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 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第二节 略示修法
2014/9/4   热度:10086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 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第二节 略示修法 《道次第》的修学,从道前基础的听说轨则、依止法、思惟暇满义大,下士道的念死无常、念三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中士道的发出离心、知苦、了知苦因、解除痛苦,到上士道的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所有这些,都要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来完成心行调整。 在“略示修法”部分,宗大师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修行程序,包括加行、正行、结行、未修中间四项内容。加行就是修行前的心态调整和集资净障,正行为止观实践,结行为回向,未修中间则是座下如何过一种如法生活。论中,“略示修法”虽是属于依止法的内容,事实上,这一套路贯穿着整个《道次第》的修行,从道前基础到止观实践,每项内容都可按这四个步骤进行。所以,这一操作程序不仅是为依止法施设的,也是为整部《道次第》施设的。 一、加行修法 加行虽是作为修道前的准备,但若以较高见地去修,同样能成为正行,能由此直抵佛果。在常人看来,走入佛门为修学起点,成就佛果为修学终点,之间似乎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但从佛法角度来看,不同见地又有着不同观点。依华严见地,如果发心圆满,起点便是终点,所谓“初发心即成正觉”。也就是说,初发心和最后成就的结果无二无别。原因何在?因为初发心和最终成就的是同样的心,并非另一个。在初发心和最终成就之间,有的只是精确程度的差别,圆满与否的差别。如果发心之初即能精确而圆满,和结果自然也就没有差别了。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关键是我们以什么见地去修,赋予其什么内涵。也正因为见地不同,所以,念佛有持名念佛和即心念佛、即心是佛的不同,皈依有皈依住持三宝和皈依自性三宝的区别。 加行也是同样。当然,多数人在修习加行的阶段未必能有较高见地,只是以此集资净障,为修法奠定基础。就像我们出门远游,必须备足钱粮,以免途中匮乏。此外,还要扫除途中障碍,以免遭遇困境。旅程越长,就要准备得越充分。我们现在所致力的,是解脱和成佛的修行,是尽未来际的大事,这就需要一些特殊方式来提高效率,迅速积累资粮,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方便。如果没有方便,我们想爬上屋顶都很困难,而具足方便的话,甚至可以登上月球。所以,学佛也不能一味苦练,唯有勤奋与智慧并进,才能积集成佛所需的广大资粮。 以下,介绍金洲大师所传的加行六法。 1.洒扫住处 金洲大师所传加行六法,谓: 一、于住处整理洁净,陈设佛像。 本论介绍的加行修法,是阿底峡尊者的依止师金洲大师所传,共有六个部分。 “一、于住处整理洁净,陈设佛像。”第一步,是将周围环境洒扫整洁并供奉佛像,营造庄严的修行氛围,令身心安住。 现代人很重视居住环境,将此作为营造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对修行来说,环境同样是重要助缘。那么,一个如法的修道环境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经律论三藏中也有详细记载,比如离师长和道友不能太远,以便随时请教;生活和人身安全有相对保障,不必有衣食之忧;气候适宜,不易生病,等等。 对于修行环境,我们应该经常清扫。洒扫不仅有改善环境的作用,本身也是很好的调心之道,修依止法,可以扫除对师长的不敬;修念死无常,可以扫除我们对生活的贪著。相关用心方法,《华严经·净行品》中有很多开示,如“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等。佛世时,有位叫做周利槃陀的弟子,愚笨到一个偈颂都记不住。后来,佛陀便让他在扫地时念诵“扫尘除垢”。他就一心一意地扫地,一心一意地念诵“扫尘除垢”,最后证得阿罗汉果。可见,洒扫一方面可以扫除外在尘垢,使环境清净宜人;一方面可以荡涤内心污浊,使智慧得以显现。 供奉佛像,则是为了帮助我们培养神圣感,更好地进入修行状态。现代人对佛像比较缺乏敬畏心,一是因为佛像得来太过容易,二是因为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片面理解所致。事实上,对佛像保持敬畏之心,于修行大有助益。当我们内心充满恭敬时,妄想就失去立足之地了。 凡夫往往心随境转,在嘈杂的环境中,很容易放逸散乱。对初学者来说,环境尤为重要。待修行达到一定境界后,才能不受环境左右,随遇而安。甚至可以借助一些特殊境界来检验自己的修行功夫,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历境炼心”。但不具备相应定力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佛陀在《遗教经》中所开示的“远离”,而不是过早地、轻率地以环境来考验自己。那样仿佛是将一棵幼苗放在暴风雪中,很可能就此夭折。所以在修行初期,我们特别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氛围,洒扫住处正是起到这个作用。 2.陈设供养 二、端严陈设无谄供品。 供养,也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成佛是福德和智慧的圆满成就,如果说学法是在积累智慧资粮,那么供养就是在积累福德资粮,二者不可偏废。在汉传佛教地区,可能是受禅宗影响,不太注重陈设供养之类的外在形式。事实上,供佛决不仅仅是形式,本身也具有重要的修行内涵。通过这一行为,一方面能体现我们对三宝的恭敬,一方面也能强化我们对三宝的依止之心。因为身心是密切相关的,心态会左右行为,行为也会影响心态。 对三宝的恭敬,重点虽然在于内心,但也需要通过一些外在形式来体现,如拜佛、供佛、陈设供品等,包括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可奉献于三宝。如果时时保有供养之心,就能迅速积累资粮,常与三宝相应。所以说,修行人应养成拜佛、供佛的习惯,看到佛像即礼拜供养,以此深化皈依,深化和佛菩萨的相应程度。 “二、端严陈设无谄供品。”端严,即庄严。谄,即谄曲,非直心。第二步,庄重地陈设无谄供品。无谄供品的内涵有二:一是供品来源清净无染,非不法手段得来。关于这一问题,藏地有个故事:某人卖掉家中所供《大般若经》后,请师徒二人前来受供,师父用餐后感觉不适,即入定观察,发现体内有经典文字。因为成就者身心清净,稍有问题便会显现,就像白布沾染一点污渍那么明显。可见供品来源必须清净,否则反招过失。二是直心供养,不作颠倒谄诳之想。直心是接近于心的本然状态,而谄诳则是心的扭曲状态。对于来源正当的供品,还应以清净心作为供养,而不是以贪嗔心作为投资,希望由此获得个人利益。 此外,供佛应选择自身能力范围内的最好物品。许多人以为,佛菩萨并不需要我们的供品,供不供只是形式,实际意义不大,没必要精益求精。殊不知,供佛是在耕耘福田。我们在播种时,会把最好的种子播到地里,才能有更多的收成,供养也是同样。当然,关键是在于发心,而不在于所供物品的贵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供什么,也体现了佛菩萨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因为我们都会把最好的礼物献给最尊重的人。所以,陈设供品既能使我们增长福德,也能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地位。当然,供品好坏并无硬性标准,根据自身条件尽力承办的供品就是最好的。因为供品本身是用于表法的,是以此培养我们的供养心。 3.身具威仪,至诚修习皈依 三、于安乐座端身跏趺,或半跏趺坐,至诚发起皈依之心。 皈依是佛法之本。阿底峡尊者在藏弘法期间,无论走到哪里都为人宣说皈依,被尊为“皈依喇嘛”。当弟子要求尊者开示一些高深法门时,尊者回答说:我不知道有什么比皈依更高的法门。可见,皈依不仅是一个入门仪式,更贯穿了学佛的整个过程——从皈依外在的住持三宝开始,到最终成就内在的自性三宝。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完成:其一,是从出离心、菩提心、六度四摄等渐次修行。其二,直接以佛菩萨功德为临摹对象。我在《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中有详细解说,这也是我在修学过程中发现的最直接的修法。 “三、于安乐座端身跏趺,或半跏趺坐。”跏趺,即盘坐,跏趺为双盘,半跏趺为单盘。第三步,准备一个舒适安乐的座位,双盘或单盘。过去有人为了练腿,用绳子把腿捆起来,然后再放一块石头,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因为打坐不是能吃苦就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身心要调整到位,这样坐才是有效的。另外,打坐也不在于时间长短,很多人以为“久坐有禅”,一坐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在外人看来,似乎觉得功夫不错。但质量究竟如何呢?是否安住于正念?还是在座上昏沉掉举?这些问题必须自己明白。事实上,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如果仅仅为了坐而坐,就本末倒置了。打坐本非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佛世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多数都重视禅修。而佛教更注重的是如何用心,如何获取正见,以此契入空性,证得实相,这才是佛教的不共之处。 “至诚发起皈依之心。”然后,以至诚之心忆念皈依。皈依相关内容在下士道将详细叙述,此处只作简要介绍。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在《道次第》的修行中,皈依之因是随着不同修学阶段深化的。在下士道,是由怖畏三恶道苦而寻求皈依;在中士道,是由观轮回之苦而寻求皈依;在上士道,是发愿带领众生共同解脱而一心皈依。为什么三宝就值得信赖,值得皈依呢?正是因为他们所具有的殊胜功德。佛菩萨不仅调伏了自身烦恼,更以无量慈悲和善巧方便度化众生。对三宝功德的至诚景仰,可使身心得到净化。《阿含经》中有六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念,不只是简单的念诵,而是以虔诚心真切地、如母忆子般时时忆念。这种忆念既能为我们树立修学楷模,同时也能使我们逐步融入三宝功德,与之相应。 