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谈禅宗的实践


2014/9/3    热度:327   

从《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谈禅宗的实践
  本文作者:华梵大学东研所 曾惠耕(释法缘)
  原始文件连结:中华慧炬佛学会 (97 hits)
  (一) 前言
  (二) “禅”的实践意义
  (三) “悟”的实践意义
  1 指体验真理
  2 指澈见宇宙人生等一切法的虚幻, 了解一切世间的实相, 而解脱生死轮回
  (四) 本书所提举的实践办法
  1 发起疑情、凝结大疑情
  (1) 疑情如何生起?
  (2) 不能起疑情之原因与起疑情之歧路
  2 勿入无事会与枯木禅
  (五) 本书所推崇的实践精神
  1 一心参究
  2 契求不舍, 誓不罢休
  (六) 结论
  关键词: 疑情、参话头、禅、悟、真如、佛性、本觉
  从《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谈禅宗的实践
  (一) 前言
  从《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简称《二书》)的〈楔子〉中知道此书是接续著《借壳指月(一)飞跃看话禅》(简称《一书》), 亦是慧门法师在诸个禅七中开示、催香、下警策精心讲示所流露出的教授, 祈能够让禅和子把握到乃至实践参禅要诀, 来契入禅宗的终极目标—明本心见佛性。从本书的〈楔子〉中可以把握住《一书》的诸多重点, 其中实举与特析慧门法师依禅宗的禅法之修证体验与印可,[1] 不是仅止于语言文字上说说大理论大道理而已, 是深具参禅的实力, 是亲自体证, 重标“力行”为道风, 扬举“禅宗自家宗旨及指导原则”, 是具有引导参禅实践的实力, 是引领禅宗在现代文明时刻的一道曙光; 最后从〈编后语〉体会到法师对禅宗的用心与深意, 基于个人实际的禅修经验以及结合古代禅师的禅修智慧来分享给禅和子。
  再者, 对于一位禅修者而言, 如何修学? 如何从禅宗公案或禅宗语录中得到修学的参考与依据? 如《二书》中之第二十三讲〈参禅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中引用来果禅师的一句问话: “参禅人要怎么修、怎么死, 才能参得进去?” 这些都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学禅者希望能够经由高僧大德们所垂示的种种教法中, 去学习祖师们的禅修实际经验。本书正文慧门法师选择了诸多的禅宗祖师大德的重要修行语录, 如在开场白上藉明代博山和尚参禅警语作为整书的引导, 法师总摄成七讲共四十一则警语来教示学禅者应要加以注意的重点。从七讲的题目可知此警语开宗名义直示本书的话题就是“初心做功夫”。谈及“做功夫”就是佛家的“实践”课题, 修学者要把身与心深深地、彻彻底底地投入到这个参话头这第一等要事上, 要把生命这等难得宝贵的时间注入在修学参话头这头等大事上。书中第八讲〈在念头起处捱追过去〉、第九讲〈最初得力处〉以及第十讲〈起疑情于“生不知来处, 死不知去处”之地〉、第十一讲〈省力处便是得力处〉、第十二讲〈非动莫行〉, 以《憨山大师梦游集》为主要依据, 提供憨山大师做功夫得力的经验, 笔者鉴于讲述的名称来归摄, 可以说, 主要是讲述的重点是修行下手的要诀, 以及提供下手处。
  接著, 在第十三讲〈最关重要是细行〉、第十四讲〈上明“诸佛本觉”下空“三细六粗”〉、第十五讲〈悟本觉翻不觉〉举近代来果禅师的修行语录, 兼依据《大乘起信论》为修行典据, 主要是教导处理修行的障碍, 再次, 第十六讲〈何为又有禅七〉来特示禅七的举办是为了加快脚步一心精进不懈地去参禅来“克期取证”; 最后, 从第十七讲〈人心之机, 不凝结必不能开豁〉、第十八讲〈法界之源不深研, 必不能远到〉、第十九讲〈参禅第一著功夫〉都是重“一心”来参究话头; 举百丈禅师、虚云老和尚等为榜样; 以及在第二十讲〈先明禅旨不求神通〉、第二十一讲〈途中不离家舍〉是讲求当参禅有境界时要注意到勿进入到神通这条歧路上, 而且在修学的过程中时时去发掘乃至把握住“目的不离眼前”; 第二十二讲〈打破禅关〉是提醒修禅人要坚誓参话头这个法门为修学办法来出离解脱生死大流; 第二十三讲〈参禅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第二十四讲〈铲除恶知恶解〉亦苦口婆心一再叮咛禅和子在修证上所讲求的见地要与思量分别心区分开来, 亦要去除不正确的修证知解、以及在第二十五讲〈参禅三要〉要时时加以检证是否具备大信根、大愤志、大疑情三个要件。第二十六讲〈向上一关〉是鼓励修学者在参话头上能够愈参愈猛利; 第二十七讲〈只问不答〉是提醒禅和子疑情的重要性与如何生起疑情的方法; 第二十八讲〈参禅偈〉、第二十九讲〈看话头〉是选录虚云老和尚的参禅十二首要偈来分享禅和子, 要禅学人具足信心、长久心、无心; 第三十讲〈释疑〉回归到初讲的博山和尚, 其“示参禅偈”十首来作为禅七的参禅者在修行中作为醒句, 以及释解参禅者的修学过程所发生的问题。全书总摄共成三十讲, 每一讲的名称, 法师都收摄成一个口诀, 非常方便于禅和子总持忆念参话禅的修学要领。由上面整理各讲的概要, 笔者有鉴于《二书》的核心重点摆在参话头的禅法实践上, 因之本论文题目以及讨论的主轴、内容摆放在有关参禅的“实践”主题上。
