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二)


2014/9/4    热度:1199   

达真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二)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全论分三:甲一、初善首义;甲二、中善论义;甲三、后善末义。

  甲一(初善首义)分四:一、名义;二、译礼;三、礼赞;四、缘起

  乙四(缘起)分三:一、远离定解之过患;二、具足定解之功德;三、真实的缘起

  丙一、远离定解的过患:

  若是我们的相续中没有生起定解,过患非常大,危害也非常严重。通过这样的讲解,让我们能够明白远离定解的过患,从而积极地在自己的相续中建立起定解。有这样一个意义和作用,所以首先讲远离定解的过患。

  我们这些三界轮回中的众生都因烦恼而痛苦。烦恼主要来自无明,无明主要是远离定解的缘故。若是相续中有定解,就不会有无明黑暗。若是没有无明,就不会去自寻烦恼,就不会遭受痛苦。

  世人烦恼痛苦时,经常会去找很多原因,也会去找各种解决的方法,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什么是烦恼痛苦真正的原因呢?主要就是无明愚痴,无论是属于名言谛的还是胜义谛的诸法实相,我们都没有了知,没有通达。不明真相,不明真理,所以叫无明。有了无明,就有烦恼;有了烦恼,就要遭受痛苦。这就是我们轮回于六道,烦恼痛苦,遭受这些果报的真实原因。那么,现在解决的方法就是要遣除无明。要遣除无明,就要了达诸法的实相和真理,包括名言谛的和胜义谛的实相和真理。对这些实相真理真正生起定解的时候,才能够遣除无明。无明是根,遣除了无明就从根上解决了问题,这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所找的原因,所采取的方法。

  佛是世界上唯一的量士夫(具有圆满智慧的人),我们做为佛门弟子,作为佛的后学者,也应该以智慧去寻找痛苦的原因,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唯一的就是定解。现在此处就是讲解远离定解的过患。

  奇哉趋入深实相,犹如宝灯之定解,

  若无汝则于此世,愚众困于幻网中。

  悲叹无明愚痴众生困于幻化迷乱之网中无法自拔。若是具有犹如宝灯般的定解,就能趋入诸法的甚深实相,就能明了、证得世俗谛、胜义谛诸法的实相与真理。否则,众生就会继续陷入迷网中,无法解脱。

  “奇哉”是“呜呼”的意思,是一种悲叹。他悲叹什么呢?主要是这些无明愚痴众生困于幻化迷乱之网当中。

  “趋入深实相,犹如宝灯之定解”:若是有犹如宝灯般的定解,才能够趋入诸法的甚深实相。若是有犹如宝灯般的定解的话,对世俗谛、胜义谛诸法的实相、真理就可以明了,可以正量。

  “若无汝则于此世,愚众困于幻网中”:为什么说这些缘法都是幻化呢?因为它们都是显而无自性的,犹如幻相。“汝”是指定解。若是没有定解,远离了定解,就无法能够了知诸法的实相。若不了知诸法的实相,就会愚痴颠倒、不知去向、不知取舍、不知进退,困在幻化迷乱的网中,自寻烦恼,自找痛苦,无法能够自拔,无法能够解脱。这是远离定解的过患。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奔波忙碌,不择手段,都是为了摆脱烦恼和痛苦,别无其他。但是所行与所愿背道而驰,越来越迷乱,越弄越复杂,无法自拔,无法能够得到解脱,无法从烦恼和痛苦获得解脱,这是我们远离定解的缘故。因为定解才是唯一通达诸法的实相、真理的方法。只有对因果、轮回,对无我、空性这些道理生起定解,才能真正通达无碍。之前,不会通达,心里一定会有障碍。这边想通了但那边却想不通,这次想通了但下次却想不通了,最终还是困于迷乱的罗网当中,无法能够自拔。

  丙二(具足定解之功德)分三:一、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的差别;二、真实定解之来源;三、真实定解之利益。

  丁一、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的差别:

  定解分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通过观察思维所证量的、生起的定解是真实的定解;通过看书或听他人宣说所产生的定解是相似的定解,是相似正量,不是真正的正量。这二者是有差别的。

