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净土宗的戒律观


2014/9/3    热度:322   

现代净土宗的戒律观
  一、 前言
  李元松老师领导的现代禅教团,对于佛教戒律的看法及实践,笔者以前有〈现代禅的戒律观〉一文详论。李老师于2003年往生前,终止《现代禅宗门规矩》的制度,将“现代禅菩萨僧团”改为“弥陀共修会”,足见转入净土信仰之后,在戒律方面的作法有所改变。
  早期的现代禅教团,在以禅为主的教导中,李老师很早就鼓励弟子早晚诵读〈净土发愿文〉并称念佛名。记得李老师当时曾对笔者说过,如果专修净土宗的话,净土信仰的实践要点是“持戒念佛”。戒律对于净土信仰的实践,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然则,在改变《宗门规矩》制度之后,现代化的净土信仰者应当如何“持戒念佛”,应当是一个可以厘清的课题。
  师往生后,吾人整理阅读李老师以净土信仰为核心的著作,重新认识并实践李老师的现代净土信仰,对此课题渐有会心,只是尚未有因缘写出。
  近日听闻有相识的同修,随学其他法门后,将参加“受菩萨戒”的仪式。以此因缘,颇引起一些随想,觉得可以从“现代净土宗”的角度,呈现李老师的戒律观,乃成此文。
  二、受戒的原始意义:“德行”与“团体规约”
  笔者在〈现代禅的戒律观〉中,曾经说明,李老师主张对于来自古代的戒条,一律束之高阁,现代人当持守的是“现代人的戒律”。李老师这一主张的根本原因,在于印度古代的戒律产生于特殊的时间环境下,其中大多数具体的戒条,在时空变异下,根本无法持守。对于戒律的态度,应当取其精神加以延续,对于具体的规定,不能被古籍所拘泥。
  若论其原始精神,“受戒”在佛教中的意义是:加入佛教的教团,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并因此接受这个团体在“德行”上的期勉,或“生活规约”上的约束。声闻佛教信众所持受的戒律,如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尼)戒与一般居士的五戒,都可以这样理解。
  后起的印度大乘佛教,在声闻戒之外,提出了“菩萨戒”的概念。据印顺法师在《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一书的研究,最早的“菩萨戒”就是“十善”,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印顺法师认为就是印度古代社会对于德行的原则而已。
  后来,大乘菩萨戒的内容又有铺陈,在文本的形式上,模仿声闻戒,作了详尽具体的规范,但是也有稍许不同的意义。譬如,受菩萨戒时,不同于受声闻戒时自誓“尽形寿(这一生)”受持,而是“尽未来际(以后生生世世)”都要受持。又譬如,受声闻戒,必须在团体中,由师长证明才算数,而受菩萨戒,因缘不具的,也可以在佛前发愿受持即可。这两个特色,都显示出“菩萨戒”不纯粹是“佛教团体的德行要求与生活公约”,而同时还具有(相对于团体的)“个己性”和(相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性”。但无论如何,由于它在内容上,同样是以众多的戒条,对于信众的行为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因此,这种后起的菩萨戒本,也具有受限于印度特殊时空环境的问题,不是今人能够,或必须完全持守的。(汉传佛教盛行的菩萨戒本《梵网经》,学者通常认为是汉人所制作的疑伪经,则难免又有中国古代社会环境的因素于其中。)
  三、今时世俗佛教的“受菩萨戒”
  戒律无法被完整地持守,但在佛教的传统上,却又往往标榜受戒、持戒的功德。这是极大的困扰佛教史的问题。因此,不同的佛教传统中,各国的古德有不同的新方便。除了前述“菩萨戒”的出现与流变之外,还有一些影响较为深远的作法,如汉传的禅僧百丈怀海(720-814年),立下了“丛林清规”,日本天台宗祖师最澄(767-822年)则改变汉传佛教“大小戒兼受”的传统,而采取“单受大乘圆顿戒”的作法,都是著名的例子。
