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珠江文化
2014/9/3   热度:552
禅宗与珠江文化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这个世上最幸福的一定不是家财万贯的人,而是那些心思最简单的人。
他们不会跟自己较劲,跟自己过不去,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拥抱生活,热爱生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曾昭璇
禅宗在珠江流域发展起来,成为珠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应加以充分研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乃至为人类社会的和平、进步作出贡献。禅宗的产生背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广州的繁荣是分不开的。试论如下:
—、六朝时代的繁荣广州城
1.广州春秋末期已是个宝货集散之都
明郭菜《通志·流寓》记:“越王与魏通好,于是使隅复往南海,求犀角、象齿以献之。隅久在岭外,乃得诸琛,并吴江楼船,会稽竹箭献之魏。魏王乃起师送越王往荆,栖之沅、湘。于是南武疆土,遂为越贡奉邑。”
《战国策·楚策3》亦记:“张子曰:‘王无求于晋国乎?’楚王曰:‘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寡人无求于晋’。”可见楚时占百越之地。今广州有“楚亭”、海康(古徐闻)有“楚豁楼”,硇洲岛有战国楚墓,楚式兵器八件,与《史记》记吴起“南平百越”事相合。
秦灭楚,即集军50万分五路南下开越,以求外贸之利。《吕氏春秋》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敕凯诸、夫风、余靡之地,缚娄、阳禺、驩兜之国,多无君”。其中所说的三个国家,缚娄即博罗县地,阳禺即英德、清远地,罐兜一名“驩朱”,即番禺之异译。都是无君之国,最易攻灭,九疑一军,南康一军,合兵沿北江南下,可一路无阻,故首先占领。《淮南子·人间训》称:“一军驻番禺之都。”这三个国家大致相当于今天珠江三角洲区域,番禺之都,因已有市集而称为“都”。故广州先秦已有外贸之港矣。故南海郡立,尉佗即大开外贸,大获厚利。故《汉书·主父偃传》云:“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秦军中有大量商人随军,故南越得自立为南越国。并且贸易范围扩展甚速,《史记·南越列传》记:“(佗用)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即西至云南,东至福建皆附庸国。故《史记·货殖列传》称番禺为南方一“都会”,为全国九大都会之一,其余即邯郸、临淄、陶、睢阴、吴、寿春、宛、燕。宝货六种,即珠、玑、犀、玳瑁、果、布,《汉书》中且增加了银、铜和象牙三种重要宝货。
番禺城虽毁于武帝灭南越国时,政治中心转移至广信,外贸却未停止,考古证据西汉墓葬未见有间断迹象,即使越王宫焚毁(已由考古发掘证明),城市却未衰,宝货贸易商民仍可参加日南、徐闻、合浦三处的官方招募出洋贸易。
2.广州六朝贸易兴旺情况
吴时广州正式成立,与交州分治。武骘修复佗城,珠江三角洲比广信、徐闻环境好得多。“要脱贫,上徐闻”的汉时谚语,渐因番禺发展较易而日差,因番禺为三江总汇之地点,交通中心,货物集中,地力饶富,能富一国,比徐闻20万亩洋田只富一州,大不相同。吴时即能派康秦、朱应领船队出航贸易,开通南洋国家,和印度进行密切交往。比西汉只到印度南部黄支国又进一大步。左思《吴都赋》云:“篙工楫师选自闽、、禺。”晋法显《法显传》云:“商人大舶'50日可由爪哇回国,一船可坐200人;接通大秦,故《艺文类聚》卷85记殷巨的《奇布赋及序》即记:“惟太康二年(281)安南将军广州牧滕侯坐镇南方,余时承乏,忝备下僚。俄而大秦国(指罗马帝国)奉献琛,来经于州,众宝既丽,火布尤奇。”可见当日海上丝绸之路已大大发展,不只爪哇广州有定期大船,南海各港间亦有众多航路。故《晋书·吴隐之传》记:“广州包山带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南齐书·王琨传》亦记:“世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石门处为大路所经,即有“贪泉”一景,意即指过此人州即成“贪官”之意。可见广州六朝时期之富与社会安定和外贸发展有密切关系。