  从立名、礼赞到讲解远离定解的过患,著者始终强调的是定解。建立论典的名称《定解宝灯论》时,强调的是定解。礼赞时,著者没有礼拜佛、菩萨或上师等其他任何一个值得崇拜或礼拜的,而是唯一选择了定解。接着讲解远离定解的过患。现在讲解定解有相似定解和真实定解之差别。大家要明确取舍,你认为这是定解或是“我有定解”, 你认为自己明白了,生起定解了,其实不是真正明白,不是定解。定解有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

  于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真实之定解。

  听闻生信此二者,犹如道与彼影像。

  对基道果一切法的实相、真理生起稳固的、坚定的信解,就是真实定解。通过看书、听他人宣说而产生的定解,这是相似定解。这二者犹如真正的道和道的影像。真正的道能让我们到达解脱的彼岸,道的影像却不起作用。

  “基道果”包括了轮涅一切法,无论属于轮回的还是属于涅槃的一切法,都包括在基道果里。小乘和大乘、显宗和密宗对此都有不同的定义,我们在这里讲的是大乘,尤其是中观讲的“基道果”的定义。“基”指本性,即世俗谛、胜义谛二谛双运。属于见闻觉知的对境的是世俗谛;超越这些见闻觉知的对境的就是胜义谛。“道”指修道——修行的道路,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二资双运。没有空性智慧摄持的一切善法为福德资粮,有空性智慧摄持的一切善法属于智慧资粮。“果”指修行的结果,即法身和色身二身双运。法身是诸法的本性、空性,色身是以悲心而显现的度化众生的色法的相,色身分为报身和化身。

  “于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真实之定解”:基道果包括了一切法,于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真实之定解,对基道果一切法的实相、真理生起了稳固的定解,生起了坚定的信解,就是胜解信。

  “听闻生信此二者,犹如道与彼影像”:真实的定解是通过观察和思维产生的定解;相似的定解是通过书中所写或者他人所言而生起的信解。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在听闻的基础上,通过名言量、胜义量的这些智慧,真正明了、证量,在相续中产生的;后者是仅仅听他人说而产生的信心、定解。前者是真实定解,后者是相似定解。前者是真正的道,后者是道的影像,不是真正的道。前者能让我们到达彼岸,后者无法能够让我们到达彼岸。

  真实的定解和相似的定解,前者才真正起作用,后者不起作用。二者犹如灯和灯的图案,灯能遣除黑暗,但灯的图案不能。犹如公路和公路的图案,我们沿着公路走就能够到达目的地,公路图案却不能起到作用,有这个区别。所以自己要观察思维,然后去明了、证量,真正生起定解了,真正有智慧,那才是真正的定解,才是真正的智慧,否则仅听他人说,不是真正的明白、明了,也不是真正的正量。

  真实的定解是不容易动摇的,相似的定解是容易动摇的。比如一个人亲自到空房子里,通过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屋里没人,没有东西。另外一位盲人只是通过他人所说而得知:屋里没人,没有东西。虽然他们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并且都是正确的,但是他们二人所生起的定解不同。一个是自己通过亲自观察真正知道没有人,这个结论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的,是非常坚定的;而盲人因为没有观察的能力,只是人云亦云,一旦遇到有人干扰他的这种断定时,内心就会动摇,对这个结论也生起疑心。动摇的就不是真正的定解,不动摇的才是真正的定解。

  真实的定解是远离疑惑的,具有断定性。刚才所讲的例子中,屋里是没有人的,那位有眼睛的人说没有人,没有眼睛的盲人也说没有人,他们二个都说得对,但是心里所明了、证量的定解不一样。前者是远离疑惑的,具有断定性的。而后者不是远离疑惑的,不具有断定性。别人说屋里没有人和物,盲人自己觉得没有,也相信没有,但是这个信解不是定解。他当时虽然没有明显的怀疑心,但是后来通过观察或者有人来打乱的时候,他就动摇了,就生起疑心了,可见他生起的不是定解,若是定解,就不会生起疑心。

  对诸法实相的认识也是如此,通过自己观察思维以后所明白的和听别人说而了解到的,二者不一样,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假的。这就是真正的定解和相似定解的差别。为什么要强调这些,因为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真实的定解,什么是相似的定解。我们要在相续中生起真实的定解,而不是相似的定解。任何时候自己要去观察、思维,自己去体会和证悟,这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只是听别人说,总是跟别人跑,这种是没有定解的。虽然明白了一些、证悟了一些,但这都不是真正的明白,也不是真正的证悟,不是真正的定解,这一点要明白。

