸大菩萨。

  能持是经者    今我及分身    灭度多宝佛    一切皆欢喜

  能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能令我和我分身诸佛,以及灭度后的多宝佛,都生大欢喜之心。因为这个人,精进读诵、解说、书写、流通的缘故。

  十方现在佛    井过去未来    亦见亦供养    亦令得欢喜

  十方现在的诸佛,以及过去、未来诸佛,也能见到,也能供养,也能令三世诸佛得到欢喜。

  诸佛坐道场    所得秘要法    能持是经者    不久亦当得

  十方诸佛坐在菩提道场,所悟得的秘密宝藏之要法。这位能受持妙法莲华经的行者,在不久的将来,也应当得到诸佛秘密之重要大法。

  能持是经者    于诸法之义    名字及言辞    乐说无穷尽

  如风于空中    一切无障碍

  能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对于诸佛所说法之义理,如经中之名相和经中之言辞,能得到乐说无碍辩才的境界。好像大风在虚空中,任意刮著,不受任何限制及阻碍。

  于如来灭后    知佛所说经    因缘及次第    随义如实说

  在佛将来入涅槃之后,要明白佛所说的经典、因缘和次第。随顺经中的义理,如实的解说,不可违背佛的心意。古德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又说:‘离经一字,即同魔说。’由此可知,对于经义,不能误解。瞎人眼目,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不可不谨慎。

  如日月光明    能除诸幽冥    斯人行世间    能灭众生闇

  好像日月之光那样的光明,能消除照破一切黑暗之处。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他在世间行道,能将众生心中的黑暗,统统消除。心中黑暗是什么?就是无明。因为无明,就愚痴。有愚痴就有烦恼。所以佛法是破无明的法宝。破了无明,就没有愚痴,智慧就现出。有了智慧,明白事理,才不会做出颠倒事。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道之后,第一句便说:‘大地众生,皆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

  教无量菩萨    毕竟住一乘    是故有智者    闻此功德利

  教化无量菩萨,令他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毕竟住在一乘——成佛。因为这个缘故,凡是有智慧的人,听到受持妙法莲华经能有这种功德利益,应当勤加受持。

  于我灭度后    应受持斯经    是人于佛道    决定无有疑

  释迦牟尼佛对著法华会上大众说:‘在我灭度之后,你们大家应当受持这部妙法莲华经,此经是成佛之经。受持法华经这个人,他在佛道之中,完全没有疑惑,将来一定成佛的。’

  妙法莲华经嘱累品浅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卷六    嘱累品第二十二

  为什么要有嘱累品?因为佛所说的经典,是教化众生的一种法。这种法,必须有人来弘扬流通,才能有效用,所以释迦牟尼佛吩咐一切菩萨、阿罗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令他们将来要流通这部妙法莲华经。

  为什么要流通这部经典呢?因为这部经典,是最重要的经典,是成佛的经典。凡是没有种善根的众生,能听到此经一字,或者是一句,以及一偈、一品,都可以种善根。已经种善根的众生,无论是听到此经一字、一句、一偈、一品,可以增长善根。已经增长善根的众生,若能听到此经一字、一句、一偈、一品,可以得到成熟善根功德。已经到了成熟阶段的众生,听到此经一字、一句、一偈、一品、一部时,就能得到解脱。解脱就能成佛。

  无论那一类的众生,闻到此经的法音,或者明白此经的义理,皆可获得这种利益和功德。所以此经叫做妙法莲华经,就有这样的妙,故称为经中之王。

  浅言之,嘱累就是流通。从此处流通到他处的意思,好像水从河川流入大海一样的道理。譬如说:此处没有佛经,可以从他处请来佛经,供给大众阅读。人知道佛法的道理,在无形之中,能改恶向善,这就是流通。或者大家发心印经,流通到各处去,赠送大众阅读,有机会认识佛法,这种功德是最大的,定能开智慧,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大家要注意!不是印一本经自己用,自己开智慧,而是印大量的经典,令大众皆得开智慧的机会。有了智慧之后,辨别善恶,明白是非,绝对不会做出颠倒事。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

  释迦牟尼佛说完如来神力品之后,接著再说嘱累品的时候,乃从法座站起来,现出一种最大的神力,伸出右手摩无量大菩萨的头顶。这是表示加持,灌注大智慧的法水。对诸大菩萨这样地说:‘我在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那样长的时间,修习很难得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法。这个妙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妙法莲华经。’

  佛又说:‘我现在咐嘱你们这些大菩萨,你们应当专一其心来流通此经,来宣扬此经,普遍令一切众生增加法益,皆能明了通达这种法的真实义。’

  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释迦牟尼佛像这样三次摩诸大菩萨之顶,而这样地说:‘我在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那样长的时间,学习最难得到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我现咐嘱你们大众,你们应当受持此法、读诵此法,广大为众生宣扬这种法,普遍使一切众生,皆得闻知这种妙法。’

  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

  这是什么缘故?因为如来有大慈悲心(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没有悭吝不舍,也没有畏惧恐怖。又能布施佛的智慧给一切众生,也就是大觉者的智慧。如来的智慧,就是大圆镜智。自然的智慧,就是自性本有的智慧。佛把自己所有的法宝,统统布施给一切众生,所以如来是一切众生的大施主。