3.广州六朝的佛教兴盛情况
由于广州的外贸兴旺,外来宗教如印度佛教人士即不断来华发展,据《光孝寺志》计,已知有下列名僧:
(1)东晋安帝隆安中(397—401),扇宾国(西域国名)三藏法师始创为王苑朝延寺又曰“王园寺”。本名昙摩那舍尊者,于寺建大殿五间,奉敕译经。
(2)梵僧求那跋陀罗三藏始创戒坛,立“制止”道场,时为刘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奉诏译经五百本。
(3)梁武帝天监元年(502)梵僧智药三藏至苛林。并携有菩提树自西竺国航海而来,植于坛前。
(4)普通八年(527)达摩初祖至天竺,止于苛林。
(5)陈武帝永定元年(557)西印度优禅尼国波罗末佗三藏陈言真谛,来游中国至广州。亦在寺译经。
这是一寺情况,而晋代广州已有太康二年(281)建的三皈寺及仁王寺(梵僧迦摩罗尊者建),东晋时已记:433年,祗洹寺接受谢灵运临刑前送美髯给寺中“维摩诘塑像”用作胡髭的记录(见《宋史·谢灵运传》)等等。可见晋时广州佛寺已属大兴鼎盛时期。
今存的六榕寺也是刘宋时建的宝庄严寺,齐建的竹林(488)、禅灵两寺(489),计南齐一朝22年间即建二寺,且集中于武帝萧赜晚年,可见当时佛教的兴旺。萧梁也好佛,建有西来庵及景泰寺(一名七仙寺)。人陈仍可建三寺(即30年中建三寺)。亦见崇佛,三寺即:
1)显明寺:波罗末陀(即真谛)在此译《俱舍论》。
2)智慧寺:慧恺(518—568)在此讲《俱舍论》。
3)西阴寺:在白云山,陈光大二年(568)葬慧恺于此寺之南岗。
总之,南朝佛学之盛起于晋而盛于唐,至今光孝、仁王、宝庄严、西来、景泰寺仍有遗迹可寻。故达摩初祖来华亦缘于此。(文中说(广州)南齐建二寺、梁建二寺、陈建三寺,值得商榷,应该不只这几座寺院,只是这几座为后人所知。妙智注)。
二、达摩初祖东来过程
达摩初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至本国,受王供养,知师密迹,谓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夫达摩者,通达之义也。宜名‘达摩’,因改号菩提达摩。”《羊城古钞》亦云:“梁达摩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普通元年人南海,止王园寺,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传达摩赍衣钵航海而来。又据《五灯会元》(宋普济撰上册,中华版1989)亦记廿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东印度人也,既得法己,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养,度越伦等,又施无价宝珠。时王有三子曰“月净多罗”,曰“功德多罗”(即后来的“功德达奚”),曰“菩提多罗”。又“菩提多罗因试令与二兄辩所施宝珠,发明心要”,遂改名“多罗”为“达摩”。又记:祖乃告尊者曰:“我既得法,当往何国而作佛事?”尊者曰:“汝虽得法,未可远游,且止南天。待吾灭后六十七载,当往震旦(指中国),设大法师,直接上根。”并记:“祖泛重溟,凡三周寒暑,达于南海,实梁普通七年。”其时达摩己老矣。有云他属婆罗门种姓(见《景德传灯录卷三》)。《光孝寺志》亦云:“初祖菩提达摩大师者,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也。”又曰:“躬至震旦,乃辞祖塔,别学侣,泛重溟,凡三周寒暑,达于南海,实梁普通七年庚子岁九月二十一日也。”另据韶关第一中学易行广老师查得《竺氏家谱·开篇:广州南天竺一乘族》有记,达摩祖师渡海来震旦传教,岂料频频遇上台风和海洋漩流,在海上漂泊了三年,在普通五年(524)才到达广州。因为从地理上看,过印度洋和南海二洋都要经过赤道热带海面,故最易遇上终年常发的台风及由台风区牵起的急流海域,经常船翻人死,三载才达,亦云幸耳。
三、古代广州航海的地点
