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 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第一节 共中士之发心(出离心)


2014/9/4    热度:3257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 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第一节 共中士之发心(出离心)

 

  在三士道中,中士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些人通过下士道的修行感得暇满人身,可能会心生贪恋,不想继续往前。所以宗大师又告诉我们:下士道尚未解脱,不应贪著人天之乐,因为这也是不究竟的,其本质依然是苦。下士道中,重点是讲三恶道苦。而中士道则进一步帮助我们认识人天之苦,认识轮回的本质是苦,这一认知是发起出离心的关键。如果我们对轮回不再有任何期盼,不再有任何执著,自然也就心生出离了。

  本论介绍的中士道修学内容,主要是以四谛为纲。其中,又以苦和集为重点。四谛法门是佛陀初转*轮时宣说的灭苦之道,也是他为弟子们安立的修学次第,由知苦而断集,由慕灭而修道。简单地说,就是从出离心的发起,到出离心的圆满成就。所谓出离,就是出离轮回,出离惑业。解脱,同样是解脱惑和业。有些人说,菩萨不必解脱惑业,直接修菩提心就是,这是极大的误解。如果自己尚且被惑业缠绕,怎么可能救度众生?即使为之努力,也必然会力不从心,自身难保。

  那么,怎样才能解脱惑业?一是要发出离心,一是要具足正见。不仅是闻思正见,更是建立在认识上的正见;不仅是世间正见,更是清净无漏的出世正见。具备这样的正见,才能有效对治烦恼。在戒定慧三无漏学中,戒的作用,是从身口意三业进行防范;定的作用,是将心安住于善所缘;慧的作用,才能将烦恼连根拔除。

  在三士道中,中士道介绍得最为简单。因为下士道所修的念死无常等是和中士道共有的,而中士道的定慧部分则含摄于上士道的止观中。但我们要知道,讲得简单并不等于这部分不重要。事实上,解脱正是佛法的核心之道。一方面,下士道的所有修行都是为解脱服务的;另一方面,上士道的所有修行都是解脱的圆满和延伸,是将自己获得的解脱经验延伸到众生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士道正是三士道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能导向解脱,下士道的修行不过是人天善法而已;如果不具备解脱能力,上士道的修行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一节 共中士之发心

  (出离心)

  如是念死及思惟死后堕恶趣之理,反此世心而生起希求后世之乐趣。次从共同皈依及观黑白业果决定门中,励力断罪修善。

  如是于乐趣之位虽定可得,然不可执彼少许为足,乃生起共下士之意乐,及生共中士遮止于一切世间耽著之意乐。依彼以发生菩提心而引导于上士,故须修共中士之意乐也。

  盖谓虽能得人天之位,以犹未能越行苦故,于彼执为自性乐者,实为颠倒。若以正言,全无安乐,其后仍决定堕于恶趣,终苦故也。

  初言解脱者,谓从缚而解脱也。彼惑、业二者,是世间之能缚。由彼二种增上,以界分之,有欲界等三。以趣别之,有天等五或六。于生处之门,有胎等四。结蕴相续者,是缚之体性。从彼脱者,即解脱也。欲得彼者,即求解脱之心也。

  共中士的发心,就是出离心,这也是生起菩提心的基础。出离心有什么特点?究竟又要解脱什么呢?

  “如是念死及思惟死后堕恶趣之理,反此世心而生起希求后世之乐趣。”在以上所说的下士道修行中,讲到念死及思惟死后将堕落恶道的道理。因为这些思惟和认知,使我们反过来,不以追求现世快乐为本,而以追求后世快乐为目的。

  “次从共同皈依及观黑白业果决定门中,励力断罪修善。”如果想得到后世乐趣,摆脱轮回之苦,就应该皈依三宝,尤其是深信业果,对“业决定之理、业增长广大、业不作不得、业作已不失”的道理坚信不疑,从而断恶修善。对业果的相信程度,和断恶修善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我们信到什么程度,在行为上才能达到什么程度。这并不在于我们对业果的知识有多少。当然,知识是前提,没有知识的信往往是盲信。但重要的,内心对业果之理的认可达到什么程度。