  佛又说:‘你们大众应当随学如来之法,千万不要生悭吝不舍的心。’好像周利槃陀伽尊者,他在往昔是大善知识,有五百弟子,但他不爱为弟子说法,所以种下这一世的愚痴。当时释迦牟尼佛所收的比丘,规定要念四句偈颂,作为座右铭。‘身语意业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他总是记不住。后来佛教他念‘扫帚’二字,他念很久的时间,才勉强记住。佛又教他念‘除垢’二字又念了很久时间。有一天,他在扫地时,豁然大悟。他想有形的扫帚,扫无形的尘垢。把心中的垃圾扫除清净,就没有烦恼。后证得罗汉果位,成为持义第一。

  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

  在未来世的时候,如有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和女人,能深信如来智慧的人,你们应当为他演说妙法莲华经。令他得闻妙法莲华经的妙处,知晓妙法莲华经的义理。为令这个人,得到佛智的缘故。

  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假使有众生,他们不相信妙法莲华经的妙处,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门。那么,你们应当在如来其余甚深之妙法中,开示他、教化他,令他得到利益,而能生欢喜心。你们大众能这样的去做,那就是已经报答十方诸佛之恩典。

  时诸菩萨摩诃萨。闻佛作是说已。皆大欢喜。遍满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头。合掌向佛。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当时这些诸大菩萨,听佛这样说完之后,他们皆大欢喜,全身遍满欢喜。非常恭敬于佛,乃曲躬其身,低著头,合掌向佛。大众异口同声地说:‘世尊!我们遵照您老人家的敕令(尊长对卑属的命令),应当具足依法奉行,一定不会违背世尊的意思,唯愿世尊放心,不要忧虑这件事情。’

  诸菩萨摩诃萨众。如是三反。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诸大菩萨,像这样的话,已经说了三次。大众一起发出声音地说:‘世尊!您老人家的命令,我们一定遵守,依法奉行。唯愿世尊不要有所忧虑。’

  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而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令从十方而来的诸分身佛,要他们各归还所安住的国土,多宝塔是来证明妙法莲华经,现在令它返回下方世界去住。

  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师子座上者。及多宝佛。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舍利弗等声闻四众。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释迦牟尼佛说这些话的时候,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在菩提宝树下、师子座上的诸佛,以及多宝如来,并有上行等无边阿僧祇那样多的菩萨大众,还有舍利弗尊者和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以及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等,听到这样说之后,皆生大欢喜。

  妙法莲华经

  药王菩萨本事品浅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药王菩萨专修苦行。这种苦行,是最难行的苦行,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位菩萨,在往昔名号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顾名思义,他和一切众生结了善缘,所以都欢喜见到他。

  这位菩萨曾经发心焚身供养于佛。第二生又燃臂供养于佛。这种供养,非为一般人所能做得到。有人打妄想:‘他不知疼吗?’我相信他是知道疼,但是他忍受著,虔诚地把身体供养给佛。我又相信他不知疼。为什么?因为他已经把自己的身体忘了,精神集中的观想,身体是由四大五蕴假和合的幻躯而已,没有可爱之处,所以不知疼。

  总而言之,不论知疼或不知疼,他能舍身供佛,这是真的供养。这位菩萨最慈悲,众生有疾病,他一定为彼解除痛苦,所以一切众生都欢喜见到他。

  ‘本事’,是说明前生所修的事迹,所行的苦行。这一品是说药王菩萨为法忘躯的精神,所以成就圆通无碍的品德和智慧。此品在妙法莲华经二十八品之中,属于第二十三品。

  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善哉世尊。愿少解说。

  在这个时候,宿王华菩萨对佛说:‘世尊!我在楞严会上,听到药王菩萨讲圆通之法,但不十分了解他怎样来到娑婆世界,有什么因缘?请世尊慈悲,为我解说。’

  ‘世尊!这位药王菩萨。他既发愿救护一切众生的病痛,在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之中,一定有很多难行的苦行。请世尊为我们法会中的大众,稍微解说药王菩萨所修苦行的公案,这是大众想知道的事。’

  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耶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又他国土。诸来菩萨。及此声闻众。闻皆欢喜。

  天龙八部以及人和鬼神等。又有从十方国土所来的诸大菩萨,以及在法会中的声闻众。他们听到宿王华菩萨这样向佛请问,都很欢喜。

  尔时佛告宿王华菩萨。乃往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有八十亿大菩萨摩诃萨。七十二恒河沙大声闻众。佛寿四万二千劫。菩萨寿命亦等。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便告诉宿王华菩萨说:‘在往昔经过无量恒河沙数那样多的劫,有一位佛出兴于世,名号为日月净明德如来,他具足十号。这位佛有八十亿大菩萨,又有七十二条恒河沙数那样多的大声闻众。这位佛的寿命,有四万二千劫。在他的国土中,所有的菩萨,寿命也是这样的长。’

  彼国无有女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及以诸难。地平如掌。琉璃所成。宝树庄严。宝帐覆上。垂宝华旛。宝瓶香罏。周遍国界。