皈依是以三宝为究竟归宿,这就需要时时对三宝保有恭敬之心。有些人因为接受了一些空、无相等观念,以为不重视外在形式即不著相,其实是极大的误解。我们不妨反省一下:对经书法宝是否心怀恭敬?是否仅仅将其作为学术进行研究?甚至当做普通书籍随意翻阅?认识到恭敬的意义,便不会随意将空、无相作为借口。在认识到佛菩萨功德之前,是没有资格谈无相的。佛陀是圆满成就断德、智德、悲德的觉者,如果认为这些都不存在,便会落入断见。这是我们需要加以防范的。 4.观想资粮田 四、于面前虚空中,观想深广二派传承师长、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护法诸天无量安住,分明显现。 佛教所说资粮田,包括悲田、敬田、恩田三种,是一切善法生长的基础。悲田,是对苦难众生心生慈悲,布施救济;恩田,是对国土、父母等有恩于我们的人感恩报恩;敬田,是对佛法僧三宝和历代祖师恭敬供养。《道次第》所说的资粮田,特指敬田。我们学习《道次第》,应依本论的资粮田观想。若是修学其他法门,亦可另选相应的资粮田为观想所缘,以祈求加持。那么,本论的皈依境具体是什么呢? “于面前虚空中,观想深广二派传承师长、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护法诸天无量安住,分明显现。”在眼前的虚空中,观想深观(般若)、广行(瑜伽)两派祖师、十方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及护法诸天,其数之多,无量无边,并对这一皈依境历历分明。相关内容,昂旺朗吉堪布在《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中有详细介绍: “于前面虚空中,距眉间一箭远,有光明灿烂宽广众宝庄严狮子座(八大狮子表八大自在,负此宝座),座中有四座,中座较高,左右及前各一。每座均有莲瓣垫,莲垫上有月垫日垫。中座体性为上师与宗喀巴无别,相则释迦,具诸相好。左手入定印持钵,满注甘露,右手降魔印。光明为性,手挥之无碍。各护法座,亦皆如佛具八大自在。宝座满饰珍宝,为世间希有,表诸佛菩萨等希有。广座上四座,表四无畏。莲表出离心,出污泥而不染。月表世俗菩提心,清凉皎洁,能除热恼。日表胜义菩提心。凡世间一切生物,如禾麦等,无不赖日光而生长成熟(此言真空正见亦如是)。坐此上者,表具出离心、菩提心及清净正见。此为皈依境。法衣,表具足一切戒。左手钵中,充满智慧、长寿、药甘露。盖以智慧降烦恼魔,以长寿降死魔,以药降病魔。右手按地印(即降魔印),表降天子魔。成佛后已降伏烦恼、病、死、天子等四魔。跏趺坐,表空乐不二。右边坐弥勒,广行派诸菩萨围绕之。左边坐文殊,深观派诸菩萨围绕之。前座上师,但想其圆满相(不应想其缺陷相。住世者为绣座,涅槃者为莲座)。受恩具相各师围绕,其后为译师等。佛后虚空中,自大日如来以下加持派悉集。周围先观无上瑜伽、瑜伽、及行部、作部本尊,次佛,次菩萨、独觉、声闻、勇士、空行、护法。各上师座前有宝经函,俱显现光明。又真实想曼荼罗(资粮田)中各像,皆喜悦亲爱,如母之于子。依吾人平日作业,本不应上博佛喜,须想作忤逆独子,偶为善事,慈母对之亦甚喜悦。再从对境身口意不可思议功德,恭敬承事,起皈依想。” 以上文字虽略为复杂,但每个细节都介绍得很清晰,只要反复阅读,还是容易随文入观的。在藏地寺院中,往往供奉着许多佛菩萨及历代祖师造像,令人目不暇接。对观修来说,这是很有必要的。借助具体佛像,可使观修更为直观。比如上师传承图,就为观想资粮田提供了入手处。只须将画面熟记在心,观想时就有据可依了。如果觉得一下子观不起来,可先以宗大师作为皈依境,不断熟悉这一影像,直到每个细节都历历在目。然后,将本师释迦牟尼佛、《道次第》深广二派诸师乃至十方诸佛的无量功德渐次融入其中,以此作为皈投对象。在观想纯熟后,不仅要将十方诸佛的功德融入观想,也要将自身融入其间,使能观的我和所观的境成为一体,这就更为殊胜了。 5.依七支供集资净障 五、对于助道顺缘、障道违缘,若不积忏,道则难生,而积忏方法以七支行愿最为扼要。 正修之前,必须忏除罪业、积集福报。 佛陀乃福智两足尊。成佛,就是圆满佛菩萨所具有的福德和智慧。问题是,这些福德无量无边,若以有限之心去做,终其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只怕也无法成满。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的罪业又如此深重。正如《地藏经》所言:“我观是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我们无始以来所造罪业已是难以计数,令人惊心的是,我们还在不断造作,所谓旧债未了又添新债。如何才能尽快将无量罪业一并消除,不复再造? “对于助道顺缘、障道违缘,若不积忏,道则难生,而积忏方法以七支行愿最为扼要。”积,集资。忏,忏罪。在修行过程中,有助长修道的顺缘,也有障碍修道的违缘。如果不积累福德资粮并忏悔业障,是很难安心办道的。集资净障的方法,以普贤菩萨的七支行愿最为扼要,最为殊胜。 学佛是要有福报的。很多人也想学佛,却困难重重,或是家人反对,或是体力不支,或是无人指点,或是忙于生计,这些都是障道违缘。我觉得,现代人修行确实很难。为什么说现在是末法?论物质条件,今天远胜于过去,这主要是从修行角度来说。古人虽然生活简单,但重视道德修养,重视精神生活,所以很容易和修道相应。而在今天,对物欲的盲目追求使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使我们越来越心气浮躁。其实,物欲只是张扬了人性中动物性的层面,因为动物也会有生存追求,也会避苦趋乐。在这些方面,人不过是花样更多一点,并无本质区别。身处末法,我们一定要认清自身处境,从而心生惭愧,积极改善这一状况。 七支行愿分别为礼敬支、供养支、忏悔支、随喜支、请转*轮支、请佛住世支、回向支,出自《华严经·入法界品》,是全经最后一品。也就是说,华严的所有修行,最后都导归普贤行愿。所以,七支行愿不仅是集资净障的捷径,本身也是无上的修行法门。我曾于1996年“中元节”期间,在柏林寺讲过《行愿品》,当时就一直观想普贤菩萨的加被,感觉十分受用。那次讲座的内容,后来整理为《学佛者的信念》。近年来,随着修学的深入,对这部经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先后在各地多次宣讲,并整理为《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 《行愿品》的修学原理类似于临摹字帖,我总结为“菩提心的无上观修,成佛的模拟方法”。它是以佛菩萨功德为所缘境,对照自身心行,直接运用模拟的方法来调整。《行愿品》包括长行和偈颂两部分,长行部分也是详细的观修仪轨,可在念诵时随文入观。不过,需要相应的修学基础才能运用于实修。怎样观想尽虚空、遍法界有微尘数诸佛?怎样将山河大地观想为无量供具?如果有中观和唯识的理论基础,观想起来更易契入。中观认为,一切皆是无自性空,皆无特质可言,故能随观想变化为无量。而唯识认为,一切都是唯心所造,观想者赋予什么内涵,它便具有什么内涵。七支供的修行原理,正是通过观想将有限升华为无限,故能迅速集资净障,可谓成佛的第一生产力。 以下具体介绍七支行愿,偈颂内容为: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① 礼敬支 彼中初于礼敬支,有三门总礼者,即“所有十方”等一颂是。谓非仅礼一方一世之佛,须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决定心,运用清净三业,恭敬而礼。 三门各别礼敬中,初身礼,即“普贤行愿”等一颂。谓先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复观自己化身无数,量等刹尘,而行礼敬。此须于彼普贤行愿起信解力,乃能发起。次意礼,即“于一尘中”等一颂。谓一一尘中皆有一切刹尘数佛,在菩萨众中,须生起随念彼等功德之胜解而礼。次语礼,即“各以一切”等四句颂。当观自己一一身有无量头,一一头中有无量舌,一一舌中出无量妙音声,赞佛功德。海者,是极多意。 “礼敬支”共有四颂,由十大行愿中的“礼敬诸佛”和“称赞如来”合为一支。此处所说的礼敬,包括三门总礼和身礼、意礼、语礼,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强化佛菩萨在内心的地位,使我们的心不断向其靠拢。其二,通过恭敬使内心得到净化。很多人见到自己特别崇拜的人时,心往往会变得特别清净,因为这念虔诚当下将妄想给净化了。其三,由礼敬成就无量福德。 “彼中初于礼敬支,有三门总礼者,即‘所有十方’等一颂是。”礼敬支中,首先是三门总礼,即“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是身语意三业总的礼敬。其中,“三世一切人狮子”是指礼敬对象。印度以狮子为兽中之王,人狮子,即人中之王,是对佛菩萨的尊称。常人礼佛,只是礼敬一尊或数尊佛菩萨。而普贤菩萨告诉我们,应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作为礼敬对象,这需要通过观想才能完成。所以,我们要观想山河大地乃至每一微尘都是佛菩萨的化现,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是指礼敬方式。礼佛,重要的不是完成这个动作,而是以此表达内心的虔诚敬仰之心。清净,是相对于染污而言。世上许多人对有权有势者恭敬有加,但这种恭敬是为了从中得到什么,是染污的发心,只能长养贪嗔烦恼,绝不是礼佛应有的发心。 “谓非仅礼一方一世之佛,须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决定心,运用清净三业,恭敬而礼。”一方,是相对于十方而言。一世,是相对于三世而言。我们礼佛,所缘对象并非一方一世之佛,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一认知,在知见尚未达到相应高度时,不是靠理解接受的,而要通过对三宝的信心来接受,此为“由决定心”。因为接受而依教奉行,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对无量诸佛恭敬礼拜。 “三门各别礼敬中,初身礼,即‘普贤行愿’等一颂。”三门总礼之后,是身口意三业的各别礼敬。与通常礼佛不同的是,这些礼敬都要辅以观想,这正是普贤行愿被尊为“愿王”的殊胜之处。首先通过观想完成身体的礼敬,颂文为:“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当我们礼佛时,要像普贤菩萨那样,观想自己化身无量,在刹尘般无边无际的诸佛如来前一一礼敬。 “谓先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复观自己化身无数,量等刹尘,而行礼敬。此须于彼普贤行愿起信解力,乃能发起。”这是关于身礼的具体观想方法。礼佛时,首先观想宇宙中有微尘那么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然后观想自己化身无数。这些无量的我,正在礼敬无量的诸佛。佛菩萨像微尘般数不胜数,我也同样像微尘般数不胜数。这一修行的前提,是对普贤行愿产生决定不疑的胜解,否则是很难契入的。 “次意礼,即‘于一尘中’等一颂。谓一一尘中皆有一切刹尘数佛,在菩萨众中,须生起随念彼等功德之胜解而礼。”