  谈及“禅”的实践或应用上, 近代的学佛人不是把实践性的佛法给忘失了, 就是处处与“禅”扯上关系,[3] 就是认为已把“禅”的风格与特色实行于日常生活中, 不知真“禅”实义; 不是替代成理论性的佛法, 就是与佛法修学的根本解脱与无上出世间的智慧二宗旨渐行渐远, 这是不符合佛法本来的精神与理念, 也不贴切于佛陀契悟真理的本怀。《二书》所谈论的重心就是“实践”, 这种实践的究极目标是澈底地体现到真如佛性, 即是禅宗所谓的“大开悟”, 讲求的是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能展现本觉觉性活活泼泼的悟境。此书所引导的宗旨就是把禅法、把禅学带入到日常生活上, 是实实在在地把佛法的法味落实于修学者的身与心, 而能禅行于生活上。这是禅学者时时刻刻要把禅宗的终极目标与修学理念植入到自己的心坎里, 永远记住“参禅终究是要力行; 若不力行, 就算求人说破, 跟自己还是没交涉。”[4] 要自己去真正行到、去亲见到佛性, 如此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禅和子。
  总而言之, 这《二书》虽然是《一书》的接续版, 亦有它的独立风格, 其讲述最主要的核心重点是禅宗的实践, 如何把所听闻到的修学要领, 真正实用在操作身与心上面, 而能够跨越过语言文字的意境, 而不会成为修学的障碍, 因此降伏修禅的诸多烦恼与障碍, 乃至证悟到禅宗所标示的大目标—明本心见佛性。换句话说, 如何真正上得了禅宗的离言语绝思虑之路, 如何得力行悟于禅宗所要亲证之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的境界, 怎么把禅宗的明心见性这个大宗旨目标给于实现, 这才是慧门法师举办精进数个禅七所流露出来的菩萨深心愿力。因此之故, 本论文的讨论架构是一. “禅”的实践意义; 二. “悟”的实践意义; 三. 本书中的实践方法; 四. 本书所需要推崇的实践精神; 五. 关于本书的讨论; 最后, 作一个总结来分享笔者对本书的心得报告。
  (二) “禅”的实践意义
  在《二书》之〈楔子〉中指出: “由中国字的‘禅’来看, 就很有意思。‘禅’是一个‘示’字加上单纯的‘单’: 心显示出单纯的状态, 就是禅。”[5] 又摘录出大慧宗杲以“禅乃般若之异名。梵语般若, 此云智慧。”并且提醒修禅者“当人若无决定信, 又无智慧, 欲出生死, 无有是处。”[6] 亦提及慧门法师解读憨山大师的这翻话, 而深刻地体会到对“禅”的定义“实是由‘禅’生‘般若’, 直令般若与禅一体无别”,[7] 如此的解“禅”亦能契入大慧宗杲对“禅”义是“般若实相”内涵, 理悟“禅”义是“般若实相”的宗义。慧门法师亦在《二书》中第二十讲〈先明禅旨不求神通〉中藉来果禅师的一句话, 提示“参禅人, 最要紧者, 先明禅旨, 再晓参情。”这是“要明白参禅的目的、宗旨是什么? 当然是明心见性”。[8]因此之故, 这段文除了要谈论“禅”定位在佛性、真如之般若实相这个层次之外, 然而, 本论文所有谈及的是关于“禅”这个关键字词在《二书》中所阐示的实践意义。
  关于“禅”是何义? 禅(zen), 什么叫做禅? 透过《二书》之第二十二讲〈打破禅关〉中, 慧门法师引用《来果禅师语录》叙述诸多有关参话头之“禅”的意义,[9] 这是看待“禅”是位于那一个层次, 所标列的修学方法也随之不同。此《二书》的“禅”义, 慧门法师亦在第二十讲〈先明禅旨不求神通〉中如是引述来果禅师对“禅”的了解: “禅为净垢间的一块拭布, 禅为佛魔间的一支宝剑, 禅苦海慈舟, 禅为病者妙药, 禅为冥途火炬, 禅为了生死大法, 禅为剿涅槃窠巢, 禅为成佛大路, 禅为破虚空利斧, 禅为沈大地蛮石, 禅灭贪嗔痴, 禅扫人我见, 禅生十方佛, 禅说尘沙法, 禅养清净僧。要知三世诸佛、诸大菩萨、历代祖师、古今善知识概从禅生。迷此禅者成众生, 悟此禅者成诸佛。”[10] 这些禅义是说明禅的实践义, 是具备著「诸多功德”, 是能以此“禅”来迈向佛果, 是很重要的成佛之实践方法。这种“禅”讲的是实践, 是应用生活教化的实例, 能够运用日常生活的机会教育, 在生活当下随机点破学禅人的迷心妄执而契证法性, 亦是一种高度开垦生命悟性, 以及深心地启发原本活泼妙用自在的生命力, 强调在现实生活中修行而直接体证本性的特质。
  总之, “禅”是一种宗教的觉悟法门, 认识“禅”是什么, 就是定位在那一个层次, “禅”字的内涵可以说是提刚要领成大原则、大要诀, 作者能够把“禅”定位在那一个层次, 知道这个层次的内涵与实践方法, 引导修学者能够迈向此一个层次目标。《二书》中所提到的“禅”义主要的是“实践”义, 是必须走在禅定的修学的基础与般若实相义两方面上的结合。
  (三) “悟”的实践意义
  在书中第十五讲〈悟本觉 翻不觉〉中指出“修行必须依圣言量来了解佛法上的名相, 以自己的起心动念来体验, 否则就只落在耍嘴皮的阶段而已, 并不是在修行。”[11]
  禅宗的语录与公案在内容上, 都扣紧了“悟”的主题, 亦即以“悟”为最核心的实践课题, 因此要了解什么是禅宗所追求的“悟”。 禅宗讲求“悟”的见地、相貌和修行工夫, 而什么是“悟”? “悟”在佛教的使用有以下二种内涵及意义:
  1. 指体验真理
