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 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第三节 皈依三宝


2014/9/4    热度:1416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 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第三节 皈依三宝

 

  通过念死无常和念恶道苦,我们会发现,世间一切都是危脆不实的。无论家庭、事业、财富,还是我们的色身,都只具有暂时的意义,不足以成为真正依赖。在死亡面前,这一切显得如此无力。

  什么才是究竟的皈依?那就是佛、法、僧三宝。

  皈依三宝,大家似乎并不陌生,但多数人只是将皈依作为走入佛门的手续,真正透彻其中深意者少之又少。事实上,皈依本身就蕴涵着重要的修行。因为三宝代表着佛法的全体,皈依既是学佛的开始,也贯穿着整个修学过程,帮助我们完成观念到心行的转变。或许有人会觉得:我们皈依前后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呵。问题正在于此,我们现在的皈依往往只有表面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我们不妨反省一下:是否将三宝作为唯一依赖?比起亲人、名利、地位,究竟什么在我们心目中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唯有真切意识到三宝是究竟皈依,才能走上解脱之道、菩提之道。所以,皈依绝不仅仅是仪式,其中也包含重要的修行。

  关于皈依的修学,本论从四个部分进行阐述。一是皈依之因,即为什么要皈依;二是思惟皈依境的殊胜,包括应皈依之境和可皈依之相;三是如何修习皈依,包括知三宝功德、知三宝差别、自誓皈依三宝、不皈依余处;四是皈依后应学之次第,包括各别学处和共同学处。

  一、皈依之因

  总论皈依之因,虽有多种,然此中则据上所述,今世不能久住须速死,死后随业流转,不能自在。

  如《入行论》云:“如于昏夜黑云中,电光刹那才一现。如是设以佛陀力,世间福慧少许生。以是唯有微弱善,常时罪力极暴恶。”白业力弱,黑业力强,思惟由是堕入恶趣之理。既于恶趣生起怖畏,又唯深信三宝能救,以是二心而行皈依。但若徒有言者,则皈依之效亦仅尔。若彼二种发心殷重坚固者,则其皈依必能变更心境,故应励力修此二因。

  不同根机者,寻求皈依的原因也大相径庭。下士道学人,是出于对生死轮回的恐怖而发心皈依;中士道学人,是为了寻求解脱而发心皈依;上士道学人,则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发心皈依。发心不同,所获的皈依体也有上中下三种不同的层次。

  “总论皈依之因,虽有多种,然此中则据上所述,今世不能久住须速死,死后随业流转,不能自在。”总的来说,寻求皈依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根据以上念死无常和念恶道苦的修学,我们已经认识到:今生不能久住世间,即将死去,死后又将随业流转,无力自主,这就必须寻求依赖。

  “如《入行论》云:如于昏夜黑云中,电光刹那才一现。如是设以佛陀力,世间福慧少许生。以是唯有微弱善,常时罪力极暴恶。”《入菩萨行论》说:佛陀出现于世,就像长劫暗夜中的电火石光,转瞬即逝。因为有佛陀出世说法,我们才能由闻法修道而生起少分的福德智慧。尽管这样,也只有微弱的善行而已,更多的时间,我们的身口意都在不断造作罪业。

  “白业力弱,黑业力强,思惟由是堕入恶趣之理。既于恶趣生起怖畏,又唯深信三宝能救,以是二心而行皈依。”因为善业力量太弱,而不善势力无比强大,这就是我们堕落恶道的原因。既然我们已经对恶道心生恐惧,而且深信三宝才是我们在世间唯一的拯救,基于这两种原因,就会生起求救护之心而决定皈依。

  “但若徒有言者,则皈依之效亦仅尔。若彼二种发心殷重坚固者,则其皈依必能变更心境,故应励力修此二因。”如果对以上两种必须皈依的原因只是说说而已,皈依的效果也就不过尔尔了。反之,如果对此深信不疑,皈依必定能够改变生命的重心,从而建立与解脱相应的心行。所以,我们对这两种皈依之因必须努力修习,务必令之生起并得到强化。

  这里,宗大师也为我们指出了多数人修学中都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说而已,不能真正落实于心行。佛法是以信为能入,其实,信的作用还不仅仅是在能入。很多高深的修行法门,直接就是从信入手。如净宗、禅宗等,都是通过信来契入。在信的过程中承当,然后保任。所以说,信也贯穿着整个佛法的修行。当然,在不同修行阶段,信的程度会有所不同。如果对皈依之因坚信不疑,必将对我们的观念和心行起到重大改变。

  二、思惟皈依境的殊胜

  1.抉择应皈依之境

  如(功德君)《百五十颂》赞云:“谁于一切恶,从本悉皆无,谁于一切中,住一切功德。设若有心(智)者,于彼应皈依,赞彼恭敬彼,住彼教应理。”谓若自有能分别可皈、非可皈之慧者,理应于佛薄伽梵前而行无欺诳之皈依。法及僧众,比例类推。

  《皈依七十颂》云:“佛法及僧伽,求解脱所依。”

  世间有许多宗教。现存于世的,除佛教外,还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道教等,此外还有各种民间宗教甚至邪教。至于那些宣称没有任何信仰的人,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们虽然没有宗教信仰,却在皈依财富、皈依权力、皈依地位。那么,我们为什么选择三宝作为皈依?这就要对皈依对象作一番审视和考察。

  “如《百五十颂》赞云:谁于一切恶,从本悉皆无,谁于一切中,住一切功德。设若有心者,于彼应皈依,赞彼恭敬彼,住彼教应理。”《百五十颂》中,有一赞叹三宝的偈颂:是谁断除了一切恶行,从根本上去除不善行为,不仅没有丝毫过失,还圆满成就了一切功德?凡是有智慧的人,都应该以此作为皈依,赞叹并恭敬他们,依照他们教导的方式修行。

  “谓若自有能分别可皈、非可皈之慧者,理应于佛薄伽梵前而行无欺诳之皈依。法及僧众,比例类推。”薄伽梵,佛陀十大名号之一,意为有德而为世人所尊。接着对这一偈颂进行解释:如果自己具有分辨什么可皈依和什么不可皈依的智慧,就应该在佛陀前受持真实无伪的皈依。对于佛法和僧众,也应同样如此。因为佛、法、僧三宝是一体的,如果仅仅皈依其中的一部分,是无法使我们成就解脱,成就菩提的。

  “《皈依七十颂》云:佛法及僧伽,求解脱所依。”《皈依七十颂》说:佛、法、僧三宝是我们追求解脱的依怙。因为佛是解脱的榜样,法是解脱的方法,僧是修习解脱的导师。

  皈依是人生最为重大的选择,是对人生未来的选择。这就需要进行审视,明白三宝为什么值得我们皈依,值得我们作为究竟归宿。如果对这一点不明确的话,所谓的皈依往往是没有力量的,不能成为改变人生的转折点。

  2.明可皈依之相

  须自己解脱一切怖畏,又有令他解脱怖畏之方便善巧,对一切行大悲无亲疏之分,于一切有恩无恩作义利者,是则所应皈依。然此唯佛为能,自在天等皆无斯德,故唯佛是所皈依处。又彼教法及声闻僧众,亦是应皈依者。

  (依《戒经》)《摄抉择(分)》云:“于此等引生决定专一之心,而能求(凡求)作依怙者,无不救护,是故应起决定之心。”于二因中,虽外因无缺,然以内因至诚皈依之心不生,则唯是其苦矣。

  皈依之相,说明了皈依对象所应具备的条件。我们选择三宝为皈依处,正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以下四个条件:

  一、“须自己解脱一切怖畏。”第一点,自己已经超越一切恐惧。对于解脱自在的圣者而言,已彻底放下世间的生死、财物、地位,所以这一切都无法对他构成任何影响或伤害。而世人则有种种牵挂,牵挂事业,牵挂感情,牵挂生死。因为有牵挂,就会害怕失去,整日患得患失。

  二、“又有令他解脱怖畏之方便善巧。”第二点,不仅自己能够解脱,还具有令他人远离恐惧的能力,能够引导他人走向解脱。仅有解脱能力而没有方便善巧,也是无法令众生从中获益的。所谓方便善巧,是针对众生的不同根机给予引导,未入圣教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脱,令诸有情皆得利益。

  三、“对一切行大悲无亲疏之分。”第三点,对一切有情具足圆满大悲,没有任何亲疏之分。其他宗教也提倡博爱,却排斥异教徒,也不能对动物生起博爱之心。而在佛菩萨的境界中,因为断除了我执和我所执,才能将所有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成就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

  四、“于一切有恩无恩作义利者。”第四点,对于一切有恩或无恩于自己的众生都能平等利益。《略论释》中,讲到善知识“不重财供,唯重法供”。佛菩萨对我们的度化,不会因弟子供养多少而有分别,只重视我们能否依法修行。

  “是则所应皈依。然此唯佛为能,自在天等皆无斯德,故唯佛是所皈依处。”自在天,原为婆罗门教主神湿婆,此派以天为世界本体,谓此天乃万物主宰者。任何具备这四项条件者,皆可作为皈依对象。但唯有佛陀才能真正圆满,即使大自在天等神祇都不具备这些德行。所以,佛陀才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对象。从佛教观点来看,天人尚有爱嗔之心,未能了脱生死,天福享尽仍要堕落。

  “又彼教法及声闻僧众,亦是应皈依者。”不仅佛陀是我们的皈依处,他所施设的教法,以及追随他修行的声闻僧众,也是我们的皈依处。关于法的内涵,从究竟意义上说,是法尔如是的。不论是否有佛出世,都没有任何增减。但通常所说的法,是指释迦佛证道后宣说的三学、八正道等种种法要,这是众生解脱和成佛的所依,为正皈依处。至于此处所说的僧,严格地说,是特指贤圣僧成就的清净无漏的品质。

  “《摄抉择》云:于此等引生决定专一之心,而能求作依怙者,无不救护,是故应起决定之心。”此等,以上所说的四种功德。《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说:由于认识到以上所说的四点功德,对三宝生起精诚专一之心。凡是祈求三宝为人生依赖者,没有一个不得到救度的。所以我们要以至诚心皈依,不作他求。三皈颂文为:“尽形寿皈依佛,如来至尊等正觉为我所尊,终不皈依邪魔外道。尽形寿皈依法,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典籍。尽形寿皈依僧,清净僧团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邪众。”既有皈依的部分,也有不皈依的部分。

  “于二因中,虽外因无缺,然以内因至诚皈依之心不生,则唯是其苦矣。”皈依需要具足内外各种条件,外因为如法的皈依仪轨等,内因为强烈的皈依之心。在内外两种因缘中,虽然能够具足外因,但如果内心未能生起至诚皈依的愿望,仍是有名无实的皈依,仍将因此长劫受苦。

  皈依是我们对三宝的庄严承诺,但如果不曾认识到皈依的意义,所谓的承诺,不过是用来表演的台词,无法在内心留下多少痕迹。当我们面对三宝宣誓时,是否想到,今后将以生命来实践这一承诺?即使宣誓的那一刻是真诚的,又如何长久保持这份真诚呢?这就需要不断念轮回苦,念三宝功德。以下给大家介绍的《心匙》,就是一首震撼心灵并能引发皈依之心的长诗。作者为帕绷喀仁波切,曾被誉为民国西藏三大高僧之一。他不仅摄受了大批藏地僧俗,早期入藏求法的能海上师和《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译者法尊法师等也都从其受教,所以在汉地也广为人知。帕绷喀仁波切曾于1921年为数千人开讲《道次第》,共24天,后结集为著名的《掌中解脱——菩提道次第二十四天教授》。

  心 匙

  仁慈的上师,请垂顾这个可怜悯者——

  我这一生的作为,是如何地自欺!

  请您慈悲,垂视这个愚痴凡夫!