接着,通过观想完成内心的礼敬,颂文为:“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之前的观想是:每个微尘都是一尊佛。现在还须进一步观想:每一微尘中有微尘数佛,每尊佛的身边又有无量菩萨海会围绕。而整个法界的微尘都是如此,都充满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此外别无其他。对这些道理,大家先要以信心来接受。在礼敬的同时,将自己融入佛菩萨的无量功德中。 “次语礼,即‘各以一切’等四句颂。当观自己一一身有无量头,一一头中有无量舌,一一舌中出无量妙音声,赞佛功德。海者,是极多意。”然后,通过观想完成语言的礼敬,颂文为:“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我们应当观想自己有无量的身体,每个身体又有无量的头,每个头还有无量的舌,每一舌头还能出无量的美妙音声,以此赞叹诸佛功德。这里所说的海,是形容广大无边。我们还可将山河大地的一切声音都观想为赞叹佛菩萨功德的音声,将心安住其上。在这样的观想中,世间不再是五浊恶世,内心也不再有贪嗔烦恼,因为其中只有佛菩萨的功德,当下就能成就无量福德。 以上明“礼敬支”,从身口意三业说明礼敬的用心方式。 ② 供养支 有上供养者,“以诸最胜”等二颂是。妙华者,谓人天上妙奇花。鬘者,用各种散花配合连缀而成。此二者或系实花,或系仿造。伎乐者,有弦器等之音也。涂香者,谓妙香泥是。最胜伞盖者,即盖中之殊胜者是。灯者,谓香油等灯,及能放光之宝珠等。烧香者,指和合或纯一之香料。最胜衣服者,乃衣中之华美者是。最胜香者,谓能放香气遍满三千世界之香所掺合之香水是。末香者,香粉也,亦可燃烧。以此堆积,造成坛场,更加彩画,量等须弥者是。 次,无上供养者,“我以广大”等一颂是。其有上者,即世间之供物,此乃菩萨等以神力变成者。此中后二句,凡上二所陈有欠缺者,一切加之,此是显示礼敬供养等之心与境故。 供养支,包括有上供养和无上供养,共三个偈颂。供养是佛法的重要修行项目,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强化佛菩萨在内心的重要性。通过供养,能不断提升我们对佛菩萨的感恩心。其二,去除贪著之心。我们所以会深陷轮回无法逃脱,正是因为贪著所致。修习供养,不仅是在舍弃物质,更是在舍弃贪著之心。出家就是最大的舍,舍弃对家庭的占有,对世间物欲的占有。其三,积累无量福德。因为资粮田远比世间任何良田更为殊胜,如果不加耕耘,实在是最大的浪费。正如宗喀巴大师所说:“此田若任其荒芜而不播种,其愚痴直无寻处。此福田既不分四季,亦不论主权,任何人可种,但须以信犁为耕而勤播善种。” 如果把供养比做播种的话,它的收获主要取决于两点。首先是供养对象,同样的耕耘,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将有不同收获。所以,我们供养不同的福田,所获福报也大相径庭。其次是供养心态,心量有多大,所获福德就有多大。事实上,能供养的心比所供养的田更重要!《大智度论》讲到:舍利弗供养佛陀一碗饭,佛陀又将饭布施给饿狗。那么,是舍利弗供佛的功德大,还是佛陀施狗的功德大?一般人往往认为,当然是供佛的功德大。但《大智度论》的结论是:佛陀施狗的功德更大。因为佛陀的发心是无限的,所感得的福报也是无限。所以说,客观的福田固然重要,但主观的心态更是关键。这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不住于相,心呈现的状态便如虚空一般。以这种无限的心做任何事,当下所获即是无限。 “有上供养者,‘以诸最胜’等二颂是。”有上供养,就是有限的供养。颂文为:“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妙华者,谓人天上妙奇花。鬘者,用各种散花配合连缀而成。此二者或系实花,或系仿造。”妙华,是天上和人间最美妙的花朵。鬘者,是以种种花朵连缀而成的花环。这两类既可以用鲜花,也可以用仿真花朵。 “伎乐者,有弦器等之音也。”伎乐,即以种种乐器演奏的音声。如古琴、古筝、琵琶、二胡、竖琴、扬琴等。佛教有以音声供佛的传统,我们每天唱诵的“天上天下无如佛”、“阿弥陀佛身金色”等,再配以法器,便是动人心弦的梵音。近年来,佛光山的星云大师率先将佛教音乐带入社会,影响日益广泛,起到了很好的弘法效果。 “涂香者,谓妙香泥是。最胜伞盖者,即盖中之殊胜者是。”涂香,是涂在身上的香膏,以种种上妙香料调配而成。伞盖,即云罗伞盖,是古代帝王外出或参加重大活动时所使用。最胜伞盖,就是伞盖中最为庄严华美的。 “灯者,谓香油等灯,及能放光之宝珠等。烧香者,指和合或纯一之香料。”供灯,可使用燃烧香油的灯盏,或是放光的宝珠等。烧香,指通过燃烧散发香味的线香等,可使用单纯的香料制作,或是以各种香料调配而成。我们平日燃香供佛时,也要选择上等的天然香料,切勿滥烧劣质化学香料,既起不到供佛的效果,还会污染空气,影响健康。 “最胜衣服者,乃衣中之华美者是。最胜香者,谓能放香气遍满三千世界之香所掺合之香水是。末香者,香粉也,亦可燃烧。”最胜衣服,即霓裳羽衣等华衣美服,质地做工均为上乘。最胜香者,即浓缩上等香料精华的香水,其香气弥漫天地,遍布三千大千世界。末香者,由香料研磨而成的粉状物,亦可燃烧,最常见的有檀香粉等。 “以此堆积,造成坛场,更加彩画,量等须弥者是。”可将上述供品堆积为坛场,兼以彩色图画,每种供具皆无量无边,多如须弥。 “次,无上供养者,‘我以广大’等一颂是。”其次是无上供养,也就是无限的供养,颂文为:“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普贤行愿品》是转化心行的实修指南,指导我们将普贤菩萨所缘的境界转化为自身境界。这一过程需要观想,而观想的前提是对此具备坚定不移的胜解。佛法认为,宇宙万有皆是内心显现的影像,人类文明也是源于心的作用。但再辉煌的物质文明,仍无法使人了脱生死。我们的心本具佛菩萨那样的功用,现在却被我法二执所禁锢,无法产生应有的作用。修学《行愿品》,是直接以佛菩萨境界为参照,帮助我们开发自心本具的潜能。若自认是愚痴凡夫,业障深重,又如何对修行生起信心?信心不具,道业不生。所以,广大胜解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深信诸佛菩萨的境界,一方面深信自己本具佛性,且在生命某个层面与佛菩萨无二无别。 “其有上者,即世间之供物,此乃菩萨等以神力变成者。此中后二句,凡上二所陈有欠缺者,一切加之,此是显示礼敬供养等之心与境故。”有上供养中,香、花、鬘等世间供具,再多也是有限的,须以佛菩萨神力进行转化,将有限化为无限。上述供品中,如果有所乏少,可通过观想将山河大地转化成香、花、鬘等种种供具,以此显示供佛的广大心行。诸佛菩萨是无限的,我们能供养的心是无限的,所供养的供具也是无限的,此为心境相当。换言之,是安住于无限心行,并缘无限的所缘境。 无论我们是供一柱香、一朵花,还是千万柱香、千万朵花,其实都是有限的。唯有以无限的心行作为供养,才能将所有供品转化为无限。按华严的见地,一即一切,所有存在本来就是无限的。所以,佛菩萨才能“于微尘中转大*轮”,因为每个微尘都是一切。但凡夫被执著所蔽,一就只能是一,而不是一切。若能将有限的妄心去除,将我们赋予其上的错误设定去除,任何事物的当下便是无限!具备这一认识之后,所供之物皆可藉由观想之力,充满宇宙,遍布法界。即使最微小的供养,也能成就无量功德。 ③ 忏悔支 “我昔所造诸恶业”等一颂,是依三毒为因,以身等三为根事(根谓依身口意,为发业之根门,事即三门所造十不善道业),其罪性者,谓由我造。此中复分亲身正所造作,或教他作,或随喜他作,如是一切,尽其所有,总集忏洗。追念过失,生愧悔心,断绝后流,精勤防护,誓当灭之。 忏悔,为前行两大项目之一,主要是为了消除修道障碍。时值末法,障道逆缘众多,学佛者或忙于生计,或身体病弱,或无人指导,等等。所以会这样,并非上天不公,而是因为我们曾于过去生造作诸多恶业。正如《行愿品》所说:“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些业力是令众生流转六道的力量,也是修行的障碍所在,需要通过忏悔进行扫除。 “忏悔支,‘我昔所造诸恶业’等一颂。”忏悔支的颂文为:“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是佛弟子最熟悉的偈颂之一,在皈依、受戒等许多仪轨中,都是依此进行忏悔。修道障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心理力量,一是生活环境。心理力量包括贪、嗔、我慢、嫉妒等,是生命无始以来的等流,力量极其强大。此外,由业力招感的家庭或社会等环境,也在束缚着我们。我们发心学佛,可能会面临很多冷嘲热讽,更麻烦的是家人反对,这些障缘正是我们往昔业力所感,需要通过忏悔来解决。佛教中有一部著名的《三昧水忏》,就是从烦恼、业力到业力形成的生命结果三方面进行忏除。 “是依三毒为因,以身等三为根事,其罪性者,谓由我造。”事,即所造之业。业的根源为贪嗔痴,这是危害生命的三种毒素,也是一切不善行的根源所在。三毒是通过身口意三个渠道表现出来,这些罪业的体性,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在十不善业中,杀、盗、YIN为身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为语业,贪、嗔、痴为意业。其中又以意为根本,因为一切言行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它的思想根源。 “此中复分亲身正所造作,或教他作,或随喜他作。”其中,造罪方式又分亲自造作、教唆他人造作和随喜他人造作三类。有些人以为,教他作比起自作的罪业为轻,其实不然。因为那样要承担两个人的罪过,反而是罪加一等。至于随喜,也和自作有同样效果。有些人说起以往所造恶业时仍然眉飞色舞,这也是在随喜“往昔所造诸恶业”,是对恶业的强化。这一点,是我们特别需要加以注意的。 “如是一切,尽其所有,总集忏洗。追念过失,生愧悔心,断绝后流,精勤防护,誓当灭之。”对过去生因无知造作的一切罪业,我们应当总的发心忏悔,尽力清除。一方面忆念曾经造作的过失,一方面生起至诚忏悔之心。在清除已生恶业的同时,勤加防护,决不再造。 《道次第》“深信业果”一节中,将忏悔力归结为四种:一是追悔力,对所造业力生起追悔之心。二是依止力,业力往往是因伤害众生或不敬三宝所致,至心皈依三宝,所造恶业将逐渐消除。三是对治力,通过念佛、诵经、持咒、拜八十八大忏悔文或修空观等,依修习各种法门的正念力对治业力。四是遮止力,勤加防护,使已造业力停止增长,因为很多不善行都是出于惯性,因此要及时遮止。通过以上四个渠道,可使业力由大化小,忏已还净。 ④ 随喜支 “十方一切诸众生”一颂是,于五类有情所有善业皆生起随喜之心。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扬赞叹。当我们和这些善心善行相应时,同时也在成就自身的良善心行。所以,随喜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随喜可以破除我执。唯有将自己和他人视为一体,才会发自内心地随喜他人善行,之所以不能随喜别人,是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我是我,他是他,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其二,随喜可以对治嫉妒。嫉妒也是我执的表现形式,我们不会嫉妒自己的成就,也不会嫉妒自己喜欢的人,如果对所有善行都能心生欢喜,嫉妒就没有活动机会了。