  “悟”是指体验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所“见”及所“知”的宇宙真理, 亲证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基于如是的“悟”, 是拥有“亲证不生不灭涅槃法性的经验”, 慧门法师在《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中并没有把这个重点给忘失掉, 如在第十九讲〈参禅第一著功夫〉中提到“要明心见性, 是禅宗的重要课题, 也是宗门下一直追求的事。”;[12] 亦在第十四讲〈上明“诸佛本觉”下空“三细六粗”〉中一直提醒著修学者“唤醒本觉的心”,[13] 另有第十五讲〈悟本觉翻不觉〉中提到“第一重就是必须先悟众生有本觉的空性, 然后才有办法翻不觉这第一重迷。”[14] 这是怕大家修学到中途, 把最根本的见地给忘失了, 而走到叉路去了, 而白费了种种修学的努力。因是之故, 屡次去醒诫禅和子能够把修学的功课拉近到这个主要宗旨来, 乃至契合禅宗的核心理念—明本心见佛性。这是从根本见地的成立来保障成佛的可能性与实践之依据, 因为禅宗见地是“体见正法”, 也是体证“法界”, 亦能够“见法、得法、知法、入法”, 并且是“真实了义”, 能够体验佛性是自性清净的, 超离虚妄的, 即心即佛的, 无有变易的, 毕竟空寂的, 无生寂灭的, 离言绝相的真理境界, 于正法与修学有绝对的自信力, 是不具任何的疑惧与问难。因是之故, “悟”是具备对于佛教修证的基本原理、境界与实践方法有全盘性的了解, 亦具备有佛教经论的思想背景, 更重要的是, 对于禅宗修学目标真如佛性有身心现量的体证经过, 与具有勘验、破邪与提正在禅修上诸多障碍的实力, 这项“体验真理”是以见地为勘验的指导原则, 更进一步地能够在教学上给于学禅人一个引领与见证。此“体验真理”之“悟”亦是指从真实的体验中认识了正确的宇宙真理, 并且重新为世间诸法安顿价值的层次, 能够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融和而开展, 可以说是实现“万法通达”这个重点, 是著实地重要, 故列为第一。
  2.指澈见宇宙人生等一切法的虚幻, 了解一切世间的实相, 而解脱生死轮回
  “悟”是指澈底的洞察到宇宙人生等一切万法的虚幻, 了解一切世间的实相, 当下破除了对世间的执著及偏见, 可以说是“破除虚妄执著”。慧门法师在《飞跃看话禅(二)》之第十四讲〈上明“诸佛本觉”下空“三细六粗”〉中关于“三细六粗”是指“妄念的幻化不实”这一面, 也是修禅者必须面对与加以对治乃至克服的问题, 〈二书〉于此讲解占了主要的篇幅之一, 如在第十五讲〈悟本觉翻不觉〉中提到“一切现象都是如梦如幻”,[15] 亦如在第十四讲上叮咛禅和子“要知道, 跳脱生死轮回, 就必须从妄念中解脱; 从妄念的轮回中跳脱出来, 才能解决整个生命的生死问题。没有解决妄念, 没有从最根本的地方解决, 是不可能解脱的。”[16] 亦说到“好好地提起话头, 望空一挥, 斩断粗糙的妄想, 斩断自己造业的机会。”[17] 其中之“三细”是指从“无明”妄动或念起而生无明业相、能见相、和境界相。提起三细是希望修学者能够真真实实地把握住这段修学难能可贵的生命, 更能把难得的生命应用在断执去惑的事情上, 乃至体证到真如本性。因是之故, 此“悟”是指现量经验的触证, 同时超越虚妄的身、心意识的觉受, 体验了语言文字无法形容的妙境, 此妙境是无我及无我相的。因此, 慧门法师在第十九讲〈参禅第一著功夫〉说到“若能顿悟此心, 就可以生死永绝, 不再被生死轮回束缚。”[18] 总之, 关于此“悟”是澈见宇宙人生等一切法的虚妄, 了解一切世间的实相, 因此解脱生死轮回。
  总之, 禅宗所谓的“开悟”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字词, 专指“悟”入“真如、法性、法界、不思议性、不变易性”的亲证, 能够兼有世间与出世间的真实智慧。强调禅学人以“悟”为准则与见地, 亦为首要目标, 这不是将禅宗之教理当作信仰加以接受, 而是必须亲身体验, 必须予以体现。因是之故, 顿“悟”是有两层的深义, 现证到“心”之“轮涅不一不异”妙境, 同时而能跳脱三界的捆绑, 能“解脱轮回”。以此而鉴之, 不是以为禅宗的“悟”是心理的体验, 是一种心理的极大转变状况, 或者突然开启了心理上新的歧异见解, 不同于修学者往昔的身与心状态,[19] 而使修学者误以为是“开悟”; 或者以为禅宗的开悟是“进入一个神秘境界”, 是“神圣的降临与感召”; 或者以为禅宗的开悟是体悟天人或梵我合一的境界等。
  (四) 本书所提举的实践办法
  本书所提到的实践方法—参话头, 是依据著禅宗修学理念—明真心见本性, 此是非心意识的境界, 是要离开思量、计度。笔者以二点来总摄实践的重点。
  1 发起疑情、凝结大疑情
  书中第二十八讲〈参禅偈〉提到“参禅必须起大疑情”, 这是高峰禅师、虚云老和尚等一致认可的。[20] “大疑情是参禅的重点”这个重点是表示由生起乃至凝结大疑情来收摄妄想, 慧门法师在《二书》第十六讲很认真地加以解释说: “参话头不起疑情, 根本不能称为是在参禅、参话头。疑情没生起来以前, 客气说, 是在‘参念’; 不客气说, 只是鹦鹉学话; 再不客气老实说, 是被话尾牵著鼻子走, 自己郤不知道, 只在那边团团转, 念来念去而已。”[21] 法师处处叮咛“参禅、参话头一定要生起疑情。”[22]、“求悟者贵在疑也”[23]。因是之故, 认可发起疑情在修学参话头的重要性之后, 接著相关的问题就要直指疑情如何生起, 以及为何不能发起疑情这个问题。