达摩来广州在哪里登陆?自晋代以来,南洋爪哇岛到中国多在广州登陆,因商人巨舶交易目的地即是广州。故当时已有定期航班,大致50日一班。
六朝广州繁荣,已有大量番商留住广州,买田建屋,世代定居,俗名“番客”,与汉民杂居。唐代以化,才特设番坊,使番汉分居,易于管理。六朝年代,变动多,番客多沿珠江及濠、澳近水处交通方便地点聚居。主要计有下列各地。分述如下:
1。南海庙岸(扶胥港)
扶胥镇晋时名“古斗”村,古越语“岗村”之意,即山脚海边村落。晋时因番舶多停泊于此,即广州外港。《广州记》云:“广州东百里有村,号曰‘古斗’,自此出海,溟渺无际。”这里北依岗地可防北风吹袭,向南直放虎门出海,有利扬帆归航,附近小河又可取清泉,去广州沿珠江北岸有波罗水道,无风,水道又深,顺潮汐出入广州方便,陆路也平坦易行。故海舶停于南海庙码头而不直人广州,因由扶胥人广州珠江要成一向西转折大湾,主流潮急礁多,江面航道又狭,不利于扬帆行驶。故江边于此建龙王庙以保平安。今江边仍有潮音街保存。到隋代四海称神,建南海神庙即用此龙王庙扩建。
龙王庙在梁时还在,因据易行广查得《兰陵萧氏族谱》中附有萧励、萧昂叔侄合作《广州绣衣坊记事》一文,即有记达摩二兄于普通七年(526)在龙王庙种树记。原文云:“普通七年,丙午(526)暮秋九月二十一日,南天竺国王公功德达奚(号沐溪),乘竺显罗之父密多船长之商舶抵此,在扶胥码头登岸,于东南海龙王庙前,种下彼国之菠萝树苗。”可知今所称菠萝树是达摩二哥所种。当时庙仍称为“龙王庙”。又记在《竺氏家谱·开篇》:《广州南天竺一乘族》文中云:“达奚,南天竺国王公优婆塞祖师(即达摩)的二王兄,普通七年九月二十一日,乘密多的商船到广州寻弟,在黄埔扶胥码头登岸,就东南海龙王庙前沿,种下从天竺带来的菠萝树苗。”可见晋代古港码头区,到梁时已成为番舶主要码头区了。与广州城即由沿岸北岸直驶大沙头人东濠口东澳码头区,为最好航道,因珠江主流潮急礁多之故。
2.东澳(东支文溪口)
古文溪自蒲涧西南流人广州小北门,沿仓边路,长圹街南穿城出江。东面古代有海印石小岛(红砂岩所城),阻潮流冲刷,成太平沙、东澳沙、筑横沙、海心沙(今称大沙头),故为内省船只停泊地点。东支文溪古名清水濠,能供应白云山九龙泉水。故东城南岸多为三江货物拦口所在。今东较场东南侧即发现有古码头遗址。长圹街和大塘都居东澳区,船只直可驶文溪桥(今大东门处),直到宋番禺县侧盐仓起陆的。但与番舶有关遗址未见报导。
东澳河岸码头区也较大,西向可至北京路与文明路交界处,因唐代码头在今金都大厦址发现。向西可至德政中路担竿巷南面,亦发现有唐码头古迹,如码头上的系船缆的柱头等码头特有设施,德政南路也发现了蛋家棚。东澳多沙洲发育,故又称“沙澳”,番舶较少。
3.坡山(晋时渡口)
坡山是一座由白垩纪红砂岩所成小丘,阿拉伯语称为“中国的山岗”,音译即“甜水巷”(据马逢达:《广州番坊考》,1986)。这里即属番汉混杂居住地方了。《曾广衡家谱再抄》云:“纹赞公系:家南海、衍甜水。四十八派曾泉,曾说子,字德番,以得番客之助,故起名以德之。”
坡山高出平地5—6米,由于它由岩石组成,能抗拒台风大浪的冲蚀,故能突出珠江(当时称为“小海”)中即为海岸的一个小岬角,台风期东风掀起巨浪拍岸,便冲击着坡山东坡,使小岬角两侧(东西两侧的)小湾成为洪水起水漩的地方,洪流挟带砾砂、小石就像钻头一样,强烈侵蚀软弱的泥质页岩分布的地点,形成了一个大凹穴,在凹穴底部的小石砾不停受洪水形成的水漩的推动,不断下蚀即成1乙2米深的“瓯穴”,穴口小,下部反而不断被小石砾冲蚀而扩宽、扩深,故又成“壶”形的瓯穴。坡山东坡就形成两个壶形的瓯穴,表示古代冲蚀的地点。尤以东坡受东风多而使两个瓯穴合成一只“脚板底”形状,群众认为是仙人所成的,故名“仙人脚印”,坡山便成为当地风景点,明代即建有钟楼,为全城美景之一。且由于坡山西侧少受东风巨浪冲蚀,不会形成瓯穴,而是形成风静浪静的西澳小湾,为船只停泊优良港池。加上西边不远有南濠存在,船只可以驶入南濠中避风,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南濠即今海珠路,沿濠两岸分别形成两条主街,即南濠街和西濠街,北通番巷到惠爰街,成为番汉杂居区,西澳通联有宝货专卖街道,反映在唐宋的街名中,如象牙巷、玳瑁巷(今改普宁巷)、玛瑙巷、绒线巷等,番客聚居区有番巷、大纸巷(即大食人聚居区)等。国货亦已积聚成专卖街道,如梳篦巷、纸行街等。按陈代时,当时近西澳的街道已出现专业成行成市记载,如欧阳頠、欧阳纥主粤时,已有记油行商店数十家联成一行之事。即唐、宋之盛起自六朝,达摩是应运前来南粤的名僧之一。其实早在晋代,名僧迦摩罗已于281年(晋太康二年)在西澳南濠口处建仁王寺,按今遗址看,已为珠江边上一大寺,故宋建西城即与北面光孝寺同纳入西城保护名胜之区。其附近地区亦多番商居住,据马逢达研究,有阿拉伯语称呼即有:光塔路(称大食巷)、惠福路(称大市街)、仙邻巷(称支那)、甜水巷(称中国岗)、海珠路(称仙羊街,“送别”之意)、诗书街(称狮子街)、蓬莱北街(即“真主至大”音译)、擢甲里(即“小巷”意译)、朝天路(即朝天房之意):等等。