  在日月净明德如来的国土,没有女人,统统是男人。为什么?因为是莲华化生的缘故,所以其身清净。没有四恶趣,也没有八难。何谓八难?就是:1、苦恼难。2、大火难。3、大水难。4、恶兽难。5、刀兵难。6、诸鬼难。7、枷锁难。8、盗贼难。又可以说是:1、地狱。2、饿鬼。3、畜生。4、北俱卢洲(此洲太快乐,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5、长寿天(色界的无想天,外道所居之处)。6、盲聋喑哑(六根不全)。7、世智辩聪(小聪明,反被聪明误)。8、佛前佛后(不逢其时)。在彼佛国土的众生,没有这些苦恼的问题。

  此国土的大地,平坦如掌,没有崎岖不平之处。这是什么缘故?因为此国的众生,悉皆心平气和,所以大地也平坦。如果人心不平,才现出山河大地。此国土不但平坦,而且都是用琉璃所成。又有七宝所造的树,排列成行,庄严国土。又有宝帐实盖覆在宝树之上。又有垂下的宝华宝旛。又有宝瓶宝炉,周遍于国界,处处有这种庄严之境界。

  七宝为台。一树一台。其树去台。尽一箭道。此诸宝树。皆有菩萨声闻而坐其下。诸宝台上。各有百亿诸天。作天伎乐。歌叹于佛。以为供养。

  用七宝所造的台,在每棵树就有一个台。树与台的距离,有一箭之远(一百二十步)。在诸宝树之下,都有菩萨和声闻们,在那里静坐。在每个宝台之上,各有百亿诸天,在那里演奏音乐,表演伎艺,用歌曲来赞叹佛,以为供养。

  尔时彼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及众菩萨。诸声闻众。说法华经。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

  在这个时候,日月净明德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诸大菩萨、诸大声闻众,演说妙法莲华经。这位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他欢喜修持一切苦行。他在日月净明德佛之正法中,很精进经行,绝不懈怠,常在树下禅定,专一其心以求佛道。

  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

  已经满了一万二千岁之后,获得现一切色身三昧。也就是能变现一切色身,教化一切众生。换言之,见人变人而教化之,见狗变狗而教化之。无论什么众生,皆能变现同类的身体,去教化度脱,令一切众生了生脱死,离苦得乐。

  菩萨得到现一切色身三昧之后,心中生出大欢喜,即刻做这样观想地说:‘我证得这种的止定,皆因为得闻妙法莲华经的力量所致。所以我现在应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以及妙法莲华经,这是因佛所加持的缘故,而能令我专心受持这部经典。’

  即时入是三昧。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细末坚黑栴檀。满虚空中。如云而下。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铢。价值娑婆世界。以供养佛。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即时入现一切色身三昧。在虚空中,雨曼陀罗华(小白华)和摩诃曼陀罗华(大白华)。又雨坚黑栴檀的细末,布满虚空之中,好像浓云一般而向下降落。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异常名贵,出产于南阎浮提北海的此岸。此香有六铢(二十四铢为一两)重,其价值等于一个娑婆世界的价值。换言之,用一个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才能交换六铢的海此岸栴檀。用这种香来供养于佛。

  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薰陆。兜楼婆。毕力迦。沉水胶香。又饮薝卜诸华香油。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用这样名贵的华和香来供养佛之后,即从现一切色身三昧出定,自己这样的思念:‘我现在虽然用神通力供养于佛,可是不如用我自己的身体供养于佛。’即时饮服一切香油,如栴檀香、薰陆香(叶落地成香)、兜楼婆香(白茆草)、毕力迦香(苜蓿香)、沉水(名贵栴坛香)、胶香(松树之胶),令体内五脏六腑皆清净。又饮服薝卜诸华所造的香油,令其更清净。

  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

  这样饮服诸华香油,经过一千二百岁之后,再用各种混合的香油,涂在自己的身上。乃在日月净明德佛的座前,用天宝衣缠桡在身上。又灌种种香油在天衣上。然后,用神通愿力,三昧真火,自焚其身,这种光明,普遍照到八十亿恒河沙数那样多的世界。

  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旛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

  在八十亿恒河沙数世界中的诸佛,见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这种焚身供佛,诸佛便一起赞叹说:‘善哉!善伐!善男子!这才是真正的精进,是名为真法供养于佛。’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有一天,读到这两句经文时,忽然入定,得到一旋陀罗尼(所有的经典,在很短时间内,完全明白,通达无碍)。在这个时候,智者大师看见灵山法会,尚未散会。释迦牟尼佛仍然坐在法座之上,正在宣讲妙法莲华经。

  假使用种种华香、璎珞,以及烧香、末香、涂香,或者用天缯宝旛和宝盖,以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像用这样种种诸物来供养于佛,其功德皆比不上焚身供佛的功德大。假使用国城妻子来布施,其功德也不及焚身供养的功德大。由此可知焚身供佛的功德,是无可比拟的。

  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已。而各默然。其身火然。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