  这是给你自己的至要忠告

  ──心匙──

  谨记在内心深处。

  切莫掉以轻心!切莫掉以轻心!

  打从内心最深处,慎重地省思这一生的境况。

  无始以来的轮回,直到现在还没有终止,

  虽然流转生死无数次,

  多生多劫经历种种苦乐,

  你却始终没有从中获得丝毫利益。

  虽然现在你获得这么难得的闲暇和幸运,

  可是,直到目前都是这样,

  空洞而无意义地虚掷生命。

  善业才是尽未来世安乐之本。

  你看起来很精明能干,

  不过,只要还执迷现世表相的儿戏,

  就是傻瓜。

  你会束手无策地,突然被恐怖的死神吞没,

  毫无希望,无法苟延残喘。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你一直都安排着明天、明天,

  就在那时,突然间你必须马上走了。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你杂乱无章地抛下工作,剩余的饮食,

  毫无选择地,必须离开这个世界。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从今以后,你再也没有时间铺床、睡觉了。

  你像老树般倒在最后的床上。

  别人没有办法用他们最柔软的手为你翻身,

  只能用力拉你的衣服和毯子。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最后的内外衣把你的身体全部包起来,

  从今以后,就由不得你穿这些衣服了。

  当那具躯壳僵硬得像土石,

  你第一次注视自己的尸体。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你挣扎着,要说最后的遗言,

  并表示哀伤,

  可惜舌头干燥,讲不清楚,

  你深陷在强烈的哀痛中。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别人把最后的食物、圣物、舍利子,

  和着水滴,送进你的口中,

  你却连一滴都吞不进去,

  水从尸体的口中溢出来。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四周围绕着近亲、知友以及贴心的人,

  他们怀着慈爱、眷恋,

  为这最后的相聚伤痛、哭泣,

  就在那时,你必须永远别离。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经历像浪潮汹涌般的恐怖幻相,

  饱受不堪忍受的剧苦,

  你却无计可施。

  今生的景象,像太阳一样隐没。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上师和金刚道友,

  出于忍无可忍的大悲心,

  在你耳边祈求,以期唤起一丝关键的善念,

  虽然他们满怀慈心地这么做,

  可惜无济于事,

  你就是提不起善念。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死时,你的呼吸愈来愈急促,

  发出刺耳的嗦嗦声,

  最后像琴断了弦,

  走到人生的尽头。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时候到了,

  往昔你珍惜的可爱身躯,

  而今可悲地丧失了,

  被称为死尸,

  腐坏而令人作呕。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时候到了,

  那连一根刺都忍受不了的身躯,

  会被剁成碎片,骨肉被撕开。

  到时候,那连虱子、跳蚤都忍受不了的身躯,

  会被鸟、狗吞食,直到一点都不剩。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你噗…噗…地费力吹着,

  穿上最好的衣服。

  时候到了,

  那个躯体会被放入火化室。

  那连一支香的星星之火都受不了的躯体,

  势必要在熊熊烈火中焚烧。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时候到了,

  那连粗糙的衣服都无法忍受的躯体,

  所有的骨肉都会在烈焰中烧成一堆灰,

  或者被紧紧楔入土中的一个洞。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时候到了,

  宣说你甜蜜的名字时,

  首尾会冠上已故的某某,他或她。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到时候,

  到处充满你挚爱、亲密的伴侣以及仆从的呜咽声。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时候到了,

  你会面临恐怖的四大敌:

  陷在满是岩石、瓦砾的土堆,

  及埋在爆裂的崩土中,

  这样的景象出现时,你怎么办?

  漂流在海面上,被强烈的旋浪卷走,

  这样的景象出现时,你怎么办?

  心和耳被嘶嘶劈拍作响的炽火震裂,

  那时,你怎么办?

  被劫末的黑旋风卷起、扫荡,

  这样恐怖的经验出现时,

  该怎么办?

  当你被强大的红色业风吹袭,

  被恐怖的黑暗吞没时,

  该怎么办?

  当牛头、蝎头的狱卒,

  以种种可恶的方式折磨你时,

  该怎么办?

  当你在死神阎罗王面前,

  被估量善恶的黑白业时,

  该怎么办?

  当阎罗王揭穿你的谎言,

  说你把生命虚耗在贪、嗔、虚伪中,

  那时,该怎么办?

  在阎罗王的法庭上,

  恶业成熟的果报被判决,遭受处分,

  那时,你该怎么办?

  当你光着身体,

  被摊放在热地狱炽热、烧红的铁板地上,

  那时,你该怎么办?

  虽然身体被如雨的兵器切碎,

  却仍然活着受罪,

  那时,你该怎么办?

  虽然被放在熔铁中煮,

  直到肌肉剥落,骨头散开,

  你依然要活着受罪,

  那时,你该怎么办?

  虽然身体和燃烧的烈火难以分辨,

  你依然要活着受罪,

  那时,你该怎么办?

  当身体被冻人的寒风刺骨,

  裂成千万片,

  那时,你该怎么办?

  一旦堕落到饿鬼的惨境,

  饥渴交迫,必须挨饿好多年,

  那时,你该怎么办?

  当你变成愚蠢、痴呆、不幸的畜生,

  活生生地互相吞食,

  那时,该怎么办?

  当恶趣难以忍受的诸多苦难,

  实际降临到你身上,

  那时,该怎么办?

  现在,切莫掉以轻心!

  拉─乌─拉─乌─

  快一点!现在是你立下遗嘱的时候了。

  不但时候到了,

  简直已经太迟了!

  就在当下!就在当下!

  拉─乌─拉─乌─

  好自为之吧!

  这是上师——慈父的圣诫,

  胜者罗桑权威教说的心要,

  清净、圆满的经续道法门。

  这是在你的心流中注入实际经验的时候了!

  死神阎罗王,

  或者你每天尽力地修行心要,

  实现永恒之梦——自他的福祉,

  哪一个会先到呢?

  结合身语意三门,

  倾全力修行吧!

  经常念一念,很有警策意义,能够提醒我们不断思惟无常,思惟恶道苦,从而强化对三宝的皈依之心。我们关心什么,心就会和什么相应。不断思惟法义,才能以佛法改变原有观念,否则就很难从凡夫心走出。

  皈依是《道次第》的学习重点,也是整个佛法的修学重点。学佛就是从皈依开始,最终成就三宝所具备的无限慈悲和智慧。我们对佛法能否信受奉行,正取决于这种皈依之心的纯度和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皈依三宝的延伸。有些是建立在念佛的基础上;有些是建立在念法的基础上,如深信因果、忆念无常等。遗憾的是,很多人对皈依的认识都流于表面,仅仅将此作为一道入门手续。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对三宝生起强烈的归宿感。即使皈依,心依然是漂泊无依的。如果三宝不能成为生命核心,我们的生活仍会沿着惯有串习进行。

  很多人皈依之后还是找不到感觉,这就需要不断忆念三宝功德。皈依修行是可深可浅的,从浅的方面来说,是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地位,生起真诚皈依之心;从深的方面来说,则是以三宝功德为观修对象,将心安住并念念融入其中。因其浅,人人可以修习;因其深,可以直抵佛果。净宗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为实相念佛;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仍属念佛和念法的范畴。所以说,如果将皈依作为重点,就能为我们的修行打下扎实基础。

  三、如何修习皈依

  修习皈依,包括知三宝功德、知三宝差别、自誓皈依三宝、不皈依余处四个部分。其中,又以知三宝功德为重点。为什么很多人将佛教视同迷信?这一观点虽然是错误的,但也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多佛教徒的信仰是没有深度的。原因何在?因为他们皈依后,对三宝同样仍缺乏认识。

  按照《道次第》的架构,在认识三宝功德前,还需要具备几个基本认知:

  第一、认识到暇满人身的意义。这个意义究竟有多大?应该说,整个宇宙的财富都无法与这一身份所蕴含的潜能相比。因为再多的财富都是有为、有漏和有限的,而暇满人身却能使我们成就佛果的无量功德。皈依,正是开发人身价值的起点。

  第二、念死无常。生命如此脆弱,死亡是一定的,死期是不定的。面对死亡,一切亲人和财富都无法挽救我们,唯有佛法才是唯一的护佑。从这个意义上说,皈依才是人生真正的保险。世间任何保险,最多只能在我们死后给家属一点补偿,或是料理一下后事,能保证我们不堕落恶道吗?能保证我们投生善趣吗?显然不能。能够给予我们这些保障的,正是皈依而不是其他。

  第三、念三恶道苦。当我们活着时,总觉得恶道苦离我们似乎很遥远,甚至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但佛陀告诉我们,死亡离我们不过是悠悠一息!一口气不来,转息便是来生。而这个来生,很可能是在恶道备受煎熬。即使有幸得生为人,也未必有现在这种听闻佛法的机缘。看看世间,人们或是被烦恼折磨,或遭受病痛折磨,对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苦尚且难以忍受,何况是如此惨烈的恶道之苦。认清这一点,自然会生起强烈的皈投之心。

  具备这些认知基础,就会看到自身处境是多么危脆。无尽轮回中,我们始终在苦海漂泊沉沦。就像流落汪洋的遇难者,好不容易遇到一艘救命之舟可以倚靠,如果不赶紧登上船去,就会在水中继续沉沦。我们现在生而为人,又能听闻佛法,就像漂泊中遇到的救命之舟,所以要赶快寻求拯救!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三宝拯救,而不是其他呢?这就需要认识到三宝的功德。

  1.知三宝功德

  忆念三宝的内容,在声闻乘和菩萨乘的经典中都有很多记载。如《阿含经》的六念法门,及《普贤行愿品》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都是在帮助我们忆念三宝功德。世人选择任何一种依赖,都是因为看到它的利益,选择职业或婚姻对象,也是认识到对方的好处。同样,我们唯有认识到三宝功德,才能义无反顾地皈投依靠。

  ① 佛功德

  首先,是忆念佛的功德。其中又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忆念佛陀的身功德,二是忆念佛陀的语功德,三是忆念佛陀的意功德,四是忆念佛陀的事业功德。

  【身功德】

  念佛相好,如《譬喻赞》(《相好赞》)云:“佛身相庄严,端妙眼甘露,如秋空无云,众星而严饰。能仁具金色,法衣以严身,似于金山顶,彩云而围绕。佛虽不庄饰,面轮自圆满,彼满月离云,亦所不能及。佛口如莲花,日照而开敷,蜂见以为莲,不犹豫而住。佛面具金色,珂白齿端姝,犹如金山峡,无垢月光入。应供右手中,轮相妙严饰,于世恐怖者,以手拔令出。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于地上,真莲无此美。”

  略赞如是,当忆念之。

  这是忆念佛陀的身功德。佛陀有法、报、化三身。法身,是不生不灭的空性;报身,是由佛陀智慧功德所成,包括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分别是佛陀自己受用的内证法乐之身和为十地菩萨说法变现的身相;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是应众生机缘而化现的佛身,也就是在人间说法布教的释迦牟尼佛。

  “念佛相好,如《譬喻赞》云:佛身相庄严,端妙眼甘露,如秋空无云,众星而严饰。”端,正大庄严。妙,妙目流盼,从任何角度瞻仰,都像是望着自己。首先,赞叹佛陀的相好庄严,尤其是眼睛,端庄美妙,如甘露般清澈无暇。又像在秋夜无云的晴空中,有数不清的星星点缀其间,星罗棋布,闪闪发光。佛典记载,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也是印度人所认为的圆满相貌。除佛陀外,转轮圣王也具备三十二种相,如《金刚经》所说:“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同样是三十二相,佛陀和转轮王是否无二无别呢?当然,还存在是否圆满的问题。

  “能仁具金色,法衣以严身,似于金山顶,彩云而围绕。”能仁,指佛陀。佛陀的身体为紫磨金色,披着庄严法衣,仿佛金山顶上有彩云围绕一般。紫磨金,指带有紫色的黄金,为金中极品。磨,又有无垢浊之意。经中常以此赞叹佛陀的肤色高贵纯净,所谓“巍巍丈六紫金容”。