4-浮丘(今西门口外)
今西门口外中山六路与光复路交汇处,积金巷北,路面略高,即古“浮丘”所在,地势今天仍较高。亦为白垩纪红色砂岩所成小丘。据宋方信孺《南海百咏》云:“(石)高一丈五六尺,周四百余步。”《番禺杂记》(唐郑愚著)云:“先在水中,若丘陵之浮,今之四面篙痕宛然(即地形学上的海蚀穴)。”有陈崇义者,年一百一’十二岁,说为儿时,犹见山根舟船数千,今山去海边三四里,尽为人烟井肆之地。即海滩成陆,为市廛开发所致,故至宋时建西城保番市时,亦认为无土可用,即指没有,更新世冈地上的红土层而言,延迟筑城了。唐时船舶密集,即有番舶混于其中。故六朝时,淤积未多,当时西澳之择,为番舶出入之港湾也。
5.绣衣坊(今下九路)
绣衣坊实为古城西地,由仁王寺西行过上九甫即到,此处亦应为海船上陆码头之一。故有记载说这里是达摩登陆广州的地点。但是,在广东的历史文献中,记述简单,这点近代学者已深有感叹,如崔兄瑞驹即写论文,并促荔湾区组织一次研讨会,加以研究。笔者曾证明六朝时此处应是海岸(小海北岸),故达摩才能在此上岸。这里和西澳相近,故六朝时有可能是个江岸码头区。这里地名绣衣坊,也是唐、宋名坊,即已是商业发展之地,故有码头兴建于此。加上西侧三角市处,南汉时已有白田镇建立,是宋代广州卫星城镇八大镇之一。故此处风浪较静,岸坦平缓,宜于成港口,即在西城未建之前,南朝时已成商业繁荣之区,故名“绣衣坊”。梁时文献亦见。例如《兰陵萧氏族谱》附萧励记《广州绣衣坊纪事》中,称:“普通年间,外舶靠泊西庙,常年两三艘,转元前,已达十艘,禅商两旺,众口皆碑。”可见绣衣坊处亦建有码头,接待番舶靠岸。并有坊舶官员管理。故绣衣坊亦番汉杂居市廛。萧励在《广州绣衣坊纪事》一文中,也说“奚王(即指达奚司空,因他是南天竺香至王子,故名。)今沟通中西,扶胥码头,绣衣坊集市再度兴旺”等语。可见绣衣坊与东庙管理相似,又左有龙王庙。
绣衣坊坊众似以番商为主,因据《竺氏家谱·开篇:广州南天竺一乘族》文,已记载南印度番商竺氏是南印度人,且已定居在绣衣坊,名竺显罗(490—575),宗教信仰即为菩提达摩与其二兄功德达奚(372—529)共建的“南天竺一乘宗”。故竺氏即自称为“一乘族”。父曰竺密多,是商船船长,他持有南印度优婆塞皈依证书,其子也是优婆塞,为当地广州籍番商推为“番领”。其先在刘宋末年已来广州落籍,即以竺为姓。他本为南天竺国富商,称摩瓦多罗,至竺密多为第三代。故达摩即得乘竺密多船来广州,并在绣衣坊上岸,并居于竺宅东侧,结草为庐,禅坐传教。番商人户在绣衣坊者多达十国人之多。多以加工丝绸,生产传统绣衣得名。故竺氏一族来此甚早。普通七年(526)功德达奚乘大商船来广州寻弟达摩,虽是在扶胥码头登岸,但在东龙王庙前门种下两株菠萝树苗外,还人城向衙门递交南天竺贡品。刺史萧昂才知达摩兄弟身份为王子,达奚婉谢居宦舍,并居弟子竺宅家中。可知达摩之来,实因中印两国的关系密切所致。
四、达摩初祖在“三摩地”功绩
达摩初祖在西来初住下来的功绩主要在西来庵的建立。人称他为二十八祖,即按东印度人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之嘱,来东土传教。按抵西来初地,在竺坊结庐而居,以竺为姓,免暴露身份,按兄弟排行取名“三摩”,故时人称他为三摩沙门、三摩和尚。祖师虚心学,华语,了解民俗风情,遍访广州寺庙。时竺显罗为番长,有威信,义务为初祖当译者。对当地河堤提出加固、植树防止江潮为害。并在王园制止寺附近及住地各挖井一口,以解冬日江水咸苦,但地点无法确定。惟住处一井存,即今称“五眼井”,亦称“达摩井”,亦传能止烦渴,疗疾患。今还说用其制粉,比沙河粉还好吃。特点是“韧而香滑、薄而透明”。五个井口,中间者才是“达摩”亲定之点,而四角四井则是“达摩”二兄“达奚”补凿所成,以增甘泉之量。今成为荔湾区古迹之一,有铁栏保护,并有古碑(道光御赐碑)及说明。达摩在竺坊停居建庵是他的心愿之一,二兄又来竺坊相助。西来庵经番汉宫商集资兴建,在普通八年大通元年丁未(527)四月,绣衣坊新佛庵落成(见《兰陵萧氏族谱》中附萧昂记的《广州绣衣坊纪事》)。并更说:“应父老盛邀,余题写匾额曰:‘西来庵’。四众簇拥祖师(指达摩)开山升座。二十八祖在西来庵暨王园、王仁寺奔波,远近四众,蜂拥而至。”又记:“梁武帝诏请达摩弟兄人京,谁知达奚王公身体不适,不能远行,遂由萧昂护送达摩至帝都。大通元年(527)十月一日到南京,萧昂刺史被留为京官。”