  诸佛同时又赞叹地说:‘善男子!你焚身供佛的布施,乃是第一的布施。在一切布施之中,这种供养是最尊最上的。’用色身来供养佛,就是成就法身的因缘。诸佛赞叹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之后,皆不讲话了。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用三昧真火焚化自己的身体,经过一千二百岁之后,其身才燃烧完尽。焚身供佛的精神,真是伟大之至!后人效法者很多。近年来高僧焚指供佛也不少,如虚云老和尚,曾经燃指供佛,大病不药而愈。余(宣化上人)作偈曰:‘显亲宗亮大慈仁,助人燃指发道心,夙愿克遂真快乐,本怀已畅喜雍容。’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命终之后。复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于净德王家。结跏趺坐。忽然化生。即为其父而说偈言。

  这位菩萨做完这样真法供养之后,在命终之时,便又生到日月净明德佛的国土中,在净德国王之家中,结双跏趺坐,忽然之间,化生一个儿童。称净德国王为父亲,即时为净德国王说出下边两首偈颂:

  大王今当知    我经行彼处    即时得一切    现诸身三昧

  勤行大精进    舍所爱之身    供养于世尊    为求无上慧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前生为此菩萨名,第二生又为此菩萨名)对净德国王说:‘大王!您现在应当知道我曾经在日月净明德佛处,精进修行,没有懈息的时候。聆听佛宣说妙法莲华经,我依照经中的道理修持,所以即时证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我勤加修行这种法门,勇猛大精进,身精进、心精进、昼夜六时勤精进。把所爱的色身也舍了。怎样舍的?我怀著万分的虔诚心,用三昧真火燃烧我的身,供养日月净明德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想求无上道,也就是佛的智慧——大圆镜智。’

  说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我先供养佛已。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复闻是法华经。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频婆罗。阿婆等偈。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完前边二首偈颂之后,又对净德国王说:‘父王!日月净明德佛,现在仍然在这世界中,我先去彼处供养之后,得到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也就是无论何种语言,不学而懂,无师自通的法门),我再聆听妙法莲华经,是经有八千万亿那样多的那由他(等于亿数)偈,又有甄迦罗(第十六位数目)、频婆罗(第十八位数目)、阿(音同触ㄔㄨˋ)婆(第二十位数目。印度有五十二种大数目)等等的偈。’

  大王。我今当还供养此佛。白已。即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合十指爪。以偈赞佛。

  ‘大王!我现在应当再去佛所,继续供养这位佛。’说完之后,即时坐在七宝所造的台,慢慢向虚空上升,高度有七棵多罗树(每棵树高有六十多尺)。前往佛所,到了之后,即刻五体投地向佛顶礼,合其双掌,用偈颂来赞叹佛。

  容颜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    今复还亲觐

  佛的容颜,甚为奇妙,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佛的光明,能普照十方世界。我在前生的时候,曾经供养佛,我现在又来亲近佛、觐见佛。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在世。

  在这个时候,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完前边的偈颂之后,又对日月净明德佛这样地说:‘世尊!世尊!仍然在世。我在前生见到您,今生又见到您老人家,我和世尊是有善缘的。’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涅槃时到。灭尽时至。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

  在这个时候,日月净明德佛告诉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善男子!我入涅槃的时候到了,灭尽时期来临!你现在可以安施床座,预备妥当,我在今天半夜时,就要入大般涅槃。’

  佛出世的时候,都是在白天,表示阳光照耀世界。佛入涅槃的时候,都是在半夜,表示世界将要黑暗。不是说佛入涅槃后,世界就黑暗了,而是说等到末法佛法灭了之后,人心被无明所覆,没有智慧的光明。那么,世界就黑暗了,没有一线之曙光。

  又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嘱累于汝。及诸菩萨大弟子。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诸宝树宝台。及给侍诸天。悉付于汝。我灭度后。所有舍利。亦付嘱汝。当令流布。广设供养。应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净明德佛。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已。于夜后分。入于涅槃。

  日月净明德佛,又敕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善男子!我把所有的佛法,统统嘱累于你,以及诸菩萨和大弟子,并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用七宝所造的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佛刹),又有宝树和宝台,又有给侍的诸天,完全移交给你。你要辛苦了。等我灭度之后,所焚化得的舍利,也咐嘱于你,你为我处理后事。应当将佛法流通,将舍利流布,广设供养佛法和舍利,应当建造若干宝塔,作为供养舍利之处。’佛这样咐嘱之后,在夜后分,而入涅槃。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灭度。悲感懊恼。恋慕于佛。即以海此岸栴檀为□。供养佛身。而以烧之。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刹庄严。垂诸旛盖。悬众宝铃。

  在这个时候,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亲眼所见日月净明德佛入涅槃。悲伤起来,非常懊恼地想:‘我为什么不留佛住世呢?如果请佛住世,佛或许不会入涅槃。’他恋慕忆念佛,舍不得离开佛的左右。既然佛已入涅槃,便用最名贵的海此岸栴檀为薪,来焚化佛之遗体。

  将日月净明德佛的身焚化之后,遂收取无量的舍利,分盛在八万四千个宝瓶之内。又造八万四千座宝塔,供养宝瓶中的舍利。(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到阿育王时代,也造了八万四千个宝塔,分布全印度,专供著佛舍利)此塔之高,有三个世界那么高。在塔的前边,有两枝旗竿,非常庄严。垂著一切旛和宝盖,又悬挂一切宝铃,其音声远彻,远近皆能听到。