  (1) 疑情如何生起?
  〈二书〉中提到非常多关于“起疑情”的教导, 这是对于禅和子非常重要的修学项目, 关键著禅宗的“悟”入。笔者整理如下, 能够辅助参禅者具有疑团的能力:
  什么是疑情? 当举起话头追问“谁”, 这“谁”从那里来? 当上一期的生命结束了, 意识已经消失, 进入中阴身 ….。这过程一般人都不清楚。现在, 就是要找到这不清楚的地方, 才可能知道自己怎么来? 死了会到哪里去? 不知道! 所以要疑。[24]
  疑情会产生力量, 是由于话头举到不举而举…..所以, 疑情可说是参禅修行、开悟的本体或根祗, 也是参究话头最重要的转捩点。[25]
  当看著这无明在动, 慢慢把它的能量摄取并凝结起来, 不让它发展成形时, 就构成了疑情、疑团, 这才算是疑情生起。…实际上, 要无明种子的能量凝结成团, 才叫做疑情。[26]
  这疑情就是一个不明白处、不懂处、不清楚处。不管东说西说、横说竖说, 总而言之, 这不清楚、不明白、不懂, 就是无明的种子在聚集力量。[27]
  以上是从《二书》中对“疑情”这个重要性加以选录出来, 让参禅学人能够特别小心注意到。在此, 慧门法师对于“疑情”的强调、详加解释乃至极其肯定, 一再地提示其重要性, 而数数叮咛“提话头、参话头、看话头贵在起疑情; 疑情不起, 提得再久、看得再久、看得再久, 也不相干。[28] 如果真得起疑情的难处冲不破, 慧门法师更加以说明, 以令修学者得以知道如何找到入处:
  疑情到底怎么起? 到讲疑情时再详细说。做功夫, 必须举起话头来观、来看、来参, 追问“念佛者是谁”, 逼问“一归何处”, 一归到哪里去了? 在找不到归处的状态下, 会生起一片片不明白、不懂的状态。慢慢地, 当不明白的凝聚了, 发现到有一个不明白处、不懂处在集结, 这就是下功夫的地方, 也是疑情要生起来的地方。[29]
  慧门法师在第十六讲〈何为又有禅七〉中引用〈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八说到“疑即参也。疑情生起来, 才叫做‘参’。所以, 有看、有观、有钻研、有穿透、有穷究、有凝聚、有引爆力量, 才叫做‘参’。”[30] 这些引文都是陈述“参”要有“疑情”才是真正修学重点, 且提出种种生起疑情的下手处。总之, 诚如慧门法师在《二书》中把生起疑情的方法归结于“必须把功夫锻练到纯熟, 才会发现一个最有力量的敲门砖、敲门瓦子。”[31] 如此地一再提示修学者要有长远心与信心, 一直地不怕挫折地去勤加练习, 一定会应验一句老话: 皇天是不会辜负有心的人。
  (2) 不能起疑情之原因与起疑情之歧路
  探及其原因, 并且避免陷入参禅的歧路, 铃木大拙特别在他所著的《开悟第一》中提到疑情发起的十种方法与应注意事项: 1. 不虑世事; 2. 不贪静境; 3. 不为锁事所困; 4. 时时自警, 如猫捕鼠; 5. 集中精神, 专究公案; 6. 不于无可解释处妄作知解; 7. 不以聪明伶俐对之; 8. 不作“无事”解会; 9. 不以暂时证明为究竟; 10. 不似念佛、念咒般地念诵公案。[32] 这些警诫都是避免修学参话头时走入歧路。因为修禅者如果走上歧路, 修学是白费, 更不好者可能永远不能脱离生死的捆绑, 乃至永隔而绝缘于证悟的可能性。这是对法身慧命是十分要紧的事, 禅和子应该注意到的, 且时时提醒自己加以修正。下面笔者罗列出《二书》中谈到有关“疑情”不能发起, 或者疑情无法凝结之种种原因, 也摘录出促使疑情成熟的方法与线索。
  归结疑情不能发起的原因与促使疑情成熟的方法
  疑情不能发起的原因
  促使疑情成熟的方法
  重点说明
  《二书》云: “功夫做不起来, 完全是因为自己要了生死的心不切, 对这个身心世界还非常留恋, 觉得生和死的了脱, 还不是最重要的事。”[33] 《二书》云: “参禅就是要发大愤心, 非去除无明不可, 要发愤究明生死大事。管它什么黑风…各种顺逆境…干扰著出现眼前, 也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顾盼、理会。”[34]
  发深心参禅立成佛誓愿
  《二书》云: “参禅提话头, 除了正在举的话头以外, 所有出现的其他情境, 都算是障碍。”[35] 《二书》云: “参禅必须先把身心性命投入禅堂, 在禅法上做试验; 学佛法, 也得把自己投入了生死的大实验室做实验。”[36] 无有认知到参禅的实践理念
  《二书》云: “对于祖师大德开悟的公案, 不可拿来作研究, 然后拰测、湍测….这类的揣测, 与真正地参公案都无交涉, 而且会造成障碍。”[37] 《二书》云: “将从前恶知恶解、奇言妙解、禅道佛法, 尽平生眼里所见底、耳里所开底, 莫顾危亡得失、人我是非、到与不到、彻与不彻, 发大忿怒, 奋金刚刃, 如斩一握丝。”[38]
  禁止在禅七时读经典并参究公案或者谈与参禅不相干的事
  《二书》云: “统统因为心产生迷惑、有障碍, 才有那么多习气、我执。照这样看来, 修行时, 很难从最根本的迷惑、无明下功夫。”[39] 《二书》云: “参禅就是要打破心关; 要打破心关, 就必须急参、久参、坚固参。”[40] 长养一心参究的坚固心
  《二书》云: “参禅人..在日用当中, 心不够坚定, 就不能常参。…力量不坚固, 也就是疑情的力量不坚固、不凝结, 就不能久参、久住, 很快就会散掉。”[41] 《二书》云: “正在作严正的参禅时, 有七样事不能产生: 一、不得有心等悟; 二、不得求玄妙; 三、不得嫌法不灵; 四、不得生烦恼; 五、不得生欢喜; 六、不得生畏惧; 七、不得求神通。”[42] 认知到真参实证的障碍处