达摩在王园寺的情况在《光孝寺志》(顾光)中只记“达摩初祖至自天竺,止于诃林”或时由竺显罗陪行访问各寺。但似曾住锡王园寺,故凿一井于王园寺。
初祖在草庵已禅坐传教。多依《楞伽经》,亦由竺显罗口译,并对精妙句,由竺显罗领众复诵三次。如说:“自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递传心印:吾来东土,唯传顿教大乘,即心是佛,若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汝即诸佛心;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他法。”并亲授面壁禅坐要领,和初祖以后在北方所传相同,入主西来庵后即受梁武帝恭迎北上南京。
五、西来庵与珠江文化
达摩初祖上南京后,西来庵即由二哥达奚入主,建立中国禅宗的基地。初祖于是成为西天禅宗二十八世祖。
达奚因病未能赴京,但新任刺史萧励遵叔父刺史萧昂之命,请名医治奚。达奚入主西来庵,甚有功绩,计有四宗(据萧氏族谱):
1.扩建好达摩井及寺,广说佛心
奚王子此时已老,称奚王公,他于井畔四角加开四井,以增甘泉之量,使绣衣坊番汉人家得饮甘泉,四周又加建荔枝等果木和药用植物,使清泉有治病之功能,并与各寺院奔走谈佛家典籍分类归档之方。又常讲述《心经》、《楞伽》等经,使居民重德扬善,社会安宁。绣衣坊商务由是日盛。
2.与中国官员交往,改革外贸制度
达奚王公与刺史萧励善交,他学问好,人缘好,办事热心,常引萧励至番户访察,如《绣衣访记事》即记:“大通戊申,据番坊长老痛陈,坊舶官吏背着昂公大人舞弊,敲诈勒索,巧取豪夺,无所不为,致去年秋,尚有外舶靠岸,今畏之不敢来。余下令整治,凡贪赃枉法者,皆严惩不贷,奚王公沟通中西,绣衣坊集市再兴旺耳。”中国官员与奚王公互相信任,使政治昌明,番汉同福,善哉!
3.沟通中西,广州外贸复兴
《南史·萧励传》记云:“广州边海富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及励至,纤毫不犯,岁十余至。”可见当西来庵主不只传经导民,且助政府改善外贸。因达奚王公身份,又知外情,沟通中外,得官员重视,有法可行。使广州外贸复兴,可中外沟通,改革弊政,经济可复苏,有益地方的经济发展。
4.民富国强,政权巩固
《南史·萧励传》还记:“府自励在,卅岁中数献军国所需,相继不绝。武帝叹曰:朝廷便是更有广州。”此点可知当日梁武帝以崇佛为国策,实有根源,今观此小小西来庵主,宣传禅宗文化,身体力行,每当萧励邀请奚王公“常至码头迎侯外舶使船。奚公慈祥,常举目眺望之”,使番舶商人满意,本地商贾亦获好利,使船增添中外两国的亲密感情,使当时广州形成“禅商两盛”的局面,并代代下传影响达于唐代。如江西《康氏家谱·远祖宗支》(江州脉系),即有记:“本支先祖康乐抒,即世居广州绣衣坊的开山祖。第二代康善宝,航海经商,抵南天竺经营时,拜达奚王公为师,领优婆塞法眷。父子同参西来庵。”又记:“第三代康慕空,则承竺显罗为优婆塞,曾接待萧昂刺史造访。”又“第四代康承会拜竺慕空为师,领优婆塞法牒。在大唐贞观九年(635)至麟德二年(665)间,任广州西来庵主”。则禅宗祖庭已影响至唐时矣。因梁时居士于王园制止寺授戒后,居士券书概由西来庵庵主签署后发出,可见西来庵在佛教上的崇高地位。
达奚王公可谓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对珠江文化的影响甚深。即有两端:
中印文化沟通的码头,禅宗高僧二人即以广州绣衣坊为据点,进行传播,海上丝绸之路亦因此而沟通,对中印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达奚本人还成为中国历史上纪念人物,成为中国的一位海神。他不但种波罗蜜树于神庙凿四井于西关,且建小庙配祀伴陪于大殿之侧。历代皇朝还予以封爵,如“助利候”和“司空”等,为共治南海事业之神。神状亦如他在那扶码头上远望海舶来庙之状以手放额上,一如奚王公当日姿态,可见当时人们对他的尊敬之情。正如《绣衣坊记事》所云:“中大通元年戊申(528)刚转年号,奚王公安然坐寂西来庵,全城寺庵垂白致悼,绣衣坊辍市三日,诵经超度。东、西龙王庙皆加奉奚公法像。”又说:“所塑法像,一依当年。”至今南海庙仍称“波罗庙”,“番鬼望波罗”的神话传说,仍充满坊间书籍中。波罗诞进香达十万人以上,已成广州风俗之一,可见影响之大,反映了中外贸易兴旺的背景。我们曾建议南海庙前要恢复海景,今果由市政府行之,古洋舶可停于庙旁了。
达奚传道,仍以《心经》、《楞伽经》为主,一如其弟,但因年纪已大,面壁坐禅之法,未见谈及。只于临寂前,把王园寺所译四卷本《楞伽经》,授与竺显罗,并说:“按达摩祖师法句去做,开示传禅以此为凭。”任他为西来庵第三位庵主。竺显罗始改庵名为“祖庵”,初祖与奚王公同为“祖庵”始创人(据《竺氏家谱·开篇》)。面壁坐禅,持诵《楞伽》为西来庵传佛心门风,直至唐代。
综上所述,则南天竺禅宗之传宗,至道信始变。南方西来庵直至清顺治十一年(1654)有福建宗符卓锡于庵,传法于离劫、铁航、天藏三人,传灯历千四百余载。他们递主讲席,音有语录。后以庵址太小,扩建改名,定名为华林寺,香火转盛,为清初广州五大丛林之一。康熙四十年(1701)建舍利塔殿;道光末,住持僧祗园且毅然建五百罗汉堂为己任,遍访宇内名寺,最后定以西湖净慧寺为模样,拓基庀材,塑像如生人大小,生面惟肖,为全城之冠。
六、禅宗文化x,-l'地方社会文化贡献
禅宗为珠江流域人群所信奉,必有反馈,即禅宗文化对“区域人群”文化发展有它的影响,试谈三例。
1.韶关成北江文化中心城市
粤北韶关市成为北江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因韶关市为浈、武二水之汇,即为湘、赣二省之冲,南北交通要道①。人口众多,故寺宇也众,早在唐前已有多所寺院,求那跋摩建灵鹫寺(刘宋)、智药三藏建宝林寺(梁)(后为六祖所扩建),还有如月华、坛特等寺。六祖选此交通便利之名城,以利弘法。因韶关古寺庙较多,故祖在城中大梵寺为众说法,请弟子法海作记,后再加上说法多则,即成《六祖坛经》。
由于《坛经》创新思想指导其弟子的行为,不必坐禅,不必念经,无需布施大量财物,能“一悟成佛”,故对珠江流域内区域人群文化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至为有利。即不用花大量时间去听经,读经研究,可一面营生做事,一面潜修,对行者有利;且免去一套繁琐考核,有平等自由之志,可“见性成佛”。又说“思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坛经》已与人民生活接轨。经文文句简单易懂,故一讲即明。以寺庙僧人四出传心,教民行善。故历代君王
① 韶关地区有七条北上的道路:1、英德—含光—阳山—连县;2、英德—乳源—梅花—砰石—临武;3、韶关—乐昌—砰石—临武(武水道);4、韶关—乐昌—九峰—宜章;5、韶关—仁化—城口—汝城;6;韶关—南雄—梅岭—南安;7、韶关—南雄—乌迳—信丰。为求教化子民,社会安定,多尊重礼佛,求边安国定,子民知识教育增高,故佛寺能起博物馆、学校、公园等作用。僧人可起传史、资政、教化之功。此皆禅宗能大发于珠江流域自成一宗的原因。即今天的学者所谓“平民化”的宗教,它与珠江流域“区域人群”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实用性及喜爱自由平等之心情相合。台湾学者林天蔚教授近倡珠江流域文化发展是起于唐代,余甚重之,禅宗之产生与发展于唐,与此实有关系。至宋已记:“韶州生齿登皇籍者三万一千户,削发隶司曹者三千七百名,建刹为精舍者四百余区。”(据余靖《韶州善化院记》(1040),可云盛矣。今南华寺(宋太祖赐额改宝林为南华,968)。迄今仍存一级文物“六祖真身”,二级文物憨山、丹田两和尚真身(明);一级木雕罗汉360个(500罗汉残余),通高58厘米;四大天王立姿木雕像,高70厘米,座高20厘米;6厘米高小铜佛像,背有铭文“皇建元年五月五日淳于忠为善警造佛像一区”,亦国家一级文物,为陈时(560)作品;还有铁铸摩利支天人,高69厘米;50厘米明代铜香炉(宣德年),宫廷用品。不入级的文物也多,余见一高42厘米六祖铜像,通体光滑,可定为宋物,因衣褶面容,与广州六榕寺六祖殿宋六祖铜像有相似。