  讲到这里,我想起两件公案。一为释迦牟尼佛将入涅槃时,阿难尊者为侍者,他不请佛住世。摩诃迦叶尊者问他:‘为什么原因不请佛住世?’阿难尊者很懊悔地说:‘当时似被魔蔽,是故无言。’二为印光大师,于民国二十九年冬,在苏川灵岩山念佛坐化。荼毗时(用火焚化),就用栴檀木来烧遗体。当时参加仪式的人,不知有多少。从山下到山上,约有三华里,满山遍野皆是送葬人,焚化之后,用筛子筛骨灰,拾得五色舍利无数粒。最后来了一位在家皈依弟子,他在筛过的骨灰中找舍利,找不到舍利,于是痛哭了二天,认为自己福薄,无缘供养大师的舍利,非常忏悔自己业障深重。忽见骨灰中发光,拾得一粒最大的舍利,欢天喜地请回家中供养。所以佛法常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印光老法师不但修行用功,而且精通经典。他在普陀山佛顶住了十八年。在这期间,专心阅读大藏经。阅读时,端然正坐,必恭必敬,手捧藏经。要到厕所时,一定将所穿的衣服和鞋袜统统更换,不将原穿的衣服带进厕所。回来时,再换回原有的衣服。因为这样的恭敬,所以开悟了。开悟之后,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

  后来在苏州灵岩山建念佛道场,提倡念佛法门。这个法门容易修持,有立竿见影之效。只要一心不乱的持六宇洪名,到时候,自然往生极乐世界,花开见佛。

  老法师的学问道德,皆是上乘,不愧为一代高僧。可惜乡音太重(陕西郃阳人),一般人听不懂老法师的话。所以,老法师很少讲经说法。但是他用文字来宣扬佛法,所谓‘一时劝人以言,百世劝人以书’。因此,留下印光大师文钞,后学受益匪浅。

  有一年,印光老法师到南京讲经,也许南京信佛的人很少吧!头几天尚有听经的人,后来渐渐减少。最后只有一个人,坐在那里,印老在法座上向下一看,广大的道场中只有一人听经,心想,一人听经也要讲经。

  讲完经之后,离开法座,来到这个人的前边,便问:‘居士!你听我讲的经明白不明白?’这个人说:‘我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印老又问:‘你既然不明白,为什么又来听经?’这个人说:‘我是这里的管理员,等你讲完经之后,我要收拾椅子。’自此老法师发愿,再也不来南京讲经。

  又有一年,老法师到上海居士林讲弥陀经。在报纸上发表消息,令有缘人来听经,种善根积功德。这次法会很隆重庄严,十方来听经者很多,都是虔诚的信徒。

  当时,有位女学生(非佛教徒),在梦中遇见穿金铠甲的人,告诉她说:‘你到上海居士林去听大势至菩萨讲弥陀经。’她清清楚楚的记住。第二天早晨看报纸,见有居士林恭请印光老法师讲弥陀经的消息。她为了好奇心而到居士林求见印老。一见老法师,自动顶礼,便对老法师说:‘我不是佛教徒,因为昨天半夜之时,在梦中有人教我来居士林听大势至菩萨讲弥陀经。请问老法师!莫非您就是大势至菩萨吗?’这时,老法师举手示意:‘这件事,你知我知,不可教他人知。’这位女学生即时皈依三宝。始终将这件事保守秘密,没有对任何人透露。三年后,老法师在灵岩山圆寂时,这位女学生才当众宣布此种境界。

  这时,大家才晓得印光老法师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乘愿再来的菩萨。后来尊为莲宗第十三代祖师。老法师皈依弟子虽然满天下,但没有传法的弟子,为什么?因老法师誓言,不建庙、不收出家弟子。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复自念言。我虽作是供养。心犹未足。我今当更供养舍利。便语诸菩萨大弟子。及天龙夜叉等。一切大众。汝等当一心念。我今供养日月净明德佛舍利。

  在这时候,这位菩萨又这样地念言:‘我在前生虽然焚身供养佛,犹觉得不具足真诚之心。我现在要更进一步来供养佛的舍利。’便对著诸菩萨大弟子,以及天龙八部一切大众说:‘你们大众应当专一其心念,我现在要供养日月净明德佛的舍利。’

  作是语已。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然百福庄严臂。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完这话之后,即刻在八万四千宝塔之前,燃烧他自己的百福庄严胳臂。经过了七万二千岁之久的时间,作为供养。

  有人问:‘奇怪!这位菩萨前生焚身供养,经过一千二百岁的时间。为什么这次焚臂,要经过七万二千岁?我不懂其中的道理,请法师慈悲开示。’告诉你!这位菩萨在前生是用色身来供佛,这次是用化身来供佛,爱烧多久都可以的,没有时间的限制。你明白了吧!