  “佛虽不庄饰,面轮自圆满,彼满月离云,亦所不能及。”佛陀虽不以世间的各种饰品庄严其身,却自然显现圆满庄严的面容。即使没有云彩遮蔽的月轮,其光明和圆满也无法与之比拟。

  “佛口如莲花,日照而开敷,蜂见以为莲,不犹豫而住。”佛陀的口型有如莲花,在阳光照耀下绽放。蜜蜂看到后都误以为是莲花,毫不犹豫地停留其上。这是说明佛陀口型的完美。

  “佛面具金色,珂白齿端姝,犹如金山峡,无垢月光入。”珂,玉名,形容洁白。姝,美好。佛陀的脸和身体一样,也是紫金色的,而牙齿则如美玉般洁白美好,犹如金色的峡谷,无垢月光映照其中。

  “应供右手中,轮相妙严饰,于世恐怖者,以手拔令出。”应供,佛陀十大名号之一,因圆满悲智二德,应受人天的供养和尊敬。轮相,即千辐轮相,为三十二相之一,象征佛陀广转*轮。佛陀应供时,右手托钵,掌中有千辐轮相。对于在生死苦海中恐惧不安的有情,佛陀以他的双手一一抚慰,救度众生脱离轮回。比喻佛陀以慈悲、智慧引导众生,令得解脱。

  “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于地上,真莲无此美。”游行,游化四方,说法度众。佛陀在各地游行时,脚印如同莲花般显现在大地上。仿佛是以模具印上的,又仿佛是用画笔精心描绘的,真正的莲花也不如它美妙庄严。

  “略赞如是,当忆念之。”此处只是引用一个简单的偈颂而行礼赞,学人可以据此忆念佛陀功德。

  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马鸣菩萨所造的《佛所行赞》,及佛典中有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内容。因为这种相好并不是凭空得来,其中的每一种,都是经过漫长而艰难的修行所感得,是佛陀功德的显现。所以,忆念佛陀的身相不是像追星族那样,对偶像的俊美外形生起欢喜或执著,而是由此忆念佛陀功德,生起真切皈依之心,起到见贤思齐的效果。

  【语功德】

  尽世界中所有有情,于一时中,各以异义而见质问。佛以一刹那心相应之慧而领摄已,即以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各领知为答自语。于兹甚奇希有之德,当思念之。

  如《谛者品》云:“此诸有情了义语,多种一时来问难,心一刹那遍了知,即以一音各答复。如是当知佛于世,以妙梵音而宣演,度出人天诸苦厄,极善转于妙*轮。”

  接着,讲述佛陀语言的功德。

  “尽世界中所有有情,于一时中,各以异义而见质问。”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在同一时间,各以不同观点向佛陀提出问题。

  “佛以一刹那心相应之慧而领摄已,即以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各领知为答自语。”相应之慧,是佛陀所具有的遍知能力。虽然问题各不相同而又同时发问,但佛陀在刹那间已遍知一切并领纳摄受,以一种音声回答一切疑问。而听法者也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回答,觉得佛陀是单独针对自己所作的开示。这也就是《维摩诘经》所说的“佛以一音演说,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虽然佛陀只是以一音说法,但众生却能随类得解,疑惑冰释。

  “于兹甚奇希有之德,当思念之。”对于这一甚深稀有的功德,我们要反复忆念。决不能以凡夫有限的经验轻易否定,或将信将疑。

  “如《谛者品》云:此诸有情了义语,多种一时来问难,心一刹那遍了知,即以一音各答复。如是当知佛于世,以妙梵音而宣演,度出人天诸苦厄,极善转于妙*轮。”正如《谛者品》所说:诸多有情同时向佛陀提出艰深费解的疑问,而佛陀能在一刹那间全面了解,遍知无余,并以一种声音回答所有问题。因为佛陀出世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微妙之音演说正法,救度众生走出轮回,所以要用无量的善巧方便广转*轮。

  通常,我们只能听一个人说话,勉强可以同时听两三个人说话,如果有更多人同时说话,还能听得历历分明吗?因为凡夫心有所住,故作用狭窄,只能做一件事或了解一个对象,一旦兼顾其他,注意力就会受到影响。而佛陀所具备的遍知功能,则是心的本然状态,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些作用是建立于遍知而非念头之上,是以佛陀才能同时聆听所有提问,以一音解答一切。

  【意功德】

  有智德、悲德二种。智德者,于一切所知境,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悉能了知,无碍而转。一切所知,佛智能遍。除佛而外,余者则所知宽广,智狭而莫能遍也。

  如彼赞(麻的止遮《赞应赞》)云:“唯有以佛智,遍一切所知(佛智遍所知),除佛余一切,唯所知增上。”又云:“三时所摄法,一切种相者(于一切种相),如持庵摩罗,佛心所行境。诸法动非动,一及种种别(谓一与异),如风行空中,佛心无滞碍。”

  悲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则无自在。能仁为大悲系缚,亦无自在。若见众生有苦恼者,大悲无间相续而生。

  《百五十颂》云:“一切众生类,惑缚无差别,为解众生缚,常为大悲系。虽知世过患,悲愿处生死,为当先礼佛,亦先礼大悲。”

  又如《谛者品》云:“众生处痴暗,无明常覆心,系世间牢狱,佛见生悲悯。”应如是思惟之。

  这一段是讲述佛陀意业的功德。

  “有智德、悲德二种。”佛陀意业的功德,有智慧和慈悲两种。虽然佛陀具有无量功德,但无不含摄于悲智两大品质。因为智慧,故能不住三有,解脱自在;因为慈悲,故能不住涅槃,广度众生。

  “智德者,于一切所知境,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观掌中庵摩罗果。”如所有性,为一切现象的如实性,即空性。尽所有性,指缘起的显现,即俗谛的差别。庵摩罗果,产于印度的一种水果。因为佛陀具有圆满的智慧,故能彻见所认识的一切境界,无论是它们的实质还是显现,都像观看掌上庵摩罗果那么一目了然。本质和显现代表法的两个层面,并不是两个东西,因为显现不曾离开空性,空性也不曾离开显现。佛教正是据此建立真俗二谛,正如龙树菩萨在《中论》所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悉能了知,无碍而转。一切所知,佛智能遍。”因为智慧圆满,所以对于一切法的实质和显现都能如实认知,没有丝毫障碍。换言之,对于所观察的一切境界,佛陀以他证得的智慧,都能了了分明。

  “除佛而外,余者则所知宽广,智狭而莫能遍也。”除佛陀以外,世间其他圣贤即使知识再渊博,终归是狭隘而有限的,无法遍知一切。因为常人的认知是建立在意识基础上,已经过我执的设定和处理,这种经验再丰富,也无法了知无限的宇宙,因为有限是不能认识无限的。而佛陀已将这一设定彻底去除,呈现出心本具的遍知能力。一旦开发这种能力,一切所知境界对我们来说就不算什么了。因为宇宙也是心所幻化的,是内心的一种显现。

  “如彼赞云:唯有以佛智,遍一切所知,除佛余一切,唯所知增上。”在《赞应赞》中所说:唯有佛陀的智慧才能遍知一切。除佛以外的一切哲人、宗教师乃至声闻、缘觉、菩萨,只了解他们所知道的那一部分,却不能如实遍知。

  “又云:三时所摄法,一切种相者,如持庵摩罗,佛心所行境。”三时,从时间上说明一切法。《赞应赞》又说:过去、现在、未来所有时空所摄的法,即一切缘起显现的幻相,在佛陀的境界中,就如观看掌中庵摩罗果一般分明。《楞严经》也告诉我们:宇宙的山河大地,不论多么复杂,总归是有限而非无限。在我们心灵世界中,这些不过是呈现于虚空的一片云彩。

  “诸法动非动,一及种种别,如风行空中,佛心无滞碍。”动,指有情。非动,指无情。一切有情和无情,一切法和法与法之间的各种差别,在佛陀的境界中,有如风儿吹行于虚空,不会产生丝毫的染著和挂碍。

  以上,赞叹佛陀无碍的智慧。接着赞叹佛陀无限的慈悲。

  “悲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则无自在。能仁为大悲系缚,亦无自在。”佛陀的慈悲是怎样的呢?就像众生被烦恼所缚而不得自在那样,佛陀被大悲所缚,也会不得自在。但我们要知道,佛菩萨的大悲所缚和凡夫的烦恼所缚是不同的。因为凡夫心是有我、有限、有所得的,当我们被烦恼所缚,这种不得自在是痛苦而纠结的。但佛陀的悲心是无我、无限、无所得的,这种品质无论对自身或是有情,唯有利益而没有损害,唯有快乐而没有痛苦。所以,“能仁为大悲系缚”只是比喻佛菩萨时时处于无尽悲愿之中,并不是说悲心使佛菩萨过得不自在。

  “若见众生有苦恼者,大悲无间相续而生。”对于佛陀来说,只要看到众生苦恼,悲心就自然产生作用,而且连续不断地产生作用。那么,众生能否接收到这一悲心?这要看我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如果我们的心不能与之相应,那么,佛陀的显现对我们也是虽有若无的。就像在封闭的室内,再灿烂的阳光也无法照射进来。所以,我们不要觉得佛菩萨没有做到“千处有求千处应”,还要检查一下自身是否敞开心扉,是否具备接收的条件。

  “《百五十颂》云:一切众生类,惑缚无差别,为解众生缚,常为大悲系。”《百五十颂》说:六道一切众生都被我法二执和无明惑业所缚,这种迷惑和束缚是没有多少差别的。为了解除众生的这一束缚,佛陀时时安住于大悲心中,不断地随类化现,寻声救苦。

  “虽知世过患,悲愿处生死。”虽然佛陀知道世间的过患,但不忍有情处于三界火宅,而发心在轮回中救度他们。实事求是地说,度众生的确是一桩苦差。因为他们都是活在自己的无明中,活在自己的感觉中,即使为之传授各种法门,也未必有信心接受。很多出家人也是如此,整天跑来跑去,最后只跑出了一身习气。对于弘法者来说,如果没有无所得的心,没有强大的愿力作为支撑,弘法热情很快就会退失。

  “为当先礼佛,亦先礼大悲。”因为大悲是佛陀不共声闻缘觉的特有品质,所以,当我们准备礼佛的时候,首先就要礼敬这种大慈大悲的品质。在汉地,观音信仰极为普及,但多数人只是祈求观音菩萨保佑,却不曾想到,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悲,才是忆念观音的意义所在。观音菩萨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但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这种“无缘”和“同体”的,这就必须对空性有所体悟。因为凡夫还有我执,内心是二元对立的,我是我,他是他,怎么可能对他人感同身受?唯有将我们附加其上的所有设定撤掉,才能真正体悟到同体的体性。

  “又如《谛者品》云:众生处痴暗,无明常覆心,系世间牢狱,佛见生悲悯。”又如《谛者品》所说:众生处在愚痴的黑暗中,无始以来,时时被无明遮蔽内心,不见天日,不得自在。佛陀见到这些之后,生起深深的悲悯之心。

  “应如是思惟之。”我们要这样思惟佛陀的慈悲,由此强化对三宝的景仰和崇敬之心。我们虽是佛弟子,但对佛陀的景仰甚至比不上那些追星族,这是特别需要加强的。忆念佛,一方面是强化佛菩萨在我们内心的地位,但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成就某种心行。称念地藏菩萨,是念大愿力;称念文殊菩萨,是念大智慧;称念观音菩萨,是念大慈悲。这些品质每增长一点,我们就离佛菩萨更近了一点。