又有千佛袈裟一领,长2.86米,宽1.46米,绣1000佛坐像,周绣十二金龙夺珠,亦属一级文物,但不应定为黄梅五祖所传衣钵之物。因五祖所传为布衣,且早已破烂失去。此乃盛唐之物,疑为武后听神秀介绍后,敕赐礼物。
圣旨文书有明复制汉文武则天圣旨,元仁宗圣旨两件(合裱为一),元仁宗1318年圣旨一件,明英宗1445年圣旨一件(赐《大藏经》)。另存石碑30多块。林木有菩提、银杏、水松、榕、香樟。丰富的文物比广州各寺为胜,成为我国宗教圣地之一,旅游重点地区,使韶关成为我国佛教学术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地区。
六祖造像有广州六榕宋铜像,比人体略高,形象亦似;新兴国恩寺塑像,形体亦似,云:“是六祖徒南天竺僧塑像能手方辨上人,手塑,极肖六祖真相,新兴地方人仕称之为‘真身六祖’。”(见1997年《龙山国恩寺志》)
韶关佛寺高僧多有肉身保存,如南华寺无尽庵即有无尽藏尼真身,月华寺有智药三藏真身,今已不存。
2。乳源云门寺的建立
禅宗后世,花开五朵,一“宗”即日“云门宗”,云门宗也使韶关文化发展增添盛事,即在西侧乳源城郊,有云门寺的建立。南汉文偃得汉主支持,高祖出巡韶阳,敕令文偃说法,授以“章服”,次年又赐于韶州为军民开堂,得令领众开云门山立寺,敕赐额“光泰禅院”。938年又召人阙(即广州,时称兴王府),讲道,得加钦敬。欲授师左右街大僧录,师不受,始封“匡真大师”。中宗时又召人兴王府供养,却赐仍归武水,预赐塔院之额,曰“瑞云之院”、“宝光之塔”,即云门寺之兴矣。死后后主再请文偃真身人兴王府,以报托梦开塔之求。后主赐升秘殿,亲临宝辇,又开放群僚士世,四海番商,各得瞻礼,千灯接昼,百戏联宵,施利钱银,不可殚记。故云门宗禅法在珠江流域得充分的发展。
文偃禅法一如六祖,即一切人皆有佛性,强调自悟;修行不离生活日用;反对抄录、背诵公案语录,盲目行脚。这给人有发扬南禅宗法之感,并切合当时南汉独立称帝及两粤人民的习俗和个性,使本宗能不断发展,并今天可向欧美各国侨胞传心——因侨胞亦有不少为珠江流域区域人群之子孙也。
云门寺选址在“西京驿道”之旁,在乳源城东北上大桥一梅花石灰岩高原,是由于京西驿道是汉代送荔枝贡品人京快速路线,故选地势平缓能行车马道路,故上600—800米高原也不怕,因大桥高原平坦可走马,下梅花600—400米高原,再下砰石上临武的300—150米台地丘陵区。在英德则沿北江开栈道上乳源丘陵,过水有桥,故驿马全通本驿道。但是,由于要传驿太速,人马常翻,故早在汉时已有临武县奏请罢运送荔枝获准,此道渐废。
云门寺选此,既有驿路可利交通,又不是频繁商道,风景清幽,符合名山僧占之旨。不依赖于当朝,故能自足。
因云门山正当驿道由梅花大桥石灰岩高原南下南水谷地要冲。地形如门,面南背北,北凉水汽南下暖谷,即凝成云雾,故曰云门山。寺在暖谷之中,得此温暖如春之福,故云门景点至多,流泉飞瀑,茂林修竹,诚韶州旅游重点,加上千年古迹,昔与吴尚时同游(1947),自大桥高原600—800米,南下乳源,随谷南下,转弯处一寺在焉,人门求饮,巧遇百岁虚云大和尚,乃前年承教于南华寺中,得《坛经》学习。今又领余等游桂花潭、出米石、九仙岩诸胜,眼神甚灵。因当正兴建大雄宝殿,虚云亲率弟子,居此监工,佛法建寺为根本最大功德也。虚云以中兴禅宗为心,南华建成,即转云门,故心神俱乐。今韶关云门寺已成广东重点文物保护点,为全国重点寺庙。寺中有南汉碑刻两件,亦属珍贵文物。
此外,宋开丹霞山之锦石岩,明集志士结成诗社,形成明末清初著名诗派,其事虽小,可见禅学已浸入文学领域了。如曹洞宗三十四代传人函是即曾主丹霞乔庵,自名“丹霞老人”,澹归(1614—1680)又创护传寺,重振禅法。
拜佛的节日,群众称为“南华节”,每年农历三月初八和八月初三日为韶关市及海外佛徒(包括日本、东南亚的华侨)来南华寺朝拜,十分热闹,成为旅游旺盛季节。
3.肇庆成为西江文化名城