  《二书》云: “参禅时会生烦恼, 大都是疑情稍微要生起, 郤无法在疑情上盯住, 就会觉得没滋味, 觉得没理路可寻, 没有源头, 没有把握, 没有巴鼻。这时, 想蕴就会开始动…”[43] 《二书》云: “参禅必须以坚固的长远心来提话头、举话头、起疑情、凝结疑情的力量, 而成片成团; 疑情滚动、磁吸藏识中的无明种子, 而达到饱和、爆破。一而再地爆破、小悟, 甚至大疑情、大爆破、大悟的智慧资粮, 才能行得到法界之源。”[44]
  这是对于禅宗修学理念
  一知半解
  《二书》云:“世间学问和聪明知见, 往往会使人陷入自以为是的窠臼, 认为自己以前所学才对, 现在的方法不对, 不应该用。…自以为是地固守住自我意识。”[45] 《二书》云: “想要进入宗门乘的行者, 都是从‘信’字入门。这‘信’, 不是单单叫人口头相信而已, 而是要自己去走过、做过、经历过, 达到百分之百的信任。”[46] 对禅师、善知识引导不信任之障碍而使得参禅很难起疑情
  没有参禅的正知见, 或没有善知识殷勤加以叮咛、告诫, 或不遵守参禅规则, 是很难与参禅相应, 其结果是更难生起疑情, 更何况是凝结大疑情成疑团乃至转动无明去爆破。禅和子应注意到参禅做功夫每天要检讨自己的参话头是否有符合禅七和尚的教示, 而且能希望自己是一天比一天进步, 见得到功夫在累积, 与参禅法门相应。如果自己找理由、借口来懈怠, 让自己的妄想、习气不断在现行, 即使你与佛结缘, 有因缘再度乃至累劫做佛弟子, 仍然是佛门的门外汉, 不知修学出离解脱的重要性, 如此地经历了百劫千生、轮回多劫、多生, 也很难能有了脱的一日。
  2.勿入无事境界或枯木禅
  如何把色身当成“法器”可以用来作为渡解脱彼岸的“法船”, 就要训练乃至可以排除在修学过程中对于身与心所产生的种种障碍。《二书》在第二十四讲〈铲除恶知恶解〉中引高峰禅师的开示语如是说“若论参禅之要, 不可执圃团为工夫, 堕于昏沉散乱中, 落在轻安寂静里, 总皆不觉不知。非惟虚丧光阴, 难消施主供养。”[47] 交待禅修者“论起参禅的要诀、要领, 不可执著以为坐在圃团上就是功夫; 不可一直赖著坐在圃团上, 坐了很久, 就以为自己功夫很好。在圃团上坐久了, 会堕入昏沉、散乱, 不是昏睡, 就是胡思乱想; 再严重就是恍惚, 眼睛闭著, 脑袋瓜一直晃, …恍惚结束了, 就进入无记, 什么都没有, 一片空白..”[48] 亦在第七讲〈博山和尚示初心做功夫警语〉中告诫修禅者“做功夫, 不可把‘无事’当作功夫的境界。很多修行人不喜欢或怕待人接物, 就一直躲在山中住茅蓬、住精舍, 过得像闲云野鹤一样, 悠哉游哉, 什么事都没有, 就认为自己很有修行, 功夫到家了, 这就是‘无事会’。”[49] 一再地交待学人“做功夫既然不能做无事会, 不能寂寂静静、什么事都没有。”更怕学禅者“掉入无事甲里, 没有寻找的心, 没有发起愤然要明白的心。”[50] 笔者摘录这些文句, 最重要的是提醒禅修者, 这等“无事会”与枯木禅的“无记”状态, 都是使得修禅修者心无有堪任力, 其结果是心“坐下来就一片空白, 什么都没有, 枯之又枯, 寂之又寂, 慢慢就进入、掉入、坠入无知无情的状态。”[51] 修学者心如同于木石一样非常地迟钝、无有智慧, 所以说, “修枯木禅是一种大病”, 提醒老参要特别小心, 因为这是非常浪费宝贵的禅修生命。
  (五) 本书所需要推崇的实践精神
  禅宗实践的精神, 就是从净信可以用参话头这个办法来成佛, 慧门法师亦强调“宗门下的参禅, 是有义理根据的, 不是修到变成哑羊僧。”[52] 以禅宗所提出的方法来见本性。笔者以二点来指出书中强调的实践精神:
  1 一心参究
  在书中第二十一讲〈途中不离家舍〉中有这么一段话, 深思此话, 觉得非常有意义, 也是在实践精神上需要注重的:
  总归都是这一心。这一心会参、会造。参就是参禅, 反观自照来参究自心; 造就是造作。参与造, 都离不开自己当下这颗心。这一颗心要向哪一方向走? 自己要负责任。假定能让这一心进入参禅, 参究自己的心, “参则成佛, 造则成生”, 参就会成佛。如果继续造作, 心随著妄念转, 被妄念牵著鼻子走, 就会带动身、口、意而造作一切业。所以, 造就成众生; 只要有造作, 就是众生。(p.328)
  这段话说明了修学者本具著修学的工具, “一切众生本具此心、本具此性”, 不需从外面去赚取, 只是人们不善用, 反而是造作种种与自己过意不去的苦业。所以, 在第十九讲〈参禅第一著功夫〉中以达摩之道明示“一心”就是道, 除此“心”外, 更无别法。“一心”是佛教的宗旨, 慧门法师也说出这句非常重要的佛法深义: “只要了解这颗‘心’, 整个佛教的精髓就会清楚”[53] 。在第二十一讲〈途中不离家舍〉引用来果禅师的开示提起“一心”, 如是说: “假定能让这一心进入参禅, 参究自己的心, ‘参则成佛, 造则成生’。”[54]
  心是什么? 这不是叫您去专研教理, 甚至于把整个禅宗公案都拿来推敲、量度。修学者不要忘了: 公案的语言只是敲门砖, 只是为了传达顿悟的工具, 根本就不是为建立豪华语言文字, 也不是成就专业的思想家。禅门的公案语言是敲门砖、见月指, 其蕴含的意义与基本态度是走向悟入本心本性, 这是禅学子务必紧记的一件事情。
  2 契求不舍、誓不罢休