  【事业功德】

  以身语意业(任运)无间而饶益一切有情,此亦就所化方面堪引度者,能仁无不令其得乐离苦,凡所应作,决定为之。

  如博多瓦云:“若数数思惟(常念三宝),信心渐增长,身心渐清净,能得加持。”故得定见(后,再)诚意皈依修学学处者,其一切所作,皆成佛法。

  然我等对佛之智,(通常人对佛信念,每)不及信一灵验卜卦者。卦者若云:“某知汝今年无忌。”则心安而去。若云:“今年有大灾祸,此当作,此莫作者。”则必励力而为。倘未能办,则思彼说我未能作,心必忧郁。

  佛云“此及此应行,此及此不应作”之制,其心依耶?若未能作,心生不安否?而反云:“法中虽如彼说,但以今日地方、时代之关系,彼不能作,当须如是如是作。”轻舍佛语,尽自所知而为前行耳。反心内察,可知上言洵非诬也。

  以是于佛功德数数思惟,必须励力令心引起决定。彼若生起,则于法及僧亦起如彼之决定,是为皈依之要处。彼若无者,况云余道(否则不但其余之出离心,菩提心等生不起),即(最初)能改变意念之皈依,亦必无来处矣。

  这一段说明佛陀事业的功德,也即佛陀给予众生的无量利益。

  “以身语意业无间而饶益一切有情。”佛陀的事业,就是以身语意三业,从不间断地利益众生。这一悲愿不是自然而有的,如果因地没有发起愿菩提心,证得空性后就会入般涅槃,独自解脱。所以说,十方诸佛的成就都离不开因地的愿力。因为具有愿力,才会广行六度。虽然佛陀的事业是任运无间的,但这种任运是从作意开始,训练到一定程度才会任运自如。

  “此亦就所化方面堪引度者,能仁无不令其得乐离苦,凡所应作,决定为之。”如果所化对象的因缘成熟了,能够接受教化和救度,佛菩萨将令他们离苦得乐。凡是应该做的,都会一一做到。之所以要强调因缘,因为度众生是缘起法,虽然佛菩萨悲愿无尽,但众生也要有被度的因缘,否则也是难以见效的。

  “如博多瓦云:若数数思惟,信心渐增长,身心渐清净,能得加持。”正如博多瓦所说:如果能够时时思惟三宝功德,信心将不断增长。身心逐渐清净之后,方能感得三宝加持。俗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大殿;学佛五年,佛回西天。”为什么信心会逐渐退失?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以思惟进行强化。三宝代表着无限的智慧和慈悲,这些内涵不是短时间就能了解的,必须通过不断观修,生起由衷的向往之心,进而依法行持,净化身心。只有当我们成为合格法器后,才能完整领纳法义和加持。

  “故得定见诚意皈依修学学处者,其一切所作,皆成佛法。”如果能以决定胜解修习皈依学处,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为佛法所摄。我修学多年,接触的法门也不少,最后发现:皈依才是最根本的,也是佛教所有法门的依止。有人说,我现在的弘法是每况愈下,早期是讲唯识,接着提倡发心,现在强调皈依,看起来似乎是由深至浅,而不是通常的由浅至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越学越觉得基础必不可少——如果不重视皈依,将失去佛法之本;如果不重视发心,则将失去修行之本。不少行者乐于谈玄说妙,却不重视基础建设,这是无法与修行相应的。就像一棵树,如果不注意根部养护,树又岂能成活?

  “然我等对佛之智,不及信一灵验卜卦者。卦者若云:‘某知汝今年无忌。’则心安而去。若云:‘今年有大灾祸,此当作,此莫作者。’则必励力而为。倘未能办,则思彼说我未能作,心必忧郁。”在此,宗大师指出了一个至今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虽然声称信佛,但对佛陀智慧的信任,甚至比不上对一个算卦者的信任。如果某个算卦者说:你今年运气极好,平安无事,听者就会心安理得地离去。如果算卦者说:你今年将有大难临头,为了消灾免难,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听者必然竭力照办。如果未能按算卦者所言行事,就会暗自寻思:我没有完全按他所说的去做,只怕后果堪忧。于是乎,就为此闷闷不乐。这种现象看似可笑,在现实中却屡见不鲜。事实上,我们自己做得又如何呢?

  “佛云‘此及此应行,此及此不应作’之制,其心依耶?若未能作,心生不安否?”如果是佛陀告诫我们,这些和这些是应该做的,那些和那些是不应该做的,对于这些规范和教诫,我们是否发自内心地甘愿依从?倘若未能做到,内心是否也会感到不安?

  “而反云:‘法中虽如彼说,但以今日地方、时代之关系,彼不能作,当须如是如是作。’轻舍佛语,尽自所知而为前行耳。反心内察,可知上言洵非诬也。”洵,实在。遗憾的是,人们非但没有感到不安,反而说:经中虽然这么说,但以当今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佛陀所制已无法实施,应当按现有的实际情况来做。轻易舍弃佛陀言教,师心自用,以自己粗浅甚至错误的认识作为前行。如果我们认真反省一下,可知以上所说并非污蔑不实之辞。凡夫心是非常善于自我保护的,当我们不能依教奉行时,会立刻为自己找到开脱的借口。这种做法,只能说明我们对三宝尚未具有足够的信心。

  “以是于佛功德数数思惟,必须励力令心引起决定。彼若生起,则于法及僧亦起如彼之决定,是为皈依之要处。彼若无者,况云余道,即能改变意念之皈依,亦必无来处矣。”彼,此处指对佛陀的信心。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思惟佛陀所成就的种种功德,令心生起决定胜解。当我们对佛陀具足信心之后,对法和僧也要具足对佛陀那样的信心,这是皈依的关键所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哪里还谈得上其他?能够令我们的观念和心行为之改变的皈依,也必然无从生起。换言之,那样的皈依只是流于形式,并不具有相应的内涵和力量。

  以上,从身、口、意、事业四方面介绍了佛陀所成就的功德。因为佛陀出世,才会演说教法,建立僧团,才能使众生“依止善知识,依法得解脱”,这也正是忆念佛陀的意义所在。我们皈依三宝,就要对三宝生起强烈的依赖感,就像身处险境期盼救护那样急切,这样才会完成人生重心的调整。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将原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三宝为中心。如果只是随便转换一个生活重心,比如孩子,比如事业,那仍是我执的延伸,仍将调动原有的串习。唯有以三宝为人生重心,才能从自我的建构中跳出。做到这一步,修行也就成功了百分之五十。

  学佛,无非是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其中,最难的是舍凡夫心。古人讲: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事实上,大事已明也是如丧考妣。因为见性只是修行的重要开始,之后还要修道,还要经过初地到十地的不断提纯,才能完成凡夫到圣贤的蜕变。转移人生重心,正是对治凡夫心的捷径。这样,三宝才能逐渐在内心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对三宝的信任有几分,佛法在心中的地位就有几分,修行才能有几分相应。如果对三宝没有充分信心,即使皈依,观念和心态也不会发生改变。所谓的修行,也将成为串习的延续。

  ② 法功德

  法功德者(思惟法功德),应敬佛之因相(当从佛功德之因相著想)。此具有无边功德之佛者,从教证之法(皆由教证之法)、灭道之谛,断除过失,修行功德,由修及现证而出生也。当如是念,此《摄正法经》之义也。

  在忆念佛陀功德之后,还要思惟法的功德。

  “法功德者,应敬佛之因相。”忆念法的功德,主要是为了恭敬成佛之因。

  “此具有无边功德之佛者,从教证之法、灭道之谛,断除过失,修行功德,由修及现证而出生也。”灭谛,指证得涅槃。道谛,指证得涅槃的方法。佛陀所具有的无量功德都是从教证二法而来,通过灭道二谛的实践,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成就种种修行功德,由渐修乃至现量证得诸法实相,最终成就佛果。其中,教法主要是帮助我们树立正见,偏向于理论层面;证法主要是引导我们调整心行,偏向于技术层面。

  “当如是念,此《摄正法经》之义也。”所以我们要不断思惟法的作用,这也是《摄正法经》所说的。唯有认识到法的作用,我们才能提起修法的意乐,否则是很难持之以恒的。

  我们要认识到,佛陀不是由出身或种族决定,也不是由谁赐予的身份和地位,而是由亲证诸法实相所成就。所以说,法就是成佛之因。或许有人会说:如果那样的话,佛陀未出世之前,法又从何而来?须知,法是代表着宇宙人生的真相和规律,如无常、因果、缘起等,不论佛陀出世与否,这种规律是亘古不变、法尔如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佛陀并不是真理的开创者,而是真理的发现者。而法在世间的流传,又有赖于佛陀的开演和弘传,两者是互为因果的。佛因法而成就,法因佛而传世。我们敬法,就是对成佛之因表示恭敬。

  ③ 僧功德

  主要者,是诸圣补特伽罗,彼亦由念法功德(而生,应)于彼如理修习门中而为忆念,是《摄正法经》义。

  僧,意为和合众。从广义上说,包括贤圣僧和凡夫僧,此处特指前者。

  “主要者,是诸圣补特伽罗,彼亦由念法功德于彼如理修习门中而为忆念,是《摄正法经》义。”这里所说的主要是指贤圣僧,他们也是因为依法修行而成就。我们忆念僧,就是要忆念他们的如理修学、依教奉行,这是《摄正法经》所说的。

  贤圣僧的体性,就是解脱和空性慧。所以,念僧不是为了忆念某个僧人,不是为了和他们搞好关系,而是要以他们为榜样,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

  2.知三宝差别

  如《摄抉择》中所言,由知三宝互差别已而皈依之。

  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三宝的功德,还要了知三宝的差别,如佛和法的差别,法和僧的差别。

  “如《摄抉择》中所言,由知三宝互差别已而皈依之。”正如《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我们要认识到三宝之间的差别,从而生起皈依之心。

  关于三宝差别,《瑜伽师地论》分为六点,宗大师曾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加以引用。分别是:

  一、因相差别:即佛、法、僧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佛与法是互为因果的,诸佛因证得法性而成佛,故法是因,佛是果;又因佛陀宣说教义而有法的流布,故佛是因,法是果。法和僧的关系也是如此,僧依法修行而证果,故法是因,僧是果;僧修学、继承并弘扬佛法,故僧是因,法是果。

  二、事业差别:诸佛出世的唯一目的就是宣说正法,引领众生走向解脱。法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认识宇宙真相,断烦恼、开智慧。僧的作用,则是住持正法,教导众生依法修行。

  三、信解差别:对佛的信解,主要是建立在恭敬供养的基础上;对法的信解,是建立在真实修行的基础上;对僧的信解,则应了知僧是佛和法的统一体,既具备佛的内涵,也具备法的内涵。

  四、修行差别:对佛要恭敬承事,对法要依教奉行,对僧也还是要恭敬承事。

  五、随念差别:根据佛、法、僧所特有的功德,时时随念,勿令忘失。

  六、生福差别:了知佛、法、僧三宝所成就的不同福德。

  三宝中,佛和僧是有情,法是无情。对佛和僧的恭敬供养是依有情生,对法的恭敬供养是依无情生。大乘佛教的很多观修法门,都是通过对佛菩萨功德的观修来调整心行。如《普贤菩萨行愿品》,就是以佛菩萨的悲智二德为所缘境。在忆念过程中,念念将自己融入其中,由此完成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的修行。了知三宝功德的差别,能令我们对三宝有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修学皈依。

  3.自誓皈依三宝

  誓以佛为所皈依之大师,法之涅槃为正修行,僧则为皈依之行伴。

  认识到三宝功德后,就要发愿以三宝作为皈依对象和生命目标。

  “誓以佛为所皈依之大师,法之涅槃为正修行,僧则为皈依之行伴。”这一誓言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发誓以佛陀作为我们皈依的对象,二是发誓以佛法作为解脱的途径,三是发誓以僧人作为修行的引导。我们以佛为皈依对象,但诸佛也是依法得解脱,所以,依法才是“正修行”。如果把佛比做医生的话,那么法就是令我们恢复健康的药方,僧则是照看我们并随时给予帮助的护理人员。