  定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相似定解不起作用。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犹如灯和灯的图案,我们要遣除黑暗,就要去找灯,不能去找灯的图案。同样,我们要去除无明愚痴,要到达解脱的彼岸,就要生起真实定解,不能去依靠相似定解。

  丁二、真实定解之来源:

  稀有法称月称尊,善说日光同现于,

  佛教广阔虚空中,摧毁疑惑重重暗。

  要依靠什么才能在相续中产生真实的定解?以法称论师的善说能够对世俗谛的真理产生定解,以月称论师的善说能够对胜义谛的真理产生定解。从而遣除众生心灵中的无明与黑暗。

  月称论师和法称论师的善说犹如虚空中日月的光芒。佛教界所讲的诸法的实相真理甚深广阔,犹如虚空般无边无际。虚空中唯一的装饰是日轮、月轮,佛教界唯一的装饰是法称论师和月称论师。日月发出的光芒能够遣除世间的黑暗。法称论师和月称论师的教言能够正确地描述佛所讲的诸法的实相和真理,能够遣除众生心中的无明愚痴,赐予智慧之光明。此处以虚空比喻佛教界,以日轮和月轮比喻佛教界的法称论师和月称论师,以日光和月光来比喻他们的善说。

  为什么说“稀有”?法称论师、月称论师都具有广大的神通和智慧,稀有难得。法称论师抉择了世俗谛的究竟真理,月称论师抉择了胜义谛的究竟真理,所以稀有。“善说”就是月称论师和法称论师的教言。法称论师的《释量论》是因明派论典的代表作,月称论师的《入中论》是中观派论典的代表作,这两部论典在一切论述因明和中观的论典中非常有影响力,非常全面、究竟。印藏很多大德高僧都著有因明和中观方面的论典,但是都逊色于法称论师的《释量论》和月称论师的《入中论》。这两部论典确实无与伦比,真正继承了陈那论师和龙树菩萨的观点。

  陈那论师的观点主要是由法称论师继承并广泛弘扬的。中观派主要是龙树菩萨建立的,他有很多继承者,其中月称论师继承并广泛弘扬了龙树菩萨的观点。中观的观点也有暂时的和究竟的之分,究竟的观点就是应成派所抉择的。我们要通达世俗谛真理,就要依靠法称论师《释量论》等善说;要通达胜义谛真理,就要依靠月称论师《入中论》等善说。我们要生起定解,就要靠这些教言。

  丁三、真实定解之利益:

  依靠名言观察量,无有错谬行取舍,

  尤其于教与本师,获得诚信唯一门。

  即是因明之论典。

  唯有依靠法称论师的《释量论》等因明学的论典,才能具有观察名言谛的智慧,继而无有错谬地取舍善恶、了义不了义、现相与实相等,尤其是对“佛法是唯一的正法”,“佛陀是世界上唯一的量士夫”生起定解。

  “依靠明言观察量”:名言观察量主要是世俗谛、名言上的真理,是法称论师所着重讲的。

  “无有错谬行取舍”:通达了名言,就能够如实地取舍善恶、了义和不了义、世俗和胜义,还有现相和实相等。

  “尤其于教与本师,获得诚信唯一门”:“教”是指佛教,佛教是正确的,佛法是唯一的正法。“本师”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佛是唯一的量士夫,即具有圆满智慧的人。尤其对佛教、佛陀要生起定解,佛教是正确的,佛法是正法,佛是世界上唯一的量士夫,对这个道理要生起定解,就要靠名言量,靠观察名言的智慧。若是有观察名言谛的智慧,能够通达名言的实相和真理,就能够无有错谬地取舍善恶,取舍了义不了义等,尤其是对佛法是正法,佛陀是唯一的量士夫生起定解。观察名言的智慧主要是法称论师所着重讲述的,他的《释量论》主要讲的是这些,尤其是佛陀是唯一的量士夫,若是要对这个产生定解就要靠因明,也可以说是要靠名言观察量。