  而在当今的汉传佛教,采取的是另一个策略,那就是中华文化惯有的“说一套,做一套”恶习(中国大陆近年发明一个名词“潜规则”,来指称这一现象)。一方面,大家心知肚明,所受的戒条不能持守,也无须完全持守,只要自由心证的选择可以持守的来持守即可,但是另一方面又设计出繁琐庄重的受戒仪轨,标榜受戒、持戒,作功德想。在此情况下,大多数人不但不以为意,却以这种虚拟的受持戒律的方式自鸣得意,睥睨四方。君不见,一些汉传佛教徒在署名时,前面还特意加上“菩萨戒弟子某某”等字样,来标示其曾经参加某一仪式之后,就能拥有异于一般佛教徒的殊胜。
  基于以上的原因,笔者认为,在当今的汉传佛教氛围中,“受菩萨戒”有可能透过这一“个己性”“超越性”的戒律的受持,而使其修道之路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但也有可能由此陷入汉传佛教“表里不一”的矛盾中,而不自知。
  四、日本净土教的“无戒”
  前面提到日本传教大师最澄的戒律改革思想,据傅伟勋教授在《大小兼受戒、单受菩萨戒与无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观的评较考察》一文的研究,经过日本净土教法然与亲鸾二位祖师的转折,最终发展为“建立绝对他力意义的‘无戒之戒’传统。”
  傅教授引述亲鸾的话:
  亲鸾又说:弥陀本愿不择老少善恶,唯信心为要。誓愿本为罪恶深重烦恼炽盛之众生所立。相信本愿,不须其他善行,因无可胜念佛之善故。恶亦非可惧,无可碍本愿之恶故也。
  但是,傅教授又指出:
  亲鸾晚年听到他的儿子慈信房(善鸾)在关东地区弘法之时,由于曲解他的念佛原义而导致“造恶无碍”(既然念佛即得往生,则不论犯甚么罪,作甚么恶一概无妨)等邪说谬论,极为痛心而断绝父子关系。
  傅教授认为,之所以造成这样的错误,乃是因为“无戒之戒”:“乃属不可思议的胜义谛事,与分别善恶对错,故属世俗谛层次的传统戒律并不相干,也无冲突可言。……原先胜义谛层次的‘无戒之戒’被后世佛教徒所误解或曲解,逐渐流于纯世俗意味的完全‘无戒’,实非亲鸶当时所能预料之者。”
  傅教授的批判是一针见血的。今天这种混淆或曲解,在一部份受日本净土教影响的台湾佛教团体中,仍然同样存在著。但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与其归因于亲鸾圣人,不如将最终的源头,归于法然上人“唯立念佛一行”,其他佛法一概“舍闭搁抛”的态度。因为在此一态度下,戒定慧三无漏学,乃至世出世间一切善行,都被斥为“杂修杂行”,反而障碍了往生。佛教演变至此,不能不令人叹息。
  前面说过,信徒受戒的原初意义是:“加入佛教的教团,并因此接受这个团体在‘德行’上的期勉,或‘生活规约’上的约束。”对于那些视“戒律”为“杂修杂行”的日本系净土宗团体,我们可以反问他们的是:“难道除了称名念佛之外,你们有团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约吗?你们对于信徒的德行,有没有起码的期勉?”如果答覆是肯定的,那就不能说“戒律”属于“圣道门”或“杂修杂行”。因为,你们也不能没有那样的东西。
  五、“丛林清规”与现代戒律
  在戒律改革的策略上,李老师创设“宗门规矩”的态度比较接近百丈怀海的作法,那就是一方面把古代印度时空下制立的传统戒条“放入括号”,另一方面务实的建立符合当时当地环境的新规约。农禅合一的“丛林清规”与现代禅的“宗门规矩”都可以这样看。
  这样的策略可以说是更符合佛教戒律的原始精神。
  佛教戒律在“德行”方面的期勉,从经典中看到的,主要强调的是对众生“不害”,进而“慈悲救护”;在“生活规约”方面的约束,主要著眼于团体的清净无诤,避世讥嫌等等。掌握这样的精神,唐代的禅宗丛林,可以不再依据“律寺”规矩,而创设新的“清规”,作为摄僧共住的新制度,而完全没有背离佛法。
  李老师的戒律观,主要的特色,是无论在“德行的期勉”和“共住的生活规约”方面,都强调“现代精神”的发挥。李老师在〈不安的原因与解脱的原理〉重印单行本写的“前言”中这样说:
  不论真理是什么,既生乎当世,即应顺应时代精神,尊重世间智者共识,且将一干诤论暂时搁置,而以恪尽职责、照顾身旁周遭的人为先,并做一个有品有格、理性宽容的现代人。继之于日常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淬炼平静如水的定心和刚硬如铁的意志。当学佛人具备这些涵养,历经此番锻炼,人生已很少有足以击倒他的刺激,或不敢面对的问题,至此方拥有坚实的人生。之后才各自去追求所宗仰的宗教境界——或老实念佛,或止观双运,或修四念住,或只管打坐……。