其三,迅速成就功德法财。佛教认为,随喜他人善行,所获功德将和对方一样,所以这是积累资粮的捷径。因为我们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但只要至心随喜,便能迅速成办种种事业。有时,随喜他人善行,甚至超过对方所获功德。比如有人耗费百万布施,发心却不太纯正,但我们以清净心随喜,所获功德将超过布施者,因为功德是与发心成正比的。此外,随喜诸佛菩萨的善行,也能获得极大功德。 我们不仅要随喜他人的善心善行,也可随喜自己的善心善行。对自己的一念善心生起欢喜,可以使它继续增长,因为随喜就是滋养善心的阳光雨露。反之,如果随喜往昔所造恶业,则会使罪业增长。所以说,随喜是有特定对象的,必须随喜善行而非不善行。 “随喜支,‘十方一切诸众生’等一颂是,于五类有情所有善业皆生起随喜之心。”关于随喜支,颂文为:“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五类有情,即偈颂所说的十方众生、有学、无学、如来、菩萨。十方众生,指十方世界一切有情。有学,即声闻前三果学人,尚需修学。无学,即阿罗汉,所作已办,无须继续修学。这一偈颂是告诉我们,我们随喜的所缘对象包括一切众生,也包括三乘圣者和诸佛菩萨。对于他们的所有善行都应该至诚随喜,由衷赞叹。 随喜可以通过观想修习,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相比之下,座下实修的难度更大一些。因为观修可以不涉及具体对象,更容易平等视之。但在现实中,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众生。而凡夫心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有着亲疏好恶的串习,对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往往会对他们的善行也不以为然,甚至心生嫉妒,这都会障碍随喜的修习。 ⑤ 请转*轮支 即“十方所有世间灯”一颂是。十方刹土一切诸佛,最初证得大菩提时,我愿化身如彼数量,尽其所有一一佛前,悉皆殷勤劝请说法。 法要应请而说,这主要是为了表示对法的尊重,帮助我们端正求法心态,而不是佛菩萨或说法者需要我们求请。就凡夫的习惯而言,对那些太容易得到的,往往缺乏尊重。唯有付出相应代价得到的,才会感到珍惜,而这种珍惜程度又是和付出代价成正比的。古德为求法故,舍身断臂,但也从中得到极大受益。这种法益,离不开他们的发心和付出。 教界自八十年代办学以来,从佛学院陆续毕业了一大批学僧。但能在学修、弘法等方面有所建树者寥寥无几,许多人甚至退失信心道念。原因固然很多,但关键就是缺乏如法的学修心态。学僧在佛学院听课,也像进入社会院校一样,并没有“佛法难闻”之想,觉得法师给大家讲课是理所当然的,常住为大家创造修学条件也是理所当然的。渐渐地,凡夫心都起来了,就很难从佛法中得到受用。唯有时时提醒自己,才能保持对法和法师的敬重,保持对闻法的稀有难得之心,请转*轮的意义正在于此。 佛陀证得无上菩提后,感觉所证和凡夫认识相距甚远,故准备入灭。后经大梵天王劝请,才开始初转*轮。试想,如果没有梵天祈请,多少人将失去闻法、修道、解脱的机会。所以,我们不仅要为端正求法心态而祈请,更要为世间众生有缘闻法而祈请。 “请转*轮支,即‘十方所有世间灯’一颂是。”请转*轮的颂文为:“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世间灯,即诸佛如来,是照亮黑暗世间的明灯,也是照破内心无明的明灯。 “十方刹土一切诸佛,最初证得大菩提时,我愿化身如彼数量,尽其所有一一佛前,悉皆殷勤劝请说法。”十方,为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方佛土的一切诸佛,最初证得菩提时,我也发愿化身为和诸佛如来同等的数量,在每个佛陀前都有一个我。每个我又在诸佛前殷勤劝请,劝请他们为利益有情而宣说正法。所以,请佛说法不是请一尊佛两尊佛,而是祈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广转*轮。《行愿品》的一切修行都以无限为基础,请转*轮也是以无量诸佛为所缘境。当我们这样观想时,诸佛的存在是无限的,我的存在也是无限的。 在生活中,我们请求善知识说法,同样属于请转*轮。如果没有佛陀为我们开示正道,没有善知识为我们悉心指点,众生将处于长劫黑暗之中。为了令正法长久住世,令众生得闻妙音,我们要代表一切众生殷勤祈请,为圣教的流布广大创造更多法缘。 ⑥ 请住世支 即“诸佛若欲示涅槃”一颂。十方诸佛将欲示涅槃时,为令众生获得利益安乐故,请求诸佛住刹尘劫,莫入涅槃。 佛陀说法圆满,入般涅槃,众生便无缘闻法,就会随贪嗔痴造作恶业。为什么世界的局势如此动荡?为什么几千年来战火不断?正是因为众生烦恼炽盛。这些躁动不安的心,共同感得了今天这个缺乏安宁的五浊恶世。在这无所不在的热恼中,唯有佛陀的清凉法雨,才能息灭我们内心的贪嗔之焰,使和平来到人间,使娑婆成为净土。所以,我们要殷勤劝请诸佛菩萨及高僧大德长久住世,利乐有情。 “请佛住世支,即‘诸佛若欲示涅槃’一颂。十方诸佛将欲示涅槃时,为令众生获得利益安乐故,请求诸佛住刹尘劫,莫入涅槃。”请佛住世的颂文为:“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当十方诸佛将要示现涅槃时,为了利益无量众生,令他们获得究竟安乐,我们应以至诚恳切之心请求佛陀不要入灭。此外,在高僧大德示病乃至将要入灭时,我们同样要积极劝请,并广行放生、诵经等善事,祈愿他们继续住世。因为道在人弘,唯有他们在世间弘法布教,佛法才能薪火相传,广利人天。 所以说,请佛住世也包含两方面的修行:一是座上观修,观想十方诸佛前都有一个我,每个我又在殷勤劝请佛陀住世。二是座下实修,当现世的高僧大德示病或将入灭时,发心祈请。因为诸佛及成就者的住世不只是个人因素,和此间众生的业力大有关系。通过放生、诵经等方式祈请,也是在改变众生的共业,为诸佛菩萨延寿住世创造更多顺缘。 ⑦ 回向支 即“所有礼赞供养佛”一颂。以前六支所积一切善根,皆悉回向一切有情为作证得菩提之因。以猛利欲乐而为祝愿,令其无尽。 回向是和发愿相呼应的,是将自己所做的每件善行,所获的每分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证菩提。它既对修行成果的巩固,同时也能将有限成果增值为无限。 发愿相当于儒家的“立志”,是对人生目标的确定。这种目标是经过思考和抉择的,并不是像通常那样,只是欲望和习俗的产物。我觉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没有想法,稀里糊涂地过日子;二是虽然有崇高的想法,但没有勇气去实施;三是有崇高志向并能身体力行。对佛法修行来说,明确目标并付诸实践后,还要将所修功德指向这个目标。所以,回向就相当于储蓄,能使我们的功德法财得以累积和增长。 “回向支,即‘所有礼赞供养佛’一颂。以前六支所积一切善根,皆悉回向一切有情,为作证得菩提之因。”回向支的颂文为:“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在此之前所行的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轮、请佛住世六支,由此积集的一切善根,都应当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希望以此作为他们证得菩提之因。在回向众生的当下,也为我们培植无上菩提的资粮。因为成佛离不开众生,正如《行愿品》所言:“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以猛利欲乐而为祝愿,令其无尽。”猛利欲乐,全身心地期望。所以,我们应以勇猛之心将一切功德回向众生,希望所行真正利益众生。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就能令功德增长,乃至无限。 为什么有限之行能转化为无限?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心,在于我们是否具有无限的发心。就像乘法,一个再小的数字,若乘以无穷大,结果都将成为无穷大。反之,任何有限的数字相乘,结果哪怕再大,仍是有限而非无限。一般人往往不注意发心的作用,事业虽然做得很大,却是以有限、有漏,甚至是贪著而充满我执的心去做。这种做法只能是成就我们的凡夫心,虽有所得,也只是人天福报,决非菩提资粮。 从修行角度来说,重点不在于事情本身,关键是本着清净利他之心,同时尽己所能去做。达到尽心尽力两点,结果就不重要了。如果心态不正,或态度不认真,即使做再大的事业也是不圆满的。佛法强调众缘和合,个人努力只是众缘之一,但无法决定一切。客观上的成果,有时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对于做事者来说,只要能尽心尽力即可。至于实际成败,有时也取决于众生共业,不可强求。如果把心态做坏,即使暂时获得成功,也是得不偿失的。这种现象在社会上非常普遍,教界同样有类似倾向。虽然事业做得很大,却做得很执著,做得放不下,这就和修行本意相违了。 如此依上诸颂,了解其义,如说思修,心不散乱,缓缓念诵,当得无量福德之聚。 又礼敬、供养、请法、劝住、随喜等五支,即是积集资粮,忏悔支是净除业障。随喜支中,复有一分对自所修善生随喜心,令其增长。回向支者,即将所积、所净、所增长诸善,虽极微少,汇成众多。现所受乐,虽将终尽,亦能令其绵延无穷。总可合为积资、净障、增长无尽之三种。” 这一段,是对七支行愿进行总结。 “如此依上诸颂,了解其义,如说思修,心不散乱,缓缓念诵,当得无量福德之聚。”对于“所有十方世界中……回向众生及佛道”这些偈颂,我们应该明了其中内涵,反复思惟,如说修习,并且心不散乱地缓缓念诵,便能积聚无量福慧。 “又礼敬、供养、请法、劝住、随喜等五支,即是积集资粮。”七支行愿中,礼敬、供养、请转*轮、请佛住世、随喜功德五支属于积集资粮。其中,礼敬和供养主要积集福德资粮,请转*轮和请佛住世主要积集智慧资粮。 “忏悔支是净除业障。”忏悔支主要是帮助我们净除业障,包括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相关内容将在中士道详细讲解。 “随喜支中,复有一分对自所修善生随喜心,令其增长。”关于随喜的修行,我们不仅要对他人善行心生欢喜,也要对自身所修一切善行深深随喜,令功德随之增长,常与善法相应。 “回向支者,即将所积、所净、所增长诸善,虽极微少,汇成众多。现所受乐,虽将终尽,亦能令其绵延无穷。”回向,能使我们通过集资净障培植的善根得到增长。虽然目前所做极为有限,却能通过回向积少成多,有如百川归海。善行所感的现前乐报是会结束的,但如果我们能以广大心回向,也能令之无穷无尽。 “总可合为积资、净障、增长无尽之三种。”总的来说,普贤七支行愿的作用可归纳为三种,分别是:积累资粮、净化业障、增长广大。 不少信众都把念诵《行愿品》作为常课,需要注意的是,念诵关键是在于用心,而不是数量。如果心不在焉,或对经文深意一无所知,效果是很有限的。就像念佛,如果认识不到弥陀名号的功德,以为念佛只是在发出几个音节,完成一项任务,即使念得再多,也很难达到摄心效果。若能领会佛号所具内涵,于称念时辅以相应观修,效果必能大为改观。念诵《行愿品》也是同样,一心念诵,随文入观,才能获得“无量福德之聚”。 