  第十六讲〈何为又有禅七〉说到“克期成办”如是说: “是成办什么? 成办生死大事! 把生死大事了了、解脱了, 才是‘成办’; 也就是七天内要了生死。”[55] 禅和子“于此时, 当猛著精彩, 较平日当加倍用心参究。”慧门法师特别把“当”字拿来解释“就是要把握禅七中的每一个当下, 使每一个刹那都没有其他妄念, 只有精进勇猛的心,把话头举来举去、疑来疑去, 疑得放不下, 提得放不下, 和话头厮结在一起。”[56] 提醒禅行者“各位举话头时, 曾这样勇猛精进吗? 曾这样死抱著话头不放吗? 曾这样从没滋味参到很精彩吗? 提话头、起疑情有达到既美妙又有力量, 一点也不费力气吗?”
  慧门法师在第二十讲〈先明禅旨不求神通〉中对于“参禅”这个法门的修持决心, 如是说: “今生不开敲今生, 来世不开敲来世, 生生世世, 不办人间事, 不行第二法, 专门死守这个禅关。拿著『念佛是谁’来敲禅门, 今生如果敲不开, 今生就一直敲到底; 来世也一样, 生生世世都敲, 都不去办人间的杂事, 不修第二种法。绝对不动摇, 单单专门死守禅关; 也就是只举‘念佛是谁’来敲禅关, 绝对不改用第二种方法。这就是要有长远心、坚定心, 对参禅法门要有百分之百的信任, 一点怀疑也没有, 才能做到生生世世, 抱著这方法, 死守这方法, 绝对不用其他法门。”[57] 亦说“参禅人, 要单单的的, 直截了当, 不扭曲, 举起话头来一直参究, 一点都不停歇或放弃, 一直到参通了才了。”[58] 第二十二讲〈打破禅关〉说到“参禅必须急参、久参、坚固参, 久之打破各人心关。心关即禅关也。”[59]坚定地去破“心关”即能出关也。
  再提及《二书》之第二讲〈博山和尚示初心做功夫警语〉, 如是说到“只要‘一心’遵循高僧大德经历过的途径, 就不怕话头举不起, 也不怕疑情生不起; 只要有‘长远心、坚固心’, 不怕参禅不得个下手处。”[60] 在第二十五讲〈参禅三要〉中亦明示出“若谓著实参禅, 决须具足三要: 第一要有大信根; 第二要有大愤志, 第三要有大疑情。”[61] 这些都含摄在“一心”中, 能够“对佛陀的信任, 对佛陀教法的信任, 对祖师教法的信任, 对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德相’的信任, 以及信任自己有本具的佛性等。”[62] 强调“要了生死大事, 只有靠看话禅、参禅法门; …绝对值得依靠、信任而不动摇。”提醒习禅者“学的是看话禅、参话头, 就必须对这法门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信任….愿意把自己破烂的色身, 投入参禅的实验室里, 投注这辈子的身心做试验, 看看能不能回到自己的本家, 见到本性。”[63]
  (六) 结论
  慧门法师慈悲地结选公案与语录是为了要引导与接引后学, 字字活泼句句精彩都是希望学禅人能够“很清楚(禅)宗门下如何修行”、如何深契法要乃至证悟。如果学人在修学上一直无法契入参话头, 亦能应用公案或话头来摄心专注一念, 使妄念不生, 而能增长禅宗的修学理念, 为将来的证悟累积资粮, 乃至打下了证悟因缘与基础。
  慧门法师在《二书》中讲述了三十篇, 其重点主要摆在“参话头”之禅法“实践”上。全书所陈述的实践内容是提供参话头生起疑情的下手处, 以及最强调生起疑情乃至凝结成大疑情是参禅的最大实践重点, 最后, 叮咛且提醒参话头要“一心”去实践, 诉求“一心”不舍地去参究完成参禅之明本心见佛性的头等人生大事。如果学佛人或是参禅人忘失了“做功夫”这等“实践”课题, 他根本就不算是真正的学佛人。如果要过著与觉悟一致的生活, 要断绝生死流转, 因此求“开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愿, 禅学人是否以整个身心全力以赴, 来成办“生死交关”的问题。
  然而, 更应该提到的, 慧门法师谈到禅宗禅法之实践理论基础, 《二书》所引用的资料是有被公认的实践经验之高僧, 古代的选出大慧宗杲、高峰、博山老和尚等, 近代的提举来果禅师、虚云老和尚等, 都是禅宗的实证大师, 所开示的语录是根据禅宗的禅法之理论基础与方便教法。慧门法师选录以及整合而收摄成一套有系统且完整的禅理禅行, 是值得修禅者建立信心与学习; 在信心上, 不是古代的修禅者有资格开悟, 在近代亦有学参禅者证悟作为榜样, 现代的禅学人郤勿妄自毁薄, 在学习上, 有善知识的谆谆善导作为依据与指导, 可以减缩在修学中走上不必要的障碍与歧路, 而不会白费学程。
  参考书目
  1.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慧门法师讲述, 慧炬出版社, 民93年10月初版。
  2. 《借壳指月(一)—飞跃看话禅》, 慧门法师讲述, 慧炬出版社, 民93年9月初版。
  3. 《禅的世界》(The Word of Zen), 兰丝?罗斯著、徐进夫译, 台北志文出版社, 1994年4月再版。
  4. 《中国禅学思想史》, 洪修平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83年。
  5. 《禅宗公案体相用思想之研究》, 黄连忠著,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民91年。
  6. 《禅的训练》, 关田一月著、徐进夫译, 台北天华出版社, 民69年。
  7. 《禅宗的历史与文化》, 胡适等著, 新潮社, 1991年4月初版。