  在这一段话中,李老师清楚地表述一个想法,那就是“戒”与“定”是共世俗的真理,无论是否追求宗教“出世间”的境界,可以先具足这方面的涵养。
  这样的分辨是极为重要的。如前引傅教授的论点,无法辩别“世间善”与“出世间善”的关系,是日本净土教末流的戒律观产生流弊的原因。能够分辨二者的关系,才能确知:“虽然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无一善可取”,但是仍然必须“以恪尽职责、照顾身旁周遭的人为先,并做一个有品有格、理性宽容的现代人”,二者是同时并存的。
  李老师这里说的:“以恪尽职责、照顾身旁周遭的人为先,并做一个有品有格、理性宽容的现代人。”可对应于佛教戒律中对信众在“德行”方面之期勉的内容,而具有现代性。
  在“团体生活规约”方面,李老师前有《佛教现代禅宗门规矩》的施设,而在往生前取消。李老师在2003年净土九讲中,设想的往后以念佛为主的教团,是一个团结、无诤、相互体谅、相亲相爱的教团;是成员之间地位平等,都是弥陀的信者的教团。李老师教团取消现代禅教团制度后,成立的“弥陀共修会”,将它分为若干小组,相对于原来的教团制度,组织上比较自由松散。
  六、现代净土宗的受戒仪式
  传统的汉传佛教的戒律观中,有一项不好的观念,就是“于受戒持戒生功德想”。相对于此,李老师的现代戒律观,经常说的就是“行所应行,并无功德”。因此,他无须也不会像传统佛教徒那样标榜自己是“菩萨戒弟子”云云。在此情况下,“持戒念佛”也可以转译为李老师的另一句法语,即:“行所应行,南无阿弥陀佛。”
  李老师生前领导的现代禅教团,是一个几乎没有仪式的教团。因此,虽然有“现代禅的戒律观”,却没有“现代禅的受戒仪式”。笔者认为,简要而如实的仪式,并非全然不可取的。如果将来现代净土宗的教团,觉得也可以举办“受戒仪式”的话,那么,我认为,在佛前,在大众中宣示以“不违背法律、不伤害他人”为前提,进而“以恪尽职责、照顾身旁周遭的人为先,并做一个有品有格、理性宽容的现代人”相期勉,在我们这样的时代,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因为在佛教中刻意地提倡现代意识,以培养信徒成为现代化的人格者,对于佛教的健康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一门课。
  因此,笔者认为,若有认同李老师的戒律观,并愿意受持现代戒律的人,如果因缘不具,不能在大众中举行受戒仪式,而在佛前如是默祷,受此现代的戒,也是可以的。如果三五同朋,同见同行,互为善知识,一起在佛前举行受戒仪式更佳;同时还可以自订团体规约,成立自己的“弥陀共修会”。
  七、结语
  采用新的受戒仪式,诵念和过去不一样的受戒内容,有些传统佛教的人可能会如是讥评,说这样的作法太过僭妄。但是回顾整个佛教史,突破传统佛教戒律的困局乃是许多有心人士的共识,尤其是汉传佛教,印顺法师在〈泛论中国佛教制度〉一文中说:“佛教在中国,可说教义(法)有著可赞美的一页,而教制──律制是失败的。”在这样的传统下,开展新的、既合乎佛教戒律原意,又合乎时代精神的尝试,乃是必然的一步。这也是“行所应行”的一种吧!
  二○○七年九月十九日
  二十二日修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信愿行,是资助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条件。净土三资粮,必须要具足,一条都不能缺。什么叫做信?于净土妙理,深信不疑,这才叫真信。我们现在信不信?很难说。你说不信,好像很虔诚;说你信,净土道理还没懂。不懂是无明覆盖,那是个大障碍!理一定要懂得,一定要断疑生信,才是真实的信心。心心向往极乐世界,念念都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叫做“愿”。我们真的心心念念向往西方极乐世界吗?我们在念经或念佛时,心里还在打妄想,还在胡思乱想,可见得是有口无心,没愿! “行”是讲修行,“行”就是趋向、就是造作。我们向哪一个目标趋向?要向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目标、这个方向去走,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与这个目标相应。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