  这位菩萨为什么又燃烧胳臂来供佛舍利?因为要感化没有真诚心的众生,发起真诚心来供养佛舍利。为要令无量求声闻大众,以及无量阿僧祇的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因此燃臂来影响众生,发菩提心,皆使一切众生住在一切色身三昧的境界。

  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教化我者。而今烧臂。身不具足。

  在这个时候,诸大菩萨,天上的人,人间的人,以及阿修罗、鬼神众等。一见这位菩萨没有了两臂,大家都忧恼和悲哀起来。异口同声地说:‘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们大众的师父,教化我们,令我们明白佛法,令我们修持佛法。可是他发愿焚臂供佛,现在身相不具足了。’

  于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于大众中。立此誓言。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不虚。令我两臂还复如故。作是誓已。自然还复。由斯菩萨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在这个时候,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在大众之中,立下这样的誓言:‘我燃烧两臂供佛,将来必定能得佛的紫磨金色身。假如这是真实不虚的话,令我所烧的两臀,即刻恢复原状,再生出两只胳臂。’发了这种愿之后,自然而然再生出完整如初的两臂,没有两样。这是什么缘故?因为这位菩萨,他的福德大,智慧也大。他既敦厚,又诚实,所以才有这种不可思议感应的境界。

  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宝华。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在这个时候,三千大千世界普遍有六种震动。天雨宝华,缤纷而降。一切人天,认为希有。有生以来,未曾见过这种的境界。

  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岂异人乎。今药王菩萨是也。其所舍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

  释迦牟尼佛告诉宿王华菩萨说:‘你感觉这种苦行怎样呢?你知道这位菩萨是谁?他就是现在的药王菩萨。他舍身于佛,布施于众生,已有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那样多,这个数量也不能说穷尽。不过,我现在只是说他焚身和燃臂供养于佛而已。’

  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

  释迦牟尼佛又叫二声:‘宿王华!假使有众生想发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发心烧一个手指,或者发心燃一个足趾,来供养佛,来供养塔(供佛像为寺,供舍利为塔)。这种供养的功德,胜过布施国城妻子的功德,也胜过用三千大千世界国土中的山林、河池,以及诸宝珍珠之物,来供养佛的功德。’

  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愒。其福最多。

  佛又说:‘假使有人,用七宝布满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多,来供养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如是供养四圣的功德,不如受持妙法莲华经之中,一首四句偈颂,所获得功德百分之一。浅言之,无论如何供养四圣,不如受持法华经、读诵法华经、解说法华经、书写法华经的功德为殊胜。’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

  佛又说:‘宿王华菩萨!譬如一切的川流江河等,诸水之中,大海最为第一。这部妙法莲华经,也是这样的情形。在十方三世诸佛所说的经典之中,它是最妙最深最大的经典。’

  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

  又好像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以及十宝山等。在这些众山之中,须弥山最为第一。这部妙法莲华经,也是这样的情形。它在一切经典之中,最为上乘,没有比这部经再高上的。这部经是成佛的经典,只要依法修持,便有成佛的希望。

  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

  又好像在群星之中,月亮的光明,最为第一。这部妙法莲华经,也是这样的情形。在千万亿种的经典之中,它是最为光明,而能遍照。

  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又好像太阳,它能照破一切黑暗。法华经也是这样,它能破除一切不善的黑暗。换言之,受持法华经,能获得大智慧,以此光明能破除无明之黑暗。

  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

  又好像在诸小王之中,转轮圣王的地位,最为第一,无人可比拟。法华经也是这样,在一切经典之中,它是最尊贵的经典。

  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又好像帝释天,他是三十三天的天王,管辖三十二诸天,法华经也是这样。在一切经典之中,它是经中之王。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

  又好像大梵天王,他是一切众生的父亲。为何称为一切众生之父呢?因为世界(地球)有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每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到了空劫的时候,初禅天的天众,自然到二禅天避难。到了成劫成立时,在第二禅天避难的天众,又回到初禅天。最先回来的人,就是大梵天王。因为后来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大梵天王对大众宣布:‘我就是你们的父亲。你们要尊敬我,要听我的命令,受我的指挥,不可违背我的旨意。’

  在印度的婆罗门,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大梵天口中所生,所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优越感,应享受特权,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造成印度阶级不平等的现象,迄今仍然如此,令奴隶永远不能得到平等待遇。

  妙法莲华经也是这样,而是一切贤圣、有学位(初二三果罗汉)、无学位(四果罗汉),以及发菩萨心行菩萨道的父亲。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舍。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又好像在一切凡夫之中,须陀洹(初果罗汉)、斯陀含(二果罗汉)、阿那含(三果罗汉)、阿罗汉(四果罗汉)、辟支佛(无佛出世为独觉,有佛出世为缘觉),最为第一。法华经也是这样。诸佛所说的经典,菩萨所说的经典,声闻所说的经典,在诸经法之中,当然是妙法莲华经,最为第一。

  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

  假使有人能受持妙法莲华经典,也是这样。在一切众生之中,最为第一。这部经典是人人必修的法门,谁能虔诚的修持,谁就是第一。修行没有捷径可寻,要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去行。所谓‘躬行实践’,不可投机取巧,尽找便宜。要晓得天下的事,没有不劳而获的。古人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一天的功,便更加接近佛境一里之路。