能否随文入观,又是取决于我们对经文内涵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就像我们说到母亲,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她的形象。或是想到自己经历的人生大事,即使年代久远,但因印象深刻,想起时仍会历历在目。事实上,每个符号都不是孤立的,都蕴藏着相应内涵。如果熟悉这些内涵,一经提起,相关影像立刻就会出现。这种观想能力是心本身具备的,无须刻意训练。我们之所以对《行愿品》或其他经文观修不起来,原因就是不熟悉,这就需要反复听闻,不断思惟。 《行愿品》的重点,就是帮助我们打开心量,将之调整到无限的层面。任何存在的当下都是无限的,克隆运用的便是“一即一切”的原理。只要放弃现有的错误设定,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就能使每个一成为一切,成为无量。被设定过的心是有限的,作为功德的载体,它所能承载的功德也是有限的。唯有无限的心,才能承载无限的功德,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6.三事求加 于所缘境,观想明晰,而献坛供,请求加被。愿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速疾生起恭敬善知识等正清净心,摧伏一切内外障难,须以猛利欲乐多次祈求焉。 三事求加,就是以三件事祈求诸佛加持。本论的“略示修法”是属于依止法这一部分,祈求内容也与此相关。如果修习其他内容,就可随之进行调整。比如修念死无常,可以祈求善知识加持我们“灭除念身恒常等一切颠倒心”,“速疾生起念死之心”;如果修念恶道苦,则可祈求善知识加持我们“灭除断灭、无轮回等一切颠倒心”,“速疾生起念三恶道苦之心”。 “于所缘境,观想明晰,而献坛供,请求加被。”对于资粮田观想清晰之后,献上供养,祈请十方三宝的加持。 “愿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速疾生起恭敬善知识等正清净心,摧伏一切内外障难,须以猛利欲乐多次祈求焉。”我们祈求的加持有三方面:一是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二是迅速生起恭敬善知识的清净心,三是摧伏一切内外障难,是名“三事求加”。我们要以殷重心励力祈求,就像走投无路的绝症患者祈求良医那样,身心系于一念,别无他求,才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因为这种加持是由心的相应所感得,如果没有猛利祈求的愿望,是无法和佛菩萨感应道交的。 以上所说的六加行,是帮助我们集资净障的途径,修习任何法门都可以此为前行。洒扫环境,可使我们身心清净;陈设供养,可使我们心怀敬意;皈依发心和观想资粮田,可使我们明确修行方向。此外,还要依七支供集资净障,祈求诸佛菩萨加持,为修习正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正行修法 加行之后,将进入正行的修习,从总说和别说两部分加以说明。 1.总说修法 所谓修道者,即于善所缘,如欲而能令心安住之谓也。若于所缘随意修习,依自己所想之数目与次第而修者,从初即养成任意之习惯,将至一世之善行无成,反成有过。故最初无论修习何种所缘,应决定其数目次第。此后应起猛利坚固之心,以自克服,务令如其所预定而修。于此定课不得轻易增减,随时变易,须具足正念正知而修习之。 正行,即主修法门。在《道次第》中,正行部分主要有依止法、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皈依、深信业果、发出离心、发菩提心、止观等,其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是观修的内容。 “所谓修道者,即于善所缘,如欲而能令心安住之谓也。”所谓修道,就是将心从不善的所缘中调整出来,令之安住于善的所缘中,通过不断调整练习,达到熟悉安住的效果。 “若于所缘随意修习,依自己所想之数目与次第而修者,从初即养成任意之习惯,将至一世之善行无成,反成有过。”安住于善所缘之后,就应次第而修。如果对所修内容没有固定安排,而是随心所欲,按自己决定的数目和先后秩序进行,从开始就养成任意为之的习惯,将终身难以成就,甚至会使这种错误习惯固定下来,成为障碍修道的过失。 “故最初无论修习何种所缘,应决定其数目次第。”所以在修道之初,无论修习何种所缘,皆应确定数目(修几座)及次第(先后顺序)。因为修行就是正确习惯的养成,这就需要按照一定程序进行。以依止法为例,《道次第》规定每天应修四座,我们就要以此作为常课,并按论中所说持之以恒地观修,才能形成稳定的正念力量。否则,时而修念死无常,时而观三恶道苦,就无法达到所修效果。就像一壶水,刚烧得有几分温热,又换成另一壶,刚有的几分温热又冷却了,怎么可能将水烧开?所以,在修行的数目和次第上必须确定,尤其是对初学者,更要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此后应起猛利坚固之心,以自克服,务令如其所预定而修。于此定课不得轻易增减,随时变易,须具足正念正知而修习之。”形成定课后,就要以勇猛精进之心克服障碍,务必按照事先规定的功课修习。对于这些定课,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也不能随意改变,必须具足正知正念而修。良好习惯是修行成就的保证,不能今天心血来潮修五六座,明天又找个借口一座不修,这是很多人都会出现的问题,必须特别加以注意。 任何一种观修,都是通过思惟善所缘境帮助我们获得正念。对常人来说,一旦遭遇违缘,烦恼便随之而来。而对一个训练有素的修行人,无论面对什么境界,都有能力保有正念。其实,止观并不神秘,世间很多事都需要止和观的参与。比如体育训练,既要将动作调整到位,又要不断练习使之纯熟。其中,调整式的训练就相当于观,而熟悉式的训练就相当于止。《道次第》的修行也是同样,比如修依止法——修观(观察修)时,通过思惟善知识功德生起恭敬心;修止(安住修)时,则令心安住于恭敬中。如果凡夫心现起,就要再观察,再思惟,直到恭敬心再次生起。在反复不断的训练中,这一心行就能逐步稳定并保持良好状态,最终任运自如。 2.修习依止法 先修依止之胜利,及不依止之过患。 次,多起防护,绝不放任,令有寻求师过之心。尽我自己所知师之戒定慧等德,数数思惟,乃至净信未生以来,恒修习之。此后又念于己已作、当作种种利益之恩德,如前所引经说,乃至心中恭敬未生起之间而修习之。 本论略示修法部分,主要是以依止法的修习为例。 “先修依止之胜利,及不依止之过患。”首先,是修习依止的殊胜利益及不依止的过患。其中,依止的利益有八种:一、能得佛位;二、诸佛欢喜;三、一切魔眷不能为害;四、烦恼与恶业自然遮止;五、善缘增长;六、世世不离善知识;七、不堕三恶趣;八、暂时与究竟安乐如愿而得。而不依止和不如法依止的过患也有八种:一、轻师即等于轻佛;二、乱师意而使生嗔恨,如其所乱一刹那,即摧毁一劫善根,得一劫地狱苦;三、不如法依止师者,即修密法殊胜方便,亦不能得悉地;四、不如法依止师,虽依密相续勤习经教,等修地狱因;五、不如法依止,对于功德未生者不生,已生者速灭;六、生病痛不乐意事,常相缠扰;七、后世常流转于无边恶趣;八、生生世世与善知识睽违,不能值遇。时时思惟如法依止及不依止的利弊,才能自觉修习依止法,而不是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 “次,多起防护,绝不放任,令有寻求师过之心。”其次,对凡夫心严加防护,绝不容许丝毫放任,以免对师长生起寻过之心。凡夫总是惯于寻求他人过失,也惯于对得到的一切不加珍惜。对于这两种心行,我们要严加防范,因为这将损减功德法财,正如《永嘉证道歌》所言:“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尽我自己所知师之戒定慧等德,数数思惟,乃至净信未生以来,恒修习之。”对于自己所了解的,师长的戒定慧等功德,必须反复思惟。在没有真正生起净信之前,持久不断地加以修习。即使我们目前尚未对师长生起寻过之心,但如果恭敬心不曾圆满,今后也随时可能犯错。防患于未然的方法,便是“净信为本、念恩生敬”。关于这两点,已生恭敬心者也不能忽视。因为任何心念都是缘起的,没有彻底巩固之前,还须通过观修和实践不断滋养。 “此后又念于己已作、当作种种利益之恩德,如前所引经说,乃至心中恭敬未生起之间而修习之。”其后,还要思惟师长对于自己的恩德,包括目前已作的利益,和未来将作的利益,正如之前所引《十法经》、《华严经》等经文所说的那样,在恭敬心不曾真正生起之前,应当以念恩心时时思惟,时时修习。 对于多数学佛者来说,往往既有恭敬心,也有不恭敬心。那么,恭敬心生起后,不恭敬的心理是否会立刻消失呢?其实种子还是在的,只不过变弱了,暂时不起活动而已,但这一潜藏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断除。依止法所要做的,正是令恭敬心不断强大,逐渐削弱乃至完全取代不恭敬心,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修习。 三、结行修法 所积诸善,由《普贤行愿》或以《净愿七十颂》等,于现在究竟诸所应希愿处,以猛利欲乐而回向之。 如是,每日上午、下午、初夜、后夜四次修习。初修之时,如其太久,易为沉掉所扰。若于此串习,将来纠正甚难,故须时间短少,次数增多,稍留余趣,俾引起下次欲修之心。否则将一见座位便生厌呕,必待修习稍熟,乃可渐次延增。于一切所缘,务令不急不缓,离过而修,则障难鲜少,疲劳昏沉等皆能息灭也。 结行,就是修行结束时的回向。无论修加行还是正行,下座前都要将修法功德回施众生,同证菩提。回向可以帮助我们将所修功德固定下来,并指向特定目标。就像电脑处理文件后进行保存那样,否则就会丢失。当然,回向的功能不仅在于保存,以广大愿力进行回向,更可使所修功德增长广大,就像把一个文件同时拷贝为千万份、亿万份,乃至无限。 “所积诸善,由《普贤行愿》或以《净愿七十颂》等,于现在究竟诸所应希愿处,以猛利欲乐而回向之。”《净愿七十颂》,是藏传佛教关于回向的重要经论。对于我们所修的一切善法,下座前,应该依照《普贤行愿》或《净愿七十颂》等经论所说的那样,将现前乃至究竟所希求的种种利益,以勇猛恳切的发心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我们的愿力有多大,回向的力量就有多大。如果只是轻飘飘地念过,甚至自己都不懂得念了什么,回向是不会生效的。除了《普贤行愿》或《净愿七十颂》外,常用的回向文还有“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和“愿诸众生常住安乐,无诸病苦,善法坚实成就”等。对于修习依止法来说,则可回向一切有情生生世世得遇善知识。 “如是,每日上午、下午、初夜、后夜四次修习。”依止法,每天应修四次,分别在上午、下午、初夜、后夜。其中,初夜是十八点至二十二点,后夜是二点至六点,这是印度人对时间的区分。 “初修之时,如其太久,易为沉掉所扰。”开始打坐观修时,如果每一座时间太长,很容易被昏沉或掉举所干扰。昏沉,就是其心昏昧,精神不振。有些人可以坐上两三个小时,却是在那里打瞌睡。掉举,就是其心躁动,摇摆不定,以攀缘心追逐境界。这也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过于紧张有关,很多人都像在高速运转中无法停歇的机器,习惯忙个不停。即使下了班,还要用各种娱乐将时间填满。甚至睡觉后仍在东想西想,辗转反侧。久而久之,心就会失去静下来的功能,就像失灵的开关那样,毫无自主能力。