  “即是因明之论典”:因明的论典有很多,其中法称论师造的《释量论》是最有影响力,最根本的一部论典。我们主要是要靠他的教理,对名言谛的真理生起定解。

  开显抉择实相义,无垢智慧胜义量,

  即是胜乘中观论。

  若是要通达胜义谛,获得观察胜义谛的智慧,尤其要抉择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唯一要靠中观,尤其要靠月称菩萨的《入中论》。

  “实相义”,即无我、空性等胜义谛的真理,尤其是将诸法抉择为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胜义量”就是观察胜义谛的智慧,这里“量”就是指智慧。“胜乘中观论”,是指中观应成派,它所承许的是中观最究竟的观点。中观的论著也很多,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要依靠月称论师的《入中论》等。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里主要抉择的是应成派的观点、宗规。我们主要要了悟、证悟诸法的本性空性,抉择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主要是靠应成派的宗规、观点。靠《入中论》才能够通达胜义谛,才能够真正地了知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

  睁开此二之慧眼,不随他转而真入,

  佛陀所示之正道,高度赞叹入道者。

  具有了名言量和胜义量的智慧之眼,才能真正进入佛所宣说的正道,才是真正的入道者,这种人才值得赞叹,一切佛菩萨大德高僧都会异口同声高度地赞叹他们。

  “此二之慧眼”在此处是指世俗谛的定解和胜义谛的定解,也就是名言观察量和胜义观察量,这两种定解犹如智慧之眼。睁开这两个智慧之眼,通过因明尤其是通过法称论师的《释量论》通达名言谛的实相真理,以《中观论》尤其是月称论师的《入中论》通达胜义谛的真理,据此才能步入正道。

  “正道”是指能到达解脱的彼岸、获得佛果的方法。“入道者” 是指对世俗谛和胜义谛的真理、真相生起真实定解的人。我们主要依靠因明论典和中观的论典获得真实定解。真正通过学习因明,尤其是法称论师《释量论》的内容,通达了名言谛;通过学习中观,以月称论师的《入中论》等通达了胜义谛,这两种智慧就犹如双眼,能够找到佛所宣说的正道,才能够真正地进入正道,这是值得赞叹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入道者,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学佛人,佛菩萨、一切大德高僧都会异口同声地赞叹。

  此处讲的主要是真实定解。真实定解有对世俗谛的定解和对胜义谛的定解,这两个是依靠因明和中观的论典,尤其是法称菩萨的《释量论》和月称菩萨的《入中论》,才能够真正地通达和生起定解,才是真正进入佛所宣说的正道,才是真正的学佛人,之前都是盲修瞎炼。现在信佛的人多,学佛的人少,即使学了也是盲修瞎炼。这种人不是入道者,也不是学佛人,根本不值得赞叹,只能成为佛教的油子。正法能够调伏一切人,包括再恶劣、再刚强难化的人,但是却无法调伏佛教油子。正法不能调伏的唯有佛教油子,到处瞎跑、盲修瞎炼的就是佛教油子,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成就的,因为他没有真正地进入正道,相续中没有真实的定解。

  这部论典主要讲的就是定解。因为定解对我们这些众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解脱成佛一定要靠定解。若是我们远离了定解,就一定会落入迷乱的幻网中,无法解脱。定解分为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两种,要具有真实定解就要依靠因明和中观这些论典,尤其是依靠法称论师和月称论师的善说。因为月称论师广泛弘扬的是应成派的观点,若是没有应成派的观点或教理,就无法将诸法抉择为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所以要依靠月称论师的教言通达胜义谛的真理;法称论师主要讲的是名言谛,他最终讲的是唯识宗的一些观点,但是这在世俗谛上是最究竟的,所以我们要依靠法称论师的教言最后才能够通达名言谛的究竟真理。大家要明白,这些对我们修行都是至关重要的,是非常必要的,希望大家都认真仔细地去了知,去领悟。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命从哪里来的?命是自己造的,不是别人给我们定的。佛法承认有命运,“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承认有,但它不是宿命论,不是定命论。命可以自己改造,为什么?因为命是自己造的,自己造,当然自己可以改。“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这一生的享受,是前生所造的业因所得的果报;“命是自己造的”,这一生所造的业,就是来生的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现在不造西方世界的因,你怎么能得到果报?所以我们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要信愿持名念佛,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