  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在一切声闻和辟支佛之中,菩萨为第一。法华经也是这样,在一切诸经法之中,最为第一,故称为经中之王。

  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又好像佛为一切诸法之王,妙法莲华经为一切诸经之王。释迦牟尼佛举出这些譬喻,来说明法华经的重要性。令受持法华经的人,知道法华经的功德宏大,无与伦比。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

  佛又叫一声:‘宿王华菩萨!这部妙法莲华经的用途很广大,能救护一切众生离开烦恼,能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又能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换言之,凡是受持法华经的人,无论求什么,皆能满愿。’但是要正愿,而非邪愿,这一点要弄清楚。以下举出十二种的利益。

  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闇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闇。

  妙法莲华经的功用,好像清净凉爽的水池,能令渴者解除渴的威胁。好像在寒冷的人,获得火,可以取暖。好像赤身露体的人,获得衣服。在未受持此经之前,如同裸体;虔诚受持此经之后,如同得到衣服。好像做生意的商人,得到顾客采购物;好像失去母亲的小孩子,现在见到母亲一样的欢笑,也就是得见法身的母亲。好像想过大海,得到大船。法华经就是渡生死海的大法船;好像有疾病的人,遇到良医,药到病除。我们是患了三毒的重病,法华经是大医王,能拯救我们的痛苦——烦恼。

  妙法莲华经好像在黑暗的地方,有了照明的灯。它能将心中的无明照破,令智慧光明现前。好像贫穷的人,获得无价的七宝。好像人民,得遇英明仁慈的国王。好像贾客,获得大海之中的珠宝。好像火炬,能破除一切黑暗。

  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这部妙法莲华经,就有这十二种的妙用。能令一切众生,离开一切苦恼和一切病痛。又能解除一切众生生死之缠缚,令得自在。

  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假使有善根的人,得闻妙法莲华经之后,发心书写此经,或者是自己书写,或者请人代为书写(自己不会写字者),所得的功德是相同的。这种功德,就是用佛的智慧来筹量有多少,也无法可知其功德的边际。

  若书是经卷。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旛盖衣服。种种之灯。苏灯油灯。诸香油灯。薝卜油灯。须曼那油灯。波罗罗油灯。婆利师迦油灯。那婆摩利油灯供养。所得功德。亦复无量。

  假使有人书写这部经典的时候,用种种鲜华、妙香、璎珞来供养此经;或用种种的烧香、末香、涂香等,来供养此经;或用种种的宝旛、宝华、宝衣服等,来供养此经。

  或者用种种的灯来供养。有苏油灯、香油灯、混合一切香油灯、薝卜(金色花)油灯、须曼那(悦意花)油灯、波罗罗(重生花)油灯、婆利师迦(夏生华)油灯、那婆摩利(杂色花)油灯,所得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无以计算。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亦得无量无边功德。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宿王华菩萨!若有善根的人,就是单单听闻药王菩萨本事品的人,也得无量无边那样多的功德。’

  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

  假使有女人,她能得闻药王菩萨本事品,如果能受持此品,那么,她能在来生之中,不为女身。但是,若欢喜女身的话,又另当别论。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

  在佛入涅槃之后,在最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听闻妙法莲华经,发心依经典所说的道理去修行,就是修忍辱、慈悲、法空三种法门。在本生命终之时,往生安乐世界,也就是极乐世界。届时,见到阿弥陀佛,所谓‘华开见佛’。有清净大海众菩萨围绕所住之处。

  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

  这人便将化生在莲华之中,生在宝座之上。再不为贪欲所烦恼,再不为嗔恚所烦恼,再不为愚痴所烦恼。三毒解除清净,即得身心轻安。这三毒有连带的关系。生起贪欲之心,求之不得,便发脾气。发脾气时,便失理智,就愚痴了。智慧不现前,不明是非,不识善恶,无明当前,便做颠倒事,遂造成身语意三业不清净。犯了十大恶业。永远在三恶道中轮回,没有了期。

  如何控制贪嗔痴?就要勤修戒定慧。能守戒律,就没有贪心;能持定力,就没有嗔心;能学智慧,就没有愚痴。譬如一缸混水(无明),想令它清净,放点白矾(戒法),不许摇动(定力),慢慢混质下沉,便现出清净(智慧),能映照万物。

  若能明白法华经的义理,也不会被骄慢、嫉妒诸垢所烦恼。人若有了这两种变态心理,则永远不会开悟,得不到智慧。修道先要没有贡高我慢的行为,没有嫉妒障碍的心理,学菩萨慈悲喜舍的精神。

  心中没有一切尘垢,就能得到菩萨的神通,和无生法忍。何谓无生法忍?简要言之,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忍可于心。

  忍就是忍耐,面对逆境而不生嗔心。安住在法理上而不动心。把心安住在真如实相上,觉得没有丝毫凡夫的情念,可以舍弃,也没有圣人的见解,可以取得。

  这时,觉悟十法界没有少法生,也没有少法灭,没有生灭。可是在法理上,都是如如不动。因为如如不动,所以没有生灭。证得心念没有生灭,从此看一切法都没有生灭。真正看到真如实相,才能得到这种忍,而永远不会被外境所迷惑,摇动其心。