这两种是禅修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若于此串习,将来纠正甚难。”一旦在座上养成昏沉或掉举等不良习惯,将来纠正起来会特别困难。其实,打坐并不在于时间长短,关键是保质保量。就像做实验那样,全力以赴将每个步骤做得精确。能按禅修规范坐十分钟,把身体姿势和用心习惯都调整好,才可以延长时间。否则,盲修瞎练,先入为主,很容易将一些错误习惯固定下来。 “故须时间短少,次数增多,稍留余趣,俾引起下次欲修之心。否则将一见座位便生厌呕,必待修习稍熟,乃可渐次延增。”所以,修习应该时间短、次数多,这样就能留有余地,引发下次上座修习的兴趣。否则,很可能一见座位就生起厌倦之心,避之惟恐不及。必须在修行较为纯熟之后,才能逐渐延长时间。也就是说,我们每次禅修时,尽量按计划安排的时间下座,切莫坐到疲惫不堪才结束。那样几次以后,可能就再也不想坐了。如果每次坐得兴趣盎然,才能长久保持修行动力。 “于一切所缘,务令不急不缓,离过而修,则障难鲜少,疲劳昏沉等皆能息灭也。”急,是对所缘过分着意,容易造成紧张和疲劳,不易持久。缓,则是观修中用力不足,心无法专注。对于观修的一切所缘境,应该不急不缓。远离过急和过缓两种过失,修道障碍将大大减少,同时也能断除疲劳、昏沉等过失。 修习止观,就是通过观察修的调整和安住修的安住来熟悉这一心行状态。在观修所缘尚未清晰时,应该多多用心。一旦调整到位,就不必太过用力,安住即可。如果调整过度,反而不易得定。初修时,安住时间可能很短,待所缘模糊之后,就要再次以观察修调整。这个过程虽不玄妙,但其中很多细节需要精确。何时用心,用到什么程度,都要恰如其分。具体问题,必须由具有止观经验的师长进行指导。 四、未修中间 未修中间,指两次修习的间隔。虽说是“未修”,但在此期间并非不必修行,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修行。换言之,是座下的修行,生活中的修行。 在我们的观念中,修行通常是指禅修、念佛等特定形式。但座上时间毕竟有限,更多时间还是在座下。如果把座上和座下打成两截,真正可以修行的时间就少得可怜了。常听很多人说:虽然每天都在打坐、念佛,但上座后觉得很难静下来。之所以会这样,正是由于平时没有良好的用心习惯。因为思惟是相续的,有惯性的,平时特别在意的事,在座上构成的干扰也最大。当情绪被某些事调动起来,即使上座后,心也是难以收回的,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所以,生活中也要保有正知正念,这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在座上的观修效果。戒律的作用,正是帮助我们建立如法的生活,这也是心能够长时间安住于善所缘的前提。 礼拜、经行、念诵等等,虽有多门,其主要者,若仅于正修时精进,未修间则于其所修法不住念知,多诸散乱者,则生效甚微。 故虽未修之际,亦应读诵、观览关于此类之教法,并数数忆念之,广修助道顺缘,勤忏障道罪垢。且于一切之根本,即本所受之戒,宜善护持。 复应于止观易生之四因,善修习之。 首先,总的说明未修中间应当如何调心。很多人之所以修行不得力,主要就是因为平日不能善用其心。心念像流水一般,不会上座后就立即切断,自动改道。这种“截断众流”的功夫,一般人并不具备,这就必须依靠平时的守护。在座上修什么,也要将这一用心带到座下。 “礼拜、经行、念诵等等,虽有多门,其主要者,若仅于正修时精进,未修间则于其所修法不住念知,多诸散乱者,则生效甚微。”不住念知,即不住于正知正念。修行法门虽有很多,如礼拜、经行、念诵等,但如果只是在正式上座修行时精进用功,平时却不能安住在与所修法门相应的正知正念中,妄想纷飞,散漫放逸,那么修行必然收效甚微。 “故虽未修之际,亦应读诵、观览关于此类之教法。”因此,虽然不是正式修法的时间,也应念诵或阅读与此相关的经论。比如修依止法,应该反复念诵《事师法五十颂》等相关典籍,反复思惟其中深义,从而对依止功德和不依止过患获得定解,成为确定无疑的认识和想法,而不仅仅是停留于概念性的了解中。很多佛子都知道因果、无常等教法,但这些认知对我们的人生有多少影响?是这些教法没有力量吗?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对因果和无常没有形成坚定不移的定解。似乎这些教理只是用来说的,只是一种抽象的、用来解释世间现象的理论,是现实生活之外的概念。 “并数数忆念之,广修助道顺缘,勤忏障道罪垢。且于一切之根本,即本所受之戒,宜善护持。”获得定解后,还应当时时忆念,使这些观念深深扎根于心田。同时,广泛修习并创造有利修行的顺缘,精勤忏悔障碍道业的罪业。对于一切修行的根本,也就是我们所受持的戒律,更须勤加守护。戒是无上菩提之本,也是正顺解脱之本,是修习任何法门都绕不开的基础。否则,很容易偏离方向。 “复应于止观易生之四因,善修习之。”所以,应该对有助于止观生起的四种助缘善加修习,分别是守护根门、正知而行、于食知量、悎寤瑜伽,相关内容在《瑜伽师地论》中有详细介绍。 1.守护根门 谓依于根尘生六识已,再于识所了别之悦意六境及不悦意六境生贪嗔时,当好自防护,莫令生起。 第一,守护六根门头。六根分别为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接受外部信息的六个窗口。眼睛接受颜色的信息,耳朵接受声音的信息,鼻子接受气味的信息,舌头接受味道的信息,身体接受感觉的信息,意识接受诸法的信息。佛教认为,世间万相皆可统摄为法,包括我们看到、听到、可以言说和无法言说的一切。前五识所缘为现量,而意识所缘境界最为广泛,称为法尘,在认识作用上有现量、比量和非量三种。 “谓依于根尘生六识已。”当六根接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时,会生起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当然,这只是简单的说法。按唯识观点,每个识的生起,根和尘只是其中的重要条件,还须其他因素的共同成就。如眼识的生起要有光线、距离等九个条件,所谓“眼识九缘生”。 “再于识所了别之悦意六境及不悦意六境生贪嗔时,当好自防护,莫令生起。”在识所缘的境界中,既有我们喜欢的六种境界,也有我们不喜欢的六种境界。面对悦意和不悦意两类境界,内心会产生不同反应,对悦意之境起贪,对不悦意之境起嗔。守护根门所做的,是在这个关头保持正念,保持觉照,不使贪嗔之心生起。 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相应定力,还是应该以远离为上。出家众应选择清净丛林修行,在家众则应选择正命而如法的生活。否则,时常接触不良境界后,难免把持不住。当然远离并非究竟解决之道,具备定力后,还是应该以观照力来面对,这样才能真正不被境界所转。 2.正知而行 如《入行论》云:“身心于时时,应数数观察,专务于此者,即护正知相。”此谓身等于彼彼事转时,须依正所了知之应作不应作而行。 第二,正知而行。 “如《入行论》云:身心于时时,应数数观察,专务于此者,即护正知相。”正如《入行论》所说的那样:对于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应当时刻保持智慧的观照,能够专心于此的人,就是在护持正知正念。 “此谓身等于彼彼事转时,须依正所了知之应作不应作而行。”这就是说,当身、口、意三业面对相应境界时,应当依正念明确了知,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每天,我们都要说很多话,做很多事,但往往是随着念头或所缘境跑来跑去。某个念头现起,立刻随之而去,并落入相关情绪,却很少反省这个念头如法与否,这个行为正当与否。 正知而行,就是提醒我们以智慧观察每个起心动念和所作所为。对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时都能了了分明,而不是被念头驱赶着忙来忙去,却不知自己忙些什么。一旦正知正念力量生起,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 3.于食知量 改正过多过少违量而食之串习,总以无碍修善为度。又修于食爱著之过患,以无染心及为饶益施者,并念身中诸虫,现以食物摄受,俾未来世亦得以法摄而化之。又念,为作一切有情义利而受其食。 《亲友书》云:“受餐如服药,知量去贪嗔,非为肥骄傲,但欲任持身。” 第三,是关于饮食的修行。饮食是滋养色身的重要手段,经云:“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有情生命需要食物来维系,包括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种。段食,即分段而食,是我们平常受用的饮食。触食,即身体对环境的感受,那些恶劣环境也是会影响身心健康的。思食,即意志,是我们生活在世间的动力。有些人临命终时,因为心愿未了,往往能支持很长时间。而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我想活着”这一念头则会牵引我们不断投生。识食,生命延续需要有识的执持,一旦识离开后,身体就成为没有知觉的尸体了。本论的“于食知量”主要是指断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吃饭成为修行呢? “改正过多过少违量而食之串习,总以无碍修善为度。”对于日常饮食,我们要改正吃得过多或过少的习惯。究竟应该吃多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总之,应该以不妨碍修行为标准。不少人遇到好吃的,就会暴饮暴食,结果不仅消化不良,还会引发昏沉,影响修行。当然吃得太少也不行,因为色身也是需要食物滋养的。 “又修于食爱著之过患。”此外,还应观修贪著食物的种种过患。一是金钱的过患,为满足口腹之欲而大量消费,就必须为此辛苦工作。一是色身的过患,过量饮食会给消化系统造成极大负担,有损健康。其实,再精美的食物,只要嚼了吐出来,就成了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垃圾,实在没什么可贪著的。吃肉,更等于在分食动物尸体。丰子恺曾经有过一幅题为“开棺”的漫画,画中就是一把刀在打开肉罐头。我们觉得肉罐头是食物,可仔细想想,不就是装尸体的棺材吗? “以无染心及为饶益施者,并念身中诸虫,现以食物摄受,俾未来世亦得以法摄而化之。”我们应该以利益布施者的清净发心而受用食物,并想到那些生活在我们体内的寄生虫,观想自己正以食物摄受他们,由此结下善缘,未来能以佛法摄受并度化他们。经云:“色身为虫聚”,只有我们受用食物,它们才能因此受食并存活。 “又念,为作一切有情义利而受其食。”我们还应该观想,受食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借假修真,以这个色身完成修行大业,最终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吃饭,就是在修行了。 “《亲友书》云:受餐如服药,知量去贪嗔,非为肥骄傲,但欲任持身。”《亲友书》说:吃饭应该像吃药那样,按一定的量服用,远离贪嗔之心。因为吃饭并不是为了长养我执,而是为了使色身正常运转,担负修道使命。一般来说,我们对吃药是不会贪著的,但为了健康也是不会拒绝的。如果能以这样的心态吃饭,就能有效去除对食物的贪嗔之心。 可见,吃饭能否成为修行,关键就在于对待饮食的心态。丛林的斋堂又名“五观堂”,也是要求僧众在受供时“食存五观”。