  皈依需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完成,但仪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过分隆重会使人仅仅被仪式吸引,忽略一些实质内容,反而不容易得到皈依体。皈依的核心,就是在十方三宝前宣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世时,通常由弟子们在佛前自誓。因为他们对佛陀有绝对的信心,所以,自称三皈即可成为佛子,相关记载在《阿含经》中时常可见。其后,由于学人根机转劣,信心不坚,仅依自誓皈依就显得力量不足了。所以,皈依仪轨也逐渐增加了更多内容,帮助学人获得皈依体。如道宣律师在《四分律行事钞》中制订的皈依仪轨,就包括了忏悔、发愿、皈依等内容。

  首先是忏悔。皈依之前,须忏悔无始以来所造恶业,通常是念诵“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发起真诚忏悔之心。

  其次是发愿。皈依体的高下就取决于皈依的动机。如果为求人天善果而皈依,所得为下等皈依体;如果为解脱轮回而皈依,所得为中等皈依体;如果为自利利他、救度众生而皈依,所得为上等皈依体。汉传佛教为大乘,故发愿部分是念诵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第三是正授皈依,这是仪式的核心内容。皈依之前,首先要思考皈依的意义,思考皈依和未皈依的区别。我觉得,受持皈依就像给佛像装藏一样,是给我们自己装进解脱的种子、菩提的种子。这些种子是由佛陀及历代祖师代代传承而来,也是修行的根本力量。

  心是皈依的载体,以什么心宣誓皈依,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皈依体。此外,皈依时是否有清净心,是否听清皈依师的开示,也是得到皈依体的关键。在皈依过程中,对三皈的誓言必须一字一句地听清楚,令心与和尚所言相应,是为心境相当。如果没有听懂或答非所问,是不得皈依的。所以,那些只填一张皈依证,甚至只起一个名字的所谓皈依,都是不如法的。

  关于皈依,还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的。第一,我们皈依的是十方三世一切僧宝,而不是某个师父。第二,三宝是统一的整体。现在佛教界有一些二宝居士,认为某些出家人素质还不如自己,觉得只要皈依佛和法即可解脱。民国年间的支那内学院就有这一倾向,认为出家人多是自了汉,故居士也可传授皈依。关于这个问题,太虚大师曾撰文予以批驳。须知,佛法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佛陀入灭后,佛法还能延续至今,正是仰赖僧宝的住持和弘传。如果不皈依僧,皈依体尚且不得,就谈不上进一步的修行了。

  4.不皈依余处

  了知内外之大师、教法、学徒等之胜劣已,唯皈依三宝,不皈依于与此不顺之大师等。此内外差别中,大师之差别者,佛垢净而德圆,余教之师则与是反。

  如《胜出赞》(如土顿尊者所著《殊胜赞》)云:“我舍余大师,而皈佛世尊。何为皈依佛,无过具德故。”(彼赞)又云:“于诸外道教,如如而思惟,各各细较量,我心愈信佛。其非遍智宗(谓外道非一切种智宗),以过坏其心。彼心既坏乱,不见无过佛。”

  皈依的本身,也包含着不皈依。我们确认以三宝为皈依对象,也就意味着不皈依三宝以外的一切,这是需要作出明确抉择的。往往听到有人说,所有宗教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教人为善的,信什么都是可以的。如果对一个非佛教徒来说,这种观点只能说明他的认识还很粗浅,有待深入。但对一个佛弟子来说,这种观点就会使他失去皈依体了。

  “了知内外之大师、教法、学徒等之胜劣已,唯皈依三宝,不皈依于与此不顺之大师等。”当我们通过思考,将佛法和其他宗教作了种种比较,如教主、教法和弟子的优劣,认定唯有三宝才是人生尽未来际的依赖,不再皈依三宝以外的、与之不相应的各种宗教和教主。选择信仰,就是选择生命的归宿。既然是归宿,必定是唯一的。所以皈依也是一种承诺,既是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十方诸佛的承诺,那就是“皈依佛,终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

  “此内外差别中,大师之差别者,佛垢净而德圆,余教之师则与是反。”内,指佛教,自对于他教而曰内。外,指佛法以外的其他宗教。在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差别中,各自的教主就存在差别。相比之下,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究竟圆满断德、智德和悲德,世间一切功德莫不涵盖其中。而其他宗教的领袖并不具备这样完美的人格。

  “如《胜出赞》云:我舍余大师,而皈佛世尊。何为皈依佛,无过具德故。”世尊,佛具万德,世所尊重。正如《胜出赞》所说的那样:我舍弃其他宗教的教主,一心皈依佛陀。为什么选择佛陀为皈依处呢?因为他已断除人格中的所有过失,而且具足一切功德。修行,无非是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舍凡夫心,即能无过;成就佛菩萨品质,即能具德。

  “又云:于诸外道教,如如而思惟,各各细较量,我心愈信佛。其非遍智宗,以过坏其心。彼心既坏乱,不见无过佛。”《胜出赞》又说:对于各种外道教法进行客观思考和反复细致的比较之后,我的向佛之心更为坚定。那些未能遍知一切的宗教,被错误思想和先入为主的成见扰乱了心智。因为心智受到干扰,就不能有如实的认识,也就不能发现一切宗教皆未超乎佛法之上。换言之,就是被已有的狭隘认识所障碍,这也是现代人接受佛法的最大困扰。从佛教角度来看,是属于八难之一的“世智辩聪”。看似很聪明,实际却是一叶蔽目,不见真相。

  所以说,这种抉择需要有相当的辨别能力。随着闻思的增广,随着修学的深入,才能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真正了知佛法的究竟圆满。

  四、皈依后应学之次第

  皈依后,应如何深入修学?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这一部分是依据《瑜伽师地论》的“行四依法”,即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以此帮助我们护持皈依之心。本论则是通过各别学处和共同学处进行阐述。

  1.各别学处

  各别学处,根据佛、法、僧三宝分别建立相应学处。其中又有遮止学处和奉行学处之分,前者是不应做的,后者是应该做的,如敬佛像、敬佛经、敬僧宝。

  ① 遮止学处

  《涅槃经》云:“若皈依三宝,彼即正近事。则于余天等,终非所皈依。若皈依正法,应断杀害心。又皈依僧者,不共外道住。”即不皈依余诸天神,及不损害有情,不与外道共住也。

  此中初者,纵世间威光炽盛之天及遍入等,犹非究竟之所皈依者,何况鬼类之地神及龙等哉。然此乃指于三宝舍信,于彼等依赖者谓为不可,非谓于彼等觅为现前如法事务之助伴亦不可也。盖可如对施主乞作资生具之助伴,于医师希求疗病然。次,谓于人畜等,以意乐或加行作打缚、禁闭、穿鼻,及不堪负重、强与运载诸损害事,悉应断之。第三,对于三宝不信或且诽谤者,不应随顺也。

  遮止学处,即皈依后不该做哪些事情,否则就可能破失皈依体。

  “《涅槃经》云:若皈依三宝,彼即正近事。则于余天等,终非所皈依。若皈依正法,应断杀害心。又皈依僧者,不共外道住。”近事,即皈依三宝、亲近三宝修学佛法的在家众。《涅槃经》说:如果皈依三宝,就成为在家居士了,不能再皈依其他天神或教主等。皈依正法之后,对一切有情都不能起丝毫的杀害损恼之心。皈依僧宝之后,不再随顺和依赖外道的信仰,尤其对他们毁谤三宝的言论,不能表示认同。

  “即不皈依余诸天神,及不损害有情,不与外道共住也。”这是对《涅槃经》偈颂的总结,将其归纳为三点:一是不再皈依其他诸天,二是不损害一切有情,三是不与外道共住。

  “此中初者,纵世间威光炽盛之天及遍入等,犹非究竟之所皈依者,何况鬼类之地神及龙等哉。”以下进一步作详细解释。初者,指前面讲到的第一点,即不皈依其他诸天。佛教认为天有很多层次,仅欲界就有六重天,每重天又分若干层次。所以小世界中就有很多天帝,而在无量世界中,天帝更是数不胜数。但从佛教观点来看,他们仍处于三界,仍未脱离生死轮回。所以,即使是其他宗教尊崇的大自在天、遍入天(即毗湿努天)等威光炽盛的天神,也不是究竟的皈依处,何况属于鬼道的那些地神或龙王之类,更是不足挂齿了。

  “然此乃指于三宝舍信,于彼等依赖者谓为不可,非谓于彼等觅为现前如法事务之助伴亦不可也。盖可如对施主乞作资生具之助伴,于医师希求疗病然。”资生具,衣食住之具,以资助生命。接着,宗大师又对此作进一步解释,以免引起误解。以上所说的,是指舍弃三宝而以其他诸天鬼神作为究竟皈依,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只是请他们共同参与一些如法的事务性工作,作为工作助伴,并非不可。就像出家人向施主乞食,或病人向医生求助治病那样,都是可以的。

  “次,谓于人畜等,以意乐或加行作打缚、禁闭、穿鼻,及不堪负重、强与运载诸损害事,悉应断之。”次,指皈依正法之后不能对有情加以损恼。其次,对于他人或动物的损恼之心及行为,如施以鞭打、束缚、穿鼻等,或是对没有能力负重的动物强行令其驮运,所有这些令对方受到损害的虐待行为,应该彻底断除。

  “第三,对于三宝不信或且诽谤者,不应随顺也。”第三,对于不信三宝甚至诽谤者,不应当随顺他们的行为。对于他人的信仰,我们应该尊重,但对于不信三宝及诽谤三宝的行为,决不能随顺,更不能表示认同。

  以上,说明了皈依后应该禁止的行为,如皈依其他天神或教主,对有情加以损恼,随顺不信三宝及诽谤三宝的行为。如果详细解说,还有很多注意事项,但主要可归纳于以上三类。

  ② 奉行学处

  奉行学处,即皈依后应该奉行的各个方面。

  三宝有不同类型。住持三宝,是以佛陀造像为佛宝,三藏典籍为法宝,现前僧伽为僧宝。化相三宝,以应化于世、说法度众的释迦牟尼为佛宝,以三转*轮所说四谛十二因缘等一切教理为法宝,以罗汉、缘觉及比丘等为僧宝。此外,禅宗格外重视自性三宝。佛,觉也;法,正也;僧,净也。这是依觉性具有觉悟、正道、清净的特点,建立了自性三宝。皈依三宝,正是为了开启这些众生本具的觉性,最终于自身成就三宝品质。但认识自性三宝必须从恭敬住持三宝开始,包括敬佛像、敬佛经、敬僧宝,通过这种外在恭敬,强化三宝在我们内心的地位。

  【敬佛像】

  佛之塑画形像,随为何种,美恶不应讥弹,置不净处及质当等。凡不敬重及轻毁等方便,悉当断除,应视同真佛,为可敬之田。

  《亲友书》云:“随何等木雕佛像,诸有智者咸供养。”

  又如《戒经》及《杂事》所说,劫毗罗变十八头摩竭陀鱼及善和尊者貌陋声雅,各宿世因缘等。

  又如大瑜伽者(贡巴瓦曾以四钱金请文殊像一尊),持以文殊像问阿底峡尊者曰:“此像好恶如何?”答云:“文殊像无不好者,工稍次耳。”语毕置顶。

  首先是对佛像的恭敬。从修观的角度看,佛像是很好的修行助缘,若能视同佛陀真身,可由此引发恭敬,净化内心。反之,若将佛像视为普通画像,对修行是有害无益的。所以说,并非佛菩萨需要我们恭敬,而是我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心行。