  总而言之,能放下一切,没有执著,就是无生法忍。证得无生法忍,就是法身菩萨。在阿弥陀经上说:‘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就是无生法忍。凡是上品上生极乐世界的人,一到净土,立刻华开见佛,立刻得无生法忍。有大智慧,有大神通,能助佛扬化,到处教化众生,令早日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得到无生法忍之后,眼根清净,也就是得到法眼。用这种清净法眼,可以见到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数那样多的诸佛。

  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

  在这个时候,如同恒河沙数那样多的诸佛,在十方诸佛国土中,共同遥赞:‘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在释迦牟尼佛的法中,受持此经、读诵此经、思惟此经。又为他人解说此经,所得的功德,那是无量无边。大火不能焚烧,大水不能漂没。你所得的功德,就是千位佛共同一起来说,也不能说得穷尽。’

  汝今已能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余怨敌。皆悉摧灭。

  你现在已经能破除一切魔贼。魔能障正道,能害慧命。贼是六根,劫掠法财。又能破坏生死之军,不受轮回之苦。乃至其余一切的怨敌,统统摧灭,不会再来找麻烦。

  善男子。百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无如汝者。唯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

  ‘善男子!有百千那样多的诸佛,同时用大神通力,共同守护于你。在一切世间的天上人和人间人中,没有人能比你再高。除了如来以外,就是一切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的智慧和禅定,也没有能与你相等。’换言之,这位菩萨的地位,已接近妙觉位的边缘。

  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

  佛又叫一声:‘宿王华菩萨!这位闻经修行,住生净土的菩萨,他能成就这样的功德,获得智慧之力。’由此可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部妙法莲华经,就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随喜赞善者。是人现世口中。常出青莲华香。身毛孔中。常出牛头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说。

  假使有人,能听到药王菩萨本事品,又能随喜的赞叹:‘善哉!’那么,这个人在现世中,从他的口里,常吐出青莲华那种的香味,在他身上的毛孔里,常放出牛头栴桧的香气。他所得的功德和前边所说的功德,完全一样。

  是故宿王华。以此药王菩萨本事品。嘱累于汝。我灭度后。后五百岁中。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恶魔魔民。诸天龙夜叉。鸠槃荼等。得其便也。

  佛说:‘因为这个缘故,宿王华菩萨!我将药王菩萨本事品,委托于你。在我入涅槃之后,后五百岁中,你要广宣此品,将此品流布于阎浮提,不可令它断绝失传,不要令魔子魔孙、魔臣魔民、天龙八部等,得其方便。’

  宿王华。汝当以神通之力。守护是经。所以者何。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

  佛又叫一声:‘宿王华菩萨!你应当用神通力来守护这部经。为什么?因为这部经是阎浮提人治病的良药。人有爱痴的病,此经能治爱痴,故为良药。假使有人患病,一听到妙法莲华经,立刻将病消除殆尽,甚至不老不死了。’

  宿王华。汝若见有受持是经者。应以青莲华。盛满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当取草坐于道场。破诸魔军。当吹法螺。击大法鼓。度脱一切众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见有受持是经典人。应当如是。生恭敬心。

  佛又叫一声:‘宿王华菩萨!你如果见到有人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时候,你应当用青莲华和盛满末香,供养他,散布在他的上面。散布之后,再做这样的想:“此人不久,必然取草为座,坐在菩提树下,破除魔军,降伏魔女。成正觉,吹大法螺、击大法鼓,为一切众生说法。度脱一切众生,离开生老病死的苦海。因为这个缘故,凡是求佛道的人,见著受持此经典者,就应当生起恭敬之心。”’

  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八万四千菩萨。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释迦牟尼佛说药王菩萨本事品的时候,有八万四千菩萨,皆证得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译为总持,就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又为三昧,就是正定正受。)

  多宝如来。于宝塔中。赞宿王华菩萨言。善哉善哉。宿王华。汝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乃能问释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多宝如来,他在多宝塔中,亦赞叹宿王华菩萨说:‘善哉!善哉!宿王华!你成就了不可思议的功德,才能向释迦牟尼佛问起药王菩萨焚身燃臂的难行苦行,能利益闻到此品的无量一切众生。’

----------------------------------------------------------------------------------------------------------------

更多宣化上人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人都知道,临命终时那一刹那,往往习气作主,自己作不了主。随强,哪个习气强,跟着哪个习气走。念佛人有个好处,就是临命终时佛来迎接,有这个胜缘。可是,如果你习气太重了,佛菩萨虽然来了,你还有留恋,你还有牵挂,你舍不得走,那佛菩萨不会在那里等你。习气要平时渐渐地淡,渐渐地去断。习气,也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嗜好。这个嗜好、兴趣要转移,要把它转到佛法里面来,要把它转到净土上来。我喜欢听音乐,把这个嗜好转到听佛号。听音乐那是世间六道轮回的事,出不了轮回;听阿弥陀佛佛号,可以能了生死、出三界,往生净土。喜欢画画的,画佛像,画西方净土的变相图。总而言之,就是这个心,念念都在西方,培养这种嗜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