五观的内容是: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想着自己所吃的每一口饭,会有许多人付出辛勤劳动。我们不耕不织,却在此安然享用,由此生起感恩之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同时还要想想自己有什么资格和德行接受他人供养?如果德行未具而受供,是有损福报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惜福,更要培福。如果不慎将现有这点福报耗尽,修道障缘将会更多。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用餐时应该保持观照,不起贪嗔。这是饮食中常有的两种状态,合口味就拼命贪吃,不合口味就心生烦恼,这就被舌根所转了。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饮食不是为了长得好看,也不是为了贪著美味,而是为了治疗饥渴之病。戒律中,将饥渴等身体所需称为“故病”,即与生俱来的疾病,食物不过是疗病良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我们吃饭,是为了修行、为了成就佛道、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如果有这样的发心,无论吃什么都消受得起。否则,在寺院享受十方僧物时,自己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以上五种观想都是帮助我们在吃饭时提起正念。当然,其中有一些是特别针对出家人而说。但核心有两点,一是远离贪著,二是端正发心,为利他而吃,这也是每个在家众应有的认知。 4.悎寤瑜伽 勤行悎寤瑜伽,及睡眠时应如何者,《亲友书》云:“精勤度永日,及初后夜分,眠梦犹存念,勿使命虚终。”谓昼夜永日及夜之初后二分是正修时。若修习之余,在经行宴坐中(应以精勤)净除五盖,令其具义利也。睡眠者,系休息时。虽然,亦勿令其无义空过。 此中身之威仪者,于中夜时右胁而卧,左腿压右上,如狮眠伏。 云何正念?谓安住正念,于昼日中所修何种善法,随熏习力强者而系念之,乃至未睡之间,追随依止。如是,虽睡还同未睡,亦能修习定等善行。惑起觉知者,依忆念之力,任起何种烦恼,即须了知而不忍受,务令伏断。 思惟起想者,先可预想至彼许时当起。 第四,关于睡眠时的修行。在我们的一生,睡眠占用了相当惊人的时间。如果一天睡八小时,就会睡掉人生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能利用睡眠修行,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我们从此夜不倒单,而是要把修行时的正知正念带入睡眠,使之不要中断。很多人可能觉得难以做到,其实,心是具有这一作用的。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次日有要事必须早起,如果对此高度重视并反复提醒自己,到时间便会自动醒来。再如全身心忙于某事时,梦中也会出现相关内容,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我们能将白天培养的正念带入睡眠中,那么睡觉也是修行。 “勤行悎寤瑜伽,及睡眠时应如何者。”悎,同觉。寤,睡醒,又同悟。瑜伽,意为相应,最高的相应,是和空性的相应,和佛菩萨的相应。我们在睡眠中也应保持精进并与觉悟相应,那么,睡眠时又该如何修行呢? “《亲友书》云:精勤度永日,及初后夜分,眠梦犹存念,勿使命虚终。”《亲友书》说:应在精进修行中度过白天的所有时间,以及初夜(十八至二十二点)和后夜(凌晨两点至六点)。在睡眠乃至梦中,依然要保有正念,这样才能不使生命虚度。正如佛陀在《遗教经》所说:“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谓昼夜永日及夜之初后二分是正修时。若修习之余,在经行宴坐中净除五盖,令其具义利也。”宴坐,静坐、安坐。五盖,指贪欲、嗔恚、睡眠、掉悔、怀疑这五种覆盖心性、令善法不生的烦恼。整个白天和初夜、后夜两个阶段,都是用功办道的时候。而正式修行的间歇,在经行或安坐时,也应避免贪欲等五种烦恼的生起,为修行营造心灵环境,这样才能获得佛法利益。 “睡眠者,系休息时。虽然,亦勿令其无义空过。”睡眠,是缓解色身疲劳的方式,能够令身心得到休息。虽然这样,我们也不能令睡眠中的那些时间毫无意义地虚度。 “此中身之威仪者,于中夜时右胁而卧,左腿压右上,如狮眠伏。”身威仪,即如法的仪态。睡眠时,身体应有的如法仪态是什么呢?在中夜休息时,应向右侧卧,左腿安放在右腿上,像狮子睡觉那样。睡眠姿势有多种:仰卧是天人的睡相,俯卧是畜生的睡相,左卧是贪婪的睡相。而右卧则是吉祥卧,可防止妖魔侵扰,不起噩梦。 “云何正念?谓安住正念,于昼日中所修何种善法,随熏习力强者而系念之,乃至未睡之间,追随依止。”什么是正念呢?就是令心安住于正念。我们应当按照白天所修的法门,选择其中修习得较为纯熟者,以此作为睡眠时的系心之处。当我们准备睡觉而尚未入眠时,就应该忆念这一善法并安住其上。 “如是,虽睡还同未睡,亦能修习定等善行。”如果能够这样,虽然在睡眠中,心行仍在产生作用,仍能修习禅定等各种善行。之所以选择“熏习力强者”作为睡眠时的系念,关键在于睡眠时用功难度较大。平时有十分的功夫,睡眠时只能用上一分。如果没有平日的积累,睡眠时是不太可能继续用功的。 “惑起觉知者,依忆念之力,任起何种烦恼,即须了知而不忍受,务令伏断。”当烦恼现起时,应该依正知来保持觉察。无论现起什么烦恼,都要有清晰的觉知,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进而,还要以觉照力照破并断除烦恼。凡夫因为缺乏观照,烦恼现起时往往一头栽入其中,不能自拔。如果具有“惑起觉知”的能力,烦恼的影响就会随之减弱。 “思惟起想者,先可预想至彼许时当起。”睡下时,应当提醒自己明天几点起床,到时就自觉起身。如果没有这一提醒,很可能一觉睡去,就睡到日上三竿,浪费大好时光。 如果能将守护根门、正知而行、于食知量、悎寤瑜伽四项行持运用到生活中,根境相对时看住六根,行住坐卧中保有正知,同时在饮食和睡眠时安住于法,那么,我们就无时不在修行了。用心纯熟之后,座上座下便能打成一片。座上修行无非是止和观,无非是培养正知正念。这样的训练,座下同样可以进行。两相呼应,修行才容易真正契入。否则,每天花一些时间禅修,其他时间却在贪嗔痴中,等于以一小时培养的正念来对抗十多小时培养的妄念,成功的希望自然渺茫。修行不是一项独立工作,而是贯穿于我们的整个人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需要使生活成为修行,或是为座上的修行服务。 如上所言之一切修法,唯除正行中之少分不共者外,余之加行、正行、完结及座隙等中当如何作者,自此段起乃至修观,勿论修习何种所缘行相,于一切处皆应加入焉。 这一段是告诉我们,以上所介绍的“略示修法”不仅是为依止法安立的,也可适用于其他一切法门的修行。事实上,世间任何事业的成就都离不开加行、正行、结行这些步骤。西园寺筹备三宝楼工程期间,为做好调研工作,前后花了数年时间考查相关建筑,又请了数批工程师进行设计,几易其稿,这些属于加行部分。正式动工又花了两年时间,这一过程就是正行。最后则要举行落成典礼,为结行。可见这一套路既有很强的实用性,也有广泛的适应面。 “如上所言之一切修法,唯除正行中之少分不共者外,余之加行、正行、完结及座隙等中当如何作者,自此段起乃至修观,勿论修习何种所缘行相,于一切处皆应加入焉。”座隙,未修中间。此段,这里指依止法。以上所介绍的一切修法,除正行部分略有不同外,其余部分,比如在加行、正行、结行及未修中间时应该如何修习,从此处所说的依止法开始,直到修习止观,不论修行所缘境是什么,都应该在修习过程中加入这一套路。也就是从加行进入正修和结行,同时保持如法的生活状态,为修行营造心灵环境。 “略示修法”的套路不仅适用于《道次第》,也适用于其他一切法门的修学。因为任何一种教理都要落实于止观,才能在我们的心行上产生作用。如果所学不能落实于止观,转化成为正念,就只是理论而已,面对烦恼时是没有什么力量的。不少学者把佛法当做学问研究,说起来虽也头头是道,做起来却往往一无是处。根本原因,正是所学未能成为心行力量。 五、破斥二种妄见 《庄严经论》云:“初依闻起如理思,从如理思净慧生。”言从于所闻诸义如理作意中,而生显现通达真实谛理之修所成慧也。 《现观庄严论》云:“随顺抉择分,于见道修道,数数而思惟,现及比修道。”此言大乘圣者所修道,有数数思惟,现量比知也。 《集菩萨学论》云:“如是身及受用福德常无间断,于舍护净长,如其所应,均应常修。”此言身及受用、善根三者,于一一中,须修舍护净长四法。所言修中,有以分别慧观察而修观,及以不分别专一安住而修止之二种也。 若尔,何道为修观,何道为修止耶? 曰:如对善知识修信心,及暇满大义难得、念死无常、业果、流转过患、发菩提心等,皆须修观。盖于此等段落,各须一殷重无间、能转素常思想之心。彼若无者,则此等之反面,如不敬等,无能灭故。于此不敬等心生起时,若数数分别观察而修,则能自作主宰。 譬之于贪境、增益可爱之相而多所修习,当起猛利贪著。若于怨敌多思其不可爱相,亦能生起猛利嗔恚。以是之故,修习此类道时,于诸境相,若显不显,心须执持殷重无间之观察而修也。倘心不能摄住于一所缘,为令如欲堪能安住之寂止时,若数数观察,则心不能住,故于是处则须修止也。 或不了解如是道理,谓黠慧者唯当观修,诸姑萨黎应唯止修,此说非也。彼二种人,一一皆须双修止观。虽属黠慧,亦须修止。纵是姑萨黎,亦须于善知识修猛利信等故。 又有误认以分别慧数数观察,唯当限于闻思之时,若求修慧则不应尔,此执非理。彼以为一切分别皆是执相,为成佛之障碍。是于非理作意之执实分别与如理作意之正分别二种,未能辨别之过也。亦莫执谓此教授中,须修心于一所缘如欲能住之无分别三摩地,于前若多观修,将为三摩地生起之碍。 譬如善冶金银之黠慧煅师,将金银数数于火烧之,于水洗之,令彼垢秽悉净,最极调柔随顺,次乃能制耳环等饰具,如欲可成。如于昔之烦恼、随惑及恶行等,以修习黑业果及世间过患时所说,由分别慧数数观察彼之过患,令周遍热恼,作意厌离,如金在火,烧彼诸垢。又于善知识之功德及暇满大义、三宝功德,并白业果、菩提心之胜利等,以分别慧数数观察,则能令心润泽,引生信敬。如金在水洗,于诸白品,令意趣向爱乐也。 如是成已,随欲修止修观,但稍作意,不假多功,即可成就。如是修观,实为修无分别三摩地之胜方便,圣者无著亦如是说。 复次,能使心于所缘坚固安住之主要违缘者,即是沉掉二种心所。若有猛利无间念三宝等功德之心,则易断昏沉,以彼之对治,盖见功德则心生欢喜而高举。又若有猛利无间念死无常及苦等过患之心,则易断掉举,以掉为贪一分所摄之散乱心,彼之对冶,即多种经中所赞之厌离心是。 这一段,是关于修行的两种错误观点。修行有如战斗,必须知道敌人是谁,藏身何处,否则是无法进行对治的。“略示修法”的核心内容为止观。止,为安住修,其特性为无分别;观,为观察修,其特性为分别思惟。止观二者,在调心中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但不少学佛者往往只知其一,以为无分别才是修行。本论专门引用《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集菩萨学论》等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认为片面强调止而忽略观,或片面重视观而淡化止,在修行上都是不完整的。