  “佛之塑画形像,随为何种,美恶不应讥弹,置不净处及质当等。凡不敬重及轻毁等方便,悉当断除,应视同真佛,为可敬之田。”讥弹,讥讽并抨击。质当,典当。佛陀造像,不论是雕塑还是绘画,也不论是以什么形式进行表现,都不能妄加评判,谈论其好坏美丑。也不能将佛像随意放置在不净之处,或当做财物进行典当等交易。凡是不敬重或轻毁佛像等行为,我们必须全部断除,并将佛像视为佛陀真身,建立虔诚、恭敬之心。

  “《亲友书》云:随何等木雕佛像,诸有智者咸供养。”咸,全部。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不论以什么木料雕刻的佛像,一切有智慧的人都会生起恭敬供养之心。当然,这主要是对修学者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凡夫容易心随境转,一些塑工极粗或已破损的像,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佛教的观感。是否也不加处理,要求人们视之为佛陀真身呢?显然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佛菩萨像也是庄严的坛场,如果确实做工太粗或已破损,律中规定,可以拿到山上焚烧后,将灰烬放入干净的山洞或海中。关键是以恭敬心进行处理,本着不让佛像被人轻毁的心态,希望佛菩萨都以庄严而令人欢喜的形象出现,让更多众生培植福田。

  “又如《戒经》及《杂事》所说,劫毗罗变十八头摩竭陀鱼及善和尊者貌陋声雅,各宿世因缘等。”《杂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律典之一。此处引《戒经》和《杂事》,列举几个不敬三宝的实例。劫毗罗生于迦叶佛时代,非常好辩,时常找迦叶佛弟子辩论,却始终未能得胜。他母亲就对他说:你要在气势上压倒他们。劫毗罗看到迦叶佛弟子中有几人形象特殊,就以十八种鱼进行讽刺。由此因缘,他长劫以来都堕落为有十八个头的摩竭陀鱼。另一位善和尊者,则是长相奇丑而声音和雅。因为当年他曾在别人造塔时说塔基如何不好,待塔造好后,他很后悔过去所造的口业,就发心制作了许多风铃挂在塔檐。他因妄议塔基而感得相貌丑陋,又因造铃功德而感得和美音声。所有这些业报,都是由宿世业缘所感。

  “又如大瑜伽者,持以文殊像问阿底峡尊者曰:‘此像好恶如何?’答云:‘文殊像无不好者,工稍次耳。’语毕置顶。”这是介绍阿底峡尊者对有关问题的善巧处理。有位大瑜伽士捧着文殊菩萨的像询问阿底峡尊者:“您看这尊像怎么样,好还是不好?”尊者回答说:“文殊菩萨的像没有不好的,只是这尊像的做工稍次了一些。”说完,将文殊像顶戴头上,以示恭敬。

  对佛像妄加评论,是很多人容易违犯的问题。表面看只是在评论像的本身,但这种评论会削弱我们对佛像的恭敬心。因为我们将之视为作品而非佛陀真身,所以才会评头论足。习惯于这样的评论,势必会影响佛菩萨在我们内心的地位,影响皈依乃至一切法门的修行,是我们特别需要加以注意的。

  【敬佛经】

  凡于四句偈以上之法皆当恭敬,不应质当经典,作为货物。搁置露地及污秽处,或与鞋合持及跨越等,悉当断除,如法宝而敬焉。

  如善知识井拿瓦,但见佛经,必合掌起立。后年老不能起立,亦必合掌。又如阿底峡尊者初抵藏卫时,有一持密咒者不从彼听法。一日,见一写经人以齿垢补经,尊者意良不忍曰:“噫,不可,不可。”其持咒者叹为希有,因生信心,即从尊者闻法。

  又夏惹瓦云:“吾等于法,任何游戏亦作。然对佛法及说法人不生恭敬,是坏智慧之因。以今之愚,亦云足矣。若较此尤愚,当何至哉(以今之愚已属至极,再愚增上,其何以堪)。”

  恭敬佛经,就是恭敬于法。唯有当法在内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时,我们才能依教奉行。恭敬从哪里来?是从培养而来。

  “凡于四句偈以上之法皆当恭敬,不应质当经典,作为货物。搁置露地及污秽处,或与鞋合持及跨越等,悉当断除,如法宝而敬焉。”四句偈,经中时常出现的有韵文辞,类似于诗,多以四句为一偈。怎么才是恭敬佛经呢?凡是对于四句偈以上的经文,我们都应该发自内心地恭敬。不能将经典当做货物贩卖或典当,也不能放置露地及肮脏不净的处所,或是与鞋等物品拿在一起,或是从经典上跨越而过,这些都是应当断除的不敬行为。对四句偈以上的经文,都要当做法宝那样至诚恭敬。培养对法宝的恭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践佛法。这里指出的问题和敬佛像注意事项类似,可参照实行。

  “如善知识井拿瓦,但见佛经,必合掌起立。后年老不能起立,亦必合掌。”如大善知识井拿瓦,凡是见到佛经,必定起立合掌,以示尊崇。后来因为年老而无法站立,也会合掌表示恭敬。

  “又如阿底峡尊者初抵藏卫时,有一持密咒者不从彼听法。一日,见一写经人以齿垢补经,尊者意良不忍曰:‘噫,不可,不可。’其持咒者叹为希有,因生信心,即从尊者闻法。”阿底峡尊者刚到达卫藏地区时,有一个修密法的行者,起初并未追随尊者闻法。有一天,尊者见到一位写经者以牙垢补经,深为不忍,急忙劝阻说:“哎,不可以,不可以!”持密咒者见到尊者对佛经的恭敬态度,叹为希有,从此开始追随尊者闻法修学。可见,表率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自己对三宝尚且不够恭敬,怎么指望社会民众恭敬三宝呢?

  “又夏惹瓦云:吾等于法,任何游戏亦作。然对佛法及说法人不生恭敬,是坏智慧之因。以今之愚,亦云足矣。若较此尤愚,当何至哉。”夏若瓦说:我们总是对佛法抱着玩耍的态度,但要知道,如果对佛法及说法者不生恭敬,正是毁坏智慧之因。以我们今世的愚痴,已经够蠢的了。如果因为不敬法而感得比现在更蠢的果报,又该怎么办啊?

  我们现在有缘亲近善士、听闻佛法,正是过去种下的福德因缘所致。反之,不敬师长,将生生世世无法得遇善知识;不敬佛法,则将生生世世无缘闻法,即使听闻也不知如何修行,这是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

  【敬僧宝】

  或是僧众,或仅具出家相,亦不应呵毁及妄分彼我派别而兴仇视,应敬僧如宝焉。

  如《劝发增上意乐经》云:“乐功德者住林下,他人过失不须视,亦不生心计我胜,及念自己为第一。此憍是诸放逸本,慎勿轻视劣比丘,一劫不能得解脱,斯乃圣教之次第。”

  又格西登巴(仲登巴)及大瑜伽者,但见黄布碎片于所行地,则不跨越,拾取抖净,置之净处。如此行仪,应当随学。自能于三宝有尔许恭敬,则当感得众生对己亦起尔许恭敬故。

  《三昧王经》云:“造作如是业,当得如是果。”

  这一段是关于礼敬僧宝的内容。事实上,这也是礼敬三宝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因为现实中的僧团是良莠不齐的,面对这些,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如何调整心态?

  “或是僧众,或仅具出家相,亦不应呵毁及妄分彼我派别而兴仇视,应敬僧如宝焉。”宗大师告诉我们:对于一切僧众,哪怕仅仅现出家相者,都要恭敬有加,决不能呵斥毁谤,更不应以法门或宗派之别而相互敌视,对于僧众应该像稀世珍宝那样看待。

  “如《劝发增上意乐经》云:乐功德者住林下,他人过失不须视,亦不生心计我胜,及念自己为第一。此憍是诸放逸本,慎勿轻视劣比丘,一劫不能得解脱,斯乃圣教之次第。”功德,指无漏、无为的解脱功德。《劝发增上意乐经》说:向往解脱功德的行者,都喜欢住在水边林下等寂静处,而不愿把精力放在检查他人的过失上,也不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认为自己什么都是第一。因为骄傲正是放逸之本,所以千万不要轻视那些威仪不足的比丘,否则将长达一劫不得解脱。我们不要轻视这些问题,事实上,这正是佛法修学的次第所在。因为修行是从恭敬开始,有一分恭敬,才能得一分佛法利益。

  “又格西登巴及大瑜伽者,但见黄布碎片于所行地,则不跨越,拾取抖净,置之净处。如此行仪,应当随学。自能于三宝有尔许恭敬,则当感得众生对己亦起尔许恭敬故。”又如登巴格西和大瑜伽士,只要看见地上有黄布的碎片(黄布为僧衣颜色,代表出家人),从来不会从上面跨越而过。一定会捡起来拍打干净,放置在干净处所。自己能够对三宝生起多少恭敬之心,就能感得众生对自己生起多少恭敬之心,这也是因果之道。可见,这些大善知识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修行机会。

  “《三昧王经》云:造作如是业,当得如是果。”正如《三昧王经》所说:造作什么样的因,就会感得什么样的果。

  修行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有些虽看似微细,但同样蕴含着修行原理,能够帮助我们调整心态。如果对黄布都能如此恭敬,更何况对于僧宝?对照一下,我们又能做到多少?以上是皈依后的各别学处,分别从如何敬佛、如何敬法、如何敬僧三方面进行解说。

  2.共同学处

  以下,为皈依后的共同学处。这一部分内容,宗大师是从随念三宝功德、勤行供养、随念大悲、启白三宝、既知胜利勤修皈依、守护不舍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① 随念三宝功德

  随念三宝功德者,如前所说内外及三宝相互之差别,与彼等之功德,数数思之。

  第一,时时忆念三宝功德,时时生起皈依之心。

  “随念三宝功德者,如前所说内外及三宝相互之差别,与彼等之功德,数数思之。”所谓随念三宝功德,就是对于前面所说的,佛法和外道的功德差别,如各自教主、教法、徒众的差别,以及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差别等,反复忆念思惟。在思惟过程中,强化对三宝的向往和归宿感,从而生起皈依之心。

  皈依不是一次仪式就可以大功告成的,还需要在修行过程中逐渐完成。所以,要将皈依修习列为常课,反复温习,不断强化。

  ② 勤行供养

  随念三宝大恩者,随自所生乐善,当知皆是三宝之恩,故当以报恩意乐而行供养。若供饮食而不间断者,则少用功力而圆满众多资粮。于水以上者,任何受用之先,悉应至心而供养之。

  夏惹瓦云:“非以糕之青者、叶之黄者,当择精美者供之,茶亦不宜弹指洒空而供。”喻如有田肥美,常应播种时而不播种,任其荒废。于此能生现后一切利乐之胜田,四季一切时无有间断,常可播利乐之种,当以信犁耕种福田,如经所说。若不作者,殊为可惜。于殊胜田,反不如农田之见贵,此乃我辈之不智。

  故于三宝供养,一切时中当精进行之。如是作者,由胜妙田生长善根之力,于诸道之次第,心力渐能开广。故于闻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义,修于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但依田力,是即教授口诀也。

  又供不拘物,唯在自之信心。若有信者,即以坛供及水与无主物供之亦得。无余财物,当如是作。倘自有物而不能舍,但云:“我以无福极贫穷,余可供物我悉无。”则将如博多瓦云:“若以有垢螺碗,稍置草香,而云旃檀冰片之香水者,乃以盲欺明也。”

  如普穹瓦云:“我初时唯有辣味之香草供养,次有四种香甜之香和合而供,今则有紫丁香、兜罗脂等上妙薰香可供矣。若嫌微而不供者,则一生之中终无精进之时。若先由微细,殷重引发,渐臻胜妙。”如彼所行,当修学之。后彼配香,每次以二十两金办之。