  8. 《中国禅学思想研究—宗密禅教一致理论与判摄问题之探讨》, 何国铨著, 文津出版社, 民76年4月出版。
  9. 《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绝》, 葛兆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12月。
  10. 《禅宗语言》, 周裕锴著, 宗博出版社, 民91年。
  11. 《中国禅宗史》, 释印顺著, 正闻出版社, 民78年6版。
  12. 《中国禅宗通史》, 杜继文、魏道儒合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3年8月1版。
  [1]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p.3-5。
  [2]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45。
  [3] 可参考《禅的世界》一书中〈禅在心理学与中常生活中〉, 关于“禅”的普及应用, pp.257-290。
  [4]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126。
  [5]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10。
  [6]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10。
  [7]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10。
  [8]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11。
  [9]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p.339-340。
  [10]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p.314-315。
  [11]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50。
  [12]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p.296-297。
  [13]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44。
  [14]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48。
  [15]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56。
  [16]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44。
  [17]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58。
  [18]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00。
  [19] 《禅的训练》之第十五章〈见性经验〉, 关田一月著、徐进夫译, pp.190-191。
  [20]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402。
  [21]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68。
  [22]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68。
  [23]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69。
  [24]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p.20-21。
  [25]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0。
  [26]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p.33-34。
  [27]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68。
  [28]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9。
  [29]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1。
  [30]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69,
  [31]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2。
  [32] 《开悟第一》, 铃木大拙著, 徐进夫译, pp.126-127。