本论所破除的妄见,正是针对这两种错误观点而言。 “《庄严经论》云:初依闻起如理思,从如理思净慧生。”首先,引《庄严经论》说明闻思修三者的关系。我们在修行之初,是由听闻正法而如理思惟,进一步,则是从如理思惟中引发智慧。这一次第非常重要。我们听闻了无常教法,就要以这一观念观察世间,从现实的无常显现中获得胜解。如果闻而不思,道理就只是道理而已。唯有将无常观落实于心行,才能摆脱常见,断除执著。 “言从于所闻诸义如理作意中,而生显现通达真实谛理之修所成慧也。”言,指《庄严经论》所说。这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所听闻的经教和法义如理思惟,才能引发通达真理的修所成慧。智慧有闻慧、思慧、修慧之别,其中,修慧就是由修习而成的无漏圣慧。 “《现观庄严论》云:随顺抉择分,于见道修道,数数而思惟,现及比修道。”抉择分,即见道。唯识体系的修行,分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五个步骤。其中,顺抉择分为见道之因,见道即现证空性,修道指见道后不断作空性观修,消融烦恼习气。此处又引《现观庄严论》说明:从顺抉择分的加行位,到见道、修道的成就,都离不开正思惟的作用。不论善行的建立还是空性的通达,都要通过比量的正思惟及现量的现观来成就。 “此言大乘圣者所修道,有数数思惟,现量比知也。”这就告诉我们,大乘圣者的修行,离不开正确的思惟,离不开现量(不分别的安住)和比量(思惟、观察修)。唯识修行有四种寻思,以此获得四如实智。我们虽想认识宇宙真理,但现有认识和真理相距悬殊,无法证得空性。这就需要运用唯识、中观的正见对世界重新思考,在思考中不断调整观念,使认识逐步符合真理。 “《集菩萨学论》云:如是身及受用福德常无间断,于舍护净长,如其所应,均应常修。”受用,指我们使用的财物和衣食。福德,指善根福德因缘。舍,指舍弃财物,修习布施;护,即护持修道顺缘;净,即净化并改变逆缘;长,对所修一切,以回向使之增长。《集菩萨学论》说:在修行中,我们要让身、受用、福德常无间断地修习舍、护、净、长四法。根据对应的内容,时时不忘修习。 “此言身及受用、善根三者,于一一中,须修舍护净长四法。”这是对《集菩萨学论》之说加以解释,身、受用、善根三者,每一方面都要修习舍、护、净、长四法,使违缘远去,顺缘具足。 “所言修中,有以分别慧观察而修观,及以不分别专一安住而修止之二种也。”修行大体有两种:一是观察修,也就是“分别慧观察而修观”;一是安住修,即“不分别专一安住而修止”。观的特点,是分别和观察;止的特点,是安住而不分别。不仅本论修行是以止观为核心,整个佛法的修行,都不外乎修止和修观。 “若尔,何道为修观,何道为修止耶?曰:如对善知识修信心,及暇满大义难得、念死无常、业果、流转过患、发菩提心等,皆须修观。”在了解观察修和安住修的不同特点之后,宗大师接着告诉我们:那么,哪些内容需要通过观察修完成?哪些内容需要通过安住修完成呢?答案是:强化对善知识信心、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念死无常、深信因果、思惟轮回过患、发菩提心等,都需要通过观察修来完成。 “盖于此等段落,各须一殷重无间、能转素常思想之心。彼若无者,则此等之反面,如不敬等,无能灭故。”对于以上几个方面,必须不间断地以殷重心进行思惟,这样才能转化原有的观念和心态。如果不经过观修,那么以上所说对善知识修信心、念死无常等正念将无法建立,而与之相反的固有心行,如不敬师长等,也不可能被灭除。 “于此不敬等心生起时,若数数分别观察而修,则能自作主宰。”此处,宗大师又根据凡夫的心行习惯,给我们举出了反面例子。当不敬善知识等心态生起时,如果以染污心不断观察,必然能找到善知识的许多“缺点”,这样想下去的话,就会被不恭敬的心态所主宰,认为对方一无是处,根本不值得依止。 “譬之于贪境、增益可爱之相而多所修习,当起猛利贪著。若于怨敌多思其不可爱相,亦能生起猛利嗔恚。”比如对我们喜爱的境界,如果不断忆念其可爱之处,越想越觉得可爱,贪著就会随之增长。反之,对于仇敌或不喜欢的人,时常思惟对方的坏处,同样会生起猛利嗔心。因为每种心行都是缘起的,是可以培养的。 “以是之故,修习此类道时,于诸境相,若显不显,心须执持殷重无间之观察而修也。”因为这样,依本论建立的次第修习,对于这些所缘境,不论是否显现,都要不间断地认真观修。这样才能转变心行,改变固有串习。学佛不是为了继续做凡夫,否则根本就不必修,因为我们已是非常合格的凡夫。所以,我们首先要摆脱的就是凡夫心,这也是修行的难度所在。就像在深深的陷阱往上爬,需要奋力攀登,稍有不慎就会落回原地。 “倘心不能摄住于一所缘,为令如欲堪能安住之寂止时,若数数观察,则心不能住,故于是处则须修止也。”如果心不能安住于所缘,为了让它安住,就必须修止。如果心总在分别思惟,反而不利于安住。因此,在观察修的过程中,将心调整到位时就应该修止,使心安住于正念。 “或不了解如是道理,谓黠慧者唯当观修,诸姑萨黎应唯止修,此说非也。”黠慧者,聪慧者。姑萨黎,指专习禅定的苦修者。有些人不了解止和观的修行原理,不清楚两者的相互作用,就会产生这样的错误观念:以为那些聪明多慧者才应该修观,而那些专习禅定的苦修者只要修止便足够了。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 “彼二种人,一一皆须双修止观。虽属黠慧,亦须修止。纵是姑萨黎,亦须于善知识修猛利信等故。”这两种人,无论哪一类都该止观双修。虽然聪明多慧,亦须修止,否则就无法将正见转变为强大的正念,流于空谈。而那些专修苦行者,也应该对善知识生起猛利信心,在善知识的指导下,依正见、正思惟调整心行。如果没有观,就无法从迷乱中走出来,获得正念;没有止,就无法长时间安住于正念。 “又有误认以分别慧数数观察,唯当限于闻思之时,若求修慧则不应尔,此执非理。”又有些人以为,以分别慧反复观察,仅限于闻思阶段。一旦进入实修阶段,就不必那么做了。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 “彼以为一切分别皆是执相,为成佛之障碍。是于非理作意之执实分别与如理作意之正分别二种,未能辩别之过也。”执此观点者认为,一切分别都是属于著相,是成佛的障碍。这是对于非理作意的错误分别和如理作意的正确分别这两种情况不能分辨所造成的过失。因为如理作意是调整心行的重要手段,如果将这类分别当做著相,就是将两者混为一谈了。在八正道中,第二项就是正思惟。《大毗婆沙论》也告诉我们,修行应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可见,正思惟是修道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亦莫执谓此教授中,须修心于一所缘如欲能住之无分别三摩地,于前若多观修,将为三摩地生起之碍。”三摩地,远离昏沉掉举,专注一境。宗大师接着告诫我们:也不要认为,在《道次第》的教授中,须成就安住于善所缘的无分别三摩地,如果对观察修多加修习,将会成为三摩地生起的障碍。事实上,通过观察修获得正念,正是安住修的前提。当心安住于正念后,还继续不断地观察,才会成为止的障碍。如果认为开始就不要观修,就误入歧途了。 “譬如善冶金银之黠慧煅师,将金银数数于火烧之,于水洗之,令彼垢秽悉净,最极调柔随顺,次乃能制耳环等饰具,如欲可成。”接着,宗大师又以艺人锻造金银的例子说明调心之道。就像那些善于冶炼金银的匠人,他们在冶炼过程中,先是用火反复锻烧金银,然后再以水清洗,这样才能将金银上的杂质全部去除,使其变得极为调柔。这样才能制成耳环等饰物,想要做成什么形状,就能做成什么形状。凡夫心往往野马般桀傲不驯,刚强难调,这就需要以种种方便进行调伏。 “如于昔之烦恼、随惑及恶行等,以修习黑业果及世间过患时所说,由分别慧数数观察彼之过患,令周遍热恼,作意厌离,如金在火,烧彼诸垢。”烦恼,指贪、嗔、痴、慢、疑、恶见等根本烦恼。随惑,指二十种随烦恼,依根本烦恼建立。对于往昔因根本烦恼及随烦恼造作的种种恶行,根据本论讲述十不善业和世间过患时所说的内容,以分别慧反复观察惑业给生命带来的过患,对此深深悔过,生起极大厌离之心。就像匠人将金银置于火中冶炼那样,将其中杂质统统去除。 “又于善知识之功德及暇满大义、三宝功德,并白业果、菩提心之胜利等,以分别慧数数观察,则能令心润泽,引生信敬。如金在水洗,于诸白品,令意趣向爱乐也。”其次,对善知识的功德、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三宝功德和善业、菩提心等殊胜利益,同样应以分别慧不断思惟,使内心得到法义的滋润,引发信心和敬仰。就像将金子在水中清洗一样,对于这些善法和善法产生的功德生起欢喜,心向往之。 “如是成已,随欲修止修观,但稍作意,不假多功,即可成就。如是修观,实为修无分别三摩地之胜方便,圣者无著亦如是说。”有了这样的心行基础,再来修习止观,稍加用功,不必费太大力气,便能获得成就。按照这一方式修观,是帮助我们成就无分别三摩地的殊胜方便。圣者无著菩萨也是这样说的。因为我们的心太散漫了,没有相应的前方便作为增上缘,要修定是很难的。就像那些体操运动员,首先要通过基础训练使身体变得调柔,才能学习那些技巧性极强的高难度动作。 “复次,能使心于所缘坚固安住之主要违缘者,即是沉掉二种心所。”其次,能够障碍令心安住的主要违缘,就是昏沉和掉举两种心所。昏沉会使心陷入昏昧无知的状态,掉举则会令心躁动不定,两者都会障碍止观的修行。 “若有猛利无间念三宝等功德之心,则易断昏沉,以彼之对治,盖见功德则心生欢喜而高举。”如果能以勇猛心不间断地忆念三宝功德,就容易断除昏沉。它的对治原理在于,人们看到功德都会心生欢喜而感到兴奋。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本来昏昏欲睡,可听人说起一件自己很感兴趣的事,突然睡意全无,精神抖擞。忆念三宝功德,也有同样的作用。 “又若有猛利无间念死无常及苦等过患之心,则易断掉举,以掉为贪一分所摄之散乱心,彼之对治,即多种经中所赞之厌离心是。”而以勇猛心不间断地修习念死无常、轮回是苦等种种过患,则容易断除掉举。因为掉举是由贪心导致的散乱,它的对治方法,正是诸多经典中赞叹的厌离心。每个妄想的所缘境都是我们贪著的,比如到街上走一趟,留下深刻印象且念念不忘的,必定是我们感兴趣乃至贪著的。时时忆念无常和恶道之苦,我们还有心思去贪著吗? 观察修属于比量范畴,但它又不同于普通的推理,而是通过对所缘境的正思惟,达到调整心行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对治昏沉和掉举。重视观察修,也是《道次第》不同于其他经论的特点之一。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闻思和实修是两个不同项目,这就容易使闻、思、修各自为政,就像《道次第》序论部分所说的那样:“有如驰马,先择马场,场所既定,辔勒乃施。倘于一处先习闻思,别于他方另求修证,异道以驰,如何而可?”事实上,这正是不少人修学的现状。如果闻思不能落实于止观,就无法将正见转化为正念。如果止观没有闻思正见作为前提,就会是盲修瞎练。所以说,观察修和安住修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为什么一些冤亲债主还没找到你?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你正在走运,你的运气很好,你的光明遍照,他不敢接近你;另外一个原因,没有缘,就是没有机会。你这个人很善良,心地很正直,他靠不了你身边。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