  于资具获得自在诸大菩萨,犹化身多亿,一一身中化百千手等,往一切刹,于诸佛所经历多劫而行供养。则诸略有相似功德,便生喜足,而云我不求如是菩提者,是乃于法无知之漫言耳。

  《宝云经》云:“于诸嗉怛罗中(经部)闻其所说广大供养承事,生决定后,当以殊胜增上意乐,于诸佛菩萨而回向之。”

  第二,因为时时忆念三宝恩德而勤行供养。

  “随念三宝大恩者,随自所生乐善,当知皆是三宝之恩,故当以报恩意乐而行供养。”所谓随念三宝恩德,必须了知,所有的快乐和善行都源于三宝的无上恩德。因为有三宝加持,我们才能由行善感得乐果。所以,应以报恩之心作为供养。

  “若供饮食而不间断者,则少用功力而圆满众多资粮。于水以上者,任何受用之先,悉应至心而供养之。”如果能供养饮食而不间断,将以少分之力圆满众多资粮,事半而功倍。所以,只要受用清水以上的任何东西,都应该以虔诚心先行供养,之后才能食用或使用。在这个世间,无论学佛还是生活,都要以福报为基础,否则将处处碰壁。所以,《普贤行愿品》的第三大愿就是“广修供养”,以此积累资粮,培植福田。

  “夏惹瓦云:非以糕之青者、叶之黄者,当择精美者供之,茶亦不宜弹指洒空而供。”夏惹瓦说:作为供品,不能使用发霉的糕点、发黄的菜蔬,应当选择最为精美的物品作为供养。饮茶时,以指弹洒空中作供也是不如法的。当然,这并不是要我们一味追求昂贵奢华。因为供养重在诚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最佳供品即可,在供养培福的同时,也帮助我们舍弃贪著之心。

  “喻如有田肥美,常应播种时而不播种,任其荒废。于此能生现后一切利乐之胜田,四季一切时无有间断,常可播利乐之种,当以信犁耕种福田,如经所说。”关于供养之理,论中比喻说:有如肥美的田地,在应当播种的季节不播种,却任其荒废,秋天自然不会获得丰收。三宝是能给我们带来现世及后世一切利益安乐的殊胜福田,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耕耘,我们应当像经中所说的那样,以信心之犁耕耘福田。

  “若不作者,殊为可惜。于殊胜田,反不如农田之见贵,此乃我辈之不智。”如果不这么做,是非常可惜的。对于如此殊胜的功德福田,我们反而不如普通农田那么珍爱,这都是因为目光短浅、缺乏智慧的缘故。

  “故于三宝供养,一切时中当精进行之。如是作者,由胜妙田生长善根之力,于诸道之次第,心力渐能开广。”供养三宝,要在一切时中精进而行。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必能在三宝这一胜妙田中增长善根,对于佛法修行的次第,内心也能逐渐与之相应。

  “故于闻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义,修于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时,但依田力,是即教授口决也。”如果闻法后不能对经文留下记忆,思考法义而不能理解其中内涵,修行时不知如何正确用心,心力微弱而无法提起正念,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靠三宝福田之力,这就是教授的口诀。

  “又供不拘物,唯在自之信心。若有信者,即以坛供及水与无主物供之亦得。无余财物,当如是作。”虽说供养不在于供品如何,关键在于自身信心。如果具足信心,即使供曼扎、净水或无主物,也能达到供养的效果。但必须在没有财物的前提下,才能这么做。

  “倘自有物而不能舍,但云:‘我以无福极贫穷,余可供物我悉无。’则将如博多瓦云:‘若以有垢螺碗,稍置草香,而云旃檀冰片之香水者,乃以盲欺明也。’”如果有财物而不愿供养,却说自己没有福报,非常贫穷,其他供品一概没有。就像博多瓦所说的那样:如果以有污垢的劣质供碗,稍微放上几根香草,却说是檀香、冰片合成的胜妙香水,简直像盲人要欺骗明眼人那么可笑。

  “如普穹瓦云:我初时唯有辣味之香草供养,次有四种香甜之香和合而供,今则有紫丁香兜罗脂等上妙薰香可供矣。若嫌微而不供者,则一生之中终无精进之时。若先由微细,殷重引发,渐臻胜妙。”臻,达到。此处,普穹瓦又以自身经历告诉大家:我最初供佛时,只有气味不纯正的普通香草作为供品;后来福报渐增,能有四种气味香甜的香草和合作为供品;现在则有紫丁香、兜罗脂等精妙熏香作为供品。如果没钱时嫌供品微少而不作供养,那么,今生福报就没有进一步增长的机会。如果开始随自身能力作微细供养,然后以殷重心逐渐引发,便有能力成办胜妙供品。可见,供养能使福报与日俱增。

  “如彼所行,当修学之。后彼配香,每次以二十两金办之。”普穹瓦的这一做法,值得后人效仿学习。最后,他每次配香都要花费二十两黄金置办。这一方面说明他对佛菩萨的供养心,一方面也说明他的福报与起初不可同日而语了。

  “于资具获得自在诸大菩萨,犹化身多亿,一一身中化百千手等,往一切刹,于诸佛所经历多劫而行供养。则诸略有相似功德,便生喜足,而云我不求如是菩提者,是乃于法无知之漫言耳。”即使那些随意化现任何资生用具的地上菩萨,也化身千百亿,一一身化现百千手等,前往十方刹土,在每位佛陀所在处持续不断地广行供养,历经多劫。诸大菩萨尚且如此,但有些修行人稍具相似功德,便得少为足,说什么我不求取这类功德,这是由于对佛法无知而说的话。他们认为自己修的是无相法门,就不太重视发心、供养等有相法门的修习。达摩当年与梁武帝的对话,也使不少人误以为,修福是没有意义的。梁武帝一生修了很多供养,但达摩却告之“并无功德”。其实,达摩所否定的主要是著相,而不是修福本身,不住相的供养仍是与空性相应的,仍是修学的重要助缘。

  “《宝云经》云:于诸嗉怛罗中闻其所说广大供养承事,生决定后,当以殊胜增上意乐,于诸佛菩萨而回向之。”嗉怛罗,经典。《宝云经》说,我们听闻佛陀在各种经典中宣说的广修供养的法门后,就要生坚定不移的胜解。以殊胜的愿力,对十方三世诸佛菩萨而行回向。

  以上,引夏惹瓦、普穹瓦等大德的开示和切身体验,说明供养对修行的重要意义。“人天路上,修福为先”,修行同样离不开福报。如果没有福报,可能整天需要为生存奔波,为家庭操劳,根本没有时间用于闻思,用于修法。即使出家修行,也往往会面临资具匮乏的窘境,所谓“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故福慧不可偏废。

  ③ 随念大悲

  随念大悲者,应以悲心安立诸余有情,各令随其所能,令受皈依。

  第三是随念大悲。诸佛菩萨之所以成为皈依处,正是因为他们成就了大悲。我们皈依三宝,也要成就他们那样的圆满悲心。

  “随念大悲者,应以悲心安立诸余有情,各令随其所能,令受皈依。”忆念佛菩萨的悲心,就应该以佛菩萨那样的悲心来安立其他有情,以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来度化他们,令他们受持皈依,获得人生归宿。这也是报答三宝之恩的最好方式。

  ④ 启白三宝

  启白三宝者,凡所作事及有所需,皆应仰赖三宝,以行其与彼等相合之供养。而于与彼不顺之黑教等,及其他世俗法,则不当依从。惟宜一切时中,心依三宝耳。

  第四是启白三宝,即事事向三宝祈求加持。

  “启白三宝者,凡所作事及有所需,皆应仰赖三宝,以行其与彼等相合之供养。而于与彼不顺之黑教等,及其他世俗法,则不当依从。惟宜一切时中,心依三宝耳。”所谓启白三宝,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或是有困难需要帮助时,都应该祈求三宝加持,并准备与此相应的供养。对于和三宝相违的其他宗教及邪教、鬼神等,则不应当依赖或听从。总之,要在一切时中全身心地依赖三宝。

  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强化三宝在我们内心的地位。三宝代表宇宙中最强大的正面力量,只要信心达到相应高度,便能切身感受这一加持。所以关键在于信心坚定,这样,我们的生活就能以三宝为中心。

  ⑤ 既知胜利,勤修皈依

  既知胜利,勤修皈依,复有八聚。

  一、入佛子数。总建立内外道之理虽有多种,然依阿底峡及馨底巴等,则以皈依为判别,是当属于得皈依体而未舍未失者也。若尔,则最初入佛子数者,是以三宝以至诚心认为大师、正法、良伴。此心若无,则任作何种善业,皆非佛弟子也。

  二、诸戒之本。《俱舍论注》云:“诸皈依者,乃进受一切律仪之门是也。”(月称)《皈依七十颂》云:“近事皈依于三宝,彼是八种戒之根。”意谓以皈依而坚固涅槃之心,从此感发戒体也。

  三、减灭诸障。《集学论》中,为示皈依能净罪垢故,曾引一猪之缘起为喻。谓昔有将转生为猪之天子,由皈依故,未生猪中。颂曰:“若皈依佛陀,则不堕恶趣。舍此人身后,彼当获天身。”于法及僧亦如是说。

  四、集广大福。如《摄波罗密多论》云:“皈依福有色,三界器嫌小,如大海水藏,瓢所不能量。”

  五、不堕恶趣。

  六、人与非人不能为灾,均如前应知。

  七、随愿皆成。随作何种如法之事,若能先于三宝供养、皈依、请白者,当易得成办。

  八、速得成佛。如《狮子请问经》云:“以信断无暇。”由得闲暇,遇皈依境,入殊胜道,不久便当作佛。以念如是等胜利,须于昼三夜三而行皈依。

  前面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皈依的学处,以下说明皈依的殊胜利益。凡夫做事,往往需要利益驱动。宗大师深知这一心态,所以《道次第》在讲述每个修法时,都会说明修习的利益和不修的过患。了知利弊,才能激发修行动力。

  那么,皈依三宝有哪些利益呢?本论主要归纳为八点:

  “一、入佛子数。总建立内外道之理虽有多种,然依阿底峡及馨底巴等,则以皈依为判别,是当属于得皈依体而未舍未失者也。若尔,则最初入佛子数者,是以三宝以至诚心认为大师、正法、良伴。此心若无,则任作何种善业,皆非佛弟子也。”第一,皈依三宝才能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区分佛教和外道的标准虽然很多,如缘起、无我等。按阿底峡尊者和馨底巴等大师们的观点,都以是否皈依作为基本判别标准——以得到皈依体,并且没有舍弃、没有破失为标准。所以最初发愿成为佛子时,对于三宝,必须以至诚恳切之心,确认佛是至尊导师,法是解脱正道,僧是修行良伴。如果没有这一认识和誓言,无论做多少善行,都不能算做佛子。因为这些善行并不是以三宝为核心,也不是以成就三宝功德为目的,只能是人天善法而已。

  “二、诸戒之本。《俱舍论注》云:‘诸皈依者,乃进受一切律仪之门是也。’《皈依七十颂》云:‘近事皈依于三宝,彼是八种戒之根。’意谓以皈依而坚固涅槃之心,从此感发戒体也。”第二,皈依三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俱舍论注》说:皈依,是进一步受持一切律仪的大门,因为受戒都是要从皈依纳体。《皈依七十颂》也说:近事皈依三宝,是受持八种戒(七众别解脱戒和菩萨戒)的根本。也就是说,皈依能坚定我们希求涅槃的心,由此作为成就戒体的增上缘。戒律之所以能产生作用,正是源于对三宝的信心。因为信仰,才能自觉而非被动地受持戒律。如果仅仅靠戒条作为约束,力量是很有限的。

  “三、减灭诸障。《集学论》中,为示皈依能净罪垢故,曾引一猪之缘起为喻。谓昔有将转生为猪之天子,由皈依故,未生猪中。颂曰:‘若皈依佛陀,则不堕恶趣,舍此人身后,彼当获天身。’于法及僧亦如是说。”第三,能够减少乃至灭除罪障。《集学论》中,为了说明皈依可以净除罪障,特别引用一个故事加以说明:过去世有一天子,天福将尽时,五衰相现。他以神通观察,发现自己将要投生到王舍城当猪。这位天子悲伤失落,求救于其他天子,得知皈依三宝才能避免。天子皈依后,果然没有堕落。其他天人想看看他投生何趣,但怎么也看不到,就去请教佛陀。佛陀告诉他们说:这位天子因为皈依的功德,已生到更高的天上。所以有个偈颂说:如果皈依佛陀,就不会堕落恶趣。失去这个人身之后,将会上生天道。

  “四、集广大福。如《摄波罗密多论》云:皈依福有色,三界器嫌小,如大海水藏,瓢所不能量。”第四,皈依三宝可积累广大福报。《摄波罗密多论》说:如果皈依三宝所获得福报有形相的话,即使以三千大千世界作为容器来装载都嫌太小了。因为三宝是世间最大的福田,其功德是无限的,就像大海水一样,怎么可能以瓢来衡量?