  “如是于乐趣之位虽定可得,然不可执彼少许为足,乃生起共下士之意乐,及生共中士遮止于一切世间耽著之意乐。”虽然通过这样的努力,必定能得到人天乘的果报,但我们不能以此为足。还要从共下士的修行意乐中,引申共中士的修行意乐,那就是出离心,其特点是舍弃对世间的一切贪著。

  “依彼以发生菩提心而引导于上士,故须修共中士之意乐也。”以出离心为基础,还能引发最为殊胜的菩提心,进入上士道的修行。所以,必须生起修习共中士道的愿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修下士道意乐时,不能停留于下士道,而是要作为进入中士道的基础;修中士道意乐时,不能停留于中士道,而是要作为进入上士道的基础。

  “盖谓虽能得人天之位,以犹未能越行苦故,于彼执为自性乐者,实为颠倒。”修习下士道虽能招感人天善果,却仍然没有能够超越行苦,甚至将人天之乐当做是自性乐,那是极其颠倒的。所谓行苦,指诸行无常迁流、不得安定之苦。所谓自性乐,即本质的快乐,而人天之乐是有漏、无常而不究竟的,唯有涅槃之乐才是究竟的。

  “若以正言,全无安乐,其后仍决定堕于恶趣,终苦故也。”从究竟意义上说,在有漏世间没有本质性的安乐可言,一旦福报享尽,最后仍要堕落,所以佛陀说“有漏皆苦”。所谓的快乐,不过是一种假象。就像身体发痒时,抓一下会觉得快乐,可停下后立刻又痒了。这种快乐其实是抓出来的,但真要继续不断地抓下去,很快就抓得皮破血流了。世间任何快乐都是这样。肚子饿了,吃东西才会开心;走得累了,坐下来才会轻松;身上脏了,洗个澡才会舒服。如果没有这些前提,并不存在所谓的快乐。比如让大家在这里坐上几个小时,腿又酸又痛,这时坐着反而不如走路舒服。可见,世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快乐。所谓的快乐,只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而已。

  “初言解脱者,谓从缚而解脱也。彼惑、业二者,是世间之能缚。”为什么要解脱?就像一个人被绳子捆绑而失去自由,希望从中解脱。惑和业这两种,正是束缚我们,使我们流转生死的主要力量。惑,是无明、我执、烦恼;业,则是在烦恼基础上编织的各种生命程序。正是由于惑和业,世界才呈现出千差万别、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

  “由彼二种增上,以界分之,有欲界等三。以趣别之,有天等五或六。于生处之门,有胎等四。”彼二种,即惑和业。由于惑和业的发展,形成了有漏的世间。从界来划分,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类。从有情的生存种类划分,则分为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道,或从天道开出阿修罗,为六道。从有情的受生方式划分,则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

  “结蕴相续者,是缚之体性。”结蕴,又名取蕴、五蕴,是烦恼派生的综合体,其体性为有漏。结蕴相续,是生命的不断相续,也是烦恼惑业的不断相续,是系缚我们,令我们不得解脱的力量。只要惑业还在,生死就没有终结之日。

  “从彼脱者,即解脱也。欲得彼者,即求解脱之心也。”从这些系缚中超越,就是解脱。而想要从中解脱的意愿,就是求解脱之心。

  其实,心本具有解脱的力量,只要认识即可。如果尚未开启这种力量,惑业是永无尽头的。不论解脱道还是菩萨道,所要解决的都是惑和业。区别只是在于,菩萨不仅要解脱自身惑业,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解脱惑业。所以除了解脱的智慧而外,还要成就无尽悲愿。但对于声闻和菩萨来说,想要解脱惑业的意愿是共同的,需要解决的内容也是相同的。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礼记》一开头,圣人就教给我们“傲不可长”,儒家讲的是世间法,那是伏烦恼。佛家要出三界,决定要断烦恼。烦恼从哪里断起?从傲慢的习气先断起。所以佛法的修学,首先要把骄慢的习气断尽,然后才有资格学道。傲慢的习气断了,心清净了,对人才会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这才成为一个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甚深之法是如来平等性法,有一丝毫傲慢,有见思烦恼,这决定不是个法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