禅宗文化影响珠江文化,肇庆为著,六祖十大弟子之一的智常即在鼎湖山西南的云溪上游(俗名“西坑”地方)的云顶峰下,建立白云寺。又称老鼎的鼎湖右寺沿坑而下,分别建36招提为36徒禅修之地,如栖云庵即在寺左,今亡。只余白云古寺,此乃1607年重建者,1611年建成。本建于678年,距今1300多年。今寺为两进禅房,占地636.8平方米。后进大雄宝殿仍供奉释迦牟尼铜像,为鼎湖山主要景点,寺前仍保存丹桂(400多年)、腊梅(500多年)、无花果(500多年)。古物有万历年重修碑。有大路东通庆云寺,沿寺前西坑南下,为一条沿途有多级小瀑布和俗称“龙潭”的瀑布池。以龙潭飞瀑最著,因有智常手书颜体楷书在涅檠台壁上署名。字体为二尺见方大字八个,即:“涅檠妙证,法眼心藏。”此两行八字学者即有不同排法。旁有一行小字,记为刻人不深的字体,看不清,字称佛偈八字为智常手书,但学者认为字小而偈字大,不相匹配,刻画不深,与偈语深刻石中近1厘米,深度大异,疑为后人刻上。其实唐人题刻不少如此。智常偈言即为他曹溪学禅之心得,书此以警众。唐宋游人僧侣集中西坑,故沿途胜迹不少,如龙潭、罗汉桥、涅槃台诸胜,今仍为景点。鼎湖之名即以沿山溪不少瀑布池存在而得名(如葫芦潭、龙潭等)。 …
东坑庆云寺的开发,是在明代。
西坑风景好,但环境差,地形峭峻,交通不便,寺宇建筑平地少,虽泉水足而生活不便,僧徒分散,难于集中。白云寺亦地势在高处无地可展。故明代修建白云寺,寺僧金山曾请南游憨山大师住此。共商发展,憨山游山至东坑凤来岭,四山中间有山肩一片可资建寺,即命名为莲花峰,并命徒栖壑改此处小庙莲花庵(1636年梁小川建)为寺。
寺址为一古河谷,以地壳上升,河谷下沉成峡,两岸平原即升起成山坡前的平地,下临峡谷,成为山坡上一小平原,状如人的肩部,故名肩状地,其地虽平,但面积狭窄,建寺立村还可。憨山即取以开基,开成梯级,兴建佛堂,凡五层,房殿百间,至清代面积已扩大12000多平方米,为广东最大寺宇,可住千人,明、清盛时,僧人500以上。千人大铜锅(乾隆时制)仍存。每当佛节,上山香客,穿黑衣礼服,在各地包“拖渡”(用汽船拖带的三层大楼船)而来,旌旗招展,鸣炮放爆竹,鼓乐而至,西江边上罗隐村码头,各地渡船云集,庆云寺武僧,持木棍夹道保护,至山门才换班由寺礼僧迎人,因香客带来供奉物资,有金、银、玉、帛,香油、食品,多至整担,由寺僧数人担上寺内。据说一年两次佛诞,迎来香客多时达数万人,远至海外日、韩、南洋诸国,全城沸腾,经济收益甚大。平日游客亦众,为肇庆主要景点,飞水潭、庆云寺、白云寺、唐留学日本的僧人荣睿纪念亭,均在此山。寺有八景,特产亦多,以创寺1633年时在修手植白茶花于莲花庵址一株;红、蓝、白三色舍利子四颗(憨山得于庐山金轮峰塔);“龙藏”(即大藏经)为“镇寺三宝”。山多吊钟为广州除夕花市名花(以一簇13个钟形小花为贵),杜鹃遍山(以紫杜鹃一枝6朵,入药),林中还有野生荔枝(高20米,但果少而酸),还有山茶、紫贝天葵等名产。
禅家名胜肇城还有梅庵,祖回家时,船到肇庆江边转船人新兴江时,换船休息,即植梅数株纪念,996年,弟子智远为建一庵(641平方米,占地5000平方米)。庵前有六祖井(肇城最古)今改为博物馆,为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第三件禅宗文化大事是新兴的六祖家建寺的影响,今天已成六祖研究的重点之一。据苏增慰居士主编《龙山国恩寺志》记载,自1982—1987七年间即接待日本禅宗研究团体六个之多,皆为学者和佛教中长老一辈的名人。国恩寺宗教地位很高,为禅宗三大祖庭之一(余为南华、光孝寺),惠能六祖出生地,圆寂地,《坛经》由法海录成地。
国恩寺本名报恩寺,以六祖于683年命徒回自己家乡舍故宅建为寺时命名,以报父母养育之恩,故名。707年,唐中宗赐名“国恩寺”。八年后,祖率徒回寺当主持,同年八月初三圆寂。寺有报恩塔(712年建,713年建成),历代重修,今存。高28.88米,首层直径8米。唐宋时极盛,僧数百人,寺田1800多亩,清末民初达三千亩,僧众百多人,主持任新兴县“僧录司”职。六祖诞期(农历二月初八、八月初三),寺前棚舍数里,成一闹市。寺内藏文物亦多,佛塑像数十,铜佛像数尊,六祖衣钵,武后、中宗赠金钗、铜鹦鹉、白玉宫灯、铜鼓一个及铜锣一套(由大至小共33个,皆为南越贵族用品),字画名瓷一批。碑刻在大雄宝殿、六祖殿壁上嵌有《六祖能禅师碑铭》(唐王维)、《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唐柳宗元)等多件,此外名人楹联,题记不少。’为肇庆文化中心地之一。明建金刚殿亦有照片存下。现寺、塔及六祖留下的古迹,已和龙山温泉区相连,成为广东省旅游胜地。
结 语
禅宗在珠江文化区域中,实为一株宝树,叶茂根深,为珠江文化之瑰宝。珠江流域文化之兴,始于唐代之说,亦可由禅宗的诞生于唐,得一助证。故为本文述之,但题目太大,自知难以写好,藏拙不如献丑,以求教于君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