  “五、不堕恶趣。”第五,皈依三宝便不会堕落恶道。皈依时,必须生起强烈的依赖感,深信这是生命的究竟归宿。很多人的皈依都是轻飘飘的,这对生命改变不会有太大作用。如果平日对三宝没有百分百的归投之心,临命终时就很难与之相应。所以,这种依赖的意愿非常重要,它能指引我们念念归投三宝怀抱,念念融入三宝功德,那就必定不会堕落恶道了。

  “六、人与非人不能为灾,均如前应知。”第六,皈依三宝之后,人和非人便不可能加害于我们,原因和前面是同样的。忆念三宝,我们就能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像武功盖世的力士,其他人是很难加害的。即使我们自己尚未具备多少力量,但只要依附于三宝,就像有了强大的靠山,又有谁能构成危害呢?

  “七、随愿皆成。随作何种如法之事,若能先于三宝供养、皈依、请白者,当易得成办。”第七,不论做什么,只要是如法的事,在做之前对三宝供养、皈依并说明所做之事,会很容易完成任务。因为三宝的加持力量不可思议,我们真切祈求,自能如愿成办。

  “八、速得成佛。如《狮子请问经》云:‘以信断无暇。’由得闲暇,遇皈依境,入殊胜道,不久便当作佛。以念如是等胜利,须于昼三夜三而行皈依。”第八,可以迅速成就佛道。正如《狮子请问经》所说:因为对三宝的信心,使我们能够断除八种无暇。又因为感得有暇之身,并皈依佛法僧三宝,进入殊胜的修行道路,不久之后也能成就佛果。认识到皈依的殊胜利益,所以,我们必须白天三次、晚上三次不间断地修习皈依。

  如果不加修习,我们对三宝的皈依之心就会逐渐淡化,逐渐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对生命改善产生不了多少作用。不少人学佛多年,仍感彷徨无助,正是因为三宝并未在他们内心扎根,这就很难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状态。数数皈依,既能帮助我们转移生命重心,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还能由三宝加持获得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在化解凡夫心的同时,念念成就三宝功德。所以,这一修行是贯穿整个学佛过程的。

  ⑥ 守护不舍

  身命受用,终须舍离,若因彼故而舍三宝者,则一切生中常为苦逼。故当立誓自决,任遇何缘,乃至失命,皆不舍离皈依。虽为戏笑,亦不说舍三宝之言也。或谓行趣何方,便当皈依何方之佛。此学处出自何经,未见其所据也。

  第六点,是守护我们的皈依体。一旦失去,将不再是三宝弟子。

  “身命受用,终须舍离,若因彼故而舍三宝者,则一切生中常为苦逼。”我们的生命,以及在世间受用的一切,最终都将毁坏离弃。如果因为这些而舍离三宝,那么生生世世都将被痛苦所逼迫。在无尽轮回中,我们不知经过多少次的舍生或受生,来来去去,无法解脱。究其根源,就是因为皈依之心不够坚定。所以,皈依体比生命更为重要。生命终归是要舍弃的,如果因此舍弃三宝,未来将无法出离生死。

  “故当立誓自决,任遇何缘,乃至失命,皆不舍离皈依。虽为戏笑,亦不说舍三宝之言也。”所以,我们要立下坚定的誓言,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甚至失去生命,也不放弃对三宝的皈依之心。即使只是开开玩笑,也决不能说:我要舍弃三宝,舍弃皈依。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皈依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如果做到这样,我们一定能得到救护。

  “或谓行趣何方,便当皈依何方之佛。此学处出自何经,未见其所据也。”此处,宗大师批判当时在藏地流行的一种说法。有人认为:到什么地方,就要皈依什么地方的佛菩萨。比如到五台山就要皈依文殊菩萨,到峨嵋山就要皈依普贤菩萨。这一观点出自哪本经论呢?宗大师认为,是找不到根据的。

  当然,在实际修行中,我们可以选择某位佛菩萨作为本尊,依他的修行法门而修行,依他所成就的德行为目标。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只是一种修学的方便。虽然每位佛菩萨都可作为修行的模范,但在总体上,还是以三宝为整体,为总的皈依处。

  上述共同学处六条,出《道炬论注释》。其各别学处中,初之三条出自经藏,后之三者则为《六支皈依》所说。

  违越学处,遂成退失皈依之因者,谓违于虽遇命难亦不舍离三宝一条,以是正舍皈依故。又于三宝虽未作弃舍,然若妄执与三宝相背之外道大师等与三宝功德无异者,亦即违犯不说有余皈依处一条。既于皈依不能坚决信解,故亦成弃舍。除此二事,若犯余条,则但违越学处,非舍离三宝之因也。

  皈依者(如是所讲皈依因、皈依境、皈依学处),是入佛法之胜门。若有非仅口头皈依之真诚心,以依止如是最胜力故,内外灾障皆不能侵。诸胜功德易生难坏,辗转向上增长。故当如前所说畏苦及念德门中努力皈依,并不违越所受学处,斯为最要也。

  这一段,是对共同学处的总结。

  “上述共同学处六条,出《道炬论注释》。其各别学处中,初之三条出自经藏,后之三者则为《六支皈依》所说。”以上六条共同学处,主要出自《道炬论注释》。而各别学处部分,前三条出自经藏,后三条出自印度大阿阇黎毕麻礼所著《六支皈依》。

  “违越学处,遂成退失皈依之因者,谓违于虽遇命难亦不舍离三宝一条,以是正舍皈依故。”对皈依的守护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不主动舍弃,一是不违背学处。违背皈依学处将成为退失皈依的原因,在于违背了“虽然遇到命难也不舍弃三宝”这一条,这就意味着正式舍弃了皈依。当然,这一点或许还不容易违犯,但下面这点就很容易违犯了。

  “又于三宝虽未作弃舍,然若妄执与三宝相背之外道大师等与三宝功德无异者,亦即违犯不说有余皈依处一条。既于皈依不能坚决信解,故亦成弃舍。”还有些人虽然没有公然弃舍三宝,却总是认为佛教和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差不多,认为佛陀和老子、真主、耶稣的功德也差不多,这也违犯了“除三宝外,不认为有其他皈依处”一条。既然对皈依三宝不能坚定地深信不移,也会成为舍弃皈依之因。虽然皈依了,但并没有将三宝作为唯一归宿,这样的皈依和不皈依也没什么太大差别。因为皈依是对人生归宿的抉择,既然是归宿,必定是唯一的。

  “除此二事,若犯余条,则但违越学处,非舍离三宝之因也。”除了以上所说的两条,如果违犯其他方面,那就仅仅属于违背学处,并不会成为舍弃三宝之因。

  “皈依者,是入佛法之胜门。若有非仅口头皈依之真诚心,以依止如是最胜力故,内外灾障皆不能侵。诸胜功德易生难坏,辗转向上增长。”皈依是进入佛法修行最殊胜的基础。如果不是停留于口头,而是真诚地生起皈依之心,依托于这一殊胜的心行力量,那么,一切内在和外在的灾难都无法对我们构成侵犯。此外,各种功德容易生起且难以损坏,并能辗转不断地向上增长。

  “故当如前所说畏苦及念德门中努力皈依,并不违越所受学处,斯为最要也。”所以,应当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从畏惧三恶道苦及忆念三宝功德两方面努力修习皈依,决不违背皈依学处,这是最为重要的。

  皈依,不仅是走入佛门的基础,也包含着最终成就。因为整个佛法都没有离开念佛、念法、念僧。南传地区的在家居士皈依后,每逢月半要到寺院修习皈依。藏传地区的佛子们皈依后,则须完成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皈依念诵。在汉传的早晚功课中,每天也要称念三皈偈颂。但若认识不到皈依的意义,念的时候往往有口无心,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实,二堂功课中也有发愿忏悔、忆念佛菩萨功德等内容,如果能在念诵时随文入观,作用必定不同。

  【附:皈依共修】

  通过多年修学,我深深认识到:皈依是佛法的根本,不重视皈依,将失去佛法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不重视发心,将失去修行根本。修行,关键就在于心行的调整,所以用什么心修非常重要。如果心没有调整到位,最后成就的很可能就是凡夫心。为什么很多人修不上去?其中的大多数,在皈依这个阶段就已出现问题了。虽然皈依了,但并没有将三宝作为人生归宿,作为修学方向,然后就只能跟着感觉走,那会走到哪里呢?

  这一点,基督教比我们做得好。他们每周都要作礼拜,以此作为常规的宗教生活。对许多佛弟子来说,却很少有机会到寺院参加宗教生活。即使有活动,也多偏向于说理。但人是活在感觉而非理性中,修行固然需要学习教理,但同时也需要能激发宗教情感的共修氛围。如果能以皈依为核心开展常规的宗教生活,既能满足普通信众的信仰需求,也会使佛教更具有凝聚力。

  为此,我特别编写了《周日皈依共修仪轨》,希望今后大家一起参与推广。每一个佛教徒,包括出家众,都需要不断修习皈依,培养对三宝的依赖感,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五年学戒,不离依止”。佛世时的出家人,对三宝的信心极其坚定,向道之心也很迫切,不需要特别修习皈依。但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充满诱惑的时代,很多人虽已皈依,对三宝的信心却未必坚定,很容易被各种妄想边缘化。如何令这一信心回归核心位置,使三宝成为人生的绝对中心?都是需要不断修习的。

  皈依本身,包含着佛法的全部修行。不论皈依多久,只要内心尚未形成对三宝的依附感,就有必要将强化皈依之心作为当务之急。现在,我们一起来修习皈依:

  首先是发心和皈依,大家合掌(随法师念):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接着思考为什么要皈依?主要原因有四:

  一、思惟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唯有皈依,才能令我们实现人身的最高价值。

  二、思惟死亡一定而死期不定。当我们临命终时,除佛法外,世间一切财富、地位、亲友、感情都无法挽救我们。唯有皈依三宝,才能对生命具有永久意义。

  三、念三恶道苦。没有脱离轮回之前,随时都将面临三恶道苦。唯有皈依三宝,修学佛法,才能令我们出离轮回,出离恶道。

  四、忆念三宝功德,也就是忆念无限的慈悲、智慧、解脱。这些才是人生的真正依赖,才是我们需要成就的。

  通过以上观修,对三宝生起极大信心。接着,念诵三皈依,并观想自己带领六道一切众生共同念诵,带领他们一起投归三宝怀抱,融入三宝的无尽功德中。在心行上,始终以无限为所缘境。众生是无限的,三宝功德也是无限的:

  (唱诵)“南无布达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布达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然后,观想三宝的无尽功德如虚空般周遍法界,令心融入其中,并以强烈意愿将心投射于十方……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