  [33]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14。
  [34]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7。
  [35]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84。
  [36]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44。
  [37]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40。
  [38]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57。
  [39]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46。
  [40]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42。
  [41]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46。
  [42]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p.321-323。
  [43]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21。
  [44]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91。
  [45]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192。
  [46]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44。
  [47]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61。
  [48]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62。
  [49]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116。
  [50]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p.117-118。
  [51] 《借壳指月(二) 飞跃看话禅》, p.24。
  [52]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56。
  [53]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96。
  [54]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28。
  [55]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66。
  [56]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66。
  [57]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15。
  [58]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20。
  [59]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44。
  [60]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29。
  [61]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67。
  [62]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68。
  [63] 《借壳指月(二)飞跃看话禅》, p.368。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于佛教徒来说,吃斋要求更严,吃斋就是修行。首先吃斋饭时心要清净,吃斋饭的时候不能说话,大家知道说话容易让我们分心,容易让我们心理产生杂念,这些都是不利于我们心清净的,其次我们不能要求斋饭做得美味、品种丰富等,我们要求斋饭有多好吃,这是我们贪心之表现,是增长我们贪欲的,我们修行时贪心是有很大危害的,所以很多学佛的朋友在朋友圈晒素食美食,一方面引导未吃素的朋友吃素,这是有好处,是一件有功德的事,另一方面,增长人家对美食的贪欲,这也是有恶业的。吃斋的原则是能吃得下去就好了;最后吃斋时要求我们不能有一点浪费,一般做斋饭的地方,都有来自十方的供养,特别是免费提供给我们吃的时候,不能浪费一粒米、一口汤,甚至一滴水。其实不仅是吃斋要这样,平时我们吃饭,喝水也要注意这些,不能有任何浪费,这是为自己积福。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